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战略(共8篇)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战略 篇1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战略
内容摘要:本文从实现农业产业化的角度分析并论证了农产品流通关键在于市场的建设,从而对农产品的供求规律及市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的基本构想和对策。
关键词:市场建设 农业产业化 农产品供求规律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简单来说,农业产业化就是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
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意义
农业产业化从表面看主要侧重于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专业化的生产、加工,但从本质上来说关键是产品的销售及其市场建设。论文百事通
农产品最终目的是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市场需求又反过来影响农产品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趋向。所以农产品市场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
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经验来看,凡是市场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农业产业化发展都比较顺利,如山东潍坊、寿光等市县。目前,以市场建设引导农业产业化,以产业化进一步推动农产品市场建设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道路。这种模式不仅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有效的联结方式,一头联结国内外市场,一头联结生产基地和千家万户,引导和帮助小农户进入大市场。使小农户得以组织有序地与大市场联结起来,合理分享市场交易利益。而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机制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合理配置生产资源,优化农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各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报酬率,从而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市场化进程。使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延伸到储藏、运销、服务等领域,带动乡村劳动密集型二、三产业,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
重视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产品市场的建设,是把农户经营引入现代市场进行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组织形式和加快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产品市场建设是带有全局性的、完整的市场农业发展的关键。
农产品市场建设的特点
农产品由于生产的季节性、供给的集中性和生产的周期较长,其供需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农产品作为生活的必需品,一般供给弹性较大,而需求缺乏弹性,即农产品价格越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就越高,产品的供给量就越大,但需求却是相对稳定的,不会随价格的波动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同时农产品本期的产量取决于上一期的价格,而本期的价格决定下期的产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从生产到上市都需要较长的生产周期,而且生产规模一旦确定,在生产过程未完成前,不能中途改变,因此市场价格的变动只能影响下一周期的产量。这就是目前表现出的当一种农产品价格上升,农民马上一哄而上的局面,导致价格下跌农产品销售困难。我国目前的家庭承包分散经营的农户经济为主体,单个的农户行为很难对市场做出预测,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户的生产安排往往以现有的市场价格为标准,预期未来的收益,往往陷入经济学中的“蛛网困境”。产量增大,收入减少,生产往往赶不上市场变动的节奏,出现
“卖难”现象。如2002年棉花总产大减,种植面积41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63万公顷,总产减少7.5%,主要原因是2000年棉价较高,导致2001年种植面积大增,棉价大跌造成“蛛网循环”的结果。虽然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已意识到这种波动的特征,并试图做出相应的调整,但实践中仍是依据主观经验做出判断,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再加上销售渠道不畅,农户面临着极大的市场风险。造成这种情况关键是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没有实现生产与市场的对接。
从产品进入市场形式来看,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最终消费品,通过流通流域直接进入消费领域,如蔬菜、水果、鸡蛋等。这一类产品流通是一个主要环节,但大多数农户仅仅是个生产者,并不直接从事流通,很难把握市场反而依赖市场,因此他们很难得到流通环节的利润,所以在这方面农民需要市场,更需要以组织的形式实现生产和流通结合。另一种是农产品经过加工和流通再进入消费领域,这一种的农产品占了绝大部分,如主要的农产品粮棉油以及一些特色产品。在这方面,农民不仅依赖市场流通而且依赖加工企业,但他们却很难得到产品增值的部分,而且往往来自于这些行业的价格打压。就其以上分析,农民或农户往往是市场的牺牲者,即使粮价上涨,他们作为生产者往往未必能得到好处(现实情况是,粮价一上涨往往伴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从而抵消了粮价上涨的好处),而一旦价格下跌所有的损失都由农民来承担。究其原因,关键是农业生产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市场建设落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相脱离。所以加快建设农产品市场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百事通
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战略构想
由于农产品自身生产的特点和产业化经营决定了其必然与市场相连,不仅担负着产品交换而且具有调节生产的功能。目前全国农产品出现了过剩,农民收入增幅下降。所以市场建设是产业调整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步骤,较好的市场环境可以及时的把市场需求信息和供给状况反映给生产者和农户,目前加快农产品市场开发和建设就是通过开拓和建设市场,运用营销手段把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销售出去。农产品市场建设主要包括产地市场、销地市场和农产品集散与中转市场建设,目前最主要的是重点建设农产品产地市场、在内涵和服务上巩固提升销地市场、培育建立农产品集散与中转市场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目前,在市场服务中已形成了综合批发市场、专业批发市场、集市贸易、大型超市和零售并行的市场流通体系。市场建设已由规模扩张发展到内涵提升阶段。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整合和提升农产品市场建设的总体效益
农产品市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综合性、专业化、规模化、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必须整体策划,以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从产业的发展出发,整合、提升现有的各种市场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一批大型的现代化中心批发市场,对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重组合并。对市场的各种功能、设备、信息、服务等按要求重新配置和设计,使农产品交易成本更低,流转更快。在市场建设布局上要体现:地理位置优越,可以很快形成集粮食仓储、加工、批发、信息四位一体的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规划布局合理,要具有粮油、果菜等交易区、仓储区、综合服务区;市场功能完善,市场建设要具有展览展示功能,满足新品种的陈列与宣传、以及具有检验检测功能、电子商务与信息收集功能、物流配送功能等;同时完善市场规则和准入机制等;总之,要构建完善、高效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
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我国农产品市场虽然呈现出多元化的主体体系,但在鲜活农产品流通领域,单个农户已成为
市场的主导力量,相对于专业流通组织来说,农户在收集信息、组织商品流通、质量检验、交易谈判等方面往往不具备优势,自身的利益难以维护。但农户作为市场流通的主体是由当前的家庭经营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这是难以改变的,所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是我国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现实选择。
建立和发展农户供销合作组织。农户合作组织是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和发展趋势。通过农户合作组织把众多分散的农户连接起来,增强进入市场的实力,这是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的基本形式。农户合作组织如农民协会、行业协会、农户运销联营组织等,通过组织增强自身的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培养和发展公司制的流通组织,实现“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企业性的流通组织自身有较规范的组织管理和销售系统,企业通过产销合同的形式把农户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形成企业稳定的货源基地,形成大生产(基地+农户)与大流通的对接,充分利用农业生产与流通的不同分工所带来的好处。延长批发市场的业务功能
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提供交易的服务功能主要是:交易场地、磅秤租赁、中介服务,有的采取了统一司磅、统一开票结算的方式,实行现货对手交易,这些只满足了客商交易的基本需求,并没发挥市场的整体功能。目前应在完善这些基础服务的同时,创新交易方式,引进拍卖交易,代理配送,期货交易,网上交易,委托交易等。其中拍卖交易应是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创新方向,也是国际上规范批发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普遍方式。同时,由于农产品多种多样性,产地批发市场一般应是专业性的,但销地批发市场应尽可能办成综合性的。而且向流通领域的纵深延伸,与大型超市、大型零售市场、城市集贸市场甚至集体消费单位联网互通,组货配送,减少环节,降低成本。
采取市场与生产相结合的营销策略
制度建设是农产品市场建设的前提。农产品市场建设中应坚持市场全面开放,严格准入的原则,建立完善的市场约束机制和市场规则,实行标准化管理;发展农产品加工,加快农产品转化和增加附加值。具体的营销方法和途径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实行品牌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产业化为市场建设提供了基础。通过形成品牌、宣传品牌、提高质量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推动市场建设,形成市场规模和扩大消费群体。把创造特色产品和特色市场结合起来,有了自己的品牌和产地标志,实际上就等于提高了农产品和市场的竞争力。
调整农产品竞争策略,坚持市场与生产的对接 企业应重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的安全、营养价值。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的追求由数量型开始向营养、安全方面转变。企业应把握市场需求规律的变化,在质量上下功夫。因为低水平的价格竞争已上升到质量、服务和品牌的竞争。
正确定位农产品市场,采取不同的营销手段 选择农产品营销的目标市场,首先要对某类或某种农产品进行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估计当前和未来的市场规模,并对农产品营销市场进行细分。根据细分变数划分出的农产品细分市场是否具有开发价值,还需看农产品细分市场是否具有足够的购买力、农产品市场规模是否可以盈利、农业厂商是否有能力进入所要选定的农产品市场。农业厂商选定了农产品目标市场,还要为营销的农产品进行市场定位,根据不同消费者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实行差异性营销策略。
推进农业产业化,只有农产品及加工品立足市场、占领市场,才能顺利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又要不断研究市场,顺应市场、开拓市场,使农产品顺畅地进入流通领域,实现其价值,这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要求。市场越大越稳定,配置资源的效率就越高,对农民的带动、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就越大。
参考文献:
1.寇平君.构建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模式的建议和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2.8
2.卢建锋.论农产品期货市场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经济问题,2003.4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战略 篇2
1上饶市农业产业化取得的成绩
(1) 龙头企业数量增加。
截止2008年底, 全市拥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8家,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 省级龙头企业66家, 市级龙头企业120家。
(2) 龙头企业规模增大。
全市68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为114亿元, 比上年增长18.2%, 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达到3家, 亿元以上达到22 家。列入全省“双十双百”工程的14家龙头企业, 实现销售收入20.43亿元。
(3) 带动农户总量增大。
我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38.6万户, 带动农户增收3.8亿元。如万年生猪集团大力推行“协会+集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猪模式, 带动农户养殖1.2万家。
(4)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
截止2008年底, 全市有4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工商登记, 农民合作社成员总数23000人。
(5) 农产品品牌建设上了一个台阶。
截止2008年底, 我市获著名农产品商标24个;获江西省名牌农产品47个;获绿标343个;获有机食品标志216个;无公害农产品68个。万年贡米成为地理标志农产品, 婺源县成为中国绿茶核心产区金三角之一, 德兴的“源森”牌红花油被评为江西省名牌 (农) 产品。
2上饶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1) 加工程度低, 附加值低。
上饶市虽然有着丰富的农产品和农业资源, 但农业生产仍处于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发展阶段, 农产品加工能力和转化率都相对较低, 长期以来普遍存在单一的粗加工产品多, 系列开发深加工产品少;大路货产品多, 名优特新产品少;中低档产品多, 高附加值产品少;平销产品多, 畅销产品少;内向型产品多, 外向型产品少等“五多五少”的问题。农产品深加工转化增值率低, 资源开发层次浅, 造成农业后续利益流失, 农产品的高附加值难以实现。
(2) 组织化程度低, 市场开拓能力弱。
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现在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 所以只能走组织化经营这条道路。近年来, 虽然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了较快发展, 但是总的来看组织化程度并不高。2006年全市只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只有201个, 其中专业合作社57个、协会95个、其它49个, 部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仍是社团法人, 以技术咨询服务、交流生产经验和有关信息为主, 在引领千家万户的农民如何正确把握市场、顺利走向市场方面还缺乏有效的办法, 真正能够实现有效开拓市场的非常有限。
(3) 龙头企业规模小, 辐射能力不强。
规模较小, 实力较弱, 辐射能力不强是上饶市大部分龙头企业面临的情况。据统计, 截止到2010年3月, 上饶市级以上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188家, 省级以上为68家, 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只有22家, 过10亿的3家。由于龙头企业发展主要受到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的影响, 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 导致龙头企业规模不大, 实力不强, 难于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
(4) 品牌竞争能力不强。
一是农产品品牌意识淡薄, 对农产品商标注册的认识不足, 一些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名山名湖被外地抢注, 没有把商标作为拓展市场营销的有效手段。二是目前上饶市农产品的少有大品牌, 处于牌子少又不响的处境。
3上饶十二五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路径
3.1突出农产品深加工,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十二五”期间发展农业产业化, 必须抓农产品加工业, 抓加工业必须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必须培育大品牌, 从而才能延伸产业链, 完善服务链, 拧紧利益链。抓住了农产品加工, 就抓住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矛盾, 就抓住了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1) 粮食加工。
我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鄱阳湖更是全国闻名的“天下粮仓”, 2008年粮食总产达286.5万吨。要想增加粮食产品的附加值, 要加大科技开发力度, 实现从粗加工向精加工、从单一品种加工向多品种加工、从简单产品向深加工产品转化。重点扶持年贡米集团、弋阳大禾食品有限公司等粮食加工企业。
(2) 茶叶加工。
以名优茶、有机茶、保健茶为重点, 加大茶饮料、茶多酚等茶叶系列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 延伸产品链条。整合茶叶的品牌资源, 全市重点培植3-5个精品名牌。加强绿茶加工企业的改造与建设, 提高绿茶的质量和档次, 扩大出口创汇。重点扶持婺源绿茶、婺源的“大鄣山”牌有机茶叶、“源发”牌绿茶、“林生”牌绿茶、“绿露”牌上饶白眉茶等知名品牌。
(3) 水产加工。
依托以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为代表的全市水产养殖优势, 以渔业龙头企业建设为核心, 重点扶持以鳗鱼加工、龙虾加工以及常规鱼的熏、糟制品为主的系列加工企业。完善优化产品结构, 研究开发精深加工系列鱼制品、风味食品, 速冷调理食品等, 发展水产品综合加工业, 不断提高水产品附加值。
(4) 林木加工。
目前, 上饶全市林业用地面积为2058.2万亩, 林木绿化率达57.7%, 活立木总蓄积3836.9万立方米, 其中竹林面积158.4万亩, 毛竹18314.6万株;用材林面积876.0万亩, 蓄积1861.6万立方米, 林木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要以林木原料基地为依托, 以龙头企业为带动, 重点发展竹胶板、竹地板、竹家具、竹笋、竹工艺品、细木工板、高 (中) 密度纤维板、贴面板等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
(5) 畜禽加工。
要大力实施无公害和标准化发展战略, 培育和扶持一大批规模大、牵引力强的畜禽加工龙头企业。对现有的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企业改制, 引进一批有高新技术、先进设备的新企业。以加工冷却肉、分割肉为突破口, 生产适销对路的袋装冷却肉为主的卫生方便食品, 逐步实现畜产品由农贸市场走向超市、餐桌。
3.2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化战略
品牌化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培育农产品品牌是促进传统农业向产业化转变的重要手段。要使上饶农业发展的增长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 必须积极推进上饶“特色品牌, 做大做强优秀品牌”农产品的品牌培育战略。
近年来, 我市在树品牌、创名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总的来说, 我市农产品品牌杂、规模小、档次低、竞争力弱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如婺源的茶叶品牌就有近40个, 大大小小的茶叶加工作坊有400余家, 这种“百茶齐放”现象导致过度竞争, 谁也成不了名牌。所以政府部门要引导企业进一步更新观念, 强化品牌经营意识, 以地理标志保护、原产地保护为平台, 加大品牌整合力度, 集中力量叫响一个品牌。
3.3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生产的风险不仅仅停留在生产领域, 已经转向到了市场流通领域。发展是硬道理, 卖出去更是硬道理, 所以要大力培育形式多样的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 放眼全球开拓农产品的销售市场。
(1) 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企业。
以优势产业为重点, 努力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产品经营公司, 力促三个转变, 即从单纯从事农副产品收购, 向苗种、生产资料供应、加工、保鲜、贮藏、运销等一体化经营转变;由以本地营销为主转向本地与外地、国内与国际营销并重, 深购远销, 实现销售市场多元化;由注重农副产品的现货收购经销向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发布方向发展, 发挥好信息在引导商流和物流中的特殊作用。
(2) 发展超市农业。
超市系统代表现代流通业的发展方向, 对农产品加工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他们都是货架销售为主, 摆上货架的东西与零售店里摆进柜台的东西不一样, 与进农贸市场的更不一样, 同样的水果玉米进入上饶市区的超市销售与进农贸市场的价格相差接近50%。因此我们要引导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基地主动与国内外大中型农产品连锁超市挂钩, 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品供销关系, 为农产品销售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3) 发展现代物流业。
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加工配送、电子结算等新型物流业态。发展集团购买、连锁经营、集中配送、电子商务, 落实国家和省、市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 减轻流通成本, 提高流通效率。
3.4破解农业企业融资难问题
(1) 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 重新定位政府的投融资作用。
虽然上饶的经济和财政实力还不足以大规模反哺农业, 但是政府财政支出新增财力的使用应当大幅度向“三农”倾斜, 特别是对于法定支农支出要确保落到实处, 并最大程度去争取国家各项支农资金。此外, 政府亦不能充当投融资的主导力量, 而是要正确定位在其中的角色, 即在努力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 为其他有投资能力的投资主体如金融机构和外资创造有利的投资条件, 引导资金流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项目。
(2) 大力扶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在众多金融机构当中,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投资农业产业化当中具有先天优势。在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比较方面, 农村合作金融由于其人员和网点优势, 加之对农村环境的熟悉, 在向农业企业提供融资时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和风险管理方面有较大的比较优势, 这样可以相对其他金融机构而言在这方面有较低的边际成本。政府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降低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扩大和丰富农村合作金融的业务范围, 增强业务能力, 在这些金融机构开展适应农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种贴现、汇兑、信用证等业务, 为农业融资创造金融环境。
(3) 充分发挥利用外资潜力。
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利用外资是十分必要的, 也是可以实现的。农业产业的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地的资源禀赋, 而上饶在许多自然资源上有其独特优势, 如上饶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良好的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等, 这意味着投资上饶农业产业化能带来良好的收益, 再则近年来上饶基础设施和投资大环境的改善, 都使利用外资成为现实的可能。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政策优惠吸引外资, 积极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 丰富利用外资的方式。
3.5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积极培育和扶持由农民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负盈亏的各种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对于有条件的地方, 在自愿的前提下, 以“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为原则, 以产权为纽带, 大胆探索组建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通过以农户入股的形式, 与合作组织结成“风险共担, 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依托各地的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 从不同产业、不同地区农民实际出发, 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为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质量, 还要切实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
(1) 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除了要充分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性, 更要不断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依托政府在财政、技术、金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 积极推动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鼓励和支持农民自主建立各种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以及其他形式的合作与联合, 淡化兴办合作经济组织的行政色彩, 防止走“政企合一”的老路。
(2) 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
借鉴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 在市场运作的前提下, 把合作经济组织办成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登记、照章纳税、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实体, 同时明确农民的主体地位, 让农民在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引下自我组织、自我保护、自我发展。农民从合作组织的服务中得到利益、合作组织通过服务获得收入。
3.6健全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由于目前农民在信息、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 各涉农部门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充分发挥在信息、人才、技术、资金、物资、基础设施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组织社会力量, 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1) 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涉农部门信息网的作用, 在扩展容量的基础上, 规范信息采集、分类。增加报刊杂志、电子网络、电视和广播电台对农业信息的传播量。
(2) 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完善县、乡 (镇) 、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 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待遇, 确保他们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条件具备的村要配备农民技术员, 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员在农村科技的示范、引导、辐射和带动作用, 有效解决村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和动物防疫网络的断层问题。
(3) 建设良种繁育体系。
通过现有的农业科研机构、种子 (种苗、种畜) 经营部门以及农业龙头的引进、选育、示范和推广, 扩大我市农、林、牧、渔各业优良品种的覆盖面。
(4) 物资服务体系。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战略 篇3
关键词:农业化产业化;经营战略;项目建设;产业化经营;生产车间;经营环境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1
1 以开发项目为支撑,构筑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框架
1.1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灵魂,健全招商体系,落实招商责任,紧盯重点区域和战略投资者,积极引进建设各类优质农产品加工项目。
1.2 打造龙头企业集群
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围绕肉鸡、肉牛、生猪、玉米深加工、稻米精加工、休闲食品、生物化工、酒业、油脂、蔬菜等重点产业,通过引进、培育和整合组建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龙型经济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加工多元化、产品系列化、企业集团化的发展格局。
1.3 建立产业化集中区
实施筑巢引凤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统筹推进德惠经济开发区、米沙子工业集中区、大成(德惠)生化工业区和朱城子食品加工产业园、松花江绿色稻米加工产业园、夏家店禽类产品加工产业园这“三区三园”的硬件建设,逐步优化“三区三园”的基础设施,重点加强了园区内道路、供(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三区三园”硬件建设水平明显提高,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确保了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
2 以培育基地为基础,建好产业化经营的第一车间
农产品生产基地是加工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没有优质充足的加工原料作保证,产业化经营就难以健康发展。根据农产品加工业原料需求和市场化需要,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要求,坚持“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发展方向,高标准建设了专用、优质、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力建好产业化经营的“第一生产车间”。
2.1 搞好区域化布局
本着“围绕龙头建基地,发展基地建新龙”的指导原则,在全市范围内规划建设了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高油大豆、特种油料、瓜菜、林果等六大种植基地和肉鸡、肉牛、生猪、肉鹅、肉羊、奶牛等六大养殖基地建设,形成了农产品集中产区。
2.2 强化标准化生产
全市完善了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质量标准认证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完善动植物重大疫情和产品质量安全应急机制,积极打造了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竞争力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品牌。
2.3提高组织化程度
围绕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采取由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领办、创办、参办和组织推动的办法,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
3 以开拓市场为先导,激发产业化经营的竞争活力
开拓市场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核心,决定着一个产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综合施策开拓市场,不断激发产业化经营的竞争活力。
3.1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积极组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有选择地加以推广。
3.2 实施名牌产品战略
坚持以质量创名牌,靠名牌抢市场的原则,依托大成、德大、佳龙、皓德、达利等龙头企业在技术、工艺、管理上的领先优势,来打造品牌、推介名牌,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
3.3搭建产品销售平台
逐步健全营销网络,建设和完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14个,“农家店”、“农资店”分别发展到149户和91户,年交易额15亿元。鼓励企业利用驻外办事处,不断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支持产业化经营组织组建专销、分销、代理商销售队伍,多渠道推销德惠产品。
4 以创新机制为保障,营造产业化经营的良好环境
通过完善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农业产业化取得实效的关键。因此,我们积极改进领导方式,加大综合服务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为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1 强化组织领导
在领导体系建设上,我市完善了以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副职领导分工协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组织保障体系。
4.2 提供优质服务
完善了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市级领导包保重大项目、项目服务组全程服务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的有效机制,确保了企业在征地、办照、审批等事项中一路畅通,为引进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提供了制度保障。
4.3 实行政策扶持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战略 篇4
--------2013-2018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市场发展战略分析及投资前
景预测报告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市场发展现状
第一章 全农业科技行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国际农业科技行业发展轨迹综述
一、国际农业科技行业发展历程
二、国际农业科技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国际农业科技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世界农业科技行业市场情况
一、2012年世界农业科技行业发展现状
二、2012年国际农业科技行业发展态势
三、2012年国际农业科技行业研发动态
四、2012年全农业科技 行业挑战与机会 第三节 部分国家地区农业科技行业发展状况
一、2009-2013年美国农业科技行业发展分析
二、2009-2013年欧洲农业科技行业发展分析
三、2009-2013年日本农业科技行业发展分析
四、2009-2013年韩国农业科技行业发展分析
第二章 我国农业科技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国农业科技行业发展概述
一、中国农业科技行业发展历程
二、中国农业科技行业发展面临问题
三、中国农业科技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二节 我国农业科技行业发展状况
一、2010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发展回顾
二、2010年农业科技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三、2012年我国农业科技市场特点分析
四、2012年我国农业科技市场发展分析 第三节 中国农业科技行业供需分析
一、2010年中国农业科技市场供给总量分析
二、2010年中国农业科技市场供给结构分析
三、2012年中国农业科技市场需求总量分析
四、2012年中国农业科技市场需求结构分析
五、2012年中国农业科技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章 中国农业科技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第一节 2012年农业科技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一、2012年农业科技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二、2012年农业科技行业收入前三家企业 第二节 2012年农业科技行业产量分析
一、2012年我国农业科技产品产量分析
二、2013-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产品产量预测 第三节 2010-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进出口分析
一、2010-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进口总量及价格
二、2010-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出口总量及价格
三、2010-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进出口数据统计
四、2013-2018年农业科技进出口态势展望
中国农业科技行业区域市场分析
第一节 华北地区
一、2009-2013年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二、2009-2013年市场规模情况分析
三、2013-2018年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四、2013-2018年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五、2013-2018年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第二节 东北地区 第三节 华东地区 第四节 华南地区 第五节 华中地区 第六节 西南地区 第七节 西北地区
第五章 农业科技行业投资与发展前景分析 第一节 2012年农业科技行业投资情况分析
一、2012年总体投资结构
二、2012年投资规模情况
三、2012年投资增速情况
四、2012年分行业投资分析
五、2012年分地区投资分析
第二节 农业科技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农业科技投资项目分析
二、可以投资的农业科技模式
三、2012年农业科技投资机会
四、2012年农业科技投资新方向 第三节 农业科技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一、农业科技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二、我国农业科技市场蕴藏的商机
三、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市场发展前景
四、2012年农业科技市场面临的发展商机
第二部分 市场竞争格局与形势 第六章 农业科技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第一节 农业科技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农业科技市场集中度分析
二、农业科技企业集中度分析
三、农业科技区域集中度分析
第二节 农业科技行业主要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重点企业资产总计对比分析
二、重点企业从业人员对比分析
三、重点企业全年营业收入对比分析
四、重点企业利润总额对比分析
五、重点企业综合竞争力对比分析 第三节 农业科技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2012年农业科技行业竞争分析
二、2012年中外农业科技产品竞争分析
三、2009-2013年我国农业科技市场竞争分析
五、2013-2018年国内主要农业科技企业动向
第七章 2013-2018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第一节 农业科技行业发展概况
一、农业科技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二、农业科技行业投资现状分析
三、农业科技行业总产值分析
四、农业科技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第二节 2009-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市场情况分析
一、农业科技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二、农业科技市场存在的问题
三、农业科技市场规模分析
第三节 2009-2013年农业科技产销状况分析
一、农业科技产量分析
二、农业科技产能分析
三、农业科技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第四节 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一、产品发展新动态
二、技术新动态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三、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部分 赢利水平与企业分析
第八章 中国农业科技行业整体运行指标分析 第一节 2012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生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2012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产销分析
一、行业产成品情况总体分析
二、行业产品销售收入总体分析
第三节 2012年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财务指标总体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九章 农业科技行业赢利水平分析 第一节 成本分析
一、2009-2013年农业科技原材料价格走势
二、2009-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人工成本分析 第二节 产销运存分析
一、2009-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产销情况
二、2009-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库存情况
三、2009-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资金周转情况 第三节 盈利水平分析
一、2009-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价格走势
二、2009-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营业收入情况
三、2009-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毛利率情况
四、2009-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赢利能力
五、2009-2013年农业科技行业赢利水平
六、2013-2018年农业科技行业赢利预测
第十章 农业科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第一节 2010-2013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一、利润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第二节 2010-2013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销售利润率
一、销售利润率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
二、不同规模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三节 2010-2013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一、总资产利润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总资产利润率比较分析
第四节 2010-2013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产值利税率分析
一、产值利税率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值利税率比较分析
第十一章 农业科技企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
企业1
一、企业概况
二、企业产品区域市场占有率分析
三、产品特征及趋势分析
四、盈利能力以及利润率分析
五、生产布局与产能扩张
六、市场营销区域分析
七、主要客户分析
八、技术特征现状与革新能力分析
九、成长性分析
十、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第二节
企业2 第三节
企业3 第四节
企业4 第五节
企业5 略……
第十二章 农业科技行业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 行业发展特征
一、行业的周期性
二、行业的区域性
三、行业的上下游
四、行业经营模式
第二节 行业投资形势分析
一、行业发展格局
二、行业进入壁垒
三、行业SWOT分析
四、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三节 农业科技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一、2012年农业科技行业投资状况分析
二、2012年农业科技行业投资效益分析
三、2013-2018年农业科技行业投资方向
四、2013-2018年农业科技行业投资建议 第四节 农业科技行业投资策略研究
一、2012年农业科技行业投资策略
二、2013-2018年农业科技行业投资策略
第十三章 农业科技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一节 影响农业科技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2012年影响农业科技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
二、2012年影响农业科技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
三、2012年影响农业科技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
四、2012年我国农业科技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五、2012年我国农业科技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第二节 农业科技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一、2013-2018年农业科技行业市场风险预测
二、2013-2018年农业科技行业政策风险预测
三、2013-2018年农业科技行业经营风险预测
四、2013-2018年农业科技行业技术风险预测
五、2013-2018年农业科技行业竞争风险预测
六、2013-2018年农业科技行业其他风险预测
第五部分 中金企信国际咨询及业内专家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十四章 农业科技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节 2013-2018年中国农业科技市场趋势分析
一、2009-2013年我国农业科技市场趋势总结
二、2013-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节 2013-2018年农业科技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一、2013-2018年农业科技产品技术趋势分析
二、2013-2018年农业科技产品价格趋势分析 第三节 2013-2018年中国农业科技行业供需预测
一、2013-2018年中国农业科技供给预测
二、2013-2018年中国农业科技需求预测 第四节 2013-2018年农业科技行业规划建议
一、农业科技行业“十一五”整体规划
二、农业科技行业“十二五”发展预测
三、2013-2018年农业科技行业规划建议
--------------------网 址:
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国统调查报告网
--------第十五章 农业科技企业管理策略建议 第一节 市场策略分析
一、农业科技价格策略分析
二、农业科技渠道策略分析 第二节 销售策略分析
一、媒介选择策略分析
二、产品定位策略分析
三、企业宣传策略分析
第三节 提高农业科技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提高中国农业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二、农业科技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方向
三、影响农业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提升途径
四、提高农业科技企业竞争力的策略 第四节 对我国农业科技品牌的战略思考
一、农业科技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
二、农业科技企业品牌的现状分析
三、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品牌战略
四、农业科技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 第五节 国统调查报告网建议
--------------------网 址: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战略 篇5
浅析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陈斌斌 巩秀霞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6期
摘要: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式,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对策思路,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信息市场建设,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农业科技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发展 问题 对策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定义
农业产业化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会面面俱到,会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很多方面不能达到理想化,但农业产业化的总体形势的发展势不可挡,是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所以很多东西需要我们慢慢完善。农业产业化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了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展,秉承“科学创新、服务敬业、倡导绿色、促进生态”的经营理念。
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经过近几年调整的确形成了良好的格局,粮食和经济作物的配置趋向合理,多化和专业化虽发展较快,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体上相适应,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农业结构调整所面临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毕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调整所要达到的目标已远远超出一般性的阶段要求,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从经济社会深远层次上看,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是一场真正的农村产业革命,包含了农村生产力质的飞跃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其深度、广度及其对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未来命运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业由传统的生产部门转变为现代产业
2、由生产型组织结构转变为多元主体自由联合的新型产业组织构
3、由传统的技术结构转变为现代技术结构
4、农村由单一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三、农业产业化推进中的阻碍及解决办法
1、土地流转难,规模经营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现行分散的农耕模式和小农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目前制约我区土地流转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1)土地流转机制推行较慢。尚未建立专门的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机构与中介组织,没有形成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对土地流转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管理,农户之间无序流转,致使土地流转不规范,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土地纠纷。
(2)农村农田利用率较高。由于大多数的土地都由劳动力较弱老一辈和妇女的人照看大多数劳力只是农忙时务农,种植一些基本的经济作物和粮食蔬菜供自己使用,土地仍是农民粮油的重要来源,导致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出让土地的可能性降低。加之中央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民更加
手中的土地,致使土地流转、集中生产、经营难度加大。
解决土地流转问题首先必须要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建立监督管理制度。而我市针对土地问题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文件,如《关于推行农村非耕地资源使用权拍卖的意见》,政府对此也制定了农林业向郊区转移的策略,为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2、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不明显,未形成品牌意识。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要形成一个有机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批量的产业系统,因此需要有主导产业,有主导产品,有精品名牌。为此,要进一步加大调整结构的力度,加大基地建设的规模。今年以来,市农委和农口各局加强了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和服务。
目前,市政府有关部门已制定全市农业产业化整体规划布局,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蔬菜、渔业、林果业等九大商品生产基地建设。业创造和扩张无形资产,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名牌精品不多,创造自己的精品、尽管如此,各个地区还需强化品牌意识,争创精品名牌。强化品牌意识可以为龙头企树自己的名牌是直接关系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挖掘自己的潜力,从科技含量、产品加工、产品装璜、媒体广告等方面多做文章,不断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少,与大型企业企业未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农民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
四、小结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战略 篇6
中国农业银行是中国大型上市银行,中国四大银行之一;最初成立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也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行设在北京。致力于建设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服务多元的一流商业银行。
毫无疑问, 对农行而言, 如何做大做强三农金融业务,消除外界对其县域盈利能力的担忧, 将成为其通往成功之路的关键性一步。Strengths(1)县域信贷市场中规模优势明显。
农行在县域信贷市场中的规模优势主要体现在营业网点覆盖面以及信贷规模两大方面。营业网点覆盖面方面,农行营业网点已覆盖了全国99.5%的县级行政区域。在信贷规模方面,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县域各项贷款余额总量中,农行占据了13.6% 的市场份额,位居市场前列。
(2)县域信贷市场中资金优势显著。
农行在县域信贷市场中的资金优势既体现在可用资金总量方面, 也体现在资金使用成本方面。可用资金总量方面,农行凭借其密布的营业网点吸收大量存款作为营运资金。资金使用成本方面,农行活期存款在农行存款总量中所占比为55.5% ,存款付息率为1.49%, 均为同业最佳水平, 这表明农行在资金使用成本上占有一定优势。(3)信息化水平在县域内占据领先地位。
经过多年的建设, 目前农行已成长为我国县域内信息化水平最高的金融机构之一,无论从以服务终端,POS机,ATM机等为代表硬件配置以及以电子信息系统为代表的软件配置,都较其他县域金融机构有较大优势。
(4)县域信贷产品体系完备。
相对于中小型县域金融机构, 目前农行已形成了包括多种信贷产品在内的县域信贷产品体系。与之相对的是, 众多中小型县域金融机构受自身规模或相关政策所限目前大多仍仅能为特定客户群体提供少量信贷产品选择, 其在产品体系建设方面远落后于农行。(5)县域信贷经验丰富且品牌知名度高。
自1951年成立之初,农行便已正式进驻我国县域信贷市场。数十年间,农行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还获得了宝贵的品牌认知度。与之相对的是,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区域性县域金融机构不仅在县域信贷经验方面与农行相比稍显欠缺。Weaknesses(1)县域信贷业务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长期以来, 农行在县域内的盈利能力一直处于相对弱势的状况, 具体表现为其在县域内的贷款加权利率一直偏低。农行县域内资产利润率不仅低于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与农村合作银行, 而且落后于全国县域金融机构的平均水平。(2)县域信贷业务的运营成本相对较高。
在当前的县域信贷市场内, 面对县域客户对信贷资金短期、小额、多笔的现实需要, 农行自身规模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往往会被迅速增加的运营成本所吞噬。与之相对的是, 县域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县域内经营信贷业务的运营成本则相对较低。(3)县域信贷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较弱。
事实上,近2年来农行县域不良贷款率的大幅降低并非主要源于其风险防范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 而更多的是得益于农行自股改以来对
其县域分支机构不良资产的巨额剥离以及相关呆账的大量核销, 这也就意味着相比于其他县域金融机构, 目前农行自身风险防范能力依然不容乐观。
(4)县域网点建设存有缺陷。
在网点差异化建设方面,目前农行大部分县域网点的信贷经营策略依然为与其同业进行同质化竞争。由于县域网点经营策略的同质化不利于提高农行各县域分支机构的盈利水平, 在当前县域经济与信贷环境仍然有待发展的情况下, 农行目前相对较高的县域网点比重显然会使其在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5)县域员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
截至2006 年底, 农行县域内每家服务网点机构平均拥有的员工人数为15.94 人, 该指标虽然略小于农业发展银行, 但大幅高于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同时,农行还受制于小额信贷专业人才的短缺,这意味着目前农行在县域内不仅面临员工总量过剩的难题, 同时也还遭受着员工结构性短缺的困扰。Opportunities(1)我国县域信贷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受益于城镇化推进及县域产业结构升级, 未来数十年间我国县域信贷市场总量有望持续增长。城镇化率提高有助于直接拉动未来我国县域地区对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生产及个人消费等方面的信贷需求, 从而在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信贷市场, 为农行实现三农金融业务的快速成长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机会。(2)我国县域信贷市场外部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 我国县域信贷市场外部环境出现了逐年改善的趋势。在征信体系建设,农业保险体系构建方面,进步巨大。此外,近年来各地亦逐步加强了针对各类型的担保基金、担保机构以及资产拍卖与产权转让市场的建立健全工作。近年来我国县域金融机构在其不良贷款率出现持续下降的同时, 其资产利润率和利润总额均得到了明显提高, 这表明县域信贷市场外部环境持续改进的积极影响正在逐步显现。Threats(1)我国县域信贷市场内经营风险依然相对较高。
2007至2009年间,农行三农金融业务的不良贷款率虽然呈总体下降之势, 但仍高于其总体信贷业务的不良贷款率, 这表明截至目前为止, 我国县域地区内的信贷市场经营风险仍然高于城镇地区, 并将继续对包括农行在内的县域金融机构信贷业务的展开造成持续性威胁。
(2)我国县域信贷市场内竞争不断加剧。
受近年来县域金融市场改革不断深化及相关政策持续推进的影响, 当前我国县域内金融机构间竞争加剧的趋势开始日趋明显。从机构种类来看, 2005 年以来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代表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始逐渐步入历史舞台。此外, 随着我国对海外金融机构政策性限制的逐渐放松,近年以来外资银行也已开始陆续渗入到了我国的县域地区。在此情况下, 农行运营三农金融业务的盈利压力必将持续增大, 其县域分支机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亦将受到一定威胁。(3)经营三农金融业务的合规风险增大。
为确保农行完成金融支农惠农任务, 银监会于2009 年5月发布了5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与监管指引,以加强对农行运营三农金融业务的有效监督。依此文件要求, 今后农行不仅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三农金融业务的组织构架和经营机制, 还必须在县域贷款结构、支农贷款增速、三农金融业务相关盈利水平及风险控制指标等方面接受银监会的全面监管与考核。一旦未能达到相关考核指标, 农行将有可能面临来自于银监会的相应处罚。毫无疑问,上述监管措施的存在, 将使农行未来在县域信贷市场内的战略选择、资源配置以及盈利水平等多个方面受到持续性压力。
农行县域信贷市场定位的战略选择(近期)
近期,建议农行在县域内整体上先采用S—T战略(防御战略)。此阶段内,在县域信贷经营风险依然较大且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农行首先应进一步持续推进其县域网点与人员的优化整合、努力提高风险防范水平,从而确保三农金融业务不会对自身整体盈利水平产生显著影响。与此同时,农行还应加快推进其各县域分支机构信贷业务差异化运作的可行性研究,期间的工作重点应在于加快研究总结与各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间的合作方式及可行性, 并在部分区域内进行相关试点。
农行县域信贷市场定位的战略选择(中期)
中期,建议农行在县域内整体上逐步推行W—O战略(竞争战略)。此阶段内,在总结前期与各类中小型县域金融机构间合作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农行各县域分支机构应因地制宜地构建出适应于当地信贷市场发展水平的差异化信贷业务体系,并加大对其自身信贷经营特色的市场宣传。与此同时,农行总行及其各分支机构还应积极推动有关政府部门出台相关鼓励扶持政策,以为其各县域分支机构的差异化信贷产品体系建设争取更为宽松的外部环境。农行县域信贷市场定位的战略选择(远期)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战略 篇7
1 互联网+农业模式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互联网技术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的方式之一, 目前它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推进了我国新城镇建设步伐。
首先, 互联网+农业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众所周知,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能够将所有的信息发布在网上, 使得同一个信息在同一段时间内被更多需求者了解共享。只要相关人士将农业信息发布在网上以后, 互联网会对其自动进行整合、处理, 形成有效信息。这样一来, 很多农业信息用户便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查询到相关信息, 这对推动农业健康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次, 能够推动农产品销售模式升级。近年来, 在农业发展中, 互联网的出现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产品的成本投入, 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 通过互联网的建设, 农民还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来宣传自己的农产品, 拓宽农民农产品的销售路径。
另外, 生鲜农产品配送也受到了“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的影响。众所周知, 生鲜农产品在配送方面的要求比较高, 并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 互联网的融入却改变了这一现状。只要将生鲜农产品的信息公布在网络上, 那么其销路便会更加广阔, 这不仅节省了销售时间, 还能够保证生鲜农产品的质量, 为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最后, 能够有效的提升农业从业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于互联网自身而言, 它是一个较为强大的信息系统, 包含诸多领域的信息。农业从业人员能够在互联网上找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 之后将信息应用在自己的农产品生产当中, 从而使得自己的农产品更好的生产与发展。同时, 一些具有一定经验的农业经营人员也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发布在网络上, 为其他农业经营者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 提升农民自身的综合素质, 从而不断的推动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2 互联网+农业模式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实践表明, 互联网+农业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依旧有很多问题存在,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少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
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是发布及获取农业信息的重要工具, 该平台是否完善关系着农业的发展情况。但是当前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农业信息在网络上还不够全面, 无法满足农业从业人员对互联网的信息需求。为此, 有一部分农业从业人员面临的一些农业问题很难解决, 这是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障碍。
2.2“互联网+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顶层设计规划性不强
“互联网+农业”主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现代农业全新发展模式, 它能够为粮食安全与现代化农业建设提供保障。但是, 实际上“互联网+农业”的形式在顶层设计方面的规划性还比较差。在发展中极易出现片面性与局限性问题, 这给“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发展带来了压力, 同时也降低了“互联网+农业”作用的发挥。为此, 规划好“互联网+农业”的需求极为重要。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2.3“互联网+农业”基础设施与技术受到了制约
在农业发展中, 融入“互联网”技术是一次较为重要的技术创新, 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的兴起是重要过程。但是, 当前在“互联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 其建设实力较为薄弱,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互联网+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当前农村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实力还不够雄厚, 很多农村还没有连接宽带, 计算机数量也比较少, 这更增加了“互联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 如果该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必将给整体建设带来阻碍。
3 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农业发展问题的措施
首先, 应该加大网络农业平台建设力度。在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农业发展网络平台是其重要部分, 同时也是重要举措之一。因此, 我国政府必须要加大在农业互联网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 不断完善农业网络体系, 不断为农业从业人员提供相应的信息渠道, 为农业从业人员销售农产品创建更好的条件。与此同时, 相关部门还需要不断的优化网络环境, 不断缩减网络使用中存在的障碍, 保证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当中来。另外, 要加大农业网络宣传力度, 有效的提升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与建设性, 确保各个农业从业人员能够在参与网络平台建设的基础之上, 发布农业发展信息, 以保证农业人员更轻松的销售农产品, 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创建条件。
其次, 做好“互联网+农业”顶层设计工作, 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依据“互联网+农业”的发展, 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并且在做好顶层设计工作的同时, 不断的推进“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发展。实际上, 农业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信息服务化得模式, 同时在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等基础上, 有一部分农村已经实现了信息服务进村的目标, 在充足的网络平台保护之下, “互联网+农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互联网+农业”创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最后, 完善“互联网+农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对接的目标。实践表明, “互联网+农业”模式的发展既能够有效的推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 同时也能够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以此,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互联网+农业”模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整个建设过程中要求不断的推动各类农业生产销售产品的推广, 同时还需要不断扩大农产品销售业务范围, 做好基础培育工作, 逐渐形成农产品销售网点, 从而保障“互联网+农业”更好的发展。
4 结语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对互联网+农业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 另一方面对互联网+农业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最后对解决互联网+农业模式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措施。通过分析明确了现代农业发展中, 应用“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 这些问题给农业经济更好的发展带来了束缚。因此, 在“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应该加大投入力度, 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 不断的改进其机制, 使得“互联网+农业”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0 (10) :100-103.
[2]胡豹, 杨良山, 王丽娟, 等.浙江创意农业的实践模式、发展思路与战略对策[J].浙江农业学报, 2013 (6) :1410-1416.
[3]翟欢欢.“两型农业”生产评价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 2011 (12) :43-86.
[4]谌文, 彭新沙.湖南农业旅游名牌发展战略和开发模式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1) :64-68.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战略 篇8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02-1
1 九台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目前,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02家,其中规模以上加工企业5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0家,长春市级龙头企业15家。天景公司、金锣公司、朱老六食品等3家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天景公司1家获得中国名牌,英俊食品、吉林亚泰等8家获得吉林省著名商标,田野泉酱菜、德莱羽绒等6家获得吉林省名牌。上市公司1家,准备上市公司3家。逐步形成了以天景公司为代表的特色玉米加工系列、以金锣公司为代表的肉制品加工系列、以雨田米业为代表的优质大米系列、以朱老六食品为代表的大豆加工系列、以亚泰医药为代表的中医药系列、以向宇果仁为代表的特色类加工系列的六大系列产业。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加工企業数量还不够多,不能够满足农产品加工需求;二是各加工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三是科技含量不高,精深加工企业数量不多。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近几年,九台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速度不够快,没有新建大的新加工企业;二是缺乏精准的市场定位,企业开拓新市场能力不强;三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企业发展动力不足。
3 九台市农产品加工业特点
2012年,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预测实现189亿元,占地区总值的40%,比2011年的118亿元增长60%。
3.1 企业数量不断增加
规上企业由2011年的42家增加到2012年的56家,新增投资26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布局趋于完善,逐步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与发展优势的经济支柱产业化格局。
3.2 企业加工量不断扩大
金锣公司2012年屠宰生猪85万头,比上年55万头增54.5%;天景公司2012年仅玉米饮料就生产2.1万吨,比上年1万吨增110%;朱老六食品经过增产扩能,2012年生产6.8万吨腐卤副食品,与上年相比,产量翻了一翻,由全国第四位越居为仅次王致和的第二位。
3.3 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天景公司、田野泉酱菜、吉科生物等多家企业,拥有自己的科研团队,企业自有发明专利4项,天景公司已研发3大系列100多个品种,目前投产30多个品种。
3.4 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以天景公司为例,“天景”系列产品原料种植从1996年开始实施订单农业,实行“市场+公司+经纪人+农户”的运作方式,种植基地辐射九台6个乡镇70多个村屯,至2012年基地面积达12万亩,带动农户1万户。
4 九台市农产品发展方向
2013年,争取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投产。其中投资3亿元的雍达大豆酱菜已经进行土地平整;投资40亿元的欧洲食品工业园、投资5亿元的金针蘑项目、30万吨稻米加工项目等大型农产品加工项目,正在洽谈中。计划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数量达到80家,新增投资80亿元,产值实现260亿元。
2013年到2017年五年,每年争取连续新增投资30亿元以上,年增产值50亿元以上,到2017年,农产品规上企业发展到160家,加工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
5 农业产业化发展采取的措施
九台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把农产品加工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来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做好粮食产销加工、畜牧产品加工、蔬菜生产加工及都市农业发展四大优势产业,制定政策、鼓励融资、建设园区、扩大规模。
5.1 制定奖励政策
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镇域经济发展和支持少数民族乡发展政策,财政列预算5000万元,其中农产品加工基金2000万元。同时安排稻米加工企业整合、企业争创名牌、商标奖励资金。
5.2 加大信贷扶持力度
九台市农村商业银行,三年为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22亿元,多的如田野酱菜1.2亿元,少的如雨田米业也达1500万元。向宇果仁在贷款的扶持下,不断扩大产量,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2011年创汇800万美元,比上年430亿美元增86%。九台市政府还组织了两家担保公司,一家是九实公司,一家是农业担保公司。
5.3 建设产业园区
在龙嘉镇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占地面积100公顷。吸引大型、超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规划计划集聚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0家,首家投资3亿元的雍达大豆酱菜已经入住。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市场战略】推荐阅读:
农业产业化发展讲稿07-05
农业的产业化发展06-01
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05-22
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思考论文08-02
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09-10
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10-24
粮库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做法06-03
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查报告07-06
怀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建议05-15
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协会发展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