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2024-09-25

长安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精选11篇)

长安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1

安华镇###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为切实改善农村环境面貌,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我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和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带领全村广大党员、村民根据整治要求和目标,按照整治计划,认真扎实地开展工作,基本完成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做到路面平整、畅通,环境整洁优美,空气清新怡人,展现出一个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的新村庄。

一、基本情况

###村是由###、###、###、###四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总户数930户,总人口2596人,村庄区域面积3.03平方公里。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农业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158458元。村两委班子11人,党员116人。

二、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创建工作的任务和职责

自提出整治工作目标后,我村全面部署了整治工作,把卫生整治和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宣传发动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责任到位、卫生督查到位。

1、抓宣传发动到位。村二委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长及村二委会议等。专题研究和部署环境整治村创建工作,明确创建工作重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广泛动员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村创建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改善人均环境,提升文明素养,激发

和调动群众支持环境治理,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宣传环境整治村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引导村民自觉参与此项创建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

2、抓组织领导到位。村专门成立创环境整治村工作领导小组,由支部书记担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村委会主任担任副组长,村班子其它成员为组员,明确责任人,做到整治工作和村级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建立建全整治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整治格局。

三、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1、落实安排卫生保洁。一是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制工作。全村共配有专职保洁员4名,半封闭式垃圾站10个,垃圾桶50只,保洁覆盖面达100%。我村明确落实好保洁员工作责任制、责任区、签订协议做到定人、定标准、定路段、定区域、定报酬。二是以提高为目标,进一步提升整治档次。我村整治领导小组加强健康知识,卫生和公民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搞好卫生的自觉性,增强村民的卫生意识和自我意识,通过垃圾桶的配备,村民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明显减少,保持村容整洁已逐渐成为村民的意识。

2、硬化村内主干道。一是我村投入资金对村里主干道进行修整硬化:上新宅小桥头至白坎头段以及下店农村新建住房主要道路硬化,总长1000米左右;崇新庵朱家至上村新建住房主要道路硬化,总长800米左右;杨宅、黄藤市两自然村各硬化800米左右的新建住房道路硬化村道硬化总长度2600米。二是村干部负责,到各组挨家挨户动员广大农民对自己住宅四周杂草、垃圾、杂物进行卫生清理。村投入一定量资金、劳动力对道路两侧杂草,下水道及水沟的环境卫生进行全面

整治。

3、绿化环境。为保证绿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村委特意建立一个绿化实施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周友安担任组长,全面部署绿化工作,由村长周辛安负责工作的实施,并与村委其他班子人员共同商讨,责任明确。在建立组织的基础上,工作小组首先制定了专项计划任务,对道路、河道、以及公共绿地作了统一绿化部署,共绿化1000平方米,种树500棵。

4、开展河塘整治。完成对黄藤市门前塘、上新宅瑶塘、崇新庵上村厅塘的整治工作。通过清理淤泥、挖深塘底、修建专门排污渠道并对周围堤岸加固硬化,改善水质、改善环境。并对###村所有的山塘水库进行隐患排查,加固池塘提防,提高泄洪能力;疏通长度沟渠,清理渠内垃圾水草,保证水质清澈,水面无漂浮物。

5、确保卫生改厕。清除全村露天粪缸,新建冲洗式公共厕所,全村总户数930户,使用卫生厕所853户,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1%,并有三格式化粪池一个。

6、建立长效管理制度。在硬件建设上,整修道路,整改公厕,畅通河道沟渠,做到生活垃圾及时处置,解决垃圾随意处置现象。在软件建设上,从完善管理机制入手,逐步建立和形成一套###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

安华镇###村村民委员会

二○一一年十一月一日

长安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2

一、引言

2005年我国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全国各地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 一些地方热衷于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 而忽视对老村落的改造, 导致部分老村落环境脏、乱、差, 基础设施欠缺, 逐渐衰落。为了防止农村环境的破坏、活力的丧失, 2011年江苏省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 将旨在全面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作为四大行动计划之一, 明确要求到2015年, 全省要通过村庄环境整治行动, 形成1000个省级“康居示范村”, 带动1万个规划布点村庄达到康居乡村建设标准, 其他村庄环境普遍改善。

康居示范村按不同标准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类别。三星级康居示范村标准要求最高,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开展“六整治”、“六提升”工作, 即重点整治村庄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河道沟塘, 着力提升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饮用水安全保障、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村庄环境管理水平, 并最终由江苏省住建厅会同省环保厅等部门统一验收。

林苗圃村就是此次争创三星级“康居乡村”的村庄之一。在林苗圃村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中, 主要采用了问题导向、整治策略、特色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推进村庄净化、绿化、美化和道路硬化,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改善农民生产条件,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其总体要求着重体现村庄的自然、整洁、生态、乡土。

二、现状概况

林苗圃居民点位于顺河镇东部, 通过宿关路与镇区联系。距宿迁市中心城区约5km, 距顺河镇区约4km。居民都是原国营苗圃职工, 其房前屋后及主要耕地种植大量的经济苗木和果树, 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银杏十余株, 70年左右树龄的梨树两千余株, 30年左右树龄的柿树200余株, 村内有50余亩葡萄园, 村南有近千余亩的梨园。现状居民点面积约8hm2, 135户 (见图1) 。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乱堆乱放、私搭乱建

村庄虽经过初步整治, 建筑外观已有大幅度好转, 但村庄内部生活垃圾乱堆乱放, 临时设施私搭乱建等问题仍然存在。村庄建筑颜色混杂, 整体颜色不协调。零星的家庭饲养家禽, 圈舍建筑质量差, 样式丑陋, 严重影响村庄整体形象。

(二) 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村内污水处理设施不足, 现状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户数比例为70%, 有30%的农户依然采用雨污合流排放方式, 村庄内部污水处理设施已不能满足村庄现有农户污水排放总量, 给村庄环境带来较大影响。村庄路灯、垃圾桶等设施缺乏, 存在夜间照明和环卫死角。

(三) 公共空间缺乏

村内没有一处可供农民户外活动的公共场所, 更没有健身活动设施和场地。村庄公益类设施严重缺失, 没有活动中心、卫生所、村委会等公共服务设施。

(四) 村庄特色未凸显

由于一直以来区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心城区建设, 甚至有一段时间把该村划入城市建设区, 准备对该地区进行拆迁,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把林苗圃当做一个要拆迁的村庄看待, 其生态园林特色没有被充分挖掘 (见图2) 。

四、整治策略

(一) 整治村庄环境, 改善生活居住条件

针对村庄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不齐全等问题, 采取清理沟塘、清理庭院, 购置垃圾箱, 建设封闭式垃圾房、建设污水处理站, 埋设雨、污水管网、硬化道路等措施, 彻底改善居住条件。

(二) 强化村庄特色, 营造绿色宜居环境

充分利用当前村庄经济苗木和果木多的优势, 强化绿化特色, 对经济树种和果木进行梳理, 使之四季有景可赏, 特别注重冬季树木冬态景观的营造。根据村庄建筑的建筑质量和年代进行分类整饰, 既使建筑的色彩风格协调, 又能看出不同时代建筑资源风貌的传承和创新。通过建立公共空间, 整合村庄绿化、强化景观节点、优化滨水空间, 强化乡土、生态特色, 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三) 挖掘资源潜力, 增强村庄发展动力

林苗圃距城区仅4km, 区位条件良好。同时这种生态乡野型的村庄是城市居民理想的休闲放松好去处, 因此在林苗圃利用自然生态特色的同时, 应充分挖掘苏北文化特色, 增建旅游服务设施, 整合周边果园, 开发采摘、垂钓体验式旅游项目, 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增强村庄发展动力, 实现产业可持续。

五、村庄整治规划

(一) 环境整治

环境整治范围主要是居民点, 总面积8hm2。

1. 道路整治

进村道路:要保证村民出入方便和生产需求, 同时考虑未来小汽车的通行。宽度不满足会车要求的进村道路在适当位置设置会车段, 将较开阔地段的道路向一侧局部拓宽。

村庄内部道路:村庄内部道路走向顺应地形, 不填塘、不砍树。以现有道路为基础, 顺应现有村庄格局和建筑肌理, 延续村庄乡土气息, 传承传统文化脉络。

道路整治共修复道路总长400m, 总面积1600km2。

2. 雨污水工程整治

改造雨污水管道:现状排水制度为雨污合流制, 居民家庭生活污水经三格化粪池初步处理进入合流制排水盖板沟。规划雨水收集采用沟渠排放方式, 与道路边沟结合, 充分利用地形以自流方式及时就近排入池塘、河流等水体, 将2200m明沟加盖改造成暗沟, 适当位置设检查口 (见图3) 。

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村庄整治本着经济有效、简便易行、资源节约、工艺可靠的原则, 规划新建村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 其处理工艺应采用“生物—生态”组合模式, 采用“厌氧池—自流充氧接触氧化渠—人工湿地”工艺 (见图4) 。

3. 环卫设施配套

规划遵循“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立村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制度, 集中清理积存垃圾, 配置必备的环卫设备设施, 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积极推动村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源头减量、资源利用。

居民点现状配置了27个垃圾桶。按照50~70米的服务半径设置垃圾箱 (2~3户共用一个) , 原则上不影响沿路景观, 并与用户保持一定距离, 规划新增垃圾箱11个;保留现状公厕和在建公厕;配置1辆专用垃圾收集车。

4. 杆线整治

对村庄杆线进行梳理, 减少线路交叉和跨越民宅、公共活动场所等情况, 拆除废弃杆线。沿主要道路同侧布置的线路以共杆为原则, 减少电线杆数量与线路交叉。电力、有线电视、通讯等入户率达到100%。现状强电、弱电线路基本都是分杆架设, 村庄入户线路应尽量沿墙体隐蔽敷设, 排列沿道路有序敷设 (见图5、图6) 。

保留现状路灯, 规划新增5盏路灯。采用太阳能路灯架设, 路灯采用85W节能灯, 架设高度为4m, 照明半径为25m。路灯沿着村庄主、次道路单侧布局, 满足村民出行需求。

(二) 强化特色

根据村庄实际情况, 将居民点东侧的葡萄园和南侧的水体纳入特色提升范围, 面积约16hm2。并将沿主要道路、宅间路划定禁止堆放区域, 划定村口、居民点内公共活动场地等区域作为重点打造的重点整治意图区。结合村庄建筑整饰、绿化引导、水系梳理、院落宅旁的有效引导等方面提升村庄形象 (见图7) 。

1. 建筑整饰

在整治的时候要注意尽量保持建筑原有风貌, 一方面对村内需要整治的住宅外墙及院墙进行粉刷, 如原有是红砖墙体, 在用水泥砂浆找平后用乳胶漆刷白;对水泥砂浆找平后的窗体内外框刷12cm宽的墙线, 墙基踢脚线部位刷高度为50cm的青灰色面砖。

另一方面凸显村庄的建筑特色, 可通过采用镂空围墙和具有特色的门头, 突出宿迁民居的大气和精致。同时强化不同建设年代建造的住宅特点, 使之形成一个序列, 用建筑述说该村在不同年代的经济、建筑技术发展状态和审美取向 (见图8) 。

2. 绿化整饰

整理、保留现状较好的绿化植物, 要注重植物在高度、种类以及绿化形式上的搭配。主要道路保留现状的银杏等乔木, 密植灌木花卉, 选择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搭配种植, 达到层次分明, 色彩丰富, 常年有景的效果。次要道路在硬化的基础上种植小乔木和花灌木, 形成尺度宜人的街道景观效果。宅前路两侧结合宅前院后和产业特色, 栽植小乔木、灌木、花卉, 形成景色宜人的巷道空间 (见表1) 。

3. 水体整饰

清理水面漂浮物和水边堆积的杂物。水旁绿化保持自然生态, 营造乡土特色, 种植垂柳、迎春、美人蕉、鸢尾、菖蒲等, 水旁应选择耐水性较强的植物 (见图9、图10) 。

4. 院落宅旁整饰

院落内适当打破硬地铺装, 开辟花坛, 种植乔木、花卉;院内采用青砖等材料砌筑花坛;绿化可用本地乡土树种或蔬菜、瓜果美化院落;院墙可采用镂空式院墙, 也可用篱笆围合 (见图11) 。

5. 村旁整饰

林苗圃村村旁现状绿化南侧以梨树种植为主, 绿化效果较好。外围种植果木等经济作物, 要加强田间道路的分割, 形成丰富的窗口景观。村口位于居民点西侧, 规划建设公厕和停车场。

村口内场地铺设采用青砖、木板、砂石等具有乡土风貌的材质 (见图12) 。

(三) 培育产业

林苗圃地处城乡结合部, 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整治与特色提升, 该村可以依托优良的自然资源, 强化现状苗木种植、水果栽培等特色产业。同时在千亩梨园中开辟休闲观光步道, 增设赏花游廊, 并充分利用废旧水塔设立观景台。在村南的水塘栽植荷花, 扩大葡萄园规模, 以梨花、荷花、葡萄为依托开发赏花、采摘、花浴等参与体验式旅游项目。新建旅游服务设施, 开设体验式农家旅馆。唱响乡村旅游、梨树经济品牌。实现单一农业产业和三产服务业相互促进, 共同繁荣 (见图13) 。

六、结语

从表面上看, 村庄整治主要是在硬件上通过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从深层来看, 村庄整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手段与措施, 是建设新农村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 不能孤立地就整治而整治, 应把它与村庄的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实践经验表明,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对村庄进行整治, 不但能够极大改善和提高农民的居住环境, 改变其生活方式, 而且可以激发农民自主改善生活环境激情, 增强提升生活水平的愿望, 同时还能促进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农民素质的提升, 最终从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精神面貌等方面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形象。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技术指引.2012.

[2]张泉, 王晖, 梅耀林, 等.村庄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刘菁.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河南农业, 2008 (10) .

长安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村庄整治;实施措施;政府引导;村民参与

1、村庄整治的背景及现状

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就是要村容村貌整洁,要实现村容村貌的整洁,必须通过村庄环境整治来创造宜居村庄。因此,在本次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中,按照“六整治”、“六提升”的要求来进行本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和设计,通过规划的推动和实施,充分发挥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辛勤劳动,来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生活居住条件。

义成村位于川姜镇的东北部,南与磨框镇村接壤,东、北分别与海门市和南通高新区搭界,西与姜灶社区隔河相望,全村总面积约2.88平方公里。现状居民点位于村域东南部,紧靠金浩路东侧。集居区以内部南北小河为界,分东西两个组团,其中西组团为一期工程,由13幢多层公寓楼组成;东组团为二期工程,由14幢多层公寓和8幢小高层公寓楼组成。居民点内部道路、停车位等已基本建成,主干路沿线已架设了路灯,污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活动式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已基本到位,区内环境卫生有专人保洁,基本上做到日产日清。现状绿化参差不齐,其中西组团较差,在绿化内夹种蔬菜较为普遍;东组团则相对较好,但绿化档次不高,品种较为单调,缺少小品等点缀。村服务中心位于集居区入口处,为一层建筑,办公条件相对简陋。(图1)

2、村庄整治的措施

在义成村的村庄整治规划中,着重对村口、建筑、道路、环境、基础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整治。(图2)

2.1村口形象整治

采用环境营造与入口小品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在入口东南侧结合小游园布置景观花木、趣石等,作为村庄入口标示。

2.2村庄建筑风貌整治

集居区为近几年拆迁安置新建的住宅小区,建筑外观质量较好。规划对有损建筑景观风貌的外墙、屋面、阳台、栏杆等进行统一整治,保证建筑外立面的整洁。

2.3村庄道路整治

对村庄破损的路段进行修缮,对现状路幅较窄,不能满足通行需求的路段进行拓宽。并在两侧宜展宽处规划停车场地作临时停车或车辆交汇,以提高道路的通达性。

2.4村庄绿化景观整治

规划强调村庄绿化的乡土特色,尽量保留现有树种,对树龄在20年以上的树种应进行生态维护。主要道路两侧一般种植枝小叶茂的树种。次要道路和房前屋后空地宜种植果树木林等。村口作为绿化的重点区域,宜体现自然、亲切、宜人,体现地方特色与标志性。宅旁绿化应充分利用屋旁宅间的空间,以小尺度绿化景观为主,见缝插绿。游园及公共绿化空间应结合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绿化宜以观赏类乔木与花灌木搭配为主。水旁绿化应结合亲水设施安排,以亲水植物和水生植物为主。

2.5村庄河塘及岸线整治

保留现有河塘水系,并进行必要的整治和疏通,改善水质环境。禁止填埋村庄内部面积较大的水塘。对村庄内的河塘整治应以清淤疏通为主,对河塘边的原有树木禁止砍伐。河塘坡岸尽量随岸线自然走向,宜采用自然斜坡形式,并以生态驳岸形式为主。河塘绿化应尽量保持河塘岸边原有的自然绿化,河塘绿化以亲水植物为主,采用自然生态的形式,营造自然式滨水植物景观。

2.6村庄排水整治

雨水:排放主要采用自然漫排形式,对自然排放有困难的地段,可采用明沟或暗渠收集方式。

污水:村庄设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池塘。

2.7村庄电线杆及线路整治

对现状杆线和线路进行必要的规整,在最大化保留现状杆位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杆位调整。

村庄通信线路采用地面敷设,电信、有线电视线路亦为地面敷设。

2.8村庄路灯照明整治

照明采用独臂式路灯方式,尽量结合电线杆布置,在没有条件架设电线杆的位置,可结合建筑山墙布置。建议采用节能灯。

规划保留原有的路灯,同时根据实际需要新增随杆架设路灯。满足村庄内无暗点的要求。

2.9村庄环境卫生及环卫设施整治

环境卫生整治主要是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搭乱建,露天粪坑、畜禽散养,破败空心房,拆除严重影响村容村貌的设施。

环卫设施整治应重点对垃圾箱、垃圾房进行布局,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70m。在布局上既要方便实用,又不能影响街道美观,一般采用可移动式垃圾收集箱。垃圾房结合村庄规模、集聚形态确定垃圾房位置、容量。

2.10村庄配套设施及活动场地整治

在小区主入口处布置小区综合配套服务设施,方便村民办事、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在村庄南侧的小游园内设置活动广场,配置儿童游乐场地以及老年活动健身器材。

(图1)     (图2)

3、村庄整治的实施

政府应加强政策指导、技术服务,引导村民参与和监督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村庄整治规划所有成果应向村民公布,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办法能充分体现极大多数村民的意愿。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应当根据实际需要与经济条件,由村民自主选择确定。提倡村民自主实施部分整治项目。

义成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在资金投入上有政府出资和村民个体出资相结合的方式。政府资金的投入,保证主导控制作用,保障村庄环境整治的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达到规划预期的效果。村民资金的投入使得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和自身的利益融合在一起,村民自觉参与到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的过程中来,监督村庄环境整治的实施。

4、结语

村庄环境整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是改善村庄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形成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乡村面貌的重要举措。村庄环境整治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给农民得到实惠。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的落实,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将迎来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2008).

[2]《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3]《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行动计划》(苏办发〔2011〕40号).

[4]江苏省村庄环境整治标准及三星级“康居乡村”评分办法.

作者简介:

村环境整治工作简报 篇4

镇党委成立由党委书记翁永华同志任组长,党委副书记肖钰清同志任副组长,其他科级干部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两委干部包点的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全镇机关干部下到各村组,与村两委干部一起,用脚步实打实丈量,零清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卫生乱象。同时,对319国道沿线、杨万线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攻坚,并深入群众家中进行环境卫生大宣传,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

一清一扫还净土,“八乱”攻坚再行动。本次整治行动主要集中在农村“八乱”,具体包括:

(1)乱堆乱放(含建筑垃圾);

(2)粪污暴露;

(3)房前屋后环境卫生;

(4)污水乱排乱倒;

(5)杂物堆放;

(6)河塘、沟渠等水面漂浮物;

(7)残垣断壁(旱厕);

(8)明显垃圾;

(9)整体形象。

为确保本次活动取得实效,成立科级干部牵头的督查小组,对全镇范围内15个村(居)开展交叉督查,并每村(居)随即抽取一名贫困户和群众代表进行入户走访调查,排名倒数的村将在全镇干部例会上进行表态发言。

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总结 篇5

为认真抓好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聚焦突出问题,深入查找问题根源,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举一反三抓好整改。一是改厕工作。20xx年以来,根据《关于印发市农村“厕所革命”突出问题整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按照一户不漏原则,对20xx年至20xx年以来所有农户改厕工作进行了逐户逐项大排查,共排查71176户,发现问题1675户,通过建立问题、任务、标准、责任“四个清单”和问题整改工作台账,实行挂牌督办,销号管理,立行立改1675户。二是改水工作。需整改的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问题共14个,已完成8个,下剩6个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招标手续正在办理中。需整改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共46个,截止3月底,41个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整改,正在进行调试,准备验收销号,5个正在建设,预计9月底前完工。三是垃圾处理工作。自20xx年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以来,严格按照“两分类、四处理”和“7个1”的生活垃圾分类收处和建设标准,在全县127个试点村民组和65个省市中心村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严格把控垃圾分类收处作业流程,通过设置可回收垃圾兑换超市(暂存点)、可腐烂垃圾沤肥点,逐步完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同时将逐步扩大垃圾末端“资源化、

减量化、无害化”处置覆盖面,继续推动农村垃圾整治工作。四是农药(农膜)包装废弃物处置工作。20xx年累计回收废弃农药瓶(袋)1988万个、废旧农膜2.6吨,无害化处置20.28吨,兑现补助资金584.8万元。20xx年,将健全完善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且运行良好,回收网点实现乡镇全覆盖,废弃物回收处置率力争达80%以上。

二、年度工作任务推进情况

三、改厕管护一站两体系建设情况

17个镇(园区)已成立农村改厕管护服务站,具体负责厕具维修、协助清掏等日常管护工作。同时借鉴和学习周边地区成功的农村改厕后续管护经验,积极探索管护运行机制。同时要求各供货安装企业在各镇(园区)组建厕具维修服务站,将改厕后管道、水箱、蹲便器或坐便器纳入维护范围,目前3家供货企业分片区在6个镇建立厕具维修服务站。

下一步将继续健全“一站两体系”机制,确保农户改厕建一户、成一户、满意一户。一是完善技术路径。通过截污纳管、联户或单户收集处理方式,实现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二是完善工作体系。以农户自行清掏为主,鼓励相邻农户互助清掏,发展“五小园”,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对不具备农户自行清掏和互助清掏条件的,以村为单位建立台帐,村管护站对清掏服务兜底,定期组织清运。三是专业化运营管理。在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坚持适当收费,市场化运作,不搞“大包大揽”,对贫困户等可以适当减免收费。以镇(台创园)为单位选择适宜数量的运营服务主体,从事农村户厕的维修管护和粪污清掏服务,拓展农村服务站点功能,及时受理和解决农户诉求;加强对运维管护主体的考核奖惩。全面实现专业化管护运营管理,真正使改厕民生工程变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四、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护情况

为强化污水处理监管和运维力度,针对集镇污水处理厂与配套管网,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运维单位,实行市场化管养,由县住建局与各属地政府共同监管;针对农村污水处理站(含生态湿地等处理设施),积极探索采用市场化与成立专业运维公司管养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整体打包,引进技术适宜、信用良好的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根据招投标合同规定的污水处理量、处理标准,给予社会资本合理回报。同时正在谋划成立水务集团,成立后将全面接管全县污水处理设施的长效管护工作。

胡集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创建总结 篇6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海安县胡集镇胡集村是古老的胡集城镇和胡集镇人民政府所在地,328国道和新204国道在这里交汇,王楼路和马桥路纵贯南北,与328国道、育新路、中横河南路、建工西路形成梯形交通框架。中心河、卫星河、脂油盆河与通扬河、中横河、溢洪道交叉组合成田字式灌排水系。全村23个村民小组1375户、农业人口3008人,集镇居民3440人,村域范围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85.8亩。

胡集村从2006年实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以来,围绕中央确定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方针和市县委确定的“民富、村美、风气好”的小康农村建设目标,按照江苏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标准和市、县、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结合本村实际情况,积极创造高效农业规模化、就业创业全民化、村庄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村规民约普及化、社会管理民主化的农村新局面。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示范村创建方面做出了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连续多年保持“先进党支部”“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治安模范村”“村民自治模范村”“关心下一代先进村”“执行三大国策先进单位”“小康示范村”“文明村”荣誉,去年荣获全县综合考核先进村。

一、环境整治工作机制

(一)强化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村党支部、村委会认识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村党支部建立了胡集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组,村党支部书记陈汉银同志担任组长,村委会主任胡仁福同志、村党支部副支书景铨华同志担任副组长,成员有村主办会计丁国华同志,村妇女主任徐东红同志,居委会主任景铨桂同志,还有六位小组联络员。领导组进行了明确分工,陈汉银同志负责组织策划、协调宣传,胡仁福同志负责工程实施和劳力调配,景铨华同志负责工程招投标和全程监督,丁国华同志负责工程资金运筹核算,徐东红同志负责工程考核、档案管理,景铨桂同志负责社区服务。

(二)量力而行,科学制定创建规划

依据省、市、县提出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标准,结合小康示范村建设要求,村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领导组认真分析研究本村优势所在和主攻薄弱环节,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构建和谐社会、小康社会高度,根据本村经济实力,适当争取外来支援,科学制定十年环境整治长期规划和当年实施项目计划,实行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在年度计划中结合上级考核重点适当调整实施计划,旨在建设“民富、村美、风气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确保小康示范村年度考核名次逐年前移。

二、环境整治工作实绩

(一)宣传造势,调动全民参与创建的积极性

胡集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组先后通过召开支委会、村

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广播会等多种形式,向全村人民反复宣传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具体规划、实施方法,张贴宣传标语100张,悬挂宣传横幅20条,用油漆在沿公路水泥电杆上喷涂标语150条,召开广播会20多次,印发环境整治公开信1200份发到每家每户。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得到了全村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整治环境变成了全村人民的共同要求。大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必须改变生态环境,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举全村之力,人人参与,个个出力,共建自己的美好家园。

(二)实施环境整治系列工程

1、督促境内工业企业按照环保要求自查自纠,确保达标排放。恒力公司的铸造车间除尘排污设施齐全,胡集缫丝公司专门配套一整套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废水完全达标,其他加工型企业认真搞好企业内部整改,确保没有排放三废现象。从今年起,经政府批准规划120亩村办工业园,新上项目在确保对环境没有影响的基础上才允许入园,并且严格执行环境评估和“三同时”制度,工业污染源治理达标率达100%。

2、全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为了切实保护自来水厂水源水质,确保居民饮水安全,今年对水厂周围一级保护区50米范围内的3户居民和1家单位首先进行无害化厕所改造,同时制定计划,年内对水厂周围二级保护区500米范围内的252户居民和9家企业厕所全部改建成三格式化粪池,确保水厂取水区安全。

3、在全村居民集中居住的村庄,投资6万多元,安放垃圾房56座,招聘专职卫生保洁员3人,配备清运垃圾拖斗车及工具等。

今年又花五千元新购置一辆电动三轮垃圾运输车,落实保洁员工作考核责任制,保证居民生活垃圾主动清送垃圾房,保洁员从垃圾房清运到集中地点,再由镇集中运送到垃圾焚烧场统一处理,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农户不留灰堆,有效地改变了村庄卫生环境。最近再投入1.2万元,在胡集花苑增设塑钢垃圾箱22只,新购流动垃圾清运车一辆。

4、连续两年对全村范围内的大小河道清淤疏浚一遍,共清淤7.14万立方米,投入22万元,填平废沟塘复垦土地16亩。在镇级河道常年由镇保洁公司负责清捞水面杂物的基础上,先后三次组织劳力百余人耗时3000多工日,对全村内河沟塘水生植物和水面漂浮物进行清理,共清捞杂物2500多吨,显著地改善了河道水质污黑发臭的现象,先后投入26万元埋设排水管道2公里。

5、在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同时,努力创造一村一品特色。陈向阳兄弟俩创办的两个奶牛场已达到200头奶牛规模,成为南通市最大的奶牛场和康力乳业供奶基地,连续几年获得江苏省无公害畜禽产地认定证书。目前,正在筹建南通市第一个奶牛专业合作社。海阳乳品公司生产的乳制品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全村2500亩良种小麦基地生产的1000吨弱筋小麦和3000亩优质水稻基地生产的1200吨优质里下河大米,丰富和改善了城乡人民的生活。

6、投资20多万元,在王楼南路西侧建造16平方米的花池96个,在马桥路西侧建造花池240个,分别栽上黄杨、龙柏、红叶李、月季等观赏性花木,4000多平方米。在全村5条主干道两边栽种桧柏1500株,女贞等绿化7000株。横于村中部的章海河800米河段,多年来两岸居民自由栽植的各类杂树遮天蔽日,晚上行走如钻黑洞,河水污黑发臭,在征得全体居民同意后,组织人力砍伐大小杂树千余棵,割除芦竹柴草,重新规划栽种黄杨、枇杷、紫薇、红叶桃、金丝垂柳等景观绿化,同时把两岸的晴雨路修筑成2.5米宽的水泥路,总投入25万元,建造了一条水清路宽河坡美的休闲观光风景河。

7、教育引导村民科学种用秸杆,提高秸杆的综合利用率。农作物秸杆主要用于烧水做饭,大豆秸杆和一部分稻草用于牛羊饲料,油菜秸杆全部用于还田,收割机适当提高剪割高度,增加根茬还田,收获季节,基本上没有焚烧秸杆现象。

8、积极推行农户厕所无害化处理技术。按照江苏省农村无害化户厕技术规范,从今年6月份起,在全村范围内全面推广三格式化粪池,今年将投入50万元完成750户户厕改造计划。

9、更新观念,努力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全村15万羽蛋鸡、200头奶牛、910头生猪粪便主要用于本村农田作肥料,部分出售给西瓜种植地区和水产养殖地区。同时积极推广沼气池,徐兆龙养鸡场、陈志刚养牛场先后建成40立方米沼气池,向阳奶牛场投入30万元,建成200立方米沼气发电项目。全村三分之二农户用上太阳能热水器。

10、注重抓好环境整治的长效管理,巩固整治成果,先后建立起完整的卫生保洁制度、保洁员考勤考核责任制、河道保洁制度,聘请6名责任心强的退职干部管理河道,并签订责任状,制定路道管护制度,聘请两名农路管护人员,落实管理养护责任。

11、近年来共修筑水泥路道8公里,铺设砂石晴雨路9公里,安装路灯34盏,有线电视和调频广播实现双入户,建成村镇网站,建成农村信息化示范村。

12、今年将完成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放在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胡集花苑。实施项目:①计划小区内新建混凝土路道,3米路面1600米,3.6米路面900米,5米路面400米,计划总投资60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700米,年前全部完成;②计划小区内新建排水管道3200米,投资15万元,目前已完成2500米,年底全部完成;③计划小区内新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管道1600米,投资10万元,目前已完成600米,到年底全部完成;④小区内新建三格式化粪池58个,全村新建三格式化粪池750个,总投资50万元,于2007年11月底完成;⑤计划小区内新安装垃圾箱22只,新购一辆清运车,投资3万元,目前垃圾箱已全部购回,并陆续安放到位;⑥计划小区内新建绿化广场700m,路边绿化6600m,投资40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600m,为提高绿化成活率,将于2008年3月底全部完成。

三、环境整治工作亮点

(一)建成全县第一个农民集中居住点

按照社会主义小康农村建设要求,超前意识、创新思维,全县最先启动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选择靠近集镇、学校、市场地段,流转土地55亩,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图纸、统一装饰、统一标准、统一质量方法,投入二千多万元,由村统一组织为急需建房的农户代建农民别墅92套,2

22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新亮点,为小康示范村建设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建成一个新型社区管理服务中心

在农民集中居住点,建成一套集党员活动、村民代表议事、农民技术培训、科普电化教学、卫星远程教育、法治宣讲、文艺演出、图书阅览、超市购物、体育健身、社区物业管理、村干部办公、民事调解、便民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775.8m,总投资80多万元,全面提高村级管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小康示范村形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给农村面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农民感受到新农村小康社会的富足和全面实现小康的希望,用我村一位退休老支书的话来形容:环境整治好,农村大变样;路边花木多,走路闻花香;白天象花园,夜晚路灯亮;河水清清爽,垃圾进了房;粪便无害化,蚊蝇都死光;大路水泥做,砂石铺进庄;农民住别墅,提前奔小康。

2007年9月30日

2胡集镇胡集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资金落实情况说明

2007年计划实施项目:

1、村庄内新建混凝土路道,3米路面1600米,3.6米路面900米,5米路面400米,计划投资60万元。

2、新建排水管道3200米,计划投资15万元。

3、新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管道1600米,计划投资10万元。

4、新建三格式化粪池750个,计划投资50万元。

5、新增垃圾箱24只,计划投资3万元。

6、新购电动三轮垃圾清运车1辆,计划投资6000万元。

7、新建绿化广场700m,计划投资40万元。

8、环境整治群众用工2000个,计划2万元。

以上合计需要使用资金180.6万元,其中市县下拨改厕专资金30万元,县下拨小康示范村建设专用资金30万元,企业赞助10万元,村一事一议筹资10.6万元,村集体自筹资金100万元。

长安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7

1 华池县山庄村环境综合整治现状

山庄村位于甘肃省华池县山庄乡中部, 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年降水量210~400mm, 年平均降水量384mm;地下水丰富。据调查, 现有集中饮用地下水水源1处, 蓄水池容量50m3, 服务范围84户, 水质达标;备用地表水源地1处;每户有水井1口;户均养殖大型家畜1头、家禽4只, 新增舍饲养羊户140户;建沼气140户, 占农户总数的51.28%, 沼气入户率为80%;新建卫生厕所37所, 普及率为80%;有卫生服务所1所, 村医1名, 居民参保率达到100%。

山庄村存在以下环境问题: (1) 水源地存在潜在威胁。该村白沟项目区准保护区内有长庆油田南梁作业区油井2口;石油开采致使水源地水质日渐恶化, 群众饮水安全受到威胁。 (2) 生活垃圾随意处理。村民环保意识较为薄弱, 生活垃圾就地堆放, 且该村临近二将川, 随意向河流倾到现象严重。村庄缺少规范化垃圾填埋场, 临时垃圾场距离泵站扬水工程10m, 是污染水源地隐患源。 (3) 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缺乏。农户旱厕基本是沿河而建, 生活污水排入河道, 超出了河道自身的净化能力。 (4) 农村面源污染严峻。农药、化肥、地膜存在使用不合理现象 (见表1) 。 (5) 院落环境亟待解决。村庄院落缺少“六配套”模式。集中式农户庭院整洁卫生程度低;分散式农户院落破旧, 存在危房, 窑洞及住宅地面亟待修缮。

2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探讨

根据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结合山庄村实际, 从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院落生活环境整治5个方面, 初步探析适合陇东黄土高原地区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

2.1 水源地保护

水源地保护区内严禁一切有污染水源水质的行为和建设项目;水源井周围500m不开凿其他生产用水井;不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活动, 雨季应及时疏导地表积水, 防止积水入渗和漫溢到水源井内;禁止向河流排放生活污水;沿岸防护范围内, 不应堆放废渣等固体垃圾, 不应设立有毒、有害物品仓库及堆栈;不得从事放牧等可能污染该段水域水质的活动;不得新增排污口, 现有排污口应结合村庄排水设施整治予以取缔。针对供水水质一定程度上受到油田开采和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对小电井及集水窖水水质净化。

2.2 生活垃圾处理

建立“户收集、村转运、乡填埋”的垃圾处理模式。生活垃圾采用堆肥、沼气、填埋等措施, 以就地资源化为优先原则、无害化处理为最终要求;加强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与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

2.2.1 户收集

集中居住居民点垃圾产生量较大, 各村组采取自觉收集, 有偿包干相结合的保洁模式。对于分散式居民点, 交通便利的可由农户自觉收集, 运用便携式垃圾桶定期定点送至上门收集的垃圾清运车;交通不便的农户生活垃圾在合适地点就地填埋。

2.2.2 村转运

生活垃圾实行村转运, 为达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先进行分类收集, 然后实现垃圾资源化。1) 厨余垃圾与禽畜养殖相结合实现资源化, 用于集中堆肥或产沼气;2) 可燃垃圾作为农户生物质燃料的组成部分;3) 可再生垃圾回收利用, 如塑料、橡胶、废铜烂铁等。

2.2.3 乡填埋

经过资源化不可循环利用的垃圾, 集中到乡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处理。

2.3 生活污水处理

结合山庄村实际, 黄土高原地区采取污水就地处置回用的工艺形式。集中进行处理不经济的, 考虑单独的污水就地处置工艺。建设雨污分流收集管网, 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 水量不大, 通过污水管道汇集自流至污水站调节池, 进入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处理, 按其水质的好坏, 将污水分别加以排放。较清洁的污水可按高程分区分散处理或一次集中处理, 对于高处的洗涤污水土堆处理系统处理后, 可作为低处用户的杂用水, 如厕所冲洗水、低处绿化美化与环境用水和庭院种植用水等, 对于厕所冲洗污水可排入化粪池土堆处理系统, 经处理后用于果树和农田灌溉。

2.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按照“预防为主”的环保方针, 消除土壤污染源, 防止新的土壤污染;清除已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 防止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废物资源化, 使畜禽粪尿尽量还田, 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的充分转换和良性循环;推广废弃农膜再利用和秸秆能源利用技术;不断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1 科学使用农用物资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和合理使用农药技术,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鼠害统防统治技术, 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减少化肥、农药、农膜用量, 提高有机肥使用量, 限制使用碳酸氢铵。科学施肥要重点抓住以下几个环节:施肥方法、数量、天气情况、土地干湿情况、农作物生长期及农作物的特异性。

2.4.2 推广秸秆能源利用技术

以秸秆为主要原料, 经微生物厌氧发酵作用生产沼气, 生产农村急需的高品质清洁能源;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 将各类分散的、没有一定形状的农林生物质经过收集、干燥、粉碎等预处理后, 利用特殊的生物质固化成型设备挤压成规则的密度较大的棒状、块状或颗粒状等成型燃料。

2.5 院落生活环境整治

农村院落环境整治采取“一池五改六配套”环境整治模式。街道居民点院落生活环境整治采用“六配套”模式。街道农户配套以下设施: (1) 集中式饮用水入户供水系统; (2) 沼气集中式供应设施; (3) 基础设施, 主要是污 (雨) 水管、电力、道路的集中建设; (4) 生活垃圾收集与转运设施; (5) 污水处理设施; (6) 畜禽养殖集中式棚圈。分散式居民点采取“一池五改六配套”环境整治模式和“六位一体”的建设样式, 具体要求是“一池”:建设容积为8~10m3的新型沼气池;“五改”包括改圈、改厕、改厨、改院和改水;改圈:改猪圈为太阳能暖圈, 并与沼气池相连, 使猪粪直接进入沼气池, 建设无臭棚圈;改厕:与改圈同步进行, 与沼气池相连, 配备沼液回流冲厕装置;改厨:厨房内配置脉冲或电子点火沼气灶, 灯具、开关、沼气调控净化器、输气管道等;改院:院落地面硬化、绿化、美化;利用沼气池余热与改厨同步, 改建沼气炕, 提高冬季居室内温度;改水:建设完善生活饮用水供水系统 (机井、水窖) , 对地下水水质较差的农户配套净水设施, 生活污水经简易处理沉淀后, 用于果蔬种植或院落保洁。“六配套”:住房供暖和做饭用沼气、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垃圾箱、卫生厕所、太阳能棚圈配套、青贮窖配套。“六位一体”:沼气池、卫生厕所、太阳能棚圈、青贮池、蔬菜大棚、厨 (灶) 房相对集中修建, 使能源得以梯级利用、废弃物得以资源化综合利用。

3 结论

针对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提出“以村庄为单元, 以水源保护为中心, 构筑污染治理和院落整治两道主线”的陇东黄土高原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模式, 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可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 水质达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显著提高;村容院落整洁, 生态环境和谐。

参考文献

[1]刘普灵, 郑世清, 琚彤军, 等.黄土高原燕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及效益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 2005, 12 (5) :88-91.

长安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8

一、村庄概况

金家站村地处白塔湖畔,距阮市镇政府驻地3公里,东靠枫湄公路,区域面积达54.33平方公里,由金家站、中金、下金三个自然村组成,共有村民1134户,常住户籍人口3148人,村级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五金、汽配、水暖等产业,2010年人均收入达20593元。近年来,我村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乡村改造理念,先后投入300余万元用于建设“诸暨市级新农村、诸暨市环境绿化示范村”。建设至今,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村民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项目实施概况

为使我村新农村建设成果继续提升,提高我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村委托专业环境工程公司对村内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等项目进行修建,经过调查发现,前期工作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缺乏,对处理系统的维护不到位,已建的部分处理设施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有:管道破损漏水、池体渗漏、系统无进水和出水、人工湿地系统植物枯死等,处理系统已无法正常运行。已有调查资料显示,我村原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覆盖率已达57%,但因为部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导致处理率低于57%,因此需对存在问题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同时,今年新建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将我村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提高到80%以上。我村借本次连片整治机遇,利用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资金踏实完成以下工作:①优化垃圾收集储运线路,完善垃圾收集设备;②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对原有存在问题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修复;③新建10套污水处理设施,总服务39户农户。

三、主要做法

1、根据对我村村民生活习惯的调查,我村的生活产生量按每人0.98kg/d计算,全村日产垃圾量2123kg。我村的垃圾主要是采用垃圾桶和垃圾房收集,按照村民分布情况全村共设臵垃圾房48座,垃圾桶120只。

2、为确保全村污水处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自筹资金4万元,利用地方财政补助资金60万元,对原有建设的部分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改造,以期使所有的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提高全村生活污水的收集与处理率。

3、新建一处污水处理设施,总服务人口161人其中一套为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总接管户数为30户,其他9套为分散式单户污水处理系统。根据村实际用水情况,每人用水量为0.1t/d,集中式污水处理系统设计污水水量为4t/d,每套分散式处理系统设计污水水量为0.6 t/d。

四、效益分析

通过对我村现有基础生活设施的改造和新建,我村村民的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提高。改建及新建的污水处理系统将为我村522人服务,而其中新建的污水处理系统服务于161人,并能使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了我村村民的生活污水处理;新增的垃圾收集设施,扩大了我村垃圾收集容量,使我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原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修补、改造及对周边环境的绿化,不仅使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得到更好的使用,为村民提供便利,也使我村的村庄环境更加和谐、整洁。

这是一项民生工程,是一项为全村老百姓谋福利的工程,在对村庄环境的整治提升中,不仅使我村的村庄面貌有了更新的改观,我村的村民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加强,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阮市镇金家站村村民委员会

长安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9

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暨乡村振兴工作经验材料供借鉴

一、基本情况

__镇__村共有___户,___口人,党员__名,村民代表__人,耕地___亩,林地___亩,承包地___亩,村集体年收入__万元,主要以承包费为主。村“两委”健全,__同志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20__年至今修建村内主路有_条____米长,平均宽_米,支路__条总长____米,目前村内道路硬化率达到96%。

主要举措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__镇__村“两委”班子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全域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主要工作举措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采取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内广播循环播放、村民微信群等多种方式方法发布消息,持续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遇到不理解的村民,采取灵活工作方式,比如入户走访、通过亲属做工作、通过解决实际困难取得信任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了大多数村民从理解到支持,从配合工作到主动参与,从完成基础工作到献计献策的转变。二是干部带头,全面清拆。为解决侵街占道、私搭乱建、乱堆乱放问题,党员干部带头自拆,村民代表积极响应,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很多村民也转变了思想,强拆变自拆,迅速形成了全村上下齐动手的浩大声势。截至目前,已累计清理村内私搭乱建220处,外挂厕所91处,建筑面积2万平米,清理建筑垃圾2.2万方,清运生活垃圾、柴草等各类堆积物1.3万方,清理出空地35亩。三是拓宽渠道,保障资金。动员村民为人居环境整治进行捐款,村民纷纷响应,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共募集捐款14万余元,同时积极争取上级“一事一议”资金、小微工程奖补资金等,多渠道保障资金来源,全面打造人居环境精品村。目前,清理坑塘1个,主排水沟1条,在今年严峻的强降雨过程中,未发生洪涝灾害。四是建章立制,强化管理。为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成果,重新制定《村民村约》、《房前房后三包责任书》,同时聘请21名村民代表、部分老党员、老干部作为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定期查看街道和各户的环境卫生,发现问题当场指出,立行立改。

三、下一步举措

按照群众最迫切的诉求,__村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一是通过申请“一事一议”资金,小微工程奖补资金和自筹资金,修建路肩5000平米,安装太阳能路灯220盏,取缔马路市场,往集贸市场引导,需要研究商户管控机制,在集体利益优先的原则下,确保集体和商户利益双赢。二是利用村内空闲地,剩余宅基地准备搞农家院,也通过统一标准招商租赁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村北搞特色种植几十亩,__市有枣猕猴桃品种。这个树种抗冻、易活,口感非常好,下树可以直接食用。村北鱼塘可以搞垂钓,吸引游客到村采摘垂钓住宿,提高村民收入。三是利用村外拆除的空闲地,依托农贸市场和商业街可以招商引资,提高集体收入。

可供参考

城乡环境整治经验交流材料供借鉴

城乡环境整治行动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品位的民生工程、实事工程,事关群众福祉和县域形象。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实现“城乡品质倍升”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的净化、序化、绿化、美化和亮化,城乡环境卫生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配套功能和形象品位不断提升。

一、注重高点定位,整治目标从“治理脏乱差”向“建设大公园”转变

我们把xx全域作为一个xx来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环境优美、山水秀美、建筑精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新家园。

一是大手笔夯实基础设施。

按照全覆盖、标准化的原则,全面加强城乡环境配套设施建设,近三年建成x个覆盖城乡的污水处理厂,新建垃圾中转站x个,铺设地下雨污分流管网近x公里,完成农村改水改厕x万座,配备垃圾桶x万余个。同时,按照“路平、沟通、灯亮、美化、绿化、油化”的标准先后对x、x等x多个安置小区和重建地进行提质建设,重点推进xx等x条背街小巷的综合改造,城乡环境条件大为改善。

二是全方位提升生态品质。

致力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面实施“青山、碧水、蓝天、秀洲、美垸”五大计划,切实加强山体、水体、绿地、湿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加大xx流域的保护与治理力度,引导x库区沿岸一公里范围内的规模养殖场全部退出,关停xx、xx等一批重度污染企业。制定出台《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意见(试行)》,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探索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运作机制。大力开展“三年造绿大行动”,继续倡导“广种树、多栽花、不露黄”,强力推进城郊绿化、城市绿道、村庄(庭院)绿化等“x大绿化工程”,今年上半年完成造绿x万亩,一座绿美相融、绿林环绕、绿树成荫的城市花园加速形成。

三是多层面打造特色景观。

突出路域景观打造,对xx、xx、xx等x条交通干道两厢近万缝建筑立面进行高品质提质改造,高标准规划建设了xxx、xxx等绿色通道,着力打造自然成趣、绿量丰厚、色彩丰富的城市景观大道。突出节点景观塑造,深度挖掘xx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积极融入“x精神”的元素,精心打造了x雕像、x广场、x广场等30多个特色节点景观。突出生态景观建设,精致规划建设xx、xx,着力构建xx、xx、xx,xx等四大生态绿岛,建设xx等五大森林公园,形成了青山绿水相得益彰、美不胜收的生态景观。

四是高标准创建示范片区。

按照“统筹铺排、分步实施、连片推进”的原则,组织开展城乡环境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制定了示范片创评的标准和激励措施,不大包大揽、不大拆大建、不千篇一律,注重融合和调动部门的力量、镇村的动力和群众的热情,成功打造了xx、xx、xx等示范片区。特别是xx示范片区形成了一个独具江南水乡特色的人居环境示范片,带动效应十分明显。

二、注重精准发力,推动整治重点从“面上治标”向“全面治本”转变

坚持标本兼治,在强力治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大胆探索和创新治本的制度和办法,不断提升环境整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重拳整治乱源乱象。

扎实开展城市管理百日行动、xx整治等整治行动,以铁的手腕、铁的举措对渣土扬尘、砂石超限超载运输、违章搭建、店外经营等城乡环境的“顽疾重症”进行全面整治和动态清理,近三年来累计拆除违章建筑x万㎡,清理整顿违、破、乱、滥的户外广告和门店招牌等x万多处,取缔流动摊担和店外经营x万处,封闭拆除各类违规砂石场、码头x余处,关闭麻石开采场所x家,拆除麻石锯机x多台,保持了整治环境乱象的高压态势。

二是强化制度管控力度。

注重总结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将其上升为各种制度,先后制定出台《渣土扬尘污染治理办法》、《超限超载治理考核追究办法》、《加强控违拆违工作意见及户外广告管理办法》、《户外广告技术规范》、《个人建房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推动整治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比如为从源头上治理渣土扬尘,我们统一规划建设了建筑垃圾消纳场,全面实施社会路口硬化,要求建筑工地按照“七有三无”的标准设置施工围档、完善洗车平台,对渣土、砂石运输实行“限时、限载、限道、限车”管理,对违规运输行为严管重罚,道路渣土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实施垃圾减量处理。

为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在全县逐步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在人口聚集区建立垃圾中转站,试点街道(乡镇)逐步取消垃圾池,统一配发分类垃圾桶,引导居民群众分类投放垃圾,再由保洁员每天上户进行分类收集、运输,然后由垃圾分类处理中心进行分类处置,生活垃圾逐步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x镇x村自今年x月开展垃圾公类减量处理,通过宣传教育、完善机制和典型示范,该村每天产生的垃圾总量由原来的3-4吨聚减到不足xx斤,基本实现垃圾不出村、不外运,全部就地处理。

四是推行环卫动态保洁。

组织开展以“清扫、清运、清洗、清理、清除”为主要内容,以“五净”为主要目标的城乡清洁治理行动,城区主干道做到“一日两扫、巡回拣拾、全日保洁”,非主干道做到“一日一扫、定期拣拾、动态保洁”,城区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对农村屋边、路边、田边、水边“四边”及山体、水体“两体”的裸露垃圾和乱堆乱放、乱摆乱挂现象进行动态清理,彻底消除卫生死角。

三、注重长效治理,推动整治方式从“突击式应对”向“常态化管理”转变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着力优化制度设计、强化保障措施,探索建立推进有力、规范有序、精细高效的长效管理模式。

一是运作机制高效化。

成立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城市管理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考评办,统一组织、协调、考核城市管理工作,形成了由县城管委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大城管”工作格局,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由部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向协调配合、齐抓共管转变。

二是考核评比常态化。

把考核与“票子、位子、面子”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每日一巡查、每月一考评、每月一奖惩,对乡镇(街道)、村(社区)排名前三和最后三名的实行重奖重罚,要求季度内连续排名后二名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季度讲评会和电视台作表态发言,有效地调动了部门和街道(乡镇)抓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投入保障多元化。

将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县财政每年安排xx万元专项经费,并要求各乡镇(街道)保障必要的经费投入;鼓励和引导企业法人、中介机构、民间资本等投资主体参与到城乡环境品质倍升行动中来,多渠道筹集城乡环境建设资金。

四是执法管理网格化。

积极创新执法体制,将城乡规划、城乡建设、房屋产权、水利河道等x类行政处罚权限划归行政综合执法局统一行使,有效解决了环境整治工作中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等问题。将全县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网格,每个网格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建立了网格执法巡查、控违、处置、考核等工作机制,推动执法管理由被动执法转为主动执法,由粗放、简单、重复执法向精细、科学、有序执法转变。x年,全县各网格案源信息同比增长x倍,新增违法建设有效控制率达到了x%,很多乱源乱象问题在萌芽状态就得到了及时控制。

四、注重发动群众,推动整治行动由“政府独角戏”向“干群大合唱”转变

按照“整治行动为了群众、整治工作依靠群众,整洁成果惠及群众”的思路,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参与,促进整治行动由单纯靠政府主导推动向全民广泛参与、合力推进转变。

一是切实增强群众意识。

着力构建县、街道(乡镇)、村(社区)三级环境卫生和健康知识宣教网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减量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村(社区)通过“一事一议”向农户收取不低于x元/户/年垃圾处理费,广大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二是广泛发动群众参与。

成立百姓城管志愿者协会,先后组建分会x个、中队x个,发展会员x万多人,并通过“百姓城管大讲堂”、“机关干部联门店”、“责任路段文明劝导”、义务清扫等形式,力促门前三包落到实处,背街小巷、闲置荒地等区域的清扫不断加强。大力开展美丽机关、美丽庭院、美丽企业等“十美”

创建活动,引导全县x多个单位和x万户农户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涌现了x、x、x等一大批示范典型。

三是持续释放整治红利。

通过近几年坚持不懈地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整治的成果不断显现,市政配套更完善了,城乡环境更整洁了,人居环境更舒适了,越来越多的群众为拥有“景在城中、人在画中”的生活环境而感到自豪和幸福,支持、参与环境综合整治变成了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深刻感受到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性、反复性、基础性的工作,没有什么捷径和诀窍,重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学习、借鉴兄弟区县的先进经验,持之以恒地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巩固、提升和扩大整治的成果,为加快推进城乡品质倍升、建设xx再创佳绩。

长安村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篇10

(讨论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我村美好乡村建设,创建环境优美,和谐人居的农村新貌,不断巩固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工作。经我村八届二次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后决定,特制定孔夫村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广大群众环境意识为引领,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保障,齐抓共管,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总体目标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努

力做到垃圾不上路,不入河、不污染。重点开展村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规范处置,偏远村民组垃圾袋袋入池焚烧处置。河道整洁保洁。逐进推进垃圾无害化分类处理。

二、工作计划和要求

1、全村33个村民组,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置。全村划分6个环境卫生整治区域,第一为东安1—7组到东安大枫树为界;第二为东安8—11组到关口为界;第三为孔夫老1—5组全部;第四为孔夫老6—9组全部;第五为太阳1—3组全部;第六为太阳4—7组全部。

2、基础设施建设

横村、太阳路旁村重点配置垃圾桶;仙孔路沿线重点配置垃圾池;偏远村民组原则上配置一个垃圾地。

3、垃圾的收集与清运、焚烧

各农户将生活垃圾倒在垃圾桶或垃圾池内,建筑垃圾不得入内;各点保洁员负责将辖区内的袋袋垃圾收集到垃圾池内,由清运工统一清运。第四和第六保洁点垃圾池内的垃圾由该点保洁员负责焚烧。

三、保洁员队伍建设

1、组建队伍,保洁员以村为单位进行公开招聘或根据要求二种方式选择产生,应具有素质较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的村民。全村共9名。

2、人员与资金配备。根据村情。拟实行保洁员与资金捆绑办法,即1、2、3、5保洁点各由一对夫妇负责;1、2、3保洁点的保洁员月工资为1000元,第5保洁点保洁员月工资为600元,剩下的保洁点由原公路养护人员兼顾捆绑,月工资为400元。清运工月工资2500元。

3、聘用及工资管理。保洁员执行村级聘用制。聘用合同一年一签,并实行动态管理,对工作责任心差,检查不合格,不能完成任务的及时调整。保洁员工资执行按月发放。基础工资与绩效工资结合,月工资的30%作为绩效工资,检查合格,完成任务的年终一次性发放到位。

四、工作保障

1、村成立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组。定期召开会议,检查督促,规范管护机制,按章办事,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及全体村民参与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积极性。

2、村组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督查组,由领导组与村监督委员会共同组成,执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评定保洁员工作成绩。核定保洁员绩效工资。

孔夫村第八届村名代表

村环境整治实施方案 篇11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主导、镇村联动、齐抓共管”的原则,以打造“整治、文明、有序”的镇村环境为主题,以全民参与为基础,以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入手,在全村开展村庄环境整治行动,集中解决镇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坚决清理打击违法建设行为,完善公用设施,规范交通运输秩序,大力提升镇村形象,提高生态文明建设质量,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主要目标

村庄环境整治。村庄环境整治从7月10日开始,确保8月7日前全面完成环境整治,8月10日-9月上旬顺利通过、镇、区、市、省四级验收。

(二)重点任务

一是清理存量垃圾。全民发动,集中整治存量垃圾和村内草堆、粪堆、垃圾堆、建筑垃圾堆以及房前屋后、水旁、路旁的杂草等。全面清理公路沿线垃圾,村庄背街小巷,村庄周边无积存垃圾,不留死角。做到村庄无“四堆”、无污水塘、无臭水沟、无杂草、无交通障碍等。村两委成立督查组对各村环境整治情况不定期督查。

二是强化组织落实。以一名村干部为片长,队组长为街长,*员为巷长,卫生保洁员为主力的层层负责的保洁队伍。层层落实,狠抓村庄环境整治及长效管理。

三、村级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实施标准

(一)村庄面貌整洁有序。村内道路路面干净,两侧整洁,道路及周边公共环境无垃圾、无积水、无杂草、无乱堆乱放。村庄房前屋后卫生整洁,家禽家畜圈养,圈舍要清洁卫生,无露天粪坑。

(二)生活垃圾妥善处理。村庄垃圾收集设施和清运设备配备合理,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70米,无暴露垃圾和积存垃圾,建立垃圾日常清运制度,保持村庄整洁和常态化。建管所负责移动垃圾箱的垃圾转运工作。

(三)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村庄排水系统完善,道路两侧有雨污水排放管道或沟渠且排放畅通,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完善村庄排水设施,要不定期清理下水道,保证其畅通。

(四)村庄道路通达安全。路面平整,横坡适度,路肩整洁,排水畅通,桥涵、构造物完好。交通标志完好,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打谷晒场等影响车辆安全的脏乱差现象,通过多种途径,逐步对村庄道路加以改善和提升。

(五)河沟清洁畅通。河面清洁,无有害水生植物,无漂浮物,无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无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河塘。河坡整洁,无垃圾,无乱建乱堆乱挖,无乱种乱垦。河道畅通,无行洪障碍物,无阻水高杆植物。定期开展河道疏浚,保持“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

(六)村庄生态环境优良。村庄道路两侧、公共场所、房前屋后能绿尽绿,应栽尽栽。村内花草树木得到妥善养护,无乱砍乱伐现象。

(七)公共设施运行良好。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卫生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等由专人维护,设施完好,维护到位,使用正常。

(八)无卫生死角。村庄周边及背街小巷无乱堆乱放,无卫生死角,村庄周边要达到和村庄中心区一样整洁。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负总责,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分工协作,确保抓出成效。

(二)细化责任,精心实施。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整治会战目标任务要求,进行细化量化,拒绝理由,不讲条件,不折不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要克服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敢于攻坚,破解难题,狠抓落实,高质高效完成整治会战各项任务。

(三)全面发动,广泛参与。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素质,营造人人关心环境,全民参与整治会战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督查,严格奖惩。村督查组不定期对各片环境整治进行督查,对工作不积极、不主动、措施不力,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对成绩突出、效果明显的予以表彰。

镇 村 村民委员会

上一篇:经济学院学生一支部2012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机械能及其转化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