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2024-09-25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共8篇)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1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

一个人具有了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能一辈子读书,从而一辈子受用。所以,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

中之重,切实抓好。

自学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因素,也是发展各门学科自学努力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四周以来,我发现我们辛苦编的学案发下后,学生只是敷衍了事,根本没按要求去做。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我们三个语文老师一起想办法,最后决定先交给学生方法,再培养习惯。

具体做法如下:

一、教学方法

1、安排有序的自学程序(即按学案自学),让学生定向发展。

例如:阅读课,可以安排为:自读(课文)——自查(工具书)——自思(重点、难点)——自结(积累基础知识要点)——自练(各类习题)。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发现的过程。因此,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发现,只有发现,才能有话可说,才能有问题可究,才能有所创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应有局限性,而应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课内课外一齐抓。

2、自学中充分利用第三者。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大多数人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在安静中学习,干扰少,学习的效率高。但是有时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也有一些弊端,比如说在学习时,只是学习者与文本的接触,有时文本内容的某些点会成为学习者的盲点,或者说引不起学习者的重视。如果我们利用第三者来学习就可能会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学习会更深入一些,学习效率会更高一些。所以我们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在学过之后,请一个学习的伙伴来抽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当有人要抽测自己时,自己平时的学习认真程度和记忆得准确程度都会大大地提高,对大脑皮层的刺激程度明显加强,所以找一个抽测的伙伴也能很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借助测试题目通过做学案上的测试题目,会使自己尽快地抓住重点和难点。然后,依据重点和难点来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做到有目标地学习。

通过以上的实践,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培养习惯:

对于缺乏自学能力的学生来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会学习。我们主要要求学生做到“五个认真”和“三个坚持”。五个认真——认真预习的习惯,认真上课的习惯,认真作业的习惯,认真巩固的习惯,认真检测的习惯。三个坚持——坚持阅读的习惯,坚持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坚持写日记的习惯。

以上的要求落实到学生学习的活动中就要做到“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对于学生来说,这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标准,只有真正做到“五个认真”和“三个坚持”学生的自学能力才真正提高。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定会提高的,我们期待着。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体会2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其内涵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有效的发展。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课堂教学”。包括有效的教学目的.,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有效的学。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基本追求!下面我想就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做一些反思。一、转变教师角色,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是谁在读书?是我们的学生;是谁在学习?也是我们的学生。这是人人清楚、个个明白的道理。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的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一基本的问题,故而导致了在具体的教学中包办代替、越俎代庖的现象。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组织学生读书、教会学生学习,而不在于“教书”,更不是突出“讲课”。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影响着其将来的发展方式,学生的发展方式又转过来影响着其今后的生存方式。“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势必影响学生知识的生成与发展。因此,转变教学方式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也是突出语文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应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的教学方式下进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大多数学生所适应,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一)开展自主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如查阅工具书及资料、提前预习课文、精典诗文的朗读与背诵等,让学生逐步学会自己摄取知识,掌握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二)语文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地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交流互动,使学习中的每个成员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为完成同一任务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合作学习是积个人智慧为集体成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也可以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体现创造性、开放性地学习及知识的生成性和发展性,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总之,新课程语文学习中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语文学习真正体现实效。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体会3

本学期我承担高一(11)、(1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注重对学生的了解,努力使教学做到“目中有人”。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逐步适应了高中的学习。但是,他们的基础较弱,在大容量的课堂和较难的知识面前,还是体现得不够自信。所以,我在本学期的工作,首先还是对学生进行调查,进一步了解他们的不足和需求。逐步让学生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明确学习目的,进一步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勇气,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来自学习的各种挑战。

二、注重课堂效率,努力使学生学有所得。

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如果学生能从辛苦的学习中清楚地感知自我的收获,就必然会促进他们的学习。因此,我认真备课,从不上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的课,保证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同时组织好课堂,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考虑到学生的基础较弱和注意力容易分散等问题,我绞尽脑汁,尽量使用多种学习方法,通过变化教学方式紧紧抓住学生的心。

三、注重作业和知识巩固的督促检查。

尽管《非常学案·语文》有详细的参考答案,但是,我还是在学完每一课后亲自检查学生练习完成的情况,让学生有一种紧迫感,逐步养成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同时,对于要求背诵的诗词,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每一课都安排晚修时间默写。及时巩固,有利于以后的学习,避免了临时抱佛脚的弊病。

语文教学重在积累,词语的积累,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都必须在大量的阅读中进行。阅读,就意味着思考、分析、理解,这些都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必由之路。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限于课内,还必须适当延伸到课外,不仅限于校内,还必须延伸到校外,不仅限于课本,还必须延伸到课本以外更加广阔的阅读空间。

我将自己购买的部分书籍借给学生阅读,想以此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除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多进书店,互相交换书籍。在我的鼓励下,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的风气有所加浓。

四、重视加强作文训练

在阅读中积累语文知识,还要在练笔中提高写作能力。很显然,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靠有限的若干次作文练习就能实现,就算一个学期能布置十次二十次作文,最终的效果充其量也只能让学生学会怎样在考试中作文,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不会太大。

“多写笔下生花”,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本学期我的做法是如果本周没有安排作文,则要求学生周末写周记,这可以说是学生多写多练的好形式之一。看到有价值的东西就动手写,不受内容的限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写出来,养成良好的练笔习惯,逐步形成一种不是老师让我写我才写,而是老师没叫写我自己也要写的学习理念,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周记我都做到了全批全改,与作文的应考规范性评价标准不同,我在周记本上侧重于鼓励。

五、重视尊重理解学生

千阳中学普通班,有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他们往往不自觉地这样或那样的方面“犯错”,不能及时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教育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就是关心学生,换位思考,即使学生犯错误,我也会尽可能地给予原谅,以正面督促引导为主,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高一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有着许多的困惑,这种困惑往往会在周记中流露出来。面对学生许多看起来幼稚的想法,能采取尊重和理解态度,并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努力为他们化解困惑。

总之,本学期,我努力与学生沟通,认真服务教学,做到了一丝不苟,问心无愧。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体会4

本学期担任高一语文理科实验班和文科实验班的语文教学,现教学心得体会如下:

一、立足学情,激发兴趣,夯实基础

1、文、理科实验班学生有自己的特点,需分别了解、分析学情,分类,制定相应教学策略,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理科实验班学习习惯较好,基础也较好,教学侧重于学习方法的指导;文科实验班相对而言,基础薄弱些,学习习惯也不够好,因而侧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夯实基础。重点落实语文新课标中的基础性要求。

2、重视基础的同时,将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教学中,从学生的长远考虑,关注时代信息,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将来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重点落实语文新课标时代性要求。

3、以教材为基础,引导学生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珍爱,注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因素。根据各自的学习特点,通过课外广泛的阅读继承民族优秀文化或吸取世界一切优秀文化,重点落实语文新课标中的选择性要求。

二、围绕学校新课堂建设活动,精心设计教学,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大胆创新。

1、理解新课堂建设的背景及目标,积极参与新课堂建设。教学过程中,以“精心”二字为核心,将了解学情、钻研教材、设计课堂教学贯穿在新课堂建设活动中,在教改的过程中,改变观念,提升教学的艺术水平。

2、以小专题研究的方式,在教学反思中记录点滴的思考,以备今后创造性实施教学所用。

3、创新的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到学情。如何将新思想新方法渗透到具体的学情中,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过较深入的思考。

三、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提升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艺术

本学期继续深入《新课标下高中语文优质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并结合学校的新课堂教学大赛,进一步推动了课堂教学观念的更新进程,在设计理念和设计实践上又有了新的进步。此外,作为成都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民办中学寄宿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策略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课题的开题报告工作,并积极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进行课题的研究。

四、教育教学的遗憾与不足及下学期的计划

本学期岁做了不少的思考、尝试及较为艰苦的努力,但由于种种的原因,留下的遗憾之处仍不少。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1、教学的设计还不成系统,没有能完整而精心地将本学期的教学设计完成。

2、新课堂的建设与传统课堂之间的分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考试得高分的需求的冲突,这之间的问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3、基础的真正落实也缺乏足够有效的办法来实施。

4、小专题的研究还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规划不够。

5、科研进行流于肤浅,没有深入的钻研和及时有效的整理教学心得体会。

6、整个教学的计划和时间的安排系统性不够,严谨性不足。

下学期需针对以上问题,在开学之初建立较为成熟严谨的解决措施及实施办法,具体而可操作性强。并针对相关计划严格的执行,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强化成果意识,注重成果的取得和积累。

高一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2

一、要帮助学生做好初高中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了一些初步了解,但是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还是有很大不同,不仅体现在知识、方法、思想和能力的要求上,还体现在态度、境界、形式和习惯上.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需要我们老师更进一步地引导和鼓励同学们使用.学生与老师要同步做好各个方面的对接.例如,在学习平抛运动时,是先让学生直接知道其运动规律,再实验验证;还是先让其猜想,再探究归纳总结出规律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人觉得完全可以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讨论质疑并设计自己的实验,老师不要讲授过多,适当指点就可以了.再如,高一学生初中已学过参照物的概念,高中学习参考系时,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明白二者的联系,老师只需创立一定的坐标情境就可以了.老师,千万不要代替学生思考,然后讲出结论,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学生能够深入地持久地自主学习,必须要对所学内容要感兴趣.事实上,兴趣才是最好的动力.我们老师一定要激发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要夯实学生基础,不好高骛远

高一物理的学习还是有点难度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严格执行,不能按照以前的思维,认为好的、重要的、难的内容就多讲,其余少讲或不讲.众所皆知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的必修部分,学生学习的是基本知识、训练的是基本技能、掌握的是基本思想方法.因此,切不可人为的拔高学习要求,决不能将高三的训练题乃至高考题直接下放到高一,难度高往往导致效果差.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建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夯实他们学习的基础和健全他们健康的人格.当然,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物理方面的理解力、执行力以及创新力方面差距还是很大的,这也是不能回避的.况且高二以后学生还要分文科、理科、艺体(包括冲A保C)等类,还有不同的要求,那么怎么应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呢,可以通过分层教学来实施,如:作业的分层(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再如:分类指导,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对不同要求的学生作出不同的帮助,可以个案办公室辅导也可以集体网上辅导.不过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要首先打好基础,避免与高考对接.一节课的课堂效益是否很好,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率往往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所以,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打好基础才是关键.我们很多高一老师都是由高三循环下来的,由于高考的惯性,教学时一般出手都较重,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他们的学习为中心,做好基础教育.教是服务于学,也是为了学生今后更好地学.

三、让学生的学习规范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现在的老师常常只重视学生管理上的规范,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上的规范.这里的规范并不是指去掉学生的个性,而是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譬如:在学习受力分析时,我们画力的时候注重一重二弹三摩擦外力直接加,使分析问题的时候更加严谨,而我们有些同学在遇到容易题时认为心中有数不屑画,不能形成很好的作图习惯,一碰到难题却常常丢三拉四,一直到高考都没能解决好这个问题.高中物理常常比初中物理更加抽象,如果不能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就会有坏的习惯产生.有不少学生不喜欢读物理书,认为物理又不是文科,读了没意思也没多大用处,这些同学往往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很懒惰地等待其他同学的分析或老师的讲解,结果学习就很被动,很多时候一讲就懂,一做就写不出来.相反,我们优秀的同学一般都有研读课本的好习惯.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正确的学习方式,积极的学习心态.规范体现在很多方面,如:阅读规范、记笔记规范、作业规范、考试规范等等,这些都贯穿于学习的始终,规范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更有序地让学生学习.这届高一我任教的内地新疆班,课堂上学生发言十分勇跃,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有些同学没听懂也跟着喊.一个问题出来后,几乎大部分同学都抢着阐述自己的观点,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吵成一锅粥,结果谁也听不清谁的,开始一连几次都这样;后来我定了发言规范,谁先举手谁先发言,没有准备好的不许举手,观点相同的不要重复发言,同一个人一节课发言最多不超过3次,同学发言时必须安静、认真地听讲或记录.规范建立后,同学们逐渐养成了思考、发言、倾听、分析比较的好习惯,极大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也许有人问,你点一位同学回答不就行了,在这个班随意点人回答答案其实有一定的偶然性,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规范不是去限制学生,而是让学生以更佳的状态去进行学习,去提高自己的学习素质.

高一英语新教材教学心得体会 篇3

一、搞好初、高中知识衔接,重视学法指导

高一新生一方面学习了初中英语新教材,知识和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所掌握的词汇量也比学习旧教材有了明显的扩大,但是,无论是在前期知识与能力储备还是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与新课标、高中新教材的要求都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无法直接适应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针对现状,我认为:

1.教学过程中,注重常规教学中求创新,注意高一年级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开始,我们可以通过入学考试等了解学生的大致水平,及时给学生弥补初中的缺漏知识。利用开学后一周左右的时间从语言、词汇、句型、语法等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复习。

2.重视语言知识的教学,不玩花架子。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坚持让学生作duty report, 锻炼学生开口说。具体是让当天值日生在讲台上向同学们介绍当天日期、天气、出勤等情况,也可以让他们讲故事,并允许他们随意挑选同学回答问题。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搬上课堂表演。

二、研究新教材,处理好每个单元的6大板块

高中英语新教材充分体现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在高一的英语教学中是这样处理每个单元的六大板块的:

l.Warming up的目的是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大胆思考,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文化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Warming up本身设有多种形式的任务型活动,分对话、讨论、看图填空、回答问题、智力测验等,这些任务的完成也可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的不同形式来实现,但是有些Warming up的设计偏难,与学生实际生活不是很贴近,学生活动难以实现,这时我采用了由老师引入的方法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知识,或以课前预习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完成,或通过网络,或通过图书馆,让学生自主地去查找相关信息。

2.Listening是培养学生听的技能和吸取语言与文化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但新教材中听力部分的安排各单元难易程度分布不均衡,有的篇目适中,而有的篇目篇幅太长、语速过快,学生难以完成听力任务。我们认为过难的听力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打击学生的信心。而过易的听力题又容易使学生滋生自满情绪。我们针对新教材上的听力部分基本上是采用少用甚至不用的做法,而是以《英语周报》听力、《听力突破》等内容作为替换材料,教学效果较佳。

3.Speaking是操作起来难度较大的一个板块,但口语训练又是高中阶段不容忽略的基本交际能力。我们在口语训练之前,将学生对本单元难以表达的主要词汇、短语、句式列出来,从而降低这一部分的操作难度,让学生感到不是太难,对说英语逐步产生兴趣。如果某一单元的speaking难度过大,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将对话展示留到下一节课的Daily report中去处理。有了充分的准备,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表达起来也更加流畅,更有深度,效果也就更好。

4.Reading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之一,在新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认为,新课标下的阅读课重心不能仅停留在词汇、语法、知识点的讲解上。阅读课应达到三方面的预期目标:①语言方面,让学生接触大量地道、优美的句式,感受英语的语言魅力;②阅读技巧方面,通过不同体裁文章的学习来交流各种阅读技巧,如速度方面的略读、跳读、直读,以及识别关键词、确定主题句、推测生词等技巧。③文化意识方面,新教材内容广泛、知识上文理兼顾,有助于通过文化对比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培养跨文化意识。

5.Language study这一部分分为(Word study)和 (Grammar)两部分。词汇学习提供了部分单词和习惯用语的相关练习,分别介绍了构词法知识、英语释义和习惯用法。语法部分则有计划地集中介绍了高中基础语法,并配以各种形式的练习。

6.Writing在语言的四项技能中难度尤为突出,因此,新教材提供了一些写作方法指导。我们认为对学生写的技能的培养也要循序渐进,在写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从单句过渡到文段,坚持让学生练习单句翻译题和尝试写周记,有针对性的讲解不同体裁的文章的写法。

三、坚持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让游泳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语言学家毛鲁(KE Morrow)曾说过:“To learn it, do it…only by practis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n we learn to communicate.”意思是,要学,就得实践。坚持交际性原则也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我的做法是:

1.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培养课堂交际氛围。如一进课堂我说:“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It’s fine today, isn’t it?/How are you today?”星期一上课问:“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at the weekend?”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对话,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2.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搬上课堂表演。

以上是我对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的粗浅认识,如有考虑不周之处,请大家指正。

参考文献:

1.《高一英语新教材教学反思》 周兰英

2.《高一英语新教材教学尝试》 韩依

3.《高一英语新教材教学实践点滴》 徐一珠

高一英语教学心得体会 篇4

-------陈雨

本学期我接手高一(5)班的英语教学工作,为了帮助这班基础薄弱的学生学好英语,我付出了许多时间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和得到了一些体会,在这里愿与同行们切磋一下。

一、要做好高一学年与初中英语学习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开始,我通过摸底了解学生的大致水平,及时给学生弥补初中的缺漏知识。我利用上半学期的时间从音标、词汇、句型、语法、听力等方面帮学生进行系统复习,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是:(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2)坚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3)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开始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4)课后我与学生经常接触,有时与女生一起跑步,有时与男生一起同桌吃饭,尽快与学生熟悉起来。不到一个月我能熟练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

二、高中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让游泳者到水里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语言学家毛鲁(KE Morrow)曾说过“To learn it, do it only by practis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n we learn to communicate”。意思是,要学,就得实践。贯彻交际性原则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践。1.建立“课前5分钟会话”,培养课堂交际氛围。如一进课堂教师说:“It’s nice to see you again.∕ It’s fine today,isn’t it? ∕How are you today?”星期一上课问:“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in the weekend?”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对话,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这种做法一定要坚持到高三。

1.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搬上课堂表演。

2.多鼓励,少批评.为了使学生更爱开口,在练习中,要重视运用鼓励性语言,不断强化学生参加交际的信心.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具体包括: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大量的独立的阅读,于是新学期开始就要求学生人人必备一本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学生勤查字典。

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具体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讲有关政治、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闻、幽默等。还可以通过开辟第二课堂,如举办英语角、讲故事、各类竞赛等。老师课后应当和学生交流接触,了解学生的需要,适当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体育运动。课后还可以布置学生听英语广播、看英语新闻,然后再到学校进行交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批改作业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个被忽视的环节。在此,我总结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对批改作业的看法。1.巩固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自学,最终成为一个能独立工作的合格人才。课内教学的双边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学生多、时间少,而学生主动活动机会则不多。所以,课外作业便是学生个体完成作业和独立活动的基本形式。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需要独立思考、独立钻研,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实际锻炼机会。课外作业有助于学生发展智能和创造性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并能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和责任心,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教师要在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上下工夫,不仅要重视答案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唯一性,还要重视学生的选择性和创造性以及答案的开放性和多样性。2.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环节。、每个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掌握程度,都会在作业中直接反映出来。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作业,教师批语应多加鼓励,并在讲解时要具体详细,对课堂教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难度较小,作业一般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批语应该严肃恳切,并指导学生及时纠正。同时,教师可利用批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征求对课堂教学,尤其是单元教学的意见,使自己对教学和教材处理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提出新问题。坚持做一段时间后,学生会主动向教师反映上一单元中还没弄清的问题。这样,就能做到因材施教、教学相长。2.交流师生感情,促进学生求知。

人的心理结构是有智力、意志、情感三个基本因素组成的。情感因素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教师应采用教学情感若干策略:(1)激励性。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正面引导。(2)支持性。给遇到困难、丧失信心、情结低落的学生以必要的心理援助。(3)愉悦性。相互信任,彼此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教学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师生书面语言交流是中学阶段师生情感交流的最佳方式。通过长期的师生书面交流,能够使学生对本科学习兴趣盎然,使教师课堂内外教学得心应手,达到教与学的高度配合。事实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极大地促进教学的顺利进展。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用心去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钻研教材内容,同时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努力配合,那么教学会越来越顺利、越来越成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都会各有所得。总之,我会尽全力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好老师。

高一历史教学心得 篇5

二、存在的问题

1. 新教材没有体系,史实不清,学生很难把握。目前高一历史课本分必修一.二.三,分别讲授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但是由于分专题展开,且不少内容没有讲清基本的历史史实,使学生无从掌握。教师如果加以补充说明,时间不允许;如果不补充,学生疑问多,很难真正理解教材,提升能力就更难了。

2. 课文中的标题企图体现文学色彩,淡化甚至消除了历史学科特色。如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 “从 ‘刀耕火种’到以 ‘以牛耕’”,不如直接改为 “古代中国农耕技术的演进”;再如 “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改为 “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等等。这样既简单明了,使学生能很快抓住中心,无需教师再重新 “翻译”,又具有鲜明的历史学科特色。

3. 有些课容量太大,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仍以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为例,该课正文含5目,此外还有 “课前提示”1则,“学习思考”3题,“资料卡片”2则,“知识链接”1则。这样,一堂课不可能完成基本任务;至于 “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以及 “常规训练”根本无法在课堂上涉及,而目前高一学生又没有能力独立完成。为了给学生讲解一些必需讲解的知识和试题,不得不多用课时,而学校只能按教学大纲给我们分配课时,最终就实现不了教学计划。

三、相应对策 虽然新教材存在一定问题,但我们无法回避,更不可能开 “历史倒车”。为此必须有相应对策,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 紧扣 “会考标准”。教师应熟悉会考标准中的 “知识条目.考试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 依据大纲精心备课,对教材进行重组,做到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

3. 动员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比如,“常规训练” “知识整理”栏中的填空题就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完成,教师正式上课前进行检查督促。这一过程可使学生了解课文梗概,有助于提升教学进度。

4. 在预习基础上,一些简单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敢于 “下放权力”,指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样既可节约时间,又可培养学生能力,还可养成不依赖老师的良好习惯。

虽然采取一些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请各位同仁不吝赐教。

高一历史教学心得(2):

历史课程的专题式教学确实是我们感觉到新课改小新教材的难度,如何降低这种难度,体会如下:

第一,每一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比较大,原有的历史教学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强,新课程则打破了原有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虽然其体系上表现比较贯通,立体感比较强,但接受能力可能要降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好各种教学资源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整合、构建某历史阶段的框架体系。

高一体育教学心得 篇6

在经历高一年级1—8班的体育教学中,让我感觉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的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来说,过分的情绪压抑、紧张的师生关系、单调的学习过程,都会导致他们自我表现能力和兴趣爱好的抑制,情绪低下,在消极无奈中的学习,甚至发展为恐惧。“快乐体育”在中学体育课实施中,因其自身的特点,特别强调情调情境的创设,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体验上体育课所带来的极大乐趣。

一、运用快乐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促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所以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激烈的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大门。让音乐进入体育课堂。体育教学的场地便是学生的课堂、要布置得赏心悦目,让学生每堂课都有新感受,喜欢上体育课。

二、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快乐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没有快乐的体育课将会扼杀学生的天性。游戏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也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但经常做同一种游戏,学生会感到乏味和厌倦。所以,可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设计饶有趣味的游戏。

三、运用学生爱模仿的特点来教学。只有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起来津津有味,才会感到快乐无比,才能越学越爱学、越会学,才能学得好,让学生模拟表演是学生乐而愿为的活动。体育教学要投其所好,开展教学活动。

四、用教师的期望来激励学生。在快乐体育的实践中“乐教”只是手段,“乐学”才是目的。

五、课堂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是课堂心理气

氛的重要基础。人际关系民主、融洽的班集体,必然洋溢着和谐、友爱的气氛,师生以舒畅、愉快的心理投入教和学,形成积极的体育教学心理气氛。课堂人际关系疏远或敌视,课堂心理气氛必然紧张、沉闷,造成消极或对抗的体育教学心理气氛。教师是双边活动中的主导者,其教学能力左右着课堂心理气氛。教师的讲解生动形象,示范优美正确,口令宏亮清晰,教法灵活独特,教学情境富有创意,即能制造引人入胜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对突发事件能迅速作出恰如其分的处理,始终驽驭着教学的进程,才能体现出很强的教学能力,合理的协调好积极的体育教学心理关系,使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

总之,在“快乐体育”中,精心创设适合学生活动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乐中学,趣中练,由兴趣变志趣,即激“情”、激“趣”、激“志”,从而扩展其学生体质、个性、能力的自由发展;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潜潜移默默化地获得知识、技能与身体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心理素质,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教学目标。

高一体育教学心得

体育组

贺利梅

2012---2013学第一学期高一体育教学心得

体育组

贺利梅

高一体育教学心得

由于体育课大都是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从物质上、从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中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组织教学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抓好体育各阶段组织教学。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进行各种活动,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联系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兴趣。结束部分,学生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后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同时做好利用结束部分对课堂进行小结。

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在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重点练习的难道要求是不一致的。如高一的投掷的教材第一次课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次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重复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力。

不同教材的组织教学,中学体育包括田径、球类、技巧、体操等多种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如田径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喜

欢表演自我,好动、、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青少年朋友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高一作文教学初探 篇7

一、学生作文难的原因

1. 作文教学无计划, 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有人慨叹, 最难教的是作文, 最好教的也是作文。最难教是因为没有专门的作文教材, 没有系统的作文方法和技巧, 没有固定的作文课时, 即没有一套完整的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写作的权威依据。每个语文老师的作文课都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语文素养密切相连, 如爱好写作的老师多讲一些, 写作一般的老师讲得比较少。自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最难教还因为教育对象虽然是一群十六七岁的鲜活的生命, 他们意气风发, 情感丰沛, 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 渴望理解和交流, 个性张扬, 对未来充满向往。但是高中各科沉重的学习任务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家———学校, 两点一线, 读书———吃饭———睡, 三位一体的生活抑制了他们原始的创作冲动, 以致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理科上, 在书山题海中寻求一时的满足和快感, 于是开始漠视语文, 尤其是写作。最好教是因为作文教学在很多人看来不需要备课, 写一个作文题目在黑板上就可以混一节课, 主管部门也无话可说, 加上批改作文时给学生一个好分数, 评讲作文时把写得好的念给大家听。这样课前无计划, 无目标, 课后无反思, 无总结, 长此以往, 写作水平自然无法提高。

2. 中学作文教学的功利性强。

近年来, 全国高考作文的大趋势是变话题为材料作文, 因此从高一就让学生熟悉高考题型, 做各种各样的材料作文, 即使学生对材料茫然不知也要亦步亦趋。老师一边从引———议———联———结四个环节给学生讲材料作文的技法, 一边让学生读相关的材料范文, 把他们训练成考试的机器。这样能提高作文分数, 从而提高语文成绩, 提高学校、社会对老师的满意度和美誉度。殊不知, 训练的结果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他们的作文不是“我手写我心”, 心有戚戚焉, 并一吐为快, 而是挤牙膏皮, 凑字数, 应付交差。

二、有效增强高一作文教学效果的建议

怎样改变作文教学现状,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

1. 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 激活学生的记忆, 唤醒学生沉睡的激情, 激发学生创作的冲动。

这个工作必须从高一抓起, 把每周的晚自习上成作文课在课时得到保证的前提下, 抛开一切作文之外的附加条件, 潜心于本真的作文教学。

面对高一新生, 为了走近他们, 了解他们的写作水平, 我让他们自由作文, 结果多半以亲情和友情为主题。概括起来表现亲情的经典题材是下雪天送棉衣, 下雨天送伞, 半夜生病送医院, 深夜灯下缝补衣服等, 千人一面, 大同小异。表现友谊的是同学帮我打饭, 灌开水, 早上像爸妈那样提醒起床生病时自掏腰包给我买药等。可见学生的作文不但素材陈旧, 枯燥, 脱离生活实际, 而且思想浅薄, 缺乏境界。我首先想到的是让学生找到写作的源头活水, 死记硬背, 生拉活扯, 移花接木不是作文的方法和途径。下面是我以亲情为话题进行的实战指导。

我开始讲故事, 现身说法, 第一个故事是:“我最难忘的一节课”:“那是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 因为做错事被妈妈打了 (在灶里烤木材, 没把火埋好, 材烧毁了, 还殃及了一些家什固发现及时, 没有酿成火灾) , 一气之下没吃早饭就去十几里外的学校读书。也等于是负气离家出走, 心里很委屈地想, 饿死算了。一到学校见了自己的伙伴, 早就把这些倒霉事给忘了, 只是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个不停, 有点头昏脑涨的感觉。那个时候, 我没有零花钱, 即使有, 学校也没吃的东西卖, 有点后悔, 不该任性, 但还是强打着精神上课。大概是第三节课, 杨老师的几何, 我听得云里雾里, 不知所云, 一心只想吃东西。这时我听到同学们小声的说话声, 有的还不停地朝教室后面看, 我转过头去一眼就瞥见了我的妈妈, 她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 惊恐、拘束地站在教室后面, 面对讲得很投入的老师她不知该怎么办。我赶紧给老师告了假, 拉着妈妈走出了教室。我流泪了说不清是惊喜, 还是羞涩, 总之, 满腹的委屈烟消云散。从此我不再与妈妈赌气, 做事更谨慎小心。但今天想起这事仍然倍觉温馨。”听了我的叙述, 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有几个女同学甚至热泪盈眶。

第二个故事是“拐弯处的爱”:“一个小男孩对父亲的严厉、父亲的呵斥耿耿于怀, 认为父亲不爱他, 很郁闷!一天, 小男孩与同学上学, 父亲跟他们同行了一段路, 在岔路口分手了, 小男孩不停地数落父亲的不是, 他的同学跟他打赌说:‘你信不信, 你的爸爸会在路口的拐弯处回过头来看我们。’小男孩说:‘除非太阳从西边起来。’过了一会儿他们还是把头将信将疑地扭了过去, 正在那一瞬间他爸爸也正回头朝他们望, 无言的对视融化了小男孩心中的坚冰, 小男孩释然地笑了, 很轻松地奔向了学校!”

第三个故事:“一个边远山村的女孩, 高考前几天回家调整, 相依为命的妈妈很疼爱女儿, 为了慰劳女儿高考复习的辛苦, 为了减轻女儿暑天的酷热, 妈妈跑几十里赶集买了个西瓜回来切成块状叫女儿吃, 每次女儿也叫妈妈吃一块, 妈妈都找各种理由推辞说不喜欢这玩意儿, 女儿信以为真, 把所有的西瓜都吃了, 可不经意间她发现妈妈收拾桌子时, 在啃她没啃干净的西瓜皮, 而且津津有味。她一下子恍然大悟, 内心除了甜蜜, 更多的是酸楚, 眼泪涌出来了, 但她不能让妈妈发现, 就在心中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让妈妈过上好日子。在高考的考场上正是以这则真实的故事, 用一颗赤子之心作文, 打动了改卷老师, 获得了作文满分!”

孩子们, 亲情是无处不在的, 虽然表现方式各不相同, 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一样的, 没有高低之别, 关键是我们是否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去洞察这一切, 是否具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去感悟这一切。

教室里开始不平静了, 孩子们若有所思, 若有所悟, 凝重的表情舒展开来了, 一个个跃跃欲试, 都好像有话要说。

我趁热打铁, 发下作文纸叫学生二度作文, 重写亲情话题。这一次交上来的作文内容丰富, 风景各异, 一篇篇都是父爱母爱的颂歌, 一段段都是孩子内心真情的倾诉, 都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一改第一次作文华而不实的作风。

其中一个孩子写她寄住在姨妈家, 尽管衣食无忧, 但看到姨妈与表妹的黏糊劲, 总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酸溜溜的, 很想妈妈。

另一个孩子写在万家团圆之时, 她和奶奶、妹妹在家过年, 十分冷清, 没有年味, 此时她没有怨恨妈妈不陪伴自己, 而是担心妈妈, 含辛茹苦, 只身在外, 有家不能回, 妈妈你的年是怎么过的?瞬间我觉得他们长大了, 从依赖变得自立自强, 有一种强烈的责任自觉。

二度作文让我明白, 孩子们是多情的, 老师要创设写作的情境, 激活他们的记忆, 激起他们沉睡的热情, 从而形成创作的冲动, 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有了浓厚的写作兴趣, 他们就会一吐为快, 不愁写不出好作文。

有了丰富生动的内容, 再谈作文思想的锤炼, 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2. 及时批改作文、评讲作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批改要快, 而且必须写评语, 这是与学生心灵的对话, 不但可以就写作谈写作, 还可以进行心灵的交流, 从而增进师生间的情谊, 亲其师, 信其道。

评讲作文, 朗读, 贴墙, 交流, 多种方式并举, 对于有特点的在班级朗读, 比较优秀的贴墙, 并拿到其他班级交流, 语言和立意俱佳的推荐报刊发表。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都有成就感, 从而形成比、学、赶、帮争先恐后的写作局面。

高一化学导学案编制和使用心得 篇8

【关键词】高效课堂;导学案;学生的积极性;能力提升

“10+30”高效课堂模式已经在我校开展了两年,编写和使用导学案也已经二年了。导学案是针对学生学习而编写的一种学习方案。从学生的角度帮助并促进他们自学。导学案的组成包括: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习重、难点,预习案,课内探究案,当堂检测(难度呈阶梯式训练题)我的收获及我还存在的疑惑等。经过两年的不断尝试与探索,备课组对导学案的编写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固定模式。下面我就讲我们高一化学备课组编制和使用导学案的情况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做一简要的汇报。

一、导学案的编写流程

高一化学备课组共六人,每人都有备课任务,每一个合格的导学案先由备课组集体讨论该章节的编排思路、题量、内容,然后由负责该章节的老师按照集体讨论的结果编制,初稿再由备课组讨论修改后,负责的老师再完善,备课组成员再审核,确认通过后才投入使用。导学案使得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讲教材,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知识,考虑学生的实际,按照由易到难或者其他的逻辑顺序提出问题,这样易被学生接受。

二、导学案的使用——学生如何使用导学案

①课前必须按要求去自主学习,才能保证课上充分的互动。 ②课上互学、高效利用:课堂交流离不开导学案、 课堂展示离不开导学案、 课堂生成离不开导学案 、 课堂引导、点拨离不开导学案。③导学案检查、及时到位,课下必须依据教师点拨,课堂互动成果修订导学案,要在导学案后的空白处写后记。每隔一段时间,将“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

三、收获

(1)导学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了成就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营造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平台,教师不再专制,学生不再盲从,师生之间形成双向影响、交互作用,真正使师生都成为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主人。教育活动内容可由师生共同确定,共同感受,共同研究、分析、讨论;教育形式由师生民主协商选择,从而高效率地完成共同的活动任务,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时教师要辩证地对待一些事情,对于学生合理的说法、做法,要给予充分地肯定,尊重他们的想法、看法,如果他们有着不合理的一些想法,也要及时、正确地加以引导。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而是学生尽可能的展示自己,抢答或是提问或是讨论,尽最大可能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

(2)导学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帮助很大。例如在探究新知这个环节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同时把重点用红笔勾画出来,然后合上课本,凭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填写导学案,如有疑问的,再打开课本或者小组内交流意见,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自学的能力,而且小组内的交流会刺激他们“比、学、赶、帮、超”的欲望,容易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

(3)“10+30”高效课堂模式在我校实施以来,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欢迎。在2013年的冬季学业水平测试中,化学成绩名列全市前茅。

四、思索

(1)导学案必须贴合学生实际,严格控制难度,保证质量,真正达到课堂上的“高效”。 我们在过去一年所编写的导学案中有一部分问题设计的难度偏大,知识点考查也比较综合,以致于学生的完成的质量不高。三个方面的因素提醒我们应注意探究问题的难度控制:一是教材的难度本身并不太大,如果设置的问题的难度高于教材太多,学生读教材不能完成导学案,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去读教材了:二是处于高一高二这样的学段尤其是高一,学生未适应高中的教学难度,有些问题可以在高三复习中再学习;三是我校高效课堂”模式刚刚起步,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应注意保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导学案要注意题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课业负担重,导学案容量适中,不能太多,做到“堂堂清”,“不欠帐”。

(3)探究点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为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要对所选取的探究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注,A、B、C层的学生应分别完成哪些相应的探究问题,要使得特优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优生受到鼓励,待优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思,思有所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升了自信心。

(4)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五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上课时教师要让学生打开预先发下的导学案,明确本节课要实现学习目标,根据导学案上老师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先自己去读书、思考,去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教师一定要巡视指导,对学生有争议的答案可倾听学生自己的解释,一定要熟记于心,在讲课时解决。这两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应该占去课堂教学一半多的时间。这个过程要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明显的学习障碍、学习的薄弱环节等等,以使引导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最后教师就学生的问题及本堂课出现的问题精讲、点拨、解疑释惑,师生集体交流,学生归纳总结。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5)我的疑惑。在一年的“高效课堂”实施中,我们发现很少有学生填写“我的疑惑”,很明显这一版块的设计没有体现出它应有的功能,也不能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明晰的线索。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填写“我的疑惑”,教师在“导学案”的评价中,可以考虑对这一版块的测重考评,即对于哪些提出特别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并提高“导学案”评价的等次。

(6)小结。课时小结应由学生自主完成。

总之,我们要坚定新课改的信心,以导学案为载体,积极贯彻高效课堂模式,使学生的身心达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案下一篇:大浦乡村世界一日游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