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育现状

2024-12-05

中国德育现状(通用8篇)

中国德育现状 篇1

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

摘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内容。和谐社会的建设要以人为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力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这便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我国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出现了新特点,研究新形势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新方法和教学艺术,是教师迫切而重要的任务。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我国学生的思想品德现状;二是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存在问题的成因;三是依据成因所采取的策略。策略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中学思想品德课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教师师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主导作用;良好的班风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所起的导向性作用。

关键词:思想品德,学生,师德,思想品德课,班风,提高思想品德我国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首先我国学生德育的总体现状是好的,主流是积极的。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主体性和平等意识有所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较强的公民意识,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环保意识,兴趣爱好广泛。但是在看到这些喜人局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许多不容忽视的新问题,部分学生的道德状况还是令人担忧的。

1、精神空虚、行为失范

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竞争,平时不努力,怕苦怕累,贪图享乐,关键时刻企图用不正当手段在竞争中取胜;有些青少年则听天由命,坐待机遇,陷入宿命论的泥潭。近几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巨大变化和市场经济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影响,中学生的价值观处于观念混乱模糊的阶段,许多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注重功利,讲求实惠,缺乏理想,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出现了“前途前途,有钱即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的拜金主义倾向。

2、缺乏独立性、自私任性

调查发现,我国不少未成年人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问题非常突出。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的调查研究中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孩子不具备“向往生活能力较强”、“做事独立,不依赖他人的”、“有责任心”这些道德优点。喜欢依赖他人的行为一旦形成,就很容易导致依赖性人格的形成。依赖性人格对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有很大危害,会使个体难以发挥自立性和创造性,自身潜能难以得到拓展。

3、缺少同情心

现在,有许多的独生子女的同情心比较差,漠视他人的困难与不幸,甚至是当作笑谈。比如说在老师生病或有困难时,大多数学生认为老师拿着国家的工资,就应该有所牺牲。在课堂上,不尊重老师的劳动,闹课堂,对老师缺少应有的理解。缺少同情心还表现在同学之间没有相互的关爱,相互之间的关系冷漠。我国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成因

1、主观原因

未成年人正处在成长发育期,一方面,有积极向上的热情,可塑性强,接受教育的能力较高;另一方面,自控能力差,未成年人的心理处于感性阶段,涉猎心态强,普遍追求新奇,好玩时尚,不是与理性牵手,而是跟着感觉走。他们愿意接受一切看上去新奇有兴趣的东西,并且不记后果。由于未成年人年龄很小,涉世未深,他们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未成年人心里稚嫩,不会分辨是非曲直,加之逆反心理强,容易被引诱,甚至上当受骗。

2、客观原因

第一、国家考试制度决定了“重智力轻德育”的导向。“重智轻德”已经成为很多家庭教育孩子的重要衡量标准,社会对教育的理解也一度认为是为了培养精英人才,培养社会栋梁。而所谓的栋梁之才也只是被单一地理解为事业成功。为了提高升学率,校领导和教师们几乎殚精竭虑。重视学生成绩,是无可厚非的,关键问题是要摆正“智与德”的关系,如果为了提高成绩而忽视德育,教育则走入误区,未成年人的德育水平也终将下降。

第二,来自成年人的影响

大多数来自老师的影响。教师关于政治局势的基本看法,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师的主要道德规范和要求, 教师的学习与工作情况等对学生影响较大。教师师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始终起着主导作用。一些老师自己不能以身作则,向学生传递一些不好的思想,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提高我国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策略

1、有效利用中学思想品德课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目标为: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制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课程结构的基础是逐步扩展学生的生活,主线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的动能,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建构积极向上的评价体系,努力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以活动引领教材),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经验、生活,不断架设学生思维的桥梁,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乐学不疲。如人教版九年全一册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中的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的第三个框体《学会合理消费》一课,是与学生的生活较近,很感兴趣的一课。在讨论消费的乐趣以后,老师把话题转到理性消费上,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做到理性消费。这时,同学们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同学说到跟妈妈一起上街,妈妈是怎样砍价的;有的同学说返季消费比较合适,有的说不合适;有的同学说买货要货比三家;有的说买名牌的,质量有保障,不浪费精力和时间;有的说要看售后服务;还有的同学说到了买东西要看是不是环保等等,课堂气氛很活跃。在议论中也有争论,不断的总结合理的经验,纠正着错误的消费思想,最后形成比较正确的观点。

其次,利用时政教育开启学生心魂之门。在思想品德课中,利用时事政治,开启灵魂之门,润化学生的心田。从学生对国内国际新闻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及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思想觉悟,强化社会观念,从而在对社会评价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达到感情的升华,培养坚定的社会责任信念,使时事政治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锐利而有时效的武器。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以课本知识为主体,紧密联系实际,给以道的潜移默化,以导情的循循善诱,以评的情感升华,产生春风化雨滋润心田效果。

以鼓舞人心的时事政治新闻与评论为引子,使学生产生巨大内驱力,激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发展,关注中华民族的成长,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扣时代的脉搏,增强历史责任感,最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联系起来。

2004 年 8 月的希腊雅典奥运会田径赛场上,中国 110 米跨栏运动健儿刘翔为国争光的动人场面,让亿万中国人欢呼雀跃。在课堂上,每当说起这个例子,回放这一历史画面时,同学们都感到无比的欢心鼓舞。他们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感想。借此机会,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回顾中国体育事业所走过的历史,所取得的成就,让学生评述取得成就的原因,并联系到在 2008 年我国将举办的奥运会,积极引导正面情结,使学生产生对国家、民族的肯定,热爱的体验,达到情感的升华,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这远比几次说教课灌输课效果好的多。

2、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与思想感染学生

下面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学生影响调查统计表

从表2所列的 13个调查项目中, 教师对学生影响终身的在 2.6%(教师对待加入政党的态度)至19.6%(教师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之间;影响较大的在 42.9%(教师的入党目的)至59.6%(教师的人生态度)之间;影响一般的在24.1%(教师的学术道德)至 41.1%(教师的人生命运观)之间; 没有影响的在 4.7%(教师的学术道德)至9.6%(教师的世界观)之间。调研结果显示: 高校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学生的影响是较大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给学生灌输错误的思想,尤其是一些偏激的政治思想。部分高校政治老师自身政治思想存在偏差和倾向性,不应把它带到课堂上。

3、培养良好的班风

良好的班风对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以下我将从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形成良好的班风。

首先,情感与班规相结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应从生活上关心学生、学习上鼓励学生,应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注重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用情感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吸引学生和教育学生,因为良好的师生感情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进而把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但是如果只有情,班级管理缺乏力度,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放纵与随意。也会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其次,管与放相结合,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核心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注意放不是不管,在放的同时班主任要多看多想少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这样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

结束语 思想道德素质,一方面代表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世界文明精华、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的功能、理想、道德承载的力量,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激励性教育,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加强我国大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参考文献

[1]吴柳 素质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柳斌 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3]孙俊才 品德教育和生活德育的比较[M].载《教育学》2004,12 [4]罗国杰主编 思想道德修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对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研究《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6]有宝华著 综合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7]魏书生 《班主任》

[8]陆士桢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环境、误区与对策[J].《人民教育》,2004,18

中国德育现状 篇2

1 关于高职院校德育研究现状的分析

1.1 关于德育理念的分析

所谓的德育理念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 人们对于德育问题的具体看法, 是在社会整体环境下的, 针对德育主张的系统剖析与反思。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确保他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需要结合自身教学特点, 在一系列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学校要注重感情投资, 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 尊重学生的青春特点, 进行人才的培养,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 完善学生的品格, 健全学生人格。在日常德育观念创新中, 应该树立新型有效的的德育观念, 主要包括全员育人的德育观、多重性德育功能观、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德育教学模式观, 既面向未来又立足现实的德育目标观。

1.2 关于德育内容的分析

为了确保学生个人人格的塑造健全, 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健全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 以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中心工作, 将职业道德养成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德育工作进行中, 应该注重实践教育的强化, 增强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合作精神、奋斗精神,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 及时更新德育内容, 注重人文关怀,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 以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新风气, 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在此过程中要把学生成长作为该德育内容的关键环节, 以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育。

1.3 关于德育方法的分析

所谓的德育方法论是一种把学术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环节, 这种德育方法的研究主要涉及德育的基本思路、战略构想以及方式方法等。有利于职业道德教育共建机构的建立, 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与社会相关部门的联系, 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和社会家庭的联系, 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之间的互动。与此同时, 及时更新德育方法, 利用一系列人格魅力法、师生换位法、专题讨论法、实践性教学法、以及案例剖析法以及立体教学法等, 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4 关于德育手段的分析

实际教学过程中, 营造德育氛围的方式是很多的, 比如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利用其信息量大, 快速便捷的优点, 实现多手段德育教学, 有利于加强实验心理学与传播学的研究, 有利于德育手段的艺术化以及技巧化。有利于德育方式的转变,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5 关于德育机制的优化分析

德育机制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机制系统, 它与其他机制有着一定的联系, 并且存在着彼此间的相互作用。比如领导机制、队伍机制、方法机制以及评价机制等。有利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良好运行。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德育机制有分为一系列机制, 其中比较关键的有领导机制、环境机制、动力机制以及领导机制等, 这些机制的深化发展, 有利于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 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分析

2.1 育人观念有误

高职院校中存在一种错误观念, 德育工作与老师关系不大, 它只是学校相关部门政工干部的工作, 这种错误的理念, 导致相关人员的德育意识不强, 难以形成有效的德育合力。

2.2 主体性价值丧失

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开展中, 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教化功能, 在具体的德育工作过程中, 教师将学生视为被动的受教育者, 强调学生遵守道德规范, 履行道德责任与道德义务, 无视学生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 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人格尊严。

2.3 实施途径存在偏颇

目前来说, 实现高职教育的方式有德育课程教学, 学校刚性的制度规范。前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 通过灌输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后者包括学校的校规校纪、管理规章、绩效考核等内容, 旨在引导、约束、矫正与激励学生。以上两种方法都偏重于显性, 而忽视隐性途径的运用。

3 关于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3.1 创新德育思维方式

3.1.1 为了有效的进行创新德育思维的创新, 需要积极继承与借鉴

中国优秀的传统德育思想, 积极其余国际相关的优秀文化成果, 赋予其时代特色, 综合考虑学生在目前形势下面临的思想行为难题。

3.1.2 要将理论传授与原著选读结合起来, 将人类社会共有的道德

理念与“两课”教学相结合, 将“两课”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坚持德育工作贯穿于各种活动之中。

3.1.3 以学生为本,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德育过程中尽力塑造德育教师与听课学生之间的平等地位, 建立和谐互动的沟通机制。

3.1.4 实施模块教育。将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分成理想信念教育、“三

观”教育、“三义”教育、“三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校园文化教育、诚信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党的知识教育、形势教育与民族宗教教育模块。

3.2 树立全员育人理念

要建立健全严格规范学生道德行为的法律法规, 相关人员要积极提升师德和业务水平, 以有利于日常教学的展开,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自身良好的道德文化素质感染影响学生, 与此同时, 后勤部门要积极做好后勤保障, 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3.3 倡导体验式德育模式

为了实现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 需要积极开展一系列的道德教育活动, 把握好德育工作的规律, 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与德育的内在发展规律相契合, 以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与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媒介, 坚持理性和感性、内容和形式并重, 通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实践活动,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世界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 增强学生“明荣知耻”的道德意识, 提高他们的道德觉悟、道德意识与道德水准。

结束语

针对上文所说, 虽然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有所提升, 但是在道德育人方面, 出现了一系列弊端, 为了更好的促进高职院校的育人质量, 需要针对育人过程中一些错误, 进行纠正, 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钟莉华, 白群.略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职教论坛, 2004 (12) :44-46.[1]钟莉华, 白群.略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职教论坛, 2004 (12) :44-46.

[2]娄淑华, 张丽敏.德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 2011 (1) :202-204.[2]娄淑华, 张丽敏.德育方法创新的基本思路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 2011 (1) :202-204.

[3]程路.“回归生活世界”高职院校德育的创新之路[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4) :63-65.[3]程路.“回归生活世界”高职院校德育的创新之路[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4) :63-65.

德育课程的现状 篇3

关键词:德育课程;现状;“双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140-01

小学德育课程的教学总是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很多教师是兼职,要是统计教师的数量,全市任教思想品德课的教师队伍是个庞大的数字,但是当进行教研活动时,却只有二三十个人参与;在学校很多兼职的教师会把思想品德课的时间挪做他用,因此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上好德育课程,培养一支过硬的德育课程,教师队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本学科不是主课,不被重视;教师兼职多,投入教学研究的精力和时间难以保证;学校安排教师时,总是把学校中所谓最不行的教师安排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自身也存在着很强的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他人,没有信心和干劲;每年思想品德课的任课教师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总是频繁地调换,给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都带来很多问题。诸多原因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小学德育课程教师队伍不容乐观,课堂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结合我市的教学实际和自身的成长经历,本人从做教研员开始就本着这样一个原则,以自己的努力和责任感赢得教师的信任,以自身教研水平帮助教师专业发展获得教师的认可,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稳定,从而促进学科教学的发展。

1“双赢”的理念激发教师内在动力

在做教研工作的过程中,有时会感到教师缺乏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自身任务多了,就会认为是学校在给自己加负担,教研员在给自己找麻烦;有的学校也认为教研活动的开展只是发展了教师,对学校来说这样的教师难管理了,于是有的会不积极地支持教师参与活动。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先以“双赢”的理念和学校领导及教师本人进行交流。

记得几年前,当我刚听龙门小学杨明老师的课时,她刚出校门,还不知道怎样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有效的教学,课堂呈现的还是新手教师的生硬与稚嫩。但是,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她的一些优点:声音甜美、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板书规范、字迹工整;有虚心求教的态度等。课后,我和校长及教师进行了交流: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对任教这门课有什么样的想法?学校在人员安排及学校发展上有什么考虑?是否能够保证坚持几年坐下来研究教学?交流源于我的双赢理论:我告诉他们,教研工作是我的本职,完成底线的工作量应该说不是一件难事,任何一位教师讲研究课我们都会认真指导,可以说完成工作是我的一个基本需求;同时在讲研究课的研究过程中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素质,应该说是于教师最有利的事情,那么学校的作用就在于教师的发展势必得益于学校的支持,反过来,好教師也可以成就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我的一番话把校长和教师的心,事实就是这样,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它所带来的收益是多角度、多种层面的。有了良好的沟通,就获得了学校支持;有了良好的沟通,激发教师愿意发展的自身动力,为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2“努力就有机会”促教师研究教学

教研活动给许多老师的感受是机会总是几个人的,大多数人都是看客,是没有机会得到展示与锻炼的,因此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和研究教学的劲头不足,存在着混一天是一天的心态。在进入课程改革的今天,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于是我套用电视主持人的一句台词鼓励教师“只要努力,人人都有机会”。任何机遇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不努力意味着绝对不会有机会,而努力了就会有机会。为了鼓励教师、锻炼教师,我给教师搭建了不同的平台促进教师的发展。

抓住机会给教师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自己有了积累之后得到认可后才能获得的。随着教师的发展,我会结合市区教研工作安排,把任务传达给教师,然后请他们自主认领,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例如:在课题中期汇报会上展示了卢艳焱老师讲的《爱护五官》一课,在送课进山活动中展示了杨明讲的《找秋天》一课,在远程教育设备实验活动中,卢艳焱和吕建华讲了《学会分享更快乐》一课。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教师准备的过程就是研究和提高的过程,一批教师的成长也带动了其他教师,现在基本上形成了一种积极努力的态势。应该说,这既源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同时也给了教师努力的空间,使他们看到了努力就有机会,努力就可以得到专业的发展。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resent Situation

Meng Guangshan

Abstract: The element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lways presents this kind of kind of phenomenon, that is many teachers is the concurrent job,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the whole city teacher personal character class’s teacher troop digit is huge, but carries on the research activity truly actually very little, the element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er troop is unoptimistic. How to change its present situation,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simple elaboration.

学校德育现状质量分析报告 篇4

一、学校德育队伍现状分析:

我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共有10个教学班,321名学生,其中住宿学生106名,占学生数的1/3。教职员工67名。我校班主任青老教师结合,其中35周岁以下占50%,班主任工作经验3年以上占90%。均具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学校设有政教处,内设政教主任一名、团支部书记及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各一人。

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1、观念意识到位,行动尚不同步。

学校重视德育工作,以德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已形成共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在学校逐渐形成。但也仅仅是意识上的到位,而行动上远没有到位。

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2、德育队伍形成,参与程度不高。

学校形成了校长—分管校长-政教主任-团队干部—班主任为主的德育领导班子,强调由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的德育队伍。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学校的德育工作,事实上成了德育干部和班主任的事情。因此从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到学生活动、校园卫生等都似乎只是德育处的事。而班主任也仅限于管好自己班级的学生,应付考核,对其他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视而不见。

教师都缺乏当班主任的热情。

3、德育制度规范,考核评价存在缺陷。

德育常规的制定和落实正在不断完善。比如一日常规的序列化、细目化、升旗仪式制度、优秀学生的评选制度、班级考核评比制度、班主任工作考评制度等,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纳入了制度化的管理。但制度化的管理依然存在缺陷,一些细节问题还很难量化。有时会出现班主任花了大力气管理班级,但考核量化成绩却平平的现象。

4、德育活动丰富,活动效益有待提高。

结合节日、上级部门的德育活动,学校每月都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德育在学校实际工作中处于一种”的尴尬状态。又由于班主任工作的繁琐,学校重视德育活动的开展,“说 大部分

以及学校的艺术节、校运会、读书节等传统活动。可以说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只是值得思考的是在热闹过后,这些曾经轰轰烈烈的活动到底给学生留下了什么,具备多少实效性。

5、德育环境形成,文化底蕴不足。从整体上讲,校园变得整洁美观了,德育氛围也逐步形成。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都张贴在了学校的显眼处。学校的文化墙,过道的名人肖像或名言警句都布置得规范、妥贴。学校的德育角也张显了学校德育工作特色。但对于一所百年历史的老校来说,更应注重体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校风还需进一步提炼。

6、德育合力初显,有效整合欠佳。建立健全“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信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的三位一体化教育,形成德育教育合力。建立家长委员会,其成员将参与我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工作格局。但在实际工作中家校教育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家校结合工作显得十分薄弱。相比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水平就显得参差不齐,而社会教育这一块就显得更为棘手。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占多数,与父母、祖父母生活的学生占多数。年级越低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来说更重视。对于学生的行为习惯,家长普遍不够重视。家长对子女不恰当的爱,导致学生不会劳动,怕苦、追求享受。有些父母个人素质差,自身的不良言行、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等,给子女以潜在的影响。还有,家长教育方法不当,只注重子女的升学情况、物质生活要求,而对子女的思想、精神、心理需求等,疏于引导和教育,有的过分溺爱、过分袒护,有的放任自流,有的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粗暴武断地解决等,于是出现了许多物质生活丰富、精神生活空虚的不快乐孩子。而学校教育与失当的家庭教育相加往往等于零。从社会方面看,学生成长缺少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学校德育工作便出现了“高投入、低回报”的局面。

7、学校常规教育的落实。

应该说学校对学生的常规,即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长抓不懈,对心理健康教育也十分重视。但有趣的是学校常抓,学生也屡犯。如此循环往复,德育工作的低效又一次暴露无遗。

造成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有家庭教育、也有让我们先从学校方面看,相比而言,学校对德育工作是最为重视社会教育问题。的。但不可否认,学校德育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方法不科学,教育能力较弱;学校德育的时间、空间不足,德育理论传统的东西多,现代的少,由此指导下开展的德育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感染力不强;学校德育教育注重灌输,远离学生实际生活,缺少对学生品行、心理、修养方面的关心。德育仅仅是学校工作而非学生生活。

三、改变学校德育现状的对策与思考:

1、重新明确学校教育的职能:教书育人,才识与德行缺一不可。两者同样重要,不可偏颇,更不能本末倒置。如果说,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力,那么德育工作则是这一生命力的保障。

2、育人工作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当务之急。教师不仅仅在学科专业、学历上提升自己,更应该在自身修为,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思想动向等方面得到发展。

学校应扎实开展班主任培训,培训应具备实效性。校级培训由政教处人员及骨干班主任承担,每学期落实培训内容。依照《班主任基本功》内容分理论与实践两大块,注重实效与延续。学年末进行培训考核,考核成绩与班主任考核挂钩,便于学校择优选取班主任。鼓励班主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最好采用轮训制,或已具备资格的教师在校内进行培训,使每位班主任都能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正确、有效的方法。

班主任考核细则要更科学、人性化。除了传统考核项目外,可以通过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的形式,从侧面了解班主任的工作情况。学校应珍视那些充满工作热情、敬业的班主任,逐渐在校园内宏扬全员育人的氛围。

3、改变防范式、控制式的常规教育。教师处处防范学生,生怕学生做错什么。学校常规管理主要是检查式,这种方式往往把做错的张扬,甚至放大化。为了处处提防,学校、教师往往采用“控制”的手段,控制时间、控制空间,不敢放手让学生自主活动。

(1)把“不可以”改成“你应该”。我们的一日常规中有太多以“不可以、不能够”为表达方式的条例,无形中似乎在传达一些不良的行为。而且,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逆反心理正在形成,他们反感师长对他们说“不”。所以,不妨换一种表达方式,让学生容易接纳,愿意执行。

(2)将“扣分”变为“加分”。把学校原有的常规管理检查模式进行调整。将眼光更多放在习惯好的班级、学生身上,挖掘校园内的文明事、文明人,变“扣分”为“加分”,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宣扬良好的行为习惯。

(3)评价制度模糊一些。我们在管理上必须要求严格、细致,但在评价学生行为常规上可以模糊一些。例如,班级常规评比,未必要将各班的得分情况进行量化公布。可以改成天气图标或星数,或以颜色区分。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到班级常规存在的问题,又能照顾到学生的自尊。

4、德育活动应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以小见大。根据学生常规要求,每月开展一项固定活动,各年级要求不同,活动形式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不宜过多,但每次活动都应注重成效,不能为举办活动而活动。

5、从校园文化建设上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

6、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委员会发挥其功能,大力开发家长资源。学校举办的家长学校不应仅限于在校老师、校外专家来校讲座,还可聘请家教成功的家长现身说法,这样对大部分家长都能有实际效仿的作用,而非纸上谈兵。聘请有专长的家长为校外辅导员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聆听窗外的声音,也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可谓一举两得。鼓励班主任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校外情况。更有效地促进家校联系。

7、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过分重视教学质量,必定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特别是毕业班的学生。当幸福的孩子遭遇沉重的升学,心理问题必定随之而来。此时,尤其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教师应该经常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应预防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学生心

理健康不仅是心理辅导教师的职责,更是我们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责任。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沐浴阳光,而非背着沉重的包袱生活在阴影中。

杜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我想我们的学校首先要向社会输送心智健全的人,才能有更高、更远大的追求。

浩饶山学校德育现状质量分析报告

2011月

中国传统德育方法 篇5

论文论文摘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概括了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旨在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方武方法。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德育的民族。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成为国家正统,德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德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德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德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王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是说.要想把自己的品德昭示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国家的人,首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治好家庭的人.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想提高道德修养,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要想端正自己的内心。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念诚实,首先要获得丰富的知识;而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这里就提出了《大学》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立志做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孔子明确提出官员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在孟子的论述中得到了更深刻的体现:“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诚然。要实现以上的道德理想,就应该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如果一个人连“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小事都不愿干.又何以谈论治理国家呢?因此,我们的德育必须启发受教育者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之心,胸怀天下的道德理想.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道德目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有十分丰富和深刻的内容.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德育方法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并对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启示作用。挖掘和概述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目的是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之精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宝贵的精神文化食粮。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关于道德结构的思想

中国传统德育虽然没有关于品德心理结构成分的系统阐述,但是其中却蕴含着极着丰富的品德心理结构的思想。例如.孔子提出的“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的思想.就是强调道德认识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其提出的“仁者不忧”的思想.即有道德的人是感到快乐的人,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的作用。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社会中的道德关系以及这种道德关系的原则、规范、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在培养品德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形成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心理上对某种道德义务在认识基础上所产生的爱憎、好恶态度。

孔子又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意思是说只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可见仁德中含有“爱”和“恨”两种情艨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道德义务有发自内心所具有的定信念。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以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均强调道德信念对道德行为的导向作用。后来的儒家学者提出的“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已成为激励华夏儿女道德意志的格言警句。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十分重视道德实践的作用和道德行为的激励。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不能转变为道德行为。不能践履自己的道德诺言.这是一种可耻;言而不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言语慎重迟钝.行动却敏捷干练.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此外.孔子也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持续性。他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意思是说.一个人时时刻刻都要坚守仁德规范,甚至连吃一顿饭的工夫也不违背仁德;一个人处处事事都要实行仁德,甚至在“流离痛苦“的时候也要按仁德行事。也就是说,即使遭遇不幸变动、困难等逆境,仍然不改初衷.坚持道德操守。

(二)关于道德教育的方法

古代教育家提出了许多德育方法。这些方法和技巧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彩。概括起来,这些德育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启发诱导法

孔子说:“不愤不言,不悱不发,举~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就是善于抓住“愤”、“悱”的时机来进行启发。启发诱导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循循善诱”。孔子的得意门生颜渊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这样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要逐渐形成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坚定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从而养成道德习惯。

2.因材施教法

对不同的个体.先哲们很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的手段对其进行示同方式的德育。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表扬颜渊道:“回也好学”,“回也不愚”“贤哉.回也”;而对于子路。由于其秉性亢直.又骄傲自大.很容易轻举妄动,所以孔子就采用批评的方式教导他。

3.以身作则法

孔子在德育中不仅重视“言教”。更重视“身教”。他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以身垂范,时时处处以自己高尚的德性品行向学生们示范,以自己真诚坦荡的人格魅力熏染学生。深受其弟子及后人的崇敬和膜拜。子路问君子。子臼:“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

4.修心德育法

根据儒家的道德观点.德育的最终目的是开启善的心灵和德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通过心灵的道德修养。“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得为心得.则修亦修之于心。”在具体方法上,古代学者先后提出了诸如寡欲法、唤醒良知的自我育德法、培育羞耻感法、慎独法、诚敬存心法和返璞归真法等,其目的是要求人们通过修心育德达到至善的境界。

(三)品德考评法

在中国古代具有丰富的心理考评方法。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主线.进行品德考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例如,孔子评价“孝道”的基本标准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尽管这一标准在当代看来。显得有些片面、可是如果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道德标准来看。依然是一种具有实践价值的考评方法。概括的说.中国传统品德考评的方法主要有谈话法、观察法和自我评价法。

三、结论

论台湾高校德育的现状及启示 篇6

摘要:中国台湾的德育教育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体现了台湾各个阶段的政治需要,使得气具有政治化、淡政治化和本土化的特点。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转、社会的进步,台湾高校德育在理念、内容及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重大调整,也取得聊较好的效果,这对于同根同源的大陆高校德育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校德育台湾传统文化通识教育

台湾高校德育,是指与智育、体育相对应的广义德育,它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1]自1949年国民党当政后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把它作为教育的基础,使之为其政治服务并将其政治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台湾高校德育不断改革和完善,在曲折的发转过程中,取得了较为吩咐的实践经验,这对大陆高校德育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台湾高校德育的现状

台湾高校德育在经过大幅度的改革后,可谓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值得肯定的是,在塑造民主理念与培养建设人才方面,台湾德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台湾高校德育现状呈现出较好局势,这其中有值得大陆学习在存异中扬长避短。

1、以“通识教育”为载体的台湾高校德育

近年来,台湾“教育部”出台了《教育改革行动方案》,之处“辅导各校重视通识教育以落实全人教育理念”,即“在通识课程基础上,加注全人教育的关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整合知识架构、正确价值观、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发展的“全人”。

自1994年修订的《“大学法”》颁布,德育课程基本上与通识教育“相融合”。许多高校不再单独开设以政治、道德为核心的课程,而是将所要教导传授的知识与观念化整为零,融合于主体课程之中,在介绍相关主题时,融渗全人化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由显性变为隐形。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普遍体现出一个显著地特点,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课程、课堂中的运用,并隐含着价值观引导的教育内涵。

2、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相融合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文化的历史大国,其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价值观世界中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延续具有重要意义,而台湾高校德育则很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课程中得运用,并且隐含着价值观引导的教育内涵。

台湾高校德育将传统文化资源作为资源来开掘,而不是以其为德育的文化基础。这有利于摆脱传统德育的封闭性,也有利于更好地去除糟粕,提高其发挥德育价值后的实际效果。在台湾高校德育中,在讲授传统文化课程时不以德育为直接目的,但无不贯穿德育旨归。将德育贯穿于人文学科中,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的讲授,来间接达到德育的目的,实现了一举两得的成效。不但使其人文学科课程实现了其教学目的,同时也使得德育达到了最优的效果。

总之,台湾高校德育中充分显示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台湾高校德育现状的评价

20世纪90年代,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也日益多元化。台湾高校顺应时代要求,在道德领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总体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德育理念具有先进性

台湾高校德育通过“通识教育”打破了“强性”灌输的教育方法,通过一种隐形的方式而实现德育的目的。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胜于明确德育课程的效果。“通识教育”

所取得的成就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还有台湾高校德育改革立足于“国际化”的大视野中,把德育的实施完全溶进于国际社会这一领域,全面关注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的健康成长。

2、德育内容讲究传统性

弘扬以孟子为宗的中华传统文化,维系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想,发挥固有伦理道德的优点,乃是台湾高校德育改革的重要思路。[2]当前波及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化热,诸如雨后春笋般的孔子学校以及易经学会、庄子、老子研究翻译活动等等,都是对这一趋势的积极回应。而台湾高校德育也积极参与其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大学课堂,不仅是在迎合主流思潮而且也达到了其德育的目的。

3、德育注重实践性

台湾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日益多样和复杂化,都要求培养当代青年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生命力,使“自强、自信、自立”成为多数公民的内在品格。台湾高校注意德育内容融合到学科教育之中,强化道德教育的潜隐性和渗透性。这是这种“自立、自强、自信”的道德教育方式下,台湾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华人实业家、艺术名人等,向世界证明华人有利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华人是征服命运的强者。

三、启示与借鉴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高校的道德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并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纵观台湾高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对我们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1、将高校德育渗透于相关学科,打破单一模式

大陆高校的德育课程主要定位在“两课”上,集众多内容于一堂,负多项任务与一门。针对价值观教育、审美观教育等内容专门性课程少,呈现出一种依附于理论教育,实际效果不明显的局势。而台湾高校通识教育的德育模式正式打破了这种格局,对改进大学生价值观而言,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我国高校德育改革要注意借鉴台湾通识教育,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我国高校德育发展的对策。

传统的道德教育法偏重于强迫式、灌输式,不管学生愿不愿意,是否认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没有在其心中生根,因此一旦遭遇风雨,不免飘摇不定。[3]所以,高校德育改革的任务迫在眉睫,要学习外国先进的德育思想进行改革。我国高校由于经济、文化等原因,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见效甚小。设立专门课程和配备相应教师的德育课程仅限于理论灌输,这种枯燥的理论灌输很少有人去听。所以,致使德育工作成效小。我国高校开设了许多选修课,可适当的将德育课程融入其中,让每门课都分担一些德育的内容,通过教学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这样不仅使课堂内容更丰富而且也达到了德育的目的。每位教师都承担气德育的任务所取得的效果肯定胜于专门课程和专门教师的德育活动。

3、提高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地位

台湾高校德育不仅重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而且将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德育教育的始终。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地大蓝却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教育意义在当下已被世界认可。尤其,博大精深的中国儒家文化的伦理价值观,对德育教育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

虽然大陆也奉行以儒家为主体的伦理价值观教育,注重弘扬民族文化,但在高校德育的实践中并没有全面实施。在这方面,相对讲台湾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近几年,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大学课堂,而大陆的高校却做得不是很好。高校也应重视传统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使二者相融合,达到文化与德育共同发展的效果。

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现代道德教育最丰富

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对文化传统必须批判的继承,批判它们不符合时代潮流的内容,继承其优秀的精华,有效地改变目前道德教育内容单一的状况。

当然,台湾高校的德育也存在不少问题,但以上我认为是值得我们大陆高校学习、借鉴的。通过两岸高校德育的相互交流、合作,让我们共同将高校德育推向美好的明天。参考文献:

[1]林萍.台湾高校道德教育的历史沿革及启示【A】.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12)

[2]刘国磊.两岸高校德育的现状与发展愿景【A】.教育长廊,2009,(2)

浅议中小学德育现状 篇7

面对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我们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还显得很不适应。突出表现在: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德育工作内容陈旧、僵化,不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工作方法形式化、教条化,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德育工作管理流于形式,体制建设、措施不到位。

一、社会转型时期的“不和谐”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产生的巨大变化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正步入生产力大解放的知识经济时代。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竞争,在迎来前所未有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残酷的淘汰,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占据竞争的上风。处于这样一个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成年人或多或少地对自己的前途缺乏安全感,他们往往会将自身的焦虑转化为对子女前途的超常期望———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因此,从小就要优秀,智力超群才能在分数上见分晓。于是学校竞争演变成分数上的火拼,考场变战场。在德育和智育的天平上,家长们的重心总是大大地偏向后者。显然,有德无能是空的,在一个发展的市场上是无法参与竞争的;有能力则不一样,它是个人能站稳脚跟的保证。因此智力高,能力强始终占据家长心目中的首要地位。当家长向老师了解学生情况时,问得最多的也是学生的学习情况:上课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了没有,作业完成得怎样,考试第几名等等。至于学生是否关心班集体,是否主动参与劳动等,家长一般是不过问的,更不会想到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操培养问题。家长关注的是学生有能力通过考试拿到通向光辉未来的通行证,而道德水平的高低,只要不是大好大恶,过得去就行。殊不知,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一个秩序良好的市场才是智力和能力得以有效、充分发挥的保障。而这一切除了要加强法制建设之外,还与全民族的道德水平紧密相连,与每个人的道德提升意识息息相关。只有在良好的道德基础之上,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个人事业的发展才能步入良性的、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学校德育管理的“一手软”

家长们一致认为上了好的小学就有机会考入重点中学,能进入重点中学,将来在白热化的高考竞争中,胜算才会多一些。因此,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家长们的追求,在这样的社会状态支配下,一些名气不大,在区内历次考试中成绩排名落后,或者在升学考试中,进入重点中学和大学人数寥寥无几的学校,生源渐渐枯竭,逐渐被兼并、淘汰;而排名靠前、有名气、升学率高的学校,则门庭若市,学生爆满。中学如此,小学也不例外。

质量就是生命,或者说分数线就是学校的生命线,这一点早已为学校的管理者们所共识。所以,质量要抓,学生成绩要上,这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虽然上级明文规定为学生“减负”:取消期中考试,不能对学生搞分数排名等等。但各层各级的周考、月考、检测不断。假日补课,明着不补暗着补,本校不允许补课就到他校借教室办加强班等等,“加负”手段花样百出,方式层出不穷。

当前,社会评价学校,上级考核学校看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看学科成绩,“一俊遮百丑”。由于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挤压,“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

关于教学质量的管理是细致到位的。学生成绩的各项指标,横向、纵向的比较更是管理的重头戏,并且与教师的考评、评先推优和绩效工资挂钩,形势逼人,半点马虎不得,这就是所谓的“一手硬”。学生的德育工作管理就简单得多了。每周一篇一事一议,只要篇幅够长,字迹工整,不管是否真有其事,就能评先比优;每月两期黑板报,只要出得及时,板面整齐、美观,哪管你是三人包办,还是全班参与。陈旧的内容,老套的形式再不能满足成长中的少年们的道德需求和他们那重负之下渴求轻松自在的心。活动越来越多,资料越积越厚,表面上看到德育形势一派大好,但实际上真正能深入到学生心灵的、能影响学生精神世界的活动又有多少?

于是,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德育工作“一手软”的原因:并不是管理者们主观上“软”,他们也想两手都“硬”。在现行的德育管理中,传统的,加上形式上不断翻新的德育活动使得师生穷于应付,不能不说管理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只是德育的针对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在效果上表现得“软”而已。我们的德育变成了一种活动的形式,它是为了迎接上级检查而备,对外宣传而备,却不是为学生成长所需。我们的德育被架空了!

长期以来,我们德育工作存在着形式主义现象,讲“爱国主义”“传统美德”“学生行为规范”都采用“填鸭式”,理论为主,实践为次,重说教轻践行。殊不知这种做法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缺乏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真正了解,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由于学科成绩的压力,教师们主要精力是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个体,在德育方面工作不到位,乃至每周唯一的一节班会课要么进行习题讲解,要么将班会时间交给学生,使学校安排的德育计划流于形式。

三、新形势下的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德育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而当今教师的心理素质却不容乐观。在现今的中国,要做一名好教师真难啊!家长对子女的超常期望,独生子女的畸形发展,新旧教育体制更替过程中的复杂矛盾,法制的不健全,中国传统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冲撞,统统化作巨大的压力,结结实实地落在了每一位教师单薄的肩膀上。

一提到分数、考试,人们会立即联想到自家孩子面前如山的作业,如海的习题,都埋怨教师给学生的负担太重。有谁知,教师最大的痛苦就是被逼搞应试。在当前社会对中小学评价方式以及当前的升学考试制度下,教师不搞题海战术,恐怕很难取得成绩。令人遗憾的是,人们把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矛盾归因于教师。一场严正的批评被视为“打击”,学生动轭离校回家,迎来的却是一群家长到校“评理”。时下为师者,正被种种困惑围攻,教师心理正被“加负”。然而,社会以及管理阶层对教师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关注得多,而对教师的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关心得少。“减负”似乎成了解决矛盾的好手段。教育部门发出为学生减负的指令,这当然是受老师欢迎的,但却无法实施。谁都知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决策都要受到市场的检验,市场环境没变、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没变、评价标准没变,这项指令也只能是一纸空文,还要编写出一篇篇“减负爱生”的经验总结、事例汇编来对减负指令有所交待。一位校长说得好:“为学生减负,就是给老师加负!”另外,农村学校教师不容乐观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偏低的待遇紧随着物质生活压力的增加,教师普遍感到生活吃紧和生存失落,部分教师会产生不安分的心理,总想跳槽到更好的地方,这样导致一些教师失去了开展德育工作的内动力,或者在德育工作方面随意性很大,以致学生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愈发严重。

四、影响学生的消极因素不断增加

低俗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充斥市场,学生极易接触色情、暴力镜头,这对正处于身体心理发展不成熟的少年儿童,无疑是诱发他们犯罪的源头。网络游戏以及手机的普及让意志力较弱的学生缺乏控制能力,往往会沉迷于电脑游戏,乃至通宵上网,上课玩手机。这些负面影响严重摧残少年儿童幼嫩身心。低俗的视听材料教会学生“叛逆无罪”“越叛逆就越自由”“我的地盘我做主”,学生往往盲目自大,认为对他们进行的思想教育是一种桎梏,于是走上了反叛的道路。学生在心理上早熟,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效果大打折扣,德育工作者付出多,但收获少、收效慢。

关于农村初中德育现状的思考 篇8

一、德育现状及成因

当前农村初中,生源质量较差。在农村初中就读的都是一些小学时成绩就较差的学生,更有到外就读后因学习和表现较差返回农村初中就读的“问题学生”,因而在农村初中就读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自觉性不强。这就给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学校虽然说是以德育为首,并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制度,但实际仍是重智育、轻德育。德育工作只要不发生大的事情,就能向各级交差;德育工作不具体量化,上级对各校的评价也差别不大,因而能应付的就应付了事。此外,各级领导和家长都十分看重分数的高低,这就决定了学校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人力都放到了教学工作上。人员安排也是先保证教学人员,剩下的才是德育工作者,剩下几个就算几个,有的学校甚至根本没有专职的德育教师。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教师师德受到严峻挑战,有的教师重视经济利益,缺乏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很多人不愿意担任班主任。学校德育工作出现“只见领导喊,不见教师干”的情况。

由于留守儿童较多,且他们多是隔代抚养或寄养,所以,监护人基本上只限于满足学生生活上的物质供应,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得很少甚至缺失,有的还因过分溺爱造成学生性格的畸形发展;有的家长外出打工期间对子女不闻不问,回到家乡又一心忙于打牌,对子女缺少关心和教育,任其发展。

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令人担忧,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也比较复杂,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合力还未形成。要认清学校教育工作永远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二、基本对策

学校德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和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培养造就合格公民的起点。

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系统,健全德育制度,明确管理责任,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健全组织机构,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校、处、班三级管理网络,明确管理职责。对德育工作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职、晋级等方面优先,充分调动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确保德育工作者队伍优秀、稳定。

1.加强德育工作科研,积极探寻新时期德育工作方法

学校德育工作要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化的改变,正视道德冲突,解决困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复杂的社会中学会分辨是非,正确进行判断和选择;这就给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和更全面的要求,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以问题作课题,加强德育工作科研,切实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方法,在科研中学习,在科研中工作,通过科研改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转变教师观念,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全面育人

切实转变教师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教师应把自己定位成一个高尚的、无私奉献的人,忠诚教育事业,加强师德修养;摆正德育的首要位置,以人为本,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牢固树立“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全程育人、人人育人”的观念。

3.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子女教育知识的传授,让家长明确教育子女的重要性,掌握教育的方法;召开家长会,增进和沟通与家长的联系,及时交流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共同配合进行教育;建立留守学生之家,关爱留守学生,开通留守学生热线电话,让外出家长及时与学校和学生交流;对特殊问题儿童,指派专人负责加强教育。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作用。初中生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可塑性比较强。学校应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育,以活动为载体,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调动学生学习欲望,突出学生发展,把学生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其人格的发展提升,满足学生精神生活需求;尊重、关心、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成才的愿望,让学生充满信心地生活,充满智慧地学习,充满快乐地成长。

上一篇:惜时教案下一篇:通信工程安全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