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中学课程设置

2024-12-01

加拿大中学课程设置(共10篇)

加拿大中学课程设置 篇1

客观地说,加拿大中学没有为升学类学生做好入大学的准备,令不少可造之材失去了成材的机会。北美中等和高等教育之间存在一道鸿沟,中学为大学输送的人材不合格。主要还不是知识的欠缺,而是素质低,能力不够。而且这种局面早已积重难返。 应对这样的局面,首先学生自己必须加倍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读书。以理工科为目标的华裔学生,正规学习之外如不加开小灶,即使表面上成绩不错,入大学后也会感到困难,不是没有被淘汰的可能。有人会说,我(或我的孩子)以后学文科,理科好与不好没关系。实际上北美大育是一种素质教育,通才教育。大学对理工科是有要求的,起码多数专业都要修微积分,理科基础弱很难过关。作为大学毕业生,不管从事何种行业,都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素质,否则不合格;以后职场中会发现自己捉襟见肘的。

加拿大中学的目标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人才,为大学输送学生只是其任务之一,而且不可能放在第一位。这样的目标之下,课程设置体现出以下特点:

第一,课程种类多,档次多。

开设的课程种类多,除必修课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选修课。而且同一门课分别为多个档次,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如数学,有升学类(Principle or Pre-calculus)、应用类(Application), 还有基础类(Foundation)。各个学校根据师资与教学条件开课,自由度大,差别也大。

第二,课程深度与难度与国内相比很低。

理科课程深度与难度与国内相比很低,这一点华裔家长都有察觉。非但如此,为了非升学类学生也能通过,十多年来还一降再降。 如新的数学大纲又将原九年级的内容移到十年级,十年级的内容移到十一年级,等等。

第三,数学不分科。

与国内不同,这里数学课程只开设一门,代数、三角、几何等内容不分科。各分支内容每级若干,穿插着进行,循次递进。这样,数学的总课时与国内比势必较多,因而国内中学的很多数学内容,如相似三角形、解析几何等等,不可能包括。

第四,理科学习的着眼点不是奠定学业基础。

从教材内容可以看出,理科学习的重心是各类知识及其应用;而不是奠定学业基础。故很少注意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各种学业基本功的训练。大学深造所必须的计算能力、作图能力、解题格式及其它书面表达能力,等等,加国学生与国内学生差距之大,不t解的人很难想象。再如数学中的各类证明题,几乎全无涉及;故学生在逻辑推理方面几乎没有概念。

第五,各门科学课的设置对升学类学生最为不利。

中国大陆物理、化学和生物初中即开始由专业教师分科教授。每一科学习四、五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扎扎实实打基础。加拿大则直到十年级设的都是科学课。两者听起来似乎相当,科学课中亦包含理化内容,实则大相径庭。科学课相当于国内的自然课,其目的是科学普及,令学生t解而已;理化课的目的则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科学课讲授的知识属于描述性的,极少概念的探讨及公式的`讲解与运用。而且由于课时有限,某些基本概念和理论,譬如国内初中物理必读的物质密度、压强、阿基米德定律,以及弹性力、受力分析等等,均未涉及。

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迟至十一级才从科学课中分离出来,已错过了学生智力开发的黄金年龄。以物理为例。11级物理包括力、热、声、光、核子物理、相对论等等各个分支;而学生是在连速度,时间与距离的关系都搞不清的状况下开始学习的。可想而知,只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套公式做题而已。将进度赶完已属不易;遑论奠定学业基础,以及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就是多数学生恐惧物理课的原因。科学课与理化课的师资也不同。理化课须配备专业师资,而科学课包罗万象,很少教师能够在各个领域中均达到专业水平。 本地讲授科学课的教师水平则更为有限,尤其在数理方面。譬如,十年级科学课有关于电路的知识,其核心是欧姆定律。笔者在本地教授物理十数年,尚未碰到哪个学生懂得其中道理的。再如加速度的概念,十年级科学课中已有涉及。而实际上学生连简单的匀速运动还没搞清楚呢,加速度就更不理解。

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本人也不甚了了。初中阶段未能奠定基础,高中才开始理化学习。学生如何能够获得像样的训练,成就高级科技人才?这样的设置,显而易见,是兼顾就业与升学两类学生的结果。但实际上对前者有利,不适合多数升学类学生。

加拿大中学课程设置 篇2

除了通过课堂培训学习加拿大丰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我们还深入到学校, 实地考察当地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情况, 对当地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创造能力, 各年级目标的设定及教育管理体系, 有了更加深刻、生动的了解。

此外, 加拿大优美的环境, 以人为本的理念, 多元、包容、开放的文化特点;加拿大人严谨的工作作风、热忱的生活态度, 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关爱, 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培训期间, 除了参加各项学校管理培训, 加拿大中学体育实践情况也是我所关注的重点。3周时间, 通过询问当地学校校长、督学、教师及学生, 参观学校, 随堂看课等, 笔者对以安大略省为主的加拿大中学体育有了一些了解。

Linda Lennox和Steve是安大略省校长协会的成员。Linda Lennox是一所双语学校的校长, 而Steve曾经担任过教师、副校长、校长, 现在是一名辅导员, 同时也是我们培训期间的外教班主任。据两人介绍, 加拿大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体育课的名称为“卫生健康/体育课”。

初中阶段, 体育课为必修课, 每周安排2节~3节。通常两个班的学生一起上课, 上课人数约为40人, 有两位教师同时执教。高中阶段体育课为选修课。加拿大的学生高中毕业时, 必须要拿到30个学分, 其中必修课占18个学分, 选修课占12个学分。卫生健康/体育课占1个必修学分。学生可以在高中阶段的任何一个学期选修卫生健康/体育课。

加拿大的体育课是以田径、球类、体操、棒球、游泳、足球等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但是, Linda Lennox和Steve都特别强调健康、卫生方面的知识, 也是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如, 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肥胖的危害、吸毒及抽烟的危害等。加拿大学生在校的时间比较短 (通常学生9:00上学, 15:15放学) , 每天有20分钟的体育活动时间。放学后, 学校不再组织学生活动, 但是学生自己会进行活动, 如打棒球、打篮球等。

值得一提的是, 在加拿大, 每一位教师都至少要上2门~3门课, 如一位教师既要上物理课, 又要上英语课, 可能还要上生物课。但是加拿大的体育教师却只教授体育, 因为在他们看来, 体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培训期间, 笔者随团参观了两所中学。

Marc Garneau Collegiate Institute, 相当于国内的高中。到达学校时, 校方为我们安排了会讲中文的学生做向导。Catherne Lu和Yannan Liu是我们小组的向导。笔者也向他们询问了当地学校体育的情况。据他们介绍, 初中阶段体育课是必修课, 男女生分开同时上课, 每周2节~3节;高中阶段体育课是选修课。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有跑步和球类, 且每学期都会进行体育笔试。

David Leeder Middle School, 是安大略省皮尔区非常好的一所初中。参观期间, 恰逢学校八年级学生正在上体育课。上课前, 学生和教师就已经来到体育馆, 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做准备活动。上课的两个班共有45名学生, 有两位教师执教。上课铃响后, 教师首先要讲一些课堂常规和要求, 但与国内不同的是, 学生不需要站成队形, 相对集中即可。之后, 教师拿着橄榄球, 带领学生来到“体育场”, 说是体育场, 其实就是一个大草坪, 没有跑道、足球架等。教师与学生绕草坪慢跑一圈后, 就开始分组进行比赛。学生基本是按身高自然分为三组, 其中一组学生明显比另外两组学生高大, 而其中一组则明显瘦小。三组分别由两位体育教师和一位助教负责。整节课, 教师没有进行过示范或专门的讲解, 只是从旁提醒;而学生则一直在比赛, 只是偶尔停下来协商战术。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除了学校, 社会、家长都非常重视体育。据笔者观察, 大多数有孩子的家庭, 家里都备有各种体育器械, 如棒球、篮球等;住房周围建有篮球架等设施。

加拿大中学考察记 篇3

大不相同的教室

我们所考察的中学位于Surrey市。第一次考察,我和组里的另一位同学6点半就从温哥华出发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途颠簸,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George Greenway中学。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我们愣住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与其说是一所中学,倒不如说是个巨型 “集装箱”!单层而简朴的校舍完全没有国内中学教学楼的高大与威严。不过相应地,也添了几分平易近人。

走进“集装箱”里,在校长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了要考察的那间初一年级的教室。踏进教室的那一刹那,我完全不敢相信眼前所见的竟然是现实。这哪是教室啊,这分明就是一个家嘛!你看,进门的左手边是一排挂衣服、书包的挂钩,就像平常家里的衣帽间。再往右手边望去,是一张长长的沙发,正对着靠墙的书柜。毫无疑问,这就是家里的书房。再往里看,居然连微波炉和洗手台都一应俱全,这不是厨房又是什么呢?只有往中间看的时候,你才注意到杂乱排列着的课桌椅——与国内整齐划一的桌椅摆放简直有天渊之别。最有趣的是,在左面的墙边有一张比普通课桌大一点的长桌子,上面有一台电脑和一排文件夹。没错!这就是老师的“办公室”了。或许与国内专门的教师办公室相比,这么小的一个“办公室”显得很简陋,但正是这块小地方,把学生与老师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虽然从外观来看,加拿大的中学教室和我们国内的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随处可见的座右铭。还记得从小学到高中,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黑板上方那鲜红的大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在教室和走廊的墙上总挂着一些关于学习、知识等方面的名人名言。在加拿大,学生们常见的座右铭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If you tell the truth, you do not have to remember what you said.”(如果你诚实,那就没必要记住自己说过些什么。)“Do not speak while others are speaking.”(不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插话。)这些看似与上进、学习、刻苦都“无关”的座右铭,却默默地告诉学生们为人该有的基本品行——诚实、尊重他人与行善。我们曾经嘲笑过外国人没有思想道德课,其实思想道德教育已经融入他们校园生活的每一天。

在这间看似凌乱的教室里,我们感受到了加拿大教育者的别具匠心。他们一方面努力突破传统的、条框式教育,尽量给学生营造一种居家式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又致力于把道德、修养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细胞中。

“无所不能”的老师

在我们考察的那个班里,一个名叫Canham的年轻教师正在准备上课,她很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当Canham从她那小小的“办公室”里拿出几个文件夹向我们介绍班级情况的时候,我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她居然是这个班所有科目的老师!此刻,她手里拿着的正是她的教学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每节课的课程安排、相关的图片和故事、游戏方案……这些无一例外都是由她一手设计、收集和编排的。可以说,这个班级学生所学到的,就是Canham自己的智慧与经验的结晶。也许你会问,这是不是因为她特别优秀才有这个特权?而事实上校长告诉我们,在加拿大每个老师都要自己设计课程、选择教材,并没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可参考。这是多么难以置信的事!没有了大纲,没有了上级的监督,学生能否学到东西、学到多少东西,完全取决于老师个人的品德与素质,这在我们看来是非常冒险的一件事。可是Canham和其他老师一样,都出色地完成了这份工作。

那天,Canham刚带着全班16位同学结束了为期3天的秋游。可能是因为大家都玩得太尽兴,在秋游后第一天的课堂上,同学们大多显得无精打采,纷纷趴在桌上休息,而少数精力过剩的同学则兴致勃勃地相互交流起关于秋游的感受……面对这样“糟糕”的课堂气氛,Canham不但没有责怪学生,而且连一丝不悦也没有。首先,她领着学生们到操场上跑了一圈,让大家都“清醒”了一把。回到教室后,她也没有马上抓紧时间来讲课,而是带头做起了伸展运动。刚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可能实在太累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还有的只是敷衍地动了动手脚……Canham老师好像什么也没看到,继续舒展着自己的身体,并慢慢地哼起歌来,还邀请我们也加入进去。活跃的气氛渐渐如浓墨般渲染开去,最后大家都恢复了精神。这时Canham才说“现在开始上写作课。今天的作文题目是‘秋游见闻’。”

Canham首先问大家都有些什么感受。这时已经精神起来的同学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其中有些见闻,在我们观察者看起来是很微不足道的,但Canham老师却不加否定,全部把它们写在了黑板上。最后,她让同学们围绕其中一件事写一篇文章。大半天过去了,我没有从Canham的脸上读到一丝倦意。如果不是对学生的热爱与对教学的激情,还有什么能让一个人如此孜孜不倦呢?

尊重自己,尊重别人

都说外国人的生活很自由,从他们的中学教育就可见一斑了。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在班上随意地走动,喝水,吃零食,甚至走出教室也不用跟老师打招呼。我考察了一个上午,有的同学在我面前不停地走,把我晃得眼都花了。这种在国内属于“无法无天”的行为,Canham却早已习以为常,从没有为此说过一句话。有的同学到黑板前做练习却发现不会做,座位上的好朋友们会很自觉地上去帮忙。这里,你能看到一种个人主义与合作精神的“和平共处”。因为崇尚个人主义,所以人身自由在课堂上也同样得到尊重。只要不影响别的同学,即使是老师也无法干涉学生的任何行动。如此个人化的课堂,应该会导致激烈的竞争或者相互漠视,但为什么学生们却能如此毫不犹豫地互相帮助呢?

加拿大中学课程设置 篇4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近年来加拿大低龄留学的趋势愈演愈烈,但也有部分家长和学生对加拿大中学了解的不是很透彻,下面留学360专家就从加拿大公立中学和私立中学的方方面面,为大家详细揭秘一下加拿大留学中学院校情况,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加拿大的中学主要分为公立中学与私立中学,均受到教育局的管辖。公立中学有政府投资兴建;私立中学在省教育局注册备案,由教会或企业出资修建,教师聘用、课程设置、教学规模均由教育局管理。

公立中学主要适合:学生成绩好,自理能力强,英语基础好,年纪较小。

公立中学的特点:起点低,富有挑战性,为进入接受大学教育辅导铺路,公立中学在学业上对国际学生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没有特殊照顾,对国际学生而言,这是有利的独特的成长锻炼方式。

私立中学主要适合:对名校有着强烈的愿望,短时间完成学业,年龄稍大。

私立中学的特点:互联网留学360介绍,私立中学都有自主管理权,因此,私立中学的教学质量和评优标准通常高于公立中学,对国际生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管理比较严格,提供住宿安排,小班教育。

公立中学优势:1.国际学生相对较少,严格控制招收国际生的数量。一般占总学生数的5%左右。2.语言环境好。身边的同学都是当地人,可以感受地道的语言氛围与文化多样性。3.学费相对低廉。4.寄宿家庭。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学分稳定,多元化教学使学生全面提升。5.学生学习压力相对较小。

公立中学劣势:1.有毕业年龄的控制(19岁未毕业的学生将会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定是否转到成人学校)。2.固定的入学时间,绝大多数学校只有春季和秋季开学。3.开学时间不灵活,2月和9月开学。4.审理周期相对较慢。5.必须通过公立教育局提交申请。

私立中学优势:1.没有严格的毕业年龄限制。2.升学优势,合作的院校较多,通知书审理速度快管理严格,便捷的沟通渠道,名校升学率高,对于优秀的学生均有一定的奖学金激励。3.对学生的关注度高,有

2018加拿大预备课程 篇5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加拿大的公共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4%,高于美国的5.2%;25-64岁年龄段人口中,40%的加拿大人完成了高等教育,美国为36%;高等教育入学率为46%,居世界首位。加拿大使用英,法两种官方语言,魁北克地区以法语授课为主,其他省份和地区以英文授课为主。加拿大实行12年制的义务教育,加拿大公民或移民及其子女从小学到中学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高中毕业后不需要参加统一考试,凭借11年级和12年级成绩(相当于高二和高三成绩)申请大学。

学制

加拿大初中、高中统称为中学(Secondary School),并由各省教育局管辖。加拿大教育体制与中国接近,公立学校普遍实行中小学义务教育,从小学到高中一般共12年。以安大略省为例,六年小学,二年初中,四年高中,高中毕业共需12年,高中修满30个学分即可毕业。

学期&学年

加拿大中小学的学:一般9月开学,来年6月底结束。12月中旬~来年1月初是圣诞和新年假期,3月会有1~2星期的春假。学生通常在早上八点半上课,下午三点放学,一般而言,所有的学校在星期六及星期天都没有课。

中学课程

加拿大留学课程需注意的事项 篇6

加拿大留学课程需注意什么。很多学生都会申请加拿大留学本科。对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加拿大留学动态,为大家制定详细的留学规划。这对于以后的申请也是很有帮助的。

【加拿大留学课程需注意什么――申请加拿大留学本科,选课注重科学性】

同学们到加拿大留学,要注意选课的科学性。据了解,部分同学由于事先没有很好地对自己进行分析,结果选的课程读起来很吃力,严重影响自己顺利毕业。所以,留学专家提醒同学们,加国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宽进严出”。大家一定要提前打算,理性、科学地选择课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此同时,部分同学一味看重国内的`热门专业。比如有些同学认为汽车专业将来发展好,就决定到加拿大就读汽车维修。可到了加国才发觉,这门课的难度很大,不得不半途而废。选专业要视自己的能力而定,报读热门专业也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

另外,加拿大留学本科,如果各位到了大三才想换专业的话,大家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就都损失了,部分学分也前功尽弃,这种结果想必谁都不能接受。所以,如果大家要换专业,一定要尽早确定。

【加拿大留学课程需注意什么――积累海外工作经验】

对于去加拿大留学,打算毕业后回国的同学,褚老师在此建议,大家最好能留在加拿大工作2-3年,取得相关的海外工作经历,这对各位将来回国就业比较有帮助。

【加拿大留学课程需注意什么――签证情况不同要分清】

加拿大留学签证,有效期通常为1-4年,期满后大家需到当地移民局申请延期。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如能顺利读完第一年课程,就可以申请签证有效期限延长至学习结束期满。

需要注意的是,加拿大大学留学条件的满足需要学生注重留学政策的实施。如果大家假期回国探亲,最好事先检查多次往返签证是否过期。因为一旦过期后才向移民局申请再入境签证,将不予重返加拿大。

加拿大中学课程设置 篇7

一、以培养公民素养为核心重置课程目标

相比以前的社会课程标准, 修订后的加拿大安大略省社会课程标准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公民素养。新课程标准指出, 《社会课程、历史和地理》以及《加拿大与世界研究》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思考全面、见多识广的公民, 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拥有与人沟通、协作判断的技能。[2]正如美国国家社会研究委员会 (NCSS) 前主席麦克耶儿 (Mike Yell) 所说:“社会课程使得学生不仅仅重复他们听到的或者阅读过的信息;而且使他们参与到思想、概念、事件, 甚至是真相的思考中来。”[3]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按照培养21世纪公民素养的愿景, 结合安大略省1~8年级开设的社会课程内容, 分别重新设置了三个课程的目标。但是, 这三个目标并非独立存在, 而是在自我意识———时间意识———方位意识三个维度有机结合 (见表1) , 从而让学生从多维度进行公民认同。

二、围绕核心概念构建课程框架

安大略省为了实现培养公民素养的三维目标, 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社会课程中建构整体的公民意识, 培养公民的素养, 其修订的1~8年级社会课程标准中既强调社会课程学科结构的重要性, 提出了学科思维概念 (Concepts of Disciplinary Thinking) 与重要概念 (Big Ideas) , 同时又注重公民素养养成与学科思维能力的联系, 创设公民框架问题 (Framing Questions) , 并把学科思维概念、重要概念、公民框架问题与社会课程总体期望和具体期望进行有机整合, 使学生通过社会课程的学习, 养成合格公民的素养。

“学科思维概念”是一种共通概念, 也是跨学科的框架概念。它是理解社会科学知识, 培养社会学科思维能力所需要的最关键的一些要点, 为所有社会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提供支点和框架。安大略省1~8年级社会课程标准根据社会科学的内在联系, 提出了共通的六个学科思维概念, 即“意义”、“因果关系”、“持续与变化”、“模式与趋势”、“相互联系”和“视角”。[4]这些学科思维概念贯穿于安大略省1~12年级的社会课程中, 且随着课程内容的开展逐渐深入。

“重要概念”超越于零散的事实和技能而集中在概念、原理和过程上, [5]是学生在忘记所学到的一些具体事物之后仍然能长期保留的广泛而重要的理解。重要概念的获得, 需要学生理解基本概念, 发展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并能将这些概念和技能与课堂以外的世界相联系, 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公民框架问题”是连接课程内容与公民教育的纽带。学生如何通过社会课程内容的学习来树立公民素养, 就是公民框架问题要解决的问题。公民框架问题是在课程内容学习的基础上, 通过对学科思维概念和重要概念的理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维, 从而形成对这一学习内容或主题进行思考的公民素养。因此, 课程内容的总体期望和具体期望与学科思维概念、重要概念和公民框架问题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关系 (见下页图) 。

以安大略省1年级社会课程A系列中传统与认同部分为例 (见下页表2) , 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框架内容中, 学科思维概念、重要概念、公民框架问题等构建了社会课程内容设置的概念框架。这一框架强调学生对社会课程的学习, 不仅仅是单纯记忆或知道一些与社会有关的事实和信息, 而是要从这些社会课程内容或主题的基础上, 养成思维的能力, 形成对重要概念的更深的理解;并结合在各个学科领域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从而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社会科学有关的各种问题。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作为公民应有的素养, 最终形成对国家、对社会、对社区以及对家庭的更深的理解与认同。

三、依据公民素养要求组织课程内容系列

加拿大教育部长委员会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 加拿大教育培养的是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公民, “这些公民在完成自己个人和专业发展目标的同时, 也会对社区以及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7]由此, 在安大略省社会课程设置中, 既要重视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 对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的理解,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社会和环境问题的责任感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意识。按照这样的理念, 安大略省1~6年级的社会课程分为传统与认同、人与自然两个系列组织内容 (见表3) 。在“传统与认同”系列中, 重在培养他们理解过去和现在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在不同团体内部 (包含学生所在团体) 、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流技能, 以及与公民相关的权利和责任。学生将在对过去和现在的个人、文化、民族认同感的理解以及对加拿大传统的理解方面得到发展。在“人与自然”系列中, 课程内容更侧重于自然环境、建筑环境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学生将探讨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社会环境中的地理、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问题, 并理解作为公民和各级政府的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

在安大略省的7~8年级中, 每个年级的历史和地理“课程要求”也分为A和B两个“系列” (见表4) 。历史课程按时间顺序编写系列, 侧重于从18世纪初到1914年之间的加拿大历史。在这一系列中,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历史思维方式探索过去。地理课程则按主题顺序编写系列, 让学生有机会探索世界自然地理和世界人文地理中的多样主题。在这一系列中, 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技能, 学习如何运用地理思维和地理探究步骤。这些系列将为9年级必修地理所涉及的课题奠定基础, 其重点是加拿大的地理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 安大略省小学社会课程希望学生从社会角度、历史角度以及地理角度去了解周围世界及自身所属环境, 了解什么使得他们独一无二, 并从中学习如何分享和表示尊重, 归根结蒂是开始学习如何成为“好公民”。

四、强调课程过程性评价

安大略省小学社会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分为评估和评价两个阶段, 其评价标准包括内容标准和绩效标准。

评估是从各种资源 (包括作业、日常观察、交谈和讨论、展示、项目研究、表现和测试) 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安大略省社会课程标准制定了详细的课程总体期望和具体期望, 总体期望笼统地描述学生在每学期末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由应用、探究和理解三个层面的期望构成。在每一年级总体期望下还制定了若干更详细的期望, 这就是评估的内容标准。教师按照内容标准, 结合这些信息源所反映的学生的实际表现, 评估学生实现内容标准的程度。不仅如此, 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描述性的反馈意见以指导他们努力改进和提高, 并帮助学生发展其独立学习的能力, 设定个人学习目标, 自我监控学习进展, 能够进行反思与提升。[11]因此, 通过评估过程获得的信息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判断学生在达成每一年级课程内容标准时所表现出的优点与不足, 还可以指导教师调整课程和教学方法以符合学生的需要, 进而评估课程和教学的总体效能。

评价是建立在绩效标准和等级基础之上, 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判断的过程。安大略省小学社会课程标准设计了四维度四等级的绩效标准成绩表 (见下页表5) 。绩效标准成绩表作为整个年级课程要求的框架, 让教师基于绩效标准和评估情况, 对学生学习质量做出连续的评鉴并确定学生成绩级别。在安大略省的小学中, 1~6年级采用字母等级分制, 7~8年级采用百分比等级分制。[12]

五、加拿大安大略省小学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版的特点

(一) 课程理念关注学生成长, 重视培养公民素养

加拿大安大略省社会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发展态度、技能和知识的机会, 这些态度、技能和知识正是他们成为合格公民所必需。因此, 安大略省社会课程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公民素养;培养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合格加拿大公民。在一个多元的民主社会, 承认及尊重个体和集体认同是极其必要的。安大略省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三维意识的总目标, 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国家集体认同;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目标、学科概念、重要概念和公民框架问题。这些具体的目标、概念和问题能使课程标准的使用者对公民素养和社会课程本质有更明确的认识, 有利于课程理念的贯彻和落实。学生通过对这些概念和问题的探究与理解, 亦不再是学习孤立的社会知识, 而是建构其关于自我和社区的意识, 鼓励他们在具有包容性的、民主的社会中肯定自身公民的角色, 了解周围世界和自身所属, 并学会如何分享和表示尊重。

(二) 课程内容设置注重整体性, 国家认同与全球意识并重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它把历史、地理、公民、政治、经济等多门学科内容整合在课程标准之中, 且在内容组成上既重视多元文化社会中国家与族群问题的认识和认同, 又重视全球意识的培养和国际知识的获得。加拿大以多民族和多元文化著称, 社会课程的内容设置围绕传统与认同、人与自然探索一系列主题, 促进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与参与, 反映不同族群学生的价值需要。在此基础上, 通过加拿大的历史发展和地理环境学习, 使学生对多元族群及国家发展形成整体的理解和认识, 较好的实现了多元文化认同和国家统一认同的有机结合。这是在统一中尊重多元, 在多元中追求统一的课程内容设置。因此, 对于同样面临多元文化、民族差异问题的我国而言, 具有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此外, 安大略省社会课程内容从了解周围世界逐渐扩充到对全球的关注, 关注全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重视国际知识的学习, 特别是加拿大与全球社会的相互联系, 这证明安大略省的社会课程不仅要培养具有国家情感认同的好公民, 还要培养具有全球意识, 拥有国际情怀, 能主动并有能力参与全球事物的全球公民。[14]这种有序的全球意识的教育, 在全球化时代的当下, 为我国开展此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三) 课程目标制定详细, 形成性评价方式占主导

科学、有效的评估与评价有赖于明确、全面、具体的目标体系。只有如此, 才能有助于学生实现学习目标、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制订和调整教学计划。就这一方面而言, 加拿大安大略省充分体现了课程目标的明确、全面与具体化。在安大略省社会课程体系中, 课程目标和对学生提出的期望目标是评估和评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基本出发点。其小学社会课程标准围绕应用、探究和理解三个层面制定了详细的总体期望和具体期望目标, 分别描述对学生在每一年级、每一主题学习中的期望。这种设计和安排, 不仅有利于教师开展社会课程教学, 而且能为社会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依据。同时, 通过分析学生成绩评定表, 可以看到安大略省在评价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时从四个方面予以了考虑, 即知识与领会、思维、交流以及运用。其中, 每个方面又包含若干具体解释, 并按等级水平的高低分别描述评价标准或指标。毋庸置疑, 这种设计可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而且可帮助和指导教师开发评估任务和工具, 进而为学生制订恰当的教学计划。更为重要的是, 安大略省社会课程强调评估过程, 注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不仅强调学生对学习的参与, 更重视评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实现了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评价的目的。因此, 较之我国过分强调选拔与甄别的终结性评价方式, 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评价方式对于我国改变社会课程评价的标准化测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Sears, A.Social Studies as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English Canada:A Review of Research.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1994, (22) :6~43.

[2][4][6][8][9][10][11][12][13]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Ontario Curriculum, Ontario Curriculum, Social Studies, Grade 1~6;History and Geography, Grade 7~8, (revised) [M].Ontario, Canada:2013.

[3]Mike Yell, Thinking and Social Studies (2009) , http://dpssocialstudies.wikispaces.com, 2014-07-01.

[7]Victoria Declaration 1993:Joint Declaration—Future Direction for the Council of Minister of Education, Canada:1993-09-28.

全方位解析加拿大研究生文凭课程 篇8

一、研究生文凭课程门槛高吗?

只需要学生是正规大专及以上文凭毕业,GPA百分制成绩达到75分以上就能申请,而且没托福或雅思成绩者也能申请“双录取”,申请研究生文凭的难度比申请加拿大的硕士要相对容易便捷。

二、加拿大研究生文凭需要多长时间毕业?

一般需要一年,也有8个月(2学期)可以学完的,申请者不用花费研究生硕士那么多时间、金钱和精力,因此对于国内大专毕业生或想节省时间尽快在加拿大移民就业的申请者来说应该也是首选。

三、只有一年学习时间,能学到有用东西呢?

加拿大硕士通常需要2年,但研究生文凭课程真正上课的时间通常只有一年。硕士研究生需要做学术研究,研究学术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大约一年的时间。而研究生文凭主要是针对以后的就业方向进行学习,并不涉及到学术研究,所以说两者的学习本事的时间不是相差很多。英国硕士也只有一年,但同样世界公认。所以说,学习时间长短并不能完全决定学术质量,关键是在哪里读,学什么,教的怎么样,学的是否努力。加拿大学院也基本都是公立的,教育有保障,而且就业率较好。因为学院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可以做事的人才,研究生文凭更是如此!

四、研究生文凭在哪读,学院还是大学?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文凭只有在加拿大的学院中开设,比如百年理工学院开设的研究生文凭就很受欢迎。还有一种是开设在大学里面的研究生文凭课程,主要适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申请,如温莎大学开设的研究生文凭课程。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做出选择。

五、研究生文凭毕业是否受政府认可?就业情况怎么样?

研究生文凭课程教的就是就业能力,这种文凭课程之所以受到加拿大政府认可,就是因为它培养的毕业生可以满足政府对技术人才的需求。研究生文凭课程开设在加拿大政府认可的大学或学院中,毕业后就业相对容易,因为加拿大人口太少,只有3000万,老龄化严重,很多岗位都严重缺乏技能人才(硕士毕业也无法胜任技能工作)。目前很多同学,所以申请研究生文凭课程,就是要通过该课程在加拿大找到工作,然后移民加拿大。实践证明,这种方式是目前可行的有效移民捷径之一。

最后,专家建议:研究生文凭对在中国的就业也是有帮助的,只是相对来说,没有硕士学位受到的认可度高。但研究生文凭在加拿大就业非常容易,加拿大是一个比较重视能力的国家,并不是学历越高越容易就业。拿到研究生文凭后,可获得一年的工作签证,然后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移民之路就极其顺畅了。

美国中学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篇9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本文就美国的中学课程设置进行介绍,目的是从相互的比较中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课程观念,以进一步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并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以新的课程观念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21世纪培养合格人才。

一、美国课程设置基本情况

美国国家教育部对中学教学有总体教学大纲,但各州在执行时有相对的灵活性,从总的方面看,其特点是课程多、面广。美国中学课程包括13个领域,开设130种课程:

农业、商业/技术、选修课、历史/社会学、家政、工业技术、数学、体育、职业教育、科学、乡土教材课程、影视技术和表演艺术等。

在中学四年中,学生可任意选择学习,只要修满学分就可毕业。

以美国加州帕索尔高中为例,该校共有4个年级(9、10、11、12年级),相当于我国的初三到高三的程度。学校也是采取基础课和选修课两种课型,并采用学分制。学生要想在该校获得高中毕业证书,必须得到220个学分。各科学分分配如下:

基础课

共160学分

英语课

40学分

历史/社会学 30学分

数学

30学分

科学

20学分

汽车驾驶 5 学分

健康课

学分

体育

20学分

艺术 10学分

选修课

共60学分

以上只是在帕索尔高中毕业的最低要求。为鼓励学生争取更好的学习成绩,学校还采取各种措施让学生积极选择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智,为将来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美国选修课的特点

一、多样化

21世纪的人应该是现代的人,即能掌握现代化科技,具有现代化的思维的人。开设门类繁多的选修课,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与现代化最新科技结合,如帕索尔高中共开设130门选修课,真可谓“百花齐放”。这反映出美国教育注重个性发展,并根据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可能进行教学活动,为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求得生存打基础。如有的学生可能数学不好,但他的汽车修理课学得好,掌握一定的修理技能,这就为他毕业后的工作创造了条件。

二、主动性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积极性的发挥,集中表现在主动性上。而采取学分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即学生以自己的优势选择学习课程以发挥个性特长。在130多门选修课中,其中必定会有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并在此科目上有所造就,所以选修课能扬学生之长,避学生之短。学生在看到自己通过努力取得的成果时,他们内心会充满喜悦,增强信心,就会把学习看作是愉快的事情了。

三、实用性

注重实用,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这是美国中学选修课程的另一特点。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学习积极性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选学不同的课程,同时也可以跨年级学习。这样,可以通过几门选修课的学习,学生们都能掌握一种或几种技能。如学汽车修理的学生掌握了汽车构造及工作原理,并能对汽车的发动机、刹车等常见的故障进行检修,有的学生很可能会由此成为汽车工程师。

还有一门“生活技能课”(livingskills),旨在对生活中常见的衣食住行问题给予学生指导。如食品与营养的关系、健康问题、财务管理、服装与面料等。课上学到的知识、观点、技能都使学生明白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

实验中学楹联课程 篇10

深邃

明朗——楹联之妙趣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因其多悬于楹柱,也称为楹联。传说起源于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的新春门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也有资料说,过春节张挂对联称之为春联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的,也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了。对联在我国也是历史悠久,千百年来,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对联作品。同时,对联又是我国文学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形式。在从前,无论文人高士、王公贵族,以至普通百姓,家家都少不了对联;就是海外,只要有华人聚居的地方,也都随处可见,具有雅俗共赏的特色。对联从诗歌脱胎而出,同样讲究平仄、虚实、声律、对仗。好的对联,不但要合乎规格,还必须切合有关的人、地、时、事,用典恰到好处,富于文彩。

对联也有利于培养和训练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应对能力、创新能力、快速反映能力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她成为我国启蒙教育最为基础的功课之一。学生读书,必背《声律启蒙撮要》,从“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开始。近些年来,不少中小学都在开展对联活动,多届高考也用对联来作考题。同时,写作和欣赏对联,还可陶冶情操,激励斗志,发挥聪明才智,倡导精神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全国各地,都在开展创建楹联大市、大州、大县活动。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精粹,对联只有上下二联,也就是只有两句话。但她却能表达非常精辟而且非常完整的意思。这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文学体裁所无法达到的。对联又十分凝炼,一般只不过七八个字,十字以上的都不多,虽然有些地方悬挂几十甚至上百字的长联,但那种长联作

起来不易,读起来费劲,没有短联那么受人欢迎。对联具

有十分深邃的意境,却又能非常明朗地表达作者喜怒哀乐的心境状态和爱憎分明的处世立场。

鹤峰县实验中学为了搞好楹联教学,编辑了这本《楹联校本教材》,很有意义。教材共22讲,编得很有特色,内容上很全面而且符合《联律通则》。在教学设计上很有创意,每讲根据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环节,分“自主研修”、“自主学习”、“延伸阅读”、“课外实践”、“课堂思考”、“课堂练习”、“课前阅读”等不同步骤,使学生学习时不会感到程式化,而会更加觉得学得轻松而有趣,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联是形式精短而内涵深邃的文学艺术,故序亦不可繁芜。谨祝鹤峰县实验中学诗联教育获得佳效!

第一讲 对联概述

[自主研修]

一、什么是对联?

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通常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一组对偶语句,一般分上下联(出句及对句)两部分,上下联要求字 数相等、结构相同,通常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言简意深,对应位置还要词性相同。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楹联有偶语、俪辞、联语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肇始于明代。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不仅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丛香花,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箱奇珍。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二、对联是怎么来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元日》

“新桃(符)”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楹联习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晋时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现合律讲究的对句,可视为其形成的重要标志。从五代十国开始,出现完整意义上的春联,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七百余年了。在长期的传衍过程中,楹联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互相影响、借鉴,历北宋、明、清三次重要发展时期,形 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

[延伸阅读] 对联的起源-1 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古老风

俗。桃符,即春节时挂在大门两边的桃木板,画有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或书其名字,分挂大门左右两边,用以驱鬼避邪。对联的起源-2

张贴门神:神荼郁垒的形象,唐代以后被秦琼、尉迟恭所取代。二人是唐初的开国功臣,也是太宗手下的猛将,传说由於泾河老龙被斩,引起鬼混唐朝,闹得太宗不得安宁,命秦琼、尉迟恭把守宫门,才镇住鬼怪。后来太宗令画其像,贴於宫门上,从此有了张贴门神的习俗。

对联的起源-3

对联为骈文和律诗的产物。对句起源极早,六朝骈文集对偶之大成。初唐沈、宋完成律诗的格律,诗的对偶更为固定化、规律化。

对联最迟起於唐代。诗人刘郇伯与范酇为诗友,范云:「岁尽天涯雨。」久无对句,刘谓:「人生分外愁。」这是五言诗的对句。李义山:「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温庭筠对曰:「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成熟的口头对联,於此时出现。对联的起源-4

五代时期,《宋史.蜀世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后蜀国君孟昶以学士辛寅逊所撰非工,在公元964年除夕,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为最早的春联,春联是对联之一。

[课外实践]

利用节假日走访村镇居民、商店、名胜古迹,摘录三两条对联。

第二讲 对联的种类

[自主研修]

一、按用途分类:

1.节令联——一年二十四节气,均可入联,主要指春联。如: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2.专用联——婚丧嫁娶联,行业联,座右铭联、题赠联、风景名胜联、趣味联„„

①婚联:花好月圆欣大喜;珠联璧合结良缘。

②孙中山逝世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况之功。③理发师的对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铎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④座右铭联: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⑤张謇题大生纱厂联:枢机之发动乎天地;衣被所及遍我东南。

⑥孙中山赠黄兴联: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⑦狼山广教寺联: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⑧趣联、巧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

二、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王安石集谢贞、王籍诗句联: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南京莫愁湖联则是集韩愈、李白诗句而成联:水如碧玉山如黛;云想衣裳花想容。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守株待兔;缘木求鱼。

众志成城,众擎易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三、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

3、长联(百字以上)„„ 例略

四、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联珠对)。

张謇少年时一副答老师的对联,堪称事对、反对、工对、绝对(江泽民总书记亦能朗朗上口):人骑白马门前过;我踏金鳌海上来。

王维的工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

流水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北京天然居饭店的回文对: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写弥勒佛的顶针对: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鲁迅去世时,曾是论战对手的同乡徐愗庸送挽联(可视为一设问联):敌乎?友乎?余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谐音对:“贾岛”醉来非假倒;“刘伶”饮尽不留零。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清朝有人所撰的嵌字联:顺天康民雍然乾坤嘉王道;治世熙务正是隆春庆诏光。

隐字联:两舟并进,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对联: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课堂思考]

1、欣赏拆字联:“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你能看出几个字呢?

2、欣赏隐字联:“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角亮;池中栽藕,节节太白理长根”,你知道这副联说的是哪两个名人吗?

3、欣赏嵌字联:“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这副联是纪念哪位名人的?联中暗含了他的哪些作品呢?

4、欣赏数字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是古时候一位家境贫寒的秀才于过年时所作春联,大学者郑板桥经过时,一看就明白了。请体会一下此联的意境,想想,还缺少哪些数字?再试作一横批以点题。

第三讲 声律启蒙

[自主学习]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开始声律启蒙的训练,对声调、音律、格律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一些声律方面的著作也应运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间车万育所作的《声律启蒙》,则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略选一二,以飨读者: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 晴对雨,地对天,天地对山川„„

[课堂练习]

1.下面的几组句子,有的属于对联,有的不是,请你在属于对联的后面括号内打√。

A.财源滚滚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B.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C.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D.万里纵横,叠叠关山难阻断

四方联络,条条车路任通行

()

E.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F.名著时作伴,益友常为师()

2.请你把下面两行成语,进行连线,使之组成对联。

A.守株待兔

a.家破人亡

B.津津乐道

b.缘木求鱼

C.贼眉鼠眼

c.深恶痛绝

D.冷嘲热讽

d.虎背熊腰

E.零敲碎打

e.夸夸其谈

F.妻离子散

f.胡搅蛮缠

[课外阅读] 上网查阅或到图书馆借阅《声律启蒙》。

第四讲 楹联故事——中华智慧

[课前阅读] 上网查找一些能展示中华智慧的趣味楹联故事,准备课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活动:讲故事比赛] 故事一:解缙斗智 解缙(1369-1415),字大绅,江西吉水人。少有神童之称。解缙小时候家里很穷,但解缙家对面就是曹尚书府,曹尚书家院内种有大片绿竹林。一年春节,大年廿八,解缙借尚书家的景写了副对联贴在自家的破门上:

“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管家立马将这事向曹尚书禀报。曹尚书想:“这竹子是我的,凭什么让我家的东西白给你炫耀显摆呢?”

他马上召集家里的十几个长工,每人手持一把锋利的砍刀,将竹子砍掉了半截。

看到这一情况,解缙不动声色,在原来的对联上加了两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管家立马将这事又向曹尚书禀报。曹尚书气不打一处来,心

想:“老子把竹子连根挖了,看你还写什么狗屁对联!”他马上召集家里的十几个长工,每人手持一把锋利的锄头,将院内的竹子连根挖了。

望着光秃秃的院子,曹尚书得意地笑了。

谁知,大年三十一大早,曹尚书一推开门,就看到解缙家的门联变成:

“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曹尚书看后,气血攻心,大叫一声,昏死过去。故事二:王羲之续春联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贴大红对联。大书法家王羲之也写好一副对联贴到大门上,回到屋中不一会儿,家人来报:“贴出去的对联不见了。”王羲之出去一看,果然刚贴出去的对联没有了,浆糊还是新的,无奈只好再写一副贴上。不一会家人来报:“对联又不见了!”原来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非常有名,一字千金还求之不得,人们为了求他的字,就想出了这么个办法:去偷揭对联!那是专门有人在一旁等着,见王羲之贴好对联转身走后,就急忙去揭下来拿回家珍藏。

这种事情王羲之还生不得气,不能说什么,谁让他有那么多的粉丝呢。但是对联还是要贴的,王羲之在屋中漫不经心的踱着步,想出了一个妙法,就又写了一副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写完叫家人再去贴到大门上,家人说:“贴上又叫人偷揭去了怎么办?”王羲之说:“你只管贴,这回就不会有人再偷了。”家人贴好对联后在门后等着看谁还偷。只见来了几个人在门前看了一阵子都走了,果然没有再偷。原来这副对联上的话不吉利,大过年的谁愿意偷回去贴在自己的大门上?时间长了,浆糊也干了,对联就揭不下来了。

大年初一大清早,王羲之就把已经写好的续联贴到上下联的下方,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

[课堂思考] 清朝大学士纪晓岚幼时读私塾,聪敏过人,过目不忘,出口成章,有小神童美誉。其师石先生甚爱之,只因功课对他毫无压力,他便偷闲喂家雀塞进墙洞里,再用砖头把洞堵上,石先生发现这个秘密,怪其不务正业,便偷偷将家雀摔死又放入洞中,然后在堵洞口的砖上戏题一上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纪晓岚下课又去喂家雀,却见砖上对联言明家雀已死,他猜知是石先生所为,便在旁边续对一下联

„„

石先生看到续联后,大光其火,却又无可奈何。聪明的你,试着模仿对联的格式,对上一对?

[课外作业] 利用电脑或其他手段查找三条有趣的楹联。

第五讲 楹联故事——民族脊梁

[课前阅读] 上网查找一些能反映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名人名联故事,准备课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活动:讲故事比赛] 故事一:千古罪人遭唾骂

在杭州西湖岳飞墓旁边,有四个反剪双手的铁铸雕像跪在岳飞像前,他们分别是秦桧夫妇及其同伙万俟卨、张俊等四人。墓前还有一副对联,非常形象的刻画了忠臣与奸臣:“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据史书记载,初建岳王庙时,前来朝拜进香的游客,蜂拥而

至,不分昼夜。当四个铁像铸成放置之后,游客纷纷向秦桧夫妇铁像吐唾沫,以示愤恨,还有人用秦桧与王氏追悔和相互埋怨的口吻,分别在秦桧、王氏的铁像上挂了上下两联:

秦桧:“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王氏:“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这副联语,写得诙谐风趣,痛快淋漓地刻画出彼时彼地两个历史罪人的丑恶的心理状态。

故事二:书记员妙对骂敌酋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中国的天津、北京,烧杀掳掠、无所不为,腐败的清政府无力抵抗,只好议和。

开会议和那天,清政府还派乐队奏乐,以此表示欢迎。八国联军的代表们看在眼里,洋洋得意。

有一个侵略国的代表自称是“中国通”,他对清廷代表说:“对联是贵国文化的特有形式之一,满有趣味。现在我出一联你们对,对上我给你们磕五个头,对不上你们给我磕五个头。”不等清政府的代表回答,他就出联道:“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联语的前四字共有八个王字,显然是指八国联军,他借此炫耀自己。在场的其他侵略者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一阵狂笑。

再看清政府的代表们或目瞪口呆,或埋头不语,大家虽然胸有不平,但都不能对,首席代表更是惶惶不安。

正在这关键时刻,代表团中一位年轻的书记员投笔在地,铿锵对答道:“魅魑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下联的前四字是传说中的四种妖怪。对联以蔑视的口吻,严励遣责侵略者就像四个小鬼一样,侵犯了我国的领土主权。

他这一对使中国代表团大大地出了一口气,侵略者听后不敢在鼓噪,尤其是那个出联挑衅者听后瞠目结舌,不得已向北方磕了一个头,引起大家哄堂大笑。

[课堂思考]

1、明朝顾宪成曾为无锡东林书院作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一联形象反映了作者的“

”的爱国情怀。

2、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的一家小报上立即刊登一联: “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请与同桌以“说话”的形式品赏此联。

[课外作业] 利用电脑或其他手段查找三条爱国楹联。

第六讲 对联故事——励志成才

[课前阅读] 上网查找一些能激励我们成长、成才的楹联故事,准备课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活动:讲故事比赛] 故事一:林则徐壮志凌云

林则徐小时候,有一次,老师带学童们游鼓山,爬上鼓山绝顶峰时,一派天风海涛,令学童们兴奋不已。老师以“海”为题,出一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让学童们对下联。没多久,有位学童首先对出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他,就是林则徐。上联写站在鼓山上,可以望见无边的大海,海的尽头,就是天了,海天相连,气魄可够大的。寓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林别徐的下联则以脚踏绝顶峰,堂堂正正,顶天立地,一览天下小!抒发了凌云壮志。上下联平厌、对仗都很工整、和谐,意境更佳。

故事二:苏东坡知错能改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傲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从此,苏东坡发愤努力,谦虚好学,终于成为一代大家。

[课堂思考]

1、林则徐对出“山登绝顶我为峰”,张謇小时候也曾对出“我踏金鳌海上来”等等,这些对联都抒发了他们从小就立下了鸿鹄之志,但,一个人要想最终成功,还需要哪些品质呢?

2、从苏东坡身上,我们又有哪些启发呢?

[课外作业]

清朝蒲松龄年轻时也曾热衷功名,但屡试不第。后来,他决定不再科举,转而从事小说创作。为此,他还作对联一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在这一对联的激励下,他耐住寂寞,皓首穷经,终于创作出了名垂青史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曾撰一联,以赞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人生需要理想,理想需要激励,请上网或到学校图书馆里搜集五条励志对联,摘录下来。第七讲 楹联结构特征之一——字句对等

[自主研修] 字句对等是指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这一规则包括了字数和句数两个层面的含义,整体而言,一副对联上下联的字数要相等;在多分句的情况下,上下联各自包含的分句数要相等,每个相对应分句的字数也要相等。

1、马长泰题岳阳楼联:

两字重千斤,可担当,堪称大任; 一楼辉四海,因耸立,始见强邦。

2、陆润庠题苏州寒山寺联:

近郭古招提,毗连浒墅名区,渔水秋深涵月影; 傍山新结构,依旧枫江野渡,客船夜半听钟声。

3、清孙髯翁题云南大观楼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课堂思考]

1、填空:

家对:

; 行对:

; 甜对:

; 高雅对:

; 英雄对:

2、袁世凯死后,湖南一个叫王壬秋的人写了一副挽联给袁世凯:

“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年。” 这副对联符合楹联的结构特征吗?

王壬秋为什么会这么写呢?猜猜看,这里面有什么玄妙?

第八讲 楹联结构特征之二——词性对品

[自主研修]

词性对品是指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其词类属性相同,构成对仗。

“对品”,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按现代汉语语法对词性的分类,(即名、动、形、代、数、量、副、介、连、助、叹、拟等),上下联对应的词或词组,其词性要相同而为成对,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二是上下联对应的字词,要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即传统的字类虚实相对,或者传统的对偶辞格而成对。古人属对一般把字分作实字、虚字、助字和半虚半实字。其定义是:“无形可见为虚,有迹可指为实;体本乎静为死,用发乎动为生;似有似无者,半虚半实。”“实、虚、死、活”,就是词性概念。与现代汉语语法词性的分类对照,所谓的“实字”都是名词;“半实”是抽象名词;“虚字(活)”是动词;“虚字(死)”是形容词;“助字”就是包括现在所说的连词、介词、助词等虚词;“半虚”,除方位词外,还包括一些意义比较抽象的形容词和时间词。古人属对的要求是:“实对实,虚对虚,死对死,活对活”。符合二者之一者,均可成对。

一、词的分类和兼类

同样一个词,在不同场合下有不同的词性,但词义是一样的,这些词称为兼词。在对联创作中一定要弄清词的兼类性质,否则会产生词性不对仗问题。例如:

动词与名词互兼的:代表、建设、领导、教育、指导、武装、思想、觉悟、解放„„

形容词与动词互兼的:密切、丰富、健全、团结„„

名词与形容词互兼的:科学、矛盾、理想、经济„„

连词与副词互兼的:另外、随、同时„„

二、词的歧义

兼类是指一个词在义不变情况下的不同词性问题。如:“教育”这个词,不论是动词还是名词,其意义都是一样的。汉语中还有一些词,在不同场合下,其意义不一样,这是词的歧义。有的是同音异义,有的是异音异义。例如:“白”字指颜色时,是形容词;指说话(道白)时,是动词;指什么也没得到时(白来一趟),是副词。再如“先生”这个词,用在称谓上,是名词;用在动植物生长方面,“先”是副词,即先后的先,“生”是动词,即生长、出生的意思。“校”字读xiao时是名词,读jiao时是动词。

对联中词性的“正对”关系对联中上下联所对应的词,必须是同词性的,即“正对”关系。符合这种对应关系的,称为“词性对仗”。

如名词对名词: 高潭悬日月; 深水映春秋。

动词对动词:去草搜奇石;留云补断山。形容词对形容词: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量词对量词:千朵莲花三尺水;一湾明月半亭风。

副词对副词:少目焉能识文字;欠金安可望功名。

介词对介词: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叹词对叹词:咦,哪里放炮?哦,他们过年!

[延伸阅读]

1、对联中的词性变化

先看一副对联:

“春到草先绿;风来花已知”。

此联中有形容词对动词情况,这是不是“词性不对仗”呢?我们说这是对仗的。因为汉语中有很多词在使用中发生了“变性”。如:表示颜色的形容词红、绿、黄、蓝、白等,后面加上一个“了”字,就成动词了,“草原绿了”、“花红了”、“麦子黄了”等中的形容词都变成了动词。表示形状的形容词宽、长、短、高、肥、窄等,后面加“了”字也可变成动词。另外,一些动词后面加了“的”字成“着的”,也可以变成形容词。如:断的、碎的、破的、裂的、开的、熟的、生的等,都成了形容词性的词了。由于对联用语是很精炼的,往往省去了“了”、“的”、“着的”,然而,还是变了性的词。

如:新壶蒸绿片;破笔绘枯枝。

由上所述,在评价对联的词性对仗问题时,一定要弄清楚词的变性问题。

2、词性对仗的通融

词性对仗原则上必须是同类词相对应。但由于汉语的词类有些是相近的,且语法功能又是一样的,所以在创作对联时,也允许一定的通融、灵活。例如:叹词、语气词、象声词之间可以相对仗。

有的名词与代词可以相对仗。如: 山若有灵就识我;水如无意莫回头。有的形容词与动词可以相对仗。如: 莺歌燕舞;海晏河清。

有的形容词与数词可以相对仗。如: 百家纷踵迹;大隐始著书。

有的名词与量词可以相对仗。如: 万家灯火;百尺波涛。

有的量词与数词可以相对仗。如:

七鸭浮塘,数数三双一只; 尺鱼跃水,量量九寸十分。

[课外练习]

1、入云龙对:

2、孙行者对:

3、比目鱼对:

4、行千里路对:

5、福无双至对:

6、一身正气对:

7、海阔凭鱼跃对:

8、千山鸟飞绝对:

第九讲 楹联结构特征之三——结构对应

[自主研修] 结构对应是指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及虚词的使用、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从现代汉语语法学的角度讲,也就是说,相应的句式结构或词语结构要尽可能一致,即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或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

合成词(组)的构词方式

1、联合(并列)结构:

同义联合 如:人民

肝胆 撰写 修建 富裕 善良

反义联合 如:天地 东西 褒贬 沉浮 难易 冷暖

2、偏正结构:前一个词修饰后一个词。前是偏义,后是正义;前者像枝叶,后者像树的根干。

形容词或名词、动词、数量词、代词+名词如:大江 寒门 佛门 我国 鹏程 征程

形容词或副词、动词+动词 如:畅想猜想 还想 悲鸣 轰鸣 争鸣

3、主谓结构:前边词如同主语,后边词如同谓语;前者是被陈述的对象,后者是陈述部分。

名词+动词 如:水流 花开 叶落虎啸 名词+形容词 如:心急 胆怯 年轻情深

4、动宾结构:前后词间有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前者表示动作或行为,后者表示动作或行为所支配的对象;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宾语。如:滑冰签名 治国 补课

5、动补结构:前后词间有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经常以后者来补充说明前者,在整个词义上,以前者为主;前者如动词谓语,后者如补语。如:说明改好 提前 抓紧 赶跑 吃饱 望远 登高 美甚

6、介宾结构:介词把它所带的宾语介绍给主语,介词在前、宾语在后。介宾式可以短到两个字,长到好几个字。如:为国 向沙漠 在花前 对月自海上

关于“结构对应”这一基本规则,必须说明的是,古人在诗文的对仗实践中,只是立足于字的相对,几乎没有涉及词和词组的概念,更没有涉及短语及句子的概念。句式结构对应的上下联一定可以构成对仗,但已经构成对仗的上下联不一定都句式结构对应。王力先生在谈到“对仗上的语法问题”时说,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课堂练习]

1、请根据上联将下联做适当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阕?

下联:树边红雨

小苑西回

此中有舜日尧天

看池边绿树

莺唤起一庭佳丽

2、读成语,做楹联。精卫填海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女娲补天

动如脱兔

黔驴技穷 狐假虎威

呆若木鸡

3、连线:

勤奋人梯擎旭日

说南道北世间情 文坛日丽千华艳

芬芳桃李报春晖 师生一体同兴教

教苑风和万树新 春滋桃李花千树

桃李满园总是春 谈古论今天下事

党泽人民福万家

[课外竞赛]

1、填空:

①风定花犹落;鸟鸣山。

②胸怀有度乾

大;心底无私天

宽。③吴宫花草埋

径;晋代衣冠成丘。④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

铸佞臣。⑤雄姿抖落千层浪;壮志冲开。

⑥细雨绵绵,丝丝新绿;和风,吹拂点点清凉。⑦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波涛洗尽古

愁。⑧绿柳间红桃,桃红间柳绿;青山映,水碧映

。⑨何物动人?二月桃花八月桂;有谁益我?三更灯火

。⑩欧阳修醉翁亭中

;范仲淹岳阳楼上替君忧。

2、楹联求对:

上联:乘风破浪遨学海; 下联:。

第十讲 楹联韵律特征之一——节律对拍

[自主研修]

节律对拍,是指上下联句的语句节奏保持一致。节律,也称节奏、音步,即有规律的重复。语句节奏的确定,既可以按“声律节奏”以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个节奏,如五七言律句均为奇数句,故每句的尾字为单字而占一个节奏;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按语句中语意的自然停顿处来确定节奏点。

语意节奏与声律节奏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例如:“风云三尺剑”,按声律、按语意划分,节奏均为:风云/三尺/剑。而如:“于无声处听惊雷”,按声律节奏则为:于无/声处/听惊/雷。按语意节奏则为:于/无声处/听/惊雷。

按语意节奏确定节奏点时,遇到不宜拆分的三字、四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中间不再细分节奏点。

1、声律节律。

是利用平仄声的交替与对立产生和谐的音节停顿来实现的。声律节律是律诗的根本,其显著特点是按照诗中用字顺序,以两个字为一节奏,每一声律节奏第二字为节奏点(即音步)。律诗的声律节律在五、七言的律诗中主要为二二一和二二二一这两种语音节奏。

五言联为二二一节奏:临水/看云/起;钩帘/待月/来。

七言联为二二二一节奏: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2、语意节律。

是依词语结构划分,即语意所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方式。语意节奏无固定的字数。

四诗/风雅颂;三立/德功言。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课堂练习]

请你自己尝试着将下列联句划分节奏,并大声朗诵。

1、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2、国祚不长,八十多天袁皇帝;封疆何窄,两三条巷伪政权。

3、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 孝悌忠信礼义廉,没有铜钱可做来。

4、九州风物,荡漾胸中,一任他海阔天空,鸢飞鱼跃; 三晋溪山,奔腾眼底,合归我松青柏翠,鸟语花香。

5、挥泪叙从头:抗战三四年,吾伯有死,吾叔有死,吾兄有死,吾弟有死,吾师有死,吾友有死,吾徒有死,吾侄有死。到如今五亲离散,六眷飘零。总算为国家尽忠,替民族尽孝。

伤心话遗裔:悲愁千万种,饥者无依,病者无依,老者无依,幼者无依,鳏者无依,寡者无依,孤者无依,独者无依。徒令我两鬓枯萧,百忧丛集。真不知何处报怨,到几时报仇?

第十一讲 楹联韵律特征之二——平仄相对

[自主研修] “古今声调分平仄;平仄联规贯古今。”

平仄相对是对联的六大基本规则之一,了解并掌握对联的平仄,是写作、欣赏、品评对联的重要条件。

一、什么是平仄?

所谓平仄,就是汉字声调的两大类型。汉字的读音是不断变化的,元代以前的读音同现代的读音是不同的,所以就出现了古声(旧声)和今声(新声)的区别。

1、古声:包括“平上去入”。为写诗方便,南朝(一说初唐)时搞了“四声二元化”,就是平仄两大类。

“平”就是平声(第一、二声),如:街、音、名、平。

“仄”包括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和入声。需要说明的是,入声只为古声中特有,发音较为短促。随着时代的变迁,全国各地区汉字的读音也发生了变化,古入声字,除吴语、客家语、闽语、粤语、湘语、赣语等30%的地区保留以外,其他70%的地区,从元代起已变为平、上、去三声了。在现代汉语(标准普通话)中,入声已经并入其他音调中了。

如:姐、引、岷为上声,界、印、命为去声,节、格、白、促、煞为入声。

2、新声: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归入平声,上声、去声归入仄声。轻声字,有人主张为仄声,有人则认为可平可仄。

如:“妈”字为阴平,“麻”字为阳平,“马”字为上声,“骂”字为去声。

在实践中我们用新四声还是古四声呢? 中国楹联学会颁布的《联律通则》(修订稿)第八条指出:“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二、尾字平仄规则

尾字平仄规则很简单,就是上联末字是仄声,下联末字是平声。这是铁律。

但也有变格,如岳麓书院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则是平起仄收。泰山壶天阁联:“登此山一半已是壶天;造绝顶千重尚多福地。”也是上平下仄,这是特例,不可为律。

春节期间走在街上仔细看看,很多对联也不符合这个规则,有的上平下仄(多数是上下联贴反),有的是全仄,还有的是全平。

三、句中平仄规则

1、“相邻音步、平仄交替”:在联句中,一般的平仄规则是:相邻音步的平仄要交替。不交替的,谓之“失替”(串声),在对联中是不允许的。音步,也称节奏点,就是词组单位稍加停顿的地方。汉语行文,多数可以按“二字而节”作为节奏点,比如:中国、人民、万岁等;三字音步较少,比如:共产党、门头沟等;四字以上的音步更少,比如:乌鲁木齐、三十六计等。

2、“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古人论诗的平仄时有个标准,叫“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同样适用于对联。因为第二四六字都处在音步的位置,所以它们必须平仄交替,而第一三五字处可不拘泥。

如五言句:“山河增秀色”,“河”为平声,“秀”字为仄声;“大地播春晖”,“地”字为仄声,“春”字为平声。

如六言句:“冬去山明水秀”,“去”字为仄声,“明”字为平声,“秀”字又为仄声;“春来鸟语花香”,“来”字为平声,“语”字为仄声,“香”字为平声。

如七言句:“玉海金涛千里秀”,“海”字为仄声,“涛”字为平声,“里”字交替为仄声;“红楼绿树万家春”,“楼”字为平声,“树”字为仄声,“家”字为平声。

3、“语意之间、平仄交替”:如果有的联文节奏点不是“二字而节”,就不适用“二四六分明”,而以语意(节奏点)论平仄的交替。如,林则徐赠梁章钜联:

曾从/二千石/起家,衣钵新传贤子弟; 难得/八十翁/就养,湖山旧识老诗人。

此联第一分句的三至五字为一节奏点,上联的节奏点是“从”、“石”、“家”,字声分别为平、仄、平,是交替的。下联的节奏点是“得”、“翁”、“养”,字声分别是仄、平、仄,音步的平仄也是

交替的。所以,按音步论平仄才是正确的。

4、“领字不拘平仄”:如果联文中有领字,不管是一字领、二字领、三字领,均不与被领词语一起计节奏点,领字不拘平仄相反律。如蒲圻翼江亭联:

江水无情红,凭吊当年,谁别识/子布/卮言、兴霸良策; 湖山一望碧,遗留胜迹,犹怀想/周郎/声价、陆弟风徽。联中的第三分句的“谁别识”、“犹怀想”为三字领,不与所领的八个字计算节奏平仄。在三字领中,仄声占大多数。

四、上下联间平仄规则

上下联间,相应音步的平仄要相对(相反),不相对的谓之“失对”(串调)。为便于说明规则,现将三至七字的平仄格式列出。

1、三字句:

A、平平仄;仄仄平。例联:牛须草;马面菘。B、平仄仄;仄平平。例联:游地府;闹天宫。

2、四字句:

A、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例联:精神万古;气节千秋。B、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例联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杰”字古入声)

3、五字句:

A、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例联:春来花影动;露滴柳丝垂。(“滴”字古入声)B、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例联:竹柏门庭喜;(“竹”字古入声)田园气味长。

4、六字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例联:柳下清琴皓月;花前益鸟春风。

5、七字句:

A、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例联:柳眼桃腮舒化日;莺歌燕舞闹春风。B、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例联:春风掩映千门柳;暖雨催开万径花。

总的规则是:第二、四、六字,上下联的平仄必须相对(相反)。第一、三、五字,尽量按正格安排平仄;如果因组词、造句、表意需要,也可以变格。

例联:东风送暖千乡喜;宪法从心万户春。――││――│

││――││― 其平仄完全符合B式的格式。

例联:桃花人面红相映;杨柳春风绿更多。―――│――│

―│――││―

此联上联第三字本应为仄声,这里用了平声;下联第一字本该仄声,这里也用了平声,都是可以的。一三五不拘平仄,为撰写对联减少了困难。

五、句脚平仄规则

复句联句脚的平仄有无规则呢?从对联产生至今,尚无权威部门做过硬性的规定,但有研究者从浩如烟海的历代对联中,摸索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清人林昌彝说:“凡平音煞句者,顶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顶联亦以仄音。照此类推,音节无不调叶。”这段话换一种说法,就是“仄顶仄,平顶平。”但这只是总的规则,但在实践中可以灵活运用,不能因律害意。

六、句间衔接的平仄

句间衔接处的平仄安排,尚无规则,作者有充分的自由。

[延伸阅读]

1、古声与“平水韵”

现在我们写诗、填词、作联,必须讲究平仄,熟练掌握新声和旧声。新声的标准就是《新华字典》,声标分别是“―∕√\”,比较好办。古声的标准是“平水韵”。南宋时期,山西平水人刘渊,编过一部供科举考试时专用的官韵书,叫《壬子新刊礼部韵略》(107韵),平水,是当时平阳府城(今山西临汾新绛县),因城西南汾水的支流叫“平水”而得名。到了金代,王文郁把刘渊书中同用的韵加以归并,又编成一本书,叫《平水新刊韵略》(106韵)。清康熙年间,由张玉书等人奉敕编著《佩文韵府》(106韵),成为后来通用的韵书。如有此类工具书,方便使用;如果没有此类工具书,只要弄清“古入今平”的常用字即可,实际上最常用的不过百字,记在心里,可以免除翻检工具书的麻烦。

2、平仄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要因声害意,不要死板地拘泥于平仄规则。南京随园有一副对联:

“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孝悌忠信礼义廉,没有铜钱可做来。”

下联的第二、四、六字均为仄声,不合交替规则,但千百年来人们习惯那样说,不便改变次序。

有的巧趣联,也不受平仄的约束,如联:

“坐,上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2)要有群众观点。魏传统说:“在艺术技巧上要不断总结、提高、丰富和发展,但目前更重要的是普及,要面向大众,保护群众喜爱对联的积极性。对于群众的对联创作,在格律上要放宽限制,要区别不同的对象,逐步提高。”

(3)要有时代观点。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具有时代气息的词组、语音、节奏,要吸引到对联的创作中来。声律的平仄,现在实行“双轨制”是完全正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四声终将代替旧四声,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不容置疑的。[课堂练习]

请选出最符合楹联特征、规则要求的对句:

1、云纱轻掩月()

A.雾霭浓遮风

B.锦绣漫嫣红

C.水镜不沾尘

D.雾笼山水幽

2、落叶知秋意()

A.飞花惹春愁

B.流云晓月情 C.浮云动客心

D.飘柳晓春情

3、阶前浅草融春意()

A.户外青山入画图

B.院里残荷傲秋霜 C.座上香茗暖客心

D.院内红梅舞燕姿

4、书窗不许春闲度()

A.梅苑何妨燕暂留

B.学海更须舟苦行 C.教室何妨我静修

D.石径应怜草漫生

5、一剪梅花风弄影()

A.满堤垂柳叶鸣春

B.半窗月色枕生寒 C.三更明月照山城

D.三春秋雨送行书

6、清风卷走一帘月()

A.细雨润开千枝花

B.瑞雪飘来满院梅 C.野渡捎来四壁云

D.细雨吟来万户春

7、一径风声飘落叶()

A.六朝山色拥重楼

B.半山雨露润流云 C.群峦云飞隐残阳

D.半江秋水涌悲歌

8、梨花院落溶溶月()A.榆荚临窗片片雪

B.带水芙蓉点点雨 C.丁香初绽悠悠云

D.柳絮池塘淡淡风 第十二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比喻

[自主研修]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比喻的事物。喻词: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

1、明喻(甲像乙):本体、喻体、喻词齐全。

如山西应县木塔联:

俯瞻桑乾,滚滚波涛荧似带;遥临恒岳,苍苍峦嶂屹如屏。此联写登木塔所见山河状况。桑乾“波涛”、恒山“峦嶂”是本体,“带”、“屏”是喻体,“似”、“如”是喻词。

2、暗喻(甲是乙):喻词多用“是”、“为”。有时省去喻词。

如郭沫若题新疆天池联:

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

上联,将深蓝的天池水比作盛在砚底的浓墨,池周围的山如砚池边缘;下联,将山上的密密树木比作挺立在笔杆前端的毫毛,座座尖山就如枝枝笔杆。生动、形象,有意境。

3、借喻(乙代甲):本体、喻词都不出现,只出现喻体。

如小凤仙挽蔡锷联:

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蔡锷是护国军统帅,是推翻袁世凯后死的,死时年仅三十五岁。周瑜是在赤壁大捷后死的,享年不过三十六岁。用周郎比蔡锷恰当。下联又将蔡锷比作唐初军事家李靖,自比慧眼识英雄的红拂女,都很得体。

[课堂练习]

1、诗联填空:

①大漠沙如

;燕山月似

。②江作青罗带;山如。

③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

④日出江花

;春来江水

。⑤山河破碎

;身世飘零。

⑥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

⑦自在飞花轻似

;无边丝雨细如。

⑧心似平原驰马,易纵难

; 学如

,不进则退。

2、阅读楹联故事,思考并回答问题。

唐玄宗的宠臣杨国忠,嫉恨李白的才华,心里很不服,总想奚落他一番。一天,杨国忠想出一个办法,约李白去对三步句。李白一进门,杨国忠便看着李白,讥讽道: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李白听了,微微一笑说:“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杨国忠想赶快走完三步,但刚跨出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喊道:

“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杨国忠听后,觉得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十分尴尬„„ 请问这副联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杨国忠为什么会觉得尴尬?

第十三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比拟

[自主研修] 比拟,就是把人或物异化,即把物当作人来写,把人当作物来写,把此物当作另一物来写。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而且新鲜,唤起读者的联想,增强作品的美感,提升作品的意境。

1、拟人:将物当作人来写,移情于物。

如赵朴初题峨眉山清音阁联:

天着霞衣迎日出;峰腾云海作舟浮。

上联写日出时景象:朝霞满天,老天像为欢迎红日出来,特意穿上霞衣。这是把天当作人来写。下联是比喻。

如郑板桥撰的春联: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春风多情,不怕柳树怪他唐突,而大着胆子为柳梳理秀发;夜雨风格高尚,不愿惊扰人,偷偷地去滋润娇嫩的花朵,做了好事不希望人知道。这样一写,使风拂柳条、雨下花草顿生浓浓的情趣。下联还使人联想起杜甫《春夜喜雨》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拟物:是将人当作物、此物当作另一物来写。

人拟物,如:

文坛花争艳;桃李果竞先。

这是说文艺界人才济济,年轻作家朝气蓬勃,流派多,成果不断涌出。

物拟物,如昆明金殿联:

金殿凤凰鸣晓日;玉阶鹦鹉醉春风。

金殿在昆明市东北的鸣凤山上,鸣凤山又称鹦鹉山。“凤凰”、“鹦鹉”本为山名,此联本意是说金殿华丽,很有生气,山上景色可观,却将无生命的山,真当作有生命的凤凰、鹦鹉来写了。

[课堂练习]

1、诗联填空:

①洗砚鱼吞

;烹茶鹤避。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

。③石为迎宾开口

;山能作主乐天成。

④墙上芦苇,头重脚轻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

。⑤天作棋盘星作,日月争光;雷为战鼓电为,风云际会。⑥海纳百川

;壁立千仞。

⑦青山本不老,为雪

;绿水本无忧,因风

。⑧日月潭碧波凝翠日日思归盼统一; 扬子江热浪

天天翘首望团圆。

2、比拟和比喻有相通之处。但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十四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夸张

[自主研修] 夸张,是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将描述的事物故意夸大或缩小,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它可以将深厚的感情、难状的物象,有力地表达出来,使文辞飞动。夸张要使读者明白这是夸张,不致引起误会。夸张要“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夸张的事虽不合理,却合乎情。

1、扩大:将描述的事物加以主观想象,尽量扩大。

如徐悲鸿言志联:

直上青天揽日月;欲倾东海洗乾坤。

联意是:我将直上青天去摘取日月,给人间带来无限光明;我想倾倒出东海的水,去洗净这世界上的一切肮脏。事实上人不可能去“揽日月”、“倾东海”,但是表现了他追求进步、追求光明和济世利民的热切心情。此联激情澎湃,气魄雄大。

又如宁夏古萧关城楼联:

峰高华岳三千丈;险据秦关百二重。

萧关在固原境内,背倚六盘山,是古代关中往塞北的要冲。它“襟带西凉,咽喉灵武”,形势险要,是阻拒匈奴入侵的重要关口。六盘山主峰海拔2942米,华山主峰海拔2100米,六盘山峰确实比华山高,高约三千尺,但联里说高出“三千丈”显然是夸大了。此联说萧关控制秦地关口“百二重”,这个数字也是夸张。

2、缩小:将描述的对象尽量缩小,比实际状况小得太多。

如爱国人士嘲讽在南京的汪精卫伪政权联:

国祚不长,八十多天袁皇帝;封疆何窄,两三条巷伪政权。上联从时间说,以袁世凯称帝作比,极言汪伪政权存在的短暂;下联从地域说,极言其管辖的范围狭小。总之,这个伪政权极不得人心.夸张而合乎情理.又如昆明睡佛山达灭洞联: 乾坤浮一镜;日月跳双丸。

上联写此洞俯瞰浩渺的滇池,感到世界在其中浮动,下联说轮流出没的太阳月亮,如同跳动的双丸,全联写在达灭洞所见的辽阔景象,将极大的乾坤日月视作微小物,传达对宇宙人生的感悟。

[课堂练习]

1、诗联填空:

①千峰拔地;万笏。

②坐地日行八万里;

。③千年古树为衣架;

做浴盆。④直登云麓

;来看长沙百万家。

⑤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故侯安在,只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⑥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龙飞

,重开尧舜之天。⑦酒味冲天鸟闻成 ;酿糟抛海鱼食化

。⑧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当琵琶路当弦。

第十五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衬托

[自主研修] 衬托,是为了突出某事物,运用相似、相关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为陪衬,使某事物显得更加鲜明,使表达宛转多味。被衬托的事物叫本体,用来衬托本体的事物叫衬体。

1、正衬:

如镇江金山寺联:

帆远浮天阔;江空得月多。

用帆远来衬托出天阔,用江空来突出月多。这是用相关事物作陪衬。

又如纪念彭德怀元帅诞辰百周年联:

金牌饮恨,属镂含冤,历史总无情,又演庐山千古恨; 逐客谏书,出师上表,文章诚有价,何如彭帅万言书。属镂,剑名。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谏,赐属镂剑令其自杀。上联以古代忠臣岳飞、伍子胥被冤杀为陪衬,衬出彭帅的蒙冤。下联以古文名篇李斯《谏逐客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为陪衬,显出彭帅为民请命的万言书的崇高价值。

2.反衬:用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作参照,从反面来衬托本体。

如王安石集句联: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此联写山的幽静,用花落、鸟鸣的动来显静。又如秦涧泉题西湖岳墓联:

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由此联可见奸臣秦桧的受世人鄙弃,谁取名“桧”都觉得是一种羞辱,连后世姓秦的人都感到惭愧。此联是反衬岳飞的崇高,受人尊敬。衬托的本体在联内未出现。

3、对照:又称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列在一起,加以对比,用以突出主题。对

照,从广义上来说,也应属于衬托的修辞手法。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对照。

如松江女史撰岳墓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对比鲜明,突出地表达人民对民族英雄岳飞的尊敬和对奸臣秦桧的憎恨。含蓄宛转,脍炙人口。

[课堂练习]

1、诗联填空:

①海内存知己;

。②朱门酒肉臭;

。③蝉噪林愈

;鸟鸣山更

。④紫燕嬉微雨;苍鹰击。

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

,毁于

。⑥先天下之忧而忧;

。⑦沉舟侧畔

过;病树前头

春。⑧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

第十六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借代

[自主研修]

借代是舍去人或事物的本来名称,借用与它关系密切的事物来代替,也就是换一个说法,换一个名称。借代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常见借代有三种:

1、用有关的事物代人

人的籍贯、郡望、官职、谥号、用物、作品、事业所在地等,都可用来代表此人。如柳宗元,河东人,所以称“柳河东”;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称“杜工部”。

如项王庙联:

八千子弟随流水;百二山河委大风。刘邦曾作《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本联惋惜项羽兵败人亡,险固的山河都归属刘邦了。这里借《大风歌》代刘邦。

又如文庙联:

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

此联赞颂孔子的文化教育,如日月光华灿烂,在中外堪称第一。泗水、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处。这是借地代人。

2、用具体代抽象

用具体事物代抽象事物,如用干戈代表武器、战争。如旧时一塾师自挽联:

想吾生竭力经营,无非是之乎者也; 问此去何等快乐,不管它柴米油盐。

“之乎者也”,文言文常用虚词,代表文章,这里引申作文章的句读、讲解,即塾师的日常工作。“柴米油盐”,代称日常生活。

又如李白诗句联: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衣冠,是人体的服饰,就用以代人,特指有身份地位的人。这里借代晋朝的名门世族。

3、用个别代一般

用个别事物代一般事物,如音乐茶座联: 一杯龙井消烦渴;几曲焦桐解虑优。

“龙井”,仅是茶叶的一个品种,用来代一般优质茶。“焦桐”,古琴名,这里用此古琴代替乐器,进而代替高雅的乐曲。

[延伸阅读] 借代与借喻区别:

借代与借喻不同。借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种事物,二者只是相似;借代的本体和借体关系密切,借体往往是本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课堂练习]

1、诗联填空:

①曾三颜

;禹寸陶。

②朱门酒肉臭;

。③红莲开并蒂;彩凤喜

。④

富丘壑;腕底有鬼神。⑤老骥思

;鹪鹩足一枝。

⑥黑发不知勤学早。⑦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

⑧伯乐常在,何愁没有

;青山不老,岂怕不出栋梁材?

第十七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用典

[自主研修]

用典,即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以使联文内容丰富,语言简洁,表达婉转,意思含蓄。用典要准确,忌牵强。用典最好是如同自己说话,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得在用典。

用典有种种情况。有上下联共用一典,有上下联各用一典或数典,或一联用典,另一联不用典。用典的位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用典有直用,有化用。

例如秋日婚联:

诗题红叶同心结;酒饮黄花合卺杯。此联四处用了典故:①诗题红叶。传说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考,偶临御沟,拾得一片红叶,叶上题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阑。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来宣宗放出部分宫女,卢渥恰好与题诗的宫女婚配。后人用红叶题诗表示良缘巧合的婚姻。②同心结。梁武帝萧衍《有所思》:“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后用同心结表示恩爱。③酒饮黄花。黄花即菊花。古代有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李白《九日龙山歌》:“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④合卺(jǐn)。旧时婚礼饮交杯酒。卺,婚礼用的酒器。《礼记·昏仪》:“合卺而酳。”酳(jìn),用酒漱口。以上典故的运用,正适合秋日婚礼,表明婚姻是最佳配合,夫妻恩爱,礼仪完备,热烈欢洽。这是典故的直用

又如朱自清自题堂联: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唐李商隐《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诗是慨叹流光易逝,有个人迟暮之感。朱自清是反用其意,改变了原句伤感、失落的情怀,代之以乐观、洒脱的情调。这是典故的化用。化用,或多或少地要改变典故的原句原意。

纪晓岚对乾隆帝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若周之赤刀大训,天球河图。上联出自《兰亭集序》,下联出自〈尚书〉,“宗器,先世所藏之重器;若周之赤刀大训,天球河图。”赤刀,大训,天球,河图皆为玉器,供祭祀之用。

[课外拓展] 阅读《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著作(或普及本),了解古典诗词中的用典情况。

第十八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排比

[自主研修]

排比,是结构相同、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串地排列起来,可以充分酣畅地表达意思,加强语言的气势。排比,应当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如果只有两个,应属对偶。排比,可以在联首,也可以在联中或联末。使用排比手法,要注意事物的排列顺序。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空间方位为序,或以事物的主次轻重为序。

如1941年元旦,长沙开追悼抗战殉职军民大会,有联云:

挥泪叙从头:抗战三四年,吾伯有死,吾叔有死,吾兄有死,吾弟有死,吾师有死,吾友有死,吾徒有死,吾侄有死。到如今五亲离散,六眷飘零。总算为国家尽忠,替民族尽孝。

伤心话遗裔:悲愁千万种,饥者无依,病者无依,老者无依,幼者无依,鳏者无依,寡者无依,孤者无依,独者无依。徒令我两鬓枯萧,百忧丛集。真不知何处报怨,到几时报仇?

此联用死难者家属亲友的口吻,直抒胸中悲愤。连用了八个“有死”、八个“无依”,显出日寇的野蛮残暴,我全民族受难之深。这样用排比的修辞方式,声声血,字字泪,如暮鼓频敲,震撼人心。倘若将排比改成普通句式,成为“伯、叔、兄、弟、师、友、徒、侄皆有死”,“饥、病、老、幼、鳏、寡、孤、独俱无依”,感情就不若排比强烈,气势减弱。

短联,有全部用排比的如格言联: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上联讲思想方法和自我修养,不要主观、固执,夹杂个人成见。下联讲治学之道,如同治玉要切磋打磨。

[自我鉴赏]

1、欣赏下列对联,体会运用排比所带来的作用。①清人所撰的曾国藩联:

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为将为师为相一完人。②李联芳题武昌黄鹤楼联: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残阳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③现代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写的桂林小广寒楼联:

甲天下名不虚传:奇似黄山,幽如青岛,雅同赤壁,佳拟紫金,高若鹫峰,穆方牯岭,妙逾雁荡,古比虎丘。激动着倜傥豪情,志奋鲲鹏,思存霄汉,目空培楼,胸涤尘埃,心旷神怡消块垒;

冠寰球人皆向往:振衣独秀,探隐七星,寄傲伏波,放歌叠彩,泛舟象鼻,品茗月牙,赏雨花桥,赋诗芦笛。引起了联篇遐想,弄甘陇亩,士乐缥湘,工展宏图,商操胜算,河清海晏庆升平。

第十九讲 楹联的修辞方式——设问

[自主研修] 设问是本无所疑,故意提出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提问后自己再作回答,以示强调;提问后不作回答,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回味。设问,可以使联语形成一点波澜,避免一味平实陈述。设问,有半联内自问自答;有上联问,下联答;有上下联问,都不作回答。

如旧时自勉联:

何物动人?二月桃花八月桂;有谁益我?三更灯火五更鸡。

“三更灯火”,指深夜灯光供我读书。“五更鸡”,指拂晓鸡鸣,催我早起,“闻鸡起舞”,不忘国事。此联是半联内自问自答。如果不用设问,改为一般陈述:“二月桃花八月桂动人;三更灯火五更鸡益我。”显然,语言效果就差了。

又如广州越秀山镇海楼联:

几千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载,故侯安在?只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越秀山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高五层,登楼眺望,全市尽收眼底。故侯,指主持建楼的朱亮祖,封永嘉侯。此联吊古抒怀,悲壮激越,感慨难平。上联说,经过无数次兵火劫难,从前摘星摩空的英雄人物都过去了,只剩下这座高楼。下联说,时间过去五百年,当初楼的修建主持人也不存在,只剩下我心潮翻滚,为英雄人物激动不已。“看剑”,出自辛弃疾词《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有英雄壮志未酬之意。上联设问,“问谁„„”,下联回答,“只我„„”。作者实是以“目空今古”的英雄人物自许的,悲英雄,又是悲自己。

再如明董其昌撰杭州飞来峰冷泉亭联: 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

上下联设问,均不作回答,从而加深读者对冷泉“冷”、飞来峰“飞”的印象,趣味隽永。两百多年后,清学者俞樾夫妇携女游亭,为此联作答:

“泉自有时冷起;峰从无处飞来。”

“泉自冷时冷起;峰从飞处飞来。” 一改之后,高下立分,太缺乏兴味了。

[自我鉴赏]

1、欣赏下列对联,体会运用设问(反问等)所带来的作用。①传说中描写理发师的对联,非常形象、精彩: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子手段如何? ②方地山赠张大千联:

八大到今真不死;半千而后又何人­­?

作者以两位明清画家八大山人朱耷、半千龚贤作比,来评其艺术成就。对句虽在疑问,却是肯定之意,自然贴切,不留痕迹。一设问,揭示了作品的张力。

③传说中描写庙里菩萨的两副对联,以诘问口气写来,别有一番力度:

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 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

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 殿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此泥木,空费了多少钱财!④梁启超在武昌讲学时,坐镇武昌的湖广总督张之洞以“礼贤下士“的客套话出上联设问求答,锋芒显露,咄咄逼人。对此,梁启超不卑不亢,避其锋芒,含蓄作答,极尽以柔克刚之功力:

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

第二十讲 巧联趣联中的表现艺术

[自主研修]

一、双关

双关是利用语言文字的同音和多义性,有意使联语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说一件事,暗中指另一件事,从而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性、趣味性,充分发挥对联的社会作用。

双关,既要着眼于语言的含蓄微妙,又要注意含义明朗,而不晦涩。双关有两种形式:

1、谐音双关

利用同音或近音造成双关效果。例如: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表面上是议论行船和奏乐,实际暗有所指。“橹速”、“帆快”、“笛清”、“箫和”,分别谐音“鲁肃”(三国吴谋士)、“樊哙”(汉大将)、“狄青”(北宋大将)、“萧何”(汉大臣)。出句意思说文臣不如武将,对句针锋相对,说武将不如文臣。

2、语意双关

利用文字一词多义,表达两重意思。如理发店联: 虽然毫末生意;却是顶上功夫。

“毫末”,指头发屑末,又指利微。“上”,头顶上,又指技术头等。此联既切合理发店的工作,又宣传了此店理发技艺高明和收费低微,是一副很好的行业联、广告联。

二、复叠

复叠可分三种情况:

1、叠字

同一字重叠使用,以加重语气,烘托气氛,渲染感情,别出意趣。有的部分用叠字,有的全联用叠字。

全联叠字如苏州网师园联: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网师园内建筑有轩亭馆室,配以水池和花木山石,景色秀丽,在清代已成为青年男女的游乐地。此联描述了男女春游的情景。

部分叠字如杭州九溪十八洞联:

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高高下下树,叮叮咚咚泉。

2、重字

一个或几个字重复出现,上下联同位对应,用以加强语气,有时还产生一种巧趣。

如颂焦裕禄联:

只装他人,不装个人,耿耿丹心昭日月; 梧桐凤引,泡桐焦引,滔滔绿意满乾坤。如山海关孟姜女庙联 :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此联有多种读法,一种读法为: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长,常常长,常长常消。如流传甚广的豆芽店联:

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读chángzhǎng或zhǎngcháng,也有多种读法。

3、反复

一个或几个词语在半联中一再出现,用以突出某种意思,加强语气和感情,加深读者印象。

反复有时可以构成巧对,产生某种趣味。如成都一副对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相传上联是清代一位名士所作,咏成都望江楼,但无下联,百余年中无人续对。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才由什邡李吉玉以该县古印月井为题,对出了下联。上联四用“望”字,三用“江楼”、“江流”,两用“千古”,且“楼”、“流”押韵,属对难度很大。但是下联对得工整(只“流”、“影”词性不对),可称奇巧。

三、回文

回文又称回环,是运用词序的回环往复,表现事物的相互关系,加深读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用回文手法构成的联语,可以顺读,也可以倒读(局部回环除外)。回文,可以横生妙趣。

回文常见有三种情况:

1、本句回环:顺读、倒读均可,意思不变。如厦门彭浪屿鱼腹浦联:

雾锁山头山锁雾 ;天连水尾水连天。如:脸映桃红桃映脸;风摇柳绿柳摇风。与此类似的,有海南望海国际大酒店联: 水连天,天连水;楼望海,海望楼。

本句回环,顺读、倒读,意思有改变,但用顺读倒读的两句构成半联,顺读倒读意思不变 :

志同求书读,读书求同志;心恒有业勤,勤业有恒心。如:绿柳间红桃,桃红间柳绿;青山映碧水,水碧映山青。

2、局部回环

在联中只有部分词语回环,如西泠印社联: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

3、上下联回环

一个句子既作出句,其回文句又作对句,或一个分句既作出句,又作对句。如1946年昆明学界挽闻一多联:

千万人站起来,一个人倒下去; 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

“一个人倒下去”,一指被特务暗杀的闻一多教授,一指国民党政府领袖蒋介石。此联巧用对比、回文手法,悲壮慷慨,激动人心。

四、联珠

联珠,一作连珠,又名顶真(顶针)、蝉联,是前一语言单位尾字与后一语言单位首字相同,上递下接,前后相连,用以突出事物的衔接和因果关系。联珠的语句连接紧凑,生动明快,富有情趣。联珠可分三种:

1、词词联珠

联珠在一句里进行。如长沙白沙井联: 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此联读作“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前词尾字与后词首字相同、相接。

又如江南某地流传的趣联:

菜籽榨油油煮菜;茶枝烧火火烹茶。此联既是联珠,又是部分回文。

2、句句联珠

联珠在句与句间进行。如道教通用联: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如:过去一州官告老还乡,六十寿辰宴请宾朋,一乡绅出句致贺,宾客无一能对。州官将上联悬挂在大门征对,当地一穷秀才对上了。出对句是:

寿比南山松,松不老,老来坐享皇天荣华富贵,贵客满庭,庭前芝兰八百,百龄再仰仙翁德泽;

福如东海水,水长流,流去尽是黎民血泪忧怨,怨声载道,道旁冤魂三千,千刀当剐老贼心肝。

3、词句联珠

既有词与词联珠,又有句与句联珠。如传说祝允明和唐寅对句: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联珠,以表达的内容来看,前后句的关系大致有以下三种:(1)后句是前句的注释补充。如弥勒佛殿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2)后句对前句作概括说明。如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语意逐句推进,逐步深化。如戏剧大师梅兰芳最喜欢的一副对联: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上联先是说别人看我非我,因为我已进入角色,所以“我看我,我也非我”。下联是别人说我梅兰芳装谁像谁,其实,只要是严肃认真的演员,“谁装谁,谁就像谁”。此联道出了表演艺术的真话,又反映出梅兰芳认真不苟和谦逊的态度、作风。

总结:联珠,前后相联的字,词性词义一般相同,如弥勒佛殿联的“容”、“笑”。有时词性词义甚至读音不同,如“水车车水”、“风扇扇风”,前“车”名词,后“车”动词;前“扇”名词,仄声,后“扇”动词,平声。

[延伸阅读]

一、嵌字

嵌字是将人名、地名、事物名或规定的字,嵌入联中一定位置,使联语意中有意,言外有言,从而增强对联的针对性。嵌字,应用范围广泛,名胜、婚庆、行业、题赠、谐趣等,均可使用。嵌字,一般用于较短的对联。

嵌字的形式,有整嵌、分嵌。分嵌又分横嵌、竖嵌等。

1、整嵌,嵌入的名称在联中占一个位置,不拆开。如茅盾纪念馆联:

一代文章辉子夜;满腔心血化春蚕。《子夜》、《春蚕》,都是茅盾代表作,嵌入联内,意义丰富。上联说,一代文章应推《子夜》,《子夜》就像黑暗社会的一盏明灯;不仅《子夜》一书,茅盾的其它著作也意义重大。下联既说《春蚕》是茅盾的心血结晶,又说茅盾本人就像春蚕一样,向人民贡献了一切。

郭沫若题济南李清照纪念堂联也是整嵌: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上联嵌入二地名,下联嵌入二著作名。

2、分嵌

将所嵌的名称拆开,有规律地嵌入联内几个位置。分嵌可分两种:

(1)横嵌

就是将所要嵌的名称在半联内嵌完。如西湖水月亭联,嵌“水月”二字: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2)竖嵌

就是将所要嵌的名称拆开后,分别嵌入上下联中。按嵌字位置的不同,竖嵌分若干格,如:

鹤顶格 又称凤顶格、冠头格等。字嵌于上下联第一位。如华昌商号联:

华实春秋富;昌明岁月新。

燕颔格

又称叶底格。字嵌于上下联第二位。如嵌“振兴”一词:

大振军威寒敌胆;勃兴国运暖民心。

鸢肩格 又称鹿颈格。字嵌于上下联第三位。如嵌人名“翠荷”:

调将翠黛眉偷画;吟到荷花口亦香。

蜂腰格 字嵌于上下联第四位。如嵌人名“凤仙”: 此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名珠。

鹤膝格 字嵌于上下联第五位。如嵌地名“北京”: 春风吹绿北方草;瑞雪洗红京内花。

凫胫格 字嵌于上下联第六位。如嵌刊物名《紫荆》: 泗水文章流紫水;尼山木铎振荆山。

雁足格

又称鹤足格、风尾格、脱靴格等。字嵌于上下联末位。如讽刺屡败于太平军的曾国藩部将李元度联:

士不忘丧其元;公胡为改其度?

魁斗格 字一嵌在上联首,一嵌在下联末。如嵌“迎春”: 迎来细雨滋芳草;化作苍苔点暮春。连理格 又称蝉联格。字一嵌在上联末,一嵌在下联首。如嵌“紫鹃”:

雁过声传暮云紫;鹃滴血染碧山红。

鼎足格

所嵌三字,上联嵌一,下联嵌二,或上联嵌二,二联嵌

一,位置不限。如嵌“瘦西湖”:

东楼人比黄花瘦;西子湖同碧玉澄。碎锦格 几个字任意嵌于上下联中,不要求上下联所嵌字数相等相对和依照顺序。如嵌“中国文学史”:

中华国粹垂青史;文苑人才学白头。

总结:除此之外,还有双钩格、鸿爪格、卷帘格等。

总之,嵌字要切人切事,切情切景;重在自然,不生硬牵强,既要不露痕迹,又要显露所嵌的字,表达嵌字意图。

二、析字

析字是通过对某些字的拆分或者拼合,引申出某种道理,以构成对联。

1、拆字

将一个或几个字拆开,化整为零。如明代蒋焘幼年应对客人出句: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

“冻”宇拆开是“冫”、“东”’“洒”字拆开是“氵”、“西”,所以说“东二点,西三点”。同理可知“横七刀,竖八刀”。

又如下边一副对联:

踏破磊桥三板石;分开出路两重山。

2、拼字

又称合字,将一个或几个分拆开的字合起来,化零为整。如:少水沙即露;是土堤方成。

“沙”字由“氵”、“少”合成,“堤”是由“土”、“是”合成。此联说明了有关治沙防洪的事理。

又如下边一联: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上下联各拼两字,层层递进。下联说明要保护山林。有的对联,有拆有拼。

如一副戒烟联:

信是人言,敬欲取信于人,必也言而有信; 烟乃火因,常见抽烟起火,应该因此戒烟。上联拆开“信”为“人、言”,后又拼合;下联拆开“烟”为“火、因”,后又拼合。此联语言平易,说理明彻,劝告吸烟的人决心戒烟,言而有信。

三、隐字

隐字又称藏字,就是故意将句中某一个或几个字隐去,而使联意曲折、含蓄,或生出别的意思。隐字可分两种:

1、藏头

把词语第一字隐去,只用其余部分。如讽刺一秀才联: 手绣凤;心雕龙。本词是“巧手绣风”、“文心跳龙”,藏去首字,意思说秀才文章没有写作技巧,缺乏文采,即“无巧、不文”。

2、护尾

又称缩脚,即把词语末一个字隐去,只用其余部分。如嘲讽一庸医联:

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成语是“逢凶化吉”、“起死回生”,隐去“吉”、“生”,意思是请这样的医生看病,结果只能是“无吉无生”。

如清代有挽一官员联: 士为知己;卿本佳人。

此联表面上看,是称赞死者,其实不然。上联是成语“士为知已者死”,藏“这厮”二字。下联本是《北史》中语:“卿本佳人,何为作贼?”藏去下半句。该官员系清皇室,因犯贪污被处

死。此挽联说明他是咎由自取,“找死”,另外也含有惋惜之意。

既藏头,又护尾

如北宋宰相吕蒙正,早年家贫,除夕曾书一联贴于大门: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他使用的是谐音双关和隐字手法,表达的是“缺衣

(一)少食

(十)无东西”。

四、借改

借改是将已成的对联加以窜改增添,使别出新意。借改,多用于嘲讽,也用于赞扬和正面陈述事理。借改,要严肃慎重,避免流于庸俗油滑。常见借改分两种:

1、改字

(1)改动原字 就是在笔画上加以改动。相传一个乡绅为富不仁,靠贿赂考官,父子都中了进士,他在大门上张贴一联,炫耀乡里: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皆夫人。

有人气不过,改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皆失夫。

(2)改换原字

如明代徐渭有一副自题青藤书屋联: 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后人改此联以赠铁匠铺:

两间火烤烟薰屋;一个千锤百炼人。

2、增字

不改动原联,只是增添字句。如明朝大臣洪承畴悬联于府门: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明亡,洪承畴降清成了新贵。有人痛恨其厚颜无耻,在其上下联分别添上一个虚词: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对其“臣节”进行辛辣的嘲讽。

又如清代一官员,既贪婪又凶残,为了表白自己清正廉明,春节自贴一副门联:

爱民若子;执法如山。

不久,有人在上下联尾各添了一行字,给予讽刺:

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五、集引

集引是摘引前人诗文语句,构成对联。集引不同于移用。移用,是直接从前人诗中移来一联作为对联,如用王勃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为对联。集引,是在不同诗文中摘句,组合成联。集引分集句、引句两类。

1、集句

常见的是集诗句、集词曲句、集文句。以集诗句最多,因为容易构成对仗。集句,原则上全用原句,一个字也不许更动。

如集李、杜诗句联:

读书破万卷;落笔超群英。

上联出自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下联出自李白《望鹦鹉洲悲祢衡》。

又如郭沫若集毛泽东词句:

江山如此多娇,飞雪迎春到;风景这边独好,心潮逐浪高。四句分别出自《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清平乐·会昌》、《菩萨蛮·黄鹤楼》。

再如集文句的扬州平山堂联: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上联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下联出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苏轼《放鹤亭记》。

有的集句联,个别地方有缩简。

如集词联:

双桨来时,有人似桃根桃叶;画船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上联出自姜夔《琵琶仙》,原句是“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此处省“旧曲”。下联出自俞国宝《风人松》,原句是“画船载取春归去”,此处省“载取春”三字。

2、引句

引用前人诗文语句,作为自己对联的一部分。如董必武题成都武侯祠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上联引自杜甫《蜀相》,下联自撰。又如武夷山摩崖联:

曾经沧海难为水;看到武夷方是山。上联引自唐代元稹《离思》,下联自撰。[自我欣赏]

①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为无锡书院题的一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连用五个声字,下联连用五个事字,并使用了分总的手法,以抒发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胸怀。此联语言鲜活、明快、富有跳跃感,并且易读易记,可列为古今佳联之最。

②《儒林外史》中的一副对联: 读书好,耕田好,学好更好; 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上联重用好字,说明读书,耕田各得其所的道理。下联重用难字,说明创业与守成知乐而乐的心态。可以说这副联的重字用得很巧,读之舒展自然,给人以层层递进之感。

③“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此联是一副意境很好的楹联,如你从后往前倒读也不失为一副佳作。此种联称为反复回文,倒读便成为:“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第二十一讲 对联中的特殊表现艺术

[自主研修]

1、当句对:也称“句中自对”,是由同义(包括近义)或反义的词素或词所构成。当句对是对联格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则和技巧。

举例说明当句对: 南拳北腿;短剑长枪。(南北方位名词互对,短长形容词互对)是一原非一(是

一、非一自对);无为便有为。(无为、有为自对)

黄莺歌红梅(黄莺、红梅自对);紫燕舞翠柳。(紫燕、翠柳自对)

持家勤与俭;建国富而强(勤俭、富强隔字自对)。风似剪刀花似锦;雨如银线柳如烟。(不等字词性工对)世事亦何常,成固欣然,败亦可喜;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杨度挽梁启超联。上联“成固欣然”与“败亦可喜”成对,下联“人皆欲杀”与“我独怜才”成对。如果单独考察,“成固欣然”与“人皆欲杀”的句式结构是不同的,单独出现这样的对仗肯定是不行的。)

2、合掌:意指上下联风格一致、意思一致,上下联看不出多少区别。“合掌”与不能“重字”的规定类似,为何不能重字?对联是高度凝练浓缩的文学艺术,不浪费任何一个字,重字显然削弱了这个特色。所以,作对联时也要注意避免出现“合掌对”

①举例说明合掌:

“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

岳父对丈人,因对故,枉驾对不光临。三个词语均同意,联意也完全一样,这就是合掌了。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虽然只有“幽”和“静”形容词相近(噪、鸣是动词,愈和更是副词),其他词语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意境完全一样,所以也是著名的合掌联(如果它是对联的话)。

再如:千忧集日夜;万感盈朝昏。烈士丰功垂万代;英雄伟绩著千秋。这些都可视为合掌对。

②但仅仅一两个字词意义雷同,那并不一定是合掌,如下面两副联:

“神州千古;华夏万年。”

“神州不幸千秋泪;华夏有情万古芳。”

前一副联上下句的前后两个词意思都一样,全句的意思也差不多,当属合掌之句。

后一副联中,上联说的是天灾人祸,千年不断;下联说的则是天灾虽无情,但神州人有情,苦难中的真情更显珍贵,才可万载流芳。上下联虽然同样都有神州、华夏以及千古、万年这样字面上意义相同的词,可联的着重点、意义却截然不同,所以不能看作是合掌之联。

③避免合掌,目的就是为了要使联意更鲜明,表达的意思更宽广,要做到上下联尽量有所区别。但也不能因为一两个字词的重叠,就视为大忌讳。对于一些特定场景的联来说,是需要通过上下联的重复强调,来突出其中深意的,如果把这些字词替换掉,意思反而没那么鲜明,如:

高风传乡里;亮节昭后人。当头事业;到顶功夫。以上举的都是古来经典的对联,如果照某些人对合掌的理解,这些都犯忌了。这几联上下句各有不同侧重点,所以不应视为合掌。所以,绝不能就一两字相同来确定是否合掌,而是要根据上下联是否有不同的侧重点或风格,来予以评定。写联时,就可以通过变化角度、变换风格、变化侧重点等来避免合掌的出现。

3、意隔:对联要求内容相关,如果联意相差太远,这就成了无情对。这便是意隔这一说法存在的根源。对联讲究意境,不同内容的联就需要不同形式的境。一般说来,写景联就宜对写景联,叙事联就宜对叙事联,励志联就宜对励志联。如果写景联对上了励志联,这自然是意隔了。这好理解,不过意隔还有其他方面的内容。

①先看一写景联:“年年月季花争艳;点点星光夜已寒。” 这一联上下句意差得太远,彼此间还没有什么联系,就有些意隔了。

写景联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联写的是比较大气的景物,下联最好也以同样的角度去描绘,以大对大;反之亦然,否则很容易隔。

②再看一叙事联:“溪山未老风依旧;联句一时意畅然。” 这两句的内容、意境、手法都不同,彼此间也缺乏足够的联系,因此也有些隔了。

叙事联需要注意的是上下联句中的手法和叙事角度,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否则亦很容易产生意隔。

隔与不隔,需要相对地去看,不能绝对化,也不能扩大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意隔的句子,在一定的特殊情况下,可能又不是意隔。

4、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

无情对必须有三个要点:(1)逐字相对;

(2)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以能让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为标准;

(3)大量采用借对法。比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

其中字字相对,而且上联指天气,下联指酒名,互不相干,是无情对的典范。相传,为清代张之洞所创。这种对联形式,出句和对句各自成章,通过别解才能上下呼应。

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之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另一人则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为名词;“休”“不”、“定”皆虚字;“纵”、“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尤其是张之洞的对句,以土语对诗句,更是不拘一格。

而一些流传比较广的“无情对”如:

“陶然亭;张之洞。”

此联为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命以亭名作无情对,工部侍郎李文田则说:“若要无情,非阁下姓名莫属。”对仗十分工整。

“雄黄酒;牡丹烟。”

此联是从古对:雄黄阵(京剧目);牡丹亭(书名)演变出来的;但我也认为不当列入无情对,因为他修改的歧义不强,上下呈联结关系了,修改的效果很好,烟对酒的对仗比阵对亭工整多了,但一改歧义效果弱了,所以更接近于短语对或嵌名对;

再如:

观音;流火。花心;李耳。锤子;干爹。小丑;中午。汉子;唐寅。回信;汉书。出纳;开关。对联;统计。红拂女;白头翁。仙人掌;凡士林。长短句;直勾拳。日月潭;高低杠。独角戏;万人迷。黄山谷;白水滩。滚雪球;流水线。

我乃鬼见愁;你是神经病。风情万种;光绪十年。白虹贯日;金鸡纳霜。乃武归天;斯文扫地。

五风十雨梅黄节;二水三山李白诗。园中阵阵催风雨;席上常常撒酒疯。一阴一阳谓之道;此时此地难为情。风梳玉柳千丝发;水煮白菜两毛钱。[课堂练习]

1、找出下列对联中的当句对,分别用不同的记号作标识:①山高人自小;雾乱景犹迷。②七零八落;东倒西歪。③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

④一箫一剑一知已;无牵无挂无烦忧。⑤地灵更喜人杰;物阜又遇年丰。

2、下列对联有没有犯合掌?简要说说理由。①日月如梭逝;光阴似箭飞。

②诸葛相祠垂万代;三苏文苑溯千秋。

3、无情对猜谜: ①动武。(猜一欧洲国家名)②青稞。(猜一欧洲国家名)③花露水。(猜一自然现象)④牛得草。(猜一奥运会比赛项目)⑤黑天鹅。(猜一水浒英雄绰号)⑥独角兽。(猜一鱼类名称)⑦乔国老。(猜一我国城市名)⑧珍妃苹果脸。(猜两个欧洲国家名)

第二十二讲 对联的格式和要求

[自主研修]

写对联,不能不考究格式。不同类型的对联,在书写中各有不同的格式。这些格式,是约定俗成的,有规范的。如果不按照老规矩去写,将会贻笑大方,可令求联者不快,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款式、布局、称谓

如写春联、婚嫁联等即兴之作,只需讲究字体的布局就可以了,首先字要端正、大方。联字是给人看的,且不可不负责任、任意去写。字体应以正楷、行书、隶书为宜,行草、草书则不宜使用。另外,左右布局要一致,字的疏密要得当,不要上联疏、下联密,更不要上联写正楷,下联写行书。

写居室联、书斋联等,特别要讲究款式,如果把款式搞错,不但看着不舒服,而且视为对求联者的不尊重。下面详细说明有关上、下款的布局、称谓。

1、上款

上款的内容有三:名字、称谓、联语,次序是名字居前、称谓次之、联语居后。

上联写受者的名字,受者如果是团体,则属团体之名,如果是送一商店开业,对联的上款可书××商店新张之喜。如送朋友母丧,则不书友母之名而书友姓及母家之姓,友姓下书一母字,母字及乃书称谓。例如:张母杨夫人千古。这类的款式是普通的写法,还有另一种写法,即均写称谓:如世伯父马大人仙逝,即前部分为挽者对死者的称谓,下半句是死者自己的身份。

对联中贺、挽联等的称谓与书信同。如赠男友的对联,可称先生、仁兄,如是同学,可称学兄,也可称学友,如给女友,则称女士。

古人对友人的亲戚,多加一个令字,令是好、善意思。凡带令字的属第三人称。此类第三人称中,还有一些生僻的异称,如称人之子为令似或令郎;称人之妻为令阁、令妻,称人之婿为令坦、令婿等。

如直接送别人对联,可用单称。如兰清同志结婚志禧。送联给对方的幼辈,当用双称。用于对方名下加以二重的称谓,此称谓写上其幼辈之号,幼辈之号下再加称谓不加称谓也可。例如:春林先生令郎永山新婚之禧、新华先生令媛出阁之禧。

标联语就是标明对联性质的话。如祝寿用寿诞之类;哀悼用千古之类。现将标联语分类列举于后:婚嫁联——燕喜、燕尔之喜、结婚志禧、续胶之禧贺续婚用、于归之禧,出阁之禧以上贺嫁女用。

寿诞联——寿辰、寿诞、大庆、初度、荣庆、×旬华诞、×秩荣庆。

建屋——新屋落成之喜,攸居之喜,斯于之喜,秩秩之喜。奠基——奠居之喜、权舆之喜。迁居——乔迁之喜,更垲之喜。开张——新张之喜,开幕之喜。

挽联——千古、灵右、灵座、水垂不朽。

题赠联——雅正、雅属、雅玩、正之、教正、属书。

标联语即是标识对联性质的,所以各类标联语,都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不能混用。

2、下款

下款包括三个内容,即称谓、具名、具名语,有的在具名语之后,还加上具印书斋联、建筑联、厅堂联等具印,其他类联一般不具印。

下款如何称谓,视上款的称谓而定。例如上款称受联人为太岳者,下款自称为孙婿。其余多种称谓,详见前表。这里不再赘述。但有几点要补充说明一下:

(1)如果给本地的公共建筑题联,普通多称邑人、里人,然后具名。如邑人陆维年撰。如果给外地的楼堂馆所题联,则可在自己姓名之前,加写自己的籍贯,如:扬州马永华撰。

(2)假如是几个人具名而称谓相同者,可只出一个称谓于正中而同用之。例如:

卢振明

学员:马玉峰 鞠躬敬贺

芳世华

称谓不同者,可分别写明。如: 表弟赵同华

同贺 表侄赵书臣

几个人同具名者,正中为第一,左右或上下次之。如:

宁红梅 学生 马玉萍 敬贺

张敏芳 请人撰书者,己名之前,有写代书者名字的。例如: 康文撰书 蔡玉华敬立

还有在名上书其年龄,或书年月日及节令者。但一般人不写年龄,写年龄者多为年事较大或较小的人。例如:

宁静致远 淡泊明志

七十九岁老人任仲奇

两个单位同送贺联的,其款式如下: 祝贺南通市楹联学会成立 文坛添异彩 艺苑溢菲芳 通州区楹联学会

如具名,喜联具贺、敬贺、恭贺、谨贺、书贺;寿联具祝;挽联具敬挽、谨挽、拜挽、泣挽。

具名语,应根据受联人辈份的尊卑、关系的亲疏和感情的厚薄不同而用不同的词语。

二、书印、印鉴、张贴方法

对联不但是一种文学艺术,同时又是一种书法艺术。一副文意精美,属对工整的对联,如果用书法艺术写出来,就又是一幅精美的艺术品。

关于对联的书法问题,下面分四点来谈:

1、款书的位置和字形

上下款的字,比联语的字要小,大约以相当于联语字三分之一大为宜。上款写于上联的左上方、但不要写成顶格,上空约四寸的位置。下款写于下联的左下方,但也不应写至最下端,以下空约四寸为宜。如果是分排两行以上的长联,则往往将上款写于上联上端空处,将下款写于下联的下端空处。

2、联语的格式和标点

如果是两行以上的长联,不论排几行,每一行都要平头顶格。前两行的字数要相等;而且上下联各行排列的字数也要相等,保持严格的对称美。对联为直行书写,上联从右边写起,下联从左边写起。长联第二行必须与第一行相平。

书写对联时还应注意联语的上下端都应留一寸左右的空位,每两行字之间也应留一点空白,否则就失去了对称美。另外写对联不要加标点。

3、书联的字体和纸张

某一类联,用何种字体,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贴挂在门外的对联和挽联,以楷书、隶书为宜,这样显得庄严典重。室内的对联,则以草书、行书为妙。这样会显得轻松淡雅。客厅、书室用联,除常用草书、行书外,有用篆文的。篆文,艺术味特浓,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但落款的字体和联语可以不同,可用楷书或行书。

书写对联用纸也有一定的限制。如喜庆类联用红纸,哀挽类联用白色或蓝色纸,客厅书斋的装饰用联,一般用宣纸裱装为宜。

4、对联的张贴

对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的规矩,要求对联要竖贴。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上下联不可贴反。一般识别对联的上句和下句,只要分析联尾一字的平仄即可。如尾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是上联,如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但也有的对联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不要认为是仄声的都是上联。这要我们在张贴时认真读联,真正明白联句的内容。

三、对联的横披

横披,又叫横批,横额,横联。横披除挽联等类联外,大部分都要用。横披与对联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横披,可起

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换句话说,一句横披,即是一副对联的主题,在写作手法上,可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对联写意,横披题名;二是对联写意,横额点睛;三是联披互补、相辅相成。

横披多为四字,过去写横披是从右往左横写,现今多从左往右写,从右自左写当属正式写法。贴横披应贴在门楣的正中间,其字体应与上下联风格一致,上下呼应。

[课外实践] 利用节假日,可以小组为单位,也可单独行动,做一个社会调查,统计一下:当今城乡居民楹联知识的普及率、声律的知晓率、使用的正确率如何?

上一篇:呼啸山庄的读书心得下一篇:中学学生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