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说

2024-07-07

读说(共8篇)

读说 篇1

说起勤奋呀,我们人最需要的就是勤奋。今天,我读了《说勤奋》这篇文章,对我的感触特别深。童弟周是我国的著名的生物学家。他上中学的年时候,第一学期末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差,校长差点让他退学。但是,他却毫不气馁,再第二学期的时候他每天很早就起来读书,晚上也抓紧时间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努力,他的学习成绩终于名列前茅,后来他远渡重洋,完成了高难度的青蛙卵剥离手术。读了《说勤奋》我觉得我与他相比,太差了!

每次上课感觉都是囫囵吞枣,每当老师讲课时,我不管懂不懂,不懂也在装懂,导致老师提出的问题什么也回答不上来了,而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像童弟周一样勤奋的人,比如科学家爱因斯坦通过勤奋努力,终于取得了上千种发明的成就。每一项发明他实在是太认真了,由此可见他与童弟周一样勤奋,勤奋就有成就,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读了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我只有勤奋学习,刻苦努力,让勤奋伴随我一身生。那成功也会向我招手!

读说 篇2

一、读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主要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学生缺乏数学阅读能力, 就会造成一些学生弄不懂题目的具体要求, 最终导致无法解题等现象。我们不能只是大声呼吁要阅读, 我们更要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指导, 我们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争取每堂课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机会。在新课教学前, 可以把放手让孩子盲目漫无目的的预习, 变成教师的精心设计要求或问题,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前预习。在授课过程中多指导学生进行自读质疑, 带疑问思考, 带疑问听课。课后教师也不要忽视阅读的重要性, 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包括例题, 里面的每一个字都不要放过, 在读中温故知新。

数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清楚:数学课堂其实和其他任何一个科目没有区别, 页需要引导学生“读书”, 在阅读中提高学习能力。我们只有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时间还给学生, 才能创设高效课堂。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摒弃在实际教学中, 牵着学生鼻子走。引导并组织好学生“读书”是促进学生积极性重要方法。那么,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读得到位, 从而逐步学会读书, 学会学习呢?

1.唤醒“读”的意识, 让他体会以读促思。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导入新课的趣味性。例如:笔者在讲授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即将上课, 我看到孩子们已经做回位置, 于是我拿出几十面按红、黄、蓝顺序排列的彩旗, 下面顺次标上序号1、2、3……100, 学生们很是好奇, 但是不知道我要做什么, 于是我说:“老师不看屏幕, 同学们告诉我几号旗, 我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 不信, 咱们当场考试?”等大家迷惑我为什么会这么厉害时, 我说咱们今天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学完大家就会和老师一样神奇啦!大家一起来读读什么叫有余数的除法。大家快乐读起书来!

2.传授学生“读”的方法, 让他读有所获。其实数学课堂的阅读也可以分为好多种读, 可以略读, 粗读, 精读, 细读, 甚至还可以跳读, 当我们把这些交给孩子的时候, 我相信假以时日, 孩子一定会找到合适方法的。

3.带着问题读。为了让数学课堂的阅读有明确目的性, 有方向性, 减少学生不会读书的迷惑, 我们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 这样慢慢可以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自主探索知识的习惯。例如:笔者在讲授《辨认方位》第1课时, 我一上课就问学生:你知道超市在咱们学校的哪一面吗?学生大声回答:东北面。为什么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一学生站起来说:因为超市在学校的东面和北面之间。另一生说:东面和北面之间的方向就是东北方向。这样不知不觉中孩子在问题解答中学会了辨认方向。

4.一边操作一边读。我们的教学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孩子, 可以让孩子们一边操作一边读, 这样让他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说是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的重要手段

我们的数学教材中提供了许多有趣的、与我们生活背景息息相关的情景, 这样就为我们训练孩子的说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与机会。

(一) 数学语言的训练, 提高学生逻辑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一定不能忽视教材中的插图及学具, 教师要想办法引导学生多进行看物说话、看式说题等训练, 通过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外在形象能力与内在思维能力的统一。

(二) 说要注重层次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也不能忽视语言的层次性, 尤其是面对不同阶段的孩子, 我们的要求不全相同, 但是要从一句完整的话, 到一句连贯的话, 再到一句有内在逻辑的话。

(三) 强化“说”的训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我们要多花心思, 多给学生“说”的机会, 例如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可以以趣吸引学生。在学习《认识时、分》这一课时, 我设计了小谜语:小小骏马不停蹄, 日日夜夜不休息, 蹄声哒哒似战鼓, 提醒人们争朝夕。小朋友不不假思索就猜对了, 顺势我说你们“认识钟表”吗?学生纷纷认真读出不同钟表上的时间, 虽然有的不对, 但是大家都七嘴八舌说起来。

读说结合促发展 篇3

一、多读少讲,在读得准确、流利上下工夫

课堂上,要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借助汉语拼音读出汉字的读音。并且要求他们在读书时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工夫。通过一年的训练,我班学生在读课文时大有长进。

二、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

低年级的学生,语言正处在发展阶段,掌握的语言材料不多,不易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更难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又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

如教《三只白鹤》时,可先向学生提问:哪只白鹤找到鱼呢?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才找到鱼,而另外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熟悉课文后,再回答问题:(1)三只白鹤在什么时候埋鱼?它们找鱼又在什么时候?(2)第一只白鹤找到鱼了吗?(3)第二只白鹤又能找到鱼吗?(4)第三只白鹤为什么能找到鱼?这样就做到了以问促读,问读结合,读中有思。

三、以读、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学生朗读时,耳、口、脑多种感官密切配合,注意力高度集中,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这个复合感知过程,能开拓思维,激发情感。

训练说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读出文中语句,帮助学生组织语言,把对局部文字的感知与情感联系起来理解课文,再现情境,意会内涵。

如教《种鱼》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小猫种鱼,能收到鱼吗?(2)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3)小猫怎样做,才能收到鱼?学生争着发言,有的说:“小猫把鱼养在鱼塘里就能收到鱼。”有的说:“鱼不能种在地里,应该养在水里。”课堂效果很好。

多题连问连答与听读说写训练范文 篇4

一、‚四项全能‛——时代发展对语文教学的迫切要求

20世纪即将过去,我们已经来到了新世纪、新千年的门口。新世纪将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科技将成为与人们生活,与我们语文教学最为密切相关的领域。信息传播的多媒休、大容量、快节奏,使信息的接受与处理发生深刻变化。人们接受知识来自方方面面,不只局限于本本。大量信息摆在我们面前,有的稍纵即逝,几乎不让人们从容接纳、细细思量。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的能力、写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听的能力、说的能力,要听读说写‚四项全能‛。同时这也是语文教学自我完善的需要。

听读说写是相对独立的但又有着密切联系的四种语文能力,同属人类交流思想活动的范畴,是同一范畴的不同活动形式。

其一,听读说写都是通过口语或书面语言进行的。听和说是口头语言,读和写是书面语言;听和读是吸收,说和 写是表达;吸收是表达的前提,而表达又是吸收的深化,二者相互促进,推移前进。

其二,听读说写都是有一定的思想内容的,都有表达方法、技巧问题。听和读能使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陶冶情操,而这些正是学生表达的基础。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感情、认识之后,才可能有表达的要求,才谈得上说和写。因此,听和读是说和写的前提,对思想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而当人们要把自己头脑里形成的思想表达出来时,则无疑又可帮助加深听和读的理解,提高听和读的水平。

听和读是学习别人如何观察,如何表达;说和写是自己练习如何观察,如何表达。听和读可以给说和写提供表达的范例和表达技巧的样板,使学生在表达时有所借鉴,而学生通过说和写的实践,即加深了对各种表达技巧的特点及其作用的认识。

其三,听读说写训练都是以教材为依凭,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进行的。现行语文教材的选文,既是教学的范例,是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依据,又是训练听读说写的依凭。编辑同志除了精心挑选文质优美的范文外,还精心设计提示和练习题,其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发挥教材在训练能力方面的作用。同时,听读说写训练虽然有个课内外结合问题,但主要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课堂里进行。

既然听读说写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属,我们就应从重读写,发展为听读说写一齐抓,做到‚四项全能‛:听能大量听记,读能快速积累,说能现想现说,写能下笔成文。

所谓听能大量听记,就是用耳吸收信息,用脑贮存信息的能力有所突破,解决多听多得的问题。训练学生具有耳听脑记十来个问题的能力,对连续提出的一连串问题,可不作记录,然后作一次性的回答。

所谓读能快速积累,就是用眼吸收信息,用脑贮存信息的能力有所突破,解决多读多得的问题。一篇课文快速读一两遍后能掌握作者如何围绕中心所写的一连串相关的问题,并做到边学边滚雪球。

所谓说能现想现说,就是口头输出信息能力有所突破,能先想后说,边想边说,不用讲稿说好一席话,用‚腹稿‛取代文稿,由几小点扩大到一连串相关问题。

所谓写能下笔成文,就是书面输出信息的能力有所突破,半节课能完成一篇言之有物有序的习作,通过‚压时增次‛解决‚害怕写,写不出‛的老大难问题。

‚四项全能‛不只是数量上的变化,而且是实质性的深化。

特点之一:由一进一出增加为二进二出。由读、写增加为听读说写四项全能,也就是由一进一出发展为二进二出。增加的听和说在人们语言活动中是最基础的环节,使用频率最高。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观察的结果是: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还有人经过研究得出:耳听为2,眼看为3,又听又看不为5,而是8以上。听读说写一齐抓,能起到相互印证、渗透、补充作用。

特点之二:由小进小出发展为大进大出。实践证明学生不仅要能吸收,还要能大量吸收;不仅要能输出,还要能大量输出,这样才能快速充实提高自己。所以强化听读说写四条渠道的功能十分必要,做到听能接受一连串问题,读能掌握一连串问题,说能讲出一连串问题,写能表达一连串问题。

特点之三:由慢进慢出改进为快进快出。采取高效速成的表现形式学习语文,使用语文,改变那种细嚼慢咽,只要学到手不管花多少时间都可以的老观念,使师生在花费较少的必要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项全能‛也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过目入耳能掌握,出口下笔可成章‛的才能。这样使语文教学更贴近生活,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统四而一‛——开辟四项训练的新途径

实现‚四项全能‛,不可各自为战,分散兵力,而应‚统四而一‛,相辅相成。

听读说写四项是相异又是相通的,它们各有独自的特点,又统一于语文科这个整体之中。过去以读写为主,为了落实这两项教学,把每周语文课时划分为阅读课和写作课。现在听读说写一齐抓,决不可把每周有限的课时分割为听的课、读的课、说的课、写的课。能否‚统四而一‛是搞好四项训练的关键。

(一)用‚问题‛把四项统一起来

要‚统四而一‛,首先就要研究四项之间的相关因素,找准四者之间的结合点。

教学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经过长期探索,用‚问题‛把听读说写统一起来,是行之有效的。所谓‚问题‛,就是采用一定的表达方式,表达一个比较完整独立的内容,也就是课文中一层意思。听人一席话,学习一篇课文,就是接受他人如何围绕中心,说、写一连串相关问题;口头和书面作文,就是根据要求输出自己深思熟虑的一连串相关问题。‚四项全能‛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吸收与表达一连串相关问题的能力。如《想和做》一文写了以下问题:

一种只会‚空想‛的人;

一种只会‚死做‛的人;

评析两种人,突出不动脑筋的害处;

提出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以游泳为例,阐述想和做的辩证关系; 归纳怎样才能把想和做联结起来;

联系学校实际,论述学生应学会把二者联系起来;

再次强调开动脑筋。

又如《中国石拱桥》的问题有:石拱桥形式优美;石拱桥结构坚固;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石拱桥的典型赵州桥;又一典型卢沟桥;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和石拱桥的新发展。

再如《荔枝蜜》的问题有:写出事例,解释‚我‛不喜欢蜜蜂的原因;放下蜜蜂写荔枝树;由荔枝树想到荔枝果;引出荔枝蜜;吃到蜜,对蜜蜂动了向往之情;参观养蜂场;与老梁对话,对比,归纳蜜蜂精神;由物及人,赞农民辛勤劳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蜜蜂。

‚言之无物‛是长期以来学生在表达中存在的突出弱点。表达‚无物‛的根子在于吸收‚无物‛。主宰语文教学几十年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的模式,教师与学生都游离于课文具体内容之外,学生得到的是空空洞洞的‚物‛。70年代末,加强双基教学,重视字词和分段读讲,扣紧了课文,这是一大进步。但是字词失之过小,像一堆没有组装的机器零件;段落与篇章又失之过大,给学生留下的是大而空的东西。如参观前,参观时,参观后;提出论点,展开论述,总结全文;故事的起因,故事的发展,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尾之类。

教《想和做》《中国石拱桥》《荔枝蜜》抓住上述一连串相关问题进行,就实在得多,学生受益也就大得多。

(二)组成‚听—读—答‛训练结构

每课书的一连串相关问题,如何变成学生的能力?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听—读—答(说与写)‛去转化。

为了使训练落实,实验班将每周课时划分为学课和习课。学课以接受教材为主,一两节处理一篇,直线前进;习课以运用教材为主,一节处理一两篇,周而复始,螺旋上升。一篇课文先经过学课,然后多次出现在习课上。学而时习,学懂习会。

学课上,听—读—答,先由教师介绍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后让学生口头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精讲教材。

习课上,读—听—答,在学生进一步阅读、熟悉教材基础上教师进行提问,学生快速笔答。

为了加大训练力度,改一问一答为多题连问连答;改开卷为闭卷;改选人作答,为人人必答。教师提问加讲解的内容,加过渡、说明、提示性的话,不讲序号,连缀成‚提问文‛;学生不抄题目,答案里要反映出题目的要求,一题一节,连缀成‚答问文‛。

三、‚一举四得‛——以较少时间获取最好效果

多题连问连答是一种听读说写四项综合训练形式,必须充分发挥其‚一举四得‛之效,在每次运作过程中既要重视它的整体功能,又要注意有所侧重。

(一)多题连问,训练大量听记能力

听话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即边收入语言信息(声音符号),边理解语言信息(语言的含意),边储蓄语言信息(理解后经过加工的浓缩信息),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要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必须提高他们的听话的注意力、语义理解力、信息记忆力,尤其是培养提高他们听话的注意力更为关键。

有人进行过调查,人们听话有70%以上变成了‚耳旁风‛,国外有很多人都在研究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听话的注意力属于听话的态度,受听话的心理因素支配,对听话的效果有直接影响。只有在听的过程中始终专注地倾听,才能准确地接受听话对象的语言信息,才能进一步发挥听的其他功能。

多题连问具有以下特点,大大强化了听的训练。

①不是一题,而是多题,是一连串相关问题,不是单一的题目,题目里还有讲解内容,有过渡、说明、提示性的话,这些都需要一一听清楚,分辨清楚。

②问题只讲一遍,不重复,不板书,听者不作记录,必须认真捕捉语言信息,在辨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编码和贮存,使之尽量保留多些、久些,当需要时再提取,不可边听边丢。

③不是听完就完事。要进行口答和笔答,作‚答问文‛,并要求独立快速完成。

一位学生在描述答题情景时写道:‚……眼睛盯着教师的嘴,耳里听着教师说出的题,手指数着题目多少个,脑子里加工作准备。像打仗,不能有闪失……‛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学生专注地听的习惯自然养成,听话能力随之增强。从家长反映的一件事中得到证实:

一天凌晨3点,弟弟来说母亲发了心脏病,正在医院抢救,效果不好要转院。他去借车,要我与妻子在一个地方等候。弟弟走后,我俩都记不得了。正在相互责怪的时候,传来了睡在房里儿子的声音,把他叔叔的话重复了一遍,就连祖母的床号都记得。

同样都是在紧张的情况下听人说话,家长记不得,而这位学生却记得如此清楚,说明经过训练和未经过训练大不一样。我还多次进行比较,差生经过训练的听力可以达到没有经过训练的优生水平。

多题连问,主要是抓住听、训练听,由于读说写的互相辅助,提高了听的效果,同时读说写也得到了训练与提高。

(二)带题看书,训练快速积累的能力

读是摄取知识的基本途径之一,既能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提供广博的知识,又能通过间接经验,深化学生感性知识;书面语言和思想观念、道德情操有着深刻的内在关系,读在培养观念和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读是写的基础,读能武装学生观点,能给主题和素材方面的启示,能提供写作方法的范例,使学生多方面有所得。

读书如此重要,但学生读书效益很低,主要原因是读前无具体要求,读后难以检查。带题读书变微效劳动为高效劳动。

在学课上带题读书。学习一篇新教材,教师没进行讲解,就提出一连串问题要学生读后作答。由于任务具体,学生读起来自然认真,‚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和浅尝辄止现象从根本上得到克服。

在习课上再次带题读书。这次是在进一步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的问题由读前提出改到读后提出,因此学生必须全面准备。题目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同时要涉及与此有关的其他课文。学课上多用口答,习课上多用笔答,这样学生必须读得更仔细,更认真。

读书重在积累。今天的学习依赖过去的学习,学习新知识就是以过去知识为基础。我们不能脱离过去的知识经验来学习新东西,所以必须边学边积累,而不能边学边丢。实验把掌握一连串相关问题作为学习每篇课文的目标,对这些问题学生都经过读、听、思、记、说、写,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学生储备‚仓库‛里的财富。

(三)多题口答,训练现想现说的能力

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社会建设者应具备的语言修养,同时培养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可以促进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还有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

说比听读难度要大,实验安排了初级和高级两个训练层次。初级是多题口答,是教师领着学生走;高级是命题口头作文,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路、走路。

多题口答,就是训练学生‚连题成章‛的能力,解决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问题。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腹稿‛质量。由过去几小点,扩充为一连串相关的问题,使学生说话的定向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编码能力也很重要。根据话题的需要,迅速地扩展为内部语言,并对语言进行编码。多题口答就是组织一个个答案,也就是编码训练。要求把问题答对——编码的准确性训练;要求答案里无多余的话——编码的简洁性训练;要求立即完成——编码的敏捷性训练。

语言的表达能力就是将内部语言外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最直接地反映出说话者的水平,决定一席话的最终成功与否。表达能力强不强,与学生是否得到充分实践密切相关。据统计传统方法每个学生平均三节课回答一次提问,上讲台口头作文一个学期平均不到两次。实践机会这么少,自然难以提高。

实验加大了这方面的力度。多题口答,作‚答问文‛,每周近两次,口头作文平均3周一次。不管哪种形式,都是人人参与当主角。

(四)多题笔答,训练下笔成文能力

写作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是一种全面的综合训练,也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书面表达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语文程度、智力因素、思想水平,也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客观效果。

写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写作是创作,要创作好,必须积累好,模仿好。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要经过一个由积累到模仿到创作的过程。

1.多题笔答,有效积累。

实践证明没有大量的积累,要写出较好的文章是困难的,多题笔答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把每课书的内容最大限度地积累起来。这种积累的特点是:

一多。每课书都提出一连串相关问题,这些问题无所不包,词汇、句式、章法以及各种表达手法、技巧等等,日积月累,稳扎稳打。

二深。每点积累都经过‚七过‛——听过、读过、想过、议过、记过、说过、写过,深深地印在每人的脑子里,而不是浮光掠影、过眼云烟。三活。在运用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我们不仅要多积累,还要活积累,‚死‛的东西积累得再多也无济于事。反对‚读死书‛,也就是反对‚死积累‛。要做到这点,只有坚持边实践边积累,为此答题规定,答案不能用一个字、词,而要写一节通顺的文字。如:‚课文中的‘我’不大喜欢蜜蜂,是因为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时被蜜蜂刺了一下。书上不是用‘刺’,用的是什么?‛老办法只写一个‚蜇‛字就行,而现在应答:‚‘我’小时候掐海棠花时被蜜蜂蜇了一下,所以不大喜欢蜜蜂。‘蜇’与‘刺’意思相近,用‘蜇’比用‘刺’更准确,因为这个字专指蜂蝎等用刺刺人或其他动物。‛

正由于多题笔答具有以上特点,它的积累功能很快显现出来。

学生初写议论文,在提出论点部分,往往孤单地提出论点。不到一个学期,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由一二句话扩展到一大段。座谈时他们都说得益于多题笔答。因为多题笔答进行了以下有效积累:

文章下笔先摆出青年中存在的理想和现实矛盾的问题,着重提出三种现象,哪三种现象?针对青年中存在的共同点,提出全文论点,论点是什么?(《理想的阶梯》)

课文用了三节讲道理,设比喻引出论题,论题是什么?然后再提论点,论点是什么?(《发问的精神》)

本文提倡节俭,论述节俭对于品德修养的意义。文章用一句假设的错误论调开头,这样下笔有什么好处?在分辨是非,表明浪费问题上我们的主张后提出怎样的论点?(《俭以养德》)

这篇短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评析浪费人生的种种表现,再提出论点。文章列举了哪些表现?论点是什么?(《事业篇》)

2.多题笔答,有效模仿。

模仿是由知识的积累转化为能力的必由之路。学生由不会写作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逐步掌握表达的要领,把范文的表达技能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读说做 篇5

一、读数学重在理解, 手脑结合

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主动获取信息, 汲取知识, 发展数学思维, 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 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具备语文知识和外语的阅读能力, 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数学阅读能力。 (如理解各种统计数据、图、增长率、利率等) , 因此, 从小学开始注重学生的数学阅读是一项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 值得提倡的事情。

读什么?自然、数学教科书是学生主要的数学阅读材料, 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 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 此外, 作为课外数学科普读物, 数学学忌指导读物等刊物, 对于开阔学生视野,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可缺少的阅读材料。

阅读数学教科书, 有两种不同的时间场合, 一种是新课前的阅读, 相当于预习;另一种是新课后阅读, 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决不能把数学教科书当作数学习题集, 只注重看书中的数学题, 而忽视对全篇内容的阅读。

数学阅读在理解, 在通读的基础上, 要精读, 首先要细看, 一字一句地读, 努力从整体上对某节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有图形的, 需把文字和图画, 结合起来阅读;其次要理解。对书中提出的相关问题, 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问题的意义, 然后再联系起来理解和体会。

如:在“除法 (一) 分一分”, 书上配画给出了三个问题情境: (1) 2只猴子要分8根香蕉, 每只猴子可能吃几根? (2) 6个苹查放在盘里, 要求每盘放3个, 可以入 () 盘。 (3) 3只免子要分12根胡萝卜, 每只免子分的同样多, 说说你是怎么分的。通过阅读使学生体会到, 在生活中分物时侯, 不管分什么, 会遇到两种不同的情形;分得不一样多 (不均) 和分得同样多两种不同的情形;分得不一样 (不均) 和分得同样多 (平均分) , 数学中有很多名词、符号, 要引导学生一方面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借助于想象帮助理解和记忆, 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书中具体的例子去理解它们的含义。如:税角和钝角, 从它们的形状联想到锋利的剑的刀子, 体会税角和钝角中的“税”, “钝”二字的意义。第三学习准确的数学语言。在数学中, 有些术语虽只有一字之差, 但含义大不相同。很多学生“约”“消”不分, 把“约简” (除法运算) 说成“消去” (减法运算) 。第四, 要手脑结合, 许多学生看数学只看不做, 走马观花。这样读数学实际上并没有读进去, 等于没读。数学中充满了分析和推理, 书上很多例题, 虽然有解题, 但学生若不亲自做一遍, 去亲自在经历和体验解题中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 就无法真正理解数学。

二、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数学

学习离不开交流和讨论, 说数学就是用口头语言去表达与他人交流自己对数学现象, 问题与方法等看法。思想不是书本知识机械地存在于大脑之中, 它是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结合所经历的问题情境, 经过思考与实践, 用自然和个性化的语言组织起来的, 当学生与他们交流自己对某个数学问题的看法时, 他们同时也在学习如何澄清, 精确和表过自己的思维, 并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说数学, 大致有两种目的:一种是为了解和考查学生是否记忆和掌握所学知识, 巩固新知;一种是交流和讨论, 探究问题与发现新知。让学生说数学, 应重于后一种目的:为交流说数学, 为探究说数学。学生既可以说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的理解, 也可以说对某个问题的分析, 还可以说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对自己的推断和思想进行辨解以及他人介绍数学趣闻等等。

说数学是一种数学交流, 我们应在对数学概念的名词意义理解是保持联系一致和运用同一数学术语的前提下, 提倡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数学, 而不是大家重复同样的话,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求学生说同样的话, 整齐划一地做同样动作的做法。比如所谓说“算理”展示思维过程的做法, 会严重挫伤学生数学的自信心和扼杀学生的创造性, 是十分有害的。

在强调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数学的时侯, 应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简洁的数学语言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它反了对数学概念的正确理解。如在回答“当a+b=b+c, a, c一模一样!”显然是不正确的, 因为这里所指的a和c一模一样!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这里所指的a+c之间的关系是数量关系, 而不是形状判断。

三、要注重人人做数学

数学家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做数学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从事数学练习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 它是学习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

人人做数学, 要做教师课上提出的练习和教科书上的习题, 是学生做数学的基本内容。这些多数属于以掌握知识技能为目的模仿性练习。初此之外, 还要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及其他数学实践活动 (如社会调查统计, 活动方案设计等) 教师要安排练习应减少简单重复, 增加变式, 补充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等。

人人做数学, 这既是义务教育普及性的基本要求, 也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具体落实。人人作数学是数学教育中不可缺的重要环节, 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避免教师问, 学生答, 这种一问一答的对话, 或反复重复的教学方式, 使每个学生在职课堂上都有参与数学练习和实践活动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做数学的体验和经验, 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应负的教育责任。

此外, 在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而不要让学生只完成那些教师的指令操作。

如:“教圆的面积时, 让学生把圆分成16等分的小扇形, 并照书上样子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让学生自己悟出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圆的一部分长度”, 宽是圆的哪一部分长度, 圆的面积怎么样计算的道理, 从而推导出圆的计算公式, 此做法, 没有给“学生创设探索、思考的环境”因为学生在面对如何求圆的面积这个问题时, 教师并没有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在不知何故的情形下, 去从事等分圆的操作活动, 接着再照书上模仿拼成近似的长方形, 在这里学生只能是一个被动的机械操作工, 多数学生只有行为的投入而缺少认识投入和积极的情感投入。

抓好读说写 感悟创造美 篇6

一、指导美读,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即有表情地朗读、吟诵课文,要“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文学家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美读”是感知语文教材的主要方式,是获得文学美感的主要途径。高低转折、抑扬顿挫,读着读着就与作者心灵相通,随着文章的感情起伏跌宕,理解随之增进,也自然会领受其美。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

平时笔者喜欢反复抓朗读训练,通过朗读加深理解,使学生能独具慧眼地发现文本的内在价值。如在上《荷塘月色》一课时,文中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找出写景的句子仔细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带着体会再读这段话,接着再读,再通过对比朗读,使学生更能体会朱自清的复杂心情。又如在教文言文时,针对文言文的特点,安排了这样几个环节:先是读准字音和句读,再是读出轻重和语气,三是读出一点文言文的味道,再分角色读出人物的情感和态度,最后是研究性阅读,在读中发现问题。

二、鼓励多说,强化学生领悟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力求用通俗文雅的、生动形象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并用自己的感情去启发学生的感情,鼓励学生自己去展开丰富的想象,鼓励学生去说,去描述作品中的形象,感悟形象的美。

1.欣赏景物美,以美怡情,净化心灵

日月星辰,高山巨川,小河流水,花草虫鱼,一旦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它们已经融进了作者独特的感情,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 它可以是北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劲美,可以是大江“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的壮美,也可以是江南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柔美。它以其多样、丰富的内容和千姿百态的形式,向人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美的信息,给读者留下充分发挥想象的天地。因此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如抚其形,如闻其声,如嗅其味, 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审美评价,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

例如学习《长江三峡》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展开想象,三峡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即可以充分欣赏到作品中的景色美,也可以达到心神愉悦的最高境界,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川、热爱祖国人民的思想感情,达到了以美怡情,净化心灵的教育目的。

2.剖析人物美,以美促善,陶冶情操

霍姆林斯基说:美是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善良,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当我们对一个人物剖析时,实际上是对他心灵善恶的鉴别。通过这种审美活动,培养完善的道德情操,激发为美好事物、正义事业献身的精神。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伏骥千里” 具有远大志向的曹操,“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不食“嗟来之食”的朱自清,纯真善良的湘女翠翠,阴险毒辣而又美貌精明的王熙凤等,无不让我们眼花缭乱而心有所仪。古人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观照,既是对美的欣赏,又是对真善美的反思。因此,分析人物性格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性格美,使学生对美的性格产生美的激动,促使心灵趋向完善,使人格完美。

三、启发写作,训练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的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必须“随机诱发”,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切实做到寓教于乐,寓智于美。审美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创造美,学生创造美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在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美,要告诉学生“美就是生活”。讓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美,并在具有感受美、欣赏美的基础上产生美的冲动和写作激情,用书面语言描述自然境界之美和社会人生之美,表达美好的思想和健康的感情。

学生要写出一篇“美文”,除了必须在文中倾注高尚的美好的思想感情外,还必须掌握表达方法,用美的语文形式反映美的思想内容。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启迪学生创造美的智慧,训练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

总之,生活需要美,教学需要美,我们的心灵更需要美,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读、说、写能力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鉴赏那些表达美的作品,让语文教学载着美育的甘泉,去绽开学生心灵美之花,结出全面和谐发展的创造美之果。

读说 篇7

[关键词]读;说;学案

目前,“课改”已由一个新名词转化成了许多新成果,洋思、杜郎口等许多课改先锋掀起了一股课改新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学案式教学”从未知到认知,从观瞻到尝试,从尝试到实践,经历了一段课堂教学改革的历程。

2008年,我校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借鉴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开始在各学科实行学案教学,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关于语文教学中是否适合用学案,是我一直在考虑的问题。语文不同于理科,她需要的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设置悬念,以吸引学生的思想及眼球是相当重要的。一但把学案发给学生之后,这一堂课也就没有吸引他的地方了,那么很多同学就简单的认为只要把这份学案完成,这一堂课的学习任务就完成了,其实他们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课本身给他们带来的心灵上的愉悦和享受。由于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比较注重教案内容的落实,很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素,课堂上学生也就很少有时间思考和消化;而且由于语文知识体系的非完全系统性的特点,学生常常感到毫无头绪,学习的主动性更无从谈起 。

请看电影《美丽的大脚》主人公张美丽在北京老师初到黄土地小学听第一节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张美丽:(在黑板上写“千里迢迢”)北京的老师到我们这儿来,请同学们用千里召召(“迢迢”,张美丽老师语误)这个词说几句话,表达一下你们的心情。

王勇敢:夏老师千里召召从北京来,张老师把多年积攒下来的报纸给夏老师,给夏老师,上……茅房用,我们还用玉米叶子擦狗子(屁股)。

王大河:(很兴奋)夏老师,夏老师千里召召从北京来,张老师舀水给她洗脸,完了又给我们洗脸,我们好久没洗脸,完了又给驴喝水,我们,我们很高兴,驴也很高兴(生嘴里学驴叫)。

这是著名导演杨亚洲的作品《美丽的大脚》中的情节。当我第一次看这部片子时,我和影片中的夏老师一样笑的乐不可支,并记住了这个幽默的情节和学驴叫的那个孩子。但记住他不仅因为台词的幽默好笑和浓浓的陕北方言,还因为说出这句台词的那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执着和好不容易被叫后的兴奋的表现欲望,以至于在课堂上学起了驴叫。然而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缺少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兴奋地表现,这是为什么?

因为兴趣——他们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这是我在学案教学中逐渐发现的一点。在他们的脸上,自始至终都是一种“波澜不惊的镇定”,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则是匆忙的完成学案,遇到问题只会从教学参考资料上去找答案,没有小组之间的讨论,语文课上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越来越少,就算知道也不说,实在“大难临头”被点名回答时,也说不出一句较为完整的话来,更不要说流畅的进行口语表达了。学生的棱角在一天天的做学案中被磨平,读、说、写的能力在一天天的减退。所以,哪怕时下非常流行学案,学案也被很多老师所青睐,但我仍不赞成用学案来上语文课,因为它扼杀了语文课本身的乐趣,很容易就演变成做练习和分析练习了。

我一直认为,语文教学是一门美丽的、充满诗意的艺术。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学案究竟能不能将语文这门艺术的人文性发扬光大?然而,怎样才能重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长他们的能力?我的尝试是从“读”和“说”开始的。

一、以读为突破口,扩大学生的视野

前不久去公司五中听课时的情形使我眼界大开,那些学生无论从心理素质、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都高出我们的学生一筹,看着学生在课堂上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真的令人汗颜。座谈时看到了他们与众不同的做法,尤其是在课外阅读方面做的相当出色。

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这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所以,指导学生搞好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我们的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外读物良莠混杂,学生的阅读未必“开卷有益”;过重的学案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阅读;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是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随意性较大;缺乏相应的督促和激励,使学生容易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等。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1.选书

新课标中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还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我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经验,进一步有计划地开列出符合课程标准“建议”的富有特色的篇目清单。选书的前提是要求有较大的选择面,除了名著等经典书目,还要求学生留意报刊杂志,找到真正优秀的并能与学生兴趣点结合的作品。逐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了阅读质量。

2.指导阅读

课外阅读不能书单一开就万事大吉,不少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了教师的指导而变成了学生的“自由阅读”,因而阅读质量不高。要提高阅读成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激发阅读兴趣。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不仅扩大了阅读面,且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如教学鲁迅先生的文章,要求学生去阅读《朝花夕拾》;教学高尔基的《海燕》可以介绍学生去阅读《在人间》、《童年》等。还可以借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与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名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我教学生学会摘抄,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

明确目标任务。我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一个学期的每一周,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讲,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能阅读的积极性很高,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却不愿顾及。只有立足于学生实际,把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才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

3.组织活动

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方法。上周的一幕让我难忘。学校要求在班级中开展“学弟子规”国学经典诵读演讲活动,我刚说完“谁想参加这次演讲活动?”后,立马就有二十几个同学举手,各个争先恐后,唯恐没有了名额。欣喜之余,不由生发感慨,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为他提供机会就会爆发。我计划在以后的教学中,陆续开展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诗朗诵、读书心得等活动,将学生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上来,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从而更加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巩固和提升课外阅读成果。

教师要善于和敢于发现并抓住机会为学生提供舞台,营造民主气氛,鼓励他们去想象、去倾吐。学生是充满激情的火花,教师一手提着水桶,一手拿着打火机,就看你是要去浇灭它,还是点燃它。课外阅读是一个家园,我们应该会同学生共同建设好这块园地,让它成为学生心目中葱郁的绿洲。

二、以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说”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搜集与课文相关的、与自己所说话题相关的资料。学生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搜集资料,要远远优于教师的介绍,因为这是主动学习。自主性的学习,学生无论在思维还是在行动上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不仅锻炼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为了能在课堂上说的更好,部分学生准备了详细的资料和思路明晰的发言稿,并写了读后感。如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时,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了搜集的成果,有的学生搜集了有关梅花的诗句,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和梅花有关的历史故事(梅妻鹤子),有的学生说到了“岁寒三友”,还有一位同学谈到了梅花给自己的启示,其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学习梅花精神,做一个有梅花秉性的人。”……正是这样的日积月累,拓展了课堂内容,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使学生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说”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我在班级中试着开展了课前三分钟演讲。试讲一段时间后觉得效果明显,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们也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讲,通常前一天布置第二天的演讲内容,如:自我介绍、我的爸爸、我的妈妈、童年趣事等,不仅让学生得到了锻炼,而且加深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第一阶段的成功给第二阶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有了第一次的经验,鼓足了信心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第二阶段的内容是讲成语故事,这次提高了要求,不仅把故事讲清楚、明白,而且要充满感情,要有表情,学生们选出自己最拿手的故事,作好充分的准备,讲给同学听。第二次演讲时学生们就显得比较老练、镇定、有声有色、层次较为清晰,以各自的特色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至此,课前三分钟演讲成了语文课必不可少的内容。三分钟演讲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强了能力训练,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现在已经成为学生盼上语文课的一个重要因素。

读说 篇8

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坚守语文教学本质的前提下,本课题将尝试阐述中职语文教学的新方法——读说写三位一体多元并举,对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的职校语文教学进行理性的考量和反思,并做出及时而又能动的应变和改革。

一、课题确立的背景,它的现实针对性及实施目的

(一)课题确立的背景

⒈深化职教改革的时代要求

2014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作为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着力于市场与人才供求关系的调控,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都提出了要求。顺应这一趋势,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日渐从基础教育的理论性、务虚性框架里分离出来,它以时效性、实用性为特色,以进入市场、投身实践为目的,与分数决定一切的传统教育观相比,它取的是“能力决定命运”的一途。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正经历着从独抒机杼的自发状态向系统而有效的自觉状态的华丽蜕变。

⒉教学自身发展所需

就教学体系建设而言,职业院校体制的健全(职高与普高的分流,中专、中技和职高的合流,中职和高职的衔接,高职本科院校的出现,成人教育的职教化倾向等)和功能的转型,要求职业教育拥有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

就教与学的互动来说,首先,学生和家长期待着职业导向的短平快式教学成效,它针对学校和教师,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有力的倒逼机制。其次,大凡教师,总在主动寻求教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中职语文作为基础课,则在专业课程改革之际,力图保持与专业课的良性互动和平衡,同时又坚持着自己的个性。

⒊国外职教的启示与借鉴

德、日、美等国职教发展相对成熟,“重工”而不“轻文”,通识教育在职业院校的普及,是作为“人”的基本需要而实施的。其中人文教学的常态化,与技能和实践教学形成软硬相间、张弛有度的关系。它带给我们当下中职教育的启示是:实现职教转型,或曰最大限度实现教育效益的功利化,语文为代表的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小觑,语文所秉持的审美和心灵“质”的坚守,和它在说与写上“用”的机变,贯穿于中职语文教学具体的过程,为职教学子提供了虽仓促却十分必要的文学和思想,以及读的基础上的说话能力和写作基本功。

(二)现实针对性和实施目的

现行中职语文教学有着诸多的偏差或弱点,如: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各自为政、学生多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教学内容或沿袭普高教材一成不变,或紧盯技术和“诀窍”急功近利;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或语焉不详,或简单应付工具化倾向明显;过分崇尚技术,轻视学生审美观、价值观的培养,造成人文底蕴和长足发展后劲的缺失……课题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展开,力图回归中职语文教学的常态。

课题的实施,将有助于确立中职语文的教学理念(先是在大语文背景下,梳理中职语文的教学规律,把握其发展脉络,估量其内涵和外延;再是在此基础上,构建中职语文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即确立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大纲到课程设计到授受方法一以贯之的实施路线)和方法论(以读说写三位一体为基本内容,以及其他方法),并为职业学校人文学科建设,在短长效应(短中期方法与效益的把握,及长期绩效的估量)、软硬尺度(技术主导的教学氛围下的人文执守和方法应用)等方面寻找共同点。另外,课题的实施,对中职校园文化也会有所裨益。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作为切入点的研究性教学,研究方法和视角举隅

(一)课题研究价值

我们把中职语文教学力图在读说写各方面多管齐下、彼此互动、统为一体、立体生成作为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其研究价值表现在教与学的两个方面:

教的方面:摸索出一条与学生的身心状态和职业目标——处于成人又成才关节点上的“技工”——相匹配的读说写均衡发展、整体推进的教学路径;为个人化、自发式且多色彩的中职语文教学,提供系统化的可供操作的教学范例;为教学经验的各自表述乃至自说自话的教学研究,寻求公认的理论认知,撰写可行的研究报告和教学纲要。

学的方面:在读说写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提升学生语言文学感知和应用表达能力的;引领学生阅读先行、致力说写,以说写实践推动阅读进度、借阅读的深入提升说写水平,读说写并行不悖,立体交叉。借此,既锤炼学生的综合表达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满足其短中期工作和生活所需,又对其审美和艺术感悟力、思想人格、人文素质等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作为切入点的研究性教学

⒈优化教案设计,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逐渐实现职教与基教的分离,初显现代职教的本色

从二十多年前人民教育社一统天下的高中语文简约版中专(中技)教材,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若干职教语文班子抱团出台的“表达训练”一类试行本,到世纪之交各出版社竞相推出的“规范教材”(包括某些部委社出版的“专业语文”),以至当下职教转型之际技术课业挤压下的课改资料、校本教材,中职语文教材(读本)为教育与市场的相互作用所驱使,在职业化的道路上奔竞不止。教师的教案也被迫随着教材年年更新,到后来老师们干脆把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当作了教学主轴,一切教材为我所用也可为我所不用。这无疑是职校语文教学自主的一个表征,但也揭示了该课程的芜杂现状。

我们做过“同步异行”的教案尝试。“同步”,意味着尽量与指定教材所呈现的教学层次和教学顺序保持大体一致。“异行”,就是把不适合于学生接受水平和课堂讲授效果不好的内容,有选择地予以剔除或修改,以便课堂讲授内容服从于老师统筹的教学脉络;在尊重指定教材的基础上,把多种教材的精华之处综合在一起,不惜编写校本教材以求教学良效(其中,母语和人文的着力浇灌是语文课在任何处境下都不言弃的坚守;而读的基础上说、写能力的激发,也是一个必须倾力的教学追求)。

⒉从情感愉悦入手,以审美为中介和经络,在文学的面上进行立体的表达能力训练

因为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技术至上的氛围也不利于语文教学的拓展,所以老师必须在语文课堂和课间,灵活寻找学生的兴趣点,特别是要抓住他们青春萌动、亲情有感、节日家庆、联谊聚欢等情感充沛文艺思维活跃的时刻,因势利导,及时把他们引入语言文学的感性愉悦当中。也就是说,从情感愉悦入手,以可读性强的文学文本(中外文学精短名篇,少年人所适用的读物等)为依托,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享受审美的快乐。当审美成为学生的一种日常期待时,它俨然就是维系语文教学内在品质的一条经络了——如此已由点及线;再由线及面(文学作品、阅读文本的语言质地和艺术内涵,以及它的境界、情思、意义等);当我们在此“面”上自觉地推动读说写三者的互动(表达能力训练),一个完整的立体化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便展现出来。

这么一个点线面至于立体的进程,我们是在教学的微妙推进中,历经多年观察才确认的。虽然有些粗糙,但躬身多年的教学体验,却能保证它是切近语文本质的有理可循的教学经验。

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互补

从教材的庞杂困局整理出一条讲解线索之后,我们先是坚持使用传统教学方法(纸质教材、诵读、串讲、板书、词句习得、文本和结构分析、口头和书面作业等)进入课程,它注重的是师生面对面,讲与学、问与答之间的互动,以及情与思的碰撞和释放。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则是为了拉近学生与网络资料、文艺时尚的距离,是为了借助声光色影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方面,PPT投影当然有其必要,而融观赏性和思想性于一体的多媒体,更是我们所倚重的。比如有关作家作品介绍的百度百科网页、教材所涉文学文化知识的图片和文字、经典诗歌散文的诵读录音、某些演讲比赛和辩论会的现场影像、“汉字听写大会”“成语英雄”等视频,还有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等。

借助具象的听赏和观赏,激发学生对“文”(课文、作品)的感知,使他们在读图时代、网络时代仍不避读文,仍以读文为本……这才是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互补的关键所在。

(三)研究方法和视角举隅

除了问卷调查法、教育实验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行为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常规研究方法之外,本课题还采用了以下方法和视角:

“三观”结合法:立足于微观的教学实践、创新尝试和绩效评估,在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人才观念、市场需求等宏观背景下,进行符合中职教育目的和语文教学规律的思考和论述。其中的推进与演绎、期待与反馈、整合与扩张,正是系统思维在教研中的运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其相互关系的启发。中职语文教学研究“三观”皆备,最终落脚于“中观”的应用型理论和教育场域。在把握微观和宏观的基础上,还有一种研究体验,姑且不称其为“研究方法”,而只把它作为一种研究视角:以人文眼光打量中职语文读说写的三元并举和多象共存,再由语文转向其它人文课程,在差异里寻找类同之处。也就是说把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读说写实践建立在语言文学的本质上,同时还让它和史哲、艺术的教学,和品德、人格的养成,和思想修为、精神成长等有机地联结起来。在语文为主轴乃至为触媒的教学情势下,促成学生人文素质的逐步提高,并使之与技能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这便是我们的“多元共生”之法的初衷。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读说写教学实践表述,三者的比例关系与相应教学效益估量,以及母语背景下读说写三合一模式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倾力于以下几项内容:

一是与中职学生相适应的读说写方式。读,作为语文学习的起点,在中职阶段,应区别于普高的分数指向阅读、高职的欣赏维度阅读而独辟蹊径。说,是学生走向社会必须尽早掌握的“武器”,作为读的最广泛的应用形式,实践第一,与成人的过程相伴随。写,作为一种基本的表达能力,文学类和应用类写作均应各适其度,底线是不能有任何硬伤。

二是读说写三个方面的互动和共生。读是基础,说和写是应用;说和写反求助读,推动读的理性安排和有序进展;说的灵动和机变有助于写的拓展,写的艺巧和适度,保证说的精彩与恰当。推动读说写三者之间的互动,首先要促成三者各自内部诸要素的协调和共振,使得三者各自以最佳状态出现并作用于中职语文教学的立体过程,达成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读说写三位一体。即在感知能力和欣赏水平确切保证的基础上,促成表达能力的综合提升,从而由读说写的良性互动,跨入三者混然一体的自如境界。这正是老师所追求的最佳教学效果,也是学生的情思、审美、知识、能力等在语言文学方面的成功样态。

四是立足于成熟读说写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母语语言文学给养之下的专业适应、角色变换、人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以及顺应规律的前瞻视野和突破常态的思考与行动能力。

(二)读说写教学实践表述

“善读、能说、会写”,是立足于目的层面,对教学实践的一种通俗表述,也是老师摸索多年总结出的中职语文学习“六字方针”。

善读,高效的择善而读。

要选择恰当的教材和读物。选择承续初中基础的,与普高难度一致但密度较小的适用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课外阅读方面,经典古诗文、现当代作家的代表作品、高中教材乃首选读物,《读者》《青年文摘》《散文》一类审美和励志的杂志,同龄人作文选(如历年高考优秀作文选)、网络美文等,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要把握好读物的层次。应尽量选择那些稍在学生现行阅读水平之上,尚能理解并留有期待空间的文学作品,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较为明显的提升。

精读(经典读解、文本细读)为主,辅之以泛读。精读须字斟句酌,针对文字词句、结构脉络和情怀美学,并适度考量其思想文化和社会意义,更须在文学情境下,有序地安排、逐步地推进。泛读是量的积累,是知识面的铺展,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类和篇章,使得阅读有选择、方法有分别。

意味阅读。审美的方式(以提高文学欣赏水平为指针)和启智的方式(以培育思想和锤炼认知为目的),两相兼顾内在互动。其中的妙处尽在课授言词、临场发挥,以及师生的交流和神会之间。另外,阅读中的写作模仿,模仿过后的痕迹脱化,都和细致揣摩的审美意味紧密勾连。

能说,恰当的能动言说。

强调现代职教——技术语境下学生的语言应对和业务沟通能力,不求巧舌如簧,但必须表达到位、沟通有效、言行适度、体面自尊。相关教学包括基本口语、日常和工作谈话(交谈、讨论、面试应答、临场发挥等)、公开说话(诵读、演讲、辩论、发言等)等的训练。

会写,简约的会心摹写。

力求文学体裁的一般性写作水平达标,其底线是无论主题、情思、结构和语言都必须“过关”;而针对性的应用写作,也能够简洁完整、准确规范。书写效果方面,篇章布局合理、字型结构得体、繁简假借等严守规范,又不失各自的书写个性。

以上读说写三者的各自地位和彼此关联,我们简单地把它归置为“读本—说用—写继”。即以读为本、由说而用、因写成继,如此下来,读说写三相交驰外呈一体,联袂激发阅读的乐趣、话语的感性和创写的韵致,为职校语文、人文学科和校园文化,准备了充足的食粮。

(三)三者比例关系在教学中的把握,以及相应教学效益估量

在研究性教学中,我们把读、说、写三项在语文教学(包括课内和课外)中所占的时间份额,控制在以下范围:

读≥50%;说≈30%;写≤20%。

也就是说,大量的阅读,多少带些恶补的意思,以便为面临成人和就业压力的中职学生,开辟最后一个补缺补差的在校阅读地带;适中的说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说话,从被动的应对发展到主动的交流,为他们在不远的将来与社会的对接作必要的准备;少量的写,各种文体都尝试一下,但均不能沉湎太久,举一反三才是不失其绩效的对策。

综合学生的母语语文期待、社会—职业身份自我意识、创造性的焕发与保持、临场应变能力与自由发挥潜力等,估量读说写三者互动之后的教学效益:三者相加,大于其和,甚至呈倍数增长。

原因在于:一,读说写内在于语言文学的互动和合奏,激发了学生在读说写各层面的主动性,在言语感悟、思维的连续和贯通、联想和想象、表达的能动性和个性化、自我纠偏和及时反馈等方面,有着茅塞顿开、灵光骤现一样的效果——这是中职学生所经历的文学与人生的首度“开窍”!二,读说写多方同步感性介入,在教学理性的背景下,不仅在读说写三者之间,更在三者与文学作品阅读文本之间,都产生一种互相作用的效果(彼此互动、竞相照耀,又内在协调),它无疑是对语文教学效应的放大和提升。

还有一个更可观的效益:经过此短中期语文的训练和习得,学生与语文课的隔膜和对语文课的无助感都会逐渐消解,对于母语语言文学的亲和与自信就会水到渠成。某种程度上,这是职业教育顺应市场需求又不舍学科要求,在语文教学方面颇具有效性的成果。

(四)母语背景下读说写三合一模式,以及中职语文与其它人文学科关系初探(与校园文化相伴随)

如图:

中职语文,以文学作品和阅读文本为核心,在读说写的交互作用下,呈现出圆熟自如生生不息的态势。它与艺术、历史、哲学等人文教学相辉映,打造了一个充满磁性和感召力的场域。需要说明的是,该人文效应的发生和扩张,始终和校园文化建设相伴随。

母语不仅作为上述所有学科的背景,母语更是语文学科的直接渊源,作为语言文学最本色的质地,蕴藏着最为内在的力量。母语给予我们兴味无穷的词象感悟、心领神会的文化认同和神秘宴乐般的语言—艺术享受,为教育教学打上了一重命定的色彩——那便是中国化的人文教育之于莘莘学子心志的多向培育,是蕴藉自足的人文之于技术主导的中职教育价值的多重呵护。

四、若干研究观点,相关质疑示例

(一)若干研究观点

现把从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想到的几个观点呈现如下:

善读、能说和会写,是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近期目的,它与中长期职业教育目标相匹配,是人文和技术、教育和市场结合的产物,也是老师应该致力的基本教学追求。

《老子》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职语文教学,因为时间短促空间狭窄,“鱼”(即灌输语文知识,辅之以理解和表达上的基本训练)和“渔”(即培养对语文的整体感知,传授语文学习方法,激活对语文学习的自觉意识)难以两全。此时,不是舍“鱼”取“渔”,而是重“渔”兼“鱼”,也就是说在感性的课堂氛围里,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对于语言文学的整体感知,先把学习语文的方法教给学生,再在方法的主导下,增加语文知识的学习,提高表达能力,最终令美学感悟和人文情致慢慢充溢学生的心灵。

强调知识的柔性应用,读说写综合发展,心灵成长和语文学习同步。即摸索出一条以能力为立足点、以素质为本位,人文统摄之下富于发展前景的中职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教学设计的创新,是中职语文教学成功的前提。如:教学理论为纲,教材和资料为目,读为经、说写为纬,纲举目张兼而经纬交叉的教学设计;还有近期(语文在教的本学年度)效果、中期(学生在校期间)效益和远期(独自走上社会的前几年)效应三者兼顾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论。

读说写三方面协同发展,应做好其与不同专业的对接工作。在总体一致的框架下,读说写各自的内容、进度、教法等,也应因科(学生所在的专业)制宜各有侧重。班主任和实习教师,是实施对接的中介,也是推动研究进程促成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二)相关质疑示例——关于中职语文教材

近年来中职语文教材迭出,却难觅代表性版本,主要是因为中职教学因学校和专业的不同而难以规范,也不排斥“近亲繁殖”、树门户立壁垒的可能。尤其是少数打着“情境化语文”“表达技能实训”旗帜的教材,它所设定的“情境”或因与文艺和心灵无关,只能称之为单调的场景,它所从事的“实训”或因脱离了言语质感和写作冲动而沦为强说强写式的练习。更有个别版本尽是些格式化机械性的句法段法训练。它把人文为内质的语文表达能力训练,搞成了纯粹的技术性操作,不仅脱离了文化基础,还因缺乏恰当的表达语境和基本的亲和力,使得师生深陷枯燥和乏力的境地。鉴此,我们呼吁无论模块化教学、理实一体化设计等怎样定向了中职教学的路数,在语文课方面,富于启发性的阅读文本和经典作品,依然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和课授起点——“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的古训,对当下的语文和人文教学,越来越显出其规训作用。

五、课题展望

职校语文延及职校人文,与校园文化生态息息相关。而读说写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因其母语的先天使命,因其审美、情思和理想相互呼应的独到优势,已经成为职校教育软实力的一个缩影。职校语文立,技术主导的职教才可能受到其潜力和底蕴的涵养;职校语文废,学生的精神成人和全面成才定会错过黄金时期。

职校人才培养目的固然无法改变,但在职校着力打造“技术的人”的现实当口,语文教师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把美与雅、情与思、爱与梦带入学生的职业生涯和生命历程,我们不惧技术的诱惑,更倾心于培养精技在身的“文化的人”和“社会的人”,使他们自立于社会担当起历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张红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曹长德等.研究型教师的成长:理念与路径[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4]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王民.可持续发展教育评估探索[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6]孙春成.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7]汪青松.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8]余文森,洪明.校本研究九大要点[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9]余飞,张松斌,赵丽娟.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10]张仲良.论听读说写语文能力的全面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11]倪胜利.通识教育:真谛、问题与方法[J].教育研究,2011,(9):94-97.

[12]伍嬗婷,崔香淑.21世纪语文课程发展模式——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149-150.

[13]刘爱兰.新大纲理念下中职语文“八步法”教学模式[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14]吴胜尧.论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在职教语文课堂中的运用[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5]是新宇.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2011.

[16]吴小攀,翁小筑.袁伟时:提防伪通识教育[N].羊城晚报,2009-8-29(B5).

※ 本文系2014年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立项课题《中职学校语文读说写三位一体教学研究》(批准号BBB14004)的研究综述。

【读说】推荐阅读:

上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请你放下双手下一篇:幼儿园中班06年上学期班级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