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两站

2024-07-21

一会两站(共12篇)

一会两站 篇1

维权履责推培训消法贯彻重落实

2月28日,为进一步学习贯彻新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乌鲁木齐县工商局邀请市消协秘书长韩小军对辖区一会两站、绿色通道人员及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消费维权培训,全县共有家企业,余人员参加。

此次培训首先围绕新《消法》修改和增加的保护消费者权益职责、消费者网购、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经营者惩罚性赔偿等内容进行详解。其次,进一步明确消费者权利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学习关于“霸王条款”违法行为查处相关规定,要求参训人员积极进行本企业自查自纠,自觉排除与新《消法》相悖的各项不公平条款。最后,针对企业具体案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并现场教授处理投诉方法技巧。

此次培训,是新《消法》修订后的一次全面培训,也是3〃15消费维权服务月活动重要内容之一。此次培训的举办,一方面让《新消法》走进群众中,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另一方面也为提高客服人员素质,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强化普及经营者责任义务,促进企业维权履责打下坚实基础。

一会两站 篇2

近日, 飞天诚信“铸造信息安全新防线”之“新型信息安全产品暨技术应用”研讨会华中站、西南站成功举办。两地吸引了近百名证券、银行等金融类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朋友, 会议受到了与会人士一致好评!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黑客攻击的手段层出不穷, 基于传统安全构架的“网络交易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逐渐增大, 新型的信息安全产品应用而生。此次活动飞天诚信资深安全专家对新型信息安全产品———交互型USB Key产品做了详尽的讲解, 同时在不改变现有系统结构和安全架构的前提下, 设计了基于该产品的整体安全解决方案。并介绍了兼顾产品安全性、易用性的飞天动态令牌系列产品。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得广大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朋友对飞天诚信产品有了一个更直观、更详尽的了解。并一同分享了产品在银行、证券、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使得与会者能更深入地了解当前领先的信息安全产品以及在各个行业及领域的应用。

写一会儿躺一会儿 篇3

“我家一间正房,只有十平方,朝南一扇小木窗,钉着六根柱子,像囚室。……窗外不到一尺,就被另一座很高的土墙房挡得严严实实,开了窗,房里依然很暗,白天也得开灯。……还有一间阁楼,不到十平方,最低处只有半人高,夜里起来不小心,头会碰在屋顶上,把青瓦撞得直响。有个朝南的天窗,看得见灰暗的天。”虹影在《饥饿的女儿》中曾这样描写她儿时的家。从文字间就能感到一阵湿冷,灰暗的色调扑面而来—这样逼仄的空间里,生活着她和她的父母、三个姐姐、两个哥哥。

虹影从小便没有太多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而如今,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心爱的丈夫和可爱的女儿。她是这块空间里的创世者,以自己的喜好和眼光,一点点、一步步地将它建造起来,每个细节都不容敷衍,每个角落都深得她心,苦心孤诣得如同用唾液和绒羽筑巢的燕,呕心沥血却又乐在其中。

对于虹影和她细心经营的家,我有太多的疑问:“怀揣利刃面对这个世界”的私生女身份,是不是会让她对“家”有着别人无法体会的复杂感情?儿时母亲对她的爱总是欲迎还拒,谨守某种距离,这是否会影响她和女儿西比尔之间的感情表达?这个以逆风扬头的姿态面对世间的执拗灵魂,在设计“家”这一物质与精神融合的复杂体时,抱有怎样的审美和情怀?“家”,是她心灵中的某种信仰,还是需要小心翼翼对待的疮疤?

跟虹影聊“家”是一种很奇怪的体验—有点类似于一场充满试探的冒险。

执拗,为钟爱之物

虹影的家四壁落白,没有多余的装饰,据说房子刚买来的时候墙上贴着“泥巴色壁纸”,被她撕掉换成了白墙。“北京冬天天暗,白色会让人感觉亮堂,有空间感。” 洁白的墙壁上还挂着一些画作和相框,其中一幅是好莱坞第一位华人女星黄柳霜的肖像,是先生送给虹影的礼物;其他相框内相片的主角,大多是女儿或母女二人。客厅的一面墙则完全被一个大书柜占据,书柜里摆放着虹影和丈夫多年来的藏书。

进了门即是朱褐色的地板,在大幅落地窗的光线下发出柔和的光泽。地上铺着一块地毯,编绘着孔雀、白鹤等寓意吉祥的纹样。众所周知,虹影喜欢收藏地毯,家里的地毯来自世界各地。除了卧室里那块是她先生的“家传之宝”,其余都是她游历各地时淘回来的。虽然风格各异,但地毯几近统一的色调,搭配上同色系的地板,点缀在房子里却不显杂乱,反而起到了非常舒适的视觉效果。

还有一个段子被屡屡提起—虹影曾经找遍了整个北京城,只为了一张存在于她理想中的地毯。她一直无法找到那块拥有着青花瓷般的蓝的地毯,直到有一天,她无意中走进一家专门做出口的定制地毯的店铺。那个时候,这种出口的地毯非常昂贵,动辄好几万,国内很少有人问津。但虹影一进店铺就开始扎在地毯堆里翻,果然,终于翻到了她要的那一方青花瓷地毯。没问价格,她就给一口气买了回来。现在看来,这种对钟爱之物的执拗还是非常值得。“现在还是喜欢,一点都没有要换掉它的想法。”虹影说。

除了地毯,信佛的虹影还收藏着许多佛像。她最喜欢的是其中一个造工精致的文殊菩萨雕像,这是她在潘家园淘的。她本是去潘家园附近淘地毯的,却一眼看中了这个雕像。“我一直找了很多年。”虹影三岁时,母亲经常带她到庙里去,拜的就是文殊菩萨。虹影相信,“这是我的保护者。”虹影相信世间有神。“很多人什么都不信,但我信。”

与大多数作家不同,虹影的主要写作场所是卧室。她说自己属于那种“写一会儿,再躺一会儿”的人,要休息够了,才想写点东西。所以,休息和工作必须是同一个地方。“我这个人比较怪。有时候突然想到了什么东西,哪怕是半夜,也会马上从床上爬起来,趴在床边的书桌上写。所以,我在意大利的家,卧室跟书房是连在一起的,两个房间专门打通了一个门。”虹影喜欢听着音乐进入写作状态,几首喜欢的音乐会重复地播放。这个时候,写作占据了她的全部世界—没什么重要事情,绝不接电话。

要简单,不要复杂

当初刚搬进北京这处新家的时候,由于先生正在忙其他事情,于是虹影一力操办,扛起了整个家的设计活儿。

对于虹影对家居设计的眼光,先生显然很放心。“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虹影指着头顶上的一盏灯,这盏看似斜叶子的意大利水晶灯是她从十里河买回来的,价格不菲。先生对此颇有微词,“你不是说我们两个人是两票吗?你怎么自己做主,去买了那盏灯呢?”虹影模仿着先生的语气。后来,她对先生说,“要是你真的不喜欢,就把它换了。”但没过几天,她先生坐在客厅看书,突然对虹影说:“我发现这个灯特别好看。”虹影立刻追问:“真的吗?不想换了吗?”

“他立刻说不换了,真的不换了。”虹影大笑。那么多年来,她和先生早就心灵相通,达成了某种默契,“第一,我和他都有一个原则,家不是宾馆;第二,我认为家里的设计要简单,不要复杂,有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就可以了。”但虹影说的“生活所需”显然有着更高的标准。比如说,沙发旁边一定要有一盏灯,因为她和先生都要看书。再比如,她的眼睛所望之处一定有一个风景,因为这样会让人感觉赏心悦目。“很多人的家为什么看起来老是不对呢?就是因为东西太多,又什么都不愿意扔,要的不要的全部都垒在一起,就没有风格可言了。”

“我希望我的家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而且一看就是我的风格,不会是别人的。”虽然不喜欢垒东西,但是虹影喜欢老东西,喜欢那些有岁月痕迹的家具。她经常从旧家具市场购置家具,哪怕只是几张边桌边柜,也因为带着铜把手、烫着金漆而晕染上了一丝民国遗风。

对于家里的每一样东西,虹影都要求得非常细致。对她而言,家里最重要莫过于窗帘和灯,“这就像家里的一个灵魂,跟家里的女主人一样,是主心骨。这两个地方如果错了,你会发现你的家再好看,都沒有那个神,没有魂儿。”就拿订窗帘这事儿来说,搬到这个新家的时候,正好是年关,很多地方的布城都关门了。虹影逛遍了北京几个有名的布市,都没买到她想要的布。经过几日的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一家店,里头有她一直梦寐以求的布料。那个布料是意大利进口的,要买还得从国外寄过来,而且奇贵无比,一个窗帘就相当于虹影家里所有其他窗帘价格的总和,但她想都没想,就订了。“如果我看中一个东西是我真正想要的,我就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

nlc202309032312

最圆满的生活

处女座的虹影说自己是个“特别麻烦”的人,“准备买一个窗帘,我可能整整一个月都在想到底要个什么颜色好。要出去旅行,我可能又花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研究那儿的历史与风土人情,事后,脑子里全是那个地方的景色。”哪怕只是简单的一道菜,别人看着她可能只花了几分钟的准备时间,实际上却并不如此。“就在那短短的几分钟里,我看着面前所有的材料,脑子里就倒海翻江,想一会儿要做个什么样的东西。所以我经常觉得自己的脑子简直就是一个大电脑。”

去年,虹影出了一本美食散文集《当世界变成辣椒》。很多人从那时开始,才知道虹影原来是一个非常会做菜的女人。作为一个对“吃”颇有心得的人,虹影对于下厨的细节更是精益求精,绝对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个美食家,在食物选择配料做法及器具上,她绝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就拿做菜的橄榄油来说,虹影必须选择最好的。实际上,她把大量的时间和钱,花费在购买橄榄油火腿和奶酪上。她喜欢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葡萄酒,有时是自己旅行时采购来自这两个国家的原配料,有时是托朋友,不能的话,就到北京的专卖店采购。

“我做的菜,一般就是把可以使这个菜最好吃的所有元素都放在一起,不放味精,也不放其他调料,尽可能地保持菜的原汁原味。要调味的时候,我就会用上高汤。当然,这个高汤也是自己亲手用一只老母鸡熬出来的。”

饭桌也是她的另一个社交场。偶尔她会请朋友们过来吃饭,席间聊些感情问题,她便会化身为指点江山的“口头革命家”,给大家出出主意。“我出的主意属于比较上天入地的那种。”虹影笑道。

有了女儿之后,虹影减少了社交,也减少了外出旅行的次数。大多数时间,她总是围着女儿转,晚上几乎不出门,周末时间也都给了孩子。陪女儿画画、学跆拳道、游泳、见女儿的小朋友,便是虹影的日常功课。

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生活,给了虹影最大的满足感。“对我来说,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没有一件事情让你赶,没有一个人让你揪心。也没有一个人让你牵挂,因为你所爱的人皆在你身边,生活简单、安全,彼此忠诚。身边有喜欢的朋友,而且有读不完的新书等着你去读,有写不完的故事等着你去写。我觉得,这就是最圆满的。”

[对话虹影]

厨房决定论

虹影 作家、诗人。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上海王》、《饥饿的女儿》、《K》、《孔雀的叫喊》、《好儿女花》、《小小姑娘》等。最新作品为美食散文集《当世界变成辣椒》。

记者:你非常喜欢下厨,平时最喜欢用什么食材来做菜?

虹影:我喜欢用柠檬、大蒜、橄榄油,还有海盐,这几样必不可少,另外,我家里永远会有洋葱、西红柿、豆腐、鸡蛋,还有一些水果。我喜欢用水果做菜,不管是烤的还是沙拉,我都喜欢放水果。我做菜的时候会非常注意营养搭配,喜欢采用时令最新鲜的食材。而且,我特别喜欢逛菜市场。

记者:厨房是你的一片小天地,所以你也会特别看重厨房的设计?

虹影:你到别人的家里做客,可以特别留心一下他家的洗手间跟厨房。这是一个家里最重要的两个地方。晚上,你在卧室里睡觉,白天起来之后,可能就不会用到了。但厨房和洗手间是从早到晚你都会用到的。房间脏了,可以简单打理。但厨房脏了,就一定得好好收拾,因为你不能将就着用一个脏了的厨房。我到别人的家里做客,第一时间肯定会看这个家的厨房是否井井有条。通过厨房,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主人生活得是不是有意思。有的人家里的厨房不但脏乱,而且很冷清,一点感觉都没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还有的人,放在厨房里的刀并不好用,菜板也不多,这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有所要求。再比如有的人,厨房里有好几口锅,但是没有一口锅是好用的,你也可以由此发现他过得稀里糊涂。所以,从一个人的厨房,就基本上可以判断他是什么类型的人。

記者:你家里有很多中西式的家具,你平时都在什么地方淘这些东西?

虹影:我喜欢行走,走过很多的地方。我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带那个地方有特色的东西回家。这次到景德镇,我就买了两个名师手绘的瓷器。但也有例外,有一回我在澳门,本来想着带点小摆设回家,但找了半天,也没有看见一个喜欢的东西,所以最后我什么都没买。

记者:你如何将中式家具和西式家具搭配到一起?

虹影:这些家具有些是我挑的,有些是我先生挑的。当然,挑选家具的时候,我和先生不可避免地都会带有一些个人色彩,但我们肯定是有一些共同的喜好,才能达成共识。比如在色调上,我比较喜欢偏蓝色、白色、黑色系的东西,我先生差不多也是这样。两个人碰在一起,正是因为喜欢的东西是一样的,所以挑出来的东西哪怕有些许的不同,但总是能够相配的。如果两个人的性格迥异,一个喜欢大红大紫,另外一个却喜欢青白,那无论怎么努力弄到一起都不对。家居跟厨房的理论是一个意思,拿来套在婚姻上也是一样的。你看一个人的家里家具的搭配情况,就可以发现男女主人是不是真的合适。要是你发现一个家里选择的家具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是硬凑在一起的,说不定哪天男女主人就离婚了。

一会两站 篇4

通过积极努力工作,全县的农村维权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并发挥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一些乡、镇、村干部对“一会两站”工作的目的、意义、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会两站”原本是解决农民群众投诉难、消费纠纷处理难、降低投诉成本、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然而在部分乡镇却出现了诸多不和谐“音符”:

1、部分乡镇领导干部片面地认为受理消费者投诉,解决消费纠纷是工商局和消协的事,乡镇村抓发展、上项目还忙不过来呢,哪有时间管维权,况且乡镇有乡镇的工作职责,村里有村里的工作范围,应当各司其职,加上打假维权还需要许多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事,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

2、受理投诉、解决纠纷是磨破嘴、跑细腿的苦差事,又不发工资,尽的是义务,上边有检查的挂上牌,制度上墙,应付应付算了,工作中存在敷衍的现象;

3、有的乡镇村还要凭与工商局和消协的关系行事,关系好就好好准备,关系不好人走了牌子就没了,已上墙的工作职责、组织机构也没影了,甚至在有的村工商局花钱做好的牌子已换了三茬,都不知弄到哪去了。

(二)“一会两站”的工作人员素质较低,难以完成繁重的维权任务。在乡镇分会和村投诉举报站的工作人员,因为都是兼职,不注重学习维权的相关知识,不用说维护其他人的合法权益,解决消费纠纷,就是自己上了当,受了骗,都不知摸哪门。难怪有的消费者说:“有的乡镇消协分会和村投诉举报站的人连句专业术语都不懂,还不如我们呢,我们有事找他们也是白费功夫。”有些“一会两站”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和基本的专业技能,面对消费者投诉力不从心,面对消费者的咨询张口结舌,在消费者面前没威信,不能做到依法调解,以理服人,因此门前自然冷落。

(三)“一会两站”解决消费纠纷,维护消费者权益常常受到经费问题的困扰。因农村地处偏僻,居住分散,解决消费纠纷有的要跑十几里路,书纸笔墨、交通费都得“一会两站”工作人员自己搭,仅宽城镇三异井村投诉举报站站长、村党支部书记任子信每年由于调解纠纷用于摩托车的燃油费就达300多元。农村投诉举报站除了县工商局发的牌匾、工作职责、组织机构和《工作手册》外,其他用于维权的办案经费没有保障,“干让马儿跑,不给马儿草”,客观上挫伤了“一会两站”尤其是村级投诉举报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各乡镇、村干部对来自省、市的检查、验收、评比活动应接不暇,感到十分头痛和无奈,抓“一会两站”工作明显精力不足。乡、镇、村的工作千头万绪,大体需要检查、验收的工作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化、教育、计划生育、村务公开、生态文明、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维权打假、保护农民、小康建设、和谐社会,哪项都强调,哪项工作都重要,哪项工作都是一票否决,取消评优资格,乡、镇、村干部被搞得焦头烂额。有时这拔刚走,那拔又到,粼粼总总,真是应接不暇。有的乡、镇、村干部说标准、评比、验收虚得很,不如办几件为农民排忧解难的实事受欢迎。因此,乡、镇、村干部一听说省、市要对“一会两站”工作进行打分验收十分无奈,甚至反感。

(五)在农民群众中仍然存在着不敢维权、不愿维权、不会维权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着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经济条件差的户不敢维权也无力维权的现象,经济条件较好的户好面子不愿维权、不会维权的现象,他们大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不能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将“一会两站”工作真正纳入各乡镇、村目标考核并建立奖惩制度,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予以重奖,每半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通过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典型经验做法和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事迹。

(二)积极培育典型示范分会和村级投诉举报站,并推行由县工商局股级以上干部包扶“一会两站”制度,负责协调解决“一会两站”建设工作的实际问题,实行包硬件建设,包规范工作制度,包培训工作人员,包理顺关系,包难度较大的纠纷调解。每年都要巩固发展占总数三分之一的典型示范分会,七分之一的村级典型示范投诉举报站,每半年要由县政府组织召开“一会两站”工作人员培训暨经验交流会一次,年底召开表彰大会,使“一会两站”工作学有样板、赶有目标。

(三)建立“一会两站”基金,多方筹措资金,有步骤地解决“一会两站”硬件设施,通讯、交通工具及维权经费问题。有条件的可以向县财(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政申请下拨部分经费,还可以接受社会上的资助,创立内刊,宣传企业先进典型,接受企业赞助,为“一会两站”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

(四)在夏季利用天气炎热,农民晚饭后在大街上聊天的机会,随时随地的开办农民消费课堂,唤醒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教他们如何防止上当受骗及辨别假冒伪劣商品的相关常识,把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教给农民,让他们不再是弱者。

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篇5

2、动物园里的猴子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窜下,可调皮了。

3、小猫钓鱼很不专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4、他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玩手机,就不肯睡觉。

5、我一会写作业一会看书一会看电视。

6、小明一会儿打扫房间一会儿拖地,忙着手忙脚乱。

7、小明一会儿翻箱倒柜一会儿抓耳挠腮一会儿上窜下跳,真烦人埃。

8、小明来到玩具店很兴奋,一会儿摸摸玩具枪,一会儿玩玩遥控汽车,一会儿拍拍篮球。

9、我做作业老是不专心,一会儿做作业,一会儿又吃东西,一会儿又看电视。

10、傍晚天边出现了晚霞,霞光把天边照得彤彤的像着了火似的,一会儿又金灿灿的,一会儿紫黄紫黄的,一会儿灰白灰白的。

11、语文王老师一会儿绘声绘色的朗读文章中心句,一会儿认真的讲解课文中的难点,一会儿又提出问题要大家回答,加深同学们学习课文的印象。

12、他迷路了。虽然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一会儿往南,一会儿往北,但无论怎么走,也走不出这迷宫般的森林。

13、天空中的云一会儿像狗一会儿像斑马一会儿像龙,变化莫测。

14、在运动场上,同学们一会儿大声呐喊,一会儿兴奋鼓掌,一会儿声声喝彩。

15、妈妈一会儿在家织毛衣,一会儿在厨房里做饭,我回到家很快就可以吃饭了。

16、舞台上,她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

17、白云飘飘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左一会儿右。

18、他一会儿打球,一会儿跳绳,都像一只快乐的猴子。

19、音乐节奏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用一会儿一会儿像的造句 篇6

1. 六月的天一会儿晴空万里,一会儿雷雨阵阵,像小孩儿的脾气,捉摸不定。

2. 天一会儿晴,一会儿阴,像娃娃的脸。

3.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像遇到什么大事了,似乎又是装的.。

4. 她一会儿来回踱步,一会儿四处张望,像丢了魂,似乎遇到了什么事儿。

5. 哥哥一会儿坐,一会儿站,像有什么大事一样让他坐立不安,似乎又好像没事一样踱来踱去···

6. 天气一会儿阴暗,一会儿明亮,像要下雨了。

7. 天气变了,一会儿飓风,一会儿打雷,像千军万马奔袭而来,气势汹汹。

8. 天上的云一会儿变成奔跑的骏马,一会儿变成小朋友在玩耍,像一个大舞台有一个魔术师在变魔术一样。

9. 火烧云一会儿变成凶恶的狼,一会儿变成温顺的羊,像个调皮的小孩。

10. 我一会儿把背驼着,一会儿蹲下钓蚂蚁,像极了一只猩猩。

11. 一会儿装疯,一会儿装傻,看起来像神经病!

12. 天上的云一会儿变绵羊,一会儿变兔子……像个魔术师,千变万化。

13. 我一会儿看看书一会儿看看老师,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知怎么办。

14. 大雁南飞了,一会儿摆成一字形,一会儿摆成人字形,像飞行员一样!

15. 小弟弟一会儿拍拍皮球,一会儿吃吃东西,像小猴子一样。

16. 他一会儿打球,一会儿跳绳,像一只快乐的猴子。

17. 我和小伙伴们到小树林里去玩,一会儿蹿到这棵树后面,一会儿蹿到那块石头上,像只游荡在林间的猴。

18. 她一会儿笑,一会儿哭,像变化莫测的天气一样。

19. 我奋力向前划着船,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像鱼儿穿梭在水面上,终于抵达了终点。

用一会儿造句 篇7

1、动物园里的猴子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窜下,可调皮了。

2、小猫钓鱼很不专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3、美丽的小燕子一会儿蜻蜓点水般掠过湖面,一会儿像离弦的弓箭飞向远方。

4、海洋馆里的海豚一会儿腾空飞起,一会儿钻入水中。

5、秋天来了,大雁向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

6、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7、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一会儿像一只兔子在吃萝卜,一会儿像一只大狗在奔跑。

8、灯下的影子一会儿变长,一会儿缩短,可真有趣。

9、灯下的影子一会儿跑到自己前边,一会儿溜到自己后边,真好玩。

10、春天的天气像娃娃的脸,一会儿晴,一会儿雨。

11、春天的天气像娃娃的脸,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一会儿如何造句 篇8

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天上的云彩变化多端,一会儿像一只兔子在吃萝卜,一会儿像一只大狗在奔跑。

她的情绪变化无常, 一会儿放声大笑, 一会儿小声哭泣。

它们一会儿钻东边,一会儿窜西边

浪涛一会儿扑上来,一会儿又回去

母亲一会儿匡匡,一会儿抖着身子

春天来了,小鸟一会儿在树上叫,一会儿在空中飞舞。

灯下的影子一会儿变长,一会儿缩短,可真有趣。

舞台上,她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

她的.情绪变化无常, 一会儿放声大笑, 一会儿陷于绝望。 一会儿发烧,一会儿不发烧。 在五个小时中,双方一会儿从谈笑风生变成剑拔弩张,一会儿又恢复谈笑风生 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一会儿觉得丧气,一会儿又觉得轻快。

白云飘飘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左一会儿右。

灯下的影子一会儿跑到自己前边,一会儿溜到自己后边,真好玩。

春天的天气像娃娃的脸,一会儿晴,一会儿雨。

他一会儿看看小花,一会儿望望小草

我一会儿翻炒,一会儿看一看熟了吗

塞尔登一会儿跳到这边,一会儿跳到那边跑着,搞乱和干扰他们的目标。 这里天气也真邪门儿, 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不知在远处的什么地方,一辆汽车一会儿起动,一会儿熄火,一会儿起动,一会儿熄火,终于无声无息了。 喝了一会儿酒,碰了一会儿杯。 他一会儿苦,一会笑。

动物园里的猴子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窜下,可调皮了。

小猫钓鱼很不专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两学一会学习体会 篇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让“两学一做”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方向标”。基层党组织要在贯彻落实“三严三实”的基础上,从一而终落实好“两学一做”,改变“嘴巴动一动”,“伸出手来记一记”的模式。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准则》和《条例》等,学习党的历史、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以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促使党员干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争做合格党员。作为践行“两学一做”的基层党员干部,必须要以“两学一做”为“方向标”俯下身子,通过制定专题学习方案,利用“三会一课”,为党员干部、基层群众上好“两学一做”这堂党课,把党员干部、群众得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高度上来。

如何“两学一做”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方向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基层党组织要带头开展“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主题大讨论,利用讲好创业致富故事、孝道文化故事、诚信故事等等,借助乡党员干部会、村社干部群众会、院户会等平台,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学习教育,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实效,解决党员队伍在学用脱节的问题。帮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树牢正确的权力、地位、利益观;克服消极、浮躁、投机、悲观等不良心态,始终保持平静理智、淡定从容、超然洒脱的态度,提倡朴实、务实、落实的作风,不慕虚名,不玩虚功,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细功夫,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摆正位置,激发处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让“两学一做”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方向标”,指导基层党员干部成为基层脱贫致富“领头羊”,真正与人民群众融成一片,想群众所想、思群众所思。

落实“两学一做”要做到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基层党组织,应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全党工作大局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做到知性合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基层正处于脱贫攻坚关键期,党员干部首先要带好头,学习党中央大政方针,吃透脱贫系列政策,牢记党的规定,特别是党的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更要认真研读学习,增强规矩意识,在精准扶贫户、低保户评定等工作中坚决不触“红线”,自觉做一个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这样才能真正正正指导群众脱贫致富,凝心聚力的同步奔小康。

1月15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广大党员要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自觉用党章和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叧収1110。因此,我们每位党员都要自觉行动起来,积极投身“两学一做”教育活动中,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真正做一个“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党员。思想建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鲜明特征。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党员干部作风好坏,关键在于思想认识。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活动、“四群”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到“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中央这一系列部署、举措和要求无不一一体现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及强化领导干部思想建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就是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做,就是要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准备,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强化党员干部理论武装、思想教育的一次重大机遇抓紧抓好抓实,用实的措施、严的纪律,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党员干部要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做到常怀忠诚之心,自觉遵守党章,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做到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补足精神之钙、强化自律之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党中央决定,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这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深化党内教育的又一次重要实践,也是面向全体党员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念好“两学一做”“四字诀”。深化认识,念好“思”字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推动学习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全体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活动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应该及早思考,提前谋划,研究起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做好向上对接,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结合实际迅速启动。首先要建立学习制度,做到学习“有时可依”,形成学习的良好氛围;其次要规范学习机制,认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的重点和内容,并及时整理学习文字、影像资料,做到学有记录、学有成效。再次要扎实组织落实,认真组织教学过程,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定期报告学习心得,切实增强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打牢基础,念好“学”字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把学习系列讲话作为理论武装的重中之重,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仅要经常捧读、认真领会,更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党章这个总规矩立起来,刻印在每一个党员的心头,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同时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坚定“三个自信”,补足“精神之钙”,加强“信仰之修”,熔铸“信念之魂”,守住共产党员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

把实要义,念好“严”字诀。“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党员干部队伍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丧失战斗力和生命力,更谈不上纯洁性和先进性。作为执政党,正人先正已,必须要把党员干部队伍管好用好。深入学习党章党规,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是党内的根本大法,党规党纪是对党章的延伸和细化。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全面从严治党立德立规,树起道德高标准,划清纪律“底线”,做合格共产党员,就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要时刻、自觉、坚决向党中央看齐,把看齐意识扎根于思想上、落实在行动上,确保党的集中统一、团结一致。

抓牢关键,念好“做”字诀。做一名合格党员是这次学习教育的着眼点、落脚点。正所谓党员是标杆、是引领,党员怎么做,群众就跟着怎么学。党员只有树立清风正气,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舷,才能引领群众,才能在社会上弘扬一股正气,才能让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具体来说,就要做到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珍惜荣誉名声,常修为政之德,力戒权力滥用;珍惜家庭亲情,常思贪欲之害,力戒见利忘义;珍惜平凡生活,常怀律己之心,力戒放纵自我。带着感情、责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广大党员坚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4月22日至25日,刘云山先后到西安、商洛、安康,深入农村、乡镇、企业、高校,就基层党建工作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行调研,并且详细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和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刘云山说,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要牢固树立抓基层打基础的鲜明导向,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和带头人队伍,强化主体责任,履行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基本职责,更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如何抓基层打基础,使“两学一做”出成效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首要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三抓入手:

抓书记,切实落实好一把手的责任。近几年各级党组织都建立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抓、书记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但“书记抓、抓书记”的力度还是不够,“一把手”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两学一做”从普通党员做起,书记就更应该首先将自己定位于一名普通党员,带头学,为党员做表率;带头抓,为班子成员做表率。做好了这两个表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应有的效果指日可待,水到渠成。

抓制度,切实落实好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是基础,制度落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成败。随着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展,我们党内生活最基本的“三会一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落实,但是在某些党组织,在“三会一课”的形式和内容上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轰轰烈烈搞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还在一定程度存在,还需要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时进行纠正和改进。只有党内这些最根本的制度得到了彻底地贯彻和执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效果也就体现出来了。

妈妈,你休息一会吧作文 篇10

妈妈,你休息一会吧作文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被那“哗啦哗啦”的.流水声惊醒了,于是带着好奇心悄悄地走向阳台,露出半个脑袋去看,一瞧,妈妈正在洗衣服呢。她不想把我吵醒,所以做什么动作都是轻轻的。我仔细一看,呀,妈妈的黑眼圈很浓,眼球上布满了血丝。唉,妈妈好疲倦! 我这才想起来:前几天,公公病得很重,住进了医院。妈妈白天往医院跑,晚上还忙家里的事情。想到这里,泪水从我的眼里流出来了。我赶快用纸巾把眼泪擦掉后,走了过去,关切地说:“妈妈,你累了,先休息一会儿吧,我来帮你晾衣服!”妈妈微笑地说:“好吧!乖儿子。”说完,妈妈就回房间休息去了。我立刻挽起衣袖,把洗干净的衣服晾起来,并把客厅里的东西收拾得井然有序。 过了一会儿,妈妈走到大厅一看,衣服已经晾好了,地面非常干净,沙发、桌子上、茶几上一尘不染,就亲切地对我说:“你真是个乖儿子,我有一个这么乖巧的孩子,真幸福!儿子长大了。”说着就哭了起来。此刻我明白了,这是幸福的眼泪,欣慰的泪!原来,我动手干了这一丁点的事,就给妈妈带来了这样大的欣慰! 啊!我以后一定要做个好孩子!

比学生多坚持一会儿 篇11

读《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有感

松陵镇第二中心小学孙造方

作为一名读者,曾看过许许多多的书。而最能吸引我,最能打动我的心,最能震撼我的心灵的莫过于最近看的《迷恋人的成长——20位教师的课堂发现》这本书。正如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的那样:“这些素朴真切的文字,糅杂了经历、感悟、智慧与激情,记下了人生某些精彩的体验:那个能够不断启发、感动、刺激我们的课堂其实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无论从哪一页打开,都充满了对人的成长秘密和感叹和眷念。”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非常敬佩这20位老师,从他们的故事中,我觉得要改变学生就要比学生多坚持一会儿。不知道工作了十余年,才悟出“比学生多坚持一会儿”这个道理是不是太晚了。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并不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会发现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可又有多少老师能改变成功呢?也许我们曾努力过,也许是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而放弃得心安理得。

在工作中,我们或许会针对学生的表现闪现出一些灵感,会实施一些自认为好的措施,但又会因为成效不高、不快,操作复杂、困难而半途而废。“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至理名言也因为一个“忙”字被我们抛于脑后。

孩子的坏习惯很多,而且反复性很强。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差。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嘱、提示在他们身上显得无力。有时你会因为他们不听话气得话也说不出来,可他们却我行我素,根本不知道你在生气。时间久了,对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慢慢地就失去了信心,满腔的热情也渐渐冷了下来。于是,在忙着备课、批作业、学习理论的时候,我们会淡忘了对他们的要求,放任自流。其实,我们只要再多坚持一会儿,就会发现他们正在改变。遗憾的是我们的爱火总会在到达燃点前熄灭。所有的努力白费了,我们会责怪孩子不听话,会抱怨家长没有好好配合,会自我安慰地想,我已经尽力了,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要求了,剩下的几个顽固分子看来是不会有太大改变了,就让他们去吧!却不会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因何没有更好的成效。

让时光再飞一会散文 篇12

生我时母亲二十四岁,那时我很瘦,小胳膊小腿小脸蛋,从那张已经泛黄的黑白满月照上可以看到,母亲抱着我,父亲站在右边,都穿着白色衬衫,没有笑容,同样的清瘦,显得嘴部和颧骨突出,如现在网络上看到的朝鲜百姓面孔,透出明显的营养不良。我还看到了一张母亲梳着两条粗黑麻花辫子的一寸照,那是母亲未嫁时,有着民国女子的味道,含蓄的目光,恬淡异常,一种端庄内敛之美,让我想起柏烨的诗:“小竹楼,白衬衫,你是不是正当年?”我当时惊叹:“母亲年轻时好美啊!”父亲听了一笑,眼中有了得意之色,说:“你妈当年在整个生产二队几十个姑娘中是最漂亮的!”母亲被说乐了,皱纹如涟漪般荡漾开来,张开的嘴里,可以看到好几个牙齿都掉了,发出的声音有些飘:“要不是成分不好,我是不会嫁给你们家的。”

母亲是农村户口,一心想考上师专当老师,那是她十六岁时的梦想。母亲说,她写的作文在学校宣传板上展出过,老师曾作为范文让母亲在课堂上朗读并介绍心得,但母亲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羞红了脸,无论老师怎么鼓励她都低头含笑不语,最后老师摇头遗憾,说母亲是茶壶煮饺子,肚中有货却倒不出来啊!没想到这种性格遗传给了我,比如我写东西还算流畅,可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开会时听到让我发言,立即就会手心冒汗,说出的话结巴且干吧,毫无光彩可言,过后静下心重新就那个题目打腹稿,内心中的话语洋洋洒洒,滔滔不绝,暗自为此懊悔不已。母亲毕业时成绩过了分数线,但成分不好如鞭子一样,将正要展翅飞翔的母亲瞬间抽落,她是无力与命运洪流抗争的,擦干了眼泪,到生产队成了一名挣工分的农民。

母亲成分不好是太老爷和姥爷两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赶马车运货挣钱,听母亲说,姥爷赶马车去过或者路过北京多次,一走几个月。同余华的小说《活着》中富贵他爷一样,太姥爷把家产从鸡蛋变成了鸡又变成了羊,交到姥爷手里后,姥爷又将羊变成了牛,鼎盛时期,姥爷家有六挂马车,前后院套,号称刘家大院。母亲说,每次姥爷从外地归来,院中会立即沸腾起来,她们姊妹八个欢笑着冲向姥爷,争抢带回来的吃食和新衣,邻居也会聚来好多,和姥爷亲热的大声说笑着,卸下笼套的马在地上打着滚……但转瞬间牛羊都被充公了,使这个家庭回到了鸡蛋时代,可是,牛羊造就的成分枷锁却勒紧了母亲和她七个兄弟姊妹的脖子,他们人生成长之路都不同程度的拐了一个弯。

父亲是工人,又是贫农,而且是孤身一人的贫农,他的亲人都回了山东。那时,嫁给一名工人对一个成分不好的农民姑娘来说是件荣耀的事情,工人意味着可以拿工资,而不是工分,可以拥有油票、粮票、肉票、布票……父亲的`一些工友齐钱买了一个双鱼图案的红脸盆,还买了一面镜子,用红布系着,众人端着、举着,跟随父亲去接亲,然后簇拥着父亲和母亲,徒步来到一间租来的草房前,举办了婚礼。唯一的一张相片中,父亲背着手走在前面,戴着一顶军帽,上身明显是工作服,下身是黑色的裤子,我问父亲那是什么裤,母亲抢答:“还什么裤?就是一条新棉裤,黑布白线‘地垄沟’的那种。”

母亲感叹父亲穷的啊,连条新裤子都没有!但她更多的感叹是跟着父亲竟然会挨饿。很少的米和面都给在工厂干体力活的父亲带了饭盒,母亲和她三个骨瘦如柴的孩子吃着窝头、大饼子、苞米糊糊地瓜粥的一日三餐。记得父亲每天下班后,我们哥仨会扑向那个饭盒,因为总会剩下一小条大米饭,现在知道那是父亲故意剩下的。米饭虽然凉透,但我们哥仨的吃相是你吃一勺我俩看着,我吃一勺他俩盯着,没几下就吃光了,一个米粒都没剩下,那时我常想,大米饭是什么做的呢?不用菜怎么还那么好吃呢?从父亲开始往爷爷家邮钱开始,家里吃的更差了,山东那边总来信,说爷爷、奶奶生病,没有钱抓药,父亲工资42块钱,起初每月邮走10块,后来邮20块,有一个月父亲只拿回2块,母亲问钱呢?父亲说奶奶病重,全邮走了。母亲逼问,我们怎么活?父亲不语。母亲急了,继续逼问,孩子怎么活?父亲说,爱怎么活就怎么活,母亲沉默了。这样的日子维持了两年,母亲在生产队的地里,偷偷地带回来碎菜叶,炖成菜汤,苞米糊糊一盆,蒸地瓜一盆,几个小小的窝头,一碗咸菜,几乎常驻我家四季餐桌。一次在上工的路上,母亲遇到老姨,老姨正在吃着一块两参面饼子,当老姨嘟囔一句不好吃随手将大半块饼子扔入草丛时,母亲身体颤动了一下继续往前走。后来,母亲一个人返了回去,找到了那块饼,抹掉上面的泥土和蚂蚁,吃了下去,她不好意思告诉自己的亲妹妹,她饿。两年后奶奶病逝时,母亲带着我们跟随父亲回到山东,看着老姑穿的‘料子裤’,看着老伯(读bai)抽的‘大前门’香烟,看着端上来的二合面馒头和一盘盘炒菜,看着自己大脑袋小细脖的三个儿子,看着自己家人缝缝补补的衣裤,母亲哭了。

母亲落泪还有其他的原因。多年后,母亲说起姥爷向她要钱花的一幕时,依然眼含泪花。每天早上父亲吃完饭就一个人上班去了,母亲抱着三弟,领着二弟,走两公里土路去姥爷家,我是家中老大,已经五岁了,自己在后面跟着。小我一岁的二弟有时走不动,母亲就背着他抱着三弟继续走。母亲要去生产队的地里干农活,无法照看我们,白天我们就在姥爷家院子里玩,晚上母亲接我们回去,天天如此。姥爷那时身体已经不好了,时常躺在炕上,看见我们来了就乐,喊一声:“过来,听话,帮我挠挠后背!”见我们不动,就从炕席下翻出一斤粮票,抖一抖说:“给我挠完就给你们拿去换糖吃!”我和弟弟们一拥而上,一起伸手进去抓挠,姥爷哼哼着喊:“上边上边,再往边上一点,使劲使劲,哎呦……”姥爷舒服后,我们握紧粮票雀跃着跑,去街角那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婆那里换糖吃,有着花瓣的彩色糖球,就装在一个玻璃罐子里,老太婆收下粮票,每人递一只糖球,我们哥仨互相看着笑,拿在手里慢慢地舔。但姥爷时常会骗我们,硬说挠得不舒服,不给我们粮票,我们向母亲告状,母亲抬头望向远方,说姥爷没钱。姥爷那时已落没了,一次姥爷憋屈了很久后,才对母亲说:“小华,你有钱吗,能给我买二斤烟叶抽吗?就是前院老王头常抽的那种就行!”母亲低下头,避开姥爷眼巴巴的目光,用更低的声音说:“爸呀,孩子他爷和他奶有病,钱大部分都邮山东去了,没有钱啊。”母亲告诉我,你知道吗?你姥爷一生走南闯北是个非常要脸的人,从那以后,再没有向她开口要过东西,那仅有的一次开口,二斤烟叶才一块钱,她都没有拿出来,而山东那边的人,根本不知道这边过的是什么日子啊,看看他们吃的穿的抽的,真心疼自己的孩子啊,也对不起姥爷啊!

母亲吃苦时从来不哭。冬天里,田地的活计没了,生产队承包了一家化工厂的装卸工作,白天不用他们,晚上的车皮才交给他们干,那是工厂工人没人愿意干的活。载重六十吨的‘朝天开’火车皮,母亲和老姨还有四个男人是一组,每组必须按时装满两节车皮,母亲扛着八十斤的麻袋,踩着细长颤悠的跳板往复装车。一个晚上,她要和男人一样,扛上去五百袋,有时是火碱,有时是碳酸钙。很多时候,还要帮着老姨扛一些,老姨小四岁,最后总会干不动了。冬天的夜里寒风刺骨,母亲的棉衣却湿透了,那麻袋越来越觉得沉重,为防止滑脱,母亲只能将腰身放得更低,用手指死死地抓着袋边,袋子鼓胀不易抓牢,母亲的指甲后来都劈了,露出红肉流出血,被袋上的火碱一沾,火烧火燎钻心地痛。现在,老迈的母亲时常抱怨自己胸腔疼,总是感觉浑身没劲,就说都是那时被麻袋压的,力气也都在那时候用光了。

母亲给了我她很强壮的童年记忆。生产队解体后,她依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春天把我们放在地头,在自己开荒的地里劳作,翻地、备垄、播种,走长长的山路挑上来一筐筐的大粪,还有一桶桶的水。夏天去除草,被差点踩着的一条手腕粗的大蛇吓得高声叫着跑开,不是跑向我们,是跑向相反的方向,因为那种叫“野鸡脖子”的蛇撵人,会追着人咬。秋天,母亲把收获的玉米、高粱、黄豆,还有老三装上车,我和二弟已经能够帮着推车,一趟趟的往家里倒运着,回家后轻手轻脚的卸车,怕吵醒了下夜班在家里睡觉的父亲。母亲总是在生活中谦让着父亲,包括吃。盛菜时,母亲总会将有油花的汤舀进父亲的碗里,煮好的饺子新出锅端上来就会把父亲吃剩有些凉的饺子换掉,让他永远吃热乎的。吃鸡时母亲只吃鸡爪子和鸡头,散养鸡的爪子皮包着骨,根本没肉。做这些时母亲非常自然,丝毫不感觉委屈自己,父亲初始谦让,后来就习惯了。为了满足我们哥仨日益增长的的物质、文化需求,母亲学会了做凉粉卖,一锅熬上四十分钟出八斤凉粉,夏季卖的多,每天先做好六十斤,需要守在炉前不停的搅拌绿豆粉糊近五个小时,汗水湿透了母亲衣背,也决定了母亲必须要在下半夜三点起床,才能够在8点风雨不误,准时出摊。然后在集市上风吹日晒一整天,中午,就守着那个小摊吃饭,土路一过汽车,饭盒盖合慢了,饭菜就会落上一层灰,过了别人家晚饭时间,母亲才会收摊,趁着一点夕阳光亮往家赶。

母亲的心肠极好。遇到跑门的(要饭的),她都要给满满的一碗米。一天傍晚时分,遇到一个女的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孩敲门要饭,我们正在吃着面条,母亲告诉那娘俩等一会,盛了满满的两碗面条浇足了卤子端给了她们吃,自己却吃起了中午剩下的冷饭,我那时都十二了,嫌那母女脏,在洗碗时故意将那两个碗弄掉地上摔碎了。

母亲对人热情。有人来我家串门,父亲和来客相让着坐下聊,母亲总会沏茶倒水殷勤地照看着,客人走时她和父亲会一直送到大门口,客人总要经过再三的说留步,推让几遍才会走远。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住楼以后,客人走时,她还会下五楼去送客。一次母亲的女友马姨来访,走时为了不让母亲下楼去送,在楼梯间内和母亲推让撕把了足有五分钟,以至于后来两个人都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才作罢,等马姨走出好远后一回头,惊见母亲站在楼梯口处目送着她……父亲对母亲说,你这样过于客气会让客人以后都不敢随便来咱家串门的,母亲也笑,但以后家里来客,她依然如故。

在父亲上夜班,母亲去装车皮,我们哥三被锁在屋里的一天晚上,我突然发起高烧,等第二天早上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发现我扑扑的喷着热气时,我已经烧糊涂了。从此,肺子上的一个钙化点每次检查身体时医生都会告诉我去复查。我没有去复查过,只是从那以后,我一来毛病就往肺炎上招呼。母亲为此很内疚,有一次看着我发病难受吃不下饭,环顾家里好久,她突然眼睛一亮问我:“我给你炒一盘土豆丝吃啊?!”说来也怪,我在老二、老三吞着口水有些羡慕地注视下,吃下那盘有些油花的土豆丝后,用厚被一捂,发出一身大汗,病真的好了大半。以后再发病时,土豆丝已成我的必备良药。结婚后一次回母亲家,我不经意间说了句感觉有些低烧,不想吃饭,母亲突然眼前一亮,脱口而出:“我给你炒一盘土豆丝吃啊?!”一股热流突然涌上我的双眼,在母亲眼里啊,我永远是个孩子。

母亲的口头禅是:“没有事”。成分不好没有事,吃苦没有事,受累没有事,委屈没有事,挨饿没有事……真像现在流行歌曲所唱的: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当我的工作单位破产时,我很惶恐,不知自己今后的路在何方,母亲说:“没有事,正好下海。”当我招聘进钢厂工作环境很艰苦,冬天检修停气只能蹲在池边,哆哆嗦嗦用凉水洗满是油污灰尘的身体时,想想我在原单位奋斗的那六年真是白干了,我原是机关的技术人员啊,怎么会一夜之间跑这来抡大锤了?母亲说:“没有事,一切从头再来。”当我抱怨单位的人事变动不公时,母亲说:“没有事,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终于深深的知道,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三个字里,包含了多少人生的豁达与坚韧啊?!

昨天,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她腌了好多酸菜,冬天里我随时可以取吃,大葱她买完了,又直又长,给我带份了。我心疼的对母亲说:“不是说好了等我周六过去时买吗?让我往楼上扛啊!”母亲笑笑说:“没有事,我和你爸一会就干完了,你一天工作挺累的。”我的白发娘亲!一瞬间,我想起了课文《背影》中那句“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只不过,画面是我的父亲母亲,佝偻着身躯,汗珠湿白发,每次只能拿两颗菜,一趟趟往复搬着……

上一篇:四级作文:值得骄傲的事下一篇:家长学校成立大会上校长发言稿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