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学习心得

2024-07-14

数据库学习心得(精选12篇)

数据库学习心得 篇1

数据库学习心得

一直以来,对于数据库这门课的理解就是一门文科性质的学科,处理的问题就是一些跟数据有关的问题吧。大三上学期,数据库作为专业选修课学习了半个学习,彻底改变了自己对于数据库课程的认识。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尤其自己觉得对计算机方面的课程一致都不太在行,学习起来并不好过。

和很多计算机的课一样,数据库的内容在自己眼里显得很零散、不成系统,许许多多的零碎的知识点需要小心注意到,但是这个感觉随着慢慢学习的深入初步改变,数据库课程的概念和方法又一套完整的体系,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对于事物处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在老师介绍中也渐渐认识到,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据库,无论规模的大小,数据库对于一个企业或者部门来说都是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数据库就像一套密密麻麻的神经网络,将整个系统置于规范有效的运行模式之下。

数据库也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SQL语言,开头的时候老师给了操作的步骤,但就算是这样也难免犯错,因为是按照给定的步骤做的,没有自己的思考方式,所以对于这门语言的精髓所在没有理解到,做完了之后还是觉得SQL语言很抽象难懂,就像其他很多计算机语言一样。幸好有老师耐心的讲解,每次操作遇到困难,老师都会认真的讲解,如果一时不能解决,老师会在下一次讲课或者其他方式告知我解决的办法,这更是激发了我要学好数据库这门课的决心。慢慢的有了一些信心,然后发现,其实数据库的题目没有什么固定的解法,每个

问题都有很多种解决方案。

在结束了课堂的学习之后,老师还为我们安排了上机。这时,平常上课所积累的知识才真正有了用处,但同时也发现存在很多的问题。譬如说在建立一个关于教学质量评价的简单数据库系统时,前期的步骤都没有错误,唯独在设置学生成绩表的时候无法正常设置主键,自己在做的过程中忽略掉了这一问题,直接导致在最后建立模型时出现无法更改的错误,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重新开始,还是发现主键的设置不正常,一时便无法进行下去,一筹莫展之际,老师给我提供了帮助顺利解决得了问题。

由此可见,学习任何知识都来不得半点的差错,否则必将会导致巨大的失误。意识到这之后也不禁后怕,好在这是学生时期的练习,就算是错误也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要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呢,也需就是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平时的一点一滴中务必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

数据库技术产生于六十年代末,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点,它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计算机应用向各行各业的渗透。而数据库的建设规模、数据库信息量的大小和使用额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当下信息化的时代,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使得我对这门课有了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有关数据库中的思维方法,并对数据库有关的应用有了一定的认知,相信对数据库技术的学习在今后的工作必定有很大的用处。

数据库学习心得 篇2

首先, 明确数据库的含义, 从数据库的角度深入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必要学习复杂的数据库理论及编程, 但是学会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操作却大有益处。Access数据库是一个简单实用的数据库系统, 它是Office的组件之一。它的强大功能主要体现在:数据表操作简单、易学易懂;可以通过向导创建表、查询、窗体及报表;可以有效管理、分析数据等。通过学习Access数据库的基本知识来了解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是非常实用的,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据库是按照一定关系组织起来的有联系的数据集合, 在一个数据库中, 所有的数据相互关联, 构成了一个结构严谨、管理严密的信息系统。会计数据通常是指记录下来的会计事实, 是产生会计信息的源泉。会计数据数量庞大, 分布在企业不同的业务部门, 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需要经过会计部门的不断加工、处理才能形成有用的会计信息, 因此,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它所服务的对象是现代企业组织, 它向与企业利益相关的各个方面传递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那么, 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呢?

会计数据主要包括会计凭证数据、会计账簿数据和会计报表数据, 从手工会计核算上来看, 它们之间的联系是:

首先取得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 然后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登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记账凭证, 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最后根据账簿信息编制会计报表。电算化会计则强调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这一流程, 会计信息由输入会计数据、保存会计数据和信息、会计数据的处理与转换以及输出会计信息构成, 它是一种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 把数据库基本知识与会计信息系统结合起来, 学习一些简单的数据库操作, 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数据库的意义, 了解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开发原理。

其次, 学习、认识数据表, 帮助学生认识会计数据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及存储方式。创建了一个“库”之后要在里面存放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管理, 这就是“数据表”, 它是数据库的基础。数据表是按行和列组织起来的数据集合, 一般具有特定的主题, 可以将任何可用的数据放在表中。例如, 在会计核算中首先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在一张记账凭证中不仅包含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内容摘要, 还包含了经济业务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 即会计科目的内容和数量的变化等, 所有这些数据都可以放在一张数据表中, 那么, 这些数据如何在数据表中表现出来呢?

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一般都有多个属性特征, 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在会计记录中可以表现为“发生时间”、“内容摘要”、“会计科目”、“金额”、“附件张数”、“责任人签名”等属性。目前广泛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由一系列二维表组成, 二维表由行和列组成, 表中的每一列表示数据的某一个属性, 在数据表中称为“字段”;表中的每一行表示一个具体的属性值, 在数据库表中称为“记录”。把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录在记账凭证中, 主要包括“年月日” (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 、“摘要”、“会计科目名称”、“借方金额”、“贷方金额”等内容, 它们是一张数据表中的几个字段, 它们从不同方面表明了一项经济业务的属性, 在数据表中表现为不同的列;而这项经济业务发生的具体内容则以“行”的形式表现在表中, 有多少笔经济业务就有多少这样的“行”, 它们被称为数据表中的“记录”。大量的记账凭证就是通过这样的“表”表现出来的。如果开发一个会计核算信息系统, 首先就要设计表现和保存这些数据的“数据表”。如果操作财务软件, 就要明白输入的会计数据保存在哪里了, 它们是怎样被保存的。

再次, 通过数据表的操作, 学习数据的属性, 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会计数据的内涵, 进而能规范会计软件的操作。

明白了数据表的概念之后, 还要学习一个重要概念:数据的类型。定义数据类型的目的是区别不同数据在输入时的不同要求, 即要遵循的相应规则。例如, 在输入会计凭证中的摘要信息时, 要明确输入的是“文本型数据”, 就要按照文本型数据的输入要求进行操作;输入借方、贷方的金额时, 就要按照“数字型数据”的输入要求输入数字, 而不能输入文本。

设计了数据的类型, 还要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数据进行属性的设计。如定义数据的取值范围, 在数据表中就是定义字段的大小。这时,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会计上的常识性知识去理解。如工资的计算, 如果职工的月工资不会超过万元, 如何在输入数据过程中防止异常数据?一张手工会计凭证的最大值是多少?这时很多学生会想到数据的长度, 进一步又去思考小数点的问题, 小数位的问题等。通过这些实例, 学生很快明白了数据库中的问题:

(1) 不同的数据可以通过定义其类型进行区分。明确了这一点, 学生在输入数据时就不会输入非法数据。例如输入货币指标时不能输入文本, 输入数字型的文本就不能进行数学计算。

(2) 不同类型的数据其属性是不同的, 可以通过定义其属性提高数据输入的准确性。例如, 一般情况下输入会计凭证时不允许逆时, 即输入下一张凭证时其业务时间不能小于上一张凭证的业务时间, 要对这一点进行正确性验证, 可以为其定义有效性规则。

这些问题都可以反映在会计软件操作的规范性上, 学生学习了数据表的相关操作之后, 理解了数据表的设计原理, 对会计软件的规范化操作要求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白了在会计软件操作过程中为什么会有一些限制, 出现操作错误之后很快就能知道错误所在。

最后, 学习了数据库和数据表之后, 要创建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学习阶段, 可以通过创建会计科目表与其他表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数据库的认识。

在电算化会计软件的操作中, 首先要进行账务系统的初始化。账务系统的初始化是指将通用会计软件转化成适合本单位会计核算需要的专用会计软件、将手工会计业务数据移植到计算机中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在此除了要设置具体核算规则和方法外, 还要输入有关的基础数据。在数据库的教学中可以此为突破口, 通过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深入讲解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例如, 数据库中有一个重要的规则“参照完整性规则”, 它属于数据库的表间规则系统, 用于控制数据的一致性。在Access中使用这个规则, 系统可以确保相关表中记录之间的有效性, 对于一个数据库中的相关表, 如果只对其中的一个表进行插入、更新或删除操作, 就会影响到数据的完整性。以会计科目表为例, 进行会计核算首先要创建“会计科目”表, 这一张数据表非常重要, 任何单位在设计会计制度时首先要明确其进行会计核算所需要的会计科目, 这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它是一个数据字典, 填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编制报表都要以此为依据。因此, 在一个会计核算系统中, 会计科目表与其他数据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个数据库不能只含有一张表, 它由一系列表组成,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表之间是有关系的, 在数据库中我们把这些关系分为3种:一对一关系、一对多关系、多对多关系。在创建会计科目表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找出会计科目表与反映记账凭证的数据表、反映各种账簿的数据表之间的关系。例如, 在会计科目表中必须创建“会计科目编码”字段、“会计科目名称”, 其他可根据需要创建, 在此应当明确“会计科目编码”的含义, 在手工会计系统, 会计科目编码的意义不很明显, 但是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会计科目编码是数据处理的关键字, 它便于检索、分类及汇总, 可以提高输入速度, 减少工作量。如果在会计凭证中输入了一个在会计科目表中不存在的科目编码, 软件就会提示这张凭证输入错误, 那么, 这个验证是怎么实现的呢?这就是“参照完整性”规则在起作用。首先在“会计科目”表与“会计凭证”表之间通过“会计科目编码”字段创建一个“一对多”的关系, 然后实施“参照完整性”规则, “会计科目编码”字段在会计科目表中是主键, 在会计凭证表中是外键, 参照完整性规则要求不能在相关表的外键字段中输入不存在于主表的主键的值, 这样在输入会计凭证时就不会出现非法数据, 保证了数据的有效性。以此类推还可以创建其他表之间的关系, 充分体现了会计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这种关系的创建, 让学生很容易理解什么是“关键字”, 进而理解了会计软件操作中为什么账簿的数据是从记账凭证中得来的, 而不是手工输入的。

以上仅仅是“数据库”与“会计电算化”之间相互关联的一些小例子, 通过以上学习, 学生运用会计软件时, 不仅能规范化操作, 还能知道这样做的原因, 从而激发其对数据库这门课的兴趣。他们觉得, 原来数据库没有那么难, 更深一步来讲, 要学会用数据库开发会计软件, 而不是仅仅会使用会计软件, 那才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目标。

摘要:“数据库”与“会计电算化”是电算化会计专业的必修课,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总觉得前者难, 后者易。笔者认为, 通过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综合起来, 可以使“数据库”课程变得简单易懂, 从而深化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这门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提高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兴趣。

数据库学习心得 篇3

【关键字】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分层教学;项目教学

TP311.13

《数据库应用技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类学生来说,不管从事一般文员、仓管人员、电子商务操作员还是从事ERP的应用等工作,都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科目。但其抽象性确实让学生感到困惑,加之目前有些教材章节内容单一枯燥无味、缺乏连贯性与系统性,引发学生不知道为何要学、学了有何用之惑,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如何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笔者将从以下方面论述: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策略是开启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的钥匙。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并伴随着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是学生学习与成才的动机源和催化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面对学生的畏难情绪,兴趣更加显得尤其可贵。 为此,笔者在课程开设之初,设计了一份简单的“精彩生活,奥妙数据”调查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回答相关问题,化解学生对《数据库应用技术》是一门所谓“天书”的感叹。通过分类整理与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数据库知识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学生也明白了《数据库应用技術》研究的东西都是我们身边实际生活的内容。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笔者借着这个良好的开局,再精心展示笔者曾经开发并投入使用取得良好效益的《高明区自学考试监考系统》项目成果(如右图)。学生观摩后,个个都表露出浓厚的兴趣,欲展身手的样子,为笔者以后课程的开设播下了良好“催化剂”的种子。但“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道理警示我们:教师激发学习兴趣时要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真正将其作为自己的教学艺术。如果说兴趣是“催化剂”,那么学习策略就是“斧子”。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从某种意义讲就是“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什么是学习策略?所谓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目前常用的自主学习策略有“支架式”、“抛锚式”、“随机进入式”、“自我反馈式”和“启发式”等多种。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进行有的放矢地指导。

二、深浅有度,分层教学是克服学生畏难情绪的有效途径。

现在中职学校的生源是来者不拒,有教无类。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参差不齐,知识技能学习中必然会出现吃不了现象的畏难情况,但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必然也会产生吃不饱的现象。“深浅有度,分层教学”是一种有效克服学生畏难情绪,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有效途径。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笔者处理《数据库应用技术》教学时做到以下“二分层,双层结合”:

(一)教学内容分层,让学生都“吃饱,吃好”。根据教材,认真钻研分析,明确教材的前后联系,灵活地选择教法,合理地组合教材。将教学内容实施631模式,所谓631模式,就是“基础性知识与技能占60%,通过学生讨论与交流可以达到的知识与技能占30%,需要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才能达到的技能占10%”,内容模块分为“基础篇,提高篇,综合拓展篇”。通过这种模式,让学生学得了,学得好。

(二)学生分层,让个性都发展。教学实践中学生们的基础知识与动手能力、兴趣爱好和项目特长不尽相同,他们的接受能力有快有慢,形成技能的过程也有长有短,如果用统一的教法和评价手段,实施“一刀切”是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高。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指定分层,分为“小助手”层和“进阶层”。由教师将学生基础知识与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划为“小助手”层,这层的学生基本要求是完成提高篇学习内容,并能着力解决综合拓展篇的内容。将能完成基础篇内容,并可以进入提高篇学习学生划为“进阶层”。二是学生选择分层,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与完成学习内容的情况,升为“小助手”。让全体学生从各自的层面体验成功的愉悦。

(三)双层结合,让学生都提高。由于分层教学分组较多,作业面广,仅靠教师巡回辅导毕竟是有限的,始终有一大部分学生处于自己练习状态。因此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小助手”层的作用,鼓励与引导“小助手”参与辅导“进阶层”的学生,双层结合进行教学,便于他们相互提高。对待学困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激起他们的上进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对“小助手”层学生,要不断提高要求,调动他们的进取欲望。此种双层巧妙结合的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学有所长,练有所得。

三、项目教学是解决学生畏难情绪的法宝。

项目教学法也叫任务驱动法、任务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以任务为主线,以解决任务而开展的各种活动。而大部分学生之所以畏惧《数据库应用技术》就是认为其“特抽象”。项目教学就是解决“特抽象”的法宝。笔者以《图书管理系统》项目(如右图)开发为主线,贯穿于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与数据表、数据表查询、创建窗体、设计报表、设计数据访问页、系统菜单设计等内容。将项目《图书管理系统》再划若干个子项目,子项目又精细划分若干个子任务,每堂课以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通过“对照练习”与“拓展练习”强化为训练,完成“基础篇,提高篇,综合拓展篇” 教学模块,起到良好的效果,解决了大部分学生畏难情绪。笔者要提醒的是项目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实践可行的问题情境。从教学方法上看,教师设计问题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对问题解决的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习动机,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注重项目的实用性,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掌握项目设计中的层次性和难易程度。要注意学生的个体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让学生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用不同的方法完成“项目”。因此,教师进行“项目”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等。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

(三)项目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一过程,先让同学们认识到自已完成项目所需知识和能力,然后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的设计中来。这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专注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总之,笔者的近年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认真研究分析学生,专研教材,组织好学案与教案,勇于实践,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数据库应用技术》的畏难情绪还是可行的,可实现的。

【参考文献】

[1]《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与实现》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100875)马宁、余胜泉、何克抗。

[2]《分层教学的尝试应用》 刘坚 新浪网《中国体育报》节选。

数据库学习心得(最终版) 篇4

提上一个急需解决和完善的进程。如何才能管理好企业的供应商,发挥应有的效能?

现主要对供应商分类阐述一下。

我们可以把企业的供应商分成三大类:

1、可以为企业带来价值的供应商(A类):这类供应商的特点是成本稍微高些、与之合作,不断质量、成本和交付没有问题,还能为企业带来价值,为企业产品的提高带来增值,这是我们都非常希望看到的企业。

他可以为你优化现有产品,帮你改进系统,提供解决方案。这样的供应商你不选择谁选择呀!

2、能为企业正常供货的供方(B类):这类供应商的特点是与之合作,他们也能正常供货,基本不出问题,让供货就供货,不能为企业的增值带来收获。

3、供应产品老出问题,需要客户帮他们提高产品质量的供方(C类):这类企业给你供货,虽然成本低,但是经常出问题,需要你去帮他们提高质量,建立质量体系,改进生产工艺。这类企业很多客户觉得成本低,但质量不完善的产品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和损失,而我们有没有认真计算过这部分的损失和成本,如果仔细计算一下,他们低的价格和成本会被以后的成本吃掉,从而我觉得这类企业

是属于淘汰型的供应商。

以上就是企业ABC管理方法。同时还有产品ABC管理。

根据不同分类的企业采取不同管理方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为企业的减员增效提供保障。对于一个软件系统,数据库设计是整个系统最核心的部分。

但由于系统的需求是不断变化,使得在数据库设计变得十分重要而且困难。

在需求变化非常快情况下,有一部分人会认为要寻找一种设计方法以固定不变的表结构来适用不断变化需

求。这个观点是十分不明智和以现时的技术上暂时不能实现。对于软件功能程序在需求不断变法时候,为

了适应新的需求,不断重构系统的代码。以相同的道理,数据库设计也是程序设计的一部分。那么,数据

库一样可以使用重构来实现适用不断变化的软件系统。

本人认为数据库设计将会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数据库功能上的设计,由于在软件系统的数据库建立初期,数据库也只是以实现系统同能为目

标,对于系统性能优化将不会是数据库设计的重点。

·建立软件系统的比较通用功能基础表。在基础功能建立后,系统使用者会对系统部分功能作出评价和修

改要求。而功能基础表设计为减少日后修改和维护量,会尽量设计通用和冗杂结构。

·收集软件系统的一些基本信息。对于软件系统设计者来说,对软件系统的中每个表数据量,程序上SQL的使用,系统的繁忙时段以及周期等都会有比较初步评估。但对于数据库设计者来说,这些估

计都是只一些

推断并没有实际数据支持。为第二阶段数据库修改和维护,对软件系统作一些基本数据收集是必要的。

第二阶段为数据库系统能上优化,主要是通过第一阶段收集系统数据库一些信息来对系统做修改和优化

数据库具体优化方案需要以收集信息为基础来之际来进行指定。

下面本人总结下,数据库中一般有哪些方面需要进行优化。

1优化系统的SQL,具体有下面几点可以进行:

·对使用频繁的SQL以创建具体功能存储过程来代替,可以减少数据库系统对SQL编译和解析

·涉及到数据量大的表,尽量建立基本视图来完成数据查询工作

·在程序中尽量使用批量提交

(注:此方法在多数据更新和插入软件系统中,可以比较显著提高性能。

在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对程序的多线程控制技术上增加不少难度。

若线程控制出现问题,会对数据库带来灾难性破坏)

·程序在使用SQL的时候,尽量使用少消耗数据库资源的运行方式数据库表结构的·在数据量大表中,尽量减少非必要字段索引建立。

(注: 索引建立多了查询速度是可以很有效的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插入数据消耗的数据库资源也提高了很多)

·大表需要进行分区存储

(注:现在主流数据库都已经开始支持分区存储数据)

·在不影响系统的业务逻辑上,清理数据表中被废弃使用的字段

(注:在清理废弃的字段需要关注的确定这些字段是否真的已经被废弃,程序真的不再启用)修改有问题的SQL

·在实现功能时候,由于时间或者其他原因整个系统中肯定会有部分性能不优的SQL存在。

第一阶段收集的数据,现在就可以有效的进行使用。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很有效地把这些不优的SQL[甚至是很烂]找出来,一条一条进行调整

·在调整SQL外,还需要对数据库内存或者共享空间等等进行调整;使得数据库永远是处于最优的状态。

大数据学习心得 篇5

现在大数据已经成为IT行业的一块香馍馍了,有很多人开始学习大数据了,我也不例外,我两个多月前开始在科多大数据学习大数据,因为是零基础,所以目前还在学习Java基础,学的时间也不算短了,有些感受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学习大数据其实并不是一条很简单的道路,大数据行业不算轻松,但是努力了之后回报很大,但从薪资来说,就能让人很满意。所以一开始还是要做好准备,零基础的朋友不要被网上各种说难的言论吓到,只要你决定开始,跟着课程安排走,一般专业的培训机构课程的设置都是逐步递进的,一旦有什么不懂的就积极的向老师询问,及时把问题解决的,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了,所以说一开始不要有畏难心理。

其次就是要多交流,和老师交流和同学交流,多交流才能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真的,不要怕丢脸,我们就是因为不懂才去学的,只有把自己的疑惑都提出来了,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要不然什么都一知半解的,最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没学会,这相当于浪费了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学费,所以学知识一定要学透,不要怕问。

《数据模型与决策》学习心得 篇6

——运用运筹学的理念定会取得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运筹学问题和运筹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各种决策并存。现在普遍认为,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界定运筹学作为在科学界的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应当说是在1951年,即P.M.Morse和G.E.Kimball 的专著“运筹学方法”出版的那一年。运筹学的思想贯穿了企业管理的始终,运筹学对各种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评估,为管理决策服务,使得企业管理者更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也是企业的生存法则。只有那些能够成功地应付环境挑战的企业,才是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企业。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把握并运用好运筹学的理念定会取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之功效。

一、企业发展原则与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加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面临着更多的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冲击。企业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运筹帷幄,长远谋划,根据自身的资源来制定最优的经营战略,以战略统揽全局。企业战略过程包括,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作出和执行战略决策,并最后对战略作出评价。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形态的一种创新,应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管理、是有关企业发展方向的管理、是面向未来的管理、是寻求内资源与外资源相协调的管理、是寻找企业的长期发展为目的。也就是将企业看作一个系统,来寻求系统内外的资源合理分配与优化,这正体现了运筹学的思想。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内容应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对应的战略。主要侧重规定企业使命、分析战略环境、制定战略目标。中国现在绝大部分商品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在加深,我国企业不仅直接参与国内市场,还将更直接面临与世界跨国公司之间的角逐,企业间竞争的档次和水平日益提高,因而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只有确定了宏伟的奋斗目标,才能使企业凝集全部的力量,众志成城,向一个共同方向努力,争取实现有限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显然,运筹学理念的作用举足轻重。

二、企业生产计划与市场营销

1、生产计划。使用运筹学方法从总体上确定适应需求的生产、贮存和劳动力安排等计划,以谋求最大的利润或最小的成本,运筹学主要用线性规划、整数规划以及模拟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线性规划问题的数学模型是指求一组满足一个线性方程组(或线性不等式组,或线性方程与线性不等式混合组)的非负变量,使这组变量的一个线性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数学表达式.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1)确定决策变量(有非负约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般是直生产某产品的计划数量。

(2)写出目标函数(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确定一个目标函数;

(3)写出约束条件(由等式或不等式组成).约束条件包括指标约束需求约束、资源约束等;

(4)最后根据目标函数为作出最合适的企业生产计划决策。

2、市场营销。一个市场研究专家试图用数据证明消费者的洞察多么有意义,而一个战略管理咨询专家则强调成功营销案例中隐藏的思路更有价值。我认为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主要是探查决策环境,进行数据和信息的搜集、加工、分析,确定影响决策的因素或条件。因此,在确定目标阶段实际上包含了问题识别和问题诊断两个内容。在设计方案阶段要理解问题,建立模型,进行模拟,并获得结论,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方案主要通过对产品、价格、销售渠道、促销等基本环境的控制来影响消费需求的水平、时机和构成)。评价方案阶段要根据确定的决策准则,从可行方案中选择出最优或满意的方案。这些都都可以使用运筹学的理念来为管理者提供辅助决策。

三、企业库存管理与运输问题

1、库存管理。如果说生产计划是从信息流的角度指挥、控制生产系统的运行,那么库存的管理则是从物质流的角度来指挥和控制。库存管理的目标是如何最有效的利用企业的物质资源的问题。

由于库存的物质属性,因此对生产系统的日常运行具有更直接的作用,库存是指处于存储状态的物品或商品。库存具有整合需求和供给,维持各项活动顺畅进行的功能。而库存的存在又意味着占用资金、面积、资源,这种矛盾的处境导致了库存管理的必要性与难度。现在流行的库存管理系统的库存管理软件,一般含货品进货、出货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报表系统等子模块等,运用的原理还是运筹学模型。

2、运输问题。在企业管理中经常出现运输范畴内的问题,例如,工厂的原材料从仓库运往各个生产车间,各个生产车间的产成品又分别运到成品仓库。这种运输活动一般都有若干个发货地点(产地)、又有若干个收货地点(销地);各产地有一定的可供货量(产量);各销地各有一定的需求量(销量);运输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组织调运,才能满足各地地需求,又使总的运输费用(公里数、时间等)达到最小。运输模型是线性规划的一种特殊模型。这模型不仅实用于实际物料的运输问题,还实用于其它方面:新建厂址的选择、短缺资源的分配问题、生产调度问题等。

四、企业人事管理与财务管理

1、人事管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变成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中的知识含量高,对过去一直贯穿和渗透于农业和工业经济中的知识的作用就凸显得日益突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知识成为社会的主要财富,知识和信息逐步成为与人力、资金并列的企业第三大“战略资源”。因此,人力资源的竞争已成为企业间竞争的焦点。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应该建立战略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据客户总部与下属公司不同的架构,建立对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地通过战略纽带将“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整合起来,带动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的全面提升,以内部管理的完善获取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这显然蕴涵的是运筹学的理念。还可以用指派问题对人员合理分配;用层次分析方法可以确定一个人才评价体系等。

数据库学习心得 篇7

随着Oracle数据库在数据库市场份额占比逐步上升,市场上对具有Oracle数据库技能的人才需求很大,掌握Oracle数据库技术对面临择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有用的就业技能。在目前,商品化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关系型数据库为主导产品技术比较成熟。国际国内的主导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有DB2、Oracle、Sybase、My SQL、SQL server等,这些产品都支持多平台,如UNIX、VMS、Windows,但支持的程度不一样。IBM的DB2也是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但是,DB2是内嵌于IBM的AS/400系列机中,只支持OS/400操作系统。如果打算做一个DBA,那就要熟悉现在比较流行的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这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经过在众多数据库中进行比较、论证,选择Oracle作为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用数据库。

1 Oracle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在实践教学中很容易出现以下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毫无计划,整天忙于被动地应付作业和考试,缺乏主动地自觉地学习,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心中无数,只是盲目模仿实验指导书按部就班的去做,没有进行思考和创新。学生学习完该课程,仍然不知道在具体项目中如何使用数据库,不能灵活应用数据库技术进行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但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作为众多大学的学科基础课,课程重要性不可小觑。很多学校设置了数据库系统原理的课程内实验和课程外的综合性设计,主要是加强学生设计、实施、运用数据库的能力。为此,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强互动教学机制,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1.1 在有限学时内设计最佳课程学习内容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技术,使学生系统、科学地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据库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软件技术,是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程序设计等许多软件知识的综合应用。在本门课程学习中,我们根据学时和课程内容,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划分为:了解、掌握。参考王珊、萨师煊编写的《数据库系统概论》具体设置如下: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及数据库系统的优越性。理解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两级映象功能。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了解几种常用的数据模型,掌握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的概念及基本要素。掌握概念模型。掌握关系代数,了解关系演算。掌握SQL语言的基本语句。了解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机制及实现。理解数据库的完整性控制机制。掌握三类完整性的定义方法。掌握函数依赖的定义及相应的公理系统,掌握1NF、2NF、3NF、BCNF的定义及判别方法,掌握无损连接性分解及函数依赖保持性的判别方法,掌握3NF、BCNF模式分解的算法。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掌握存储过程的概念及编写,了解JDBC编程。了解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处理及优化,理解数据库的恢复技术。掌握事务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的并发控制机制。

1.2 合理设置实验内容

实验中以Oracle数据库的常用知识点作为训练重点,对生僻的知识采取简略甚至省略的态度,目的就是轻松进入Oracle的学习,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一:使用报表统计各部门人数。在实验中,创建一个报表,使用SQL*Plus的各种命令对输出结果进行格式化,实现对scott用户的emp表进行统计,显示各个部门的员工人数。后面的实验设计一个图书管理系统来进行实例操作,该实验将贯穿后面所有内容,具体设置如下。实验二:为图书管理系统创建表空间。首先为图书管理系统创建永久性表空间,后续关于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信息都将存储在该表空间中。同时,还为系统创建存储临时数据的临时表空间和为存储撤销数据的撤销表空间。实验三:为图书管理系统创建表。该实验中将创建图书管理系统所需的表,并在表中应用完整性约束条件,让学生熟悉表以及完整性约束的实际应用效果。实验四:SQL语句的应用。在Oracle的日常管理和应用中,管理员几乎都是使用SQL语言来访问数据库,掌握SQL语言及其脚本程序的编写是非常重要的。实验五:使用存储过程与函数查询图书信息。使用SQL语句可实现很多功能,但它并不具有可重用性,在需要的时候必须重新编写。为了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可将一些常用的代码块存放在命名PL/SQL程序块中,应用存储过程和函数等,这样可方便随时调用,既简单、又能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实验六:为图书管理系统创建用户。Oracle数据库自带了许多用户,如system、scott和sys用户等,也允许数据库管理员创建用户。为了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数据库管理员可以为创建的用户分配不同的权限,也可以将一组权限授予某个角色,然后将这个角色授予用户,这样可以方便用户权限的管理,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角色与权限是密不可分的。在这个义,Oracle中的权限,以及角色的创建与管理。

通过以上几个实验,逐步熟悉Oracle的应用和管理。

1.3 综合应用,以项目案例为载体,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将Oracle数据库与JSP技术结合起来,训练Oracle数据库在Web程序中的实际应用。

2 Oracle在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Oracle数据库作为数据库系统原理的实验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用在平时上机实验中,而且在后期综合设计中也用。我们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Oracle,还要看看如何管理Oracle数据库。但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仅作为我们的实验用环境,在实验范围内仅要求掌握如何使用,其余内容需要课外自学。我们在教学实施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2.1 全面理解和应用课程基本知识和技能

考虑到每位学生都要求熟练掌握数据库应用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实验设置分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主要以个人形式实现分阶段任务,完成课本上的学生课程数据库的创建。第二阶段,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行对该系统功能进行拓展,如增加学生选课管理模块等。第三阶段,进一步学习“Oracle在Web程序中的应用”,让学生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进行设计和应用开发。

2.2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实验中部分同学拿着实验指导书照着做,机械地照着指导书打字,对于指导书中讲的原理和实践视而不见。碰到问题,自己不想法解决,首先就是问老师,甚至同一个问题到下次又不会解决。因此提倡“自主设计、自己动手、自由探索”,把握指导的尺度,有效引导学生,将老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3 注重校企结合

加强校企合作,鼓励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实习,鼓励学生假期专业实践。在企业实际运作中,体会企业需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少敏,王红敏.Oracle11g数据库应用简明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数据库学习心得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6-0078-01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是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的重点,而“利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又是该实验的必考点。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一方法。笔者以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此类实验教学加以改进。

1.渗透数学思想,把握转化技巧。实验中利用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有着直观的特点,要想处理好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把握住“线性转化”的技巧,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由“数”思“形”,进而解决问题。

【例1】电路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记录多组U、R的数据,作出 图象,已知其斜率为k和纵截距绝对值为b,求出电源的E和r。

在本实验中,电压表示数表示电源两端的电压U,电流I是用电阻箱上流过的电流来表示的。由上述分析可知,E=U+Ir=U+r。依据选定的纵横坐标,将上式适当变形得 。由此可得该图线的纵截距b=,斜率k=,由此可得电源的E和r。

此例中展示的是“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方法,俗称“伏阻法”,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它的“线性转化”的技巧是取变量的倒数。教学中可以适当归纳,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寻找实验方案的巧妙转化之处。

2.万变不离其宗,理清原理为本。本实验的方案较多,实际上无论用何种方案,本实验的出发点都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在不同方案中,就是用不同器材测出的数据来表示U和I。

【例2】电路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记录多组I、R的数据,作出R-图象,已知其斜率为k和纵截距绝对值为b,请求出电源的E和r。

本例中的电压U是用电阻箱上分到的电压来表示的。由上述分析可知,E=U+Ir=IR+Ir。依据选定的纵横坐标,将上式适当变形得R=E·-r。将该式与线性方程y=kx+b相比较,可得该图线的斜率k=E,纵截距绝对值b=r。

本例方案俗称安阻法。从上述分析可知,本例是循着坐标的暗示,本着线性处理的原则,寻找“线性转化”的突破口。在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有关该实验的变形题,引导学生认清本实验的原理。

3.转变教学行为,变“师讲”为“生说”。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太多、太细,课堂成了教师的舞台,学生只是听众,被动接受,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适当改变教学方式,依托处理实验的十六字方针——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来展开“说题”教学,在“辨析—纠错—再认识”的过程中,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显化隐藏在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进而达到贯通的程度。

段考数据分析学习心得体会 篇9

柯贤军

2016-12-11

周五,在教务处的组织下,我校全体老师就“段考”质量召开了分析会。本次分析会共有三个议程:

1、公布教学质量奖罚;

2、成绩分析与教学建议;

3、整改措施。我感觉本次会议的每个议程都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鼓舞。

首先,公布教学质量奖罚,学校拿出巨额奖金对一学学习上取得成就的老师进行表彰和鼓励,罚也起到了督促老师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老师们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积极性。

第二个环节,成绩的分析。这个,我很头疼,很内疚。不管是在集团的排名,还是在教育局几十所学校的排名都不够理想,九年级语文平均分81.7分,离我的目标还差很远,优秀率过于偏低不具备中考整体的竞争;还有发展不均衡最高分102分,最低是56分,高低落差太大;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没有低分率。造成这个结果,学校从管理层到老师都在寻找原因,最终培优辅差重视不够,力度不大;备课不精心,习题不精练;习惯养成不到位成为最突出的因素。

第三个议程,针对于目前现状,我们打算加大培优力度,关注学困生;加强针对性练习,让学生通过方法形成技能。

数据库学习心得 篇10

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图的概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学习离散数学的时候,总觉得图是很抽象的东西,但是在学习了《数据结构与算法》这门课程之后,我慢慢地体会到了其中的奥妙,图能够在计算机中存在,首先要捕捉他有哪些具体化、数字化的信息,比如说权值、顶点个数等,这也就说明了想要把生活中的信息转化到计算机中必须用数字来完整的构成一个信息库,而图的存在,又涉及到了顶点之间的联系。图分为有向图和无向图,而无向图又是有向图在权值双向相等下的一种特例,如何能在计算机中表示一个双向权值不同的图,这就是一件很巧妙的事情,经过了思考和老师同学的帮助,我用edges[i][j]=up和edges[j][i]=up就能实现了一个双向图信息的存储。

对整个程序而言,Dijkstra算法始终都是核心内容,其实这个算法在实际思考中并不难,也许我们谁都知道找一个路径最短的方法,及从顶点一步一步找最近的路线并与其直接距离相比较,但是,在计算机中实现这么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需要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为了完成设计,在前期工作中,基本都是以学习C语言为主,所以浪费了很多时间,比如说在程序中,删除顶点和增加顶点的模块中都有和建图模块相互重复的函数,但是由于技术的原因,只能做一些很累赘的函数,可见在调用知识点,我没有掌握好。不过,有了这次课程设计的经验和教训,我能够很清楚的对自己定一个合适的水平,而且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学会了运用两个新的函数sprintf()和包涵在#include 头文件中的输入函数。因为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求最短路径,本来是想通过算法的实现把这个程序与交通情况相连,但是因为来不及查找各地的信息,所以,这个计划就没有实现,我相信在以后有更长时间的情况下,我会做出来的。

数据库学习心得 篇11

一般地,通过数据的数字特征刻画数据的分布规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人手:一是分析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利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来刻画;二是分析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利用方差来刻画;三是分析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值,以掌握数据的分布形态.在此,我们就第一个方面着重谈谈,

例l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16页问题2)表l是某公司员工收入的资料.

(l)计算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

(2)若用(1)算得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适吗?

解析:(l)表中人数即为上一行相应数据的权,利用加权平均数公式可得:x=6276.

(2)这个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的平均数为6276元.但存25名员工中,仅有3名员工的收入在6276元以上,而另外22名员工的收入都在6276元以下,因此,用月收入的平均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的月收入水平不太合适.

点评:利用中位数可以更好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的月收入水平.

变式1:将例1中的(1)、(2)换为:

(l)求这个公司员工月收入的中位数:

(2)若用中位数反映公司全体员工月收入水平,你认为合适吗?

解析:略,比较合适.

点评: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如果已知一组数据的中位数,那么可以知道,中位数两边的数据个数一样.与中位数类似的还有四分位数、十分位数和百分位数等,它们也都是位置代表值,其特点是都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

变式2:某校八年级有13名同学参加百米比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梅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若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极差

解析:能否进入决赛,取决丁成绩足否排前6名,所以小梅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巾位数,若小梅的成绩高于中位数,则进入决赛:若小梅的成绩低于或等于中位数,则都不能进入决赛,因此选A.

思考:如果是12名同学呢?请思考,

变式3:小明五次数学考试的成绩(单位:分)如下:84,87,x,90,95.已知成绩都为整数,且x为中位数,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小于中位数,那么x=______.因为x为中位数,所以89

例2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18页例5)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各种尺码鞋的销售量如表2所示,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为这家鞋店提供进货建议吗?

解析:一般来讲,鞋店比较关心哪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最大,也就是关心卖出的鞋的尺码组成的数据的众数,由表2可以看出,在鞋的尺码组成的数据中,23.5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因此,可以建议鞋店多进23.5cm的鞋.

点评:当一组数据中有较多的重复的数据时,众数往往能更好地反映其集中趋势.众数是一组数据的一种峰值,它也是一种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其缺点是不一定具有唯一性,对于一组数据,可能有一个众数,也可能有两个或多个众数,也可能没有众数.

思考分析表2中的数据,你还能给鞋店提出哪些进货建议?

变式1:如今,青少年视力水平下降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某校3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利用所得的数据绘制了直方图(图1).

(1)本次抽样调查共抽测了多少名学生?

(2)参加抽测的学生的视力的众数在什么范围内?

(3)若视力为4.9,5.0,5.1以及以上的为正常,试估计该校学生中视力正常的人约为多少.

解析:(1)由直方图可以知道,本次抽样调查共抽测学生30+50+40+20+10=150(名).

(2)观察直方图,知小长方形最高的是第二个,即参加抽测的150名学生中视力在4.25-4.55范围的最多,有50人.所以,参加抽测的学生的视力的众数在4.25-4.55的范围内.

(3)观察直方图,知参加抽测的150名学生中视力在4.9以及以上的共有20+10=30(名).则参加抽测的150名学生中视力正常的人所占的百分比为30÷150=20%.

由此可以估计,全校3 000名学生中视力正常的人约为3000x20%=600(名).

点评:当所要考查的对象的数目很多,或者考查会对被考查对象有破坏性时,常通过以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数据库学习心得 篇12

(一) 必要性

实用日语鉴定考试 (以下简称J.TEST) 于2007年8月获得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认可。其主要功能就是对母语为非日语的人员进行日语能力的测试。目前, 树人大学日语专业学生需要参加日语能力考试 (Japa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简称JLPT) 二级并获得证书, 这是用人单位选拔日语人才的最低要求。学生参加J.TEST考试还处在自发自觉的阶段, 没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为了让学生能更便捷地获取资料, 建立J.TEST考试相关的试题库是十分必要的。

(二) 目的和意义

本次教改以建设J.TEST考试试题库为导向, 通过分析历年考试真题, 筛选市场上的J.TEST考试相关语法资料, 建设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与针对性的J.TEST考试能力考试“汉字问题”题库。其优点是: (1) 拥有电子版的试题库更有利于资料的保存与不断优化。 (2) 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目标集中化、简单化。 (3) 有利于教师便捷地检索、使用资料。 (4) 为今后构建科学完整的J.TEST考试试题库奠定基础。我们期望通过此次教改,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日语水平和能力, 增强日语专业学生就业的实力。

二、项目前期改革实践基础及条件

1.本人曾多次担任日语J.TEST考试监考, 对考试流程和试题比较了解。

2.在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本人担任日语专业三年级的日语听力Ⅴ课程, 对学生介绍了J.TEST考试, 并进行了测试练习, 学生反响强烈, 有浓厚的兴趣。

3.在2014年12月, 以各大学教师和本校二、三、四年级学生为对象, 广泛地进行问卷调查, 确定建立J.TEST考试试题库的必要性, 了解大家的需求。

4.目前已经联系了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多所院校的日语老师, 协作收集资料。

5.本课题组成员由一名副教授、一名日语专业授课教师和一名语音室教师组成。

6.可利用图书馆、日语教研室等处的图书资源及网络电子资源, 获取J.TEST相关的第一手资料。

三、项目改革的基本思路、具体目标

(一) 基本思路

1. 通过与兄弟院校的合作, 达到师资共用, 资源共享。

2. 充分发挥课题组参与者和学生的积极性, 充实试题库内容, 实现试题库与自主学习的相关联。

3.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资料的需求和学习进展情况。

(二) 目标

整合J.TEST考试“汉字问题”试题, 建设“汉字问题”题库。

四、项目改革的主要内容

1.联系兄弟院校教师, 收集J.TEST考试历年真题与模拟练习题。

2.面向大学生和兄弟院校教师发出问卷调查, 了解大家对J.TEST考试的了解和需求。

3.通过课堂体验的形式了解学生对J.TEST考试试题库的需求情况, 确定今后的学习方向。

4.搜集、筛选、输入J.TEST考试“汉字问题”试题, 进行资料整合、编排及上传。

5.利用试题库资料对学生进行测试, 与日语课程教学相结合, 加强个人自主学习习惯培养, 检验学习效果。

五、项目实施具体计划

2014.9~12:通过课堂体验的形式了解学生J.TEST考试试题库的需求情况。

2014.12:面向大学生和兄弟院校教师发出问卷调查, 了解大家对J.TEST考试的了解和需求。

2014.12~2015.9:搜集、筛选、输入J.TEST考试“汉字问题”试题。

2015.9~12:上传和完善电子试题库。

2015.12~2016.6:利用试题库, 检测学生的使用情况。

2016.6~2016.9:完成试题库的建设。

六、项目组的成员及分工安排

七、项目预期取得的成果、成果形式、推广前景

1.上传20套J.TEST考试“汉字问题”资料到自主学习平台。目前已经完成, 并且于2016年上半年, 对日语131、133班进行了实际的汉字问题测试, 效果良好。

2.将J.TEST考试试题库建设的方法在词汇、阅读、听力方面进行推广。

摘要:本次教改以建设实用日语考试 (J.TEST) “汉字问题”试题库为核心, 将试题库与日语课程教学相结合, 鼓励学生积极地通过自测等形式检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J.TEST考试,自主学习,汉字数据库

参考文献

[1]朱海淑.日语专业学生就业中日语各类考试的影响分析[J].考试周刊, 2014 (12) .

上一篇:赞颂校园的诗歌朗诵下一篇:手机上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