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计量技术现状

2024-06-17

热计量技术现状(共8篇)

热计量技术现状 篇1

我国热计量技术现状

根据我国北方采暖地区居住建筑的特点和建筑节能发展总体规划,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确定了建筑室内采暖系统热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及管网热平衡改造、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3项基本内容。

一、现阶段热计量主要技术:

目前集中采暖分户热计量的技术方式很多,主要有两种:

(1)以住宅的户(套)为单位,以热量直接计热每户的采暖量;

(2)以住宅的户(套)为单位采用热量分摊计热方式计量每户的采暖量。

(1)以热量直接计热采暖量

a.只是纯计量,不节能,没有管理功能。

b.它只是计量工具显示计量结果,不具备收费和限制使用功能,不具备用户端节能操作功能,需要和散热器温控阀配合使用,才能产生节能效果。c.对采暖系统适应性差。热计量表对采暖水杂质有苛刻要求,特别是水系统中的杂质易造成在流量计腔体内的淤积使热量表无法工作。

d.维护成本高。

(2)热量分摊计热采暖量

主要有四种分摊方法:散热器热分配法、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和户用热量表法。

1、散热器热分配法:

原理:利用散热器热分配表测量的每组散热器散热量的比例关系,对建筑的总用热量进行分摊。

热分配表包括通过计量蒸发液来计算散热器散热量的蒸发式分配表和通过采集散热器表面温度并利用散热器散热量计算式来计量散热量的电子式分配表。

散热器热分配表法适应于任何形式的供热系统,对水质也没有要求,不存在堵塞问题,因此适用于既有建筑的供热计量改造。

电子式热分配表,具有计量准确、不计量未使用散热器热量的特点。由于具有远端读取的功能,管理人员使用手持抄表装 置就可以从远端读取数据,并传输到数据管理中心,实现了用热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形成账单,避免了入户查表的麻烦。

但是由于该示范项目(北方某供热计量示范项目)的热分配表改造是结合恒温阀进行的,改造费用较其他方法高出不少,增加了用户的经济负担,也延长了改造费用的 投资回收期。

散热器热分配法安装简单,灵活,适用于新建和改造的散热器供暖系统。但使用前提是热分配计和散热器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匹配试验,得出散热器的对应数据才可应用,而我国散热器型号种类繁多,给分配计的检定工作带来不利,且需要入户安装和每年抄表换表等,造成其使用受限。

2、流量温度法:

原理:利用每个立管或分户独立系统与热力人口流量之比相对不变的原理,结合现场测出的流量比例和各分支三通前后温差,分摊建筑的总供热量。

流量温度法主要采用楼宇总表、温度采集 处理器、流量热能分配器、手动

三通调节阀、用户信息查询器及系统数据监控等装置。

适用于既有建筑垂直单管顺流式系统的采暖计量改造,还可以用于共用立管的按户分户供暖系统,也适用于新建建筑散热器供暖系统。

计量系统安装的同时可以实现室内系统水力平衡的初调节及室温调控功能,但是前期计量准备工作量比较大。

存在三个问题:

1、成本性价比过高:数据远传技术含量高,设备成本、施工成本、维护成本也高。

2、安全性差。因为需要在建筑内布线传输数据,其数据的安全性存在较大问题,环境干扰、人为干扰、恶意性破坏等都很容易造成数据错误或丢失。

3、技术复杂不易管理维护:数据远程管理,无论是硬件维护还是软件的应用,都需要操作和维护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知识。

3、通断时间面积法:

原理:在每户设置一个室温通断控制阀,依据阀门的接通时间与每户的建筑面积,按楼栋热量表记录的用热量进行分摊。

通断时间面积法的应用较为直观,可同时实现室温控制功能。适用于按户分环、室内阻力不变的供暖系统。

该方法应用的前提是每户须为一个独立的水平串联式系统,设备选型和设计负荷要良好匹配,不能改变散热末端设备容量,户与户之间不能出现明显水力失调,户内散热末端不能分室或分区控温,以免改变户内环路的阻力。

该方法能够分摊热量、分户控温,但是不能实现分室的温控。当散热器大小匹配不合理或散热器堵塞时,测量结果不准,将造成计量误差。

4、户用热量表法

原理:在建筑物和楼内各户人口设置热量表,通过热量表计量各个用户的用热量。

户用热量表包括机械式、电磁式、超声波式。

户用热量表法计量的是系统采暖量,比较直观也易理解。

缺点:

a.但是一般投资较高,且故障率较高。

b.对采暖系统适应性差,热计量表对采暖水杂质有苛刻要求,特别是水系统中的杂质易造成在流量计腔体内的淤积,使热量表无法工作。

c.仪表的运动部件在高温和长时间工作的条件下易损坏。

二、既有建筑采暖计量改造存在问题采暖管网老化严重、多种采暖形式并存采暖改造结束后,运行管理和维修费用由谁来负担,也存在争议改造资金的落实采暖分户热计量收费标准

三、参考文献

[1] 丁研.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方案分析.暖通空调, 2010, 40(11);

[2] 杨兴华.北方某供热计量示范项目的调查研究.煤气与热力, 2010, 30(12);

[3] 井汇.北方采暖地区既有住宅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经济性分析.科技通报,2013.8, 29(8)

[4] 廉小洁.采暖建筑分户热计量的应用及问题浅析.山西建筑, 2009, 35(15);

[5] 翟大海.分户采暖热计量方法与存在问题分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4);

热计量技术现状 篇2

关键词:供热,计量,技术,分析

1 计量方法比较

1.1 热表热表就是计量热量的仪表, 它是能够测量热水的流

量与供回水温差, 计算二者乘积并进行累计的仪表。热表由一个热水流量计1、对温度传感器和、个积算仪组成。一般都显示输出总耗热量、总耗水量、即时热流量、即时水流量, 供回水温度、温差、平均温度等参数。其技术参数还有存储数据性能、传输数据性能、寿命与可靠性、自备电源或电池等。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单位已经或正在开发热量表, 已经有国内外产品投入到了工程实践, 该仪表的特点和应用难点是:价格较贵, 安装复杂, 应用中要求的量程范围较大, 低流速下的准确度要求高, 长期应用和水质恶劣等因素要求仪表的可靠性与适应性要高, 电器元件低功耗以延长电池寿命等。另外, 实行一户一表的计量方式需要对管道系统的布置进行深入探索。

1.2 热量分配表热量分配表是通过散热器平均温度与室内温

度的差值的函数关系来确定散热器的散热量。热量分配表可以用来结合热表来测量散热器向房间散发出的热量:只要在住户中的全部散热器安装了热量分配表, 结合楼入口的热量总表的总热量数据, 就可以得到该户全部散热器的散热量。使用方法是:在公共供热系统中, 在每个散热器上安装热分配表, 测量计算每个住户用热比例, 通过总表计算热量;在每个供暖季结束后, 由工作人员来读表, 根据计算, 求得实际耗热量。国外公司很少有直接销售热量分配表的, 通常是要配套计量服务, 这一点在国内是否接受还有待探讨。

1.3 散热器恒温阀散热器恒温阀是安装在散热器上的自动控

制阀门。可以保证稳定舒适的室温, 控制元件是一个温包, 内充感温物质, 当室温升高时, 温包膨胀使阀门关小, 减少散热器热水供应, 当室温下降时过程相反, 这样就能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散热器恒温阀还可以调节设定温度, 恒温阀会按设定要求自动控制和调节散热器的热水供应。目前国内外散热器恒温阀在国内应用实例很多, 取得了一定的节能效果与经验。国内有厂家生产散热器恒温阀, 在防泄露、温包感温介质的密封、阻力预设定功能、可靠性等方面还有欠缺;国外产品在价格以及产品如何适合中国系统方面还有欠缺。

1.4 气候补偿器气候补偿器可以根据室外气候温度变化, 用

户设定的不同时间的室内温度要求, 按照设定曲线求出恰当的供水温度, 自动控制供水温度, 实现供热系统的供水温度的气候补偿, 也可以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根据室温调节供水温度实现室温补偿, 还有限定最低回水温度的功能。

1.5 自力式流量调节阀、自力式压差调节阀、自力式温度调节

阀自力式差压调节阀和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原理相同, 都是根据测压点的压力变化自动调节阀芯位置, 达到恒定流量或是恒定压差的作用。在供热系统末端安装恒温阀等控制元件后, 动态地调节势必会给系统带采波动, 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影响其它末端设备工况的同时, 也影响水泵、锅炉等中央设备的出力、效率等工况。因此需要这种自力式控制设备来增强系统稳定性。

1.6 平衡阀平衡阀在我国开发应用已有比较长的时间了, 简

单的说, 平衡阀是一个可以测出流量的调节阀。在我国水力失调非常严重的现状下, 平衡阀有很大的节能效果和推广价值。对于温控与计量的动态调节系统, 平衡阀是调节系统平衡与稳定性, 达到控制设备发挥应用作用的一个关键设备。

2 热计量系统分析

当前集中探索和实践的系统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2.1 垂直单管加旁通管系统 (新单管系统) 国内的住宅室内系

统主要是垂直单管系统, 旧有的单管系统无法实现用户自行调节室内温度, 因此在试点中被改造成单管加旁通跨越管的新单管系统。旁通管通常比立管管径小一档, 与散热器并联, 在散热器一侧安装两通的散热器恒温阀, 或是直接安装三通的散热器恒温阀。新单管系统使用的散热器恒温阀要求流通能力大, 不需要预设定功能。两通形式的散热器恒温阀安装改造方式比三通形式要容易得多, 价格也相对便宜。多数的节能试点实验了这种新单管系统, 得到了解决垂直失调, 实现室内温度调节, 降低不同朝向户间温差等结论。针对公寓式住宅, 普遍采用建筑入口设大量程的总热表, 每户的每个散热器上安装一个热量分配表, 以分配表的读数为依据, 计算每户所占比例, 分摊总表耗热量到各个用户。新单管和双管系统的热计量通常都是参照国外的做法, 用入口的总热表结合每个散热器上的热量分配表的方式。这样就须开发质量高、价格适中的热量表和热量分配表, 同时还须建立散热器热量分配表的标定装置和制定热量分配表耗热量计算法则, 并通过一定的法规确定下来。有些示范工程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热计量的。采用在每组散热器上安装热量分配表的方法, 优点是分配表的价格低廉, 对建筑内供热管道的分布没有特殊要求, 但是其安装、围护、试验测试等过程非常繁琐, 不能直接测量实用热量, 各户实际用热值需经过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 管理较复杂。另外, 根据国情, 目前尚难以避免热量分配表在使用过程中的人为损坏、拆卸, 还存在用户对蒸发器作弊的可能性。

2.2 垂直双管系统双管系统在国内也占有重要的份额, 具有良

好的调节稳定特性, 供回水温差大、流量对散热量的影响较大, 容易控制温度, 改造工作量较单管小, 恒温阀需要预设定。双管系统温度控制技术在国外较为普及, 技术成熟, 但是中国的采暖系统的阻力、压降、流速与国外有很大差别。进口的散热器恒温阀、热表等设备的流通能力较小, 必须考虑其压力损失, 以免供热不足;进口设备容易被管道污物阻塞或是结垢, 所以实际使用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一些试点在大规模的供热小区里改造几个单元为双管系统, 造成新旧系统混供的局面, 改造的新系统阻力高以致流量不够, 满足不了室温要求, 更无法进行温度控制。双管系统的热计量方式的探索与新单管系统相同。

2.3 适合户用热计量的采暖系统目前国内还有一种思路, 即

关于热计量系统技术分析 篇3

关键词:供热计量技术分析

1计量方法比较

1.1热表热表就是计量热量的仪表,它是能够测量热水的流量与供回水温差,计算二者乘积并进行累计的仪表。热表由一个热水流量计1、对温度传感器和、个积算仪组成。一般都显示输出总耗热量、总耗水量、即时热流量、即时水流量,供回水温度、温差、平均温度等参数。其技术参数还有存储数据性能、传输数据性能、寿命与可靠性、自备电源或电池等。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单位已经或正在开发热量表,已经有国内外产品投入到了工程实践,该仪表的特点和应用难点是:价格较贵,安装复杂,应用中要求的量程范围较大,低流速下的准确度要求高,长期应用和水质恶劣等因素要求仪表的可靠性与适应性要高,电器元件低功耗以延长电池寿命等。另外,实行一户一表的计量方式需要对管道系统的布置进行深入探索。

1.2热量分配表热量分配表是通过散热器平均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的函数关系来确定散热器的散热量。热量分配表可以用来结合热表来测量散热器向房间散发出的热量:只要在住户中的全部散热器安装了热量分配表,结合楼入口的热量总表的总热量数据,就可以得到该户全部散热器的散热量。使用方法是:在公共供热系统中,在每个散热器上安装热分配表,测量计算每个住户用热比例,通过总表计算热量;在每个供暖季结束后,由工作人员来读表,根据计算,求得实际耗热量。国外公司很少有直接销售热量分配表的,通常是要配套计量服务,这一点在国内是否接受还有待探讨。

1.3散热器恒温阀散热器恒温阀是安装在散热器上的自动控制阀门。可以保证稳定舒适的室温,控制元件是一个温包,内充感温物质,当室温升高时,温包膨胀使阀门关小,减少散热器热水供应,当室温下降时过程相反,这样就能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散热器恒温阀还可以调节设定温度,恒温阀会按设定要求自动控制和调节散热器的热水供应。目前国内外散热器恒温阀在国内应用实例很多,取得了一定的节能效果与经验。国内有厂家生产散热器恒温阀,在防泄露、温包感温介质的密封、阻力预设定功能、可靠性等方面还有欠缺;国外产品在价格以及产品如何适合中国系统方面还有欠缺。

1.4气候补偿器气候补偿器可以根据室外气候温度变化,用户设定的不同时间的室内温度要求,按照设定曲线求出恰当的供水温度,自动控制供水温度,实现供热系统的供水温度的气候补偿,也可以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根据室温调节供水温度实现室温补偿,还有限定最低回水温度的功能。

1.5自力式流量调节阀、自力式压差调节阀、自力式温度调节阀自力式差压调节阀和自力式流量调节阀原理相同,都是根据测压点的压力变化自动调节阀芯位置,达到恒定流量或是恒定压差的作用。在供热系统末端安装恒温阀等控制元件后,动态地调节势必会给系统带采波动,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影响其它末端设备工况的同时,也影响水泵、锅炉等中央设备的出力、效率等工况。因此需要这种自力式控制设备来增强系统稳定性。

1.6平衡阀平衡阀在我国开发应用已有比较长的时间了,简单的说,平衡阀是一个可以测出流量的调节阀。在我国水力失调非常严重的现状下,平衡阀有很大的节能效果和推广价值。对于温控与计量的动态调节系统,平衡阀是调节系统平衡与稳定性,达到控制设备发挥应用作用的一个关键设备。

2热计量系统分析

当前集中探索和实践的系统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2.1垂直单管加旁通管系统(新单管系统)国内的住宅室内系统主要是垂直单管系统,旧有的单管系统无法实现用户自行调节室内温度,因此在试点中被改造成单管加旁通跨越管的新单管系统。旁通管通常比立管管径小一档,与散热器并联,在散热器一侧安装两通的散热器恒温阀,或是直接安装三通的散热器恒温阀。新单管系统使用的散热器恒温阀要求流通能力大,不需要预设定功能。两通形式的散热器恒温阀安装改造方式比三通形式要容易得多,价格也相对便宜。多数的节能试点实验了这种新单管系统,得到了解决垂直失调,实现室内温度调节,降低不同朝向户间温差等结论。针对公寓式住宅,普遍采用建筑入口设大量程的总热表,每户的每个散热器上安装一个热量分配表,以分配表的读数为依据,计算每户所占比例,分摊总表耗热量到各个用户。新单管和双管系统的热计量通常都是参照国外的做法,用入口的总热表结合每个散热器上的热量分配表的方式。这样就须开发质量高、价格适中的热量表和热量分配表,同时还须建立散热器热量分配表的标定装置和制定热量分配表耗热量计算法则,并通过一定的法规确定下来。有些示范工程就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热计量的。采用在每组散热器上安装热量分配表的方法,优点是分配表的价格低廉,对建筑内供热管道的分布没有特殊要求,但是其安装、围护、试验测试等过程非常繁琐,不能直接测量实用热量,各户实际用热值需经过复杂的计算才能得出,管理较复杂。另外,根据国情,目前尚难以避免热量分配表在使用过程中的人为损坏、拆卸,还存在用户对蒸发器作弊的可能性。

2.2垂直双管系统双管系统在国内也占有重要的份额,具有良好的调节稳定特性,供回水温差大、流量对散热量的影响较大,容易控制温度,改造工作量较单管小,恒温阀需要预设定。双管系统温度控制技术在国外较为普及,技术成熟,但是中国的采暖系统的阻力、压降、流速与国外有很大差别。进口的散热器恒温阀、热表等设备的流通能力较小,必须考虑其压力损失,以免供热不足;进口设备容易被管道污物阻塞或是结垢,所以实际使用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一些试点在大规模的供热小区里改造几个单元为双管系统,造成新旧系统混供的局面,改造的新系统阻力高以致流量不够,满足不了室温要求,更无法进行温度控制。双管系统的热计量方式的探索与新单管系统相同。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探讨 篇4

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与探讨

伊犁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伊犁第一火电厂-谢绍宏

[摘 要]:电能是由电能表、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构成的在线计量装置来计量的。随着高电压、大机组、现代化电网的发展,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计量法规,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围绕电力体制与电价制度的改革,注重关口计量,更新计量器具,开展计量标准建设,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并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拓展计量管理领域,促使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管理越来越来规范化。

[关键词]:电能计量管理电能计量探讨

电能计量管理包括计量点、在线计量装置,计量标准、计量法制、计量信息的管理。在此主要叙述在线计量及信息管理的现状,并对今后电能计量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一、计量管理模式概述

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标准管理、分网组织、分类考核。

1、标准管理

现行规范电能计量管理的标准,主要有: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 448-2000),用于在线计量业务管理。内容为:技术管理机构与职责、电能计量装置分类与技术要求、装置投入运行前的管理、运行中的管理、计量检定与修理、电能计量信息管理、印证管理以及技术考核与统计等全过程管理要求。

同时《供电营业规则》对涉及用户计量与营业收费管理,明确按电价类别配置计量装置,总表与分表计量,实行一户一表,对计量器具超差或由误接线、断保险、倍率不符引起的计量故障处理也做了明确的规定。

另外,根据电力生产、基建工程的需要,电力系统还适时推出新型计量器具与管理方法的行业标准,自1992年以来,先后制(修)定电力行业标准10项,即: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

《电能计量柜基本试验方法》(DL/T 549-1994)

《电压失压计时器技术条件》(DL/T 566-1995)

《电子式标准电能表技术条件》(DL/T 585-995)

《多功能电能表》(DL/T 614-1997)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DL/T 645-1997)

《测量用互感器检定装置技术条件》(DL/T 668-1998)

《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DL698-1999)

《电力用电流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725-2000)

《电力用电压互感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726-2000)

2、分网组织

原《电能计量装置管理规程》(DL 448-1991)中的供电局、跨省电网管理局、省电力局等具有政府电力管理部门的属性,为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DL/T 448-2000的规程突出体现政企分开的原则,其中的供电企业、电网经营企业和发电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力企业,已无政府管理职能,其管理是电力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根据在线计量电能表、互感器按其接入电网的不同,由所在县、地市供电企业用电管理部门和发电企业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计量业务归口管理,同时,发、供电企业和电网经营企业用电管理部门还设有电能计量专职工程师,负责处理日常计量管理工作。

3、分类考核

按DL/T 448-2000的规定,运行中的计量装置按其所计电量的多少和计量对象的重要程度以下分五类(Ⅰ、Ⅱ、Ⅲ、Ⅳ、Ⅴ)进行考核:

Ⅰ类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为50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1万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计

费用户,容量为20万千瓦及以上的发电机,发电企业的上网电量,电网经营企业之间的电量交换点,省级电网经营企业与其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量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Ⅱ类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为10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20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容量为10万千瓦及以上的发电机,供电企业间的电量交换点的电能计量装置。

Ⅲ类计量装置:月平均用电量为10万千瓦时及以上或变压器容量为315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计费用户,10万千瓦及以下的发电机,发电企业的厂(站)用电量,供电企业内部用于承包考核的计量点、考核有功电量平衡的110千伏及以上的送电线路的电能计量装置。

Ⅳ类计量装置:负荷容量为315千伏安以下的计费用户,发供电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考核用的电能计量装置。

Ⅴ类计量装置:单相供电的电力用户计费的电能计量装置。

以上五类计量装置的比例大约为:用于计费的Ⅰ、Ⅱ、Ⅲ类三相电能表只占同类表计总数的3%,计量的电量占售电量总量的70%;Ⅳ类三相电能表数占10%,计量电量占18%;Ⅴ类单相电能表总数占87%,计量电量占12%。

对类别不同的计量装置的考核标准也不同,主要差别在于准确等级指数,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降,专用电压电流互感器,订货验收要求,周期检定(轮换)与现场检验要求。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管理是严谨、有序,符合现代全过程管理要求,其目的是保障电力系统电能量值的准确、统一和在线计量的安全、可靠,最终目标是为公正计费和正确计算电网经济技术指标提供计量保证。

二、关于今后电能计量管理的几点思考

2.1 关于关口计量装置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关口计量点是电网最重要的计量点,包括发电厂的上网的电量,220千伏及以上大用户电量(含用户自备发电机上网电量),跨省电网之间的交换点电量,电网经营企业与其供电企业的供电关口计量。关口计量装置代表在线计量最高技术水准,按DL/T 448-2000和SDJ 9-1999规程要求的Ⅰ类计量装置配置,即有功表不低于0.5S级,无功表2级,电压互感器0.2级,电流互感器0.2S或0.2级,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降0.2%。

考核用电功率因数的用户,装设两只具有止逆装置的感应式无功电能表或一只可计量感性无功和容性无功的静止式无功电能表;需要供、受电双向计量时,应分别装设两只具有止逆装置的感应式无功电能表或一只可计量感性无功和容性无功的静止式无功电能表,也可装设一只四象限有功、无功组合式电能表。

按《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规定,用户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cosφ=P(|QL|+|QC|)2+P2公式(1)

感性无功QL和容性无功QC的方向是相反的,计算时应采用绝对值相加。因此无功电能表应当止逆。同理,静止式无功电能表的感性无功QL和容性无功QC也应设置成绝对值相加的计量方式。四象限有功、无功组合式电能表中的无功计量方式也按上述原则设置。

对于执行峰谷电价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计量点,应装设具有计量分时有功电量、进相和滞相的无功电量的多功能电能表,对于还执行两部制电价的,其多功能电能表应具有测量最大需量的功能。

2.2 关于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降补偿器

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补偿器主要是为了“补偿”计量PT二次回路的电压降,以减小因PT二次压降造成的电能计量误差。而解决计量二次回路电压降过大,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很多,如增加导线截面、采用低功耗电能表、缩短电压互感器与电能表之间的连线(就近计量)等。采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补偿器反而增加了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点,影响其可靠性和稳定性,且易造成用户的异议,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不推荐应用此类补偿方式来降低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压降。

2.3 关于电能变送器

近几年,在电力系统的大容量机组基建工程设计中,多次出现用各种类型的电量变送器代替电能表的事件,因设计用途不同、误差计算方式不同及误差调整的开放性等不符合电能计量的特殊性要求,因此,它不能作为电能计量装置使用。

2.4 关于四象限无功计量

长期以来,对送受方向的电量交换点,都装设具有止逆机构的感应式无功表两只,用于计量2,180°的无功电量,即一只无功表计量感性无功电量,另一只无功表计量容性无功电量。目前,由于送受方向的电价政策和对无功电量的考核要求不同,在前面已经叙述过的电网关口的五种电量交换点,都应装设测量四个象限无功电量的电能表,并优先使用具有四象限无功计量的三相电子式多功能表。这方面,传统的感应式三相无功表,由于存在原理上的缺陷,应逐步予以淘汰。

2.5计量器具方面

计量器具新技术应用方面,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国际上相继推出高精度、宽负荷、长寿命、多功能的电能表,电力系统将这些计量新技术率先引入大用户、关口计量和一户一表工程中。

2.5.1多功能电能表目前,跨省电网和独立电网安装使用的多功能电能表约几十万只(机电式或电子式)。在产品标准方面,目前电力行标《多功能电能表》(DL/T 614-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迅规约》(DL/T645-1997)已经推出,作为计量产品与通迅方面的统一验收标准。IEC和国家标准还没有明确时,因此,在批量进口多功能表时,应该自定义技术指标,慎重处理进口产品测试技术问题。多功能表存在的问题是型号繁多,通迅接口与规约不统一;器件参数裕量小,抗干扰能力差。

2.5.2 单相感应式长寿命表单相感应式长寿命表具有较高的过载倍数,功耗小,无磨擦、免维护,对环境影响防护性能好,是一户一表工程优选计量产品。在产品标准方面,由于难以对长寿命表产品的设计、材料、工艺等要素作出统一的规定,到目前为止,国际和国内都没有对此表出台专业标准。因国产长寿命感应式电能表还未得到运行验证,对其如果不执行抽检计划,仍按照5年或10年进行轮换,就无法验证我国生产的“长寿命”电能表的使用寿命。也不能只按照制造厂的承诺和理论数据、试验室模拟试验结果开展管理。运行统计数据是最可靠的。例如GE公司、瑞士L&G公司的长寿命表都有实际运行记录,证明运行25年或30年后合格率仍符合指标。因此,建议DL/T 448-2000的规定对运行中的Ⅴ类电能表的抽样检定应包括长寿命技术感应式电能表,以利于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提高电能表制造水平。

2.5.3 单相静止式电能表单相静止式电能表具有结构简单、误差稳定、防窍电、功耗小等优点,在一户一表工程广泛使用。但是,静止式电能表应用的时间还不长,其轮换周期需要验证。即使是按检定规程5年轮换回来后,目前供电企业的检修能力还有限,也无法确定进行哪些检修项目和内容,也无法科学地确定经修理后还能准确可靠运行的时间。所以, DL/T448-2000规程规定对运行中的电子表进行抽检,对同一厂家、型号的静止式电能表按轮换周期,到期抽检10%,做修调前检验,若满足规定要求,则其它运行表计允许延长一年使用,待第二年再抽检,直到不满足规定要求时全部轮换回来。

2.6电能计量信息管理电能计量信息管理应包括资产档案、标准设备档案、检测数据档案、运行电能计量装置档案、技术资料、人员等内容。电能计量信息管理是利用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将各类在线电能计量装置,标准计量检定设备、计量无笔化作业系统、本地、远方抄表系统,具有各类电量实时抄录分析、各类计量器具自动检定和管理系统综合进行技术计算的信息系统,将现有电能计量与抄表系统内的静态、分散、无序的计量信息,转换加工为动态、综合、有序的计量信息,实现电能计量管理的现代化。要适应电网商业化运行的需要,充分利用计量与抄表两类系统的功能,实时提供各类电量信息,查处不合理用电情况,计算分析由在线计量装置引起的误差电量,核准各类电量的准确性,实时查出有疑点的计量装置,为电力营销决策、改进计量管理提供依据。

三、结束语

以上简述了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对管理中的几点问题进行了探讨。随着电力体制与经营机制改革的深化,面对新的挑战,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管理,要更加重视计量信息交换与相关技术的发展,超前工作策划,强化技术监督, 以计量信息网络开发为龙头,不断以新的视角去探索与解决由计费与考核电网经济指标提出的新课题,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电能计量管理的整体水平。参考文献(1)《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中国电力出版社

(2)《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技术条件》(DL698-1999)中国电力出版社

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 篇5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优缺点

从现在的新型科技企业来说,很多企业的设备在车间生产线上都安装和设置了无损检测程序,之前也有很多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出现,不过这些技术不管是在管理方面还是在实践上都存在一定的`缺点,而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能较好的改善一些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不能达到的一些检测效果,如今它在很多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因为有它检测的便捷、准确性高等优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1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简介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红外热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它是由热成像技术、红外标定技术、图象处理技术和图象压缩与恢复技术等多项高技术的集成。

举个例子,就石油化工企业生产程序来说,对这个生产线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进行检测,首先是启动设备,之后在设备工作的时候就会散发出热量,每个仪器所散发出的热量是不一样的,在设备工作的时候,可以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器检测被测仪器的热量,这些热量会发射出辐射,在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有电磁波辐射,之后根据辐射就会在红外热成像仪器上成像,根据成像的不同可以判断被测仪器的工作状态。

2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

相位法红外无损检测利用调制激励源在被测物体内部产生周期热波,由于物体内部缺陷产生的反射受到入射波的干扰而在物体表面形成一个可被红外热像仪记录的波形,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多幅热图像,经过图像序列信号重构,得到被测物体表面温度变化信号,提取被测物体表面各点温度变化的相位图和幅值图,据此判定缺陷的存在和特征。

图1给出了采用红外相位法技术进行无损检测的原理。

2.1红外无损检测系统的组成

如图2所示,一个典型的红外无损检测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热激励系统、红外热成像系统、红外图像采集、处理和分析系统。

2.2激励系统

主动式红外无损检测系统必须要有一个热激励系统,用以造成被测材料内部稳态或瞬态不均匀温度场,使被测材料内部缺陷显示出来。

光源激励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函数信号发生器;二是功率放大器;三是卤素光源。

2.3红外图像采集系统

红外图像采集系统主要指红外热像仪,它负责把物体自身的红外辐射变成人眼可识别的可见图像,即把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转换成图像,以直观、形象的热图像显示出来。

由于热像仪所获得的是物体表面二维温度场信息,因此普遍应用于红外无损检测。

2.4分析处理软件系统

法国CEDIP软件处理系统包括ALTAIRLI处理软件和ALTAIR图像处理软件。

ALTAIRLI软件具有快速采集和处理信号功能,ALTAIR具有图像增强、数据分析等功能。

为实现对法国CEDIP公司ALTAIR红外无损检测系统采集的红外图像序列进行处理与开发,自行设计了后处理软件系统,功能框图如图3所示,通过读取CEDIPMWIRJADE550红外热像仪采集的图像序列,进行提取表面热波信号相位等信息,并可进行信号重构。

自行开发的红外图像序列处理软件,同样用于国产红外无损检测系统采集的红外图像序列的处理,用以实现缺陷的识别。

3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优缺点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是一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其它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相比,它在很多方面都有优点,但是什么东西都有两面性,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也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下面就这两方面来简单的探讨一下。

3.1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优点

目前红外热成像的应用还算不上是广泛,这是因为红外热成像仪器还没有普及到一般的中小企业的工业生产程序中,还有就是可能一些工厂的生产线上还没有设置检测这项程序,不过除了这些方面之外,在其它一些大型的工厂企业中,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还是因为其优点慢慢的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其优点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安全性高。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红外热成像的原理根据热量的散发检测红外程度,这种方法与其它技术相比更为安全可靠,检测的时候也不需要经过工作人员接触性的工作,就像在石油化工企业对一些设备进行无损检测时,利用其他传统的方法,需要工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流程十分的清楚,此外,石油化工的一些设备都是高风险性的,如果在处理的时候,工作人员一不小心弄错了一步,那么就可能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与此相反,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只需要启动设备,之后根据工作时的热量差直接判断设备的正常与否。

第二,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高。

因为这项技术不是经过人为的检测,与之前一些需要人为操作的检测方法相比,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完全是由机器操控,通过仪器内部零件的控制,分析设备工作时的散热量检测设备,这样会避免很多差错。

第三,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诊断效率高。

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完全是由红外热检测仪器内部自动检测自发进行的,由需检测的设备在工作中散发的热量经过红外热检测仪器,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只有几秒钟而已,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诊断效率,传统的检测技术,不仅步骤复杂繁琐,如需要进行一次检测,除了要经过工作人员的准备之外,需要的检测仪器设备也比较多,当然时间相应的也就多了,而且,并不是每一次的检测都会成功,有时只要其中一个步骤出错了,可能这次的整个检测就前功尽弃了,所以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诊断效率与其他一些传统的无损检测技术相比,诊断效率高多了。

3.2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缺点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就缺点方面而言主要有两点:

第一是这项技术只能检测仪器表面的热量,虽然红外热成像技术是通过检测热量差来检测仪器的好坏,但是很多仪器工作的时候,背部散发出的热量和仪器表面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如果单纯的通过检测仪器表面的温度来断定一个仪器工作状态的正常与否,这样造成的差错可能会对整个工作程序造成重大的伤害。

第二是红外热成像技术需要的设备是高科技的设备,而且这种设备的更新速度与其他的检测仪器来比相对来说也比较快,所以这种设备的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如果就规模一般的工业投资来说,这样的投资对企业自身是不合算的。

4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

现代石油化工企业已经逐渐进入到了一个高科技的生产模式中,很多时候石油生产都是自动化的流水工作流程,所以在进行石油生产之前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过关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在石化企业工作也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面对易燃易爆的石油制品,仪器是不能出一点差错的,而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在石化工业生产中作出了贡献。

在石化工业生产时中,设备在运行工作时无时不刻伴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其中高温设备也不少,而红外热成像检测可以根据检测高温设备内衬的温度来检测设备,这样可以避免仪器在工作中出现故障而出现停工现象,石化工业设备在生产工作的过程中,仪器工作状态不一样,其内衬温度也不一样,这样的检测方法不会出现较大的差错。

另外,管道保温层的检测在石化工业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石油主要的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所以对管道保温层进行检测也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如果管道中的温度较低的话,在石油运输过程中可能就会出现石油凝固的现象,如果管道中的温度较高的话,就会出现石油爆燃的危险现象,这样对石化企业来说可能不是损失一部分成本那么简单,所以控制管道保温层的温度是保障石油安全的被运输,才能保障石化企业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能正确的检测管道保温层的温度,使得企业生产程序正常进行。

当然了,还不止这些方面的应用,像对工业锅炉和高温管道耐火材料侵蚀和剥落情况的监测,对高温炉管以及其使用寿命的检测,预防烧穿事故的发生,对锅炉及加热炉炉壁和保温容器壁的监测,寻找热能泄露点的发生等等,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在这些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作用,预防企业恶性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在很多方面都能得到应用,就像其他的一些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它利用检测电力设备的一些裸露的导流体与接线之间的温度来判断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是否完好,预防停电和火灾等恶性事故的发生。

此外在其他一些航空领域、还有建筑设备上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可以将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更好。

5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近几年来,中国的红外成像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与西方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有些设备的先进性可与西方同步或领先,在国防很多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了。

红外热成像技术也是依赖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才得以发展的,不管是缺点还是优点都是它的特点,缺点可以在实践中慢慢的得到改善,优点可以在科技的进步中得到更大的发扬,甚至是可以得到更好的改进,而且这项技术在无损检测中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优势。

随着社会市场的发展,红外热成像仪行业发展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新兴高科技产业,也是红外应用产品中市场份额最大的一块。

像红外摄像机、红外通讯、红外光谱仪、红外传感器等等这些技术已经得到市场广泛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以后的发展中会更加成熟和成功。

参考文献:

[1]李丹嵩.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化工设备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J].上海化工,,6.

[2]刘晖,陈国华.红外热像检测技术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设备,2010,(1).

电能计量装置状态检查技术 篇6

只有凭借安全可靠的电能计量数据,才能实现发电与供电、出售电与购买电之间的最小差值,这也是保证我们电力企业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经济的运行的基础和前提。

而我们今天所要电能计量装置相关的技术就是保证我们电力营销人员对电能数值计量准确的重要和有效途径之一。

而且在当今时代发展背景下,国家对电力企业的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也非常重视,所以,如何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技术水平已经成为广大人民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

所以,为保证厂网双方电能结算的公正公平,本文对电能计量装置状态检查技术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1.电能计量装置状态的检查技术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从目前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来看,电力工业体制的改革已经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统一的、开放的、竞争的、有序的市场已经形成并得到不断完善。

所以在电力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电力企业的主要业务也在不断扩大范围,变更用电、电费、电价、供用电合同、电能计量、用电检查与营业稽查等几个方面的主要工作,所以,这就使得我们电力营销人员的担子变得越来越重。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国的电力用户在近几年来急速增长,所以,我们电力营销面临的双重的压力,即第一个就是要给我们的用户提供一个优质高效的服务,第二个就是要保证和维护电力市场的秩序。

所以,我们电力营销人员要想做好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就必须凭借可靠精确的键能计量装置来确定精确的计量数据。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电能计量装置正常运行?如何保证电能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呢?具对多年电力营销人员的工作经验总结,电能计量数据的准确性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第一就是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状态的检查技术,第二就是用电检查。

2.电能计量装置主要类型及状态检查技术的管理

我们通常能够应用的类型有计量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能计量表,电压、电流因素表、电流互感仪器等。

其次,就是该技术的管理。

改技术的管理我们通常把它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就是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前管理工作,第二就是电能计量装置投运后的管理工作。

我们电力营销人员要想做好以上几个工作,可以草拟相关技术条件、进行相关算法研究、设计硬件系统、软件框图,为推出集成化、数字化、与时具进的计量装置状态检查仪打下基础。

该课题研究成果,将有益于减轻用电检查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用电检查工作的效率、推动用电检查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3.对新装电能计量装置的无电检查

3.1 检查内容

(l)核查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装置是否牢固、安全距离是召彩毛够,各处触头是否旋紧,接触面是否紧密。

(2)核对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一、二次线是否正确,是否与标准图样符合。

(3)核查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外壳等有否接地。

(4)核对电能表接线是否正确,桩头螺丝是否旋紧(用手拉一拉),线头是否有碰壳现象。

(5)核对已记录的有功、无功、最大需量表倍率、起始读数是否有抄错。

(6)互感器一、二次线桩头是否旋紧,应用绝缘布包好,以防触碰松动造成危险。

(7)核查接线盒内桩头螺丝是否旋紧,有否滑牙,短路小片是否并紧,连接是否可靠。

(8)核查电压熔丝插头是否松动,玻璃熔丝两端弹簧铜皮夹头的弹性及接触面是否元好。

(10) 核查所有封印是否完好,是否有遗漏,核查是否有工具、物件等遗留在设备里。

(11)核对二次回路导通情况及端子标志是否一致,具体核对方法如下:从互感器二次端子到端子箱再到电能表接线盒之间的连线端子上,都应有专门的标志。

二次回路导线不但要连接正确,而且每根导线之间应有良好的绝缘。

所有导线对地也应有良好的绝缘。

导线间和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可用500V或1000V的兆欧表来测定,绝缘电阻值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3.2 停电检查的作用

以上方法都是在不带电情况下进行的,故称作停电检查。

对于运行中电能表,当带电检查无法判断接线是否正确或需进一步核实带电检查的结果时,有时也需要停电检查。

对于单相电能表或直接接人式三相电能表,其接线较简单,差错也少。

若接线有错误也较容易发现和改正。

至于高压大用户经互感器接入的三相三线电能表,则比较容易发生接线错误,有时还不易判断,所以研究三相三线电能表的接线具有代表意义。

总之,停电检查,只要检查认真、细致、按标准接线图纸逐项核对,是一种可靠的检查方法。

一般在新装或更换互感器后,在送电投入运行前,认真进行停电检查是可以防止错误接线的。

4.对新装电能计量装置的`带电检查

4.1 注意事项

相位伏安法是检查电能计量接线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检查接线应遵循《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要求。

开始检查前,应先拟定工作流程,然后按步骤逐一进行,操作时小心谨慎,尽量做到万无一失。

检查接线前应明确负载情况:感性或容性,是否对称,功率因数的范围;测量过程中负载电流、电压应基本稳定。

4.2 方法步骤

4.2.1测量线电压,并判断电压回路故障

选好相位伏安表的电压量程,分别测量3个线电压 ,正常时它们相等约为100v,否则说明电压回路存在故障。

电压回路故障一般有:a.若某相电压值接近173V,说明有一只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极性接反,这种故障只能停电后检查确认并更正;b.若3个线电压相差较大,且明显小于100V,说明电压回路一次侧或二次侧存在断线或接触不良;c.三相电压互感器极性均接反。

电压回路故障的原因:a.电压回路熔断器熔断;b.电压互感器二次接线端钮、接线盒或接线端子排以及电能表表尾接线端钮未紧固或松动;c.二次导线损伤或芯线断裂;d.电能表电压线圈断线。

4.2.2测量各相电流,并判断电流回路故障

用钳形电流表测量由电流互感器引至电能表接线盒3根导线的电流值,正常时,3个电流值近似相等,否则可能是电流回路故障。

电流回路故障一般有:a.若两相电流数值相等,相位互差180°,可能是电流公共线断线;b.三相电流互感器极性全部接反;c.三相电流值差别较大甚至有接近零的一相,说明可能有断线或短路故障;d.当某个线电流是其他的1.73倍,说明有一只电流互感器一次或二次极性接反。

电流回路故障的原因:a.电流互感器极性接反或电能表电流进、出线接反;b.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断线,此类故障应区别是二次开路还是二次电流公用线断线;c.电流与电压相别不对应。

4.2.3测量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

通过前面的测量,检查出电能计量装置中电压、电流回路是否存在故障,进而确定接入电能表的三相电压的顺序,即确定了功率P的计量元件的电压。

依据相量图,通过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关系来确定计量元件的电流。

5.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检查

自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二次端子至电能表表尾的接线回路,称做电能计量装置的二次回路。

对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检查主要按以下要求进行:(l)供电或计费用的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应为0.5级或高于0.5级。

(2)二次电压回路及二次电流回路的总负载不应超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所规定的准确度等级时的额定负载值。

(3)互感器二次准确度等级为0.5级侧接入电能表后,不应再接入其他仪表及继电器。

对于考核供电量的非计费计量装置,可接入指示仪表,但不准接入继电器。

(4)二次回路的电压线和电流线应用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分开,并有明显的标志。

电压回路应使用截面不小于1.5mm?耐的导线。

电流回路应使用截面不小于2.5mm?的导线。

(5)二次回路应当用1000v电压进行绝缘耐压试验(允许采用2500v的兆欧表进行绝缘耐压试验)。

(6)电能计量二次回路应用专用二次接线盒进行过渡连接,在二次回路工作时(更换表计、实际负荷下校验电能表的误差、进行二次接线的检查等),应将接线盒可靠接地,并将电流互感器二次短路,电压互感器二次开路。

在任何情况下不允许一次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开路。

一次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短路。

(7)运行中的电能计量设备应接地部分为:a.电流互感器二次“一”极的端子。

b.电压互感器V/V,或Y/Y接线二次测V相端子和中陛线端子。

c.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金属外壳。

d.装设电能表的金属盘面。

6.结语

综上所述,电能计量装置状态检查技术在当今电力工业发展、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装表接电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的思想,要掌握技术、精通业务,熟悉有关的规程制度,保证计量装置的接线正确、整齐美观、准确无误地计收电费,只有对该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为电力营销人员提供更加可靠、更加精确的数据。

反过来说我们电力营销人员只有凭借安全可靠的电能计量数据,才能实现发电与供电、出售电与购买电之间的最小差值,才能保证我们电力企业更加安全、更加可靠、更加经济的运行,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辛红军.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J].科学发展,.03.

热计量技术现状 篇7

1.1 简介

流温热计量系统是综合运用了热计量、网络通信、自动控制、计算机处理等技术, 该系统是一套数字式采集分摊和温控系统。本系统是根据冬季集中栋楼供热计量分户收费的需求开发的, 该系统的应用使得用户根据自己感觉的舒适程度而消耗的热量来交纳热费, 也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成本”为客户提供双赢的合作模式。

1.2 系统组成

栋楼表+流温法分配控制系统+远程终端显示控制系统

如图:

1.2.1 栋楼表:

流温法体系依据采暖用户的住房面积和室内平均温度, 将采集到的栋楼总热量分摊到户。

1.2.2 远程终端显示控制系统:

采用先进、新颖的EDGE或GPRS无线通讯方式和zigbee技术, 实现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

2 工程应用

2.1 项目背景

新疆库尔勒位于北纬41°11`-41°14`, 东经85°12`-86°27`地处天山支脉霍拉山南麓, 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欧亚大陆中心, 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其所属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属于寒冷地区。冠农花园城邦小区位于库尔勒市南市区, 属于典型的寒冷 (Ⅱ区) , 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24648.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为209369.4平方米, 其中:公建面积45387.0平方米, 住宅面积160532.4平方米, 共15种户型, 1487户, 38栋建筑, 建筑形式以多层和连排为主。经过近二年的实验研究, 对该小区10栋住宅楼, 总户数为444户, 其采暖方式均为地板辐射采暖, 实行分户热计量和温控技术设计, 实现了层间热平衡调节、室内温度调节、楼宇总表热计量、用户热能动态分配、远程抄表、远程监控、实时供热状况分析、供热失衡告警、用户欠费告警等功能。

2.2 技术方案

流温热计量系统是在每户分水器前安装一只温度调节阀和一只双频头温度采集处理器, 在热力入口安装超声波楼栋热量表;在每栋楼 (或多栋楼) 内安装一部流量热能分配器。该项目10栋楼首先在热力入口总管井内安装超声波热计量表DN200的2台, 其中一台计量29#楼、30#楼、31#楼、32#楼、33#楼、34#楼的总热量, 而另一台则是计量35#楼、36#楼、37#楼、38#楼的总热量。然后在每户加装国产流温法热计量分配系统, 分摊栋楼总表热量, 流温法体系设定的周期是每10分钟进行一次, 采集器10分钟对住户的室内温度进行一次测定, 并将温度值自动传送到数据中心, 且每户安装室内温度采集有线发射器1个。安装示意如下:

2.3 系统特点

2.3.1 温度调控:

对供热系统进行稳定性调节, 在供暖系统稳定条件下进行流量比例测试, 并由温度采集处理器采集用户的进、回水温度系数数据, 并发送至流量热能分配器。流量热能分配器依据预置在系统中的流量比例系数及获得的温度数据, 对单位用户的热能进行分配。流量热能分配器将相关的数据信息传输至管理计算机, 对整个系统进行监控管理。

2.3.2 数据显示:

数据中心接收所有采集器发送的温度信息, 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进行运算, 然后将结果显示在计算机界面上。界面每10分钟显示一次温度值, 分摊用热量值。同时记录在日、月、年收费报表内作为历史数据存储, 所有数据可通过网络进行远距离传输。

2.3.3 数据查询:

由于本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记忆芯片存储, 采集到的实时数据可以自动累计并存储在记忆芯片中, 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对记忆芯片中的数据进行调用, 并可方便的查询特定时间段内的历史数据。

2.3.4 账务管理:

帐务管理表中可以查看所有用户在该年度各月份的取暖费用情况, 以及预付费余额。可以查看整个小区的整体取暖费用情况。最终数据可根据用户需要直接打印。

3 结论

流温法热计量系统及温控技术把热表计量技术中温度和流量引入到热分配计量技术中;利用热介质的温差及楼内采暖三通系统流量比例相对稳定的概念, 将每个计算单元的温差及流量比例作为分配热能的依据, 对总热能进行分户计算分配。是一个集供热节能和分户计量为一体的管理系统。

3.1 解决了“流量计”问题

流量系数分配法用流量系数的概念, 替代了传统热计量中直接进行流量测量, 因此, 机械式流量计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带来的诸如:易堵塞, 寿命短, 造成计量偏差过大等管理问题被彻底解决, 更加适合我国采暖系统水质状况。

3.2 解决了后期的管理问题

很大程度降低了“热表年检”的工作难度, 由于流温法热分配系统采取的是, 分区超声波热表计量方式, 因此克服了热表年检而带来的费用和实施难度等问题。系统安装调试方便, 维护简单, 造价低廉。

3.3 解决了计量的公平性问题

流量系数的应用, 很大程度的减小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楼宇之间不平衡用热问题。热计量的原理, 热分配的形式, 克服了分户计量与楼宇之间偏差过大问题, 保证了计量的科学性, 合理性。

总之经本工程试点表明, 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仅解决了以上问题, 其综合节能效率达25%以上。

摘要:新修订的《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J11921-2010进一步谈到了分室温控和分户计量推广应用。流温法热计量系统及温控技术经引入吸收, 现已应用于本工程中。文章简要介绍流温法热计量系统及温控技术的方法和特点, 并对采用该方法的冠农花园城邦小区工程中应用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建筑节能,流温法,温控技术

参考文献

[1]《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2]《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J11921-2010

热计量技术现状 篇8

【关键词】电力计量技术;管理;现状;对策

电力计量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电力企业电能计量中广泛应用的设备,其主要是对用电消费者所消耗电量进行的统计工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电力计量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提升现代电力计量自动化水平,必须不断的提升原有电力计量设备的技术,并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管理。

一、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分析

1.电力计量技术在电力计量工作中的应用成果

(1)电力计量技术实现了安全与文明生产

电力计量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实现了对整个电力系统或用户终端及变电站计量数据的收集、分析及处理,较为全面地提升了电力计量的管理水平。随着新的电力计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推广与使用,一体化的电力计量技术逐渐向应用化、网络化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深入到电力企业电力计量工作中,较大程度的减轻了电力计量管理人员的劳动任务与工作压力,有效避免了工作人员因操作失误而出现的安全问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2)电力计量技术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及自动化

在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电力企业为了提高电力计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积极利用集信息化、智能化及自动化的一体化电力计量技术。在电力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数字化生产管理调度系统、数字信息化管理系统、供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及数字计算机监控系统等被积极的利用起来。通过这些系统设备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力企业的办公子自动化、供电销售、设备安装、生产调度、电力监控及财务管理水平,使得电力企业的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管理更加高效和安全,为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了保障。

2.电力计量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电力计量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电力计量技术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不能适应电力行业的发展要求。其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在资源配置方面,有些电力计量设备不够完善,设备老化与损坏的现象严重;另外,有些电力计量工作人员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适应能力及专业技术有限,对电力计量设备装置的现场验收及检验管理工作不能落实。其次,在电力计量装置的基础性资料管理工作方面,部分电力企业还没有做到全面和准确的反映电力计量基础信息,并且在相关报表中数据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同时,部分电力计量工作人员在其工作中未充分发挥其职能,缺乏监督管理人员的监督与指导。最后,在电力企业电力计量装置的新工艺推广应用方面,大部分电力企业对于设备创新的力度不足,电力计量新工艺与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不够。

二、提升电力计量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1.建立健全的电力计量管理体系

一个健全的电力计量管理体系是电力企业电力计量技术管理的保障,也是其提高电力计量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措施。为此,电力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电力计量管理体系,重点要建立专门的电力计量管理机构,并明确求管理岗位的职责。另外要鼓励供电企业全员参与电力计量管理,强化全员责任意识相互监督与协调,以提高电力计量管理的效率。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电力计量管理规章制度,针对电力计量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供电系统运行以及电力计量质量标准化管理等工作而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同时,还要重点加强对监督奖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通过严格的电力计量监督与积极的奖励制度,而调动电力计量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电力计量相关管理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2.加强对电力计量设备的综合管理

电力计量设备管理作为电力计量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对于确保电力计量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电力企业在日常电力计量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和加强对电力计量设备的综合管理。首先,需要在掌握电力计量设备技术及性能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通过编制和审查电力计量设备的购置更新及修配改造而对电力设备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在电力计量设备管理中,对于设备故障、设备传感器及部件故障都应该及时进行措施的改进,还要加强对设备状态识别、自诊断与自校正的功能研究,以促进设备及部件的综合性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该构建完善的电力计量设备综合管理的体系,合理调配管理人员,加强电力计量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监督,促进电力计量设备的安全运行。

3.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利用新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电力计量技术也需要与时俱进,加强创新。电力企业要深入研究国外电力网络新技术及设备性能,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加大自我创新技术的研究,通过提高企业自身电力计量产品的功能与性能,而提升电力计量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另外,电力企业要加大对核心元件的研究力度,重点加强研发继电器等核心元件,加强电力计量设备的多功能研发,在保证设备精准性的同时提高设备的质量。另外,要采取可靠性和开放性较高的模块进行系统设计,强化现代通讯手段的应用,提高信息快速收集与整理的能力,促进电力计量设备自动化调整水平的提升。

4.加强岗位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电力计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必然要求電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掌握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因此,电力企业在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中,要加强对计量工作人员及研发人员的学习与岗位培训,使其不断学习新技术,对电力产品设备加深了解,提升自身对新技术的使用技能。同时,电力企业要鼓励定力计量技术研发人员加强对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促进电力产品设备的换代与升级,进而突破创新,提升电力企业的计量管理工作水平。

三、结语

总之,目前我国电力计量技术还需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电力企业在电力计量管理工作上,不仅要从完善管理体系的角度加强电力计量设备的综合管理,还应该加大对新计量技术的研发力度,创新电力计量设备,促进电力计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克武.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现状及应用对策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5)

[2]陈静.试论电力计量技术的管理及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9).

[3]周波.电能计量资产管理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

作者简介

上一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下一篇:银川市养犬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