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伤事故处置方案

2024-07-13

摔伤事故处置方案(通用9篇)

摔伤事故处置方案 篇1

水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矿井有水害发生时,广大干部职工能够迅速投入到现场避灾、救灾过程中,做到确保职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及控制事故事态扩大,经矿研究制定本方案,并且在有水害发生时,迅速启动。

一、水灾事故现场处置组织机构:

抢险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情况:

基层单位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体班组人员组成。

二、事故特征

采掘工作面水灾预兆

(1)“挂汗”: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集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仔细观测新暴露的煤壁表面,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2)“挂红”:矿井水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面时,会出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3)“水叫”:含水层或积水区的高压水,向煤岩裂隙挤压时,与

两壁摩擦会发出“嘶嘶”的叫声,这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它水源已经接近了。若是煤岩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

(4)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骤然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入采掘工作面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5)出现雾气: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另外,发生透水前还可能出现压力明显增加,底板鼓起,顶板淋水,岩隙中有淤泥、片帮、冒顶等各种征兆,现场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观察。

三、应急组织及职责

为搞好现场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各基层单位成立井下突水事故应急抢险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各基层单位值班室,以便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由区队长担任组长,技术员任副组长,由区队副队长、班组长和后勤保障人员为成员,形成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明确指挥部成员的具体职责及应急处理工作任务。

1、区队长:负责查对本区域工作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在现场所见的事故情况、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给矿调度室,并随时接受公司经理及矿救灾指挥部的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的任务。

2、技术员:是区队长处理灾害的第一助手,在区队长的领导下负责制订、处理灾害的协作抢救方案。

3、副队长及带班队长:是根据矿营救方案和区队协作抢救方案,按照队长指令现场指挥人员安全有序的进行避灾自救,组织人员按正

确的避灾路线撤离灾区,若无法撤离灾区时,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待救工作。如果与救护队联合救援,积极配合其救援行动,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4、区队值班人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调度室,及时向下传达命令,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工作,统计入井人员和留在井下灾区人数。

5、地面材料员:根据井下救援情况,按时领送救灾所需物品,做到随叫随到。

四、应急处置

(一)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撤到安全地点,现场区队长或带班队长立即查看水害的范围大小等水害情况,应根据现场实际,按照避灾原则,能救先救,不能抢救时,应清点人数,立即向矿调度汇报清楚,在矿没有派来救援人员前,积极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能撤离灾区时,立即组织人员按正确的避灾路线撤离。当上部来水无法撤离时,则就近找上山巷道进行避灾,此时所有人员必须静卧,不能急躁,减少氧气、热量等消耗,等待外部来人救援。如果巷道内有压风管,可打开压风管供人员呼吸,确保被困人员的安全,并经常敲打管路,向外部报警求救。

2、队长、技术员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

3、区队值班人员根据公司调度及队长的命令,立即通知井上副队长和带班队长,组织不少于20人抢救小组,在副队长和带班队长的带领下,配合矿救护人员,共同进行抢救。

(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营救工作要在指挥部负责人的领导和有经验的老工人指挥下进行。首先,营救人员要排查水害地点附近的支架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加固。若遇险者被困里段,一方面通风排水,维护巷道,防止冒顶堵人,另一方面积极救助,输送食物和药品,若被困的人员时间较长时,可利用管道向遇险人员送饮料或食物和空气。被困人员救出后应采取护理措施,然后进行创伤检查和处理。

2、技术员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指挥部领导和有经验的老工人一起立即制订抢救措施和计划。

3、区队长要按计划和措施组织实施抢救。

4、技术员根据事故处理后的现场实际情况,及时编制维护及修复措施,报矿审批,为尽快恢复生产创造条件。

5、恢复被淹井巷的安全技术措施

(1)增设排水管路,增加排水泵,增大排水能力,直接将所突积水排干。

(2)当涌水量特别大,补给丰富,用强力排水又不能排干时,必须先堵住涌水通道,截住补给水源,然后再排水。

(3)当矿井透水量超过排水能力时,全矿有被水淹危险时,待下部水平人员全部撤出后,可向下部水平和采空区放水。

(4)如下部水平人员尚未撤出,设备受到威胁可用装有粘土,砂子的袋子构筑防水墙,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部水平的巷道。

(5)安装排水管路都必须佩安全带和自救器。

(6)发生透水时,严禁在独头巷道躲避,禁止由下往上进入突水

点或被水、泥沙堵塞和小眼和上山,以防二次突水冲击,在清理巷道时,需要打防护墙。

(7)救护队员进入围困地点后,先打开氧气瓶,提高空气中的氧气浓度。

(8)排水时,要保护通风良好,经常检查气体,随水位下降,积存在被淹井巷中的有害气体CO2、H2S、CH4等可能大量涌出,应安装局扇,随排水工作的进行,逐段排除有害气体,对井下气体应定期取样分析,每班取样一次,当水位降低可能涌出气体时,应每两小时取样一次,排水看泵工作由救护队担任。

(9)在处理老空积水时,应仔细检查有毒有害气体防止气体中毒。(10)在修复巷道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发生冒顶与坠底事故。

(三)水害处理与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

在水害围困人员救出后,区队立即组织人员按措施修复水害地点,预防再次发生水害事故。在水害事故处理完后,接矿恢复生产通知后,积极组织人员恢复生产。

五、注意事项

1、发生突水事故后,有害气体可能随涌水溢出,被困及救援人员应及时佩戴自救器,尽量沿进风巷道行走。

2、人员在撤离过程中,不得进入盲巷。

3、人员撤离时应结伴行走,不得私自行动。

4、遇事要冷静,不要慌张,认清来水方向。

5、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应注意:

抢救出伤员后,必须判断伤情的轻重,人员较多时先救重伤员,后救轻伤员,并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即:(1)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2)对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3)对骨折的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山西泓翔煤业有限公司

水 害 事 故 现 场 处 置 方 案

二零一三年

摔伤事故处置方案 篇2

1 脱离低压电源

(1) 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 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头, 断开电源。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或墙壁开关等只控制一根线的开关, 有可能因安装问题只能切断中性线而不能断开相线。

(2) 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座 (头) , 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 断开电源。

(3) 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压在身下时, 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皮带、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 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 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 又没有紧缠在身上, 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 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 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 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 也不能抓他的鞋。

(5) 若触电发生在低压带电的架空线路上或配电台架、进户线上, 可立即切断电源的, 应迅速断开电源, 救护者迅速登杆或登至可靠地方, 并做好自身防触电、防坠落安全措施, 用带有绝缘胶柄的钢丝钳、绝缘物体或干燥不导电物体等工具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 脱离电源过程中注意事项

(1) 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 而应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救护人最好用一只手操作, 以防自己触电。

(2) 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 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 应考虑防止坠落的措施。即使触电者在平地, 也要注意触电者倒下的方向, 注意防摔。救护者也应注意救护中自身的防坠落、防摔伤措施。

(3) 救护者在救护过程中特别是在杆上或高处抢救伤者时, 要注意自身和被救者与附近带电体之间的安全距离, 防止再次触及带电设备。电气设备、线路即使电源已断开, 对未做安全措施挂上接地线的设备也应视作有电设备。救护人员登高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绝缘工具和牢固的绳索等。

(4) 如事故发生在夜间, 应设置临时照明灯, 以便于抢救, 避免意外事故, 但不能因此延误切除电源和进行急救的时间。

3 伤情判定

对电击者应在10 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 判定其呼吸、心跳情况。

(1)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2) 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 听有无呼吸的声音。

(3)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 (左或右) 喉结旁2~3 cm凹陷处的颈动脉, 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结果, 既无呼吸又无动脉搏动, 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

4 急救措施

(1) 电击者如神志清醒, 只是心慌, 四肢发麻, 全身无力, 但没失去知觉, 则应使其就地平躺, 严密观察, 暂时不要让其站立或走动。

(2) 电击者神志不清、失去知觉, 但呼吸和心跳尚正常, 应使其舒适平卧, 保持空气流通, 同时立即请医生或送医院诊治。随时观察, 若发现电击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 则应迅速用心肺复苏法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

(3) 如果电击者失去知觉, 心跳呼吸停止, 则应判定电击者是假死症状。电击者若无致命外伤, 未得到专业医务人员证实, 不能判定电击者死亡, 应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5 心肺复苏法

电击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 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 正确地进行就地抢救, 并对路人呼救。

(1) 清理口腔异物、通畅气道。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是通畅气道, 如已见到口内有异物或呕吐物, 则应先将其清理掉。

(2) 口对口 (鼻) 人工呼吸。每次吹气用时5 s, 吹入2 s, 吹气量约800 ml, 放松3 s。对受电击的小孩, 只能小口吹气。

(3)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 100次/min左右, 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8~5.0 cm (儿童和瘦弱者酌减) 。

(4) 急救方式。先吹气2次, 然后进行胸外按压, 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 吹气2次按压15次, 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 吹气1次按压5次, 反复进行。

在抢救过程中, 要每隔5个循环再判定一次, 每次判定时间不得超过5~7 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 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6 注意事项

(1) 现场急救贵在坚持。

(2) 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进行。

(3) 现场电击急救, 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应持慎重态度, 如果没有必要的诊断设备和足够的把握, 不得乱用。

事故信息智能处置的初步研究方案 篇3

【关键词】事故;规律;智能

引言

监控信息分为事故、异常、越限、变位、告知五类。其中,事故信息1是由于电网故障、设备故障等,引起开关跳闸(包含人工操作的跳闸)、保护及安控装置动作出口跳合闸的信息以及影响全站安全运行的其他信息。主要包括:全站事故总信息;单元事故总信息;各类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动作出口信息;开关异常变位信息。事故信息是需要实时监控、立即处理的重要信息。

地区电网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已全部实现了无人值守,设备发生故障或电网出现异常,异常及故障处置流程首先是由值班监控员发起的。值班监控员在监控系统收集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动作信息、开关变位信息等,通过这些事故信息以及伴生信号、异常信号、越限遥测等初步分析出可能的故障点及造成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向值班调度员汇报。值班调度员根据汇报内容迅速做出响应稳定系统频率、电压,利用监控远方遥控操作及时恢复失电用户供电,在现场运维人员检查隔离故障设备后开展事故后恢复。

事故信息是调度员、监控员进行异常及故障处置的重要依据,对于事故信息的收集与判断分析将直接影响到调度员对于异常及故障的判断,也就直接影响到事故处理的响应速度以及对用户中断供电的恢复效率。所以,对于事故信息的收集与分析是正确且高效的进行事故处理的前提条件,目前的监控系统对事故信息的处置尚停留在SOE顺序记录的水平,即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依次弹出信息,而所做的处理也仅仅是按照五类信息将实时监控信息进行了分类,以便于监控员查看及汇总。而另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目前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种类繁多,按照各类型装置名称“花样繁多”显示的监控信息又需要监控员进行一层过滤处理。

目前的情况是,就算是较为简单的单一线路故障跳闸,遇到雷雨等恶劣天气,在大量刷屏的监控信息中不遗漏且快速的检索出关键跳闸信息汇报给调度,也足够考验监控员的眼里与耐力。如果是因为设备异常造成的较为复杂的越级跳闸,更需要在各分类信息中检索相关内容汇总后做出故障分析,这更是需要监控员相当的技术素质及运行经验。而设备事故,无论是单一跳闸还是较为简单的复事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对触发条件及后果现象的分类、分析、筛选、汇总,总结出故障判断的规律性,将此流程化过程通过数据库处理技术在监控系统中进行初级的智能处置,将规律性的结论输出来帮助监控员进行分析判断,可有效的缓解值班监控员的工作压力,为智能化调度提供技术支持。

1、单一跳闸信息处置

对“事故”、“变位”、“异常”、“越限”信息进行检索和筛选,以“设备间隔”为关键字,汇总生成设备故障跳闸信息,并填充为固定格式输出。另一方面,与调度生产OMS管理系统接口,将跳闸信息以固定格式导入OMS系统。

典型信息格式:

日期 时间 变电站、电压等级、间隔、保护动作、重合闸动作,开关位置

举例:

① 35千伏、10千伏线路故障跳闸

事故信息:09-15 10:38 宿松变35kV程集305线路限时速断保护动作,重合闸重合成功,开关在合位。

异常信息:无

事故信息:10-02 01:27 横埠变10kV谋道08线路速断保护动作,重合闸重合不成功,开关在分位。

异常信息:“开关弹簧未储能”信号未复归

② 110千伏线路故障跳闸

事故信息:10-02 01:27 会宫变110千伏会横495线路距离Ⅰ段、零序Ⅰ段保护动作,重合闸重合不成功,开关在分位。

异常信息:横埠变110kV母线、35kVⅠ母、35kVⅡ母、10kVⅠ母、10kVⅡ母失压。

事故信息:10-02 01:27 会宫变110千伏会横495线路距离Ⅰ段、零序Ⅰ段保护动作,重合闸重合成功,开关在合位。

异常信息:横埠变10kVⅠ母线电压越下限。

③ 母差保护动作跳闸

事故信息:09-05 01:47 黎河变35千伏Ⅱ母母差保护动作,302、392、313、312、311开关在分位。

异常信息:黎河变35kVⅡ母线失压。

为便于事故信息按模板格式生成,也便于监控及调度对事故信息作出判断及处理,统一因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型号不同而带来的名称多样化的问题,保护动作名称按照以下统一的格式显示。

各种保护动作信息对应的触发条件,需参考保护整定时限、其他相关信息等。如系统不能自动获取或對生成结果有疑问的,可以针对性的提出释义。如35千伏、10千伏线路保护动作信息的释义见表格右侧。

根据设备的关联性、保护的配合要求,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检索,针对较为简单的综合性事故做出分析。出现故障时,定位故障设备,分析决策故障性质。

举例:安庆变35千伏Ⅰ母相关设备故障跳闸

设备名称:安庆变35千伏Ⅰ母线

保护配置:母差保护

包括间隔:301开关、303开关、304开关、306开关

其他:分段300开关(正常在分位)

电容器307开关(位置不确定)

接地变305开关(正常在冷备用)

1、母线故障

保护范围: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流变至母线范围内设备故障,母线包括母线压变及所变本体故障

注意事项:①单相接地,不反应为母差保护动作;②接地变305开关流变未接入母差保护。

表现特征:35千伏Ⅰ母线母差保护动作,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开关(运行状态)跳闸。

信息汇总:

①×-× ×:×,安庆变35千伏Ⅰ母线母差保护动作,301、303、304、306开关在分位,35千伏Ⅰ母线失电。

②初步判断为:安庆变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流变至母线范围内设备故障,母线包括母线压变及所变本体故障。

2、母线故障、母差保护拒动(或停运)

保护范围: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流变至母线范围内设备故障,母线包括母线压变及所变本体故障。

注意事项:①母差保护停运;②母差保护拒动;②单相接地,不反应为主变保护动作。

表现特征:#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1主变低压侧301开关跳闸。

信息汇总:

①×-× ×:×,安庆变#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301开关在分位,35千伏Ⅰ母线失电;

②35千伏Ⅰ母母差保护停运;

③初步判断为:安庆变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流变至母线范围内设备故障,母线包括母线压变及所变本体故障。

3、线路保护动作、开关拒动

保护范围:35千伏Ⅰ母線所连接各间隔设备本体故障,间隔设备保护动作但开关拒分,主变后备保护越级跳闸切断故障电流

注意事项:因线路配置多段电流保护,可能反应为多段电流保护动作信息

表现特征: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间隔保护动作,间隔开关在合位;#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1主变低压侧301开关跳闸

信息汇总:

①×-× ×:×,安庆变35千伏活塞306线路速断保护动作、限时速断保护动作,306开关在合位;

②×-× ×:×,安庆变#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301开关在分位,35千伏Ⅰ母线失电;

③初步判断为:35千伏活塞306线路故障,306线路保护动作、开关拒动;#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越级跳闸造成35千伏Ⅰ母失电。

4、线路故障、线路保护拒动

保护范围: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设备故障、保护拒动,主变后备保护越级跳闸切断故障电流

注意事项:无间隔设备保护动作信息,应伴随间隔设备保护异常信息

表现特征: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间隔保护异常;#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1主变低压侧301开关跳闸

信息汇总:

① ×-× ×:×,安庆变35千伏活塞306线路保护装置故障

② ×-× ×:×,安庆变#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301开关在分位,35千伏Ⅰ母线失电;

③ 初步判断为:35千伏活塞306线路故障,306线路保护因故障拒动;#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越级跳闸造成35千伏Ⅰ母失电。

5、装置整定错误或本体故障

保护范围: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各间隔设备故障、保护动作开关跳闸,主变后备保护越级跳闸。

注意事项:各级保护之间因整定有误或装置本体原因配合适当,可能同时伴随线路开关重合闸动作信息。

表现特征:35千伏Ⅰ母线所连接间隔设备保护动作,间隔开关跳闸;#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1主变低压侧301开关跳闸。

信息汇总:

① ×-× ×:×,安庆变35千伏活塞306线路限时速断保护动作,重合闸重合成功,306开关在合位;

(×-× ×:×,安庆变35千伏活塞306线路限时速断保护动作,重合闸重合不成功,306开关在分位;)

② ×-× ×:×,安庆变#1主变低后备保护动作,301开关在分位,35千伏Ⅰ母线失电;

③ 初步判断为:35千伏活塞306线路瞬时性故障,#1主变低后备保护同时动作越级跳闸造成35千伏Ⅰ母失电;#1主变低后备保护与活塞306线路保护定值配合不当失去选择性,或保护装置异常造成越级跳闸。

(35千伏活塞306线路永久性故障,#1主变低后备保护同时动作越级跳闸造成35千伏Ⅰ母失电;#1主变低后备保护与活塞306线路保护定值配合不当失去选择性,或保护装置异常造成越级跳闸。)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企管[2014]454号 国家电网公司调控机构设备监控信息处置管理规定[S].2014

作者简介

瓦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篇4

瓦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012年1

月瓦斯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一、事故特征

瓦斯爆炸事故是矿井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且具有火源和供氧条件,将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对人员、财产造成巨大威胁,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和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会造成人员大量伤亡,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巷道、支架、设备造成严重破坏,造成生产接续紧张。当有煤尘积聚时,有可能引起煤尘爆炸,会进一步扩大灾害范围,危及整个矿井。我矿矿井瓦斯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12年我矿瓦斯相对涌出量为M16为22.14 m3/T、M17为22.48 m3/T、M18为22.74m3/T,绝对涌出量M16为6.98 m3/min、M17为7.09 m3/min、M18为7.17m3/min.二、应急组织与职责

1、发生瓦斯爆炸后的处置方案

基本原则:现场人员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利用“三条线”生命建设设施进行自救;救援人员积极抢救遇险人员;对充满爆炸烟雾的巷道恢复通风;抢救人员及时清理堵塞物;扑灭因爆炸产生的火灾。

2、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其方法:一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二是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

3、选择哪条路线进入灾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救护力量少时,要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因为在空气新鲜的巷道前进,对保持救护队的战斗力,减少队员的体力消耗有利。如果瓦斯爆炸后,进风巷道垮塌、冒顶和堵塞,一时难以清理、维修,也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但在回风中行进,有烟雾和有毒气体的威胁,救护队员的行进速度较慢,但是回风往往也是遇险人员较集中的地点,救护力量多时,可以同时从进、回风两侧派人进入。

4、迅速恢复灾区通风。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排除爆炸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让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是抢救遇险人员最有效的方法,但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否则会再次引起爆炸。恢复掘进巷道的通风,建议采用“一次恢复,远距离启动”的办法,具体操作是:由救护队员戴机在巷道内接好风筒(由于巷道内缺氧,即使有高浓度瓦斯存在、有火源存在,也不会爆炸),然后,所有人员撤至安全区域,实行远距离启动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既使有再次爆炸的可能,也能确保救灾人员的安全

5、反风。在紧急抢救遇险人员的情况下,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向的工作人员时,在确认进风方向的人员已安全撤退的情况下,可考虑反风。但必须十分慎重。不经周密分析,盲目行动,往往会造成事故的扩大。

6、清除灾区巷道的堵塞物。瓦斯爆炸后发生冒顶,造成巷道的堵塞,影响救护队员进行侦察抢救时,应考虑清理堵塞物的时间。若巷道堵塞严重,救护队员在短时间不能清除时,应考虑其他尽快恢复通风救人的可行方法,同时要恢复堵塞区外的通风,让不佩带呼吸器的人员能够参加此项工作,救护队员要在旁进行监护并做好准备,一旦通路打开,立即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

6、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为了抢救遇险人员,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在灾区内发现火灾或残留火源,应立即扑灭,火势很大,一时难以扑灭时,应制止火焰向遇险人员所在地点蔓延,特别是火源地点附近有瓦斯积聚的盲巷,待遇险人员全部救出后,再进行灭火工作,火区内有遇险人员时,应全力灭火。火势特大,并有引起瓦斯爆炸危险,用直接灭火法不能扑灭,并确认火区内遇险人员已死亡无法救出时,可考虑先对火区进行封闭,控制火势,待火灾熄灭后,再寻找遇难人员尸体。

8、发生连续爆炸时,为了抢救遇险人员或封闭灾区,救护队指战员在紧急情况下,也可利用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进行,但应严密监视通风和瓦斯情况,并认真掌握两次连续爆炸中间隔的规律,考虑在灾区 往返的时间,当间隔时间不允许时,不能进入灾区。否则,难以保证救护人员的安全,在抢救事故中,要防止扩大事故、增加伤亡。

9、最先到达事故矿井的小队,担负抢救遇险人员和灾区侦察任务,在煤尘大、烟雾浓的情况下进行侦察时,救护队员应沿巷道或斜线用探险棍分段式前进,队员之间要用联络绳联结,发现还有可能救治的遇险人员,应积极抢救并迅速救出灾区;发现已死亡的遇难人员,应标明位置,继续向前侦察,侦察行进中,应在巷道交叉口设明显的路标,防止返回时走错路线,侦察工作要仔细认真,凡走过的巷道要标注留名,并绘出侦察线路示意图,除抢救遇险人员外,还应分工明确,特别侦察火源、瓦斯以及爆炸点的情况,顶板冒落范围、支架、水管、风管、电气设备、局部风机、通风构筑物的位置、倒向,爆炸生成物的流动方向及其蔓延情况,灾区风量分布,风流方向,灾区气体成分等,并作好记录,供救灾指挥部研究全面抢救方案;小队应按规定时间原路返回,如果不能原路返回,应经布置侦察任务的指挥员同意.如果没有按时返回或通讯中断,待机小队立即进入救援.10、第二个到达事故矿井的小队应配合第一小队完成抢救人员和侦察灾区的任务,或是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担负待机任务,待机地点应选在距灾区 最近,有新鲜空气处,做好紧急救人的准备工作。

11、恢复通风设施时,必须遵循“先大后小,先主后次”的原则,首先恢复主要的、最容易恢复的通风设施。损坏严重,一时难以恢复的通风设施可用临时设施代替。恢复独头通风时,除将通风机安在新鲜空气处外,应按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

三、发生瓦斯超限事故的处置措施

1、掘进迎头在施工过程中,打眼后出现炮眼瓦斯涌出异常,炮眼内有气泡冒出,能听到响声,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施工班长必须安排立即停止施工、将主风机切换到副风机运转、切断电源,用瓦斯报警仪测量炮眼口处瓦斯涌出情况,当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立即撤人,与此同时将风筒接至距迎头小于5米,以最大风量稀释炮眼瓦斯浓度。②断电撤人后在掘进巷道与全负压通风口处悬挂瓦斯报警仪,安排安监员监视掘进巷道瓦斯涌出情况。

③与此同时由班组长向矿调度室值班人汇报,调度值接到汇报后,做好记录,并立即向值班矿领导和矿总工程师汇报,矿总工程师立即召集生产技术部部长、通防副总、机电部长及相关汇报,工程师制定施工措施,尽快解决炮眼瓦斯超限隐患。

④当掘进巷道与全负压通风口处悬挂的瓦斯报警仪监测的瓦斯浓度超过0.8%时,由班组长立即向矿调度室,调度室接到汇报后,做好记录、并立即向矿总工程师、值班矿领导汇报的同时,由总工程师同意、调度人员立即安排将该施工地点及回风流中和整个采区的电器设备断电、人员全部撤离(特别是架空线全部断电),而且要清理好回风系统,保证回风畅通,等待进一步的处理;与此同时矿长决定、由调度值班主任向新泰市煤炭局调度室汇报具体情况。⑤安全监测室值班人员要严密监视瓦斯涌出情况,当安全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瓦斯超限数量增加时,总工程师必须依据系统影响范围立即决定迎头、采区或全矿井(除副井和主井信号及电源外)断电撤人,人员从副井和主井升井。⑥虽然炮眼口处瓦斯浓度超过0.8%,但迎头5米范围内瓦斯浓度小于0.8%时,可以采取迎头打注水眼、加大水炮泥使用量,定炮将炮眼全部封实等措施进行放炮施工。

(2)回采工作面在施工过程中,打眼后出现炮眼瓦斯涌出异常,炮眼内有气泡冒出,能听到响声,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施工班长必须立即安排停止施工,切断电源,用瓦斯报警仪测量炮眼口处瓦斯涌出情况,当瓦斯浓度超过0.8%时,必须立即将工作面及上下巷断电撤人,在上下巷建筑栅栏严禁人员入内,与此同时用风筒布在炮眼口范围20米建成调风板(不得影响工作面风量),增大炮眼口处的风量,以最大风量稀释炮眼瓦斯浓度。

②断电撤人后在工作面回风巷回风口处悬挂瓦斯报警仪,安排安监员监视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

③与此同时由班组长向矿调度室、工区值班人汇报,听从指挥,安排处理;调度室调度值班主任在接到汇报后,做好记录,并立即向调度室值班主任、通风工区区长、矿总工程师、值班矿领导、安全监测室值班人员汇报,矿总工程师立即召集生产技术科科长、通风工区区长、机电科长和安监站长制定施工措施,尽快解决炮眼瓦斯超限隐患。

④当工作面回风巷回风口处悬挂的瓦斯报警仪监测的瓦斯浓度超过0.8%时,由班长立即向矿调度室、工区值班人汇报;调度室调度值班主任在接到汇报后,在做好记录、并立即向矿总工程师、值班矿领导汇报的同时,由总工程师同意、调度人员立即安排将该施工地点及回风流中和整个采区的电器设备断电、人员全部撤离(特别是架空线全部断电),而且要清理好回风系统,保证回风畅通,等待进一步的处理;与此同时矿长决定、由调度值班主任向新泰市煤炭局调度室汇报具体情况。⑤安全监测室值班人员要严密监视瓦斯涌出情况,当安全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瓦斯超限数量增加时,总工程师必须依据系统影响范围立即决定工作面、采区或全矿井(除副井和主井信号及电源外)断电撤人,人员从副井和主井升井。⑥虽然炮眼口处瓦斯浓度超过0.8%,但超限炮眼上下3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小于0.8%时,可以采取打注水眼、加大水炮泥使用量,定炮将炮眼全部封实等措施进行放炮施工。

四、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报警应急处置

1、当掘进工作面施工过程中,突然出现悬挂的瓦斯报警仪或者瓦斯探头超限报警,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施工班组长必须立即安排停止工作、切断电源,用自身携带的、放炮员携带的瓦斯报警仪和迎头悬挂的报警仪相互对比,确认瓦斯超限后,立即撤人,与此同时将风筒接至距迎头小于5米,以最大风量稀释炮眼瓦斯浓度。②断电撤人后在掘进巷道与全负压通风口处悬挂瓦斯报警仪,安排瓦斯员监视掘进巷道瓦斯涌出情况。

③与此同时由班组长向矿调度室值班人汇报,听从指挥,安排处理;调度室接到汇报后,做好记录,并立即向矿总工程师、值班矿领导、监控室值班人员汇报,矿总工程师立即召集技术部、通风部、机运部制定施工措施,尽快解决瓦斯超限隐患。

④当掘进巷道与全负压通风口处悬挂的瓦斯报警仪监测的瓦斯浓度超过0.8%时,由班组长立即向矿调度室值班人汇报;调度室在接到汇报后,做好记录、并立即向矿总工程师、值班矿领导汇报的同时,由总工程师同意、调度人员立即安排将该施工地点及回风流中和整个采区的电器设备断电、人员全部撤离(特别是架空线全部断电),而且要清理好回风系统,保证回风畅通,等待进一步的处理;与此同时矿长决定、由调度值班向县监控中心调度室汇报具体情况。⑤监控室值班人员要严密监视瓦斯涌出情况,当安全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瓦斯超限数量增加时,总工程师必须依据系统影响范围立即决定迎头、采区或全矿井(除副井和主井信号及电源外)断电撤人,人员从副井和主井升井。⑥如果属于瓦斯报警仪或者瓦斯探头误报警,经班组长和放炮员的报警仪相互对比确认后,也要向调度室调度值班主任汇报,上井后经分析进行责任追究。2当回采工作面施工过程中,突然出现回风隅角悬挂的瓦斯报警仪或者瓦斯探头超限报警,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盯班管理人员、施工班组长必须立即安排停止工作、切断电源,用自身携带的、放炮员携带的瓦斯报警仪和迎头悬挂的报警仪相互对比,确认瓦斯超限后,必须立即将工作面及上下巷断电撤人,在上下巷建筑栅栏严禁人员入内,与此同时用风筒布在回风隅角处建造调风板,增大回风隅角的风量(但不能影响工作面回风量),以最大风量稀释回风隅角处的瓦斯浓度。

②断电撤人后在工作面回风巷回风口处悬挂瓦斯报警仪,安排安瓦斯员监视工作面瓦斯涌出情况。

③与此同时,由当班矿长或者班长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值班接到汇报后,做好记录,并立即向通风副总、矿总工程师、值班矿领导、安全监测室值班人员汇报,矿总工程师立即召集生产技术部部长、通风部长、机电部、制定施工措施,尽快解决炮眼瓦斯超限隐患。

④当工作面回风巷回风口处悬挂的瓦斯报警仪监测的瓦斯浓度超过0.8%时,由班长立即向矿调度室、调度室接到汇报后,在做好记录、并立即向矿总工程师、值班矿领导汇报的同时,由总工程师同意、调度人员立即安排将该施工地点及回风流中和整个采区的电器设备断电、人员全部撤离(特别是架空线全部断电),而且要清理好回风系统,保证回风畅通,等待进一步的处理;与此同时矿长决定、由调度主任向新泰市煤炭局调度室汇报具体情况。

⑤安全监测室值班人员要严密监视瓦斯涌出情况,当安全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瓦斯超限数量增加时,总工程师必须依据系统影响范围立即决定工作面、采区或全矿井(除副井和主井信号及电源外)断电撤人,人员从副井和主井升井。⑥如果属于瓦斯报警仪或者瓦斯探头误报警,经班组长和放炮员的报警仪相互对比确认后,也要向调度室调度值班主任汇报,上井后经分析进行责任追究。

五、瓦斯超限窒息事故的处理措施

基本原则:现场人员要戴好自救器,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

1、误入井下盲巷、无风区或瓦斯积聚区的人员会因缺氧而窒息,遇到这种情况,若现场条件具备,必须向该区恢复通风,不能恢复通风时,立即汇报调度室,安排救护队队员佩带氧气呼吸器,将遇难人员救到通风良好的地点进行抢救。

2、当瓦斯检查员发现瓦斯超限或瓦斯异常时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停止作业,断电撤人,并立即汇报调度室和通风部,报总工程师采取措施处理,上井后填写瓦斯超限(异常)报告单。

3、当采煤工作面上(下)隅角瓦斯浓度超过0.8%时,在采取措施时必须安装使用专用抽出式风机抽排上(下)隅角瓦斯,抽出式风机必须有专人负责,保证正常运转;当抽出式风机停止运转,上(下)隅角瓦斯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4、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或燃烧事故,并立即汇报调度室,调度室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汇报后,要问清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灾区人数、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现状和发展趋势,立即通知矿山救护队,由矿山救护队负责现场事故抢救工作。总指挥根据汇报情况,安排专人在灾区进风入口处站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灾区,总工程师根据汇报情况,果断作出救灾方案,指挥救灾人员全力抢救。

六、应急处置

1、人员紧急疏散、安置。

确定矿井发生瓦斯灾害后,调度室应下达撤人命令,受瓦斯灾害威胁的地点按撤人顺序进行撤离。险情发生时,除各重要岗位工(绞车房、信号工、配电室、泵房)及抢险人员外,其它受灾人员和受威胁地点人员全部升井,具体升井顺序及避灾路线为:

(1)一采区

①若11601采煤工作面发生瓦斯事故时,其位于进风巷人员:

撤离路线为:11601运输巷→11601车场→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11601运输巷→11601车场→主井→地面。

位于瓦斯事故灾害回风侧人员撤离时,要充分利用好自救器,选近路到运输大巷新鲜风流。

撤离路线为:11601回风巷→运输大巷→主井→地面。

避灾路线为:11601回风巷→运输大巷→主井→地面。无法撤退时,就近进入避难峒室,等待营救。

②若11602回风巷工作面发生瓦斯事故时,其人员撤离路线为: 11602回风巷→材料大巷→副井、主井→地面。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演练方案 篇5

一、组织机构:

参加桌面演练的成员单位:XXXX室 现场记录组成员:XX、XXX 受伤人员:XXX 应急值勤人员:XXX、XXX、XXX、XX

二、演练时间和地点:

时间:计划于201X上半年完成; 地点:XXXXX会议室。

三、演练目标:

目标:检验、评价和保持本室在应对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能力及有效性。事态发展情况:有人触电。任务:

1)脱离电源; 2)现场急救。

四、演练的作用:

1、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方案和程序的缺陷;

2、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人力和设备等);

3、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4、增强职工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救援意识;

5、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五、演练的范围: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的应急响应和救援,对事故现场伤员的初步处理。

六、程序:

1、作业人员(受伤人员)在修理电源时,因操作失误,加之漏电保护器失灵,致使发生触电事故。

2、附近的工友(XXX)发现后,立即跑到二级配电箱处将电箱内的隔离开关拉下,使(先蓉可)脱离电源;并向领导报告;

3、领导听取报告后下达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启动的指令,并下达给应急值勤人员(XXX、XXX、XXX)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的指令;

4、应急值勤人员(XXX、XXX、XX)接到指令后,立即奔赴现场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

5、应急值勤人员(XXX、XXX、XX)达到现场后,其中XXX疏散围观人员,XXX、XX对触电者(XXX)进行现场救护。

(1)触电者伤势不重,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2)触电者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同时,要速请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

(3)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应准备心跳或呼吸停止后立即作进一步的抢救。

(4)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及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能终止急救。

食堂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篇6

1事故特征

食堂发生火灾后,易产生大量烟雾和高温有害气体,容易造成大量人员窒息、人身伤亡,若处理不得当或不及时,燃气罐遇高温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及建筑物损坏等。

2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全面负责灭火和疏散预案演练工作。2.2现场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全面负责火场自救工作,协调各组人员迅速控制火情 2.3抢险救援组职责

负责人员抢救、物资疏散、现场事故处理、污染消除等,并随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待消防、公安和医院急救等相关部门到达后作出事故报告和介绍。在专业救援人员没有到达事故现场前,进行先期处置组织人员进行灭火工作。负责切断火灾现场的电源及清点人数等。2.4救护组职责

负责现场伤员的紧急救治。做好与医疗部门的沟通并积极配合医疗部门工作。

2.5后勤保障组职责

负责应急资源的配备,现场物资供应和交通运输及其它保障。负责事故现场警戒,维护秩序和疏散群众,清理现场。做好与公安部门的沟通并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工作,保证应急处置过程中通信、网络的畅通。

3应急处置

3.1食堂发生火灾时,应沉着冷静,同时查看起火部位及火势。

(1)若油锅起火,应立即将灭火毯覆盖在油锅上,由胸前方向朝前铺盖过去或使用锅盖立即将着火的油锅盖住。如少量油着火时可用手边的青菜倒入锅内。

(3)若电器起火,应迅速切断电源,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可用就近的灭火器进行初期扑救。

(3)若燃气起火,迅速关闭天然气阀门和电源开关,应将灭火毯由胸前方向,朝前着火部位铺盖过去;或利用就近的灭火器进行扑救。3.2火势较大时应急处置

火势较大,第一目击人应大声呼喊,切断火场电源和燃气阀门,用身边的通讯工具向应急小组办公室报告,在保证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并利用就近的消防器材,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先期处置。应急小组办公室接到报警立即拨打119报警,指派专人到较大的路口引导救援车辆进入现场,组织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先期处置同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并组织抢险救援组、救护组、后勤保障组赶赴现场开展救援,抢险救援组应尽快疏散人员,若出现有人受伤,救护组应立即将伤者转移至安全地带,请求医护人员救援。

4注意事项

炼化企业事故应急接警处置探究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安全生产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 事故管理也由原来的事后处置转变为事故预防, 事故应急体系愈来愈完善。从国家到企业都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事故应急系统。中油企业也形成了车间、二级单位和公司三级应急指挥机构, 并确定了各部门的应急职责。从上至下分层次的编制了事故应急预案, 但是在预案的实效性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特别是在事故发生后, 在接到报警时的处置方式方法上还较为模糊, 各级应急指挥系统, 仍采用人工查询书面预案进行应急指挥的落后方法, 严重影响应急指挥的速度和有效性。缺乏对各类和各级预案快速查询并有效利用的手段, 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处置不当, 引发次生事故等情况。

2010年7月, 连续发生了4起因事故发生后处置不当导致伤亡扩大的事故, 暴露出事故发生接警后, 处置不当, 组织不力等问题, 直接反应出我国目前在接警后处置判断上还存在严重问题。特别是企业的应急体系中, 对此描述的比较含糊, 在接警后, 接警人员全凭经验判定处置方式, 缺乏理论上的指导。本文就此方面进行探究。

2 接警处置判断探究

2.1 信息收集

当接到事故报警后, 接警人员要立即留下报警人员的单位、姓名和联系方式, 并收集事故现场的相关信息:

2.1.1 人员伤亡情况;

2.1.2 事故性质:泄露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机械伤害事故、交通事故等;

2.1.3 事故现场现状:火情大小、人员分布及疏散情况、泄露扩散程度等;

2.1.4 事故大致原因, 燃烧、爆炸介质等;

2.1.5 事故现场周边环境:装置状况 (是否停车) , 周边危险源种类及级别、事故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等;

2.1.6 事故现场气候条件:风向、风力、温度等;

2.1.7 事故初期处置情况:处置方法、处置效果等;

2.1.8 其它相关信息。

2.2 应急资源库建立

应急资源应按照单位的形式, 企业自下而上逐层进行统计, 建立应急资源库。比如企业, 应从车间、分厂、地区公司、政府等层级逐层建立。各层级应急资源库应至少包括并不局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2.2.1 应急队伍[1]

指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 包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以及应急专家组。

2.2.2 应急物资装备

指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系方式等内容。

2.2.3 绘制装置平面布置图、立体布置图及逃生路线图

应针对企业生产的性质, 逐套生产装置及有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附属装置绘制装置的平面布置图、立体布置图及逃生路线图, 并注明危险源及消防设施存放地点。

2.2.4 应急经费

指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措施, 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2.2.5 其他方面应急资源

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资源措施。如:交通运输、治安、技术、医疗、后勤等资源。

要将车间、二级分厂、地区公司三级应急资源库均录入应急信息系统, 丰富完善系统资源, 为分析判断应急处置级别提供资源信息。

2.3 信息分析

通过收集到的信息, 分析事故的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其程度, 事故处置所需要的最少资源量。

2.3.1 保障率[2]计算

保障率 (S) 是指风险事件管理机构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可充分调度的有效资源量与化解该突发事件所需的最少资源量之比。保障率越高意味着机构对于解决突发事件的保障程度就越高, 整个处置和恢复过程也将越出色。

应根据各项资源分别计算保障率, 然后结合各项资源在事故应急中的相对重要性, 即权重来计算可承受的最低综合保障率。

其中:Si——第i项资源的保障率

Wi——第i项资源的权重

2.3.2 应急处置判断

判断方法:单项评价, 排队评价;单准则评价, 多准则综合评价;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精确评价, 模糊评价等。

具体如:DEA, AHP, ANP, 加权平均, 主成分分析, DELPHI等, 本文主要探讨AHP方法。

2.3.3 层次分析法[3] (AHP)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 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 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是对难于完全定量的复杂系统作出决策的模型和方法。

3 结论

(1) 事故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 因此, 其应急处置判断也应是持续过程。接警判断人员要时刻跟踪事故及应急响应处置情况, 随时根据现场因素变化, 及时调整、调用应急救援资源, 确保将事故损失最小化, 资源利用节约化。

(2) 在事故应急接警处置过程中, 要以人为本, 首先考虑人的因素, 本着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 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事故救援的首要位置。

(3) 信息收集是确定应急所需最少资源量的根本, 信息收集是否全面直接影响到最终应急处置判断准确性。

(4) 在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处置判断时, 正确的确定各资源权重是最终处置方式判断的最关键点。

摘要:事故应急接警处置判断是事故应急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事故发生时, 接警机构接到事故现场报警后, 缺乏必要的方法来判断处置方式, 从而经常性的出现事故处置不当, 导致事态扩大或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本文结合AHP方法对炼化企业事故应急接警处置方法进行探讨, 得出一个较为有效的事故应急接警处置判断方法。

关键词:应急,接警,处置,判断,保障率

参考文献

[1]陈雪莲.社会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刍议.中国应急管理, 2010, (01) :15-16[1]陈雪莲.社会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刍议.中国应急管理, 2010, (01) :15-16

[2]陈安., 李铭禄, 陈宁.现代应急管理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23) :531–537[2]陈安., 李铭禄, 陈宁.现代应急管理的若干理论与实践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23) :531–537

摔伤事故处置方案 篇8

摘要: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处置的关键是完善行政问责机制。本文分析了建立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制的必要性,进而讨论了完善这个机制的措施,以期对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处置甚至预防做出有益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处置机制;行政问责

2007年6月1日施行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死亡人数来论把生产过程中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定性为重大安全生产事故,30人以上的为特别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在此,笔者将在生产过程中造成10以上死亡的事故统称为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0—2012年间我国公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1110起,造成21708人在事故中遇难。笔者认为,多数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的缘由更多表现为行政主体的责任缺失而事后处置过程中又缺少对责任主体的有力问责。所以,处置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关键在于完善行政问责机制。

2008年,国务院首次将行政问责作为一项制度写入《国务院工作规则》。这说明,在实践的基础上,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中的行政问责作为一项常态的制度得以确定。所谓行政问责,是关于法定主体对行使公共权力的组织与个人在履行法定职责以及绩效等方面实施监督、质疑与责任追究的制度规范(姜晓萍,2007)。在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处置中加强行政问责制,既可以稳定受害群众的不满情绪,也可以打击漠视群众生命安全的行为,更有利于推进责任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一、推行行政问责的必然性

在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责任追究过程中,笔者认为,引起事故的最重要责任主体应该是政府部门。所以在出现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后,及时地对相关党政干部进行行政问责是必要的。下面笔者将具体从人民群众、生产管理者和行政官员三个群体阐述在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推行行政问责的必要性。

1.普通群众缺少对安全生产监督的客观条件。可以说,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普通群众的切身利益,尤其是直接从事生产者。一个安全舒适的生产环境既能保障生产者的生命健康权,也可以提高他们从事生产的积极性。所以,普通群众对安全生产的主观需求度是最高。但是,由于知识、技术、地位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很难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生产管理者相对缺少进行安全生产的主观积极性。生产安全的直接负责者是生产管理者,但是经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却使得他们容易注重直接利益,而相较忽视他们负有保障安全生产的义务。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效益,生产管理者往往可能会无视劳动者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甚至想法设法地向监管机关隐瞒实情。因为主观上消极,仅凭生产管理者很难实现真正的安全生产。

3.行政官员对安全生产负主要责任的主客观因素。主观上来讲,我国的行政官员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意识,有维护安全生产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观意愿。

客观上来看,行政机关的组织机构是科层制,较高级可以要求下级官员按时完成任务并对其成效进行质询,所以一旦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上级必然会对下级进行追责;行政官员对生产活动负有安全方面的监督职责,也掌握着能够对生产活动安全与否监测的技术条件。所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来看行政官员都应该对安全生产活动负主要责任。一旦有重大事故发生,必须及时进行行政问责。

二、推进行政问责的制度化建议

不论从主观因素还是客观方面,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处置中对行政官员进行问责都是必要的。下文将从明晰问责主体和重视问责效力两个方面提出在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中如何推进行政问责,实现行政问责的常态化、制度化。

1.明确问责主体。有职当有权,有权必有责。权责相当构成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行政问责的逻辑起点。应当进一步理顺并明确行政机关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按照权责相统一的原则,明晰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乃至各职位之间在防范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中应负的责任。使各行政主体的职责通过法律或文件得以规范化。

2.重視问责效力。有令不行挑战了上级的权威,也不能让群众对处置结果悦服,它降低了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增强问责的效力,就是应该实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问责中每次问责的效果都不应是一次性完结,而应伴随必要的后续效力,以保证问责能够切实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三、结语

对行政官员进行行政处分并不是在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中推行行政问责的根本目的。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责任政府必然要求政府敢于积极地回应民众的基本需求并勇于承担责任。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被关注是我党和政府重视人权保障人的生命健康的价值体现。在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处置中推进行政问责,意味着强化对政府责任的监督和制约,实现生产过程的安全发展。(作者单位: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处置方案 篇9

人群安全构成威胁,而且极易造成二次伤害,为了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减少和财产损失,及时疏导事故区域的人员,特制定此疏散方案。

在疏散通道必要位置,疏散楼梯、消防电梯、配电室、消防控制 室、水泵房、人员密集场所等处都应设置事故应急照明灯,并保持使 用有效。

(1)疏散指示标志:应用箭头或文字表示,并在黑暗中发出醒 目光亮,便于公众识别。

(2)各单(包)间、大厅应张贴应急疏散图,标明所在位置及 疏散的方向。

(1)严禁在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堆放杂物,保证

其畅通无阻,在应急情况下,应随时启用应急疏散出口,及时疏导人 员。

(2)结合防火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出口。

(3)安全出口门应向外开启。(1)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警,通

知相关领导或部门有关人员。接到警报后,应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 置,立即组织疏散。

(2)疏导人员用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 道进行疏散。

(3)当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事故单位领

导和工作人员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后,积极协助做好 疏散抢救工作。

(4)事故现场有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时,疏散人员应劝导受到威胁 被困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单位领导或疏散组在接报后,应首先通知事故区域及附近的人

员,将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部位(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

疏导人员到指定地点后,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 惧心理、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有条不紊地进 行疏散。

在接到安全事故报警后,指挥人员要立即开启应急事故广播系 3 统,将指挥员的命令、事故情况、疏散情况进行广播。广播内容应包

括:发生事故的部位及情况,需疏散人员的区域,指明比较安全的区 域、方向和标志,指示疏散的路线和方向,对已被困人员要告知他们 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如果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 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 的地方,应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 区域。

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 未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 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有关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有人员未疏 散出来,要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的方位、数量以及救人的路线。(1)制定人员疏散方案,明确人员疏散路线和每条疏散路线负 责人。

(2)服务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疏散方案,能沉着引导人员撤离事 故现场。

(3)地下建筑内的走道两侧设的广告、装饰物等,均不能突出 于走道内以免影响人员疏散。(4)发生断电事故,应立即启用应急照明灯或使用手电筒、电 池灯等照明器具以引导人员疏散。(1)疏散应先事故点(层),后以上各层、再下层的顺序进行,以 安全疏散到地面为主要目标。

(2)先安排事故威胁严重及危险区域内的人员疏散。

疏散中应按先老、弱、病、残、妇、先客人、观众、后员工、最 后为救助人员疏散的顺序。

(3)发扬团结友爱,尽力救助更多的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4)疏散、控制事故现场,控制火势和火场排烟,为安全疏散创 造有利条件。

(5)疏散中,禁止使用普通电梯运载人员,以防中途停电,窜入 烟火和成为火势蔓延通道而引起事故发生。

(6)逃生中注意自我保护,学会逃生基本方法,疏导人员应指导 逃生疏散人员,正确运用逃生方法,尽快撤离事故现场。

(7)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标志,按其指引方向,尽快引导人员撤离 事故现场。

(8)疏导人员应佩戴所需的劳动防护用品(防毒面具、手套等)。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处置方案人员密集场所发生停电、火灾等事故,可能对生产经营区域外部

人群安全构成威胁,而且极易造成二次伤害,为了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减少和财产损失,及时疏导事故区域的人员,特制定此疏散方案。

在疏散通道必要位置,疏散楼梯、消防电梯、配电室、消防控制 室、水泵房、人员密集场所等处都应设置事故应急照明灯,并保持使 用有效。

(1)疏散指示标志:应用箭头或文字表示,并在黑暗中发出醒 目光亮,便于公众识别。

(2)各单(包)间、大厅应张贴应急疏散图,标明所在位置及 疏散的方向。

(1)严禁在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堆放杂物,保证

其畅通无阻,在应急情况下,应随时启用应急疏散出口,及时疏导人 员。

(2)结合防火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出口。

(3)安全出口门应向外开启。(1)值班人员或其他人员确认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警,通

知相关领导或部门有关人员。接到警报后,应按负责部位进入指定位 置,立即组织疏散。

(2)疏导人员用最快的速度通知现场无关人员按疏散的方向和通 道进行疏散。

(3)当有关部门(如公安消防队)到达事故现场后,事故单位领

导和工作人员主动汇报事故现场情况,指挥权上移后,积极协助做好 疏散抢救工作。

(4)事故现场有受到威胁被困人员时,疏散人员应劝导受到威胁 被困人员服从领导听从指挥,做到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疏散。单位领导或疏散组在接报后,应首先通知事故区域及附近的人

员,将他们先疏散出去,然后视情况公开通报,告诉其他部位(区域)人员进行有序疏散。

疏导人员到指定地点后,要用镇定的语气呼喊,劝说人们消除恐 惧心理、稳定情绪,使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按指定路线有条不紊地进 行疏散。

在接到安全事故报警后,指挥人员要立即开启应急事故广播系 3 统,将指挥员的命令、事故情况、疏散情况进行广播。广播内容应包

括:发生事故的部位及情况,需疏散人员的区域,指明比较安全的区 域、方向和标志,指示疏散的路线和方向,对已被困人员要告知他们 救生器材的使用方法,以及自制救生器材的方法。

如果事故现场,直接威胁人员安全,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手段强 制疏导,防止出现伤亡事故。在疏散通道的拐弯叉道等容易走错方向 的地方,应设疏导人员,提示疏散方向,防止误入死胡同或进入危险 区域。

对疏散出的人员,要加强脱险后的管理,防止脱险人员对财产和 未撤离危险区的亲人生命担心而重新返回事故现场,必要时,在进入 危险区域的关键部位配备警戒人员。

有关救援队伍到达事故现场后,疏导人员若知晓内部有人员未疏 散出来,要迅速报告。介绍被困人员的方位、数量以及救人的路线。(1)制定人员疏散方案,明确人员疏散路线和每条疏散路线负 责人。

(2)服务管理人员必须熟悉疏散方案,能沉着引导人员撤离事 故现场。

(3)地下建筑内的走道两侧设的广告、装饰物等,均不能突出

于走道内以免影响人员疏散。(4)发生断电事故,应立即启用应急照明灯或使用手电筒、电

池灯等照明器具以引导人员疏散。(1)疏散应先事故点(层),后以上各层、再下层的顺序进行,以 安全疏散到地面为主要目标。

(2)先安排事故威胁严重及危险区域内的人员疏散。

疏散中应按先老、弱、病、残、妇、先客人、观众、后员工、最 后为救助人员疏散的顺序。

(3)发扬团结友爱,尽力救助更多的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4)疏散、控制事故现场,控制火势和火场排烟,为安全疏散创 造有利条件。

(5)疏散中,禁止使用普通电梯运载人员,以防中途停电,窜入 烟火和成为火势蔓延通道而引起事故发生。

(6)逃生中注意自我保护,学会逃生基本方法,疏导人员应指导 逃生疏散人员,正确运用逃生方法,尽快撤离事故现场。

(7)注意观察安全疏散标志,按其指引方向,尽快引导人员撤离 事故现场。

上一篇:美术试题下一篇:年度质控总结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