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易县农牧局工作制度建立及保障机制

2024-10-16

米易县农牧局工作制度建立及保障机制(共3篇)

米易县农牧局工作制度建立及保障机制 篇1

米易县农牧局

关心下一代工作制度建设及保障机制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川委办[2010]27号)精神,按照县关工委《关于做好2011年关心下一代工作目标考核工作的通知》(米关委[2011]3号)的要求,进一步发挥农牧局离退休老同志在对本单位青年职工的业务指导和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作中的作用,现就加强我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关工委)制度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农牧局关工委建设的重要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农村青年更肩负着保障农业生产生活、保证农产品产量的重要任务。我局党政领导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高度,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村青年受教育程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关工委建设和发动、组织老同志参与培训农村青年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关工委的建设,为我局新时期、新形势、新阶段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准确把握农牧局关工委的性质、任务和工作方针我局关工委是在局党组的领导下、以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有在职同志参加的群众性工作组织。以现职党政领导为主导,提出工作任务,以老同志为工作主体,开展工作。我局关工委的工作方针是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为,立足基层、注重实效。

农牧局关工委的主要任务是组织、指导我县农业口离退休老同志,配合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全面推广农业青年技术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提高农村青年群体就业率,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靠接班人献计献策。

三、加强各级关工委组织建设

(一)农牧局关工委在局党组领导下,负责指导、组织、协调、服务全县局内青年职工及农村青年技术技能培训工作。关工委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分工协助主任工作,并负责日常工作。关工委主任、秘书长由局党组选任。

(二)我局关工委成员由现职领导、离退休老同志、“五老”人员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四、大力加强农牧局关工委队伍建设

(一)要高度重视关工委队伍建设。局党委做好宣传、动员、组织工作,引导老同志特别是新退休的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要尊重老同志的意愿,发挥老同志的优势和专长,逐步发展建设一支素质高、乐于奉献的老年志愿者队伍,为关心下一代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要加强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局党组根据工作需要或在职领导的人事变动、老同志年龄及身体状况等,及时调整关工委领导班子;动员、选配组织能力强、理论水平高、有热情和威望、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同志充实领导班子;特别要选配好领导班子主要负责同志。

(三)要加强关工委日常办事机构建设。要选配服务意识强、热心关工委工作、有一定能力和水平的同志担任负责人。

(四)要发挥、保护好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老同志的积极性。党政领导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关心老同志。对

担任关工委领导职务且坚持日常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个人给予适当补助;对工作成绩突出的老同志要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逐步完善关工委长效工作机制

我局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勇于创新。从实际出发,注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建立健全了必要的工作会议、学习培训、信息交流、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完善长效工作机制,保证工作健康有序进行。

六、切实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

(一)我局党政领导切实加强对关工委工作的领导。要有局领导担任关工委领导职务,要把关工委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统筹安排部署,指定专人分管,定期听取汇报和研究工作,及时解决关工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局党委提高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视。有关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要及时向关工委传达、通报;召开涉及全局性的工作会议和有关德育、技能培训等专题性会议,要请关工委负责同志参加。

(三)应积极向上级组织申请,为关工委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支持。

(四)要加大宣传力度,为关工委和老同志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环境。

米易县农牧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米易县农牧局工作制度建立及保障机制 篇2

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国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多样, 生态资源十分丰富, 但由于人口众多, 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 加之长期掠夺式的过度开发, 使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形势, 生态环境破坏日益扩大, 危害程度不断加剧。因此,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也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近年来,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更是把这方面工作提上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我国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 保护生态环境, 需要考虑和解决区域之间或经济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问题, 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迫切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1.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选择。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一项国家战略,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直接关系到发展的大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如果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均衡, 也就会带来国内整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目的就是要推动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尤其是加快生态功能区建设。而生态功能区建设包括的范围很多, 概括起来, 主要包括江河源头、饮用水源涵养地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 这些区域大多分布在西南山区, 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本重合。这些地区承担了十分重要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任务, 由此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了明显的制约。实际上, 这些地方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牺牲了一部分发展权。如果得不到相应的补偿, 必然会挫伤这些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这样, 不仅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而且有失于社会公正, 不利于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在要求。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 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 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目前,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但是, 由于环境资源的价值未被充分认识, 加上信息不完全及估价困难等技术因素, 其生态和社会效益未能得到合理回报,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性的发挥, 成为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特殊价值三位一体的特殊区域。随着生态环境和资源价值观日趋形成, 社会各界对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互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 迫切希望通过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实现“以生态促经济”的发展目标,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统一。

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一方面, 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生态资源使用习惯, 促使区域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对资源环境的损耗成本, 从源头上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 有助于使外部补偿转化为自我发展能力的积累和提高, 从而加快结构调整, 改善环境质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尤其是要转变以往那种不可持续、自然环境难以为继和支撑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同时, 也有助于利用经济和行政激励手段, 协调各方利益, 激发全社会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创造活力, 逐步缩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 促进重要生态功能区在保持生态环境稳定的前提下,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当前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现状

生态补偿机制, 是重要的环境经济政策之一。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 在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大对生态补偿的财政支持力度。国家对省、市、县 (市、区) 的财力补助和奖励, 以及各级财政用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专项补助资金, 以及中央国债资金补助, 在安排使用中充分体现了生态补偿的要求, 重点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近些年来,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财政积极筹措资金, 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专项资金也在大幅度增长。这些专项资金也重点支持了欠发达地区的生态建设、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二是推进生态补偿的工作格局已基本形成。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为重点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以水资源费和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 以及河道整治、水土保持为重点的水环境质量补偿。以下山移民工程为载体的生态脱贫, 以及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矿山自然生态保护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 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三是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区域性或流域性的生态补偿方式。一些地区对饮用水源地和库区以生态补偿的名义实施专项财政补助, 一些地区多渠道筹措资金设立水源保护专项资金。与此同时, 各地还积极探索异地开发、水资源使用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等多种形式的生态补偿方式;不少地方政府制定了水系上游地区在下游区投资办厂, 税收给予返还的政策;在环境污染整治中, 对水系上游区、欠发达地区制定了综合性的污染整治措施和扶持政策, 既通过污染整治实现达标排放, 又通过异地搬迁、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等多种扶持方式, 保持当地既得的经济利益。四是进一步强化了生态补偿的科技支撑。有关部门对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进行了科学分析, 为开展生态补偿提供规划依据。

由于机制不完善, 补偿不能完全依理、依法进行, 部门行政色彩较浓, 导致了补偿措施不到位, 或者补偿受益者与需要补偿者相脱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尤其是有些下游区在交纳的水资源费中已经包含了对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 但由于收费和使用是以部门或行业为界, 其他相关行业和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得不到补助, 上游区的地方财政减收得不到补贴,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游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概括起来, 主要表现在:一是生态效益观念有待深入。部分同志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生态保护重视不够, 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不平衡;“谁受益, 谁补偿”的原则还没有为广大群众接受, 执行不到位, 生态补偿工作难落实;广大农村, 要使林业效益向生态效益转移的观念还有待进一步确立, 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和经济利益驱动, 任意采集木材, 开山挖笋, 乱砍滥阀, 毁坏水资源涵养林和水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生态补偿的任务十分艰巨。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重点保护的区域范围很大, 生态补偿费金额也很大, 由谁来补偿等一系列问题比较难处理, 这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如近几年来由于工业企业的关闭和搬迁, 导致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在相应地减少, 而且还大大减少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 从而减少了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三是生态补偿政策仍不配套。由于生态补偿标准偏低, 没有坚持公平补偿原则。特别是在公益林禁止商品性采伐后, 农户的实际损失远远大于所得到的补偿, 由于标准过低, 影响了群众的利益, 也影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加之公益林的管理机构比较薄弱, 难以担负起应有职责。四是缺乏环境综合治理经费。开展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如垃圾清理和处理, 河道治理, 高山的梯度移民等都需要大批资金, 但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所需经费缺乏, 难以为继, 尤其是有些经济欠发达保护区的经济压力更大, 困难重重。五是资源保护与一些产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饮用水资源保护对当地的种植业、养殖业, 山林开垦等都有一定影响。农药、化肥、农膜的禁忌, 使当地的种植业受到较多限制;水资源保护区周边的畜禽养殖企业的被关停, 使当地养殖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这也影响当地居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是构建和谐生态的关键。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 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为此,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文章:

1. 完善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 逐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 着力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逐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力度, 加快形成省市县三级财政合力支持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格局。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加大资源费使用中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 通过合理规划、政策引导, 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 积极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和要素流动, 鼓励开展异地开发等跨区域的生态补偿, 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改善发展环境, 努力把欠发达地区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社会资本雄厚、市场化改革推进比较早的优势,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模式, 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2. 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实现生态补偿规范化。

该地区或该单位完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 达到生态环境保护标准, 是给予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生态补偿的基本前提。如达标了, 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而不能达标的, 就要扣减相应的补偿经费;对环境造成污染的, 应由责任主体做出相应的赔偿。因此, 我们应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 建立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进各种资源费的征收和管理工作, 提高资源费的征收标准, 并将生态补偿纳入资源费的开支项目。在资源费的使用项目中, 增加对上游区、水源涵养区、大型水库区及搬迁移民的补偿, 并适当增加经费, 提高补偿标准。同时, 要逐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各类专项资金额度, 适当提高主要生态公益林的补助标准。在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上, 要体现对欠发达地区或流域生态环境的支持, 从基础设施项目如水电站的经济收益中提取适当的比例, 作为生态补偿的专项资金, 并用于解决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遗留的生态移民问题。另外, 要推广收取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的做法, 备用金额度应与环境治理和恢复费用相适应。

3. 加快资源整合步伐, 提高生态补偿综合效益。

生态资源整合, 是实现区域资源市场价值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只有对生态资源加以整合, 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 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首先, 要坚持以推进生态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 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 以及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 不断完善政府对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 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其次, 要强化部门协调和区域协调, 完善管理体制, 创新管理方法, 统筹安排使用补偿资金, 切实发挥政策的积极效应,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 要认真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 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 做到集思广益, 同时要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优势, 特别是资深专家学者的积极作用, 发挥他们的带头人作用, 促进生态补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从而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摘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也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近年来, 在生态补偿方面, 已经初步形成一些制度和政策安排, 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 生态补偿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 影响了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对此, 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 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市场化。

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补偿机制,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

米易县农牧局工作制度建立及保障机制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办学经费 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形成稳定的职业教育资金来源渠道,促进全社会职业教育投入的逐步增长,是破解我国职业教育经费严重短缺难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现状与成因,着重研究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框架。

一、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基本现状:投入水平总体偏低,经费来源渠道单一,职业院校之间办学经费差异较大,事业发展多靠自筹资金支撑。

1.公办职业院校办学经费现状。我国的财政性职业教育投入主要包括编制内教职工的人头经费、日常经费、项目经费和助学经费等四大类。公办职业院校也得靠学费和自筹资金解决如下问题:一是在编教职工的绩效工资(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二是编外教职工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社保费用;三是未列入政府计划的扩建和改建工程以及实训场所建设项目;四是教师培训、开展教学活动和更新实训设备;五是用水用电、图书报刊、校园绿化、安全保卫、工作往来、网络信息、办公用品等日常开支;六是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开支;七是减免困难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

2.民办职业院校办学经费现状。民办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完全靠自筹资金解决。举办者的投入主要用于基本建设,有的以自有资金为主,有的以办学积累为主,有的银行贷款占很大份额。学费则主要用于教职工工资福利、购置实训设备、教学活动支出、教师培训、日常开支、减免困难学生学费和住宿费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开支。当然,其办学经费也有一些补充渠道:一是中职学生可获得由财政划拨的生活补助金,部分高职学生可获得由财政划拨的助学金或奖学金;二是承担政府有关部门技能培训任务的院校可获得由财政划拨的专项培训经费;三是院校在征地、基本建设和税收等方面可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四是合作或联合办学的院校可从合作方获得一定的资助或实训设备捐赠;五是少数院校可获得政府实施的一些职业教育工程项目。

3.企办职业院校办学经费现状。企办职业院校建校初期的用地和资金主要由企业提供,在编教职工工资福利、日常经费和实训设备购置经费也由企业承担。但近些年此类院校的办学经费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特别是扩大招生后,企办职业院校的扩建和改建、编外教职工工资福利、教学活动、教师培训、更新实训设备、日常管理、减免困难学生学费和住宿费、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开支,多数已变为靠学费维持或由院校自筹资金解决。当然,企办职业院校的办学经费也有类似于民办职业院校同样的来源渠道。

二、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短缺的成因

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短缺现状形成的原因十分复杂,从宏观上看主要有以下影响因素:

1.与政府的认识程度有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在政策层面虽已凸显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市、县两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远不如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更远不如升学教育和学历教育,依靠市场调节和民间投资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占主导地位,统筹管理职能尚未完全落实到位。

2.与现阶段财政支撑能力有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各项事业发展都需要财政支持。在国家财力支撑条件还十分有限的历史阶段,完全靠财政资金去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但这不应成为不重视职业教育投入的理由。忽视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没有积极去疏通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资渠道,就不可能做到主动去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3.与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有关。职业教育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体制性矛盾是制约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使有限的财政性职业教育投入无法发挥聚集效应。财政性职业教育资金由不同部门管理和分配使用,不仅导致财政投入难以统筹安排,职业教育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也带来职业教育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专业重复设置等一系列资金浪费问题。

4.与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有关。

各级政府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的思路往往只局限于教育领域,倾向于用远离市场经济的教育结构调整手段来解决职业教育的发展资金问题,未注意发挥企业在资金投入、课程设置、教学实践、实训设备、实习场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缺乏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有效措施。

5.与关门办学传统模式有关。我国的职业院校具有“关门办学”的特点,偏重录用没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偏重进行脱离实际的理论教学,偏重在校内进行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偏重自己不断更新实训设备,无形中加大了办学成本和学生经济负担,使办学经费总无法满足市场变化和办学的实际需求。

三、解决职业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的途径

要使我国的职业教育走出困境,逐步缓解办学经费短缺的矛盾,最有效的途径是在国家层面上建立职业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1.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职业教育投入应变单元性为多元性,需要合理确定政府拨款、举办者投入、企业资助、学生学费、银行贷款、学校创收、联合办学、社会捐赠等多种资金来源渠道。

2.政府投入行为法律化。政府的职业教育投入应由“随意性”变为“法定性”,需要依法明确规定逐步增加财政性职业教育投入,实行职业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3.专项资金分配社会化。财政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的分配应将“局部性”变为“全局性”。各类财政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不仅要面向政府各部门举办的公办职业院校,也要面向社会力量和企业举办的民办、企办职业院校。

4.工程项目拨款多极化。以财政资金支撑的各类职业教育工程项目应变“包揽性”为“主导性”。政府实施的职业教育工程不仅要突出重点,也要实行各级财政专项投入以及职业院校自筹部分资金并举的机制。

5.鼓励投入政策多样化。政府应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支持整合县域职业教育资源,支持组建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举办职业院校,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总之,只要有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在社会、企业、民间的大力帮助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保障机制一定能够建立并会更加完善。

作者简介:

【米易县农牧局工作制度建立及保障机制】推荐阅读:

米易县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考05-31

易县教育局教育宣传工作总结07-07

上一篇:六年级数学书下册答案下一篇:被拒绝之后的情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