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聘现状调查问卷(共8篇)
企业招聘现状调查问卷 篇1
河南纺织、家纺产业商户融资需求调查表 为扶持河南纺织(面料、辅料、设备等),家纺(床上用品、家居、窗帘、布艺等)产业的发展,解决商户经营中贷款难、融资成本高,拟由民生银行郑州分行、河南国际商会服装商会和郑州锦荣国际轻纺城主办成立河南纺织、家纺产业商户城市商业合作社及商户互助基金会,为了了解您的实际资金需求,特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您的意见和建议,请认真填写问卷,谢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商户名称:
地址:
联系人电话及传真:
注:以下调查项目,除要求多选项外,其余均为单选(直接在选项打√)。
1、贵商户成立时间: A 1-3年B 3-5年C 5-10年D 10年以上
2、贵商户所属行业: A 服装面料B 服装辅料C 家纺D 其他
3、贵商户是否有融资(贷款)需求: A 是B 否
4、贵商户融资(贷款)需求多大:
A 300万以下B 300万-500万C 500万-1000万D 1000万以上
5、贵商户目前融资的形式(限选2项): A 金融机构贷款B 亲朋借款C 民间借贷D通过担保公司到银行贷款E其他
6、您认为中小商户在融资时,商户本身哪方面对获得贷款最重要(多选,最多选3项): A 规模B 盈利C 商户财务制度D 行业因素E 抵押品F 商户信用信息G 其它
7、贵商户的贷款资金主要用于以下哪些方面: A 扩大经营B 产品升级(研发)C 维持正常经营流动资金需要D 归还拖欠货款E 进出口资金需要
8、贵商户最近三年之内是否尝试过通过担保公司等机构进行贷款: A 是B 否
9、贵商户是否了解民生银行城市商业合作社及商户互助基金会(每人出14%保证金组成超大的“准联保体”(至少50人),银行最高根据出资金额的7倍左右提供贷款支持):A 是B 否
10、通过了解民生银行城市商业合作社及商户互助基金会,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您认为对缓解经营中贷款难,融资成本高问题是否起作用:A 有重要作用B 作用不大C 没有作用
11、在抵押物不足,商户信用缺乏,而又需要融资的情况下,您是否会考虑通过申请民生银行城市商业合作社及商户互助基金会担保贷款: A 是B 否
13、贵商户是否需要民生银行城市商业合作社协助解决银行贷款保证金: A 是B 否
14、您对民生银行城市商业合作社及商户互助基金会解决贷款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完成此调查问卷。祝您工作顺利,事业兴旺,生活愉快!1
企业招聘现状调查问卷 篇2
(一) 调查目的
业绩评价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 对企业的经营起着导向性作用, 直接关系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 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目前中小企业业绩评价存在着诸多缺陷, 本文通过对我市中小企业业绩评价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探讨目前中小企业业绩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重点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业绩评价体系, 为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我市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 调查对象
1. 样本选取。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了我市50家中小企业, 然后通过E-mail、信函并结合实地访谈等各种方式, 发出调查问卷, 结果共收回有效答卷35份。考虑到问卷调查的困难性, 对样本的选取没有涉及规模、行业等问题。
2. 具体调查对象。
具体对象为熟悉样本企业业绩评价情况的总经理或财务总监、财务经理等财务管理人员。
(三) 调查时间
2013年3月-5月。
(四) 调查内容
企业业绩评价的目的、模式、效果、指标体系等实际情况。
二、调查数据统计及分析
(一) 调查数据统计
包括业绩评价的应用程度、业绩评价的主体、业绩评价的目的、采用的业绩评价模式、采用的业绩评价标准、业绩评价的效果、影响业绩评价效果的最主要原因、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最大困难和评价内容的完善共十个方面。
(二) 调查结果分析
1. 统计结果表明, 在35家被调查的企业中, 有91.4%的样本企业建立了业绩评价系统, 仅有8.6%的样本企业未建立业绩评价系统, 这说明绝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当局都认识到业绩评价的重要性, 并不同程度地推行了业绩评价制度。
2. 关于业绩评价的主体。在建立业绩评价系统的33家企业中, 81.8%的样本企业的评价主体只涉及内部主体, 只有18.2%的样本企业, 其评价主体既涉及内部主体、又涉及外部主体, 说明相当一部分企业只建立了内部评价系统, 主要从经营者的角度对企业的内部经营效益、部门经理及员工进行业绩考核, 而关于企业外部主体 (政府、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 对企业价值、贡献和经营业绩的评价体系则极少涉及。
3. 关于建立业绩评价系统的主要目的。统计数据表明, 63.6%的样本企业是作为事后奖惩的依据, 分别只有12.1%和6.1%的样本公司选择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信息或为其他相关利益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 这说明许多企业仅仅将业绩评价作为职工分配奖金的一种辅助手段, 员工对业绩评价的理解, 也只是停留在评价结果会对自己的薪金有多少影响, 这使企业容易陷入只追求短期利益而放弃长远发展的尴尬境地。
4. 关于采用的业绩评价模式。统计数据表明, 在建立业绩评价系统的33家样本公司中, 30家企业采用传统业绩评价模式, 3家企业采用EVA业绩评价模式, 平衡计分卡等其他模式暂无企业采用。进一步的调查显示, 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对诸如业绩评价、平衡计分卡等知识不知道或不熟悉, 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中小企业业绩评价的主流方法仍然是以考核经济效益为主。
5. 关于业绩评价标准的选择。统计数据表明, 90.9%的样本企业将年度预算作为企业业绩的评价标准, 这也进一步说明大多企业建立的是内部业绩评价系统, 其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作为事后奖惩的依据。但也有部分企业采用的不是单一标准, 而是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将几种标准结合在一起 (多选导致合计数不等于100%) , 例如, 当企业要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评价时选取的是竞争对手或历史标准。
6. 关于影响业绩评价效果的原因。统计数据表明, 分别有54.5%、9.1%的样本公司认为评价效果“一般”、“较差”, 这说明样本企业的业绩评价效果不理想。而其中有51.5%的公司把评价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归于评价指标不科学, 这也正是目前本市中小企业业绩评价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7. 关于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统计数据表明, 74.3%的企业考虑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53.8%的企业认为完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选择适合本企业自身特点的指标, 这是因为实际操作中, 既不存在可以套用的万能“模板”, 更不可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另有26.9%的企业认为最大的困难是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欠缺, 因为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学识水平、知识结构、管理能力相对较低, 调查过程中, 我们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一些现代业绩评价理念, 如战略、可持续发展、平衡计分卡等不知道或不熟悉。
8. 在35家被调查的企业中, 37.1%的企业赞同将经济、环境、社会责任纳入业绩评价系统, 62.9%的企业持反对态度, 这说明大多中小企业仍以经济利益作为最终的业绩评价目标。将企业视为孤立于社会之外的、单纯的投入产出系统, 片面地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对立起来, 没有认识到企业的社会性、系统性, 没有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还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
三、调研后的几点思考
(一) 建立适于多元评价主体使用的综合业绩评价体系
目前淮安市大多数中小企业建立的是一元评价主体的内部业绩评价体系, 仅是从经营者角度对企业的内部经营业绩、部门经理及员工进行考核, 这种评价体系偏重于企业自身的财务利益, 而忽视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 企业是社会的企业, 企业能否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 不仅依赖于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政府、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同样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 企业在注重内部经营管理的同时, 还要根据企业外部相关利益主体的需要来建立业绩评价体系, 通过综合的业绩反馈信息, 使相关利益主体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情况, 既可为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有效信息, 也可为其他相关利益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
(二) 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新视角评价企业业绩
淮安市作为苏北大市, 中小企业在全市上下的通力协作下, 虽然克服了资源紧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等不利情况, 进入了稳步成长的上升期, 但大部分中小企业仍面临着市场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突出等严峻问题, 其中部分企业的发展模式依然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 这种生产与发展方式显然是不可持续的。而当前我市的大部分中小企业基本上都是注重对财务绩效的评价, 尽管部分企业也提出并实施了一些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 但仍然以经济利益作为最终的业绩评价目标。在这种背景下, 有必要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入到评价系统中来, 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除了依赖经济资源的配置外, 还必须依赖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 比如一些污染指标的计算, 可以约束企业的行为, 使企业不要为自身的经营业绩而牺牲生态环境;另外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 还必须考虑其为社会所做的贡献, 如解决社会就业、支持公益事业和上缴国家税收等, 把社会责任引入业绩评价体系, 有利于防止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冲破道德底线。总之, 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新视角评价企业业绩, 可以引导和督促企业放弃传统的经济利润最大化的思想, 树立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持续协调发展的思想, 以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
(三) 构建个性化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应客观科学地反映各要素、各领域、各环节的真实业绩, 企业应注意既不存在可以套用的万能“模板”, 更不可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但实际工作中, 中小企业由于受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管理能力等所限, 往往照搬照抄一些大型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或方法, 没有考虑企业本身特点以及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 导致业绩评价结果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因此, 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 我市中小企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特点, 如经营战略、企业生命周期、行业特性等, 构建个性化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来说, 在指标设计过程中, 既要注意评价内容上的协调问题, 即经济、环境、社会指标的协调;也要注意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协调、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协调。这样设计的指标体系, 才能对企业业绩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价, 从而正确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 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为了解中小企业业绩评价的应用现状, 探讨中小企业业绩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中小企业业绩评价的目的、模式、效果、指标体系等实际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及思考, 进而对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小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业绩评价,现状,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剑.基于中国企业的相对业绩评价应用调查[J].商业研究, 2011, (7) .
[2] .刘海英, 马桂蓉.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方法问卷调查研究[J].科学与管理, 2009, (3) .
企业招聘现状调查问卷 篇3
【关 键 词】高校教师 压力 增加教育投入 改善教师待遇
一、问题的提出
2004年10月20日,我国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张颖清,英年早逝。
晏才宏,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普通教师,2005年3月12日死于肺癌。他去世后三天内,上海交大校园BBS上,就发表了千余篇悼念文章,学生还自发筹资为他出版纪念文集。由于他没有论文,去世时还仅仅是个讲师。
通宵達旦加班是平常事;
永远做不完的课题、教学任务、社会事务,大学教师目前面临的校内外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越来越大;
房子,孩子的教育经费,职称,真的会把人压得喘不上气来;
高校教师压力的确很大,教学科研职称,不高的收入,无所谓上班下班,没有八小时工作的概念;
边读书边工作,使年轻教师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
……
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据有关部门公布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82.9%的教师感觉压力太大,其中55.31%的教师感觉工资收入低是其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51.48%的教师认为教学任务太重是其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29.42%则认为是竞争上岗带来的工作压力。这些压力给78.91%的教师带来工作和生活上的不利影响,仅15.05%的教师认为压力是其努力工作的动力。
那么这种问题在天津是否也存在呢,如果存在,是不是很严重呢?为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在天津市的十多所高校发放了问卷,试图对天津市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做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以便做好青年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二、调查内容与目的
1.调查内容
高校青年教师现状调查——围绕青年教师所面临的教学、科研、生活等问题设计调查问卷,旨在从宏观上把握青年教师在师德、对所在学校的主观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评价等方面的现实状况。
2.调查目的
(1)对每个因素就学历、性别、年龄、职称等方面进行对比,把握各类人员在以下方面的表现:
①师德,即是否具有敬业精神,是否热爱自己的职业?包括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指青年教师能否遵循基本的教学规范,保住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底线”;二是指青年教师是否有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职业。
②主观幸福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学校的生存环境以及为教师提供的物质条件;二是指青年教师对所处学校主观的满意度。
③心理健康,指青年教师应对工作压力和和生活困扰的能力和态度。
④自我评价,包括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及与之相适应的态度体验。
⑤人际关系,即青年教师与同事、上下级、学生的人际融洽度。
(2)在统计、汇总的基础上,针对高校教师在师德、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自我评价、人际关系五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建设性建议。
3.调查对象
天津市普通本科院校的青年教师。
三、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教师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加速发展和各种竞争的日趋激烈,高校教师面临着日益加重的生活、工作双重压力,种种的压力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很多的困扰和障碍。
1.压力调查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5.39%的教师感觉压力较大,但没有说明压力来自教学还是科研;有42.80%的人认为影响学习工作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发展问题,其次是住房问题,占30.63%;对学校的收入和待遇,有53.14%的人表示基本满意,有29.52%的人表示不太满意;对于目前的生活状况,有40.96%的人表示一般,对于身体状况,有41.33%的身体状况处于亚健康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生活和工作两方面,生活压力是社会其他各阶层都要遇到的问题,而高校教师工作上的压力却有其特殊性,教师主要关心的是自己的专业发展问题。
2.师德调查
在教学中持严谨教学态度的占53.5%,把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追求目标的占70.11%,有83.39%的教师比较注重学习传统文化来提高自身修养,有83.03%的教师急于参加专业培训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有64.58%的教师对工作是尽职尽责的。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师德还是比较好的,至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新教师对教师岗位的适应过程所致,有90后学生的特殊性所致,更有一般院校中大学生对学习的倦怠所致。
3.主观幸福感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有43.54%的教师是因为教师工作的稳定才选择教师职业的,毋容置疑,工作稳定是教师主观幸福感比较强的原因之一;有56.09%的教师经常参加体育,一个好的身体也是个体主观幸福感强的因素之一。
4.自我评价调查
对于现阶段生活状况,有40.96%的人自我评价一般,有41.33%的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有42.44%的教师认为自己对教学工作尽职尽责,有34.69%的人认为自己要在专家指导下才能完成科研任务。
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自我评价呈一般状态。
5.人际关系调查
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难问题,有40.22%的教师选择了向专家请教,有45.39%的教师选择了与同事研究;对于如何提高授课水平,有44.28%的教师选择了和身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起备课、听课的方式,有47.23%的教师选择了观摩优秀教师的课。这说明大部分教师的人际关系属于平和状态。
(二)结论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普通高校青年教师在师德、主观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评价这5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应。总的来说,青年教师在师德、主观幸福感上评价比较高,在自我评价、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维度上属中等水平。
1.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基本正常
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普通高校青年教师身心健康,人际关系融洽,没有出现严重的情绪困扰、人格分裂、适应不良等问题。但是随着学校诸多关于教师发展方面改革举措的出台,也不可避免地给他们带来了相应的心理压力,心理负荷开始加重。
2.高校青年教师生活工作压力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但是低于北京市普通高校的青年教师(北京市高校教师82.9%的教师感觉压力大)。这可能与天津物价、房价、相对较低、交通相对便利有关。
3.高校青年教师急需学校提供进修、充电的机会
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不高,专业知识的视野不够开阔,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不高,急需提高,但是这些人又无一例外的是家庭的顶梁柱,在单位有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所以他们边读书,边工作,身体一直处于疲劳状态,同时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对策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青年教师队伍,除了要把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提到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外,建立激励机制,增加教育投入,改善教师待遇,重点扶持青年骨干教师等措施外,还应根据学校青年教师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从各方面综合解决问题
1.发挥督导组专家的示范作用,提高青年教师授课水平
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授课的方法和技术层面上要发挥督导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同时在艺术层面上可以发挥青年教师自身的潜力,引导他们踏上教育发展的快车道上。
2.提供学习进修机会,满足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
学校应对青年教师提供学习进修机会,在他们读书期间,给予工作上的照顾,满足他们专业发展的需要。
3.深化学校管理体质改革,满足青年教师的心理需求
学校应对青年教师在住房、职称评聘、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提高管理水平,创造宽松、积极、进取的氛围,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青年教师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能力教育。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教学水平,培养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教师职业的光荣感、使命感,尽快形成他们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在某一领域成为骨干。
参考文献:
[1]于文民.赤峰学院青年教师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企业招聘现状调查问卷 篇4
指导语:
非常感谢您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填写这份问卷。本次调查是为了了解苏州市园林绿化企业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园林绿化企业培训管理的建议。本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个人培训方面的问题,第二部分是关于企业整体培训方面的问题。请您仔细阅读每一个问题和答案,在填上合适的答案序号以及您的意见或建议。您的支持和配合将对园林绿化企业培训工作的发展非常重要,请如实表达您的观点,我们对您的回答以及有关数据将严格保密。
在您答题之前,请先填写以下基本情况:
1、您所在的企业目前获得的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是
A一级企业B二级企业C三级企业
2、您在企业中的身份是
A高层管理者(法人、经理、三总师)B管理人员C技术工人
3、您的学历是
A本科或本科以上B大专或中专C高中或高中以下
4、您的年龄属于
A45岁以上B35岁~45岁C25~35岁D25岁以下 第一部分个人方面
1、您参加过哪些方面的培训?
A技术知识培训B管理技能培训C基础知识培训
2、近三年来,您参加的企业组织的培训有
A多次B三次C一次D一次也没有
3、您认为培训是一种
A投资B成本
4您认为影响您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是
A时间不允许B领导不安排C其他原因
5、您认为自己的学识、技能能胜任本职工作吗?
A完全胜任B尚可应付C有点吃力
6、您是否接受过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培训?
A是B否
法国梧桐白蜡
7您参加培训学习的目的是(可多选)
A收入、福利提高B领导认可C职位晋升
D学到新知识E技能提高F挑战性工作
8、您认为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对实际工作有帮助吗?
A一直有B有时有C几乎没有
9、您对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程度
A高B一般C低
10、您是否向企业反映过您的培训需求?
A反映过,而且有用B反映过,但没有用
C没有反映过
11、您认为您迫切需要哪方面的培训
A基础类知识B技术类知识C管理类知识D技能类知识
12、您认为您个人前途与公司前途
A非常相关B比较相关
C不太相关C没什么关系
13、您认为以下哪种培训方式最有效
A面授+现场练习B举办讲座
C脱产培训D上级的传帮带
14、你认为企业培训时如何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
15、请列举出您所在的岗位最需要的专业技能
16、您对企业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部分企业方面
1、您认为企业领导对培训管理的重视程度为
A非常重视B比较重视C可有可无D没必要
2、企业每年花费在每个员工身上的培训费用约为
A1000元以上B300元以上C100元以下
3、企业组织过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可多选)
A知识培训B技能培训C观念培训D心理培训
4、近两年来,企业高层管理者是否参加过培训
A是B否
5、企业是否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
A是B否
6、您所在的企业是否经常组织培训
A是B否
如果否,您认为企业很少组织培训的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A培训易造成人才流失B企业效益好,无需培训
C不舍得投入培训经费D引进人才比培训人才方便
E培训效果不明显或者几乎没有
7、企业组织培训的目的主要是(可多选)
A应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B为了获得某些证书(如项目经理证)
C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D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的素质
8、企业进行培训的方式主要是(可多选)
A送到有关院校进行脱产培训
B到有关院校进行短期培训(如项目经理、预算员、技术工人等短训班)
C外聘老师或专家到企业举办讲座或进行现场指导
C师傅带徒弟D轮换工作岗位,进行不同技能的培训
9、企业是否有专门负责培训工作的部门或专职人员?
A是B否
10、企业是否有培训计划以及配套的培训制度
A是B否
11、企业培训结束后,有无实施培训反馈
A有B没有
12、对培训成绩不合格有无惩罚
A有严厉惩罚(如辞退、降薪等)B有惩罚,但不严厉
C没有任何惩罚
13、您认为您所在的企业哪些人员需要参加培训(可多选),其中,目前最需要进行培训的是
A法人或总经理B技术骨干C管理人员D操作工人
14、您认为您所在的企业最需要进行哪方面的培训
学前现状调查问卷 篇5
尊敬的老师:
您好!为了对我校2009—2010学年教育发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开展学前教育工作提供帮助,我们制定如下调查问卷,望您在百忙之中予以填写,谢谢合作!
1.您认为我乡两年来学前教育水平()
A.有很大提高B.有所提高C.没有提高D.退步
2.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学前幼儿入园率()
A.增长很快B.增长不大C.没有增长D.下降
3.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学前教师素质()
A.有很大提高B.有所提高C.没有提高D.下降
4.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学前教育办学条件()
A.有很大改善B.有所改善C.没有改善D.不如以前
5.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幼儿教育管理()
A.逐步规范B.比以前强不了多少C.不如以前
6.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幼儿教育教学质量()
A.提高很快B.进步缓慢C.没进步D.下降
7.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幼儿园环境建设()
A.好B.一般C.差
8.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幼儿活动开展()
A.效果良好B.效果差C.与以前一样D.不如以前
9.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幼儿教育教学研究()
A.实效性、针对性强B.热热闹闹没什么大用C.效果差
10..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家长对育儿教育重视程度()
A.稳步提高B.越来越低C.一般
11.您认为两年来我乡幼儿教育取得成效的原因有()
A.学校重视 B.工作查实针对性强 C.各级知道到位D.投入大 E.家长重视F.。
12.您认为今后我乡幼儿教育发展的思路是什么?(请您写出要点)
公选课现状调查问卷 篇6
感谢你能在百忙之中抽出15分钟的时间来配合我们的工作。本次调查采用匿名形式,会对你的个人隐私保密。我们也会通过努力,尽力改善公选课状况,使其更能适应学生,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你所选的公选课?
2、你为什么会选择这门公选课?()
A、易拿学分B、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C、其他
3、你当初选公选课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公选课的?()
A、同学介绍B、学校网站了解C、其他
4、你公选课老师上课点名吗?()
A、每节课都点B、经常C、偶尔D、从不
5、你上的公选课课堂气氛如何?()
A、活跃B、一般C、冷清
6、你同学公选课出勤率如何?()
A、每次都去B、经常去C、偶尔去D、出不去
7、如果你有同学没去上公选课,你认为他(她)在做什么?(多选)
A、上网B、打球C、约会D、出去玩E、看其他课程的书F、打工
8、你认为哪一门公选课最热门?
9、你为什么认为这门公选课热门?()
A、易拿学分B、授课形式新颖C、学的东西有用D、其他
10、你认为有必要开公选课吗?()
A、有B、没有
11、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开什么公选课?
12、你为什么会开这一门?()
A、你的兴趣B、学生喜欢C、所学知识对学生有用D、其他
13、你上的公选课,有你班上的同学吗?()
A、有B、没有
14、如果有,那他(她)上课一般在做什么?(多选)
A、认真听课B、看小说C、玩手机D、睡觉E、聊天F、其他
15、你觉得学院为什么要开公选课?()
A、增加学生的知识面B、响应国家要求C、其他
我国民间借贷现状的调查问卷研究 篇7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个人和企业财富逐渐聚集积累, 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一、民间借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背景及意义
民间借贷最开始是部落之间借入食物, 狩猎后归还而出现的。在货币没有出现之前, 是以物物交换为主, 随着货币的出现,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出现。又由于私有制的出现, 贫富分化的加剧, 有息借贷的出现, 借贷市场得以发展。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乡镇企业渐渐发展, 民间借贷市场开始活跃起来;近年来, 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 银行放贷已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借贷需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我国下一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重大部署;其中,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既是我国金融改革的前沿, 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2014 年3 月5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 “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 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
(二) 调查对象
为了解现阶段民间金融服务行业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针对社会上的广大群众、一般性企业、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等民间借贷机构。
(三)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通过在问卷星上发放调查问卷, 街头直接访问等方法, 来调查了解民间借贷的基本情况, 得出民间借贷金融服务机构的特点, 存在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四) 调查回收样本构成
此次调查针对社会个人、一般企业和民间借贷机构各发放了一份问卷。共发放问卷370 份, 收回339 份。在收回的339 份问卷当中, 收回个人问卷100 份, 收回企业问卷131 份, 收回民间借贷机构问卷108 份。
二、民间借贷调查结果分析
(一) 针对个人问卷回收样本分析
1.身份、学历情况分析
在收回的100 份针对个人的民间借贷调查问卷中, 参与调查的群体中, 64%的是学生和国家事业性单位的工作人员, 22%的是工人及个体工商户, 而医生参与调查的人中, 本科及研究生以上的为63 人, 大专及以下的为37 人, 可见此次调查的人员学历等级较高。
2.收入来源分析
此次参与调查的人员当中, 由于绝大多数参与调查的人员学历较高, 由此以工资性收入的占比较大, 占比66%, 而非工资性收入的占比34%, 这个结果与此次调查的人员学历及身份是相关的, 文化水平越高的人, 更倾向于获取工资性收入而非其他收入。
3.借款渠道及现有余钱利用情况分析
在参与调查的人员当中, 对于现有余钱, 72%的人认为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是首选, 39%的人则会以购买股票、债券、保险等有价证券来进行保值增值, 也有6%的人会选择将现有余钱有息借给亲戚朋友或者放在家中。可见对于余钱的利用, 大多数人还是比较保守的。但当他们缺钱时, 85%的人更倾向于向亲戚朋友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 仅有1%的人会选择去贷款公司进行贷款, 可见绝大多数人对民间借贷还是持保留态度的。
(二) 针对一般企业问卷回收分析
1.行业类型及资金来源分析
在回收的131 份涉及企业民间借贷的问卷中, 企业从事的行业分布基本上涵盖了各个行业。在这131 家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中, 48.09%的企业向金融等金融机构借款, 44.27%的企业向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等民间借贷机构借款, 也有一部分企业向本企业的员工, 或者是其他企业及个人借款, 可见各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还是很多的, 民间借贷在企业还是有市场的。
2.企业的借贷行为及融资额度分析
有78.6%的企业有民间借贷行为, 从来没有过借贷行为的企业有22.14%。并且大多数的企业一次性融资的额度在10 万—50 万之间, 500 万-1000 万元及以上的相对较少, 这也可以大概了解到参与调查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还是存在的, 民间借贷还是有市场的。
3.约定形式和保证形式分析
不同企业对民间借贷利率的接受程度不一样, 而参与民间借贷的企业绝大多数是有能力偿还债务的、经营情况良好的企业。他们在民间借贷过程中, 有68.63%的企业会参照或严格比照金融机构的《借贷合同》, 签订借贷协议 (合同) , 31.37%的企业会签订简单的协议或普通借条或者是口头约定形式进行借贷。这也表明大多数企业在进行民间借贷的同时也考虑自身的情况, 对相关的法律也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相反, 若是让这些企业作为民间借贷中的担保人, 48.85%的企业会选择以连带责任保证的形式, 而29.77%的企业会视情况而定, 21.37%的企业选择一般保证。各企业都会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保证形式, 以保证自己的权益。
(三) 针对借贷机构回收问卷分析
1.企业类型和资产规模分析
参与调查的民间借贷机构中, 小额贷款公司资产规模在500 万以下的占68.69%, 资产规模在500 万—1000 万的占22.22%, 1000 万及以上的占8.89% ;典当行的资产规模50 万—100 万的占比50%, 100-500 万的占比20%, 500 万—1000 万的占比30%;投资公司规模在500 万元以下的占65.12%, 且规模在100—500 万元的较多;相较于其他类型企业而言, 寄卖行的规模则集中在500万—1000 万之间, 担保公司规模则分别在100—500 万及1000 万元两个区间。
2.借贷机构业务范围分析
借贷机构的业务范围主要有企业、个人的小额贷款, 房屋、房产抵押贷款, 银行融资贷款, 住房抵押贷款以及企业融资贷款、其他及消费贷款等等, 借贷的对象是依法建立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的中国公民, 或者是信誉良好、还款意愿强、有还款能力的公民或企业, 有物业或其他可靠抵押的、有证券或有价证券做质押的公民或企业。借贷机构放贷的对象都是有抵押的放贷, 而非无抵押贷款, 借贷机构针对住房抵押贷款的情形最多, 占比56.48%, 其次是消费贷款, 调查的108 家借贷机构中, 企业的无抵押贷款为0, 可见借贷机构在放贷过程的风险控制上还是有自身的考虑的。
3.民间借贷机构规模与年营业收入分析
机构规模在50 万元以下的企业其年营业收入基本都小于100 万, 机构规模在50-100 万之间的企业其年营业收入大多在100-500 万元, 占比70.27%;规模在100—500 万之间的企业其年营业收入大多在100—500 万元, 占比70.83%;规模在500—1000 万元的企业其年营业收入也在100—500 万元, 大体上可以认为, 参与此次调查的企业, 年营业收入集中在100—500 万元之间, 可见年收入与企业规模大小关系不大。
4.民间借贷机构的担保方式及贷款期限分析
借贷机构要求的主要担保方式有:企业的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作抵押、企业银行票据等做质押、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的资产做抵押、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信用担保以及没有任何抵押质押等担保措施等几种方式。其中被调查的对象中有63.89%的借贷机构要求用企业或个人的资产、固定资产或者银行票据做抵押, 也有7.41%的企业愿意接受无抵押质押担保的形式。56.27%的借贷机构会选择贷款期限在半年以内, 33.46%的中期贷款期限在1-3 年之间, 10.27%的长期贷款期限在3 年以上, 这反映出参与调查的借贷机构主营业务主要以企业、小额贷款为主, 且中短期贷款占到贷款期限的89.73%。
(四) 借贷公司盈利方式分析
生活中我们对民间借贷盈利方式的认识就是放高利贷, 赚取差价, 其实不然。不管是小额借贷公司、典当行、还是投资担保公司或是寄卖行等借贷机构, 他们的盈利方式都不仅仅是赚取高额的放贷利息, 相反, 他们针对各自的业务获得相应的收入。小额贷款公司主要以利息、红利、手续费以及担保费收入为主;典当行则以利息、红利手续费为主;投资公司的收入比较全面, 各个业务都有相应收入;不单单是利息红利收入, 还包括手续费、咨询费、风险评估费、财务顾问费、担保费、中介费、违约金等等;相比较而言, 寄卖行的收入就显得有些单一, 主要来自手续费、咨询费和中介费。可以看出, 大多数的借贷公司还是以利息红利和手续费收入为主。
三、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问及对民间借贷机构的发展如何看待时, 62.04%的企业认为前景一般, 这个行业既不会有发展也不会被淘汰;有25%的企业认为前景很好, 这个市场会越来越活跃, 会有大的发展;12.96%的企业则认为前景不好, 逐渐会被淘汰, 产生这种异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利率偏高, 加重企业负担
近年来, 金融业资金供应紧张, 中小企业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借款手续繁琐、审批时间长, 还不一定审批通过。因而中小企业纷纷转向民间借贷结构借款来解决自身资金的流通问题。这也导致了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提高, 企业的负担加重,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一些中小企业的破产。茅于轼在“到底如何看待民间借贷”一文中提到, 事实上, 民间借贷避免了许多中小企业的破产, 而不是相反。他指出, 由于大银行体制僵化, 无法给中小企业融资, 眼看它们不幸倒闭, 最后拖累大银行, 所以大银行很希望民间借贷机构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借贷公司放贷利率与银行相比是较高的, 但也不是不能被接受, 绝大多数参与民间借贷的企业进行贷款也是进行短期的放贷, 一般在半年之内, 对于企业内部问题不大的短期借款, 是不会因为借贷利率太高而濒临破产, 而往往是因为企业内部制度不完善, 经营效益太差, 亏损严重的企业参与借贷而后因利率太高, 偿还不了贷款而导致破产。
(二) 市场信息不透明, 影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
国家对民间借贷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定论, 监管没有完善, 市场信息存在很多灰色地带。民间借贷机构在运营的同时, 在利益的驱使下, 向一些限制性行业或者对社会有害的项目放贷, 以此抵消宏观调控效果。同时, 市场信息不透明造成利率偏高, 容易助长投机和非正常的投资, 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
(三) 法律制度不完善, 民间借贷缺乏有效的监管
由于立法监管的滞后, 民间借贷引发的法律纠纷经常出现, 在利益的驱使下, 存在着一些违法犯罪行为, 例如诈骗、暴力催款、非法集资等等导致他人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存在, 虽然也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处罚, 但由于制度修订落后, 法律意义上的执法主体依然缺位。现在, 对民间借贷融资行为无一家机构主动实施监督管理, 人民银行虽然定期实行监测, 但因民间借贷行为的隐蔽、分散、调查数据来源不一, 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 难以对放贷情况、风险隐患等作出准确的评估和判断, 一旦引起债权债务纠纷, 容易影响金融的稳定及社会的安定。
(四) 容易引起债权债务纠纷, 信用风险难以控制
据调查, 民间借贷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同, 银行以抵押的形式进行放贷, 借贷服务机构的担保方式各有不同, 有24.22%的小额贷款公司以企业的房地产等固定资产做抵押, 其他则以其他企业或个人提供的资产做质押或信用担保, 寄卖行和担保公司对是否用固定资产抵押以及质押没有特别说明, 但总的来说, 和银行金融机构相比, 借贷服务机构的风险还是相对较大的。资金的所有者对资金需求者盲目放贷, 也容易造成收不回款项的情况, 资金到期无法归还, 进而引发债权债务纠纷, 严重的还会造成社会的混乱, 扰乱正常的金融经济秩序。
四、完善民间借贷的相关建议
(一) 明确民间借贷标准, 使民间借贷正规合法化
在民间借贷日益发展的今天, 界定民间借贷的合法化使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开辟发展民间借贷, 提高民间融资的效率, 一方面我们要大力的宣传民间借贷的法律法规, 增加民众对民间借贷的认识;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法制建设, 对于非法集资, 恶意借贷的行为加以打击。我们要通过立法的程序使民间借贷合法化, 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保护融资双方财产的安全。
(二) 建立健全的法律监管机构, 规范民间借贷
要建立相应的法律监管机构, 首先要明确各各主管部门的职责, 专门负责民间借贷的管理, 制定民间借贷法规制度, 保护借贷双方的合法利益;其次要利用网络, 建立一个全面的网络监控系统, 对民间借贷机构进行一个管理和监督, 逐渐的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同时采取相应的举措, 明确借贷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提供一个调解民间借贷纠纷的平台, 制约和打击因民间借贷而引发的纠纷, 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
(三) 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控, 促进网络借贷的有序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民间借贷的业务不仅仅局限于实体机构, 近年来也开始逐渐转向互联网。互联网借贷最明显的借贷模式就是P2P借贷, 它是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和以大量小贷、担保机构作为代表的民间金融借贷形式。虽然监管政策尚未实施, 但从监管部门及国务院会议屡次表态来看, 政府对P2P的定位已经基本明确, 那就是:作为传统金融的重要补充力量, 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低成本的金融服务。为此, 加大对网络环境的监控显得尤为重要。
(四) 加快金融创新, 建立完整的风险防范机制
民间借贷因其借贷模式, 资金用途, 借贷利率等的不同和社会经济环境的不同而具备风险性。大规模的集资, 高利贷, 中介机构资金的大额进出, 使其风险性更大, 所以我们要建立好防范机制来预防民间借贷的风险。一方面监管机构应该坚守职责, 大力打击违法犯罪;另一方面应该对一些信息进行披露, 允许民间借贷机构和个人可以共享征信体系。
(五) 放松金融管制, 提倡市场的有序竞争
在新的金融体制改革中, 应重视民间信用在金融市场上的作用, 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银行等正规的金融机构也应当正视民间借贷机构对其的冲击, 国家在民间借贷市场上可以适当的放松对民间借贷的管制, 在建立健全的法律规范民间借贷的同时, 结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伐, 通过立法放松对民间借贷利率的管制, 适当的给与民间借贷优惠待遇, 发挥利率市场化的灵活调剂作用, 增强民间借贷融资的能力, 促进资金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徐伟, 王婷.从温州民间借贷市场风险透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困局[J].货币银行.2012, (1) .
企业招聘现状调查问卷 篇8
为了全面了解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掌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为国家有关单位的决策提供数据参考,从2008年9月开始,《信息化建设》杂志社组织了一次面向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电子政务发展状况大型问卷调查。
一、问卷回收状况
本次调查历时4个多月,采用代表性用户重点调查与普通用户撒网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对象主要是从省到区县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信息化主管官员。4个月间,共发放纸质及电子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回收201份,回收率为40.2%,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80份,有效率为89.56%。无效调查问卷主要是指数据缺失率在50%以上,或者调查对象非来自于地方政府机关,缺乏可比性。
(一)有效调查问卷的省籍分布
从18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省籍分布来看,涵盖了中国大陆地区除西藏自治区、江西省以外的其余二十九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来自黑龙江省的问卷最多,达13份,来自安徽、广东、宁夏、重庆的问卷较少,各只有2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二)调查问卷的行政级别分布
从调查问卷的行政级别分布来看,来自省级政府(含直辖市、自治区)的有24份,来自副省级城市的问卷有28份,来自地州级政府的问卷有62份,来自区县级政府的问卷有66份,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在我国,地级市以下政府往往直接跟社会公众打交道,担负着直接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职能,因此我们把地级市和区县级政府定义为“基层政府”,把省级政府和副省级城市定义为“非基层政府”,则两者的分布为:
(三)调查问卷的地域分布
为了便于从地域上进行比较,探讨电子政务是否存在地区发展差距,我们对有效回收问卷按照地域进行了划分,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域。参照国家有关划分标准,“东部地区”包括11个省级行政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地区”包括8个省级行政区:黑龙江,吉林,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级行政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
根据以上划分,来自东部地区的问卷有65份,占总数的36.11%;来自中部地区的问卷有43份,占总数的23.89%;来自西部地区的问卷有72份,占总数的40%。具体如表4所示:
二、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客观现状
(一)电子政务开展时间
从总体看,51.4%的地方政府开展电子政务时间已经超过5年,84.92%的地方政府开展电子政务时间超过1年,只有不到10%——8.38%的地方政府尚未开展电子政务建设。详见表5-1。
从行政级别来看,非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明显领先于基层政府,82.69%的副省级以上的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已超过5年,而地级市及区县级政府这一比例只有38.58%。详见表5-2。数据表明,行政级别较高的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发展要快于级别较低的政府,这可能与它们在意识观念、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有关。
从地域来看,东部地区明显领先于中西部,63.08%的东部地区地方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已5年以上,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分别为57.14%和37.50%。详见表5-3。数据证明,我国不同地域的地方政府之间,在电子政务建设上确实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发展差距。
(二)开展电子政务的原因
对于开展电子政务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提高工作效率”(88.89%)、“提高资源共享”(80%)、“加快信息交流”(74.44%),排在末三位的分别是“其他”(2.78%)、“与其他地区竞争”(12.22%)和“提高决策水平”(46.11%)。这一结果,说明目前国内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已经比较理性,但也反映出电子政务在辅助决策方面作用并不明显。详见表6-1。
对于开展电子政务的原因,不同属性政府和不同地域政府的认识差异并不明显,说明随着这几年的宣传教育,国内政府部门虽然在经济基础、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差异,但对电子政务作用的认识在趋同。详见表6-2、6-3。
(三)政府最常用的应用系统
在“最常用应用系统”的调查中,我们设计了让被访者列举在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三项应用系统的方式。有178人对此题进行了作答,在第一项“最常用的应用系统”上,有101人写了“政府网站”,占答题人数的56.74%,有35人写了“门户网站”,占答题人数的19.66%,有23人选择了“电子公文”,占答题人数的12.92%。考虑到“政府网站”和“门户网站”有一定的共通性,如果把两者合称为“网站”的话,则该选项的支持率高达76.4%。可见,在电子政务领域,“网站”是目前当之无愧的“最常用应用系统”。详见表7-1。
根据我们统计,在“最常用应用系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有八大系统:政府网站、门户网站、电子公文、协同办公、网上审批、视频会议、信息报送、信息公开。这八个系统对应三个选项上出现的频率如表7-2所示:
我们对这八大系统出现在三个选项的不同位置进行赋值:凡是出现在“最常用的三项应用系统”第一位的赋值为3,第二位的赋值为2,第三位的赋值为1。根据这一规则,可以统计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八大系统的加权值,如表7-3所示。
(四)最见效的应用项目
政府领域中目前最见效的应用系统是什么?这是一道开放式的问题,共有164位被调查者进行了回答。给出的回答五花八门,千差万别,为此我们按主题词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结果如表8所示。
回答“政府网站”的人最多,占所有答题者的29%,另有15.24%的人回答“门户网站”,考虑到政府网站和政府门户网站略有区别,因此这里将它们分列出来,但如果综合成为“网站”,那么毫无疑问“网站”是目前政府信息化中最见效的应用项目,它占的比重高达45%。
其他主要的选项有:电子公文 20.73%;协同办公系统 15.24%;审批系统 3.66 %;信息公开 3.66%。
(五)信息系统建设的模式
信息系统建设的模式是一道多选题,有56.67%的政府选择“部门自建”,45.56%的政府选择“外包”,“合作开发”模式占了41.67%,这三种模式占了当前政府信息系统建设模式的绝大多数,选择“其他”的主要是“租赁”和“直接购买”等模式。详见表9-1。
在按政府属性和地域进行的对比分析中,可以明显看出,非基层政府的外包使用率(69.23%)要远远高于基层政府(35.94%),超出近一倍;另外从地域来看,西部地区的政府部门更偏爱“部门自建”,而东部地区政府则更喜欢“外包”与“合作开发”。详见表9-2,表9-3。
(六)电子政务的总体效益
在回答电子政务的总体效益时,58.99%的受访者表示电子政务“有效”,28.65%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有效”,12.36%的受访者表示电子政务效益“不明显”,而表示电子政务无效的人数为零,详见表10-1。
从不同属性部门的对比来看,非基层政府的电子政务效益总体上要高于基层政府部门,这可能与它们经济水平和信息化整体环境较好有关;而西部地区认为电子政务“非常有效”的要高于中东部地区,这可能反映了电子政务的后发优势——西部地区信息化一步到位反而更容易见效。详见表10-2,表10-3。
(七)电子政务对部门效益提升的表现
从整体上看,受访者认为电子政务对部门效益提升的具体表现排在前三位的是:提高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组织内部信息沟通。排在后三位的是:提高政府决策效率、目前尚看不出作用、其他。
基层政府认为电子政务效益体现最明显的三项是:提高资源共享、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非基层政府认为电子政务效益体现最明显的三项是:促进组织内信息沟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资源共享。
东部地区政府认为电子政务效益体现最明显的三项是:提高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组织内信息沟通;中部地区政府认为电子政务效益体现最明显的三项是:提高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组织内部信息沟通;西部地区政府认为电子政务效益体现最明显的三项是:提高资源共享、促进组织间信息沟通、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详见表11-1,
(八)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对于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列前三位的分别是:信息化的经费不足(62.22%)、法制环境不成熟(61.11%)、管理体制不顺(60.56%)。详见表12-1。
在基层政府看来,列前三位的困难分别是:信息化经费不足(67.97%)、领导认识不充分(67.19%)和人员信息化技能跟不上(64.84%);而非基层政府认为,列前三项的困难是:管理体制不顺(69.23%)、流程改造难度大(61.54%)、法制环境不成熟(59.62%)。详见表12-2。
在这个问题上,不同地域的政府部门也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政府都将“法制环境不成熟、管理体制不顺、人员信息化技能跟不上”列在前三位;西部地区政府将“信息化的经费不足”列为最大的困难,接着为“领导认识不充分”和“管理体制不顺”。
(九)电子政务累计投入的费用
有30.86%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地区政府信息化累计投入费用超过1000万,也有24.57%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地区的信息化累计投入不到50万。详见表13-1。
(十)每年电子政务的运行维护经费
在问及电子政务每年的运行维护经费时,有超过37.79%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地区每年的维护经费少于10万,12.79%的受访者表示在10万到20万之间,19.77%的受访者表示在20万到50万之间,29.65%的受访者表示每年维护费用超过50万。详见表14-1。
非基层政府的维护资金明显充裕——63.27%的受访对象年维护经费大于50万,这一数字远高于基层政府的16.26%。而对于超过半数的基层政府(50.41%),其信息化年度维护经费少于10万元。详见表14-2。
从地域来看,东部地区超过四成的政府(40.32%)年维护经费在50万元以上,中西部地区对应的数字分别是21.95%和24.64%。西部地区有57.97%的政府年维护经费不足10万,充分说明资金问题确实是当期困扰西部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
三、对电子政务宏观问题的看法
本次调查除了收集反映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的数据以外,还就当前有关电子政务的一些宏观问题征集大家的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理想的网络模式
网络是电子政务的基础,也是中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问题比较集中的领域。目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规模没有明确的规定。从省到市、县、乡镇,究竟应该延伸到哪一级、达到什么建设规模尚无统一规定;二是电子政务内网没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体系标准,造成各地区、各部门在建设时各自为政,使得上下级间、不同部门间业务系统无法相连接等诸多问题难于解决;三是如何处理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的关系问题。
因此,在本次调查中,专门设计了一个与网络模式有关的问题——“您认为中国电子政务理想的网络模式是什么”,本题反映出来的情况出乎我们的意外:
有43.26%的受访者选择“互联网、办公业务资源网、涉密内网”的“三网并列”模式,这种模式也是目前最传统、用的最多的网络模式;
有12.36%的受访者认为不需要“涉密内网”,政府网络由“互联网+办公业务资源网”两者构成就可以了;
有42.7%的受访者认为,理想的政务网络是“两网模式”:互联网+涉密内网,俗称“外网”的办公业务资源网基于互联网建就可以,不需另拉光纤铺新摊子。大大出乎我们意料的是,这种“互联网+涉密内网”的“两网模式”在国内的实际中并不多见,只有凤毛麟角的应用,然而却得到了这么高比例的拥护。说明各级政府的信息化主管们,他们思想要比实践更“超前”,也说明互联网的价值正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互联网的潜能有待进一步的开发。详见表15-1。
从这道题目的分属性情况来看,非基层政府喜欢“三网并列”模式,基层政府则更青睐基于互联网的“两网模式”。由此判断,政府网络模式不可“一刀切”,对于一些“涉密信息”量很少的基层政府组织,可以不要求建“涉密内网”,办公业务资源网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建,不必另拉光纤,从而节约社会成本。详见表15-2。
从分区域的对比来看,东部地区政府更喜欢“三网并列”,中西部反而更喜欢“两网模式”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两网模式”。这可能与东部地区信息化起步较早,受17号文件影响,历史上就形成了“三网模式”的基础,而中西部地区起步较晚,反不受传统思维羁绊有关系。详见表15-3。
(二)网络舆论的压力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扩张和中国网民人数的增加,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大。2008年很多著名的网络事件都根源于网络舆论在背后的推波助澜,一些网络事件也对政府的施政理念、行政方式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那么,政府部门如何看待日益风起云涌的网络舆论呢?
根据我们的调查,超过半数的政府(50.56%)认为当前网络舆论的压力“比较大”,有31.46%的政府表示网络舆论的压力“非常大”,认为“不明显”的有17.42%,认为“没有影响”的只有0.56%。可见,从总体上看,网络舆论对政府的压力是“明显”的,政府部门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详见表16-1。
从对比情况来看,非基层政府对网络舆论的敏感性总体高于基层政府,中部省区对网络舆论的敏感性高于东、西部地区。详见表16-2、表16-3。
(三)影响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大问题
部门间信息共享是决定电子政务整体效益的关键。在实践中,部门间信息难以得到及时、有效地共享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导致数据孤岛、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并造成资源的浪费。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设计了五个选项,从答题结果来看,有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认为“管理权限不统一,难以协调”是影响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的最大问题,其余选项依次为“部门利益”(60.56%)、“数据标准不统一”(52.78%)、“现有法律法规不支持”(25.56%)、“其他”(1.67%)。详见表17-1。
从对比情况来看,“管理权限”问题无论在按政府属性的对比中,还是在按地域的对比中,都排名第一。看来“管理权限不统一”问题,确实是影响我国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最大障碍。
(四)绩效考核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的绩效考核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及时精准的考核有助于提升电子政务的实效,节约成本,避免浪费。因此,本调查中特地设计了两道与绩效考核相关的题。
在回答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时,46.89%的受访者选择了“非常重要”,另有40.11%的受访者选择“比较重要”,两者相加,认为绩效考核“重要”的受访者达87%,占绝大多数。从比较情况来看,基层政府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总体上高于非基层政府,中部省区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高于东、西部省区。详见表18-1,表18-2,表18-3。
(五)目前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对于“目前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反映最多的是“现有的考核都偏重于网站”——63.33%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个选项,其余靠前的选项是“政府缺乏评估的内在动力”(53.89%)和“只评测结果而不考虑投入”(43.89%)。
本题在进行对比时未呈现明显的差异性,无论是基层政府还是非基层政府,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无一例外地将“现有的考核都偏重于网站”列为当前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存在的最大问题。可见该问题已比较突出,已经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题的统计情况详见表19-1,表19-2,表19-3。
(六)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困惑
本题也是一道开放式问题,共有161人作了回答,我们按关键词对答案进行了分类。
在所有的“困惑”中,“领导”问题居第一位——有29人的回答与此有关,认为“领导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是最大的困惑;居第二的是“体制”问题——有25人认为当前“管理体制不顺”是最大的困惑;依次为“资金”、“法律法规标准”、“数据共享”、“规划”、“部门利益”和“用户需求”等问题,详见表20。
(七)政府网站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网站是当期政府信息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应用,那么目前“政府网站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呢?回答本道问题的受访者共有 163人。我们对回答按关键词进行了分类,结果如表21-1所示:“服务”以56票稳稳占据首位,其余依次为“互动”28票、“办事”28票、“参与”15票、“公开”14票……。
如果我们按相近词义进行“合并同类项”,将“服务”、“办事”、“审批”三者合称“扩大网站的在线服务”,将“互动”、“参与”合称为“扩大公众的参与”,那么结果如表21-2所示。
(八)中国电子政务的人治因素和法治因素
在本调查问卷的最后,设计了一道开放式问题,让受访者判断中国电子政务的“人治因素”和“法治因素”在总数为100的权重中各自占的比例,以此来监测目前中国电子政务的法制环境。
从反馈的情况来看不太乐观:人治因素的比例高达“71.25”,而法治因素仅占“28.75”。这一数值反映出我国的电子政务法律法规建设目前还不太完善,人为因素对电子政务的干扰太多,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也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去逐步解决。详见表22-1。
三、后记
中国的电子政务缺什么?
首先我们不缺实践,从1993年三金工程到现在,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应用项目几乎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政府领域中,有些项目就算拿到国际上也具有领先水平;其次,我们也不缺理论,从电子政务出现伊始,各式各样的学术观点、概念理论就不绝于耳,有舶来的、有原创的、有批评的、有说教的,始终如影子般伴生在实践的左右。
我们真正缺乏的是“数据”——那些来源于实践第一线,真实地反映当前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数据。因为无论是政府决策还是开展学术研究,数据都是客观、最具有说明力的指标,可恰恰我们在这方面非常薄弱。很多的政府公文、学术文章,在定性部分宏篇大论、夸夸其谈,但定量部分却苍白地可怜。有些引用的数字缺乏出处,来源不明,有些数据纯粹是作者主观臆断,更有甚者干脆用“很多”、“较少”、“非常”、“相当”等语焉不详的形容词一笔带过。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信息化建设》杂志于2008年开展了一次面向全国的“2008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大型问卷调查”,意在从实践中收集第一手的真实数据,为政府决策和开展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本次调查从2008年9月份开始,12月中结束,共历时4个月。采用代表性用户重点调查与普通用户撒网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180份,远远超过了开展统计研究最少50的样本值,而且180份问卷覆盖中国大陆地区29个省、市、自治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在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过程中,我们充满了欣喜,不是因为我们正在做一件前人从没做过的事,而是因为在整理问卷、统计数据的过程中,我们得到的数字时而与我们的事先估计所吻合,时而又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反馈的情况看,至少可以得出两个明显的结论:
第一,各级政府对于电子政务的认识正逐渐趋同。东部和中西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为资金、投入方面的差距,而不是认识上的差距。
第二,网站是目前政府信息化过程中最见效的应用项目。政府上网工程以来的网站建设起到了效果,各级政府也意识到网站的重要作用和巨大潜能。
当然,我们只是做了最基本的数据统计和简单的分析论证,并把这些结果呈现给大家,更多的分析研究有待于读者去进一步挖掘。
【企业招聘现状调查问卷】推荐阅读:
出口企业调查问卷05-10
企业品牌调查问卷06-10
企业需求调查问卷10-01
企业会计需求调查问卷07-03
企业市场调查问卷06-20
制造企业问卷调查11-19
员工离职调查问卷(企业用)08-29
企业咨询顾问调查问卷08-31
外贸企业需求问卷调查11-16
企业员工培训问卷调查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