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钢

2024-06-29

南钢(精选5篇)

南钢 篇1

深度融合互动创新

打造企业发展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在工信部两化融合座谈会上的发言

南钢集团金恒公司总经理 孙茂杰

一、南钢两化融合的现状

南钢具备10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是中国最大的中厚板产业基地之一。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南钢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行业前列,其中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始终稳居行业前三名。2014年预计利润4亿元。

随着产品不断提档升级,南钢已形成十二大类行业领先产品系列,如军工及海洋用钢,是国内第一家通过造船和海洋工程用钢板10国船级社认可的钢厂,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名列前三。船板、船用球扁等应用于军舰制造,与鞍钢一起成为国内军工板材主力供应商; 储罐用钢,液化天然气陆地储罐和船用镍系钢板、石油储罐钢板,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南钢是目前唯一能同时向“三大油”提供陆上LNG储罐用板,唯一能提供20万立方米以上LNG储罐用板;电力用钢,供货国内多个核电项目,成为中核等核电公司的合格供方,并负责起草了风电用钢国家标准,已于2013年实施。南钢两化融合总体发展路径是借鉴和学习台湾中钢、韩国浦项等国际知名企业管理思想和成功实践,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提升,实现了全面的系统集成与业务整合。南钢信息化与工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并形成支撑企业发展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长期以来,南钢十分重视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十二五以来,南钢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更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国内首个炼轧一体化中厚板MES系统上线;2007年1月正式启动ERP工程,投资1亿多元,建成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关键过程的整体信息化系统;2008年6月,南钢 ERP系统整体上线;2009年3月南钢ERP通过工信部“倍增计划”项目验收;2009年9月,销售电子商务和采购电子商务系统上线运行;2011年南钢信息板块核心,江苏金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14年,金恒公司信息化综合竞争力钢铁行业前三位,获得两化融合贯标咨询服务资质。

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南钢形成的拥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架构,该架构基于传统的5层信息化架构,但不强制区分各层次的信息系统,反而十分重视信息化系统之间互相融合,在每一个业务系统建设之前就极为重视数据和业务的融合。目前南钢两化融合建设在工厂自动化层、产线追踪与控制层、计划与管理层这三层的基本完成,正在全面开展L5层的建设,同时优化、深化L3、L4层的应用。作为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南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于8月中旬正式启动,由金恒公司提供咨询服务与指导。通过与标杆和企业自身目标比对,发现差距,明确提升方向,形成《南钢两化融合现状调研评估诊断报告》,该报告作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和建立的基础。根据该报告,分析形成企业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明确管理体系框架,包括管理手册和20个程序文件;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梳理作业规程和记录文件,记录文件以信息与自动化系统支撑为主;同时,对380项现行业务流程进行再梳理和优化。经过3个月的努力,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编写完成并发布,并纳入协同办公知识库统一管理。目前已进入内审和管理评审阶段,预计12月中旬提认证申请审核认证。

二、南钢两化融合的成效

(一)精益生产,柔性制造

精益材料设计:以生产订单为核心,结合炼钢、轧钢各工序生产标准及作业条件,创新性的采用四阶段设计方法,组合多个订单进行自动材料设计,实现了余材最少化、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各类损耗

优化计划排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快速收集生产数据,实时掌握生产节奏,动态调整生产排程,使现场管理能做快速反应已不是遥不可及。炼钢厂上下工序配合紧密度高,各生产工序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需要一个有效率的排程及监控工具来组织生产,炼钢动态排程系统即是担负这样的重任。

柔性过程制造:打破传统的以炉次为单位执行炼钢计划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转炉出钢量波动,造成炼钢计划执行率低的问题,提高炼钢生产组织水平,减少余坯切割损失。系统上线后,计划外余坯减少60%以上、计划板坯未产出量减少60%以上,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以上,有效提高合同兑现率,降低板坯库存。

订单全程追踪:采用多种接口技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实现生产数据的高效采集,以用户订单为中心管理各工序的生产进程量,提供订单的生产全过程状况信息,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JIT生产与交付

基于客户精确需求、精确制造、精确配送的一体化方案。船板分段定制配送,供应链协同创新,促进经营模式转型。南钢的准时制生产配送模式是对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进行一种变革创新,通过延伸销售与客户协同设计最终产品的用料,组织定制化、精益化、柔性化的生产,提供敏捷、准时配送交付,为下游行业精益精准生产提供服务,最终打造综合成本最优的价值链。现在已在船板上试行船板分段配送。船厂钢材利用率至少可以从90%左右提高到95%以上,库存从2个月降到7-10天,造船周期缩短三分之一以上,人工数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成本日清日结,动态管控 全面的系统集成与业务整合,真正将企业的产、供、销数据与财务无缝集成。生产数据经由抛帐表实时自动转换为成本帐务数据,物流交易核算帐务即在此一流程中完成,可提升管理时效。

(四)新一代能源与环境管理(EEMS),助力企业系统节能减排

南钢能源环境管理系统EEMS是一个集能源数据采集、控制和集中的管理调度、供需平衡、能源预测分析和优化、环境数据采集和监控、环境分析和评价为一体的管控一体化计算机信息系统。EEMS为能源环保工作提供了可视化管理手段,促进了扁平化管理。实现了“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闭环管理模式,提升了现代化管理水平。

1.创造性的建立节能与减排的整合平台EEMS,实现联动效应,把经济运行与环保效益结合。

2.智能能源管控子系统,在重点生产厂建立能源管理子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对主要设备根据生产节奏进行用电控制,实现产线节能5%的目标。

3.同时在EEMS建立能源数据长时存储和历史数据分析功能,为能源管理人员提供能源分析和优化的有效手段

4.环境预测和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功能 5.创新性的环保地图管理功能

(五)产品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企业精品制造 依托强大的信息网络和系统功能,使精益求精的质量管理理念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全方位、全流程的质量控制。遵循从原料到成品的质量一贯设计思想,系统覆盖从前端订单接收、合同评审、产品设计到后端制造工艺、判定放行、质量保证的全流程各个环节,实现产品制造过程质量的全面跟踪和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为客户提供高品质、零缺陷产品。2013年南钢的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高潮,本次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以补全完善质量管理业务流程,深化质量数据利用为主要目标,实施了《质量稽查管理系统》、《过程工艺参数数据采集二期》、《离线质量分析与诊断系统》等三个系统。通过《质量稽查管理系统》实现产品质量现场检查的信息化管理;《过程工艺参数数据采集二期》则在一期的基础上扩大了覆盖范围(参数更多、产线更全);《离线质量分析系统》则是南钢在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促进业务管理水平提升上的一个重要的尝试,该系统将首先实现质量报表、关键技术质量指标和生产数据追溯的整合,以统计分析技术来实现产品质量的追溯与分析,第二步将依托SPC控制图分析,实现南钢产品质量分析从常规的统计分析转向过程稳定性分析的目标。

(六)可视化管理,在线实时提高作业效率 用料降本:在目前的市场形式下,钢铁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成本的竞争,而成本的竞争集中体现在铁区成本的竞争。铁区成本占钢铁企业总成本的60%以上,用料是否合理,是铁区生产的关键,关系到铁水的质量与成本。传统的方式只能靠人对原料的质量信息进行收集,各种资源量也无法有效掌握,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把原燃料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及生产管理等业务进行贯通,把库存信息、资源信息、质量信息、价格信息进行整合,实现从公司到分厂的一级配料计划,支撑铁区的合理配料与用料,对用料进行模拟,在实际生产之前即可预测各种原料的用量、铁水的质量、有害元素、成本等信息,通过配料计划与配料实绩的对比,分析各种用料的消耗差异、成本差异及质量差异,通过配料计划、执行、实绩、分析、优化的循环,使得配料不断趋向合理,并自动生成优化方案,指导铁区用料,通过一级配料计划的循环模式,每年降低用料成本1000万以上。

铁水成本控制是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的关键。为配合铁前用料结构调整,我们利用信息系统创建了铁前原料结构优化回归模型,建立了煤、铁矿料配比数据库,结合原燃料的品种、成分、性能进行合理配比,指导以最低的采购成本、最合理的用料结构、最优的消耗来控制生铁的成本。

铁水调度实现铁水罐管理、出铁计划、出铁管理、铸铁站管理、铁水罐运行动态监控等功能,提高了生产协调的工作效率,加速了铁水罐周转效率,减少了铁水温度的损失,为品种钢的生产冶炼提供了质量保证,为铁前、钢后各部门的生产管理提供了信息共享平台。

(七)智能远程计量无人值守,物流准确、高效 通过运用多种物联网技术,如:RFID识别、IC卡读写等,对过磅车辆信息进行验证,保证过磅车辆的唯一性,实现磅房计量自动化,降低人力成本;运用视频监控、过磅图片抓取、红外限位等技术,实现磅房计量无人值守,并且确保过磅数据的准确性,提高过磅效率。南钢成功实施远程集中计量项目后,司磅员减少近50人;过磅效率大幅提高,司机插卡到结束计量平均15秒左右,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八)推进智能制造

关键工序智能控制,炉前钢水测温和采样的机器人应用。为满足欧洲汽车制造商需求,国内首家在长材领域进行坯料按支管理模式,钢坯自动标印、识别、跟踪,产品质量信息按支全程追溯。目前已在实践中运用的有炉前钢水测温、采样机器人,坯料全自动标识,坯料智能识别、全程自动跟踪等。

(九)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生态圈—E化供应链协同平台

以采购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系统、销售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银企直连等系统为基础,结合云服务、加密数据传输、CA身份认证、网络电子支付等信息化技术,在供应商、南钢、客户之间打造贯通上下游的整体供应链平台,初步构建以南钢为主力的钢铁产业供应链。

(十)助力企业改变运营模式—电子商务 供应链协同 目前,南钢已建成企业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同时提供采购电子商务、销售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等四种服务。通过信息提供与交互式沟通,可以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营销更具有针对性。为客户提供订单信息查询、生产信息跟踪、质量证明书远程打印等多种服务,同时运用与客户信息系统对接、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手段,把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客户。

(十一)第三方钢铁电子商务平台——金陵钢铁网 金陵钢铁网是国内最大最具特色的中厚钢板余材现货电商平台,拥有自己的加工配送中心和仓库,可以为客户提供更成熟的全方位服务。金陵钢铁网还是全国唯一365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的钢铁超市,将原来打包销售的余材变成单板零售,大大提升余材利润空间,同时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金陵钢铁网有真实客户可形成实际交易,钢厂愿意将其资源上网销售并支付佣金。客户分为直接厂家、直接厂家定点供应商和中间流通商,现有注册客户5000余家,客户购买率接近100%。对客户采取发展与淘汰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对于3个月没有订单的非优质客户,直接冻结查询和操作,以确保优良客户的权益。

“金陵钢铁现货电子商务平台”自上线以来,预计到2014年底,累计销售钢材195 万吨,实现电子商务累计收入75亿元。

(十二)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全息仓储管理

以地图形式显示全厂库位、库存量、库存状态等信息,可链接到各库位全景图。仓库货场全景:提供2D仓库货位动态全景图,显示各货位位置、存量、状态等信息;并可链接到货位立体图。

(十三)推进移动应用,打造移动南钢

当前,移动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也正在推动着企业办公模式的变革。

由金恒公司研发的“移动南钢”为企业提供面向内部员工的管理、沟通和业务处理服务,实现ERP生产快报、咨讯、业务处理、消息推送等功能,成为“移动的ERP”。

企业生活服务是以一个企业为核心,以职工文化生活、福利、企业后勤服务等为核心服务内容,将企业内部餐饮、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公务招待等企业服务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优势资源,为员工、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拓展周边资源,建立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O2O生活服务平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企业生活服务平台,建立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生活服务领域的供应链生活圈。利用无线网络技术,以移动终端为载体,实现生产和物流的无缝集成,实现数据快速、准确、可靠的自动采集,产成品物流与信息流的同步,提高作业效率和仓储物流管理水平。

此外,南钢应用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数字化南钢”、“移动南钢”、“智慧南钢”。建成以ERP整体产销系统为核心的“集成融合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生产、销售、质量、采购、财务等领域的全面信息化。依托各系统的集成融合,南钢已成为行业内“覆盖面广、功能强、高度集成”信息系统建设的典型。2010年7月,“南钢集成融合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被评为“冶金科技一等奖”。;2010年9月被工信部授予首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节能减排试点示范企业”;2012年被工信部授予首批“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2013年,入选工信部“电子商务集成创新示范企业”。

今天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跳出ERP、SCM、CRM等单独应用的思维模式,而是从商业模式和业务流程出发,俯瞰几十个、百千个工作流程的应用以及其背后可配置、松耦合的支撑系统,关注并支持企业业务动态调整,同时保持业务的连续性。从价值链的角度,使企业、客户、服务商和供应商之间无缝集成,在人员、技术、管理和运营等方面实现协同,用信息流动换取时间、空间,去除不必要的不创造价值的环节和物质流。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的广度、深度、力度和频度的不断拓展与加强,信息技术与业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实现业务架构与IT架构的一致和融合成为必然。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只有建立随需而变的新的商务理念,只有通过柔性的流程才会更好地应对市场、更好地实施变革和创新,也才能提高企业的响应能力、运作速度和盈利能力。

因此,在实现与设备、业务、管理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企业内部以及价值链上的流程融合是新的大趋势,也必将促进流程的增强,进而形成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在南钢两化融合实践过程中,南钢信息化团队在用信息化提升企业业务的过程中,卓有成效的业务提升实践也在不断完善信息化解决方案,培育了团队综合技术服务能力。2011年,南钢信息化团队从主业分离,成立金恒信息公司。经过3年多的发展,成为江苏省软件企业,通过ISO9001和3C认证,具有CMMI ML3资质、建筑智能化三级资质,获得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资质,2014年销售收入3亿元,在钢铁行业信息化领域形成了综合竞争优势,具备了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条件。

南钢计划依托金恒信息打造南钢信息产业园区。通过未来3-5年的努力,投资10亿、规划用地1000亩、员工3000人,形成年产值100亿、利润10亿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打造成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南钢最具竞争力的领域之一。

三、南钢两化融合遇到的问题

(一)两化融合贯标体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中国首创、对企业管理、技术、人才有较高的要求,建议在502家试点企业中,抓住一批行业典型示范企业(比如100家),重点支持,形成经验模式,推广普及。

(二)两化融合进入深度发展阶段,建议示范企业建立CIO制度,从战略、规划、执行层面全面构建、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深层次落实两化融合工作,高水平实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打造可持续竞争优势。

南钢 篇2

突出钢铁主业的转型升级, 做精做强钢铁主业板块

围绕将南钢建设成最具竞争力和最具特色的钢铁企业目标, 以先进产能置换落后产能, 实施大力度的技术改造, 使老区“脱胎换骨”, 整体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 在工艺装备方面, 实现现代化、大型化。

结合老区淘汰落后, 全方位加快主体工艺装备的升级改造, 建设一批技术先进、节能高效、清洁环保的大型化和现代化生产设施。届时, 新南钢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将大幅提高, 设备新度系数达到0.75, 企业装备档次和总体规模全面提升, 困扰企业多年的高能耗、高排放问题也将得到彻底解决, 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

2. 在品种质量方面, 实现全面提档升级。

我们将根据国家产业政策, 重点开发关乎能源电力、汽车制造、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六大类钢材品种, 使板材和棒线材两大系列产品的档次全面获得提升。届时, 南钢将全面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标准, 全面从事优质绿色产品生产, 大力推进品牌战略, 全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3. 在节能减排方面, 成为绿色环保的典范企业。

南钢在转型发展过程中, 将以应用绿色科技为动力,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配套采用高炉和转炉干法除尘、厚料层烧结、高风温、高喷煤、高富氧、高炉余压发电、转炉煤气回收、连铸坯热装热送等行业成熟的节能降耗技术, 同时还计划采用近年来新发展的焦煤分级处理和调湿技术、高压干熄焦技术、热导油换油技术、烧结余热发电技术、高炉渣显热回收技术、转炉烟气余热发电技术等, 使南钢节能技术的应用水平走在行业的前列。

南钢主业完成转型后, 主业优势将十分突出, 并能在周边地区形成以南钢为核心, 涵盖多领域、多层次的钢铁配套产业集群, 强力带动南京六合、浦口两区的经济增长。

围绕为钢铁主业配套支撑, 形成新的六大非钢产业板块

1. 大力推进资源基地建设, 在资源板块取得重大突破。

围绕大力提高供应链的安全性, 我们决定向产业链上游延伸, 进军煤炭、铁矿石行业, 在资源保障上实现转型发展。用三年的时间, 实现焦煤自给率达到1/3以上, 力争达到1/2;铁矿石自给率达到40%以上, 力争达到50%。

在焦煤方面:南钢已成功投资安徽金黄庄煤矿、贵州淞河煤矿、临涣焦化三家与煤炭相关的企业, 2012年项目全部达产后, 可年供应南钢1/3焦煤55万吨、焦炭50万吨, 使南钢自给率达到24%左右。

在铁矿方面:已投资安徽金安矿业, 参股冶山铁矿。每年供应南钢精矿粉100万吨左右, 铁矿自给率6.7%。今后两年, 要争取实现2-3个铁矿的合作。

我们还高度关注在国内外建设废钢、合金基地, 力争此项工作与焦煤、铁矿有同步突破。

2. 大力发展产品延伸加工产业, 在延伸加工板块取得重大突破。

围绕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重点向汽车、高铁、风电、船舶、管道、化工等重点产业链延伸, 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 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钢铁产品延伸加工企业, 吸引一批国内外有较强实力的公司落户南京, 这样不仅使南钢产品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同时也能增加劳动力就业, 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巨龙钢管项目:中石油渤海装备集团巨龙钢管有限公司选择南钢作为管线钢供应基地, 与南钢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铁路扣件项目:南钢与德国福斯罗扣件系统 (中国) 有限公司合作, 在昆山建设生产基地, 南钢每年直供钢材4-5万吨, 实现产值11亿元。2010年2月?, 福斯罗新增两条全自动连续式铸链带热处理线, 形成年产1000万套扣件的生产能力。2010年4月, 福斯罗二期项目建成, 目前, 已占国内高速铁路弹条约40%的市场份额, 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我们将进一步寻求与福斯罗扣件系统 (中国) 有限公司的合作。

矿渣微粉项目:南京南钢嘉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16亿元, 投资3亿元。该项目属于循环经济项目, 主要利用高炉矿渣、钢渣、粉煤灰等固体废物生产矿渣微粉, 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一期建设两条合计120万吨年生产能力的矿渣微粉生产线已经投产, 项目年产值达3亿元。即将建设的二期项目, 建成后总规模将达到24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 同时考虑建设钢渣和粉煤灰的生产线, 年总产值将达到约8亿元。

南钢还将进一步寻求与国际跨国公司合作, 南钢提供高端加工材, 利用跨国公司市场优势, 打开国际市场。进一步细化船用钢配送及深加工, 与船厂联合研发高防腐蚀性能钢板。高度关注和跟踪风力发电、海工装备、高速铁路道岔、贝卡尔特金属制品、汽车冷镦零件加工等项目。争取在“十二五”末, 使南钢钢材年自供自销量达到100万吨。

3. 整合并壮大现有钢铁物流业, 在物流板块取得重大突破。

南钢1000万吨规模形成时, 进出物流总量4500万吨, 进出物流总量比目前净增约1550万吨。如此大的物流量本身对地方经济就是一个强力的拉动。以服务南钢为主, 整合并发展物流业务, 形成新的业务增长板块。一是计划与南京港口集团合资, 共同开发利用长江深水岸线, 建设沿江大型深水码头。二是与南京港口集团、武家嘴村合作组建海江航运公司, 使航运能力从目前可控船舶9艘、运力7.46万吨、年运量413万吨, 发展到可控船舶23艘、运力21.6万吨、年运量1520万吨。三是打造“江北钢铁物流园”。设想规划占地300亩, 投资2.5-3亿元, 形成30万吨以上静态仓储规模。园区涵括服务、交易、仓储、加工配送等四大职能, 争取使之成为江北乃至苏北地区钢铁产品集散加工地。

4. 加大科研机构建设力度, 在技术开发板块取得重大突破。

成立钢铁研究院:在现有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 联合国内外知名研究院所, 建设开放式钢铁研究院。规划配置院士、博士、国外专家团队40人以上。下辖新一代产品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及试验工场和测试中心, 开发国际前沿钢铁技术, 为南钢转型升级服务。聘用国际一流专家参与南钢品种研发, 开发适于南钢的新技术。计划研发费支出额占当年总销售收入比例由2.15%提高到3.5%以上,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当年产品总销售收入比例由35%提高到50%以上。在做强自身的基础上, 通过对外输出技术, 实现企业新的效益增长。

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围绕生态工业建设目标, 以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为突破口, 依托研究院研发平台, 研究利用钢渣开发硅酸盐微晶玻璃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并应用于光学、电子、宇航、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开发环保型改性剂生产技术, 以全新的产业链网来实现粉煤灰的多重利用。进一步提高含铁尘泥及含铁废料综合利用水平, 分解和消化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资源, 并将其加以循环利用, 实现原料和资源的充分循环利用。

做大信息化产业:高水平推进“两化融合”, 充分发挥南钢信息化的领先优势, 以现有的信息公司为基础, 整合自动化运维力量, 以独立法人--金越公司为平台,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 面向社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使之成为南钢新的效益增长点。计划到“十二五”末, 金越公司将拥有300名专业技术人员, 实现年产值2亿元。开发形成20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 达到国际CMMI四级资质及国家信息系统集成二级资质, 使其成为业内知名的全面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5. 充分发挥平台和人才优势, 在贸易板块取得重大突破。

在外贸方面:充分利用南钢国贸公司和香港公司两大平台, 做大做强南钢进出口贸易。加大铁矿石资源贸易力度, 重点瞄准市场上各类贸易矿, 适时截取市场较好的贸易资源, 开展第三方贸易。扩大钢材产品出口。跟踪国际市场钢材行情, 重点开拓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市场。在内贸方面:扩大现货公司和供应部两大内贸平台职能, 积极拓展国内贸易渠道和贸易方式, 尝试直接代理其他钢厂产品和原材料供应等, 在做大贸易量的同时, 实现有效的增益。

6. 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 在金融板块取得重大突破。

由于国际三大矿山的股东主要是国际知名的财团和基金, 他们通过炒作, 赋予铁矿石和钢材以金融属性, 利用资源垄断的优势, 最大限度的掠夺了钢铁企业的利润。今后南钢将加大股票市场运作力度, 深度关注、研究和参与矿石掉期交易, 通过加强市场研究, 发挥熟悉钢铁行业, 了解矿石和钢材市场的优势, 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密切联系, 力求准确判断市场走势, 通过矿石期货与钢材现货的对冲, 实现钢材的保值。同时, 加强财务融资工作, 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金融市场的利差, 加强对贸易方式和结算货币的研究和选择, 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成本。

南钢“登山者”孙茂杰 篇3

南京钢铁是上市公司,业务增长快。如果信息化项目失败,将给公司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孙茂杰临危受命,实施过程异常艰难,但同时也创造了诸多第一,并获得钢铁行业信息化、首个国家冶金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们实施信息化的过程就像爬山,鼓着劲,一路向上,也顾不得看四周的风景。”孙茂杰说,当时要“挑战极限、创造奇迹”,根本不敢想失败的后果。

孙茂杰究竟经历了哪些危机,他为何要做一名艰辛的“登山者”?

临危受命

1993年,孙茂杰进入南钢工作。2007年8月,担任ERP项目部总经理。

此刻,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南钢成立于1958年,后改制为集团公司,2000年在上海交易所上市。2003年,南钢资产重组为非国有控股公司,具备年产800万吨钢、材的配套生产能力。就是这样一个老厂,在2005年提出ERP项目,2007年选定合作伙伴,开始实施。南钢需要信息化提升业务水平,支撑南钢的快速发展。

然而,就在实施的前夜,原管理信息化的老总因为身体原因辞职。孙茂杰临危受命,接到上级通知,由他全力推进ERP项目。按照传统观点,这种做法犹如行军打仗前更换统帅,三军必乱。

孙茂杰承受着巨大压力。

不仅老总看着他,项目组100多号人也在看着他,还有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系统商都在看着他。

为什么会选择孙茂杰,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孙茂杰毕业于东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当年进入南钢;1995年前搞财务电算化;1995年〜1999年做了四年机关团委书记;1999年,孙茂杰29岁,担任机关工会主席。这是南钢历史上最年轻的工会主席,“整天与一帮老头开会探讨问题。”担任四年工会主席之后,孙茂杰又做了四年投资业务。

“每一次工作变动都是‘被动’的,不是我主动要求的。做政工工作体会最大的是如何协调资源,维护每个人的利益,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而做投资工作,又让我深入研究了企业业务。”孙茂杰说,这四年的投资生涯,让他不但了解了企业的全部业务,也有空学习并拿到了两个硕士学位。

也许,这一切都是为实施ERP而准备的。

集团有人分析,孙茂杰是信息化带头人的不二之选。理由很简单,他做过政工工作,懂得组织协调;又懂业务,了解各个环节的运作;还懂财务,加上是计算机专业出身,非他莫属。“别人来组织实施项目也能成功,但不一定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孙茂杰会做什么样的工作?

同一个梦想

从业内看,南钢的信息化基础不算最好,也不算最差。

原来南钢有一个计算机室,负责集团信息化,实施了“软硬”环境,搭建了主干网络,完成了几个系统的建设,见效明显。

为了实施信息化,2005年,南钢调集各个业务部门的骨干,在计算机室的基础上,组建了信息与自动化公司,当时人数有50多人。

在选型时,南钢考虑过SAP、甲骨文,最终选择了中国台湾的中冠。“可以简单认为,标准化生产、产销结合不紧密的公司适用于套装的软件。而像我们这样,产销结合紧密、以整合财务为核心的钢铁公司,需要一些定制化和自我开发的功能。”孙茂杰说,严格说,套件和定制开发各有利弊,业内始终没有定论,最终要看钢铁企业自己的需求。

孙茂杰主管信息化之后,第一件事情是了解这两年的全部规划,因为这时已进入详细规划设计阶段,“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第二件事情就是重新鼓励大家的激情,以凝聚信息化团队为目标,一手抓管理,一手抓项目建设。

南钢信息化项目总体实施的费用是2亿元,ERP的费用大概是6千万元。如果这个项目不能按期建成并达到预期目标,以后的1.4亿元的项目又该如何保障实施成功?

作为一把手,孙茂杰以身作则,创造开放、透明的团队工作氛围,自己把办公桌放到项目部简易房中,与多方合作团队现场办公,共同加班,整天泡在现场推进实施。

“项目组的人员广泛,有本土的钢铁公司和软件厂商的人,如宝信、红河谷、用友等,也有中国台湾人和韩国人。我对他们的要求是,不管你是哪里人,做什么的,来到南钢就是为了帮助我们实施系统,我们有同一个梦想。”孙茂杰在工作中推行“明责、履责、问责”制,提高了执行力。

如何理解做事的激情和梦想?对南钢项目组的人来说,这并非空话和套话。举例说,中国台湾中冠公司在大陆同时开展几个钢铁公司的信息化项目。为推进南钢ERP,有一位副总常驻在南钢,一碰到问题,南钢人不管什么时间,甚至在半夜两点也会给这位副总打电话。有一次,中冠公司的一位负责人从台湾来到中冠公司在武汉的分公司,并没有对南钢透露行程。而南钢知道该信息之后,正好有问题需要他解决,立即连夜开车追过去,当场提出6、7个问题。这位负责人立即表态,要求驻扎在南钢的副总解决和落实所有的问题。

“通过这一系列事件,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双方还建立了一种合作的机制。”孙茂杰回顾说,这让系统集成商感觉到南钢人的确是把实施ERP当作一件事业来做,非常执着。并且,南钢在谈问题时,从来不提出过分的要求,而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死里逃生”

对孙茂杰和他的团队来说,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失败”这个词,因为他们以及南钢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业内有些钢铁公司,在实施财务和业务模块集成的时候,屡次失败,而且拖得时间也越来越长。正如“一鼓作气、二鼓而衰、三鼓而竭”那样,成为习惯性失败。

南钢在2008年2月也碰到了最难实施的财务问题。孙茂杰在动员会上提出“挑战底限、创造奇迹”八个字,其实,还有四个字他没有说,那就是“死里逃生”。

孙茂杰给集团汇报时说,2月15日之前系统必须上线,如果不能上线,则承认系统失败。其实他是留有余地的,预计系统到10日早晨结束。但过了2月10日,系统仍旧没有动静,领导急了,天天要求汇报进度。这时候,孙茂杰比谁的压力都要大。

整个2月份,项目组所有人员都在加班。按照中国台湾公司的做法,现场实施的两个工程师只能呆一周,第二周必须要休息,否则违反休假法规。正是看到南钢的这种“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做法,这两位工程师主动要求留下。

严峻的还有外部环境。另外一家钢铁公司也在同步实施财务系统,开工早,但没有完成,阻力重重,这对南钢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还有一个实事是,南钢每年的财务报表截止到到2月中旬,如果在这个时间段没有实施成功,那么,只能等到下一个财年才能实施,这也就意味着,留给项目组的时间不多了。

“如果实施失败,这意味着明年需要重新做一遍。而重新做一遍不仅仅是投资上的失败,也造成人员心理上的疲惫。许多项目又要重新开始学习,重新梳理,这对项目组而言,又是一个折磨。”孙茂杰坦然说,“说什么也不能再来一遍了,整个过程太痛苦。”

从2月1日到2月15日,项目组所有的人天天加班,每天订的盒饭就有100多份。他们通常工作到半夜,躺一会,又起来继续工作。有一位工程师连续加班40多个小时,还有一个工程师压力过大,精神都要崩溃了。“那时候我最担心的就是他们的状态,如果倒下了,这个项目就完了。”

幸运的是,在所有人的通力配合下,项目终于在2月14日凌晨顺利上线。而上线之后,孙茂杰痛饮一大杯白酒,为了庆祝,也为了感谢所有的人员。这时候,项目组的几个工程师相继住进了医院,因为压力忽然释放,他们被疲惫击垮。

为什么财务系统如此重要?

财务是整个ERP系统的最后一环。如果财务实施成功,所有的账单能对上,说明企业业务系统是融会贯通的、是正确的。“就如做数学公式,计算了半天,结果对了,才能保障前面所有的计算是对的;结果有误,那么前面计算再多也没有用。”换个比喻就是,“财务上线就如同千根线、万根线最后汇集到一根线上。哪一个根线出了差错,都不会成功。”

而对于中国台湾的中冠公司来说,南钢无形中又成了他们的标杆性企业。“之前,他们设想过,良好的ERP系统应该像我们这样的,时间进度准,效果良好。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难出现这么完美的项目。之后,中冠可以对其他钢铁企业提出同样的要求,并且说,如果你做得不够好,是因为你不具有南钢那样的执行力。”

激发团队力量

在整个项目中,孙茂杰难不难?

难。

项目成功,所有项目组的成员都在承担着风险,但最后,风险一股脑压在孙茂杰身上。“如果失败,我罪责难逃。但如果我认为方向是对的,所有人就必须要坚持向前走。如何保障实施成功?那就是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孙茂杰多次给项目组打气说,出了问题他个人承担。

他认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须激发团队的斗志,让大家明确目标。其次是整合资源,然后释放所有成员的力量。比如在切换EMS系统时,任何一方都认为无法实现,几家钢铁厂也认为不能这么做。孙茂杰与厂商交心,探讨这么做对不对。如果对,为什么大家做不了?他发现难点在于整合,于是授权给韩国人领队。因为孙茂杰对该人的技术能力、项目管控能力都非常了解。授权之后,孙茂杰听从韩国人指挥。最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真正实施了质量一体化的工作。

“南钢要发展,信息化可以提供支撑作用。我们把信息化当作一个事业来推进,要让南钢在竞争中保持不败的地位。现在南钢的竞争力位于同行业中第三,但如果没有信息化,如今会是什么局面?虽然说支撑南钢成功有许多因素,而毁掉其中的一个因素如信息化,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亮点。”

“对于我们来说,信息化是责任,我必须要保障这个项目成功,必须要和团队一同成长。等团队成长和系统成熟之后,我们就具有了更大的平台,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更好地精细化管理,更快地响应客户需求,以及帮助南钢更好地应对市场。”

总结这个项目,孙茂杰说:“我们所有人做的就是一件事情,就是为了登山。大家拧成一股劲,没有时间四周张望,在爬到中途感觉到累的时候,还不能停下来。如果休息一下,可能连山顶都上不去。”在这个过程中,孙茂杰感受到了团队的激情,也明显感受到“做事情的确需要一个氛围,大家需要精神支撑才能做完事情。”

“做信息化的人实际上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杠杆,但杠杆怎么用好,不能依靠搞信息化的人,而是需要企业其他人,如各级领导的支持。反过来说,做信息化的人也要让别人学会使用杠杆,制造让人人都能会使用的杠杆。”

观点

CIO是责任,非权利

孙茂杰认为,CIO应该是一种责任,而非权利,中国人更容易接受责任。当被赋予了权利的时候,这个职位已经发生了变化。如果从这个角度看CIO的话,那么,企业更容易接受这个职位,而非像现在这样,连几十个人的小公司都要设置CIO职位,太过于看重权利。

“信息化和财务一样重要。财务是资金流,信息化是信息流,或者说现在的资金流是依托信息流来实现的,尤其是高度信息化的企业,像宝钢、南钢这样,没有信息化,企业的资金流和业务就无法运转下去。所以,企业应该清晰定位信息化,从而来定位CIO的职责。”

孙茂杰总结说,摸索信息化是有代价的。哪家企业最先看到信息化存在的形式,能够适应这种形式,在机构设置上和CIO职能划分上加以考虑,它就能够找到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它就可能会走到前面,反之,企业则会被动,要付出代价。

南钢的门禁系统上线后,车流量下降33.5%,治安案件下降21.51%、刑事案件下降17%;2010年销售电子商务系统实现网上接单348万吨,占钢材销售的58%。(文/吴玉征)

背景资料

南钢ERP系统简介

南钢ERP系统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集中一贯制管理理念,采用一致的编码规划、统一的数据交换机制,建立公司产销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平台。整个系统包括生产、质量、销售、财务成本、购储运、人力资源、设备、公文、信息运作平台等ERP9大系统71个子系统,同时建设物资计量、检化验、MES二期、EMS二期、销售电子商务、门禁管理、铁路运输等7个支撑系统。南钢16个系统建设总投资9000万元,支撑系统总投资3000万元。

2009年,南钢通过一级的生产计划、板坯的多订单优化设计和订单进程的实时跟踪,中厚板产品余材率比上线前同期降低3%以上,吨钢综合能耗比上年同期降低18.4kgce/t标煤,设备维修费用比上年同期节约1.34亿万元,公司主体平均库存资金比上线前降低10.37亿元,2009年信息化贡献的效益达6000万元以上。

南钢宽炉卷轧机工艺分析 篇4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南钢”) 宽炉卷轧机生产线是以150 mm× (1 600~3 250 ) mm在线调宽大型板材连铸机、3 500炉卷轧机为核心设备, 采用coil~plate工艺的宽中厚板卷生产线, 全线采用了“紧凑、连续、经济”为主导思想的转炉-精炼-连铸-轧钢-精整紧凑布局的短流程方式, 炼钢与轧钢合为一体。占地面积约189 400 m2, 其中轧线设备总重量为20 400 t, 总装机容量为82 000 kW。设计年产钢坯106×104 t、钢材100×104 t, (其中钢板75×104 t、钢卷25×104 t) 。

工程于2002年5月18日启动, 2004年6月26日转炉出钢投产, 2004年9月27日轧出第一块合格钢板, 12月16日, 第一卷宽2 000 mm×15 mm的板卷轧制成功。从2005年5月实现钢板产量9×104 t, 达到了年产100×104 t的设计产能。

1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

1.1南钢宽炉卷轧机生产线工艺流程

如图1所示, 南钢宽炉卷工艺流程为转炉-中等厚度宽板坯连铸-卷 (平) 轧-钢卷 (钢板精整) , 是在TSP工艺 (电弧炉 (或转炉) 炼钢→钢包精炼→薄板坯连铸机→步进式加热炉→高压水除鳞机→立辊轧边机→单机架斯特克尔轧机→层流冷却→卷取机) 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中厚板卷生产工艺, 该生产线既包括TSP工艺, 又增加了钢板在线成块、自动喷字打印、堆垛、打捆、超声波探伤等精整线功能。

连铸与加热炉为紧凑布置, 间距仅有64 m, 可以实现直接热装 (DHR) , 热装温度 ≥750 ℃。生产线产品厚度定位为4.5~50 mm, 采用了最简单的单机架炉卷轧机配置形式。炉卷轧机先作为粗轧机, 将板坯轧制至25~80 mm厚的中间坯, 然后在同一机架上完成几个精轧道次。成品厚度≥12 mm时, 可以直接轧成钢板或钢卷;成品厚度<12 mm时, 利用卷取炉进行卷轧, 然后轧成钢板或钢卷。因此, 有传统的中厚板生产、TSP钢卷生产、卷轧钢板生产3种不同的轧制模式。

1.2主要设备介绍

1.2.1 加热炉

步进梁式加热炉采用了法国STEIN数字式脉冲烧嘴控制技术。炉内宽度18.6 m, 有效长度28.8 m, 采用混合煤气作燃料, 可加热板坯230 t/h, 加热板坯厚度为150 mm, 宽度为1.6~3.25 m。加热最大板坯重量为67 t。板坯温度差可控制在目标温度±20 ℃以内。

1.2.2 紧凑式单机架炉卷轧机

从加热炉出来的板坯经过高压水除鳞后, 送入steckel轧机机组, 该轧机机组由四辊可逆式轧机、立辊轧机、机前机后卷取炉组成, 卷取炉温可在900~1 050 ℃范围内调节, 卷取炉转筒直径为1 980 mm, 炉内轧件最大外径可达2 850 mm。采用宽板大穿带角度穿带技术 (角度达43°) , 可调节的两片式导向板系统能够确保轧件在大角度安全进入转鼓的槽口, 实现宽度达3 200 mm的67 t最大坯重的卷轧, 并且采用圆形结构以及封闭式炉底设计, 可以节约能耗, 减少高温对辊道等设备的损坏。

四辊可逆轧机轧制力高达8 000 t, 刚度为8 000 kN/mm, 可以满足高强度、高韧性钢控制轧制的需要。采用电动压下及液压调节系统空载设定辊缝, 在轧制过程中采用下布置的液压厚度控制系统 (HAGC) , 其具有带载调节、控制精度高、响应快、轧制线高度快速可调等特点。设有工作辊正弯辊装置 (WRB+2 500 kN) , 配合工作辊温度和热凸度控制的分区冷却系统, 可以进行板带凸度和平直度的控制。采用卷轧模式, 轧制最大速度可达11 m/s (通常在5~6 m/s) , 有利于提高产能、改善产品质量。采用L1~L3级计算机自动化控制, 具有人工智能模型, 能够实现多坯TMCP轧制。为了保证产品良好的表面质量, 轧机前有高压水粗除鳞装置, 同时轧机上装备了高压水精除鳞装置, 均采用了变频控制, 出口压力大于18 MPa。

1.2.3 飞剪、层流冷却

飞剪最大剪切力为1 700 t, 可以在950 ℃温度以上剪切厚度40 mm的普通强度钢板, 也可以在750 ℃温度以上剪切最大厚度25 mm的X70管线钢, 最大剪切速度为2 m/s。飞剪可以用来进行平板分段。

层流冷却区域长度为46.5 m, 分为加速冷却区、粗调区、精调区3部分, 采用U形上集管和直管下集管, 最大设计水量为15 021 m3/h。南钢不但实现了原有设计中钢板冷却工艺, 还自主开发了TMCP工艺第二阶段中间坯冷却工艺, 两种均实现了全自动功能。采用冷却钢板工艺时, 对于21 mm厚度轧件, 最大冷却速率可超过22 ℃/s, 对于17.5 mm厚度轧件, 最大冷却速率可超过28.8 ℃/s。

1.2.4 地下卷取机、热矫直机

地下卷取机卷取的最大钢卷宽度达2.5 m, 厚度达20 mm, 最大卷取强度600 MPa。

西马克承建的热矫直机, 带有如弯辊功能、上辊系左右及前后倾动、分组传动等板形控制技术, 它完全由计算机二级模型自动控制, 目前已使用的最大矫直力为1 400 t。

1.2.5 精整线

精整线采用超过5 300 m2的大面积自动控温冷床, 可以根据板厚自动调节运行速度, 实现所有钢板下冷床温度<140 ℃。精整线中还包括滚切式双边剪和滚切式定尺剪, 具有剪切钢板厚, 精度高的特点, 最大剪切钢板厚度可达40 mm, 宽度公差可以控制在10 mm以内, 长度公差可以控制在15 mm以内, 对角线矩形度可以控制在3 mm以内, 剪切断口无台阶和毛刺。全自动喷印打号机标识具有在线表面喷印、打钢印、侧面喷条形码和识别符的功能。

自动超声波探伤引进德国NTD技术, 可以快速、准确地实现钢板全板面在线自动探伤, 满足管线钢板、压力容器钢板等钢种的生产需要。

1.2.6 轧钢自动化系统

轧钢部分采用了L1~L3集成化的自动化系统, 使用先进的工艺控制功能和用户容易掌握使用的人机接口。

L1基础自动化系统软、硬件全部采用SIEMENS公司产品, 主要功能有:信号采集和物料跟踪;轧线区域主逻辑控制;自动厚度控制, 具有AGC系统, 包括非线性的控制器, 产生快速和对称的响应, 具有轧辊偏心和辊系变形补偿, 同时, 可以实现楔形轧制, 以改善轧件头尾厚度公差及板形;弯辊控制;自动剪切控制;卷取控制;虚拟轧制功能, 用于安全可靠的重新启动;卷取炉燃烧控制;多坯TMCP轧制;TMCP工艺中间坯层流冷却 (自主创新) 。

L2轧线工艺计算机系统由Tippins提供, 加热炉L2由STEIN提供, 主要功能有:加热炉燃烧及温度控制, 实现钢板出炉温度的精确控制;板坯数据管理及跟踪;轧制参数计算与设定 (包括厚度、宽度、弯辊力、终轧温度等参数设定) ;冷却参数计算与设定功能 (其中TMCP工艺中间坯冷却模型为自主创新) ;板形和平直度设定模型;模型的自学习功能。

L3生产管理计算机系统由韩国POSDATA公司、中冶京诚CDLI提供, 将铁水脱硫、炼钢、精炼、连铸、加热、轧制、冷却、卷取、精整等诸多工序联为有机的整体, 形成工序节点、生产计划、工艺规程、合同管理、质量体系、客户服务管理控制一体化。同时南钢宽炉卷自动化系统可以与公司级系统相连, 如:检验室、生产系统、质量系统。

2宽炉卷轧机生产的产品质量分析

2.1铸坯质量

目前炼钢成分控制水平为:[S]≤10 mg/L、[N]≤40 mg/L、[O] ≤10 mg/L、[H] ≤1.5 mg/L、[P] ≤15 mg/L、[C] ≤0.03 %。

铸坯质量及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水平为:铸坯中心疏松缺陷评级均为0.5级, 夹杂物评级B类为0.5级, 较少发现其它类别夹杂, 没有发现中间裂纹、角裂、三角区裂纹、针状及蜂窝状气孔。

在优质坯料的前提下, 南钢可以用150 mm厚度坯料生产出合格的厚度为17.5 mm 和21 mm X70管线钢板, 其压缩比仅有8.57倍和7.15倍。

2.2板卷实物质量

南钢宽炉卷轧机现已生产的品种包括低合金钢板、碳素结构钢板、优质碳素结构钢、船板、桥梁板、锅炉板、压力容器板、耐候钢、高层建筑钢 (含Z向性能) 、工程机械结构板和管线钢, 共11大品种;其规格如下:

钢卷: (4.5~20) mm× (1 600~2 500) mm×C, 最大卷重45 t

钢板: (6~50) mm× (1 600~3 200) mm× (6 000~24 000) mm

尤其以生产 (4.5~20) mm× (1 800~2 500) mm×C的钢卷、 (6~12) mm× (2 000~3 200) mm× (6 000~24 000) mm的宽薄规格钢板为特色。

2.2.1 钢板外形质量控制

南钢宽炉卷轧机的钢板外形质量可以达到如表1所示的控制范围。

2.2.2 钢板厚度异板差控制

对25 mm Q345C钢板的100个轧件进行了厚度公差抽样, 通过计算得样本平均值undefined、极差R=0.56、标准偏差S=0.182, 其他质量特性值见表2。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组, 绘制厚度直方图见图2。

2.2.3 钢板厚度同板差水平

生产的6 mm×3 100 mm AH36钢板的纵向同板差, 目标厚度设定为6.1 mm。钢板的头尾厚度略大, 尾部最大在6.45 mm。纵向中部有82.9 %的部分公差控制在0.2 mm, 其他均控制在0.4 mm之内, 见图3。

2.2.4 管线钢钢板实物质量

南钢宽炉卷轧机已成功采用150 mm长坯料大批量生产17.5 mm×3 100 mm、21 mm×3 100 mm、X70管线钢, 其性能见表3, 晶粒度及金相组织见图4。

从表3、图4中可以看出, 南钢所生产的X70管线钢热轧板材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可以满足中国西气东输标准及美国API5L标准要求。

3宽炉卷轧机自主开发技术

通过使用该条生产线, 南钢自主集成开发了以下轧钢关键技术。

(1) 连铸机输出辊道与炉卷轧机加热炉装炉辊道连接布置, 板坯运输线长度仅为常规热连轧机运输线的1/2~1/3, 成功地实现了直接热装短流程生产。

(2) 具有四种功能:单张钢板往复轧制、卷轧钢板、钢卷轧制、开卷横切, 并实现了最大单重67 t、长度24 000 mm、宽度3 250 mm、厚度6 mm至50 mm的超长宽中厚板和厚度4 mm以下、宽度2 500 mm、最大单重45 t的钢卷生产。轧机轧制力达2.28 t/mm, 采用卷轧模式, 最大轧制速率11 m/s, 产能潜力与同类中厚板轧机相比提高约20%。

(3) 在18 600mm宽度的加热炉上采用脉冲燃烧技术, 实际使用火焰长度可达9 m以上。

(4) 采用数字脉冲步进加热炉和炉卷卷取炉相结合、控轧层流冷却工艺、三级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PSO~BP性能预报等工艺, 实现了高性能宽中厚板 (卷) 组织性能的稳定控制。

(5) 研究开发了炉卷轧机生产X65、X70管线钢的铸坯加热、轧制与冷却控制工艺 (TMCP) , 研究了钢种组织构成、低碳上贝氏体 (针状铁素体) 形成机制、夹杂物形态及分布, 提出了改善组织、提高性能的工艺和方法。

(6) 轧机采用下布置的重载长行程液压厚度控制系统 (HAGC) , 其液压缸行程达到290 mm, 可承受高达8 000 t的轧制力, 具有带载调节、过程中轧制线高度快速可调、控制精度高、响应快等特点。

(7) 采用了通用性及开放性强的自动化系统集成, 实现了卷轧模型与神经元模型结合, 在轧制过程中进行自适应控制。

(8) 采用了宽板大穿带角度穿带技术 (角度达43°) , 可调节的两片式导向板系统能够确保轧件在大角度下安全进入转鼓的槽口, 实现宽度达3 200 mm的67 t最大坯重的卷轧, 采用圆形结构以及封闭式炉底设计, 节约了能耗、减少了高温对辊道等设备的损坏。

(9) 利用层流冷却系统, 通过设定合适的冷却速度, 对待温坯进行快速降温, 从而缩短了待温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10) 研究采用了在线淬火技术, 最大设计水量为15 021 m3/h。对于30 mm厚度轧件, 最大冷却速率可超过15 °C/s, 对于15 mm厚度轧件, 最大冷却速率可超过30 °C/s。

(11) 优化了转鼓飞剪减速比、主传动齿轮及电机能力。

(12) 采用镶环法解决机架腿连接问题。

4结束语

(1) 自主集成创新的转炉—精炼—连铸—轧钢—精整的炉卷轧机生产线可以实现直接热装DHR工艺。

(2) 建立的单张钢板往复轧制、卷轧钢板、钢卷轧制、开卷横切等四种模式的生产工艺, 可以满足传统中厚板与热连轧之间的优质宽、薄钢板或钢卷生产。并实现了最大单重67 t、长度24 000 mm、宽度3 250 mm、厚度6~50 mm的超长宽中厚板, 以及厚度4~20 mm、宽度2 500 mm、最大单重45 t的钢卷生产。

摘要:介绍了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Co ilP late工艺宽炉卷轧机的工艺流程、装备实际达到的技术指标、产品实物质量及自主开发技术。

浅析南钢焦炉装煤与出焦除尘系统 篇5

焦炉在装煤及出焦过程中易产生大量阵发性的高温烟尘, 若不进行有效控制, 会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 其中烟尘中的苯可溶物、苯并芘等化学物质甚至会危害焦炉工人的身体健康。在焦炉烟尘中散发量最大、危害最严重的是装煤过程外逸的黄烟和煤尘。因此, 必须对焦炉产生的烟尘进行除尘治理。

1装煤除尘系统除尘原理及主要设备

1.1工艺流程

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南钢”) 炼铁新厂焦化项目采用地面站脉冲布袋除尘方式进行除尘, 焦炉出焦及装煤除尘采用的是目前较为先进的PLC计算机监控系统, 操作工只需在计算机上即可完成所有操作。

装煤除尘工艺如图1所示, 装煤过程中产生的烟气, 经混风后通过接口阀、连接管道进入地面站1 025 m2的脉冲袋式除尘器, 净化后的烟气经除尘器上部的集合管, 由风机抽出, 经烟囱排入大气。除尘器捕集下来的粉尘经气动双层阀进入分刮板运输机送至总刮板运输机、由总刮板运输机输送至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将粉尘送至粉尘仓、经加湿机加湿后由汽车定期外运。为节省电能, 装煤除尘采用YPT315L-4变频电动机, 使风机在装煤时高速运转, 在间歇时期低速运转, 在低速运转时自动开启非常阀, 保持系统压力平衡。

1.2主要设备

焦炉装煤除尘系统主要由接口阀及烟气管道、预喷涂装置、脉冲袋式除尘器、装煤离心通风机、装煤除尘变频电动机等装置组成。

(1) 接口阀与烟气管道

负责导通加煤车与地面除尘站之间的烟气。

(2) 预喷涂装置

采用焦粉为预喷涂活性粉, 由压缩空气定期将焦粉喷涂到滤袋表面, 形成保护层, 防止装煤烟气中的焦油以及过热粉尘的侵蚀, 有效地延长了滤袋寿命。预喷涂所用焦粉直接来自出焦除尘捕集下的焦粉, 由刮板输送机送至预喷涂料仓。投产近一年来, 焦粉基本能满足喷涂, 不需人工补充。

(3) 脉冲袋式除尘器

脉冲袋式除尘器过滤面积为1 025 m2, 规格为Φ130 mm×6 000 mm, 滤袋有420条, 负责对含尘烟气进行净化, 净化效率可达99.5%。仓壁设振动器, 除尘仓壁设泄爆阀。

(4) 装煤离心通风机

型号为AH—R158D (IDF) , 流量为80 000 m3/h, 风压为6 000 Pa, 风机转速为1 450 r/min。

(5) 装煤除尘变频电动机

型号为YPT315L-4, 转速为1 450 r/min, 调速范围为25%~100%。

2出焦除尘系统

2.1工艺流程

出焦工艺流程见图2。焦炉在出焦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阵发性高温烟气, 在热浮力及风机的作用下被设置在导焦车上的集尘罩所捕集, 通过接口阀进入集尘干管, 进入蓄热式冷却器进行冷却, 使烟尘温度降到110 ℃以下, 并对较大的焦尘颗粒进行粗分离, 然后烟气进入脉冲袋式除尘器净化, 净化后的烟气经通风机和烟囱排到大气中。除尘器及冷却器捕集下来的粉尘经气动双层阀进入刮板运输机, 一部分粉尘作为装煤除尘的预喷涂料、剩下部分由总刮板运输机送入斗式提升机、由斗式提升机送入粉尘仓、由加湿机定期将粉尘加湿由汽车运出。为节省电能, 风机和电机之间安装调速型液力偶合器, 使风机在

出焦时高速运转, 在间歇时期低速运转, 在低速运转时自动开启旁通阀, 保持系统压力平衡, 同时使冷却器的蓄热板冷却。

2.2主要设备

焦炉出焦除尘系统主要由接口阀和烟气管道、蓄热式冷却器、脉冲袋式除尘器、出焦离心通风机、出焦除尘高压电动机、出焦调速液力偶合器等装置组成。

(1) 接口阀与烟气管道

负责导通拦焦车吸气罩与地面除尘站之间的烟气。

(2) 蓄热式冷却器

负责对高温含尘烟气进行冷却、灭火及粗分离。

(3) 脉冲袋式除尘器

过滤面积为4 000 m2, 规格为Φ130 mm×6 000 mm, 滤袋有1 680条, 负责对含尘烟气进行净化, 净化效率可达99.5%。仓壁设振动器, 除尘仓壁设泄爆阀。

(4) 出焦离心通风机

型号为AH-R228DW (IDF) , 流量为324 000 m3/h, 风压为6 000 Pa, 风机转速为1 000 r/min。

(5) 出焦除尘高压电动机

型号为YKK560-6, 功率为900 W, 电压为10 kV, 转速为1 000 r/min。

(6) 出焦调速液力偶合器

型号为YOTC875/1000, 传递转速为1 000 r/min (输出速度) , 滑差率≤3%, 调速范围在30%~100%之间, 传递功率范围在365~960 kW之间, 偶合器的运行噪声≤85 dB。

3注意事项

(1) 装煤操作须与高压氨水配合使用, 保持系统压力在2.5 MPa以上, 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除尘效果好, 若不用高压氨水或压力不足, 则会降低除尘效果。

(2)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 关键点是烟气的冷却, 须确保进入除尘器烟气不能高于110 °C, 否则布袋很容易烧坏。

(3) 脉冲反吹装置和欲喷涂装置须配合使用, 这样才能保证布袋阻力在规定范围内, 否则容易造成布袋堵塞失效, 甚至导致系统爆炸。

(4) 当配煤水分过大时, 螺旋下煤套筒极易塞煤, 需要降低运转的速度。

4结束语

【南钢】推荐阅读:

上一篇:厂区保安管理办法下一篇:最拽的个性说说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