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西行漫记》读后感

2024-09-28

斯诺《西行漫记》读后感(精选6篇)

斯诺《西行漫记》读后感 篇1

很早就在历史课本上听说过《西行漫记》(英文名《allstaroverChina》)这本书,但是好几年过去了,对于它也只是仅仅停留在听说的阶段。进期利用这次活动的机会,我有幸拜读了这本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著作,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尤其是对中国革命的理解,对中国共产党员的认识有了更深刻的体会。颇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慨。从一开始,这本

书的序言就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了,情不自禁的多看了两变。这不是一部小说,不是一部散文,也不是一“本历史著作”,而是一本新闻报道的作品。它是作者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不畏艰难困境,根据采访所得的一本书。作者在序言中强调指出:“这本书绝对不能算做正式的或正流的文献。在这里我所做的,只是把我和共产党员同在一起这些日此文来源于所看到,所听到而且所学习的一切,作一翻公平的客观的无党派之见的报告”。作者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如实地向全世界的人民报道了中国的红色革命。中国共产党员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而奋斗不惜的精神,使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红色革命是正义的,中国共产党员不是传言中的“赤匪”。

对这本书的作者:斯诺。我有一种由衷的敬佩。他在一九三六年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关键性的一年,带着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仗争的无数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这四个月的旅行使他这个来自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新闻记者在思想情感上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对于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人,革命战士,农民,牧民,工人,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有争挚的热烈的情感,从而对于在革命月战争的激浪中的中国,有了深刻的正确的认识。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吗?斯诺就是这个身体力行的人,他排除万难,力尽艰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应证了这个事实

这个书总共分为十二章。根据作者来华的时间顺序,所经历,采访的一系列事情以及中国红色革命的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我看到了很多熟悉的名字,很的多在成长过程中学到的,听到的关于中国革命的大小事件。但正如我之前所提到了,我喜欢着本书的原因之一,是它够真实,够细致,里面的内容,所描叙的事情的经过并不是我以前在中学历史书上所学道的那样的简明扼要。相反,它把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就拿书中第五篇《长征》来说吧,我们所熟悉的第一,二,三,四,五“围剿”中,由于某些掌权着对局势的错误判断,外加上战略上的失误,使江苏区这快革命根据地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历史书上了解到。但是对于围剿的各种战略,以及当时蒋介石的军事行动,江西区共产党员的对策,这一切一切都在此书这有了详细的记载。如果说我们所读的历史课本是一间房此文来源于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房此文来源于里面的家具,很具体,很形象,很实在。

长征的第一步是要突破敌人的严密封锁线。面队敌人强大的军事实力,穷追猛打,红军则采用了各种巧妙的战术突破围困,摆脱危险境,其中渡江这一环节,犹如电视剧里面的惊险万分,但是确实千这万却。当时长江边的渡船早一被敌人焚毁,面对这事实,红军奇迹般的走了八十五英里,穿着缴获的国民党军服,冒充敌人来到对岸解除武装,但红军的主力军在没有没有损失一兵一卒的情况下成功渡河。有勇有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的红军。接下来的是巧夺大渡河。这环节主要不是渡河的经过了,而是中国共产党与少数名组之间的关系了。红军当时面对着敌人的炮火威胁,还要应付骁勇善战的土著居民,独立的黎族人民,桀骜不驯的黎族人民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族人征服过,同化过,对于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更是闻所未闻。对于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情况也是差不多的。但毕竟是红军,他们的功绩,他们的作为,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友谊,甚至吸引了一部分人参军,这足以证明了中国红军在人民中的威望与感召力了。

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是一次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境界,非凡的心理素质,而这些也仅仅占了全书的一个小部分。也可以说,红军的长征也仅仅占了中国革命的一小部分。

看着本书的时候,刚好我参加了党校的学习,想的东西更加多了,认识也更加深了,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斯诺眼中的中国革命,和平时期的共产党员,我眼中的中国经济发展。我忽然觉得自己所知道的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多么的肤浅。很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不如斯诺那样了解中国感的革命,了解中国感的共产党。他在器弥留之际,还说了一句:“我热此文来源于中国”。他的那种真挚的情感,实在令我十分的感动,也令我感到十分的惭愧。作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对我们的国家,历史,以及我们的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所以我要推荐大家看这本书。

斯诺为中译本《西行漫记》初版写的序文里说:“从字面上讲来,这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实际

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是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所写下的......”《西行漫记》是中国革命青年创造的,那处于和平世道的我们又应该去创造一些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我们不用行军打战,但是我要有这个意识:我们不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打算年我们要有为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而长征。

处于时代前沿的中国青

年应该回顾历史,永记历史,发展历史的优良作风,对于《西行漫记》,我是“想见恨晚”,对于它的作者,我由衷的敬佩,在这里我诚心的向大家推荐这本书——《西行漫记》,它绝对比散文更动人,比小说更精彩。

斯诺《西行漫记》读后感 篇2

关键词:海伦·福斯特·斯诺,延安,中国革命

海伦·福斯特·斯诺是美国著名诗人、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 1907年出生于美国一个富裕家庭。1931年8月, 23岁的海伦从西雅图到上海, 中国人民的悲惨生活, 再加上日军的大举进攻, 让海伦心中萌发了帮助中国的使命感, 投身到了中国革命事业中。

一、第一次西行——采访张学良并报道西安事变的起因

1936年, 第一批红军队伍完成了长征, 到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 当年6月斯诺接受建议被秘密护送到了延安。10月份, 海伦也到达西安, 当时由于内战日趋升级, 西安的形势非常严峻, 而且考虑到斯诺的安全, 朋友劝她离开西安。但是海伦并不甘心, 后来她通过朋友联系张学良, 终于获得了采访的机会, 在回忆录中她提到, 少帅的回答与蒋介石的政策背道而驰, 他那引起轰动的正式声明是这样的:“如果共产党能够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同我们精诚合作, 抵抗共同的外国侵略者, 这个问题也许可能和最近的西南事变一样实行和平解决。”

然而西安的报纸拒绝她的电报, 她只得返回北京。1936年10月8日, 伦敦的《每日先驱报》以《宁可要红军, 不要日本人, 中国将军要团结》的大幅标题发表了海伦的报道, 之后合众社把这个消息传遍了美国和中国, 海伦立即成了多家著名刊物的正式记者, 包括伦敦《先驱日报》和纽约《太阳报》等。

二、《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以前, 世界对红色政权的认知很多都来源于一本书——《红星照耀中国》, 该书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但是这本书的诞生却离不开他的妻子海伦, 而且真正到达并记录延安的是海伦, 斯诺到达的只是保安。甚至有的研究者认为这本书应该算是斯诺和海伦两人合作, 两次西行所共同完成的, 她收集了斯诺一书中急需的大量材料, 而且还拍了许多珍贵的照片, 有关朱德和西安事变的整个篇章素材都是海伦提供的。

1936年10月27日, 斯诺从延安回到北平。海伦帮忙整理资料, 去照相馆冲洗照片, 还给他提供最舒适的环境让他安心写作。在斯诺创作《红星照耀中国》的过程中, 他们之间有过多次争论, 海伦也提出过很多富有见地的意见, 尤其是当斯诺让海伦删节毛泽东自述的生平事迹时, 她坚决反对, 认为这是经典, 也将是这本书的核心和精髓。她建议原封不动的保留毛泽东亲口讲的每一个字, 斯诺采取了妻子的建议, 正是这部分内容成就了《西行漫记》里最为经典的一章,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在斯诺之后, 毛泽东再也没有向任何人如此详细的讲述过自己的生平历史。

在帮助斯诺写书的过程中, 海伦很受鼓舞, 她决定要亲眼目睹当时迅速发展的共产主义运动。1937年4月21日, 海伦再次登上了西行的列车。

三、第二次西行——真正到达并记录了延安

海伦的西行充满了冒险, 甚至比斯诺当时的处境更危险。斯诺进入红区是由东北军护送的, 而海伦在1937年4月23日到达西安时, 此时西安事变已经发生。当时的情形十分严峻, 这可能也和一年前海伦采访报道张学良的事件有关, 更重要的她是斯诺的妻子。而且在海伦到达之前曾有两名记者秘密到过红军前线, 使得国民党更加警惕。

到达西安之后, 国民党派人看守她, 防止她逃跑到延安。她想办法找人帮她逃脱, 但是没有人敢冒这个险, 连红军也没有办法, 最终在肯普顿·菲奇 (Kempton Fitch) 的帮助下制定了一条逃跑的方案, 他们又找到了一个传教士的儿子埃菲·希尔, 一名瑞典的机械工, 海伦把几乎所有的钱都给了他, 让他负责找一个司机和一辆将军的车以便在黎明出城门时不受阻拦。而海伦则需要甩掉那些士兵, 然后由肯普顿·菲奇护送她找到那辆车和司机。然而这个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却又遇到了困难, 在预定逃跑的当晚, 西安颁布了戒严令。尽管没有收到约定的信号, 她还是从窗户勇敢地一跳, 然后径直走到城门, 勇敢地对着门警说“我要回家”。

1937年4月30日, 海伦终于达到了延安, 当时正值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会议召开, 各地的共产党领导人和各路红军将领都聚集到了一起, 她约见采访了很多人, 提出了成千上万的问题, 全部采访结束时, 海伦的采访笔记多达27本。

海伦多次接受毛泽东长时间的接见, 毛泽东做出的好榜样, 让海伦收集了34个简短的自传, 这也是她在延安取得最大的成就之一, 包括朱德、周恩来等诸多将领, 也拍了许多珍贵的照片。作为一名女记者, 她对延安革命军队中的女性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采访了30位妇女领袖, 其中有李伯钊、蔡畅、刘群先, 还有康克清以及后来加入红军革命队伍的丁玲。她到延安其中的一个动机就是以妇女的眼光探访记录共产党妇女的实际经历。

1937年底, 斯诺夫妇决定回到相对安全的上海国际租界, 在阵阵枪炮声中, 海伦不顾重病, 不到一年就完成了书稿, 《红色中国内幕》, 她认为这本书内容轰动, 但语言平淡。如果能把它写得更有文学性, 这应该是一本非常成功的书。但当时海伦身患五种痢疾, 战火纷飞, 在那种情况下写成这本书几乎是不可能的。海伦还是没能取得像她丈夫那样的成就, 也没能达到自己的期望。

《红色中国内幕》中, 海伦收集了很多人的资料, 讲述了他们的革命故事, 尤其增加了很多斯诺《西行漫记》中没有涉及的人物, 还有专门介绍妇女革命的章节。

从1931年到达中国, 直至1940年离开中国, 海伦·福斯特·斯诺亲历了中国历史上一系列重大事件, 通过具有挑战与危险的两次西行之旅, 她不仅帮助丈夫完成了一部经典之作, 也用自己的笔记录了中国革命的一段珍贵历史, 《红色中国内幕》在当时影响了一代青年人纷纷投奔于中国革命, 也使得世界能更好地了解红色政权, 了解中国。

参考文献

[1]、汪溪、方云、阎邵生 (译) :《一个女记者的传奇》, 新华出版社, 1986年

[2]、休.伯金:《目击中国革命》, 《百年潮》, 2001年第8期

[3]、海伦.福斯特.斯诺 (著) :《旅华岁月——海伦.斯诺回忆录》,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5年

斯诺西行采访陕北的缘由 篇3

2012年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致力于中美人民友好的不知疲倦的活动家,著名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去世40周年的日子。70多年前,斯诺的西行何以成形呢?其中的细节吸引着中外感兴趣的各类学者们关注。

斯诺西行采访陕北的原因

斯诺西行的原因有哪些呢?

冒险精神。美国学者勃纳德·托玛斯认为斯诺年轻时曾在纽约炒过股,飘洋过海时曾经混过船票,20世纪30年代在北平经济困窘时曾经赌马赢过1000美元等,这些体现了斯诺的冒险性格,并将其研究斯诺的著作命名为《冒险的岁月》。

新闻记者探奇的本能。1928年,斯诺来到中国,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英国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兰登出版社也向他约稿。同时,20世纪30年代后,斯诺为了采写新闻稿,访遍中国的主要城市,如东三省、内蒙古、台湾和日本、朝鲜、缅甸、印度等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亲眼目睹了1932年的淞沪抗战和1933年的热河战争,1934年他担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教授两年,这期间,他闻听“红色中国”的许多说法,是否真实?中共是否像国民党南京政府所说的“流寇”?既如此为什么还有许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红军呢?抱着“寻找东方魅力”的想法,他认定在自己记者生涯和当时的世界上,作为外国人,恐怕没有比对“红色中国”存在更大的疑问了,因而萌生出到这块未知地实地采访的设想,以便把那里的真实情况揭示出来。

经济因素。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美国学者汉密尔顿指出:美国经济萧条直接影响了斯诺在新闻联社的财政收入,使其原有的自在生活受到影响。其时,斯诺的生活情况怎样?据他的日记记载:“在北平,一个新闻记者可以过得像一个银行董事长那样阔绰,即使他收入不高。”那时斯诺夫妇住在北平的四合院,主人房屋有6间之多,此外还有仆人、厨师、花匠和人力车夫等,每年花费大约在1000多美元。由于危机,到1933年斯诺在新闻联社的薪水开始减少,到年底他被辞退了。同时他向《纽约先驱论坛报》、《芝加哥日报》和其它美国报纸写信,多次询问受聘记者的可能性都未成功。托玛斯写道:“从更世俗的意义上看来,斯诺是个必须以工作谋生的记者,他确实一直在忙于财务上的安排。按照合同,他仍需要完成一本书,而《红星照耀中国》除了其它属性外还应是一本旅游书,一本不落俗套的旅游书,是他一直想写的那种书。”有人统计仅1930—1940年的10年,斯诺从《星期六晚邮报》得到的稿费就达25万美元,可以说稿费是其生活的主要来源。1935年4月,斯诺给友人的信中说道:“这一年过得很快乐,但经济上很紧张,尤其是当美元贬值时。”这是他访问“红色中国”的一个原因。

出版商的作用。日本侵略中国后,英美的通讯社和出版社都将中国看成热点地区,对神秘的中国工农红军非常感兴趣。1932年斯诺写完《远东前线》,开始考虑访问红色根据地的时间问题,1933年出版商哈利逊·史密斯写信给斯诺说:“中国题材在这里(指美国,笔者注)似乎只有小说才有销路,但我相信,一旦有作者写出一部引人入胜的非小说(为何不是你),那奇怪的禁区就会被打破。”史密斯和哈斯公司一并预付给斯诺750美金,约他在1934年底前写一本关于“红色中国”或其它主题的书,斯诺很高兴的接受下来,并保证年底完成初稿。中国研究者武际良写到:“1934年,美国出版商哈利逊·史密斯曾经提议同斯诺签订一项合同,并预付稿费750美元,要他写一本关于‘红色中国’的书……”1935年英国《每日先驱报》也提议资助他作一次旅行,以获得关于“红色中国”的真相。以上只是时间上有差距,但对斯诺西行来说,报社和出版商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正如斯诺去红区前给出版商的一封绝密信中说:“我明天将去‘红色中国’会见毛泽东,我将旅行、拍照,写我喜欢的东西。假如我达到目的,那将是世界大事。”1937年秋冬,斯诺交稿时,书名为《我到了红色中国》,而出版商将其改为《红星照耀中国》,以上可见报社和出版商在斯诺西行前后确实担负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中共对外宣传的需要。2005年英国学者研究指出是毛泽东邀请斯诺去红区的,为何选择他?就当时来说,西方在中国的记者有20多人,其中不乏许多人想去延安采访,然而斯诺为什么成为成功者?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西行漫记》之所以成为一部斯诺名著,是因为它的成书恰逢其时。当时,埃德加·斯诺正年届而立且在中国度过了7年的记者生涯。1936年,中国共产党刚刚胜利地完成了他们从中国的南方到西北的大撤退,并着手于他们的统一战线战略。正当他们欲把其战斗历程公诸于世的时候,恰逢斯诺这位外国记者来华,而他被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今天,这本书的读者应注意到斯诺能够去陕北是上述因素的综合。

这里费正清指出斯诺西行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其一是斯诺本身具备的条件;其二是中共到达大西北后,也有需要把其红军长征历程和我党形成的统一战线战略公之于众。斯诺本身具备哪些条件?埃德加·斯诺,1905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困家庭,曾经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后,才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为当地堪萨斯城的《星报》和纽约的《太阳报》供稿,显示其学识。不久,他到开往外洋的货船上当了一名海员,历游中美洲,后来到了夏威夷,不时地为美国的一些报纸供稿。1928年来到了中国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兼任其他报社的特约通讯员,1930年后,到过中国和中国周边许多地方,1931—1933年,他目睹日本对华的入侵,同情中国。1934年担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教授。也在这个时候,他结识了美国著名的进步新闻记者史沫特莱,还接触到鲁迅、宋庆龄和一些中共地下党员。其经历可以看出斯诺有冒险精神、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同情中国并且与中外不同人士有着较好的人脉关系,这是他能西行的自身条件。

那么是否中共领导人发出邀请呢?1992年中国研究者武际良指出:“他(斯诺)立即提出去红区采访的要求。而在前不久,毛和周从陕北来信要她(指宋庆龄,笔者注)物色一位公平正直的外国记者和医生到苏区考察,以便争取国际上了解中国的抗日主张。”

作为当时陪同斯诺西行的当事人黄华在1994年的《陪同斯诺访问宁夏》(《宁夏党史》1994年第二期)一文中说:“1936年5月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西征,解放了甘肃、宁夏的大片土地,战略全中国。6月的燕园,分外秀丽。有一天,埃德加斯诺约我在未名湖畔,谈起了中国革命与瑞金长征的问题。他望着未名湖清澈的湖水,赞扬地说中国红军从瑞金到陕北,横跨11省,纵奔二万五千里,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我说:听说二、四方面军也开始长征了 。突然,斯诺说黄先生,我感到‘红色中国’太神奇了。我想到陕北去见毛泽东、周恩来,但我不懂汉语,请你给我当翻译好吗?我用惊奇的眼光望着他,点了点头:你敢到陕北去,我就去给你当翻译……6月中旬,我从北平乘火车奔向西安。”前者肯定中共领导人有与外界接触、传播红军到陕北后中共战略目标的需求,如把这种中共的需求说是毛泽东亲自安排的斯诺西行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毛肯定知道斯诺自身的情况:一名美国人;为英美有名的报纸撰稿;富有同情心等。后者说明,斯诺有把握成行,并能见到中共高层,了解到自己所要采访的东西。

以上就斯诺的西行原因,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有其合理之处,但不可忽视哪些人能让他成功西行呢?

影响斯诺西行的关键人物

影响斯诺西行的关键人物有谁呢?

对斯诺西去采访最有影响的是其朋友——著名的史沫特莱女士。当时史沫特莱在上海,那里是共产党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常有红军将领来此,还有宋庆龄、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批民主人士。据说1931年史沫特莱在上海鲁迅家里,倾听了一位来自江西的红军干部讲述红军怎样与国民党军队进行英勇斗争,打破敌人的进攻和进行红色革命根据地建设,她决心把听到的红军的真实情况都写成文章,告知世界人民。1933年,她将从在上海办事及养伤、病的红军指挥员那里了解到的关于红军的更多真实情况写了出来。即英文的《中国红军在前进》出版了,这是在国统区写成的,但把红军真实的情况传向了世界。斯诺看到该书后,也被红军和苏区的情况所震撼,因而产生了强烈要求采访苏区的愿望,若从这个意义上说史沫特莱是对斯诺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也不为过。

此外,斯诺的西行还在于中共北方局地下党员的影响。斯诺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时期,1935年北平发生了“一二·九”运动,他亲自参加了学生的游行队伍,这使前来镇压学生运动的反动军警感到很难堪。而北平当时处在中共地下党的影响下,俞启威(原名黄敬)则是青年学生地下党组织的积极分子,有机会接触北平地下组织领导人,这为斯诺就近了解红军有关情况提供了方便。斯诺谈到:“1936年6月,我听到了中国西北出现了使人惊讶的政治局面的消息。在西安府指挥剿总的张学良元帅,与共产党达成秘密的‘停战协议’。一位朋友告诉我,在他的帮助下,有可能到陕北和甘肃去旅行一次,当时红军主力正由全国各地向那里集中。”依据汉密尔顿的研究,“一位朋友”就是俞启威。俞在1936年3月曾经答应斯诺帮助他联系去红区采访,但不久他就消失了。

宋庆龄对斯诺西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斯诺尝试了种种努力,但西北之行没有结果,于是想到了宋庆龄。他对夫人说:“如果能有人帮助,那只能是孙中山夫人了。”1936年4月,斯诺专程到上海拜访宋庆龄,希望得到她的帮助,促成西北之行。宋庆龄胸有成竹地要斯诺回北平等候消息。并通过在上海的冯雪峰向党中央请示,冯在得到周恩来的同意后,转告宋庆龄告知斯诺。很快她对斯诺的西北之行做出了妥善安排,并让党内秘密交通员董健吾协助斯诺完成西行任务。原来,1936年1月,董健吾受宋子文、宋庆龄的委托,到过瓦窑堡送信给毛泽东。《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有周继吾(加注为董健吾,中共秘密党员)、张子华“1935年底受宋子文、宋庆龄委托前往陕北,同中共中央取得联系”。斯诺回到北平后,中共北方局地下党的工作人员徐冰转交他一封用隐色墨水写的介绍信,这是北方局负责人刘少奇授权起草的一封给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的信。5月,宋庆龄告知斯诺陕北边区的对峙形势有所松弛,斯诺闻讯后非常高兴。6月,宋庆龄通知斯诺启程前去西安,并告知在西安同地下工作者接头的办法。

1936年5月,由宋庆龄安排美国医生马海德从上海出发,斯诺则由北平启程,两人到西安会合后与董健吾碰头,见面的信物是一张明信片,剪成两个三角形,各自拿一半,中间盖有骑缝章。6月3日深夜,斯诺登上西去的火车。斯诺在后来的《西行漫记》中写道:“当时的西安,一种极端紧张的空气笼罩在那里,间谍和反间谍到处都是。但是,一个结实而庄严的中国人,面上红润,身上肥胖,穿着一件灰色绸长衫,走进我开着门的房间里来,用极流利的英语跟我打招呼。他的样子像是一个发达的商人,他自我介绍,却说姓王,此前在上海一个教会学校里受教育,在基督徒当中颇有些名望,还曾独立办过一个教堂,在共产党里面都叫他‘王牧师’。”这里的“王牧师”即董健吾。接头后,王牧师约见中共派驻东北军内的联络员刘鼎,转告中共中央,外国客人已到,尽快派人来西安接应。第二天,王牧师到张学良的公馆,向其说明来意并转达了宋庆龄的话“此事可向汉卿求助”。张爽快答应:“既是中共方面邀请的外国客人,又有孙夫人的嘱托,自当助一臂之力。”

西行漫记读后感 篇4

——读《西行漫记》有感

摘要:《西行漫记》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它带给我们的是对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红区里最真实的生活状况。缓缓展开历史的书卷,我们仿佛看见了那群智慧、幽默而又有着雄心壮志的一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在斯诺的笔下,我们能够感受到在国民党的压力下中国红军积极乐观的态度,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永不服输的精神,这就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红军精神!

关键词:红军精神,共产党人,人民群众,中国梦

正文:描写中国革命与红色岁月的文章和书本读了不少,却从来不曾读过一本由外国人所写的红色书籍。终于这次借着毛概课的机缘巧合,读了这本由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西行漫记》。与同时期其他的同类作品比较,斯诺的《西行漫记》是第一本打破国民党新闻封锁,向世界报导中国革命真相的书。美国新闻记者白修德说:“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美洲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就像斯诺厌烦了国民党对红军做的诋毁报道,《西行漫记》带给人们的就是真实的东西,是他实实在在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到的一切。不同于其他红色经典,这本书的内容如小说般精彩,而且是活生生的事实。除开这本书本身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外,斯诺以他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陕北苏区的一副立体而丰富的影像,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这种对于红区生活状况的真实描述,使得《西行漫记》成为了一本兼有文学色彩和史学价值的著作,也为后来的史学家们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一个社会史学的视角。

用斯诺自己的话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

《西行漫记》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苏区,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所进行的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朝气勃勃,信念坚定,乐观且充满活力,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难能可贵的是,除了描写了共产党领袖的故事,斯诺还花了不少的篇幅描写了红区许多的普通百姓。恰恰是对这些普通人的详尽记叙组成了红区真实鲜活的生活画卷。在斯诺笔下的那些小人物,反映出了当时真实的社会情况,折射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更有利于我们去学习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精神。

“他好像同中国其他地方的胆怯的农民不属于一个族类,一双炯炯有神的快乐的眼睛含着一种挑战的神情,还有一定的吓人气派。”

“虽然几乎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也许是我所看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中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这一种自信的感觉。”

“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难理解红军为什么能得民心——因为他们不抢劫、不乱杀人,不会像国民党那样抓壮丁。他们尊重百姓、纪律严明、乐于助人,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给予农民土地,给予农民独立自主的人权与独立。在全中国乌云一片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难怪有那么多知识份子,有那么多热血青年,抛弃原有的地位与财富,义无所顾的奔赴苏区。这时的苏区确实是个理想之地,是全中国最平等、最廉洁、最纯朴的地方。

回想起《西行漫记》,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书中所体现的红军精神——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他们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他们一直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把人民群众当成是自己的家人,绝不会抛下人民群众。红军精神绝不仅仅是限定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而是中国共产党在漫长而又艰辛的革命历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很多看似浅显却极为重要的经验,直到今天依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每个当代人学习和实践。尤其是作为团员、党员,更应该把工作是否符合人民需求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坚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样我们党才能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才能保证长期稳定,更好、更快的实施经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西行漫记的读后感 篇5

一个外国人,怀着将真实的一面告诉全世界的理想,只身一人,前往一个此前被妖魔化、流言漫天、对前路一无所知的环境里,所冒的风险,确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当赌注。作者将这种危险以轻松幽默的语气表达了出来,虽有些故作从容,但这种敢于自嘲的态度,也可算的上是一种大勇了。

抱着积极的态度,对所看、所听、所亲身经历,比较客观的进行分析评论。

热情,全书自始至终感到了一种热情。

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富有传奇色彩的个人经历、残酷的战争、疯狂的屠杀,鲜为人知的资料、党派内部为树立个人权威而进行的倾轧,斗争。。。

斯诺登电影观后感论文 篇6

中学时候,打架的发起人一般都躲在后面指挥战斗。打人者,被打者本来素不相识,也没有仇恨。但大家都上,我不上就被鄙视,不去就没面子,何况我校与他校历来有仇。面对面,开始忐忑不安,面对陌生面孔,面对弱小,也曾犹豫。但是有人动手了,所有人马上热血沸腾,同伴们的凶猛,刺激到自己的自卑。为了不被鄙视,便猛下黑手,对倒地者也猛跺几脚。什么无辜的弱小,女孩子也一样不放过。

虽然一瞬间觉得自己很无耻。但是,回去后得到老大的表扬,得到弱小同学的敬畏,得到谄媚的同学的吹嘘。不久,那些内疚就被自己故意忘记了。很快,对方来报仇,更多的人又有了直接的仇恨。

回想起来,恃强凌弱的胆小鬼仍然是胆小鬼,大哥依旧是大哥。受伤的,被开除的基本是冲在前面的傻子。在某些需要的时候,大哥们会不计前嫌的和谈,俗称不打不相识,可是身心的伤疤永远跟随我们。打人者,永远难逃内疚,被打者变得心灵扭曲,充满仇恨。莫名其妙的仇恨来得本无意义。

【斯诺《西行漫记》读后感】推荐阅读:

斯诺克最新比赛05-19

上一篇:我型我秀策划书下一篇:小昆虫搬新家教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