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农村上户难

2024-07-21

民情日记:农村上户难(共4篇)

民情日记:农村上户难 篇1

4月7日 星期四 晴

农村上户难

今天在(柳林乡)民主村孙善宝家走访时得知,他们2004年头胎生育的孩子至今因手续不齐还不能上户,他们为此很是苦恼。

孙善宝说,那时他和妻子都到婚育年龄,就到当时的洪坪乡民政办登记结婚,但未发结婚证,也未领取准生证。由于住得偏避、信息闭塞,孩子又是在家出生的,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办理入户手续,误认为孩子出生后乡、村会上报户口的,直到在乡卫生院生二胎时才知道还要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及其它相关手续才能给小孩上户。

据统计,因种种原因,前些年该村很多小孩出生后都没能及时上户。主要原因有:

一、征收农业税期间,部分村民举家外出打工常年不回,户口都在当地既没外迁也没留下什么话,而财政每年要按户收取农业税,村委会为此垫付税收不在少数。为减轻压力,很多村都采取下户办法,把常不在家、不知去向包括五保户等农户的户口不予上报。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很多家庭又回到家乡,五保户、低保户等都需要恢复户籍才能办理。

二、部分农户前些年都是在家生的小孩,以为村委会知道就行了,直到小孩上学要户口簿时才想到户口的事,急急忙忙找村委会,而村委会并没有此项职能。

三、有的法律意识淡薄,没有领取结婚证,就以传统的礼仪结婚生子,致使上户时不能出具任何手续。

四、近年来实行小孩凭出生医学证明才能办理入户登记,而很多农民对此了解不够深入,加上到医院距离遥远,在去医院的路上孩子就出生了的现象很常见,而没有出生医学证明到派出所就不能办理入户手续。

五、二胎生育的,没有办理结扎或上环手续的也不能上户。而很多村民并不在意,以为孩子才出生,上不上户不重要。

六、上户手续比较麻烦,先要到村委会开证明,再到派出所办理,还得进城到县治安大队审批,一来一去少则个把星期、多则半个月,遇到办事人员不在或证件、证明出差错时,得往返多次,几个月才办得好。如此一来,上户口对交通不便的农

民来说,无疑是件头痛的事儿。(县卫生局 张 伟)

民情日记:农村上户难 篇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强调发展要坚持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既要求我们的工作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 又要求我们工作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和任务提出新思路。“民情日记”是以日记为载体, 以解决农民群众的实际要求和意见为核心, 以一切为了群众为出发点和归宿, 以高度的责任心为基础的对农民群众动之以情的一种农村社会工作的新举措, 是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相联系的桥梁。本文作者阅读了相当大数量的“民情日记”, 对我来讲一个最直接也最深切的感受是:“民情日记”是我国农村实践“三个

一、“民情日记”应运而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情日记”, 一方面是新时期农村社会矛盾运动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产物, 是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在新形势下的实践和体现。另一方面, 也是当地党组织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 以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为突破口, 切实加强乡镇思想政治建设而开展几次大的教育活动的产物。

“民情日记”应新时期而生, 应新时期农村社会发展而生, 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实践而生, 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二、“民情日记”活动扎实开展具有鲜明的特征

政治原则上的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从政治原则看, “民情日记”的阶级性就是工人阶级的党性。“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它是工人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结果, 是工人阶级利益的集中反映, 是工人阶级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根本要求。

思想内容上的时代性和针对性的统一。“民情日记”活动的开展顺应了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通过“记民情———想民心———议民意———办民事——帮民富”的活动拉近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 沟通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思想, 帮助解决了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因此, “民情日记”折射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干部的思想、形象和作风的转变和改善, 具有现实的针对性。

工作方法上的务实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民情日记”要求干部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了解情况, 查找症结, 寻找对策, 全面掌握农村的社情民意。既要串干部家, 更要串群众门;既要串示范户、专业户、富裕户, 也要走困难户、贫困户。在串户中, 记民情。记只是形式和手段, 办才是内容和目的。记的事情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应, 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才能使我们每个党员和干部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民情日记”的这种务实性要求转变乡镇机关的工作作风, 转换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 从中也体现出了一种创新精神。

三、“民情日记”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益探索

“民情日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走来,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具体实践了“三个代表”的思想, 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心社会, “旨主民在义情为生日农产记民力”致的以富实经, 践是济。探建索设发为展中﹃帮助农民致富, 促进农村经济民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发展是党在农村工作, 的中心更是“民, 情日也是情记记””活动根本目的所在以广大农民群众为直。接服务对“民情日﹃日象则, , 听忧民之音贯彻以经济, 思益民之策建设为中心, 兴富的原三记民之举, 办利民之事。乡镇干部下个﹄富门基层, 路探, 维护了社会稳定索了致富办法, 开, 发展了拓了致代是民收入社会主义, 的生产力改善农民生, 活有利, 推动农村于增加农表新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实践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代表“民情日文/﹄时“民情日记先进生产力的发”立足本展要求。徐乡本土, 在新重期“六百”的同时教育农民, 是探索发强要我“民情日记展社会主义农村”体现了马克思新文化的实践。主思国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一致性。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想农在具体实践和哲学依据, 中的具体运用思想路线则是。马克思认识论的村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主义认识论决定了、理论联系党的思想路、实线有实事求是践中检验, 真理和发与时俱进, 展真理开拓进。其中取在实, 益践核心解放思。想“民、情日记实事求是”的创新性是思想路, 坚持线的探

的统一了思想与, 实际的符合即坚持了解放, 思想主观同、与时客观索俱进;务实性, 坚持从实际出发, 探

求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即坚持了实事求是。

“民情日记”以党性原则为指导, 加强党风建设, 是探索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政党是具有鲜明阶级性的政治组织, 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 归根到底是看它代表什么人的利益, 是为人民谋利益还是只为少数人谋私利。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推动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

开展“民情日记”活动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坚持群众路线, 保持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优良作风的重要举措。“民情日记”不仅记出了乡镇干部的良好形象, 而且还记出了党群、干群之间的“鱼水情”, 更记出了党的优良作风, 总之是记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代表最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摘要:“民情日记”应新时期农村社会发展而生, 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实践而生, 是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具有创意的好活动

农村指导员民情日记 篇3

路边的烤烟房前,小媳妇、老人、小孩有的正在编烟,有的正在整理烘烤出来的烟叶,有些烤房已熄火,烘烤已结束。兰庆村今年有150多户农户种烟,种植面积1600多亩,再过十多天兰庆村烘烤基本结束。由于今年前期干旱,后期雨水集中,病虫害严重,给烤烟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对烟农的增收产生了不利影响。烟农说今年烟价上去了,本来想好好干多挣点钱,谁想到病虫害这么严重,有的病是往年都没发生过的,而且农药、化肥价格也提高了,成本增加了,估计经济效益没预期的好。不过明年还打算种,种烤烟虽然苦点,累点,但我们还指望靠它发家致富呢。

一走进农户家,眼前看到的都是一堆堆烘烤好的烟叶,十家有九家正都在分级扎把,种得少的自已干,种得多的农户互帮。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农户的衣着和住房条件的变化。许多农户,特别是小媳妇,大多衣着光鲜,配戴首饰,多数人家都盖起了新房,有的盖的还是琉璃瓦,地上安地板砖,墙上贴磁砖,摩托车基本已经普及了,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辆,有的人家还不止一辆。家里多数都有太阳能、洗衣机、冰箱、液晶电视,电磁炉,一派新农村景象,儿时农村一穷二白的记忆渐渐地淡了 。村书记说,这几年国家政策好了,农村的条件得到了改善,通过这几年种植烤烟,群众的生活提高了,有的人家盖起了十几万的房子,要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只要人不懒生活就不愁过。

农村大学生村官走访民情日记 篇4

一大早,春光明媚,和煦的阳光洒满苏醒的大地,今天又是晴朗的一天。巷道里人来人往,有摩托车嘀嘀的鸣叫声,有卖菜人大声的吆喝声,还有那播放着《洽川谣》——收集清运垃圾的清洁车,昔日平静的巷道热闹非凡。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远去的尘封往事值得品味,逝去的青春故事依然值得回忆。走过的路,脚步会留下时光的印痕,年青会积聚成长的力量。在这个忙忙碌碌的日子里,有多少狂欢是为了那一份份归来的团聚,有多少梦想是为了那一个个渴望的眼神,有多少感动是为了那一个个苍老的皱纹。生活本无味,经历便有情。

回想起刚来村庄的那段时间,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有很多理想,有很多计划。刚见到村干部的时候,我嘴里一直唠叨个不停,准备干这个,干那个,这个不好,那个还有待改进。慢慢的,生活仿佛在跟自己开了一个玩笑,很多事情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数月天的连阴雨,孙叔叔家的房子倒塌了,在雨里,我和村干部一起帮助孙叔叔寻找新的住处,搬房子,转移重要物品;一场大病,带走了李阿姨多年来恩爱的丈夫,幸福的四口之家一下子走到了贫穷生活的边沿,我和村两委干部立即商量给李阿姨找工作,给孩子们申请助学金,争取社会多方面的帮助;因为妻子出轨,王叔叔坚强的自尊被感情的别离所击垮,精神失常数些年,家里破旧不堪。我主动向村两委请求来帮扶他们家,在和他们姐妹们的协商,村“两委”的帮助下,为孙叔叔买了9只羊,引导孙叔叔开始了新生活;村里建起了村级便民服务室,我成了村里的代办员,每天奔跑在镇政府与村里的乡道上,风雨无阻,虽然辛苦,但很充实;三组的孙虎丁老人质问我,为什么他们家没有低保,我亲自带他学习低保政策,给他讲解低保户的审核流程。虽然当时不高兴,但之后见了我依然笑容满面,再也没有提起低保的事了;初夏的一场狂风暴雨,冰雹肆虐,一车车即将上市的西瓜被冰雹打的支离破碎。雨过天晴,我带着书记满地里跑,统计受灾情况,摩托车陷进泥里出不来,乡亲们帮我们拉摩托车回家。虽然疲惫不堪的全身满是泥水,但我真正的尝到了泥土的味道,很甜,很有味道……

其实,村官工作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虚幻、那么缥缈,它其实很简单、很平常,只要我们珍惜眼前的这一切,把群众当做我们真正的的亲人,积极地为他们办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和他们融为一体,我们的工作会越做越顺利,越做越得民心。

上一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废止《南宁市企业下一篇:人生贵在坚持演讲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