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结婚礼仪

2024-10-08

重庆结婚礼仪(精选6篇)

重庆结婚礼仪 篇1

中式传统婚礼 进入21世纪,时代在一步步的前进,婚礼也从繁到简再到繁,现如今,重庆的新郎新娘们开始越来越对中式传统婚礼感兴趣了。现在,给重庆即将举办婚礼的新郎新娘们讲讲我国传统婚礼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拜堂! 拜堂是古时婚礼中的必经过程,只要拜过堂,一对新人就成为了真正的夫妻,正所谓拜天,拜地,拜父母。一场新人也经过了诸多亲友的见证而成事实。中式传统婚礼中在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傧相就要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

当花轿停在堂屋门前,男方请的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即已架麦。香案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戚朋友、职司职员各就各位。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开始赞礼。新郎新娘按引赞和通赞的赞礼开始拜堂。

拜堂仪式程序如下:引赞:新郎莅位(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 奏乐鸣炮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俯伏,兴,平身复位。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兴。然后,是传统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拜堂仪式到此结束。

重庆结婚礼仪 篇2

一、西方人的信仰在结婚礼仪当中的体现

西式婚礼讲究的是神圣和简单, 又叫“神前婚礼”。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基督教认为, 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 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 上帝是主礼人, 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 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 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 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至于新娘站在新郎左边则是很有趣的说法。古时候抢婚成风, 新郎用左手护住未来的新娘的同时, 还必须腾出右手, 用剑打败并赶走其他想抢她为妻的人。西方人的婚礼上必须有牧师的见证, 因为牧师在基督教中属神职人员, 人间男女的结合需要在上帝的面前发誓, 由上帝的代理人证明, 才算是结为合法夫妻。

接着, 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 由牧师祝圣戒指:

新郎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 分别说道:“以圣父 (圣子, 圣灵) 的名义。”

之后, 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 新人跪在祭坛前, 接受牧师和众人的祈祷, 祈祷生活美好、后代昌盛、和平永久、相爱到老, 祈祷上帝赐福荣耀给灵魂和肉体。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 做弥撒。之后, 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

当天晚上, 在新人上床后, 牧师还要来祝福婚床, 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 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 给他们散播和平, 然后离开……

二、中西方婚姻礼仪审的美情趣

中国的婚俗崇尚喜庆、热闹, 婚礼以红色为主色调。新嫁娘穿着红绣鞋, 身着红嫁衣, 头盖红喜帕, 坐着红花轿, 来到新郎家。新郎也穿着红色的礼服, 并在家中则贴上红对联, 挂上红喜字, 欢迎新娘的到来。在中国传统婚俗中, 红色不但令人感到喜气洋洋, 吉祥如意, 而且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 幸福美满;西方国家的婚俗崇尚纯洁、浪漫, 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新娘子身穿白色婚纱, 手戴白色手套, 头顶白色纱巾, 不但美丽端庄, 而且也象征着新娘的纯洁高尚。西方女子在结婚时也有戴面纱的习俗, 最初, 新娘戴面纱是年轻和童贞的象征, 而信奉天主教的新娘戴面纱则代表纯洁。因此, 许多新娘赶赴教堂举行婚礼时都选择戴双层面纱。新娘的父亲将女儿交给新郎后, 由新郎亲手揭开面纱。西方人的婚礼喜欢用鲜花来装扮, 从教堂到酒店, 小到教堂中的每一把椅子, 无处不有花的存在。很多人在婚礼鲜花的使用上, 也偏爱白色, 他们认为白色即纯洁无暇, 又浪漫温馨, 与唯美的爱情正吻合。因此, 西方人的婚礼多用白色来布置, 从古老的教堂婚礼到现代的前卫婚礼, 无不见新娘们穿着雪白的婚纱, 挽着闪着珠光的白色小拎包, 洁白的纱手套上捧着的是一大捧粉白的百合。这样的习俗延续了几百年, 至今未变。

归纳起来, 西方的婚礼神圣、庄重、浪漫, 而又相对简洁;中国的婚礼隆重、喜庆。东方人自古以来, 喜欢用浓重的颜色表示自己的快乐与喜庆;西方人, 特别是虔诚的耶稣的信徒们, 更是从宗教信义上出发, 认为男女的结合是圣洁的, 代表着神圣的生儿育女生活的开始, 所以必须用圣洁的白色来妆点它, 这才是最完美的。

三、西方婚礼中的许多礼仪独特的象征和内涵

(1) 钻戒

《圣经》中说, 在远古时代, 订婚戒指只是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中的一部分, 妻子被视为丈夫的财产, 婚戒是新娘已被新郎占有的标志物。男子向女子求婚所用证物就是指环。其实质有点像现在我们购买贵重物品时预先交付的定金一样, 假若男方反悔, 戒指将不再奉还。9世纪时, 教皇尼古拉一世颁布法令, 规定男方赠送婚戒给女方是正式求婚不可缺少的程序。根据西方婚俗礼仪, 结婚戒指要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 据说这根手指上的神经与心脏直接相连。而实际上, 西方人则更认为婚戒代表已婚的身份和对家庭的责任。

(2) 穿新戴旧, 带金带蓝

“有旧、有新、有借、有蓝”的婚礼习俗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最初的说法源自维多利亚时代, 原文是:“有旧, 有新, 有借, 有蓝;” (“Something old, something new, something borrowed, something blue.”)

有旧:新娘可以穿着或佩戴一样旧衣物来象征她和她娘家及过去生活之间的历史纽带。许多新娘佩戴一件家传的珠宝饰品作为“有旧”的选择。有些新娘穿着她们母亲或祖母穿过的结婚礼服。

有新:穿戴一样新衣物是要象征新娘在新生活和婚姻中拥有成功和希望。如果新娘置办的是新的结婚礼服, 那它就可以是她的“有新”, 但是任何别的新服饰也是可以的。

有借:借来的服饰应该是从一位已幸福地结了婚的朋友那里借来的。据说他们的幸福会惠及于你, 给你的婚姻带来长久的美满。有些新娘会去借来一种衣着用品、一件首饰、一块手帕或者一个饰以珠子的手袋。

有蓝:穿戴一件蓝色服饰源自《圣经》时代, 当时蓝色结婚礼服代表着纯洁、忠诚和爱情。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一传统已从穿蓝色结婚礼服, 演变成后来的在新娘的结婚礼服下摆处缝上一圈蓝色的镶边, 再演变到现代的普遍做法——新娘用蓝色的吊袜带。

(3) 婚礼中的男傧相, 女傧相

婚礼中配男女傧相的观念源于这样一种信仰, 即嫉妒新人幸福的邪恶幽灵会冒出来伤害他们, 但如果婚礼上有许多着装类似的人, 就能迷惑幽灵, 让他们分不清楚谁要结婚。

(4) 抛花束

在酒会结束后, 新娘将她手中的花束抛向身后的未婚女性客人, 传说, 得到花束的女性将会成为在场客人中的下一个新娘。还有一个相似的风俗, 新郎取下新娘的吊袜带, 抛向身后的单身汉们, 同样, 得到者将成为下一个新郎。

(5) 婚礼之吻

在西方文化中, 亲吻作为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婚礼上的亲吻则标志着新郎新娘间的神圣誓约, 被认为是他们真实自我的表现以及对彼此真挚爱情的肯定。

(6) 切结婚蛋糕

切结婚蛋糕在过去是种戏剧化地表现男性支配地位的礼仪。首先, 新郎引导新娘的手切开第一块蛋糕, 将其作为新娘对新浪顺服的明证。然后, 新娘主动让新郎吃第一口, 象征让新郎分享她的身体。然而现在, 这种方式则更多的被看做是对婚姻的祝福。

四、结束语

自古以来, 婚姻是人伦之首, 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透过纷繁绚丽的婚礼礼仪, 清楚地认识人类社会历史, 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其礼仪深入其文化背景进行比较以分析其背后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随着中国和西方国家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中国和西方国家人民之间的合作和往来与日俱增, 对西方结婚礼仪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而且也有着相当突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 《中国宗教》2004年01期.

重庆结婚礼仪 篇3

一、行政推动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只靠号召难以奏效,只抓几个典型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为此,县教委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制订工作方案,落实专人负责礼仪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变“软指标”为“硬要求”,使这项基础性育人工作获得了深入持续的开展。

一是明确责任分工。县教委负责组织领导工作,德育科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作用,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定期通报行动情况,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牵头抓好活动的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实效。各学校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精心设计活动主题和载体,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并及时上报活动开展情况。

二是强化舆论引导。县教委要求,各校应及时在市、县媒体上集中宣传报道文明礼仪教育重大活动、工作动态和先进经验,同时开设文明礼仪知识讲座,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是抓好考核奖惩。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工作成效,将作为今年学校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行动不积极、工作推进不力、工作行动不配合、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学校及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四是组建专家指导督察组。为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的常态化,县教委组建了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督察组,长期坚持到各级各类学校指导督查文明礼仪教育工作。

五是注重工作实效。县教委要求,各学校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切忌搞形式主义。积极运用成本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和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师生员工的文明礼仪素养。重点抓“四大行动”:文明礼仪宣传行动、校园环境整治行动、文明行为养成行动、文明礼仪体验行动。为确保“四大行动”的时效性,要求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强化责任。将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定为“一把手”工程,县校两级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副职领导具体抓、教职工全员抓的工作格局。

其次,要明确要求。对各级各类学校作出三项规定并纳入学年工作考评内容:其一,把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教委机关年度工作重点目标之一;其二,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考核学校、考评教职员工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三,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重要依据。

第三,要总体部署。县教委每学年召开一次专项工作会议,进行年度总结和部署。建立健全“以县为指导、以校为主体、整体推进”的管理体系。提出两个“10”目标要求。一是对学生提出的10个基本行为习惯:即会吃饭穿衣、会漱口洗脚、会走路排队、会问候让座、会说普通话、会写规范字、会阅读观察、会学习健体、会助人求助、会劳动环保;二是对教师提出的10个基本行为习惯:即遵守校规校纪、认真备课上课、及时批改辅导、规范用语用字、言语文明得体、管理爱护学生、善于交流合作、勤于学习反思、注重言传身教、坚持廉洁从教。全面实施文明礼仪教育“进课程、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的“四进”活动,形成常态化,凸显育人效果。

第四,要建立健全评价体系。组织专家、专兼职督学、关工委等制定切实可行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评估标准》和《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对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进行专项检查和评估,开展各个层面的创建活动:命名文明礼仪示范学校、文明礼仪课题实验校,开展评选文明礼仪“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等活动,通过教师模范行为引领文明礼仪。

二、课题推进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要靠行政手段来推动,更需要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用科学的方法去深化,不断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课题统领,典型引路。工作伊始,各地教育科研机构要有机结合学科教学,有针对性地开发文明礼仪教育课题,制定规划课题方案,指导区域性的课题研究和申报工作,创新课题研究机制。同时,聘请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学者组成课题专家指导组,确定市、县级课题实验学校,以典型引路的方式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二是强化培训,科学指导。全县启动“百千万”(百所学校、千名班主任和万名教师)培训工程,邀请全国文明礼仪教育专家、学者对100名校长、1000名优秀班主任、10000名优秀教师进行培训。

三是解决问题,形成成果。各地要通过对《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认真学习,统一思想,达到有效解决认识不到位和实践操作不切合实际等问题的目的。各地要把课题研究与校本研究有机结合,不断总结经验,运用研究成果,发挥育人功能。

三、学校推行

学校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阵地,要把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融入常规管理之中,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队伍,进一步推进“进课程、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的“四进”工程。

一是进课程。落实课程教学课堂是主渠道,是育人的有效载体。要借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深入钻研《礼仪与文明》教材,创新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成果。

二是进校园。各校在扎实推进文明礼仪教育的活动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常规管理,细化文明礼仪教育目标训练点,注重寓教于乐,强化家庭与学校的互动配合。要落实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实处。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营造学校整体育人氛围,提高管理育人水平,提升服务育人质量。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班团队活动、“大课间”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养成文明礼仪习惯。各学校紧密结合班团队、综合实践活动和国家重大节日,精心设计和开展各项活动,强化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训练,形成各具特色的做法,积极探索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管理模式,通过成立学生委员会、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实施值周班级管理、“我做一日班长”等制度,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断增强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班级管理能力,让广大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得到良好锻炼,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打造学校亮点,树立学校形象。

三是进社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靠学校主阵地的常抓不懈,更需要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地抓好。为此,要建立学校与社区联系的长效机制,与各级文明办、综治办、街道办事处、市政管理局、公安、交警、关工委和工、青、团、妇等组织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创新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创新文明礼仪教育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离校不离教,离校不离管”。

四是进家庭。家校结合是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和重要手段。学校充分利用电话、网络、手机短信、家长会等方式密切家校联系,广泛开展家校活动,建立家校联动机制,班主任积极主动进行家访,与家长共同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开展书香文明家庭评选、亲子教育、“小手牵大手,做文明使者”等活动,达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辐射一个楼院、一个楼院影响一个社区”的效果,不断提升市民的整体文明素质。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升到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一个区域的文明、一个民族的素质的高度来认识,才能增强教育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只有把培养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天职,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本分,作为广大教职工的责任,才能产生永不衰竭的动力;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变成一种自觉行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充分发挥学校主导、家庭重视、社会关注的联动作用,才能使文明礼仪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北京结婚礼仪 篇4

所谓保亲,就是介绍婚姻。父母给子女选择配偶,一般都是由亲友来保亲,俗称“说媒”。其程序通常是这样的:通过媒人介绍,男女双方父母同意后,首先要各写一个“门户帖”,将男女双方的姓名、年龄、籍贯、祖孙三代名号、官职等写在上边,让媒人互相传递给对方父母过目。

在这之后,男方主妇择吉日去女家探视,实际上就是去摸清女方家的各种情况,如其家庭成员的官职地位、财产状况及姑娘的德才和容貌。

合婚

经过互相查访、探视,双方父母均无异议后,下一步就是“合婚”。男女双方各用一叫顺红纸的折子,上书“生辰八字”,将男女双方出生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天干地支列于纸上,然后请“星命家”测看男女双方“八字”,俗称“批八字”,这就是所谓“合婚”。

按照中国旧 式婚制,一般必须经过星命家推算,认为男女属相相合才能结婚,以免婚后夫妻相克或妨碍家运。在老北京有所谓“十二属相相合”说法:“青兔黄狗古来有;红马 黄羊寿命长;睡鼠黄牛两兴旺;青牛黑猪喜洋洋:龙鸡更久长。”此外,还有所谓“十二属相相犯”的说法:“白马怕青牛,羊鼠一旦休,蛇虎如刀错,龙兔泪交 流,金鸡怕玉犬,猪猴不到头。”

经过命馆先生的一番推算后,男女的婚事才会有结果。一般情况下,命馆先生根据“乾造”(男方)和“坤造”(女方)的生辰八字及属相,写出鉴定(如“子与丑合”等),再根据“黄道吉日”和喜神方位,择定迎娶日期,并将这些东西写在一个红纸折子上。这 个红纸折子,就是所谓“龙凤帖”。在传统婚制中,这个“龙凤帖”特别重要,它相当于今天的结婚证书。只有取得了它,才算完成了合婚手续。

放定

放定,俗称“订婚”,就是确定婚姻关系的手续。老北京的放定,有放小定和放大定两种形式。放小定也叫“过小帖”,是举行一定的订婚仪式,因为规模比较小,故称小定。男女双方经过命馆先生推勘后,便选定一个“黄道吉日”举行放定礼。

一般情况下,男方给女方一个或一对金属戒指,让女方戴在手上。有些大户人家,则特别讲究,在放 小定时,男方要送女方四样金银首饰,即一对戒指、一对锅子、一对耳环、一个颈圈。其用意,无非是表示男方以“家法”约束姑娘,意在使其过门后稳重。放定礼 后,姑娘便改变头型发式,由过去留辫子不扎辫根,改为扎上红辫根。女方家人便约束少女,不准外出,筹办嫁妆;而男方则开始筹备婚娶。

放大定,也称“过大礼”,指男方向女方送彩礼,以便确定婚期。放大定意味着男女双方联姻已成定局。女方向男方索要彩礼,多是在这时进行,这无疑是买卖婚姻的集中表现。

父母将女儿嫁出去,如同卖出一件商品,公开要价,有时双方讨价还价。如单独放大定,礼品要比放 小定时更多一些,由男家送给女家一些首饰、衣服之类;而富者当然很讲究,正如北京童谣所唱:“小姑娘,做一梦,梦见婆婆来下定,真金条,裹金锭,桃红裙子 扎金凤,绣花鞋,蝴蝶儿梦。”

迎娶

迎娶也叫“迎亲”,或“亲迎”,是旧式婚礼最热闹的一步。当年有一首童谣唱道:“大姑娘大,二姑娘二,小姑娘出门子给我个信儿。搭大棚,贴喜字儿。牛角灯,二十对儿,娶亲太太两把头,送亲太太大拉翅儿。八团褂子大开楔儿,四轮马车双马对儿”,反映了迎亲时的热闹情景。

迎娶仪式一般在上午举行。首先由娶亲太太到喜房给天地爷上香,新郎按娶亲太太的意思,上前磕三 个头。新娘上轿后,娶亲队伍便抬着花轿往男方家中赶。当娶亲队伍临近家门时,一般都要令吹鼓手们鸣锣奏乐。当新娘到喜房后,由娶亲太太给新娘擦胭脂抹粉,加以修饰。这道礼仪俗称为“开脸”,表示新娘从此由少女变成少妇了。随后,在娶亲太太主持下,新郎新娘,给天地爷上香,叩三个头,叫做“拜天地”。拜罢,夫妻对拜,行新婚之礼。

迎亲仪式结束后,首先要进行的是“坐帐”。新郎、新妇双双坐在洞房的炕沿上,新郎将自己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表示男人应该压倒女人一头,也表示男女已同床。娶亲太太说几句吉祥话后,便把帐子一拉,谓之“撤帐”。

接下来,新郎新娘喝交杯酒。喝时以红头绳将两个酒杯系在一起,娶亲太太将一杯递与新郎,送亲太太将另一杯递给新娘,各饮半杯,再予互换,意思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然后,新婚夫妇同吃“子孙饺子”、“长寿面”。吃时,通常男家安排一男孩隔窗大声问道:“生不生?”娶亲太太或新郎回答说:“生!”表示生育后代。

闹洞房

举行婚礼的当晚,一般都要“闹洞房”。在北京及北方许多地方,都流行着“三日无大小”的闹房风俗。持老观念的人认为,越闹越发,不闹不发,甚至有“人不闹鬼闹”的说法。

闹房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向新人抛撒糖果、喜果;有的则对新人劝酒,甚至灌酒;还有的将苹果用线拴在帐上,让新人对啃。本来美妙的洞房花烛夜,变成了难熬的恶作剧。

回门

洞房花烛夜后,第二天一早,新婚夫妻要一同祭拜神、佛和宗亲三代,并拜见父母等长辈,定名分,认大小。

婚礼举行后的第三天,通常新娘要回娘家与父兄亲友行回见礼。这就是所谓“回门”,也叫“回 酒”。一般是一大早娘家便派人赶着马车来接新妇,新妇临行前,向公婆叩头,然后与新郎坐马车到娘家会亲。到娘家后,新婚夫妇要向家堂中的神、佛及宗亲牌位 行礼,然后给女方父母及长辈们行叩首礼。

客家结婚习俗礼仪 篇5

婚礼之行,新郎要按时辰去接新娘,带一个小男孩子去叫“压轿”,即使是自由恋爱的也须找个伐柯人同行。这时候的新郎,身上不能带钥匙、指甲剪等“铁器”。婚嫁的风俗对新郎要求未几,对新娘的要求就多了:在出嫁确当日,新娘不能吃外家的饭,表示不吃两家饭(从一而终);走出家门到上轿,是绝对不能回头看的,这时候能哭出来,也是对父母的一种安慰;上轿之前,新娘的兄弟姐妹还要进行“抽姊妹带”的典礼;新娘的衣服上别上缝衣针(利器),表示“利是”;做母亲的会让女儿反穿亵服,据说这是表示忠诚于爱情毫不“反骨”;新娘下了轿,必需由有品德、多子的妇女扶着新娘进洞房,叫做“牵新娘”,经由大门时,新娘还必需跨过燃烧的秆火避邪;假如这时新娘已经怀孕,还要叫人扛着一架梯子跟随,这也有一个叫法“时来运来,娶个老婆带梯来”,客家话中“梯”、“胎”同音,意为上梯步步高;迎回新娘的时候,公公婆婆要回避,等星星亮了或第二天才可以相见;喜宴上,新娘最大,因此宴席上的鸡头是不能吃的,由于那是“凤头”;假如宾客不小心打破了碗,主家会很小心地把碎片逐一拾起,用红纸包好放到厨房里去,主家的白叟不求全宾客,就算宽容了。增补一点:新娘的嫁奁里,一定会有两条甘蔗,表示双双对对、甜甜美蜜、从头到尾,新娘在上轿前,要坐在一个土话叫“母栏”的很大的竹盆里面,由一个“梳妆新娘的”妇女主持进行打扮梳妆。据说跨进竹盆时,知道自己从此离开生已养已的家,成为另一家的人,一刹那心情的滋味,至今无法表达。“梳妆新娘的”一边梳妆一边还要说吉利的话,当年大漠看自己的新娘坐着梳妆的时候,太兴奋了,那词却顾不上记。只知道她念一梳梳到尾,夫妻什么什么有头有尾确当真样子容貌很好玩。梳妆完毕,大家一涌而上包“上轿钱”给新娘,上轿的时候,由“梳妆新娘的”执一个米筛,象伞似的开在新娘头上,里边放着新娘袋,袋子装满了青青的“长命草”,其中意义,不问可知。

兰州结婚风俗礼仪 篇6

订婚 无论是自由恋爱,还是相亲认识,当准备结婚时都会有一个订婚仪式。首先双方家庭会商量一个好日子,届时两家人包括亲人都会到场,一起商量婚期、彩礼有关方面的事情。一切协商好后,男方把彩礼给到女方,接着就会商量怎么操办婚礼的事宜,之后办订婚酒席,女方要准备五种杂粮用瓶子装好,让男方带回家,有五谷丰登、吉祥祝福的寓意。

筹备婚礼 一般订婚离婚期至少有大半年的时间,特别是婚期定在国定假期的结婚高峰期,那筹备婚礼就会更紧张而忙碌了,而且这关乎两家人的事情,所以还的两家人一起坐下商量,在最后还一起协商决定,满意了才能确定。

娶亲和送亲 娶亲是男方家需要准备的,一般男方邀上5-7人,包括新郎在内租车一个双数的队伍去女方家娶亲。娶亲时,男方还得准备四色礼,分别是烟、酒、茶、肉。肉比较有讲究,肉必须是四条肋上的骨肉,也叫离娘肉,所以必须是中间断开的,之后用红绳扎好,寓意女儿离家的意思。 送亲是女方家这边的,一样也是邀请单数的人,与新娘组成双数的队伍。在新郎到新娘家门前时,亲友团不会马上让其进门,必须一般给红包一边推门,直达女方满意红包给的数量为止。当进门后新郎要找到新娘的鞋,穿上以后才能让新娘出名。出名是,新娘是不能沾地的,所以必须要新郎抱着或背着出门。

结婚庆典 婚宴上就如现在的仪式流程一样,不过开席时间是中午11.30分,来宾一边吃着美味一边看着新人举办仪式,最后新人敬酒,吃完宴席,大家就会各自散去,婚礼就这样结束了。

回门 结婚后的第三天,新人会一起回娘家,叫回门。回门女方家会准备婚宴,女方家还会请一些比较亲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吃一顿饭,之后就吃完大家就会回家,而整个结婚过程就全部结束了。 ? 小编总结:兰州的新人们,大家要认真阅读,这样才会更有了解,避免在结婚时出现差错,造成尴尬或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哦!

结婚

1.结婚庆典

结婚庆典通常是在上午11:30开始,由婚庆司仪主持,最重要的仪式是证婚人征婚,一般邀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担当证婚人,接下来是双方父母上场,新郎新娘敬茶,改口叫父母,父母要给红包,名曰“改口费”,通常里面装1001元,意为“千里挑一”。有钱的家庭也有给10001元的,意为“万里挑一”。

最后新郎新娘互换戒指、喝交杯酒,婚礼庆典结束后婚宴就开始了,新郎新娘从长辈坐的桌子开始一一敬酒,直到婚宴圆满结束。现在城市里已经很少闹洞房了,婚宴结束后大家就各自散去。

2.回门

新郎新娘在婆家度过两天,第三天要回娘家,称作“回门”。回门的时候,娘家的父母要给新郎新娘准备好吃的,或者再请娘家亲戚们一起到饭店吃一顿饭,整个结婚的过程才算最后结束。

订婚风俗

当双方儿女经过恋爱的考验进入谈婚论嫁的阶段,双方的家长也就开始忙乎起来。准亲家安排见面、订婚,最好的方式就是安排一桌包括亲家、子女再加上几个最亲近的亲戚在内的订婚宴,一是准亲家见面,二是商量婚期。通常男方的家长要带上“四色礼”,即烟、酒、糖、茶,还有礼金2-3万元,作为聘礼在席间送给女方的家长,有双方的亲戚在场做见证,当场点收,同时女方家长现场返还男方现金6000—10000元不等,剩下的留做新娘的嫁妆和给新郎买结婚衣物。

上一篇:每日一练97101带答案下一篇:中学一级教师职称申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