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备

2024-07-02

完备(精选9篇)

完备 篇1

基于粗糙集的不完备情报信息系统的完备化

在现有的基于粗糙集的不完备数据分析方法-ROUSTIDA算法的基础上,扩充了相似对象集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并利用该算法对一不完备的情报信息系统实施完备化,填补的.效率高、速度快.

作 者:周业明 林秀芹 曹之新 文学义 ZHOU Ye-ming LIN Xiu-qin CAO Zhi-xin WEN Xue-yi  作者单位: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广东,广州,510430 刊 名: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 英文刊名:MILITARY OPERATIONS RESEARCH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年,卷(期): 21(2) 分类号:N99 关键词:粗糙集   信息系统   完备化  

 

完备 篇2

目前国内外预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以财务预警模型研究为主, 希望能找到合适且全面的评价指标并将其引入预警模型以及时发现企业的财务危机。将实际的样本引入相应财务预警模型, 虽然对规避企业的财务危机、预测财务风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其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一) 缺乏整体性。

企业财务体系包括财务预算体系、财务控制体系、财务监督体系、财务预警体系等。现有财务预警体系与其他财务体系缺乏有效的连接, 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难以充分利用整个财务体系对企业现状进行分析和判断。因此, 企业财务预警体系需要与企业其他财务体系紧密结合起来, 既可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又有助于企业高层管理者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 反应不够灵敏。

企业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现有财务指标不能及时考核企业的经营状况, 其中存在时间滞后的问题。当企业经营影响到企业财务时, 即使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能够发现其存在的风险也为时已晚, 企业很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

(三) 非财务指标在预警模型中应用不足。

上世纪80年代, 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到单纯地用财务指标来预警财务危机似乎不能让人信服, 认为非财务指标在财务预警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之后虽然有学者陆续提出了不少的非财务指标, 但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还是以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 以各种财务指标为变量来建立预警模型。

(四) 预警模型缺乏实用性。

财务预警问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具体的应用。对于公司来说, 能否准确地预警财务危机, 才是值得关注的。但目前的财务预警研究着眼于预警技术的提高、预测的精度上, 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和模型。这些应用了不同时点、不同规模、不同地区乃至不同行业的样本数据研究出来的结果很少关注其实用性, 不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 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向经营者预先发出警报, 有效地防范与化解财务危机, 适时、准确地对企业财务失败进行预测分析, 真正发挥财务预警的作用, 其关键和落脚点是要建立完备和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

二、建立完备动态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瞬息万变和竞争激烈的时代,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经济环境和市场的突变往往很难准确预测, 企业构建的财务预警系统只有不断更新, 才能确保它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才能使企业从容面对遇到的各种风险, 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另外, 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信息量扩大, 更新速度加快,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信息化管理水平高的就会掌握主动;决策反应速度快的就会抢占良机。这要求企业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和反应, 建立完备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能够提升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

三、完备动态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特征

(一)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完备

性。财务预警系统的完备性包括两点:一是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财务预警系统需要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综合考虑, 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的风险程度。二是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链, 即风险信号采集———风险信号处理———风险状态测评———风险分类识别———风险状态度量———风险等级评估———风险总体判断———风险管理决策。建立完备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需要企业在该链条中环环相扣, 重视从信息收集到最后的决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除此之外, 完备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还应包括预警后续管理工作, 即需要准确记录前期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一系列数据, 根据相关数据提出改进意见, 使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得到不断改善, 进行日常的监管和维护以保证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相互配合, 同时要保障各项数据库的完整。

(二) 财务预警系统的动态性。

财务预警系统的动态性反映的是财务预警工作的及时性和灵活性。一是该系统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危机。所谓的“预警”就是要做到提前的报警, 随着竞争的加剧, 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将日益突出和复杂, 这就要求企业对其潜在的危机能够随时监测, 及时发现并作出判断。二是该系统要能够不断更新。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不会一成不变。在市场经济形势的不同周期、企业经营的不同阶段, 企业建立的财务预警系统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局部作出必要和适时的调整以适应变化, 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

四、完备动态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要点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从财务的角度对企业风险进行预警, 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财务管理要求, 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的分析, 借助财务数据和数据化管理方式, 对企业的运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以揭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及原因, 并发出警情信号, 提醒管理当局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的财务分析系统。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风险预警的诊断工具, 其灵敏度越高越能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通过财务预警系统的运作, 企业可以不断提高抵抗财务风险的能力, 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具体实施如下: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财务状况, 建立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企业危机预警体系及相应的风险阀值 (定性或定量) , 将得到的指标值与预先设定的风险阀值进行比较, 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量化, 将量化后得到的企业财务危机风险值传递给企业管理层进行定性分析与研究, 将决策反馈给财务预警中心。完备动态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必须包含财务风险分析数据库、财务风险识别系统和风险决策系统。同时, 该系统还应该把从此次预警过程中发现的有用信息和关键指标反馈给风险分析库。

(一) 风险分析数据库。

财务风险分析数据库提供的是风险分析的各种工具, 其主要的信息和作用为:一是内外部信息库。该信息库负责收集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和外部相关的市场和行业数据, 使预警系统能够实时更新、动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发展状况变化, 提高信息的精确性。二是指标信息库。在财务预警中, 选取哪些指标作为预警指标以及如何确定指标的临界值至关重要。该指标库旨在提供财务预警系统所需要的指标并规定其警戒值。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和经营阶段, 选择合适的预警指标体系。三是预警方法库。该库主要收集目前最新和高效的预警方法, 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方法, 并研究其在本企业的可行性, 选择最优方法。同时, 也可以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 利用现有软件, 自行研发合适的模型和方法。

(二) 财务风险识别判定系统。

风险识别判定系统主要是根据风险分析数据库提供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对企业所处的状态得出风险结论。一是利用定性信息, 进行风险识别。从定性的角度识别风险特征和类别, 分析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二是利用定量信息, 进行风险监测。该部分主要是利用数据和模型, 利用已有的方法体系, 通过财务指标从定量的角度来测度企业的财务风险。该系统要求企业能够定期上报真实财务数据, 并对企业上报的财务数据进行即时分析, 发现异常情况需分析原因并对其进行控制。

(三) 风险决策系统。

风险决策系统是指在风险识别和判定后作出相应的决策, 对风险进行一定的处理, 以便使风险降到最低甚至可以消除。在该系统中, 首先, 要建立对策库, 在该库中, 应记录企业或相关企业以往的风险预警的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 建立适合本企业的风险对策库, 当企业识别并发出风险警报时能够自动进行处理。其次, 要加强管理者和专家的决策, 丰富风险决策, 以便在不能自动提供风险对策时起到补充作用, 或是对决策的正确和实用性进行检验。

(作者单位:天圣制药集团股份

翔实完备的善本书录 篇3

本书作者鉴别力极精,凡所著录之书又都经亲眼鉴定,因此内容确实可靠。全书所录善本书达四千二百种之多,超过以往任何书目。此外,本书尚有以下特点:

一、著录的各项版本特征,内容齐备而方法科学。以往书录,多数只录书名、卷数、册数、撰著校辑人名、刻本堂名、年代,或此有彼无,甚为不全,每给读者留下疑惑。此《提要》则尽量录齐各项特征,除上述各项外,更详记其版框尺寸、行款字数(都是重民先生实际测量、计数所得)、残存卷数、版藏处所、原书款识序跋(一般记其名称及写作年代,间有录全文者)、刻书铺号、刻工姓名、藏书之印等,凡有助于鉴定古籍刊刻年代之特征者,俱尽量录入,以帮助读者对版刻情况进行判断和对源流加以考订。

二、对《四库提要》及《明史·艺文志》、《天一阁书目》、《善本书室藏书志》等等旧日书录,颇多纠谬补阙之功,尤以对《四库提要》的考辨纠补为夥。此《提要》的体例,从大的方面说来,是与《四库提要》相补充的,彼详者此略,彼略者此详,彼阙者此补,彼误者此纠。例如,子部《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十卷一书,《千顷堂书目》误作熊宗立撰,《四库提要》指出有误,但未详考,此《提要》则从该书的内容及熊氏的生平考证,证明绝不可能为熊氏所撰。

三、重民先生对文学、哲学、历史、经济史、文化史、民俗学、社会学皆有广泛的兴趣与素养,他在检阅善本和撰写提要时,每多注意及此。遇有确有价值之书,必表而出之,且撮举其要点,揭示其价值,以期引起学者与读者的兴趣。如子部有《朱翼》一书,不分卷,明张旭奇编辑,内容极广泛,多载时人时事,其本人及师友的言论、西方来华教士利玛窦、庞迪我的文章及各种社会通行读物等,又将《水浒》、《三国》等通俗小说与六经子史并列同等地位。《四库提要》将此书列入存目,且斥为“庞杂”。重民先生从新的观念出发,认为此书实为明末一种带有期刊性质的类书,反映了当时出版界的新萌芽及思想界的新潮流,因而著录其书,详述其内容,并指出其价值之所在。

四、重民先生又精于校勘考订之学,每用缜密的考订方法,研究古籍的版本文字,揭示善本、珍本的本来面目,为学者提供较可靠的资料。其所考校,多发前人之所未发。如此《提要》史部地理类著录了顾祖禹《读书方舆纪要》的一种版本:旧钞六卷残本,这个本子就是他辛勤考校后发现的。当初,书商们收到这个残钞本后,不知其固有的价值,竟改头换面,把它伪装成元代地理书钞本出售,哄骗世人耳目。将其名改作《大元混一统志》,并过录了元大德七年岳弦等的《元大一统志》序文及节录清代著名考据学者钱大听跋文,钤盖清著名学者及藏书家抱经堂、知不足斋、何元锡、李兆洛等的印记。其作伪手法似极巧妙缜密,颇能以假乱真,可谓用尽心机。可是一经先生考校,马脚便露了出来,原来:(一)抱经堂等诸印都是赝品,岳弦等序由他书过录,不足为据;(二)所署书名有问题。岳序、钱跋都只称《元大一统志》,而不称《大元混一统志》。此本原署《大元混一统志》者,疑作伪者不学,将钱氏另一跋文中提到的《元混一方舆胜览》中“混一”二字,混用过来,因遗留下这么一个漏洞,可见作伪者心劳日拙;(三)持此残本与清嘉庆间成都龙氏刻本《读史方舆纪要》相校,知即龙刻本的第十至十五卷,分卷同而序号不同,文字基本上相同,并可以清楚地看出龙刻本删改原作以避清讳的痕迹。此一发现不仅有版本学上的巨大价值,而且有历史学上的巨大价值。

在数学及其相关领域中的完备性 篇4

一个度量空间或一致空间(uniform space)被称为“完备的”,如果其中的任何柯西列都收敛(converges),请参看完备空间。

在泛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中, 一个拓扑向量空间(topological vector space)V的子集S被称为是完全的,如果S的扩张(span)在V中是稠密的(dense)。如果V是可分拓扑空间(separable topology space),那么也可以导出V中的任何向量都可以被写成S中元素的(有限或无限的)线性组合。更特殊地,在希尔伯特空间(Hilbert space))中(或者略一般地,在线性内积空间(inner product space)中),一组标准正交基(orthonormal basis)就是一个完全而且正交的集合。

一个测度空间(measure space)是完全的,如果它的任何零测集(null set)的任何子集都是可测的。请查看完全测度空间(complete measure)。

在统计学中,一个统计量(statistic)被称为完全的,如果它不允许存在0的无偏估计量(estimator)。清查看完备统计量(complete statistic)。

在图论(graph theory)中,一个图被称为完全的(complete graph),如果这个图是无向图,并且任何两个顶点之间都恰有一条边连接。

在范畴论(category theory),一个范畴C被称为完备的,如果任何一个从小范畴到C的函子(functor)都有极限(limit)。而它被称为上完备的,如果任何函子都有一个上极限(colimit)。请查看范畴论中的极限定义。

完备 篇5

-1117:18

------------------

特许经营合同是特许人与受许人之间法律协议,是双方之间权利与义务的约定。与一般合同有所区别的是特许人会在合同中规定一些强制性条款,对这些条款,受许人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加盟者不能因此就放松对特许经营合同的审查,因为有许多特许人利用合同设置陷阱,加盟者应小心。以下是我们的特许经营合同样本,供参考。

特许经营合同样本简介

近年来,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火热,业内人士迫切希望了解特许经营合同的有关内容,以便在订立特许经营合同时知道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由于特许经营合同是由一名特许人分别与多名受许人订立的合同,而特许人为了统一运作的需要,又希望与不同的受许人订立的合同能够在形式上保持一致,因而一般来说,特许人与受许人在订立特许经营合同时均采用特许人的格式条款。下面我们就某一国际知名连锁企业的特许经营合同样本(样本)为例作一简要介绍。

这是一份餐饮业特许经营合同样本。样本开头部分的内容是关于一些基本事实的陈述,包括特许人与受许人双方的基本情况、签约时间和地点、受许人向特许人作出的总体承诺等等。当然,不同的合同会有不同的风格,为了强调争议的解决方式,该样本便将争议解决的总体原则也置于基本事实的陈述部分中。样本的正文部分是协议约定,共有二十条。

1、第一条是关于首期特许经营权使用费的约定。

首期特许经营权使用费又具体分为标准费、受许人增开餐馆的折扣费用、延期费、附属店面费、老受许人与新受许人另开新店的增加费、转让费等。

2、第二条是关于合同存续期间须定期交纳的特许权使用费的约定。

定期交纳的特许权使用费一般确定为销售额的某一百分比。

3、第三条是关于特许人授予受许人某些权利的约定。如使用特许人的管理系统和操作手册的权利、对特许人管理系统中改良技术和操作方面信息的使用权、对于特许人的品牌作有限地与餐馆有关的其他使用。

4、第四条是关于特许人为受许人某些支持(如培训、咨询、协助与指导等)的约定。

5、第五条约定受许人的各项义务。共15款,各款内容如下:

第1款约定经营场所的租赁事宜。经营场所既可以由特许人向出租人租赁后再转租给受许人,也可以由受许人直接从出租人处租赁。如采用前一种方式,则受许人对于经营场所的使用仅与特许人发生权利义务关系,而与房主无关,在受许人严格履行转租合同的情况下,如果房主与特许人发生任何因租赁合同而产生的纠纷致使受许人遭受损失,受许人可向特许人要求赔偿;而如果采用后一种方式,则受许人对于经营场所的使用仅与房主发生权利义务关系,如果受许人违反租赁合同招致房主的起诉涉及特许人的品牌而使特许人遭受损失,则特许人

可向受许人要求相应的赔偿。

第2款约定受许人的经营活动应当始终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所有必要的手续并承担费用;遵守操作手册要求和建议的规格、标准和步骤,并随操作手册的更新和改进而作适时调整和修改,符合特许人的质量控制标准;不得透露或允许他人复制操作手册的内容。

第3款约定受许人自行承担经营活动产生的一切税费,以及按特许人的要求投保一些保险项目。

第4款约定受许人不得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直接或间接地从事其他任何相同或相类似的经营活动,以及违反此项规定时应支付的赔偿金额。

第5款约定定期特许经营权使用费的支付方式。

第6款约定受许人应当按约定时间向特许人报告销售情况,并按规定的方式在受许人的系统中记录销售和经营情况。

第7款约定特许人有权在无需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即可到受许人的经营场所检查受许人的经营状况并检查、审核复印受许人的各种记录。

第8款约定对于受许人低报销售额的惩罚性措施。

第9款约定广告费的支付方式。广告费在特许经营中并非一个简单的问题。不管是特许人还是受许人都不愿意承担广告投资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果让特许人独自承担广告费,而受许人众多,是否每个受许人都能保质保量地服务而不影响广告宣传还很难说,况且广告费数额十分巨大,让特许人独自承担势必存在困难;而如果让受许人来承担广告费,宣传的是特许人的品牌,付出的是自己的投资,能否起到促销的效果、获得回报还很难说,有时甚至还会因特许人自己品牌的价值不高而使得广告投资成为一种浪费,因此如果让受许人承担广告费,他们也会心存疑虑。

本合同中所采用的一个两全之计就是由特许人和受许人约定设立一个广告基金帐户,受许人从每周的销售额中提取约定的比例作为广告费汇至广告基金帐户上,至于具体的广告方式则由特许人根据广告基金帐户上的数额与广告商协商而定。这样一来,特许人和受许人都不必事先准备大量资金用于广告宣传,而且受许人对于广告费的支付也采取了一种不需要本钱也不承担风险的方式。如果受许人的经营状况好,则付出的广告费相应的就多,反之则少。不过采取这种方式的问题是,如果特许人将广告基金帐户上的部分甚至全部资金挪作它用的话,就等于是间接的提高了受许人的定期特许经营权使用费,无疑又会侵害受许人的利益。为解决这一问题,受许人可以与特许人在合同中约定对于广告基金帐户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一旦特许人违反这一制度,受许人有权中止支付广告基金,特许人还应当向受许人返还广告基金帐户上未用于广告宣传的资金。

第10款约定受许人不得将特许人的品牌标志与“出售”字样一起使用。该款约定看上去似乎无关紧要,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如果消费者误认为特许人所拥有的品牌是因为经营状况不佳而不得已予以出售,必然影响到特许人的商誉,从而给特许人的无形资产造成损失。

第11款约定受许人的所有付款都必须及时。这样规定是为了避免受许人因欠款而陷入债务纠纷或因欠税行为受到处罚从而损害特许人的商誉。

第12款是关于受许人应当按照合同及操作手册中的规定来进行经营管理的约定。

第13款约定受许人应当仅为经营餐馆的目的使用特许人的品牌,而不得为其他任何与经营餐馆无关的目的使用特许人品牌。

6、第六条是关于经营场所变更的约定。主要是要求受许人在变更经营场所之前应当征得特许人的同意。

7、第七条是关于合同期限以及期限届满之前合同延期的约定。

8、第八条是关于合同终止的情形及保守商业秘密的约定。共6款,内容分别规定如下:

第1款与第2款都是具体约定特许人有权终止合同的各种情形(例如受许人不办理经营活动

所需的各种手续、低报销售额、拖欠特许经营权使用费等等)。

第3款约定在合同终止或届满以后,受许人不得在其餐馆中继续保留特许人的品牌特征,也不得继续使用特许人所有的经营管理系统。

第4款约定在合同终止或届满以后1年内,或者在受许人转让合同权利义务后的1年内,受许人在一定区域内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特许人的其他餐馆的经营活动。

第5款约定受许人应当保守特许人的商业秘密,并对某些不属于商业秘密的具体信息进行保密。

第6款约定在合同终止或届满以后,受许人在合同关系存续期间因经营目的而使用的通讯号码、联络地址、网址、域名等等均应归特许人所有。

9、第九条是关于受许人转让合同权利的约定。

受许人转让合同权利,应当征得特许人的同意。对于拥有高价值品牌的特许人来说,之所以当初愿意将特许经营权授予受许人,大都是对受许人的资质经过了审查与考虑的,他们不会仅仅为了获得一笔短期的特许经营权使用费就轻易地将自己的特许经营权授予他人使用,因为一旦不合格的受许人因经营管理不善而给广大消费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则特许人所遭受的无形资产损失是难以估计的。因此,特许人往往会事先与受许人就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作出约定,如约定受许人必须将合同权利义务转让给符合资质要求并能够立即代替自己经营管理餐馆的人,或者是受许人应当要求受让人必须参加特许人的培训并经特许人评价同意后才能受让合同权利义务。

但是,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那就是如果在合同期限以内,作为受许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突发精神病,应当如何处理?实践中,特许人并不愿意将上述情形约定为合同终止的情形,因为连锁店数量的减少在某种程度上会对特许人的商誉产生不良影响。从理论上说,如果受许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直接继承其权利义务;如果是突发精神病,则为了保护受许人本人的权益起见,其监护人应当享有承继合同权利义务的优先权。但是,特许人无疑会担心受许人的继承人或监护人能否胜任经营活动,为此,可以由特许人与受许人事先在合同中约定只要受许人的继承人或监护人表示不放弃承继合同权利义务,特许人就应当对其指导与培训,所需费用由双方按比例分摊。

10、第十条是关于解决争议的详细约定。

解决争议的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在特许经营合同中,特许人比较倾向于将协商、调解和仲裁约定为解决争议的方式,而不愿选择诉讼。因为许多特许人都拥有知名的品牌,在社会上影响较大,其一举一动很容易被人们宣传。如果发生诉讼,特别是多个受许人联合起诉特许人,不管具体的案情如何,必然引起人们关注。如果在法院未判决之前就造成误传,就有可能会给一部分公众或多或少留下不良印象。而在协商、调解和仲裁这三种方式当中,特许人又比较强调通过协商和调解来解决争议,因为特许人是基于格式文本与受许人协商一致后签订特许经营合同的,如果是个别受许人违约倒也罢了,只需特许人单独与该受许人解决即可,但如果是因特许人违反某一条款而被多个受许人提起仲裁,特许人就极容易陷入困境。不过,特许人如果过于强调协商或调解,有时候又容易使受许人要求过高而保持强硬态度。因此,既然不愿意选择诉讼,那么仲裁条款在特许经营合同中就是必不可少的条款,只有有效的仲裁条款才能从根本上排除进入诉讼程序的可能性。

仲裁地点的选择对谁有利不可一概而论。例如,某一特许经营合同中,特许人是外国人,受许人是中国人,如果选择在特许人所在地仲裁,则在特许人违约时,受许人难究其责,从而处于不利地位;但在受许人违约时,即使特许人在其本国提起仲裁并作出受许人缺席的裁决,就目前的现实情况看来,在执行时也会困难重重,因而又对特许人不利。那么选择在受许人所在地进行仲裁呢?其实,这也得视特许人是否常驻受许人所在地而定,不过,只要特许人是知名的连锁企业集团,大都会在其受许人所在地设立办事机构。这样一来,解决起争议来

就方便多了。

11、第十一条是关于合同条款独立效力、通知、迟延付款等方面的约定。

12、第十二条是关于合同文字及文本的约定。

13、第十三条是关于适用法律的约定。

关于特许经营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如果双方均为同一国籍,则适用该国的法律比较合适。对于不同国籍的当事人该如何适用法律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的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那么既然我国目前尚无关于涉外特许经营的专门规定,所适用的法律当然也就可以由当事人约定选择了。

14、第十四条是关于受许人不得与他人另行订立特许经营合同的约定。

15、第十五条是关于在餐馆的经营过程中应当使用特许人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交流的约定。特许经营中的许多具体经营活动诸如帐目往来、销售记录、培训项目、经营状况报告、通知等等既有受许人的参与,也有特许人的参与。例如,特许人的母语为英语时,特许人可能不愿意为众多的受许人承担高额的翻译费用,于是就会要求当受许人不能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应当自行承担翻译费用。

16、第十六条是关于受许人确认特许人的任何员工、代理人、代表、附属机构等未向受许人作任何陈述。

17、第十七条是关于受许人承诺未曾向特许人的任何员工、代理人、代表、附属机构等提出过任何索赔主张。

18、第十八条是关于特许人与受许人对于各自的偶然损失(例如因不可抗力而遭受的损失、因餐馆的起哄、斗殴或抢劫而遭受的损失等)互不负责赔偿的约定。

一般来说,偶然损失无非就是发生在受许人的经营场所,而一旦受许人的经营场所发生偶然损失,例如火灾或人为的破坏,则会令消费者对经营场所产生恐惧感,但有时候特许人的品牌难免也会被人与经营场所发生的事件联系在一起来看待,因此对特许人也同样不利。

19、第十九条是关于受许人承诺理解并遵守合同的约定。

20、第二十条是关于受许人承诺不作其他牵涉到本合同及其附件的陈述的约定。

完备 篇6

CVaR作为一种超越传统VaR的风险衡量工具, 其基本思想方法来源于对资产损失分布函数性态的分析处理。它是指投资组合的损失大于某个给定的VaR值的条件下, 该投资组合损失的平均值。与VaR相比, CVaR满足次可加性、正齐次性、单调性等, 因而CVaR是个一致性的风险计量方法。

在市场风险的规避中, 风险损失量可以被构想成一个函数。

损失函数:设X⊂□n代表由各种可行决策组成的约束集, 每个x∈X表示由投资于n种备择金融资产数量构成的决策向量 (亦是资产组合) , y∈□nm表示由若干经济变量 (譬如资产价格, 利率, 汇率, 通胀, 宏观GDP等) 未来预期值构成的向量。称实值函数

为风险损失函数。

本文中, 我们假设z=f (x, y) 为风险损失函数。

在险价值VaR:

Var (x, a) =ξa (x) =min{ξ| (xξ≥a}=min{ξ|P{y|f (x, y) ≤ξ}≥a}. (1)

CVaR:由损失分布函数A (x ξ) :

undefined

决定的期望损失值为条件在险价值, 记为CVaR。

下述定义均是在 (x ξ) 关于ξ≥0连续可导, 且损失分布函数被假定具有光滑的密度函数的背景下提出的。

密度函数:记h (x, ξ) 为 (x ξ) 的密度函数, 则

undefined

CVaR的连续定义:我们将CVaR定义为由损失分布a (x ξ) 决定的期望损失ϕa (x) 。

CVaR方差: 我们把CVaR的方差D (ϕα (x) ) 定义为:

undefined

边际风险量MRV:设f (x, y) 关于x一阶连续可微, 称下列表示式

undefined

为f (x, y) 在x0∈X处的边际风险量 (Marginal Risk Value) , 记为MRV f (x0, y) 。

2 CVaR性质研究

在这一部分, 我们主要研究一种风险度量工具CVaR的一些重要性质。我们根据连续CVaR的定义, 得到了CVaR, 和 之间的线性关系, 并且在一般CVaR离散表示下, 给出了CVaR的完备离散表示。同时, 我们引入了一个概率随机游走过程。

定理1 ϕα (x) , ϕ-α (x) , ϕ+α (x) 的线性关系:

存在c1, c2>0, 使得undefined

定理2 若μα (x) 为ξ=ξα (x) 的概率, 则

而 (8) 称为CVaR完备离散形态的定义。

定理3 如果f (x, y) 是x的线性函数, 那么CVaR是一致的风险测度函数。

定理4 如果f (x, y) 是x的k阶齐次可微函数且undefined, 那么CvaR9一致的风险测度函数。

3 基于CVaR约束的投资组合模型

模型ⅰ 对于连续情形下CVaR的方差定义, 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投资组合x, 使得D (ϕα (x) ) 最小。这样做, 我们可以控制CVaR的波动, 使组合的风险不至于变化太大。具体模型及约束如下:

undefined

其中, r是由n种资产期望回报率构成的向量, μ为投资者认定的投资组合的最小期望收益率, ϕ为外生的常数, γi非负。

优化mean-absolute-deviation (MAD) 模型。

模型ⅱ。

undefined

其中, MAD=E|Rpo-Rpo|=E|RxT-RxT|, Rpo=RxT, 为资产组合的不确定投资收益率, Rpo=RxT代表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其中R= (R1, R2, …, Rn) 代表组合中各股票的期望收益率, 于是

undefined

这里Rj, 代表在“情景j”下投资组合的不确定收益率, “情景j”出现的概率为1/J, ϕ为投资者所能承担的风险水平。

undefined

模型ⅲ。我们假设投资者是风险规避者, 他们面对的是递增的、严格凹的效用函数u∶□→□, 且E[u (W) ]

这里u是递增的、严格凹的函数, 比如u=Wa, 对于某些a≥1;或者u=lnW。

4 结语

本文在连续CVaR定义下, 给出了CVaR, 和 之间的线性关系, 并在一般CVaR定义下, 给出了CVaR的完备离散形态的定义, 作为该文的最后一部分, 给出了几个基于CVaR约束的投资组合模型。重要的是在约束条件中, 加入了与CVaR相关的限制条件, 如CVaR小于某个确定的值等, 做这样的调整, 可以使我们的投资决策更具理性。我们还可以优化CVaR的方差, 这样能够确保在一定的收益 (效用期望约束条件) 下, 我们的投资决策是最优的, 亦即风险或波动是最小的。本文最大的目的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选择最有效的CVaR, 使我们处于投资的有利位置。

参考文献

[1] Rockafellar R T, Uryasev S. Conditional value-at-risk for general loss distribution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002, 26:1443-1471.

[2]Uryasev S, Ph.D.Conditional Value-at-Risk:Opti mization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J].Financial Engineering News, 2000, 12 (4) :670-698.

不完备性定理:一切知识的中心 篇7

那么,什么是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呢?在以往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始终存在这样的信念,就是认为可以把任何一种数学理论(例如,自然数理论,欧氏几何理论等)组织成一个“完备的”(和相容的)公理系统,也即可以找到这样的有限多条公理(或公理模式),从这些公理出发,按照一定的推理规则,可以“无一遗漏”地推出相应理论中的所有真命题(而且,所推出的也仅仅是真命题,从而,这一公理系统就是相容的,也即无矛盾的)。然而,哥德尔却证明了这种信念是错误的,因为,他的不完备性定理所断言的就是:任何足够丰富的数学系统,如果是相容的,就一定是不完备的。这也就是说,对于足够丰富的数学理论(在其中能够发展起算术理论)来说,相应的公理系统(严格地说,是形式系统)必然或者是不相容的,或者是不完备的。

由于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以下简称“哥德尔的定理”)与传统观念是直接违背的,因此,在哥德尔发表了自己的定理以后,人们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和著作,它们或者对哥德尔的定理及其证明思想进行解释和分析,或者对哥德尔定理的实质及其普遍意义进行了剖析和论证。例如,在一九五八年出版的《哥德尔的证明》(英文版)一书中,作者E.耐格尔和J.纽曼就着重从数学的角度对哥德尔定理及其证明思想进行了分析;另外,在一九六三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逻辑学家M.杜墨特则围绕自然数概念的语义分析对哥德尔定理的哲学意义进行了论述。然而,尽管存在大量的文章和著作,哥德尔的定理在少数专家圈子以外仍然很少为人们所了解:此外,虽然为数众多的作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但他们普遍的看法仍然是:“我们尚未能够完全把握住哥德尔定理的深远意义。”

鉴于上述情况,D.霍夫施塔特的《GEB——一条永恒的金带》一九七九年在美国引起轰动并获得了普利策大奖,就不是偶然的了。因为,这一著作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对哥德尔的定理进行了论述,而且,分析的深度也超过了先前的有关著作。

霍夫斯塔特是围绕哥德尔定理来展开全书的论述的。但是,正如书名《GEB——一条永恒的金带》(其中,G即是指哥德尔〔Gdel〕,E是指当代杰出的画家埃舍尔〔Escher〕,B则是指古典音乐大师巴赫〔Bach〕)所表明的,作者并没有单纯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进行分析,而是十分巧妙地把埃舍尔的画、巴赫的乐曲及关于哥德尔定理的论述结合在一起,从而编织出了“一条永恒的金带”。这条金带发出的耀眼光辉不仅照亮了哥德尔定理及其证明思想,而且,它的更高价值就在于这一“连接”本身,即在于揭示出绘画、音乐与数学这些似乎遥远相隔的人类不同文化领域之间所存在的“惊人的一致性”。据传,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曾由于发现了谐音中所存在的“数的和谐性”而发展起了自己的哲学理论。他们发现产生各种谐音的弦的长度都是成整数比的。例如,当两极绷得一样紧的弦的长度的比是2:1时,就会发出相差八度的谐音;而如果两条弦长的比是3:2,就会发出另一种谐音:短弦发出的音比长弦发出的音高五度;等等。上述发现给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成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们因此提出了“万物皆数”的基本信条,并认为自己终于抓住了“世界最终的奥秘”。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理论是错误的;但是,新的发现,特别是关于在不同领域中所存在的共同规律的发现,的确能给人以新的启迪,并诱发出深刻的思想。这事实上也就是《金带》及哥德尔定理的根本意义之所在:它向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一“永恒的金带”究竟说明了什么?

纵览《金带》一书,容易看到,一个贯穿始终的概念就是“层次”的概念。作者是在最广泛的意义下应用这一概念的。例如,画面中的不同水平面或不同的部分,乐曲中的主题与伴奏或不同的音部,原像与镜像,录制下来的声音与真实的声音,符号与意义,……这些都可以看成客观事物中的不同层次。类似的还有,信息传递中的不同层次:结构消息,外部消息,内部消息;计算机中的不同层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编译程序等;生命遗传过程中的不同层次:DNA,蛋白质,……。另外,除去这种客观的层次性以外,人类的认识活动也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对于同一个对象(如乐曲、绘画等)可以从各个不同的层次上去理解(当然,认识的这种层次性正是客观事物的层次性的反映;而且,它的直接物质基础就是大脑结构的层次性)。最后,就哥德尔定理而言,其中也直接涉及到了两个不同的层次:对象数学和元数学。在对象数学中,我们只是按照一定的法则由给定的前提出发去进行演绎;在元数学中,我们则对对象数学的整个逻辑结构作出判断,如,“某某命题是可以证明的”,“这一理论是相容的”,等等。显然,相对于对象数学而言,元数学是一个更高的层次。

客观事物及认识过程的层次性或许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哥德尔定理却为我们揭示了问题的另一侧面。那就是,在确认层次性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看到不同层次间的可渗透性;而且,正如《金带》的作者所指出的,在很多的情况下,这种不同层次间的渗透性又表现为“层次的缠绕”(另外,如果着眼于某一层次的话,这就是所谓的“自我相关”)。这种层次的缠绕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一种直观的印象是,这是一种混淆,从而就可能导致混乱、甚至荒谬。例如,主题与伴奏互相干扰就可能造成噪音;另外,正如埃舍尔的版画《画廊》及《三个球》等所表明的,画中有画,映象之中有映象,……这就会造成混乱。正因为“层次的缠绕”往往包含有“悖理”的含义,因此《金带》中就称之为“怪圈”;而且,正如作者所指出的,哥德尔的定理实质上也就是一个怪圈。具体地说,在这一定理的证明中,哥德尔首先通过映射实现了对象数学与元数学这样两个层次的互相缠绕,从而使得对象数学中的命题获得了双重的意义:它们既是对象数学中的命题,同时又具有元数学的意义;其次,哥德尔又构造出了这样一个“自我相关”的命题G,它所断言的就是自身的不可证明性。从而,G就是一个不可证明的真命题。因为,

一、如果G可以证明的话,G必然为真;而依据G的(元数学)意义,这也就意味着:G是不可证明的,矛盾(从而,依据理论是相容的假设,G就是不可证明的)。

二、正因为G是不可证明的,因此,依据G的意义,G就是个真命题。这样,G的构成就证明了系统的不完备性;而结论的普遍性(这里的主要条件就在于:对象理论必须足够丰富以保证建立所说的映射)则又说明了“在数学理论中是无法将怪圈彻底地排除出去的”。一般地说,《金带》的作者还通过大量实例的分析引出了这样的结论:“怪圈不仅不是一种罕见的现象,而且在许多场合里是不可避免的。它是许多复杂系统的共同特点”。这也就是说,“无论是大脑思维,无论是人工智能,无论是严密的数学,无论是抽象的音乐,也无论是形象的美术,……都无法摆脱奇妙的怪圈。”

那么,这种“惊人的一致性”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或者说,究竟什么是哥德尔定理的普遍意义呢?考虑到哥德尔定理是数学对自身进行“反省”,即是用数学推理对数学推理自身进行探究的结果,《金带》的作者也就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即着重讨论了“哥德尔的理论为我们理解自己的思维提供了什么启示”的问题。作者的观点是:思维过程(及其物质基础——大脑)是包含有极其复杂的层次结构的,而这些层次的相互缠绕(例如,上面的层次是靠底下的层次来支持的,但是又返回来影响和控制底层的活动)则就是思维活动的关键所在。作者的这一分析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例如,从理论的角度说,以此为依据就可进而去讨论人类能否完全认识某些事物(相应地,能否完全把握某些概念)的问题。作者认为,客观事物中存在有两种不同的性质:“符号型性质”和“语义型性质”,前者并不涉及到多层次的认识结构,后者的认识则依赖于多层次的认识结构;由于多层次的结构具有无限丰富的内容,因此要完全认识语义型的性质(或者说,把握住相应的概念,如真、美等)就是十分困难的(然而,应当补充的是,我们仍可通过发展更高层次的认识及不同层次的相互渗透来不断深化我们的认识)。另外,从应用的角度说,上述的分析则又为人工智能研究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种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去创造更高层次的描述,同时又努力去填平在不同层次间所存在的“鸿沟”。显然,在这样的意义上,层次的缠绕所具有的就不只是消极的意义了。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仍然把这种“层次的缠绕”说成是“怪圈”的话,那么,这种怪圈就不再是“伪、恶、丑”,而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真、善美”。事实上,正如《金带》的作者所指出的,在巴赫的乐曲及埃舍尔的作品中,我们也可感受到这种更高层次上的美。例如,巴赫的《音乐的奉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中,巴赫用一种特殊的技巧构成了一个怪圈:它由三个音部所组成,当最高音部演奏主题时,其余两个音部提供卡农式(某种意义上的“重复”)的协奏;然后,通过多次的变调,在结尾处乐曲又平滑地回到了开头。而且,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这一怪圈并没有给人以不和谐的感觉;恰恰相反,它却使人产生了一种不断增高的感觉。此外,埃舍尔则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了这种和谐性。他的《逆行(蟹式)卡农》被说成“一支看得见的乐曲”,其中,“伴句的旋律与导句的旋律保持逆行的关系,然而,一切(又)是那样协调、自然。”事实上,《金带》一书本身也清楚地表明了这样一点:它所揭示的在艺术、数学等大相径庭的领域中所存在的惊人的一致性显然就表明了更高层次上的和谐性(这样,这种借助于层次的缠绕得以表现的和谐性,与前述的混乱性也就构成了一个怪圈)。

由于《金带》一书涉及到了音乐、绘画、数学、人工智能、遗传机制等如此广泛的领域,霍夫斯塔特的原著就是一部巨著。为了使更多的读者能够从这一出色的著作中得到教益,乐秀成同志将它翻译并改写成了一部篇幅不大的书。这一工作凝聚了编译者的创造性劳动,无疑是十分有意义的。由于编译后的《金带》仍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分布于各个不同领域的大量概念,更由于作者的思想是如此的新颖、深刻,因此,诚如乐秀成同志在《序言》中所说,“要想不费功夫或者较轻松地读通它仍然是做不到的。……(也)不能指望大部分人读一遍就能看懂全书的内容。”但笔者认为,这仍是一部值得读书界反复阅读、仔细领悟的好书。

最后,笔者愿在这里附带指出《金带》一书中的一个小错误。在该书第8页中,作者谈到了“爱皮梅尼特悖论”,但这事实上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悖论。因为,由爱皮梅尼特的断言(“所有的克里特岛人都撒谎”)为假,并不能推出“作为克里特岛人的爱皮梅尼特就没有撒谎”的结论,并只能推出“并非所有的克里特岛人(在任何时候)都是撒谎的”。从而,如果克里特岛上除去爱皮梅尼特还有其他人的话(或者说,爱皮梅尼特除去上述断言还作过别的判断的话),爱皮梅尼特所说的这句话就可能为假而不会导致矛盾。

完备 篇8

阳江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中部,与江门、肇庆、茂名市接壤,毗邻港澳,是连接粤中、粤西北地方的重镇。阳

江港位于阳江市西南25公里的海陵湾,濒临南海,水路东距香港180海里,距澳门140海里,距珠江口190海里,西距湛江110海里,海口160海里,北距广州220海里。陆路至广州256公里,湛江230公里,是广湛水陆交通线的中心点,在广州港、湛江港两大主枢纽港之间,与主枢纽港一起构成层次分明的水运体系,成为粤西中部和内陆地区重要出海门户,发展潜能无可限量,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正是由于这样的地理优势,2003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阳江市政府派出机构。高新区控制范围81平方公里,主要由港口工业园、福冈工业园、平东工业园、银田工业园及银田生活配套区组成。其中经省政府认定的中山石歧(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福冈工业园内。高新区立足阳江资源和区域特色,以产业、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环境协调发展为原则,根据园区的功能布局进行高起点的城市和产业布局规划,为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

几年来,高新区充分发挥区域交通、重大项目带动、资源丰富、低成本等优势,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石油化工及其中下游产业、纺织服装工业、包装印刷、海洋资源开发、生物工程技术、食品工业、五金机械工业、汽车配件工业、新材料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光电一体化、环境保护以及现代仓储物流等产业,把阳江高新区打造成广东新兴的临港工业基地。

2008招商新政

2008年,该区继续加大招商力度,3月,该区两个总投资分别为1.5亿元和2亿元的大项目同时动工,两个项目分别是阳江市佳信电路板有限公司和阳江市金力淦制衣有限公司。前者是由香港电路板有限公司和中山市佳信电路板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用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主要生产高紧密多层电路板,首期项目预计2009年初投产,年产值约2.6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800个。后者是由香港万利实业有限公司和中山海淦制衣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2亿元,拟建设集织造、绣花、成衣制造为一体的服装工业城。首期项目投资约1.2亿元,用地面积约7.8万平方米,预计2009年初投产,年产值约2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

2008年7月,阳江市公布新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从境外(包括港澳台)引进的合资、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项目及引进市外资金投资新建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生产性企业和旅游业(酒店除外)项目以及市政府认定的项目,并在本市工商税务部门登记和缴税的,对项目引荐者给予奖励。引进项目购买土地,按项目用地一年内缴交的购地款的1%给予奖励;如果引进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生产型项目和旅游业(酒店除外)或市政府认定等用地少投资额较大的项目,也可按项目投产时实际到位金额给予一次性奖励,每投入100万美元,奖励1万元人民币(如已取得购地奖励,须在该奖项中扣减)。如果引进符合国家颁布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高新技术项目、世界500强境外企业项目和中国100强企业项目,两年内投资额超1000万美元的,在原来奖励的基础上再增加奖励10万元人民币。引荐者奖励收入为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应按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缴交个人所得税。 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对地方经济带动作用大的投资项目,经市政府批准,可采取一企一策的措施,给予引荐者特别奖励。

副市长黄运带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阳江市各有关单位,要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务工作,支持企业发展,帮助项目早日建成投产。

有关资料显示, 海陵湾有可用于港口开发的深水岸线20公里,正在开发的东部深水岸线6公里,陆域宽阔,湾内水域辽阔,水深、浪小,纳潮量大,掩护条件好,港池、航道自然水深11米,常年不淤,建港资源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外部疏港交通发达

完备 篇9

退市制度对于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合理、完善、有效的退市制度可以对证券市场进行规范, 通过将触及退市标准的上市公司淘汰出局, 激励上市公司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 注重其经营业绩提升。从而达到净化资本市场、促进资金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投资者风险的目的。

但是, 制度的有效性才是保证上市公司合理有序退市, 保持证券市场活力的根本。从1993年证券交易所成立初期《股票交易与管理暂行条例》的施行至今,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建设已迎来了第20个年头。在这过程中, 我国退市制度在不断地进行改革, 但是各项标准仍不够完善, 且制度的有效性并未很好地显现。因此, 到目前为止, 我国退市制度的不完备性仍然比较严重, 这主要体现在我国退市制度的不完善性以及退市制度的低效性。

二、我国退市制度不完善性

对比国际成熟市场, 目前, 我国退市制度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 从退市标准来看, 我国的退市标准过于单一, 形同虚设, 同时也缺乏严密性。旧版的退市制度中主要就是“最近三年连续亏损”这一“实质大于内容”的硬性指标。长期以来, 多只ST股的上市公司可通过资产处置、债务重组和政府补贴多种手段轻松规避退市。

其次, 在退市程序方面, 我国的退市程序行政干预过多, 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 且属于公司的权力无法体现, 这不仅不利于纠正上市公司的行为偏差, 提高其整体素质, 而且会为幕后操作提供滋生腐败的沃土。

第三, 退市法律规定不够健全。特别是缺乏对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由于在我国, 中小股东处于相对弱势地位, 上市公司退市后, 持股的中小股东将面临损失, 其利益得不到保障, 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伸张。

三、我国退市制度改革

针对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各方面的不完善性, 本次的退市制度修改与完善较以往有很大突破。继深交所将创业板退市制度公诸于世后, 沪深交易所于2012年6月28日正式发布了完善主板和中小板市场退市制度的方案。方案主要在借鉴国外成熟资本市场退市制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完善。

首先, 新政中有关退市标准的规定更加多元化, 不仅增加了“净资产”“营业收入”“市场指标”等数量型指标, 还更加关注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与获利能力的考察, 体现了市场化退市的理念和运行机制;而且在非数量标准方面, 也纳入了审计意见类型指标, 扩大适用未在法定期限内如期披露年报的指标, 纳入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指标, 并对相关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的指标进行细化。这使得退市标准更加合理, 退市程序更加完善, 弥补了旧版退市制度“形式大于内容”的不足。

其次, 新政在保护投资者权益方面, 也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的经验, 做了相关改进。增设“风险警示板”和“退市整理板”。由于存在退市风险的相关传闻, 上市公司退市前后股价常会有异常波动, 因此, “风险警示板”的建立有助于提醒投资者对风险及时防范风险, 做出合理投资选择。而当上市公司股票被交易所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后, 将被转入“退市整理板”进行另板交易。届时, 上市公司将得到30天的“退市整理期”, 整理期满, 上市公司的股票将终止上市。这样, 能够保证投资者在上市公司退市前有一定的缓冲期可以将持有的股票进行处理。因此, 总的来说, “风险警示板”和“退市整理板”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缓冲退市风险, 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

四、我国退市制度的低效性分析

虽然在2012年6月28日发布的退市制度新规则中, 我国两市退市制度在借鉴国外成熟证券市场退市制度经验的基础上, 进行了相关条例的修改, 使其与国外主要证券市场退市制度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但是我国上市公司退市现状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新上市公司数量较多而退市公司寥寥无几。究其根源, 在于我国退市制度的低效性。这主要体现为大量触及退市标准的公司“停而不退”, “退而不出”现象严重。据统计, 在过去三年间, 美国纳斯达克退市公司的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3.8%;而我国股市成立至今的22年间, 退市公司数量仅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82%。造成我国退市制度的有效性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证券市场的低成熟性

退市制度能够较严格执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证券市场体系发展程度高, 多元化结构丰富。在海外发达证券市场上, 均存在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如美国上市公司从主板市场退出后, 可退到二板市场。如果上市公司在宽限期内仍不能达到上市要求, 监管机构将责令其退到场外市场进行交易, 从而实现逐级退市。若在宽限期内整改后又符合上市条件的, 则可恢复上市。可见, 完善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体系为退市制度的有效执行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 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拥有发达便捷的公司收购、兼并和破产机制。因此, 绩差公司很容易成为被廉价收购的目标, 而无需管理部门勒令其强制退市, 就因破产或者被收购而自动退市。从而市场上不会充斥大量的劣质股。这正式成熟资本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作用的结果。

相比较国外成熟资本市场几百年的历史, 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 发展速度也较为缓慢慢, 市场结构仍处在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过渡阶段, 不能够像成熟资本市场那样, 为退市制度的顺利施行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目前我国退出程序与制度安排上仍然存在一定的施行困难, 绩差股仍然充斥着市场, 从而导致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有效性降低。

(二) “壳资源”的稀缺性

对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熟资本市场来说, “借壳上市”行为常常受到较为严格的管制。在韩国KOSDAQ市场, 日本JAS-DAQ市场以及英国AIM市场等国际主要证券市场上, 拟通过“借壳上市”的完成并购重组的公司, 一般都需要满足IPO的条件, 通过IPO标准的审核, 完成IPO的上市程序, 上市发行人被看成是新的上市申请人。因此, 在成熟资本市场上, “壳资源”并没有过高的吸引力。

对于我国而言, 由于新股发行实行“核准制”, 拟上市公司的IPO难度较大, 而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来进入证券市场要比企业申请上市难度小, 成本低。而且在公司退市过程中, 由于“借壳上市”预期的存在, “壳公司”成为争相炒作的稀缺资源。创业板的设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上市难度, 增加了公司的上市机会, 使得“壳资源”的稀缺性得到一定缓解, 但是《关于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方案》的推出, 并未彻底堵住“借壳上市”的后门。一些触及退市标准的绩差公司为避免其退市命运, 常常试图利用“壳资源”进行并购重组的方式, 完成华丽转身, 来维持其上市地位。因此, “壳资源”的稀缺性是使得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有效性降低以及我国上市公司“退而不出”的局面难以缓解的最重要的原因。

(三) 法律制度的低效性以及

一个完整的证券市场必须重视退市法律制度的完善与有效执行。完善的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对于一个正处在发展中的证券市场尤为必要。在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上, 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设计充分遵循了证券市场的自身规律, 体现了市场化的规则;并且注重操作程序, 能够充分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与成熟证券市场相比, 我国证券市场现行的退市法律制度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退市制度运行效率低下的原因。我国《公司法》中有关上市公司退市的规定仅是一种字面上的法律, 对于上市公司退市之后的相关问题, 未能得到很好解决。而且, 我国的退市决定权存在于证券管理部门, 因此, 法律规定缺乏足够的操作空间, 不能有效实施。1999年施行的《证券法》, 其在上市公司退市问题上仅对《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简单的重复。其唯一突破在于开始关注交易所在退市问题上应发挥的具体作用。可以说, 这部《证券法》对健全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并没有起到实质的促进作用。2006年新《公司法》和《证券法》虽然对退市的相关条例作了修改, 但是由于其原则性较强, 因此其可操作性仍然不高。

(四) 各方利益的博弈性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 由于上市的成本太大, 而在证券市场上的融资成本低。所以公司一旦上市, 就想永续保持其上市地位, 实现“圈钱”的目的。在公司出现问题时, 则会利用各种手段维持其上市地位, 而死活不愿意退市。

对于各地政府来说, 上市公司数量成为考核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 各地政府从自身利益考虑, 采取各种措施避免上市公司退市。从而我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退市行为呈现出较严重的行政干预性。大批绩效差的上市公司通过政府补贴, 破产重整, 债务重组等方式得以“退而不出”。这样, 退市过程中过重的行政色彩, 使得我国退市制度的有效性难以实现。

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 上市公司一旦退市, 其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流动性降低, 基本上失去股票的意义。而且, 我国民事赔偿制度的不健全, 退市后由于操纵市场、虚假信息披露等违法违规行为给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不能得到有效赔偿。因此, 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体制下, 从投资者的利益角度讲, 他们是最不希望所持有股票的上市公司从证券市场退出的。

因此, 无论从哪一方的利益考虑, 上市公司退市都不是各方利益均衡的最优选择。从而, 完善的退市制度在利益各方面前的有效性只成为一种摆设。

(五) 退市新规的缺陷性

虽然退市新规提高了我国退市制度的完善性和可操作性, 也为新旧规则的过渡期的衔接做了妥善安排。但是, 此次退市制度的修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性。这使得新规尚未开始正常运行, 其有效性就大打折扣。其一是“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才可能退市的标准, 使得退市过程变得愈发漫长与艰难。我国IPO超募使每股净资产高企局面难以缓解, 若想让公司每股净资产“亏空”实属不易。如果再有“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才能退市的规定, 那么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则成为遥遥无期的谎言。其二是退市新规规定从2012年会计报表算起, 对于过去“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的公司, 则对其历史问题既往不咎。而目前, 我国A股市场“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数”的上市公司已达30多家。退市制度的改革, 使得这些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在“净资产”这个指标上仍有三年的宽限期, 因此给了它们足够的时间来规避退市, 从而拉长了退市过程。这是对垃圾股历史遗留问题的妥协与让步, 对其余上市企业来说, 也无法体现制度的公平性。

五、提高退市制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退市制度的完备性不仅需要根据证券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退市的标准和规则, 而且应当采取适当措施提高退市制度的有效性, 从而缓解我国上市公司历来“停而不退”, “退而不出”的弊病。针对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大力发展与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建立包含一级市场、二

级市场、三级市场以及场外市场的多层次证券市场。这不仅可以给予退市公司继续进行交易的机会, 使其更加顺利、有序地逐步从证券市场退出, 而且可以较大程度上减少投资者的损失。

(二) 针对我国“借壳上市”现象严重, 并且屡禁不止的情形,

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的做法, 如严厉退市法规, 适当提高“借壳上市”门槛, 使“借壳上市”的标准与公司IPO难度相当, 甚至杜绝“借壳上市”。这样, “壳资源”的稀缺性就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 针对我国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各方利益博弈所导致的

证券市场退市制度执行不力情形, 管理层应当提高执行力, 加强监管力度, 从而提高退市制度的效力, 使地方保护主义等行政干扰因素远离退市机制。其次, 通过量化退市考核机制来减少管理层随意性, 通过实施以市场调控为主, 行政调控为辅的退市机制, 达到由市场决定去留的目的。尽量减少长时间的退市缓冲机制, 防止暂停上市的绩差公司寻找重组的机会来规避退市。对于投资者方面, 应该建立投资者保护的司法保障体系, 细化投资者通过法律程序追究责任的条款。

(四) 提高退市制度的执行效率, 还需要进一步对退市法律

法规进行完善。比如在对《公司法》《证券法》两部法律修改的基础上, 设计更加符合市场规则的退市标准, 完善退市程序, 注重提高法律条款的可操作性;完善退市的配套制度;相关制度的执行部门要强化执法力度与成效。

(五) 虽然退市新政使我国的退市制度有了跨越性的进步,

但对于退市新规中有关条例的改革有待完善, 并要注重其合理性。比如对具有历史遗留问题的上市公司, 应当设置特殊的处理方法, 从而体现制度的公正性。而不是既往不咎, 与其他企业一视同仁;对于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的退市标准的改革应该考虑其可行性, 而不是形同虚设。

参考文献

[1]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研究[J].河北法学, 2004, (03) .

[2]李自然, 成思危.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退市制度[J].金融研究, 2006, (11) .

[3]王震强, 李央.境外资本市场退市制度与运行经验分析[J].投资研究, 2011, (03) .

[6]陈杰.海外创业板退市制度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启示[J].武汉金融, 2009, (10) .

[4]宋常, 陈晶.中国资本市场退市制度改革与探索[J].潍坊学院学报, 2012, (05) .

上一篇:好玩的游戏200字作文-好玩的游戏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劳动合同法人大网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