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业物业服务合同

2024-11-24

某商业物业服务合同(精选8篇)

某商业物业服务合同 篇1

XXXXXX项目-资产运营管理顾问服务合同

甲方 法人代表人 注册地址 电话 传真

乙方 法定代表人 注册地址 电话 :

: XXXXXXXXX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

传真 :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在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甲方将自己持有的XXXXXXXX(商业项目)委托乙方进行资产营运管理顾问,双方经过友好协商,就商业项目资产运营管理顾问服务事宜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一、总则

1.物业基本情况

物业名称:XXXXXXXX

物业范围:XXXXXXXX(商场1F-7F及车库部份)(以下简称“该物业”)

2.坐落位置:XXXXXXXXXXXXXXXXXX

3.甲方聘请乙方作为该物业的经营管理顾问,乙方以经营管理顾问身份就物业提供法律法规、租赁条款、管理公约(如有的话)、该物业管理制度和本合同所规定的所有管理服务,并行使经营管理顾问的所有职权和职责。

二、委托管理事项及委托管理期限

1.依据本合同乙方应实施的经营管理顾问的范围和领域包括以下各项:

1.1.开业前工作内容

1.1.1.装修管理

1.1.1.1.制定承租户装修管理流程和各种文件范本。1.1.1.2.监控各商务装修进度及隐蔽工程情况。1.1.1.3.室内机电配置分配。

1.1.1.4.组建二装协调团队,审检二装形象。

1.1.1.5.协助组织商铺装修竣工验收和督促安排租户如期开业。1.1.1.6.与项目部协调各二次装修与各系统连接事宜 1.1.1.7.项目工程建设协议建议。

1.1.2.管理公司及管理制度的筹备

1.1.2.1.租赁及管理公司的设立。1.1.2.2.启动初期部分相关费用预算建议。1.1.2.3.人力资源及行政制度建立。1.1.2.4.员工招聘、培训。1.1.2.5.制定各项管理规章制

1.1.3.财务管理

1.1.3.1.收银系统安排及使用。1.1.3.2.财务预算及现金流量结算。

1.1.4.客户服务

1.1.4.1.设计客户服务工作流程、内容。

1.1.4.2.主要职能为协调各部门与租户或顾客诉愿,政府机构沟通。1.1.4.3.协助组建客户服务团队,指导如何处理消费者投诉。1.1.4.4.建立客户服务各项工作制度。

1.1.4.5.制定相关工作详细流程及注意事项,如:铺位交收工作指引,各项费用收取工作作指引,商户装修管理工作指引等。

1.2.开业后工作内容

1.2.1.财务管理

1.2.1.1.落实收银系统的正常使用。1.2.1.2.营运费用测算和调整。

1.2.2.租赁管理

1.2.2.1.租户调整策略。1.2.2.2.持续招商。1.2.2.3.租户续租管理。1.2.2.4.租赁合同管理及保管。1.2.2.5.品牌调整策略。

1.2.2.6.业态优化调整组合策略。

1.2.3.推广计划及执行

1.2.3.1.制定活动档期排定、相应媒体投放计划、地区大型活动参与、与活动赞助商合作。

1.2.3.2.相关媒体及政府部门公共关系维系,有效运用媒体资源。1.2.3.3.制定相关VIP系统及VIP活动规划和对于重复消费的激励计划与实施。

1.2.3.4.推进购物中心的市场地位及影响力,提升其整体收益。

1.2.4.客户服务

1.2.4.1.日常客户监督与服务,对相关工作提供建议。1.2.4.2.工商、质检等政府相关部门工作协调。1.2.4.3.监督购物中心、商户各项管理制度。1.2.4.4.制定商场及租户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1.2.5.行政及人力资源

1.2.5.1.人力资源及行政制度建立。1.2.5.2.员工招聘、培训。

1.2.5.3.员工保险、薪酬福利制度完善。

1.2.6.日常营运及物业管理服务

1.2.6.1.巡查商铺。1.2.6.2.客流与业绩分析。

1.2.6.3.协助财务部门进行租金和物业管理费的催讨。1.2.6.4.基础物业管理服务

1.2.7.风险评估及管理

1.2.7.1.风险预测及应对策略。1.2.7.2.商户和租赁法律纠纷。

2.委托管理期限:

第一阶段采取顾问形式处理(以下简称"第一阶段"),即XXXX年XX月XX日起至开业前六个月:由XXXX年XX月XX日至开业前六个月。

第二阶段采取全权委托形式处理(以下简称"第二阶段"),开业前第六个月至开业后。

三、权利义务

1.甲方之权利义务

1.1.甲方有签约商家、租赁合同条款的最终决定权。1.2.甲方应及时向乙方支付本合同中约定的各项费用。1.3.审核乙方申报的运营预算、费用支出申请。

1.4.审定乙方制定的营运管理方案、预算及相关收取标准; 1.5.检查监督乙方资产管理工作的实施及制度的执行情况;

1.6.审议乙方在管理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及决算报告,审定乙方提出的管理服务计划、财务预算及决算。

2.乙方之权利义务:

2.1.2.2.根据甲方的委托范围提供经营管理服务,并接受甲方的监管与考核。乙方按预算提出该物业经营管理人员聘用方案和计划给甲方,聘用方案中包括职位要求、员工工资及相关法规要求之费用;乙方对该相关选聘成功的人员负责指导及培养。

2.3.2.4.2.5.按月提交经营管理顾问报告;

制作经营管理计划,包括市场推广计划、调整或更新空置单元租户及经营管理工作计划等;

制定所有价目,收费及价格,及与此有关的监督和控制该物业营运管理中的任何性质收入,或各类服务的收费标准,及收据事项等,报甲方审批同意。

2.6.2.7.2.8.2.9.2.10.建立健全的该物业经营管理档案并负责及时记载有关变更情况。

当本合同终止时,如果乙方未被继续聘用,则乙方应协助相关各方做好交接及善后的一切工作;

乙方在本合同期内制订的所有与项目相关的经营策略方针均需报甲方备案,以供甲方行使监督的权力;

乙方应按照双方协议的规定提供专业服务团队

乙方进行各项服务行为须规范且符合国家与地方相关法规规定,如乙方因为操作不当违反法规规定,或者致使甲方违反法规规定,则由乙方自行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及赔偿,并同时赔偿甲方因此承担的全部损失。

2.11.2.12.乙方代表甲方对外签署和发布的任何文件资料均应事先通过甲方书面同意,乙方应保证在合同有效期内具有履行本合同的合法资质,乙方在合同有效

否则乙方对此承担责任。

期内丧失资质的,甲方有权立即解除本合同。

四、运营管理顾问及全权委托服务费用

1.服务费用

1.1.第一阶段费用:

 乙方按第二条提供前期经营管理顾问工作的每月顾问费用(含税)为人民币叁万元 [RMB30,000.00](下称 “服务费”)。于本协签署之日由甲方向乙方支付首2个月服务费(即人民币陆万元 [RMB60,000.00]作为初次费用,本合同才视作正式生效,其后的每月顾问费应于次月10日前向乙方支付。

 乙方人员到场的住宿由甲方直接安排与提供。

1.2.第二阶段费用:

 乙方按第二条提供全权委托经营管理工作的每月酬金(含税)为人民币捌万元 [RMB80,000.00](下称 “固定酬金”)。其余项目涉及所需开支由甲方支付,前题为乙方需于进入第二阶段前3个月提供针对项目的经营管理预算供甲方审批,乙方可于已得甲方同意的预算范围内进行开销,并向甲方以实报实销形式处理相关费用。届时,甲乙双方将另定协议处理相关经营管理预算及操作方式及处理细则。

收款方全称 银行 银行账号 银行地址 : : : :

2.根据已被甲方同意之预算,所有资产营运支出费用均全部由业主方所收取之管理费、推广费、能耗费及或其他相关费用中承担。

五、工作方式

1.乙方应按甲方的要求安排相关主要人员参与与乙方服务范围有关的会议。

1.1.第一階段:乙方每10天1次(每次不少于2天)派遣合适人员到该物业提供顾问服务。召开双方定期会议,就相关事宜提供深入及可行性建议,会议时间暂定为每10天一次;

1.2.第二阶段:乙方提供全权委托管理服务,并派遣专责项目经理1名驻守该物业提供相应服务;

1.3.在委托期间,乙方提供相关工作人员到场提供服务(见本条1.1项),并就该商场的具体问题和建议采取会议、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联系方式与甲方保持联系,并随时为甲方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

1.4.1.5.在合理情况下,甲方可以在需要增加讨论时向乙方提出增加会议的要求,乙方应尽全力配合,安排相关人员参与会议;

甲方需提前两个工作日通知乙方相关的会议内容及流程,以方便乙方作出相应的人员安排。

六、知识产权

1.乙方或乙方代表,根据本合同代理服务内容直接向甲方提出建议之所有资料或文件均应视为甲方的财产。前述资料的所有权,其所含有的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乙方不得将相关资料用于与履行本合同无关的任何用途。

2.甲方提供给乙方参考的有关项目的所有资料以及客户资料的所有权归甲方所有,乙方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任意使用、发布或向第三方提供项目一切相关资料。3.在任何情况下,甲方和乙方各自拥有的商标权都不得受到对方和任何第三方的侵害。4.乙方保证对向甲方提供的咨询意见、设计成果、文件资料不会侵犯任何第三人合法权利,甲方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第三人主张任何权利;甲方保证乙方在依照本合同约定使用由甲方单独制作的文件资料时不会致使乙方遭受第三人主张权利。如发生上述事由,由相关责任方负责解决和承担责任。

七、保密条款

1.乙方承诺,对因履行本合同而知悉的甲方及其关联公司的商业秘密承担保密义务(所谓商业秘密指甲方及其关联公司未公开的各种技术或非技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材料、工具、设备、设计包装、工序、程序、项目、产品、开支、财政数据、营销计划、客户信息、供应商名单或经营计划、管理文件、标准、图纸、流程、价格等),对于上述商业秘密和载体,乙方在未经甲方及其关联公司书面授权的情况下不得转让、外泄、出售、出租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第三人知悉或使用,乙方也不得在本合同业务范围之外使用,并应在本合同签署15日内与相关雇员签署保密协议,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其雇员遵守保密义务。对于乙方雇员的非职务泄密行为和/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泄密行为给甲方造成的损失,乙方亦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保密期限截止相关信息可被公众通过合法途径获取之日。

2.乙方承诺妥善保管所有属于甲方的文档资料。若本合同因任何理由终止或未予延长,乙方须在本合同终止日或期满日或双方协商之日期无条件交回所有由其保管的文档资料给甲方,同时递交资料交接清单供甲方核查,而文檔内容应由双方在之前进行协商。

3.对于任何一方所获知的与该物业或另一方或其各自的客户,消费者或供应商有关的任何秘密信息,在任何时候该方都应始终尽力保密并不应使用或不应使其泄露(而且应促使其各自的职员和代理人保密和不应使用或不应使其泄露),除非: 3.1.事先取得另一方的书面同意;

3.2.符合有管辖权法院的命令,主管机关按合法权限发布的命令或任何相关管理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任何有关的证券交易所)的规章和规则;

3.3.为且仅为该物业的所有权、管理、经营、推广、营销或维护的目的而使用或仅仅在实施管理或经营中每一具体情况所需的范围内(按具体情况)而使用,前提是每一个情况中如果公司需透漏该等信息,则应签订适当的保密协议,并且公司应采取适当的其他措施,包括与信息传播,参观该物业和其他相关事务有关的措施,以保守秘密及该信息所享有的知识产权,并确保该等信息不应被利用除为该物业及其扩充部分的需要之外的目的;

3.4.当该等信息成为公共信息,但因任何的一方(或其代理人或职员)的故意、过失或疏忽行为造成的除外;或在该等信息泄露前一方已在通常的商业过程中了解、拥有并使用。

4.在任何时候,所有秘密信息的所有权都应始终属于提供该等信息的一方,并且该等信息应当在提供该等信息的目的终止时立刻归还该方。于此,任何情况都不应被视为对任何一方依任何法令或习惯法所享有的信息保密的权利的减损或背离。

八、合同修改、终止、违约责任、生效

1.本合同所涉工作内容,可能未臻全面,若有增加或修改,双方协商解决并签订补充协议。

2.本合同履行过程中,乙方出现以下情况的,甲方有权单方面解除本合同:

2.1.乙方超越授权范围对外发布甲方或甲方项目信息的;

2.2.乙方全责造成之营运/租赁过程中的错误,而经甲方调查后以书面要求改善后14天仍未作出相应行动者;

2.3.乙方违反本合同义务,经甲方书面通知整改后7天内仍未履行的;

2.4.甲方基于乙方专业素质和良好信誉选聘乙方为甲方的代理人,乙方应保持自身良好的信誉,若乙方被政府部分记载不诚信行为达2次以上或乙方被媒体进行负面曝光达3次以上的,甲方有权立即解除本合同。

2.5.乙方不按租赁条款、车库条例或管理公约(如有的话)的约定管理,致使的物业达不到租赁条款、车库条例或管理公约(如有的话)、该物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并且物业状况严重恶化,经甲方书面通知后,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但应提前30天书面通知乙方。

3.除本合同另有约定外,任何一方擅自解除本合同的,擅自解除方应承担违约责任,违约金为相等于本合同2个月的服务费 / 固定酬金支付给守约方。4.本协议将在下列情况终止:

4.1.若本合同约定的经营顾问期限期满,任一方需续订,应在期满前三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否则合同期满本合同即时终止。

4.2.甲方无故拖欠乙方本合同约定1个月的服务费 / 固定酬金,经乙方书面催告后一个月内,甲方仍未采取适当措施加以纠正的,乙方可即时终止本合同,但并不影响乙方在本合同及中国法律下所享有向甲方追讨赔偿之权利。

4.3.若任何一方清盘,不论是自动清盘还是被迫清盘(为重组或合并者除外),又或接管人已获委任处理其全部或部份资产,又或任何一方转让其权益予债权人,或与债权人达成和解协议,或任何一方威吓要进行以上任何事宜。

九、附则

1.适用法律和争议解决

1.1.本合同履行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提请该物业所在地法院管辖诉讼解决。

2.免责

2.1.因下列事由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损害,均构成对乙方的免责事由,乙方均不负赔偿之责:

2.1.1.不可抗力事件所造成的损害; 2.1.2.该物业本身固有瑕疵所造成的损害;

2.1.3.甲方、业主、该物业任何单元的使用人或任何其他方的故意或过失行为导致的损害;

2.1.4.甲方和业主自用部分的火灾或盗窃等造成的损害;

3.乙方需根据法律法规、该物业管理合约条款、《公约》而作出适当的行为、措施及事项。乙方在履行本合同义务过程中,因其自身和/或其雇员、代理人的故意、过失或疏忽的行为而被法院或仲裁机构裁定向任何人士之索偿负责则不属于免责范围。

4.乙方对于因履行本协议而获得的甲方和/或甲方关联公司的经营状况信息、商业秘密及客户资料予以严格保密,不论该经营状况信息或商业秘密是乙方从甲方直接获得还是通过进行经营管理顾问而获得。此保密义务于本合同因任何原因终止后一年内继续有效。

5.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为履行本合同以及实施本合同所规定的物业管理,甲方可以在有关宣传中使用乙方的名称和商标。未经乙方书面同意,甲方不得将乙方的名称和商标用于本合同以外的或与物业之管理无关的任何目的。

6.甲方与乙方工作人员不因本合同的签署而产生雇佣关系,乙方应依法劳动法规规定的用人单位责任。

7.乙方必须遵从国家与地方关于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及雇员保险的相关法律、政策规定,并负责承担有关的费用,且对其雇员的意外或伤亡负全责。

8.甲方对于乙方任何雇员的意外或伤亡皆不负任何法律上的赔偿责任,若甲方因此而遭受损失,乙方应负责赔偿。

9.按本合同规定发出的任何要约、书信或通知,应以航空挂号信、或以使用回执的电子邮件、或以传真、或以专人发送。如以航空挂号信寄出,于邮戳日期后的第七天被视为送达收件方;如以使用回执的电子邮件发出,则在收到收件方的读信回条之时被视为送达;如以传真发出,则在确认传真获成功发送到收件方的传真号时被视为送达;如以专人发送,则于签收确认之日被视为送达日期。

一切通知和通讯均应发往下列地址、电邮地址或传真号码: 甲方 注册地址 电话 传真 电邮地址 收件人

乙方 注册地址 电话 传真 电邮地址 :

收件人 :

10.如双方以上通讯信息有所变更,变更一方应于变更前15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新的通讯地址。

11.本合同执行期间,如遇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按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协商处理。

12.除本合同特别声明外,本合同部分条款或条款的部分内容无效,并不影响其它条款或条款的其它部分的效力。本合同全部或部分终止,并不解除任何一方当事人在本合同全部或部分终止以前已产生或由于终止而产生的保密义务及任何法律赔偿责任。

13.本合同之附件均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有效组成部分。本合同及其附件和补充协议中未予明确约定的事宜,均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

14.本合同自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本合同一式贰份,合同各方各执壹份,各份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此页为签署页)甲方:

乙方:

公司盖章及代表签字:

公司盖章及代表签字:

见证人:

日期:

****年**月**日 签署地点:

见证人:

日期:

****年**月**日

某商业物业服务合同 篇2

2012 年7 月1 日, 平阳县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平阳县某大厦业主委员会签订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约定: 业委会将该大厦委托给xx物业公司实行统一、专业化物业管理; xx物业公司有权向业主、非业主使用人收取物业管理各项费用。合同签订后, xx物业公司于当天开始进驻某大厦小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被告毛某某系某大厦x幢xx室业主, 尚未交纳2012 年7 月1 日至今的物业费。在2007 年平阳县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小区期间, 毛某某的相邻业主将毛用于放置空调外机的地方进行封闭并搭建了阳台, 属违章建筑, 导致毛某某空调外机无处放置。毛某某等住户曾向物业公司反映过违章建筑问题, 但该公司不予处理。平阳县规划建设局向搭建违章建筑的业主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 xx物业公司也要求该业主拆除违章建筑, 但该违章建筑至今尚未拆除。

二、法院判决

平阳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 业主委员会与某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对业主具有约束力, xx物业公司作为物业服务企业, 已经按照合同约定进驻毛某某所居住的小区, 并提供了物业服务。作为业主及物业使用人, 毛某某理应依合同约定及法律规定交纳xx物业公司进驻小区以来的物业费用。虽然毛某某向xx物业公司反映过小区违章建筑问题, 该违章建筑至今也未拆除, 但违章建筑属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事项范围, xx物业公司无权径行拆除, 而相关部门也已作出处理决定。如果涉事业主未改正或未完全改正违章建筑, 毛某某作为相邻的受侵害住户可以直接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但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行为并不取决于xx物业公司。因此, 毛某某以此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 于法无据。据此,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物业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之规定, 判决: 一、被告毛某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平阳县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2012 年7 月至2014 年9 月的物业管理综合服务费4050 元; 二、驳回原告平阳县xx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 毛某某不服判决, 提出上诉。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毛某某的上诉, 维持原判。

三、案件评析

本案主要争议焦点在于物业服务企业未纠正违章建筑问题, 业主能否以此为由拒绝支付物业管理费或减少物业管理费。一种意见认为, 根据《合同法》第107 条规定, 物业公司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没有依法尽到物业管理职责, 也违反了《合同法》第60 条规定的协助、注意等从义务或附随义务, 属于管理不到位。另一种意见认为,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46 条规定, 物业管理区域发生属于行政部门执法管理的不当行为, 物业公司对其无权自行处分时, 不应认定为违反合同义务。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 一) 物业管理区域内违章建筑属行政机关管理职责范围

本案涉事第三方业主违章建筑属擅自搭建型, 即在已有的建筑物基础上未经审批而搭建附属设施, 擅自改变建筑物的正常结构或者通常使用功能而形成的建筑。根据《城乡规划法》第66 条规定, 个人未经批准进行建设的违章建筑, 由所在地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因此, 涉案第三方违章建筑虽位属于物业管理区域, 但物业管理企业本身没有违章建筑的处罚权和强制拆除权, 责令整改或限期拆除的决定依法应当由行政主管部门作出。

( 二) 物业管理公司行为不应认定违反合同义务

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第46 条的规定, 对物业管理区域内违反有关治安、环保、物业装饰装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制止, 并及时向有关管理部门报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物业服务企业的报告后, 应当依法对违法行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处理。如果涉事业主仍未整改, 毛某某作为相邻受侵害住户可以直接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但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行为并不取决于xx物业公司。另外, 根据《物权法》第83 条的规定, 业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 对违章搭建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有权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 要求行为人排除妨害。本案中毛某某对涉事第三方违章建筑侵害自己相邻权的行为, 除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举报要求处理外, 还可以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救济。

摘要:物业服务企业进驻管理区域前已形成违章建筑, 处理该违章建筑属于有关行政机关的职责范围, 企业无权予以直接拆除, 但已向有关行政机关反映, 并且已要求违建人自行拆除, 应认为物业服务企业履行了合同义务, 业主不得以企业违约为由, 拒绝支付物业费。

关键词:物业,违章建筑,违约

参考文献

[1]王彦.如何规范物业企业在社区治安防范中的职责[J].河北法学, 2007 (12) .

[2]段辉.物业服务合同履行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 2010 (1) .

[3]徐梅.论物业纠纷中业主权利的立法保护[J].社会科学论坛, 2009 (12) .

商业物业租赁合同 篇3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乙方租赁甲方商业楼事宜自愿达成一致,现签订本合同以供双方共同遵守。

一、甲方将位于 商业楼租赁给乙方使用(证号: ;面积 ;附商住楼平面图、房权证复印件。),并保证该商业楼无任何产权瑕疵,符合法律规定的出租条件。

二、租赁期限为 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不含装修期)。

三、租金为第一年人民币捌拾万元,在本合同签订之日乙方支付贰拾万元作为定金,甲方办妥该商业楼所有手续并将外墙、门窗、水电配套完善后 日内交付乙方,乙方在接收房屋并装修期满后三十日内将余款陆拾万元付清;第二年租金人民币玖拾万元,于 年 月 日前一次性支付;第三年租金人民币壹佰万元,于 年 月 日前一次性支付;第四年至第六年租金为每年人民币壹佰壹拾万元,分别在每年的 月 日前一次性支付;第七年至第十年租金为每年人民币壹佰叁拾万元,分别在每年的 月 日前一次性支付;第十一年开始租金为每年人民币壹佰伍拾万元,分别在每年的 月 日前一次性支付,上述款项乙方支付时甲方应出具正式发票。

四、乙方租赁商业楼后可在不破坏整体结构、不影响安全使用的情况下,自主对该商业楼进行装修,甲方不得干涉。装修期限为六十日,自乙方接收房屋时的第二日计算,该期限不包括在租赁期中,也不计算租赁费。

五、乙方在使用该商业楼时有自主经营的权利并对该商业楼拥有转租、转包的权利,甲方不得无故干涉。

六、乙方租赁该商业楼应仔细爱护使用,因使用不当造成损坏的,乙方应负责赔偿。

七、租赁期满后,如继续租赁,同等条件下乙方有优先权。

八、租赁期满后,如不继续租赁,乙方装修及墙面不得带走,归甲方所有。

九、租赁期间内如因不可抗力、政策变动或政府行为导致本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则甲方退还乙方尚未使用期间的租金,甲乙双方互不担责;政府给予补偿的,甲乙双方按各50%分配。

十、甲乙双方应依约履行合同,一方违约的,对方可解除合同,造成损失的除应予赔偿外,还应承担租金总额20%的违约金。

十一、本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处理,可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二、本合同不因甲乙双方法定代表人的变更而变更。

十三、在租赁期间甲方或因甲方原因导致该商业楼产权变更的,该租赁合同继续有效,且乙方有优先购买权。

十四、本合同发生争议,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即墨

市人民法院处理。

十五、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看过商业物业租赁合同的人还看了:

1.商铺物业管理合同范本3篇

2.物业租赁合同范本

3.物业租赁意向书范本

4.商业房屋租赁合同

5.物业房屋租赁合同

6.写字间物业租赁协议书范本

7.简约物业租赁合同范本3篇

8.商超租赁合同范本

关于商业物业管理合同范本 篇4

受托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为加强对××市中级人民楼物业的管理,特委托乙方派遣治安秩序维护员、设备维护员和保洁员到本大楼实行物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物业管理条例相关法规,经双方协商,就有关服务事宜签订如下条款:

第 一 章 委托服务的物业

第一条 本合同所涉及的物业基本情况

甲方委托服务的楼座落于新兴三路 号,为1幢高15层楼宇,占地面积约×××××㎡,庭院道路和绿化面积约×××㎡,大楼总建筑面积为×××××㎡。

第 二 章 物业服务事项

第二条 本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公共环境卫生,包括公共庭院、房屋公用部位和领导室的清洁卫生、垃圾的收集、清运及“门前三包”。

第三条 本物业服务区域内的设备设施日常保养护理工作。

第四条 维持本物业服务区域内的公共治安秩序,包括大门值班、楼宇巡视。

第 三 章 服务期限

第五条 服务期限为壹年零贰个月,从××××年×月1日起至××××年12月31日止。

第 四 章 双方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检查监督乙方服务工作的实施及制度的执行情况。甲方每月对乙方的服务工作进行考核,对不满意现象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甲方每月20日前将当月的物业服务费支付给乙方。

第七条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合同的相关条款制订具体的物业服务制度。

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协助甲方认真做好维护公共治安秩序的服务工作。

三、有义务甲方协调处理与本合同及各具体服务条款有关的事宜;

四、按物业服务方案各项规范向甲方提供服务,保证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 五 章 物业服务内容

第八条 环境卫生服务

一、实行规范化清扫保洁,垃圾日产日清。

二、房屋的公共楼梯、扶栏、走道等部位和领导室保持清洁。

三、发现公共环境受到污染要及时清洗。

第九条 共用设施设备的运行和养护服务。

一、供电设备、给排水设备、通风设备、空调设备、电梯设备、防盗监控系统、消防系统设备的日常清洁、润滑、调试运行服务及制订月度、年度维修方案。

二、各种水管闸门渗漏和损坏,室内外上下水道堵塞不畅,以及卫生洁具的使用护理。

三、各种插座、插头、开关、灯座的故障维修和更换等,但材料及大中修工料费用由甲方承担。

第十条 治安维护防范服务

一、实行24小时门岗值班和楼宇巡逻制度。

二、停车场车辆出入和停放秩序的调度服务。

其他具体详细内容、范围、要求,参见附件《楼物业服务方案》。

第 六 章 物业服务费等费用的计算及支付

第十一条 物业服务费

一、物业服务费用单价

某商业招商介绍 篇5

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天元东路XX号(距离竹山地铁站约

300米),总建筑面积3万㎡,由前楼(6层),后楼(16层)两栋组成,停车位约:200个,4部高速客货梯。项目地处竹山路商圈核心区域,江宁繁华商业中心之一,与地铁主干道相邻,地理位置绝对优越,距江宁区中心仅3公里,至南京市中心地铁30分钟车程,交通便利。

项目周边分布教育局、物价局、公安局、高新区管委会等多个

政府机关,东南、南航、河海等25所高等学府,25多万师生,为项目城市文化商业保证了强大的客流。金鹰、同曦、1912等多家高端商贸产业,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为区域商业氛围营造奠定基础。江宁人口经济结构状况:江宁区常住人口115万,GDP:620亿元,财政收入14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1452元。

项目定位:住宿、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时尚消费

广场,主要辐射消费人群:江宁周边居民、商务人士、家庭消费、婚宴会议。目前已经入驻开业的有后楼6-15层的时尚商务酒店、后楼3层的XX国际会所、后楼3层的XX枱球吧、后楼2层的XX精菜馆、前楼的XX钢琴会所、XX量贩KTV、XX咖啡…等等。

推荐给贵司的是4楼会议及婚宴餐厅,约3000平米,拥有1500

某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浅析 篇6

关键词:绿色信贷,两高一剩,绿色金融

一、前言

绿色信贷业务是在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科技产业高速发展, 并伴随着环境资源的消耗与污染, 温室效应, 气候异常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背景下所产生的。2002年10月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 在伦敦召开的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会议上, 制定出了一个世界金融机构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行业基准企业贷款准则——赤道原则。Wilson (2007) 提出赤道原则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行业基准, 只有在融资申请方能够证明项目执行不会破坏环境、引发社会问题的前提下, 金融机构才可提供融资服务。随后, 为引导资金流向节能环保和生态农业方向提供的信贷支持, 使经济发展更具远瞻性和可持续发展性。2007年7月, 我国环保总局, 中国人民银行, 银监会联合颁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 提出以绿色信贷抑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发展, 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信贷理念。

二、某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概况

(一) 某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现状

自2007年我国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颁布《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以来, 国内各个银行积极响应号召, 开展以“绿色金融、可持续经济发展”为核心的各项金融工作。

某商业银行从2008年以来大力支持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了各项业务来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

(二) 不同区域的绿色信贷业务发展

1. 东部地区

某商业银行东部地区某县支行

该支行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 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水平服务。为此, 该行一方面积极争取信贷资源, 另一方面优化信贷流程,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2012年9月末, 该支行已为165家节能减排企业提供了44.31亿元的信贷支持, 比2012年年初增加了5.60亿元;节能环保项目的企业15户, 贷款金额达4.36亿元, 比2012年年初增加1.05亿元, 比2011年同期增加1.02亿元;涉及环境污染的两户企业贷款7501.48万元, 比2012年年初下降了1009.67万元。

2. 中西部

某商业银行西部某省分行

2012年, 该分行高度契合“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 加强信贷政策和金融产品创新, 信贷规模、业务费用等经营资源坚决向“三农”和县域战略倾斜。全年, 该行新投放贷款400亿元支持“三农”和县域实体经济发展。重点支持了“三农”和县域领域内的109个重点项目建设和637个骨干企业生产发展。县域贷款与涉农贷款两类贷款增速分别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5.53和3.27个百分点, 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三农”和县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 东西部绿色信贷数据对比

在政府提出的绿色信贷政策中, 控制“两高一剩”贷款成为了其中的重要内容。笔者通过对某商业银行东部A分行和西部B分行于2009—2013年期间发放的绿色信贷数据进行分析, 集中选择这两个分行在环境治理、火电、铜冶炼、电解铝四个方向的信贷数据展开对比。

通过表1-表4的数据对比, 笔者得出近年来各分行在践行绿色信贷业务方面所呈现的特点:

(1) 不同地区行业方向贷款不同

整体上看出, 不同地区的具体贷款规模虽有不同, 但两个分行贷款变化趋势不一致。这是因为两个地区在各自不同的城市环境背景条件下, 每年在不同行业发放的贷款额也有明显差距。这样, 可以明显看出, 对于“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发放不能仅仅进行简单的数字对比。

(2) “两高一剩”贷款被逐渐控制

尽管各个分行呈现出的贷款变化无法直接对比, 但两个分行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趋势, 即绿色信贷政策出台以来, 各行都开始加强信贷监管, 严格信贷审核审核制度, 使信贷发放量呈现出较为合理科学的变化。这说明, 各行都注重控制向“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规模, 以执行绿色信贷的政策。

(3) 环境治理贷款各分行呈现不同变化

作为可以直接视为绿色贷款发放的环境治理贷款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格局, 各行每年的贷款都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这也是和每个地区每年具体的环境状况以及在资金分配上的不同而导致的。

三、该行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西部经济发展观与绿色信贷政策理念尚存在差距

首先, 由于经济发展效率衡量的主要指标是GDP, 这就导致了中西部地区政府过于重视GDP总值, 而忽略能耗和污染指标。对于只要能增加就业和经济总量的企业项目均给予大力的金融支持, 没有意识到可持续金融的发展。以至于从2007年绿色信贷政策提出到如今, 对“绿色信贷”理念的认识较东部地区而言, 仍然十分滞后。

(二) 产业由东至西转移阻碍了西部绿色信贷政策的贯彻

目前, 东部地区“两高一剩”产业得到了一定控制, 部分“两高”企业正在或即将退出东部, 转而向中西部转移。从以上各表中数据也可以看出, 西部地区各年“两高一剩”的贷款发放波动较大, 没有形成系统的信贷发放控制方案。西部地区绿色信贷业务发展较慢, 有的地方受片面政绩观的驱使, 反而降低“两高一剩”企业的放贷门槛, 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受阻。

(三) 农业发展未受到绿色信贷的高度重视

“三农”作为该行的一项重任之一, 同时也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 它的发展也与绿色金融密切相关。在这一点上, 东西两个地区都有积极的发展并创新“三农”金融政策与实施, 如某商业银行A分行成立专门的三农金融分部和“两部五中心”, 某商业银行B分行支持“三农”和县域实体经济发展这些举措也都获得了一定效果, 但大多局限于基层银行的部分业务中, 忽略了从宏观的视角通过绿色信贷政策指引“三农”的绿色循环发展。

(四) 实际实施存在技术困难

据悉, 某商业银行乃至国内大多数的银行几乎都没有将相关环境污染的完整信息全面纳入银行的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现存的仅仅是一些零碎的、杂乱的信息, 缺乏专门的绿色信贷发放的数据系统, 从而导致信贷银行难以及时全面掌握真实情况。虽然环保信息已被多数银行列为贷款的必备条件, 但在贷款审批时条件是以凭环保部门出具的证明或调查人员的描述为依据, 并没有严格统一的审批方案出台。基层信贷人员大多缺乏环保知识, 自身也缺乏环保意识, 难以准确描述。

(五) 缺乏绿色信贷专责机构

在发达国家, 各个大型跨国银行都设立了专门的绿色信贷机构, 如:渣打银行设立了集团环境委员会, 汇丰集团的董事会专门设立了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而在国内, 仅有兴业银行设立赤道原则工作领导小组及中国首家可持续金融室, 专门负责环境与社会的风险管理。相比之下, 包括某商业银行在内的大多数银行均缺乏专责机构, 绿色信贷实施机制不健全, 从而不利于绿色信贷的中期战略规划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某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践行对策

(一) 树立“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观

政府以及银行管理层需要转变对经济发展只片面关注GDP总量的做法, 应在发放贷款时, 将能耗指标和节能指标各项指标综合考虑。改变传统的GDP总量为第一要义的经济发展观, 树立“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是某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重要的第一步。

(二) 加快西部地区绿色信贷业务发展

由于经济发展缓慢, 西部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绿色信贷相关信贷发放方案, 因此西部的某商业银行应积极借鉴东部地区一些现行有效的措施方案, 并根据本地的资源环境和各项产业的发展, 创立符合当地使用的绿色信贷发放审核方案, 迅速地建立起相关的贷款程序与细则。

(三) 支持绿色农业和涉农工商业

某商业银行各区分行应支持建设成标准生产的绿色农业。充分考虑本地的农产品资源现状, 根据产业化经营的准则, 理想调控绿色农产品地区资源配置, 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绿色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应得到大量的支持, 是农产品的生产向产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四) 建立完善绿色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 对环境信息进行管理。对各项环境污染数据建立专门的数据库, 进行详细精密的管理, 掌握本地的环境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其次, 对客户实行管理, 按照银监会《节能减排授信工作指导意见》根据贷款客户及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对客户实行分类管理;再次, 实行项目管理, 应该设立相关信息系统对项目环境要素进行评估审查, 贷款项目的环境要素评估应该是在考虑社会可持续发展、能源再度利用、环境友好和高效节能等多重因素下的考评;最后, 建立有差别的授信管理制度, 根据客户的不同, 制定详细的审评细则与规范严格的审批程序, 对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进行一定的审评限制措施, 进行动态环境风险监控, 转移、缓释信贷风险并改善和创新绿色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吴红军, 罗敏, 罗进.创新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N].金融时报, 2013 (02) .

某商业中心内部认购操作方案 篇7

销售时段:8月15日—9月30日

1、销售目标:内部认购期间销售开发量的30%,总金额约为6000万元。

2、品牌目标:

商业圈的核心,龙头地王

第一商业街——超大型的休闲购物中心

再掀商铺投资热潮

3、目标客户群:

本区及周边区域的投资客

原有商铺租赁客户

一期旧

业主的亲友

二、推售策略

1、推售思路:

二期正处于打地基阶段,无实物可看,发展商实力及信誉度是买家信任的支撑点。

一期交付使用,开始进入全面招商阶段,招商成功尽快开业是对二期最好的宣传。

对该阶段的目标客户群进行针对性的推广。

通过一系列的形象公关活动提升项目知名度及影响力,进一步确立项目在本商圈内的龙头地位。

2、入市时机

开始内部认购:8月15日

内部认购期:8月15日—9月30日

公开发售期:10月1日

8月15日开始内部认购,配合各方面宣传,在“十·一”黄金周前预热,争取在竞争对手加大宣传力度之前抢占目标客户群视线。

选择10月1日公开发售一来与二期工程进度吻合,届时二期五栋楼均已封顶,有实物可看,3、具体部署

方案一:直接下定,直接选铺

目的:沿用一期的销售手段,试探市场的接受程度

在“十·一”前有效拦截竞争对手

具体操作:

1)意向买家先下诚意金¥20万元,享受优惠折扣,直接选定铺位;

2)签署“内部认购意向书”,公开发售7天(或在通知时间)内补签正式“认购书”,7天后签署正式《商品房买卖合同》,交齐首期款及相关税费;

3)公开发售七天内达成成交的所交之诚意金直接所购商铺的楼款,不作另行退回;

4)如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成交的,所交之诚意金在一个月内无息退回;

5)意向买家凭身份证签署“内部认购意向书”,每份“内部认购意向书”只能认购一个单位;如需转让,须先征得发展商同意,并由出让方交纳¥1万元手续费予发展商;直系亲属间转让无需交纳手续费,但需出示户口本证明。

方案二:先下诚意金,只保留折扣不保留单位,公开发售时再轮筹选购,先到先得。

目的:最大限度调动意向客户的认购积极性

有大批买家、炒家托市,关注度提升

具体操作:

1)意向买家先下诚意金¥5000元,仅作保留优惠折扣,不代表选购具体单位;

2)签署“内部认购意向书”,以均价出街,暂不公布价格明细;

3)开售前一天轮筹,开售当天换筹,先到先得。

4)如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成交的,所交之诚意金在一个月内无息退回;

5)“内部认购意向书”转让须交纳¥1万元手续费。

活动配合:

9月份集中招商会

“十·一”模特时尚大赛

司仪大赛

美食大赛

三、宣传方面具体部署

内部认购初期不建议大肆进行报纸及电视宣传,仅在招商宣传中略为带过,建议作现场报装、氛围营造、单张、空飘、横幅、户外广告等宣传,还可以考虑车身广告(辐射面为黄岐镇区和广州范围)。

详细计划见附件一。

四、销售人员的培训

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基本制度 篇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ⅩⅩ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本行”风险管理体系,增强自我约束能力,有效防范各 类风险,确保安全稳健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文件适用于本行所有部门、机构和岗位。

第三条本文中的风险是指本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不确定 性因素的影响,使本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本文件风险主要包括战 略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科技风险、合规风险、法律风险等。

第四条风险管理是指本行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合理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本行设定可承受 风险水平的科学管理方法。

第二章风险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风险管理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风险管理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 过程,覆盖所有业务、所有部门及岗位和所有操作环节。

(二)适应性原则。风险管理与机构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 风险水平相适应,并根据发展状况适时调整,以合理的成本实现风

险管理目标。

(三)独立性原则。风险管理的机构、人员和报告路线应单独 设置,对业务职能予以制衡。(四)融合发展原则。风险管理应与业务发展紧密结合,以风 险管理推动业务稳健发展,确保本行价值的长期提高。

第三章风险类别和定义

第六条战略风险是指由于重大的、全局性的谋划、方案和对 策对企业整体损失的不确定性。战略风险是影响企业发展方向、企 业文化、生存能力、企业效益的决定性因素。

第七条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不能履约或履约 意愿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第八条流动性风险是指本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 提供融资,即当本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 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得足够的资金,从而带来损失的可能。

第九条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 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本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存在于本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

第十条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 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所指操作 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十一条声誉风险是指由本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 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本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第十二条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科技在本行运用过程中,由 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 声誉等风险。第十三条合规风险是指本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 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第十四条法律风险是指银行因经营活动不符合法律规定或 者外部法律事件而导致风险敞口的可能性。

第四章风险管理的分工和职责 第十五条风险管理分工

(一)本行董事会负责建立和保持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对风 险管理承担最终责任。风险管理与关联交易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审 定本行的风险战略、风险管理政策,以及关联交易的管理。董事会 下设审计委员会,协助董事会并对经营管理层执行风险管理政策情 况实施评价。

(二)本行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经营管理层风险管理的履 行情况;监督风险制度的实施,督促被认定的风险薄弱环节得到及 时整改。

(三)本行经营管理层是本行风险管理的执行主体,对董事会 负责,负责实施董事会通过的经营策略和方针。经营管理层下设风 险管理委员会,在其职责权限范围内协助经营管理层管理、控制和 监督本行风险。

(四)本行建立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即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 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经营管理层下设的风险管 理委员会为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 为第三道防线。(五)本行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是本行各类风险的统一管理部 门,负责组织建立和实施本机构风险管理体系,并与业务部门保持 独立。

(六)本行实行风险条线管理。具体分工如下:业务管理部为 信用风险的条线风险管理部门;财务会计部为流动性风险、操作风 险的条线风险管理部门;资金业务部门为市场风险的条线风险管理 部门;综合办公部门为声誉风险的条线风险管理部门;信息科技部 门为信息科技风险的条线风险管理部门;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为战 略风险、合规风险、法律风险的条线风险管理部门。各条线风险管 理部门应指定人员具体负责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和报告工作,确 保风险得到及时识别和控制。

(七)各分支机构、业务部门是本行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负责本机构和本部门风险管理的曰常工作,对本机构和本部门的风

险管理负责。各分支机构、业务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八)本行各部门、分支机构设立风险督导员,负责对本部门、分支机构和条线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风险管理职责分工(一)董事会职责

1.决定整体风险战略、风险管理政策、风险限额和重大风险管 理制度;

2.确保本行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内审慎经营,明确风险偏好并 设定可承受的风险水平; 3.批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方案;

4.确保经营管理层釆取必要的措施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 险,并对经营管理层执行风险管理政策情况实施评价;

5.组织评估风险管理体系充分性与有效性。(二)监事会职责

1.监督董事会、经营管理层是否履行了建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职责;

2.监督董事会、经营管理层是否履行了风险管理职责; 3.对经营管理层执行风险管理政策情况实施检查;

4.要求董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纠正其损害机构整体利益 的行为并监督执行。

(三)董事会风险管理与关联交易委员会职责

1.审议批准本行的合规与风险管理框架,制订本行的风险战略 和风险管理基本政策、合规政策;

2.审议批准本行的风险容忍度指标; 3.监督经营管理层风险控制情况;

4.定期审阅全行风险状况报告,评估本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提出完善本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意见;

5.负责关联交易的管理,确立本行的关联方,接受一般关联交 易备案,审查审批重大关联交易,控制关联交易风险;

6.检查、监督本行关联交易的控制情况以及董事、高管人员、关联人执行本行关联交易控制制度的情况,并向董事会汇报; 7.审核关联方和关联交易信息及披露; 8.董事会授权的其他事宜等。(四)经营管理层职责

1.执行董事会制定的风险战略,落实风险管理政策,制定覆盖 全部业务和管理环节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程序;

2.推动建立识别、计量、监测并控制风险的程序和机制,釆取 适当的规避风险、缓释风险、降低风险和分散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3.提出业务部门与风险管理部门的设置方案,保证风险管理的 各项职责得到有效履行;

4.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监测、评估和改进; 5.按照董事会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向董事会报告风险状况、釆取 的管理措施以及风险管理长短期规划等情况。

(五)经营管理层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

1.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审定本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基本制度项下的各类政策、制度和流程;

2.审定本行各类经营风险识别、计算、衡量方法,以及各类经 营风险限额及向业务条线分配风险资本的方法;

3.审议审批全辖新业务开发、新服务创新;

4.审定风险等级为中等以上的风险事件的控制方案及重大纠 正及预防措施;

5.审定本行各类资产核心风险分类标准,审议审批各类资产风 险分类结果; 6.审议审批本行不良资产诉讼,抵债资产取得、处置方案; 7.审议审批聘请或更换本行常年法律顾问; 8.审议本行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和经营风险报告等;

9.监督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政策、制度、流程及决策的落实情况; 10.经营层授权的其他事宜。(六)合规与风险管理部职责

1.负责对各类风险进行统一管理和指导; 2.拟订或组织拟订风险管理的政策和制度;

3.组织对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和流程的执行效果进行检查评估;

4.牵头制定风险识别、评估、计量、监控和缓释方法; 5.对风险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并根据风险报告制度进行报告;6.负责对战略风险、合规风险和法律风险进行管理;

7.负责战略风险、合规风险和法律风险信息的收集、汇总、识 别、评估、监测和报告;

8.负责制定中等以下合规风险和法律风险控制措施并跟踪实 施、组织制定中等以上各类风险控制措施。

(七)业务管理部职责

1.负责对本行信用风险进行条线管理; 2.负责组织制定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3.负责信用风险信息的收集、汇总、识别、评估、监测和报告;4.负责制定中等以下信用风险控制措施并跟踪实施。(八)财务管理部职责

1.负责对本行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进行条线管理; 2.负责组织制定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管理制度;

3.负责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息的收集、汇总、识别、评估、监测和报告;

4.负责制定中等以下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控制措施并跟踪实施。

(九)资金运管部职责:

2.负责组织制定市场风险管理制度;

3.负责市场风险信息的收集、汇总、识别、评估、监测和报告;4.负责制定中等以下流动性风险控制措施并跟踪实施。(十)综合办公室职责

1.负责对本行声誉风险进行条线管理; 2.负责组织制定声誉风险管理制度;

3.负责声誉风险信息的收集、汇总、识别、评估、监测和报告;4.负责制定中等以下声誉风险控制措施并跟踪实施。(十一)科技信息部职责

1.负责对本行信息科技风险进行条线管理; 2.负责组织制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制度;

3.负责信息科技风险的收集、汇总、识别、评估、监测和报告;4.负责制定中等以下信息科技风险控制措施并跟踪实施。(十二)稽核部职责 1.对风险管理各个组成部分和环节进行独立的审计监督; 2.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准确性、可靠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实施评。

(十三)风险督导员职责

1.负责推动本部门、分支机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及风险政

策、制度在本部门、机构的传导,协助编制本部门、条线的风险管 理制度、操作流程;

2.负责协助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培训和宣传;

3.负责对本部门、分支机构实施风险审查,并为本部门、分支 机构、业务条线在市场拓展、业务经营和管理决策提供风险管理、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技术与信息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

4.负责对本部门、条线、分支机构日常各项工作活动中的各类 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收集、识别和上报各种违规事件、风险隐 患等信息;

5.负责监督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并对控制措施和风险情况 进行持续监测和报告;

6.组织本部门、条线、分支机构各岗位员工实施风险排查。定 期分析评价本部门、条线、分支机构面临的风险状况,提出风险管 理控制的建议和意见,及时编制上报风险报告;

7.根据风险管理工作要求须承担的其他职责。第五章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第十七条风险识别和评估 1.本行应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已开展和拟开展的 业务风险予以充分识别和评估,强化风险管理措施的执行,完善报 告机制,有效管理风险。

2.本行各部门、分支机构应根据风险识别程序和方法,对经营 管理中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主要风险,进行主动的识别,分析风险来源,确定风险的影响范围。

3.本行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各部门、分支机构全面系 统持续地收集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各类风险信息,及时进行识别 与评估。

4.本行应当釆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 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 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

5.本行应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 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在进行风险策略分析时,应当充分吸收 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析团队,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本行经营带 来重大损失。

6.本行在开办新业务、开发新产品或设立新机构时,应事先充 分识别评估潜在的风险因素与影响,由业务、合规与风险等相关部 门进行会商或会签。对决定开展的业务,应当事先制定明确的风险 管理政策和制度。

7.本行应逐步建立整体风险评估的工作模式和各类风险评估 模块的联系机制,优化改进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主 要风险的评估体系。

第十八条风险计量

1.本行应当通过对风险进行量化估计,掌握自身的风险状况,确定各种风险对本行的影响大小,并由此判断本行对这些风险的承 受能力,从而在此基础上选取恰当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有效控制 风险的目的。

2.本行应建立适合本行业务特点的信用风险评级方法,逐步开 发和完善针对中小企业、农户的评级打分卡,完善资产风险分类制 度。逐步釆用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等计量方法管理信用风险。

第十九条风险监测

1.本行应当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各类主要风险进行持续的 监测,跟踪已识别风险的变化发展情况,并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及时 调整风险应对策略,包括对已发生的风险及其产生的残留风险和新 增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分析,釆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2.本行应当通过各种监控技术,动态捕捉信用风险指标的异常 变动,判断是否已达到引起关注的水平或已经超过临界值。对达到 关注水平或超过临界值的,釆用调整授信政策、优化组合结构,资 产证券化等方法,达到控制、分散、转移信用风险的效果,或在风 险演变成危机时釆取有效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第二十条风险报告

1.本行风险报告实行双线报告制度。各部门、分支机构员工发 现各类风险事项后,应及时向其所在单位负责人和合规督导员报 告;合规督导员应及时向本部门、本机构负责人和业务条线风险管 理部门报告;各部门、分支机构负责人应及时向业务条线风险管理 部门和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报告;业务条线风险管理部门应及时向 分管领导和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报告。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应向本 行经营管理层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经营管理层应向本行董事会 和上级合规与风险管理部门及监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各报告单位可 以越级上报。

2.本行风险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二种。

1)综合报告:是指各报告单位针对管理范围内、报告期内各 类风险与内控状况撰写的综合性报告。综合报告应反映以下主要内 容:辖内各类风险总体状况及变化趋势;分类风险状况及变化原因 分析;风险应对策略及具体措施;加强风险管理的建议。

2)专题报告:是指各报告单位针对管理范围内发生(或潜在)的重大风险事项与内控隐患所作出的专题性风险报告。专题报告应 反映以下主要内容:重大风险事项描述(事由、时间、状况等); 发展趋势及风险因素分析;已釆取和拟釆取的应对措施。

第二十一条风险控制

1.本行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性质,合理确定风险应 对策略,对风险加以有效控制,实现预期的风险溢价,从而实现经 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大化经营目标。

2.本行针对自身特点选择灵活的风险缓释策略,创新风险缓释 方式,扩大抵押担保范围,逐步建立完善贷款风险评估与定价机制。

3.本行应综合运用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补偿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 效控制。

4.本行应加强综合风险关联性管理,逐步探索釆取资产管理组 合、银(社)团贷款等有效方式分散风险,严格控制授信集中度,明确行业风险限额,严格防范过度授信和集中授信风险。

5.本行应建立与本行业务性质相适应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基 于市场风险管理能力,决定债券投资业务的品种、交易范围、交易 限额、交易方向和方式等。确定总体限额与本行的存款规模、涉农 贷款规模和资本水平相挂钩的政策,并每年根据新增存款、涉农贷 款增量予以调整。

6.本行应完善资产保护机制,充分关注法律风险,研究完善土 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等新型抵押担保方式的法律保障,对抵押 担保物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对不良贷款积极釆取资产保全措施。

7.本行应系统梳理各项业务活动,合理设置前、中、后台,完 善业务流程,制定操作手册,清晰划分各流程环节的岗位职责、风 险要点、操作规范、合规要求,强化岗位相互约束与制衡,坚持关 键岗位人员的轮岗轮调和强制性休假制度。

8.本行应建立科学严密的分级授权管理体系。以书面方式确定 对董事长、高级管理人员、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岗位和工作人员 的授权,避免存在管理盲点与空白。对于转授权,应结合本单位人 员配置和工作特点,以书面方式做出有效的制度性安排。严禁越权 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应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权限设置、授权检查和规 范化管理来防止超授权风险,凡发现被授权人有越权行为的,将按 有关处理规定予以处理。

9.本行各部门、分支机构应确保业务、财务和其他管理信息完 整、真实、准确和及时。完善交叉核对与对账制度,加强与客户、同业之间及本行内部业务台账与会计账之间的对账,规定对账频 率、对账对象和可参与人员等要求。对现金、有价证券等有形资产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盘点。加强未达账项和差错处理的环节控制,记 账岗位和对账岗位必须严格分开。建立事后监督机制,实施事后集 中监督制度。

10.本行应建立合规检查制度。应对各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经 营管理的主要领域、层面、环节和关键点的合规性进行检查,确保 经营活动符合外部法律法规、监管要求及内部程序。

第二十二条考核问责

1.本行建立包含收益和风险在内的风险绩效评价体系,合理设 置评价指标,逐步开展经济资本管理,提高风险管理绩效,提升经 营管理水平。

2.本行应建立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的考核机制,设定合理 的考核范围、内容、标准和方法,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考核纳入 经营管理综合考核之中,考核结果与员工奖惩激励挂钩。

3.本行应建立贯穿各个业务领域以及对高级管理人员与员工 日常行为的问责制度。各业务条线要根据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要 求,对各项业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违规行为及造成风险 损失的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和纪律处分,规范经营行为,确保各项 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三条风险管理文化

1.风险管理应植根于本行的企业文化,并作为董事会战略决策 和经营管理层、风险管理部门和其他业务条线的负责人及员工日常 工作的核心。

2.本行应建立风险为本的企业文化,树立诚实守信、依法合规、稳健审慎的价值观念,制定高标准的员工行为准则与职业操守,规 划企业文化渗透方案,并在本单位推行实施。本行高级管理人员应 率先垂范并引导全体员工参与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并通过激励约 束、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进行传播与渗透。

3.本行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风险管理的要求管理与配置人力 资源,实施主要风险岗位人员准入与退出管理制度。

4.本行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制定并实施中长期培训计划,加强对 员工从业知识、风险管理要求及道德思想方面的培训,强化案件警 示作用。

5.本行应建立员工长效激励机制,以健康的风险管理文化为导 向,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风险、发展与效益平衡的激励制度,从源头上遏止经营人员为追求自身短期效益最大化而偏离机构长期目标的短期行为。第二十四条监督与评价

1.本行应建立独立、专业的内部审计体系。对风险管理各个组 成部分和环节进行独立的审计监督。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准确性、可 靠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实施评价。

2.本行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应根据业务发展情况,聘 请外部中介机构审计,并应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和 有效性。

3.本行应重视监管部门的风险检查评估与监管评级结果,依据 监管意见认真改进,并按要求向监管部门报送整改报告。

4.本行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应定期对风险管理状况组织开展自 我评估,评估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发现风险管理的缺陷。评估应定 期持续进行,当经营管理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重新评估。

上一篇:命题作文唤醒自己写作指导下一篇:工作技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