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优质课

2024-08-08

石壕吏优质课(精选8篇)

石壕吏优质课 篇1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

二、体味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

一、品评鉴赏,理解诗歌的思想意义。

二、用吟诵沟通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1、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教师解说: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展现的几幅战争画面。观看后老师问:大家有什么感受?

老师接过学生回答导入:战争意味着城市毁灭,战争着意味田园荒芜,战争意味着百姓无家可归,战争意味着人民妻离子散„„一代诗圣杜甫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切的体会,在唐王朝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中,神州大地已经是“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战乱恐怖景象。安史之乱中期,唐王朝军队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诗人杜甫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创作出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今天,我们随着诗人的描写走进那恐怖的战乱时代,走进石壕村那个在战争中家破人亡的不幸家庭,去感受战争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2分钟)

2、听朗读,说故事。(8分钟)

播放录音朗读。听完朗读请学生给故事另取一个题目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字词过关。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3分钟)

读音:第一组:吏(lì)逾(yú)邺(yè)城 戍(shù)老妪(yù)泣(qì)幽咽(yè)文言词义:

第二组:暮投()石壕村

老翁逾()墙走()

吏呼一何()怒

听妇前致词()

第三组: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

第四组:惟有乳下孙()

老妪()力虽衰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4、品读课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10分钟)(1)学生自由品读诗歌,想象诗歌中描写的场景,用声音传达诗歌的情感,用表情表现诗歌的情感,做到眼到、声到、心到。

(老师提醒:注意诗歌的感情基调:沉郁顿挫;注意朗读速度和重点词语)

(2)让学生试着每人说一句话,把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告诉大家,用这样的句式:从“„„”这句诗里,我看到了„„(从“„„”这句诗里,我听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想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感受到了„„)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全体读题目、作者;女声齐读第一节;男声齐读第二节;全体读“听妇前致词”;一生读第三节剩余的内容;全体读最后一节。

5、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藏问于答、明暗结合。(10分钟)

教师过渡:本诗语言精炼。明代末年一位有独到見解的學者和詩論家陆时雍称赞这篇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是的,全诗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蕴含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

提示学生:思考并回答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中的第一小题。

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对诗歌中差吏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合理的补白,同时也对老妇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进行合理补白。

老师归结: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明暗结合”,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复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深入思考:为什么诗人要用“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手法呢?直接写官差是怎样抓人的、怎样逼问的,不是更能反映官差的凶暴、从而更突出老百姓的痛苦吗?诗人又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老师提示:我们国家现在还征兵吗?征兵的目的是什么?(保家卫国)唐朝当时发生安史之乱时为了平定叛乱也得征兵,只不过需要的兵力太多了,以至于征完了所有能够入伍的青壮年男子还不够,所以只好采取捉人的方式把那些老年男子,未成年男孩逼上战场。诗人看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内心是痛苦的,但他毕竟身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认为唐朝统治者平息那场战争是正义的。他既同情百姓又觉得唐朝政府“捉”人没错,可以说作者的心情是极其矛盾的,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战争。

6、全诗小结:(2分钟)

主要人物:老妪、石壕吏

通过什么描写展开情节:对话描写

全诗内容的核心:

一家人的悲惨遭遇

在普通的七口之家中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妪夜往。父子、兄弟、祖孙、婆媳,无一不受到残酷战争的迫害。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在诗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现。

7、再读诗歌。在《二泉映月》音乐背景中深情朗读,再次感受石壕村里这个七口之家在安史之乱中的不幸遭遇。(3分钟)

8、老师致课堂结束语:人民的痛苦,国家的危亡,诗人的情感煎熬,这一切都是战争“惹得祸”。时至今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还有许多的战争正在继续着。然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都是灾难!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让我们珍惜和平,让石壕吏的故事不再重演!视频播放和和平鸽动画音乐。

9、作业:

(1)想象并补写(300字以上):老妪和她的儿子如果不死,战场归来看到的石壕村会是怎样的情景?(2)背诵默写全诗

石壕吏优质课 篇2

一、优质课的“忧质”

诚然, 优质课比赛可以赛出水平, 赛出风格, 有助于教师水平的全面提高, 有助于学校教研教改风气的蔚然兴起。但时下优质课比赛大多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 优质课似乎成了“忧质”课, 现在的优质课竞赛已逐渐走向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 只重表演而忽视教育育人的畸形之路。为了产生“优质”课, 主办单位往往有意识地提前通知参赛学校, 有的几乎有个把月的准备时间, 把同一堂课在学校里反复演练, 直到讲得滚瓜烂熟, 讲得炉火纯青, 讲得有如奖章般金光灿烂。经过这样的持久战, 优质课焉能不“优质”?可以说, 谁把握了时间, 谁就似乎稳操胜券。而在优质课竞赛中, 时常也会出现一些的低级错误, 试问其“优”在何方?

于是, 我在反思, 优质课到底追寻的是什么?也许有的专家评委常会用优质课和常态课区别的理论来糊弄语文教师, 但是糊弄久了, 老师们在心中也会渐渐起疑:这就是我们想要听的语文优质课?

二、优质课的优质

1. 简短的激情导入意识

导入语是开场白, 是为了引导、启发所运用的语言。它既是传授知识的开始, 又是沟通师生情感的过程, 师生的情感会在导课中得到交流和升华。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从而做到引人入胜。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因此, 一个充满激情且紧扣内容的导入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 激发兴趣, 联结知识, 沟通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 注意师生情感的交流, 只有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 学生才能畅饮知识的琼浆, 完善个性的发展。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要学的知识内容上。

2. 合理准确的目标意识

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 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具体化, 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 具体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简单地说, 语文教师更多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和引导他们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说白了, 语文教师上课不是给评课人看的, 也不是直接把自己的鱼送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会捉鱼, 也就是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教是为了不教”。可以说, 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要学”;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因此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在教学策略上, 应实行“三步走”的方法, 一是提供情境材料、问题;二是师生互动、探究, 收获知识;三是再设计活动解决问题, 即内容活动化, 活动内容化, 知识点是在探究中得出来的, 是探究的结果。

布鲁纳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能够使学生独立探索的情境, 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 而是主动、积极的探索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和探究的深度显得至关重要。因此, 一节课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 说明教师善于启发;教师回答不上来的问题越多越好, 说明学生的探究有深度, 有深度就说明有创新。

当然, 一节课不可能完全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 但只要落实一点就好, 就是一节优质的课。

3. 充实全面的内容意识

一堂优质课的教学内容必须是充实的、大容量的, 不仅传授的知识全面、细致、准确, 而且传递的信息量大, 提供的信息点多, 从而能让人潜移默化、融会贯通, 并能举一反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驾驭教材的能力。一篇课文最为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重点难点是什么, 基本知识是什么, 知识深度、层次和课堂容量如何确定, 等等, 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在依照教材的基础上还要上连下挂, 适当补充必要的课外知识, 联系生活实际, 做到教书育人。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 教任何功课, 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 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 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 岂不是真正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了?但充实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多多益善, 也不意味着教学环节的繁复, 更不等于教学手段的多样时髦。

4. 内容解析的深度意识

教学必须以文本为基础, 要让学生理解文本, 但语文教学又绝不能满足于文本理解, 文本理解只是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部分, 应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或过程中融入语文活动, 对文本做到充实全面的把握, 且对教材的内容解析要有深度意识, 不要浮于表面, 浅尝辄止。

(1) 对文本达到高位化的认识

高中老师的“高”, 是有语言涵养的魅力, 有思想的高度。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低位化, 仅仅满足于教学内容的简单化梳理, 复制考试, 进行简单教学。教师没有研究文本, 没有探究文本, 没有对文本及作者相关的庞杂材料进行研究式备课, 只借鉴一些简单教案, 这对文本的深层内涵认识是肤浅的。教师没有高度, 课堂就没有高度, 学生的学习认识就更没有高度。

(2) 注意品析文本的三重义

文本的三重义指文本的作者义 (作者写这篇文本的目的) 、文本的社会义 (作品主题) 、文本的个性义 (作者自己的个性理解) 。语文课堂普遍缺失学生文本理解的个性义, 文本的社会义也难有高度, 甚至有些课堂教学对文本的作者义也出现了偏失。如《劝学》一文, 老师一般理解“劝”是“劝告”的意思。实则不然, “劝”是勉励, 鼓励, 不是劝告;“学”不是今天的上学, 学知识, “君子日参博学而省乎己”, “学”是要学“礼”, 即学人的品行、道德,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 需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 来“化性起伪”, 使人格提升, 因此他要劝告人要“学”。

语文课堂, 教师要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恰当的凭借, 常见的做法是教师设计几个问题给学生思考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 教师们设计的这些问题要么质量并不高, 要么同义反复。究其原因是教师自己没有进行精细阅读和深入阅读, 在阅读中没有高于学生和教参的阅读。这样课堂即使环节再多, 花样再多, 也是空洞无物。站在思想巨人的肩膀上, 在别人思想的基础上再多想一点, 这就是深刻。

5. 情境问题的探究意识

所谓问题探究法是师生合作、互动探究, 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实施问题探究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问题意识, 重点是引导学生如何质疑, 如何设置问题情境, 如何使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 产生矛盾。在具体的操作中就要求教师转变“师道尊严”观念,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以学生为本, 努力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努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问题探究体现在以学生作为主体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 使得教学、教育与发展相统一, 学生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 这也是我们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实践中的一种可操作性强、实效性强的优化教学的模式。

不可否认的是问题探究法也给教师提出了挑战, 教师要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就显得越发重要, 教师的知识面不仅要专, 而且要广, 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和一定的理论功底, 并且有很强的驾驭课堂能力。

石壕吏优质课 篇3

关键词:实验优质课;优质课;思考

2013年12月9日—11日,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舜耕中学举行了山东省生物实验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领略到了我省各地市出类拔萃的生物教师的教学风采,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都十分精彩而实用,他们极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科学合理的教材处理水平令我受益匪浅。大部分老师都能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学生认知规律对教材及教材外的材料科学重组,充分展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探究模式。这次参赛的老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期间看到了师生之间真诚的交流,看到了大家的认真的倾听,但是怎样的课堂才是优秀的实验课?实验课与优质课的差别在什么地方?通过这次活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区别:

一、教学的环节要完整

优质课更加强调过程的完整性,如情境导入,教学过程,课堂的总结,习题巩固检测,课堂中的实验为知识服务,实验时间大概占三分之一左右。而实验优质课知识为实验服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验设计,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6个步骤,学生的动手操作,时间占课堂的三分之二。而在这次比赛中,有的老师仍然是优质课的模式,实验的比重较少。

二、二者的关注点不同

优质课更加关注知识、概念的形成,学生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来,没有任何疑问走;而实验优质课是学生没有问题来,带着很多问题走,更加注重实验的创新、开放度,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生物课堂上的探究实验总是在鼓励倡导创新,创新也是生物探究性课堂的灵魂。要鼓励学生积极就生物学科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以及理论知识,大胆创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这次比赛中,有个老师的课题是《污水对生物的影响》,那么这个实验为什么选择鱼?学生提出污水对鱼的影响有多种观察指标可以选择、运动、呼吸、身体的变化等等,我们可以将这个知识延伸到课下。

三、对两种课的评价不同

实验优质课更加注重对实验的设计,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或许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甚至制订的计划有错误,但是科学就是一个试误的过程,主要是对于学生不同意见的引导,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到惊喜,学有所获。

四、课题的选择和整合

在这次比赛中,有的老师讲的内容是原封不动的课题,这不是实验课,而是优质课,实验课需要有课题的整合,从学生的材料、步骤、方法上要有不一样的地方,让学生有新的感觉。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便会味同嚼蜡,积极性大打折扣,实验优质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需要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具有未来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的王鲁美老师讲授的《探究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一课,为我们做好很好的示范,老师引导学生就实际生活观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之后,实验计划中,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根据自己的设计自选实验材料,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材料的准备,可以看出,王老师创新实验设计得非常充分。老师对课本实验的创新,深深影响了在座的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大胆思考和创新,升华达到探究的灵魂关键所在。

五、老师的不同表现

年轻老师成长的速度很大部分取决于其反思能力,而优质课的交流为老师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反思交流的平台,特别是年轻老师,而有些教师一直太过关注自己的预设,课堂时间的把握,害怕说错话,而忽视了学生的反应。比如,有的学生提出了超出预设的范围,老师就感到很紧张,硬性地把学生拽到自己的预设上来。极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较高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一直是调动课堂氛围毋庸置疑的关键点。德州市的徐春霞老师,在讲解《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一课中,由一首轻快的儿歌《水果蔬菜真是好》导入,随着师生跟随歌曲旋律自然进入课程内容,使整个课堂顿时轻松很多。有的老师的课堂,学生分组实验老师以亲切的教态耐心指导,始终保持微笑,在声调的起伏节奏转换中,不断引导学生就自己实验反思总结,注重学生思考。在实验后总结交流中,也让自己置身学生中间,贴近学生的语言,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针对学生的回答和总结,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合理的积极评价,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山大附中的马晓嵩老师,讲课《种子的萌发》课前的将各个阶段萌发的种子的情况让学生进行了观察,这种将种子的发育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再让学生一起探究种子各部分的发育情况,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位老师太紧张了,以至于这么好的设计,没有能充分发挥它的效果。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老师上课的效果截然不同。

六、学科的价值所在

生物是学生进入初中接触的第一门自然学科,很多学生抱有很高的兴趣,但是有些老师为了上课省事,而省略了很多实验,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我们要做有情趣的生物老师,要让学生感到我们对生活是充满热情和信心的,我们没有理由剥夺孩子实验的机会,否则孩子有可能这辈子也看不到可爱的草履虫究竟是怎样运动的,原来酿酒是这么简单的事。

参考文献:

[1]蒋树宝.优质课评选点滴谈[J].青海教育,2008(Z3).

[2]尹凤霞.一次市实验优质课的课后反思[J].新课程:教研版,2009(09).

[3]廖晓.优质课的五条标准[J].四川教育,1985(Z1).

石壕吏优质课 篇4

周敦颐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字、词、语句,疏通文意。

2、了解荷花的别名,土壤的分类,为什么莲可以出淤泥而不染

3、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4、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赏莲花的图片,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莲花的古诗句。(大屏幕展示有关荷花的诗句)

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课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进《爱莲说》,和作者一同分享莲之美。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走近作者:

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因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四、体裁了解:

学习“说”的特点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那么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

“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五、学习全文:

1、先听同学代表朗读

注意听准字音、节奏、语气、语调

2、齐读课文。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响亮,精神饱满。

3、参考课下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领悟文章大意。

4、思考下列问题(1)、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具体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莲花的?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科学知识普及时刻:莲这类植物简介,土壤分类,莲为何能出淤泥而不染这些科学问题的解决。

六、写作方法探究

本文的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还要提到其他两种花呢?作者对这几种花持什么态度?有何用意?(学生分组讨论)

象征

感情

作用

莲花

花之君子者

赞美

主旨

(周敦颐)

菊花

花之隐逸者

惋惜

正衬(陶渊明)

牡丹

花之富贵者

讽刺

反衬

(世人)

托物

言志

高洁志趣

小结:

作者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追求名利。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 特立独行,洁身自好,永保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这样的追求,今天对我们仍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3、学了本文后,你愿做以上哪一类人呢?

我们应该像周敦颐那样,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作业布置

市优质课磨课感想 篇5

市优质课比赛已过去一个多月,但“乐清”、“市优质课”、“桥”这几个关键词犹如一朵朵金色的浪花,在我的教学长河里奔腾、闪耀。从一开始接到任务的无比兴奋,到磨课中的百般痛苦,再到后来的如释重负,一路走来,滋味万千。

对于磨课,我觉得其实是“磨人”,痛苦之处在于,虽有众多想法,却如散落的珍珠,难以串成精美的项链。当将打磨的目标定为五年级下册《桥》这篇课文时,离比赛时间已不足一个月,这又让我徒增了几

分紧迫感。

《桥》是一篇小小说,如何从“教课文”变成“教阅读”,是对这一课最初的思考。理好思路,准备第一次试教。没想到课堂容量太大,模糊了教学主线。教学理想总是很丰满,而课堂现实却很骨感。郑碧平和姜丽青两位教研员建议删繁就简,紧扣文本语言独特的表达形式——短句,把“短句”做足做亮。重新整理过思路后,我以“认识短句”——“深化短句”——“运用短句”为教学板块,积极准备第二次试教,满怀期待能有

所突破,结果却事与愿违。

磨课带来的痛苦和艰辛与日俱增,我的压力也益发大了。在这种情况下,郑老师虽然有着担忧,但还是一直鼓励我。我知道这次赛课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承载了两位教研员的深深期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位老师又为我指出了文本段落表达特色——独句成段。这样,以文本“短句”、“独句成段”独特的表达形式撬动对小说“人物”、“环境”、“情节”三要素的赏析,真正实现“教课文”到“教阅读”的转变。教研员老师对教材的独到解读和敏锐捕捉,着实让人佩服!课堂的框架已基本成型,我长长吁了口气。然而,细节的打造才刚刚开始。每次试教后,姜老师把我不规范的课堂语言整理出来,让我跟着她试讲,一遍又一遍;郑老师对我说的每一句过渡语都逐字斟酌过,即便是语气的轻重缓急,都一一做了讲解。在这一遍又一遍的打磨中,不断地剔除课堂上随意性的语言和提问,剔除简单的复述性的问题与对话。每次磨完课,都已经中午了,而两位老师常常还没吃早餐……

这一个个细节,让我觉得磨课其实是一种享受,享受老师的关怀,享受浓浓的人情味,享受内心深处对老师的感激。为了不辜负两位老师的期望,我必须付出百分之两百的努力。于是每天早上一睁开眼睛,就开始“自言自语”,夜深人静之时,一遍一遍地回放自己说课的录音。比赛那天,明亮的灯光投射到身上,面对几百双熟悉或不熟悉的眼睛,心里还是没底。看到坐第二排的两位老师了,她们的点头微笑,让我自信的花苞悄然盛开,一种绽放的坚定在萌芽。流畅的交流,倾情的融入,有节奏的推进,我眼里只有学生,只有课堂……偶尔把目光投向台下,寻找熟悉的微笑,寻找善意的点头,那是一份鼓励与信任,一份宽容和欣赏。下课的铃声摇响,我也迎来了全场赞许的目光。将近一个月的市优质课打磨之旅,犹如登山,每上一个台阶,领略的风光不同,收获也不一样;又似赛跑,从蓄势待发到冲过终点,考验的是坚持,感激的是与你一起奔跑、一路相随的人。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课标准 篇6

一、教学目标:

1、目标明确具体,定位准确。

2、体现语文新课程理念,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设计:

1、整体设计体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者有机结合。

2、教与学重点突出:紧扣学习内容,重视读书,注重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注重学生语感与鉴赏能力。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重视教给学习方法,培养各种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3、既理解语言,又学习表达。

4、现代化手段适时有效,恰当运用。

5、整个教学过程构思巧妙,自然流畅,各环节过渡自然。

(二)学生活动:

1、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

2、较好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语文学习,能鼓励调动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同学之间讨论热烈。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不是走形式。

3、教学中有生成。

(三)教师素质:

1、具有扎实的教学素质。教态落落大方,语言准确、简洁、流利,板书正规、漂亮,情感自然和谐的流露、有号召力,组织教学灵活机智。

2、时间分配合理,在让学生充分讨论的同时,也较好地完成知识内容的教学。

3、有较强的理解教材的能力,语感能力强,知识面广。

4、有驾驭民主开放课堂的能力,能在学生发言中捕捉有效的信息,并能及时地把讨论引向深入,适机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恰当而灵活地进行选用。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有较强的教学机智,能根据课堂实情进行及时的、得当的课堂调控,处理课堂的生成及时有效。

三、教学效果:

1、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得到很好的统一。

2、课堂民主、开放、互动。课堂气氛活跃。

3、面向全体学生。

4、课堂教学真实有效,不上重复课

一节课的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造新能力2.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五、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3、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七、教学特色(体现特色意识)

1、教学有个性特点

学习优质课的“魂” 篇7

一、教学风格的差异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自己的教学亮点。什么叫教学风格呢?从理论的角度来讲,就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育个性和特色,是在教学语言的运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及教学情趣、教学风度等方面所显示出的较为成熟、稳定的特点的综合。教学风格主要有典雅型、情感型、理智型、导学型、品读型等几种类型,这些教学类型各有各的优势。不同的教学风格决定了你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采用什么样的教学语言,怎样安排教学过程。如果你放弃自己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自己擅长的教学方式,而去生搬硬套别人的教学方式,上课就不能得心应手,收放自如,结果就会事倍功半、事与愿违。

二、学生实际的差异

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首先,不同地区的学生在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中国地域辽阔,沿海发达地区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学生在接受某种知识时有难易、快慢之分,这是由地理条件的不同、人文环境的差异、经济发展的情况决定的。如北京地区的孩子学习普通话有先天的地理优势,学得又快又准。我们福建地区的孩子受方言的影响,学习汉语发音又难又慢。因此国家才会让各个地区自由选择教材,以适合本地区的教育。同样,教学每一篇具体篇目时,用相同的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地区施行是行不通的。

其次,同一个地区城里的孩子和乡下的孩子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城里的孩子信息量比较大,对于新事物接受得较快,因此对某些科技前沿的课文也理解的更快。比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这篇课文,对于农村孩子来讲,学起来相对比较抽象,比较费劲。而对于《琥珀》《燕子》这类课文,农村的孩子可能会更容易理解。由此决定了我们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要有不同的教学设计。

再次,学生个体的差异。任何一个班级的学生知识基础都不可能完全一致,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速度和质量也不尽相同。学生的天赋也是有差别的,有的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抽象思维,有的有音乐天赋,有的绘画才能很强等。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教育手段的多样性,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同一个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在这个班引起的反响很大,而在另一个班可能收效甚微。从这个角度看,优质课也绝不能原样移植!

三、教学环境的差异

教学环境制约着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环节的安排。也决定了优质课不能移植。教学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是指教室、实验室、资料室、图书馆、电脑仪器设备等等。软环境就是指一个学校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教育管理机制等。教学硬环境决定了你即使想移植优质课的教学环节也无法移植。如先进的电教手段。先进的电教手段对课堂教学起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恰当地运用可以使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学得好,学得深入。很多优质课良好的教学效果也跟这个不无关系。(当然,有些大师不用这些先进的电教设备也能把课上得很成功,但毕竟名师是有限的,像他们那样具有深厚的知识积淀、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富有教学机智的人还是不多的)处于条件较差的学校要想学这种课只能是徒有羡鱼情,望洋兴叹了!

而教学软环境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理念观点、习惯养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的进程与他们密切相关,评价一堂课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领会程度。而思维方式、理念观点、习惯养成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软环境的差异也决定了我们教学方式不能雷同,雷同必将失败。

四、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差异

在具体的课堂实施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情况。一节成功的课是主动的、活泼的、动态生成的。新课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着组织引导参与的作用。我们的课堂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硬要学生按照我们即定的教学思路走。而应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己发现、自我感悟。在这种过程中,学生常常有不同于别人的发现与感悟,不时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他们也常常另辟奚径,从他们自己的角度来理解文本、解析文本,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堂生成。新课程重视课堂生成。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做出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为了完成原先所预设的教学环节,而去压抑学生的思维,扼杀他们的创新意识,束缚他们的自由发展。课堂生成的东西我们往往无法预测。因此,不可能有两节完全相同的课堂。

新课标下语文优质课的反思 篇8

反思一:追求多媒体,喧宾夺主

多媒体成了如今的“示范课”、“优质课”的一道亮丽的标签。几乎形成了一种特性:优质课、示范课必须使用多媒体。似乎只有使用了多媒体,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改。于是,不管花费多少人力物力,都要保证多媒体的成功亮相。 

1、淡化思维,求图画。 

在许多优质课上,多媒体成了图解课文的工具。教师总是踌躇满志地点击一下鼠标,美丽的图像便展现眼前,学生情不自禁地惊叹“啊!”于是教师陶醉在这效果中,继续点击画面,学生继续惊叹。没有学生的思绪迸发,没有学生的心灵对话,没有学生的情感交流,多媒体这道亮丽的标签反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原本快意驰骋的心灵囿于多媒体这几张漂亮的画面之中,用动感的画面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实践,语言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文本的平等对话;师生的情感交流、灵魂对话都化为空谈。 

2、淡化传统,孤文本。 

语文的示范课、研讨课一般都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斥其间,犹如一场高科技产品展示会,兼声、形、画于一身的电脑课件美仑美奂,热闹非凡,授课者心满意足,听课者大饱眼福。一堂课下来,黑板上,有的一字没有;有的就是一个题目;有的就是一个词。似乎黑板上的字越少,这堂课就越精炼。黑板被冷落一旁,简直显得有点多余。分析课文时,教师将文中精彩的句子或语段制作于课件之中,再配上美仑美奂的图片,引导学生朗读、品味、感悟、体验。可怜的课文被弃之一旁,宝贵的时间在热热闹闹中被消磨。但殊不知,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精彩的句子一离开它的语言环境,就色彩顿失,语言魅力大打折扣。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完全游离于课文之外,如此怎能成功地实现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多媒体的兼容性虽大,但又怎能“兼容”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体验呢? 

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手段”, 它的魅力是无从抹杀的。使用得当,它能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能够使文字的变成画面,抽象的化为形象,复杂的变得简单,静态的变为动态,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是,使用不当,会适得其反。杨再隋先生说过:“多媒体无论有多大作用,都无法取代老师的朗读,写字的示范作用,无法取代老师的个人魅力所产生的感染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用一种清醒的态度来对待多媒体教学。提倡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进入课堂,但也不能一味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把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考虑使用何种教学手段更为有效,并加以整合运用,使之相互补充,才会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效能,才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

反思二:淡化工具,假人文 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强调语文教育是交际、学习、思维的工具,而人文性强调语文教育应以人为本,突出人的精神。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语言文字训练”似乎已成为一个禁区,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唯恐一不小心又步入“歧途”。靜观现在的语文课,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字——“悟”,一句出现频率很高的问句——“你悟到了什么?”于是,孩子们各抒己见,侃侃而谈;教师们晗首微笑,循循善诱。整个课堂和谐,开放,似乎充满着人文内涵。然而我们在陶醉自得时却分明忽略了,孩子们在动口的同时冷落了用笔,在动脑的同时冷落了用手。在许多公开课上(甚至是低年级的语文公开课),整节课孩子们只是读读、背背、想想、说说,却无情地将写写、练练、做做拒之于千里之外。如此本末倒置,失却了语文基础支撑的人文关怀无异于空中楼阁,只能是一句美丽的空话。没有量的积累,何谈质的升华?不训练,工具都没了,又哪来的人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课,它的特定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工具的能力。不过这个基础工具身上背负的东西比较多:有发展思维能力,有陶冶思想情操,有七零八碎的各种常识等等……这里有一个处理好特定任务和连带功效的关系问题,不能喧宾夺主,热热闹闹地搞了好多名堂,却没有把语言文字训练搞好。”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让人痛心疾首,好端端的文章被肢解,被散装成“零件”,这是过度追求“工具性”的后果。而如今,我们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的感悟”,于是又出现了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教师应该使“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熏陶”并驾齐驱,准确地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尺度,才能让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练就扎实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语文素养,濡养深厚灵动的文化内涵。我们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培养上应该有针对性,有侧重点。不同年级的要求应不同,不同教学单位的要求也要有所不同。例如:小学中低年级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时期,重点掌握听、说、读、写能力,此时“工具性”的比重应大于“人文性”。只有这个时期工具性的“厚积”,才有高年级人文感悟的“薄发”。又如,诗歌,散文或一些情感型课文的教学,“人文性”是重点,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涵咏体会;而在说明文等的教学时,应着重于一些技能的养成,而不必进行牵强的人文熏陶。总之,我们的教学要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嬉,化静为动,知与情合一,教与学统一。 

【石壕吏优质课】推荐阅读:

石壕吏作文06-10

《石壕吏》的说课稿08-24

石壕吏改写成记叙文05-09

上一篇:现代教育发展及现状下一篇:中心校教师聘任方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