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冬季为主题的作文

2024-06-28

以冬季为主题的作文(共12篇)

以冬季为主题的作文 篇1

浪漫冬季为主题的作文

最是浪漫在冬季,一束玫瑰一份爱,一个亲吻一份情,约定到承诺,一生的守护,他(她)准备好了,你呢?———题记

雪飘一起走的日子,两个人的世界是温暖的,心幸福的,“背靠着背坐在地毯上,听听音乐聊聊彼此的愿望,你希望我越来越温柔,我希望你放我在心上,你说想送我个浪漫的梦想,谢谢我带你找到天堂,哪怕用一辈子才能完成,只要我讲你就记住不忘,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点滴的欢笑,直到我们老到哪儿也去不了,留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这是爱的约定,也是最浪漫的事。相爱一辈子,争吵一辈子,忍耐一辈子,这就是夫妻。家,是夫妻共同经营,编织梦和苦辣酸甜的窝。

万物银装素裹,铁树银花,远峰山头一抹绿,它就像一个不施粉黛的女子,只是素洁且简单的头戴一朵幸福花,久违地,幸福地,浪漫地,注定地,安静地走来。从此,我的空城,有了一份温暖,那是文字填空里早在等待的雪白;你的心城,有了一份想念,那是冰雨雪交融而结缘的热情。冰吻,原来在这个冬季也可以是温润的。雪,是恬静,洁白,无暇的,它是冬的披风,雪过天晴,冬雪缤纷的童话里,山峰粉末俊俏,山泉更显清澈,毫无杂质的一片雪白,谱写了冬的缠绵,续写冬的诗意,描写了冬韵热情。隔窗望去,霜海云天,落雪挂梅,傲松留绿绕远峰,披雪如若新娘落落而至,近处亭檐挂冰透晶莹,恰似等待故人来,远近呼应,冬恋,就这样在安静的雪白里进行,美极如画。冬风已过,枝丫摇曳,吱吱发声似冬语,无法割离的不舍与爱恋,冬恋亦流恋,留恋总思念,雪舞浪漫的季节,你来了,你深情款款的踏雪来了,只为了前世那风花雪月许下的一场约会。冬天来了,下雪了,山的这头,川的那头,“十七望郎”荡山谷,冰成坦途,爱情天梯,两心情侬终成牵。

就在这个冬季,中国好声音金志文结束了八年恋爱长跑,与妻子修成正果,牵手幸福步入婚姻殿堂。就在这个冬季,重庆“爱情天梯”的故事,平凡人留下的何止是六千级的天梯,更是有情人之间暖暖的柔柔的爱意。眼见这个冬季,路上娶亲的婚车常常见到,幸福的笑脸,最是浪漫的,甜蜜的。这个冬天并不冷,它的雪,是纯洁的;它的风,是送祝福的。为爱痴狂,最浪漫的事,是牵着爱的人一起地老天荒,生死相依,是对今后彼此之间的一种责任,一种承诺。此刻,满天雪绒花,洁白而持久,不正是白头偕老的寓意吗?

爱情是一份纯美的情感,有时是甘心情愿的,有时却无能为力。爱久了,成了一种习惯;痛久了,成了一道刻痕;恨久了,成了一种负担。有心的人,再远也会记挂对方;无心的人,咫尺却远似天涯。如果你的爱情停留在曾经,它只属于过去那个时间。喜欢一个人的难以自拔,想念一个人的牵肠挂肚,爱如潮水汹涌至,痛并快乐着的幸福,情感断层,期待心的互补与感召。然而,一泪而过的道别,注定了一笑而过的沧桑,谢谢,谢谢你的心有独钟,谢谢你曾经为我们在那个冬季描绘了最浪漫的情景画。

有一种不离不弃叫爱人,有一种生死相依叫老伴,幸福的婚姻是在品,空白的婚姻是在熬,错误的婚姻是过劫,从清浅到深刻的婚姻生活,靠的是情投意合的感情基础和两颗心的相互包容拿捏,与心共鸣。高品质的婚姻生活起码得是有互诚、互信、互尊、互敬、互亲、互爱的、有修养的、有素质的、不折腾的。爱是权利,被爱是幸福,互爱是永远,相守到老是永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相遇、珍惜、携手、终老。一不小心,一起走完一生,就这么简单。佛许我在哪一个轮回的渡口等你?一隔千年,凭空爱恋,只有想念,终于遇见。爱,在这里开始,也将在这里轮回。你凝视的眼睛从没有收起微笑,只是眸光深邃地看穿了结局,一份爱恋融进一份坚持,一份约定换来一生的守候,爱,终成正果。

入世闯荡,深不见底,见闻,经历太多人心与人言,更目睹了生离死别,原本以为我需要一片海洋,其实只需要一杯开水足矣;原本以为我需要富甲天下,其实只需要一个温暖的家,一张舒服的床足够;原本以为感情要来得轰轰烈烈,其实平平淡淡才是根本;原本以为生活就要丰富绚丽多彩,其实常怀感恩于沉静从容中才是人生之本真。原来,理想很中听,现实很骨感,务实才是真。一年四季,瑞雪兆丰年,冬天是寒冷的,也是一年的末季,自然不可改变,幸福靠努力创造,一年之计在于春,谋为了,奋斗了,春去秋来冬雪到,冬天里的火红,也算是收获的季节。事业更近了一步,孩子长高了,老人安康了,家庭依旧和睦美满的团圆着,一切就这样,平安如意的度过了。

最是浪漫的冬季,遇见了可想,可念,可亲,可爱的心音;冬季最浪漫的事,是与子相依相守,风雨同舟又一年,彼此对生活及人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反思,换回的,是求同存异,互相包容,相互理解,懂得珍惜半辈子的拥有。婚姻,只要不是花了眼,昧了心,可以很幸福。

年轻的心,花开结果的婚姻生活开始,激情过后更多面对的是生活琐碎,养儿育女,待到两鬓斑白时,两个人,回味了过去,相互扶持到今朝,年轻时的傲慢,到老来时的相伴,病了,给对方熬药;冷了,为对方披衣;老了,彼此互相照料,喂一口饭,半夜起身倒杯水,甚至行动不便了,给对方梳洗。柱着拐杖一起牵手看风景,老来夕阳红,相伴共白头,最是浪漫事。当生命的另一半走了,那是永生的,意义的,微笑的送别。情结前世因果,缘份注定你我,夫妻本是同林鸟,同船渡,共枕眠,几世修来的福份,不管贫穷,富贵,生老,病死,只要彼此互爱,愿意一生相伴,青春互献,就当不离不弃。一路爱情花开到结果,修成正果之时亦是今生无悔、无愧、无怨。

男人最怕入错行,女人最怕嫁错郎。感情没有百步穿杨的百发百中!女人寻找一生的幸福,有如未知的蒲公英不知随风飘落哪里?许多年以后,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样的感情结合,决定了什么样的婚姻与人生。幸福乐章的谱写总有它的趋势性和决定性,同时造就了它的必然性。问问婚外人,到底要多少多久才能找到属于自己人生幸福的定位与归航?

浪漫邂逅,因感觉而靠近;浪漫约会,因靠近而相爱;浪漫抉择,因相爱而成婚。一个选择注定了一辈子的幸福,一生的幸福家庭靠夫妻彼此理解、信任、尊重、宽容。它如握一把沙子,放松地握着,它一点也不会漏,你握得越紧,它漏得就越多。好男人不可与丈夫比,好女人不可与妻子比,但有些真的不能比,比了伤了自尊,伤了感情,即便出发点是为了促进。当你的女人选择跟了你,就是万年醇的酒,其它无非都是掺了水的雾里探花醉。爱在于入迷,在于感觉里的欣赏与仰视,而最佳的婚姻配署不等于最佳的婚姻状态,美满的婚姻,就是责任加感情。婚姻是个永恒的遗憾,没有爱情的`婚姻不稳定,只剩下爱情的婚姻也不稳定,时间和距离能使爱情升温和降温。婚姻是舒服着的烦恼,家庭本不是讲理的地方。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贤惠妻子是最宝贵的家庭财富,聪明的女人往丈夫脸上抹金,傻女人往丈夫脸上抹黑,妻子鄙视丈夫是家庭最深刻的悲剧。真正的爱情密码,在于生活中一些琐事体现出对方对你的用情。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取悦对方,也是一种经营婚姻的最高艺术。两个人同甘共苦建立的王国,要为一己之乐,之气,之私摧毁或掏空它,试问面对孩子嚎哭的眼泪,老人的苦闷,对方的撕心裂肺,三思而后行之下,自摸良心,谁还有勇气去潇洒在走一回?谁都无法保证婚姻的初衷一如既往?但选择了爱,就要靠它的能量去磨合,互解与包容。最终真理一句话:婚姻里的责任重于泰山,即使淡如水,也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买单,那样,才无愧于爱情,婚姻,家庭和做一个人。

冬季相思守空城,浪漫莫如金志文。“夜深了,我还为你不能睡,黎明前的心情,最深的灰,左右为难的你,不知怎样去面对我能做的,只剩沉默,体会爱情是让人沉溺的海洋。孤单的时候,想要去逃亡,转身的一瞬间,你的出现,你的眼泪,让人不敢开口大声告诉你,你一直在我世界里有太多的过去难割舍,难以忘记太心疼你,才选择了不放弃也不勉强。请你不要哭,这样不漂亮。爱情本是让人沉溺的海洋,深不见底用力紧紧抓住我们的回忆,屏住呼吸,心跳频率有一种魔力,它让我们慢慢的靠近,我想大声告诉你,你一直在我世界里!”

冬季抒一曲浪漫,挥笔描一生温情,举文叙一世连理,乐一种生活叫悠闲,痴一种芳香叫做沉醉,风轻雪舞,男人如卷,女如书。情郎如词,颜如诗。载一季冬之韵,捧一束浪漫花,悟一世真情,在不惑岁月里抒写满纸荒唐,驾素锦冬雪,步浪漫情事,穿越季节的约定,静赏人间幸福事。

以冬季为主题的作文 篇2

朗诗地产是一家专业从事绿色科技住宅开发的企业, 从开始接触这类产品、追求这一理念、追究探索实践, 不断的在市场竞争中扩大规模, 朗诗坚定地走了6个年头。在2004年朗诗绿色元年, 朗诗做了一个项目, 我们经过6个月的研究, 最终决定走高舒适度绿色节能产品, 这个差异化非常大的项目。我们对同类项目的产品进行了考察和学习, 仔细地研究, 但是往往只看得到皮毛, 看不到筋骨血脉, 后来我们找了一些具备实战经验的技术合作伙伴, 才逐渐接触到产品技术的实质部分, 然后选择和确定应用技术系统。我们借鉴了国内外成熟科技, 而且还进行了一些重大创新, 比如我们的研发人员发现地源热泵这项可再生能源技术, 同高舒适度低能耗的住宅产品有非常好的匹配度, 大大优于其他类型的大中型制冷机组加锅炉这种能源选择。尽管难度很大, 没有经验, 可是我们下定决心要开创科技住宅的先河。

朗诗地产进行技术的实验和实体开发, 技术实验首战是售楼处和系统体验间, 把住宅里所需要使用的各项关键技术统统应用在了这里面。经过了很多次的反复的尝试, 不断地改错逐渐优化之后终于诞生了朗诗第一个科技绿色建筑, 有了不错的开局。其后是我们在南京的朗诗国际街区一期6.8万平方米的艰苦的建设过程, 我们历经两年半时间, 在2006年10月26日将第一批朗诗国际住宅交付到业主手里, 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朗诗的首批客户入住以后对绿色科技住宅的反馈评价非常高, 甚至远远超过了我们自己的认识和期望。朗诗开发的产品位于长三角这一带, 是典型的夏热冬冷气侯, 而且全年高湿, 热的时候非常的闷, 出不了汗;冷的时候阴冷阴冷, 北方人去了以后很难适应。在不冷不热的春天和秋天非常短暂, 在春天还有黄土天, 这样一个气侯条件给人们的休息生活工作都带来了很大不便, 恶劣的气候让老人、幼儿或者是体弱多病的人感觉非常的糟糕, 甚至影响很多人的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空调的普及, 部分解决了温度的舒适, 但是常规的空调技术解决不好湿度和噪音的问题, 并且它给人们带来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空调综合症这个更加严重的问题。空调病的产生有一部分原因是人们的适应力下降了, 更主要的原因是空气质量的问题。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大气污染的威胁, 室外空气中悬浮物比较多, 同时室内家具、电器、各种设施也会不断地挥发有害物质, 共同威胁着我们的呼吸道, 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在我们的绿色科技住宅产品当中, 通过采用混凝土顶棚辐射、制冷制热系统、控制新风系统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为客户营造了冬暖夏凉黄梅天不潮湿, 秋冬季不干燥的舒适环境。

混凝土顶棚辐射是在楼板里预先铺设盘管, 通过水的循环把能量通过楼板把能量辐射到家里面来, 相比传统的方式非常的均匀和舒适。温度的分布在整个住宅的各个地方, 没有气流, 也没有噪音。使得室内有一个非常高的居住舒适水平, 置换新风系统是通过设置在卧室、客厅等地面上的新风口, 送入经过过滤, 经过温度和湿度处理的室外新鲜空气, 再通过卫生间和厨房的排风口排出废热的气体, 并且排出和进入的气体经过热量的回收, 既保证了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又有非常低的能耗。享受这样一种高舒适度的健康生活, 是不是一定要付出很高昂的费用和社会环境的成本呢?答案是否定的。在2009年我们邀请清华大学的专家团队对我们的产品进行了能耗的安检测, 结果是我们的年度每平米的消耗只有40千瓦时, 它实现了冬暖夏凉黄梅天不潮湿, 而所支出的费用只有20元/平方米/年, 比不上北京一个采暖季的费用, 而得到了全年的舒适度。这个节能的前提是我们有一条非常好的的节能系统, 主要由外维护的体系和地源热泵, 外维护体系考虑的是非常完善的闭合系统, 除了外墙的保温还有屋顶、地面、门窗完整的封闭体系, 可以隔绝室内外冷和热对室内居住带来的不利影响。地源热泵是从土壤的浅层能量中提供一个蓄能的作用, 把夏季多余的热量输送到土壤里储存起来, 冬天再把它取出来送到房间采暖, 这是一项在住宅当中运用的比较广泛的成熟的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技术, 这些科技系统的应用使得科技的绿色住宅与普通住宅相比, 我们的综合节能率超过了80%, 折算下来每平方米每年可以节约32.6公斤的标煤, 减排二氧化碳90公斤, 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污染物排放1.6公斤。在我们南京项目实践的基础上, 朗诗逐步确立了率先科技地产发展战略, 从2006年开始朗诗相继进入了无锡、苏州等城市, 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 以目前的开发规模计算节能量约为5000万KWH/年,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5万吨。

在绿色科技住宅的开发和建设过程当中, 设计研发团队的知识整合相当重要, 朗诗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一支技术研发队伍。我们成立设计研究团队, 并且建立了甲级研究院, 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和国内很多专家、机构、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共同进行绿色建筑技术的研究。我们在南京、三亚分别建立了冬季、夏季研发基地, 建立了综合实验楼测试房, 从事绿色技术的测试以及升级产品的验证性实验。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 我们应当在技术上同全球保持同步, 我们特别设立了首席绿色建筑师这样一个高层的技术岗位, 它的职责是依据我们公司的绿色产品指引, 对我们所有开发项目进行系统性的绿色审核。

绿色科技住宅不同于常规的住宅, 有很多设施设备常年运行, 朗诗建立了自己的物业公司, 除了常规的物业服务人员以外, 我们有一支180多人的负责调试维修系统运行的技术团队, 从2006年以来朗诗已经交付了2000多户科技住宅, 运行状况非常好, 节能的效果很显著, 交付时间最长的小区已经稳定高效地运行了四个寒暑。实践证明朗诗的绿色科技住宅是经历了严寒酷暑黄梅天考验的成熟的产品, 同时朗诗开发的绿色科技住宅的市场表现也十分优异, 销售速率和销售的溢价都比普通住宅要高。朗诗的资产规模从8年前创业时候的1000万元, 现在已经增长到了70多亿元。最近三年, 朗诗每年资产的周转率都超过100%, 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非常多, 朗诗的财务表现证明了朗诗的绿色战略能够成功。

朗诗的绿色科技地产发展机遇始终与困难并存

1、绿色科技住宅颠覆了许多人原有的生活习惯, 市场对新产品的接受有一个过程, 对营销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产品在交付前和交付后市场的反差非常大, 需要通过企业营销、实证的口碑营销、教化营销等差异化策略推广项目。

2、朗诗绿色科技住宅产品的复杂程度集聚的提高, 导致管理压力加重, 我们从一开始提供的就是全装修的绿色科技住宅, 它的复杂程度最少五倍于普通的毛坯房, 由此带来了非常巨大的管理难度。

3、行业的配套能力不足导致成本和采购的工作都十分艰苦, 缺乏熟悉绿色科技住宅产品的专业人员, 近几年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 这种状况正在改善。还有政策体系的不配套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困难, 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是关于土地增值税的征收, 它是不区分是由土地带来的增值还是全装修、科技绿色部分带来的增值, 通透按照土地增值来征收, 而且是提前预征。在这些方面我们呼吁政府应该在相关的政策上面给绿色发展的企业, 给消费绿色产品的客户一定的政策补贴。我们相信随着全社会对绿色低碳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 绿色科技地产的发展环境会越来越好, 政策体系的完善终将会到来。

朗诗的绿色征程才刚刚迈出一小步, 可以预见未来任重而道远, 需要我们这一代甚至后辈的几代人踏踏实实的做下去。近期我们联合“绿建委”一起举办了2010长三角城市居民居住环境调查, 由同济大学提供专业的支持, 气候组织担任特别顾问, 通过专业的调查和系统分析, 最终以白皮书的形式发布调查成果, 为我国在低碳时代广泛发展节能科技住宅, 创造绿色人居环境, 提供比较权威的指引。

朗诗的目标是在2020年达到成为低碳企业。目前我们正在寻找国际上更专业的团队, 对企业碳排放量进行界定, 明确碳排放量, 以便下一步更明确的做计划。我们在欧洲请一家公司, 用于整合绿色环保的人才。今后我们还要探索绿色地产的真正内涵, 更加广泛深入的践行绿色理念, 以更加绿色的方式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居住需求。在科技的研发上, 我们将加大绿色建筑创新研发的投入力度, 持续打造绿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出更多的绿色节能的系列建筑产品, 我们每年安排的研发费用占集团年度的销售额的比重不低于2%, 而且绝对值不低于1亿。预计到今年年底, 我们所有项目绿色规划设计都将全部由我们的研发设计院整合完成。从事研发方面的技术人才可能超过150人, 在这个平台上形成更强的技术整合研发能力, 我们在持续不断地同不同层次的专家资源合作, 把博士后工作站运行的更加效率, 加大绿色建筑基地的研发力度, 持续几十年在绿色整合技术上进行了基地实验的研发, 争取使它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级绿色建筑实验基地。

以“太阳”为主题的季节活动 篇3

在感受太阳的部分中,可以让小朋友以各种方式表达对太阳的印象与感受,允许小朋友以绘画、实物或者是诗歌的方式描述太阳的特征——有的小朋友会在纸的上方画一个圆圈,说明他已经知道了太阳对于地面的位置以及太阳的形状;有的小朋友拿来一根燃烧着的蜡烛,因为在他的眼里,太阳是“热腾腾”的;还有小朋友拿来一个红色的毛线团来象征太阳,因为他看到的太阳是红色的;也有的小朋友用语言来描述,他说太阳是“很亮”“很大”“很温暖的”……教师也可以邀请小朋友拿上滤光镜直接观察太阳,看看早上、中午、晚上的太阳有什么不同,阴天与晴天的太阳又有什么区别,把观察到的结果制作成记录表来讨论与共享。还可以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小朋友们来回答,比如“为什么不同的时间里太阳的样子不一样呢?”“晚上的时候太阳去哪里了呢?”让小朋友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充分发挥想象来回答这些问题。

在让小朋友了解太阳对自然界以及人类的影响这一板块中,可以设计“找找太阳的礼物”这一活动环节,让小朋友到室内或室外,看谁找到的太阳赠予人类和自然界的礼物最多,用这种方式让小朋友明白太阳与自然界和人类的种种亲密关系。有的小朋友发现了太阳送给自己的礼物——一直跟在自己身后,跟着自己动来动去的影子;有的小朋友用放大镜在阳光下聚光,让一张小纸片开始冒烟,他说这也是太阳送来的礼物;有的小朋友发现了早上还是朝着东边的向日葵花朵,到了下午已经朝向了西边,他说这是太阳送给向日葵的礼物,因为太阳在教向日葵跳舞;还有的小朋友拿来了一束稻谷,说如果没有太阳公公每天辛勤的照射,稻穗就不会变得沉甸甸的,我们也就不会吃到米饭,这也是太阳送给我们的礼物。

最后的总结阶段,可以举行“感谢太阳”的表演活动,通过老师向小朋友朗诵关于太阳的故事,拓展小朋友对太阳的认知并增加他们对太阳的好奇感;通过朗诵诗歌或演唱与太阳有关的歌曲,让小朋友认识到太阳赐予了人类与自然界种种恩惠——它是我们最亲密的朋友。

以幸福为主题的作文 篇4

从家到校是一段短短的路,但只要留点神,每天从这段路上走的两个来回,总会看到一个个“短镜头”,让人有一种感动。

你看,小男孩不安分地站在爸爸车架上,两手撑着爸爸的肩膀,做着鬼脸;路边卖菜的妇人一边爱怜地笑着,一边仍不忘提醒着“小心点儿”。

骄阳下,一位老大爷踩着特制的小三轮,车座后边扎着一把花伞,花伞下坐着他的老太婆,正说着笑着,没牙的嘴巴一直合不拢。

傍晚的凉风里,一位将为人母的少妇挽着爱人的手,在田边散步,满脸写着幸福和憧憬。

田间,一位老人半蹲着,深情地看着那一畦畦翠嫩可人的蔬菜,不时用手摩挲几下,好像抚摸着心爱的孩子。

放学铃声串串地滑溜着,不一会儿,流出了学生自行车队。主流中分出支流,渐渐地三五成群,倾身靠头地凑热闹,脚下蹬着,口里聊着,眉儿舞着……

美容院里刚走出一个姑娘,撩一撩刘海,甩一甩长发,满身飘溢着青春和美。虽然看不清她的脸,但能感觉到她心中涨满了生活的希冀。

托儿所里,那只聪明的小狗总会用两条后腿站起,博得娃娃们咯咯咯的笑;这笑是那样的天真无邪,似乎能融化一切忧愁烦恼。

一个简易棚车行里,老师傅与顾客正为几毛钱的修车费推来让去。

东皋桥上一对卖童子烧鸡的年青夫妇,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也许是一对下岗工人,女老板身材窈窕,可以想到她曾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但她却用她那娇嫩的双手吃力地去剁鸡,用不再娇嫩的双手撑起一片新的天空。

生活是平静的,但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香茗,没有醇酒的浓郁,没有咖啡的刺激,没有牛奶的醇厚,但它能让人品出一种淡淡的清香,回味无穷。

我们常常抱怨幸福离自己太远,那是因为你总仰望上天找幸福,因为你从不去注意身边的幸福。

以温暖为主题的作文 篇5

以温暖为主题的作文

(一)春风吹散了嫣红柳绿,却带不走你给的温暖;岁月斑驳了大门高墙,却掩盖不掉你给的温暖;时光模糊了往日的记忆,去抹不去你给的温暖。

终日奔波在两点一线之间的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细细品味来自父母、老师的温暖。驻足回首,或许我们会发现,温暖其实就是那么简单的存在于我们周围。

考试过后,我独自一人彷徨在十字街头,夕阳笼罩着这座美丽的小城。毕竟是秋日,落叶纷纷从树上落下,微风拂起,发出轻叹似的声响,仿佛是感知了我的心事,在替我悲哀。又一次考试失利。不知怎地,竟漫步到了街心公园。这时,一个满脸稚气的小男孩来到我身边,用柔软的声音同我说:“小姐姐,你干嘛愁眉苦脸的?是怎么了嘛?来,给你糖吃,很甜的,吃了就不会再伤心了。”我被他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感染到,竟失声笑了出来。忽然,我觉得天空一下晴朗起来。在这个快乐、天真的小男孩面前,什么烦恼都不值得一提。我的心因为这个小男孩的糖竟不觉得温暖起来,仿佛现在并不是落叶知秋的季节,恰是暖阳当空的三月。其实,温暖只是一根糖那么简单而已。

不知名的小男孩给我无限的温暖,陪伴着我静看春华秋实的父母,亦是给了我无限的温暖。

临近模拟考,又开起了“夜车”。不知不觉,竟累的趴在桌上睡着了,模模糊糊中,爸爸抱起了我。记忆中,小时候的我很是调皮,总喜欢缠着爸爸抱,而爸爸也总是宠溺的抱着我。长大后,爸爸便很少再抱我,只是很怀念爸爸的环抱,现在觉得,爸爸的怀抱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暖,让我沉醉其中。其实,温暖只是一个怀抱那么简单而已。

纵使岁月逝去,我依然记得那颗糖,那简单的温暖;纵使年华不复,我依然记得那个怀抱,那简单的温暖。

温暖,其实就是那么简单而已。

以温暖为主题的作文

(二)记得那是发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事。那时候,因为我晚上在吴明龙家门口崴伤了脚。

之后,每天的上下学都是爷爷奶奶来来回回地用自行车接送我。在爷爷奶奶的精心照顾下,我的脚慢慢的痊愈了。但是,我还不适应走路,并且碰地时还会疼,所以,我只能一步一步地慢慢习惯走路。

每当我走路吃力的时候。这时,我真想有一个人过来帮助我一把!突然,班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同学——原来是任雨硕同学。他赶紧过来说:“潘梦迪以后你有事尽管说,我帮你做!”

从那以后,任雨硕每天都陪伴在我的身边,他索性经老师同意和我身边的同学调换了一下座位,坐到我身边,尽量的多照顾我,他扶我走路,背我上厕所。每当他那温暖的双手搭在我手上,一股暖流便时常涌入我的心中。

每到下课时,我一站起来,任雨硕总是说:“潘梦迪,是不是想上厕所?”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他马上就背起我上厕所,每次都这样,让我感激不尽。

最让我感激的是,每当我遇到困难时,他总是安慰我:“怕什么?有我呢!放心吧!”听了任雨硕的话,我心里暖暖的。

任雨硕个头比我小,每当他背起我时,我看着他那吃力的样子,急忙说:“任雨硕,把我下来吧!”我能走!“那怎么行!放心!我挺得住!”任雨硕说。说着他用双手紧紧抱住我,他那真诚而又坚决的话语深深感动了我,一种感激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多好的同学啊!他为了我的安全,背着我上厕所跑个来回,自己汗流浃背。我感动极了,泪水在我的眼眶里直打转。

一个学期过去了,但是,“怕什么?有我呢!放心吧!”

这句话依然在我的耳边响起,它像一股暖流便会涌入我心中,深深地温暖了我的心。

以温暖为主题的作文

(三)你看,阳光将温暖送给了大地,露水将温暖送给了枝条,乌龟有了属于它的温暖的家,而我,有你,我的心很温暖。

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许多事都放在心上。只因遇见你,我爱笑,让我觉得笑是世上最美的东西。因为是你告诉了我要勇敢的笑。

记得刚刚开学的时候,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看着那么多新的面孔那么多陌生的微笑,我选择了沉默。俗话说沉默是金嘛。我独自坐在角落,你慢慢的走过来,脸上带着阳光般的笑容向我问好,可我却不太给面子的继续不说话,她仍笑着,一会儿,她说:“你不喜欢和我交朋友么,我哪里做得令你不高心了么?”

“没有,没有”。

就这样她慢慢的打开了我的心。

她接着我:“既然是这样你就应该笑笑,去面对更多的朋友”。

“我„„”感觉温暖在向我靠近。

“你知到么,当你笑的时候不仅是自己感到开心你还会令别人感到开心,人生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他哭他就对你哭。现在,拿出自己的勇气去向朋友介绍自己,记得带着微笑!”

我暗自想了一下:“我要一直都这样么?一直都没有勇气面对么?我怕了么?不,我不要。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为什么不可以?”

“我会的”。我坚定的说出了这句话,好想心中那块千斤重的石头消失了。

就这样,我用微笑面对她人,诚恳面对她人,让我换来更多的快乐和自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这句名言现在我相信了,我的心很温暖,我变的没有那么内向了。因为你,在我难过时分担我的难过,当我开心时陪我一起笑,当我迷茫时指引我。千言万语换做一句:谢谢你,我爱你。”

以习惯为主题的作文 篇6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自从我学习了《养成好习惯》这篇课文后,我深深的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们要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将来在社会上才会受人欢迎、尊敬。如果我们从小就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就会处处遭人白眼、受人排斥。比如小时候偷东西,一次、二次、三次……那我们长大了也会去偷东西。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到你进了监狱时,你就是想改也改不了了。所以说在生活中习惯是极为重要的。

如清晨早起是一个好习惯,为人子弟者“出必告,反必面”,这一点是对长辈最起码的礼貌;而大声说话打扰别人的宁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同时珍惜时间,有效的利用闲暇的时间是一个好习惯;体验艰难,弃绝一切奢侈,更是一种好习惯。其实,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会使我们终生受益。

读了《养成好习惯》这篇课文,我情不自禁的想到我们这一代人每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衣服鞋袜脏了本该是自己洗,可疼爱我们的父母为我们做了,自己的房间本该自己整理,可深深爱着我们的妈妈也代劳了。时间久了,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懒惰、不爱劳动的不良习惯,导致我们把劳动和独立生活的技能抛之脑后。那么长大后的我们会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肯定是寄生虫。试想,未来的社会是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那么谁来养活我们这些“寄生虫”呢?因此在这里,我要告诉小朋友们:“让我们从今天起,养成一个个好的习惯,好习惯会让我们终生受益。”

因为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老师家长常告诉我们:“好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是很重要的。”说到我的好习惯,我还真想到两个,所以我打算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的第一个好习惯是:爱读书。

有一次,妈妈给我听网上的故事,名叫《我想去看海》,我听了非常喜欢,就让妈妈给我买书回来,书到了以后,我每天晚上都要把它看一遍,故事里的主人公笑,我就笑;哭,我就哭;就这么看了一天又一天,我就喜欢上了读书。现在,只要一有时间,我就拿起一本书看,看书丰富了我的想象力,所以我很爱写作文,看书也给了我愉快的生活和乐趣!

我的第二个好习惯是:写作业快。

每次写作业我都能又快又认真有准确的写完,为我增加了去多时间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比如:玩电脑,看电视等,而且这样的习惯妈妈说会受益终生,将来我长大了做事会很有效率,会成为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人。

这两个好习惯另我受益匪浅,我会继续培养更多的好习惯,慢慢的做好我自己!

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未来。

——题记

在老师和父母的眼里,我聪明、头脑灵活。但也有个缺点,那就是不细心,经常丢三落四。对我这个缺点,妈妈不知说了多少次,可是她说归说,我就是没想过要改。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毛病,东西丢了再买就是了。而且我还自我安慰说:“谁能没个毛病呢,只要大事上细心就行了。”妈妈生气地说:“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啥时坏了大事就知道了。”我吐了吐舌头,转眼就把妈妈的教训忘到了脑后,依然做自己的“马大哈”。

没想到,还真让妈妈说着了,我的这个毛病终于坏了大事——去年的中考,我竟然忘了带准考证,直到被监考老师堵在了考场门外,才发现这是个严重得不能再严重的错误,豆大的汗珠和着泪水滴嗒而下。等到妈妈拼了老命地将准考证送过来,我急得都快晕过去了。尽管监考老师一再安慰我,但刚才的“心惊肉跳”还是影响了我第一科的发挥。最后,终于因为第一科考得太差,影响到总分,我梦想多年的重点高中与我擦肩而过。分数出来后,老师同学都替我惋惜。我像被雪打的茄子一样,任凭妈妈怎么数落,都不能吱声了。

不得已,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复读。老师给我讲了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陈景润曾经不太关注语文,因为他是搞数学的。所以他写的论文,总是达不以发表的标准,连他的著名的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也被推迟了很多年才能发表。在被推迟发表的那几年里,幸亏他研究的课题没有别的数学家推出来,否则,他多年的心血将会因为语文的缺陷而白费。从此,我对“马大哈”的毛病有了彻底清醒的认识。原来,一个人的习惯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啊。在重新复习的整整一年里,无论做什么事,我都告诫自己要认真,要细心。

以冬季为主题的作文 篇7

1.为什么研究“个人记忆”?

“记忆盒子”课程的设计教学,是围绕“个人记忆”进行的探索实验。

为什么要研究“个人记忆”?是我们需要解答的第一个问题。记忆研究始于西方,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欧洲民族国家的涌现,需要对其自身的合法性进行解释,西方社会迸发出对记忆研究超乎寻常的热忱,出现了大量的经典著作[1],如法国学者皮埃尔·诺拉的《记忆之场》、德国学者阿莱达·阿斯曼的《回忆空间》等,人们把这一时期的学术研究称为记忆潮(memoryboom)。此时,先行者们开始思考“个人记忆”与“宏大叙事”的区别,关于声望的核心悖论:一个无名者的声望。宣示了“个人记忆”与“宏大叙事”的分道扬镳[2]。

“个人记忆”具有不可替代性,每个人卑微而琐碎的故事都应该被尊重。对“个人记忆”的研究,是在抵制对平凡人的生活痕迹的遗忘。这是一场由于时代变迁,引发的针对历史话语权的变革。

“个人记忆”往往伴随着感情的宣泄,充斥着主观评判,不同于历史科学。真实性与客观性在“个人记忆”的范畴中并不适用。特定的感情色彩,在特定群体内起到认同作用,这在下文中会有详细论述。

作为建筑师、教育工作者,以及一名遗产保护者,有充分理由,寄希望于在专业领域内,将建筑作为“个人记忆”的物质载体,并将其给予保护和展示。

2.建筑学领域内“个人记忆”的思考

2.1建筑作为“个人记忆”的载体

建筑可以作为“个人记忆”的载体。

如何解释建筑作为“个人记忆”的载体,是我们面对的第二个问题。建筑是生活的容器,喝茶散步的抄手游廊,时聚时散的社区市场,修学礼佛的寺庙塔刹,不同的生活都能在相对应的建筑上得到体现。

建筑对于记忆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既体现在空间的维度上——它能够把某一事件联系在某一地点之上,使其得到固定与证实。还体现在时间的维度上——建筑具有一种持久的延续,能翱际于时间的长河,将记忆与相关的生活空间交织于当下,经过时间车辙碾压的建筑,观察者在其中感受到的印象,远比口耳相传的只言片语更具感染力。

一个“典型完整的记忆模型”应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元素,其中任何一个元素的揭示,都可能挖掘出整条记忆线索。在以上四个元素中,人物与地点自身来说便具有物质的可见性,而地点往往能突破“人与物”的短暂更显长久,就此而言,建筑启发“个人记忆”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中写道:“要是有些事我没说,地坛,你别以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在文中,地坛作为作家个人记忆的依托,关联出整个记忆链条——“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作家在“一座废弃的古园”对于“已经不在了的母亲”、“生与死的命题”的种种感悟。

2.2目的

本次课程目的在于,试图解决“个人记忆”在建筑中的保护与展示问题。

“个人记忆”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中,处于被边缘、被忽视的境地。平凡人物的口述史,经常为“宏大叙事”经营者的发声所掩盖。从以往的经验认识到,“个人记忆”如果未能置于宏大历史的框架内,很容易伴随时间的流逝,当事人的逝世,湮没无踪,最终缺乏相应的物质载体作为佐证。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建筑物中,寻找这些记忆的遗痕,通过设计,搭建起跨越遗忘深渊的桥梁,一端在此一端在时间的另一边,将“个人记忆”重新唤醒。

2.3方法

如何搭建起跨越遗忘深渊的桥梁,在建筑中保留与展现“个人记忆”?是我们面对的第三个问题。

2.3.1表达出“个人记忆”的感染力

记忆不同于历史科学,具有自身的感染力。

记忆与认同感的命题密不可分,对往事的态度决定个体身份的存在。尼采曾写道“他的城镇的历史成为他自己的历史;他把那些城墙、那有塔楼的城门、市政府的规定、民间的节日都看作是他年轻时期的一个画满插图的日记本,他在所有这些之中能够找回自己、他的力量、勤奋、渴望、判断、他的错误以及蠢事。”

可见“个人记忆”不同于苛求真实与准确的历史科学,记忆通过对事件进行主观情绪的渲染,使其成为具有倾向性色调的画面。记忆中往往充斥着主观阐释,伴随感情的宣泄,比如“一个充满爱意的回忆”并非仅仅是中性化的摹状貌,而是一段撩拨心绪的故事。

对于曾经生活过的老房子,念及难以忘怀的记忆,人们总怀抱崇敬之情,满怀忠诚和爱意地在脑海中重构逝去的时光。据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项目在原发电厂的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和厂房空间,以前的老工人得知此消息后,热泪盈眶,情不自禁。

在具体建筑设计中,做到心意呈现,表达“个人记忆”的感染力,才不落套路之滥觞。如恩的水舍项目中,建筑室内新增部分,采用了抽象化的白色与简约的线角,旧有建筑的废墟感在冲突中得到体现。废墟是时间碾压过的车辙,时间使材料斑驳,斑驳的材料使飘渺的怀旧之情有了触感。相较之,这些年在各地凭空创造的仿古建筑,没有了时间的参考与见证,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无非是热闹的舞台布景。

在我们的课程中,为使学生切身感受所谓“个人记忆的感染力”,特意在开始阶段,设置了一项训练环节——通过回忆自己生命中的往事,搜集具有感触的记忆碎片,口述一段关于自己的故事。

2.3.2“个人记忆”应具有当下性

在建筑中保护与展示“个人记忆”应该与当代语境相结合。

所谓“个人记忆”,首先是立足于当下的反思,而非流连于过去的某一时刻,停滞不前,成为禁锢的历史标本。所谓当下,并非孤立存在于世,而是历史层层套叠、步步演进的结果。既有前世的遗痕,又有今世的生活,这才是记忆“永恒”且“不断更新”双重意义的体现。

“个人记忆”与当下结合,就必须与当下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思考与课题相关甚密的遗址保护领域。如今,中国城市化进程步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以宏大叙事为主题的保护工程方兴未艾。以“一带一路”申遗保护为例,相应的遗址公园和博物馆建设在各地层出迭现。需要表达的是,以“个人记忆”为主题的艺术创作,相较于“宏大叙事”的保护工程,更容易和人们当下的日常生活发生耦合,把过去的事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纵观这几年在遗址保护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古迹遗址多蜕变为遗址公园或博物馆,来与现代城市谋求结合。这些“宏大叙事”的纪念碑式记忆,一方面为民族认同所需求。另一方面,却与世俗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油、盐、酱、醋的关联不大。在中国,住在遗址景点周边的居民却极少到遗址景点参观的现象,便是佐证。

在笔者发表过的《城市遗产视角下西安明城墙及其周边区域的研究》一文中,论证了西安明城墙只有成为社区百姓市井生活的一部分时,容纳市民吹、拉、弹、唱,剃头逗鸟,才能够得到市民的欢迎。相比之下,“个人记忆”脱去宏大背景的梏拲,真切而生动。同时,这些记忆本身就来自人们的现实生活,深深地根植于当下的日常场所,能够更好地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标准营造在大栅栏的“胡同微更新”项目,是针对一个曾经居住了12户人家的大杂院的改造工程。像现在很多的北京四合院一样,原有的几户人家在院子中加建了属于自己的小厨房,形成了复杂有趣的邻里关系。项目保存了加建的所有房间,构筑了一个孩子们分享阅读的读书空间,一个树下的公共活动场,使原有的大杂院记忆与当下生活结合起来[3]。

在我们的课程中,要求学生设计的“记忆盒子”面向现在和未来,以一种积极的面貌,满足当下的生活功能。同时,具有生长属性,存放未来使用者所拥有的记忆。

3.后记

笔者第一次接触有关“记忆”的相关命题是在2014年末,此前,有关遗址保护的著述已成老生常谈,但是经历城墙的调研之后,常困惑于学术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落差。尤其是目睹民间戏班,利用城墙门洞的回音效果,在城门里搭建临时戏台表演的场景之后,一种立于当下的反思逐渐显露轮廓。有关遗址与当代日常生活关联的思索若能给中国记忆研究与实践以启发,实乃笔者行文之初衷。

参考文献

[1]钱力成、张翮翾.社会记忆研究:西方脉络、中国图景与方法实践[J]社会学研究,2015,6

[2]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M].北京大学出版社

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 篇8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实践;趣味教学

英语学习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往往是小学生接触英语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抱有极大的兴趣,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而在初级阶段,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或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打击,就会对学生后期阶段的英语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是极其必要的。而在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中,以故事引导为思路的英语教学方法就能很好地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一、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

所谓“故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穿插相关的较为短小的故事,以说明注解,并对所讲内容加以强调,或者是直接以故事为内容进行知识的讲授,进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发学生认真思考,鼓励学生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的一种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故事教学法,则是以有趣而短小的故事为课堂教学内容,在故事中穿插简单的生词、语法,使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对生词、语法达到认知,在对故事进行复述的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故事播放以达到对学生听力进行训练的目的等等。

二、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如何将“故事”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呢?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从熟知故事入手,进行生词的认知

在故事为主题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强调在初期阶段以学生较为熟知的故事为教学对象进行课堂教学,因为这样的故事可以给学生以亲切感,同时在理解方面也容易降低学习难度。在幼儿园阶段,大部分孩子都学过《拔萝卜》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面就涉及了很多的人物和动物,如胡萝卜carrot、老奶奶grandmother、老爷爷grandfather小姑娘little girl、小狗puppy and dog、小猫cat and kitty,这些生词的难度较低,使用频率较高,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层次,同时这样富有童真童趣的故事情节又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类似的故事如《小青蛙找妈妈》《猴子捞月亮》等难度较低却又被学生熟知的故事都可以作为英语学习的故事主题。

(二)从熟知的故事入手视听故事

通常来说这些学生较为熟知的故事在强大的互联网中都能找到其视频模式或音频模式,因此,当学生对故事中的高频生词形成认识以后,教师就可以采取播放听力或视频的方式给学生播放,对学生进行英语听力的训练。使学生不但能够认识carrot,grandmother,grandfather,girl,dog,cat等生词,还能在声音的播放中熟悉生词的正确发音。当然,如果互联网中并不存在该故事的英文形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英文小故事的编写和音频的录制。

(三)从熟知的故事入手复述故事

在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能够对英文小故事、生词、语法形成初步印象,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生词的发音产生一定的认识,还要求学生能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英文故事的复述与讲解,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而运用简单生词进行的以短句为单位的故事写作也可以成为该阶段的教学重点。为了降低学生的复述难度和书写难度,教师可以将《拔萝卜》的故事分解开,以图画的形式将故事情节分别展示出来,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展示的信息进行口语表达,进而提高能力。

我们认为采取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兴趣,使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乐趣,还可以使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知识,而这种知识的获得不仅包括生词的认知与听写;还包括故事的复述与表达;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英语的认知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英语的听力能力与口语能力。

参考文献:

[1]顾小亮. 品读小故事 感受大魅力:浅谈故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2]田丹.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英語广场,2015(8).

以希望为主题的作文 篇9

女孩双腿残疾,自小喜爱唱歌,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站在舞台上歌唱。但是,她从来不敢在人前唱歌。有一天,她的老师知晓了她的心事,轻轻地对女孩说了一句话……这句话, 就像阳光洒在女孩的心上,是那么柔和。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从浓密的树叶的细缝中透来一阵暖风,女孩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揪紧了。于是,她下定决心要不懈地学习唱歌,她相信,终有一天她能站在舞台上,对着人群唱她最喜爱的歌……

舞台上,女孩抬起刚刚握在轮椅上的手,颤抖地把双脚踏在地上,就这样,她缓缓地站了起来。灯光投在女孩身上,拉出了一条长长的影子。我的心里被什么震了一下,周围的人脸上也带着些许的惊讶。当我们反应过来,许多人都热烈地鼓起了掌,我看着台上的女孩,也为她鼓起了掌。掌声给女孩带来了鼓励,带来了力量,她的眼神变得更坚定了。她举起话筒,音乐也在那时默契地响起,她开始唱了……

在她的歌声中,浸润了对音乐的喜爱,对梦想的执著与追求,对人生的希望。那歌声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奔跑。大厅的窗外,有棵树在一轮艳日下焕发着生命的朝气。一丝丝翠绿从叶尖倾泄到阳光中,飘进了厅内,和女孩的歌声混合在一起。我们静静地看着,静静地听着。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女孩在刻苦地一遍遍练习着打拍子,似乎也听到了,一个女孩在一次又一次地练习发音。然而,当吟诉追求和执著的主旋律又一次在大厅中奏唱时,那片寂静被打破了,场下,忽然爆发出一阵掌声,那片掌声在传递着,传递着赞美与鼓励。女孩向台下望去,用目光致意。她唱得越来越清晰,那优美的歌声萦绕在每一个人的耳边,感动着台下的人。

以感恩为主题的作文 篇10

教师像一个太阳,灼热而又温暖,教师像一阵清风,清凉而又清爽。在我的心中,仅有教师这个职业是独一无二的,也是神圣的。您像父母一样疼爱我们。您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指明灯,为我们驱赶一切黑暗,照亮一条光明大道。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千古佳句不正是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吗?

同学们,可能在我们仅犯了一点小错,教师就严厉的批评了我们时,当我们上课只是走了一小会儿神,教师就火冒三丈时,当我们只是有一点儿作业没完成,教师就大发雷霆、喋喋不休时,请不要怨恨教师,因为这是她们爱我们的表现,也是她们负职责的表现。

以冬季为主题的作文 篇11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使用文献计量学、数理统计、分类和比较等方法,采用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以青少年足球培养为检索主题,对2010-2015年的42篇以青少年足球培养的期刊和论文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统计,对热点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一、主题、形式、层次统计

检索到的论文仅有42篇。经分类统计,有效论文有53篇,这是由于对比类的5篇论文同时也是国际类论文。而校园足球的6篇相关性论文中有3篇是以国家为范围展开研究,另外3篇中有2篇以省为范围展开研究,1篇以市为范围展开研究。

1. 以对比性研究展开的文献分析。通过统计,发现所有论文中以青少年足球培养展开对比的论文为5篇,占总篇数的11.9%。并且这五篇论文全是与德、日、韩三国的对比。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我国作为在足球运动发展较为缓慢的国家,在青训系统上更应引进其他各国优秀的人才培养经验和机制。而所对比的范围仅有三个国家并且只有5篇论文显得太少,难以为我们青少年足球培养提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完善的青训机制。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对比性论文的论述都是我国与他国的国家级层面的对比。笔者认为,适当的缩小对比范围,降低对比层次或许更加有益。比如以省份为研究范围,对比青少年足球发展较为成熟的省份和发展较为缓慢的省份。通过对比,发现国内基层青训系统存在的差距,再以小见大,放眼世界。

2. 以校园足球展开的文献分析。通过统计,发现所有论文中有6篇论文是关于校园足球的青少年培养,占总篇数的14.2%。

在这6篇论文中,有3篇是以国家为范围进行分析。论文以理论作为强大的依据对校园足球发展的阻碍进行分析。只是分析而不是调查,得出的结论无非是场地不足、教练不足、经费不够、学校不重视等。论文也提出各种促进校园足球发展的建议,但建议往往脱离实际。其余以省、市为研究范围的共有3篇论文,它们结合各地存在的现实状况,对校园足球中的青少年足球培养提出更加实际、简单、易于操作的建议。

3. 以省市为研究范围的文献分析。共有论文12篇是以省市为研究范围展开研究的,其中7篇以省为单位,河南省独占三篇,包括青少年培养、校园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相对来说,对于青少年足球培养,河南省的科研氛围较浓,河北、山东、新疆、江苏各有一篇。

4. 以国家为研究范围的的文献分析。共有论文18篇占总论文数的42.8%。笔者认为以国家为研究范围的论文超出了所有类别的论文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当把研究范围人为的扩大,无论是研究还是分析,并不能深刻的反映问题,青少年足球培养作为足球整体发展基础和关键的环节,需要一代代科研人员去分析大量基础数据。没有充分做好基层一线的调查研究,给予从国家层面进行理论分析,恰恰反映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存在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的浮躁心态。当然,在这18篇论文中,有关U-15国少队失利的反思,有关青少年足球教练的职责,对现行青训体制提出建议等论文较为有新意。

5. 以国际为研究范围的文献分析。此类论文共有12篇。其中5篇是对比类的,其余7篇基本是日、韩、德的先进青训体制带给我国的反思和借鉴。这类论文深刻解析了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提出了改进方案。好的青训系统会引领足球运动的发展,通过研究可以遵循世界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发展趋势,这对我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意义重大。以国际为研究范围的论文占比较大,但实际指导意义较弱。

二、结论分析

1. 对比类的研究文献基本是我国与他国(德日韩)国与国层面的对比,无其他国家,无省及以下层面的对比。

2. 校园足球省以下层面的以调查分析居多,省以上层面以理论分析为主。

3. 青少年足球研究文献近四年来呈逐年递减趋势,反映近年来足球的降温趋势。

4. 青少年足球培养过程中的体制问题、省市发展不均衡问题、青少年训练心理问题、教练裁判问题未得到有效重视。

我国足球发展始终没有质的突破,是由于我国青少年足球培养发展缓慢。通过对近五年在中国知网检索的以青少年足球培养为主题的文献数量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青少年足球培养水平科研还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地区性科研性论文分布不均且相对相对匮乏,无法为国家大的整体方针提供有力支撑;存在各地青少年足球培养的发展水平不均衡、对校园足球中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重视不够等问题。

以冬季为主题的作文 篇12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突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新的课程资源观提出: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它既包含教科书、教师指导用书、各种音像材料、图书等有形资源,也包含学生经验、兴趣、校园文化、民族风俗等无形资源。中职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如何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发挥其德育主渠道作用是深化德育课程内容改革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将许多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学生心理发展的新特征、学生生活经验及时作为课程资源增添进教材,以增长学生知识,熏陶情感,优化学习方法。现以《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一课为例,将教学过程介绍并评析如下。

二、课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投影:(中国地图)

师:大屏幕上展示的是什么?

生:中国地图

师:大家说说,中国的版图像什么?

生1:像一只鸟

生2:像只鹰

师:对,她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图中的红色区域由于历史原因至今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致使山水相连不能统一,骨肉同胞不能相聚,子盼回家,母盼儿归,国家统一的责任我们理应担当。

师:世界上有许多因历史遗留问题而导致的国家领土争端,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途径?不同的途径会带来什么后果?

学生讨论发言形成两种意见:战争方式——局势动荡、民不聊生;和平方式——局势稳定、安居乐业。

师: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是我国的一贯主张,实现和平统一的方式多种多样,我国在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时开创了“一国两制”的历史先河。“一国两制”是怎么提出来的?它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会产生哪些影响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2、启发思考,学习重点

投影: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讲话录像

师生一起非常认真地观看。

师:这段录像资料其实已经清楚地勾画出了“一国两制”提出的步骤,请同学们进一步归纳一下“一国两制”的提出步骤。

学生看书、整理知识点,教师用投影展示:“一国两制”提出步骤。

师:“一国两制”从设想变为现实经历了十几年时间,如今,港、澳已经顺利回到了祖国怀抱,它们的顺利回归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成了现实。

投影:香港、澳门回归资料

师生一起观看录像。(学生边看边议论,情绪很激动)

师:让我们在感受回归盛况的同时,思考一下:香港、澳门的回归说明什么问题?

生1:国家强大了就没人敢欺负了。

生2:“一国两制”是正确的。

师:是的,我们不应该忘记,新中国成立后,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中华民族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和尊严。可见,国家的强盛是祖国能统一的根本原因,“一国两制”是实现统一的最佳方式。

师:“一国两制”会改变国家的性质吗?

学生议论、思考,拿不定主意。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并在教材上勾下“一国两制”的内容。

师:高度自治=完全自治?

(在看完了教材中有关“一国两制”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一问题,教师讲解知识点,由此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师: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平稳过渡不仅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也证明了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投影:(港、澳精美图片,有关香港最新经济成就指标的资料)

全体学生一起观看,欣赏。

师:香港曾经是世界闻名的金融、航运、信息、贸易中心,在实现回归祖国的这一划时代巨变之后,许多人最为担心的是“变”,中国政府最引人关注的承诺是“不变”,巨变之后保持不变,香港特区政府用实践破解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新课题。香港各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证明了“一国两制”的重大实践意义。香港、澳门这两个游子已经回到了大家庭,而让众多中国人牵肠挂肚的是台湾还未回来,浅浅的海峡阻隔了骨肉同胞的相见,因此,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解决台湾问题更突出地摆在了我们这一代人面前。

3、拓展视野,升华情感

师:尽管海峡两岸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但人们盼望和平、盼望统一的心愿一刻比一刻强烈。两岸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民间往来从未停止过。比如:2002年,台湾来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达368万人次、民间贸易达783亿美元,工商界人士投资协议金额达80亿美元。这表明无论从情感上还是经济利益上,两岸急切需要消除敌对,实现统一,这样,台湾才有前途,十几亿中国人共同的利益才能得以维护,任何人为破坏和平的分裂活动都是不得人心的。

引导学生归纳出:祖国统一是众盼所归,民心所向;解决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

师: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但它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来势力不得干涉。新中国历代领导从未放弃过收复台湾,他们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提出了一些解决方针。

投影:(有关几代领导人和平统一方针的资料)

师:从这些方针来看都围绕着一个主题,是什么呢?

生:“和平”、“统一”

师:针对台湾问题,今天我们仍奉行和平统一方针,那么它有哪些具体内容呢?

教师讲解、引导学生归纳出和平统一的具体内容。

师:2005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是一部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推进和平统一的法律,是一部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维护台湾地区和平稳定的法律,它把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形式加以固定,使和平统一有了法律保证。

师:在台湾同胞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有所缓和,当然,统一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怀揣着一颗中国心,记住自己是中国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统一一定会实现。

三、课例评析

短短45分钟,教师将不同类型的教学素材带进了课堂,既有文字资料,又有声像制品;有珍贵历史镜头,更有最新时事资料,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从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有声有色的鲜活事例,增进了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学生始终保持着对学习材料的极大兴趣,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

本课教学给了我很大启发:

1、用“活”教材,是德育课充满活力的前提

新课程理论认为:“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是知识的载体,教与学的媒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教材,那么学生对德育学科的学习、德育课教学都将走入一条没有希望的死胡同。此外,教材无论怎样更新都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职业高中现行德育课教材从2001年使用至今,一直未作调整,而现实生活却已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紧跟社会生活实际,整合教材、用活教材是十分必要的。用活教材,不是抛弃教材,而是在尊重教材、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创新教材,合理利用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对教材进行大胆整合。本课例中,在尊重原教材结构、体例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的解决”这一内容,德育课的时代性体现得更为充分。

2、深入挖掘资源,是德育课充满活力的保障

德育课课堂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社会开放。作为教师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观察学生,审慎选取材料。教学中选取教学素材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学习材料选择不典型,与知识点结合不紧密,出现简单堆砌材料的现象。本课中,学习材料与知识点的紧密结合,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接通”,书本知识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做到既不冲淡教学主题,又强化了育人功能。可见,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对资源进行由表及里的思考,从纵向挖掘它的丰富内涵,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思考: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给了教师课程资源整合以很大空间,但课程资源整合的效果要受到教师个人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经验丰富与否等因素的影响,如何规避教师个体不利因素,全面有效地进行课程资源整合?

2、本课中绝大多数材料都是由教师围绕学习内容选择的,课程资源整合的主体只有教师吗?如何在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基础上,体现学生在课程资源整合中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张茂聪,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建构的几个核心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07,(7):50—54.

上一篇:张广秀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学习迤那精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