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唯美的句子

2024-06-22

很是唯美的句子

很是唯美的句子 篇1

新潮的感染

惠斯勒和印象派的关系相当密切, 他推崇印象派的色彩表现力, 像印象派一样反对绘画的故事情节, 但惠斯勒并没有沿袭印象派的创作意图和技巧, 他的兴趣却在于利用印象派的形式进行“纯艺术”的开拓。《蓝色与银色的和声:意外的收获》即运用了和印象派相类似而又独具特色的色调配置。他的《夜曲》系列作品给了莫奈一些影响启发, 莫奈的绘画与他有更多相似的地方。惠斯勒的艺术表现纯视觉和美学意义的情感, 他认为“就如音乐是有声的诗, 绘画是视觉的诗。”印象派则发现了风景中的诗。印象主义把绘画看做是光与色的表现, 他们都是在追求一种新的绘画方式, 只是在表现风格上截然不同。惠斯勒与马奈很接近, 都在追求一种纯绘画的效果。在“落选沙龙展”中与《草地上的午餐》一起展出的惠斯勒的《白色交响曲一号——白衣女孩》, 与马奈的作品一样具有东方式的平面造型感:穿白衣裙的姑娘置于白色背景, 没有明显的明暗对比, 避开明确的透视, 把重点放在纯粹的、近乎抽象的图形构成上, 从而获得一种两度空间的效果, 惠斯勒自己称之为“纯画”。在《母亲》、《卡莱尔肖像》中用最低限度的立体感处理衣饰也是得益于马奈那平阔的笔法。

惠斯勒曾与拉斐尔前派有过交往, 《白色交响乐二号——白衣少女》就吸取了罗塞蒂的感觉和视觉风格, 女人的类型是一样的——都是梦幻般的眼睛和飘逸秀发的丰满型, 这种象征性主题正是拉斐尔前派画家们的最爱。惠斯勒与拉斐尔前派的作品在古典主义的构图、唯美主义的趣味和东方主义的模仿上具有共同的形式特征, 不同的是惠斯勒传达的是一种较为清新的现代主义倾向。

东方的陨石

惠斯勒的艺术思想和实践受东方艺术影响很深, 惠斯勒的现代主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其特有的日本风和中国风表现出来的,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这成为惠斯勒生活和艺术的一个中心问题。

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欧洲处于“日本热”逐渐升温的时期。1867年, 巴黎第二次世博会的举行使法国观众较为全面地接触了东方艺术。

日本浮世绘有别于西方古典传统, 采用平涂手法, 不画阴影, 色彩艳丽明快, 并用有节奏的线条来分割单纯的画面, 形成一种朴素的线面结合, 使得画面富有装饰效果;构图方面, 画面的物象安排经常在不经意间打破固有的视觉习惯, 不遵循透视的连贯性, 不遵循物象的完整性;线条方面, 从轻重缓急圆转流变中表现质感、立体感等, 线条对形体的塑造起了很大作用;题材方面, 以其生气勃勃、包罗万象的绘画题材, 让西方画家耳目一新。德加曾坦言, 正是日本版画才使自己真正了解了绘画的含义是“一种观察形式的方式”。

日本浮世绘画为西方艺术家摒弃古典传统的束缚提供了帮助, 将他们从过去大师的权威笼罩下解放了出来, 并探索新的观察方式、新的艺术观念。

惠斯勒从东方风格中提炼的简洁平面构成并使之转化为西方式的审美形式。《母亲》背景的墙边和墙上的镜框是一种纯粹的几何风格, 其方方正正与单纯的侧面人像造型形成了一种恰如其分的对比协调关系。《巴特西旧桥》结构更加简单明了, 一个大大的“丁”字形仰视桥架充斥了整幅画面, 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构成意识。

他独具特色的蝴蝶形标志签名, 还有将空白背景甚至画框也纳入到构图中, 浑成一个平面, 也是源于东方艺术的影响。

在给方丹·拉图尔的一封信中, 惠斯勒详细的描述了他对所称的“日本方法”的理解:“在任何画布上色彩都必须好像绣在上面一样, 这即是说, 同一种色彩必须以一定的间隔重复出现, 就像刺绣中的一根线。其他色彩视其重要性而言也相应如此, 以使整体成为一和谐的图案。请看日本艺术家在这样做时是多么老练, 他们从不追求对比, 而是完全相反, 只着眼于反复再现。”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夜曲》中感觉到这种方法的独特效果了。这和谐基本上是一种东方式的和谐, 重要的是这种方法不但纯是一种技法, 同时是一种艺术思想的体现, 是惠斯勒自己认为的一种“色彩和画面图案科学再现”的“纯画”, 他把这种东方艺术的魅力完美的糅合到自己的作品中。

如歌德所言:“绘画应该具有基础低音。”《白衣少女》在伦敦的国际展览上展出时, 他将标题改为《白色交响乐之一》, 从此他给所有的画都标上了音乐标题, 这样在东方艺术的影响下, 惠斯勒的艺术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从现实主义的描绘转向探索画面的微妙色调。惠斯勒第一个明确而自觉地在自己的艺术中宣告:绘画应该像音乐一样的感觉, 一幅画应该是纯视觉的主题, 表现各种视觉因素的关系是他唯一的功能, 而主题已不再重要, 不应有文学或叙事的内容。这成为19世纪下半期最重要的美学主张。1878年, 他在回答批评家的评论时说:“艺术应当是独立于所有限制之外, 应当独立表现艺术家的眼睛或耳朵的感觉, 这种感觉不应与感情混淆, 这就是我为什么坚持称我的作品为‘乐曲’、‘协奏’。”

面对西方艺术在工业社会的衰败, 其他艺术家大都只愿意回到过去的欧洲去寻找新艺术理念, 拉斯金的一段话很清楚地表达了这一思想, 他说:“纯粹的和有价值的古代艺术只存在于欧洲, 美洲没有, 亚洲没有, 在非洲也没有。”而惠斯勒却敢于向前看、向外看, 他超越传统、流派甚至文化的羁绊, 只是为“艺术而艺术”创作着自己的绘画。惠斯勒以此表达了他对欧洲学院派以至整个欧洲传统的对抗, 赋予日本艺术和希腊艺术同等位置, 并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他对东方艺术的向往。

唯美主义艺术主张

惠斯勒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 也是一位出色的理论家, 他的艺术主张的确立几乎都伴随着无休止的争吵。他的主要观点大致可以归纳如下两点:

一、“绘画的目的是悦目”。惠斯勒认为“音乐的目的是悦耳, 绘画的目的是悦目;绘画不是传播神示, 也不是说教, 而是要表现美。”这也是导致惠斯勒与拉斯金两种美学观念之争的缘由, 并由此成为“继德拉克罗瓦和安格尔论战之后, 传统与反传统进一步交锋的一个著名实例。”

二、“艺术家是大自然的儿子和主人”。尽管惠斯勒认为绘画不依赖历史或市井故事, 而是表现自身的价值, 但他同时也坚信自然是艺术的真正源泉。“在大自然的色彩和形体中, 就蓄涵有绘画的所有因素, 就如在键盘里有着音乐的全部音符。”“艺术家生来就是辨别、筛选这些因素, 并进行科学分类的人。其结果会是美丽的——就像音乐家选择音符组成和弦, 直到从紊乱中产生优美的和声”这些想法全面体现了他“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 也多少能帮助我们理解他画面结构、色彩音乐性的和谐与细腻并用音乐术语做题目。

参考文献

[1][英]威廉·冈特著, 肖聿、凌君译, 《美的历险》,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87。

上一篇:最贴心的情人节祝福语下一篇:先唐文学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