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优秀作文

2024-05-11

难忘的岁月优秀作文(共13篇)

难忘的岁月优秀作文 篇1

以前,说起我最难忘的那就是小时候和伙伴们一起玩耍的美好时光,而如今,最难忘的,莫过于我们的体育训练。

为了中招体育那仅有的30分,我们的体育训练便被早早地排上了重要学习日程,上学期还好一些,到了下学期,体育训练更加疯狂了。

首先是“早狂”,每天清晨6:30分,在七八年级同学的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的受罪的时间到来了,在老师的督促下,极不情愿地耷拉着脑袋,迈着沉重的步子向操场挪去。每天下午第四节是我们的“晚狂”时间,扔实心球、立定跳远、1000米赛跑,轮番向我们“轰炸”,“后面的,快点儿!向前冲!”、“你怎么搞的,怎么不用力投啊!”、“你这样跳不行,太近了,要用力!我们个个被“炸”得气喘吁吁,两眼发黑。细想,我们为什么要这样?不这样训练行么?为了升学,为了那诱人的30分,又能怎样呢?既然我们选择了这条路,你就只能走下去,不论多累,不能松懈,你稍不留神,别人就会远远地把你甩在身后。学习如此,训练亦如此。训练时,我感觉自己就像是由于惯性向前跑,两腿几乎没有什么感觉,可是,我不能放弃,不能让我九年的艰辛毁于一旦,理想的高中在向我招手,再坚持两个月?我坚信,我能做到!

体育训练,锻炼了我的毅力,增强了我的体魄,将实现我心中的梦,是我一生的财富。

难忘的岁月 篇2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曾记得她的诞生是在我国烹饪科技书刊极端贫缺的情况下,由温作君、徐中成等一批卓有见识的老师们精心插种,培育起来的。可想而知创刊的老师们为把杂志办好,昼思夜想之劳,呕心沥血之苦,是何等的艰辛。20多年前我和全国厨师一样,欲想获取新烹饪知识的心情似久旱的春苗。她的创刊问世,无疑是给久盼澍水的旱苗喜逢春雨。20年来她把甘美的知识乳汁奉献给了广大的读者,使烹饪爱好者喜遇益友,使厨师们找到了自修进步的良师。“喜看稻菽千层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如今曾吸收过她营养的无数厨师们已成长为现代烹饪界的中坚力量,为中国烹饪事业走向新的辉煌谱写着新篇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固然;“守业轻松困难少”,非也。如果把《烹调知识》创刊发行20周年划分阶段,那前10年是创业起步阶段,后10年则是守业发展阶段。在后10年中,她几经物价上涨的冲击,又遇到许多新烹饪刊物的挑战,且读者获知的档次提高,迫使刊物再上办刊层次。面临以上3大困难,社长薛慧林、杜力带领编辑部的同志们与读者、作者协同奋斗,终于战胜了困难,走出了困境。历史是一面明镜,纵然时光流逝,人世沧桑,但弥足珍贵的记忆却随着时光流逝得愈久,愈感到清晰,愈使人们难以忘怀。

“谁知刊中篇,字字毕辛苦。”20年来,吴正格、吴国栋、胡长龄、张廉明等一批烹饪界很有名气的大作家,曾为《烹调知识》奉献出了许多熠熠发光的力作,促使《烹调知识》在科普书林中争得一席之位,并敢于和其他科普刊物争辉。在过去20年里,《烹调知识》始终坚持为烹饪爱好者办刊的正确方向,这就必然激发了无数厨师、烹饪爱好者投稿助威。如张更秋、李乐清、张胜文、林传和等同仁众多的文章为她润色添彩。纵观20年来《烹调知识》发表过的作品,虽文思万斛的作品较长,但做为烹饪科普刊物来说,她讲究实效,不摆花架子,传播新知识、新技术,没有让读者花冤枉钱,被成千上万位国内外读者认可为好杂志,这是何等的不易。金奖、银奖,不如读者夸奖。

“看似平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为什么《烹调知识》能渡过这风云莫测的20年,不但没有消沉,还名扬全球?恕我拙见,归纳要点如下:为厨师、烹饪爱好者办刊的方向选对了,也坚持对了;组织起来了一支阵容整齐、稳定、过硬的写作队伍;刊风正派,刊物价位较低,适合工薪阶层;勇于创新,不断开辟新栏目,增加新内容,所以久办久新。以上五点也是《烹调知识》越办越好的支撑点。

作文那段难忘的岁月 篇3

今年刚放暑假,身体本来就不好的母亲又一次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又要动手术。这种消息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到了,但我的心里还是焦急不安,为妈妈的身体担忧。

7月17日,妈妈和我收拾好东西就去人民医院住院。到病房里以后,感觉病房里没有一丝的生气,白色的墙壁,白色的床单,还有一台放了很久似乎没怎么开过的电视机。这种环境让我觉得特别扭,浑身不自在。而再看看妈妈,仿佛跟没事人一样,和病友拉家常,整天都笑呵呵的。有的病友觉得奇怪,都要做手术了,怎么不紧张?还笑呵呵的。妈妈笑着说:“这有什么好紧张的,做一个地方好一个地方,我都做惯了”。说这句话的时候,妈妈的嘴角挂着微笑。可我心里明白,妈妈的心里有多少苦楚。我心里都酸透了。

7月20号,妈妈被推进手术室,只留下我和爸爸在外面等,虽然只有几个小时,我却跟度时如年一般。我心里像有千万只蚂蚁在抓似的,特别难受。我也明明看到爸爸脸上焦虑的神情。因为,这毕竟是妈妈第三次做手术了。在手术室外面也有许多等候的家属,当一个一个病人从手术室里推出来,我都要上前去看看是不是妈妈,每一次都是失望。终于,妈妈被推出来了,因为妈妈麻药打得太深,所以她睡得很熟,医生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让她睡。我和爸爸轮流在旁边喊,即使很累,也要坚持下来。过了六个小时,医生说她可以睡了,我们才停下来。望着妈妈憔悴的脸庞,还有两鬓滋生了不少的白发,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妈妈受苦了。爸爸看妈妈很久没吃东西了,便买来了白粥。一口一口的喂妈妈,那一刻,很温馨。

7月22号,爸爸的假请不动了,去上班了。妈妈的营养也渐渐地跟不上了,每天头晕,她又不想告诉她的姐妹,怕给他们添麻烦。我虽说这么大的人了,可我却什么事都做不了,我想去买营养品,妈妈又怕我一个人去不安全,在我的软泡硬磨下,妈妈才答应我和临床的阿姨一起去买。妈妈吃了一些东西以后精神好了一点,但这样终究不是办法,而且这几天妈妈的身体虚得很,下床都困难,也许是前几次手术影响了妈妈的身体吧。在长沙工作的爸爸更是着急的打电话给姨妈舅舅,让他们做点营养品送过来。我心里深深的自责,我为什么这么没用,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如果上天要惩罚就惩罚我好了,何必要折磨我那可怜的母亲呢?

7月26号,妈妈终于可以出院了,我自然是非常高兴,想赶快离开这里,妈妈回家以后,我要丢下我的娇气,多帮妈妈做家务,让妈妈休养好自己的身体。

难忘的那段岁月的作文 篇4

XX年8月25日,乐山派往辑庆镇的教师、医生、挂职干部等首批常驻援建人员从乐山启程来到辑庆,开始为期一年的援建工作。

之前,他们对辑庆一无所知,“以前只是对“中江表妹”和中江挂面有所耳闻。当时也并不清楚受灾的情况怎么样,完全想象不到我们踏上这片土地会看到什么的景象。”但他们心中又非常清楚,此行他们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是代表乐山全市人民前来帮助辑庆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在辑庆人民眼中,我们的形象就是乐山的形象,我们肩负着神圣使命和殷切希望。”

援建干部:亲身参与一座场镇的重建和复兴

今年5月9日,市公路管理局工程处工程师余剑和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工程师刘波又去了一次辑庆镇。这已是援建工作结束后刘波的第四次回访,而余剑“心里一直想来,就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午饭时候,中江县和辑庆镇的领导向他们敬酒表示感谢,两人一饮而尽,眼眶里禁不住多了一层雾气。

援建期间,余剑和刘波分别担任辑庆镇党委副书记和镇长助理,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了保证市对口支援领导小组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援建项目的进展情况,我们每一天都要到项目建设工地上,收集汇总情况,并及时向乐山对口支援办汇报项目进展,协调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对口支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耀清告诉记者,“除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紧要问题外,我每周都会收到援建干部发来的短信,汇报他们在辑庆镇的工作、生活情况,从不间断。”

此外,余剑、刘波二人还得负责对口支援人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为充分发挥乐山援建人员的团队作用,这两位年轻人学会体贴人、照顾人,从生活、思想、工作等各方面关心帮助,让乐山援建人员拧成一股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乐山援建人员”,因此,我们是一个集体,必须团结一致,当然我们还必须主动融入灾区这个大集体,和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交朋友,这样才能做好我们的援建工作,不辜负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的重托。”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余剑、刘波更重要的角色是直接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援建工作要顺利推开,首先得进行辑庆镇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刘波、余剑不辞辛劳、加班加点,对集镇现状等情况进行实地踏勘,收集齐辑庆镇3.5平方公里地形图等修编基础资料,并会同乐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人员一道,高质量地完成了辑庆镇总体规划设计、修编工作。在乐山大道建设中,他们多次现场踏勘,与相关部门交换意见,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乐山大道线型以及规模,并多方收集相关资料,推进工程进度。乐山大道k0+300―+400段需要穿越一个鱼塘,地基难以支撑,项目建设受阻,为了不耽误工期,两人发挥专业特长埋头设计,不眠不休苦战两昼夜,拿出了一套可行性方案。

在刘波、余剑看来,能够参与对辑庆镇的援建,是他们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经历。一年多的工作时间,他们结识了很多当地的朋友,也目睹了这座场镇在废墟瓦砾上的重建和复兴,“这次去,我们看到很多新变化,交通畅通后,辑庆的人气越来越旺了,特别是乐山大道的建设,带动了周边一大片的开发,逐渐成了辑庆的中心,包括镇政府办公大楼就已经在乐山大道一侧落成投入使用了。”谈到援建工作,虽然两人都非常谦逊,一再强调自己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但作为一名灾后重建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看到辑庆人民现在能够幸福地生活,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很自豪的。

支教教师:用爱填满灾区学生的心房

不久前,乐山七中英语教师曾昆还给辑庆镇中学一名叫冷华的学生的家长打电话,关心冷华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商量冷华初中毕业后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事情。这名叫冷华的同学,从小失去了母爱、家庭非常贫困,因而得到了曾昆特别的关爱。曾昆和这个家庭一直保持联系至今,并持续不断提供帮助。不过最让曾昆遗憾的是,因为冷华家庭太过困难,至今也未能住进新房,“很惭愧,虽然为他们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始终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心人来帮他们一把。”

曾昆不仅课上得好,而且怀一颗大爱之心,一直有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想法。地震以后,正当她准备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北川中学教书之际,一个消息让她改变了决定:乐山市教育局正组织全市优秀教师志愿者到乐山对口支援的辑庆镇中学支教。得知此消息时,报名时间已过,曾昆当时还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实现了此次支教愿望。在辑庆镇支教一年,曾昆得到了3个称谓:在课堂上,同学们叫“曾老师”;课堂下,大家都叫她“曾妈”、“昆姐”。这不仅是曾昆与同学们沟通无障碍的见证,更是她与同学们血脉相连、心心相印的生动写照。

在去灾区支教前,曾昆的手在运动时受伤,因为没时间治疗而一直拖着,疼痛时轻时重,但她始终咬牙挺着,并带病坚持为孩子们上课。“老师,你的手冰凉,我给你暖暖吧。”一个叫肖毅的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课间休息时带头用自己的小手去暖曾老师的手。在他的带领下,全班同学都来帮老师暖手,这一举动让曾昆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而这个“小手暖大手”的故事至今仍在辑庆镇中学广为流传。

乐山先后派出了12名优秀教师到辑庆镇中学支教。把课教好,把孩子们的成绩带上去,是支教老师的第一目标。在辑庆镇中学的板房教室里,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组织公开示范课,传递新课改中的新教学理念,培养带动了一大批年轻教师,并利用休息时间搞好学生家访工作,受到学校和师生的高度赞扬。

当然,他们并不满足于此,由于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加上受地震影响,更是雪上加霜。支教教师们把学生视同自己的子女,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的活动,与孩子们交心谈心,引导他们忘记地震灾难造成的伤痛,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他们还竭力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通过各种途径、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这些孩子。

作为支教人员之一,曾昆刚来到学校的时候,发现发现学校体育器材奇缺,她就和其他老师一起动手,自己制作教具,并积极反映与热心呼吁。很快,乐山市体育局捐赠了篮球架、乒乓球桌、训练垫、排球、羽毛球等500多件体育器材,市中区教育局向辑庆镇中学捐赠棉被160床、衣服160套及XX册图书,可把学生们高兴坏了。“说实在话,这批支教教师都很优秀,她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事、领导的认可。”辑庆镇中学负责人陈俊告诉记者。

支医医生:为灾区人民送去安康

没有村卫生站,村民就医原本就比较困难,加上地震后大量人员受伤,以及大灾之后艰巨的防疫任务,使辑庆人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我们不难想象,乐山派出的8名支医人员肩上担子的份量。

在参加完对极重灾区彭州市的医疗救助后,市人民医院外科医生杨进军又主送请缨,到中江县辑庆镇卫生院进行医疗技术帮扶和指导,并担任支医小组组长。

“XX年是我做医生以来工作最有价值的一年。只有平时不断地积累专业能力,才能在最需要的时刻实现其价值。”到达辑庆镇后,杨进军和同事们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积极投入到具体的临床工作,每人带一名年轻医生,致力于提高辑庆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每天,他们在简陋的医疗条件下,认真地诊疗每个患者,督促检查病历书写质量,认真组织业务查房,精心管理危急重病员,认真带教示范医疗操作技术,一有时间就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讲课。在专家门诊,他们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减轻病人负担;面对疑难危急重病例,他们积极开展会诊讨论,提高救治水平,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回访中,当地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还对市中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胡秀清念念不忘。XX年11月的一天下午来了一位病人,医院查出是良性肿瘤,必须手术切除。可肿瘤大,辑庆镇上医生都没有经验,胡秀清义不容辞地走上了手术台。整整四个小时,三公斤重的肿瘤被成功切除,而胡秀清却累得虚脱了。在此之前,该院并没有妇产科医生,妇女生小孩做手术必须要到县上的医院,做一般的手术也要好几个小时,给群众带来极大不便。胡医生来到辑庆后,把技术传给年轻医生,帮助他们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也让群众看病更加便捷。“乐山医生医术棒,态度好,我们都愿意找他们看玻”辑庆老百姓的话语朴素而真挚。

开展肠梗阻松解、小肠切除、子宫次全切除等疑难手术二十余台次,诊治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休克等危急重病员十多例……在他们的精心救治下,一个个伤病员恢复了健康,辑庆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水平也大为提高,住院病人增加了30%以上,门诊人数大大增加。支医人员出色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认可。杨进军被四川省人事厅评选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被乐山市委评选为抗震救灾先进党员;胡秀清被评为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

那段难忘的岁月作文750字 篇5

打开落满灰尘的那本书,脑海里是昔日与同学玩耍的画面,尘封已久的书籍破乱不堪,手中的照片在隐隐发光,那是曾经美好的记忆,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题记

懵懂无知的五十个孩子,在那一刻同聚一堂,回想那日的首次相遇,时间也追溯到从前,阳光的明媚与湛蓝的天空相衬,雪白的云朵点缀着它们之中的光景,也就是在那一个秋天,我们组成了一个班级。

一年级是天真的年级,我们贪玩,于是经常上课做小动作,我们纯真,于是什么事都想跟老师交流,我们没有任何防备之心的快乐玩耍,那段时光,乃是这段岁月的开始。

在这段岁月的起点,我们认识了受益终身的良师益友;我们知道了团结的力量;我们将那时点点滴滴,化为了我们的友谊,我们在那时开始,熟悉别人,也就是那时,我们成为了一个集体,如果有人遇到困难,不会无人问津,因为我们的集体意识,已种下种子……

天真的岁月稍纵即逝,宛如白驹过隙,而我们,也从那天真无知的年龄段脱离,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三年级中的我们,逐渐知道了要努力学习,于是,大家不停复习,预习,在学习上,互相帮忙,在考试里,你追我赶,在生活中,一起玩耍,一起帮助他人。

记得吗?同学们正是在三年级,我的右脚骨折了,平时只能拄着拐杖走路,非常的不便。是你们在下课搀扶我,是你们帮我拿重物,帮我取东西的.还是你们,你们用行动温暖了我,用你们的行为,团结了我们的集体,你们拥有着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是深深刻在骨子里的优良品德。

在这段岁月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我们之间更加团结,也构成了深厚的羁绊,我们平常热情的与朋友讨论问题,百思不厌的为其他同学解答难题,在考试时,我们暗地较劲,每当有考得好时,都会有人夸奖他,每当有人没考好时,也会有人去安慰。

记得吗?毕业典礼时,我们热泪盈眶,拍过毕业照后与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告别与祝福,最后向老师们请教的问题,那是我们六年难忘的岁月啊!

怀念吗?那段与集体共同努力的记忆,那段让老师操心的岁月,那六年的岁月,那小学的岁月,那段难忘的岁月,你是否记得?

那是一段美好且难忘的岁月,那是我永远铭记在心的岁月。

难忘的支边岁月 篇6

张玉芝,1939年出生于济南市书香之家。小学时爱好体育运动,特别是田径和篮球的成绩更加出色,不仅在初级部竞赛中勇摘桂冠,而且在中级部的比赛中照样折桂。1957年,张玉芝高小毕业后在济南印刷厂工作,该厂拥有职工一千多人,因而印刷厂每年都会举行一次运动会,而张玉芝在运动会中屡次拔得头筹。随着张玉芝篮球技术的不断进步,后来调到铁路火车头蓝球队打球。其中多次和“八一”女蓝进行过切磋,而她的良好表现被“八一”队教练相中准备征召入伍。教练经过多次考核认为张玉芝不怕累肯吃苦,而且蓝球风格独特,技术全面,但遗憾的是身高只有1.56米,最终没有入选“八一”队。这也成为张玉芝一生的憾事,后来她又调回到印刷厂工作。

1957年党和国家号召有文化、有知识的青年去支援边疆建设,印刷厂领导积极鼓励青年响应祖国号召,支援边疆建设。这次支边是在铁路上工作,男青年是在工务段工作,而女青年要在火车上当乘务员。当时群情振奋踊跃报名,不到1个小时就有60多人报名,这里面就有张玉芝。印刷厂领导在支边人员名单中发现了张玉芝的名字很是为难,因为张玉芝是厂里的体育委员,各种体育活动缺不了她,所以厂领导不同意她去,同时家人也不同意她去。但张玉芝真是铁了心,无论谁劝都不听。父亲采取了各种办法去阻止她,将她的行李衣物全部藏起来,把她的钱全部“收缴”,但这也没有能够让张玉芝动摇。厂里领导面对坚决的张玉芝也被她的态度所感动,在发现她身无分文的情况下给了她30元零用钱。

7月6日,支边青年身戴大红花,行走在由社会各界人士沿街组成的锣鼓欢送队伍里,鼓乐齐鸣,开心的笑容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热血,可以融化一切。闷罐车,这是支边青年的座驾,车厢里漆黑一片,几乎密不透风,各种味道扑鼻而来,但这些热情洋溢的小青年,满不在乎,伴随着列车的节奏唱着进行曲,高呼支边光荣的口号,奔向目的地。当他们背着行李走出车站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丘陵,几无人烟。经过近40分钟的徒步跋涉来到支边驻地。房屋就是一排帐蓬,50~60个人住一个帐篷,睡的是高低不平木板床,就这还是支边人员自己搭建的。由于旅途劳累,第一夜大家睡的很香甜。可第二夜大家就都睡不着了,床板硬不算,而且一人翻身全床动,再加上蚊虫叮咬,简直没法睡。有的人开始抹眼泪,有的人抱头痛哭,在山东老家吃的大米和白面馍,如今一日三餐是玉米面饼子,真是难以下咽。

两天后,老工人送来锹镐等修铁路的劳动工具,娇嫩的双手开始抡大镐,镐头落地的振动使得双臂发麻鲜血直流,而收工后双手伸展不开,吃饭时也握不住筷子。修路基所需要的石料全都依靠肩挑人抬,一天下來双肩红肿,第二天放上扁担就像针扎一样痛。在这样的艰苦工作条件下,开始有人报病号不上班,还有人打退堂鼓卷起行里悄悄逃回山东老家。济南输送来的近两千名支边青年,由于不适应环境,吃不了这份苦跑回老家近三分之一。剩余的一千多名支边青年基本上是扎根于北大荒这块沃土,有的人进工厂当了工人,还有人进入卫生系统,也有的人当了老师。当时有人提议张玉芝进学校做老师,但她认为自己虽然体育成绩突出,但文化课较差,不能因此而误人子弟,于是拒绝了。

当时,张玉芝的父亲从跑回去的老乡口中得知,支边这地方生产、生活十分艰苦,所以发了三封电报催女儿回家。可是张玉芝认为,艰苦的环境才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她正是凭借永不服输的信念,适应了恶劣的生活环境,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黑龙江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冬天平均气温零下30多度,裹挟着鹅毛大雪的寒风,经常是一刮就三四天,天晴风停后,雪堆积得比门还高,就这样从房间里面往外推门是推不开的,只能从室内挖洞到外面。天气寒冷,大家虽然整天围着火炉取暖,但是很多人手脚还是都冻伤了。

1960年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只能去挖山野菜、采蘑菇。由于不认识毒蘑菇,经常会因此而食物中毒;秋天到田地里拣大豆,收集足够多的时候炒黄豆粒吃,有一次一个帐蓬因为炒黄豆引起火灾,人虽没受伤,但被褥、衣服烧了个精光;而有一个姓王的男青年因吃炒黄豆过多,加上喝了大量的水,胃涨的厉害,等送到林口医院时已停止了呼吸。

张玉芝与铁路工人董全德结婚后随着丈夫的工作调转搬了4次家,最后定居鸡西市。张玉芝曾在职工食堂卖过饭票,烧过锅炉,当过汽水厂厂长,街道居委主任等,她不管职务高低,岗位的好坏都是尽职尽责,成为一个时代的楷模。丈夫在工务段工作,经常吃住在工地,她一个人既要照顾孩子还得上班,生活的艰苦没有压垮她。

难忘岁月初三作文 篇7

爷爷勤劳的身影

我自三岁便常到农村与爷爷住在一起,每日天亮我醒来时,爷爷已准备好早饭,喊我起来吃。我吃完饭后,总是要与他去田地里。他怕我乱跑乱窜,活动必须在他的视线范围内。直到七岁他才许我自己去出去玩,想起来他是太爱我,怕我丢失。来到田地我就在旁边找个不种农作物的地方挖起来,常能找到不知名的怪虫子。“爷爷,这是什么虫子?”“蚯蚓”。“爷爷,这是什么果子?”……玩累了我就看着爷爷,爷爷在地里劳动,阳光照射在他身上,他显得很高大。爷爷很瘦,很勤快。他那双有力的大手,挥着沉重的锄头,很长很长时间,慢慢的我看到那绿色的迷彩服变成褐色了。一个和土地一样色彩的黄褐色身影就这样存在了我的记忆里。

爷爷爱喝酒

每天晚上,爷爷就摆出他的至爱——酒,那酒是他亲自酿的,很香。每当他打开酒坛子,一股酒香就会扑面而来,弥漫在整间屋子里,使人向往之情不由而发。不过我是不许喝的。爷爷拿出酒来,便坐在板凳上,一手握着酒壶,一手端着酒杯。慢慢地斟满酒,还会说到:“来,亮亮,咱们吃饭了!”特别是他把酒杯放在嘴边的时候,细细抿着,一股琼浆流入他的咽喉,接着他又享受地发出“啧啧”声。那香味又飘散过来,渐渐融入我的记忆。

爷爷爱唱民歌

爷爷最爱的除了酒就是收音机了,虽然里面总是唱着几首我认为不那么好听的“咦~~呀~~”但爷爷是爱极了这民间小曲,他从来听不烦。有时爷爷关了收音机自己唱起来。他很是陶醉,只见他抬起头,仰起脖子“嗨!……呀!……”唱了起来。我渐渐明白,那声音就是属于爷爷内心的,那个时代的美妙音乐。我就是在爷爷的民间小曲中熏陶长大。

难忘的岁月难忘的歌经典美文 篇8

夜晚的峡谷里凉风习习,再也没有了往日燥热的感觉。夜幕下,连、营、分团首长都和学生们一样席地而坐。除了低回的哀乐声声,四周静静悄悄的,静的连彼此的呼吸声都能听见。今夜无眠,人们集体静坐在这里为朝夕相处的战友,为姐妹守灵。

入秋后的这一场大雨,带走了大地的燥热。山谷中吹来的阵阵夜风,让人们感觉到了些许寒意。这是一个无星无月的夜晚,四周的群山都笼照在沉沉的夜色中。工地上数百盏闪烁的电灯,象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撒落在这深山峡谷,把十里河滩的工地夜景点缀得分外漂亮。往日,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已带着鼾声进入甜甜的梦乡,可今夜却无眠。来号人团团围着在三具棺木旁,静默着寄托对战友的哀思。三具棺木里,装着三个花样年华的少女,承载着1000多个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的梦想和期冀。

夜已经很深了,学生们迟迟不肯散去。先是行政命令,后是营、连干部苦口婆心的劝说动员,该用的手段都用上了,学生们仍然是不理不睬我行我素。这样一来,让政委和分团首长感到担忧和不安,营、连干部和军代表们更是忧心忡忡

学生们上路参加大会战以来,由于点多线长单位驻地分散,给管理上带来很大的麻烦。汹酒、打架、闹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就在我们从县城撤回工地的10来天时间里,连续收到兵团下发的三份情况通报。第一份通报的内容是二分团六营的军代表私下里同一名女生谈恋爱,事情暴露后被几个男学生殴打。分工作组下去调查处理时遭到学生们的围攻。第二份通报是担负燕子山隧道施工的四分团,因隧道在施工中塌方造成54人伤亡,其中有11名学生。引起三个连队的学生集体闹事,导致隧道施工暂停。最后一份通报的是兵团直属材厂,几个学生星期天上街赶集,在饭馆喝酒同地方群众发生冲突。后因言高语低不肯让步,双方大打出手。地方群众多人受伤,我们边有三名学生住进了医院。

收到通报后,分团先后几次召开党委会,营、连干部参加的干部会议。在会上,政委除了将兵团的紧急情况通报做了传达外,还将分团党委应付紧急情况的措施做了布置。并再一次重申了军队干部的“三做到”、“八不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准同女学生谈恋爱,违者以军纪论处,造成严重后果的送交军事法庭。

我们分团施工集中,给统一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发现不安定的因素及时做工作,有很多次闹事的苗头都因得到及时处理而化解。从连、营首长到军代表都能以身作则,用纪律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就说这场大洪水吧!我们在砂场被毁、人员伤亡惨重,整个分团无家可归的情况下,全分团2000来号人没有一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倒,更没有一人退缩当逃兵。借住在县城的10来天时间里,大家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执行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有发生一起损坏公物或学生闹事事件。对此,兵团首长和省指、总指的领导大加赞赏。在次年,也就是1974年推荐上上大学的指标中,兵团18000多名学生110个名额,就给了我们26个,占了兵团全部名额的四分之一还多

时间,在紧张、静穆的.空气中一分一秒溜走。午夜过后,人群中不知谁带头唱起歌来。“人们说你就要离开村庄,我们将怀念你的微笑。”这突如其来的歌声,顿时把干部们本来就悬着的心一下子吊了起来。我也被突然吓了一跳,抬起头,见政委已经站起身来。他朝一名正想制止唱歌的军代表一摆手,跟着唱了起来。“你的眼晴比太阳还明亮,照耀在我的心上。走过来坐在我身旁,不要离别的那样匆忙。”我真是没有想到,平时不苟言笑的政委唱起歌来是那样的投入、那样的忘情,唱歌的嗓音又是如此的动听。

政委带了头,大家都跟着唱了起来。会唱的跟着唱,记不住歌词的跟着哼。一个晚上,人们守着战友的灵柩,心情一直都很压抑。此刻,大家那紧张、压抑的心情得到了充分的宣泄。虽然没有伴奏音乐,唱的、哼的声音也参差不齐。但没有谁笑谁,“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要记住红河谷。”

歌声打破了沉寂,也驱走了干部们心中的担忧和不安。人群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唱完了这支《红河谷》,接着又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后来,女生们点名要让政委唱《三套车》。政委没有拒绝,他放开了他那高亢浑厚的嗓音唱了起来:“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河面上跑着三套车。”

歌声活跃了大家的情绪,将人们从悲痛、沮丧中解脱出来了。老歌一支接着一支,大都是当时的违禁歌曲。平日里没有谁敢唱,就是在私下里哼被人反映到连队干部或者军代表那里,轻者批样写捡查,重者记过处分装进档案。现在,政委带了头,连队干部和军代表也不敢站出来说什么。由着学生们唱去,只要不闹事就算万事大吉。

难忘的岁月 篇9

蘇丹是我的另一所大学,六年中不仅经受苏丹烈日的“热处理”,所学到的东西使我终身受益。岁月匆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但是在苏丹度过的六个年头里发生的几个事件,至今难以忘怀。

慈禧御赐“黄马褂”保留在苏丹

1959年6月,外交部派我参加筹建中国驻苏丹大使馆工作,来到喀土穆。

苏丹首都喀土穆位于青白尼罗河交汇处。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经急流山谷山脉,折向西北流入苏丹。来自乌干达的白尼罗河,在喀土穆交汇之后,汇合成一条大尼罗河,向北流经埃及,最终进入地中海。尼罗河水灌溉了大片两岸沃土,苏丹得以发展农业,成为北非的“面包篮子”。尼罗河造就了古埃及文明,举世闻名的卢克索神庙,撒布勒巨石坐神雕像等,都坐落在尼罗河畔。

喀土穆城由三城组成,类似我国武汉三镇。除喀土穆城外,另外两城是奥杜曼和北喀土穆。

在奥杜曼,有一座古老的清真寺,1881年苏丹反英殖民主义统治的农民起义领袖马赫迪安葬于此。寺旁有一座哈利法博物馆,展品多为起义时期的兵器,文物等实物。我们参观博物馆时,发现一件来自中国的文物,挂在博物馆显要位置。那就是中国清朝慈禧太后奖赏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有功的洋枪队队长,英国人戈登的“黄马褂”。慈禧赠与的黄马褂在当时可是极高的赏品了。为什么黄马褂没有放在大英博物馆,而在喀土穆的博物馆呢?

我国驻苏丹首任大使王雨田,给我们讲述了事情的由来。原来,苏丹独立前属于英埃共管。戈登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工兵上将,曾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来到中国,参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协助清王朝镇压太平军。慈禧为奖赏戈登,赠黄马褂一件。1874年英殖民当局派他前往苏丹任总督,1885年镇压苏丹人民起义。以马赫迪的为首的起义军攻克喀土穆,戈登在总督府被起义军用长矛刺死。1885年1月16日,马赫迪率军攻下当时为总督戈登固守的喀土穆,迫使英军撤出苏丹。

在戈登的总督府内发现了慈禧赐予的黄马褂。苏丹朋友对我们说,当年的起义者为反清的民族运动报了仇。这不失为中国苏丹友谊史上的一段佳话。

马赫迪是苏丹独立运动的英雄,其家族在苏丹享有显赫地位,儿子阿卜杜勒?拉赫曼?马赫迪,是马赫迪的遗腹子,从政期间和英当局关系有所缓和。阿卜杜勒的儿子西迪克 马赫迪成为苏丹安萨尔教派领袖 (支持马赫迪教派的统称安萨尔派;另一派为埃及背景的哈特莱亚教派,领袖米尔加尼在苏丹高等院校学生中影响大)。

在驻苏丹使馆工作六年,多次见到西迪?马赫迪的儿子萨迪克?马赫迪。此人一表人才,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待人彬彬有礼,善谈,书生气十足。王雨田大使拜会他,萨迪克热情待客,双方谈话十分投机。王大使问他,能否给我们讲讲马赫迪家世,他很高兴痛快答应,说能在家里给中国大使讲家史,很荣幸。一共讲了近十次,内容丰富,从马赫迪的历史谈到苏丹近代历史变迁。他的每次讲话使馆都整理成资料,一份留存使馆,一份送回国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了解非洲的历史多半只能靠阅读西方书籍,殖民者称起义为“暴动”,起义者为“暴徒”。

当年戈登居住的总督府苏丹独立后成为共和国宫,国家元首驻地。共和国宫坐落在尼罗河畔。苏丹官方机构多设立在尼罗河大道边侧,外交部也在这里。一次外交部举行招待会,大家在草坪上交谈,突然一条6英尺长的鳄鱼从草丛中爬出来,许多人吓得赶快跑,有的女宾尖叫不已。那鳄鱼可能也吓着了,慌忙爬回尼罗河。

那时我还年轻,觉得真好玩。招待会主人感到十分尴尬,连声道歉。

周总理访问苏丹

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出访非洲十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领导人出访非洲国家,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在我国外交史上留下光辉一页。

1964年1月27至30 日,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一行乘专机抵达喀土穆,在机场受到苏丹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易卜拉欣?阿布德中将率高级军政领导人去机场迎接。总理一行下榻共和国宫。当晚,主人举行欢迎宴会,周总理在讲话时,赞扬苏丹人民惩罚了中国苏丹两国共同的敌人——英国侵略军军官查尔斯?戈登。周总理对苏丹的访问十分成功,加强了双边友好合作关系。不几个月后5月16日到20日,阿布德主席访问了中国。

周总理同苏丹元首阿布德中将会谈,对方出席的是革命指挥委员会重要成员,除外交部长外都是将军。会谈开始,为了尊重对方,双方都使用本族语。代表团没有专职阿拉伯语翻译,大使说你来做翻译。自己大学毕业没几年,又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场面,毫无思想准备,心里紧张极了,只好硬着头皮上场。开始时,双方寒暄,我还能应付,进入正题,谈话内容越来越复杂,里面有许多政治词汇,我感到应付不了了,但听不懂也不能问呀。会谈换上英文翻译冀朝铸,对方改用英语交谈。我“败下阵来”,羞愧难忍。好在没有人责备我,只能强制自己别闹情绪,别再出毛病。我的“真相”暴露后,就不参加会谈了。让我去共和国宫当联络员。

周总理和陈老总住在共和国宫,我当联络员,也呆在共和国宫内。任务是坐在首长房间外面,随叫随到,白天黑夜都要盯着。年轻人觉多,有时困极了在沙发上闭会儿眼,不由自主睡着了,出了鼾声,有人推推我,冷不丁醒了,赶紧站起来走走。周总理访问三天,估计我也就睡了七八个小时。

有一次陪使馆参赞去外交部办事,当翻译,居然在翻译半截睡着了。可是,当时我不是最缺觉的,比我还累的是卫士长成元功,他几乎不睡觉,不停地走来走去,当然其他卫士也不能睡,顶多倒个班,打个盹。

总理专机停在机场,由机组人员看守,使馆派人协助。专机机头机尾,左右两翼,四个方向,每方向有一人面向外坐在地上,监视周围。保卫专机安全,就是保护领导人的安全。

nlc202309081731

周总理习惯夜间办公。虽然白天活动已经很多,但他坚持夜间工作。我当联络员,看到总理房间的窗户总是亮着灯。清晨四点多,总理就起来披着外衣走出室外,在平台散步。人们见到总理起来了,就要去叫陈毅副总理。总理连忙制止,说,陈总血压高,让他多休息。我们听了很是感动。周总理对老战友关怀备至,自己不怕劳累,尽职工作,不愧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楷模。

当时苏丹已是冬季,但气候仍炎热。总理和陈总从来对生活上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使馆只是煮了绿豆汤送去解暑。使馆在给陈老总洗背心时,看到背心上有好几个洞。领导人的艰苦朴素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亲历南苏丹黑人暴动

我在苏丹的时候,苏丹分为九个省份,南苏丹三个省,赤道省首府朱巴是南苏丹最大的城市。英国人曾在这里搞点建设,朱巴初具城市规模。

苏丹黑人和阿拉伯人属于不同种族和宗教信仰。黑人属于尼格罗人,属黑色人种,主要部族有丁卡、努埃尔、希卢克等,历史上南部苏丹全部是黑人(在北部也有少数分布)部族。他们信奉原始拜物教或少数信仰基督教。在喀土穆街头,不难区分阿拉伯人和黑人,从人种看阿拉伯人属白色人种,但不同地域膚色有所不同,苏丹阿拉伯人肤色也较黑。但头饰有特点,头上用白布裹头,苏丹黑人往往脸上有刀刻的痕迹。

苏丹黑人对北方阿拉伯人有“世仇”。历史上,阿拉伯人抓黑人成为奴隶,最早的贩卖黑人的市场就是阿拉伯人经营的。黑人站在台子上拍卖,用水泼在黑人身上,身上水多的价格低,因为水多表示没多少脂肪,反之,水少的价格高。黑奴被运往欧洲(最早是葡萄牙)美洲,后有美国黑人到非洲寻根问祖。美国著名记者作家约翰?甘瑟写了一本书叫《非洲内幕》讲了这段历史。我在北大读书时在书亭买了这本书。没想到在苏丹看到了南苏丹黑人暴动,证实了这段历史渊源。

南方黑人来到北方谋生,生活很苦。阿拉伯人工头,带了一批黑人在工地上干活,当 壮工 。黑人头上顶着一盆一盆水泥和建材,爬上脚手架。可以说,喀土穆是南方黑人血汗建成的。如今喀土穆市有800万人口,成了现代化城市,它的基础是黑人的功劳。当时,可以在街头看到黑人吃发酵的高粱浓粥,大锅里煮些牛羊内脏,放点盐当菜吃。他们上班时不停地干活,下班后歇工。加班不干,多给钱也不干,因为黑人时间观念很淡漠,每天只干一次事,时间长短不论,但就一次,给钱也不干。

一天我和使馆司机赵善礼出门办事,到了共和国大街。刚进商店,突然听到街上有人大呼大叫。出门一看,黑压压的一大群黑人,上千人,手持棍棒石头,一路跑来。砸路灯,砸商店,不但打阿拉伯人,见了外国人也打。当局出动骑警、装甲车镇压,放烟幕弹,我一下子睁不开眼,和老赵赶紧开车钻进小巷,后备箱还是挨了一大棒砸坏了。前往大使官邸路上,看到一位东欧外交官从车里出来,脸上流着血。我们两人开车慌忙进了官邸,大家看我们回来了才放心。

南方黑人还从共和国大街奔向机场,砸了候机大厅。暴动持续到傍晚才算平息下来。我第一次遇到这个场面,长了见识,也算是一次锻炼吧。

苏丹南北种族矛盾,冲突经常发展成为内战,贯穿二十世纪,是苏丹内部政局动荡的主要因素,一直延伸到二十一世纪。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石油公司在苏丹发现油田,1995年苏丹总统访华时提出希望中国协助勘查石油并建立合作项目,经勘探,苏丹石油蕴藏量12亿桶。苏丹石油矿藏分布在南苏丹同北苏丹边界,北方有了油田,从北方苏丹港出口,财富大增。石油出口改变了苏丹的经济面貌,喀土穆发展迅速,成为现代化都市。促使南苏丹要求独立的步伐加快,经过谈判,2011年苏丹总统宣布同意南苏丹独立,南苏丹共和国于2011年7月14日正式宣告独立。

中国同南苏丹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非洲特使为南北苏丹关系缓和做出一定贡献。

苏丹有句谚语:喝过尼罗河水的人,离开了尼罗河,还是要回来的。尼罗河水我喝了六年,虽然之后没有机会再回去,但多少年来心系尼罗河,心系苏丹。

难忘的岁月 辉煌的成就 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阵岁月的风,轻轻拂开60年前的那永恒一页。我仿佛看到天安门广场上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在自豪地招展;我仿佛听见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用最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共成立了!

这一句响彻世界的宣告,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的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华夏子孙艰苦创业,发奋图强;尤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

然而,追溯往昔,回眸历史,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历程,却是那样的崎岖、坎坷。

中国,她拥有五千年丰厚文化底蕴的积淀,不朽的万里长城见证了她风风雨雨的变换。四大文明古国里有她,孕育四大发明的是她,从黄河流域到炎黄子孙,从先秦到盛唐„„,古老沧桑、博大宽广!但,到了近代,西方的炮舰蛮横的打开她闭关锁国的大门,列强的欺凌一度使她积贫积弱。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带来了一款款不平等条约,她被迫割让领土、丧失主权,眼睁睁忍受着自己的尊严被侮辱、被践踏,但她却始终顽强,始终以一种不屈的姿态屹立,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里有这种顽强不屈,邓世昌的甲午海战里有这种顽强不屈;三元里抗英斗争里有这种顽强不屈,太平军勇抗洋枪队里有这种顽强不屈,喋血沙场的戊戌六君子铸就的同样是这种顽强不屈„„。“苟 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一种责任,“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一种豪迈,“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是一种气节„„,这一切的顽强与不屈最终源于一个共同的名称和信念——我们是中华儿女!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了中国人的坚守始终在探索中崎岖前行,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近代中国人就是这样一步步在摸索中尝试着每一条可行的道路,但遗憾的是每一条道路到头来都以“行不通”而告终。直至历史的车轮辗到了1921年,一群最优秀的中华儿女挺身而起,建立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他们高举正义旗帜,坚决勇敢地向暴虐宣战!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他们不畏黑暗,勇敢摸索;不畏痛苦,执着企盼;不畏屈辱,浴血奋战!奔走呼告,他们用生命让民族走出黯淡;力挽狂澜,他们用鲜血将人民就出深渊!终于——雄鸡一唱天下白,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了起来!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遭受百年凌辱的中华民族终于扬眉吐气,中国,又一次以强健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之林。

实践充分证明,坚持马列主义思想,拥护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历史作出的正确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解放之初,经历百年战火的华夏大地,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满目疮痍。点火用的火柴,人们称呼“洋火”;钉东西用的钉子,人们管它叫“洋钉”,遮雨的伞称为“洋伞”;甚至肥皂也要冠以“洋”字,称作“洋碱”,都是因为它们是舶来品,连这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需仰赖外国人!面对如此的艰难困苦,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没有畏缩,而是勇往直前,带领人民艰苦奋斗,仅用三年时间便恢复了国民经济,确立了社会主义,此后,尽管有过曲折、走过弯路,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新中国起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经济日夜腾飞,国力日益强大:

1964年,随着“轰”的一声,青云蘑菇拔地而起,祖国第一颗震惊了全世界,祖国从此昂首挺胸。

1970年,祖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飞天,伴随《东方红》在太空中嘹亮响起,祖国结束了人造卫星零的突破,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能发射卫星的国家这一,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长达20对年的封锁与排斥,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中国从此走向世界。1976年党一举成功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十年的乌云被党和人民一扫而光。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国策,为新中国勾画出繁荣富强的蓝图。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写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为中华民族的腾飞铺平了道路。

1997年和1999年,在“一国两制”国策的指引下,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祖国怀抱,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屈辱的一页,标志着中国统一事业的巨大进展。

2000年,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大加强还改进党的建设,推动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2003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人,创造性的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傲游太空,创造了第三个能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奇迹。

2008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让全世界为中国丰富而充满魅力的民族文化而感叹。

一次次零的突破,都让世界折服;一次次质的飞跃,都让所有的中华儿女为之骄傲;一次次历史的改写,都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践再次证明,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带领中国走向富强,现在正带领我们高唱春天的故事,一路前行。

难忘的岁月观后感 篇11

在中国共产党95年的发展历程中,延安时期是党的力量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员人数由4万余人发展到121万人,中国共产党逐渐成长为一个全国范围的、具有广大群众基础的政党。这其中,曾担任了七年中组部部长的陈云做了大量工作,壮大党员队伍,强化党性教育,争取知识分子,倡导干部学习,关心爱护干部,严明组织纪律,对党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重大建树,有力、有效地支持和维护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和领导地位。电影《难忘的岁月》艺术展现了这段重要的党建历史,还原了革命圣地的.火红年代以及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程。

该片由执导过《袁隆平》《毛泽东与齐白石》等优秀电影作品的导演史凤和执导。史凤和透露,《难忘的岁月》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在描写人物情怀上做了一些艺术加工。譬如,陈云生前喜欢听评弹,影片不仅加入了这些细节,还增加了陈云拉二胡的镜头。史凤和说:“陈云拉二胡时,他在沉思,而他拉的曲子是《光明行》。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不经意的小细节,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怀。”

在片中饰演毛泽东的演员佟瑞欣是首次出演历史伟人。据透露,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神韵,在一年的时间里,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查阅相关的文字和影像资料。“说到毛主席,很多人都会想到几个动作,比如叉腰、点烟。形似固然很重要,但我更想塑造一个有生命力、有情感的生活化的主席。”佟瑞欣说。

难忘“蹉跎岁月” 篇12

响应号召下农村

1968年12月21日晚上,新闻广播中播出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他们高中、初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农村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要欢迎他们去。第二天,全国所有的报纸都发表了毛主席这段最新最高指示。

“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高潮是在1969年的春天,我就是在1969年3月31日到贵州农村去插队的,当时去插队的情景现在还历历在目。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天还是蛮凉的,我记得坐上火车时,外面还穿着一件棉袄。

当时我们举着红旗、戴着大红花,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我们是一腔热情去接受再教育,觉得应该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大有作为。那时我们年轻,非常虔诚,也很狂热,当然现在看来也有点盲目。“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好儿女志在四方”,这是我们当时的口号。现在我脑海中还回响着当时的这些声音。除了豪迈,我的声音中还有些许的悲凉,当时我想:到农村去扎根一辈子,我们是不会再回来了。

从现代大都市上海来到偏远、闭塞、贫穷的贵州,路程很遥远,一路上我们的热情在疲劳打击下慢慢地冷却了。我们坐火车到一个小型城市贵定下车,在那里铺稻草直接在地上睡了一晚,这对我来说还是生平第一次。第二天我们坐着卡车,颠簸了整整一天,才到达修文县久长那个插队的地方。

疲劳倒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真正踏进山区、踏进山寨,面临和我们的想象完全不一样的农村时,内心的巨大落差。当我们到达修文县久长时,一些知青,尤其是女知青,不愿意下卡车,她们就在卡车上跺着脚叫:我们是听毛主席话来的,是来建设新农村的,怎么跑到这些寸草不生的山区来了。现实从一开始就残酷地颠覆了我们以前的一切美好想法。

当时我们6个年轻人插队落户的地方是砂锅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住的泥墙茅草屋。那个茅草屋从外面看就很阴暗潮湿,没有窗户,门是用牛屎敷的。但是生活还得继续下去,走进茅草屋,我们开始了插队落户的生活。生活关、劳动关、和贫下中农结合的思想关,命运早就为我们安排了种种的障碍,除了克服,我们别无选择。

初到贵州,我是用城市人的眼光来看这里的一切,山乡是闭塞的、遥远的、僻静的,山乡里风土人情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天天在庄稼地里刨粮食,指望老天爷风调雨顺,把这样的日子一天天过下去。然而当10年下乡结束,我要回归都市时,我已经和很多农民一样了。

当“上山下乡”成为历史的记忆

当年,1700万知青从中国的大城市、中型城市涌进广阔的农村,真是波澜壮阔。用今天的话来说,它是掀动了社会,触及了很多很多家庭。千千万万的人一拥而下,客观上产生了很多问题,比如生活问题、住房问题、吃饭问题、收入问题、青年人的恋爱问题。很多人都把这些问题提出来,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出在一轰而下。事实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存在。从1955年开始,我们党和国家为了安置读了初中、高中没有找到工作的青年人,就提倡过上山下乡。在1955—1965年这10年当中,整整下去了100万人,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有效的安置,所谓安置就是说吃饭有保证、住房有保证、你的未来有保证。不是说这10年上山下乡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相对来说比较有序。“文化大革命”这10年中知青一拥而下,产生的问题就多了,就像毛主席自己所说的,“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李庆霖给毛主席写信,他当时写了很多实际问题,他儿子理发没有钱,每次回到家里来狼吞虎咽地吃饭,因为他在乡下吃不饱饭,还有严重的开后门现象,当时的确暴露了很多问题。

我们这代人中出现了知青作家群,出了几个全国有名的知青作家,但是在我们这代人中几乎没有出优秀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为什么?作家在生活当中有了感受,对我们中华语言有了领悟,找到了适合个性的表达方式,就可以成为作家。但是优秀的科学家不同,自然科学的很多东西必须要循序渐进。从这样一个意义来说,这是一段蹉跎岁月。10年动乱给中国带来了很大戕害,蹉跎岁月给整整一代人也造成很大的戕害,有很多没有还清的债,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孽债》这本书和这部电视剧,有更为深层的意义。我总说7个字,叫“岁月蹉跎志犹存”,在这一代人中,不是没有有志向的人,他们力争要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一些贡献,“志”还是存在的。

回忆这段难忘的岁月,对我个人来说,第一,在上山下乡10年7个月的日子里,我思考了我们这一代知青的命运,我们经历了三个思想阶段:最早比较虔诚、比较狂热、比较盲目;到了农村这个比较严酷的现实中,产生了困惑,无所适从,想离开;最后开始觉醒,想真正从乡间小路上一步步走出来。第二,10年7个月的插队生活教会我用农民的眼光看待都市、看待省城、看待上海,这是我人生经历中最大的一笔财富。正是在这些日子里,我思考了上山下乡知青这一代人的命运,了解到中国农民的生活是怎样的,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没有更多的需求,希望有一顿饱饭吃,希望在天寒地冻时有一件棉衣御寒。我觉得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珍贵,影响了我的世界观、价值观。第三,因为经历过上山下乡,我由衷地感觉到,我们改革开放这30年来,中国人开始聪明起来,开始灵活起来,开始选择了一条比较正确的道路。

改革开放这30年来,中国不是没有风雨,不是没有波澜,但是紧紧抓住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人在追赶世界的步伐,要发展经济,要使13亿人口的日子过得好起来,没有解决温饱的解决温饱,解决了温饱的要奔小康,进入了小康的日子,我们现在要建设和谐生活,要让每一个中国人过上体面的生活,所以我觉得这30年是中华民族,或者说是我经历的60年中最好的30年。(本文有删节)

童年记忆那段难忘的岁月散文 篇13

一根又黑又长的粗辫子,一身说灰不灰说黑不黑的土布衣服,一双手工做的圆口布鞋,胸前系着一个象《红灯记》里铁梅系的那种围襟,闪着一双怯怯的眼睛,躲在人群的后面窥视村里新娶的媳妇,那新媳妇倒是看见了这个怯怯的女孩,用手指点着,对旁边的伴娘说:“你看那个女娃子……”从此,这个女孩便拥有了太多太多的自卑!那个女孩就是我。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降生在西安一个深深的小巷里。父母抱着才出生的我,一定是充满了怨气而不是欢喜。因为我已经有了两个姐姐,他们期待的,一定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而我却让他们失望了。加上母亲还要上班,他们把才出生四十天的我,送回了山西老家——峨嵋岭下的一个村庄。家里只有爷爷奶奶两个人,父亲是他们唯一的儿子,父亲在四十年代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爷爷的一个朋友去了西安“熬相公”。后来,父亲在西安成家立业。他们把我送回家的时候,对爷爷奶奶说,你们要是养不了,就送人吧。因为当时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候,人们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但爷爷奶奶没有舍得把我送人,从此以后,家里不但多了一个嗷嗷待哺的我,还多了一个给我提供乳汁的奶羊。每天,都是爷爷出去放羊,奶奶在家照看我,我幼小的生命就在爷爷奶奶的百般呵护中渐渐长大。

一年后,我的弟弟也降生了,虽然遂了父母的愿,但因为他们都要工作,就将出生四个月弟弟也送回了爷爷奶奶的身边。

弟弟来到后,爷爷奶奶的担子更重了,一个奶羊要供两个孩子吃奶。为了我们吃的能饱一点,爷爷每天都去放羊。当时能吃顿饱饭,已成了人们一个最大的奢望,为了抚育我们姐弟两个幼小的生命,爷爷奶奶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我六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奶奶一人拉扯着我们俩。父母虽然都有工作,但我还有两个姐姐,日子过得非常拮据,几乎没给奶奶家里捎过钱。弟弟到上学的年龄,就被父母接到身边上学了,我没去的原因,是父母考虑到奶奶一人在家,我以后可以替父母在家照顾她老人家的生活起居。那时在村里,虽然我父母都在大城市工作,但我家的生活标准在村里是最低的,没人挣工分,年年都是超支户。

从我记事起到开始上学,几乎没见到过父母。记得有一次父亲回到家,我不认识,奶奶说这是你爸,但我和他太生疏了,就老是躲着不见他,也不叫他,他走的那天早上,我正准备上学,父亲叫住我说:我今天就要走了,你还不和我说一句话吗?我低着头就是不吭声,父亲有点恼怒,用手推了我一下,我就哭着跑开了,当时的情景,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每年到过年的时候,村里的伙伴们都穿着买来花布做的衣服,非常漂亮,我穿的`是奶奶织的粗布做的衣服,还是奶奶用手缝制的。我当时特别羡慕伙伴们穿的两边都有手插口袋的制服裤,我也想穿那样的裤子,就偷偷的将我的裤子两边用剪刀剪开,按我的想象做裤口袋,被奶奶发现了,还挨了一顿打。每每看到现在的孩子们,和我们当年比,何止天上地下!那时我上学的全部费用,都是奶奶给给人纺线挣来的钱,我清楚的记得,纺一斤棉花两元钱,我每天放学后,也会帮奶奶纺棉花。虽然那时生活困苦,但我的童年也是快乐的,那时的功课没有现在这么重,我们每天放学后,几个小伙伴都把纺车搬到一块纺棉花,看谁纺出的线细、匀称,看谁纺得快,看谁纺的棉穗好看。大多时候,是我们在一起玩耍,玩到不知回家吃饭,听到大人们叫喊,才一个个跑回家。

上一篇:功过教师点评下一篇:那雪之后的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