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2024-06-01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共8篇)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1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铁场村委:黄水娇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铁场支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总体要求,加强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开放村文化中心,使村民和党员学习科学发展观读本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请党员养猪能手黄石其讲课,特别是怎样育好猪苗的技术,使党员们增加养猪知识,由村支委成员一帮一到猪场参观学习。

开展走访谈心,解决重要问题,我是管村支部全面工作,首先对老党员陈妹、许乃铭谈心,到老书记黄家英家谈心,问寒问暖,问有什么困难?老书记讲:这几年物价上涨了,村委对我比较关心,提高了我的退休金,使我的生活过得很好,有文化室娱乐,有年青党员和支部一班人经常过问,晚年过得愉快幸福。走访村民吴雪梅她说:“我要建房,不知要办什么手续?”经小组同意村委审批,这几天兴工建新房,她说:“村党支部大小事都能为群众办妥。”村党支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带头讲百姓话,办百姓事,开展“五访五问”走访谈心活动。即:访致富能人,问发展什么项目能赚钱?访村代表,问村“两委”干部在工作中荐在哪些问题?访本村及外地客商,问村在优化环境方面有哪些不足?访家庭困难户,问他们现在吃穿住医还有哪些需要帮助的?访老党员、老干部,问铁场村富民强村的出路在哪里?活动中我走访了30多户,谈心50人次,收到意见、建议5条,在民情大走访基础上还召开党员、村长、村代表大会,解决铁场村存在的实际问题,大胆建言献策,通过学习谈心,加强了干群间的沟通了解,密切了党群关系。

通过学习,使我能够在当今社会要发扬民主,群众致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当好一名合格的村官。

2009年11月23日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是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实践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 来自思想认识上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愈深刻,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会愈自觉愈坚定。

首先, 要进一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成果, 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其次, 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完整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内涵丰富,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在这一科学体系中, 第一要义是发展, 以人为本是核心,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 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 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升华, 从统筹协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再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党坚持发展的信念一以贯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 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再次, 要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科学发展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与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求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 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 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原理。它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 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 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它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 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只有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 才能把握贯穿在科学发展观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掌握其精神实质, 从根本上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在加强学习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 重在发展, 贵在科学。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 就是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求发展, 按客观规律办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仅要提高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水平, 而且要提高实现科学发展的知识水平。面对新情况新问题, 学习的任务更加繁重, 掌握新知识、提高新能力的任务更加繁重。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增长才干, 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根据履行职责的要求, 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业务素质, 努力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3

关键词: 学习 实践 科学发展观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185-02

人民的科学素质高低,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步伐和兴衰起落,世界各国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这个道理。二十世纪,发达国家的情况更是如此,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发动大战的德国被苏美英等国打得尸横遍野,一片废墟,苏美英法等国还占领并把德国瓜分成两半。德国虽然比中国的四川省小,战前却是世界科技中心,国民的科学素质高,尽管在战争中遭受惨重损失,国家也被劈成两半,但战后人民痛定思痛,抛弃了法西斯主义,全国人民努力工作,遵纪守法,大力创新;到1965年,他们用20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单是被美英法占领的德国西部――联邦德国,又恢复战前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今天,德国的名牌产品在世界上也是很有名气的,德国人的严谨科学态度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

再看我们中国,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之所以能灭掉六大诸侯国统一中国取代周朝,除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外,秦国的国民也具备了比其它各诸侯国民众更多的科学素养。从丰富的史料和秦始皇陵附近兵马俑坑出土的大量文物也能充分证明,秦国的科技在当时很先进,它制造兵器的冶金水平领先世界两千多年。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蕴含着较为浓厚的科学素养,使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为世界文明史创造了辉煌伟绩,并引导中华民族战胜了无数的灾难。1945年夏天,中国还在抗日战争的尸山血海中鏖战时,斯大林就对中国的外交官说:“只要你们中国统一,比任何国家进步都快”。这个世界上最有权势的统治者像十九世纪初西方最伟大的统帅拿破仑一样,也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潜力。这个潜力用当代的说法就是科学素养,这个素养经过一定努力就会变成科学素质,就会推动国家的各项建设突破种种困难走向成功。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前面走了三十年弯路,不但生产力发展缓慢,还搞了多次政治运动,让人们互相斗争,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伤害。

但正如当年拿破仑说的,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总会醒过来的。改革开放后,它终于真正的醒过来了。今天,中国的经济规模相当于改革开放前的近百倍。现在中国一个星期生产的东西就超过改革开放前的一年。三十年来,中国发展的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也应验了斯大林说的话。现在,中国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但由于中国一百多年以来受到的伤害太多太深,加上国家大人口多资源少底子薄,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虽然大,但人均数值仍很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我们还有上千万的贫困同胞待脱贫。所以,我们千万不能骄傲。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赶上发达国家仍需七、八十年以上,我们国家还需要持续快速发展,而要保障国家持续快速发展首先就要保证国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为此,国务院颁布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要》。要贯彻《纲要》就必须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因此,我们要做到:

1 学习科学发展观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我们要不要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这个问题很重要。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经常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发展理论弄得晕头转向,折腾了三十年,最后才转入发展正轨。直到今天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还对一些概念上的分歧没有最后界定。而二十多年前,睿智的邓小平就果断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让中国摆脱了耗时耗力的争论,抢得了发展时间。其实国家的发展就像一个小孩的成长,要先让孩子正常生长发育,至于给他穿什么颜色衣服是次要的,有问题在发展中逐步解决。今天,我们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的地方,比如制度缺陷、决策失误、贪污腐化、环境污染、虚报政绩、权力寻租等等。这些缺点的害处非同小可,它像癌症一样可怕,必须尽力清除,要通过执法部门坚决打击。但仅仅通过法律的手段是不行的,必须通过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来抵制清除打击各种丑恶现象,促使我们的民主法治制度建设尽快完善。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科学发展来加快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步伐。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其重要意义。

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如今已没有多少人会反对学习,历史上,不管是平民百姓达官贵人乃至国王和皇帝,对学习都不敢掉以轻心。特别是对自己子女、下属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如中国的清朝,皇子们读书也很刻苦,从五岁起,每天天还没亮就要到书房去念书,天黑后还要再读一阵子,一年到头没有什么假期,学习过程老师要求很严,比现在的重点小学还严。但他们却没几个成才,特别在治理国家方面。如满腹经纶的乾隆皇帝也是差强人意。十八世纪末英国特使万里迢迢到中国进贡,带来大量有科技含量的新东西,但乾隆皇帝竟对人家的东西不屑一顾,照单退回。他认为域外蛮夷落后愚昧,不可能有什么好东西,只有我们中华地大物博,物产丰美;大清乃天朝,没必要接受蛮夷这些无用的贡礼。为了显示天子大度,他还反送了人家不少东西。中国的科技从上古一直到公元十七世纪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但此时已是十八世纪九十年代末了,英国人赶上来了,整个欧洲也要赶上来了,乾隆皇还自诩自己天下第一;他骄傲了,看不见先进的东西,不认识先进的知识,更主要的是他忽视了发展,当然也更不去研究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合理性及科学性,实际上,他变得不会学习了。他的儿子嘉庆皇帝比他更差,只会战战兢兢守成,不会学习创新发展,国势也日益衰落。到了乾隆的孙子道光皇帝在位时,内忧外患来了;1840年,拥有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四亿人口的庞大帝国竟被一个从万里之外而来的小国打败了,这个小国就是四十年前乾隆懒得正眼看一下的只有二十四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域外蛮夷――英国!可见学习重要,学什么,如何学更重要。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学习科学发展观,主要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树立科学精神。

1.1 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是一门学问,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错误事倍功半。因此,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然后才决定应该怎么学。

学什么?人们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需要学习的内容,当前,我们该学的是发达国家、地区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学习能推动我们国家、地区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先进工作方式方法。

怎么学?如何学习是一门需要聪明、智慧和汗水的科学。多少年来,许多仁人志士为探索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了不懈努力。后来,教育家、哲学家和社会实践家们经过长期的探索、研究,终于把这个方法找到了,它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要求人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选定学习内容,采用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进度,按学习的客观规律去学,避开盲目性,扬长避短,争取最大效果。

1.2 树立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素质的关键成分,它不是某种具体的科学知识,它是科学知识和哲学思想的结晶。今天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已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许多国家都掌握了核能、宇宙飞船、基因工程等尖端科技。但我们生活的宇宙里还有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们现在已掌握的科学知识跟宇宙未知的领域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不说地球以外的东西,就是我们周围偶尔发生的一些奇怪自然现象科学界有时也无法解释。这些现象也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如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员、领导干部由于工作环境、生活心态等原因,对工作、生活上一些难以预见的变化无法把握时,便寄希望于运气或人际关系;这两者也不好把握时,便逐渐转向神灵,渴望那些未解自然现象真的如人们传说的一样有神灵作用,并祈盼它能达成自己的愿望。所以当今社会上迷信神鬼的现象不少。如果是普通老百姓还不有太大副作用,可他们是科技工作者和领导干部,这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会造成危害。所以不只是普通百姓,具有高学历的人同样也需提高科学素质树立科学精神。

人类探索宇宙的路将是极其漫长的,目前我们只走了很短的一段路,如在我们身边运动着的光子、电子这些基本的东西到底是波状还是粒子?二十世纪时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和波尔等人研究、争论了一辈子也没有结果,何况还有众多更为艰深的领域。所以大自然中存在许多未解现象是正常的、客观的。有个别人,为了出名,矢口否认一些未解自然现象的存在;表面上看,他们是为国家为政府分忧、引导舆论,实际上是帮倒忙。对此,我们还是听一下两千五百年前孔子说的一句话吧:“对‘神鬼’敬而远之”。他老人家教导我们:对“神鬼”这些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要尊重承认其存在,不要去盲目崇信,离它远点。为什么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蕴含浓厚科学素养,孔子这句话就含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素养。并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

何为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干事要有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就是对事物既要观察其表象,又要研究其内在客观规律;科学方法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2 实践科学发展观

我们认识理解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以后,就要在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中努力实践,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1)加强爱国敬业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是一项长期复杂、需要无私奉献的工作,它的效益蕴藏在国家民族能力的核心,不易检测。比如到科技馆参观学习,科技馆上个月接待了三万人,这个月接待了六万人,两者数量虽然有不小差别,但近期社会效益大小却分不出。所以为了保障工作质量,就要选择素质优秀的人负责这项工作,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工作检查,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操和工作能力。

(2)要认识把握工作特点,这项工作有两个特点:一是长期性、艰苦性;二是涉及的范围广,对象多、内容杂。根据这些特点,我们要先把工作的对象、工作的伙伴和对承担这项工作部门的要求划定。

1)工作的对象应分为普通民众、高学历群体和未成年人三大部分,要根据他们的工作性质、工作类别、文化层次、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等再进行细化,制定出适合不同群体需要的科普科技学习内容。

2)工作的伙伴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工作范围寛、对象多、时间长,只靠一个主管部门操作效益是不佳的,具体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要联合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经济战线的各个部门,利用他们可以共享的资源来为这项工作服务。这项工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承担这项工作的部门要尽量多和相关部门沟通,让它们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积极主动地进行配合。

3)对负责这项工作部门的要求 要求它的职工干部更加努力学习,树立敬业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率先提高自己的科学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社会进步起到先行作用。

(3)要探索认识工作规律,我们把握了工作特点以后,就要在此基础上努力探索认识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然后便可规避风险扬长避短,集中人力财力物力进行大胆创新,创建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保障国家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得更快更稳更合理。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新以一个科学文明富强的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注释:

世界各国概况(欧洲部分)[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72.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4

10月26日上午,我们继续党课的学习,此讲的主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会。主讲人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和他的体会,给我们展开论述。他的讲解给我以深刻体会,以下是我的党课学习心得。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涵义

在这段时间的党课学习中,我也加紧自学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做了明确阐述: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所以这样说,正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邓小平强调过: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不仅要发展,而且要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我们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以前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上升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从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七大还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由来和形成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带有根本性指导意义的理论创新。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世界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5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是科学发展观的国内基础,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的实践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直接背景。

一、科学发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理论有益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世界背景环境。

二、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5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和提出的国内背景。

三、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世纪新阶段的实践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直接时代背景。准确说,科学发展观的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科学发展观的直接催生剂是十六大以来的新的实践及其要求。梳理十六大以来的发展情况,至少有三个大的因素可以成为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直接原因。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提出,首先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到二十世纪末,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这种小康又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比如,2000年进入小康社会时确定的16项检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中,到2002年起码有三项没有达到:农民的人均收入、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等。这三项指标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城乡差别、区域差别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已经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标中,已经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诸多基本要求,表现为,一是经济目标在“翻两番”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保障、市场体系建设等全面的要求二是提出了民主、法制、人权等要求三是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四是将生态文明纳入目标体系之中。2.2003年发生的“非典”事件,可以说直接刺激了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虽然前后只有两个多月,但是,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旅游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业等造成很大损失。当时,随着非典病毒的蔓延,整个中国社会人心浮动,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我国社会发展的滞后性暴露无疑。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研究和部署防治工作,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同时,中央也深切体会到科学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由此可见,非典事件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3.关键时期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产生的一个直接的客观原因。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一个数据是,到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美元。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举措得当,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应对失误,则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荡。一些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就在这个阶段出现过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等。当前,我国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综合来看,在当前这个新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善二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根本改变三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任务十分突出四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繁重六是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七是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八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要求更高九是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十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不利因素需要面对。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三.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工作岗位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工作、学习的指导方针,它既统揽一切工作、学习,又贯穿于我们每一项工作、学习的始终。身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先进性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严明政治纪律,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把学习搞好,是我们最根本的任务。

我们大学生应该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能力,学号本专业科学知识以外,做到全面发展全面进步,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表现。主讲人强调,我们大学生2/3的时间是自己安排的,把这些时间安排好,就会与别人大不相同,就会使自己各方面都突出,设想我们连自己的时间都安排不好,又何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青年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社会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切实做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我理解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性的发展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那样,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应该成为我们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导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试想发展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做行吗?不行,那只能是教条主义。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不用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怎么能强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取得怎么的预想效果?不进则退,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果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执政党应如何去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就应该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和开放二十年来经验教训的最精辟的总结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无时不在求发展,但曾有过求发展不科学的功过教训:大跃进是冒进,违反了客观规律;文化大革命是“左进”,想通过所谓的革命求发展,其结果是倒退了;粉碎四人帮后,曾本文来自文秘家园提出过在2000年实现现代化,其结果是盲进,脱离了中国国情。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我们党的头脑清醒了,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脱出来,逐渐确立了科学的发展观,制定计划,考虑到了中国的国情、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发展,有步骤、分阶段逐步实施。回顾一下,从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的大讨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无不证明了我们成熟了。从经济建设目标的确定,也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点,从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二番到翻三番,就符合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由于经济发展观的科学,这个目标实现了。政治上的科学发展体现的也非常明显,从反对党内不正之风,不正视党内存在腐败到开展反腐败斗争,从我国在20年来陆续出台的法律、法规,看得出我国正在向法制化国家迈进,而出台这些法律并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成熟一个出台一个,出台一个落实一个,这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从民主化进程上看,老百姓敢说话了,敢发表不同意见了。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百花争艳,从科学意义上讲,也是文明进步的表现。胡锦涛和党中央正是总结了这些成功的经验,才提出了具有历史性指导意义的科学发展观。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不是阶段性的,既指导了改革开放的20年,也必将指导我党我国的各项事业,还将指导奔小康的全征程。

三、科学的发展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时代要求

与时俱进是在十六大报告的指引下提出的,尽管与时俱进,不管它提出的时间是否在科学的发展观(2004年的3月10日)之后。而与时俱进是在2002年11月24日的十六大报告上。但我认为胡锦涛及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正在和已经形成。我们回想一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被所有人们所接受,不是有人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早在毛泽东、邓小平时代就有过论述,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党学习的深入,才真正认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立,也体现了与时俱进。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谈的也是发展生产力,但还不是先进的生产力,毛主席也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群众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这是完全对的,也必须坚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提出,就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和科学的观点,这科学发展的观点不仅是文化为人民群众服务,是执政党的一个重要任务,还要代表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要说或者有人准要问谁能代表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唯我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和邓小平都提出过“为人民服务”和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利益既有物质利益,也有文化利益、政治利益,它含概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最根本的各种利益的要求,这种利益是至高无上的,是我们党为之奋斗和必须让他们满足的。而要尊重人民的利益,实现人民的利益,即使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了,民主化进程加快了,但停留在这个水平上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继续发展,继续提高。建国初期人民的利益主要是当家作主和吃饱肚子,六、七十年代人们渴望有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可现在和今后人民的利益是要享受小康社会给人们带来的高质量的生活、更加优美的生存、生活、工作条件和环境,如果不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人民的这些根本利益就得不到保证。特别从现阶段,从我们从事的各行各业的工作,不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与时俱进,怎么能满足人民对我们党的期望和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我们党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四、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这里要把握四条: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发展,四是坚持发展。

其实是注意把握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是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第四,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之中。第五,要树立“四个观念”,也就是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和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篇5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我国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通过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我有以下体会。

社会要发展进步,国家要发展强大,一个企业要发展壮大,一个人也要不断提高。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也是自然的客观规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生产发展了,生活逐步宽裕了,祖国大地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是发展这棵大树所结出的硕果。然而与之同来的是森林的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随意排放废水废气导致的水污染、大气污染,发展带来巨大成果的时候也带来了无数惨痛的教训,与可持续发展格格不入。如何才能更好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就是要要科学的发展。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发展指明了方向。

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唯有发展才能不断为社会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使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是解决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从当前来说,就是要用发展的方式来化解国际经济衰退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影响。进一步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思维,新的举措,新的工作方式。面对挑战,树立信心,不畏缩,不后退,既要充分估计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性,深刻认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艰巨性,又要正确看待我们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紧紧抓住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带来的新机遇,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周密策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紧密联系民生问题,认真努力地开展科学发展关学习活动。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切实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既要抓经济求发展,又要处理好群众的热点、难点。多深入基层,多深入实际,多深入群众。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假政绩,不掩盖问题,不因循守旧。当前,要特别注意解决应对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衰退带来的宏观政策层面的突出问题。要下大力气解决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群众生产、生活方面出现的新问题。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达到共建共享、共享共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作为一个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要用科学的眼光认识到我国烟草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为我们烟草行业来讲,科学发展观既是公司改革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司改革发展过程中处理和解决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基本原则。如何把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在逐步激烈地国际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是要增强发展意识,确保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发展是解决改革发展过程中一切困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通过发展,不断增卷烟营销工作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壮大整体实力,才能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一切问题和矛盾,才能在全国烟草行业新一轮的改革调整中争得应有的位置,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优势地位。增强发展意识,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振奋精神,奋力拼搏,争创一流;增强发展意识,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共同承担起公司发展的责任;增强发展意识,必须克服骄傲自满情绪、畏难情绪,勇立潮头,一往无前,不断破解发展难题,持续创新发展思路。面对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我们要以改革发展为契机,建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协调高效的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体系,提高企业运转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以全新的体制、管理方式和手段,为公司发展增添生机与活力。

二要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结合公司的实际状况,注重技术引进、创新工作,通过整合现有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力求在特色风格和核心服务上有所突破。特别是作为管理人员,更要认真处理各部门反馈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一步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作业流程,持续改进作业方式,提高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卷烟营销管理质量。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人力资源建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逐步实现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变,在员工中树立和弘扬“节奏要快、标准要高、工作要实、状态要好”的“四要”良好作风。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6

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快速发展的历史。党中央在总结我国实践、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在“发展观”前面冠之以“科学”,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最新的发展理念。今天,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不是别的什么发展观,需要首先问一问,我们的做法是否符合科学精神,是否具有科学态度,是否掌握了科学方法。

科学诞生于西方,进入中国也就一百多年。古代的中国,有技术、有发明,但没能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从古希腊开始,西方科学家逐步形成了“为科学而科学,为思想而思想的”的传统和习惯;中国历史上不乏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但鲜有为科学献身的志士。科学精神的缺失是中国思想领域的基本国情。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十分重视发展科学事业。遗憾的是,反右斗争扩大化使科学精神被无情地抛弃。在大跃进期间,出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等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口号。一些著名科学家也丧失了崇尚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这些观点论证作注。“文化大革命”期间,唯心主义横行,形而上学猖撅,个人崇拜登峰造极。这一时期,科学事业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缓慢前行,不时也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大庆油田的自主勘探开发等,正是其中辉煌的例证。但在这些科学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并没有成为中国那个时代的核心价值。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弘扬科学精神成为时代进步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科技文化水平比较低,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加上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的影响,封建愚昧落后的东西在干部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市场,新形态的迷信、伪科学时有泛起。在工作中不讲科学甚至违背科学原理和规律行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尽管我国的科学事业取得了较大成就,在某些方面、某些项目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从总体上看,科学创新还很薄弱,科学精神还非常欠缺。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大都还是建立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基础之上,在强调科学的工具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存在,基本上停留在“有用即科学”的认识水平上。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精神也被不断赋予丰富的内容。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精神,基本上包括了七个方面涵义,一是勇于探索求知、敢于超越前人的探索创新精神;二是以事实为依据、努力揭示未知奥秘的唯实求真精神;三是坚信客观规律、遵从思维法则的崇尚理性精神;四是自由探讨、相互争鸣的平等宽容精神;五是热情严谨、刻苦坚韧的执著敬业精神;六是大力协同、密切配合的团结协作精神;七是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诞生于科学领域,但已不局限于科学领域。科学精神的形成和传播,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需要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科学超出了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给发展赋予了新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也就是说,科学发展中的科学,不仅提供关于客观世界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知识,还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科学发展观必将成为新时代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个科学技术还不够发达、科学精神欠缺的国度里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十艰巨的工作,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把握科学发展观内涵。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不应是孤立、片面、不计代价、竭泽而渔的发展,而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为此,必须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第二,坚持科学态度。科学问题的证实和证伪,都应当通过实践去解决,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最重要的科学态度。不但在自然科学中是这样,在社会发展领域也是如此。历史经验表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们的事业就会取得成功;相反,什么时候我们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就会受到挫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对待成绩,勇于面对问题,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践,不断创新、不断前进。

第三,提高科学素质。发展观是一种认识论,是一种发展理念。把这种理念贯彻到实践中去,还有赖于广大干部群众科学素质的提高。一个人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还不能说他具备了科学素质,而是要把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纳入科学的轨道上来,才算是具备了科学素质。只有这样,科学发展就不会是一句口号,而会变成每一个公民的自觉意志。

第四,运用科学方法。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包括归纳、演绎、实验、统计,等等。大量事实证明,只有运用科学方法,才能不断深化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这些方法既适用于科学研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才能使发展真正走上科学的轨道。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7

一、以人文本, 实现科学发展

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而工会的基本职责就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就是把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宗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工会工作应把服务职工群众、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摆在突出的位置。坚持职工是搞好一切的根本, 强化服务意识, 对于职工的一切困难和要求, 做到不推诿、不敷衍、不拖延, 使会员及时得到工会的帮助, 为职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和谐的工会氛围, 耐心地听取呼声, 做到热情接待, 真诚服务, 保障职工各项权益。工会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方便为职工服务的办法和措施, 落实好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民主管理制度, 促进职工全面发展, 维护职工权益,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要求, 准确把握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和职工队伍发展变化的新特点, 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规律。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基本矛盾决定了我国工会的根本职责和根本任务, 就是充分尊重职工在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义, 坚持以职工为本这个核心, 尊重职工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组织动员职工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己任, 为推动科学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是否真正集聚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 广大职工能否为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是衡量各级工会工作做得如何的根本标准。

二、更新思想观念, 解决存在问题

工会作为党组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今, 新形势下工会建设出现一定问题和困难, 又面临着突破发展的大好机遇, 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在工作中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 创新工作形式, 展现新的生机活力。

多年来, 工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职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方面, 做了大量工作, 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一是工会制度落实不到位, 自身建设亟需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明确规定, 工会的各级领导机关, 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外, 都由民主选举产生, 工会会员享有选举权等多项权利。作为职工利益代表的工会, 其本质应当是民主管理和决策, 也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实际情况却有很大差距, 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会领导人就是政府官员, 主要通过行政安排, 企业的工会领导人往往与企业经营者关系密切, 即使履行工会制度规定的选举程序也没有实现民主选举的实质。工会自身建设若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与时俱进, 固守传统做法, 工会工作就得不到职工的认同。

二是工会工作与维护职工权益的基本职责有差距。中国工会章程规定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现实情况是, 很多工会工作主要是组织一些娱乐活动、送温暖等一般事务性服务, 与积极维护劳动者权利等重要职责有一定距离。并且当职工权益受到威胁时, 工会的性质决定其立场必然要站在职工一边, 现实中工会在处理矛盾时的角色往往有所背离, 不少工会领导人处理问题时从维护单位利益出发, 代表单位去做职工的思想工作。其原因一方面是工会制度落实不到位, 自身建设不足, 另一方面是部分工会领导人自身工作主动性不强、思想不够解放、工作不够大胆, 其结果致使工会对职工缺乏吸引力, 职工对工会的信心不足。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 广大职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意识越强, 若工会工作不能满足其需要, 改革计划经济时代的传统做法, 势必会失去其吸引力和凝聚力, 进而失去活力。目前亟需做的, 就是要针对存在的问题,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采取有力措施, 锐意改革, 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 加强自身建设, 建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工会工作模式, 提高服务质量, 让工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赢得广大职工信任和支持, 进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满怀自信地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三、创新工作理念, 改革工作模式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第一要义, 工会要想有所作为, 赢得广大职工信任和支持, 开创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工会工作新局面, 必须在传统做法上有所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 明确中心工作和基本要求, 突出重点, 创新工作理念, 改革工作模式。

面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工会必须主动适应, 积极探索工会维权工作的新机制、新手段、新载体、新途径, 在继承中发展, 在实践中完善, 在创新中提高, 掌握维权工作的主动权, 形成不断创新发展工会维权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完善维权领域、维权对象和维权内容, 例如从维护职工经济权益扩大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等。二是把维护职工权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上, 做好预防工作, 减少被动局面, 把预防工作融入政府和行政管理机制维权。三是创新维权手段, 努力把维权工作纳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中, 建立保障机制, 实现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对接。四是在坚持两个维护相统一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体现工会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原则。

创新工会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关键是找准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定位, 要从传统的举办活动、搞福利转变为服务型、维权型, 拓展工作的空间和领域, 维护好职工的根本利益, 努力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为构建和谐和谐社会夯实群众基础。

四、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始终坚持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 把党中央的要求转化为推进工会工作的实际行动, 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指导工作、推动实践。

工会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工会的性质地位,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 深刻认识和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 把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与坚决按照工会章程和工会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结合起来, 把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同维护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结合起来, 把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同组织职工、教育引导职工结合起来。努力把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 确保工会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奋勇前行。

摘要: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在坚持走社会主义工会道路的前提下, 以人为本, 更新思想观念, 创新工作理念, 改革工作模式,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走可持续发展的工会道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工会工作,新形势

参考文献

[1]朱青, 舒丙来,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工会工作的全过程, 工会论坛。Vol.15No.12009.1:25-26

[2]高小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Vol.23No.32009.6:12-14

快乐学习 科学发展 篇8

关键词:快乐学习;科学发展;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写作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写作是学生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概括分析能力的集中体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浅析

语文作文教学中,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沿用陈旧的教学套路,给学生布置一个写作题目,并提出相关的写作要求,学生机械、被动地进行课堂写作。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写作缺乏必要的教学引导,缺乏鲜活生活素材的列举,导致学生的写作思维相对局限,写作灵感也无法有效激发;其次,学生将写作视为一项任务和负担,而非自己内心情感的自主表达与抒发,只是文字、语言的堆叠与拼凑,导致写出来的文章缺乏丰富的情感色彩,缺乏一气呵成的整体感与艺术美感;最后,教师单纯着眼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相对忽略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忽略了学生在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的切实心理感受和体验,对素质教育观念下思想教育和情感化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够充分。

二、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策略

1.以写作兴趣培养为出发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对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的作文教学形式表现为浓厚的兴趣。语文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学生的这一学习特征,在作文教学前精心准备与写作主题相关的生活素材,并以此为导,帮助学生逐步打开写作思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写作意象,使学生的作文写作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写作训练“感受自然”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四季变更、风景优美的视频短片,学生沉浸在自然风光的美妙享受中,对“感受自然”的作文题目充满写作动力。

2.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不断积累写作素材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与提高的过程,也是作文写作素材不断积累与内化的过程。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时,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分析的空间,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知识,从他人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收获积极的内心体验与感受,从而在自主写作过程中更充分、饱满地表现出来。另外,拓宽学生的阅读范畴,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例如,通过《皇帝的新装》课文的阅读,可以捕捉到特定的故事情节,展开丰富想象与联想,学生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延伸写作训练,如,假设你是皇帝的一位臣民,当皇帝穿上“新装”后,你们之间会发生怎样一段有趣的对话呢?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对话写作练习。

3.发掘语文教材的潜在价值,掌握写作技巧要领

语文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制定的纲要性学习文本,其中蕴含了大量的知识与信息,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依据,也是学生进行系统性、针对性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可以习得许多宝贵的写作经验,课文中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强烈思想感情的表达与抒发、行文脉络与内容结构的合理化安排、问题悬念的巧妙设置等,都是写作必备的技巧与要领。注重发掘语文教材的潜在价值,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例如,学生通过学习《珍珠鸟》《狼》《斑羚飞渡》《华南虎》等一系列以动物为题材的课文后,可以从中学到有关动物细节特征的描写方法,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在进行写作训练“马的世界”时,学生可以巩固写作技巧,锻炼写作能力。

4.注重作文评改课的实效性,在互动中反馈信息

大量教学案例表明,语文作文评改课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实效性不高,究其原因:首先,部分语文教师对作文评改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全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作文评改过程中;其次,教师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对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但缺乏与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师无法充分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学生在文章写作方面的差异性表现也无法得到教师充分的鼓励与认可。学生对作文评改课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和排斥的消极心理,导致作文评改教学实效性降低。语文教师应该学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写作进行针对性训练与培养,渗透与实践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从而促进客观信息的及时反馈。

综上可知,学生快乐写作、科学全面的发展以及语文作文教学实效性的显著提高,离不开教师多方位、多角度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创设,离不开教师合理化写作思维的引导与讲解,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教学探究、实践与反思。

参考文献:

[1]陈勇.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4).

[2]陈梅馨.快乐学习 科学发展: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J]. 学周刊,2013(31).

[3]邱凌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6).

【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上一篇:的魅力七年级满分作文下一篇:中勘协王理事长讲话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