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养老服务承诺书(精选8篇)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书 篇1
篇一:居家养老服务承诺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
1.以人为本,及时了解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
2.实行首问责任制,做到认真接待热情服务,对服务对象咨询的事项应予以一次性告知,疑难问题应约定时间,应予以解决。
3.落实分管责任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各自职责与分工,做到可以办理的事情当场办结,因申报资料不齐全等因素,造成一时不能办结的需向服务对象耐心解释,明确办理的时间和地点。
4.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篇二:居家养老服务协议书
xxx社区居家养老协议书
甲方:xxx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
乙方: 医疗服务站
甲方承诺:
(一)正确理解居家养老工作的性质.对乙方要以礼相待。
(二)积极配合乙方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实事求是地对乙方进行考勤和工作评定。
(三)如对乙方不满或其他事由要求换人,应提前与甲方联系,说明原因。
(四)不得有无辜强加乙方的行为。
乙方承诺:
(一)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具有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
(二)视长者为亲人,服务做到耐心、细致、周到,不怕脏、累、苦。
(三)按照约定的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和服务方式接受长者及家属的工作安排,准时上岗,不无故缺勤。短假必须经丙方同意,两天以上假期须经甲丙双方同意。
(四)自觉接受甲方的管理,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
(五)不得索要丙方额外钱物。
附则
(一)乙方在上下班和工作期间,要注意安全,如发生意外,由乙方自负。
(二)在乙方服务期间内,非乙方原因,丙方发生意外,甲乙两方均不承担责任。
(三)甲、乙、丙三方共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任何一方出问题各自负责。
以上内容需甲、乙双方共同遵守,确保居家养老工作顺利开展。
(四)丙方(以下丙方为服务对象)因心脑血管等老年常见急性突发病导致的不良后果,甲方概不负责。
(五)丙方因病住院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期间,应由其子女履行
赡养照料老人的义务,甲方将暂停服务,丙方痊愈后,甲方将继续安排服务。
甲方签名(盖章):
乙方签名:
年 月 日
篇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各种制度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1.定期参加居家养老工作会议,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本村实际,开展工作。
2.做好本村居家养老服务的调查摸底工作,并进行了登记入薄,每半年核实一次,便于动态3.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工作人员,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的管理台帐。
5.严格遵守服务人员招聘、培顺流程。
6.抓好居爱养老服务的日常工作,协调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根据服务对象反映的情况进行了核实,有责任监督、检查或调换服务人员。
7.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监促检查,每半月进行一次回访及督查。
8.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对外宣传和咨询工作。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简介
一、服务形式: 1.日间照料服务:通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保健和精神慰藉服务。2.上门照料服务:由服务人员上门为居住在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长期生病卧床及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空窠老人提供照料服务。
3.和合式服务:把志趣相投的老人组合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的专门场所,让老年人可以发挥自身兴趣和特长,缓解身心,扩大交际面。
二、服务内容: 1.生活照料类:为老年人提供休息、配餐、理发、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和陪护等特殊照料的服务。
2.医疗保健类:为老年人提供康复保健、心理卫生、临终关怀、健康教育等医疗服务。
3.法律维权类: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维护及维护老年人赡养、财产、婚姻等合法权利的服务。
4.文化教育类:为老年人提供老年学校、图书阅览、书法绘画、远程学习培训等服务。
5.体育健身类: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休息健身设施、健身团队等服务。
日托室管理制度
1.定期向老人宣讲卫生保健知识,做好老人思想、生活管理工作。
2.保持日托室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
3.统一日托室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摆放整齐、固定位置,不许任意搬动。
4.保持休息室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清扫1—2次,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5.日托室内不许吸烟。
1.日托室开放时间,上午8:00——17:00 2.请勿在休息室中大声喧哗,或做其它任何影响他人正常休息的行为。
3.不随便搬动设施,爱护床具、被褥等公共物品,损坏者应照价赔偿。
4.在日托室中休息,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做到文明、礼让。
5.注意节约用电,做到随手关闭照明灯、风扇或取暖设施的电源。
1.用餐人员按规定时间就餐。
2.用餐人员进入食堂后,须按顺序排队打饭,不许插队,做到礼让、有序、避免浪费。
3.提倡文明用餐,不得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得随意浪费水、电。不得随地泼洒污水。
4.用餐人员必须按自己饭量盛饭打汤,避免造成浪费。
5.在食堂用餐人员,一律服从食堂管理和监督,受护公物、餐具,讲究道德,如有损坏照价赔偿。篇四:1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兴化市居家养老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民政部《关于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的通知》(民函?2005?48号)和泰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改善民生十大工程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开展村(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立足村(社区)实际状况,以保障社区老年人为重点,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康复医疗、体育健身、精神慰藉和法律援助等需求为出发点,组织发动各方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为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2007年,已经建成的1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要继续按既定职能正常开展养老服务工作,并且不断扩大服务对象,创新服务内容、方式和机制;2008年在全市所有的村和社区都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为社区的老年人及老年人家庭开展福利服务,并适当兼顾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努力建成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三、措施及要求
(一)建立组织网络。
每个村(社区)都成立由村(居)委会主任任站长, 负责民政或老龄工作的村(居)委会成员、村(社区)居民小组长、义工代表为成员的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领导小组,负责村(社区)的居家养老工作,并明确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服务站及时发放招募倡议书,组建居家养老义工服务队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并根据队员的特长、职业、年龄等分类登记造册。
(二)调查服务需求。
居民小组长对居民小组内的各类老年人发放《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表》,对老年人的需求进行调查,并按照年龄分类汇总(如60周岁至69周岁、70周岁至79周岁、80周岁至89周岁、90周岁以上不同类型),对不同类型老人的基本需求有大致了解。同时将空巢独居老人、困难老人、残疾老人、百岁老人的服务需求单独汇总。
(三)广泛宣传发动。
各居家养老服务站要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向居民发放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公开信和招募志愿者义工倡议书等形式,使广大居民了解开展居家养老的目的和意义。发动居民积极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四)健全管理制度。各服务站要根据实际制定《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实施方案》、《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计划》、《社区居家养老工作职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承诺》、《社区居家养老考核制度》等各项制度,确保居家养老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运行规范。
(五)明确服务对象和内容。
各服务站必须根据老年人需求合理确定服务内容,与参加居家养老服务的单位、个人签订服务协议书。义工、志愿者服务队员认领服务对象后,要签订服务承诺书。居家养老服务站要及时向村(社区)公示结对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收费方式和服务电话等。每次服务后填写服务情况反馈表。
(六)加强指导和监管。
区、镇(街道)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业务指导和监管,督促各服务站正常、规范开展服务。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管理水平和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通过走访调查、电话询问等多种形式了解服务站开展服务的情况,确保资助资金全部用于设施改造和养老服务等方面。建立年检制度,对符合受助条件的继续完成资助,对不符合受助条件的,停止资助或追回已资助的资金。
兴化市民政局
二○○八年七月十日
篇五:居家养老服务站职责
______镇
1、对本站服务范围内老年人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统计;
2、接受本社区居民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咨询,受理养老援助服务;
3、培育相对稳定的养老服务队伍;
4、介绍联络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社会化服务;
5、跟踪反馈居家养老服务质量,适时制定改进服务的措施。
______镇
1、负责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日常事务管理,保证服务站的正常运作;
2、组织对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技能培训,做好服务人员的考勤、考核及其他日常管理工作;
3、全面掌握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服务项目,妥善安排服务人员上门开展服务;
4、经常听取服务对象与家属的意见,及时了解服务情况,不断改进和提高服务质量;
5、监督、指导服务人员开展工作,协调解决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纠纷。
_____镇社区(村、居)服务对象需求情况调查统计表
______镇
服务人员名册
服 务 协 议
甲方:(服务对象)乙方:(服务人员)丙方:(居家养老服务站)
为规范居家养老服务,提高社会化养老服务水平,根据协议方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经友好协商,甲、乙、丙三方就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有关事项签订协议如下:
1、甲方需乙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每月服务时间为 小时;
2、乙方须按确定的服务项目、服务时间,向甲方提供优质的服务;
3、甲乙双方商定乙方的服务费为 元/小时,由甲方按月及时支付给乙方,支付时间不迟于次月的5日;
4、丙方应加强对乙方的考勤考核,及时听取甲方的意见或建议,协调处理好甲、乙双方间的服务关系;
5、本协议期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协议期满,各方均可终止本协议,但应提前7天告知其他方。若均未提出异议,则本协议按照前期限自动延续。
6、本协议一式四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人员与社会服务对象(家属)各执一份。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书 篇2
文章以保定市居家养老服务调查的数据和资料为依据, 结合典型地区的成功经验, 从政府主体的角度入手, 针对数据和资料中显示的现实问题, 为保定市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提出可行性意见, 为提高老年人养老水平贡献一份力量。
一、政府大力宣传, 促进观念转变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 保定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理念的了解总体程度还很低, 很多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优越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制约了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这一新型养老模式的选择。可以通过与社区、社会组织、大众传媒共同合作, 利用条幅、标语、报纸、电视等媒介对居家养老服务保障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 从而增进社会对居家养老服务的了解, 促进居家养老事业的推广和发展。
二、政府高度重视, 出台政策扶持
政策和制度的大力扶持是居家养老服务事业不断前进和发展的坚强后盾, 各级民政部门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管部门, 应该仔细领会中央下发的有关养老服务文件的精神, 细化解释中央政府出台的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 切实落实十部委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积极关注本区域整体性的社区服务需求, 制定适合本地区自身特点的发展规划和操作方案, 在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的运行中, 切实履行监督和评估职能。
三、政府分类补贴, 多元筹资机制
通过对保定市试点社区的访谈, 我们发现:政府对社区老年服务的支持力度不足, 资金来源单一且不稳定, 补贴方式缺乏系统性。为改变以上现状, 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 加大养老服务资金投入机制, 进行分类补贴
加大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财政专项投入, 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服务中心专职人员费用、社区为老服务项目运作经费方面, 政府应切实落实资金款项。各级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 按照经济收入、身体状况、家庭成员等不同状况把老年人分成不同的类别, 分类补贴。同时针对社区服务的专项资金建立制度化的公共预算, 落实公示制度, 做到专款专用。
(二)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 多渠道筹集社区养老服务资金
政府在增加用于发展养老服务保障的财政支出的同时, 还要注意拓展资金来源的渠道, 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利用多种形式收集社会资源和民间资本。具体可参考一下方案。①市政一级, 通过低息贷款和税收减免政策鼓励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服务。②在街道和社区层面上, 广泛动员社区关系网络资源, 与社区成功人士、知名企业家、驻区单位、社区成员建立起良好的联谊机制, 积极募集社会捐助资金, 建立公开、便捷的社区服务资金捐赠平台。③设立专项福利彩票, 筹集服务资金。
四、政府统筹规划, 完善服务体系
(一) 提升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
1. 培养专业养老服务人员
如表1所示, 老年人对服务人员提出的要求很高, 其中对护理 (58.5%) 、老年保健 (54.5%) 、以及急救 (43.7%) 的要求最多。可以将居家养老服务与4050人员再就业相结合, 充分考虑到老年人对服务的需求, 有针对性的进行技能知识培训。此外, 在对服务人员, 进行专业素质培训之外, 还应定期开展职业教育和心理教育, 使其树立职业信仰, 明白自身职责之重大, 从而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去。
2. 组建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
近年来, 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精神的广泛传播, 社会工作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纳。在居家养老服务中, 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专业技术和方法开展工作, 在开展服务的相关机构和场所发挥决策和指导的作用。很多高校均已设立社会工作专业, 社区可以进行校园招聘吸纳人才, 或者使用系统招聘的方式进行招募。
(二) 促进服务机构高水平服务
1.完善服务机构的准入和淘汰机制
完善服务机构准入机制, 有利于在众多参差不齐的服务机构中, 遴选出一些真正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机构进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对于取得服务资格的机构, 要与其订立服务合同, 对服务机构的具体职能进行详细约定以法律条文对其服务的提供过程进行约束, 避免因权责不明确造成的民事纠纷, 影响居家养老服务中居民的满意度。
2.完善针对服务机构的监督机制
调研发现, 目前, 保定市居家养老各项服务尚未形成一个有效地监督机制。为更好地完善居家养老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 可以采取服务机构内部监督、上级主管部门监督、社区监督、群众监督与“第三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保障老年人能享受到高质量、高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
3. 政府政策激励发展特色养老服务
丰富多样的服务形式有利于老年人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服务方式。比如民政部门还可以选择发放老年服务消费券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补贴, 持券老人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服务机构, 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服务机构中来, 从而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效率。
(三) 倡导服务体系层次化1.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1.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目前保定市各社区中, 只有一小部分社区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 并且其服务内容也非常有限, 服务面较窄, 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加的养老需求。居家养老的服务内容应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法律维权、精神慰藉等诸多方面,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老年人在居家养老的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照料。
2.构筑层次化服务体系
保定市老年人在年龄、健康状况、文化经济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 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层次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针对不同情况的老年人, 构筑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比如可以针对身体状况不同的老人提供多样的医疗保健服务套餐, 针对不同文化水平的老人设计不同的文娱服务项目, 针对不同兴趣爱好的老人开展不同的特色主题活动, 以满足各层次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四) 建立监督评估规范化体系
从问卷和访谈中了解到, 保定市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监督和评估体系还未完全建立, 服务的保障程度大多依靠服务提供方的自觉自律, 服务质量的好坏存在随意性和不可控性。服务提供方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缺乏约束力, 居家养老服务在实际运作中缺乏规范性。针对以上现象, 政府首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 对资金使用、机构运行、人员服务等进行监督。同时推行评估机制, 对政府购买服务对象的资格认证评估和服务质量评估, 在科学、统一、可操作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流程下进行评估, 以确保政府补贴资金真正用到最需要帮助的老人身上并确保服务提供方的服务质量。
(五) 动员社会力量合作式参与
在组建专业居家养老服务团体的基础上, 政府还应当看到社区民间组织的重要作用, 将专业性与非专业性结合起来。可以考虑在保定市典型社区中, 放宽对民间组织的准入限制, 借助非盈利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民间志愿团体等社会力量, 为居家养老市场提供服务。另外, 可以将义工、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组织起来, 开展经常性的文娱联欢和老年关怀活动, 满足老年人在养老物质需求之余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满足。
参考文献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测评研究 篇3
【关键词】SERVQUAL;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1.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契合当前我国国情与老年人需求的重要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种公共服务,除了具有一般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异质性、不可储存性等普遍特性外,还具有如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供给主体的多元性和供给方式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使得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测评比一般服务产品更有难度(Kotler,1997)[1]。本文依据SERVQUAL理论,对服务质量测评的各维度开展具体分析。
2.文献回顾
2.1感知服务质量及其维度
在已有研究中,学者们发现服务质量的评价具有主观性,其主要取决于顾客的预期与实际感知之间的对比。由此,Gr?nroos(1983)认为,服务质量即“客户感知到的服务质量”[2]。关于服务质量维度,PZB(1988)指出,5个因素会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分別是可靠性、有形性、安全性、响应性和移情性[3]。
2.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现状
Nyma(1989)等,从个体因素对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章晓懿(2012)等对年龄、性别、经济收入等可能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许琳(2013)等认为,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等内容有待加强和完善。
2.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特征决定了其服务质量的测评与机构养老服务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应从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不同需求出发,在对服务质量内容进行分解的基础上加以评价。徐立忠(1989)提出,老年人的需要集中在生活、健康和精神等三个方面。本文参考我国相关机构已发布的调查资料,结合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的实际能力,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归纳为四个大类,包括助洁服务、助餐服务、助医服务及精神服务。
3.实证研究
3.1影响因素提炼与数据收集
通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走访社区居委会和对10位社区养老服务接受者访谈,提炼出了2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直接将上述20个因素转化为问卷中的测评项,并增加“您对所在社区的养老服务现状感受评价为”、“您对所在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期望为”,从而最终形成了包含22个测评项的问卷。
本调查在宁波地区发放问卷275份,其中有效185份;调查对象中男性86人(占比46.5%),女性99人(占比53.5%);年龄主要集中在70-90岁(119人,占比64.3%);以独居或与配偶共同生活居多(125人,67.56%)。
3.2数据分析
3.2.1因子分析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将问卷中的20个问项归类,具体如表1示:
表1 探索性因子分析
注:KMO值为0.908;Bartlett球形检验χ2:2.467E3;df:171;P<=0.000;累积解释方差61.772%。
上表说明:第一,可靠性(0.794)和有形性(0.768)对助餐服务质量的影响最显著,即老人最关注的是餐饭的营养卫生、色香味、质量等问题。第二,对助洁服务质量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可靠性(0.755)和有形性(0.742),表明老人最满意是助洁人员提供的清洁服务使人放心且质量好。第三,在精神服务方面,影响最显著的是安全性(0.713),说明服务提供人员在提供服务时,态度和蔼,能够考虑到老人心理感受,这点显得很重要。第四,可靠性(0.762)对助医服务影响最显著,说明老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家很近,能方便到达较重要。
3.2.2信度和均值分析
本文采用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分析,结果表明,①所有测评项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7,表明量表信度内部具有较高的一致性;②各测评项的均值都低于4,表明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价不够高,未达到满意水平。
3.2.3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首先,运用相关性分析研究以上归纳的四个因素(助餐、助洁、精神、助医)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知,助餐、助洁、精神、助医四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为正值,且检验显著性非常高(P≤0.01),说明这四个因素之间显著正相关,且相关系数高。
其次,为检验以上四个因素与养老服务质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4.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宁波地区部分社区的取样和测评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四个因素会显著的影响老年人对服务质量的感知,依次是助洁服务、助餐服务、助医服务及精神服务。从总体上看,接受服务的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整体评价为3.51分,未达到非常满意的水平,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能力仍有待提高。
根据以上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分析和质量测评,建议相关部门可采取以下措施提升服务质量,具体包括:①加大投入,提高社区的助餐服务能力。在保证助餐服务可靠、安全的前提下,增建助餐供应点、灵活供餐方式,提升助餐服务的受惠面和便捷性,以更好的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需求。②社区助医服务能力强化的关键在于突破单一的医疗服务模式,通过增加和开设家庭病床、上门问诊、送药上门、定期联系等项目,切实解决老年人的就医困难问题。③整合现有社区服务中心和社会组织的资源优势,对老年人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心理辅导、娱乐关怀等活动,注重精神服务供给的常态化、专业化和人性化,真正做到让老年人安享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章晓懿.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研究[D].江苏:江苏大学管理工程与科学,2012:22-57.
[2]许琳,唐丽娜.残障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基于西部六省区的调查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3,1:32-37.
[3]徐立忠.老人问题与对策[M].台北:桂冠图书出版公司,1989.
作者简介
李燕燕(1985-),女,籍贯:山东潍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服务管理、创新管理。
基金项目
本研究由2015年浙江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规划课题基金支持(课题编号:ZMZC201521)。
居家养老服务政策 篇4
摘要:我国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时期,北京的老龄化水平一直居于全国前列,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而,如何解决好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了当下社会值得关注的主题。老年政策的得力与否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北京市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制定了养老服务政策,即“九养”政策。本文就此政策的内容及实施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促进老年政策的完善。关键词:老龄化;“九养”政策
根据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0月,北京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47.9万人,占总人口的19.4%,同2009年北京市户籍老年人相比,上升了1.2个百分点。根据国际标准,60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超过国家总人口的10%,该国家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北京市的户籍老龄人口比例高出国际标准将近十个百分点,可见北京市养老压力之大。北京市老年人口存在规模大、增速快、空巢化的现象,建构了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理念上摒除了以往问题取向的思维模式,遵循人本主义原则,千方百计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工作原则上,坚持城乡一体,把适度普惠与困难帮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城乡一体、覆盖全体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在运作方式上,抛弃了单纯由政府提供养老服务,转而将目光投向市场,运用“有形的手”对市场进行一定的调控。在依靠主体上,遵从我国本土的传统观念,重视家庭与社区对养老服务的巨大作用。政策的优势还包括资源的整合程度高、服务内容全方位广覆盖等。
1.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
北京市制定了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即“九养”政策来提高老年人服务水平。2009年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残联等13委办局联合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的意见》。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个人自愿”的原则,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政策保障为主导、社会化运作为方向的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完善本市“9064”养老服务模式,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在社区养老、4%的老年人集中养老。提升老年人、残疾人的社会福利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1建立居家养老券服务制度及管理办法
养老券由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残联共同监制发放的,它是满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方面服务的经济手段。具有北京市户籍的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均符合申请养老券的条件,老年人可以在指定的签约服务单位如老年餐桌、托老所等使用养老券。养老券的使用,保障了老年人专款专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在指定的签约服务单位使用养老券,便于确定服务标准,保障了服务质量,有利于服务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为了充分发挥养老券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多重效应,北京市民政局和市残联制定了养老券的管理办法。在服务单位的发展方面、养老券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三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第一,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单位,提高服务水平。鼓励区县挖掘社区养老服务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养老服务实体,以签约服务单位等形式,开发符合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服务项目,扩大养老券的使用范围。建立了激励机制,对小型企业进行扶持并制定了奖励办法,激发了街道及乡镇支持发展养老服务单位的积极性。
第二,健全养老券的管理制度。养老券管理单位自上而下分别为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区县主管部门、街道(乡镇)主管部门、社区(村)负责人。每一级别的主管部门都需要专门的负责人,主管养老券的管理工作。养老券的存放、预算、发放、结算、养老服务单位的统计、服务项目的统计及销毁都有相应的管理办法。养老券的上报制度有季报制度和年报制度,下级单位需配合上一级单位对本季度的养老券情况进行汇总和统计,并在季度末上报到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
第三,加强监管力度,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机制。确立了定期检查本地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管制度,对违反规定的部门采取批评、责令整改、取消签约资格等有效措施。
养老券服务及管理办法为养老券的有效使用和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有重大作用。满足了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保障了老年人将老年券使用在迫切需求的方面;对服务单位的管理,保证了服务质量,更便于对养老服务单位的监督;上报制度的确立,规范了养老券的使用和管理,及时掌握养老券的使用情况、了解全市老年人的总体状况、便于分析和调整策略。
1.2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政策从老年人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和最迫切的需求出发,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帮助老年人解决居家生活困难。建立养老餐桌、托老所、无障碍服务车、实施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等措施是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养老餐桌在餐桌的设置、服务标准、服务范围上都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在养老餐桌的设置方面,是聚集多方资源,利用城乡社区公益性用房、单位内部设施、居民空闲房屋等社会资源建立养老餐桌,同时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餐饮企业承担老年人的就餐服务。在标准方面,养老餐桌提供安全的配餐、就餐及送餐服务,并建立了服务商的管理、激励和监督机制。养老餐桌在服务范围上实现了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全覆盖,使城乡居民均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城乡社区托老所是聚集社区服务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社会空闲房屋等,开展以生活互助、文体娱乐等为主要内容的互助点,以解决老年人日间生活照料困难、生活枯燥等问题。托老所的激励机制是对运营满半年的托老所和互助点给予补贴:对月服务18天以上、服务满意率达到90%以上的托老所床位每月补贴100元;对月活动时间18天以上的互助点每月补贴100元。托老所的维持除了经济上的补贴还需要服务人员的配合,因而为了满足居家养老服务,在全市各街道聘用5至7名养老员;每个城乡社区(村)至少聘用1名养老员。养老员优先从“4050”人员和取得社会工作者资格且符合本市就业特困认定标准的人员中招聘,纳入公益性岗位。他们的工作任务除了要完成日常的照料服务之外,还需要承担宣传、探访、收集资料等工作。养老员的配备不仅提供了养老服务而且提供了一定的公益性岗位,解决了这些群体的就业问题。
无障碍服务车和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出行提供了便捷和安全。无障碍服务车主要为方便组织老年人参加社会活动,用于社区托老所、社区“星光老年之家”、职业康复机构等开展活动。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在洗澡、如厕、做饭、户内活动等方面的便利,逐步对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改造的实施过程由市、区县两级老龄办和残联共同完成,经费由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承担。这两项工作的实施为老年人解决了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养老服务的最基本内容,解决的问题都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老年人最迫切需求的衣食住行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想老年人之所想。
1.3开展养老精神关怀服务
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提高生活水平上,现代老年人的需求更多的体现在精神方面的追求,快乐的老年生活是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上能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内心的满足。以上的各项措施是应老年人生活方面最基本的要求,而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要开展精神关怀服务。各级老龄工作部门负责整合和开发辖区心理咨询服务资源,依托“96156”社区服务热线,充分发挥各类心理咨询专业组织和社区市民学校、老年学校的作用,组织专业人员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相关知识培训,动员社区内志愿者特别是社会工作者,为老年人提供聊天、读书等志愿服务。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已经受到政府、社会及家庭等系统的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服务趋向多元化与规范化。
2.养老服务模式政策的优劣分析 2.1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优势 2.1.1理念上的与时俱进
北京市的养老服务政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老年人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和最迫切的需求出发,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政策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个人自愿,构建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政策保障为主导、社会化运作为方向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当今多元的社会,仅仅依靠政府提供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因为受到财政资金、服务人员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限制,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要在政府的引导下促使整个社会投入力量。受我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大多数老年人倾向于在家中养老,因而居家养老是主流。因而居家养老政策不仅遵从我国的本土文化,也体现了与时俱进。将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力量聚集起来,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有很强的可行性。
2.1.2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养老服务体制
北京市的“九养”政策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养老服务,打破了城乡二元的户籍限制,将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统一纳入养老服务的体系中来,使城乡老年居民均能享受到“九养”政策的服务。“九养”政策的城乡一体化表现在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各个方面,首先在养老券的发放方面,不论城市还是农村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均可申请领取养老券。养老券的使用,使老年人能够专款专用,从根本上保障了老年人的饮食、日间照料等问题。其次,养老餐桌是为了解决老年人的饮食问题。整合社区活动中心、闲置房屋、餐饮企业的资源为城乡老年人提供健康合理的营养配餐,无论城乡均可以满足配餐、就餐和送餐服务。第三,托老所的建设也是城乡统一标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托老所覆盖全市城乡社区(村),满足老年人的日间照料、文娱活动等需求。最后,在精神关怀、为老年人配备“小帮手”电子服务器、无障碍设施改造等方面也保证了城乡一致的标准。
2.1.3建立了有效的奖惩机制
“九养”政策明确了各项奖励和惩罚制度,有效的奖惩制度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实施起到了催化剂和激发积极性的作用。为了弘扬尊敬父母、关爱老人的传统美德,在北京市开展万名“孝星”评选表彰活动。活动采取基层初选、逐级上报和两级表彰的方式,推选出10000名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孝老的“孝星”。此项活动引发了全社会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热潮,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
为了提高签约服务商的工作积极、保证服务质量,北京市民政局联合八家单位制定了《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单位管理规定(暂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管理规定》制定了服务单位的确定程序、监督办法和奖惩制度等,规范了签约服务商的服务行为。奖惩制度确定了市政府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居家养老服务单位,并予以奖励;对不符合规范的服务商,签约部门终止协议,取消服务商资格,终止结算的惩罚措施;对服务单位定期进行工作指导与交流,宣传推广优秀服务单位的先进经验。明确的奖惩制度激发了服务商的积极性,保证了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2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不足 2.2.1政策实施标准的制定不够明确
北京市的“九养”政策是涉及多个部门协同管理、各个区县具体实施及家家户户的配合,因此是一个涉及多方的复杂系统。因而,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不仅要有指导思想和意见,具体的实施细则更是一个好的政策能否贯彻到实践中的重要环节。“九养” 政策自从2009年实施以来已经经历了四年,从试点到全面推进,市民政局及残联等单位不断的调整策略和丰富具体细则,但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确定的标准。比如,“孝星”评选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缺乏客观的指标,基层的实际评选工作是根据平时的了解、推荐等传统方法得到的资料,未免出现不客观的问题。再如,优秀服务商的评选涉及16个区县的上千家服务商,因而很难确定标准,并且无法全程监督评选的服务商。还有一些上报材料各个指标拟定的合理性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改进,去除冗杂的指标、筛选出反映养老服务情况的指标。
2.2.2区县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足
“九养”政策采取属地管理的原则,发挥城乡社区(村)的资质优势,做好老年人的各项管理、服务工作,共同将辖区内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落实到位,但是在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区县负责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对文件不够熟悉,以致在做具体的工作中不了解工作程序,出现推迟、上报材料不准确等各类情况。其次,也有个别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不高,因此在工作中工作态度积极性不高,常出现拖沓、失误率高等情况。在具体的实施中,由于区县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态度问题,不能完全将政策落实到位,工作的创新性不强、程式化。
2.2.3 精神关怀服务缺乏具体的计划
在精神关怀方面,“九养”政策的指导意见汇中指出,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主体、建立有效的动员机制和激励机制,优化配置社区公共资源和社会专业资源,形成市场服务和公益服务相结合的精神关怀服务发展格局。工作任务主要确定了四个方向,即开通“96156精神关怀服务热线”平台、举办精神关怀大课堂、设立心理服务站、上门关怀服务。虽然发布了指导意见,但是北京市的老年精神关怀服务还没有进入实行阶段,目前仍处在探索的时期。老年人精神关怀是一个可为的领域,需要在此基础上拓展工作范围、创新工作内容。目前的老年精神关怀服务大多数停留在表面文章,不够深入,不但不能给老年人带来心理慰藉,反而带来了很多的经济、人力物力的浪费。因而,系统的规划老年人精神关怀服务应列入工作日程,制定出符合老年人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强又有效果的策略。
2.2.4欠缺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
“九养”政策实施以来,主管单位会按季度和收集各区县的报表,并对本的工作进行总结。但是,居家养老服务缺乏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因而无法掌握政策的实施效果,不能了解老年人对这项政策的满意度。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需要通过评估进行反馈,从而对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养老服务政策需要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检测,要求对工作过程的每一步骤,每一级的段分别作出评估,将关心的重点落在各个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最终的介入结果。评估的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养老服务政策也需要对实施的结果评估,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进行的评估,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两个部分。目标是指介入要努力达到的方向,结果评估是检视计划介入的理想结果以及这些结果实现的程度及其影响。
3.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建议 3.1提高服务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实施需要各方人才的加入,政府工作人员、专家、服务商、养老员等。因而我们需要从这几方面的人群进行专业化团队的建设。
首先需要对区县、街道及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工作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学习文件精神、熟悉工作程序、理解各项工作的意义及内容、及工作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分析能力。其次,要建立一支稳固的专家团队,对专家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让专家能在养老服务中持续发挥作用。服务商方面的管理,需要更加精确的明确各个方面的规范,有量化的指标。养老员的工作关系到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而对老年人的服务需要很多专业的知识,包括心理学、护理知识等。因而,养老员的工作不仅仅是提供传统的照料,更需要专业化的知识为支撑,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
3.2建立一支社会工作的团队
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包括老年人社会工作,发挥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事业的作用,会对老年人事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九养”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调整的过程中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社会工作不仅可以在宏观上发挥整合、协调资源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具体的实施中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建立一支专业的社会工作团队,需要确立社会工作者的身份,从社会工作者的考核、认证、培训到待遇上都有明确的规定。保障社会工作者团队的素质和待遇水平。
3.3政府培养和孵化合作机构
养老服务是一个大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提供保障是不切实际的,受到经济和人力的限制,政府工作不可能事无巨细的触及养老服务的各个方面。因而,需要政府培养和孵化项目执行的合作机构。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筛选出适合的合作机构,在合作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沟通,调适彼此的工作和职责。在信任和熟悉的基础上,将工作的权重逐渐交与有资质的合作机构。政府可以对具体的实施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还可以降低政府的压力,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的老年人。
4.总结
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篇5
1、家庭保洁方面(擦玻璃、墙面、地面、厨房、卫生间)、2、育儿服务专业(月嫂、育儿师、育婴师、催乳师)
3、家庭服务人员:钟点工、护理老人、医院陪护
4、空调维修安装、移机、冲氟、收售
5、管道疏通、专业防水除臭、除甲醛
6、太阳能、水电暖安装维修、水暖卫浴安装维修
7、专业修锁、开锁、配钥匙、宽带安装监控
8、专业搬家、空调家具拆装、钢琴工艺品鱼缸ATM搬运
9、送水、鲜花速递
10、美容美发、足道养生、针灸推拿
11、服装干洗、沙发、窗帘、汽车坐垫清洗
12、文体特长教育服务方面、培训音乐
13、地暖、油烟机、高空外墙地毯、皮沙发清洗保养
14、旧家电家具回收、家电制冷设备维修、礼品回收
15、汽车租赁行业
16、专业换纱网、隐形防盗窗,门窗、铁艺、不锈钢、铝合金加工
17、制作维修安装卷帘门、玻璃门、车库门各种门类
18、婚庆、庆典专业服务19、20、化粪池清理
21、家庭刮瓷吊顶、刷漆隔断、木装修贴墙纸、地面砖
22、大型专业设计、家庭装修、装饰公司
23、幼儿园
24、家庭整体厨房、壁橱设计安装套门口
25、眼镜配制维修服务
26、民营医疗机构
27、健康特色医疗门诊心理咨询
28、窗帘布艺制作
29、大理石工艺制作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章程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使本管辖区的孤寡、特困、空巢和高龄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根据上级有关政策和法律的规定,特制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章程。第二条.本单位的名称为**,地点为**。
第三条.本单位的性质是:以非营利的服务机构,致力于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场所,打造老年人家庭式服务机构。第四条.本单位的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尊老敬老、以诚相待、真情沟通、服务周到。
第五条.本单位接受**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本章程中的各项条款与法律、法规、规章不符的,以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准。
第二章 举办者和业务范围
第七条.举办者:** 第八条.本单位业务范围: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精神慰藉、法律服务、助餐服务。
第三章 组织管理机构
第九条.**机构设立理事会和监事会,其中理事会**担任;监事会由**担任。
第十条.本单位的最高权力机关**,其有行使下列事项的决定权:
(一)制订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四)决定终止事宜;(五)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一条.本单位设定的理事会由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及理事等组成。第十二条.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的决议;
(二)向理事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三)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和实体机构;
(四)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五)活动策划、安排和执行;(六)内部机构的设置;(七)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第十三条.本单位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二)在本单位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
70周岁,秘书长为专职;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事处罚的;(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四条.本单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任期为三年,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任期最长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原因需延长任期的,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十五条.本单位理事长为本单位法定代表人并不兼任其他团体的法定代表人。第十六条.理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
(二)代表本单位签署有关重要文件;(三)负责活动中心主要工作;(四)单位重大事项的决定。
第十七条.副理事长具体负责组织老年人活动中心的日常事务、及对外工作。
第十八条.秘书长是老年人活动中心主任领导总务工作的主要助手,具体负责管理老年人活动中心后勤工作。第十九条.监事会的职权是:
(一)对本单位服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二)对本单位的财务进行监督;
(三)对本单位服务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第四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二十条.本单位经费来源:
(一)捐赠;(二)政府资助;
(三)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一条.本单位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个人中分配。
第二十二条.本单位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十三条.本单位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时,必须也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第二十四条.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监管会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五条.本单位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
计。
第二十六条.本团体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五章 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
第二十七条.服务对象
服务对象为户籍在辖区社区内并常年居住的老年人。政府提供福利性服务的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高龄老人(80 周岁以上);
(二)“三无”老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 养人);
(三)空巢老人(无子女或子女不在本城区居住);(四)丧失或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缺乏家庭照料且享受 低保待遇的老年人;
(五)有特殊贡献的老年人(曾获得市级以上劳模、部分重 点优抚对象等)。
以上服务对象,根据老年人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经核实 批准后,分别明确无偿或低偿服务对象、有偿服务对象和志愿服务对象。
第二十八条.服务内容
(一)生活照料。提供日托、购物、配餐送餐、精神慰藉、家政服务等一般照料和陪护等特殊照料,完善便民服务网。
(二)医疗保健。建立老年健康信息档案,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防治、老年保健、心理卫生、爱心护理等服务。(三)法律维权。通过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调整等形式,维护老年人在接受赡养、财产管理、婚姻保护等方面的 合法权益。
(四)文化娱乐。通过举办专题知识讲座、书法绘画等学习培训,开放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等形式,丰富老年人的 精神文化生活。
(五)体育健身。组织老年人体育健身团队,为老年人开展 体育健身活动提供场所和设施。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本章程经**理事会议上表决通过。第三十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和对策研究 篇7
一、柳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情况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笔者走访了四个社区,即城中区的潭东社区、柳南区的十一冶社区、鱼峰区的三门江社区以及柳北区的元宝社区,对社区老人进行了访谈,基本情况如下:第一,从性别上看,被调查老人中男性82人,占45%;女性100人,占55%。第二,从年龄上看,60-70岁的老人占47%,70-80岁的老人占43%,80岁以上的老人占10%。第三,从身体健康状况看,身体有些有轻微的小毛病的老人占50%,大部分身体状况比较健康的老人占45%,还有5%的老人患有疾病。
(二)养老需求情况
1、生活照料需求。
进入老年阶段后,老人日常生活能力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生活用品供给”服务,越是高龄的老人,这方面的需求越大。此外,“帮助购物”、“机电维修”也成为老人最大的生活需求。
2、精神慰藉服务需求。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心理逐渐发生老化,容易被不良情绪笼罩,故精神文化是影响老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大部分老人还是比较满意现在的精神状态。
3、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健康是老年人最为关心的话题,在征询的服务需求中,老人对健康保健类需求问题比较热衷,对于是否需要保健和医疗护理服务时,大部分老人均表示“非常需要”。
(三)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情况
1、对居家养老的了解度。
当被问及“您是否了解居家养老”,达到了解程度以上的仅占25%,而大部分老人不知道居家养老的具体服务。部分人虽然知道有居家养老服务站,但很少问及。
2、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
对于居家养老的服务类型,大部分老人都享受到了生活照料类的“理发”,精神慰藉类的“看书报”,“看电影”,医疗保健类的“健康咨询”,“量血压”。对于社区资源充足性和适用性,老人认可度较高,81%的老人满意现状,47.5%的老人认为能够基本满足。
3、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满意度。
对于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仅有14.75%的老人认为满意,28.75%的老人选择“一般”,高达55%的老人选择“不满意”。此外,50%的老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技能提出了要求,他们希望在遭遇紧急情况如突发疾病时,社区工作人员在掌握相关知识下迅速应对。
二、柳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配套政策不完整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开展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服务体系不够完整,缺少用于具体指导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配套文件,社区在操作中缺乏依据,导致居家养老工作难以全面展开。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
老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公共服务方面有特别的需求,也对社区服务设施有特殊需求,主要体现在老年活动场所和生活照料机构。目前柳州市居家养老场所建设和管理由老龄委负责,在各个社区成立老年活动中心,根据各个社区的实际情况设置棋牌室、阅览室、日间照料室等,但目前服务设施配套仍未完善。
(二)服务资金不充足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初期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仅靠社区办公经费和老人本人自付的方式解决远远不够。由于社区的老人经济收入有限,加上老人的消费观念限制,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有偿服务基本不能开展。因此,资金供给不足成为影响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四)服务队伍不完整
柳州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存在较大问题。第一,社区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工作人员除居家养老工作外,还承担社区其他工作,任务繁重。第二,志愿者年龄偏大。社区志愿者大部分是低龄老人、辖区单位青年人、退休党员等组成,工作中缺乏持续动力。第三,服务技能差。服务人员中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专业服务知识。
三、改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策建议
(一)政策层面
1、完善土地政策。
根据居家养老服务场地和设施的需要,政府部门在编制土地规划时对该服务用地进行统筹和计划。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供地方式,可以采取划拨方式的则采用划拨方式;必须采取有偿方式的则适当减免土地使用税。在审批过程中,尽量为居家养老服务用地简化审批手续,保证土地尽快投入建设。
2、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的设置、管理、服务和退出机制设定标准,并根据不同种类组织给予不同的优惠条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的投入。这些优惠政策可以采取如免征企业营业税、降低用于居家养老服务的进口设施的税费,低标准征收下岗职工和福利企业的税收等。
(二)资金保障层面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政府必须建立起居家养老资金预算制度,设立居家养老服务专项资金,使老人均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的待遇。第一,居家养老服务内容遵循由易到难、由急到缓、由少到多的原则逐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第二,老人的补贴实施货币补贴和服务券补贴两种方式结合进行。第三,政府承担社区工作人员培训的部分费用,其余费用提倡由社区、服务人员承担一部分。
2、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居家养老服务单依靠政府的的投入难以有效满足老人的需求,因此完善民间资金支持系统是一个解决途径。第一,倡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自动捐助,建立各种社会捐助专项基金,加强本地区与其他慈善团体或和个人的接触,筹集更多的慈善款项。其二,倡导社区通过提供低偿服务收取相关资金,缓解资金紧张,并用在服务和设施的再建设。
(三)组织层面
1、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根据营利状况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营利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各类家政服务、养老机构,如托老中心、老年婚姻所等;另一种是非营利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如社区医院、学校、慈善机构等。这些机构可在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下,在社区开办社区卫生服务、老年大学等机构,为老人接受更好的医疗条件和再教育服务提供了条件。
2、充分整合资源。
社区是老人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主要起到生活照料和就近保障作用,应整合社区资源,以推动和支撑居家养老的发展。第一,根据各个社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上级优惠政策,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便利。第二,建立老人信息库。对老人的状况和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建立起老人信息库,根据老人的需求咨询进行登记,并及时解决。第三,建立社区良好环境。社区通过增加良好的治安环境、培养友善邻里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3、提高社区工作人员服务质量。
和平区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篇8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家庭赡养功能逐渐弱化带来助养需求与日俱增,而机构养老又是“杯水车薪”。在和平区老龄委组织的随机调查中,有近80%的老人提出迫切需要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并提供社区养老服务。作为全国居家养老的试点,几年来,和平区委、区政府立足区情实际和老年人的需求,坚持以不断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着力点,紧紧把握重点扶助与适度普惠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四种模式,实现全方位、全员、全覆盖、能够满足多利嚅求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在和平区生活得更幸福。组建专业化养老服务公司
“泰康家政服务公司的成长,几乎伴随着天津居家养老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天津泰康家政服务公司总经理罗钢说。
2007年,泰康家庭服务公司通过招标成为和平区居家养老业务承接单位,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费用由政府财政支持。在此基础上,原本做家政服务的泰康家庭服务公司开始了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一开始纳入公司服务范围的老人只有600户,接受服务的只有49户,老人们根本就不相信会有这种好事: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每天享受服务,哪有这种好事?会不会秋后算账啊?”泰康家政服务公司罗钢回忆说,当时服务人员得做半天思想工作才能进入老人们的家门。
在和平区老龄委办公室的帮助下,经过四年来的运作与发展,泰康家庭服务公司目前为全区90岁以上的老人、历届老年志愿者荣誉标兵、市级老劳动模范、离任老年协会会长、各类孤老、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的老人、70岁以上的独居或空巢老人等4000名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据了解,泰康家庭服务公司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人员70多名,大多为“4050”下岗再就业人员。每天,居家养老服务员带着“服务项目表”分别人户,根据老人的不同需求开展服务,并随老人需求变化随时调整服务项目。居家养老服务涉及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什么时间遇到任何问题,老人可以随时拨打居家养老服务员的电话,为其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程服务,使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从实际效果看,泰康家庭服务公司较好地承担了政府补贴为全区四千多位困难老人送服务的艰巨任务。他们以“配餐自选”方式,为老人送上“理发、修脚、家庭卫生”等多达数十项的生活服务和“应急服务”。他们还实行了“紧急扶助机制”,为遭遇突发变故、生活陷入困境的老年人提供及时的救助服务。他们陆续收到数百个表扬电话、近百封表扬信件、10多面锦旗,被老年人称为“贴心人”。启动居家养老应急呼叫中心
今年3月11日,和平区投入近百万元建成的居家养老呼叫服务中心在本市率先启用。该中心的建立是和平区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无忧服务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据介绍,和平区应急呼叫系统主要针对三类救助开展服务,一是当老人家中发生除去110、119、120事故以外的煤、水、电、气、房出现故障、隐患等问题;二是用户因各类突发事件需要紧急救助、劳务辅助;三是用户成员出现危急病症、治安事故却不能顺利呼叫“110、119、120”时,都可按下居家养老应急服务呼叫器,呼叫中心的电脑同时显示求助者姓名、年龄、住址、身体健康情况、子女亲属联系电话与应急救助的联络方式等相关信息。值班人员接到呼叫后,立刻回拨用户,征求求助内容,根据老人需要通知相对应的服务部门及时上门服务,并与其不同居住的子女或监护人取得联系。同时,对老年用户所居社区的志愿救助员下达“义务协助通知”,社区志愿救助员适时提供“上门确认、人户引导、情况介绍、搀扶递送”等义务性扶助服务。呼叫服务中心在为老人提供应急服务同时,还可提供信息咨询、安全保障、家政预约等便民服务项目。
呼叫服务中心的正常运行,关键在于服务队伍支撑。为确保居家养老应急服务系统的正常运行,使老人真正得实惠,和平区委、区政府连续数次召开服务单位协调会,对养老协管员、社区主任和社区志愿者进行服务培训,建立了家政、医疗、排险3支服务队伍和协管员、志愿者、应急分队3支紧急协助服务队伍,为求助老人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无忧服务。
“呼叫系统才刚刚启用20天,发起求助的老人已经达到了100余人,小到测量血压、家政服务,大到突患疾病急需帮助,这些老人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周到的服务,受到老人称赞。”该中心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全区已在200户老人家中安装了该系统,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居家养老呼叫服务器的安装数量,争取在年底前使受益老人达到1000户。随后,还将陆续把希望自费享受该项服务的老人纳入到服务中来,为其提供有偿服务”有关负责人说。
社区照料老服务
记者在刚刚落成并对外开放的体育馆街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看到,数十名老人在各个功能区域兴致勃勃地活动着,他们有说有笑,满脸幸福。和平区老龄委主任王卫民说:“日间照料中心(站)已经成为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每天全区有近3000名老人享受到社区照料带来的快乐。”
和平区针对区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的客观实际,努力打造点多、面广、随时可及的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圈。区级财政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提升改造了1个区级康乐园为老服务中心、6个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5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区、街、社区三级为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这些具有日间关照功能的服务设施,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功能、统一配置的要求,正在朝着“基本功能齐全、项目搭配合理、服务简便快捷、两个效益并重”的方向不断调整完善,可以提供日托、餐饮服务、理发修脚、保健按摩、法律咨询、精神慰藉、电子阅览及团队活动等多种服务,成为老年人沟通交流、愉悦身心、融入社区的重要服务载体。
与此同时,和平区以协议合作方式,创建了两个老年“配餐中心”,可以为二百多位老人提供有偿、低偿送餐服务。崇仁里社区还与耀华中学食堂协作,为附近40多位老人提供就餐服务。长寿老年公寓可以为20多位“院外”老人解决就餐难题。目前22个养老服务中心(站)也都具备了就餐服务的硬件条件。
护养进社区送服务
2009年,和平区在本市率先引进“2+3=x”新模式一养老机构延伸社区为老服务。其中,“2”指1个公益性组织(志愿者)和1个专业养老机构(护养院),“3”指3个主题服务内容,包括社区老人的日问照料、医疗保健以及社区老年配餐中心。“x”指无数需要服务的老人和多项服务内容。
据了解,该区引进的这种为老服务新模式是在和平区民政部门的指导下,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寸草心联盟与和平区劲松护养院合作,并分别与相关街道和居委会成立社区为老服务工作站,在工作站的统一管理和指导下成立2个中心: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个社区老年人心理关爱中心,以开展低偿服务和无偿帮扶为主。
其中,日间照料中心实施社区为老服务多项服务措施,统一为登记的社区老人建立信息及健康档案。其优势就在于服务对象不局限在集中照料的老人,而是走进社区,直接而对社区所有需要服务的老年人,按照老年人的具体需求提供相关服务。据介绍,这种为老服务的新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居委会直接服务于社区的优势,及时掌握社区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配合养老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为老服务。同时发挥养老机构照料和护理方面的优势,在志愿者队伍的配合下,最大限度地为老人送去关爱。
【居家养老服务承诺书】推荐阅读:
居家养老服务对象10-22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10-22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05-17
居家养老物业服务07-01
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08-01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05-13
居家养老服务设备维护06-13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寻08-29
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10-07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1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