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共10篇)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篇1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杨君君
对这本书感兴趣,是被这本书封面上的一段话所打动:“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突然觉得教育原来也是一件很诗意的事,很想做那“摇动树的树”、“推动云的云”、“唤醒灵魂的灵魂”.所以我开始读这本书。这本书有四个篇章,54个章节,每个章节都有编者收集的各种案例,并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将实践与理论融会贯通。每一个篇章读后都让我觉得豁然开朗。
我自己把对这本书的感触总结为三组关键词。
0
1:幸福与快乐
书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教师一种全新的心情,那就是幸福和快乐!长期工作在一线,往往会出现倦怠,心胸也逐渐狭隘。书中的第一章就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做一名快乐的教师。书中第4章节中所说的教师幸福的“加减乘除”法则让我感触特别深刻:加法,就是在每次忧患中都看到机会。减法,就是要学会给自己减压。乘法,就是要不断的读书和学习。除法,把每一个小步都看成目标。的确,做好教育的每一件小事,才能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布置好一个整洁明亮的教室,是一种快乐;上一堂令自己和学生满意的好课是一种快乐;帮助办公室的同事也是一种快乐……只为一份薪水毫不情愿的工作着,只会让我们偏离教育的幸福,更会使自己一颗年轻的心越来越快的走向衰老。所以,我也真心的呼吁所有的同事们:做一个幸福和快乐的教师吧!
0
2:沟通与互动
书中从“让学生学会触摸幸福”, “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帮助学生走出焦虑的深谷”,“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等18个小章节来阐述教师该怎样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学生进行沟通。走进孩子心灵除了要有师爱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多和孩子沟通,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孩子就会信任你,而你就会不仅是他的良师,更是他的益友。平时,我们应该注意我们与学生们沟通的细节,如沟通的距离,是站在高高讲台上大声喝斥,还是常常与他们坐下来促膝长谈,又如,沟通时的方式,有时候孩子们正在为自己辩解的时候,老师们往往是先入为主,不给于解释的机会,武断的认为他又做坏事了。其实,就是真的发现孩子做错了,也要允许他们申辩。这样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反之,会他们滋长一种抵触情绪。沟通是架起心灵的桥梁,请不要吝啬我们的语言,耐心地多和孩子沟通吧。
书中还从 “教师需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让幽默唤起课堂教学的活力”、“课堂教学需师生互动”、“课堂中需把握好心理激励的契机”等32个章节来阐述教师教学和课堂管理中最需要的心理学。一个孩子有所收获的活动一定是个充满激情的互动的过程,书中说到“最能打动人心的是充满爱的激情。”如果教学活动中你总是泛泛而谈,那么它就是死水一潭。如果老师充满了激情,用心的投入,学生在活动中就会有情感的起伏,这样才能让课堂真正的互动起来。所以教师不应该只是知识渊博的,更应该是阳光的、活力的、风趣的、幽默的,在互动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把握好心理激励,它可以让课堂互动散发出奇异的光彩。
0
3:反思与成长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再优秀的老师,再成功的教学,也会有瑕疵。反思是对自己工作非常有帮助的一件事。教师的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读了书中第四十六章节“做一名反思型教师”,受益匪浅。反思是一种理念、一种方法、一种技能、也是一种境界。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育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我也非常希望自己在今后不断的反思中迅速的成长起来,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一本好书,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 篇2
——读《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有感
原创: 高莺
读完《幼儿教师需要什么》这本书后,更加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幼儿教师在面对每一位幼儿时所需要的是什么。对待幼儿,我们随时要保持一颗童心,蹲下和他们交流,成为他们的伙伴;对待幼儿,我们要更有爱心,随时去发现身边的点滴幸福;对待幼儿,要有很强烈的责任心、责任感。责任,是一种使命!爱心是基础,而责任心则是驱使我们干好工作的动力。而这一切的存在更是需要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一份坚持!
10年前,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位幼儿,从他入园开始,我便发现他会有一些比较奇怪的行为。比如,其他小朋友在上课的时候会很认真地坐在小椅子上听讲,只有她会不时地翘起小屁股,头朝椅子下张望,而且喜欢凑到别的小朋友面前,但就是不会和其他的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起初我以为她是因为第一天开学有些不开心,当我蹲下看到她的脸却是在微笑的时候,我觉得奇怪极了,但我还是伸出双手给了她一个拥抱,告诉她我是她的新老师,可是她却依然保持原样。我一直和她讲话,可是她却一直都不理我,一直都不和我说话,她奶奶在旁边说道“在家里不是说得很好么!”渐渐地了解了这些后,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原来这样的情况是自闭症的一些表现。起初我们发现孩子的情况时,和家长不断地沟通,在沟通中我们发现,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只是总在心底存有一丝希望,觉得孩子只是因为内向,才不和同伴老师交流。但是,在和那位幼儿的接触过程中,我们发现她缺少的是身边人对她的一种正面评价和关爱,很多人看到她时都会先主动地说上一句“XX,是不会讲话的”.时间一久,她也就开始觉得自己是不会讲话的,也就不愿意和身边的朋友交流。其实,即使她不愿意和你说话,你也要不断地和她聊些愉快的话题,慢慢走进她的世界。在平时各类游戏活动中,我都会主动地与她靠近,虽然现在坐在我身边的她还是不愿意与我交流,但我却总是在不断地寻找话题和她聊天。
有一次班级小伙伴都在看各自带来的全家福照片,大家在边看边讲述着照片里的家庭成员,谈论得可热闹了!于是我拿出手机告诉他们,我也有个全家福照片,孩子们都凑了过来,一看原来是这群孩子的集体照,小伙伴们看到大家一起的集体照后,情绪变得更加兴奋,话语更多,这时,孩子们之间的谈论也就变成“我在这里,我在那里”.就在此时,我问了一下小女生,“哪个是你呀?”只见她用小手指着照片上的自己说,“这个!”当听到她的这句话时,我心头一股暖流涌动,心想:她愿意和我交流了!我的坚持没有白费!
后来在我们园部组织的一次亲子游活动中,她一路上开心地和我们沟通交流。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不管孩子在心理上还是身体上有所不足,只要我们能发自内心的用爱去评价,无异于在他们心中播撒了温暖的阳光。同时,我们愿意尝试不断的坚持用心去做,那么即使是较为困难的一件事情,也是会有小小的变化让我们能感受很多收获!因为自己的坚持,让一个有些自闭不愿和你交流的孩子,愿意对你微笑,愿意和你说上三五句话时,就是你的收获!更多的也是孩子在这份坚持中一个大大的进步!
最近,在新接手的一群可爱的宝贝中,有这样一个孩子,遇事立马大声哭泣,和他对话只有你在说,极少听到他的回应,甚至连与家人的那声“再见”都从未出现过!吃饭时习惯性用小脚去踢同组的小伙伴,告知我们说“那是我在给他们按摩”;有次起床需要别人帮助穿宝宝衣时,直接将宝宝衣丢向老师,说“喂,这个还没有穿!”……每当出现各种小状况时,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指出他的不对,并与他的家长沟通,但是得到的回应只有三个字“我劝他”.或许当你总是一腔热忱的想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却得到如此冰冷简约的回答时,接下来你的选择估计就会变成对孩子的不用心关注,只要他不受伤,不与其他小伙伴发生冲突就可以。但是,我们并没有那么做,或许自己有小情绪时会偶尔借助这件事情发发小牢骚,但我们地实际行动却是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他,用不同的方式去鼓励激励他要有礼貌,依然坚持与家长不断的沟通。现在入园后的他,已经能每天主动的与本班老师打招呼,也能用击掌的方式与爷爷告别,这些转变用了快一年的时间,虽然他还不能和其他老师打招呼,但是他至少有转变,有进步了!过程虽然漫长了些,但是我们收获到了不一样的结果!
400069568_wx.jpg
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虽然会被生活中冷不丁出现的一些负面消息所误解,但是已然选择成为幼儿教师的我们,难道就真的任由那样的负面消息不断加剧坏情绪,停止前进吗?不是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坚持向前走,冲刷掉一路上的“泥泞”,对幼儿始终保持一份爱心,即使路程中会被弄湿,变脏,但是当我们回头看到幼儿快乐健康的在宽阔美丽的那条大道上欢声笑语时,所有的一切艰难困阻也就没有什么大不了了。相信因为我们的坚持,一切终将美好!
作者简介
作者:高莺,常州市吉的堡双语智优幼儿园教师。
《害羞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篇3
大家好,这里是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心理协会。我是主播朱菲帆,今天颜如玉节目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篇《害羞心理学》的读后感。
一提到害羞,大家想到的都是阳光下女子微红的笑脸,是纯情无暇的象征。可是今天我所想说的可非这般柔情。闲时我翻阅了津巴多的《害羞心理学》,本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的重点是理解与害羞相关的内容;第二部分的重点是怎样解决害羞所带来的问题。
读完以后,我觉得该书的优点是简言意骇的,中间穿插了许多让自己受益的研究调查和一些实验调查设计内容等,让自己真正了解到心理学真的就在自己身边,用一件很小的事就能验证自己的理论设想。
除了从惯常的套路,还会从个体与社会集体这两个角度来立意,其中让我最欣赏的是:它让我们明白害羞不仅是个人的事同时也是这个“害羞的”社会所导致的。
在生活中害羞是具有普遍性的,害羞者的人格特质通常会包括:内向(沉默)、脸红、紧张、畏惧胆小、困窘、以及自我意识强等。
着名心理学家哲学家阿诺德.巴斯等将自我意识分为公众的自我意识和私下的自我意识,他认为,公众的自我意识表现在关心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反映;而私下的自我意识是对自身的关注。
01
人人都会害羞,在自我意识研究的基础之上,保罗.皮尔克尼斯的研究将害羞者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公众害羞型和私下害羞型。
公众害羞者常常会因为笨拙的表现和社交中不能恰当的回答问题而感到焦虑;而私下的害羞者相比自己的主观不适应感和害怕他人发现自己需求的恐惧感。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两种不同的类型的人,会产生一样的.情感情绪体验吗?我认为,公众的害羞者,主要害怕的是人际交往,因此他们容易产生焦虑;而私下害羞者主要是自我的矛盾,因此他们容易产生抑郁自卑的情怀。
02
这种的自我认知是否合理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为什么人们会害羞,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过度的自我、自恋、孤独感和极度胆怯引起了害羞。
在人际模式方面,我认为是由于害羞者的这些人格特质,害羞者会发出“走开,我需要你的!”双重信息,在这种信息的影响下,他们会在人际交往模式中,更加变得脸红、紧张,甚至更加沉默,因此,他们宁愿选择孤立与逃避这种人际交往场景,也不愿意承担被拒绝的风险,这样他们的人际会变得越来越差,更糟糕的是长此以往,他们会陷入人际交往的恶性循环,以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在本书的第二部分,作者主要探讨了具体帮助人们克服害羞的方法,个人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提高自尊自信融入集体,甚至学会帮助集体中其他人改变克服害羞,再到“治疗”整个害羞的社会。想要摆脱害羞就要将心理障碍从根拔起从个人做起从细微做起。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1000字 篇4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教师的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1当今社会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幼儿教师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更需要不断的学习充电才能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社会发展。
今年寒假在工作室读书活动倡议下,我选择并阅读了《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这是一本用爱和经验写出的书,读了之后让我感到既亲切又实用,它为我们幼儿教师指引了方向,让我深深领悟到如何才能当好一名好的幼儿教师。书中有很多教育案例,像一盏盏明灯,为幼教育工作者指导航向。
经常听人说:“幼儿教师就是高级保姆。”也有人说:“幼儿教师就是孩子王”。其实幼儿教师“站起来是老师,蹲下来是妈妈”。每天超负荷的工作,练就了超强的工作效率,但其精神也高度紧张。幼儿园工作的核心是“爱”,老师们要学会热爱。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因此,教师要做到热爱每一个幼儿,主动接近幼儿,用教师广博而无私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幼儿,使他们感受来自老师妈妈般的爱和温暖。教学活动时用亲切的态度、夸张的表情吸引孩子们的注意,教学活动外和幼儿一起玩耍,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努力让每一位幼儿在快乐中得到感知、获得进步。
幼儿教师,繁忙与琐碎兼容,责任与压力并重,忙碌于疲倦同行,这正是幼儿教师工作的真正含义。为此,我们常怀一颗平常心并充满自信,坦然地面对挫折,用一份爱、一颗心,获得孩子的爱,赢得家长的心。这种被需要、被尊重和支持的体验是幸福的。
在幼儿园老师想上好课也是不容易的,首先要备课,备课之前先要研读教材,把教材吃透才能上好一节课。尹紫昕老师用一个实际案例指出研读教材对于一个教学活动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适用于语言活动,在数学、科学、社会等教学活动中也是非常必要的。上好一节课,不仅要备好课,还要多准备教玩具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课后,还需要老师多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长则一二百字,短则寥寥数语,一个有用的活动反思将会对以后的教育活动有着指导意义。
这本书,让我读懂了教育,也读懂了人生。也许我们幼儿教师这个角色太小不起眼,擂不动那惊天大鼓,但我们可以时刻准备着,以智慧守望理想、以真情坚定信念,去追逐生命的完满、去求索教育的真谛。
我自豪,我奉献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骄傲我是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的工作固然繁琐和辛苦,但是,付出总有回报,给予本身不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且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我们给孩子真诚的爱,孩子也会给我们纯真的爱,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最好的回报。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2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之一,如何有效地指导幼儿的角色游戏,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能在合适的时间介入,一直困扰着我。带着这样的问题,利用暑假的时间,我阅读了《和孩子一起跳舞——给幼儿教师的50封信》这本书,其中书中的第21封信,让我得到了一些收获。
首先,作者分析了幼儿游戏的几个特点。如:游戏是幼儿内在动机所引起的活动,游戏不受外来规则所约束,游戏是一种假象的活动,游戏中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幼儿的这些特点是要告诉老师游戏的内容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中可以与幼儿一起商讨游戏规则,规则可以是灵活多变的,角色游戏就是开展一些模仿的游戏活动,游戏中幼儿只要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满足了内心的需要,就可以了。了解了幼儿的这些游戏的特点,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设计游戏。此外,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对幼儿的直接指导应当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不是指导,而是在游戏前教师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来辅助和辅导幼儿。
其次,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一些角色游戏的指导原则。
1、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生活经验来充实幼儿角色游戏的内容。可以通过讲故事的让幼儿从故事中获得无法亲身到的体验,还可以带幼儿去远足、参观社区等,这样的活动扩大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提供许多素材,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回忆描述自己生活经验的机会,让现实与幼儿的游戏更加的贴近。
2、教师可以作为玩伴来参与幼儿的游戏。书中介绍了两种方法,一个是自言自语,二是在情景中提问题。作者用两个简单的实例介绍了两种方法的运用,效果也是比较好的,这些方法能够很好的对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间接的指导”。
3、教师要注意帮助幼儿记录与总结角色游戏中的突出特点。我们经常在游戏的讲评环节完成这一点,通常教师在讲评环节针对游戏中出现的情况用语言来总结,有的是幼儿说,有的是老师来说,以直白说的形式来提炼幼儿的经验。但书中的作法则不同,它介绍的记录方法有录像、拍照、录音、笔录对话等等。通过这些形式让幼儿重温自己的活动,或者从其他幼儿的游戏中得到启发。这些拓宽了老师的思维,让老师知道在讲评环节时不一定用语言直白的总结,用一些拍照、录像的方式可能效果会更好,但前提老师要选择有价值的部分呈现给幼儿,时间也不要过长。
虽然这本书没有读完,但在细细品味读过的每封信时,真的每封信都想写写读后感,如果教师发自内心地向孩子倾注真情,用真心、善意和语言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奋起直追,最终他们也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3最近,学校里发了一本叫《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翻开这本书的目录,能够很清晰的看到倪敏老师分了四个部分来说明幼儿教师最需要的精神、专业素养、教育智慧和教学艺术。
确实,要做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并不是那么容易,在书中倪敏老师是分析的那么透彻与仔细。使我颇有感悟。也让我明白了目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还欠缺什么。
我自认为我在专业素养这一块做的还是不够好的。书中这样写道:“幼儿教育工作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也是一种延续人类文明贡献巨大的崇高事业,需要幼儿教师耐心的对待。耐心不仅是改善师幼关系的基础,更是从事好幼儿教育工作的关键。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要随时准备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再有目的抛给他们,这需要我们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研究和反思。”这样一段话无非是告诉我们要把自己的职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来经营,而取得事业成功的唯一筹码就是我们天天面对的孩子们,要在平时的点滴中走近孩子、欣赏孩子、尊重孩子。我想我们和幼儿走得近了才知道他们的小心思;学会了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欣赏他们的别样的想法与行为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们;学会了尊重孩子那么在平日里的一日活动中看到他们不在根据你的要求操作时,不会马上批评孩子,或许会蹲下和他对视着问:你为什么这么做?那么你一定也会得到孩子对你的`尊重,因为师幼之间是平等的。
其实,教育是多通道合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通过一系列家园的沟通,能够让老师和家长知道孩子分别在园与在家的表现。从而可以多渠道的对孩子进行表扬,促进他们信心的建立。所以也正像倪敏老师所说的一样,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对我们幼儿教师老师来说,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和家长沟通得更顺畅,能够被家长欣然接受与认同呢?因为年轻的我总觉得在已是为人父母的家长面前与之沟通时有一种距离感。有时想要告诉家长他的孩子最近在园变现不是很好,不好意思直接说,怕家长会误会或是反感。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我带着这个问题终于在书中找到了想要的答案。一是教师与家长交谈时语气要委婉。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二是报忧也报喜。在父母眼中孩子是最棒的。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犯了错误,只是一时糊涂,孩子的调皮是一种可爱。而孩子在幼儿园碰破一点皮,家长就会非常的心疼和紧张。这时我们要了解幼儿父母的角色,并正确、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我们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真诚对待每一位幼儿。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4编者在序言里写到,现在出版的学前教育类书籍中,真正适合一线幼儿教师阅读的偏少,而所有的书大体都会分为两种,一种是理论性的,让我们只能是望而兴叹;另一种是实用类的,像环境创设呀、活动方案呀,虽然实用,但是这样我们就是“拿来主义”,不去再动脑筋,局限了我们的创新和反思能力。而《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没有大篇的理论,书里几乎都是些幼儿园有经验的一线教师写出来的他们对日常工作的经验,涉及到了我们工作中的各个方面,看这本书真的能让我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思考和反思。
在《给幼儿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就对于幼儿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最头痛的家长工作,一些教师说出了她们的想法和在实践中的做法,我看了也感想颇深。
家长工作在是幼儿园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难点,在工作中,常常能听到老师们关于家长的不满,的确现在几乎都是六个大人对一个孩子,家长的溺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会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如果家长工作做不好,对于教师以后的工作都会有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我们要理解家长们的想法,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不能高高在上,自以为是,要尊重他们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的建议,这样营造出来的环境,才会让家长乐意听你说话,愿意与你交流。
第二、要及时的将孩子的优点、点滴的进步及时的告诉家长,不要吝惜自己对幼儿的赞美。教师对孩子的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这种奖赏性的行为不仅让孩子们乐于去努力,也让家长更加轻松、自信、愉快的面对老师,更能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孩子目前存在的不足或者困惑,以期待得到教室的指点与帮助。
第三、因为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不尽相同,这也需要教师更深入的了解家长,以便能有针对性的与家长沟通,针对家长的个性问题帮助其想对策、想方法。
第四、教师要经常的换位思考,要体谅家长,因为在家长眼中,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哪怕是孩子们犯了错,也会认为孩子们年龄小等等,所以这就容易跟老师产生矛盾,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理解家长,让家长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喜爱、关心他们的孩子,家长就会变得更容易接受教师的一件和建议。
第五、教师要以一颗真诚、善良、理解的心去表现对孩子的关爱之情,从而换来家长的心爱。
在书中的最后写了这么一句话:因为理解,所以支持;因为支持,所以爱;因为爱,所以家园的教育才会更和谐。的确只有家园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孩子,如果我们都爱孩子,都互相理解、支持,那么家长工作还有什么可难的呢?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5初次看到《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这一书名时,第一感觉内容可能是条条框框枯燥无味,读后才知该书的引人入胜之处。该书的作者们以与幼儿教师对话的视角来编写书中的内容。本书中所搜集的文章都是由幼儿园一线教师撰写的,有的是日常工作的经验提升,有的是与孩子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有的是关于教学的体会和反思,有的是对家长,对班主任的,甚至是对自己工作的反思……读后感觉有很多共鸣的地方,并且在书中也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在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一辑“向孩子张开你的怀抱”中的———做一名美丽的幼儿教师。契诃夫说过:“人的一切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幼儿教师的一切也应该是美丽的。如何做一名美丽的幼儿教师,是教师的形象塑造问题。教师的形象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无不具有教育性: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对其产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幼儿也通过与教师的接触,从细节中学到很多东西,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幼儿教师不仅要仪表美,还要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当你睁大双眼寻求美的时候,请相信那些简单做事,认真做人,并享受着充实而美丽的日子的幼儿教师是最美丽的一道风景。
其实,任何工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困难和矛盾出现,会有烦恼和不快产生。只有自己去寻找工作的乐趣,形成幼儿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才能在工作中成一个快乐的人,就象有人说的一样,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令自己心烦的人,那么你就会感到心烦;如果你把孩子看成是可爱的天使,那么你就会变成快乐得天使。如何才能从孩子身上获得辛福感呢?我认为在工作中,以欣赏、审美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幼儿,不要把幼儿看成是自己的教育对象。我们应该以欣赏的、审美的眼光看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在工作中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而不是建立在工作关系上的,这种交往是不平等的、没有感情的,长此以往,幼儿就会对老师产生几分畏惧,对老师敬而远之,并封闭自己的心灵,不敢言说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样缺少与幼儿心与心的交流,幼儿教师也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
因此,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教师只有放下自己的角色面具,以真实的自我与幼儿交往,和孩子打成一片,才会发现幸福和快乐就在自己的身边。和孩子平等、真诚的交往,还会令老师体验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幸福。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果我们在工作中都能够挤出一点时间去阅读、去反思、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学会关爱、学会对话、学会合作,那么,我们将会收获无穷的乐趣。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6最近,我读了《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时光飞逝,两周的学习,使我如沐春风,收益匪浅。郭老师在前言中写到:“这是我用10年时间写成的,但却是我自己和有志成为有品位的教师朋友们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一本书。”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读完后,不禁掩卷遐思,这本书的确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去用心读的书。本书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修炼教师的形象、精炼教师的生活、锤炼教师的专业。文中讲到“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修炼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修炼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教师的修炼,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每一项修炼都让我受到启发和深思,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平日自己在日常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哪些地方不完善,读罢此书,我惊讶地发现,原先自己还有那么多的地方做得不够完善。每个修炼甚至都能够成为我们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指领,但对教师的宽容这一节,我感受更为深刻。
宽容是一种好处上的严格。宽容就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作为教师,我们在拥有宽容的同时也就应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应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学生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
学生们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们付出过爱心,那么你以前对他们的冷言冷语,暴跳如雷,他们都能够原谅。他们崇拜你、爱你。我又常常想,老师也就应对学生宽容再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不必须有辉煌的未来,但是谁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在鼓励学生的人格力量的成长上,个性张扬的发展上,是有利得多的。整体的社会潮流、教育氛围和工作生活压力,有时候让我们教师偏离了方向。
如果说爱是一条河,那么宽容就是加载河上的一座桥,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为桥墩,以良好的教养为桥面,以广播的知识做路灯,以清明的才智做护栏,唯有如此,学生站在这座师德的桥面上才会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并对学习产生用心而热烈的情感。
幼儿教师的读后感7这段时间里,我读了《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让我有很大的感触。书中提到说幼儿教师需要有什么样的精神、需要有什么样的专业素质、需要有什么样的教育智慧、需要有什么样的教育艺术。让我了解了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有哪些。
我了解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的东西很有很多。比如说,幼儿教师需要“幸福”。
幸福,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就是一种满足感,饿的时候有的吃就是幸福,累的时候有的睡就是幸福,不高兴时有人陪就是幸福……
幸福的定义很广,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迷。有的人认为自己拥有财富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自己取得成功了就是幸福;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每天早上听着孩子们和你问早,晚上听着孩子们和你说再见是一种幸福;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开开心心地生活、游戏是一种幸福;看着孩子们一天天地长高长胖是一种幸福……幼儿教师需要这样的幸福。
幸福固然重要,一个好的心态也十分地重要。它能成就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也需要一个好的心态。我在书中看到过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刚刚退潮的沙滩上,一个小男孩正俯身捡起一条被海潮涌来时带到岸边的小扔到了大海里。身边的爸爸妈妈觉得很奇怪,问道:“这么多的小鱼都被带到岸边,你什么时候能捡完呢?再说谁又在乎呢?”小男孩头也没抬地继续捡起捡起一条小鱼又扔进了大海,并且自言自语道:“这条小鱼会在乎的。”又捡起一条说:“这条小鱼也在乎”。是呀,每条小鱼都会在乎,它们希望得到这个小男孩的救助,因为他捡起一条,就意味着这条小鱼有生的希望了。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他们肯定也希望老师能够关注自己、在乎自己、鼓励自己,让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功。
所以,既然我们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将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一些,保持最初职业的热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公平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孩子。把孩子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都当作一件大事情来做,让孩子能感受的到你对他的关心,在乎。让他们觉得老师也是我的好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一起生活、学习、游戏。摆正了自己的心态,你的每一天都会过的充实,快乐。
除了要有好的心态,还需要智慧。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填充知识面,将知识教给孩子们。用正确的方法来对待孩子们,而不是孩子一做错什么事就骂他、责备他。孩子是要靠老师去引导的。只有你用对了方法和孩子去沟通、接触,孩子才会打心底崇拜你。
教师的力量读后感1000字左右 篇5
自我记事起,学校仿佛就在我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了,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会有那么几位老师让我们记忆犹新终生难忘。正如书中所言:“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老师;每一个学生都有和老师的特殊因缘,以及故事。”经年累月之后,难忘的不见得是老师的名和姓,更多的是这个老师带给我们这一生的影响。
有力量的老师总是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演绎了一个“师者”应有的形象。传道、授业、解惑,这可以是一句口号,但在现实生活中,它也可以沉浸为一种力量。读完名家们的回忆时,我在想:作为一名教师,我的力量是什么?我能给我的学生带来什么影响?等我的学生长大后,他们会“饮水思源”吗?
当老师教育的力量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和力量时,那么这种力量就会伴随生命影响一生。每个人在每个特定的阶段,就应该演绎好这个阶段的特定角色!当我成为一名老师,当我带自己的第一届学生时,我也时刻提醒他们:学生就应该有个学生的样!什么时候也别忘了自己的身份!我是这样提醒我的学生的,而我的老师当年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就是因为老师对我的影响,让我有力量去引导感染和影响我的学生,让我有信心用我的力量给我的学生力量。
两年多的从教生活让我觉得教师的力量一方面体现在感召力上,在大多数的学生的心目中,“教师”便是权威的代名词,在孩子们的求知欲被考试、分数、名次消磨得日渐消退的情况下,教师用他富有魅力人格让学生逐渐体会学习的乐趣,那么这样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能使我的学生终身受益。另一方面则是强制力,老师不应是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太阳,教师的价值应该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学生日后的心怀感激上,也许我们听不到他们亲口说的感谢,但一定可以得到内心的平和与自我肯定。
我深切体会到老师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怀,充分认识了自身职业的崇高意义,我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塑造孩子未来的事业中去,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将自己正面积极地一面带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体会力量,让我的力量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让他们成为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老师的力量》一书收录了文化名家追忆恩师、怀念学生时代的文章近四十篇。文章的作者五花八门,各自的回忆也是相去甚远。但是,读着他们的小学生活,眼前影动着他们的老师身影,我渐渐开始反思对照。
第一部分内容是好几位着名作家写的文章,他们在自己的文章里深情地回想起学生时代的老师,他们认为正因为有了这些老师才造就了今天的他们,是老师影响和改变了他们的成长之路。从他们叙述的事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成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且巨大的。这些影响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师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行为过程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思想水平、人格魅力和知识的渊博度等,同样会对学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甚至比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根本性,作用更深远。
1.教师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他们模仿的对象。那些心理不健康的教师或终日忧郁、悲观消极,或性格暴躁、动辄发火,或虚荣文饰、弄虚作假,或紧张焦虑、惶惶不安。这些不良的心态或行为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在潜意识中留下深刻的甚至是难以磨灭的记忆。“身教胜于言传”,道理正在于此,当他们面对类似的刺激情景时,很容易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反应。
2.教师的思想水平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热心、信心、恒心,高尚的品德修养,最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很大的权威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人类价值、科学价值的认识等,教师的敬业精神、竞争精神及交际能力、抗挫折能力等等,都会以有声的或无声的言语去直接影响学生。
3.教师渊博的知识会征服学生。
这时,学生就会被你横溢的才华、渊博的知识所征服,从而从心理上、情绪上乐意接受你,学习活动会变成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爱学,课堂教学中会一石激起千层浪,使课堂变成学生“能感悟多少,就说多少,发现什么就交流什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引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动因,就象“春雨润物细无声”滋润学生的心田。如果老师的课像和尚念经干巴巴,即使教师磨破嘴皮,不厌其烦地讲述,学生实际上还是不愿听不愿学,只能是事倍功半。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篇6
幼儿园工作繁忙又琐碎,有时候总觉得自己每天忙得像陀螺一样,怎样合理安排能让自己可以“偷懒”呢? 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孩子收拾玩具,边收拾边玩,有的还捣乱,结果把框中的玩撒了一地。看到这样的场景真的让老师很无语,也许我们会过去训斥孩子或干脆自己动手收拾,省得让他们添乱。于是,我们也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动手锻炼的机会,养成了孩子“懒”的行为。其实教师应该把属于孩子的锻炼机会还给孩子,做一个“懒”动手的老师。陈鹤琴说过,帮助孩子最好只用一只手。懒动手,以解放孩子灵巧、能干的双手。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实践,孩子的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如穿脱衣服,在讲清并示范动作要领后,就棵通过训练、比赛,让孩子学会穿脱衣服,可要求孩子互相帮助,实在不行老师再去帮忙。再如生活角把牛奶壶、点心放在合适的位置,让孩子自己动手倒牛奶、拿点心等,这样,不仅促进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而且有效地增进孩子的食欲。老师包办少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就多了,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又如在幼儿游戏时,老师也可懒一些,少准备一些成品,多准备一些半成品,让孩子有更多的想象发挥余地
当然懒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懒动脑。懒动脑,以开发孩子们的脑筋,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思考力。有时,孩子们会有许多的问题提出来,我不急于给他们答案,有时候老师也可以佯装不懂,让孩子去寻找答案。这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爱动脑筋、爱思考的习惯,还可以激发他们探索世界的欲望。所以,老师在适当的时候要懒动脑,把机会留给孩子。让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去寻求答案,如求助别人、作试验、寻找资料等。老师的“懒”是经过设计的。若是“懒”得恰到好处,把锻炼的机会留给孩子,就会造就一个勤孩子、巧孩子,使孩子的多方面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
“懒”字被赋予了太多的贬义意思,致使很多人都不愿意被说“懒”,只是,现在繁重的负担与压力下,我们要聪明的学会“躲懒”,其实不见得能懒掉一些什么,只是多一份乐观的态度罢了。教是为了不教,懒的前提是认真而有智慧地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所以会偷懒的老师是聪明的老师这句话确实说得不错。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篇7
看了这段,很是感动,当时的环境那么恶劣,丰子恺竟能安然无恙地给学生上课,可见其风格是多么的高尚。而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优越,每个教室里都有一套最先进的多媒体软件,在这种环境下,我也要认真努力地去工作。
从今往后,我要做像丰子恺这样一个有毅力、坚强认真的人,有爱心的人,细心关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要走近孩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理解全班每一个孩子的恐惧、悲哀、激动与欢乐。其次还要尊重孩子。要遵循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再者还要信任孩子。肯定和鼓励孩子,要让孩子明白老师已经看到了他的成绩,他会成长的更快。
《热血教师》观后感1000字 篇8
看到《热血教师》结尾的场景:孩子们拥抱着老师欢呼,家长们赞许的掌声,老师激动的微笑,我真的希望我也能成为克拉克这样的教师:凭着自己的热血、自己的不懈努力以及自己的平等热爱每位孩子的心,赢得了所有人的肯定。然而实际上我与克拉克老师相去甚远,虽然我也有着热爱学生的心,一腔的热血,也有不懈的努力,那么我差在哪里了呢?看完电影我反复的思考着,也有了些答案。
一、规则的制定、执行与遵守
作为教师我也总会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则,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课堂规范等等都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每天课后要回家去读读所学英语等等。然而我也知道每个班有很多孩子都没有遵守,面对这样的问题,我总会自我解脱地说他们的语文数学作业都不做,可况是读英语这样非书面的、无法查证的作业呢?然而克拉克老师的做法呢?他非常认真、严格地去执行,绝不迁就,面对莎美卡的插队仍然豪不妥协放松,最为难得的是克拉克老师既不拍桌子也不吹胡子瞪眼睛,而是非常温和但又态度坚决。克拉克老师要求孩子们每次跟他说话或是回答问题都要加上先生,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养成文明的言语行为习惯,习惯的养成更是要抓落实。对于这个规则的执行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个孩子玩擦边球问克拉克老师他的话对不对,而克拉克老师则非常聪明的避而不谈,并指出他的不对的地方时没有说先生。既非常机智地化解了尴尬,又再次地强化了自己的规则,真的是一箭双雕。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原型是美国的优秀教师获得者罗恩克拉克。他最有名的著作《55条基本班规》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对于我们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我觉得最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来执行。其中克拉克教师也身体力行地、以身作则地在遵守他应该做的一些规则,例如:如果你们能安静听课15秒,我就喝一盒巧克力奶这样的约定,以至于把自己喝吐。
二、课堂的灵活、有趣与创造性
一直以来我都深知自己的课堂缺少灵活性,更缺少创造性。克拉克老师就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上了非常棒的一课又一课。首先,为了让孩子把美国历届的总统以及其著名的事件都记住,他独出心裁地把相关的知识点用美国人非常喜欢又擅长的说唱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这其实跟我们现在倡导的跨学科教学,学科间的整合是非常契合的。与我而言简直难于上青天。此外,我深深折服于克拉克老师的全才,他不但担任班主任,还担任数学、语文、历史、物理等等诸多学科。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其次,在克拉克老师肺炎在家休养期间,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州考,而特意想处了用录像授课的方式,他在讲重力时竟然不惜弄脏自己的地面而借助了一个鸡蛋来生动的进行讲解。更难得的是他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到都可以预测到某一个环节某几个孩子会出现的状况,即使是录像课都处处透着幽默与趣味,这样的课有几个孩子能不喜欢呢?
三、孩子的尊重、热爱与善于发现
克拉克老师在面对那么嘲弄、挑衅、鄙视,着自己的那么一群孩子却依然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与信任,相信每个孩子其实都是好的,都可以做得比自己要求的更好。他与孩子们一起跳绳,用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摔倒来将自己融入到孩子其中,表达着自己与他们的平等和热爱。克拉克老师还非常善于发现,面对别人眼中的差生他却能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克拉克老师投其所好,利用胡里奥擅长的玩扑克牌和算筹码的方法来进行数学的学习。而我们普通老师在发现孩子玩扑克牌、筹码早就会全盘否定,抹杀了孩子的那份天赋。他还发现了泰肖恩的艺术天赋,莎美卡的英语天分等等。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 篇9
班主任需保持怎样的心理?
不久前,一个专业机构在某学校选择了三个班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发现其中一个班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达32.5%,比其他两个班高出10多个百分点,测试的8个分量表的得分都高于其他两个班,其中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占到50%.这引起了有关研究人员和学校的注意。经过分析发现,原来这个班的班主任是位非常情绪化的教师,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她常常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迁怒于学生。
近几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我们较强的关注,然而对于班主任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班主任需要保持怎样的心理?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繁琐而富有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现代化的教育向班主任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的高期望、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使班主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如果班主任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倾向。
对学生来讲,他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会被教师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学风格等方面的榜样作用所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因为拥有健康心理的班主任,才能有足够的自信,有明确的目的;才能信赖别人,与人为善;才能重视每一个学生;才能一贯认真备课、准时上课,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这些表现最终会通过班主任的表情、态度、言语和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拥有健康心理的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选择教育方法,设计教育活动,创设良好的班级气氛,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样的班主任也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学校里,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应当是主要的东西,也就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青少年教育者的使命就在于他要跟每一个少年和青年一起,构筑起他的精神生活的大厦。”为此作为这座大厦的建设者和维护者--班主任老师,就需要保持健康的心理。
经典案例
孩子:说笑引来班主任两个巴掌打上脸
昨天上午,小宏没敢去上学而是留在了家里。她向记者讲述了前天下午下课后发生在教室里的一幕。当时小宏正在班里出黑板报,为了看看一班的同学板报出得怎么样,她和另一名同学走进了一班的教室。当时一班的同学已经走了一半。她们和剩下的同学聊了一会儿,后来小宏走到了教室的后面看板报,另一名同学和一名男生闹着玩,弹了男生脑门一下。学生们的吵闹声引来了正在教师办公室的班主任老师,老师走进一班的教室时正好看到了弹脑门的一幕。
看到本班班主任老师进来,小宏吓得一下子蹲在了教室后面的桌子下面,想等老师走了再出来。老师先是严厉地说了和男生打闹的同学,让她马上回到自己班里去。这时,老师发现了小宏的藏身之地,小宏胆怯地站起来,没想到班主任竟然举起右手连续打了她左脸两个耳光。突然发生的一幕让吵闹的一班都静了下来,打完后,老师让小宏赶紧回本班继续出报。小宏说当时她没有哭,回到班里继续出板报。同学们也都没敢说什么。
前天下午5点半前后,小宏和同学们离开了学校,在等车的时候,她开始觉得脸上有些疼,同学告诉她,她左边的脸不仅红而且肿了起来。回到家后,小宏的妈妈立刻发现了女儿的变化,才知道了在学校发生的一幕。小宏的妈妈说:“正在上初中的孩子生性活泼好动,和同学聊天打闹应该是很正常的表现,老师要教育孩子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方式,而不应伸手就打,老师这样做的结果只能给孩子心灵上造成更大的伤害。”
就此事记者采访了北京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王晓春研究员,他表示老师打学生的做法肯定是不对的,老师有这种行为很可能是因为她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对待学生没有更温和更科学的办法。
另外,王晓春研究员还表示由于现在教师的压力都比较大,很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都不好,有调查显示,有心理问题的教师比普通人要多一倍。王研究员说,他非常同情小宏的遭遇,同时,他也呼吁不光要减轻学生压力,也应适当减轻教师的压力。
案例分析
以上案例启示我们班主任在忙着塑造人类灵魂时,别忘记了对自己灵魂的关照,一定要注意保持健康的心理。那么,我们班主任怎样才能保持健康的心理呢?
首先面临当前竞争的社会,我们既要追求又要淡泊名利。我国道家学派的鼻祖庄子的“出世”哲学,即保持一种清洁的精神,对我们来说,也具有借鉴作用。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从事班主任这样一个特殊的清贫的职业,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
班主任要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应该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和感染学生,在“传道”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庄子说过:“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对班主任而言,培养良好的心态,要上升到修养师德高度来认识。我们教育学生要心胸开阔,自己也不要小肚鸡肠;教育学生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己也不要誉喜毁怒;教育学生要全面辩证地看待事物,自己也不要牢骚太盛。总之要“朗如日月,清如水静”.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班主任所面临的精神压力和现实压力在日益增大,在聘任制和合同制背景下,繁重的日常工作、必需的进修学习、个人人际关系及自身家庭内部关系的调试,还有来自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无形压力,很容易使班主任身心俱疲,产生心理问题。而班主任一旦有了问题就不单是自身的问题,因为忧郁、焦虑、愤懑等不良情绪,会使他们的思维出现凝滞,影响教育教学,并将之迁移到学生身上,造成学生的心理疾患。尤其是班主任与学生,与任课教师天天在打交道,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势必影响一大片: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在工作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可以影响到班级学生与老师的情绪。学生往往在学问和修养上都喜欢跟班主任赛跑,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跑在学生前面。“重师首在师自重”,只有班主任自重自爱,才会受到学生的尊重爱戴,进而感化学生,即班主任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帮助学生建立起“人格长城”,使学生从老师身上感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终身受益。
其次,班主任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必须有一颗青春不老的心,使自己的生命丰富多彩,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从知识中获取乐趣。有的老师认为,“人过三十不学艺”,守着“一桶水”,能应付教学就行了。孰不知,久而久之,你的知识就会老化、死板,关键是人如果没有了追求,就变得守旧迂腐,狭隘郁闷。尤其是当今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的要求,更容不得做班主任的有半点懈怠,否则,我们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有愧于班主任这个职业的道德规范。
发展成长不仅是青少年的事,应该也是我们班主任贯穿一生的追求。在做蜡烛照亮别人的同时,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加油,使自己不至于在消耗知识和健康的同时,使自己蜡烛燃尽,变成一个空的躯壳。班主任怎样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呵护好自己的心灵,保持健康的心理,确实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班主任在“传道、受业、解惑”中是为了延续人类的进步与文明,如果一位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成就、桃李满天下,又能不断地学习进步、充实自己,有着良好的精神面貌,若干年以后,当他的学生站在他的面前,依然能目睹他当年的风采,那么这就是当老师最好的境界。
教师说课最需要什么 篇10
内容简介
说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语言艺术;说课,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研活动,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课前预演,它旨在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师把握好说课艺术,需要有四大根基:要有“底气”、有激情、显个性、重创新。本书充分结合了优秀教师说课中丰富的经验,在教师说课前最需要什么、说课时最需要什么、说课后最需要什么,说课创新最需要什么四个方面给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最重要的标准,值得学习和借鉴。
作者简介介绍作者生平,概况,一生中做出的贡献进行阐述等等。
目录
说课前最需要什么
1.教师,你了解说课吗
2.说课,你准备好了吗
3.说课,要有广博的知识做基石
4.吃透教材是说好课的关键
5.要精心准备说课的资料
6.说课要注重你的课堂导言
7.说课设计,需关注你的教学目标
8.说课设计,需要你锤炼说课内容
9.说课设计,要掌握选择教法的艺术
10.有效说课,主线是关键
11.说课稿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12.说好课,心理准备很重要
说课时最需要什么
【《教师最需要的心理学》读后感1000字】推荐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教育爱 (教师随笔)05-26
《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读书笔记10-26
《中国教育最需要的新理念》读后感10-11
教师需要科学的评价05-18
未来教师需要的能力06-12
教师成长需要的平台09-30
教师的工作需要激情07-21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论文10-06
教师培训课程的开发需要机制保障09-29
教师也需要关爱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