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残雪》歌词

2024-11-12

《断桥残雪》歌词(精选8篇)

《断桥残雪》歌词 篇1

《断桥残雪》歌词

《断桥残雪》是由许嵩(Vae)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它是许嵩早期的一首歌,在网络上流传极广。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首歌的歌词吧。

寻不到花的`折翼枯叶蝶

永远也看不见凋谢

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

读不懂塞北的荒野

梅开时节因寂寞而缠绵

春归后又很快湮灭

独留我赏烟花飞满天

摇曳后就随风飘远

断桥是否下过雪

我望着湖面

水中寒月如雪

指尖轻点融解

断桥是否下过雪

又想起你的脸

若是无缘再见

白堤柳帘垂泪好几遍

寻不到花的折翼枯叶蝶

永远也看不见凋谢

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

读不懂塞北的荒野

梅开时节因寂寞而缠绵

春归后又很快湮灭

独留我赏烟花飞满天

摇曳后就随风飘远

断桥是否下过雪

我望着湖面

水中寒月如雪

指尖轻点融解

断桥是否下过雪

又想起你的脸

若是无缘再见

白堤柳帘垂泪好几遍

作文 断桥残雪 篇2

四季过去了又是四季

我把酸甜苦辣

代入方程

代入一行迷茫的岁月

计算是在跋涉中

进行的

设想是在失败后

开始的

在一张张草稿纸上

走了一年又一年

多少年后

我找到了答案

它不是简单的数字

而是演算的过程

一个断桥残雪的日子

偶尔回忆着这首歌

今天一天你没理我

心情变得超级糟糕

我真的没想跟你吵

请你把坏情绪 统统都忘掉

我对着电脑傻傻笑

看聊天记录多美好

突然间神马都变了

让我接受不了

我想我不够好

总让你眼泪掉

你打我骂我就是不要拉黑掉

都是我不够好

能不能全忘掉

你不理我的日子我总睡不好

断桥残雪优秀作文 篇3

我认为,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和相处已久的人分别了。但是,这也是人生的必修课,是每个人都必须体验的环节。我厌倦了那种相识有分别的感受。在寒冷的冬季,我独自一人坐在书桌前,双手托着下巴冥思苦想:这个世界为什么要那么残忍呢?争斗是一场肮脏的游戏,而我,也已经厌倦了当这场肮脏游戏的指挥者――肮脏的玩家。战争没有赢家,只有失败者。望着窗前的丝丝细雨,指尖轻触那冰冷的“铁窗”。心情越发惆怅了。可是,此时此刻,又剩下多少人你在毕业前这样思念校园里的一景一物呢?又有多少个人能这样地思考“离别”这个话题呢?

我看着那挂在墙上那滴滴嗒嗒走动的时钟,第一次这样深刻的认识到时间走的速度是如此之快;第一次觉的时间来去匆匆,稍纵即逝:第一次有朱自清那种对时间的感受。望着钟上那三个人血无情的血衣战士,我无奈的摇了摇头,但我深深的知道,我人生中的第一个离别马上就要到来了——那就是和相处了六年之久的师生学校告别。有的人可能认为小学的毕业典礼代表着的是一种解脱,一种欢乐。恰恰相反,我认为这代表着死亡,是一次葬礼,而被埋葬在那红红的玫瑰花下的人则是那留恋不舍的灵魂,是那还没毕业的小学生。而出席这场葬礼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毕业之后,成熟的自己。面对着这场玫瑰花的葬礼,无奈和期待的情绪一起涌上了心头,眼睛也不知不觉的湿润了,再也忍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不知怎么的,我不禁双手麻痹,不能动弹,只好强忍着痛苦眼睁睁地看着这六年来玫瑰花的过去。百感交集,无数的声音绘成一支美妙而略带伤感的交响曲――断桥残雪。

如今,我每天清晨都会去看看镜子里的自己,看看是否依旧憔悴。而唯一的疗伤方法却只是每天早出晚归,多看几眼同学老师,多在校园里徘徊一番。

西湖断桥残雪的导游词 篇4

游客们,那座突出湖面的水泥平台的重檐亭子已展现我们眼前,这座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的建筑,名叫平湖秋月。它是白堤的起点,也是杭州的三大赏月胜地之一。历史上杭州人中秋赏月有三大去处:湖中首推三岛之一的三潭印月,山上应是凤凰山坡的月岩景点,至于岸边,就数这月白风清、水天共碧的平湖秋月了!“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游览长堤就是这条白堤。当船驶到这里,西湖最秀丽的风光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瞧!堤上两边各有一行杨柳、碧桃,特别是在奏,柳线泛绿、桃树嫣红,一片桃红柳绿的景色,游人到此,仿佛如临仙境。白堤原名“白沙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著称。白堤中间的这座桥叫锦带桥,以前是座木桥,名中“涵碧桥”,如今更名为石拱桥。在白堤的尽头,到了断桥,全长1公里的白堤就由此而“断”了。 这里就是西湖中最大岛“三潭印月”,也叫小瀛州。这是一个“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湖上花园。供人们参观。因此,西湖不仅是杭州的明珠,更是东方的明珠,世界的明珠。

那么,在游览的时候,请各位游客注意:一、不要走散;二、不要乱扔垃圾;三、不要单独行动;四、要注意安全;五、不要乱买东西,以免上当。

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旅程就要结束了,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美丽的杭州西湖和导游__永远恭候您的光临!

断桥不断,残雪未残 篇5

面前的她,眼中射出愤怒的目光—更多的是轻视。她斜着眼看着我,在我脸上搜寻着什么。

我噙着泪,艰难的大吼着:

“绝交就绝交,没谁想和你做朋友!”

语毕,我麻利的转过身,飞快的“逃离”了她的视线。脸颊上晶莹的露珠,破碎在风中,被风带向远方……

没想到,三年时间所搭建成的,近乎无坚不摧的友谊之桥,仅仅因为一次误会,阻断了彼此间的道路。

接连几天,我听课总是心不在焉,下课了,也总是孤独一人。几天下来,总是郁郁寡欢,无精打采。

她好像也是,老师问了她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她竟然没有回答上来。

直到那一次——

“有水吗?借点儿吧……”

体育课后,我拎着空落落的杯子,四处“走访”着。喉咙中,似火一般燃烧着。我扯着嗓子,用嘶哑的声音问:

“同志,有水吗?”

但回答的,总是干脆的“没有”,或无奈的双手一摊。

我无意中看见了她,她也在看着我。我迅速收回目光,坐在座位上。

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她大步流星的走到我面前,却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她裂开嘴,断断续续的问:

“要……水吗?我……可以……给你。”

说罢,便提起手中粉红色水杯,晃了晃杯中不多的水。

我疑惑的问:“那你喝什么啊?”

“我还有水。”

回答的干脆利落,她干脆利落的把水杯放在我桌上,又如来时一般,大步流星的回到座位上。

夕阳染红了天边的云彩。长龙般的队伍,徐徐走出了校门。我追上前面背双肩背包的影子,将粉红色的水杯递给她。

于是。我们互相笑笑,向前方走去。

夕阳,拉长了我们的影子。牵着的双手,就像桥一般。我禁不住想起了“断桥残雪。”其实友谊之桥难免会脱落砖瓦,岌岌可危,但只要用心修复,“断桥”也就不会“断”了。

断桥简介 篇6

一、断桥镇概况断桥镇位于关岭县东南,东临黄果树风景区,南与镇宁县相接,320国道和214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镇10个村54个自然寨84个村民组,农户3100户,农业人口13010人,国土面积 7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664.8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人均收入2594元。全镇处于打邦河 腹地,平均海拔668米,年平均气温18.2℃,降雨量1212毫米,无霜期329天,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素有“天然温室”之称,是我省有名的两大早熟蔬菜基地之一。主要农产品有早蔬、水果、煳辣椒加工及生猪养殖等。早蔬种植始于1981年,1987年反季节蔬菜种植取得成功,现蔬菜种植品种有西红柿、瓜豆类、辣椒等近30个品种,种植面积达5800余亩,年产值约6000万元。水果类有桃、李、柑橘、枇杷等10余种。地方特色产业—柴火糊辣椒加工始于2003年,经营户由原来的2户发展 到目前的近70户,日均销量7000余斤,年产值近4000万元。

二、断桥信用镇创建历程

截止2009年12月31日,断桥信用社有职工8人,各项存款余额2658.5万元,较年初增加584.4万元,同比多增71.1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827.72万元,各项收入224.15万元,同比多收43.6万元。对辖区农户建档评级工作始于2005年,2006年全面铺开,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开展宣传动员、调查建档、适时年审等工作,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基础,方便广大农户贷款搞活生产,加快了镇域经济的发展,社会信用环境明显改善。2009年初,县、镇两级政府及信用社即着手信用镇的创建工作,分别成立了信用村(组)、信用镇评定工作领导小组。于2008年7月29日召开启动会、8月4日召开全镇村两委动员大会,镇、村两委干部及信用社人员按照“进村入户八件事”的标准召开群众会,抓好宣传动员。至2009年末,共创建信用组68个,占全镇行政组的81%,信用村8个,占全镇行政村的80%。根据《贵州省农村信用社信用乡(镇)、信用村(组)评定及管理办法(暂行)》的规定,经断桥镇信用村(组)评定领导小组申请,关岭县信用乡(镇)评定领导小组初评申报,安顺办事处验收并报省联社备案核查后,授予关岭自治县断桥镇“信用镇”称号。

断桥导游词 篇7

丹东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历史老人,凭吊和铭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现在,鸭绿江断桥是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把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

丹东与北韩隔鸭绿江相望,与对面的新义州可谓是一衣带水。是旅游观光好景点了。每天到断桥的游人很多。顾名思义,断桥就是一座断了的桥梁。这座连接中朝两国的交通大动脉是钢铁骨架结构。这里,没有西湖断桥白素贞与许仙的浪漫;这里,记载着中华民族的耻辱与不屈。现在,断桥已经成为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沿着铁桥向河心走去,跨过四孔残桥便走到了断桥的尽头,也就是说到了国界。对方是光秃秃的几个嵌满弹洞的青石砌的桥墩子,形影相吊,凄惨惨的矗立在江的一侧。再往远看,隐隐约约见到一座二层楼房,那便是北韩的重要城市新义州了。断桥的左侧,还有一座桥连接着两国,一列火车恰好从朝方驰过,奇怪的是只挂着两节车厢,而且窗户布帘都拉的严严实实,看不见里面的情形。与国内繁忙的铁路运输相比,这条交通线显得非常沉闷,冷落,孤寂。

断桥我方一侧桥身漆为浅蓝色,意为不忘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祈盼和维护世界和平。桥头上方曲弦式钢梁正中悬挂着一块紫铜巨匾,上书“鸭绿江断桥”五个金色大字。断桥上的钢轨静静地卧着,斑斑铁锈似乎在向我们讲述着当年一群优秀的中华儿女是怎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踏着它的身躯走向江对岸的。桥上成千上万处弹痕,像一只只眼睛,见证着恨与爱的.硝烟,见证着血与火的凝练。

下了大桥,有游艇兜揽生意,可以乘船游览鸭绿江风光,还可以从江上近距离观望北韩。我们乘船来到江心,一江碧水,绿的发沉,江流滚滚,溅在船舷上,飞起雪白的浪花,爽人心骨。

在游船上看断桥,中国一侧就像一条独臂,而北韩一测的几座桥墩则像残留的几颗牙齿,全然没了唇齿相依的感觉。

水无声。江水有情。江水是一样的。江的左右两岸却是两道截然不同的风景,一侧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侧是“萧瑟秋风今又是”。

江的左侧是丹东市,群山叠翠,绿树成荫,危楼广厦,接天摩云,车水马龙,花木扶疏,景色殊美。熙熙攘攘的行人穿红戴绿,像一道五彩缤纷的河流在大街上流淌。喝鸭绿江水长大的丹东姑娘们,身着短衣长裙,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和情侣在江岸边的凉棚下啜着茶,聊着天,咬着冰淇淋,优哉悠哉,给这座英雄城市带来不尽的青春活力。

江的右侧是北韩的新义州。游船尽量靠近了北韩一方的江岸,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兄弟国家的境况。新义州淹映在一片稀疏的绿荫之中,隐约只能看到露出树梢的几幢起脊的红瓦屋顶,唯一引人瞩目的是那几丛粉红色的花木。

丹东断桥导游词2丹东鸭绿江断桥位于丹东鸭绿江大桥南侧,是日本殖民统治的遗迹,该桥1910月建成,是一座12孔开闭式大桥,1950年11月至1951年2月被美军炸断。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保留至今,成为援朝战争的历史见证,1993年鸭绿江断桥被重新维修开发利用。

桥上现有原桥旋转及炸断处观赏台各一处,炮楼一个,桥史话展板30块。游客参观断桥,不仅能了解断桥历史,观看中朝两岸风光,更能激发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6月,鸭绿江断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8月,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

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历史老人,凭吊和铭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绩。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飞翔的群群白鸽,把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令人深受教育。

丹东断桥导游词3丹东鸭绿江断桥该桥原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总长944。2米,宽11米,最初由日本驻北韩总督府铁道局于195月鸭绿江断桥动工建设,连接北韩平安北道新义州与中国安东(今丹东),次年10月竣工通车。[1]为便于超高船舶通行,中方一侧在第四孔处架设旋转式“开闭梁”,以四号墩为轴可旋转90°。该桥为鸭绿江上的第一座桥梁,1943年4月日本在此桥上游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桥(今中朝友谊桥),此桥被改为公路桥。

北韩战争期间,由于该桥作为中方支援北韩前线的交通大动脉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1950年11月8日至14日美军多次派出轰炸机轰炸,大桥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钢梁落入水中,并有三座桥墩被炸塌。战后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一直保留,被习惯上称为“断桥”(1992年曾改名为”端桥”,年后恢复),而朝方一侧则把所属六孔和中方剩余两孔残桥拆除,仅存桥墩。

断桥传说散文 篇8

我的家乡在大山深处,十二岁之前我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山脚下的学校。我喜欢上学胜过一切,用洁白石灰刷过的三层楼房好似华丽的宫殿,用水泥铺过的操场好似童话里的乐园,还有那昼夜不息的小河好似一曲优美的赞歌。就是这样一个堪称天堂的地方,陪我走过了无数个春秋。

六岁那年,我去学校直接读一年级,由于山高路远,只能住校。学校没有食堂,我们每个人都要买一个半圆的铁盒子,买一袋生米,自己下河去淘米,再把铁盒放在一个大窑子里去,等到饭点去取,菜都是自带的咸菜,汤是有专门的阿姨烧的,每天都是一大锅酸菜土豆丝汤一角钱一勺子。我从小就挑食,不爱吃咸菜,整日都是饥肠辘辘的。

同桌大概常听见我的肚子咕咕叫,有一天,他问:“你是没有咸菜了还是没有米了?”我很是尴尬地说:“我多着呢……我只是吃不了咸菜,也不爱光吃白米饭,只能多打两勺子汤喝。”他不可思议地盯着我,好一会儿,他说:“今天吃了晚饭,我们一起去淘米吧!”

那天,淘米的时候,我看着同桌慢慢地走向桥下,桥下的水很急也很深,水很快就淹上了他的脖颈,这时所有的同学都发现了他,惊叫不已,高声呼救。只见一个光一样的影子闪现过去,把他从水中拽了回来,也就在那个瞬间他的饭盒漂走了。我们所有的人都站在河边上看着老师把他提回来,放在地上狠狠地批评。他低着头时不时看一眼我。

“你是不是也嫌水脏,可那边水太深了,我有一次差点被冲走了。”我对他说。

“对不起,我其实是想抓只鱼给你,放只鱼在里面蒸着就不是白米饭了,说不定你肚子就不会叫啦,其实我是会游泳的……”他说。

“我不吃没有解剖的白水鱼……你没饭盒了怎么吃饭,嗯……我们一起吃吧!其实我奶奶做的咸菜特别好吃。”

那周,我们就一直共用一个饭盒,从一个人的肚子咕咕叫变成两个人的肚子咕咕叫。到星期五的时候,本来是激动不已回家的日子。可老天却偏偏下起了倾盆大雨,河里的水涨得特别快,不一会儿就淹上了操场,发出轰轰隆隆地咆哮声。学校见此情景只准有家长来接的同学走,我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已过七十,翻山越岭接我实在是难事。眼看着同学们都被领走了,我只能在老师的办公室急得落泪。

“老师,她离我们家很近,我妈妈愿意带她一起回家。”我的同桌拉着他的`妈妈一同出现在办公室。

老师看看我又看看他们母子,摇摇头笑着说:“你们哪位同学住哪里我难道还不清楚吗?恐怕是南辕北辙吧!”

同桌妈妈说:“这么小的孩子就一直离开家,好不容易放假……要不我把她送回去或者去我们家都行。”

我不想去任何人家里,我想爷爷奶奶,就想回自己家,而且我向来都一个人回家的,只是这雨是不比寻常的大,老师死活不让我走。我越想越着急,禁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那天的天似乎要跟我作对,我越着急,雨下得越大,电闪雷鸣,轰轰隆隆的,仿佛天要塌了似的。老师似乎也心慌了,说:“x妈妈,走吧!走吧!我来送她。”

我听着能回家了,立马破涕为笑,和同桌一起奔跑起来。老师和他妈妈在后面不停地喊我们慢点,慢点!可放假了我们并不害怕老师,一股劲地跑,一口气跑过了石拱桥。

正当我们回头看他们的时候,一声巨响,伴随着惊雷,震天动地,百年石拱桥竟然轰然倒塌。当时河两岸的人都吓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我们才反应过来,他的妈妈和老师应该正在过桥,我们拼命的呼喊着:“老师!妈妈!”回答我们的只有雨声,雷声,还有划破天际的闪电。

我的同桌大概是因哭喊的太过激烈而晕倒,那时我没有能背起他的力量,我只能把他的头放在书包上,给他撑着伞,希望有人来救我们。

记得,雨过天晴,我们被救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那时候我们已经在医院了。幸运的是老师和同桌的妈妈都还没走向桥中央,只是受了伤。

据大人们说,那是守护山里的蛟龙要成神了,蛟龙藏在有灵气的山里面,每两百年走一次,它每走一步,河里的水就要上涨一丈,为防止灾害,雷公和电母就要压制着它,它走过的地方凡是比它年轻的桥全会垮塌。当蛟龙走入大海要绕海底的磨盘绕三圈,绕不满的皆不能成仙。

上一篇:展会策划书的写作解读下一篇:监理汇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