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教学检查(精选10篇)
日常教学检查 篇1
学院日常教学检查实施办法
〈讨论稿〉
第一条为严格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秩序和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检查、督导和评估教学工作,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强化教学人员的工作责任感,特制定本日常教学检查实施细则。
第二条学期初成立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务处相关人员以及系主任、教学秘书组成的日常教学检查小组,检查小组要对教学、教材、学生出勤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和其他与教学有关的事项进行检查,并制定出小组成员轮流值班表,制定出学期日常教学检查工作计划和日常教学检查相关表格。
第三条教学检查按检查时间分可分为每学期开学初、上课前检查、期中、期末检查四个阶段,检查方式可以是全面检查、随机抽样检查或者专项检查。上课前检查主要包括课表、教师、学生、教材、教学设备、设施的到位落实情况。
第四条日常教学检查以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院领导、院教学督导团成员、教务处、团学工作部、各系秘书、辅导员、学生信息员均作为日常教学检查的成员,实施对日常教学秩序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五条开学初期检查在每学期的第二周进行。主要检查教材、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实施细则、多种媒体教材的到位情况,以及教师、教学设备、设施配备与教学安排的落实情况。
第六条期中教学检查在每学期的第十一周进行。主要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效果,教学效果,多种媒体资源的应用状况与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状况与效果,教学各环节包括自主学习、辅导答疑、平时作业、实践(实验)、期中测试的落实情况,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利用情况等。
第七条期末教学检查在每学期的第18周进行。主要检查形成性考核的执行情况,期末辅导答疑、复习的组织情况,期中教学检查后的整改情况。检查的方法主要有听汇报,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听课评课,看教学与实验现场,看作业、看教案等。
第八条教务、教学部门应建立教学检查档案,记录检查的情况和相关的意见、建议,记录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处理结果,收集整理检查的原始材料及检查结果。
第九条每次检查结束后,教务、教学部门应将检查结果,包括发现的经验,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等向学院写出汇报材料,同时将检查情况向全院通报。检查中对于存在问题的情况要张榜通报批评,达到教学事故的,应按照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条具体实施细则:
一、教材选购、发放情况检查
1、检查学生购买教材以及教材发放落实情况
二、教师到课情况检查
1、检查上课教师是否按时到达上课地点,如果办理了正常的调、停课手续,是否提前通知学生;
2、任课教师是否迟到、拖堂、早退、旷教,上课过程中是否擅自离开离课堂,是否擅自调课
三、学生出勤情况检查
1、检查学生是否提前做好上课准备,是否在预备铃后到达上课地点
2、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是否有迟到、早退、旷课现象
四、课堂教学情况检查
1、检查学生是否在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学习
2、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文件,包括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参考书、课件等,以及教学进度表的执行情况。
3、检查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课程的兴
趣和教师授课的满意度等。
4、检查任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进情况。
5、检查教师和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情况。
6、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上课出勤率,完成作业的质量,学习兴趣,晚自习出勤率等。
7、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情况。
五、教师教学质量检查
1、检查任课老师是否熟悉所教内容,概念是否准确,条理是否清楚,方法是否得当
2、检查任课老师的口头表达能力,板书设计情况
3、检查教师的教案编写是否规范
4、检查任课老师是否重点突出,是否能够讲清难点
二○○七年八月十七日
日常教学检查 篇2
在发电厂中, 运行中发电机组的碳刷如果维护和使用不当将造成事故降负荷、停机, 甚至造成发电机着火、设备损坏。
2 发电机碳刷结构原理
2.1 电刷基本结构
电刷是将励磁电流通入高速旋转的转子的关键部件。发电机采用了盒式刷握结构, 每次可取下一组电刷。电刷采用天然石墨材料粘结制成, 有较低的磨擦系数和一定的自润滑作用。每个电刷带有两根柔性的铜引线 (即刷辫) 。采用恒压式盘簧作为电刷加压弹簧, 从而在电刷长度达到其磨损极限之前不必调整弹簧压力, 恒压式盘簧恒定地将压力施加在电刷中心上。刷架采用左右分瓣把合结构, 由导电环、刷座及风罩等部件组成, 对地绝缘。
由图1看出:
2.2 电刷的更换
正常操作条件下的电刷磨损量在1000小时后为10-15mm, 当电刷长度达到接近磨损极限时, 电刷软导线便处于几乎完全伸长的状态。在每把电刷上都标有一条磨损极限, 如果电刷磨损超过这条线, 将不能继续使用, 需进行更换。
3 碳刷巡视检查要点
每班巡视碳刷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目视检查碳刷无冒火现象, 刷辫完整、无变色, 刷架无积垢, 滑环进风孔无堵塞, 碳刷磨损不过短, 碳刷顶端低于刷握顶端3mm的碳刷应更换。用手上下轻拉碳刷刷辫, 碳刷在刷盒内滑动自如、无卡涩现象, 碳刷与刷盒间应有0.1-0.2mm的间隙, 不能过大否则引起抖动, 过小会由于碳刷受热膨胀则将碳刷卡死在刷盒内。碳刷弹簧无过热疲劳、弹力下降、检查其压力正常, 各碳刷压力均匀, 其差别不超过10%, 如发现压力明显减小的应及时更换。接触集电环碳刷时, 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垫上, 穿工作服, 把上衣扎在裤子里并扎好袖口, 禁止戴手套工作, 严禁同时碰触两极的带电部分, 使用工具必须绝缘良好。励磁系统有一点接地时, 不允许在励磁回路上更换碳刷。一次更换发电机单极碳刷的数量不超过单极总数的10%。更换碳刷时必须使用同一型号的碳刷, 更换时要进行研磨, 并且接触面应大于碳刷截面的80%。刷握与与集电环表面间隙调整为2~3mm, 要注意安装时一定要等距。角度应按发电机设计的角度安装。我公司使用National 634-32*25*100天然石墨碳刷 (2*64块) , 碳刷截面为8cm2, 电流密度为10A/cm2, 即每块碳刷载流量为80A。如果发电机励磁电流为3072A, 则每块碳刷平均电流应为48A, 用直流钳形表测试, 应在±10%范围内, 否则需对碳刷压力进行调整。碳刷上的压力:施于碳刷上面的压力应适当、均匀, 实践证明施压的大小对发电机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压力过低容易产生火花, 压力过大则机械摩擦增大, 同时温度也跟着增加, 这样会降低氧化膜的电阻, 进而降低了整流性。另外压力不均匀也会导致电流分配不均。用红外成像仪及测温枪测试碳刷及集电环的温度, 集电环温度不能超过120℃, 当大于90℃时, 应分析原因, 对其检查。
4 集电环极性需互换的原因
对于大型发电机要求周期性地 (一般一年一次) 更换正负极, 以保持两集电极磨损量的平衡。现在大多数大型发电机现均存在励磁回路无法调换极性的问题, 使发电机在运行中负极碳刷电流分配偏差较大, 且碳刷架采用恒压弹簧方式, 不能人为调整电流, 极易造成滑环一个极磨损严重或出现环状沟槽, 长时间使用会引起碳刷跳动、打火甚至造成环火烧毁滑环, 减少了滑环的使用寿命。因此运行一段时间要对发电机的极性进行调换, 保证滑环两极磨损均匀延长滑环的使用寿命。时间安排在A、C级检修或停机时更换集电环极性来达到调换极性的作用。碳刷和滑环的磨损有两种, 一是纯机械磨损。二是在电流作用下的电气磨损和机械磨损。由于电流通过碳刷和滑环的接触, 而且直接传导部位不变, 电流密度又很大会使一些点温度升高, 并使极面融化、脱落使金属变成“金属蒸汽”, 此为电气磨损的表现。由于极性不同摩擦分为“阳极蒸发”和“阴极粉化”。由于这种作用和电流方向不同也会出现极性差别:当电流由碳刷流向滑环时, 碳刷为正极滑环为负极, 结果是碳刷上发生微小的阳极蒸发, 碳粒、石墨离子移动到滑环表面, 此时碳刷有电气磨损, 滑环表面有轻微的阴极粉化并附着碳粒、石墨成为润滑、光泽的镜面, 由于滑环表面光滑机械磨损较小。当电流由滑环流向碳刷时, 碳刷为负极滑环为正极, 则结果是表面产生阴极粉化, 电气磨损小, 滑环表面发生阳极蒸发, 大量金属蒸发, 使滑环表面受损严重, 同时这些粒子极易附着于碳刷接触面上, 这会使换向器表面磨损严重, 出现条痕, 使滑环表面粗糙, 成金属光亮, 面间机械磨损加大。即当碳刷为正极时, 碳刷电气磨损大, 机械磨损轻微, 滑环的电气磨损和机械磨损都很小;当碳刷为负极时, 碳刷电气磨损小, 机械磨损大, 滑环的电气磨损和机械磨损都很大;因此运行一段时间要对发电机的极性进行调换, 保证滑环两极磨损均匀延长滑环的使用寿命。时间安排在A、C级检修或停机时更换集电环极性来达到调换极性的作用。改造部位应根据现场情况选在励磁柜、发电机出口处。
5 导致碳刷故障的因素
电磁因素:无功或励磁电流调整时, 碳刷的火花有明显变化。在励磁机换向时, 碳刷与换向片接触不良, 接触电阻过大;整流子或滑环的氧化膜薄厚不均匀, 引起碳刷电流分布不平衡;或者负载突然变化, 以及突发的短路导致换向片间的电压分布异常;机组过载和不平衡;碳刷选型不合理, 碳刷间距不等;碳刷质量问题等等。
机械因素:换向器中心不正, 转子不平衡;机组振动大;换向片间绝缘凸出或换向片凸出;碳刷接触面研磨不光滑, 或换向器表面粗糙而造成接触不良;换向器表面不清洁;各个换向极下气隙不等;碳刷上弹簧压力不均匀或大小不适宜;碳刷在刷握里太松而发生跳动, 或太紧了碳刷在刷握里卡住了等。机组运转速度降低或震动改善, 火花将减少。
关于异步电动机的日常检查测量 篇3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声音;异味;发热
异步电动机是工业化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运行中由于输入电压电流和频率的变化以及摩擦、振动、绝缘老化等原因不可避免的要发生故障。有些故障若能及时检查、发现和排除就能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否则将直接影响通用变频器、变压器以及其他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继而引发电器故障,甚至损坏。对于异步电动机的日常维护检查,主要靠听声音,嗅觉和手感等来判断其是否有异常现象存在,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
通过异步电动机运行时的声音变化,可以判断出现的异常或故障的类型,进而找到故障点。如果异步电动机运行时声音是均匀的“嗡嗡”声,没有变化,则这就是一种正常的声音;如果运行时声音变为粗的“嗡嗡”声,并且伴有尖锐的啸叫“咝咝”声,这就是故障的先兆,应考虑定子铁芯是否松动,观察冷却风扇是否正常、转子轴承是否松动等。如果定子铁芯松动,会产生较大的电磁噪声,这是由于电动机在运行中的振动、温度变化、铁芯固定螺栓变形、硅钢片松动等原因造成的,如不及时排除故障,会造成电机过电流,过热等故障,时间过长的话最终会烧毁电机;如果是转子侧发出的噪声,“咝咝”金属摩擦声,一般是由于轴承缺油干摩擦所致,应拆开轴承添润滑脂剂等。“嘎吱嘎吱”摩擦声,一般是由于轴承内滚珠的不规则运行所导致的,它与轴承的间隙,润滑脂状态及滚珠磨损有关,“鸣鸣”闷声,一般是由于冷却风扇异常产生的,这是由于电动机在变速情况下,加之转子不同心所造成的,轻者可以继续使用,重者应拆开检查和修理。在电动机运行中,除可在较远处听电动机的运行声音外(有时在近处不一定能分辨清楚),必要时可用长杆螺丝刀的刀端轻触在电动机外壳或轴承盖上,另一端子贴在耳朵上,就可以听到电动机内部的声音变化,不同部位,不同故障,不同声音。
电动机在正常运行中是没有异味的,但是如果电动机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对于新电动机就会嗅到绝缘物发出的异味,当电动机达到额定运行状态时,其温度也逐渐上升到某一稳定值而不再上升,这时可用点温度计测量电动机的温度,而对于运行中的电动机,由于无法直接测出绕组的实际温度,只能间接测出机壳外表温度(即吊环内的温度)测量方法是将点温计的测量球体用锡纸包缠后(使用点温计的测量球体能与孔内四周接触)插入电动机吊环孔内,然后用棉丝将孔封严,此时点温计测得的温度比电动机绕组中最热点的约低10左右,故把所测得的温度加上10,再见去环境温度即为电动机实际温升。也可以用电阻法测量,利用导体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原理来进行测量,只要分别测出电动机某相绕组组的冷态和热态电阻,就可算出电动机的平均温升:。式中t1是电动机某相绕组冷态温度,;t2是电动机某相绕组热态温度,;t0是环境温度;R1是电动机某相绕组冷态电阻,欧姆;电动机各部位最高允许温升见表一,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升(额定温升)与绝缘等级的关系见表一。
电动机发热反应是最敏感的部位是定子绕组绝缘,每种绝缘材料只能承受一定的温度,超过自身允许的温度,就会加速绝缘老化,缩短电动机使用寿命,而且还可能因绝缘损坏引发各种事故,因此电动机过热故障的检查,检测和保护,对于降低事故率和减少事故损伤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电动机使用场所与环境温度的不同,常采用温升来表明电动绝缘材料实际耐热程度的强弱。所谓电动机的额定温升,是指在设计规定的环境温度(+40)下,电动机绕线组的最高允许温升,它取决于绕组绝缘等级。电动机的绝缘等级是表示电动机绕组所用的绝缘材料能够耐受温度极限的等级。
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如果没有以上异常现象,例行巡视时如果没有测温仪器,还应利用手背(注意,一定不要用手掌)触试电动机的外壳温度较正常时偏高,就应该考虑查明原因,如查看负载电流,端电压及谐波含量等,然后针对原因排除故障。电动机机壳表面温度与手感关系见表三。
电动机在启动过程中,如果启动转矩小或者不能启动,启动电流大,电流不平衡,并发出不正常的声音,有时发出强烈的噪声,应检查三相电源(如闸刀开关、低压断路器、接触器等及电动机进线端子)是否有断线,造成缺相启动;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检查电动机是否同心,轴承是否磨损、机械连轴部分是否有卡住现象等;检查电动机定子绕组接线是否正确;检查定子绕组对地绝缘是否降低、是否有匝间短路、断线及转子的完好情况。还应检查是否有非正常的振动,振动通常是轴承磨损、转子不同心等或被拖动的机械造成的,这些故障若能及时检查、发现和排除,一般是能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的。
对于一些重要的生产设备或生产维修后需要进一步检查,通常要检验旋转方向、转轴与传动链部件承受的应力等,通过调节在满足生产工艺的前提下,尽可能在几种变化速度下运行一段时间,然后再投入正常运行,这是减少机械和电气故障的最好方法。
通过以上几种日常检查方法,在工作中准确地掌握电动机的异常存在,并进一步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延长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并节省大量的费用。
参考文献
车间日常检查制度 篇4
目的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
为,以确保员工人身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的日常进行。
要求各班组长每天不低于四次按照检查项目进行认真检查,查出不符合项,将有关异常情况、巡检
次数及巡检时间填写在交接班记录上予以说明,班组员工随时进行自身岗位检查。对查出问题及时处理,暂时无法处理的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立即向车间主任及生产经理汇报。检查项目
一、人员
1班组员工是否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衣、帽、鞋)
2操作人员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否按工艺指标进行规范操作
3操作人员是否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是否有不会使用消防灭火器的人员
4有无酒后上班;有无嬉戏、打闹、饮食、看杂志小说等
5有无睡岗、长时间不在操作岗位等
6有无攀坐或依靠机械、电器、设备等不安全位置
7有无在上班时间长期打电话聊天、玩手机
二、设备
1车间设备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温度、压力、流量等是否在范围之内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安全阀等安全附件是否完好、准确
3储罐设备等应无裂纹和渗漏,无跑、冒、滴、漏和腐蚀、锈蚀现象
4管道应无裂纹和渗漏,管道应保持畅通,密封良好,无跑、冒、滴、漏和腐蚀现象
5设备阀门开关是否灵活,是否有开关不到位、过紧、过松响动、内漏外流、腐蚀、堵塞等情况 6运转设备的基础牢固情况、运转及润滑情况,各运转部件是否有异常响声,如搅拌转动、真空泵声音等是否正常,设备及管线是否有震动; 温度、压力、阻力、流量等是否在范围之内,液位指示是否准确
7运转的电器设备(如移动泵、各设备上的电机)电机声音是否增大、振动是否增强,保护接地是否牢靠,电机及轴承温度是否升高、电机及电器元件是否有火花及异常声音、气味
三、环境
1车间内外是否清洁、有序、各种通道是否畅通无阻
2平台、护栏、楼梯是否整洁、干燥、完好无损
2各种安全标志是否完整、清晰
3通风设施设备是否良好
4车间照明灯具是否完好
5原料、成品、待检品是否摆放在规定区域,是否整齐、平稳
6车间使用的工器具,工具箱等是否摆放整齐、平稳,7作业场所地面是否平整、无积水、无积液、无垃圾杂物、无障碍物、无绊脚物等
8垃圾桶是否每日下班前清理
9固体垃圾场是否打扫干净整洁
10门窗是否有破损;窗户玻璃是否完整、有无缺少破损
相关记录
煤矿隐患日常检查制度 篇5
为加强矿井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力度,有效消除矿井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堵塞漏洞,减少不安全因素,夯实安全基础,使安全检查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其现场监督检查作用,不断提高矿井本质安全化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安全日检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安全副矿长
成员:其它矿领导、安全、生产、机电、通防、达标负责人。
安全日检办公室设安全科,负责各专项检查组的资材收集、归档,隐患督促整改。
二、专项检查内容
日常检查是由分管领导及其职能部门人员轮流对现场进行经常性、不间断的巡回安全检查。日常检查的项目包括:班安全常态检查、一通三防专项检查、防排水专项检查、防治水专项检查、供电专项检查、机运专项检查、全井隐患专项排查、外部漏风专项检查、安全质量达标检查、安全确认专项检查、火药放炮专项检查、质量班评估反考核检查、顶板专项检查、预防性气体检测、“六大系统”专项检查等。
三、日常安全检查职责
1、安全科:负责班安全常态检查、各检查组检查排班、日检表、隐患整改通知单收集、归档、隐患整改督查、考核、公示,材料汇报。
2、生产、机电科、达标、通防办:负责组织各专项检查组人员,明确检查重点,收集检查内容、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通报隐患内容,明确隐患整改跟踪督查人、反馈隐患整改进度、建立检查内容台账。
四、操作流程
专项检查组→隐患表→调度会通报(提出整改意见、明确隐患整改跟踪督查人(主管科室)→领导签字→检查组(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建立台账)→整改队组接收(未整改的调度会说明情况,制定措施,再次整改)→安全科(归档、督查整改落实情况、考核公示、汇报)
五、相关要求
1、每次检查前,所有检查人员都要认真做好准备,严格对照规程及标准进行检查。检查中要目的明确、突出重点,并认真做好记录。
2、检查结束后,检查负责人要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各检查人员现场检查存在隐患及问题与现场检查情况,按日检表要求,签署意见。并将检查结果在日调度会上通报,并将检查结果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交由责任队组、科室负责人签收,限期整改;后将领导签字后的日检表交由安全科。
3、各专项检查组要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按“五定”(即定方案、定措施、定人员、定资金、定时间)和隐患闭环管理流程安排、落实、处理。各检查组汇报的隐患由安全科进行复查验收。
4、加强对重大隐患的盯守。一是重点盯守矿每天明确的重点监管采掘作业头面。二是各检查组对重大隐患的整改必须明确责任人,并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一般隐患在现场督促整改。重大隐患、重点区域、重要环节、重点对象等要实行“专盯”,直到整改好为止。三是各检查组要适时根据自己的情况,明确“专盯”的内容、对象和要求。按照业务范围和齐抓共管责任制的要求,明确负责“专盯”的部门和人员。四是安全科建立隐患整改台帐和“专盯”公示栏,隐患发现后归谁整改、谁验收、谁消号必须有明确规定。隐患的整改情况每天在调度会上进行通报,各主管领导要加强责任范围内的隐患进行督促、指导整改,并及时了解并掌握落实情况。
5、执行安全隐患通报、挂牌、分析制度。一是各检查组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安全科对未按期整改的隐患要每天在调度会上进行通报。二是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地点必须挂牌管理,牌板上要明确整改责任人、隐患监督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隐患未按期整改的,要在调度室对主管科室负责人和队组挂黄牌,直到整改好后才能摘牌。三是各主管科室对出现的隐患要进行分析,对隐患的类别、次数、大小、产生、督查、整改、验收等各个环节要进行深刻分析。找出原因,制定对策,预防隐患重复出现。同时要对未整改的隐患写出分析报告交矿安委会。
6、检查人员应保证所查隐患及问题的真实性,检查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不徇私情、互相监督的原则。每个检查组必须对本区域或专业范围内进行全面认真检查,不得留死角、空缺。认真查找安全生产中存在的安全、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
7、各检查人员在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或及时汇报,要及时制止违规违章行为。对查出的突出问题,要组织召开专题会,认真剖析根源,查找症结所在。达到举一反三,坚决堵塞安全管理上的漏洞。
8、各检查人员中一定要加强安全责任心,真正树立“安全第一”主“预测、预报、预防、预案、预控”的思想。对在检查中走马观花、弄虚作假、不按流程者,将严格追究其安全责任。
六、考核
1、各科室负责人(主管技术员)为专项检查第一责任人,如没有按矿检查要求定期组织检查的、弄虚作假的扣安全考核分10分。
2、每少完成一次专项检查的,对主管科长(主管技术员)扣安全考核分5分。
3、对不按流程进行操作的,对主管科长(主管技术员)扣安全考核分5分。
4、没有每周一次明确各矿重点监管采掘作业头面,对安全科长扣5分。
5、凡重大安全隐患没有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的,对安全科长、主管科长(技术员)扣5分。
6、凡重大安全隐患、重点区域、重要环节、重点对象等没有实行“专盯”的,对安全科长、主管科长(技术员)扣2分。没有建立“专盯”隐患台帐和公示栏的,每出现一次对安全副矿长在安全风险结构工资考核中扣2分。
7、凡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地点没有实行挂牌管理的,安全科长、主管科长(主管技术员)扣2分。
8、隐患未按期整改,又未在调度会说明情况、又未向主管领导汇报的、扣责任队组负责人安全考核分扣5分。
事故隐患日常检查制度 篇6
事故隐患日常检查制度
青龙煤矿安检科
1、为扎实做好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好转,特制定本制度。
2、矿长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带头认真执行煤矿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除特殊情况外,应坚守煤矿,对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做总体的安排部署。
3、每天由矿领导跟班,大班长、安全员、瓦检员负责日常隐患排查,矿领导检查落实,每日下井一次,对井下采、掘、机、运、通各系统环节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4、当日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落实整改情况应在下一班的安全生产调度会上给予说明和安排。
5、每班检查的隐患要有记录,对检查出来的隐患要认真填写,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
6、副矿长每日下井一次,对国家法律法规、上级行业部门相关文件精神以及安全生产应注意的相关事宜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学习和传达。
7、井下采、掘、机、运、通各系统环节治理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查出问题按照“五定”原则交给当班进行处理,处理不完的移交下一班继续处理。
8、隐患落实整改应根据检查和落实情况,有记录、有台帐,留下痕迹管理。
9、矿领导按照相关要求带班下井作业,次数不少于相关规定,并有夜井记录。认真填写班前会议记录、带班日记、交接班登记和隐患整改调度表。
10、对检查工作不认真,检查后未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或未落实整改措施导致发生事故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煤矿处罚标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实行经济处罚。
11、安全专职检查人员必须积极参加当班的安全生产调度会议、班前会议,填写隐患整改调度表、登记台帐,并将隐患检查情况在井口工示拦给以公布。
12、安全专职检查人员对井下安全生产环节检查应不留死角,不漏点、不漏面,严格隐患整改,发扬“三铁”精神,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13、技术人员每天下井对各项工程建设的技术参数、实施效果进行检查和安排落实,建设质量及规格不符合《规程》或相关规定的,责令重新处理,并根据相关处罚标准落实进行处罚到位。
辐射安全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性 篇7
为了核技术利用和辐射安全监管的发展要求, 我国已形成了一个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安全管理司为领导, 各省、市、县 (区)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加的放射源监管网络。
1 辐射安全与防护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很多时候, 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的运用单位, 在安全防护上缺少自我防范意识, 不少单位由于不愿“花钱”, 没有按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这样便存在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管理监督工作人员在日常监督检查中, 对放射源及射线装置防护的检查尤为重要。
1.1 首先要查看配备与辐射工作类型相适应的辐射监测仪器,
对辐射工作场所辐射环境进行检测, 射线机器工作场所操作控制装置系统应设置门机联锁系统, 应设置钥匙开关并指派专人负责钥匙管理, 或采取其他防止误操作的控制措施或装置。
1.2 放射科X光射线机工作场所操作控制装置系统应设置门
机联锁系统, 应设置钥匙开关并指派专人负责钥匙管理, 或采取其他防止误操作的控制措施或装置。这样便可防止人员在加速器运行期间进入超过某辐射水平的区域, 也可防止在这个区域内出现可能超过某辐射水平的运行。
在日常监督检查中, 常见的不符要求及整改项就是:
(1) 使用单位门机灯和门机联锁出现问题, 而往往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因此, 门机的安全联锁是确保人员安全的最有效的措施。
(2) 警示标志不符规格或没有, 这样容易在工作人员忘记关门情况下, 给其他非工作人员造成辐射伤害, 也容易让非工作人员进入射线机室, 引起不良照射。
(3) 防盗装置缺少必要监管, 有些甚至没有, 而有些单位平时几乎不能做到物尽其用, 造成没有必要的浪费, 加强防护安全的培训也是更好让辐射安全工作更好地进行。
1.3 各辐射工作场所应配备与辐射类型相适应的个人剂量报
警仪。应当强调的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必须自觉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能为了一时的方便给自己或其他人员增加完全可以减少下来的辐射剂量。
2 辐射安全管理机构的健全性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规定, 凡从事放射工作的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 建立防护安全机构或任命专 (兼) 职防护安全员, 并经过主管部门放射安全防护知识专门培训。放射工作单位应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成立辐射防护机构。
2.1 健全的管理机构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制定规章制度
与实施细则并监督实行。这样, 更能是辐射管理更加的规范化, 减少管理的混乱, 使人员能各尽其能, 发挥自我监督的责任和义务。
2.2 良好的组织机构能更好地方便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的指导
与检查, 并能提供有关资料, 配合进行辐射防护的监督、监测的工作。
2.3 健全的管理机构能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健康体检, 并进行培训与考核, 加强自身的监督检查。
2.4 定期对周边环境进行防护检查, 控制放射危害, 对异常情
况及时报告本单位临到和主管部门, 及时向主管行政部门报告突发的放射事故, 参与放射事故的调查处理。
3 辐射安全检查需加强射线工作人员的培训、健康档案管理的
重要性
为了提高各类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对辐射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防护意识, 掌握防护技术, 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照射, 避免事故发生, 保障相关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确保环境的安全。射线工作人员应加强辐射安全防护的培训, 对自身及周边防护的工作更要严格操作, 妥善保管好相关档案。
3.1 加强防护培训有利提高工作人员和有关人员对所指定的规
则、程序和防护与安全规定的理解和执行的自觉性。应将所有培训记录妥善存档保管。
3.2 环保部门对辐射安全的检查意义重大, 运用射线单位需积极配合, 要根据实际情况健全各类档案, 各种数据要属实。
在实际检查工作中, 有些单位个别档案有后补的痕迹, 如人员培训等, 而实际情况是并未进行, 只是应付了事。这就与所建立、所要求的制度相违, 也为辐射安全伏下安全的隐患。
4 大力加强辐射安全日常监管
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各环保分局对辖区内拥有放射源单位的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2次, 对拥有射线装置单位的监督检查每年不少于1次。做到检查到位、检测到位、监管到位。
在日常监督检查中, 如发现以下情况, 所属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进行相应整改或处罚:
(1) 未在含放射源设备的说明书中告知用户该设备含有放射源的;
(2) 销售、使用放射源的单位未在本办法实施之日起1年内将其贮存的废旧放射源交回、返回或送交有关单位的。
辐射工作单位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规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由于核技术的广泛应用, 辐射安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特别是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更为人们敲了警钟, 怎样更好地做好辐射安全日常监督检查便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坚持安全至上。
随着辐射安全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 作为环保人, 我们面临新的时期、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做好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要在了解问题本质的前提下, 把握其基本规律, 采用科学的方法, 在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上加强。所采取的措施既要符合宏观社会经济条件, 又要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 既要具备科学性, 又要具备系统性。只有多管齐下, 才能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
在日常辐射安全监督检查中, 必须采取纵深防御的原则和多重保护的手段, 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具体来说, 在安全问题上, 一定要做到有事没事, 要当有事准备;一事多事, 要当多事准备;小事大事, 要当大事准备, 只有这样才能有备无患。要把细节考虑得更多一些, 把情况设想得更复杂一些, 把防御措施设计得更完善一些, 把安全量打得更充足一些, 这样做尽管会提高一定的成本, 但从全局、从长远来看是有益的, 也是必要的。
摘要:目前, 我国的核技术发展迅速, 作为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的辐射安全管理人员, 在对运用单位的监管上更要加强管理, 严格的要求, 强调其重要性, 特别是县 (区) 运用较为普遍的医院射线装置, 更要避免辐射事故的发生。
日常检查扣分制度00 篇8
为了加强园区消防安全,落实消防安全巡查制度,规范各车间消防安全工作的实施细则,根据上级消防机关的工作指引,特制定本扣分制度。
二、要求内容:
1、灭火器材及设施配置符合要求且完好有效。(2分)
1)卫生清洁。2)完好有效。
3)位置明显无遮挡。4)标识清晰。
2、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完好有效。(1分)
1)卫生清洁。2)完好有效。
3)位置明显无遮挡。4)标识清晰。
3、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畅通(2分)
1)标识线条完整清晰。2)无堵塞无占用。
4、严格按规定用火用电。(1分)
1)用火用电有专人管理操作。2)作业前按规定申请。
3)各种电气设施安全有效。
5、严格按规定使用易燃易爆物品。(1分)
1)要有专人负责,专用合格存放地点。
2)按规定作业,无乱摆乱放。
6、消防安全隐患重点管理(1分)
1)有专人负责。2)有专用管理规章。
3)有应急措施。
7、班前班后防火检查。(2分)
1)指定专人负责检查。2)有效的检查登记。
3)及时上交。
三、执行事项:
1、以上七条共10分,管理部消防专员每周检查一次,以月累计扣分达到6分(含6分),将对该车间按100元/1分进行罚款。
2、该规定只作为日常检查规定,不与其他相关规定联并,最终解释权归管理部。
3、本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实行。
附(扣分检查表)
日常工作检查制度(范文) 篇9
1、检查内容包括店规、店纪,店员考勤、仪容仪表,岗位职责等设备使用和维护,食品储藏,餐品质量,出餐制度及速度。原材料节约及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各项制度的执行和正常运转情况。
2、各项内容的检查可分别或同时进行:
卫生检查:每日一次,包括食品卫生,日常卫生,计划卫生,个
人卫生等;
纪律检查:每日一次,包括员工纪律,考勤考核,店规店纪;设备安全检查:每日一次,包括设备使用,维护安全工作;生产检查:每周一次,包括储藏,职责出品制度、质量及速度;每日例会:每日两次,包括餐前餐后工作过程,个人及其他卫生;
3、对厨房各项工作实行分级检查制,厨房进行不定期,不定时,不定点的抽查;
4、属于个人包干范围或岗位职责内的差错,追究个人的责任,属于部门,班组的差错,则追究其负责人的责任,同时作相应的经济处罚。
5、检查人员对检查工作中发现的不良现象,依据情节做出适当的处理,并有权督促当事人立即改正。
6、对于屡犯同类错误或要求在限期内改进而未做到者,应加重处罚或辞退。
日常教学检查 篇10
天然气是气态燃料, 容易与空气混合, 因此燃料燃烧完全, 尾气排放污染物也较低。目前天然气汽车是世界公认的“清洁燃料”汽车, 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发展前景很好。LNG汽车是指将储存在低温 (一般为-162℃) 绝热储存罐内的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的汽车。
目前, 液化天然气汽车在我国的推广使用时间较短, 其维护技术不成熟、维护成本高, 随着液化天然气汽车的大范围推广应用, 为了保证液化天然气汽车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 延长液化天然气汽车的使用寿命, 保证车辆日常运行安全, 有必要对液化天然气汽车进行日常检查和定期维护作业, 规范操作, 提高维护作业质量。在对液化天然气汽车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时, 除按照GB/T 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进行常规维护外, 需要针对液化天然气汽车的专用装置进行日常检查和重点维护。
由于液化天然气汽车具有一定的特点, 汽车的构造也与传统汽车有所不同。液化天然气汽车相比普通汽、柴油车辆的专用装置不同, 包括:气瓶、汽化器、调压器、混合器、缓冲罐, 以及各种管路阀门、仪表等组成。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在汽车上使用时, 需经过车辆安全限流装置、汽化器、稳压器、进气管等装置才能进入发动机燃烧。通过对液化天然气汽车进行日常检查与维护, 检查关键部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并进行相关故障分析及维护, 从而保障了车辆运输过程中车辆及驾驶员的安全。
1 液化天然气汽车发展现状
我国车辆在清洁燃料使用方面, 压缩天然气 (简称CNG) 汽车使用推广的较好, 如2010年制造的使用CNG能源客车达到20 000辆。但因CNG是一种气体状态, 存贮体积大, 压力高, 造成车辆续驶里程短, 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液化天然气 (简称LNG) 汽车是通过在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 使之凝结成液体, 625个体积天然气可液化为1体积LNG。LNG的比重仅为水的45%, 天然气液化后可以大大节约储运空间和成本, 车辆续驶里程增长, 而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
由于LNG经过净化处理后, 除去了大部分杂质, LNG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汽车尾气污染物远低于CNG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污染物, LNG比CNG更具环保性。我国使用LNG的客车在2011开始即可实现国Ⅳ排放。而柴油客车因油品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大部分地区还无法实施国Ⅳ排放标准。所以LNG是真正的车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LNG汽车不仅是解决能源危机与汽车排放的最有效办法, 而且还可以大大促进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 构建绿色和谐新交通, 利国利民。
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提出, 要将节能与新能源车辆示范推广工程作为十大重点工程来抓, 其中明确提出要推广使用天然气车辆, 逐步提高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中天然气车辆的比重, 在城市物流配送、城际客货运输车辆中积极开展试点推广工作, 以新购置天然气车辆代替淘汰的老旧车辆。
2 液化天然气汽车日常检查方法
LNG专用装置的日常检查同样需要在出车前、行车中及收车后进行。在不拆卸车辆任何部件的前提下, 仅对LNG专用装置的可视部分进行日常检查。同时应做好相关记录, 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时需及时送修。
2.1 出车前检查
在出车前, LNG专用装置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气瓶及固定支架、加液口、回气口、管路、卡箍、安全阀、截止阀、单向阀、过流阀、调压阀、低压电磁阀、压力表、液位计、汽化器及循环水路、缓冲罐、LNG汽车标志等项目。针对每个专用装置具体的检查内容及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
此外, 为保证车辆正常行驶, 完成运输任务, 行车前还应检查LNG剩余液体量, 低于规定值时应立即加充LNG。行车前还应检查气瓶液位计的指示值, 与停车前读数进行比较, 应无异常变化, 读数若出现异常变化时, 需要对气瓶的真空度进行检查。
2.2 行车中检查
车辆运行过程中, 应注意观察车辆各系统的工作状况。在行车中途停车时需检查气瓶有无擦挂、损伤, 气瓶支架、固定卡子的紧固情况;检查管线接头有无松动、摩擦、漏气;使用燃料状态的转换是否方便灵活;检查天然气压力低于1 MPa时, 应立即加装天然气或改换汽油运行。
发现以下情况应关闭出液截止阀, 应及时报修:
(1) 管路有异响;
(2) 气压变化异常;
(3) 气瓶、管路或汽化器异常结霜;
(4) 燃气泄漏报警器报警;
(5) 发动机异常无力。
2.3 收车后检查
车辆收车后, 同样需要对LNG车辆的专用装置进行检查, 检查项目及技术要求与出车前基本相同, 见表1。
检查气瓶有无擦挂、摩擦、漏气、固定卡子的紧固情况, 检查管线接头有无松动、摩擦、漏气、外保护管有无破损、缺损、阀门橡胶件有无老化、断裂。此外, 还需检查供气系统是否正常, 气瓶阀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以保证专用装置阀门不被误操作。
3 液化天然气汽车的正确使用方法
3.1 LNG汽车驾驶操作要求
(1) 起动前检查
常规检查:机油、冷却液等。
检查气瓶与支架、燃气管路与支架固定是否牢固, 天然气气管接头是否漏气。
检查传感器接头是否松动, 线束是否有脱落靠近排气管, 是否有磨蹭、拉拽。
检查燃气管路是否有磨损、裂纹。
检查各橡胶管是否有老化、裂纹、压瘪。
检查燃气表压力是否正常, LNG车辆燃气压力需高于0.7 MPa。
LNG车辆需要观察液位量显示, 判断瓶内的存液量。目前全国各地LNG加注站较少, 如果万一因LNG燃料不足而发生车辆途中抛锚, 会造成很大麻烦。而且, 液位传感器的故障率较高, 关注气瓶中的液位量尤为重要。
(2) 起动发动机
注意先关闭所有舱门。在起动发动机前, 拉好驻车制动器操纵杆, 将变速器换至空挡, 在空挡状态下, 将钥匙转至“ON”位置, 接通电源后应检查燃气泄漏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检查个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然后等待3~5 s后方可起动, 保证燃气管路内能够充满燃气。
起动时间不能超过10 s, 连续启动要间隔30 s;如果连续起动3次不能正常起动, 则应仔细检查燃气系统以及电路系统有无故障。每次起动后, 禁止大气门运转冷态发动机, 冷启动后应逐渐提高发动机转速。起动时严禁猛踩加速踏板。
发动机启动后先要怠速运行, 检查机油压力和冷却液温度, 同时检查燃气管路有无结霜现象, 不要起动后就猛踩加速踏板。冷车起动后先怠速热车, 冷却液温度达到40℃后再行车。
汽化器是通过发动机的冷却液来加热工作的, 如果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太低, LNG气化不良, 燃气混合雾化不佳, 则会导致气耗增加。温度太低时机油粘度大, 运动阻力也会增大, 从而增加气耗。预热后再低速行驶一段路程, 从而使发动机达到足够的温度 (大于60℃) , 使汽化器工作良好, 发动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同时应注意发动机的怠速时间不得超过10 min。
(3) 车辆起步
确认燃气系统无泄漏, 燃气压力和燃气量正常, 空气压力过低报警灯已经熄灭, 制动气压表气压至少达到0.55 MPa以上, 车辆才可以起步。起步前, 应试踩制动踏板及松开驻车制动器操纵杆, 确认制动系统无问题后车辆方可起步运行;起步时应严格遵守一挡起步的原则, 严禁二挡起步。由于燃气车辆低转速时输出功率不高, 使用的是电子点火系统, 所以应改变以前的柴油车驾驶操作习惯, 在加挡前可适当提速, 但仍应尽量保持在发动机转速不超过1 500 r/min时换挡。
(4) 行驶途中
在行驶途中要注意机油压力、温度、气压等仪表是否正常, 同时要随时注意燃气压力和液位计量表的变化, 注意观察有没有异常的声音和异味。冷却液温度应保持在85~95℃ (冬季时客车一般只能达到80℃, 需要客车厂家优化设计, 解决冬季时冷却液温度偏低的问题) 。在行驶中可根据行驶的道路状况和车辆载质量选择合适的挡位, 尽可能以经济车速行驶。
正确驾驶、平稳地接合离合器, 及时换挡, 避免突然加速和紧急制动, 减少车身和动力系统的负荷, 在减速过程中应根据路况带挡滑行, 有利于降低气耗。
(5) 当车辆过积水路面
当车辆路过积水路面时应减速缓慢通过, 以避免水溅到电器元件上, 损坏电控系统。发动机严禁用水冲洗, 只可用气枪冲或抹布擦, 以防ECU控制单元进水烧坏, 另外发动机各传感器进水会引起接触不良的故障, 发动机厂不保修, 洗车时与涉水行驶时需要注意。
(6) 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LNG的气体泄漏检测系统的工作情况。一般客车燃气泄漏警报系统的传感器有4个, 分别安装在发动机舱、加液口、气瓶口及稳压罐处。如果天然气浓度达到一定值就会引发报警, 此时要即使停车检查。
(7) 发动机熄火前应怠速2~3 min再熄火, 熄火前必须先关闭空调、灯光等用电设备, 避免高速、大负荷运行状态下突然熄火。熄火后应再确认空调、暖风、前照灯等大功率用电设备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如果停车时间比较长, 应关闭电源总开关, 并根据需要关闭燃料截止阀。
3.2 加注LNG时的注意事项
LNG是一种超低温液体, 易气化、易泄漏、易点燃, 因此在运输、加气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
(1) LNG的加注方式
目前LNG的加注方式主要有LNG固定加注站、LNG运输加注车、以及LNG撬装站三种方式。
LNG加注站是供应液化天然气LNG的加注站, 主要分为标准式加气站和L-CNG加气站。固定加注站的储存容量大, 损耗少, 安全可靠, 可同时给多辆汽车加液, 加注效率高。LNG固定加注站的主要用于为车辆较多、充装量较大的公共交通车、出租车、道路运输车辆以及以LNG为燃料或混合燃料的机动车加注LNG。L-CNG加气站综合性能比较强, 既能充装LNG, 又能充装CNG, 在LNG价格比较优惠的地区及较大的城市能充分发挥其效能。
LNG运输加注车使用方便, 主要用于附近没有加注站的一些机动车, 只要有一定的停车场地和安全分隔距离即可进行LNG的加注。储罐容积20~40 m3, 运输加注车要往返中转站补充LNG, 只能在固定时段提供服务, 一般只能满足20~40辆机动车的日常使用。
LNG撬装站主要用于暂时没有条件建站的情况下, 用户要求加气比较急, 使用该设备。所谓撬装站, 就是LNG储罐和充装工艺、控制设备都安装在移动汽车上, 可以整体搬迁, 机动性强。
(2) LNG加注时的注意事项
LNG作为-162℃超低温液体, 加注作业人员如果直接接触液体或未经隔离的管路和附件, 将给人体带来严重伤害, 极冷的金属会将皮肉粘连并且在拉开时还可能会撕裂。因此, LNG加注作业人员在操作时, 应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和护具。突然泄露的LNG瞬间蒸发的气体同样也是低温气体, 如果直接与皮肤或眼睛瞪接触, 也可能导致伤害, 因此充装作业人员同样也要做好面部防护措施, 戴好防护眼睛和头盔以及专业防护手套, 专用手套不仅要有隔离低温的作用, 还应该戴在手上具有一定的空隙, 便于在紧急情况时能迅速脱开。
汽车进站加液前, 车上乘员需全部下车, 在加液区外休息处等候。加气前应先将加气站的接地线与车用瓶的接地线连接好, 驾驶员要配合加气人员在加注前检验确认, 加气员在检查供气系统无异常后, 方可准予加气。另外需注意, 在加液站内禁止吸烟、使用手机和其它电器、电子设备, 以防静电感应导致发生事故。
此外, 在加注前应当检查、清洁低温进液口内是否有水分、杂质等, 应当确保水分和杂志被完全清除干净。加液时应由加液站的专业工作人员进行加液作业。加液完毕后, 待排出加液软管内的余气后, 需松开加液枪和回气枪, 盖上防尘盖, 确认加液阀、回气阀无泄漏, 并盖好加液舱盖即可。同时驾驶员需观察气管路及各接头组件连接处有无泄漏, 检查加液量和压力表的显示数值, 确认加液枪和加液口及回气口完全脱开。
LNG气瓶在首次使用时或车辆停放时间超过两周及以上时, 即认定该气瓶为热瓶。热瓶在加液时, 在做好加液准备后, 应向燃料瓶内充入15~20 L的LNG, 将气瓶预冷, 让其自然蒸发汽化, 静置预冷20~30 min后, 按核定充装量向瓶内继续加LNG。在冷却的同时对燃料瓶及管路进行捡漏。捡漏后排放压力至0.8 MPa后, 再按正常方法加注LNG。
如果气瓶中加满了LNG, 应尽快使用, 避免长时间停驶造成燃料蒸发的浪费。长期存放的LNG汽车, 由于气瓶外壳裸露在大气中, 瓶内的压力会慢慢升高, 当达到一级安全阀设定的压力时就自动排气减压, 通过一级安全阀排放的CNG直接排向大气中。如果在充装LNG时气瓶压力较高, 充装前先要进行放空减压操作。即应将回气枪与回气口连接, 打开气相阀使气瓶内的压力降低至0.8 MPa后, 关闭气相阀。
3.3 LNG汽车的停放要求
LNG汽车的停车通常分为临时停车、夜间停车和长期停车三种, 对应的停车要求分别如下:
(1) 临时停车
临时停放LNG汽车时, 应选择远离火源和热源处, 并设置停车竟是标志。停车时, 发动机应熄火, 并关闭电器总开关。
(2) 夜间停车
夜间停放LNG汽车时, 应选择通风阴凉处, 不宜停放在封闭的车库内。选择远离火源和热源处停车。停车前需检查车辆系统是否正常, 有无LNG气体泄漏以及储气瓶固定装置松动的现象。车辆停稳后, 应关闭电器总开关和发动机, 视情况关闭气瓶截止阀, 查看并记录气表压力和液位量。在第二天开车前, 需再次观察气压表压力表压力和液位量数值, 从而评估LNG管路接头是否存在气体微漏的隐患。
(3) 长期停车
长时间停放LNG汽车时, 除按上述停放规定处理之外, 应将液体耗尽, 排放完毕后关闭气瓶截止阀。随后, 断开电源, 拆下蓄电池接线, 将车辆放置于通风、防潮、防火、防晒的场所。LNG汽车重新使用时, 应确认气管路的完好, 连接部位无松动, 泄漏, 必要时对储气瓶进行多次充液置放操作。
3.4 LNG汽车安全应急措施
(1) 发生天然气泄漏的应急措施
如果发生轻微的天然气泄漏, 应立即停车, 关闭点火开关, 将发动机熄火, 开启应急灯。检查泄漏部位, 并立即关闭储气瓶上的手动截止阀。如果是因为天然气管道破裂、卡套松脱造成的天然气泄漏, 应立即靠边停车, 开启应急灯, 迅速关闭手动气瓶截止阀, 切断电源;同时疏散车上人员, 隔离现场, 隔离火源。待泄漏气体扩散后, 对供气系统进行检查, 确保无着火隐患后, 方可将车转移至维修厂进行检查和维修。
(2) 发生LNG汽车自燃着火时的应急措施
如果LNG汽车发生自燃着火的情况时, 需立即靠边停车, 迅速按动仪表台上灭火弹起动按钮, 迅速关闭点火开关, 切断电源, 迅速关闭气瓶截止阀, 同时迅速疏散车上人员并隔离现场。随后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在此要特别注意, 严禁用水喷向泄漏的LNG, 这会引起LNG的大量蒸发而加大火势。
(3) 发生碰撞、着火时的应急措施
若发生交通事故, 同样需要立即停车, 开启应急灯, 检查气路是否受损;如受损应关闭点火开关, 切断电源, 关闭气瓶截止阀, 同时疏散人员, 隔离现场, 隔离火源, 保护现场。若发生着火的情况, 应立即停车, 立即按动仪表台上灭火弹起动按钮, 迅速关闭点火开关, 切断电源, 迅速关闭气瓶截止阀, 同时疏散人员, 隔离现场, 隔离火源, 保护现场。随后立即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若气瓶截止阀无法关闭, 应立即疏散人员, 隔离火源, 保护现场, 严禁烟火, 并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 以便应急处理。
(4) 高速公路上车辆抛锚的处置
一旦在高速路上发生LNG车辆抛锚的情况, 必须要在车后方150 m以外做好警示标志并报警请求救援, 同时车上人员需迅速转移至高速公路护栏外侧。这里特别提醒各位驾驶员, 高速公路上是不允许停车检修的, 需要在做好相关防范措施后等待救援。
4 液化天然气汽车日常维护技术要求
目前液化天然气汽车在我国的推广使用时间较短, 其维护技术不成熟、维护成本高, 随着液化天然气汽汽车的大范围推广应用, 为了保证液化天然气汽汽车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 延长液化天然气汽汽车的使用寿命, 保证车辆日常运行安全, 有必要制定液化天然气汽车日常检查和维护技术标准, 指导液化天然气汽汽车进行日常检查和定期维护作业, 规范操作, 提高维护作业质量。
根据汽车技术状况变化及维护基础理论, 将液化天然气汽车维护分为日常检查、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
除GB/T 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规定的一级维护基本作业项目外, 以检查, 紧固为主要作业内容对LNG专用装置一级维护进行了规定, 二级维护在一级维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由取得相应资格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
4.1 液化天然气汽车的一级维护
通过液化天然气汽车故障分析, 可知液化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常见故障包括:发动机动力不足、发动机动力不稳、发动机无法启动或突然熄火、气瓶压力变化过快、安全阀失效等问题。
基于液化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构成及工作原理, 根据汽车技术状况维护基础理论, 关于液化天然气汽车一级维护除GB/T 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规定的基本作业项目外, 新增加的基本作业项目、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见表2。
4.2 液化天然气汽车的二级维护
除GB/T 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规定的基本作业项目, 以及一级维护作业项目外, 新增加的基本作业项目、作业内容及技术要求见表3。
LNG汽车二级维护竣工检验除LNG专用装置外应按GB/T18344进行。LNG专用装置二级维护竣工检验包括紧固程度检验、密封性检验和LNG汽车标志检验。
紧固程度检验:气瓶、管路、电路等专用装置主要部件的安装紧固程度应符合GB/T 20734的要求, 卡箍牢固, 无窜动、松动现象;各类控制阀阀门接头、管路连接处应连接可靠, 无松动。
密封性检验:LNG专用装置应无泄漏。
LNG汽车标志:LNG汽车标志应符合GB/T17676的规定。
根据交通运输部七号令《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及新修订的GB/T 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对LNG汽车的维护质量保证提出了要求。
LNG汽车二级维护竣工检验项目应在GB18344汽车二级维护检验项目基础上, 增加LNG专用装置二级维护项目, 包括LNG专用装置的紧固程度、密封性结构等检验项目, 整车性能等其它检验项目由企业依据GB/T 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自行制作。
5 液化天然气汽车日常检查及维护注意事项
液化天然气汽车在日常检查过程中需注意以下注意事项。
LNG汽车日常检查应在符合安全防护要求的专用场地进行, 在LNG有可能泄漏的场所, 应设置明示防明火、防静电、禁止接打手机、禁止使用无线电设备的明显标志。检查LNG专用装置的作业人员应戴绝热手套, 穿裤脚能覆盖鞋面的长裤, 鞋底不应带有铁掌, 不应带手表和戒指等硬物。
检查LNG专用装置时, 应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处于低温的管路、阀门等部件;严禁用力敲击或者碰撞气瓶、管路及各类阀体。阀门结冻时, 可用清水或氮气解冻后再行开启。检查LNG专用装置时, 发现泄漏应立即关闭截止阀, 并及时报修。
6 结语
与传统汽柴油车相比, 液化天然气汽车安装了包括液化天然气气瓶、气管路及各种控制阀门和仪表在内的专用装置。由于液化天然气 (LNG) 汽车维护技术不成熟且维护成本高, 同时随着目前液化天然气 (LNG) 汽车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为了保证LNG汽车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 延长LNG汽车的使用寿命, 保证车辆日常运行安全, 本文分别介绍了车辆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日常检查及维护、车辆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为指导液化天然气汽车进行日常检查与定期维护提供了技术参考。
通过对液化天然气汽车进行日常检查与维护, 检查关键专用部件, 比如气瓶、气瓶支架、管线接头等有无擦伤、损伤, 并进行相关故障分析及维护, 从而保证液化天然气汽车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 保障车辆运输过程中车辆及驾驶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金柏正.客车维修问答与经典案例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2]贺永德.天然气应用技术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3]顾安忠.液化天然气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日常教学检查】推荐阅读:
日常教学评价08-03
日常管理教学11-27
日常巡视检查08-10
日常的教育教学10-16
中职英语日常教学心得06-13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11-22
煤矿日常检查制度07-31
日常教学反思或典型教学案例09-09
日常垃圾分类教学设计10-24
日常教学中差生的转化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