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精选8篇)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 篇1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
[内容提要]
人的解放的深层内涵,是构成人的本质的文体特征的转换与重构,而这,正是鲁迅思考现代中国命运和发展的根本命题。在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中,中国社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妇女在人性被极端压抑的中国社会里艰难地行走着,本文从鲁迅文学作品中妇女悲剧命运,悲剧形象入手,以典型人物为突破口,详细地分析了鲁迅笔下妇女悲剧形象的意义,深入挖掘了鲁迅对于中国社会前途命运的艰难探索与分析,同时也在人文性的前提下探讨了鲁迅笔下悲剧女性对于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和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
鲁迅 女性 悲剧形象 沉默国民的魂灵
一听到鲁迅这个名字,首先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的恐怕还是阿Q、狂人、孔乙己、吕伟甫、魏连殳„„或许在看到这些男人们的同时偶或想起祥林嫂或子君,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分小说的主要成就还是建立在对以男性为代表的中国人的国民性的剖析上。二十世纪文学大家中,擅长刻划女子形象的着实不少。张爱玲、现从文、钱钟书及较近的王安忆、苏童等都是比道高手。鲁迅作为一个杰出的小说家,对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是不遗余力,我们应如何认识鲁迅作品中的“她们”呢?在每一个社会人的想当中,都包含阗自己的伦理,道德思想,从小就倍受人间炎凉之事煎熬和摧残的鲁迅是如何看待我们这个世界的另一半――女人的呢?在艰难而又痛苦的生活经历中,自身的婚姻爱情挫折,自己生活环境中一个又一个的妇女命运,无不震撼着鲁迅的心。十九世纪的社会变革,给鲁迅的刺激和震撼是难以形容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中国的未来,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中国农民,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中就要窒息而亡了,痛苦不堪的妇女,在无可奈何地望着自己滴血的伤口痛苦呻吟,而卑鄙无耻的“正人君子”们正穿着崭新的长褂拿着长长的烟枪一个挨一个“笃笃”地敲着“他们”的头大声怒斥,要死还是要活?每个人都在心中重复着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忘却”吗?鲁迅的笔下,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形象出现了,他塑造了社会的另一个层面上艰难挣扎的生活群体――女人。
在鲁迅的笔下,每一个女性形象就是一个悲剧,或死、或散、或无奈„„他自己提出对悲剧的近似定义的看法:“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在此提出的“悲剧”明确指“在戏台”演出的审美形态的悲剧艺术,而不是泛指现实生活中时时发出的悲惨的事件,后者并不都进入前者。如何改变这些人,尤其是女性的悲惨生活。鲁迅勇敢而自动地承担起挽救国家,民族的重任为社会,为全民族舍弃了个人的一切安乐,“拼命地做,忘记吃饭,减少睡眠,吃了药来编
在祥林嫂身上集中体现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的精神的悲剧,可以说是集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于一身。祥林嫂的悲剧的所以真正的严肃的悲剧,因为从美学的观点来看,她的精神品质及其悲剧命运,在严格意义上体现了悲剧的本质。第一,祥林嫂作为一位劳动妇女,具有善良、勤劳、朴实的优秀的品质,坚强不屈的性格,凛然不可侮辱的人的尊严感,顽强的追求人的基本权利的愿望与要求,这种优良的气质,品质和性格,是劳动人民阶级本质的集中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渴求自由解放的必然的历史要求。自然,祥林嫂并不是一个觉悟的妇女,她的思想认识及其挣扎,反抗和追求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这是她受压迫的处境和社会制度造成的,并不是阶级本质的必然表现,因而并不是祥林嫂精神品质上的缺陷。正因为这样,祥林嫂的毁灭才是“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第二,祥林嫂作为一个寡妇,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精神上遭受了四大封建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残酷压迫和摧残,特别是最反动,最野蛮的封建教条――节烈的严重打击。因此,祥林嫂的悲剧是惊心动魄的社会悲剧。她的悲剧命运及其悲剧结局,是为反动的封建宗法社会制度和封建礼教所决定的,从而暴露了它们的“吃人”本质。第三,在“四权”的巨大压力下,祥林嫂如果是一个驯服的,得过且过的,极能忍受的人物,她也可以苟活下去,马马虎虎地了解自己的一生。但祥林嫂的性格精神并不是这样,尽管她没有阶级觉悟,对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道路没有什么正确的认识,但她有着强烈的要求摆脱压迫,自食其力,独立生活的意识,有着强烈的人的尊严感和争取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意志,有着顽强的寻求人生渔喛与希望的要求中,有着潜在的但是倔强的反抗性。由于祥林嫂具有这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特点,所以她的挣扎,反抗和追求是正义的,而她失败,获得悲剧的结局也是不可避免的。第四,祥林嫂悲剧的可悲性,并不仅仅在于她的肉体上受到封建势力的虐待和饥寒的痛苦而主要在于她的精神上遭受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节烈这种最反动的教条的沉重打击。因此,祥林嫂的悲剧在于艺术效果上必然激起人们的巨大悲痛和愤慨,启示人们只有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制度,打倒四大封建势力,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妇女才有真正的自由幸福。
鲁迅对祥林嫂的塑造,体现了他在小说创作中所一贯坚持的思想和态度:表现出他对农民深受压迫,剥削和毒害而毫不觉悟的愚昧,麻木的痛心和批判;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特点。在作品中,作者虽无情地揭露了“四权”对祥林嫂的扼杀,但是,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又是痛心疾首地暴露和批判了祥林嫂的不觉悟。
鲁迅对于中国老百姓的愚味和麻木有极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见解。他在稍晚于《祝福》后写的杂文《灯下漫笔》中说道:“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这一思想在祥林嫂身上,又可以大致看出其模样。祥林嫂的一生,实际上就是在这两个时代里沉浮。
告,这种老调子应该到唱完的时候了,中国应该出现新的声音。
二、渺茫“明天”的企盼者――单四嫂子
单四嫂子是鲁迅《明天》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丧子的寡妇。江南水鲁镇,劳苦妇女单四嫂子两年前失去了丈夫。守着独子――三岁的宝儿共度时光。宝儿患了病,单四嫂子抱着孩子求神问签许愿,也服用了民间偏方,但宝儿的病仍是昌轻夜重,不见缓解。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天天亮,孩子的病情更为危重,单四嫂子取出所有的银元铜钱到中医何小仙处去求诊。在开上药方去药房抓药途中,又受到地痞流氓蓝皮阿五的调戏。当天下午,在最后睁开眼叫了一声“妈”后,孩子死去了。邻居五九妈指挥料理孩子的后事,单四嫂子拿出惟一的家当――一副银耳环和一支裹金的银簪,托保买棺林。夜深人静,人去屋空。单四嫂子哭干了眼泪,希望所发生的一切只是个梦――宝儿好好的。此梦却难圆,又一个早晨,棺林买来了。入殓,埋葬。太阳落山时分,帮忙的人吃了饭,都回了家。孤苦一身的单四嫂子,坐在太静、太大、太空的房子里,想着孩子生前的情景,她希求在睡梦中,再见到她的宝儿。门外照例传来地痞流氓的调笑声。鲁镇落在寂静,只有几条狗,“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作者在小说在着力提示出,由于社会的黑暗,群众的落后、麻木,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冷淡,而这正是造成单四嫂子不幸的社会根源之一,也更增加了悲剧气氛。当孤苦的单四嫂子抱着病重的宝儿,在“黑沉沉的灯光下”备受煎熬时,没有一个人肯去帮助她,安慰她。而那个流氓无赖蓝皮阿五和红鼻子老拱,坐在隔壁酒店里,探听动静,哼低级的曲子,打她的主意。当宝儿死去,单四嫂子“从呜咽变成号啕”时,以五九妈为首的邻居们,所忙的是用她的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又替她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还把单四嫂子仅有的一副银耳环和一支银簪,拿出来交咸享酒店掌柜,托他作保,半现半赊地买一具棺木。蓝皮阿五认为有油水或捞,何“自告奋勇”地愿意接揽这差事。五九妈却不让他沾手。于是在埋葬的那一天,蓝皮阿五便“整天没有到”。咸享掌柜又替单四嫂子花了四文二十个大钱,雇了两名脚夫抬去埋了。这名为帮忙,实为揩油。当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要显出回家 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这是何等冷漠的社会现实!单四嫂子是一个完全失去反抗力的妇女形象。她的命运极为悲苦,一连串的不幸和打击向她袭来,但她都没有任何的不满和反抗的表示,她只是一味地以迷信、对命运的顺从和屈服,幻想改变或减少自己的灾难和痛。宝儿生病后,她向神求签、许愿;在病越来越重时,又幻想“明天”热会去,痛会减,喘会平,在宝儿死后,她又幻想“明天”宝儿会“好好的睡自己身边”,而当这一切一次又一次被灭后,她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想赶快睡去”,在梦中去“会她的宝儿”――可以说,她的宝儿是被残酷、落后、冷酷的封建制度吞噬了。也是被自己的愚昧、落后、迷信、杀害了。对于社会和自
拼力抵御着杀人团的精神虐杀,二者处于相对平衡势态。
鲁迅在《明天》的结尾,并没有明确地给我们以任何希望。鲁迅自己是讲究“于无希望中得救的”。但对单四嫂子这样一个弱女子来说,她失去“明天”,又意味着什么呢?鲁迅不肯地明确的答案告诉我们。但单四嫂子这个满身痛苦,满腹心酸的妇女却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单四嫂子己是一具活尸了,是社会让她变成了这样。她是封建社会庞大礼教系统的牺牲品,她的命运逻辑规定,她不但记过无法再见宝儿,而且她自身的明天只有两个字可以概括殆尽,那就是――“烈妇”。
为什么单四嫂子的明天是从节妇变成烈妇呢?因为社会上有一个无处不在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这个杀人团在“吃人”,而且还将一如既往地“吃”下去,单四嫂子“命运”,注定是万劫不复的。这个“杀人团”吞食单四嫂子有三个步骤:一是单四嫂子丈夫死后,礼教观就叫她乖乖做节妇;二是宝儿病重时,不但得不到半点同情,而且这个“杀人团”的成员一起动手来虐杀;三是失去宝儿后,他们觉得单四嫂子的精神支柱崩塌了,就可以毫无顾忌地猛扑上去,吞食她。这就是贫苦劳动妇女单四嫂子的命运!在那样的禛中,只能把自己的悲痛和愤憎留给世界,把她的期望寄托在莫须有虚无的地狱之中。
《明天》表现了鲁迅对妇女问题的深沉思索和对妇女命运的倾情关注。鲁迅的脚牢牢地站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在第一篇妇女题材的小说《明天》中,就真切地融及了中国劳动妇女沉重的悲哀。它让人们想得很多,很深,想到中国劳动妇女的地位和命运,过去和未来。明天,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美好动人的词语,但对于单四嫂子却是如此;明天,对于鲁迅来说是何等沉思不已怕词语,但对单四嫂子来说是如此。鲁迅是为明天而奋斗的作家,他为社会给予单四嫂子的这种“明天”悲愤,这种“明天”实际上是暗夜与绝望。
三、孤独反抗者—爱姑
《离婚》是鲁迅写于1925年11月6日的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一篇小说。作品的主人公爱姑,娘家庄家和婆家施家,都是地方上很有势力的人家,庄,施两家联姻,经过三茶六定,花娇抬爱姑进门,结婚礼仪一一符合封建礼仪。由于施家的儿子姘上了小寡妇,爱姑干涉丈夫的行为,而公婆又袒护儿子压制爱姑,爱姑哭回娘家,庄木三带着六个儿子去拆平施家的灶,两家闹翻了,整整三个年头不肯罢休,最后请七大人调停,才以离婚收场。在这场纠纷中,庄、施两家,还有慰老爷,七大人之流,手上的武器全部是封建礼教,这场离婚纠纷,从本质上讲,不是不封建斗争,倒正是用修补封建家庭裂痕,调整封建阶级内部矛盾,强化封建制度的新方法。鲁迅毫不留情地把庄,施两家的意见写成一个表里不一,形神相离的喜剧性场面,这个场面上充斥着虚伪,矫揉造作和上流社会的空虚,腐朽和堕落。
观念作崇。七大人的地位高于慰老爷,是爱姑所见过的最高统治者,爱姑这位表面上泼辣的农村妇女,内心深处仍然是对地位的屈从。爱姑的这些弱点,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她周围的群众都对封建阶级代表人们七大人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八
三、蟹壳脸,甚至庄木三这样的富裕农民,都是如此。鲁迅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普遍性、严重性,才以小说的形式进行探讨和反映的。它通过女主人公爱姑对离婚问题的处理深刻地反映出在辛亥革命以后,农民群众对封建统治者还存在着幻想和敬畏,在政治上,思想上还仍然受着封建统治者的严酷统治,因此,小说的主导思想仍然是反封建的。
四、幻想与现实矛盾的终结者――子君
《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类型的妇女,是受过“五四”新文华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但是胜利的喜悦却是悲剧的起点。封建势力视青年自由恋爱为丧风败俗,局长一纸解令导致涓生失业,断绝了唯一的经济来源而此时,同居后的涓生,已众外到内“读遍了子君的身体,她的灵魂”。他的态度陡然变了,他不再自愧弗如地对待子君,仰视子君尊敬子君,而是居高临下地俯视她,鄙视她。子君像她的“阿随”一样,在经历了“婚姻自主”的美好小环境,沉湎过短暂的“安宁与幸福”之后,在家庭琐事的不断纷扰之后,在生计的窘迫威逼之后,由颓唐,无所作为而最终重新回到封建势力的强大打击下,含恨离开了这“无爱的人间”而涓生也只能带着“悔恨和悲哀”去探索新的生活,结束了个人奋斗的悲剧。《伤逝》就是悼亡的意思,即哀悼子君这个曾经是纯洁、善良、勇敢的新女性的毁灭,哀悼她的真挚的爱情,婚姻的自主都成了泡影。子君的悲剧深刻的启示人们: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势力是诱杀一切美好事物的刽子手。子君追求的,只是恋爱婚姻自由。奋斗目标的实现,就把狭窄的小天地当作整个世界,把小家庭生活当做整个人生意义。这样,人的性格也就必然会变得庸俗空虚,胆怯虚弱,爱情也会渐渐褐色,在刽子手的狞笑中,一切都灭亡了。子君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这说明,离开社会改革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成功的,个性解放和“未褪尽的旧思想”是子君悲剧的主观方面的原因,在任何人的思想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关键意义的是我们应从子君与涓生的矛盾中能否认识到这种矛盾并正确处理和对待它。子君和涓生可以为爱情奋斗,但却不知如何去“更新、生长、创造”,这就是他们的可悲之处。而悲剧就发生在这可贵可悲的矛盾中。
鲁迅提醒人们:要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为了共同的理想而相互尊重互相信任、互相体谅,互相支持和帮助,即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具有精心浇灌,爱情之树才会常青。要想获得更完美与成功的爱情,必须把自己的不懈努力与社会改革合而为一,才能让爱情更现实。因此,改革人头脑中的封建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 篇2
一、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产生原因
第一社会根源
文学是社会的反映, 鲁迅的小说集中地反映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病态面貌, 充分地表现了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但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表现了它固有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甚至和封建主义相勾结, 阻挠革命的发展, 因而这个革命最终失败了。而以“五四”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虽然有无产阶级的领导和民主科学思想的指导, 但由于领导者年轻幼稚以及没有同广大农民结合, 所以人民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就是鲁迅小说反映的现实, 是那个悲剧时代的真实写照。
第二思想根源
1925年以前的鲁迅, 还不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 他用来解剖人生和社会的最主要的武器是进化论和个性解放。鲁迅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立场上, 引申达尔文学说里辩证主义观点, 因而进化论使他坚信未来。个性解放鲁迅也不是把它作为目的, 而是作为达到民族解放乃至社会解放的途径。由于鲁迅对社会黑暗消极面看得多一些, 对光明积极面看得少一些, 所以他的思想透露出一种强烈的悲剧精神。当然, 鲁迅思想的悲剧精神绝不是悲观失望, 而是包含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闪耀着理想主义的思想光辉。
第三作者的悲剧观
鲁迅认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对传统大团圆主义文学的有力批判。这里包含三层意思: (一)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 也就是真善美暂时被假丑恶所压倒, 光明、正义和进步的力量暂时遭受挫折, 遭受毁灭, 其中必将包含着血与火的搏斗。 (二)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 表现出来在时间上它不是偶然的, 在空间上它不是一个点。正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三) “给人看”说明这“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 已经成为审美对象反映形态的艺术, 使人奋发产生审美愉悦心情。
二、鲁迅小说悲剧艺术的特色
(一) 选材严, 开拓深
“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大多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 而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 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 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 借以表现主题。《孔乙已》、《祝福》、《伤逝》、《离婚》等, 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 揭示出这些人物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这两个小说集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 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二) 以典型化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 往往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 衣服在山西, 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所说的拼凑, 并非随意生拼硬凑, 而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 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 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 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 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风波》中的赵七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 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
(三) 小说结构形式多样化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 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 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2、两条线索结构。《故乡》主线写我, 副线写闰土。《药》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 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害。3、截取生活片断结构。这是通过几个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写法。《孔乙己》属于纵向片断型结构。《阿Q正传》从总体看是纵向结构, 但其局部又是横向片断型结构。4、采用倒叙和补叙的笔法。如《祝福》, 先写祥林嫂之死, 然后补叙她悲剧的一生。《伤逝》从涓生搬回会馆、追悔子君之死写起, 然后回忆他和子君认识、相爱、同居、分离、子君死亡的悲剧过程。
三、鲁迅小说中悲剧艺术的意义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悲剧艺术中, 悲剧主人公往往都是才华超众、本领高强的人物, 他们和厄运进行顽强抗争, 但是最后不可避免地都遭到失败和覆灭。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大多描写的是资产阶级带来的种种悲剧, 主人公大多虚伪贪婪。作家们或者从人性出发去揭示性格悲剧, 或者从人道主义出发去揭示社会悲剧。与上述两种悲剧不同的是, 鲁迅作品中的主人公既不是叱咤风云的特异人物, 也不是精明自私的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 而是微乎其微的普通庸众, 他们大都是不觉悟和愚昧麻木的。比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 它既是阿Q的性格特征的体现, 又是统治阶级思想的曲折反映, 同时又是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积淀的结果。再如孔乙己的不肯脱下长衫, 祥林嫂再嫁时的反抗, 我们都可以从中找到历史的民族的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鲁迅通过小说悲剧艺术来“疗救”精神病毒者的灵魂, 即改造国民性, 这正是鲁迅伟大和深刻的地方。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 篇3
一、形成鲁迅笔下农民形象悲剧性格的原因
(一)鲁迅笔下农民形象的悲剧性格的形成,首先是来自社会的重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是黑暗的社会把农民、特别是把千千万万的妇女推入不幸的深渊。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就一步步陷入了水深火热的悲惨生活境地。鲁迅小说中的农民深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政治和经济的双重压迫,尤其是妇女所受迫害最为惨烈。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这就是《故乡》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农村图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闰土多灾多难,成了一个被剥削被压迫得透不过气来的农民。吃不饱却遇上了荒年;收成不好还得用种出来的东西换钱、交赋税;挑去卖又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子、饥荒、兵、匪、官、绅把闰土逼得像一个木偶人,贫困而衰老。他脸色灰黄,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虽然赶走了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但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随着帝国主义的长驱直入,中国殖民地化日益加深,军阀混战频繁,农村破产,加剧了农民生活的贫困。闰土的悲惨生活就是在这段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总之“我回忆也好,闰土自己诉苦也好,母亲和我叹气也好,作者用近全文一半的篇幅,着力刻画了一个勤劳、忠厚、苦难的农民形象,反映了社会的最下层深重的阶级压迫、剥削使他终年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悲惨命运”(杨根正《谈〈故乡〉的主题——学习茅盾评论的心得》)。这就是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经济的贫苦和压榨直接把劳动人民推入了不幸和苦难的深渊。
可是在作者的记忆中,二十年前的故乡美丽如画,二十年前的闰土是个小英雄: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
读者可以看到,故乡变坏了。二十年前的小英雄闰土:生机勃勃、聪明勇敢、活泼可爱……但冷酷的封建岁月,使他变为木偶人,成了现实的奴隶。这是闰土之不幸,更是黑暗社会的罪恶。
在《祝福》里,祥林嫂的一生充满重重苦难。祥林嫂卫家山的丈夫竟比她小十岁,这至少是封建包办婚姻的一个悲剧。丈夫死了,婆婆又凶,她就逃出来帮工。时间不长,她又被抢了回去,卖到更深的山里。这对祥林嫂是一次灾难,从一而终的封建婚姻观念,使她的反抗十分强烈。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了,喉咙已经全哑了。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地擒住她,也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她就一头撞在香案上,头上撞了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祥林嫂守寡后又被婆婆强行嫁到贺家坳,一心守节的祥林嫂全力反抗,竟一头撞在香案角上。被称做善女人的柳妈竟认为当初祥林嫂“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并劝祥林嫂去土地庙捐门槛“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封建的节烈观成为摧残乡村妇女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社会公意不节烈的女人,既然是下品,她在这社会里,是容不住的”,因而精神上受尽折磨和摧残的祥林嫂在容不住她的社会里只有走向死路”(杨建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封建文化中的节烈观是把祥林嫂推向苦难深渊的罪魁祸首。但可悲的是,祥林嫂的反抗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是维护了封建的文化,祥林嫂成了封建节烈观的殉葬品。这正是人物性格悲剧中的矛盾之一,用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来捍卫荼毒自己灵魂的罪恶的封建礼教。
后来她生了儿子,但是好运不很长久,灾难更是接二连三地降临到她头上。第二个丈夫又死了,儿子偏被狼吃了,大伯又来收屋,赶她走,她只好投奔她的老主人去出卖劳动力。在鲁四老爷家里,别人取笑她,挖苦她,拿阎罗恐吓她。鲁四老爷讨厌她是个寡妇,认为她改嫁是败坏风俗的,祭祀时不要她沾手。每逢祭祀,四婶的话:“祥林嫂,你放着罢!”使她的灵魂受到多次打击。在接二连三的灾难的精神打击之下,祥林嫂终于精神恍惚,心理失常,工作也受到妨碍。这样,祥林嫂没有了亲人,没有了房屋,没有了可供出卖的劳动力,沦为乞丐是唯一的路了。是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恶势力,是祥林嫂周围的人头脑中的封建思想,浸蚀了祥林嫂的灵魂,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把祥林嫂逼上了绝路。更深入具体地说,是封建礼教中的夫权、神权、族权把祥林嫂推向了封建礼教的祭坛。
闰土和祥林嫂作为旧中国农民的代表,生活境况同样悲惨,但祥林嫂更不幸,封建压迫虽把闰土由英雄变为木偶,却张开血盆大口吞噬了祥林嫂的生命。难怪鲁迅将中国封建社会中几千年的历史与传统概括为吃人的筵宴。
(二)除社会原因之外,鲁迅笔下农民形象的悲剧性格的形成又源于他们自身的落后和不觉悟,也就是“奴性”在他们心理世界中根深蒂固,这是鲁迅刻画的重点,也是鲁迅最感痛心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鲁迅一贯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审美的基调。
鲁迅曾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人的痛苦换来的。不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老调子已经唱完》)。“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杨建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李长元在《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中就指出:鲁迅的小说创作,“在内容上,写的东西都是一致的,就是写农民的愚唉和奴性。”
鲁迅在这些描写农民的小说中,一方面描写了把千百万劳动人民推入不幸深渊令人发指的封建制度,另一方面他还集中描写了他们落后和不觉悟的思想状况。
《故乡》里闰土的麻木令人同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经济上固然改变了他的外形,更从思想、文化上扭曲了他的灵魂。当年和他哥弟相称的鲁迅,如今是改作老爷了。他上场只说七句话,就把鲁迅叫了四次老爷,这还不够,又叫出了“水生,给老爷叩头!”这话朴素而又世故的话。当鲁迅母亲叫他不要称老爷,还是照例叫迅哥儿的时候,闰土说:“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他如今是懂事了,晓得了社会上有阶级,有不同的身份,于是吞吞吐吐地叫童年时代的伙伴做老爷,还要用奴性文化使自己伶俐的孩子受到浸染。回想少年闰土,机智勇敢,活泼可爱,小伙伴亲密无间,到老来却畏畏缩缩,懦弱卑怯,封建等级观念已深深根植在老年闰土的灵魂深处。受这种封建思想的长期浸蚀,他已感觉不到自己受奴役受压迫的地位,即使感知了逆来顺受,把一切希望寄托在香炉和烛台上,寄托在神灵的保佑上。
同样,促成祥林嫂悲剧的,除过种种外在经济的、思想的原因之外,还在于她自身的怯懦、软弱与愚昧。
首先,祥林嫂对繁重的雇用剥削的不合理没有丝毫的怀疑和不满,反倒比较满足。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里来的时候,一句不开口,做工不懈怠,食物不论,力气不惜。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煮福礼,“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她对生活的要求仅仅是付出自己的诚实和勤劳,以求得最低最朴素的愿望的满足——也就是活下去,或者说得再奢侈一点,活得体面些。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她就是连这个要求也无法实现。经过了夫死、改嫁、又死了丈夫,唯一的孩子又被狼吃了,大伯来收屋等重重灾难。她出卖劳动力又要遭人白眼,甚至吓斥,祭祀时不要沾手,同时还不能被容于柳妈之类的下人之中,那么她先沦为乞丐,再死在“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的祝福之夜,就似乎是必然的了。对她的死,鲁镇上的“头面人物”鲁四老爷说:“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这一句话就盖棺论定了,可见封建礼教对人心灵的毒害已经发指,连死人都不宽容。
其次,祥林嫂人生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就是因为她身边的人冷漠,无同情心,甚至受迫害的弱者还要恃强凌弱。封建道德迫害祥林嫂的时候,周围没有任何人发觉过,注视过祥林嫂的不幸,没有谁的灵魂受到过触动,相反都虔诚地信奉封建道德。祥林嫂对待别人对自己的嘲讽,要么沉默不开口,要么反复向人们讲述有关阿毛的故事,不管别人是否厌烦。死了丈夫被迫改嫁,又死了丈夫,儿子成了她的命根子,但儿子偏被狼叼走了,这使她经受了莫大的精神打击崐。“脸颊已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些泪痕”,一天到晚总是直着眼睛,向大家讲她日夜不忘也不变的故事:“我真傻,真的……”或是“唉唉,我们的阿毛如果还在……”当人们打趣她额角上的伤疤时,她“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地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她祸不单行的这段日子里,如果读者再留意她周围人的态度,就让人不只是悲哀,简直是毛骨悚然。因为吃人的不仅是强大的人,甚至连弱者也成了吃人的帮凶。首先是婆婆为了小儿子的婚事,心安理得地将祥林嫂卖掉。小叔子为了自己的婚事,和别的男人一起强按着嫂子的头拜堂。儿子被狼吃了之后,鲁镇的男人听了这悲惨的事,“没趣地走了开去”。女人们倒是“陪出许多眼泪来”,同情心也算有些。“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这是什么样的心理呢?分明是拿祥林嫂的伤心事当她们无聊生活中的调剂罢了。阿毛的故事没有什么刺激,人们味同嚼蜡时,从柳妈处又传来新的故事,于是鲁镇的人们“发生了新趣味”,祥林嫂头上的伤疤又成了他们生活的调剂。祥林嫂死了之后,家里的短工很“淡然”,“穷死”的有什么好惊奇的;“我”开始有些“惊慌”,“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了”,“心底已经渐渐轻松”,“活得有趣的民众”“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大家欢欢喜喜地过年”。凡此种种,读者都感觉到祥林嫂的性格悲剧形成的又一块土壤是冷漠的社会环境。鲁迅先生对卑怯者的恃强凌弱更为痛恨,他曾愤愤地指出:“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刀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对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杂感》)
以上情况表明,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封建农民由于思想的落后和不觉悟,不只在肉体上、物质上,还在精神上承受了很大压力,有的已不堪重压,成了封建思想的牺牲品。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已经悔之晚矣。这就是农民悲剧性格的又一矛盾,受了迫害,没有觉醒,甚至帮着害人。
二、鲁迅笔下农民形象悲剧二重性显示出的社会意义及历史意义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通过其悲剧二重性显示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首先,鲁迅这两篇写农民的小说,通过闰土、祥林嫂这些被压迫被奴役的农民形象,给予封建社会以无情的揭露、批判和否定。
在《故乡》里,殖民地的深化,封建残余的遗留,种种的剥削和压迫,已使农村生活非常贫困。闰土的紫色圆脸变作灰黄而多皱纹的苦相,红润圆实的手变得又粗又笨而且是开裂得犹如松树皮,小英雄成了老木偶。这些都是社会变坏的铁证。这个封建社会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收成又坏。多子、饥荒、苛捐、兵、匪、官、绅,可谓灾难重重。这种社会应该为新的生活所代替,正如鲁迅在《故乡》的末尾写到的:
“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这里鲁迅说出了闰土或许已经感觉到,但不能说出来的生活体验:千百万劳动人民应该有新的生活,并且要为之勇于实践——“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善良勤劳的祥林嫂沦为乞丐,悲惨地死去了。杀害她的凶手是封建礼教,是冷漠的封建人情,是鲁四老爷,是四婶、柳妈等人头脑中的封建思想。
否定闰土的生活,同情祥林嫂的遭遇,这是笔者从鲁迅笔下的农民典型形象中受到的最大感染。与此同时,憎恨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反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统治,也是笔者思想深处激起的感情波澜。其实打倒封建势力,铲除封建思想,正是当时社会的根本任务。鲁迅塑造的这些农民典型,客观上有力地配合了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其次,鲁迅所塑造的辛苦而麻木、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形象地再现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民不能不革命的悲惨生活地位和他们主观上还缺乏民主主义革命觉悟之间的矛盾。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不论是闰土,还是祥林嫂,他们深受封建主义的压迫,都处在悲惨和不幸的生活境地。要改变这种悲惨和不幸,只有通过真正的革命。也就是说,封建农民应该积极革命,以解放自己。然而遗憾的是,中国农民主观上还缺乏民主主义革命的觉悟,闰土和祥林嫂还没认识自己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一个把自己的伙伴叫老爷觉得天经地义;一个用异乎寻常的反抗去维护从一而终的封建婚姻观念。
这样说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民不能不革命,但他们的落后和不觉悟,使他们暂时不革命或只是按照自己的朴素理解革命。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好这一矛盾,解决这一矛盾也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点问题之一。因此,启发农民觉悟,唤醒他们的阶级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认识造成他们悲剧的根源,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积极引导和组织他们革命,这就成为关乎到民主革命成败的重大的社会问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杰.鲁迅小说讲话[M].上海:泥土社,1952.
[2]杨根正.谈《故乡》的主题——学习茅盾评论的心得[EB/OL].http://www.xinyuwen.com/Article/jiaocan/jsjc/49784.html,2005-8-28.
[3]杨剑龙.鲁迅小说中对封建文化的批判[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3).
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篇4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
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姓名:胡敏华
学校:周口电视大学鹿邑分校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内容摘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曾和李大钊,陈独秀等许多知识分子一起,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他在许多方面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做出了贡献,从而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写了大量的小说和杂文,其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单是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不仅在中国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研究也是我们文学领域里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通过中学课本里出现的几篇鲁迅先生的文章《孔乙己》《故乡》《社戏》《祝福》《药》《阿Q正传》,来分析几个人物形象的一个共同特点。
关键词:鲁迅 人物形象 偷窃者
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先生在他早期的鲁迅研究中,曾把鲁迅《呐喊》《彷徨》的主题确定为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在这个前提之下,他把这两部小说集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分为六个系列。这虽然是二十年前的分析,但我认为没有过时,仍然可以用来观照中学鲁迅作品中的几个“偷”者形象。中学语文课本中选有鲁迅小说六篇(《孔乙己》《故乡》《社戏》《祝福》《药》《阿Q正传》),其中有四篇写到“偷”,它们分别是《孔乙己》中孔乙己偷书,《故乡》中闰土“偷”碗碟(疑案),《社戏》中双喜和他一起看戏的伙伴偷罗汉豆,《阿Q正传》阿Q偷尼姑庵的萝卜和城里人的衣物。如果单纯从“偷”的行为本身来看,这几个人的“偷”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按照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准则来衡量,他们都是不对的,都应受到谴责和惩罚。但是,一旦把他们置于鲁迅小说的反封建思想革命的总主题下,放在鲁迅所塑造的以上六个系列人物形象中来考察,我们就会发现,这几个“偷”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而鲁迅所赋予这几个“偷”的思想意义也是大有区别的。
一、被科举制度和冷漠社会吞噬的末路文人──偷书的孔乙己
小说中写道,孔乙己作为未中秀才的读书人,又不会营生,穷困潦倒,幸而写得一手好字,于是有人雇他钞书,但他手脚不干净,经常是书籍纸张笔砚连人一起不见了。于是找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人家取笑他,但他竟这样为自己找理 1 由:“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在这里用“窃”取代“偷”妄图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但越辩越黑,越辩越显得可笑。难怪酒店里的看客们总拿他寻开心。从一般意义上说,孔乙己受雇于人钞书换一碗饭吃,将人家的书籍纸张笔砚偷走当然是不对的,挨打活该。但这只是一种简单的道德评判,而不是历史的分析,文学的读法。如果联系作品的思想主题,结合全文看待孔乙己这个人物,他的“偷”就显得意味深长了。
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者制定出来的规范封建时代读书人的一个美丽的“陷阱”,是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通向飞黄腾达的惟一通道。它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驾驭读书人的伟大“发明”。科举考试给封建社会许多读书人带来的极度悲喜,在初中课文《范进中举》一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孔乙己的生活的时代已到了科举制度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逐渐被社会所抛弃的价值观念却仍被孔乙己这样的人顽固坚守着,于是悲剧必然发生。这位在科举时代连秀才也中不了的读书人,又不知道谋生,把自己弄到将到讨饭的地步,这本来已经够悲惨了,却声称自己是国家、社会不可缺少的“君子”,以“清白”而高人一等。而另一方面,他却干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而被人充当无聊生活中的“笑料”。两者形成的巨大反差让人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剧性和荒谬性,并展开对那个社会合理性的深刻质疑。
让我们根据以上理解再回到文本。由于孔乙己“偷书”的恶习,后来竟没有人叫他钞书了,迫于生存,他便“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了。作者在这里使用“免不了”“偶然”这样的字眼,这是否可理解为是对孔乙己命运一定程度上的同情呢?再注意下面的转折:“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这说明孔乙己拥有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行:诚信。这正是“别人”所比不上的。而他给儿童分吃茴香豆,则证明他又拥有另一种可贵的 2 品质:善良。当大家看见他脸上的新伤痕而推测他又偷了人家的东西时,他“睁下眼睛”“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这字里行间也许又暗示着他心灵深处的一点尊严:羞愧。确实,谁愿意当小偷呢?哪怕是他教人写“茴”字的行为,我们也不能全盘否认,虽然迂腐了点,但也可归为一种值得肯定的品性:好为人师。既然他有这么多的优点,读者自然也就会想:在他的这些优点面前,他的那点偷窃(并且是偷权贵者的财物)品行不算什么。从这里看出,就是作者本人,当他把孔乙己的偷窃行为置于一种大的社会背景和这个人物全部品性中去考察时,作者表现出了踌躇的态度:既否定又同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这无疑表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开掘了作品的思想的深度。
所以,当我们把孔乙己的“偷”放在小说反封建科举制度和揭露国民冷漠无情这一主题下来思考,就可以得出这一结论,鲁迅在小说中并非重在对孔乙己偷窃行为的谴责,而是一种深刻的思想反思:第一,孔乙己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受害者,他之偷书是迫于无奈,迫于生计;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者才是逼迫孔乙己行窃的幕后黑手;第二,孔乙己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廉耻之心的偷窃者,即是说他并非一个无道德品行的人,而是一个讲信用不赖账有爱心热心肠的人,他的偷窃行为与他的整个为人相比,并不是一个严重的缺陷,但那个病态社会恰恰不需要他的善良、诚信、爱心,他的偷窃倒成了致他于死地的原因;第三,鲁迅是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揭出了孔乙己的偷窃行为,但这些看客们并没有成为一种正义力量的象征,我们也并不觉得鲁迅笔下的看客们对孔乙己偷窃行为的严重愤慨,而是拿孔乙己当成下酒的“佐料”。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批判国民性的主题。
二、受封建等级思想毒害的底层农民──偷碗碟的闰土
这一细节出现在小说将要结束的时候:我和母亲也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3 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见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
从这一节我们看到,说闰土偷碗碟是杨二嫂的指控,至于是否真的是闰土将碗碟埋在了灰堆里,这是一个谜,自从作品诞生后就留下的一个谜。这同时成为上个世纪50年代有名的“谁是小偷”之争的起因。有人认为在灰堆里埋碗碟的就是闰土,他就是小偷:通过前后两个闰土(少年时代与中年时代)的对照的描写,鲁迅就把一个因为受到生活过分的重压,而变成沉默、自卑、私心,(在灰堆里藏了十多个碗碟)甚至麻木的当时中国农民代表之一种的形象,真实地也批判地表现出来了。但当时出于一种普遍的阶级立场的考虑,大多数分析者都不同意这一观点,认为作为被压迫者的闰土,鲁迅在作品中对他是寄予深切的同情,他不会是小偷我们也不应该把他当成小偷,否则就是给自己阶级的脸上抹黑;而杨二嫂恰恰是庸俗小市民的代表,鲁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和嘲笑。
为此,有人提出,说闰土是小偷,那是杨二嫂的诬陷,她自己才是真正的小偷:如果我们稍微分析一下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的性格,以及“我”对他们的不同态度,是可以判断在灰堆里藏碗碟是杨二嫂为了贪图便宜而栽诬闰土的,关于在灰堆里埋碗碟的事,便可断定不是闰土干出这种事来,其次是因为“我”明明允许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况且,还可以从另一方面来讲。杨二嫂是一个市侩气重的小市民,„„从字里行间,我们看到“我”对杨二嫂的态度,始终充满着嘲笑和讽刺。50年代各套教科书普遍采取的策略是不追究:既然这是一桩难以破解的悬案,就没有必要也没办法去解决。所以有的教科书主张:“„„应把学生的爱憎从个别人物身上转到整个社会制度上去,因为这种事情在旧社会是常常发生的普遍现象”。这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一部作品或分析一个人物进而憎恨一种社会制度的教学方法,在那个年代里的语文教学中很常见。
姑且不论偷碗碟者是否闰土,这一形象都可归入鲁迅小说中塑造的封建思想在精神和肉体上的受害者──社会底层劳动者人物形象系列之中。先看闰土,鲁迅是把他的少年与中年对比着来描写的,写少年闰土的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纯朴自然,写闰土中年后的辛苦麻木、挣扎求生、等级观念。母亲说他现在的“境况很不如意”,他自己说生活“非常难”,而这一切,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在灰堆里埋几个碗碟是符合生活逻辑和闰土当时的生活境况的。而另一方面,通过小说情节可以看出,杨二嫂固然是个小市民,充满市侩气,但她贪小便宜一般都是直接伸手要,而不顾及什么面子:“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还有两个细节又印证了她的这一性格特点:往外走的时候,当着“我”和母亲的面顺便将“一副手套塞在裤兜里”;待她告发了闰土埋碗碟的事之后自己奖励自己,又顺手抄走了“狗气杀”。闰土则始终没有主动开口向“我”要东西,可以肯定地说,他不会看不上“我”家的那些东西,而是有着其他的心理原因。我们可以大胆地猜想:大概与他觉得自己是“我”小时候的伙伴而不好意思开口有直接关系;而“我”虽然同意闰土“自己去拣择”搬不走的东西,但在他所选的几件东西中,并不包括碗碟。但我们注意,小说中写到这么一句话:“他又要了所有的草灰„„待我们启程的时候,他用船来载去。”所以后来杨二嫂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去”的推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小说并未写到其他来“我”家要东西的人,所以,闰土的“作案”嫌疑最大。
我们倒不必照顾闰土因为属于被压迫的下层劳苦人物,就断定他一定就不会“偷”人东西。实际上,鲁迅写上这一笔,其目的正是要达到人物性格塑造的多面性。并且,即使是闰土藏了这些碗碟,也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反思。所以,从道德评判、思想意义和艺术塑造三个不同角度理解,其内涵也就不一样。
三、被封建统治者逼得无路可走的无赖雇农──偷萝卜衣物的阿Q 如果不是因为秉性问题,一般来说,之所以发生小偷小摸的行为,要么是因为贪小便宜,要么是因为穷,所谓人穷志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前面分析的两种形象都可以归结为“穷”:孔乙己是因为穷得没饭吃,只好偷人家的书籍纸张笔砚去卖(但也有人说他是因为仇恨而心理失衡导致的报复行为,此说有些牵强);如果闰土确实是偷了碗碟,那也是因为他家里穷,穷得连碗碟都买不起。阿Q去净修庵偷萝卜,是因为自从他调戏吴妈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找他打短工了,出现了“生计问题”:没了饭吃,饥不择食去偷萝卜;而进了城一开始是给丁举人打工,后来由于好吃懒做,跟着别人一起做起了小偷。所以,阿Q的两次“偷”,性质不一样,前一次偷萝卜,虽表现出他极度的无赖:“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却让人感到无尽的辛酸:对于赵太爷之流来说,生萝卜哪里用得着偷,生萝卜是人吃的东西吗?对于一般穷人来说,萝卜可能也不是充饥的好东西;但对于阿Q来说,他实在是被逼得无路可走才想此“下策”,干此“勾当”。平心而论,如果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哪怕是在一个稍微有一点人情冷暖的地方,拔地里几个萝卜吃,主人也大可不必“上纲上线”说人家是“偷”。谁让阿Q生活在未庄而不生活在平桥镇呢?谁让他得罪小尼姑而不碰上六一公公呢?所以,阿Q偷萝卜的故事,与其说是在显现他的无赖本相,倒不如说是在揭示世态的冷酷,探究阿Q出现“生计问题”的社会根源,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深思。
而阿Q到城里当小偷,则与词典上“偷”的含义更为接近:好吃懒做与游手好闲,交上几个“道”上的朋友,促使他将别人的东西窃为己有。他回未庄向看客吹嘘自己的“壮举”,作为自己见过世面的证明,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让人觉得可笑又可气。但当我们掩卷沉思,同样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是封建统 6 治者把这样一个“真能做”的阿Q逼上了做“小偷”的路上。人们常说,孩子不会有错,责任全在父母;我们同样可以说,百姓的违法犯罪最终应归咎于社会。阿Q的那些小缺点可以原谅,但赵太爷之流代表的那个社会制度是无论如何不能原谅的。该枪毙的是赵太爷、假洋鬼子和长衫人物等而不是阿Q王胡小D,但恰恰是前者又成了新政权的投机者和把持者。没有一场全面而深入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推翻封建政权,阿Q们的命运永远陷入万劫不复的可悲轮回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阿Q的“偷”及其遭致的悲惨后果,同样表现的是深刻的反封建思想革命主题。
四、未经封建思想污染的少年儿童──偷罗汉豆的双喜们
小说写道,几个小伙伴在看戏回家的路上,本来就对戏很失望,觉得无聊,且摇船摇得既乏且饿,于是想起了偷东西吃。研究文本发现,这次“偷盗事件”的策划者是一个名叫桂生的少年,他说,“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而响应并采取行动的是大家,里面突显了一个叫双喜的少年,他提议不仅在阿发家偷,而且去六一公公地里偷。所以,这是一次“团伙作案”。但我们要问,双喜们的行为是小偷小摸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与其这么说,更不如说是少年的一种游戏行为。理由如下:
在这个“作案团伙”中,有一个名叫阿发的小伙伴,当别人问是偷他家的还是六一公公家的时,他似乎没有什么犹豫地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可见在阿发的心中,并没有成人心中的所谓自家的和别家的之分(即无私心);阿发的这种想法和做法,如果是他的娘知道了,一定会说他傻,在许多成年人看来都是这样:谁会带着别人偷自家的东西呢?而在阿发的观念中,罗汉豆只有长得好和不好之分,而没有是张家的还是李家的之分,好不好是他们判断偷谁家罗汉豆的惟一依据。从这一点说,他们的所谓“偷”与一般意义上的“偷”的含义就很不一样。这正说明他们有着一颗天真纯洁的童心。
六一公公事后对他们和行为表现出来的态度,让小伙伴和读者都感到十分意外:六一公公不仅没有责怪他们,反而表现了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情绪,作出了另一种“道德评判”:
“豆可中吃呢?”
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这令人想起
《故乡》中少年闰土给年少的“我”所讲的那一幕:“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这句话可以作为双喜们“偷”罗汉豆的一个很好的注脚。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社戏》是节选,联系全文就可以看出作者是把他成人以后在城里看戏与儿时的看戏对比着来写的,写成人世界的污浊,童年世界的清洁;写城市生活的无聊,乡村生活的纯朴,从深层次上表现了一种反封建的主题。
通过以上三方面分析,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里的“偷”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邻里之间的小偷小摸,而是表现了一种极为融洽的邻里关系,表现了未经污染的农村纯朴自然的民风。作者塑造的一是一群未曾受封建思想和封建伦理道德思想毒害的自然人,这群自然人不仅包括未长大成人的双喜们,也包括年老的六一公公们。这一世界与鲁迅在其他作品中表现的世界(如未庄、鲁镇、吉光屯等)形成巨大的反差。
参考文献:
①《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王富仁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②《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③《鲁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徐中玉著,上海自由出版社1954年版 ④《激动人心的优美诗章──〈故乡〉──兼评〈故乡〉分析中的若干错误论点》,箭鸣撰,《长江文艺》1956年第9期。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 篇5
【论文提纲】
一、鲁迅创作了一系列农村题材的小说,他借助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真面目和社会日益衰败的根源,唤起人们掀翻“铁屋子”的觉醒。
二、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经典不灭的农民形象,有彻底无产者啊Q,苦苦挣扎、幻灭的农民闰土,被辱没、损伤的农村女性祥林嫂等类型不同的农民。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与同时代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绝不雷同,有着表象的普遍性、精神内涵的深邃性、个体形象的反差性、反映时代的深刻性、主题的历史性,鲁迅通过这些血肉丰满的具体形象实践了他的创作目的。通过对麻木、愚昧、落后的农民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引起疗救思想的注意的急呼。
三、鲁迅通过农村题材的创作,传递出革命的心声,鼓励着真正的志士奋然搏击;借助一系列的农民形象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
【内容摘要】
鲁迅以其农村为题材,以农民为主人公的小说深刻批判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揭露了封建卫道者的虚伪。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擅长描写普通劳动农民的作家,他在小说中第一次塑造了众多的普通劳动农民的典型形象。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不少作家也写过农民,但多半不是普通的劳动农民;有不少作品也塑造出农民的典型形象,但多半不是普通劳动农民的形象。
小说是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现实,而鲁迅先生的小说尤以塑造人物形象见长。通过他的笔触,展现给世人的是旧中国农民、知识分子的生活遭遇和精神病苦,吟咏出的是对旧生活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追求与渴望,揭示了造成农民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对当时农民的根本出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参考方案。
鲁迅的作品通过一系列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形象,刻画出他们辛酸而悲苦的生活表象及麻木、愚昧而扭曲的灵魂,揭示了疗救国民精神的必要性。更从底层农民自发朦胧、幼稚、落后思想中,体现鲁迅先生对革命前途的思考及改良社会的信心。
鲁迅的小说起到了对人们思想的疗救作用,为中国革命找到出路,指明方向。同时,为真正进取的猛士吹响了昂首挺进的号角,使他们不惮于黑暗的铁幕、前行的孤寂、曾经挫败的血迹。也给中国文学创作提供了经典范例,给文史研究备下了丰硕的材料。
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研究
【关键词】 鲁迅小说 农民形象 国民性 历史功绩 不朽作用
【正文】
鲁迅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现代文化事业和现代文学事业,他的思想是中国20世纪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无愧于“国魂”的赞誉。他的思想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尤其是小说与散文。他的小说创造了我国小说发展史的又一巅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以农民为题材的小说,这些小说通过一个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尽欺凌、压榨,在痛苦中挣扎的农民形象的塑造,揭示社会现实,用他那独特的慧眼,洞察国民的劣根性及其社会根源。由此可知,鲁迅创作小说的目的就是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
鲁迅的小说写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他注意从平凡的生活里提炼重大的主题,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中开掘深刻的社会思想内容。谁都知道,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鲁迅小说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有尖酸、刻薄而又自私的杨二嫂;有麻木、迷信而始终无法摆脱奴隶人格的祥林嫂;有勤劳朴实、麻木健忘、愚蠢落后的阿Q;有辛苦麻木,把改变贫苦命运的希望寄托于神灵的木偶似的闰土„„因而,我们不难看出,他塑造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个性各异的农民形象,以他们麻木的灵魂,扭曲的人生,悲苦的生活,落后的思想,表达了他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关心,对民主革命的渴望,对中国前途的思索。
一、从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真面目和社会日益衰败的根源,唤起人们掀翻“铁屋子”的觉醒。
鲁迅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强烈的“乡土情节”,已深深地渗透于他的小说之中,把他最深厚、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倾注到农民身上,把农民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惨淡的人生展现于世人眼前,以农民的悲苦引发人们的思考:改良社会,进行民主革命已刻不容缓,掀翻禁锢“铁屋子”,创造前所未有的新生活。鲁迅先生不惜笔墨把农民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于叹息同情之中表现出来。在故乡中,“我”印象中的闰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无所不知,无所不会的“少年英雄”,可是20多年后年仅40多岁的闰土,却变成了另一个样子:紫色的圆脸已变成灰黄了,而且 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一顶破毡帽,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像秋风中的枯叶。这些外貌的变化不仅记录着闰土苦难生活的历史,而且也形象地显示出闰土的精神变化。的确,“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①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不仅剥夺了他的青春,蚕蚀了他的活力,麻木了他的神经,而且简直使他变成一个木偶式的人。我们不难看出,在这鲜明的对比中,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十年间,仍然在黑暗反动的封建势力统治之下的农民,肉体上和精神上都受到严重的摧残,但他们还没有觉醒起来,依旧过着痛苦麻木的生活。而这种情况,只要是社会制度不发生变化,是任何人以个人力量都改变不了的。作者怀着深切的同情,把希望寄托在新一代身上,他们将会走出新路来,过着老一辈没有经历过的新的生活。
在《故乡》中,鲁迅只不过寥寥几笔勾勒了闰土20年前和20年后的对比极强的肖像和两个发人深省的细节,就把闰土苦难、悲惨的生活和复杂、空虚的内心世界,以及造成他这悲剧性格的社会,思想根源揭露无疑。真是,只要看到闰土这张痛苦的笑脸,我们就看到了旧中国农民的深重苦难,只要听到他呼叫“老爷”的声音,我们就会从心里感到震颤,是旧社会在“我”和闰土之间筑起了一道心墙,是旧社会把“少年英雄”变成了“一具木偶”。不难想象,生活的重压,迫使他承认严酷的封建等级制度,遵从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他希望改变命运,但又把改变苦难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虚妄的对偶像的迷信崇拜上。
中国的出路何在?国民将如何寻找出路,鲁迅认为重要的是发动人民群众。他描写阿Q的麻木、落后,一方面在于暴露旧社会的“病根”,批判统治阶级思想加于农民身上的精神毒害;一方面在于引起疗救的注意,期待着象阿Q这样的人,抛弃那些落后的精神包袱,迅速觉悟起来,走上革命道路。鲁迅不仅揭示出了阿Q身上的“疾苦”——精神胜利法,同时还发掘了阿Q身上的反抗性和革命因素。阿Q认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就是同他过不去。但是当他看到革命暴发,使举人老爷慌忙从城里搬运家产到乡下,看到举人老爷竟这么害怕革命,他也不免动了心。在大步跨过长街,发出了造反的呼声。对于阿Q在革命浪潮中的这种想法和行为,我们不难理解农民对革命的向往和欢呼。阿Q这个压在生活底层的农民,像一棵压在大石头下的弱草。在看到那些作威作福,欺压他的人大祸临头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感到心情舒畅,并本能的燃起了复仇的意识,决心要惩治这些在他头上作恶的人们。这些想法都真实地表现了一个被压迫的农民,在革命风浪中对旧社会愤怒的心理状态。但是辛亥革命这一特 4 定的时期,一个受封建思想毒害至深的农民,他的革命观也仅仅是朦胧的、幼稚的、落后的。他的心目中,革命就是把地主的财产变为自己的,甚至还可以选择一个女人做自己的老婆。他觉得地主老爷能有的生活,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拥有。这种思想认识不难理解,阶级地位以及长期受到精神的毒害,不可能让阿Q对革命有深刻地、真正地认识,即使是当时的作者对革命的认识、理解也是不够深刻的。但至少从阿Q的形象塑造中,我们不难探索鲁迅追求革命,探索中国出路的思想。
《祝福》中的祥林嫂,麻木、迷信,她再嫁再寡,镇上的人便嘲笑她,鲁四老爷把她看成不祥之物,暗暗嘱咐妻子不许她沾手祭品。佣人柳妈又以阴间的锯刑来告诫她,要她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当作赎罪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她听信了柳妈的话,以一年的工钱捐了赎罪的门槛,满以为自己是个干净人了,可以坦然地去摆福礼的时候,得到的仍然是禁止她沾手的呵斥。可见,祥林嫂悲惨命运,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同情,反而受尽了人们的嘲笑和愚弄,人们的冷漠、刻薄,竟至如此。令人不仅发出这个社会真是冷酷如铁的慨叹!
当然,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原因不仅仅来自社会,她的自觉的奴隶性格也不可忽视。她的一生受尽封建礼教和迷信的迫害,却又自觉不自觉的去维护封建礼教和迷信,可见她的精神已麻木不仁。在这篇小说里,作者对于这一背负着沉重的灾难而又控诉无门的农村妇女,寄予深切的同情,对于压迫和损害她的封建剥削阶级及其伦理道德和伪善面目则予以无情的揭露和谴责,把这种“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和“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②完全揭示在读者面前。
从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封建的宗法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勒死的。作者正是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有力的抨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前途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从国人的愚昧、麻木不难看出社会的落后,犹如死水一潭的封建社会,确实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而鲁迅的作品所融进的改良社会、进行民主革命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表现。要推翻封建社会,首先要启发群众的觉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同时,更期望国人觉醒而争取做人的资格。作者暴露和解剖国民的病态心理,写封建思想对人民群众的精神奴役和毒害,为的是把民众的劣根性摆在国人面前,引人深思。
二、通过麻木、愚昧、落后的农民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引起疗救思想的注 5 意的急呼。
鲁迅塑造的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个性各异的农民形象,通过对他们麻木灵魂和扭曲人生的展示,表达了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一)、彻底无资产者形象:阿Q 作品中的阿Q是一个生活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贫苦农民。在旧中国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阿Q贫无立锥之地,他没有家,住在土谷祠里;没有固定职业,只能靠打短工为生,“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③,所以他是彻底的无资产者。而且阿Q社会地位也极其低下,甚至被赵太爷剥夺了姓赵的权利,连恋爱的权利也没有;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甚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永远都处于失败者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的学者林兴宅概括了阿Q性格的十大方面:质朴愚昧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狭隘保守又盲目趋时;排斥异端又向往革命;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又懦弱卑怯;敏感禁忌又麻木健忘;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④这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阿Q矛盾复杂的性格特征。
《阿Q正传》正是对于我们民族最伟大的自我批判,并从这实事求是的清醒批判中寻求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阿Q正传》的主旨及历史价值正在于此。从这个角度看,毫无疑问,阿Q是中华民族中具有精神胜利法弱点的这一类人的典型,写出了“一个旧时代中国农民的魂灵”,具有十分广泛的历史概括性,小说自从一问世,也超越了鲁迅先生的初衷,形象大于思维。这一形象解剖了每个国人的灵魂,催我们时时自省。
(二)、苦苦挣扎、幻灭的农民形象:闰土
如果说阿Q是以农村彻底的雇农在这一时代的悲剧人生来反映社会悲剧,那么《故乡》则是写出外国经济入侵的背景下勤劳农民的苦难和迷茫。
《故乡》选择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两个生活横截面:二三十年漫长的时光过去后,人生海洋中沉沉浮浮的闰土,由于贫困、灾难的风风雨雨的袭击,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他红活圆实的手,变得粗笨僵硬而且干裂,紫色的圆脸上刻着又深又粗的皱纹,浑身瑟索着,完全失去了童年时小英雄的风采。闰土不仅形容枯槁,变化最大的是他的精神,生活的重压,封建的等级观念,严重地摧残了他的灵魂:神情板滞、迟钝,就象个木偶人了。
闰土这一普通农民的形象,在过去的农村里具有很广泛的代表性,封建制度所规定的阶级界限和尊卑观念,已经深深地生根在他的身上,形成他的不可动摇的生活准则。在无可逃脱的处境中,他又把对生活的希望,寄托于鬼神迷信,这就更加深了人物的悲剧。小说还以杨二嫂的可悲变化及其小市民的庸俗习气,来烘托闰土的性格,并反映出中国社会破产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作品以直抒胸臆的笔调,对造成这一悲惨图景的社会势力提出了沉重的控诉,同时又期望下一代“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期望被迫害者能够醒悟过来,开辟自己的生活道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小说借闰土的典型形象,“提出了我国革命中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农民问题。小说通过闰土这个普通农民半生的悲苦遭遇,概括了19世纪末年到五四时期农民所受的深重的苦难,深刻地反映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⑤所以在鲁迅“怒其不争”的刻画中,我们更能够体会到鲁迅对农村出路的思考和探索。
(三)、被辱没、损伤的农村女性形象
如果说阿Q、闰土等是鲁迅先生对旧中国男性农民的灵魂刻画,展示他们在封建压迫、生活倾轧之下的灵魂。那么鲁迅在很多小说里把笔触及到处在封建社会最底层,最易被伤害、最易被侮辱的中国农村妇女的神经,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同情。小说展示了她们的痛苦人生。对千万这些妇女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鲁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挖掘,表现出作家对妇女问题的深切关心和对中国社会问题的独特见解,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国民问题。在《祝福》、《离婚》等一系列小说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生动、深刻而富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鲁迅正是通过描写众多妇女形象的作品,将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妇女悲剧命运的主题,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
在小说中,鲁迅以最朴素和极其经济的笔墨,叙述了一些平常的事情,塑造了祥林嫂、单四嫂子、爱姑等形象,这些事情每一件都足以说明农村妇女的纯洁、善良、坚毅、朴厚的性格和灵魂,而就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情,织成了一张平平常常的网,把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劳动妇女,完全网在被剥夺、被践踏、被损害、被愚弄、被侮辱、被抛弃的悲剧中了。这正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礼教等的无情鞭挞和血泪控诉。
可以说小说借助这类典型形象让我们感知到封建势力的强大,特别是对妇女的精神摧残的严重,从而达到对苦难农民的精神治疗,对黑暗社会冷俊的思考和控诉这一 7 主题。
总之鲁迅借助形形色色的农民典型,代表了对处在农村阶层的不同人的政治、经济、思想。这一农民系列就构建了时代的特征和社会认识,反映了黑暗社会和作者对这样时代的出离愤怒;同时让我们认识到在这样时代里的广大农民的灵魂深处的难以抗争的痛苦乃至灵魂的死亡。作者刻画这些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病苦,引起社会疗救的注意。因此,鲁迅的小说起到了对当时国人思想的疗救作用,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在鲁迅的笔下,农民既是一个社会底层的群体,他们被摧残、扭曲„„同时又血肉丰满的一个个典型。通过农民形象折射时代,深刻批判了社会;借农民在这样时代的思想变化,以一细微神经解剖时代问题,揭示了鲁迅对革命的探索,对当时农民的根本出路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一些参考方案,鲁迅借农民形象表明对农民命运的关切和思考。同时也展示了农民的灵魂和苦难,让我们感知在那个时代农民的苦难和灰色的灵魂。鲁迅对农民表现出“幽愤深广”的人道主义关怀。可以说,这样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才是很有生命力的。而且应该值得今天的作家的关注。文学在新时期逐渐淡化,我想社会责任感要求从事文学创作的工作同志继承文学的功能,从思想上提升人民的认识,探讨社会进步中的阵疼。这样的文学才是社会主义需要的文学创作,也只有这样的文学才是人民需要的文学。
今天我们重新审视鲁迅的小说有其现实意义。在农村日益富裕的今天,在我们日益关注城市繁华建设的今天,关注农民命运,关注在社会急剧变化下今天农民的生存状态、思想状态,这方面的文学作品、研究显得多么重要和急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必然是催生农民蜕变和新一代农民显现的过程,应该对“沉默的大多数”,对坚守在农村的农民和进城打工的农民,投注更多的关切目光,文学应有充分的底层意识,因为他们是大多数;而且,他们更为集中和突出地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代表了一个很大的社会群体的生存和思想状况。
作家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应该把目光移向关注农民命运,把笔触伸向农村,把探索的目光聚焦到农民的灵魂深处,这是鲁迅革命现实主义文学以他的农民形象为典范给我们的新的启示和指导。作家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鼓手!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学创作才有其积极价值,我们的作家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得以体现和张扬。
三,于无声处听惊雷,作品传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
从对中国出路的彷徨,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思索、呐喊,鲁迅的思想有了更加深远意义上的飞跃。对革命的信心,对未来的向往,贯穿在鲁迅的作品中。他看到了农民身上淳朴善良、热情无私的美好品质,他坚信农家子弟的美好心灵就是改良社会的坚实基础。在小镇上,一家的客人几乎是大家共有的,因此“我”在那里得到种种优待:钓得虾照例归我吃;小伙伴们伴我游戏;八叔借给我们航船去看社戏;看戏时,桂生为“我”去买豆浆。月夜归航偷豆更让“我”体会到了农家子弟的热情好客,正直无私。淳朴憨厚的六一公也不因我们偷了他家的豆而骂我们。我们知道,鲁迅留恋的不是社戏本身,而是留恋那里的人们,农家子弟的美好心灵更是打动了他。鲁迅不惜笔墨的勾勒一群农家子弟的形象,是因为他从农家子弟身上看到了改良社会的希望。
《故乡》中,鲁迅将希望寄托在宏儿、水生那些下一代身上,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他认为“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的⑥。”期望他们能开辟自己的生活道路,他坚信“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⑦。”但是鲁迅对新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也是很迷茫的,他曾说过先前社会的腐败,他是觉得了;他希望新社会的起来,但不知这“新的”该是什么样,而且不知道这“新的”起来之后是否一定就好。不过他也坚信,新社会、新生活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
《孔乙己》一文的结尾,虽然对孔乙己命运没做交代,但是给人们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在体味孔乙己悲剧的同时,不难探询鲁迅的匠心独运。虽说孔乙己的生活在那样冷酷的环境里必死无疑,但作者不愿孔乙己就这样死去。作者希望建设一个崭新的社会,让孔乙己能够生存下来。酒店的小伙计“我”就富有同情心的认为孔乙己无法继续生存下去,旧社会已将他逼得走上了绝境。细细体味“我”牵挂孔乙己的心情,不难读出作者的希望和对新中国必将到来的信心。
鲁迅的小说中描绘的一幕幕冷酷无情的世界,麻木扭曲的人生,让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从鲁迅塑造的众多的农民形象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挺起腰杆来做人,争取自己幸福的未来。因此,鲁迅的小说起到了对人们思想的疗救作用,为中国革命找到出路,指明方向。同时,为真正进取的猛士吹响了 9 昂首挺进的号角,使他们不惮于黑暗的铁幕、前行的孤寂、曾经挫败的血迹。也给中国文学创作提供了经典范例,给文史研究备下了丰硕的材料。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⑧鲁迅对命运多桀的祖国的情怀和他的作品一样永远流传,这必将成为改天换地的檄文。
【注释】
①、选自《故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6月第2次印刷 第65页
②、选自《鲁迅读本》 王士菁选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年11月第1版 第85页
③、选自《啊Q正传》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第五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第2次印刷
④、选自《论啊Q性格系统》林兴宅撰写 长篇论文
⑤、选自《知春集〈“故乡”与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严家炎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⑥、选自《故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6月第2次印刷 第67页
⑦、选自《故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6月第2次印刷 第67页
⑧、选自《鲁迅读本》 王士菁选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6年11月第1版 第2页
【参考文献】
(1)、鲁迅《阿Q正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2版
(2)、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6月第2次印刷
(3)、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6月第2次印刷
(4)、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联合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6月第2次印刷(5)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长篇论文
(6)《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南京大学等五所院校中文系部分教师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7)、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了小说来了》
(8)、《寄<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6卷《且介亭杂文》
(9)、严家炎,《知春集<“故乡”与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0)、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2版,2007年5月第10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1)、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2003年12月第2版第8次印刷,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1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4)、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4.26(15)、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16)、鲁迅,《两地书·九》(17)、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18)、鲁迅,《一心集·习惯与改革》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 篇6
试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姓
名:李庆红 准考证号: 身份证号:
单
位: 大通县桦林乡
完稿日期:2007年3月12日 试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及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
内容提要:
妇女问题,是关系社会文明的重要问题。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对,关键词:妇女
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推翻封建制度。
封建礼教、《离婚》和《伤逝》,必须先取得政治上的翻身
悲剧,妇女问题始终给以极大的关注。故其在作品《祝福》《明天》中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悲惨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作者在同情她们的命运,关注她们的生活的同时,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经济上的独立权要达到解放的目的叛逆形象
妇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妇女在社会生活中是否获得自由、民主、平等的权利,是衡量社会解放与否的标志。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妇女,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受着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残酷压迫,她们必须格守封建礼教及其道德标准,因而所受的苦难的确最深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感受,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在对封建主义进行顽强而坚韧的战斗的同时,始终关注着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鲁迅的《祝福》婚》和《伤逝》《明天》等一系列小说中,他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生动、深刻而富有典型意义的妇女形象。鲁迅正是通过描写众多妇女形象的作品,将中国文学史上描写妇女悲剧命运的主题,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一.被四权绳索捆缚的“祥林嫂”。《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位勤劳善良的普通村妇,也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弱小者。封建社会的买卖婚姻使祥林嫂嫁给一比她小十岁的男人,丈夫死后,其婆婆又将她像牲畜般的卖给贺老六。但第二次婚姻更不幸,夫亡子丧,大伯收房,将她赶出贺家坳。当走投无路的她再次到鲁四爷家作佣工时,她已被封建礼教判定有罪:寡妇再嫁,伤风败俗;克夫克子,更是不祥之物。为赎罪名,当作自己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然而,不管她怎么为自己的命运竭力挣扎,她的种种努力始终得不到人们的认可。最后,在人们喜气洋洋的祝福声中,祥林嫂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祥林嫂是被封建社会政权、封建卫道士鲁四爷,他不但对祥林嫂这个廉价劳动者进行残酷的剥削,从身体上对她进行摧残,还从精神上进行无情打击,指责她不干不净、败坏风俗。最后将她踢出门外,使她沦为乞丐,最终倒在街头。族权的代表者婆婆和大伯,一个将守寡的她当牲口出卖,一个又将夫亡子丧的她赶出家门。这一出卖、一驱赶,充分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也使祥林嫂、《离
到土地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夫权、神权这四条绳索活活勒死的。3
祥林嫂用光她的工钱,族权、身心受到了打击。之后,社会无处不在的神权思想,又继续给她精神上的重创。柳妈对她宣传阎王对寡妇再嫁惩罚的因果报应,这使从肉体到精神都有已受着双重奴役的祥林嫂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尽管柳妈这种并非恶意的恐吓带着封建迷信色彩,但愚昧麻木的祥林嫂却深信不疑。当她捐门槛,赎了罪后,坦然地去拿祭品时,四婶的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
①无异是死刑判决。封建神权这最后的致命一击,无情地碾碎了祥林嫂最后的希望。除了死,她别无选择了!祥林嫂最终被封建制度这座大山压碎了。她的死,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鲁迅抨击的予头直指封建制度,并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鲜明的独创性,体现在鲁迅刻画了祥林嫂的几个“不甘于”:祥林嫂不甘于受婆家虐待,逃跑出来到鲁镇做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争得做人的资格;祥林嫂不甘于被人强逼改嫁,用生命来抗婚。在逼嫁的路上,她不但又哭又闹,拜堂时还用头撞香案角企图自杀。虽然没有死,但也撞得头破血流,结果在额头上留下了一个“大家以为耻辱”的伤疤;祥林嫂不甘于百般受人歧视,捐门槛以“赎罪”。为了“捐门槛”,祥林嫂用了在鲁家的全部劳动所得十二元银元;祥林嫂不甘于死后受阎王惩处,临死时怀疑灵魂的有无。她希望没有鬼,死去不用锯开身子来分给两个丈夫,但她又希望有鬼,死去可以在阴间见到惟一亲爱的儿子阿毛,可以一家人团聚。这五个“不甘于”是祥林嫂自发反抗精神独特而鲜明的体现。祥林嫂反抗了族权、夫权,怀疑神权,惟独对压在头上的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没有明确的反抗表现,这是祥林嫂反抗的局限性。
鲁迅在揭示土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这种反抗意识是朦胧的。由于长期以来,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故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鲁镇做工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种是对“从一 而终”的格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最后,她临死时发出究竟有没有魂灵地狱的疑问,虽然表明她对封建神权思想有所怀疑,但她的思想依旧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祥林嫂这一系列的挣扎和反抗,是不自觉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她最终还是被根深蒂固的封建大网络所捕杀。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子还是吃人的封建制度。
二.中产阶级“爱姑”的悲剧。
相对祥林嫂来说,《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塑造的又一个典型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其夫另有新欢,要撇掉她。为了不被丈夫离弃,她大闹的,不是离婚,而是不离婚。她在众人面前怒骂其夫为“小畜生”种大胆、泼辣、不屈不挠的性格,使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这条不安分的鱼,只能在水池中掀起几点水花,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她想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时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那只能是妄想。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的。爱姑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只能自吞失败的苦果。在潜意识里,爱姑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在封建社会里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而休妻是当时社会被人们尤其是妇女认为最耻辱的事情,被休之人,其地位是连寡妇也不如的。为此,爱姑才反抗,想讨回一个“说法”为,说明她灵魂深处还是被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从一而终”的观念牢牢地统治着。从这一角度看,尽管她的反抗激烈,但其意义是有限的。爱姑的悲剧,充分说明了处在中产阶层的妇女,同样逃脱不了遭人践踏的悲惨命运。这种现象在旧中国是普遍存在的。“离婚”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概念,在封建时代只有“休”、“出”等概念,然而民国以后的离婚实际上还是爱姑被“休”、“出”了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讽刺啊 ,是鲁迅,这,其公公为“老畜生”。爱姑表现出来的行!
②三.被旧制度吞噬的女青年知识分子—子君
《伤逝》的女主人公子君是鲁迅先生塑造的又一个成功的妇女形象。子君是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个具有反抗精神、最终被旧制度吞噬的女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伤逝》写的是知识妇女的悲剧。
子君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为“五四”革命狂飙所唤醒的女知识青年。她常谈伊孛尔,谈泰戈尔,谈雪莱,并以这些资产阶级个性主义者的民主革命思想来激励自己,子君和涓生终于结合了,也曾经有过安宁和幸福。但婚姻自主胜利后,子君却步不前,变得浅薄、庸俗、怯弱,与涓生在人生态度上发生分歧,爱情终于出现了裂痕。成家后的子君,不但没有像涓生一样继续学习和探索,争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能,做一个自立于社会的女子;而是终日全力理家治内,甘心情愿做一个举案齐眉的贤妻良母,她变得浅薄、庸俗和怯弱。在家庭中所处的从属地位,更滋生了她的自卑心理。她常常看涓生的脸色行事,连一颦一笑也受制于人。当她发现涓生开始冷淡她时,也不敢询问,终日提心吊胆,生怕涓生抛弃她。她自觉但又不自觉地走上千百年来中国妇女走过的老路,最后连已经实现的婚姻自主也不能自主下去。涓生终于与子君分手,子君在绝望中,又回到了父亲的封建家门,在无爱的人间忧郁而死。
子君在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中,曾表现出无所畏惧、超人的勇气,是个勇士。当她的行动受到家里极力反对和阻挠时,她坚定地说: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何等勇敢!何等坚强!何等自信!这句话显示了子君鲜明独特的个性,这是“五四”新思潮对子君的影响。子君还从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娜拉的形象中得到启发和精神支持。热恋时期的子君,对于路人的蔑视、老东西和小东西的侮辱,表现出大无畏的井然和平静,如入无人之境。但子君是在封建正统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小姐,她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她的反抗虽然坚决,但不彻底。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君的个性解放终于逐渐显出它的旧面目来。当涓生拿出一张雪莱的半身裸体铜板像给她看时,她一看,便低了头,不好意思了,这显示出旧思想观在她身上的作用。涓生失业了,③子君立即显出软弱性,在经济重压之下,他们爱情的裂缝越来越大。涓生离开她后,她没有争辩,更没有反抗,而是静静地让她父亲接回原来那个封建家庭里。她最终没能走上与旧制度彻底决裂的革命道路上来。
子君的这些个性特点,是与她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子君的爱情悲剧显示了个性解放的巨大局限性。形象地说明只有进行社会革命,在社会解放的前提下,妇女才能获得真正的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是人格独立的必要前提,个人的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物质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人格独立。而人格独立也只有在彻底的个性解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子君的爱情悲剧说明,没有经济独立,妇女解放就如同空中楼阁,迟早是要倒塌的。而以个性解放为武器,单枪匹马同整个封建势力进行斗争,其结果只能是失败。鲁迅先生通过涓生,子君的悲剧,指出人生的要义并不在于爱。④并且批评了只求个人幸福而不能对旧势力彻底的解放必须是在整个社会变革之后,必须把妇女解放同社会革命融为一体,必须把个性解放与社会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鲁迅的思想行为一直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充满着对封建宗法制度罪恶行径的愤怒批判。正是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对妇女的奴役和压迫,导致中国女性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承受着肉体到精神的无尽痛苦与磨难。鲁迅以激进的民主主义与深厚的人道主义,对压迫妇女的封建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鞭挞。在他的现实主义小说婚》、《伤逝》中,他以深沉的笔触,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她们悲惨的生活和结局,深刻地展现了妇女在封建制度下被绞杀的过程,字里行间,熔铸着作者的激愤与不平。四.寄托希望于明天的单四嫂。
《明天》的主人公单四嫂,“是一个粗笨女人”夫后,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不敢改嫁。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然而,厄运却向她袭来。宝儿生病,求签、许愿、吃单方,宝儿的病依旧不见好转。她只好把希望押在庸 ,爱才有所附丽。”
妇女真正、《祝福》、《离
“人必生活着
“韧性”斗争的弱点。
《明天》。她勤劳善良,丧失丈医小神仙身上。但宝儿最终还是死了,这个寡妇的最后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养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她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打击和不幸,只是通过所寄托的如梦幻般的“明天”,依旧是永远无法兑现的梦。
单四嫂对封建道德教条的一味遵从,对自己的命运甘心情愿地任人摆布,这就意味着等待这个可怜寡妇的,只能是更沉重更无穷尽的痛苦和悲哀,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
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本着“为人生”的启蒙主义精神,怀着对受压迫妇女的痛惜之情,鲁迅自觉地与抚驱者取同一步,以悲愤的现实主义笔调,去揭露病态社会的魂灵,以期待引起疗救。作者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通过她们在封建社会及其道德礼教迫害下的悲苦人生命运,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暗和愚民政策所造成的罪恶。这是鲁迅塑造这些妇女形象的目的之一。怎样才能使妇女脱离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获得真正的,争得做人的权利,这也是鲁迅深切关注和一直思考的问题。为此,在他的作品中,多处描写了女主人公们的挣扎与反抗。为了使自己获得起码的生存权利,祥林嫂一生都在反抗与挣扎;而爱姑反抗更是强悍而出格;特别是子君,自觉运用了时代的新武器——资产阶级个性主义和个性解放来对抗婚俗,争取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这些反抗,对强大的封建社会及其宗法制度来说虽然是微弱拭目以待,但却是顽强的,是茫茫黑幕笼罩下闪耀出的曾耀眼一时的火花。对这些女性们身上表现出的对封建恶势力的奋不顾身的反抗行为,鲁迅显然是无限赞同与极力支持的。鲁迅的这一态度,与他指出的妇女要获得解放,必须把妇女解放运动融入社会革命大潮之中,只有解放了社会,妇女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观点是一致的。
半个世纪前鲁迅塑造的妇女形象,她们的反抗与挣扎,虽然最终还是失败了,但她们这种抗争精神及不屈性格,却启示和鼓舞了无数的后来姐妹,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鲁迅作品所塑造的这些妇女形象,其意义是深远的。鲁迅的这些思路,也印证了恩格斯的精辟论述:“妇女解放的第一个 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
注释:
①林志浩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第75页。
②黄修己主编的,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6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第59页.③赵遐秋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第102页。
④黄修己主编的,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6月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简史》第61页.⑤唐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119页。
⑤ 参考书目:
1、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
2、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6月。
3、赵遐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
4、党秀臣《中国现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 篇7
祥林嫂本是卫家山一家以打柴为生的农户的儿媳,当比她小十岁的丈夫死去后,为了逃避被婆家像牲口一样的转卖,她逃到鲁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女工。在当时,一个年轻的寡妇从婆家出逃是很不简单的。祥林嫂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做一个不依赖他人的,自立、自守的“未亡人”,做出了这样具有反抗精神的叛逆行动。
对于婆家的迫嫁,对于野蛮的暴力绑架,她做了“出格”的反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一头撞在香案角上”。这也充分说明,她不是逆来顺受,任人随意摆布的,而是采取了以死抗争的叛逆行动。
祥林嫂的悲剧,更表现在她遭到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残酷精神虐杀。小说中的鲁四老爷——一位“讲理学的老监生”,俨然是封建礼教的化身。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帮工,被婆家抢走,鲁四老爷只说了句:“可恶!然而……”,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这省略号底下的潜台词:佣人被绑架,他不免感到有损自己的尊严和役使的利益,所以是“可恶!然而……”祥林嫂是私自从婆家逃出来的,婆家自然有处置她的权利,把她抢回去也无可厚非。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可以辩解的。鲁四老爷的言行举止都充分体现出封建礼教对当时人们的影响。祥林嫂在又一次失去丈夫与孩子后,继续到鲁家帮工,此时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态度出现了明显恶化,将其看作是“败坏风俗”的“谬种”,对于祝福、祭祀之类的大事,吩咐祥林嫂不得插手。
而对于祥林嫂而言,其周边的人与事同样都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但是祥林嫂对周边这些事情并不理会,只是一味地以自己惯有的姿态去讲述自己儿子的悲惨遭遇。祥林嫂讲述之初,镇上人们对其产生些许同情,可怜她悲惨的命运,但久而久之,祥林嫂不停地念叨,不同地讲述,使镇上人们听厌听倦,并将她悲惨的命运视作笑话,对其所讲述的遭遇“咀嚼鉴赏”后,将其视作“渣滓”。在如此冰冷的世界与淡漠的人事中,祥林嫂的心灵被重重地折磨着。然而,一切的苦难并没有停止,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颇深的柳妈向其讲述起阴间对不祥之人的惩罚,给了祥林嫂原本伤痕累累的心灵重重一击。祥林嫂得知可以“赎罪”后,将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去土地庙捐门槛,让门槛代替自己被千人踩、万人踏,以为如此以来就可赎清罪过,恢复作为“人”的尊严与地位。可直到冬至祭祖时,祥林嫂自认为已摆脱不祥之身,“做得更出力”,而四婶的一句“你放着罢,祥林嫂!”使她的精神彻底崩溃。自此以后,祥林嫂的精神与体力渐渐萎靡,最终被鲁家赶出家门,沦为乞丐。
“我”这个“见识的多的出门人”询问灵魂和地狱的有无。但是,“我”的“胆怯”的情态到了这样的地步,祥林嫂不仅开始对灵魂和地狱的有无产生了怀疑,她向,“说不清”的搪塞,慌张离去的行为,只能使祥林嫂再次相信,灵魂和地狱真的存在,自己死后能够和死去的家人见面。于是在鲁镇喜庆的祝福声中,祥林嫂终于死在了街头。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鲁迅对于悲剧的本质特征和审美效果的精辟概括。祥林嫂的悲剧是凡人的悲剧,这样的悲剧多发生在只为满足小小的生活上的善的功利需求的普通人身上。祥林嫂正是这样的人物。她所追求的仅仅是普通人对于像普通人一样生活下去的权利和要求,仅仅是人生的最起码的权利,仅仅是最低微的生活满足,并不具有崇高的特征,但正如鲁迅所说的“我们也不能责成人人都是战士”,她身上仍然有体现着真、善、美的品德、愿望和要求。因此,祥林嫂的强烈的“活”的愿望正是她身上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然而,祥林嫂被强大的封建势力压得无法生存,在生活贫苦的同时,精神与心灵时时受到严重摧残,仅有的一丝求生欲望也被残酷的现实打碎,最终沦为乞丐,走向毁灭。祥林嫂的毁灭,正更加强烈地揭露了导致其悲剧的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的不义和残忍,祥林嫂身上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遭到无情的毁灭,显示出善的凡人在强大的封建势力之下的悲剧性。《祝福》正是以这种善的凡人身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来控诉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总是注重于“国民性弱点”的揭示,以“引起疗效的注意”。祥林嫂的悲剧是悲哀的,她并不具备崇高的特征,但却能使人产生同情和怜悯,促使人们去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去认清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同时也促使人们去进行某种自我反省——绝不能仅仅满足于做稳奴隶的位置,从中得到真正的启迪。
参考文献
解读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篇8
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妇女,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在几千年漫长而黑暗的艰难历程中,他们受封建思想毒害更深,背负着更为沉重的精神重压,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和感受,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始终关注着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他在1918年发表的《我的节烈观》一文中,就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一文中,他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鲁迅对妇女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怜悯,在他的现实主义小说《明天》、《祝福》、《离婚》中,他以深沉的笔触,塑造了单四嫂、祥林嫂、爱姑等一系列的典型形象,她们悲惨的生活和结局,深刻地展现了妇女在封建制度下被绞杀的过程,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与不平。
《明天》的主人公单四嫂,“是一个粗笨女人”。她勤劳善良,丧失丈夫后,遵循着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不敢改嫁。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儿子。然而,厄运却向她袭来。宝儿生病,求签、许愿、吃单方,宝儿的病依旧不见好转。她只好把希望押在庸医小仙身上。但宝儿最终还是死了,这个寡妇的最后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养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对封建道德教条的一味遵从,对自己的命运甘心情愿地任人摆布,她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打击和不幸,只是通过所寄托的如梦幻般的“明天”,它是永远无法兑现的梦。
和单四嫂一样,《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位勤劳善良的普通村妇,也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弱小者。封建社会的买卖婚姻使祥林嫂嫁给一比她小十岁的男人,丈夫死后,其婆婆又将她像牲畜般的卖给贺老六。但第二次婚姻更不幸,夫亡子丧,大伯收房,将她赶出贺家坳。当走投无路的她再次到鲁四爷家作佣工时,她已被封建礼教判定有罪:寡妇再嫁,伤风败俗;克夫克子,更是不祥之物。为赎罪名,祥林嫂用光了她的工钱,到土地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当作自己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然而,不管她怎么为自己的命运竭力挣扎,她的种种努力始终得不到人们的许可。最后,在人们喜气洋洋的祝福声中,祥林嫂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可以说,祥林嫂是被封建社会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条绳索活活勒死的。封建卫道士鲁四爷,不但对祥林嫂这个廉价劳动者进行残酷的剥削,从身体上对她进行摧残,还从精神上进行无情打击,指责她“不干不净”、“败坏风俗”。最后将她踢出门外,使她轮为乞丐,最终死亡于街头。族权的代表者婆婆和大伯,一个将守寡的她当牲口出卖,一个又将夫亡子丧的她赶出家门。这一出卖一驱赶,充分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也使祥林嫂身心受到了打击。之后,社会无处不在的神权思想,又继续给她精神上重创。柳妈对她宣传阎王对寡妇再嫁惩罚的因果报应,这使从肉体到精神受着双重奴役的祥林嫂陷入极度的恐惧之中,尽管柳妈这种并非恶意的恫吓带着封建迷信色彩,但愚昧麻木的祥林嫂却深信不疑。当她“捐门槛,赎了罪”后,坦然去拿祭器时,四婶的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无异是死刑判决。封建神权这最后的致命一击,无情地碾碎了祥林嫂最后的希望。除了死,她别无选择了!祥林嫂最终被封建制度这座大山压碎了。她的死,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鲁迅在揭示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这种反抗意识是朦胧的。由于长期以来,受着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故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鲁镇谋生,这种对族权和夫权的反抗本是正当合理的。但她不懂这是她求生存的权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后她还是被婆婆劫回卖掉。她被强迫改嫁时,也拼命反抗,但这种是对“从一而终”的恪守,是对封建节烈观的愚忠。祥林嫂的挣扎和反抗,是不自觉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苍白的,她最终还是被根深蒂固的封建大网所捕杀。
相对单四嫂、祥林嫂来说,《离婚》中的爱姑,是鲁迅妇女题材小说中最具反抗性的农村妇女形象。爱姑十五岁嫁入施家,婚后其夫另有新欢,要撇掉她。为了不被丈夫离弃,她大闹,不是离婚,而是不离婚。她在众人面前怒骂其夫为“小畜生”,其公公为“老畜生”,这种大胆、泼辣、不屈不挠的性格,使这场斗争显得激烈和火药味十足。“打过多少回架,说过多少回和,总是不落局”。最后,在七大人的“调停”下,爱姑的不愿离婚最终还是离了。
在庞大而坚固的封建势力面前,爱姑这条不安分的鱼,只能在水池中掀起几点水花,最终还是摆脱不了被吃的命运。她想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去冲破用几千年织成的强大的封建罗网,那只能是妄想。当她意识到这点时,却又可悲地把希望寄托在七大人身上,认为他会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维护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纵的。爱姑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只能自吞失败的苦果。在潜意识里,爱姑认为被丈夫休掉是“失节”的大事。在封建社会里,只有休妻,没有离婚,而休妻是当时社会被人们尤其是妇女认为最耻辱的事情,被休之人,其地位是连寡妇也不如的。为此,爱姑才反抗,想讨回一个“说法”。爱姑表现出来的行为,说明她灵魂深处还是被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从一而终”的观念牢牢地束缚着。从这一角度看,尽管她的反抗激烈,但其意义是有限的。
单四嫂、祥林嫂、爱姑都是封建社会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受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残酷压迫,他们必须恪守封建礼教及其道德标准,因而所受的苦难最沉重,灵魂深处被奴化被扭曲更为严重。鲁迅对她们表现出更大的关怀与忧愤。从单四嫂、祥林嫂、爱姑三个封建社会农村妇女的形象中,鲁迅深刻而鲜明地显示了自己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思路:
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必须首先取得政治上的翻身,经济上的独立;要达到解放的目的,必须推翻封建制度,必须进行深沉韧性的战斗。
鲁迅的这些思路,也印证了恩格斯的精辟论述:“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劳动中去。” 这些议论,振聋发聩,至今仍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推荐阅读: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08-29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07-15
鲁迅的小说教案11-17
鲁迅的乡土小说创作10-15
鲁迅小说的语言艺术10-01
鲁迅小说中的色彩06-18
鲁迅小说的题材有哪些09-30
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06-02
鲁迅的经典名著小说《呐喊》读书心得10-27
鲁迅小说故乡解读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