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见识工程人的幽默

2024-09-13

见识见识工程人的幽默(精选4篇)

见识见识工程人的幽默 篇1

见识见识工程人的幽默

1、“兄弟,考多少分?” “89分。”

“可以啊,比我多多了,恭喜恭喜!” “没过!”

“没过?你考的不是二级建造师?” “不是,我考的驾照科目一„„”

2、男,三年前高考结束,去工地打工一个月4000+„„经过三年的大学深造,我又回到工地了,但工资只有1500 唉„„

知识改变命运啊,还是考个一级建造师靠谱啊!

3、毕业十年了,总算接了个大工程自己干,造一根三十米烟囱,工期两个月,造价三十万,不过要垫资。总算在去年年底搞完了。

今天人家去验收,被人骂得半死,还没有钱拿;哎,图纸看反了,人家是要挖一口三十米的井......4、我在工地上班,伙食非常差。

一个夏天的晚上打完饭菜到工棚准备开吃。这时表哥冲进来说:“走!兄弟,出去吃!”我心里那个高兴啊,把饭扔进垃圾桶就出来了,只见表哥坐在门口吃着饭,对我说:“屋里热,外边吃多凉快......”我去......表哥,你过来,我昨天干活的时候捡到一块上好的砖头,我保证不打死你......5、手机响了,一看是表哥打来的,立马接听。

电话那头:“喂,老表,我们这有个工程项目,我们做不了,你考虑下做不做?” 我顿时激动万分:“什么工程,好不好收款?” 电话那头:“好收,现场结算。”

我欣喜若狂:“什么工程?我马上过来和你谈。” 电话那头:“垒长城,三缺一。”

6、昨晚回家,一民警迎面巡逻而来。突然对我大喊:站住!民警:砼试块的尺寸是多少? 我答:150*150*150。民警:C35P6是什么?

我答:砼的强度等级为35Mpa,抗渗等级为6级。民警:你可以走了。我答:为什么问这样的问题?

民警:深夜还在街上走,不是小偷就是搞工程的!

7、有一对小两口都是干施工行当的,自己的小孩也就耳濡目染,一天小孩问妈妈:业主、设计院、施工单位、安监站、监理都是干什么的?

其母回答:“业主就象你爹,什么也不干,整天背着个手光知道训人。

设计院就象你爷爷,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提着个鸟笼子瞎晃悠,到处指指点点其实啥事也不管。

施工单位就象你妈,整天傻干活,忙里忙外,有时还要挨你爹、你爷的训。安监站就象你奶奶,处处看你妈不顺眼,整天唠唠叨叨,但谁也不听她的。” 小孩又问:“还有一个监理单位是什么呢?”

其母说:“监理就像你,说是监督爸、妈的,但又吃爸妈的饭,穿爸妈的衣,花爸妈的钱,只能装装样子监督一下爸妈,不过有时耍起小脾气来,老妈还得要哄着你。”

8、征婚=公开招标 相亲=邀请招标 自由恋爱=议标 介绍人=招标代理 岳父岳母=业主 婚前指导医生=监理 过岳父母关=资格预审 给女方钱=投标保证金 过朋友关=公示 恋爱期间=公示期

确定恋爱关系=确定中标候选人 婚前约定=合同谈判 办结婚证=签定合同 办结婚酒=图纸会审 给男方钱=动员预付款 给女方钱=履约保证金 蜜月=施工进场 洞房花烛=开工

新婚后生活安排=实施性施工设计 女方不育=图纸错误 男方不育=冒用资质 生孩子=精品工程 没孩子=怠工 找二奶=违法分包 找情人=私自分包 满月酒=竣工验收 再婚=重新或二次招标

有了孩子,天天为孩子的事吵=期中计量支付 老婆的嫁装=甲供应材料 老公置办的家具=自采材料 离婚清点财产=审计...9、想做工程师吗?那要先看你的名字够不够档次~~ 脚最多的工程师姓吴,叫吴工(蜈蚣); 脸最黑的工程师姓包,叫包工(包公); 脸最红的工程师姓关,叫关工(关公);

身份最卑微但一般多在海外的工程师姓劳,叫劳工;

身份也很卑微但这类身份已不多见的工程师姓常,叫常工(长工); 身份最高贵的工程师姓王,叫王工(王公); 最暧昧的工程师姓项,叫项工(相公); 最违法的工程师姓童,叫童工;

大概当不了老板的工程师姓袁,叫袁工(员工);

最符合职业身份的工程师姓专,叫专工(电力系统都这么叫,也有叫专责的;我有位师兄就姓专,因为专业方面很不错,大叫都叫他专家);

最符合理想身份的工程师姓高,叫高工(大家要奋斗很长时间的,而人家一毕业就是了); 最应该到地摊上去摆摊算命的工程师姓周,叫周工(周公解梦); 最应该到地摊上去摆摊接活的工程师姓穆,叫穆工(木工); 最雍容华贵的工程师姓黄,叫黄工(皇宫); 最表里不一的工程师姓叶,叫叶工(叶公好龙);

很雍容华贵但已经是历史遗迹的工程师姓顾,叫顾工(故宫); 最凶悍的工程师姓雷,叫雷工(雷公); 最无里头的工程师姓季,叫季工(济公)。

见识日本人的“雷锋精神” 篇2

两个月前,日产公司在中国西部推广他们的新款城市越野车,于是有幸混在成功的优雅人士试驾队伍里,一路波澜不惊的来到了日本。此后一系列小经历让我见识了什么叫“日本式服务”。

政府也谦卑:在入境大厅排队时,迎面看到几个穿着日本边境官方制服的,年龄大概有五、六十岁的男性工作人员,他们对着前来的旅客,大声地、一刻不停地、边比划边喊着同样一句日文:“嗨!(这个字听得懂)咕噜咕噜咕噜依玛斯(“依玛斯”是语气词,表敬语,这我也依稀了解)。”加上手势可以理解整句话的意思大概是“您好!请这边排队。”他们高矮胖瘦不一,风采也不那么出众,然而那些布满皱纹的脸,始终如一地堆满了微笑,且不停地流淌着汗水;嗓音也已经开始变得嘶哑,但声音和音量却始终没有丝毫减弱与停顿的迹象⋯⋯啧啧!我想,这种服务也许没法直接和现代管理挂上钩,但作为政府能在行使执法权的同时为人们提供如此的人性化服务,确实还是令人感动的。回头望去,连我的话痨队友们也都停止了贫嘴,规规矩矩地排到了队上⋯⋯

司机也“雷锋”:我们的随团司机居然也是一位大爷而且是一位脚上有残疾的大爷!他老人家个子不高,有些瓦刀脸,走起路来还一跛一跛的,但是对待工作却自始至终都是一丝不苟的。他每天提前半小时就端坐在驾驶室里;团员逛景点回车,无论早晚,他一定已在车上等待;经常看见他用大毛巾擦汗,但除非有人提前回车,他自己决不开空调;每天下班不论多晚都要用一个小时先擦洗和打扫车辆,然后才去吃饭;一早一晚都会跛着脚为每一位团员往行李舱里搬行李和从行李舱往外拿行李⋯⋯我们以为碰到日本雷锋了,可导游却说:“在日本,这是最基本的服务。”由于敬佩,团员们每次上下车时都使劲对他笑,“您好”,“谢谢啊”的不离嘴。日本人总是能通过服务赢得人们对他们的尊重!

总经理亦凡人:每到旅馆之前,都会看到导游用日语打一个电话,然后远远的就会看见几个人横列一排站在饭店门口,导游说是饭店总经理、副理、部门经理在迎接我们,还说日本的饭店管理者都会坚持用同样的态度接待所有团队,听到我们的唏嘘声,又说这算什么,他们的“萨由哦纳拉(再见)”仪式才更厉害呢!

曾经看过一名美国人在一本名为“日本游”的连环漫画集里,描述过这样的情景:看都看不清了,送行的人还在挥手;听都听不见了,“萨由哦纳拉”的声音还在回响。

果然在离开的那天早上,团队约好八点半出发。吃好早餐就隐约看到有三人一排站在大门外的右侧,也没想到会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的团员一直习惯在上车前慢条斯理的拍照和瞎逛,完全没有时间观念。好容易上车要走路时,导游让我们和那几个人挥手“擦玻璃(再见)”,才恍然明白原来我们让人家(总经理等一干人)笔直的站在那里等了近半个小时。接着,就是没完没了的挥手和没完没了的“萨由哦纳拉”⋯⋯

购物也快乐:日本式的服务是无处不在的。当我们购物时总会询问一些问题,店员们一般不懂英文,但总是能耐耐心心连比带划地解答。当我们表示要购买时,我们一般都会听到提高八度充满惊喜的轻喊:“真的吗?您真的要买吗?太谢谢您啦!(大概猜的出来)”听上去千篇一律的,不免有些做作。但难道不正是他们的做作,为客人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作为消费者的虚荣心和优越感吗?

整体看来,“日本式服务”好像是一个国家级服务特质的概念,其实,它不过是日本国内诸多企业的服务特质的总和而已。联想到我国的服务业现状,颇觉得有些汗颜。

《见识》读后感 篇3

全书围绕个人的精进这个主题,是个人认知升级类著作,就像封面所说:“你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第二章的一个观点:“人生需要做减法。”

其实我曾经也有一个困惑的地方:李笑来老师《财富自由之路》里面提到:多维度打造自己的竞争力,就是做好自己最好的维度之外,多拓展几个维度,多学一些东西。这里好像就有一个矛盾:一个教我们少做、一个让我们多学?那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现在我想分三个方面讲述自己的理解:①不要老想着抓紧时间同时做很多的事情,而是少做事情,②做重要的事情;③把重要的事情做好。

①有时候我们老想着同时做很多的事情。计划安排的满满的,然后可能被各种事情打乱计划,或者对计划的事情低估难度,老是有做不完的事情,感慨计划跟不上变化。

然后归因于没有抓紧时间,下次还是重复这样安排,陷入恶性循环。

其实这本书第64页一个观点非常有精髓,很好解释了这个现象:“你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因为你已经很抓紧时间了。你需要做的是跳出原有思维方式,少做事。如果你想通了很多事情不做其实也无关大体,就不要去做他们,这样你就不会天天忙忙碌碌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他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少做事情而不是让自己更忙碌。”

这个概念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所以我觉得这个观点真的让我长了见识,反思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然后我也推荐一个忙忙碌碌总有做不完事情的朋友看了这本书,特别是这个观点。

②再看一下书中提到的生活中捡芝麻丢西瓜的行为:为了省一块钱出租车在路上多走十分钟,为了抢几块钱的红包,每隔三五分钟就看微信(当然这个观点小编保留意见,有时候抢红包只是希望和亲人朋友多一些互动,目的`是增进关系而不是抢几块钱红包)等等,这是人的问题,不仅在于时间利用的没有效率,更糟糕的是它们渐渐习惯于非常低层次的追求。人的心智变的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让自己得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上。

其实,很多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我们要懂得舍弃一些,专注于做重要的事情,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老做捡芝麻丢西瓜之类的事情,”人生需要做减法”。

以前我什么都想学,时间也经常安排的满满的才甘心,对知识的焦虑、对浪费时间的恐惧,让我整个人都处于慌乱的忙碌中,捡芝麻丢西瓜,导致不擅长的事情没做好,擅长的该做的事情也没有做好。现在我开始懂得取舍,只学对我有用的、必需的,在我能力范围之内做好做专几个事情就可以了,贪多嚼不烂。不做那些消耗我宝贵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少玩手机、少看视频、不玩游戏等等。

③这里我还想到一个词:专注。就是做事情的时候要专心,在看书的时候就专心看书,在开会的时候就专心开会。其实很多人包括我,在看书的时候一会儿整理一下东西,一会儿玩玩手机,或者开会的时候想的是某个还没有做完的事情,等到时间快到了,惊觉书没有看多少页,看书好慢,或者开会讨论了什么问题宣布了什么事情自己错过了,然后再去问别人。其实我们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我们不能一开始就专注做完一件事再做下一件事呢?

《深度工作》这本书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专家研究发现,人一旦习惯不断分心,当他想专心的时候,很难摆脱分心的恶习。所以我们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

《见识》读书笔记 篇4

命与运

人对一个巴掌的反应,其实决定了其一生的命运(PXVII)

虽然我们通常会抱怨社会阶层固化,但是往下的通道永远是非常宽的,只要稍微不努力或者多抱怨几句,就能往下走几层(P13)

聪明人会欣赏聪明人,而且只有聪明人才会欣赏聪明人(P17)

既然有白天就有黑夜,那么我们不能够因为喜欢白天就厌恶黑夜。因此,我们不应该由于自己对一件事情的喜爱,就不宽容别人做相反的事情(P33)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运气。而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运气,往往取决于他有怎样的命,人命天定。

看似很迷信,最开始我也很疑惑,后来看吴博士的解释就明白了。

人命是天定的,你的出身不是你所决定的,所以每个人要成为更好的人肯定走的路也不相同,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而你的性格就是在你成长的环境中慢慢培养出来的。

落后地区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往往十分的质朴本分,但会有着非常多固有的让人不可理喻的想法,比如我惊讶的发现我一个跟我同龄的朋友竟然有着“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

而发达地区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有着非常强大的包容心和自信心,但可能也会有一定的自我和天生优越感。

只有认命,看清了命运,才能想到如何去调整性格,从而改变自己的运。

我在回想我人生中遇到的让我敬佩的人,都是一些非常成功的人,而我敬佩他们的不是他们的成功,而是他们的胸襟和远见。

我在在成都文殊院皈依,惭愧的是,虽然我领了皈依证,也能看懂非常多的佛经,但是我没有做过烧香拜佛的事情,让我震撼的是,皈依那天,住持大师所讲的一句话。

他说,皈依后该干嘛干嘛,不要去念经,到寺庙也没必要拜佛,尤其是不要给钱,佛才不会要你的钱。该吃吃该喝喝,也不要想着有事情了跑到寺庙中求菩萨保佑什么的,临时抱佛脚没用,只要你心中有佛,多做好事,佛祖自然会保佑你,但是如果你去做坏事,哪怕你天天念经,佛祖也不会保佑你。

这是何等的胸襟才能说出来的话。

说句很不该说的话,其实我并没有什么虔诚的宗教信仰,我当初也只是在学习研究各类佛经觉得有趣,但那位住持的话,让我一直记得,做个好人,便会一生好运。

人生的减法

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得更好,由于这种做法有时违背人的天性,因此很多人做不到,当然,这样也就给了那些能做到的人更多的机会(P44)

世界上不能缺少黛玉这样以生命做诗的人,否则一个社会就是庸俗的社会(P55)

人有两个上帝赋予的特殊天赋是机器所无法取代的:一个是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个是梦想和浪漫的情怀(P57)

世界上捡芝麻的人多,捡西瓜的人少,你如果致力于捡西瓜,就要耐得住寂寞(P61)

跳出思维定式有时需要大胆的反常规思考,甚至舍弃很多利益(P65)

人幸福的来源有三个维度:爱情和婚姻、对未来的期望、生活的态度(P76)

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自己总是能够不断坚持地跑下去,即使跌倒,也能不断爬起来,如果还能一边跑,一边欣赏路旁的风景,那就更好了(P93)

人在运气不好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盲目的努力,而是慢下来思考,有耐心的做事情(P97)

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P104)

上面选择的一些精彩的文字,横跨了书的第二、第三章。

人生需要做减法,其实就是所谓的认命,我突然发现,这和我写的18年的总结有相似之处——怎样都是好的。

知道了这一点,会让我的人生变得清楚很多,我做选择的时候也就轻松了很多。

有的时候,人会烦恼,会觉得不幸福,往往就是选择过多。

很多人邀请我做演讲,但我基本上都拒绝了,因为我觉得以我现在的学识,不足以去教别人什么,而如果只是把我自己懂的事情说一遍,实际上会浪费我大量的时间。

学会拒绝,就是一种减法。而能做怎么样的减法,就取决于见识。

人之所以不会做减法,就是因为总觉得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是天大的事情。

很喜欢涂磊老师说的一句话,他说,整日忙于应酬的男人,都是事业不成功的男人。利用应酬陪别人来发展事业,是因为自己没有真本事,享受别人陪自己应酬的虚荣终成不了大事。而爱家的男人,始终没有忘却自己最基本的责任,要么就踏踏实实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要么就在拥有辉煌事业的同时依然挂念着家人,那些为了在外应酬却总是应付家人的男人,终会舍本逐末,而不忘家庭的男人,总有一天能获得成功。

如果说,过去我做过的这么多事情,最感谢的是什么,我想,自感谢的是那一年的旅游。

我认为,旅游是比读书,更为重要的事情,但二者,都是为了提升见识。

当有了足够多足够高远的见识的时候,便明白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于是便可以把通向终点的所有不相关的事情,全部减掉。

大智慧

拉里·佩奇的经营管理智慧:把产品做成牙刷、从本质中寻找商业模式、薪尽火传(P135)

巴菲特人生的智慧: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永远不要做空股票、永远不要用杠杆投资(P141)

司马迁的智慧: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P153)

销售大师王晓峰的智慧:销售的本质是把钱收回来、持续的生意是让顾客把买的东西用光、商品和服务要让消费者有面子(P161)

这一章说的智慧其实并不相关,但是每一点,都让人非常深思。

对我而言,影响我最大的是,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有幸成为一位大型公司的高管或者某个成功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这一点,我一定要记住。

书中有举一个例子,说可口可乐和宝洁,每年最大的开支就是广告费用,但是这两家公司一直没有成立自己的广告公司。

几年以前,我曾想要让自己变为全才,什么都想学,而现在,我会花大量的时间去专研跟交互、体验相关的内容,因为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我要做的,是先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最优秀的人,然后去找到相应领域的其他最优秀的人。

团队合作,永远好过单打独斗。

明白不要做自己不懂的事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让我懂得敬畏。

这个词最近反复出现,因为最近我时刻在提醒自己,看待问题要全面深刻。

现在的我,还做不到这一点,说实话要做到这一点,太难了,但是这会是我20重点想要努力提升的一个点。

不骄不躁,不卑不亢。

职场

当我们处于工作永远做不完的状态时,依然需要有时间欣赏身边的风景(P174)

谷歌的目标管理法(P194)

分清楚工作和职业,工作室大家谋生的手段,职业是我们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P216)

凡事做到50分靠常识,从50分到90分靠技术,从90分到100分靠艺术(P245)

本书关于职场讲了两个章节,其实里面所有的话都写的非常的对,从员工到管理者的角度都有谈到。

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

交互设计师或者说体验设计师,其实是蛮特殊的一个岗位,对人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因为一半技术,一半沟通。

如果是一个纯技术人员,那很简单,技术人员的思维就是谁厉害我就服谁。

如果是一个沟通为主的岗位的,比如销售、人事等,那也很简单。

可是一半一半的,太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有的时候会导致我们无法坚持自己的观点,可是分明你是专业的交互设计师,这个方案能做到最好的用户体验。

其实这真的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但在本书,我找到了答案。

首先,做到问心无愧。其次,做个正直的人。第三,勇于沟通。第四,听从内心。

所谓的问心无愧,就是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这一点很容易理解。

做个正直的人,我想说的是,这里包含两点:不做伪工作者,不抱团。我遇到过很多伪工作者,最大的体现就是为了加班而加班。我其实一点都不排斥加班,相反的我觉得加班的人还挺幸福的——有事做,有激情。但我很讨厌为了加班而加班,我本来事情都做完了,看大家都没走,那我再待一会吧,然后无所事事的坐在那。

这简直是既浪费生命又浪费公司的电。

而事情做完的标志其实就是OKR的进度就挺好的。

勇于沟通则是懂得职场中捍卫自己的权益,同时当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就是通过沟通来解决。

最后一点,便是最重要的,听从内心。足够优秀的人,无论是什么情况,比如现在都在说的互联网裁员**什么的,都应该是不会愁工作的。

不同的两份工作,可能拿着相同的薪资,但可能会让你的幸福感天差地别。做不喜欢的事情,即便做到极致,也只能做到90分,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便是100分。

金钱观

商业的本质是让人多花钱而不是省钱(P249)

钱是上帝存在你那里的,不是给你的,回头你要还给他(P271)

钱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P272)

钱和任何东西,都是为了让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给你带来麻烦(P272)

钱是靠挣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而挣钱的效率取决于一个人的气度(P272)

钱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资/投机光(P272)

上面的几点,是吴军博士的金钱观,我深表认可。

但上面的几句话有一定的误导性,光看字面意思感觉是要你不要存钱,乱花钱。

但实际上,这就是富人与穷人思维上的差异。

而就我自己而言,我的金钱观很简单——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购买任何东西时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关系,不亏待生活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存钱。

首先是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东西,其实做到这一点很难,我现在也在努力在做。

这意味着两点,第一点就是只买最重要的东西;第二点就是你的品味得足够高——主要是最好,不是最贵,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贵就是好。

其次,购买任何东西时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这一点让我受益很深。

其实我买任何东西的时候都会计算一下这个东西能给我带来的价值,所以我在两件事情上很大方——学习和旅游。

因为这两件事情,能让我成长,并且是一生的影响。

再贵的东西,如果把长度放到一生,都不会太贵。

但我在吃的上面很小气,我始终无法理解一顿饭吃掉几千块的人是怎么想的,我想即便以后有钱了我也不会这么去吃。

当然我不会因为舍不得吃贵的跑去吃不健康或者不卫生的路边摊。

因为吃饭是每天都必须要做的事情,我吃饭的目的是为了饱,而这个饱又只会持续几个小时。

最后就是,在不亏待生活的前提下存钱。

首先我认为存钱是很重要的事情,其次我不会为了存钱而存钱。

我存钱的目的一是为了买更贵的东西,二是为了抵抗风险。

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很高,一个正常家庭一个月的开支我不太方便透露,但有一点确定的,你的开支取决于跟你关系最好的五个人的平均,这五个人的平均也决定了你的大致收入——这是一定的,月薪5000和月薪50万的人是很难玩到一起去的。

如果现在我需要存钱,然后不买书了,每天吃最便宜的,也不旅游了,然后所有的聚会都不参加了,所有的爱好都不要了,可能短期来看你存钱了,长期来看,你会越来越穷。

书中其实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点,一个是合理的投资,还有一个是好好说话。分别讲如何树立正确的投资观以及如何更好的演讲以及传达自己的意见。

整本书其实都是吴军博士的自己观点的总结,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我也一直在感叹,思想的高度决定了一个人人生的高度。

这本书肯定不是一本鸡汤书,因为书中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说你要成功就应该怎样怎样,吴军博士只是在说自己的观点,可能里面的每个观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我想,如果读一本书,有那么一个地方能让我陷入思考,并变得更好,便已经足够了。

上一篇:我爱班集体教学设计下一篇:迎世园学礼仪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