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作品分析与评论

2024-09-25

电视剧作品分析与评论(精选7篇)

电视剧作品分析与评论 篇1

河南艺通纯粹编导教育中心学编导上名校 电影的景别,是一个电影镜头和画面的视党形式的表述语言。表面上是一个造型元素,实际上是一个教事的手段。

景别最最根本的含义,是表达画面所包括的范围。电影景别的划分大体上有如下的几种形式;l)大远景,2)远景,3)大全景,4)全景,5)中景,6)中近景,对近景,8)特写,9)大特写。

电影中的景别,是影片视觉效果、导演语言风格的外在形式之—。决定影片风格,决定叙事风格,决定视党风格,决定导演风格。

我们在分析影片的过程中,对于影片的是别的把握重点是在于全片,而不在于具体的某一个镜头。分析的重点在如下几个方面:

1.影片全片的叙事过程中,以什么样的镜头画面景别为主?在影片中是一种什么样的主导趋势?对影片的风格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场景中重要的人物对话镜头是以什么样的镜头景别为主?镜头景别变化之间有什么样的规律和特点?对于影片中的人物刻画和叙事的推动有什么样的帮助?

3.电影场景中的内景的景别特点是什么?外景的景别特点是什么?这两种景别交织在一起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特别是要分析景别分别在外景和内景当中对于人物、叙事、对话、动作的表现和表达都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4.每一个场景的开始的镜头和结束的镜头的景别的应用有什么样的特点?镜头剪接中景别的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

5.全片中,镜头画面的景别的变化幅度是什么?对影片的节奏有什么样的影响?景别的这种变化对影片的叙事有什么样的帮助?

6.分析在动作的场景中,人物的动作和镜头景别的应用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形式?

7.景别的运用以及最终画面完成的效果对于影片的风格有什么样的作用?

8.不同的景别运用,对于画面的构图有什么样的影响和帮助?

9.分析景别的应用对于环境的气氛,空间的表达,场景有什么样的作用?

10.分析不同的景别对人物形象和人物动作的表达。我们看到的影片,有的时候,赋予某一个人物以一个特定的景别,在有些情况下,不同的景别对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叙事内容、不同的情绪要求、不同的动作表达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1.分析电影的景别对影片的节奏所起的作用。

郑州市七中教学点、回六中教学点学习热线:0371-53705360***

电视剧作品分析与评论 篇2

关键词:电视栏目,体育栏目,评论栏目,创新,态势

郝勤曾经给“体育新闻评论”下了个定义:“体育新闻评论是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对体育运动本身以及体育运动有关的人和事发表的看法、意见和观点。”1从80年代至今, 综合运用画面、音响、屏幕文字等电视手段, 以及声画一体的电视语言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 作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重要分支, 随着我国“体育大国”地位的确立, 日益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电视节目类型。

1 本体的回归与背离

电视体育节目最初是以比赛实况转播类型出现的。我国电视体育与欧美相比起步较晚, 最早追溯到1958年6月19日北京电视台对八一男、女篮球队和北京男、女篮球队表演的实况转播。此时的评论员如张之的解说以激昂、快速著称, 和宋世雄的高八度音调高亢有力。

思, 巧妙捕捉现场的人物画面, 有重点地进行选择, 一个微小的动作、一个怀旧的摆设都可能引发观众共鸣, 进而达到画龙点睛的拍摄效果, 将节目推向感人至深的高潮。这不仅体现出编导与摄像的有机配合, 更体现出摄像对于编导创作意图的有效落实。

最后, 电视节目制作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编导的创作意图对于摄像人员有不同的理解, 摄像人员因实际环境及拍摄需求, 也可能向编导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所以两者本身不是绝对独立的, 而是相互补充的。摄像人员长期身处一线, 跟随节目拍摄和制作而成长, 因而可以及时向编导提出拍摄建议, 进而提高节目整体的制作水平。例如, 重大新闻事件发生后, 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前方最新信息, 摄像人员随时捕捉现场动态, 向编导提出另辟蹊径的拍摄方式, 不仅能打破同质化的新闻报不难发现, 此时的电视体育评论明显的带有广播痕迹。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电视体育新闻评论栏目取得了长足发展, 1995年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开播、通过卫星电视体育频道向全国播出。“电视体育节目向大信息量、强时效性和立体报道、综合报道方向发展, 节目形式更加丰富、设置更加细化”2,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消费品, 作为一种商品符号, 成为社会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因此,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观念在逐渐发生着变化, 体育比赛、体育明星、运动休闲用品以及运动休闲本身都成为了符号化的消费。参与这种符号化消费构建的大众传媒, 在这时候本身也是一种消费品。因此, 也就产生了电视体育类节目对本体的又一次背离——大众化与娱

道, 也能促进现场各方的密切配合, 引导广大观众参与到新闻事件中来。因此, 摄像对于编导的信息反馈也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关键环节。

3促进电视节目编导与摄像关系发

展的举措

为进一步促进电视节目编导与摄像关系的发展, 编导和摄像首先应具备积极的创新意识。媒体竞争时代创新是电视台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是节目保持生命力的基础。有的电视台刚刚推出一档新的栏目, 很多电视台就纷纷效仿, 而观众则对节目设计和摄像反响平平。所以编导和摄像应在默契配合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善于从新的视角挖掘节目制作思路和拍摄方法。其次, 摄像人员需要站在编导的立场和高度, 才能深刻体会节目主旨与内涵, 对节目摄像形成深入领悟, 并遵循编导的指引乐化。

首先是以大众化群体为定位的电视体育评论节目, 开始在选题内容上、受众定位上、语言表达通俗性上、评论记者群的身份上进行了全新改版。内容上不再拘泥于体育界, 而是横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 语言表达上也力求做到言之有物、通俗易懂。评论的作者群在主要由职业记者来担当的同时, 可以有专家学者、运动员、教练员, 甚至普通球迷, 只要你对体育运动有着深深的喜爱并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都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表现为电视体育的娱乐化倾向, 在淡化技术的同时, 表现出更加桀骜不逊的藐视权威的强烈冲动。专家型的评论员准确、严谨的评论能得到专业人士的厚爱, 然而一些以调侃、讽刺等

构思节目拍摄。为此, 摄像人员具备编导意识的基础上, 还非常需要全面提升文化素养。电视节目编导对全局的把握与其自身的文化素养是分不开的, 摄像人员应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文化知识, 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 进而激发拍摄灵感。最后, 电视编导要和摄像人员展开深入的沟通交流, 善于倾听一线摄像人员提供的信息, 并作为节目创新发展的素材和依据。

参考文献

[1]周志毅.摄像师要有编导意识[J].视听纵横, 2010 (05) .

[2]刘拂雨.电视栏目编导的创新意识[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24) .

[3]郑成华, 李大鹏.电视节目制作状况与发展研究[J].科技资讯, 2012

(长春电视台, 长春130061) 轻松娱乐形式表现出来的体育评论则更能受到普通大众的青睐。如央视《我爱世界杯》栏目邀请娱乐界明星参与“侃球”以及包括李宇春在内的超女们在不同报纸、网站开辟个人世界杯专栏, 用娱乐圈的人气吸引大众目光。娱乐圈大胆犀利的言辞、戏剧化的冲突模式、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的表现手法以及强大的明星效应, 无一不成为未来电视体育行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位网友说:“我喜欢《南方体育》, 就是喜欢一种人性化的表白, 喜欢一种戏剧化的情景, 喜欢一种故事性的叙述。毕竟, 体育不仅仅是体育, 如果我是一个标准的球迷, 为什么要看你们整天讲那些人人都知道的东西。我想听米卢的丑事, 我还想知道谁收了黑钱, 但是, 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 我还想娱乐, 想通过阅读获得一种快感。”那么, 电视体育评论栏目在面对这一汹涌而来的生活化与娱乐化浪潮时, 该怎样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呢?

2 如何实现栏目创新发展

2.1 选题内容的扩展

作为大众消费文化的一部分, 任何与体育有关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供人们娱乐消遣的对象。例如白岩松、刘建宏在世界杯前夕开办足球谈话类节目《三味聊斋》, 第六期“英格兰为什么总是哭”、第十一期“让不让孩子踢球”、第十六期“世界杯熬夜方法”, 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话题吸引了越来越多球迷朋友的关注。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应大胆拓宽节目选题范围, 从体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到社会、人生的跌宕起伏, 从世界聚焦的体坛大事到不为人知的幕后真相, 从专业性的体育评介到生活中的体育趣事……电视体育评论应该开辟更广阔的舆论空间, 挖掘更有价值、更有趣味的讨论话题, 才能实现体育评论节目的创新。

2.2 评论视角的多元独到

《体育评书》节目的主持人梁宏达曾说过:“《体育评书》不是就体育论体育, 而是把体育这个东西拉开了, 跟社会、人文等各个现象相结合, 由远及近, 由近及远, 说社会、说人生、说我们身边的人和事。”3社会多元化的结果之一便是知识冲破学科领域的束缚, 而电视作为一门综合艺术, 更是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为一体, 叙述视角可大可小, 涉及各个年龄阶层、社会阶层与利益群体。

2008年《足球之夜》意外的遭到中国足协的封杀, 原因出自2008年1月3日播出节目中, 央视体育频道请来的一些嘉宾对中国足协2007年的工作评价大多不高, 其中著名体育评论员李承鹏给谢亚龙打了不及格。这一客观公正的低视角的评论角度, 虽然遭到了足协单方面的反对, 却赢得了大众的一致认可。

2.3 包装制作方面的创新

评论手段作为电视体育评论节目中最具活力的创新因素, 是电视节目个性特征外在的显著体现。涉及电视技术上的更新、节目板块的调整、评论形式的变革、主持人的更换、节目现场的布置、灯光道具的运用, 以及关于节目时长、时段、频道等等的调整。

例如央视教育电视台《体育评书》, 吸纳了中国传统评书形式, 以二人转形式重点讨论体育赛事, 并穿插以体育花边新闻和其他与此相关的社会问题;《三味聊斋》则由黄健翔、白岩松、刘健宏三人在开赛前对各球队在世界杯上的历届表现作梳理和评价, 展望本届世界杯看点, 预测各球队命运;《豪门盛宴》则囊括了前方记者、评论员现场解说、赛前分析、赛后点评, 后方演播室现场嘉宾和场内观众互动, 以及短信互动等多重表达方式。

每个电视体育评论节目都应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播报方式, 从形式上树立自己的品牌logo。如今有许多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单单重视节目内容上的选择, 而忽视了节目形式上的包装制作, 造成节目虽有“看点”但无“亮点”, 对于节目的生存与发展非常不利。

2.4 多元个性的品牌定位

在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 电视体育评论节目要想拥有自己的忠实观众, 树立自己的品牌, 一个很重要的元素便是个性的塑造。全国电视体育播音员主持人研究会会长孙正平说:“体育解说就像是策划春晚, 准备很长时间, 自以为能做到口吐莲花, 旁征博引, 总是不能调好所有听众的胃口。”众口难调的现象在体育评论类节目中并不生僻, 有人认为刘建宏“坐黄牌的沙发”、“这种犯规就相当于汽车追尾, 负责任的总是后面的人”等言论完全是以娱乐受众为目的, 缺乏专业色彩;而另一些人对于段暄的“轴”却不认同, 认为世界杯就是个乐儿, 建议他的解说多一些元素, 给咖啡加点糖。

无论哪一种主持评论方式, 都代表着一种个人品牌特色。未来电视体育评论节目的生活化、大众化、娱乐化倾向, 从本质上说正是体育评论中的一次“人”的发现。它表面上以体育评论娱乐化为最大的特点和旗帜, 反对刻板的技术化体育评论, 而它的另一面就是充分彰显评论者的个性。因此, 我们应该以一种包容的眼光来看待这种众口难调现象。当然, 各大电视体育评论节目也只有努力塑造多元的品牌个性才能赢得更多的观众与收视市场。

总之, 电视体育评论节目在面对日益明显的大众化、娱乐化趋势, 只有拓展节目内容、开辟新的视角、加强包装制作的更新创作、形成多元个性的品牌定位, 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适应时代的需要, 逐渐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郝勤:《体育新闻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12页。

[2]杭孝平.中国电视体育节目50年发展历程回顾[J].新闻窗, 2009, (05) :71-73.

[3]冯现玲.如何规避电视体育新闻评论的同质性[J].东南传播, 2010, (11) :115-116.

[4]谢力, 王翀:电视体育评论的“述”与“评”[J].当代电视.2002 (05) :50-51.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话语比较分析 篇3

【关键词】关键洞察力深度国际新闻话语题材视听元素

一、基本理论与方法

1、新闻话语

梵·迪克从话语分析的维度研究新闻话语。他认为作为一种话语类型,新闻话语是对过去所发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事件的报道。他还认为:“为了让受众注意、理解、再现、记住,最后接受乃至和他们原先的认知系统合为一体,新闻内容本身就要进一步的组织,如果新闻命题要被接受为是真实的或者可能的,那么就需要有其他的方式来增加他们的真实性或可能性。”

新闻话语作为一种话语类型,具有我们所定义的话语的所有特征:首先,新闻话语无论在语义还是语用上都是非常连贯的;其次该种话语是一种交际形式,而这种交际形式是发生在报纸、广播、电视和受众之间的一种动态过程。

2、样本选择

(1)《关键洞察力》。2013年3月6日起,每周三21:20黄金档,全国首档以分析焦点新闻人物微表情为线索,深度解析国际时事的先锋新闻节目《关键洞察力》在深圳卫视开播。节目首度将微表情概念引入新闻栏目,以微表情切入,以人物关系串联新闻事件、探究新闻真相,让老百姓看懂时事新闻不再是难题。主持人为臧雅菲。

(2)《深度国际》。《深度国际》是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推出的新闻纪实栏目。内容打造新闻纵深影响力,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紧跟时事,深度解析,时长45分钟。对国际新闻进行深度报道,对国际新闻事实做深层次剖析。凭借画面和声音,形象地对重大的国际新闻事件、对未来世界格局有影响的事件、涉及中国或与中国关联的国际事件,做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的报道,以此表达中国立场、中国声音。

基于此,本文选择了《关键洞察力》和《深度国际》两档电视国际新闻评论节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探究两档节目在新闻话语方面的异同点。在资料收集和采信方面,本文搜寻了2014年8月15日——2014年12月15日《关键洞察力》和《深度国际》的所有节目,共搜集到《关键洞察力》样本数为16期,《深度国际》样本数为17期。

本文将从节目形态方面,对两栏目的新闻话语进行比较分析。所谓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形式、品质的自然延伸和个性化拓展,即由叙事、新闻、题材、视听等元素构成的电视新闻节目设计模版。也将从新闻题材、叙事元素等方面,依次展开分析。

二、对比分析

1、题材对比

在表1与表2中,通过对两期节目题材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以下结论:

(1)话题范围不同:《深度国际》以美日俄为主要关注点。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了把其放在报道的重要位置。地缘政治的缘故使得对中国周边国家及地区的关注,在亚太地区又尤其以中日、中俄关系为重,因此也把这两个国家摆在报道首要位置。《关键洞察力》除报道美日俄外,同样关注亚太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阿富汗,印度,选题范围更广。

(2)标题形式不同:《深度国际》其中央台节目的性质决定其在标题上采用陈述句的形式,以凸显其稳重。《关键洞察力》标题较为灵活,以问句形式可以引发读者思考。

(3)切入点不同:《深度国际》视角较广,以一个国家或一个组织为报道对象。《关键洞察力》视角较窄,以国家领导人为报道对象,然后进行展开。

2、视听元素对比

视听元素是节目叙事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细分为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视觉元素包括图像,字幕等。听觉元素包括解说词、音乐等。完美的视听元素组合可以使节目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虽然同为国际新闻评论的两档节目,但是由于叙事方式的不同,《关键洞察力》和《深度国际》对于视听元素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关键洞察力》的视听元素远比《深度国际》丰富。

选取《关键洞察力》12月10日的节目:“日本闪电大选安倍得失几何”为分析样本。在这个时长43分钟的节目中,主持人出现频率为18次。三个嘉宾阐述自己观点,进行互动。嘉宾1:庚欣,讲评20次,配以视频短片2次。嘉宾2:苏晓辉,讲评25次,配以短片2次。嘉宾3:徐静波,讲评29次,同时配以短片3次,节目过程一直有字幕。嘉宾评论时长占总时长2/3以上。视听元素多元化,三个嘉宾互相讨论,阐述观点有利于互相启发,并且各自风格不同,魅力不同,使得节目更有看点。

选取《深度国际》12月12日的节目:“美国:被引爆的黑色愤怒”为分析样本。时长42分钟。整个过程以短片为主,占3/4总时长以上,主持人出场7次,平均每次不超过20秒,短片过程中插入嘉宾金灿荣讲评12次,平均每次不超过40秒,字幕一直存在。这个节目在形式上较为简单,短片为主,讲评为辅,以短片的选取和配置来阐述观点,再加以嘉宾少量点评。

两个节目根据自己的受众群和节目定位不同,各有风格,《关键洞察力》重点在于嘉宾解说和互动,辅以时长较短的短片,视听语言丰富。而《深度国际》重点在于短片,辅以嘉宾少量观点,但短片也不是单纯的新闻报道,其通过新闻的组织也能表达其视角和观点,同时也能达到时评的效果。两者只是采取了不同的节目形式组织方式,在观点表达效果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研究结论

通过对两档节目的新闻话语各方面做的对比,我们也发现出两档节目之间存在的异同之处。虽然都是时事评论类节目,在节目形态上也有相似之处,但由于面对的受众不同,在具体操作上,两个节目各具特色。

两档节目的相同之处有以下四点:采用口播评论与图像评论的复合组合,力求突出电视评论的功能意义;采用历史观的叙事框架,力求建构完整的媒介生态链条;话题分析层层深入,由主话题延伸到多个次话题,有深度;注重互动,力求突出节目效果。

两档节目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对于《关键洞察力》来说,与《深度国际》相比,它更加偏重言论与互动,它具有以下特色:以其实而不华的风格及犀利的言论,为受众提供思想的角度和观点;节目样态摆脱单向评说方式,力求形成平衡的话语场;注重互动的人际传播;在固定的节目形式下,采用灵活、自由的辩论,观众在观点的碰撞下受益。

而对于更加偏重新闻的《深度国际》来说,它具有以下特色:以其严密的逻辑性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为受众“呈现最质朴的新闻”,背景历史的宏观叙事,结合权威专家的解读;利用图像评论的优势;主持人的表情、动作、姿态、语气等非语言符号较为严肃;把一个新闻事件放在历史时空的纵深视域中去考察,注重事件外部驱动力不用单一的尺度和单一变量去衡量事件逻辑的或然性、必然性,而是对多维度的关联信息进行放大或者萃取,找到符合历史逻辑而非生活逻辑的阐释;视听元素更为丰富;中英文字幕。

结语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只是“就事论事”,而是要通过对特定新闻事件的分析和阐述,提炼出该事件的普遍意义,从而发挥着认识事物本质亦或是防微杜渐的作用。《关键洞察力》和《深度国际》两档节目都是通过对国际新闻事件的分析与评论,引起受众的思考,让思维在碰撞中擦出火花。不同的节目由于各种原因,它们的新闻话语呈现出不同的特色,而如何用更加有特点的新闻话语来做新闻评论节目,让节目更有特点,更加深入人心,这是每个节目的制作人员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托伊恩·A.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M].华夏出版社,2003

②曾庆香,《试论新闻话语》[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

对鲁迅作品的评论 篇4

有些人在谈论鲁迅的《狂人日记》时,说的往往就是作品最后的那两句话:“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许还有?救救孩子……”仿佛这篇文学经典之作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这两句话。诚然,鲁迅借助于一个狂人的自我表述,以狂人的所见所闻和内心独白,深刻地揭露了半封建社会人压迫人、人吃人的内在本质,这确实是这篇作品的伟大思想意义和思想价值。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家和革命家,在作品中直言不讳地对此提出抗议和大声呐喊,永远应该受到世人的重视和尊敬。然而,我们必须看到,鲁迅写的《狂人日记》,并不是一篇政治论文或社会学论文,而是一篇以审美价值为前提的小说作品。如果我们(包括广大读者)要的仅仅是作品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和思想价值,鲁迅还何须用小说的形式去加以表达?只须写一篇政治论文或社会学论文就可以表达清楚了,甚至还可以直截了当地表达得比写小说更加清楚。

依此类推,如果根据某些评论家的评论方式,鲁迅所有的小说和散文作品全部意义和全部价值,也都是这么一回事了:《阿Q正传》就在于它说明了我国当时的国民劣根性;《故乡》就在于说明了人和人之间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所谓“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祝福》就在于说明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和精神禁锢;《孔乙己》就在于说明了封建没落知识分子毫无出路的可怜境地。等等之类,不一而足。这样的评论说得也有他们的道理,可惜论者忘记了他们面对的却是作为文学作品的小说。按此论调,文学作品所必须的艺术欣赏趣味和审美价值还在哪里呢?

编导艺考文学作品评论解析 篇5

阅读

阅读是文学作品评论中一个占有材料、调查研究的过程。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文学作品评论的写作要求来看,阅读既要做到点面结合,又要做到深浅结合。写作评论的关键,是要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所以写作评论的第一步阅读,务必要深,要有真知灼见。

定题

所谓定题,就是在读作品、搜集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评论的中心。定题也可称为”选题”。考生应选择好评论的标准。评论角度要依据个人专长和爱好来定,要选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有心得的、能评论的来评。要扬长避短,确定好评论中心。必须以自己对作品的独到见解、真知灼见来确立。定题时,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之上,通过考生思考,要完成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艺航教育整理评论

首先,要看这部作品说了什么,明确作品所反映的具体内容,并把作者的经验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其次阐明作品的主题,这需要对作品认真细致地阅读,正确评论作品的主题。再次,考生须注意,这部作品是如何表达的,表达得好不好,考生要注意作品在表达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评价作品的表达技巧才最能体现考生的专业水平。而评价作品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如能正确判断作者艺术表达手法,作出应有的评价,则会得到考官的赞同和赏识。最后,要找到作品的创新之处,一篇文学作品评论,只有正确指出作品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才能称得上是一篇好的文学评论作品。(艺航教育整理

写作

文学作品评论必须具有议论文的特点,但是由于是对作品发表的评论,而又要有点文学色彩。所以好的文学作品评论,要有正确而鲜明的观点,在准确充分又有说服力的论据基础上,运用科学而符合逻辑推理的论证方法,带有文学批评的当代意识,按照文学规律和特性结合作品实际进行写作,并且要注意文学评论的理论和术语的创造性。

总之,考生要尽量注意,文学评论的语言既要求准确、严密,有科学性、理论性;又要鲜明、新颖,有文学性、形象性。要通过语言的运用,将评论的理、情、文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写作 篇6

【教学内容】

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新闻评论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对文稿的具体分析,让学生熟悉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掌握广播新闻评论的要求和电视新闻评论的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视新闻评论和广播新闻评论的兴趣,通过理论与实 1 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自身的写作修养。【教学重点】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

【教学难点】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试听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这次我们将要探讨新闻评论尤其是广播评论和电视评论的写作技巧。

●新授知识

一、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

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才能称作新闻评论。新闻性、社会性、政论性、指导性,是新闻评论的四个基本要求。(一)新闻性

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议论文的一个根本属性。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说的是评论与新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它依托新闻论理,直接评述新闻、点明新闻价值、补充新闻不足、阐明新闻意义、深化新闻主题、加重新闻分量、扩大新闻作用等几个方面。

新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必须趁热打铁,具有强烈的时效性。新闻评论所关心的是“直接的当前的现实”,它以迅速及时地评述最新事件、阐明真理、指导舆论见长,以提出和解决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取胜,致力在社会“热点”问题上趁热打铁。

另一方面,必须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它要求针对当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和问题来发表意见和主张,评论对象都是客观的、具体的,所揭示与促使解决的问题,都应是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得到解释的问题。讲究“对号入座”、一针见血,切忌隔靴搔痒、无病呻吟。(二)社会性

1.新闻是社会变动的产物,新闻评论自然也是社会变动的衍生物。

2.新闻评论则将它所要评论的对象放回到宏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考察、剖析,使受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新闻评论放言论世,有“直指人心”的效果。(三)政论性

新闻评论隶属于论说文、政论文,它的政论性特征概括了两者的基本特点,其中主要有:

1.明确阐述对于事物——评论对象的看法;以说理为主要手段;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论述有关问题。前两项是包括政论文在内的所有论说文共有的特点,后一项是一切政论文包括新闻评论的基本属性之一。

2.新闻评论的政论性,就是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阐明对于所论述的事物的看法。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体裁的这一性质决定它必须善于从政治上辨别事物,在论述中体现一定的政治倾向性。(四)指导性

1.评论的指导性是评论的生命,也是党报评论的一个重要特征。2.评论直接代表编辑部站出来亮明观点,阐述立场,特别是对于一个时期的工作,评论要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应该怎么做或不该怎么做。

3.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权威性、指导性、思想性、公信性等色彩,很多时候代党立言,代政府说话,就大政方针表态。

4.指导性含有总结经验、张扬成绩、给人启迪、积极推广、要求执行的意味。

二、广播新闻评论的写作特点

广播新闻评论定义:广播电台用以阐述自己对于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文章或话语形式。

(一)论点突出,语言形象

1.一篇广播评论,论点是核心,而论点能否在听众中活起来,能否抓住听众、吸引听众和被听众接受是关键。这个问题靠抽象思维是无法解决的。

2.如果运用形象性语言稀释、淡化抽象的概念,用形象思维做指导,用言简意赅的比喻表达道理,把论点树起来,在听众脑海中动起来,就能收到好的、理想的效果。

3.例如,在全国获奖的广播评论《有水快流,但不能乱流》、《既要打锣,就不能怕响》、《致富不能“鸡啄米”》(二)论证深入浅出.

1.写广播新闻评论要求“通俗易懂”,切忌用倒装句,句式不要欧化,尽量少用那些让人捉摸不透的词语。

2.要写得具体,多用事实说理,少发空洞议论;靠逻辑的力量说服听众,少作高度抽象的概括。(三)情理交融

1.新闻评论中的“理”就是讲道理,这个“理”除了准确性以外,还要讲究完整性、针对性和具体性。完整性就是要经得起推敲和反驳,没有漏洞或者片面性。针对性就是针对所阐述的问题,针对时下公众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具体性就是要讲具体的“理”,而不是空洞的“理”。

2.新闻评论要打动听众,更重要的还在于“情”,以“情”动人。就是在说理的同时适当地注入作者的情感,引起听众感情上的共鸣。(四)音响的运用

广播评论音响是经过精心挑选、合理运用,直接为广播评论新闻性与政论性服务的那部分声音素材。

广播评论音响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充当评论由头,引进论点

这类音响不光是以尖锐的冲突提出问题、引人人胜,而且以“这一个”人物的特色声音表达了“这一类”人物的复杂心理,充当了生动的事实论据;与此同时,还以其典型性与震撼力,总揽整篇评论,定下评论基调和明确论证方向,是一段“神来之声”。2.充当评论论据,形象说理

将采访录音安排在广播评论中间,作为一种特殊的事实论据为说理服务,别具一格,趣味横生。

例如,1996年中国广播奖获奖作品,录音述评《承诺重在践诺》 3.贯穿论证过程,活跃全篇

把直播这一形式引入广播评论中,时效性与现场感更为强烈,比起充当由 4 头或论据的“录播”音响更有听头。

广播评论通过电话连线现场记者,用音响对现场进行描述,作为充分的论据;通过热线电话让听众参与评论,对论题层层展开论证,这类音响论证,越辩越透彻,越论越全面。

三、电视新闻评论的写作(一)选题与立论

选题立论是电视新闻评论写作的首要环节,它关系到新闻评论的社会价值和成败与否。

从哪些领域去选题立论呢? 第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这一点是电视新闻评论选题的主要依据。

第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新事物,包括新思想观点、先进人物、具有方向性的工作经验。

第三,揭露和批评带倾向性的思想和作风问题。从第二、三点入手,指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是电视新闻评论选题的出发点。

第四,针对群众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要求进行鼓与呼。善于把党的方针、政策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是确定电视新闻评论选题应遵循的原则。(二)画面选择

1.准确、生动而富于个性的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功的关键。敏锐、精细的画面语言有助于充分显示事实真相。

2.精彩的画面语言也能为新闻评论节目的有理、有据、有度、有可视性增色不少。

3.对画面语言的创作要求记者有强烈的策划意识和主题意识,以及对节目结构的前瞻性。

(三)同期声选择

1.只有多用同期声、现场采访才能使画面变得鲜活灵动起来,增强现场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共鸣。

2.对同期声和现场采访的恰当运用也会对电视新闻评论的“客观化”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5(四)评论稿写作

1.文字稿在写作时必定要带有理性色彩,尽量要多用陈述性语言,少用判断性或主观意识浓厚的语句,要做到使编导的观点隐而不露。

2.一篇优秀的文字稿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画面、同期声等因素融为一体的。编导在撰写文字稿前,必须先进行整体构思,然后按照画面、同期声、文字紧密配合的要求撰写文字稿。

3.文字稿要能揭示画面内涵,引申、深化画面内容,或者补充画面,交代画面无法说明的内容。

4.在撰写文字稿时,编导也要把握好一个“度”,既要让文字颇具文采和力度,又不可掺入过多编导个人的思想倾向,使其有“过激”之嫌。

5.文字稿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演播室里的主持人所说的编前语和编后话; 二是配合画面的解说词;

三是记者在新闻现场的出镜解说。

文字稿单独拿出来是绝不能表达出电视新闻评论的完整意图的,它所起的只是辅助的功能。●课堂小结 ●作业:

电视剧作品分析与评论 篇7

一、新媒体对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影响

(一) 评论互动渠道增多

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在节目中对新发生的事件进行评论时, 即便是直播, 囿于媒介的狭窄, 观众大多只能通过短信等方式参与简单评论, 难以方便快捷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交流与反馈的渠道受到限制, 往往造成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节目与观众的隔阂。尤其在新闻评论播出之前, 在倾听观众呼声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 观众反馈的环节也容易被忽视。

新媒体语境下, 新兴媒体应用日趋成熟, 平台日益增多, 评论发布的渠道得到极大拓展。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 因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门槛低、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 逐步成为了评论发布的主渠道。传统电视民生新闻的评论业务如果不借鉴新媒体的渠道优势, 将难以与新媒体抗衡。

(二) 评论发布更加注重“先声夺人”

当追求时效性成为业内共同追逐的竞争手段时, 新闻评论讲求时效性, 抢发“第一解释权”, 成为媒体新的突破口。而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因其播出时段、制作周期、节目审看等诸多环节受到限制, 往往在新闻事件发生后很难立即“先声夺人”, 难以做到率先“发声”。

但是, 新媒体在新闻发布的同时, 评论就会以各种形式接踵而至, 对新闻事件、热点问题发表观点和意见, 成为事件的重要推动力量。这种以时效性为首要因素的评论方式, 给受众参与带来了极大便利, 也对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时效、语态、形式等方面带来冲击, 倒逼电视民生新闻评论主动求快求新求变。

(三) 人人都是“评论员”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从业人员, 大多是媒体体制内的专职评论员, 或者是外请的时评专家、某一领域的学者权威等, 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了解媒体流程的“意见领袖”。而随着新媒体交流平台, 如博客、论坛、微博、微信等的推出, 一个新的群体“网民”随即出现。“网民”群体借助新技术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 可以不受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个人身份等的约束。普通“网民”借助新媒体变身为“草根评论员”后, 通过各种新载体评说是非、表达意见, 新闻评论的发布人员呈现“去专业化”的特征, 逐渐大众化多元化。

二、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坚守

新媒体时代, 媒介融合加速,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既要坚守传统的好做法、好制度, 也要与时俱进, 进行符合媒介传播规律的合理创新。

(一) 坚守传统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 学界和业界可谓众说纷纭, 至今没有定论。但无论如何定义, 新媒体毕竟只是工具。在“内容为王”的今天,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应坚守权威的新闻专业发布平台, 更多地在内容上下功夫, 向新媒体空间注入专业权威的评论信息。更为关键的是, 在“众声喧哗”的新媒体时代, 各种杂音噪音混杂其间, 电视观众对深度评点和建设性意见需求强烈, 迫切需要传统媒体以权威、主流的声音加以引导, 让传统媒体的强大内容生产能力, 在新媒体的平台和渠道里顺畅通行。同时, 传统媒体新闻和评论的真实性和权威性更高, 报道和评论更有深度、更富理性,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依托传统媒体的内容资源和公信力, 将在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二) 坚守独到的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能力是一家新闻媒体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在新媒体环境下,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不能被动作战无所作为, 而是要主动设置议题, 加强舆论引导, 争夺话语权。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要掌握好与新媒体的融合尺度, 不跟风, 不恶炒, 以积极的心态关注热点、焦点和难点, 真正发挥其社会舆论稳压器、社会情绪减压阀的作用。以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为例, 栏目十分注重作为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建设, 通过设置本土的媒体议程, 与本土观众紧密联系, 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充分互动。栏目还有意识地在重大新闻上率先发声, 体现媒体的公正立场。对于舆论监督的题材, 栏目不简单停留于揭露问题, 而是针对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使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始终发挥确的导向作用。

(三) 坚守独有的专业流程

新媒体包含着较多的个人色彩和自由空间, 很多参与者都没有经过专业培训, 在内容发布上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和片面性, 甚至夹杂个人的私心杂念。而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在其长期发展运营过程中, 拥有一支经过严格职业训练的专业队伍, 发布的内容都经过了严格专业的监审。作为电视民生新闻的评论, 依托专业的操作流程, 从上自下可以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制作播出流程, 从体制机制上确保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 方向和导向正确, 在新媒体感性甚至肤浅、有失偏颇的评论中, 凸显自身的专业优势。

三、新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创新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 电视媒体运用新技术和新载体, 依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实现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创新, 是业界正在努力的方向。

(一) 打造全新的互动平台

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评论, 主要是编者按、节目编后、嘉宾连线等之类的述评, 基本上以主持人口播、嘉宾点评为主, 观众基本是被动接受。如今, 微博、微信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发表意见最为常用和便捷的工具。电视民生新闻评论不仅需要提高节目的内容和品质, 更需要为广大观众提供表达的渠道, 将全媒体平台发展成媒体与观众互动的平台。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基本都有为观众服务的传统, 有着较为强烈的服务意识, 如今还应充分结合新媒体运用。例如, 申请媒体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制作媒体网页等等, 延伸评论业务的传播渠道, 通过互动平台加强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开放度, 提供更为自由便捷的话语空间, 实现观点的多元表达和言论尺度的适当拓展, 弥补传统民生新闻评论互动性较弱的缺憾。

(二) 打造全新的评论形态

互联网新技术的运用, 让公民表达更加自由, 评论门槛大大降低, 评论主体更加多元, 观点碰撞日趋激烈, 评论语言更加鲜活。网站、个人专栏、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自媒体上, 图片、语音、画面等多种样式的大量出现, 使新媒体评论在话题、形态、观点表达手段等方面都得到空前拓展和丰富。

汲取新媒体的优质基因, 与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进行嫁接, 打造全新的评论形态, 将使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进一步焕发生机和活力。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在做好口播评论、嘉宾连线等的基础上, 要充分发挥图像评论的功能, 同时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现场连线、视频对话、多视窗等多种手段。同时, 还可以引入微信音频、微博截屏、图片、漫画、动漫等多媒体手段, 丰富和拓展评论的内容。新媒体鲜活语态的引入, 也会改变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语言过分严肃、不够灵活的模式, 电视语态将更加清新自由, 富有立体感、鲜活性和亲和力。

(三) 打造全新的传播模式

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 “最典型和最频繁的传播模式是一种长时段的双向关系”。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 引入互联网思维, 用好新媒体手段, 能实现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立体传播效果。2013年11月底, 安徽蚌埠市金秋菊展落幕。由于菊展占地较大, 现场市民较多, 有网友将多张所谓“哄抢”的图片和文字传给国内各大网站, 《蚌埠上万盆菊花遭哄抢》的虚假新闻在网上发酵。针对网上铺天盖地的不实报道, 当地城市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淮河晚报》节目通过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事实真相, 设置评论话题, 引导知情网民在新媒体上对事件真相进行澄清, 大量蚌埠网友进行了跟帖和评论。随后电视新闻栏目及时跟进, 在新闻节目中对事件进行述评时, 采用了网友在新媒体上的中肯评论。电视评论节目在栏目播出后, 又根据网络传播的特点, 进行了适合网络播出的量身定做, 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布, 被网友大量转发和跟帖, 节目内容得到二次乃至N次传播, 收到了立体传播的效果。2013年12月18日,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焦点访谈》节目“真相调查”板块, 以《乱花为何迷人眼》为标题, 介绍了所谓“蚌埠市民哄抢菊花”的真相。节目中也采用了部分网友在淮河晚报节目微博、微信中的评论。这次互动传播尝试, 结合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效互动, 主流声音进入了新媒体的舆论场, 打通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个舆论场。

四、总结

以互联网、移动类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 媒介技术的进步给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带来了突破, 不断影响着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形态的变化与新闻评论实践的发展。受此影响,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节目创作样式更加多样, 传播模式更加互动, 媒介生态也更加开放和健康。由此说明, 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创新, 不仅势在必行, 而且大有可为。

摘要: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与融合的形势下,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的创作和发布面临一系列挑战,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只有坚守自身的核心资源, 引入新媒体的优质基因, 不断丰富和创新节目样式, 创新新闻评论语态, 提升评论的品质, 才能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民生新闻评论,创新

参考文献

[1]蔡雯.媒体融合趋势下如何实现内容重整与报道创新[J].新闻战线, 2007.

[2]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何道宽,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酒店前台英语下一篇:灾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