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改革现状

2024-11-27

殡葬改革现状(精选10篇)

殡葬改革现状 篇1

我国殡葬改革现状分析——以安庆市为例

[摘要]殡葬改革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经过多年努力,我国殡葬改革不断深入,殡葬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文明节俭办丧事已成为社会共识。然而,由于受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我国殡葬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阻力重重,本文将针对这些阻力,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关键词]改革阻力 改革原因 改革建议

殡葬的礼仪和习俗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变化。纵向来看,我国殡葬习俗由来已久,历史上存在过天葬、水葬、土葬、野葬、保存干尸等许多葬法;横向来看,世界各国民族众多,殡葬习俗纷繁复杂。然而,实践证明,这些传统葬法并不有利于人类长足发展,它导致土质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而火葬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推崇。我们今天提殡葬改革,要知道殡葬改革的核心就在于推行火葬,改革土葬,实行薄葬,文明、俭朴、节约办丧事。可见,殡葬改革代表社会前进方向,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改革从来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殡葬改革一样阻力重重。尽管如此,为了全民族的利益,我国必将殡葬改革毫不动摇的推行下去。

一、殡葬改革阻力之表现

(一)落后的殡葬观念。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土葬的传统,这与我们的文化有关,在五行学说中,火是万物之母,经过火的淬炼之后,万物都会复归本源,也就是“有无相生”中的“有”复归于“无”。我们人秉承父精母血来到人间,一点灵光,价值千金,死后百日内灵光方能找到皈依之处,躯体才真正无用;如果不到百日,随同火焚化,则灵光也随之寂灭,相当于在转世投胎的道路上多了一劫,也如同重新修行一样,将以前的功力全都化解了从头再来。所以火葬对于亡者是不利的。正是在这种“转世投胎”的迷信思想影响下,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不愿火葬。

在安庆调查期间发现这样一个案例:安庆市强推殡葬改革,要求6月1日起一律实行火葬,在这项政策下达不久后,多名老人在大限前自尽。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他们的死政府责无旁贷,然而其最深层的原因就是封建迷信思想、轮回转世观念已根深蒂固在这些老人心中,他们为了并不存在的明天而放弃了宝贵的今天。封建迷信的观念不除,殡葬改革将无法推行。

(二)中国人固有的土地情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中国人对土地有着很深厚的感情,这正如台湾作家余光中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足可见土地对于中国人之重要。对中国人而言土地是一种家的象征,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所以一定也要死于斯。中国自古就有“入土为安”的典故。在我国神话故事中,有女娲造人的传说,人是有土造成的,因而回归土地也就成为中国人必然的归宿。

在安庆调查期间,采访了一位八旬老人,他是一名军人,曾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功勋卓著,他放弃了自己在北京的优越生活条件和子孙环绕的喜悦,毅然回到家乡,他觉得自己老了,一定要葬在故乡的土地上,这才算有了归宿。这种土地情结和入土为安的观念使中国人越来越离不开土地。

(三)中国人将殡葬老人视为一种尽孝的方式。中国人历来讲究孝道,子女侍奉老人,厚葬老人被视为孝子的评价标准。不厚葬,就是不孝子孙。在现代社会,尽管传统的孝道观念有所减弱,然而攀比之风盛行,有些子女在老人生前不好好照顾他们,等他们去世了,反到大搞宴席,讲究排场,以此显示自己的孝顺。中国人这种奇怪的心态也造就了殡葬改革的阻力,中国人的观念不改变,将严重影响社会的整体进步。

二、推行殡葬改革的原因分析

(一)从社会风气来讲,推行殡葬改革有利于破除殡葬旧俗和封建迷信。实行葬法与葬礼的改革,采取不占地或少占地的骨灰处理方式,有利于树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简化丧事,减轻群众办丧负担,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今天,我们推行殡葬改革,其实质是以殡葬改革为外衣,来消除封建陋习,剔除腐朽观念。推行殡葬改革有利于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二)从生态环境保护来看,清理限定区域内的散葬坟,实行集中到公墓安置,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加强管理,还可减少因祭拜引起的山火,保护山林。

(三)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来讲,实行遗体火葬,改革土葬,减少殡葬用地,节约自然资源,有利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推行殡葬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完善殡葬事业发展规划。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和国家、地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制定完善殡葬事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殡葬改革发展的具体目标和任务,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方法步奏。

(二)提高殡葬服务水准。要进一步优化殡葬服务内容、程式和标准,完善便民惠民的殡葬服务网路,逐步形成基本殡葬服务为主体、选择性殡葬服务为补充的服务格局。

(三)加强公墓管理。按照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公墓建设经营的审批管理,从严审批经营性公墓。

(四)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各地要结合实际,积极争取政府出台惠民殡葬政策,加快建立和完善殡葬救助保障制度。

(五)理顺殡葬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在殡葬改革、殡葬管理、殡葬服务、殡葬价格和丧葬用品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形成政府领导、民政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

(六)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要紧紧依靠群众,充分相信群众,广泛发动群众,认识和把握殡葬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积极探索和推广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缅怀先人、慎终追远的愿望和需求,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殡葬习俗和文化形式,充分培育、挖掘和保护群众中蕴藏的主动实行殡葬改革的愿望和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自觉性。

(七)促进殡葬改革创新。积极整合殡葬资源,促进殡葬改革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提高推进殡葬改革的能力,重点解决殡葬基础理论、技术进步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八)加强殡葬监管和行风建设。制定公平公正的行业政策,规范社会资本举办殡葬服务单位的准入条件,提高从业资质,探索建立殡葬行业准入制度。

(九)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民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殡葬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推行殡葬改革不动摇,加快殡葬事业发展不停步,提高殡葬服务水准不松劲。

(十)党员干部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要自觉遵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精神,以身作则,在殡葬改革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保证本人及亲属遵守殡葬管理各项规定,并积极做好朋友及身边群众的思想工作,共同遵守规定,带头实行殡葬改革,文明、节俭办丧事。

殡葬改革现状 篇2

关键词:殡葬改革,殡葬生态化,殡葬法治构建

一、广西殡葬生态化改革之现状

近年来, 我区在殡葬生态化改革的进程上取得了极大的进步, 为改造社会、移风易俗、美化环境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殡葬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国务院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精神, 结合本辖区具体情况, 逐步修改和制订了地方性殡葬法律法规;各县 (市) 区也都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殡葬管理规定, 从而初步建立了层次配套、可操作性强的殡葬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二) 殡仪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经过多年对殡葬生态化改革的宣传和推广, 全国火化率有了较大的成长。截至2011年底, 全国火化遗体468.1万具, 火化率48.8%;全国共有殡葬服务机构4103个, 比上年增加152个, 其中殡仪馆1745个, 殡葬管理机构952个;火化炉5209台, 火化遗体468.1万具。火化率48.8%, 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

(三) 土葬改革全面展开

在推广火葬的同时, 国家在土葬改革进程中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众所周知, 土葬改革是殡葬生态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唯有抓好了土葬改革这个环节, 殡葬生态化改革才能推进得更加有力。

(四) “绿色”“低碳”成殡葬发展新趋势

所谓绿色殡葬, 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设施设备和先进管理理念, 以促进殡葬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殡葬综合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 以倡导殡葬标准化为手段, 推动人类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殡葬模式。近年来, 我国不断创新绿色生态丧葬方式, 国民绿色殡葬意识也得到了提高。以“低碳祭祀”、“绿色殡葬”为指导思想, 主张“回归自然”的观念正逐步地深入人心。

二、广西殡葬生态化改革之不足之处

(一) 殡葬管理秩序的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各大城市尽管均设有专门的殡仪服务场所用于为当地民众提供殡葬服务, 但是在广西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死亡人口家属占用公共场地乱搭乱建灵棚办丧事的现象。甚至在丧葬期间, 由于缺乏规范化管理, 丧礼之上鞭炮声震耳欲聋, 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当地民众的日常学习、工作与生活, 对当地民众造成了扰民现象。有时在一些地方的出殡路上, 送葬队伍穿街而过常常加剧交通拥堵状况, 严重影响了城乡交通秩序。

(二) 殡葬服务市场的一些问题依然存在

在广西, 丧事大操大办, 焚烧纸扎、冥币等传统殡葬文化, 带有迷信色彩, 既污染环境, 又易引起火灾等意外事故, 劳民伤财。社会上新出的一些不健康的殡葬用品, 还会对人们造成精神污染和误导, 让殡葬改革更难以推进。

(三) 青山乱建坟墓现象仍十分突出

近年来, 政府由于不能提供完全的公共墓地服务, 同时缺乏监管, 造成青山“白化”现象仍十分突出。譬如在旅游风景区、公路沿线和城市新区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乱埋乱葬现象。除青山乱建坟墓现象突出外, 在一些地方的农村各地因山林分散到户经营, 有的村集体没有规划有统一的公墓用地, 乱葬滥埋现象也十分严重, 大量耕地和林地因无人监管过问而被占用, 长此以往, 造成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现象的扩大。

三、广西殡葬生态化改革之发展建议

(一) 着力建设生态墓地, 营造环境优美的生态景观系统

修坟立碑作为悼念先人的凭证和载体, 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传统做法,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样的方式已日益显示出占用土地、浪费资源等弊端。墓地建设问题最终也可归结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

我区在保护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的前提下, 可以有针对性地把公墓建设成为景色优美、建筑协调、设施齐全的生态景观系统。

(二) 加强对遗体处理技术的革新, 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众所周知, 遗体处理不好也许就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 故我们要加强对遗体处理技术的革新。在葬前遗体处置方面, 强调人死后必须对遗体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恶性传染病患者尤其必须尽快就近火化, 以减少遗体对环境的直接污染;在遗体整容防腐过程中的洗涤、引流等, 必须进行必要的科学处理, 以免造成殡仪服务场所周围的水质和土壤污染。

四、结语

中国祭祖文化源远流长, 人们尊崇祖先的亡灵, 定期举行祭祀, 认为祖先的亡灵会保佑子孙后代, 赐予后人幸福。从商周开始, 丧葬、祭祀便成为重要的礼仪系统, 并绵延至今。在当代, 祭祖文化更是中华儿女心连心的重要体现。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生态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 对殡葬生态化改革势在必行, 对我区殡葬生态化法治化建设必须深入开展。唯有此, 中国祭祖文化才能够更好地在我区延续、壮大。

参考文献

[1]刘江翔, 林坤.中国祭祖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现代性[J].龙岩学院学报, 2008.

[2]李燕喜.完善我国殡葬制度改革之研究[D].湖南大学, 2012.

安徽省殡葬改革现状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殡葬改革;农村;调查;对策

一、改革实施背景

1994年,安徽省颁布的《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明确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管理办法推行20年来,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城镇中,火葬已被广大人民所接受。然而在一些农村,土葬习俗却仍旧兴盛,殡葬政策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似乎不甚理想。2012年,安徽省政府在原先基础上颁布了新修订的《安徽省殡葬管理办法》,重新明确了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提倡节俭、文明办丧事的新方针。2014年,安庆市在此基础上也修订颁布了《安庆市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惠民工作实施办法》。3月16日,安庆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成立安庆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組的通知》。3月25日,安庆市就下发了通知,4月1日,启动殡葬改革,城乡居民死亡后火化。5月初,再次下发通知称,6月1日起正式实施殡葬改革。

二、改革实施现状

对农村村民来说,殡葬改革政策的“一刀切”,令备有棺木数十年的老人心里无法接受;政策推行过于迅速,致宣传、教育不到位;基层强行收缴棺木,直接刺激老人;而当地重土葬的传统习俗也令老人心结难解。

在有着浓厚土葬风俗的安庆农村,棺木是许多老人后半辈子最重要的“财产”,强制收缴棺木令他们在心理上备受打击。在安庆市桐城方圆50公里范围内,先后有6位自杀身亡的老人。其子女均称老人是为了避免6月1日后的火葬政策而自杀的。

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村民特别是年轻村民对此次殡葬改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办公态度却不赞同。强行拆解棺木、生硬回答村民的提问、提出“这项政策并不会因为受到舆论影响而停止,6月1日肯定将继续实行”的言论无不散发着对生命的漠视和权利的傲慢,这些都是村民反对的原因。

三、改革受阻原因

虽然作为政策极力推广的火葬有着自身难以比拟的优势,但经过几十年的却依然无法将土葬取而代之。

(一)土葬民俗由来已久。土葬符合汉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以及送终的伦理情感。“入土为安”是我国广大农村传统的丧葬方式,孝道是中国华族的传统美德,儒家“养生送死”的孝道观,与历代帝王所倡导的以孝治天下不谋而合。皇帝主张“以孝治天下”其实也是中国“家邦”社会制度的总体要求。隋唐佛教盛行,出现了火葬,跟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思想冲突。土葬只是一个习惯行为,它符合汉人的生活习俗和传统观念。

(二)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广大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普遍认为,土葬就是最能体现死者生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封建思想引导下,死者相信请道士做法事,烧纸屋纸钱,建豪华墓地等,通过这些手段就能永登极乐,而活人亦能从贩卖丧葬物品中谋取利益。此外,在丧葬费用和排场上无节制地铺张浪费,似乎也成了死者家属们表达对死者的重视或是显示财力的手段。这些丧葬中的迷信思想是我们应该打击并逐步消除的。土葬满足了人们情感的需求是远远超过理性的。

(三)法规与民俗的冲突。法规缺乏可操作性,也加大了火葬推广的难度。殡葬行政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基层干部(特别乡镇、村一级)对火葬认识不到位,态度消极。有的认为违反火葬政策算不上违法,有迁就、同情心理,只要没有人举报,就不管不问。还有的本身就不赞成火葬,带头违法进行土葬。更有些地区,执法简单粗暴,对村民态度恶劣,这些人为因素都使得火化工作开展困难。

四、改革对策觉解

(一)以市场为导向。在城市地区之所以会达到100%的火化率,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现有条件下没有更好的丧葬方式,城市人口比较集中,土地较少,没有多余土地可以埋葬,也可以说城市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根”了,只能完全实行火葬。而农村地区土地较多,人口分布相对稀疏,农村生与死都在自己的土地上,所以土葬还是广大农民所认同的。政府要合理的引导而不是强制。政府应引导农民不要砌坟和埋棺材,避免二次葬。采用一些新形式的生态葬如海葬、花葬、树葬和农田葬等。将广大农村的祖坟改造为农田,其骨灰将会为农作物提供极好的养料。

(二)完善法律法规。完善殡葬法规,依法治理丧葬,就要从实际出发。各职能部门要明确职责,监管到位。对殡仪馆销售的骨灰盒、花圈、寿衣等殡葬用品依法实行政府指导价或采取其他必要方式管理。修改完善《殡葬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允许农民在节约土地、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选择土葬方式;改变城乡双重殡葬标准;民族地区可根据群众意愿制定可行的地方法规;规范丧葬行为;各地都要大力提倡丧事简办。总之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保本微利。

(三)健全殡葬政策。第一,尊重民俗就是尊重社会规律,生死乃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殡葬习俗是民俗中的重要一节。政府贸然的移风易俗应该不是长久之计。在农村民风淳厚,殡葬政策未落实,并不是当地居民造成的,虽然入土为安的思想影响最大,但民政执法部门也执法不力,对于殡葬改革的落实,宜奖不宜罚,对自愿进行火葬的村民免除火葬费,并予以奖励。但对于依然按风俗进行土葬的不宜进行强制起尸和火化。

第二,广泛开展惠民殡葬。殡葬改革关键在于政策的落实,政策不惠及农民,不惠及到农村就不算真正地“惠及”。在殡葬改革有困难的地区还可以进行奖励制度。另外可以给予殡仪馆补贴,更新设备,将服务规范化。

综上所述,想要完善殡葬法规,依法治理丧葬,就要从实际出发。修改完善《殡葬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不论火葬或是土葬,都是一种手段,而并非最终目的。坚持十八大精神,进行合理的殡葬改革首要前提是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力图在规范生态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农民切身利益。(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基金项目:西藏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2014年中国史重点学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4ZGS001

参考文献:

[1]常纪文,肖保国.火葬与土葬的生态和法律比较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05).

[2]章林,杨宝祥.生态殡葬文化习俗的林学研究价值[J].河北林果研究,2011(03).

[3]李欣然,黄成林.生态墓园殡葬方式的大众心理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1(02).

[4]李德瑞,刘燕舞.火葬政策的国家实践与村庄效果[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22).

[5]崔家田.关于当前农村殡葬改革的调查与反思:以河南为例[J].原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6]陈淑君,陈华文.民间丧葬习俗[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7]武文.中国民俗学古典文献辑论[M].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8]叶春生,施爱东.典藏民俗学丛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高奇.走进中国民俗[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殡葬改革宣传标语 篇4

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

倡导文明殡葬,反对封建迷信,推进绿色殡葬,保护生态环境!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破除封建迷信丧葬习俗,树立文明办丧新风尚。

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推进殡葬整治,造福子孙后代。

节约土地,禁止乱埋乱葬。

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省.市殡葬管理法规!

禁止永久性建筑材料修建坟墓!

殡葬改革,利国利民。

弘扬社会文明、倡导殡葬新风。

严禁毁田毁林毁路修坟建墓。

节约丧葬用地,给子孙留下一片净土。

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骨灰堂)!

禁止骨灰“二重葬”

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

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推进绿色殡葬、树立文明祭祀新风。

提倡骨灰植树、撒散,回归大自然。

移风易俗,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建设绿色城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无烟祭祀、鲜花祭祀、网上祭祀、家庭“追思会”。殡葬改革,功在千秋,利国利民,惠及子孙。贯彻国家殡葬法规,大力推进殡葬改革。

认真推行火葬 制止乱埋乱葬

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用地,革除陋俗。破除千年封建丧葬陋习树立当代文明丧葬新风 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倡导文明殡葬,保护生态环境。

破除封破除丧葬陋习,倡导厚养薄葬!

禁止在“三沿五区”修建坟墓!

禁止乱建坟墓 保护秀美山川

禁止二重葬!

殡葬管理人人有责

改变旧的丧葬观念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更新丧葬观念破除丧葬陋习

倡导遗体葬于公墓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严禁送葬队伍在城区主干道抛洒纸钱、燃放鞭炮 实行遗体葬于公墓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倡导厚养薄葬新风崇尚敬老养老美德

提倡鲜花祭祖树立文明新风

加强殡葬管理节约土地资源优化发展环境 加强平坟后续管理严禁旧坟复垒重修、建设乡村公墓造福子孙后代

加强殡葬管理保护森林安全优化生态环境 严禁公路两侧葬坟修墓

殡葬改革讲话 篇5

今天,镇党委、政府在这里召开全镇殡葬改革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领导,加大殡葬改革力度,推动殡葬改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下面,我就如何加强殡葬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立足现实,深刻认识我镇殡葬改革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总体上看,全镇的殡葬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殡改工作也正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但在推进殡改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务必要引起镇直各部门、各行政村的高度重视,在以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一是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一些地方群众的丧葬观念依然浓厚,个别干部思想认识还不到位,态度不够坚决,责任不够落实,导致一些地方火化率回潮反复较大,违规土葬时有发生,乱买乱葬现象禁而不止,从而使殡改的开展情况极不平衡。

二是认识不到位。个别行政村的部分村支部书记,对殡葬改革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把殡葬改革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安排多,落实少,表率作用差。个别行政村的支部书记消极畏难情绪重,片面认为殡葬改革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是用先进文化思想引

导群众转变丧葬习俗,而是一味迁就思想观念落后的老百姓,导致部分行政村殡葬改革工作处于被动和落后的局面。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违反殡改政策,肆属死亡违法土葬,今年在我镇已有发生个例,在全镇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三是宣传不深入。部分行政村没把宣传教育放在殡葬改工作的首要位置,没有运用广播宣传,重宣传教育的深度、广度和实效性,特别是没有将殡葬改革有利于节约土地、保护环境、预防疾病传播、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等重要性和政策法规宣传透彻,导致群众对殡葬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政策法规不太了解,火化遗体很难接受,丧葬观念的转变非常缓慢,增大了殡葬改革工作的阻力。

法不严,管理不规范

一是少数行政村没有严格执行《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民发{2009}170号)、《中共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在实施意见》【周发2012】1号】沈发2012号文件精神随意缩小处罚范围,降低处罚标准,无形中滋长了违法土葬的不良风气。形成互相樊比,工作被动的问题。二是执法存在着不公正现象,部分群众有怨气。很多起尸火化对象多是政治上没有地位、社会上没有关系、经济上没有实力的平民百姓家庭、无权无势家庭、老实憨厚农民家庭,对有权有势有一定“脸面”及“恶人”家庭

非法土葬的很少起尸火化。三是执法程序不规范。部分支部书记不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开展活动,存在着死者家属找到支部书记给你拿两条烟、两瓶酒,你就当没看见、没听说,对殡葬改革政策法规不闻不问。

二、鼓干劲,添措施,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因此,各部门及各行政村、要充分认识我镇殡改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做好殡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从会后开始,要再鼓干劲,再增信心,再添措施,确保完成目标任务,切实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殡葬改革有利于移风易俗、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减少疾病传播、减轻人民负担,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因此,各单位、各行政村一定要深化认识,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把殡葬改革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日常工作安排。切实做到年初有安排,平时有督促检查,年终有考核。殡葬改革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各级干部具体抓,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确保此项工作时时有人抓,处处有人管。要将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镇党委委、政府的要求上来,要以抓农业的点子,抓工业的思路,抓计划生育的干劲抓好殡葬改革工作。要纠正主观随意行为,消除畏难情绪,发扬不畏艰辛、不怕困难的精神,增强做好殡葬改革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二)强化宣传教育,转变丧葬习俗

殡葬改革是一场意识领域的革命,是用先进文化思想向几千年封建习俗的挑战,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各镇直单位、各部门、行政村必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过街宣传标语,张贴标语等宣传,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做到电视上有图像,广播上有声音,标语上有文字。要突出宣传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增强宣传教育的幅射力,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明白殡葬改革的目的意义、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在宣传过程中,既要注重先进典型事迹的报道,又要鞭策工作落后的地方。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和逐步转变广大人民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抛弃封建迷信思想,树立“厚养薄葬”的现代丧葬观念,为殡葬改革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每个乡镇必须要有5幅以上长期性规范化标语,宣传教育面要达到100%。

(三)突破薄弱环节,促进平衡发展

2012年达到100%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级单位及行政村真抓实干,加倍努力。首先要正确分析本辖区内殡葬改革的形势,找准薄弱环节。其次要层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目标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主要领导要主动挂联火化率低、工作被动的村,要经常实地督促,帮助查找问题根源,制定整改措施,千方百计扭转被动局面,全面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平衡发展。

(三)明确措施,严肃纪律,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

火化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方殡葬改革工作成绩好坏的重要标准。为了提高火化率,首先要做好葬前管理工作。要健全殡葬管理信息网络,充分发挥村支部、村委会的管理服务作用;要建立死亡人口快速上报机制,每个行政村确定1—2名原则性强、关心支持殡葬改革工作的村民作为殡改信息员,以便准确掌握辖区内人口死亡详情。各乡镇殡改执法人员及相关干部知道情况后,必须立即到丧家做遗体火化动员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工作做深做透。亲人去世是件令人悲痛的事,如果方法简单粗暴,又、难免引起双方冲突,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其次是党员、干部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全镇干部、职工、共产党员及民政优抚救济对象必须以身作则,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其在殡葬法规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可言,遗体必须火化,严禁违法土葬。否则,要依法起尸火化。

(五)严格政策,依法行政,切实治理殡葬管理环境

四是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在行政执法中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严格执法主体,坚持亮证执法,文明执法。在执法过程中要讲方法,尽量避免正面冲突,杜绝发生恶性事件。在处罚标准上要一视同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禁凭感情收关系款、人情款,谁降低处罚标准,就由谁补

缴差额部分;严禁利用工作之便徇私舞弊、损公济私、索贿受贿。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职能部门要对责任人严肃查处。对拒不执行在同一辖区内,有党员领导干部的直系亲属和普通百姓违法土葬的,必须先对党员、各级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村支书、主任等丧属家先执法。殡葬法规,偷运偷葬的“关系户”、“难缠户”、“钉子户”要坚决逗硬处理,绝不手软,该罚款的要罚款,该起尸火化的,要强行起尸火化。凡起一具尸,要加大宣传力度,起到教育一片的作用。对普通百姓执法,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击、取缔棺材市场和封建迷信用品市场,加大对丧葬用品的管理力度,整体推进殡葬改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同志们:我县殡改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相信:只要

我们上下一心,不畏艰难,携手共进,求真实务,就一定能使我镇殡葬改革工作全面完成既定目标,跃上新台阶,取得新成绩。

殡葬改革宣传标语 篇6

2、文明环保祭祀,注重人文纪念

3、鲜花一束祭亲人,文明环保树新风

4、网络祭祀,传递亲情

5、加强殡葬管理,改革丧葬习俗!

6、贯彻执行殡改方针,造福子孙后代!

7、破除丧葬陋习,倡导厚养薄葬!

8、加大殡改力度,促进殡葬事业发展!

9、提倡厚养薄葬,弘扬精神美德!

11、推行惠民殡葬,推进殡葬改革

12、坚持丧事从简,实行文明祭扫!

13、搞好迁移规划,逐步实现无坟化!

14、保护土地资源,严禁乱建坟墓!

15、改革丧葬陋习,禁止老坟新修!

16、节约土地资源,提倡生态墓葬!

17、实行生态墓葬,造福子孙后代!

18、殡葬改革,功在千秋,利国利民,惠及子孙!

19、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用地,革除陋俗!

20、党员、干部要带头移风易俗,推进殡葬改革!

21、破除千年封建丧葬陋习树立当代文明丧葬新风!

22、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23、倡导文明殡葬,保护生态环境!

24、积极推进殡葬改革,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深化殡葬改革 服务保障民生 篇7

针对目前城市人多地少、资源紧缺等实际情况,《无锡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当前及一段时期无锡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尤其明确了完善惠民殡葬政策、加快公益性殡葬设施建设、推广接地生态殡葬方式、规范管理殡仪市场、加强殡葬平台建设、巩固扩大殡葬整治成果等六项重点任务和具体保障要求,充分体现了无锡市对此次改革的重视度和全面性。

综合配套深化改革强保障

为了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无锡市政府还下发了《关于调整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无锡市深化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明确了民政等19个横向部门和两市七区政府的深化殡葬改革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深化殡葬改革工作机制和问责机制,更加完善了组织保障机制。

比如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级政府必须将深化殡葬改革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列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绩效考核工作体系;要结合本地实际,将殡葬设施建设列入本级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制定并实施规划,建立由政府领导、民政牵头、相关部门组成的各级深化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推进殡葬改革的工作机制和问责机制;各级监察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殡葬改革事业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群众反响强烈的部门和单位,进行责任追究。

与此同时,无锡市民政和财政、公安等部门先后出台了《无锡市公益性骨灰堂星级评定办法(试行)》、《无锡市市区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奖补办法》、《无锡市市区节地生态葬法减免和奖补办法(试行)》和《关于处警受理死亡尸体处置及相关殡葬服务费减免办法(试行)》等配套系列文件,在诸多配套政策上进行了尝试。

生态殡葬节约宝贵土地资源

“生态葬”颐名思义就是指人的遗体火化后,通过“草坪葬”、“树葬”、“海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方式处理骨灰,具有环保、节能、成本低等特点。无锡在深化殡葬改革的过程中尤其强调这一点。

惠山青龙山是无锡生态城市、山水滨湖城市的重要标志和地理名片,同时也是无锡最大的私埋乱葬坟场。2005年,无锡按照“整冶三年、巩固三年、稳定三年”总体部署,围绕“禁止土葬、平坟还林、移风易俗”治理方针,对私埋乱葬现象持续开展多轮整治,通过采取深埋、迁移和安息堂寄存等多种形式,累计处置私坟散坟43万余只,复耕土地2800余亩。特别市、区两级财政先后投入2亿多元,对惠山青龙山约45平方公里范围内近10万只坟墓、9个非法公墓、8个经营性公墓进行全面清理整治,各责任区均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指标任务,节约土地560多亩,使山体“白化”现象得到有力遏制,山林植被得到有效保护。20i3年,殡葬整冶工作转入长效管理后,无锡按照“两调整两坚持”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部署,坚持既有工作机制,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持续加大人力财力投人,有效防止“回潮”“反弹”现象;同时,积极加快推进环境整治和全面复绿工作,整治区内绿化面积逐年扩大,基本实现“不留死角,全面复绿”阶段任务,对逐步扭转旧风陋习、促进生态节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具有深远意义。

2005年起,无锡市先后下发多个文件,逐步探索并实施对特殊困难群体实行丧葬基本费用减免政策,成为全国实施惠民殡葬政策先行地区之一。2010年,在全省率先建成惠民政策信息比对系统,通过“全员过滤式”服务,确保殡仪服务惠民政策高效落实。首创运用委托第三方对大宗丧葬用品供应商定点项目进行全国性公开招标模式,殡葬基本服务全部实行政府定价、非基本服务严格执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实现50多款大宗丧葬用品价格低于市场30%以上、低价丧葬用品比例占50%以上,市场调节差价率在30%以内。

深化殡葬改革说到底是关平民生建设最基础的一步。无锡在此次深化改革中,完善惠民殡葬政策,减轻群众丧葬负担,坚持殡葬服务公共和公益方向,充分发挥公共政策对节地生态殡葬的引导作用,逐步提高殡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自2013年起,逐步实施由当地政府为户籍居民新生骨灰免费提供骨灰格位,并免除辖区内九类特殊困难群体新生骨灰在本区域存放的公益性骨灰堂格位使用费。

阳光透明减轻群众丧葬负担

无锡为极力打造阳光透明殡葬,提出了“三个透明”,全面有效地深化改革:一是透明信息。启动建设无锡市殡葬服务网,网站包含殡葬管理、服务、宣传等10多个模块,为群众提供包括殡、葬、祭等涵盖殡葬全流程的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市级殡葬管理机构专门设立惠民殡葬咨询、投诉QQ号和电话,为群众提供相关咨询信息;二是透明价格。在无锡市殡仪馆率先探索实施骨灰盒、文明棺等大宗殡葬用品社会化招标,在三级政府采购网公开信息,先后有江、浙、沪24个厂家384款产品参与骨灰盒竞争,8个厂家77款产品参与火化棺竞争,在保证质量同时,进一步降低了殡葬用品价格;三是透明服务。在各殡葬服务单位全面实行殡葬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承诺、服务监督等“六公开”制度基础上,率先探索实施媒体公开公示。从2013年3月起,不间断将无锡市殡仪馆“六公开”内容在市级多家主要媒体公开公示,在无锡市殡仪馆网站长期登载。此举也有效提升了群众知晓率,使殡仪市场的丧葬用品和服务价格得到有效平抑,摆明态度对殡葬暴利说不,受到了群众的高度好评。

无锡殡葬改革的成效,对于老百姓来说无疑是惠民利民的。只要诚心诚意从机制上深化改革,从政策上给予完善保障,从行动上狠抓落实,深化殡葬业改革将不再是难题。

殡葬改革发言稿 篇8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

今天,村支两委在我校隆重召开全村殡葬改革工作会议,会议就加大殡葬改革力度,推动改革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统一思想,确保这一移风易俗的政策顺利地贯彻执行。

我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就怎样贯彻执行这一政策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殡葬改革的目的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党风政风民风。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

二、殡葬改革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倡导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推动下,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积极实行火葬,改革土葬,革除丧葬陋俗,树立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殡葬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农村,土葬、骨灰装棺再葬问题突出,乱埋乱葬、滥占耕地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重殓厚葬之风盛行,盲目攀比、奢侈浪费现象滋生蔓延,加重了群众负担;一些人热衷风水迷信,修建大墓豪华墓,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败坏了社会风气。

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是移风易俗,发扬社会主义新风

尚的应尽责任;是推动文明节俭治丧,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党风政风建设,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三、党员在殡葬改革中发挥的作用:

1、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树立时代风尚。党员、干部应当带头文明治丧,简办丧事。要在殡仪馆或合适场所集中办理丧事活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合法权益,采用佩戴黑纱白花、播放哀乐、发放生平等方式哀悼逝者,自觉抵制迷信低俗活动。对于逝者生前有丧事从简愿望或要求的,家属、亲友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充分尊重和支持。

2、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人类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们对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留恋和向往。而生老病死却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中国自古就有视死如生的传统,非常敬畏逝者的遗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项改革的难度。但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们党员作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应该深刻的认识到:逝者无论以何种方式安葬,其肉体终将融化于大地,永远消失在这多彩的世界,唯有其高尚的灵魂,永远镌刻在后人的心中,化着不朽的丰碑,党员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既为子孙减轻了经济负担,更为子孙节约了宝贵的耕地,避免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

3、带头文明低碳祭扫,传承先进文化。党员、干部应当带头文明祭奠、低碳祭扫,主动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

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不得在林区、景区等禁火区域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积极参与社区公祭、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现代追思活动,带头祭扫先烈,带领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

4、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弘扬新风正气。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宣传殡葬改革,加强对亲属、朋友和周围群众的教育引导,及时劝阻不良治丧行为,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倡导文明新风。

殡葬改革工作总结 篇9

一、抓加强领导,促殡葬改革有序进展

为切实加强对殡葬改革工作的领导,我镇专门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民政工作的副镇长为副组长,民政、边防、司法、综治、国土所、村建站等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xx镇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村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按照属地管理、责任落实、分工协同、齐抓共管的原则,加强管理。同时,全镇还配备了6名兼职监督员(由各村护林员兼任),镇、村每月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贴,监督员坚持每天轮流上山巡查,发现偷建、新建坟墓的,及时向镇、村殡改工作领导小组报告,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坚决把偷建、新建坟墓行为制止在萌芽状态。

二、抓宣传教育,提高干群殡葬改革意识

全市殡葬改革会议后,我镇及时组织镇、村干部召开会议传达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利用墙报、标语、跨街横幅、宣传栏、宣传车等宣传工具,采取各种形式,在全镇范围开展“倡导文明,移风易俗、保护青山,美化家园”为主题的殡葬改革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普遍提高了干部、群众对殡葬改革工作的认识。同时为使我镇殡葬改革工作早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还制订出台了《xx镇殡葬改革工作实施意见》、《xx万寿山公墓管理办法》和《骨灰有序流动管理规定》等文件,使殡葬改革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三、抓专项整治,确保殡葬改革措施到位

1、持续开展打击与防范工作。开展坟墓专项治理,绝大多数群众赞同和拥护,但也有个别的群众思想不通,虽经我们多次上门发放书面通知书和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仍拒不执行治理,针对这些情况我们果断采取了强制性治理措施,20XX年9月,在时任xx镇政府xx镇长亲自带领和指挥下,组织镇、村干部边防所干警聘请市执法清理队,对镇域内的火焰山,大王山,王厝山等一重山山头的18座坟墓实施了强制性平毁。同时加大对山头巡查,对群众举报和监督员发现的3起违法偷修建坟墓行为予以及时制止;对修建的坟墓予以平毁,对墓主实行经济处罚;严厉打击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群众看到了政府推行殡葬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每年“清明”、“重阳”前夕组织宣传车在全镇主干道绕街宣传,镇、村干部在“清明”、“重阳”期间还组织人员,分关把口,在重要路口、山口对上山群众进行宣传、劝导,加强防范和监管,严禁和防止个别群众利用“清明”和“重阳”机会,上山违法修改建和偷建坟墓。

2、依法审批合葬手续。按照调整后的《xx市骨灰有序流动管理规定》的有关条件要求,为防止个别群众利用合葬标准调整的机会,采取各种投机取巧的办法骗取合法的合葬手续,对此,我们切实负起责任,认真调查合葬情况,严格核实合葬审批程序,专门指定民政助理员组织相关村分管殡葬改革工作的干部,在村委会开具合葬证明、监督员现场勘查的基础上,负责对每一宗合葬对象的墓场进行实地调查、核实、现场拍照,并在村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在认定情况属实后,再予以审批。并坚持跟踪督查,防止事后偷修建永久性坟墓等破坏生态的形为。截止目前,累计审批了35家符合条件的合葬手续。

3、加快殡改服务设施建设。近年来,为解决群众骨灰安放和寄存问题,我们在镇域内火焰山南侧山头开辟了一个占地面积约10亩的地块作为“xx山公墓陵园管理处”,规划分三个片区对全镇骨灰实施集中安放。目前,第一期已投资450万人民币,建设了三个片区和一幢管理房、一座小规模骨灰寄存楼,建筑面积达4亩。公墓三个片区规划1200个墓穴。现已安放600多个(其中:外镇乡流入安放的约200个),骨灰楼规划寄存400个,现已寄存50多个。管理处按照公益性公墓管理的标准要求,积极做好各方面服务工作,对本镇经济困难户和“五保户”对象给予免费安放,对免费对象亲属确需树立墓碑标志的,仅象征性收取工料费500元,这样做既方便了群众,又推进了殡葬改革,得到了群众和社会的拥护。下一步,我们将帮助和督促公墓管理处做好改进服务质量、优化设施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促其调整收费标准,使收费更加合理,在此基础上继续帮助管理处向民政、林业、土地等有关部门协调办理健全有关手续,并筹划第二期投资方案规划。

4、抓住机遇,深化殡葬改革。今年2月xx决定在xx路实施国防战备道路扩建施工,该工程建设将涉及xx、xx路等一重山两侧路旁近300多座坟墓搬迁,镇党委、政府将它视为既支持国防建设又深化xx地区殡葬改革的一次良机,在党政联席会扩大会议上进行专题研究:(1)成立了“坟墓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与部队协调有关事项。抽调相关部门人员组成专项工作队具体负责坟墓标签编号,登记造册、核实墓主,坟墓搬迁等工作。(2)对这次搬迁的坟墓实施集中安葬,统一安放于xx山公墓;(3)协调优惠价格。通过与管理处协调规定:在限定时间内按时搬迁的可根据坟墓的规格在原价格的基础上给予20%的价格优惠;(4)对无墓主

或经济确有困难的搬迁户实行由集体负责搬迁或由公墓管理处予以免费安放。会后,镇、村上下迅速贯彻会议精神,镇政府还向墓主发放了书面通知书并在全镇范围内张贴了坟墓搬迁公告,同时,以殡葬改革重要意义与国防教育宣传相结合,在全镇进行广泛宣传,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大多数墓主都能主动配合做好搬迁工作。许多旅居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港澳台的华侨、台胞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及时赶回家乡配合政府做好坟墓搬迁工作。如xx村村民xx全家常年旅居美国,与家乡久无联系,他父母亲的坟墓刚好也在此次搬迁之列,镇、村干部经多方努力,辗转通过其亲属、朋友通知到xx本人,xx夫妇安排好手中的生意,专程从美国赶回xx将他父母亲的坟墓搬迁到公墓,并对镇村干部的工作态度表示了感谢。在镇党委、政府的牵头组织下,公墓管理处也给予了积极配合;部队及时兑现了给予搬迁户适当的经济补助,使群众感到十分满意。这次搬迁分三期进行,共搬迁各类坟墓350座(其中:第一期搬迁213座,第二期搬迁65座,第三期搬迁40座,无墓主的32座),截止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一起因坟墓搬迁引发的群众与镇、村、部队的纠纷和上访上诉案件;没有发生一起利用搬迁机会,重新违法占用山地修建坟墓和各种弄虚作假的案件。

殡葬新政蹒跚起步 篇10

昂贵身后事

2010年5月26日清晨7点58分,武昌殡仪馆。

当火化室的铁门哐当一声闭合的时候,范文华(化名)再也抑制不住地大声嚎哭起来。旁边的长者把她架起来往外走,范文华的手紧紧抓着长者的衣袖不放,身体却像被抽空气的皮囊,在众人七手八脚的围送中踉踉跄跄走出那条狭长而阴冷的甬道。

她身后火化室左上角的电子屏幕上,丈夫的灵柩正缓缓滑向火化炉的深处,然后停住。

没有人敢盯着那个灰白的屏幕一直看,不管里面的逝者,是自己的亲人,还是别人的。

范文华被送到了与火化室一墙之隔的告别厅,厅内正举行着一位逝者的告别仪式。大厅的后排坐着等候骨灰或者等候悼念的逝者家属,有老者唏嘘着抹泪,有年轻的女孩抱着一捧菊花一言不发,有两个四五岁的小女孩,互相嬉闹着将妈妈和小姨身上的小白花扯下来,别满自己的小裙子。

范文华的弟弟范文斌(化名)从殡仪馆正门的收费点过来,一边接着电话一边在人群中焦急地寻找姐姐。范文华朝他虚弱地招了招手,范文斌穿过座位走过来坐下,将手里长条的清单递过来给她看。

遗体洗身100元,尸袋120元,豪华殡仪车(武昌)400元,馆内遗体接转30元,火化费(程控拣灰炉)800元,文明缎面棺240元,外勤抬遗体160元,遗体更衣整容140元,坛盒装灰封口100元,馆内乐队服务40元……骨灰盒(白方玉石)3860元,墓地(五区白玫园)10800元,36个收费项,总计20480元。

“怎么这么多收费项?”范文华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前台说这还算少的,我们前面的有40多项。”范文斌小声回答到。

范文华皱皱眉头,不吭声了。

“7号家属,骨灰盒!”火化室的工作人员隔着小窗口对告别厅内的人们喊到。范文斌赶忙起身,拿着号码条小心翼翼接过那个沉重的玉石盒。

简短的告别仪式和接灵纳骨仪式以后,范文华和亲属们抱着丈夫的骨灰盒来到逸园——殡仪馆内的安葬区。

“本来想在石门峰选一块地,但是我去看了,那里的都市陵园最低6888元起价,稍微像样一点就是几万。”范文华望着陵园过道上凌乱的鞭炮残骸,语调很慢,“办的太寒酸了,心理上接受不了,想办体面,经济上又承受不了。”

和范文华有着相同想法的逝者家属不在少数。在殡仪馆大厅的服务台,不断有人上前询问骨灰盒和墓园的价格。“这是阿富汗汉白玉,您看这个雕工和质感。”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家属们介绍着一款名为“阿富汗安居乐业”的骨灰盒。这款据称产自阿富汗的骨灰盒吸引了不少人上前围观,又最终散去。

“15600,这在前些年的农村都可以盖一间房了。”一位老者嘀咕到。

木质的骨灰盒相对玉石的均价便宜些,但也不乏贵品。工作人员指着一款名为“鼎盛盒”的骨灰盒对家属们说:“这是实红木的,中间的装饰是象牙,很显华贵的。”

这款标价7900元的骨灰盒最终被一个中年男子买走,缴费的时候他接了一个电话:“买了,7900,嗯,对。什么,怎么这么贵?都是这个价,你总不能用泡菜坛装我妈吧?”

后面原本神情肃穆排队缴费的人群中有人噗嗤笑出声来。

灰色产业链

作为一个性质特殊的产业,殡葬注定充满争议。

2003年,殡葬业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十大暴利行业”榜单中。随后7年来,殡葬业在民众的诟病和媒体的质疑中继续占领着这个并不算光彩的位置。

“一个小小的骨灰盒,成本不过几十块几百块吧,转手就卖到几千几万,这不是暴利是什么?”武汉市政协委员,民革武汉市委员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徐学萍对记者说,“单位面积的墓地价格超过中心城区房价,甚至还出现了底价几十万,价格面议的天价墓,这些社会怪象折射出的是一个行业的失范。”

早在2008年3月,民革武汉市委就向市政协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进一步解决好我市殡葬业存在问题的建议》的集体提案,直指殡葬费用过高、墓地资源匮乏和生态环保葬变味等民生问题。

该提案指出,目前武汉市经营性公墓中,6880元以下的普通单体墓位、壁龛等在各个公墓中所占比例很小,甚至绝迹;墓位较大、做工精细的墓地价格一般都超过8000元;价格在2万元左右的墓地也就属于中等水平。部分陵园还出现价格面议的天价公墓,底价在10万左右。

在去年结束的两会上,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罗中立更是毫不留情地指出:“陵园、墓地除手续不好办外,运作成本并不高,利润却相当惊人。”他经过走访调查后发现,目前区域性公墓较为流行的做法是与当地村委会、乡镇或者民政部门合作,由对方出地,投资者出钱;由于大部分公墓都地处城郊,土地征用费并不高,一般每亩不过数万元,加上平整、绿化、道路、石料装修等投入,折算下来每亩土地成本不超过20万元。但一亩土地一般可修建350个墓位,即使按照每个墓穴售价1万元计算,每亩土地上所建墓地的销售额即可达350万元。而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公墓是免收营业税的,除去单个墓穴原料和土地成本,开发商的利润近400%。

而同墓地并列为“殡葬费用大头”的骨灰盒,一直以来也饱受社会公众的诘难。

目前市面上中高端价位的骨灰盒多以木质和石材为主,在经典骨灰盒网关于骨灰盒不同材质的平均市场估价中,细木300元,香樟木600元,印茄木800元,进口花梨木1200-1600元,黑檀木2000元,汉白玉300-1200元,蓝田玉2000元,西亚白玉4500元,阿富汗玉5800元,岫玉6800元,极品玉石10000元。

而在武昌殡仪馆的骨灰盒陈列台,记者看到,多数骨灰盒在“艺名”的环绕下让消费者难辨“真身”,如“仙德盒”、“咏梅盒”、“百福盒”、“白俑莲”、“彩玉坛”、“安居乐业”、“万古长青”,价格也由2980、3860、5600、7400到15600元不等。在陈列架旁边的商品标价签上,手写打印不一,材质不详,过半标签产地为空白。

记者随后来到与殡仪馆一墙之隔的几家骨灰盒直销店铺,一款在馆内标价5600元的玉色琉璃坛在这里开价4000元,最低3200元,店主还热心地抱出同款琥珀色的骨灰坛,说:“你要是诚心想要,这个2000块都可以给你。”怕记者不放心,她还翻出名片递过来,“我们保证和殡仪馆是一样的进货渠道,要是有什么质量问题尽管来找我。”

暴利溯源

丧葬暴利捅开的是民生保障缺口。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城区目前全套丧葬费用平均在15000到20000之间,而这相当于这座城市大部分人的全年可支配收入。

对此,《中国青年报》如此評论这个本该充满神圣意味的行业——“在活人诟病中宰死人最后一刀”。

“殡葬行业的暴利化是被共同哄抬起来的。”民革武汉市委秘书长徐学萍说,“这不单是哪一方的问题,殡仪行业,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首先,殡葬暴利是其行业内部管理失范的表现。”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武汉市殡葬服务单位的基本收费标准,普通市民进行丧葬的最低费用约为7800元,然而多数市民的葬礼办下来,却远远不止这个数。

“除去高价的墓地和骨灰盒,水分还在于殡仪馆五花八门的服务费。”徐学萍说,“比如说什么手套费,抬尸费,班前费,消毒费等等,将这些自选项目和常规项目捆绑消费已经成为殡仪行业公开的行规,那时候悲痛欲绝的死者家属们哪还有心思去辨别计较。而众多这样几块几十块的小名目累加起来,到最后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其次,政府作为一个规则的制定者,更要开启它的监督管理机制。”徐学萍用“两条腿走路”来形容这种关系,他解释到:“相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条例法规后,要有一个后续的跟进监督,在市场充分自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越俎代庖,也不放任自流。”

在采访的过程中,徐学萍一直强调一句话:“殡葬业虽然不能说是一个纯粹的公益事业,但它必须要带有一定的公益性。”他说:“这种公益性的体现要靠政府部门来引导,落实和保障。规范殡葬行业的管理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专属职责,而是需要民政局、物价局、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一股合力,填补监管空白,剪断暴利链条。”

“最后,作为暴利食物链的终端,社会公众也要变革自身的丧葬观念。”徐学萍指出,社会的传统丧葬观念和盲目攀比心理也为殡葬暴利提供了肥沃土壤。

“为什么它一个小小的盒子敢标几万,一块小小的地方可以卖得寸土寸金?因为有市场。”对此,徐学萍呼吁社会公众摒弃病态的殡葬消费观念,提倡“厚养薄葬”,尽量在老人生前尽显孝道,而不是在其死后进行无意义的攀比。

“温总理说‘要让我们的人民活的更有尊严感’,那么我认为,不止是活,死也要有尊严感。”徐学萍说,“如果一位故去者在离开人世之后还要让亲朋承担种种殡葬费用的窘迫和尴尬,那这绝不是现代社会要给予生者和逝者的尊重。”

逝者有其墓

截至目前为止,我国仍未制定正式的《殡葬管理法》。2007年,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进行社会公示,之后短短20余天,国务院法制办就收到社会各界来信来函1000余件、建议1万余条。在强大的舆论洪流中,这份修订稿的正式确立被一推再推。2010年,《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正式从国务院一档立法计划退为二档。

2010年3月31日,中国第一部以殡葬为题材的绿皮书——《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发布。这被学界视为国家意欲加速解决殡葬暴利问题的信号。

地区政府也相继而动:继4月上旬昆明正式修订并通过《昆明市殡仪管理条例》,武汉紧跟其后拉开这场革新帷幕。

2010年5月4日,《武汉市殡葬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于市政府法制网上公示,征求社会公众建议。

“《办法》首次提出政府投资建设公益性墓地,”武汉市民政局福利事务处副处长陈昌毅说,“这将彻底改变武汉市目前全部是经营性墓地的格局。”

据悉,目前武汉市的14座公墓均为民政局管辖下的经营性公墓。对此《办法》中提出,武汉市将逐步限制经营性殡葬设施的建设,建设不以营利为目的、为城镇居民提供骨灰安葬服务的城市公益性公共墓地。城市公益性公墓以市、区政府为主投资建设,鼓励企业、社团组织和个人捐资建设,且禁止擅自将公益性公墓改变为经营性。将按照社会福利用地划拨,骨灰安葬设施应以深埋、植树(花坛、草坪)及立体安葬等不占或少占土地或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方式建设,墓碑应卧置。

同时,《办法》还明文规定,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设竣工并依法验收后,须取得物价收费许可证后方可启用。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由物价部门核定收费标准,所收费用全部用于公墓维护、管理和建设。

对于“公益性公墓建设对于现有经营性公墓可能形成的冲击”这一问题,陈昌毅表示:“从国外经验来看,公益性公墓和经营性公墓能够并存。今后城市居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公益性公墓或者经营性公墓。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了选择的权利。”

此外,《办法》还提出,政府投资建设的设有火葬场的综合性殡仪馆,应逐步将具有公益性基本服务项目与经营性服务项目分离,并将服务项目分类予以公示。同时,经营性公墓的经营者不按规定留取公墓维护管理费用或出租预留墓穴的,取消其年度检查资格,并处1~3万元罚款,逾期不改正者取消其经营资格。

对于零星墓地的清理问题,陈昌毅表示,“《办法》实施后,市内公墓将被分为三类:经营性公墓、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公墓。按照规定,除去这些地方,其他地方将禁止设碑建墓。目前已有的零星墓地,将根据城市发展规划,逐渐要求迁移到公墓内。”

不仅如此,《办法》还规定,城乡低收入居民可凭最低生活保障证明向火葬场、公墓申请减免火化基本服务费和安葬费。“市内免费接送遗体是我们进行殡葬改革构想的第一步,”陈昌毅说,“同时,我们也将城乡低保对象作为推行免费火化政策的突破口。”

而對于新型殡葬方式的态度,《办法》由原来的“政策倡导”落实到“资金补贴”——“采用深埋、植树(花坛、草坪)葬等方式安置骨灰的,将实行政府奖励、补贴。”

上一篇:利用小组管理班级交流稿下一篇:物流管理专业实习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