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知识测试卷

2024-08-16

十九大知识测试卷(精选7篇)

十九大知识测试卷 篇1

承德苏垦银河连杆有限公司盐城分公司

十九大知识测试卷

姓名:

部门: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A),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地位。

A、新时代

B、新征程

C、新起点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A、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

C、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

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C),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A、为中国人民谋福祉

B、为中国人民谋利益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A)。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B)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A)领导。“()”两字彰显了对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A、全面

B、核心

C、一切

7、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A)。

A、决胜期

B、历史交汇期

C、关键期

8、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C)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富强民主文明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9、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三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B)。

A、进行伟大斗争

B、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推进伟大事业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C)。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1、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B),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A、可持续发展

B、科学发展

C、协调发展

12、坚持党的领导、(A)、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A、人民当家作主

B、从严治党

C、新发展理念

13、(C)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文化自信

14、坚持(C)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够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A、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B、扩大住宅面积,保障居民住房

C、房子是用来

承德苏垦银河连杆有限公司盐城分公司

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15、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A)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A、2020 B2035 C、本世纪中叶

16、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C)。

A、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

C、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17、(A)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A、党的领导

B、军队建设

C、经济发展

18、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本世纪中叶(C)。

A、基本实现机械化

B、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信息化

C、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一流军队

19、中国奉行(A)的国防政策。

A、防御性

B、中立性

C、联盟性

20、中国坚定奉行(A)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A、独立自主

B、互利共赢

C、开放合作

21、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B)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

A、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建设社会主义信息化国家

22、在依法治国方面,成立(C)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A、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B、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C、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2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B)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A、高动力发展

B、高质量发展

C、优化结构发展

24、建设(C)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A、现代化政治体系

B、现代化文化体系

C、现代化经济体系

25、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C)。

A、自由贸易经济区

B、自由贸易服务区

C、自由贸易港

26、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A)战略,并将其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A、乡村振兴战略

B、乡村发展战略

C、乡村复兴战略

27、在过去五年“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要“(C)”。彰显反腐败斗争稳扎稳打、善作善成。

A、争取发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B、取得发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C、夺取发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28、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A)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A、生态文明

B、美丽中国

C、绿水青山

29、坚持(C)。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A、新型国家安全观

B、新型国家发展观

C、总体国家安全观

承德苏垦银河连杆有限公司盐城分公司

30、(A)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A、全面从严治党

B、反腐败斗争

C、全面依法治国

31、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B)的新型国际关系。

A、互利共赢

B、合作共赢

C、和平共处

32、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B)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A、2020年/2035年

B、2035年/本世纪中叶

C、本世纪中叶/本世纪末

33、十九大报告指出,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C)观、文化观。

A、祖国

B、宗教

C、国家

34、形成有序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B)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A、满足

B、安全

C、尊严

35、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C)、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A、老有所终

B、老有所居

C、老有所养

36、党的十九大将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意识写入党章,一下不属于四个意识内容的是(C)。

A、政治意识

B、大局意识

C、民主意识

37、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在党章中把(A)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道写入党章。

A、民主

B、文化

C、法治

39、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意在党章中明确实现“(C)”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共同富裕

C、两个一百年

40、党的十九大同意把中国共产党坚持对(B)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写入党章。

A、军校

B、人民解放军

C、部队

41、“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在党的(A)大写入党章的。

A、十九

B、十八

C、十七

42、十九大党章指出,必须坚持以(A)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A、人民

B、经济

C、科学

43、十九大党章指出,在新世纪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C)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2020年/2035年

B、2035年/本世纪中叶

C、建党一百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年

44、十九大党章指出,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B)。

A、现代化强国

B、世界科技强国

C、新型科技强国

45、十九大党章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巩固(A)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承德苏垦银河连杆有限公司盐城分公司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46、十九大党章指出,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行最严格的(C)制度。

A、生态治理

B、环境保护

C、生态环境保护

47、十九大党章指出,贯彻(C),加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强军思想

C、习近平强军思想

48、十九大党章指出,筑牢中华民族(A)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A、共同体

B、命运共同体

C、团结

49、十九大党章指出,以党的(B)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A、制度建设/制度建设

B、政治建设/政治建设

C、能力建设/能力建设

50、十九大党章指出,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C)的领导,使它们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作用。

A、社团组织

B、群众组织

C、群团组织

测试卷十八 遗传定律(1) 篇2

1. 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 )

A. 初级精母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次级精母细胞 D. 次级卵母细胞

2.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 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

C. 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 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对其分别测定

3. 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

A. F1代中雌雄不都是红眼正常翅

B. F2代正常翅的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C. F2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F1代的母方

D. F2代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

4. 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 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 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 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5. 蜜蜂的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受精卵发育成的。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将是( )

A. 全部褐色

B. 蜂王和工蜂都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

C. 蜂王和工蜂都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

D. 褐色∶黑色=3∶1

6.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 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C. 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 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十九大测试-试卷 篇3

姓名: 成绩:

一、单选题(共8题,每题2.5分,共20分)1.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A】不协调不充分

【B】不平衡不完善 【C】不协调不完善

【D】不平衡不充分 2.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A】历史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基本国情

【D】国际地位 3.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A】党的基本原则 【B】党的基本路线 【C】党的基本方针 【D】党的基本政策 4.加强练兵备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重大进展。【A】利比亚撤侨 【B】湄公河行动 【C】亚丁湾护航 【D】也门撤侨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伟大旗帜。【A】社会主义 【B】科学社会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 6.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B】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A】“五位一体” 【B】“四个全面” 【C】“四个自信” 【D】两步走战略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 【B】突出政治建设 【C】坚持以人为本 【D】集中统一领导

二、多选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

【A】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B】为世界人民谋发展 【C】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为全国人民谋小康 2.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A】天宫 【B】蛟龙 【C】银河 【D】天眼 3.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A】系统性 【B】整体性 【C】协同性 【D】持续性 4.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和()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A】宪法 【B】法律 【C】法规 【D】基本法 5.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2.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社会主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

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4.五年来,我们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5.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

四、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十九大报告总结的十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是什么?

2.“四个意识”是什么?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什么?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的八个重点内容是什么?

十九大知识测试卷 篇4

姓名:

准考证号:

分数: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40分)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共产主义

C、成为世界强国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实行社会主义 D、坚持一国两制

3、()是的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思想道德建设 C、坚持依法治国 D、国家文化软实力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A、五位一体 B、一带一路 C、八个明确 D、两学一做

5、以下哪个机构是中国特色的国家反腐败机构?()A、法院 B、检察院 C、贪污调查局 D、国家监察委员会

6、()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气质和灵魂。A、马克思主义 B、马列主义 C、共产主义 D、社会主义

7、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须要坚持()的发展思想及创作导向?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以人民为中心 C、创新

D、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A、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建设 B、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C、党的政治建设 D、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9、“一带一路”以()为基本原则。A、深化“五通” B、全面开放 C、双向投资 D、共商共建共享

10、()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必由之路。A、打击、遏制台独 B、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C、一国两制

D、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发展

1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A、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 B、加强品牌建设 C、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D、增强核心竞争力

12、经济发展的三大变革是()A、生产力、质量、效率 B、创新力、生产力、动力 C、竞争力、生产力、创新力 D、动力、质量、效率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同以往概括的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是()的关系。A、继承与发展 B、总结与创新 C、继承与创新 D、总结与发展

14、经过多年的持续较快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在2017年将达到80万亿元,稳居全球()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5、下列关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

B、第一个一百年,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第二个一百年,是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国梦一起,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时代号召。

16、()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A、政治制度 B、意识形态 C、领导阶级 D、人民群众的需求

1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A、八个明确 B、两个一百年 C、十四个坚持 D、七个有之

18、()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是衡量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尺度,是一个显著标志。A、团结友善 B、独立自主 C、繁荣富强 D、文化

1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国独立自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B、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C、中国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D、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20、关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部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B、将于2018年起正式实行

C、《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明确在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福建省4个自贸试验区率先开展改革试点

D、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包括禁止准入类和限制准入类

二、多选题,多选、漏选均不得分(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本题共40分)

1、为了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哪些重要举措?()A、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B、加大西部开放力度

C、赋予自贸体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D、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E、改善外商投资环境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做出了哪些历史性贡献?()A、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B、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C、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 D、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

3、以下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说法正确是()A、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B、基于我国社会矛盾发生了新变化

C、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 D、基于党的奋斗目标有了新要求 E、基于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新变化

F、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光明未来的必然要求

4、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完成重点任务有哪些?()

A、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B、推进绿色发展 C、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D、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E、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A、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B、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 C、充分发挥法律和政策的保障作用 D、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作用 E、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

6、现代农业的“三大支柱”分别是什么?()A、供销体系 B、产业体系 C、生产体系 D、经营体系

7、加快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重大意义有哪些?()A、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B、是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的战略举措 C、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D、是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8、军队的根本价值在于()A、能打仗 B、打胜仗 C、保卫国家和人民 D、防御和反击)

9、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什么重大意义?()A、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 B、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 C、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D、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10、伟大斗争具哪三个特性?()A、长期性 B、相对性 C、复杂性 D、艰巨性 E、不变性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20分)

1、社会主要矛盾决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

2、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必然要求。()

3、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党和国家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总体布局、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

4、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5、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伟大梦想。()

6、习近平强军思想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之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目标引领,鲜明确立了精兵简政的时代主题。()

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8、总书记反复强调“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知识问答 十九大 篇5

答: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中国共产党是哪一年成立的? 答:1921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 答:1949年。

4、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什么? 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中国梦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答: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6、“中国梦”中的“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是什么?

答: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7、十九大的全称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8、文明校园“六个好”标准是什么?

十九大知识测试卷 篇6

1.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化意味着不同细胞内合成了功能不同的特异性蛋白质

B. 细胞分化是动物和植物发育的基础且贯穿于其整个生命进程中

C. 细胞分化不会导致细胞全能性丧失

D. 具分裂能力的细胞一定会分化且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就越低

2. 下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 )

A. 与①相比,②③④的分裂增殖能力加强,分化能力减弱

B. ⑤⑥⑦的核基因相同,细胞内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相同

C. ②③④细胞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

D. 进入c过程的细胞,酶活性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减小,代谢减慢继而出现凋亡

3. 研究发现,成年哺乳动物的脑组织仍可不断产生新的神经元。科学家发现了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诱导干细胞”的方法。2009年发现“TRIM32”蛋白质的表达能促进神经干细胞生成神经元。如果这种蛋白质的表达被抑制,则神经干细胞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都会保持干细胞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诱导干细胞”与普通皮肤细胞相比,功能有差异,形态、结构也有差异

B. 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元中的DNA、mRNA和蛋白质都完全相同

C. 抑制“TRIM32”的表达有助于建立神经干细胞的细胞系

D. 激活成年人沉睡的神经干细胞并促进“TRIM32”的表达,可形成更多新的神经元

4. 下图为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DNA含量不变

B.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e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 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 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5.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将解离、漂洗、染色的洋葱根尖置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即可在显微镜下观察

B. 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立即放入解离液中解离,然后漂洗、染色、制片

C. 观察线粒体,用新鲜的藓类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效果较佳

D. 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

6. 下图①表示某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的变化,图②表示从细胞周期中的某个时刻取出若干个细胞,测定出的每个细胞的DNA含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一段时间后,图②丙组细胞数目将增加

B. 该种细胞可能为某动物的神经细胞

C. 图②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两倍

D. 图②中乙组细胞所处的时期相当于图①中细胞周期的S期

十九大学习知识汇总 篇7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武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首先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在全面系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抓住精髓、抓住要义,准确领会和把握新理念、新论断、新任务、新举措。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和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虽然是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但不能把党的十九大作为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历史性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回望历史,从治国理政新变化、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方面得出一个重大结论:从党的十八大起,我国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在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们使用过新时期、新阶段、新世纪新阶段等不同的概念。新时期指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启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世纪新阶段说的是从20世纪跨入21世纪,就是指21世纪。新阶段用的最广泛。新时代和新时期、新阶段的表述是怎样的关系呢?新时代在一定意义上和新时期、新阶段有相同相通之处,它主要是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从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从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这个角度使用的概念。新时代比新时期、新阶段更鲜明、更响亮、更具感召力,更能反映出时代本质的特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我们所说的新时代,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

总之,党的十八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坐标点,是重大历史节点。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认识和理解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重大新判断。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是符合当时我国实际的。但是因为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后来对这个正确的判断没有坚持下来,偏离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面。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专门在党的八大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表述,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二大以后,这个表述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规范表述。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如果从1956年党的八大开始算起,至今已有61年了;如果从1981年作出历史决议算起,至今也已有36年了。这几十年间,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社会生产和人民需要两个方面来看,这个表述都不适应了。

从社会生产上看,“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经不能完全反映我国当前的实际。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千差万别,既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这些大都市、大城市,其城市建设、城乡面貌,即使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用“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覆盖地域上的不同发展水平。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等大幅提升,进入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20多种工农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居于第一,有许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许多产品的科技含量、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超越。如果再用“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不仅说服不了人民群众,也说服不了国际社会。

从人民需要上看,“物质文化需要”的表述也已经涵盖不了人民的需要。当前,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不同群体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除了物质的、文化的需要以外,还有政治方面的需要,比如公平、正义、法治的需要;还有生态方面的需要,比如对改善空气质量、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食品不安全状况的需要,等等。

我国社会发展现在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包括东部、中部、西部地域上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不同群体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时,要把握好“两个充分认识”。

一是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全局性的、历史性的,不是局部的、暂时的。这种全局性、历史性变化,给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我们要有问题导向意识,什么问题来了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矛盾问题突出,就集中力量解决什么矛盾问题。问题倒逼改革,我们就用改革解决问题、促进发展。

二是充分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对我国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是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分是永远存在的,但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必须下功夫去认识它、解决它。事物从量变到质变,需要越过一个“度”,也就是达到一个节点。只有达到了节点,才会发生质变。

现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积累的过程。因此,不能因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就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另外,判断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矛盾,也不能以经济一个方面的因素去看,而是要从社会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去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发展阶段必须判断准确,既不能超越,也不能落后。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一度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搞了“大跃进”,最终欲速则不达,越想快就越快不了,受到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惩罚。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汲取历史教训,作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判断。这里所指的长期到底长到什么时间呢?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讲的是100年。他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100年不动摇。100年,这一方面表达的是一种决心、一种意志,另一方面表达的也是一个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一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大概是100年。党的十九大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比以前规划的目标提前了15年。到2050年或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世界角度看,我国虽然“块头大”,但“虚胖”,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经济结构等方面还含有一定的“水分”。我国虽然大,但大而不强,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对此,我们也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我们在认识和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时,只有抓住了上述“两个充分认识”,把握住“变”与“不变”的辩证法和统一性,才能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3、“四个伟大”的相互关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是有着严密逻辑关系的。

“四个伟大”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总方略、总框架、总坐标、总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四个伟大”,是按照实现伟大梦想这一条主线,也就是按照我们党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分别展开论述的。“四个伟大”既有各自的内涵,其内在关系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必须强调的是,“四个伟大”并非平行的关系。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建设伟大工程,它起着决定性作用。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长期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这种历史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伟大斗争能不能取得胜利,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能不能取得成功、推进得好不好,关键在中国共产党;伟大梦想能不能实现,也在于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凝聚起磅礴力量。同时,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不要空谈,不能脱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内在关系

党的十九大要求全党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并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我们要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是完全一致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理论上进行的高度概括和凝练,主要内容体现在“8个明确”,它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是在实践层面、方略层面的展开,主要表述为“14个坚持”,它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契合的完整理论体系,必须贯通起来把握。不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基本方略分割开来,机械地、呆板地、僵化地理解。当然,思想理论和战略部署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学习,加深领会,但必须始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来对待,作为整体的一个系统来统筹、来思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具有内在的同一性、一致性,不能将“8个明确”和“14个坚持”生搬硬套地一一对应,要抓住最关键最核心最本质的联系,基本方略本身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两步走”战略安排的表述

党的十九大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未来的30年,分两个阶段作出战略安排,也可称为“两步走”战略安排。现在,有人将党的十九大“两步走”战略安排表述为“又一个‘新三步走’战略”。这种表述,我认为应该慎重使用,否则容易产生误解和歧义。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同“小康”这一富有中华传统文化意蕴的话语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两步走”战略: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主要是对第三步战略作出具体安排。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九大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作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把原来“三步走”战略的最后目标提前了15年。第二步,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奋斗目标将党的十七大党章中的基本路线表述的奋斗目标增加了两个字、修改了两个字。增加了“美丽”,对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生态文明建设。由此构成了“富强”对应经济建设、“民主”对应政治建设、“文明”对应文化建设、“和谐”对应社会建设、“美丽”对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完整格局,并根据目标任务的变化,将“国家”修改为“强国”。

为什么有人说是“又一个‘新三步走’战略”呢?他们主要是将党的十九大到2020年仍然作为一步。虽然这个时间段有一个目标任务,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已经作了安排部署,我认为不应该作为单独的一步,还是应该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表述称之为“两步走”战略或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为好。

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奋斗目标的接续

2014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完整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2015年2月,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个战略目标、三个战略举措,构成完整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思想逐步发展成为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

有人认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管长远的,是短期的、阶段性的。提出这个问题的主要依据就是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第一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0年就实现了。所以,这个战略布局到2020年也就完成使命了,也就完结了。党的十九大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答案,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在学习时给予关注。事实表明,这个战略布局是管长远的。在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是始终有效的、管用的。

我们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眼光观察问题,要在一般意义上、原则意义上、普遍意义上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不要局限于具体内容的表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我们大目标下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已经提出了新的目标,那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认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后,第一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或强国)所替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然是一个战略目标、三个战略举措的完整体系,依然是管长远、管根本的,至少要管到本世纪中叶即2049年或2050年。

对于十九大报告,您有什么样的总体感受呢? 我的感受可以聚焦到一个字,那就是“新”。

第一个“新”首先体现在新时代,要开辟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二个“新”,是新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三个“新”,就是新理论。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

第四个“新”,是新方略。习近平在大会报告中,从十四个方面谋划今后我们要干什么、怎么干、怎么干得更好。

您如何评价这次大会的历史意义呢?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核心环节,就是习近平向大会作报告。这个报告能代表整个大会发展的方向。十九大是总结过去、研判现在、谋划未来的一次大会,是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动员做谋划的大会,它也是要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会。

十九大报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地位?

韩庆祥:总体来说,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大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在报告中也提到了。比如,改变国家的面貌,改变我们党的面貌,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社会主义的面貌,改变民族的面貌,甚至影响着世界的面貌等等。具体十九大报告的意义和地位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展开说明。

第一,政治上的意义和地位,我把它概括为聚焦主题、充满自信、战略定力。这是有针对性的,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要充满定力、充满自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今后我们全党的理论和实践都要聚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主题上来。这个政治意义是深远的,表达了聚焦、自信和定力。

第二,思想上的意义和地位。我相信听完了习近平的十九大报告和开完了十九大之后,再结合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实践,我们全党和全国人民会更加拥护习近平同志这个核心、忠诚这个核心、维护这个核心。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理论上的意义和地位。十九大报告对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给予了明确的界定和阐释,强调为这个新的发展阶段做好了充分的理论准备,要把这个理论准备上升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实际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所以,理论上的意义可概括为新发展阶段、新理论准备、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第四,实践上的意义和地位。十九大报告把“四个伟大”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先来讲讲伟大梦想。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十八大以后,我们站在了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就把伟大梦想的境界提升了。二是把伟大斗争的境界提高了。这个伟大斗争在今天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它要破解一系列重大矛盾,要解决一系列重大难题,要经受一系列重大挑战,要应对一系列风险。所以我们今天的精神状态更应该是永不懈怠、一往无前,是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这就提升了伟大斗争的新境界。三是提升了伟大事业的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它能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某些领域要引领整个世界。四是提升了伟大工程的新境界,即要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

第五个意义是它的历史意义。即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党的发展历史、新中国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来理解,它既影响上述历史,也使中国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前进。

可以从这些方面理解十九大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地位以及它开辟的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亮点

共有十二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历史新变革。习近平是从历史性变革、历史性影响来谈这五年的工作的。他谈的是全方位、根本性、开创性的变革。

第二个亮点,是时代新开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习近平的报告中,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进行了阐述:一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三是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四是实现“强起来”的时代;五是中国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的时代。第一讲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个讲的是“两个百年”目标,第三个讲的是人民美好生活,第四个讲的中国梦,第五个讲的是中国对世界的意义。从这五个方面,来解释新时代的含义。

第三个亮点是矛盾新内涵。习近平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是在十八大以后中国站在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历史方位来谈主要矛盾的转化。这个转化,习近平这么表述,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讲是需求方和供给方。需求方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拓展了过去物质文化的外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等,同时也提升了它的内涵和质量,美好生活是讲质量的。这就是说需求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供给方呢,习近平这么来表达,叫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是从发展的领域范围来讲的,不充分是从发展的层级和质量来讲的。

第四个亮点,是历史新使命。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历史使命有明确界定,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的学习体会,习近平是把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放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当中来讲的。也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历史使命肯定是包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但是也有区别,这个区别,从表述上可以看出来。历史使命主要是聚焦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超越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第五个亮点,是实践新路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要敢于担当,要担负起这个历史使命。怎样来完成这个历史使命呢?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讲了推进“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意义非凡,值得关注,是报告中最大的亮点之一。

第六个亮点是时代新课题。这个时代课题,就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时代课题的新的界定,也是新的亮点。它亮在哪里?就是站在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七个亮点,是成果新概括。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加以概括和提炼。很多人关心这五年党的指导思想怎么来概括、怎么来表述,有各种观点和见解。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给出了答案,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最核心的亮点。

第八个亮点,是理论新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际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既然十九大讲了新变革、新方位、新矛盾、新课题、新使命、新路径、新思想、新时代,那逻辑上自然而然的就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第九个亮点,是实践新方略。十九大报告从十四个方面,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国防、党建等等,对今后各项工作的基本方略做了具体的阐释和论述。

第十个亮点,是建党新思路。十九大报告最后的落脚点是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习近平是把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政党放在“四个伟大”的框架当中来谈的。他特别强调,要把伟大工程放在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当中来理解。因为今天我们进行的斗争是非常严峻的,具有很多新的历史特点,推进的伟大事业是非常艰巨的,实现的伟大梦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建设好新的伟大工程。

第十一个亮点,是历史新意义。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特别谈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这个重大意义,根据的十九大报告,主要是从五个方面来谈的。一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二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三是我们党的发展史;四是国家发展史;五是民族发展史。从这五个方面的历史发展来把握十九大报告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尤其是政治意义。

最后一个亮点,是表述新界定。就是十九大报告对于一些重要的提法和表述,第一次给予明确界定。比如,初心和使命,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用两句话对初心和使命进行了界定,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比如,精神状态、奋斗姿态,即为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再比如,习近平还在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对新时代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第一次对主要矛盾进行了界定。此外他对我们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也给予了明确界定,他从斗争的原因、斗争的对象、斗争的方式、斗争的目的,从这四个方面对伟大斗争第一次给予界定,这也是一个亮点。

全方位解读十九大报告:新提法新举措四十个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这是十九大报告作出的一个重大判断。十九大报告阐述了这个新时代三个层面的意义和五个方面的定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转化。3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但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提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促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6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摆在第一条的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报告重申,“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十九大报告提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十九大报告提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9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九大报告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增加了“美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现代化建设目标有了更好的对接。10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凝炼的表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1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十九大报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15 推进合宪性审查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1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8 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十九大报告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20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23 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

十九大提出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此前的表述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思想”。此前“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的表述也在十九大报告改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24 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

十九大报告提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此前的表述是“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26 打铁必须自身硬

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此前的说法是“打铁还需自身硬”。27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这一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28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两字彰显了对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9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此前的表述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30 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命题。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要求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31 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圈子文化、码头文化的表述以往少见。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

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党组相应纪律处分权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在过去五年“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从压倒性态势到压倒性胜利,彰显反腐败斗争稳扎稳打、善作善成。报告作出这样的宣示:“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必须坚如磐石”。35 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十九大报告提出,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建设覆盖纪检监察系统的检举举报平台。

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在“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37 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

十九大报告提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38 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报告提出增强8个方面的执政本领,包括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39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十九大报告提出,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40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十九大报告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报告最后部分,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专家解读十九大报告十大关键词

1.新时代

十九大报告摘要: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这是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提出的新判断。在这个阶段,我们的生产力发展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在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完成了发展的阶段,开始向发展起来以后的方向迈进。如何把这个新判断体现到未来的发展实践中呢?我们自然需要新的指导思想、新的理论武装,这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实践结合起来,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向更大胜利的行动指南。

2.强起来

十九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中国“强起来”,体现在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执政党,体现在发展更重质量的经济,寻求更有质量的增长;体现在民生的改善和社会福祉的提升;体现在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自信的增强;体现在绿色现代化引领发展,美丽中国建设成绩斐然。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5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在望的承上启下的关键5年。展望新的5年,中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还将继续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不懈努力,在世界舞台中心为全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主要矛盾

十九大报告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曹东勃:从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再到后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历程水到渠成的结果。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同样在与日俱增,不能再以物质文化需要简单概括,也不能单独依靠经济建设解决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指向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更能够无缝对接,也咬合得更加紧密。而且,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已很难称为“落后”,新的主要矛盾的表述体现了党中央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新判断。

4.“四个伟大”

十九大报告摘要: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韩庆祥: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不同程度上都贯穿着“四个伟大”的总体思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也蕴含着“四个伟大”的完整逻辑。“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关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国梦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十分艰难曲折的过程,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要领导好、进行好这一伟大斗争,就必须推进党的建设,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5.全面小康

十九大报告摘要:从现在到二○二○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是一个时间概念,具体就是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意味着全国每个地方、每个人都不能落下,比如831个贫困县全部都要“摘帽”。这是一种非常刚性的时间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实到了决胜阶段。如果不以“决胜”的姿态实现这个目标,今后阶段的目标就难以展开。

6.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摘要: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新征程”不是空泛的口号和概念,其内涵包括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很多方面。提出“新征程”,有助于全党、全国人民对现阶段的目标形成更加清醒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明确新时代的目标、任务、战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相匹配、相吻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目标,必须要经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九大报告摘要: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标志是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思想是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8.土地承包

十九大报告摘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进一步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土地承包制度是农民普遍关心的关键问题,其影响非常广泛。在这一决定作出后,围绕我国农村土地改革将出台新的政策,以保证政策的衔接性。这一系列新的政策将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9.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

十九大报告摘要: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重大任务以后,依法治国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等说法的提出,说明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如何落实依然是突出的问题,也是老百姓集中关注的问题。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只有法律条文还不够,还有必要设立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把全面依法治国落到实处。我认为设立领导小组就是对全面依法治国最大的组织保障。这一决定回应了当下社会对司法公正的呼唤,有助于用法律保护老百姓的权益,也是我国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10.青春梦想

十九大报告摘要: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上一篇:激烈足球赛作文300字下一篇:安装雕花窗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