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

2024-12-02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精选8篇)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 篇1

一、包书皮

知识能力:

学会自己包书皮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几种包书皮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回怎样压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新的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新发了很多书,大家都很高兴,怎样才能使新书用的时间更长些,不坏那,老师有个好办法,那就是包书皮,包书皮的方法很多,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基本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包书皮的用纸

画报纸,牛皮纸,挂历纸等。

2、纸的大小: 根据书的大小而定

3、怎样包书皮

将纸对折,书脊与折先对齐 将边留出4厘米左右 然后压痕 最后整理

三、教师演示,学生边看边记过程

四、学生自己练一练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即使解决,包书皮 的方法很多,你们可以自己在设计更美的方法。

五、请同学们记住

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六、总结 通过本节可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包书皮的方法,希望你们在课后的时间里自己设计出更没的方法,为其他人包书皮。

板书设计 怎样选纸

对折,压痕,剪口。包边,理平

二、学定时

教学目标:

能正确使用闹钟,学用闹钟。教学准备: 小闹钟一个。教学过程:

1、师:上班、上学要按时,赶乘火车要准时,生活中很多事情就不用依赖爸爸妈妈提醒了。

2、认识闹钟各部位的名称。

3、了解闹钟各部位的用途。

4、在表格中填写闹钟各部件的用途。

5、学习使用闹钟。

6、想一想,在()里标出正确的使用顺序。拓展活动: 学用电子表定时

三、自制冷饮

教学目标: 学会自制冷饮。教学准备: 豆、白糖、冰块等。教学过程:

一、做绿豆冷饮

1、把适量的绿豆放入锅中煮烂。

2、往绿豆汤中加入适量的白糖。

3、带绿豆汤凉后放入冰箱冷藏。

二、做汽水

原料:开水1300克,食醋25克,食盐15克,白糖适量。工具:杯子,搅拌棒。

1、开水降温

2、准备的食醋、食盐、白糖搅拌均匀。

3、盖严冷藏。

三、拓展活动

使用冰箱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四、泥塑

教学目标:

普通的泥土通过灵巧的双手能制作出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工艺品。

教学准备: 橡皮泥、牙签。教学过程:

1、取适量的泥放在手心。

2、分别团出鸭的头部和身体。

3、用牙签穿插。

4、把头和身体连在一起。

5、捏出嘴巴和眼睛粘合。

6、自己动手做一做。

7、欣赏泥塑小鸭。拓展活动

用泥捏出自己喜欢的物品

五、种菠菜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发现菠菜种子和其他种子的不同点,了解种植过程。

2、能动手播种菠菜种子,并愿意常常照顾它们。

3、体验种植活动的快乐。教学准备: 菠菜种子、洒水桶 教学过程:

一、认识菠菜种子

1、今天我发现同学们带来一种奇怪种子,你们想看看吗?

2、每人拿3颗种子观察它们是什么样子?猜猜是什么种子?

二、种菠菜

1、刚才我们知道了这是菠菜种子,它想请大家帮他找家。你有什么办法?

2、怎么种菠菜种子呢?

六、讲究个人卫生

教学目标:

知道注意个人卫生应有的要求和措施。逐步养成注意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收集学生中重视个人卫生和不注意个人卫生的典型事例。教学重点:

掌握注意个人卫生的要求和措施。教学难点:

培养讲究个人卫生的习惯。教学过程:

一、教师首先提出为什么要注意个人卫生,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

搞好个人卫生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没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时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而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社交活动,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教师按课文逐条讲述注意个人卫生的措施,并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卫生习惯进行指正。(可组织学生自己讲)(1)要求冬季一般一周或者半月洗澡、洗头一次;夏季每天洗澡一至二次,每周洗头二次。

(2)要求每天早晚要刷牙、洗脸,饭后漱口。(3)要求指甲每周剪一次,趾甲每周剪一次。

(4)衣裤脏了要及时换洗,女孩子衬裤一周至少换两次。(5)理发要求一般冬季每月理一次,其他时间可根据季节而定。(6)要求每天晚上洗屁股、洗脚。

三、教师除了按课文对学生提出个人卫生的要求外,还可补充其他方面的一些要求,如盖的被褥、用的手帕要勤洗勤晒;洗脸和洗脚毛巾要定期搓洗、消毒等。

四、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注意个人卫生的几点要求,鼓励学生学会洗漱一类的劳动。诸如洗红领巾、小黄帽、手帕、袜子等。逐渐学会洗衣裤等。

七、洗脚常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的洗脚的好处与坏处,感受和体验自己洗脚丫的乐趣。教学准备:

1、向家长调查学生目前的洗脚情况,您的孩子在家主动洗脚吗?您的孩子一周洗几次脚?

2、课件、温热水盆每人一个、毛巾每人一条 教学过程:

一、看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可他现在遇到了麻烦,你们快去帮帮他吧!(看课件,先不放声音)

(1)你们猜猜小宝宝遇到什么麻烦了?(他的鞋丢了,他的头发被小鸟住了。。。)

(2)为什么他会遇到这样的麻烦?(他太脏了,不爱洗脚)

2、你们听听小宝宝自己怎么说的。(再次看课件,放声音)(1)小朋友们,你们想想小宝宝的麻烦怎样解决的?(他讲卫生了,也爱洗脚了)

(2)你们知道常洗脚有什么好处吗?(爱长个子,蚊子不咬,睡眠好。。。)

(3)你们知道不洗脚的坏处吗?(被子臭,爱生病。。。)

3、你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天天洗脚,常洗澡)

二、提问,让用自己的小脚丫玩个小游戏

1、要求:(1)和同伴一起看一看、比一比自己的小脚是什么样子的?(2)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2、小脚夹球比赛(用脚趾把地上的小球夹到篮子里,比比谁的多。)

3、师小结:

同学们的小脚可真有本领,把地上的球球全都收起来了,你们的小脚丫现在有什么感觉呀?(脚趾酸了,累了,脚上有土了。。)

三、比赛洗脚

1、比比谁的小脚洗的干净。(注意:水温适宜)

2、交流洗脚后的感受。(舒服,轻松)

(四)延伸

继续向家长调查课后学生的洗脚状况。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三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心中的秋天”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秋韵如诗》。

2.通过学习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秋韵如诗》中的六篇文章, 让学生走进秋, 感受它的饱满;走进秋, 聆听它的语言;走进秋, 触摸它的丰硕;走进秋, 欢呼它的绚烂。知道秋天是个多姿多彩又令人回味的季节, 铭记秋天的深刻。在秋天斑斓的色彩里, 留下快乐的足迹。

3.以学生阅读、积累为核心, 背诵积累关于秋天的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以学生阅读、积累为核心, 围绕主题进行课内大量阅读, 背诵积累关于秋天优美的语句或段落。理解和背诵积累《秋诗五首》中的五首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抛砖引玉

1.承前启后:同学们, 我们刚学完了语文教材第三组的课文, 了解到在我们心中, 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了美好的感受, 秋天给人丰收的快乐。回顾一下, 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三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是《秋韵如诗》, 里面的五篇文章与第三组课文的主题相吻合, 所以我们选择它们作为课外阅读的最好的补充材料。

2.浏览目录:大家看看目录, 语文主题学习第一组教材主题是《秋韵如诗》, 内容包括《留住秋天》、《秋姑姑》、《秋天、秋天 (节选) 》、《秋诗五首》、《赞美秋韵》、《思念家乡》共五篇文章, 你打算怎么阅读?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读书?

3.运用迁移。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 迁移到阅读中去, 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习古诗, 第一步:自读诗句, 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然后运用查字典、联系实际、图文对照等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第二步:大声朗读全诗, 图文结合或发挥想象, 把自己当作诗人, 进入诗人描绘的情境。

二、自主阅读

1.自主阅读:学生自由地朗读或者默读《留住秋天》、《秋姑姑》、《秋天、秋天 (节选) 》、《秋诗五首》、《赞美秋韵》、《思念家乡》。

2.小组合作:请六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朗读六篇课文, 并相互点评。

三、智慧碰撞

1.阅读思考。

(1) 《留住秋天》一文中, “举目远眺”、“心旷神怡”是什么意思?哪些句子是采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你觉得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留住秋天?

(2) 在《秋姑姑》这首诗歌中, 秋姑姑是什么样子呢?秋姑姑还给谁涂抹了什么颜色呢?

(3) 在《秋天、秋天 (节选) 》一文中, 作者写了哪些秋天的美景?为什么他会觉得孤独?

(4) 《秋诗五首》:《初秋行圃》、《宿石邑山中》、《秋词》、《中秋月》、《蜀中九日》这五首诗分别描写了哪些秋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 仔细读了课文后, 你是怎么理解《赞美秋韵》、《思念家乡》中的诗句的?

2.谈论交流。

3.阅读汇报。

4.教师小结。通过主题《秋韵如诗》中的六篇文章的学习, 我们走进了秋, 感受它的饱满;走进了秋, 聆听它的语言;走进了秋, 触摸它的丰硕;走进了秋, 欢呼它的绚烂。我们还知道秋天是个多姿多彩又令人回味的季节, 而秋天的深刻更让我们铭记在心。在这秋天斑斓的色彩里, 留下我们快乐的足迹。

四、背诵积累

努力把《秋诗五首》:《初秋行圃》、《宿石邑山中》、《秋词》、《中秋月》、《蜀中九日》五首诗练习背诵下来。

五、读书摘抄

把《思念家乡》的五句诗抄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秋韵如诗

秋天———美丽、饱满、丰硕、绚丽

三年级阅读主题:辛勤劳动 篇3

秋,是个如诗如画、多姿多彩的季节。

金色的秋天,花最美,引人注目的是那盛开的菊花,衬托着火红的枫叶,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田野里,金黄色的稻穗弯了腰,不时地轻吻大地,农民手挥镰刀,将一株株稻子割下来,忙得汗流浃背却乐得笑容满面。晒谷场上,堆积如山的谷子充满了你的眼帘。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啊!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读后实践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描写了____,____和____这三个对象连句成段的。

2.写出文中的四字成语。

3.根据原文填空

( )秋天 ( )菊花 ( )枫叶 ( )稻穗

4.“这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啊!”“这”指的是什么?

捉青虫

一放学,我们种植小组的同学就来到菜园捉虫。

走进菜园,我蹲下身子,把菜叶一片一片翻过来,找了好一会儿,连一条小虫也没有找到。我又轻轻打开菜叶,仔细查看菜心,终于找到了一条小青虫。这个坏蛋可逃不了啦!我马上伸手去捉,手刚碰到它,小青虫就蜷缩起来,把我吓了一跳。它会咬人吗?我转念一想,就是这些坏家伙,偷吃我们亲手种的青菜,多可恶啊!于是,我就壮着胆子,捉住了它。我把青虫狠狠地往地上一摔,用脚一碾,立刻结束了它的生命。

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劳动,我们把菜园里的青虫消灭了。

读后实践

1.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其中,第( )个自然段是短文的重点段。

2.按下面的三个意思把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用“||”分开。再想一想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对应的括号内画“√”

(1)找虫。( ) (2)捉虫。( ) (3)灭虫。( )

3.从短文的第二自然段中至少找出5个表示动作的词。(不重复)

五年级劳动技术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手的灵活性,眼的准确性。

2、提高注意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针距大小要求基本一致,布面要平整; 课前准备:

白布一块,五号针一根,彩色丝光线一卷,剪刀一把,复写纸一张,铅笔一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导入新课

提问:生活中我们见过刺绣吗,在哪里见过?你对刺绣有什么看法?

2、学生自学教材第二页和第三页前半部分。

3、教师介绍平针法。

二、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教师讲解演示平针法绣字: 第一步:复写纸印字。第二步:穿线拿针。第三步: 按笔画顺序绣字。

2、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四、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修你喜欢的字,送给你喜欢的人。

第2课 绣十字花小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十字花刺绣的方法。

2、通过十字花刺绣练习来美化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教学重难点:布面要平整、针迹要整齐、绒线松紧要适度。课前准备:

方格坐标纸一张,绣花针一根,红线若干根。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复习引入新课;简述什么是刺绣?刺绣分为哪种类?检查评比上一课的练习作品。

2、引入新课:“绣十字花小狗”。

3、学生自学教材第八页和第九页前半部分。

4、教师介绍“十字花”和“十字花图案”。

二、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教师讲解演示,进行方法指导: 第一步:画小狗。第二步:绣小狗。

三、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四、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用本课所学的方法绣其他十字花图案。

第3课 排针法绣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是常用的一种绣花针法。

2、让学生会排针法的支针方法,能够用排针法绣花。教学重难点:绣制方法的指导和针迹的均匀度练习。课前准备:

白布一块,红线、绿线、褐色线各若干根,绣花针一根,剪刀一把,复写纸一张,蓝色圆珠笔一支,白纸一张,直尺一把。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复习引入新课简述十字绣花的方法。十字花绣制小狗的步骤是什么?A画小狗 B绣小狗

2、检查评比本课的练习作品。

3、引入新课:板书“排针法绣花”

4、学生自学教材第十四页和第十五页前半部分。

二、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让学生阅读教材p14第二段的支线方法。

2、练习排针法的支线方法: A教师先行示范讲解。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3、让学生用排针法练习绣制字母“a”“b”。

三、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四、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1、方法引导:(1)画图(2)复印(3)配线(4)绣制。

2、用排针法绣一朵小花。

第4课 单色绣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单色绣字是刺绣中的一种方法。

2、让学生学会单色绣字方法,能够进行单色绣字。

教学重难点:单色绣字做到颜色鲜明,轮廓清晰,针迹不能露底。课前准备:

正方形单色布一块,单色线若干根,绷圈一个,绣花针一根,剪刀一把,大头针数根,复写纸一张,铅笔一支,顶针一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复习引入:简述排针法绣花方法。排针法绣花的步骤是什么?

2、检查评比和交流上一课的练习作品。

3、引入新课:板书“单色绣字”

4、学生自学教材第二十页和第二十一页前半部分。

二、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介绍单色绣。

2、单色绣的针法。A教师介绍。

B让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支线的方法和要求。

3、练习单色绣的支针方法。

教师示范讲解:印字——上绷——配线——绣字

4、学生动手操作练习:学生用包针法练习绣制“人”字。

三、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4、教师适时点评。

四、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单色绣“永”字。

第5课 绣装饰线条

教学目标:

1、是学生学会在已经绣好的绣布上绣装饰线条。

2、让学生体会装饰线条的装饰效果,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连环针法的绣制。课前准备:

绣好图案的绣布1块,白纸1张,复写纸1张,大头针数根,铅笔1支,剪刀1把,彩色线数根,绣花针一根,绷圈一个,顶针一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复习:简述单色绣字的方法。单色绣字的步骤是什么?

2、检查评比和交流上一课的练习作品。

3、引入新课:板书“装饰线条”

4、学生自学教材第二十六页和第二十七页前半部分。

二、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介绍:有时在一幅美丽绣花的边或角绣制线条能够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也能够突出主题。

2、连环针法的绣制针法

(1)教师介绍。(2)让学生阅读教材P27支线的方法和要求。

3、练习连环针法的绣制单色绣的支针方法。(1)教师示范讲解

(2)学生动手操作练习:让学生用连环针法绣制准备图案的装饰线条。

三、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绣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4、教师适时点评并小结。

四、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用连环针法为准备好的小图案绣制装饰线条。

第二单元废物利用 第6课 蛋壳工艺品——金鱼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周围的废弃物品制作工艺品。

2、让学生学会使用制作蛋壳工艺品——金鱼。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掌握蛋壳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周围的废弃物,保护我们的环境的意识。三.课前准备

鸡蛋1个、打针1根、红色彩纸1张、剪刀1把、彩色笔1盒、绣花针1根、白乳胶1瓶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1)介绍蛋壳工艺品的制作:

我国民间有不少用蛋壳制成的工艺品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2)引入新课:板书“蛋壳工艺品——金鱼”

A教师先介绍 B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及要求

2、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讲解制作步骤:做鱼身子——做鱼眼睛——剪鱼鳍鱼尾——上色(2)动手操作 A教师先示范讲解 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3、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做的最好的同学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回家后制作一个形象逼真、造型美观的蛋壳工艺品——金鱼

第7课 蛋壳花艺术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利用周围的废弃物制作工艺品。

2、让学生学会蛋壳花艺术的制作与加工。二.教学难重点:

让学生掌握蛋壳花的制作方法。三.课前准备

鸡蛋壳数个、白纸一张、胶水一瓶、镊子一把、水粉颜料一盒、小排笔一支;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1)介绍蛋壳花艺术

把鸡蛋壳涂色,色干后再适度压碎,然后用来制作蛋壳花,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2)出示蛋壳花图。

(3)让学生阅读教材P45—47的内容和要求

2、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1)讲解制作步骤和要求。蛋壳涂色——画花——粘贴蛋壳(2)动手操作 A教师先行示范讲解 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3、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制作最好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回家后制作一个形象逼真、造型美观的蛋壳花艺术品

第8课 易拉罐空筒小制作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废弃易拉罐空筒进行工艺品制作。

2、让学生学会易拉罐小制作的制作方法。二.教学难重点

让学生学会易拉罐小制作的制作方法。三.课前准备

易拉罐空筒三个、细线一根、通用双管胶一盒、绳子一根、剪刀一把、锤子一把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1)介绍易拉罐空筒小制作

易拉罐的筒壁很薄,具有轻巧的特点。出示做好的易拉罐花篮、易拉罐笔筒。

(2)讲解易拉罐空筒小制作的相关知识 A教师介绍

B让学生阅读教材P51-54相关内容及要求

2、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讲解易拉罐花篮制作步骤和要求

去盖——修整易拉罐空筒——粘合——装泥土,种植植物(2)动手操作

A教师先行示范讲解 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3、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制作最好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回家制作一个形象逼真、造型美观的易拉罐花篮艺术品。

第9课 孔雀花篮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喝完饮料的绿色塑料瓶进行孔雀花篮的制作。

2、让学生学会利用塑料饮料瓶进行一些工艺品的制作及加工。二.教学难重点

让学生学会利用塑料饮料瓶进行一些工艺品的制作及加工。三.课前准备

绿色塑料饮料瓶一个、透明胶带一个、通用双管胶一盒、剪刀一把、一条长15厘米、宽2厘米的硬纸片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介绍塑料饮料瓶工艺品的制作

孔雀花篮可用喝完饮料的塑料瓶制作而成。制作此工艺品取材方便,成本低,容易加工,有利于同学们动手实践,体验制作过程。

(2)出示教师作品孔雀花篮。(3)讲解孔雀花篮小制作的相关知识。

A教师介绍。B让学生阅读教材P58-60相关内容及要求。

2、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讲解孔雀花篮制作步骤和要求

去瓶口——剪片条——做篮耳——剪孔雀尾巴——做蓝边(2)动手操作

A教师先行示范讲解 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3、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制作的最好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回家制作一个形象逼真、造型美观的孔雀花篮艺术品。

第10课 瓶景制作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很好地利用喝完饮料的绿色塑料瓶进行瓶景的制作。

2、让学生学会利用塑料饮料瓶进行瓶景工艺品的制作及加工。二.教学难重点

让学生学会利用塑料饮料瓶进行瓶景工艺品的制作及加工。三.课前准备

绿色塑料饮料瓶一个、透明胶带一个、通用双管胶一盒、剪刀一把、一条长15厘米、宽2厘米的硬纸片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1)介绍瓶景工艺品的制作

制作瓶景不仅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出示教师制作的瓶景。

(2)讲解平瓶景小制作的相关知识 A教师介绍

B让学生阅读教材P64-67相关内容及要求

2、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1)讲解瓶景制作步骤和要求

制作瓶底和瓶身——栽种植物——加罩——管理(2)动手操作

A教师先行示范讲解B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3、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制作最好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篇5

第一单元家政 烹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家的新厨房 教学目标:

1、了解厨房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学会安全使用灶具和合理选用灶具,学习各类锅的使用和保养常识。

3、做生活的小主人,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新厨房整体布局的照片若干张、各种灶具、各类锅的实物和照片。

2、学生准备:课前向家长请教厨房设备的名称及用途,尤其是锅、灶的安全使用和保养常识,以备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最近几年,许多同学家都搬进了新居,住的房子宽敞又明亮,厨房也改变了模样,让我们先来参观这样一间新厨房。

二、常用的厨房设备

1、这间厨房里有那些设备?它们各有什么用途?把它们的名称与用途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学生填表格)

2、交流

3、你们自己家的厨房里都有些什么设备?

4、学生小组讨论。

三、灶具的使用

1、出示各种灶具的实物和照片。

2、你家使用的是那种灶具?

3、你做过饭菜、烧过水吗?说说你使用灶具的经验和体会。

四、锅的使用和保养

1、出示各种锅的实物和照片。

2、说一说锅在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

3、看书P6,齐读“怎样使用和保养锅”

五、网络学习

观看各种灶具和各类锅

六、课外延伸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当好小小采购员 教学目标:

1、制定购物计划、合理开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2、学习选购所需蔬菜、食品,学会看食品商标和辨别食品质量。

3、培养与人交往的办事能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相关电教设备或购物挂图,印制好购物计划表。

2、学生准备:每人收集一个食品包装袋,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资料,随父母去超市或菜场先体验、经历一次买菜的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一定去过超市购物或者去过菜场买菜,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曾购买过什么东西,并说说你的经历和体会吗?

二、购物要有计划

1、我们去菜场买菜,事先得有个计划。如果准备做个一个冷盘、一个炒菜和一个汤,需要购买什么东西?购买多少?要准备多少钱? 电脑显示“小苏科去超市买东西”

问:小苏科带上30元钱就去超市,你们说他能很好地完成妈妈交给的采购任务吗?

2、根据电脑上的价格表,小组讨论,完成P7的表格。

三、购买的食品要新鲜

阅读书上的“看一看,讲一讲”,看看食品包装上的配料。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做家常菜(凉拌黄瓜)教学目标:

1、学生亲自下厨,凉拌黄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菜刀、灯板、黄瓜、蒜泥、盘子、碗、调味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你吃过凉拌菜吗?你觉得味道怎样?你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二、总结做法:

1、凉拌黄瓜属于哪一类?你知道它的制作方法吗?(学生讨论制作方法)

2、请同学示范切黄瓜

3、讲解注意点及制作方法。

三、学生动手操作

(各小组分工合作,教师巡视)

四、评比

小组民主评议,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评它?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做凉拌黄瓜,回家以后,我们还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做另外的凉拌菜,希望同学们能够提高生活的自理能力,在家里多动手,多才按语,做生活的主人,减轻父母的负担,做他们的好帮手。

布置作业;参与生活 体验生活 学做家常菜。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做家常菜(做什锦菜)教学目标:

1、通过视频介绍做什锦菜的方法,学生了解掌握做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评价能力。教学准备:

1、原料:芹菜、藕、胡萝卜、花菜、香干、面筋、蘑菇等

2、调料;盐、白糖、味精、麻油、食油

3、厨房用品:菜刀、灯板

4、教师课前制作好一盘什锦菜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菜请同学品尝。提问:好吃吗?你知道这菜名吗? 出示课题:学做什锦菜

二、看看学学

1、介绍做什锦菜的原料、调料。(同时出示,帮助学生认识)

2、介绍制作方法。

3、将有关的蔬菜出示。

4、让学生说说这些菜要切成什么形状?(学生说教师提示并操作)

5、把这些蔬菜分别放在开水里烫一遍,捞出沥干。

6、在炒菜锅里倒入适量的食油,烧热,把以上加工好的原料放入,翻炒一会。

7、加入适量的食盐、白糖、味精等。

8、让学生说说制作的过程。

三、学生做做试试。

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品

同学间相互评品,得奖小组谈体会。

五、课外延伸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学做家常菜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了解烹调的基本方法及基本要求,了解常用的烹调原料,及洗涤炊具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家常菜的基本方法,回家也让大家向父母讨教了,谁来说说你掌握了些什么方法?

二、探讨烹调方法及基本要求

1、学生讨论

2、看书本第15页烹调及其操作的基本要求

3、指导学习第15——16页常用烹调作料。

三、网络学习

1、浏览美食长廊网站

2、浏览中华饮食美食文化网

3、餐音世界网站

四、学生谈体会

看了这么多美食文化,有什么想和同学交流的?

五、课后拓展,坚持学习做家常菜。

第二单元技术初步 小木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G形夹、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泡桐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活动过程:

1、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① 小钢锯的调整使用 ② 钉锤的使用 ③ 起子的使用 ④ G形夹的使用

2、观看木制品的制作录像片。介绍木材的特点和用途

①楠木②泡桐③水曲柳④水杉⑤香樟

3、解读、明确更各种劳动工具的操作规则与使用注意点,练习使用各种劳动工具。

注意点介绍:①衣着 ②头发 ③工具摆放 ④空间 ⑤工具使用 ⑥纪律

4、组织学生进行对边角料的截取和连接 学生操作 教师从旁指导。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模仿制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木工制品的观察、分析,理解其制作原理,了解制作的一般工艺流程。

2、正确运用木工工具,认真完成作品制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创新。

3、培养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精确严密的技术活动习惯和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教学准备:

教师:木工工具若干,范作(角尺、木凳、木蜻蜓、快艇模型等)学生:角尺、直尺、铅笔、美工刀、锯子、G形夹、锤子、大头针、泡桐木块、砂纸、乳胶等。活动过程:

1、出示范作,学生小组观察。师:通过观察,你了解了哪些东西?(形状,结构„„)

师:谁能来试着说说这些制品是如何做出来的? 学生交流

2、教师介绍木工制品的一般制作流程,介绍连接木料的常用方法。制作流程:先设计后制作 连接木料常用方法: ① 胶合 ② 钉钉 ③ 榫接

3、制作角尺。

师:下面,我们就自己来制作一把角尺。师:做角尺需分几步完成? 学生交流

学生在纸上画好草图 学生动手制作 教师从旁指导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设计制作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到的木工知识和木工技术,自己设计、制作一件木工制品。

2、培养学生对技术设计、技术实践及作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技术探究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其对作品的认知、鉴赏、创造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鸟笼、信插、屏风、笔盒等学生设计的范作。

学生:生活中的木制品(实物或图片),铅笔,直尺等工具及以前做过的木制品。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木工制品实物或图片,引导欣赏作品 师:谈谈设计者的意图与设计方式 师:说说看后自己的感觉 师:说说你从中受到的制作启发

2、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木制品,谈谈感受。学生小组交流 学生全班交流

二、讨论设计

1、讨论:①你想做什么木制品 ②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提示构思作品的基本原则。根据讨论情况,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设计:先画成品草图,再商讨制作步骤,画出部件图。标明数据尺寸。

设计创作常用技法:①加一加

②减一减

③扩一扩

④缩一缩 ⑤改一改

⑥代一代

3、创作:按照设计方案和制作步骤动手制作。教师指导,学生合作。

4、装饰:“你做得怎样?能不能再装饰或修改一下,使作品更漂亮或功能更多些?”

三、学生评价

1、组织学生互评

同组间互相评价自己组内组员的合作精神,动手能力等。

2、组织自评

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需改进的地方

第三单元技术初步 小塑料工

用塑料材料制作

单元解读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塑料制品与生活的关系。

2.通过操作实践,掌握简单技巧,培养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呵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

1.模仿制作。一课时。2.设计制作。一课时。模仿制作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感知作品(盆景、杯垫、毽子、彩球),了解制作方法,分析制作步骤,熟悉材料和工具。

2.实践操作,完成作品,并通过评价对作品进行改进、完善和创新。3.培养学生在制作活动中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范作如盆景、杯垫、塑丝毽子、涤纶彩球各一套。2.师生共同准备:

(1)塑料的相关知识和资料。(2)假山欣赏图片。

(3)工具:剪刀、美工刀、圆规、毛笔、针、梳子。

(4)材料:泡沫塑料板、各色塑料管、涤纶薄膜、塑料、各色称纸、双面胶。

三、教学过程

1.认识、了解塑料的种类和特点。

(1)一一展示书上的各种物品。问: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制作的?(2)学生介绍自己对塑料材料的认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了解塑料的发展、性能、特点。

对生活的作用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2.实践操作,完成作品。

(1)展示四种常见的塑料小制品。

观察意识哪个这些作品,说说它们分别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 “盆景”选用泡沫材料,采用分割、胶合、挖刻、上色灯操作方法。“杯垫”采用分组捆扎的方法。

“塑丝毽子”采用对折、穿绳、打结、梳丝等方法,将塑料丝绳制成毽子。“涤纶彩球”采用了分组制作的方法,运用了画、剪、卷、贴的方法制成喇叭状,最后用针线进行组合。(2)学生制作作品。

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学习制作哪件作品? 3.评价,完善作品。

组内交流作品的制作过程,经验得失。4.全课小结。学生谈谈体会感受。5.组织作品展示。

设计制作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塑料手工制品,在讨论中完善作品,并动手制作,完成作品.2.培养学生对设计技术、技术实践过程及产品的思考和评估能力,养成亲近技术、积极主动进行学习探究的良好习惯。

3.激发学生对创作的兴趣,提高美的感受力、鉴赏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式塑管小动物,泡沫塑料雕刻工艺品,塑料花等塑料制品。2.学生准备:

3.收集到的各种塑料工艺品,自己制作的小塑料作品,铅笔,尺,白纸,收集到的各种塑料材料等。

三、教学过程 1.欣赏作品。

出示学生制作的手工作品,让学生评价。请你看看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提供相关图片,激发创作兴趣。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塑料材料制成不同的作品。

给学生提供相关图片资料及作品,让学生谈谈作品的构思、用料及技能技巧上的独特和巧妙,启发创新思维。3.说一说。

阅读书本第40页的“说一说”,回答问题。4.设计制作。

问:看了以上的一些图片,给了你什么启发?你能设计一件塑料手工作品吗? 学生按以下步骤创作:构思、讨论,设计、画出草图,准备材料、工具,制作、修改。

提醒:在使用美工刀、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5.评议。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 篇6

教学内容:学习大公鸡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大公鸡 教学准备:彩泥。教学过程:

1、导入:大公鸡挺拔矫健的身影,再加上一身光滑漂亮的羽毛,总是显得那么自信。我们来用彩泥制作大公鸡。

2、观察思考:用彩泥制作的大公鸡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在造型和色彩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3实践探索

A、塑造身体

(1)选择2~3种颜色邻近的彩泥,揉合后制公鸡的身体,使其色彩更加丰富。(2)将彩泥搓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条状,并将细的一头向上弯曲。提示: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比例大小的协调。

B、刻划头部

(1)选择红色彩泥制作鸡冠,黄色彩泥制作鸡喙并安装好。

(2)选择白色和黑色彩泥制作鸡眼眶、眼睛,安装在鸡头部的两侧。提示:注意大胆使用鲜艳亮丽的颜色。

C、添加翅膀和尾用搓、剪的方法装上翅膀和尾等部分。

D、安装基座

做一个大小合适的基座。把大公鸡安装在基座上。

4思考与实践

你还能依据动物的基本特征做出其他可爱的小动物吗?

第二课:面具

教学内容:学习做面具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感受古老的面具文化。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面具。教学准备:彩泥、雕塑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国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在一些传统节日里戴上面具,以表示对自然的崇拜。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戴面具有也是主要的化妆手段之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彩泥制作面具。

二、观察思考

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哪些地方最吸引你

三、实践探索 A、设计头部和脸形 B、刻划五官

(1)用双手大拇指在面部适当的位置压出两个眼窝。

(2)用夸张的手法,分别做眼睛和鼻子,安装在头部适当位置。(3)运用挖的方法刻划嘴巴。制作牙齿,安装在嘴巴中。(4)塑造一对特别的耳朵,安装在头部两侧。小提示:安装一定要牢固!C、装饰调整

在头顶、额上等处加上适当装饰。

四、思考与实践

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来设计制作一个面具。

第三课:南瓜针线盒

教学内容:学习南瓜针线盒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陶泥制作南瓜针线盒,感受陶艺情趣文化。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针线盒。教学准备:泥,泥浆,雕塑刀。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南瓜针线盒是用陶泥制成的,有趣吧!你也想动手做一个吗? 2、观察思考

说一说,南瓜针线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3、实践探索

学习徒手成型做南瓜针线盒。

看看右边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1)团泥球。提示:将和好的泥巴团成泥球。

(2)捏盒身。提示:左手托泥球,右手大拇指从泥球中间插入,与食指、中指相对用力一边挤压泥球,一边旋转,捏成中空盒身。

(3)粘泥条。提示:先把泥巴搓成细条状,用泥浆涂抹粘接处后,再把泥条粘在上面,用手轻压粘牢。

(4)做盒盖。提示:先用手将泥巴压成扁平状,再用竹刀把它切割成合适的形状。一定要把它装饰得漂亮点儿。

4思考与实践:如果有条件,可将泥制的南瓜针线盒烧制后送给妈妈,她一定很开心,而且还能长期保存。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做出不同形状的针线盒或其他物品来。课后小记

第四课:葡萄熟了

教学内容:学习葡萄熟了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葡萄。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一串葡萄。教学准备:泥,泥浆,牙签,擀面棍,雕塑刀。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又到葡萄成熟的季节了。那一串串晶莹的葡萄就像无数剔透的明珠,在绿叶的掩映下,充满了诱惑。真想美美地吃一口。想用泥巴做一串葡萄吗?赶快准备吧!

2、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右边的这盘葡萄,像真的吗?

3、实践探索

学习用泥条盘筑和徒手成型的方法制作一盘葡萄。

A、制作泥盘底。先将泥巴用手或擀面棍压平,用牙签画一个圆形,然后用雕塑刀切割成型。盘筑时,上下泥条对齐后粘牢。

B、盘筑盘边。先搓泥条,然后将泥条沿盘边粘接,向上盘筑。

C、制作葡萄叶

(1)用雕塑刀把压平的泥巴切割成葡萄叶子的形状,再用牙签画出叶脉。

(2)用泥浆把切好的叶子粘贴在盘沿上。仔细观察一下,葡萄的叶子是有大有小的哦!

D、制作摆放葡萄。将泥巴团成大小相近的圆球形,并摆放到盘子中,用泥浆粘牢。

4、思考与实践

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做出其他形状的果盘和不同的水果吗?自己动手试一试别忘了,做好之后给爸爸、妈妈“品尝”一下,尝尝“味道”怎么样?

5、课后小记

第五课:小拖鞋

教学内容:学习小拖鞋的制作方法。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小拖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小拖鞋。

教学准备:泥,泥浆,雕塑刀,牙签,擀面棍,布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穿的拖鞋的式样可多啦。让我们用泥做双漂亮的小拖鞋吧!

2、观察思考

说一说你的小拖鞋的式样。观察泥拖鞋,你能看出它是怎样做成的吗?

3、实践探索

让我们用泥板粘接的方法做一双泥拖鞋吧!

A、制作泥板。把一块泥巴擀成板状。

B、制作鞋底、鞋面。先用牙签画出鞋底、鞋面的形状,再用雕塑刀切割成型。

C、粘接鞋面。先用牙签在粘接处划几下,让表面变粗糙,然后再涂上泥浆,把泥制鞋顼和鞋底粘牢。

D、装饰成型。你能把你的小泥拖鞋装饰得更漂亮一点儿吗?

4、思考与实践 拖鞋的样子可真多。你还能用这种方法做出其他样式的拖鞋吗?泥拖鞋在特制的窑炉里高温烧制后会就成陶瓷。如果有条件。你也可以试一试。

5、课后小记

第六课:会动的小动物

教学内容:学习会动的小动物的制作方法。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会动的小动物。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会动的小动物。教学准备:泥,泥浆,弹簧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小动物当然会动,可是你见过用泥巴做的小动物也会动吗?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你知道了吗? 2、观察思考

你见过梅花鹿吗?说说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3、实践探索

试着做一只会动的梅花鹿。想一想,鹿腿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吗? A、做鹿头。把一块泥巴搓成圆球状,捏出嘴巴,再粘上眼、耳、鼻。B、做鹿身。用一块泥巴搓成一个椭圆形,再粘上一个小尾巴。C、做鹿腿。组合粘接

(1)先把鹿腿粘接在鹿身两侧,用手指轻压并抹平。(2)再用弹簧把头和身体连接起来。注意:弹簧的两端是分别旋转插入的。D、装饰成型

梅花鹿身上的花斑点可以用泥球装饰,也可以用硬的物品压印出花纹。4、思考与实践

你做的梅花鹿的头能摇动吗?想一想,除了梅花鹿,你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做哪种小动物呢?除了头可以摇动,你还可以让其他部位动起来吗?我老狼的眼睛也会动哦!

5、课后小记

第七课:有趣的仙人球

教学内容:学习有趣的仙人球的制作方法。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有趣的仙人球。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有趣的仙人球 教学准备:泥,泥浆,牙签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仙人球四季常青,其形状奇特,具有观赏价值;它的生命力极强,能够克服恶劣的环境在沙漠里生长,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你见过这种植物吗?下面我们用泥巴做一个仙人球吧!2、观察思考

观察仙人球,说说它的形状和结构特点。3、实践探索

学习用徒手成型的方法做一个仙人球。A捏球身

先将一块泥巴搓成椭圆形。B粘上泥条捏出棱角边

先将泥条从上到下粘接在椭圆形上,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挤捏泥条外侧,使其成棱角边,上部顶点可用工具整理好。C添加剂

将泥巴搓成小锥形,涂上泥浆,粘接在棱角边上。D组合整理完成

可以用牙签将几个大小不同的仙人球插接在一起。除了用泥条做刺以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4、思考与实践

怎样才能做空心的仙人球?你还能做哪些有趣的造型呢?你做的仙人球也这么有创意吗?

2、课后小记

第八课:漂亮的花瓶

教学内容:学习漂亮的花瓶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彩泥制作漂亮的花瓶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漂亮的花瓶 教学准备:泥,泥浆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各种各样的花瓶不仅能用来插花,还可以作为摆设供欣赏。看着这么漂亮的花瓶,你一定很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吧!2、观察思考

观察右边的花瓶,说说它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前面哪一课中学过这种方法? 3、实践探索

学习用泥条盘筑花瓶。A做瓶底

B用泥条盘筑瓶身扩张时将泥条粘在下层泥条的外侧,收缩时粘内侧。泥条之间用泥浆粘牢。C瓶身装饰

知道吗,这些波浪花纹也是用泥条做的。你还有更好的装饰方法吗? D瓶颈收缩

注意:瓶身的收缩与扩张决定花瓶各部分大小的变化。你见过用拉坯机做花瓶吗? 4、思考与实践

你的花瓶做好了吗?用泥条盘筑的方法,你还能做出更有趣的作品吗?如果有条件,可以将做好的花瓶烧制成陶瓷花瓶。

第九课:可爱的泥娃娃

教学内容:学习可爱的泥娃娃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用彩泥制作泥娃娃,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有创意的制作泥娃娃 教学准备:泥,泥浆等。教学过程:

1、观察思考

2、实践探索

3、制作泥板

4、卷成泥筒

5、做出五官

6、添加四肢

7、对头部进行装饰 学生制作,教师评比。

8、思考与实践

学习泥娃娃的制作过程后,你还可以用泥板成型的方法创作出生活中哪些不同的人物造型呢?通过实践,你发现了泥巴有哪些特点呢?

9、课后小记

第十课:泥制——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教学内容:学习泥制——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学习用彩泥制作中国印。教学重难点:有创意的制作中国印 教学准备:彩泥,泥浆等。教学过程:

1、观察思考

观察草图幷画出草图

2、实践探索

A、做印身

B、做印纽

C、画图形

D、刻印章

E、完成作品

学生制作,教师评比。

3、思考与实践:

你知道“北京奥运会会徽”的特殊意义吗?用这种方法除了做奥运会会徽之外,还可以做什么?

4、课后小记

第十一课:菠萝 教学内容:学习菠萝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用彩泥制作菠萝,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菠萝。教学准备:彩泥,泥浆等。教学过程:

1、导入

A、观察思考:

说说菠萝与其他的水果在外形上有什么不同?

B、制作步骤 将布平铺碗底 铺泥球 做菠萝身 收后 做叶子 装饰叶子

2、思考与实践

借助碗或其他磨具,还能做出许多精美的泥塑作品。课后自己动手试试吧

三年级上册劳动技术 篇7

在学习中, 引导学生借助线条、符号、图形、文字等在题目上进行“标注”活动, 学生原来内隐的数学思维活动就变得直观可视化, 从无序到有序, 由模糊到清晰, 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力和思考力,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以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为例, 谈谈“标注”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一、借“标注”, 明算理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 让学生学会正确快速的计算是课标的要求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总会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确算理, 掌握正确的算法, 让历史的错误不再重演。借助标注可以促进算理的明晰, 算法的巩固, 实现算与思的结合、操作与思辨的联手, 使学生在标注“计算思路”中磨砺思维, 生成智慧。

在本册第四单元“乘与除”教学口算乘除法中, 学生往往会把简单的题目算错, 究其原因, 实为算理不明之故。为防范于未然, 教学中可采用标注之法, 让学生在明理基础上正确计算, 教师再也不会为“这么简单的题目也做错”而感慨叹息了。

在教学第一课时《小树有多少棵》 (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20×3、500×3时, 学生会依据课本例题说出:“先算2×3=6, 再在6的末尾添一个0”和“先算5×3=15, 再在15的末尾添两个0”, 进而总结出“先用乘法口诀算出0前面的数相乘的积, 再看因数中末尾有几个0, 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的结论。教学若到此为止, 学生难免会犯“重蹈覆辙”的错误, 学生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明确添0的算理。这时如给学生一个“拐杖”, 在口算过程中标注出算理, 20×3:2个十乘3等于6个十, 即60;500×3:5个百乘3等于15个百, 即1500。标注如下:

在口算除法第一课时《丰收了》教学60÷2、160÷8时, 把算理6个十除以2等于3个十, 即30;16个十除以8等于2个十, 即20。标注如下:

在口算乘法第二课时《需要多少钱》教学12×3、18×4时, 当学生说出乘法口诀后, 引导学生分别标注出同十位和个位相乘的得数, 再把上下两个数相加, 写出得数。标注如下:

在口算除法第二课时《植树》教学36÷3时, 根据算理3个十除以3等于1个十, 6个一除以3等于2个一, 引导学生标注如下:

口算中的标注既展示了口算的过程, 又强化了算理, 尤其对中下学生而言, 拄着标注的“拐杖”, 逐步形成计算技能, 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借“标注”, 明法则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混合运算时都会发现学生存在一个颇具代表性的错误现象, 哪怕是最优秀的学生也不可避免, 如下表中的错误题型, 学生往往会怎样好算就怎样算, 完全把运算法则抛到脑后。在教学中怎样避免学生出现这种无厘头的错误呢?我在本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教学中, 采用画横线和标上运算步骤的方法, 让学生标注出运算过程, 为法则开路, 凡解决混合运算的题型一律做到“一画二标三算”, 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口算乘法是从高位乘起的, 而竖式乘法是从个位乘起的, 为了避免口算造成的负迁移, 在第六单元竖式乘法的起始课《蚂蚁做操》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用箭头和数字标注乘的运算顺序, 让乘的过程清晰可见, 既掌握算理又明确算法。标注图如下:

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的竖式乘法的教学难点在于“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像12×5=510或12×5=50之类的错误也常见于学生的作业, 在教学时让学生边说过程边标注进“几”, 如12×5:二五一十, 写0进1 (标“1”) , 一五得五, 5加1等于6, 写6。118×7:七八五十六, 写6进5 (标“5”) , 一七得七, 7加5等于12, 写2进1 (标“1”) , 一七得七, 7加1等于8, 写8。标注如下:

“一画二标三乘”的标注方法,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直观, 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 在对比实验中, 添加标注的学生正确率明显高于不加标注的学生。

三、借“标注”, 巧计算

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教学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上册, 那么, 是不是一定要等到运算律学了以后学生才能进行简算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三上数学教材中就渗透了众多的简算思想, 教师要把握机会, 及时渗透, 让四上的运算律水到渠成。

本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第一课时《捐书活动》 (三位数连加) 练一练第2题用竖式计算中, 有这样两道题:727+134+86、397+304+120,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后进行讨论, 相同数位相加时除了从上到下依次相加的方法, 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总结得出“在相同数位上可以把能够凑成10的这两个数先相加”的结论, 教师顺势教给学生标注之法 (如下图) , 来体现“凑十”的简算思想, 同时, 要求学生在做连加的题目时, 做到“一看二标三算”。标注, 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速度, 又大大降低了计算的失误。

本册第五单元“周长”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试一试中有这样一道题:

课本上展示的计算方法如下: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教材对三位数的连加已经有了简算的要求,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简算思想, 我在让学生观察加数特征时, 采用标注, 把能够凑成整百的数用线连起来, 并写出其得数, 方法如下:

有了以上的标注基础, 学生在解答练一练第3题时就很自然地将标注的方法加以运用。

在连加的计算中, 运用标注, 可化竖式计算为口算, 既是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有机渗透, 让简算过程外显, 减少书写步骤, 提高计算效率, 更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借助弧线, 让学生明确思考的依据和流程, 使思维由模糊、无形、随性变成清晰、有形、理性。

四、借“标注”, 厘关系

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一、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了“比多、比少”的“相差”关系, 掌握“倍数”关系是课标对三年级提出的新要求, “倍”字句就成了反映数量之间关系的又一个载体, 通过对关系句的标注, 可以一针见血地厘清数量结构和数量关系, 找到解决相应问题的数学模型。

本册第四单元“乘与除”安排了“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 这一内容一直是数学的一大难点。我采取“操作中建模, 标注中用模”的策略, 较好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需要多少钱》教材安排了如下问题:“皮球的价钱是18元, 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 一个小皮艇多少元?”我引导学生借助标注倍字句明确:谁是小数, 谁是大数, 把小数看作1倍数, 大数就是这样的几倍数“,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 所以用乘法计算。教学时, 先让学生画一画小皮艇的价钱与皮球价钱之间的关系:

再让学生说一说:什么价钱是小数, 什么价钱是大数, 求大数还是求小数?把谁看作1倍数, 谁的价钱是这样的几倍?是几个几元?并把“小皮艇的价钱是皮球的4倍”这句话变形为“皮球价钱的4倍是小皮艇的价钱”, 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大数, 用乘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几倍就是求倍数, 用除法。同时引导学生将“倍字句”中的数量关系标注出来:

所以, 求小皮艇的价钱列式为:18×4=72 (元) 。

第三课时《植树》教材安排了如下问题:

(1) 一双鞋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2) 一双鞋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元?

引导学生标注如下:

(1) 一双鞋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对二年级已学的“相差”关系, 标注方法也作一个复习回顾, 标注如下:

(2) 一双鞋比一副手套贵多少钱?

列式为:55÷5=11, 55-5=50 (元) 。

通过标注, 学生对倍字句中隐含的数量关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更为理性的把握, 避免了机械模仿的浅层式学习;帮助学生厘清了差比和倍比关系中求大数算法的异同点, 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了学生理性的思辨能力和符号表征能力, 促进了知识的正向迁移、整体建构和自由生长。渗透数学建模思想, 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连线成网, 生成富有生长性、结构性、系统性的知识大厦和智慧宝藏。

五、借“标注”, 明意义

在某些概念教学中, 借助标注可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概念的含义, 加强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而促进数学概念的真正内化和建构。

在教学第五单元“周长”第一课时《什么是周长》时, 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这句话的含义, 可让学生动手操作, 沿着图形的边线描一描, 描图形的周长时要做到“从哪里开始, 就要回到哪里结束, 沿图形的边线描一周, 中间不能有间隔”。这时, 借用一个小小的圆点就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周长的意义, 在图形边线任意一个地方描一个小圆点, 标注出起点的位置, 然后沿着边线描, 若能回到这个点, 说明这个图形有周长 (如图1) , 若不能回到这个点, 就说明这个图形没有周长 (如图2) 。

标注小圆点, 在数下面的图形时就不会出现多数或少数的情况。

标注小圆点, 描边线, 在计算图形周长时就可以避免像求下图周长:4×6=24 (厘米) 之类的错误。

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第一课时《文具店》练一练第1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矿泉水1.88元, 两个8分别表示什么?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这个小数对应数位的上方标注出“元、角、分”, 这样, 学生对不同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就有了清晰的理解, 整数部分表示“元”,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角”, 就是8角,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分”, 就是8分。标注如下:

借助标注, 使小数不同数位所表示的意义和元角分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 让抽象的小数的意义明明白白地摆在眼前, 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就深刻。

小学劳动技术教育三策略 篇8

为了全方位地开发和利用劳技技术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技术需求和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我们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教学实践研究。

一、优化教学环境,强化技术教学

1.优化劳技教学环境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单纯地搞"纸上谈兵""黑板上种田"是无法完成学习内容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领,形成自己的能力。

劳技专用教室的设立,完善的教学器材配备,能够满足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开展观察、尝试和实践等活动,充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和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2.改进劳技教学方法

兴趣是学生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心理基础。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他们都愿意学、愿意做,因此精心设计教法,能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导入新课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成果展示法、谜语法、游戏法等等。

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教学上教版四年级《双椎体模型》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大型教具进行实物演示,让学生通过实践观察,发现现实状态与原有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冲突,学生立刻就会产生疑问。当学生带着探究科学奥秘的心情去实践制作时,这时的动力是十分强大的,同样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加强劳技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学生是技术实践的主体。学生个人单独实践的形式,可以锻炼其独立的品质,培养其创造精神。可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也有长短。因此,教师也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根据教材的需求,适时改变学习方法指导,为他们创造一种协作环境,引导他们互相帮助,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协作完成任务。这样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在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每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变化,需要他们灵活地运用劳动技巧协调动作,搞好配合。这种合作,本身就是一种有力的教育因素。

4.体验劳技教学成果

成果展评是劳技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学生作品的展评,既可检查教学效果的好坏,又可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并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和创作意识。

评价的方法可以多样化,如小组互评、集体展评等。而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多元化,如将班中评出的最佳作品,放置在教室的展示橱里,让来专用教室上课的同学都能观赏。或将各自的特色作品拍摄下来,打印成稿,期末贴在每个同学的成长记录册上,永留纪念。这些不同的形式,都能让学生体验到通过劳动创作,生活能够变得更加美好,从而使学生对劳动技术的感情得到升华。

二、科学选择内容,进行拓展延伸

课外的延伸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原有的教学之后,也可以用新颖多变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的兴趣持续不断,创造有增无减。

1.布置有趣的技术实践作业

作业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寻求教学的最优化,必然要对作业的优化进行探索。劳动技术的作业不同于语、数、外的作业,它可以有意识地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引进学生课外获取的信息。

例如:四年级第一册第一课关于纸张的来源,五年级教材中木材的来源,还有五年级第二册第一课关于废旧电池的回收等,教师都可以让学生结合自然课中所学到的知识,再深入地进行探究。回收信息资源之后,可以利用制作小报、汇报调查成果。这样把学习兴趣延伸出去,达到课后巩固发展的目的,使学生能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2.进行有意义的技术竞赛

有竞争,才有进步,学技术也是同样道理。当学生学习了一系列的技能之后,需要检验学生是否学会这些技能,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熟练地运用。这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竞赛来达到检验的目的。

例如:四年级第二册学习金工的技能,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弯折一笔画铁丝作品的比赛。通过比质量、比速度等方式,让学生在竞赛中激发兴趣,从而再次达到巩固技能的目的。

三、利用科技活动,开发校本资源

把劳技教育和科技活动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劳技教育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把学生源于生活和课本知识提出的奇思妙想在劳技教育中去检验与实践。通过植物种植活动、建模制作活动、发明创造活动等,能营造一个良好科技教育的校园氛围,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我校在四年级开设建筑模型兴趣小组的目的,既是为了在学生中开展建筑模型科技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丰富和促进兴趣课的开展和提高,同时也是为参加市区的中小学科技模型比赛做准备。因为每个学期区里比赛的模型都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每一次对学生们来说都是一次新的尝试、新的挑战。

比如制作木质的中国馆,这个作品因为材质的关系,制作的效果远比纸质中国馆要好得多。通过基础训练和集中制作,同学们制作的中国馆,个个都很棒。在参加区里组织的比赛的基础上,学生接下来的任务是将这些完成的中国馆进行整合。教师结合劳技课的教学内容,利用电工与金工技能,让学生对中国馆进行再创作。正逢世博会召开期间,去过中国馆的同学说晚上亮灯的中国馆很漂亮,大家就思考如何使我们的中国馆模型也能亮起来。在教师的指导下,五年级的学生在每个中国馆的内部都安上了一盏灯,然后在底板下,通过导线的正确连接,最终接上开关,就能使四个中国馆同时亮灯。当灯点亮的一刹那,所有成员包括教师在内都一起叫了起来,太高兴了!学生的潜能真是无限的,在接着设计围栏时,同学们设想了好几个方案,可大家仍感到不太满意。这时,一位男孩提议用2010和EXPO这八个字母组成围栏。大家一听,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创意太棒了!大家立刻行动,四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金工技能的训练,弯制铁丝作品已经非常熟练。每人负责一个字母,一共弯制6个,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大家排好序,依次将字母插入底板,仔细地整形后将铁丝固定住。会发光的中国馆完成了,学生们看着自己努力创作的成果,都为自己的聪明才智所感动,激动地鼓起掌来!

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生活是劳动技术的源泉。教师可以通过全方位地开发和利用劳动技术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体会劳动技术课带来的乐趣,进而引导学生从源于生活到学会生活,不断提高劳动技术教育的质量,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驾校教练员奖惩制度表下一篇:建筑企业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