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王大珩纪录片有感

2024-09-09

观王大珩纪录片有感(精选10篇)

观王大珩纪录片有感 篇1

观王大珩纪录片有感

观看了《王大珩纪录片》后我深深的感到从事一项科学事业是多么的神圣。王大珩院士的事迹感人肺腑,用去自己毕生的心血,换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尊严,是何等的伟大。我看到了一位敢于向科学挑战,敢于向世界挑战,不畏惧艰难险阻,充满爱国热情,更对科学充满信心和决心的伟大科学家。

我真正的了解到王大珩不仅仅是我们的老校长,一手创办了长春理工大学,更是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一代宗师,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缔造者之一,为中国的光学发展,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对我国的光学能够发展壮大,一直能够达到先进的水平,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老校长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国家的光学事业,从国家战略层面指挥布局,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略科学家’。他对待科学态度严谨,持之以恒,敢于向科学挑战,向权威挑战。那种对祖国忠贞的热爱情怀,为祖国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人由衷的敬仰,面对这样一位舍身忘我、心怀祖国的科学家,任何语言都无法形容我们内心的感情。大漠的孤烟,试验的铁塔,黑色的蘑菇云,炫目的火光即是对他一生最好的写照。这不仅折射出王老校长追求科学事业的执着精神,更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那颗赤诚深沉的爱国心。作为当今祖国的青年,我们更应担当起一份建设祖国的责任。

王老校长作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时刻胸怀祖国和人民,一生情系科技事业,为科学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炽热的爱国情感、坚忍不拔的的奋斗精神、淡薄名利的高尚品质。作为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典范和楷模,虽然他经历的时代已经过去,但他的精神深深的烙印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过时。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不论我们将来走多远,都时刻不能忘本,有自己的做事原则,不为金钱所动,不为淫威所屈。有幸能成为光学摇篮——长春理工大学的一份子,我们更应该要发扬王老校长的精神,继承发扬“两弹一星”的精神财富,秉承爱国之心,做新时代的科学知识分子。脚踏实地,勤奋刻苦,向着自己的梦想迈出坚实的步伐。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祖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观王大珩纪录片有感 篇2

肖淑明老人就像是一部活着的史诗, 受过初中教育的她谈吐不凡。“只有学而知之, 没有生而知之”, 如果不是来自外部世界, 很难想象这样引经据典的话竟会出自一位70多岁的农村老太太之口。

年轻时侯的肖淑明是雅安中学的普通中学生, 一个摩梭族男人来到这里, 从此改变了她的命运, 这个男人叫喇宝成, 是摩梭土司。为镇抚山民, 军阀刘文辉召他来雅安授枪加勋。喇宝成想娶一位才貌双全的汉族女打理山寨, 他选中了16岁的“校花”肖淑明, 于是张灯结彩, 喜结良缘, 这在当年的西康上流社会传为佳话。肖淑明在青春少艾之时, 就如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一般, 婚姻早已不再是自己的事情, 而是标志着这个女人未来要打理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社群。

土司夫人这个身份本身就是传奇的, 譬如贵州在明代促进民族团结的奢香夫人, 丈夫过世后, 代袭贵州省宣慰使职。奢香审时度势, 以国家统一为重, 支持明军经贵州进伐云南, 使明王朝实现了对西南边陲的统一, 奢香为国家的统一, 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压寨夫人不是皇宫里嫔妃, 享尽锦衣玉食而只用付君王一笑, 她们是山上的马缨花, 红得耀眼, 活得刚烈, 在自家男人过世后身上要担负起统领部落的使命。这对从小就生活在另一种社会环境下的肖淑明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泸沽湖居住着5万名摩梭人, 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母系社会, 他们的走婚制度闻名于世。而喇宝成是土司, 必须结婚。他已有一名摩梭人夫人, 肖淑明去了后, 只能算二房。看似风光无限的土司夫人, 内心却有无限的酸楚, 肖淑明最爱唱的歌还是《松花江上》:“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当受到委屈, 当遭遇不幸, 这位坚强的女性没有倒下, 强权的压迫反而激起了她顽强的生命力。纵然生活有百般的不如意, 但她不但活了下来, 而且一直用自己的坚强去对抗不公平的命运。以至于她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 是那么地自信。她今生未了的心愿寄托在了孙女拉珠的身上, 走出泸沽湖, 去外面的世界闯荡, 代替自己重回阔别54年的家乡。虽然年事已高, 她仍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主导自己的生命。

老人的一生跌宕起伏, 其中牵涉到国民党、共产党、民族的冲突, 经历了土司制度, 解放, 土改等等历史事件。这些坎坷没有让她消极厌世, 而是在看破浮生之后升腾起内心的感恩与悲悯。她感谢村民、感谢共产党, 不禁让人对这位见证了历史、乐观又坚强的老人由衷的敬佩。

一直以来, 肖淑明一家过着贫穷的生活, 孙子通过希望工程才得以上学。但她的晚年, 却因为这部《三节草》的走红而改写, 1999年, 肖淑明被增选为凉山州政协委员。2002年6月, 肖淑明来到北京, 参加《泸沽湖畔的摩梭王妃》新书首发式和签售活动。据出版社称, 该书销量达五万册。2003年3月, “三八”妇女节在雅安的签售会上, 慕名来看她的人达4000多人。《三节草》因肖淑明的人性光辉而感动世界, 肖淑明老人也因《三节草》而圆了自己的回乡梦。

二、文化差异的挑战

肖淑明来到完全陌生的地方, 面临着一系列文化差异的挑战。

从城市到乡村, 首要的挑战便是物质文化的差异。来到纳西族摩梭人的地方, 成都的川菜是再也吃不到了, 腊排骨、黑山羊、乳制品一点点都得学会吃。脱下五四学生装, 穿上摩梭人的衣服。好在云南和四川都同处西南, 衣食住行适应起来还不是太大的麻烦。而在伦理文化方面, 很多地方简直就是对立的矛盾。比如摩梭人的走婚制, 男不娶、女不嫁, 走婚双方在女方家同房生子, 孩子归女方家抚养。这与汉族的嫁娶制有着天壤之别, 在传统的汉族看来似乎难以接受。但肖淑明很识大体, 尊重摩挲传统习俗, 后代顺应了走婚制, 在这片土地上以与肖家人完全不同的婚俗繁衍生息。

除此之外还有表达文化的差异, 摩梭人信仰东巴教, 与自由民主科学的教育差异很大, 但是她秉持的是极大的文化宽容, 充分肯定喇嘛的学识。在瓜达等民族祭祀活动上, 也都积极参与, 设身处地的参与民族话语而不是对民间信仰持质疑态度。任何文化的差异都需要借助语言去沟通, 在片中老人的口音早已是融入了四川话与纳西话的味道, 她用实际行动一点点巧妙的化解着差异。

一个女性与一个社群的文化冲突, 最终在这个女性的主动适应下逐渐走向和谐。她的努力不仅让这个社群接受了她, 而且在她的丈夫逝世之后, 肖淑明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成为了部落德高望重的长老级别的人物。

三、跨文化的抉择

大多数的生活习惯是可以在日复一日中慢慢适应的, 但有一些个人价值取向的东西, 老人选择求大同存小异。比如老人的丈夫喇宝成身为土司喜欢拈花惹草, 肖淑明老人说:“他土司喜欢哪个姑娘就去翻木摞子, 但我是汉族, 我要遵守妇道。他在外面野我不管, 但如果是带野婆娘回来, 我一枪把她打死。”这位坚强的女人顺应了民族习俗的同时, 没有丧失独立人格, 而是坚守着自己的节操, 不是对丈夫的言行举止唯唯诺诺, 而是有魄力有胆识, 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与权益。

在异文化的环境中, 肖淑明不得不跳出过去信奉的文化法则, 转而用摩梭人的文化法则来解决问题, 而受到过去所受教育的影响, 作为摩挲文化的半个旁观者和半个参与者, 她又能汲取城市社会比较有远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从这点上来讲, 带给她此生不幸的喇宝成无疑又是明智的, 这样一位女人的确能够担负起摩挲部落的期望。事实没有让他失望, 在土改中, 肖淑明积极劝说村民配合, 在推进部落土改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帮助村民追求幸福生活, 充分体现出她的远见卓识。

对于新生事物, 肖淑明有着敏锐的触觉, 更有着超越同龄人甚至年轻人的包容度。

孙女拉珠自从见到了成都的繁华, 便想要走出泸沽湖进程闯荡, 虽然车费不够, 但肖淑明还是极力赞成。她虽然深处闭塞之地, 但是思想开放, 在她的心中, 女儿当自强, 不能守着老祖宗的一方土地, 时代发展了是挡也挡不住的, 要多看看, 长长见识。她说:“不要为孙女的这点路费拿不出来, 把她的一生的前途丧失了”。她深知自己的努力并不能保证拉珠一定能有一个好前程, 凡事都要看她自身的努力。拉珠进城不仅为践行自己的梦想, 也肩负着老人的梦想。“要想把自己的娃儿抛弃了, 到外面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自己感到自己的良心问不过。”当谈到自己未能走出泸沽湖的遗憾时, 老人如是说。

人如三节草, 不知哪节好, 五十四年前, 怀着对未来的一无所知, 肖淑明走进了泸沽湖;五十四年后, 同样是前途未卜的拉珠, 又走出了泸沽湖。在肖淑明老人身上, 我们看到了她对不公命运的乐观和坚韧, 面对文化差异的适应与慎独, 面对时代流变的开明与果敢。她用自己的故事摹写着历史的印记、绽放着人性的光辉。如果面对人生, 多一分豁达, 少一分抱怨;面对文化差异, 多一分尊重, 少一分自傲;面对新生的时代, 多一分主动, 少一分抗拒, 或许世界将会更美好。这位摩挲末代王妃如今已经驾鹤西去, 可她留给后人的思考还很多很多。

摘要:由著名纪录片导演梁碧波执导的影片《三节草》讲述了一个跨时代女性传奇的一生, 影片一开头就出现了这样一句话:“人生就如三节草, 不知哪节好”。老人的个人命运一波三折, 同时见证了所处的大时代的风云际会, 又亲身经历了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这位老人的意义也如同三节草, 在不同的侧面彰显着她独特的价值。

观王大珩纪录片有感 篇3

在2015年6月23、24、25日的三天时间里,西安银雾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合力举办的独立纪录片影展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进行,旨在培养独立纪录片的氛围,以及宣扬独立纪录片的独立、客观、自由的精神。不得不说,影展进行得非常顺利。

在此之前,笔者有幸随同李斌导演一起去咸阳国际机场迎接为影展而赶来的沈洁导演。当时的西安正下着雨,空气中湿气氤氲。我们停车寻找,左顾右盼之际,沈洁导演从绵密的雨中走了过来,由于之前看过照片,我一眼便认出了他。不高,但是精力充沛,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留着长发,发梢垂到肩膀,背着书包,穿着短裤与拖鞋,肩膀宽阔,肌肉结实,看到他的第一眼便让我想起了罗曼罗兰笔下的贝多芬。握手进车,简单寒暄了几句之后,他便谈起了电影,从菲律宾电影《冲击城市》到李导的《远去的家园》,从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片到以后的创作思路,不一而足。回到西安,我们一起去喝酒,期间谈论的依然是纪录片,一直进行到午夜零点。沈导评价自己说,他是一个纯粹的人,对于这一点,我已经领略到了。6月23日早上播放的便是沈洁导演的《二》,影片讲述的是他的侄子海二,中学辍学,整天吊儿郎当,想出去混社会,而海二的父母亲却不允许他这样,希望他能学一门技术,以便以后安稳的生活,于是一边是海二和朋友们出去疯玩,追寻着自己的江湖梦,一边是和家里人的争吵与挨打。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影片刚开头,海二跪在门前接受父亲的惩罚,身后是母亲一边为襁褓中的妹妹喂奶,一边指责他,父亲则时不时从旁边走过,之后在与沈导的讨论中,沈导说:“令海二跪在那里的是父亲的权威,然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不都是跪在那里的吗,跪在强权与体制下。”有意思的是,影片的名字“二”是用毛笔字写就,不同的是,上面的一横更加的长与粗重,将下边的一横压在身子下,而我们,都是下边的那一横。沈洁导演是另类的,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社会问题,而是身为一个个体在这个社会中的生存状况。据说,《二》是沈洁导演所有纪录片中最容易看懂的一部电影,与其说他找到了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当事人,不如说他发现了每个人身上的代表性。

23日下午播放的是李斌导演的《针灸》。李斌导演是河南南阳人,现在西安工作,为人和蔼,在对影片做介绍的时候,他便和观众们开了个小玩笑。他以前在电视台工作,由于对纪录片的热爱,在体制内的时候,便投身纪录片的拍摄。相对于23日晚上播放的《远去的家园》中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思考,以及在陕西榆林拍摄的《湖殇》对于煤炭开采对环境影响的担忧,《针灸》更具有一种悲悯的人文关怀。《针灸》以前的名字叫做《社区诊所》,由于在优酷播放,便改为了现在的名字,并一直沿用下来。《针灸》讲述西安长安区的社区医生武耀成,利用祖传的针灸技术为群众看病,遇到经济困难的病人便免费医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还将针灸的方法教给病人家属,以使他们在家便可继续治疗。社区诊所像一个码头,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来往,有被村长欺负的和尚,有瘫痪的抗战老兵,有患脑梗塞的母亲与患神经错乱的儿子,有突发脑梗塞而耗尽家财的妻子,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在李导的镜头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现代社会医疗体系下人民群众悲欢离合的画面。然而武医生也有自己的烦恼,由于看不惯被冠以各种理论的现代中医体系,他拒绝应考行医资格证。他的两个女儿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上户口,导致升学遇到困难,这使他一度想关闭诊所。好在他有理解他的妻子在背后一直默默地支持他,据悉,上个月他的女儿已经上了户口,而通过这部纪录片知道他的人,有一部分前来学医,希望能像他一样做一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播放完毕,现场是久久不能平息的掌声,送给李斌导演,他将武医生的事迹让更多的人知道,更多的是送给像武医生这样平凡而又伟大的医者,他们是我们能握住的最有力的稻草。当天现场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武医生的妻子,武医生则由于去福州医治一位被医院判死刑的婴儿而不能前来。武医生的妻子说,他也是第一次完整地看完这部片子,看到现场这么热烈的掌声,他觉得,这14年,值得!后来听武医生的徒弟们说,福州的那个婴儿,在武医生的医治下,已经由不吃不喝可以喝水了。

24日上午播放的是胡民导演的《喧嚣的马路》,影片记录的是马路村村民选举事情。政治在中国一直是敏感话题,影片在这方面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村民选举制度的的不足。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即将退位的村干部的担忧,角逐村干部职位的各个利益团体之间的竞争,以及马路村的村民与干部候选人之间的矛盾。影片拍摄于2003年,基于当时的村民选举制度与纪录片的新兴形式,这样的影片以后或许不会再有,所以《喧嚣的马路》显得特别珍贵,其实,它倒更像是一份历史资料。在其后的提问环节,我才注意到胡民导演,短发,墨绿色上衣,说话不多但话语很清晰,更像是一个文人而非导演。关于现场观众的提问,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拍摄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问题,胡民导演表示,拍摄过程中困难很多,有很多东西是不能拍摄的,但如果真正喜欢纪录片,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拍更多的东西,毕竟素材越多,能表现的东西也就越多。纵观整部影片,除了导演用镜头客观冷静的记录之外,似乎有一层嘲讽的意味。作为导演,是必须跳出当事人的圈子之外的,所以更能从一个陌生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就像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对夫妻吵架,我们不会去问清楚他们为什么吵架,更多的是看他们最后谁打赢了谁。想到这点,我似乎看到了拍摄时摄像机镜头后面胡民导演微微扬起的嘴角。

下午播放的是蒋能杰导演的《村小的孩子》,这是蒋能杰导演对他们村子里的小学跟踪拍摄6年的结果。在23日的观影会上,我看到座位前边的人穿了一件白色、上面印有“关注留守儿童”字样的T恤,在看完《村小的孩子》之后的提问环节,我才知道那便是蒋能杰导演,相对于其他到场的导演来说,蒋能杰导演是最年轻的,他在大学毕业之后便开始了对这部影片的拍摄,而且拍摄仍在继续。如他T恤上的字所说,《村小的孩子》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的问题。由于村子处在大山中,很多家长去大城市打工,以便挣更多的钱为孩子的将来打算。然而问题正是由此而来,很多孩子由于缺少家长的管教(单靠家里年迈的老人是不行的),并没有如家长所愿好好读书,他们的理想是长大后去打工。他们缺少父爱母爱,在父母过年回家时视父母为陌生人,这一点并不仅仅表现在他们这方面,有一对父母与儿子擦肩而过,竟也没有认出自己的儿子。在挣到更多钱的背面,是渐渐冷淡的亲情,不得不说,这是一把双刃剑,伤害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我们不得不深思,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但答案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不管有多大,钱还是必须得挣的。过完年,父母们又匆匆坐上了去大城市的火车,一家人又要开始一年的轮回。然而问题并不仅仅是这些,由于政策原因,村里的小学被拆,学生去很远的地方上学,很不方便。村支书通过各方努力,终又使学校盖了起来,但代课老师因为工资低不得不离职。村小该如何继续,我们不得而知。影片有一点瑕疵是最后的摆拍镜头,摄制组让一对兄弟与他们的父母视频聊天,气氛感人,但有画蛇添足之嫌。因为纪录片只是将事实摆于观众的面前,即客观冷静的原则,而不需要刻意营造气氛,去刺激观众的泪腺。在事实面前,所有的煽情都是多余的。

之外播放的还有冯雷导演的《雪落伊犁》和王杨导演的《中国门》。

25日上午是导演与观众的研讨会,我没有去现场。但李斌导演后来对我说,现场气氛很热烈,大家为了某件事的不同观点各抒己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颇有百家争鸣的感觉。李斌导演引用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话总结那天的研讨会: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观影三天给我最大的感受,或者说一个疑问,那便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未来。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独立纪录片是必不可少的,它给我们所带来的思考或反省,往往是大于影片本身的。虽然独立纪录片目前的受众面还比较小,但它的光芒正在慢慢地扩散,这正是我们举办观影展的最终目的,从三天的观影来看,对独立纪录片感兴趣的年轻人还是有很多的,想从事独立纪录片拍摄的年轻人也是有的。从现场观众们来自于各个角度的提问,导演细心的解答来看,它将来的光芒定可与目前的电影一争高下。那么希望在哪儿?希望在每个人身上,正如“土豆播放器”上经常出现的那句话: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我觉得还应该再加一句: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角。而从研讨会上激烈的争论来看,这是我们年轻一代有信心担负起社会职责的前兆,也是中国独立纪录片的未来。

沈洁

观王大珩纪录片有感 篇4

我自主观看了纪录片《小平,你好》后,心中跌宕起伏,汹涌澎湃,不进勾起了对邓小平同志的无限缅怀之中!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小平同志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原则性。没能够亲眼看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小平的遗憾,但由他开创的“一国两制”方针,不但促成港澳的顺利回归、平稳过渡,而且为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提供了根本保证,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看完影片,我再一次深深的被小平同志的伟大人格和魅力所感动着。我思索着:为什么小平同志每每都能在危急的时刻挽救党、挽救国家呢?为什么小平同志总能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做出正确的抉择呢?我想,这除了小平同志是一位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能坚持用实事求是的辩证观点看待问题之外,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人民,千方百计为人民的利益着想是分不开的。记得影片里有一个特写:小平同志在听说安徽凤阳县的农民实施“大包干”解决了吃饭问题,但却遭到某些人的阻挠时,他沉默的摸出一支香烟,用颤抖的手点着了火柴,但却迟迟没有把香烟燃上。”他沉痛的说:“我们搞共产主义是为了人民富裕,现在某些人却说是走资本主义的路线,这不是怪得很吗?”霍地,他把手一挥,坚决的说:“大包干这条路我们一定要走!”小平同志对当时中国的落后是十分焦心的,他恨不得让全国人民都能立即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小平同志这种即人们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

这是邓小平先生真实的记录。邓小平先生对中国是有巨大贡献的,可以与他相媲美的,只有曾经的毛主席、周总理。展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才能;且不论他的激流勇退,将建设交给敢于改革的年轻领导人;单单论及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感情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我们都不得不为邓小平先生深深地鞠上一躬。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小平同志在文化大革命后以他巨大的勇气和非凡的智慧,及时提出了改革开放和搞市场经济的思路,带领全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在我接触了这段历史之后再在电影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对邓小平先生深深的爱国情怀有了更深的尊敬。影片中许许多多的镜头是完全将真实的事情照搬到影幕上的,虽然没有大幅制作渲染,也没有慷慨激昂,看这样的电影,会忘了它的历史厚重的压迫感。在那些耳熟能详的种种理论被一个一个地排列在大屏幕中缓缓叙述,竟然有种亲切,也在这样的观影过程中,方才体会到它们对时局、对现世的影响和作用。但是短短的一部影片无法将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全部的展现出来。邓小平先生的一切作为,无论是对于中国的改革和对外开放,对于科技与教育,对于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无不是为了中国人民考虑,他无愧于百姓对他的爱戴,无愧于自己“中国人民的儿子”的定义,更无愧于“小平您好”这四个包含中国一代人对他无边尊敬的字。

当然,邓小平同志身上所表现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无论是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像他这样的共产党人还是很多的。这些党的优秀儿女以无比勇敢和智慧、崇高的觉悟、无私的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明的组织纪律性,把我们的国家从“一穷二白”建设成为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的腾空巨龙。即使在探索过程中犯下了一些错误,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回答外国记者质问毛泽东主席的错误时,他依然坦荡、毫无忌讳的明言“我也犯了不少错误,对于毛主席的错也有我的错,但没有毛主席就真的没有新中国,”。一个中央领导人能够直面自己和党的错误是极其可敬畏的。

“小平您好”,这句话感情真挚,就像是对亲朋,像是对自己最热爱、最熟悉的家人的问候,真真实实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对邓小平同志的由衷祝愿和朴素、深厚的爱戴之情。“小平您好”,亲切地表达对邓小平同志的敬意,最能表达对党中央的领导、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表现了人民群众对

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的认同,对我们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无比热爱和崇敬。

管看完影片之后,我多么希望时间轨迹可以逆转,逆转到1984年大学生国庆游行之时,多么希望我就是其中的一位,手持红旗,高举绿底黑字标有“小平你好”的大型横幅,以此来向小平同志致敬。但现实无法改变,我没有时光机器无法完成穿越,但我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可以做到:以小平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做事风格以及敢于创新、不畏艰难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建设我们的祖国、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观纪录片《圆明园》有感 篇5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指导老师:xxx教授论文 作 者:xxx

学号:xxxxxxxx

院 系 班 级:xx学院xx级xxxxxx班 提 交 日 期:2011年11月16日

观纪录片《圆明园》有感

本周的近代历史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很有意义的纪录片——《圆明园》。该片前部分从外国画家郎世宁的视角,对圆明园的修建过程进行了极为详尽的描述,极力渲染圆明园的庞大规模及其的无双美景,将她描绘成一幅惊世画卷:该片后半部分则是对这幅惊世画卷被彻底摧毁的滔天罪行的控诉,整片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从而带上了深厚的历史沧桑感及浓重的悲剧色彩。

记得影片中提到过“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相当于50多个足球场那么大”听到后班上响起了一片惊呼:“哇,好大啊!”是的,很大。5000多亩地呢!这么大的土地放在欧洲大陆能算个中等面积的大国了,更遑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有一座“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语出雨果)的世界名园,再加上这座世界名园更是历时一个多世纪的修建,四代帝王在她身上花费了难以计数的财富,使她汇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几乎全部的艺术结晶,不可谓不美轮美奂。历代诗画家对其的的描述使得我们更难以想象这座拥有“万园之园”美称的世界名园的浩大恢弘。

这座恢宏至极的“万园之园”,这幅极尽人类想象的现实画卷,如今的我们却再也无法看到她那美丽的容颜。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如今,在蔚蓝的天空下,在这洒满热血的土地上,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那些残留的石柱仍然挺立着、默默地讲述着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她留给生在当代的我们的只有默默地哀悼及深深地沉痛。

一代名园圆明园,就这样毁灭了。它毁于英法侵略者之手,更毁于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它的毁灭,既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了也会挨打的证明。我们中华民族不想欺侮其他民族,但也决不允许别人欺侮我们。为了让圆明园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圆明园遗址应当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段历史也该作为一个血的教训,近年来在废墟上整修圆明园这一优秀历史园林的建议不绝入耳,并美其名曰:“使古老的文明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辉以告慰于先人。”对此我感慨万千。重修圆明园?当初修建圆明园的许多工艺早已失传,以我们所谓的现代建筑技术可能使得这座世界名园恢复往日的胜景吗?更何况补好了伤疤又能怎样?更加灿烂的光辉能够告慰的了先人吗?那些为了名族的自强与独立的先辈们,他们的付出岂是修好一座圆明园所能弥补的?既然如此,还不如留下这

观纪录片《邓小平》有感 篇6

观看了纪录片《邓小平》,使我深有感触。

纪录片向我们展示了邓小平不平凡的一生,他用他的行动和思想铸就了一段辉煌的中国发展史。无论是困难时期的沉着冷静,深思熟虑,还是走访欧美各国时的沉稳干练,智压群雄,无论是面对记者媒体时的睿智谨慎,顾全大局,还是面对苏联解体及由此而来的各方的怀疑责难,在中国改何去何从问题上的有力回击和回答,都展现了一位政治家,一位改革设计师,一位伟人的风采。他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树立了一面鲜明旗帜,他用毕生的心血为中国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沉思——观纪录片《幼儿园》有感 篇7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上过幼儿园,但每个人都有过童年,从张以庆的纪录片《幼儿园》中我们好像又回到了幼儿园时代,可以真切感受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进入他们的生活。全片没有一句解说词,没有连贯的情节,有的只是孩子们日常生活,本能的动作,幼稚搞笑的细节。

《幼儿园》全片以时间为顺序,以小班、中班、大班依次轮流展现,片子的开始是小班入托第一天,也是孩子们幼儿园生涯的开始,片中突出表现了孩子们迷茫和害怕而无助的眼神,对家长的恋恋不舍,大声的哭泣,叫着妈妈。第一顿饭、第一个午觉、第一个晚上,小班的孩子们总是充满着第一次。尽管出了很多状况,但他们终究还是完成了。

之后镜头投向了中班、大班,孩子们开始习惯这样的生活,聊天、做游戏、打架、按老师的吩咐做着该做的事。其中还穿插了对个别学生的采访,聊得都是一些大人的话题,背景为黄褐色色调。然而有些镜头切让人一阵阵心凉。幼儿园原始的图景,原始的生活,无任何修饰的细节,观看之后每个观众都为之捧腹大笑。但在我们笑过之后,是不是应该静下来沉思,他们真的开心吗?他们内心真的纯洁无污吗?

片中有个小女孩叫马玉兰,看上去是个淘气的孩子,她欺负同学,她会在吃饭的时候直接用手在碗里抓着吃,会把吃剩的东西扔到地上,在上课时别的小朋友都乖乖坐在凳子上的时候她可能会站到凳子上来,就是这个一个孩子,这样听上去这个马玉兰也只是一个有些小淘气,算不上能让人讨厌的孩子吧,但是在片中却不停的听到幼儿园的老师在喊:“马玉兰又在害人了。”从小就在给她灌输一个思想“我是坏人”,基本没有一句正面表扬马玉兰的,这就是幼儿园的教育。虽然在教育方面我也是外行,但至少我觉得接二连三的批评总会给孩子不好的影响,有事批评也可从正面。

到了春游的时候,他们不是游山玩水,亲近自然,而是来到了可口可乐公司。巨大的可口可乐广告牌,参观生产线,喝着可乐看节目,他们正在高高兴兴的接受者外来文化。或许这只是一次春游,对孩子们没多大影响,但如经常接受外来

文化的熏陶,他们的产品是如何的好,长大后他们怎能不崇洋媚外,他们能有多爱国?

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里,他们精明,虚伪,暴力,世俗。一个男孩狠命的掐着另一个小男孩,还告诉他“我没有掐你„„那对不起嘛,你不许掐我。”洗澡的时候,一个小男孩捏一个小女孩的屁股。两个小男孩打架,一个小男孩对着另一个孩子的脸咬去„„幼儿园在张以庆的镜头下似乎不是原来我们想象中的那个满是美好和天使的地方了,似乎那些美好的孩子其实根本就是“妖魔”,是恶的。究竟是因为人之初,性本恶的本性使然,还是在大人的影响下,潜移默化中沾染上了恶的习气呢?不过我记得片中有这么一个小女孩,她星期一来幼儿园的时候,小朋友们一起吃早饭,她细心的剥了一个鸡蛋给旁边的小朋友,在一个小男孩被另个小孩打伤的时候她帮着老师来照顾那个受伤的小男孩,还把自己的丸子舀给受伤的小男孩,这个小女孩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感动,让我们又相信了孩子们本来就是善良的天使,只是有些孩子的身上沾染上了大人的恶习,就像一直穿插在片中的音乐“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对待祖国的花朵,我们应该保护他们,不让他们染上世俗的气息,还是要让他们看到这个社会现实的样子呢? 更让人啼笑皆非是影片中不时穿插着的对儿童的访谈,而孩子们的回答,大多都是以其别人的主观色彩在回答。其中,有位小朋友说:“如果我收到交通罚款,我会分一半给我的领导”。如此稚幼的孩童,竟会说这样一番人情世故的话语,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以及还有他们对美伊战争的评价,对足球的评价,观点显得有点盲目和糊涂,孩子成人般的思想,深沉、成熟思想的表达,与人们想象概念中单纯、简单的孩子大相径庭。即使是成人,又有几个人真的是成熟。这就是大人们对孩子的影响。

成人化的世界每天都在一点一点的腐蚀着幼儿园这个微妙的个体,对孩子的束缚,对孩子的思想灌输,俨然让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幼儿园这个特殊的场地成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孩子们粘上成人的习气。我们应该沉思我们对孩子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玷污了他们纯洁的心灵,让他们失去了童真。我们作为大人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

观王大珩纪录片有感 篇8

几分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出现在主席台上,他穿了一身藏青色中山服,用微笑的表情望向观礼台的群众代表,全场瞬间肃静下来,习近平主席接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从那时以后肃静变成了欢呼,好像要把习近平主席的声音给盖过去。当李克强总理宣布“典礼开始”的时候,坐在主席前面的群众响起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和一阵热烈的欢呼。

李克强总理宣布活动第一项升国旗,当国歌响起时,热血沸腾的群众唱起了庄严的国歌,在这歌声下,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照耀着整个天空,群众也挥舞起自己手中的红旗来庆祝祖国的生日。

紧接着由习近平主席检阅部队,主席和阅兵总指挥,乘着检阅车慢速行使,主席不断地向受阅官兵发出问候的声音:“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受阅官兵则不断地用惊天动地的声音回应主席“主席好!”“为人民服务!”

主席检阅结束后,大阅兵正式开始,由空军、海军、陆军,火箭军,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各个军种组成的方队,身穿各式军装,精神抖擞,步伐整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令我们倍感自豪。还有装甲车部队,里面的各种坦克,火炮,导弹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出来的,令国人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空中阅兵开始了,喷着彩烟的飞机从天上越过,还有几十架战斗机在空中拼出了“70”字样,还有各种各样的歼击从天上飞过……

最后是群众游行,以不同主题的群众方阵一个个载歌载舞,走过了天安门。

现在的中国已经脱胎换骨走向强国之路,伟大祖**亲的未来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 观国庆阅兵有感

★ 观阅兵仪式有感

★ 观《国庆大阅兵》有感作文750字

★ 《阅兵盛典》观后感作文小学生

★ 关于纪录片《阅兵盛典》学习心得体会合集

★ 电影纪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

★ 观看《阅兵盛典》纪录片心得体会

★ 电影记录片《阅兵盛典》观后感精选

★ 八一《阅兵盛典》心得体会500字【热门】

观王大珩纪录片有感 篇9

影片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五年来飞速的发展和伟大的成就,有我们国人自行研制的中国路,中国车,中国网,中国港……中国路四通八达,是世界上最长,分布最广的道路;中国车也不甘示弱,后来居上,在世界上名列前矛;最大、工作效率一流、智能化的中国港让中国向世界打开了合作之门;中国网遍布世界,让各地人民通信无阻;中国桥横跨各大河、江,交通来往越来越方便……

这些许许多多的先进科技和伟大成就,都离不开各行各业的不懈努力。正因这些,让原是一穷二白的中国,现在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在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里,离不开关心民情的习近平爷爷,他常常到各地视察,了解当地民众的生活;离不开那些战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离不开那些默默无间的基层人员;更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与配合。

看着看着,我思绪万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那些为了祖国而拼搏,呕心沥血的人数不胜数:为了祖国而隐姓埋名三十年的王承书;爱国,毅然放弃国外优越待遇的华罗庚、钱学森;全心投入、发展复兴祖国事业的茅以升、陈景润……除了这些著名的科学家,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做着鲜为人知却又不可缺少的工作。国家今日的强盛少不了他们的奉献,时间会证明这一切,历史会铭记他们,人民会记住他们的所作所为!成功的背后,是无数人的汗水与辛劳。这一切,让我为之动容,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我为我们祖国这个坚强的后盾,为人民解放民这支强大的军队而倍感安全。国家强大了,繁荣了,这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骄傲和自豪。现在,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要发奋图强,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詹天佑曾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有一技之长,这样,国家才会因此富强。

这部《厉害了,我的国》让我深受启发。中国,是一只苏醒的雄狮,它已今非昔比,它有信心有能力,立于世界之上,傲视群雄。我们应该为赶上这个好时代感到幸运。为我们这个强大的国家,为这些建设国家的人点赞!

观王大珩纪录片有感 篇10

——观《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国》有感

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上观赏完四大文明古国纪录片,对我冲击最大的并不是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埃及这三个相对充满未知和神秘的古文明,而是身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我所归属的也是最为耳熟能详的中华文明。不得不说,科教频道、国内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习惯于站在本民族的视角来自我评判中国的历史文化,当日本NHK电视台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更为客观地审视中华文明时,我们又看到了不一样的自己。

且不提NHK电视台对中国的说辞是客观公正还是略有偏颇,这部纪录片所刻画的贫穷积弱、好战嗜杀、以及对生态不尊重的中华民族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伤害到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非但如此,在纪录片里,汉族不仅被绝口不提,反而从商朝开始就屡屡犯边、被汉族驱逐至西北地区边缘化的少数民族——羌族却抢夺了汉族的一贯形容词被冠以“勤劳勇敢”的民族。这和我们以往所认识的地大物博、疆域辽阔、万邦来朝的泱泱华夏存在着天壤之别。

华夏民族即汉族作为中华民族中人数最庞大的民族也是古往今来掌握中国政权时间最长久的民族,在历史上或远征或招安或驱逐其他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确实让许多汉族人存在着“大汉族主义”的自豪感,古往今来我们将周边少数民族称呼为“蛮夷狄戎”,民国时期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等等都能印证了这一点。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应该认识到少数民族与汉族在中华文明的创造上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少数民族政权同样为数不少,如促进民族融合的北魏孝文帝所代表的鲜卑族北魏政权,铁蹄征战亚欧大陆的成吉思汗所代表的统一的元朝政权,创造了康乾盛世的康雍乾三位帝皇所代表的清政权。由此可见,并不是孔孟之道、程朱理学才是中华文明的正统,所有的少数民族都凭借着自己的创造力在为中华文明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明政权建立时并没有否认元朝的存在,这不仅是为了彰显皇位来源的正统性——元灭宋,明再灭元,更是一种承认并尊重非汉族政权的大气胸怀。在明太祖北伐的檄文也说“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民抚养无异。”著名武侠小说家、政治评论家金庸先生在其几十年的小说写作历程中也反应了其思想从强烈的汉人正统观念到各民族平等的升华。例如他最早创作的《书剑恩仇录》将乾隆皇帝依照野史写为汉人子孙,到了他后期创作的作品却塑造了契丹血统的民族英雄萧峰这样令人刻骨铭心的人物形象,这正如他在《天龙八部》中阐述的那样:不管是宋人,还是西夏、吐蕃、大理、契丹,只要一心向善,即是好的。

无论是从历史角度还是从人文理念来看,我们都应该明白:民族成见并不可取,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本就该置于同一片天空下被一视同仁的对待。羌族——这个古老而悠久的民族,在殷商时期的人口曾一度和汉族比肩,也对商朝政权的稳定造成过不可小觑的威胁,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了3000多年,当汉族已经发展为拥有13亿人口的庞大民族,现如今只有30多万人口的羌族却依旧在西南山区偏居一隅。我认为,中华民族应当继续秉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互相帮助同舟共济。虽然在几千年的岁月中,我们彼此之间有战火纷争和积怨,但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应当摒弃成见,互相扶持。要知道,百花齐放才是文化的春天。

【观王大珩纪录片有感】推荐阅读:

王大珩的名言06-01

上一篇:慕容隆简介下一篇:师德师风学习会议学习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