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共12篇)
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 篇1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1、资源型城市概述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与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先矿后城式”,即城市完全是因为资源开采而出现的,如大庆、金昌、攀枝花、克拉玛依等。另一种为“先城后矿式”,即在资源开发之前已有城市存在,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城市的发展,如大同、邯郸等。
近年来,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改造过程中,特别是随着2007年12月18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门话题。
资源型城市是在开发利用能源、矿产资源基础上兴起的,以消费一定数量的自然资源赖以生存发展起来的特殊城市类型,具有强烈的资源指向性[1~2]。在其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三废”污染严重、大量占用和破坏土地、土地复垦率低、地质灾害及隐患严重、水资源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
所谓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自然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为主导产业的城市。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随着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而兴起并逐步壮大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和资源衰减等原因,我国东北地区部分资源型城市的主打资源逐渐枯竭,面临摆脱经济困境、进行经济转型的问题。目前,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地级市79座,地级区盟7座;县级市100座,市属县级区25座县城179座,建制镇36座。其中,处于成长期的84座,鼎盛期的291座,衰退期的51座。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会同财政部等单位在2007年底完成的《我国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城市界定研究》,国务院公布了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它们是阜新、伊春、辽源、白山、盘锦、石嘴山、白银、个旧(县级市)、焦作、萍乡、大冶(县级市)和大兴安岭。
2008-2009年国务院公布了我国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区)
我国当前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近年来伴随着我国2/3的矿山进入中老年期,1/4的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资源型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矛盾开始集中显现,有的还十分尖锐。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就是要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
土地生态安全包括土地自然、社会、经济安全三个方面。作为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开发,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土地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一个很好的命题,关注内蒙古成长中的资源型城市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剖析和研究。
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 篇2
本文运用脱钩模型中的脱钩指数对山西省内四个重要的资源型城市2009—2014 年各年的指标数据进行相关计算,着眼于探析山西省在进行煤炭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各种政策因素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理论机制
现今,“脱钩”已经成为一种用于衡量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间存在的压力情况以及判断当下经济发展方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及可持续性强弱的重要分析工具。因此,计算脱钩指数能很好地反映该理论所要表现的实际意义与价值。本文中使用DI代表脱钩指数,以长治、大同、临汾、朔州四市(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 年)》规定,本文选取的4 个城市均属资源型城市。其中,朔州市属于成长型资源城市,其他三座城市都属于成熟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2014 年六年内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燃烧原煤碳排放量(Q)、全年全市空气质量未达到Ⅱ级天数(ND)作为数据指标,分别对四个城市的经济转型政策的生态效果进行简单的数学分析。计算脱钩因子的公式如下:
分析方法:OECD脱钩指标的主要功用是分析环境压力和经济驱动力二者相应变化之间的关系。下面举例对其评判方法进行介绍,假设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测度环境压力的指标,某地GDP作为测度经济驱动力的指标。如果两项指标的增长速度都呈正值,且当地GDP的增长速度快于当地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称其为相对脱钩;当经济以较为平稳的速度增长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却逐渐减少时,称其为绝对脱钩。
当Kdec的数值大于0 时,就说明脱钩现象出现,Kdec数值小于0 则说明脱钩现象并没有发生,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Kdec的最大值为1,这时的反映当地环境状况的变量即全年全市空气质量未达到Ⅱ级以上天数(ND)为0,这说明当地环境状况已经颇为良好;如果Kdec的数值大于1,此时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压力为零,即不需要消耗能源资源就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显然并一情形并不符合实际情况。除此之外,Kdec这一分析指标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它并不能把相对脱钩或者绝对脱钩区分开来,而仅仅能够将两个变量间“脱钩率”表现出来。
本文中涉及到的脱钩类型为强脱钩及扩展负脱钩:当Kdec<0,Xi>0(Xi=(Gi/G2009)×100%,第i年GDP增长指数),且Yi<0(Yi=Hi/H2009,第i年污染物排放量)时,称为强脱钩,这是最理想的愿景,经济持续增长,但物质消耗与污染物排放数量下降;当0<Kdec<0.8,Xi>0,且Yi>0 时,称为扩展负脱钩,这是一种较为消极的愿景,说明资源消耗量与环境影响的增长速度已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
二、变量选择、模型拟定、数据处理
(一)被解释变量与测度方法
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山西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政策效果,在此设定被解释变量为4 个城市全年全市空气质量未达到Ⅱ级天数(记为ND)。这一指标一方面能够衡量出地区节能减排成效和力度,还能够反映出各城市所采取的加快转型的政策所产生效果的力度。
(二)解释变量与测度方法
本文的解释变量为燃烧原煤的碳排放量,记为Q,它是反映经济驱动力的指标值。此处将全社会原煤产量近似理解为原煤需求量。通过原煤产量计算所得的碳排放量,可以作为政府节能减排政策的一个衡量指标。但是由于其测度难度很大,大部分的数据都是根据能源资源的消费进行直接测度所得。本文中,碳排放量(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上式中,四座城市的碳排放量用C表示;第i种能源资源的碳排放量用Ci表示;对煤炭能源的消费量在本文中用Ei表示;煤炭能源的碳排放系数用Fi表示,煤炭的碳排放系数为0.7476 碳/ 万吨标准煤,代表碳经过完全充分燃烧后转化成的二氧化碳量的系数,数值为2.67。
(三)其他控制变量与测度方法
各市各年GDP这一辅助指标对于上文中Xi数值的计算至关重要,可以通过该指标的计算分析以2009 年为基期的各年GDP增长指数,对于下文中判断脱钩类型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故本文将其列为其他控制变量。
三、实证结果分析———脱钩因子Kdec与相关指标计算与分析
通过对四个城市的脱钩因子Kdec、Xi、Yi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从2009—2012 年的四年内,长治、大同、临汾、朔州四城市的脱钩类型均为扩展负脱钩,这是一种较为消极的愿景,说明在此期间各个城市的煤炭资源消耗量与对环境影响增速已经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也说明全社会碳排放量Q和全年全市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ND之间存在脱钩关系。2013—2014 年,4 个城市脱钩因子Kdec的值均为负数,且Xi、Yi的值均为正数。如前文所述,只有当Yi值为负的时候,才构成强脱钩关系,但考虑到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及所选择变量的特殊性,即只研究了煤炭资源的碳排放量,没有对所有导致环境污染的资源因素进行考量,而且煤炭资源消耗量短时间内是以下降的比率增加,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可观。因此,可将2013 年与2014 年的脱钩类型划归为强脱钩型,这是一种最理想的资源利用情况,即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物质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量反而减少,这说明各市经济转型政策发挥了其应有的节能减排的功效。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使用脱钩因子以及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辅以相关图表,我们大致可以从分析的过程及结论中得出以下若干结论与建议:(1)资源转型政策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正向相关关系,政策力度越大,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越明显,因此政府要承担起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运用多种宏观财政及货币政策对煤炭资源进行相应管理与整合。(2)最先选择山西作为实行资源型经济转型改革试验的省份,这是考虑到要不断对资源集约和高效开采机制进行相应完善,并不断改进生态环境状况优劣的评估考核以及补偿机制,这些做法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还对经济绿色可持续与资源消耗状况、生态环境保护状况之间的协调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资源型城市的后续改革要坚持秉承生态与环保的清洁生产理念,尽到自身担负的社会责任。这就要求这些城市首先就要优先搞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努力促成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可以说,政策因素是推动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以及推进山西生态保护进程的重要力量,通过山西省煤炭资源改革与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循环可持续经济。今后,还需要技术条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增强,才能达到整个社会能源利用的强脱钩状态,在经济持续发展的情况下,能源消耗日益减少,能源额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这样才是真正做到了可持续发展。
摘要:根据反映现阶段山西省若干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政策带来的生态效果的相关指标,运用脱钩理论,研究政府采取的财政及货币政策带来的效果。通过对相关指标及数据的选取及模型的构造,提出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政策生态效果,脱钩指数,山西省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容和平.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任小娇,田敏.山西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探讨[J].经济研究,2011,(5).
[3]刘继成.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脱钩及产业结构转型路径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比较与思考[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
[5]王涛.资源型城镇产业转型路径研究[J].产业观察,2013,(18).
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 篇3
铜川位于陕西省中部,原名“同官”,因与“潼关”同音,治所又设在铜水之川,故更名铜川。铜川是关中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便利,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距西安市区68公里、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72公里。
铜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业带中心,是世界级多种北方水果最佳优生区。铜川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目前全市已发现的文物点675处,其中古建筑22处,古遗址184处,古墓葬121处,石刻及石窟寺309处,近现代史迹39处。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6点,省级27处。
铜川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在国家号召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中,铜川市积极实施“建设旅游精品项目,带动旅游产品开发,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发展战略。铜川市委书记冯新柱告诉《经济》记者:“我市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具有‘药王’中医保健文化特色的生态休闲养生城市,实现‘药王’品牌的华丽转身。”
据了解,铜川市被确定为资源枯竭城市后,国家计划连续四年给予资金方面的支持,这也让铜川迎来了经济转型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铜川是‘药王’孙思邈的故里,借助于这个优势,我们积极发挥‘药王’的品牌效应,培育壮大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加快铜川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冯新柱详细解释,首先举办“中国药王养生保健节”,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弘扬药王文化,不断提高知名度。同时加快药王山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打造4A级景区,使之成为传承药王文化的地标。二是建设优质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设立医药保健品产业园区,吸引市内外企业投资置业,研发生产中医药系列产品和保健品。四是引入多元投资机制,建设南市区休闲养生园,形成养生文化氛围浓厚、服务种类齐全的保健密集区,推出具有传统特色,效果明显的医疗、食疗、足疗、药浴、药膳、针灸、推拿按摩、功法健身等項目。五是建设陕西孙思邈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养生保健咨询服务机构、康复中心等,研发药王医术医方,推广普及药王养生保健方法,设计适用不同群体保健需求的项目和产品,把铜川建成全国知名的中医养生保健目的地。六是研究推出药膳食谱,建立药膳养生馆,为人们提供可疗养不同病情、美味可口的饮食服务。在全市各大饭店逐步推广药膳,形成铜川对外接待的一大特色。把保护传承铜川各类民间文化艺术与弘扬药王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加大投入,积极开发药王保健枕、保健裹肚、保健帽及有药王文化标识的工艺刺绣、书画、陶瓷、烙画等系列产品,丰富药王文化的内涵,使药王中医药养生文化走进千家万户,造福人民群众,吸引海内外人士来铜川观光体验。
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 篇4
秦巴山区中小城市绿化树种资源现状及生态绿化对策
在对秦巴山区中小城市园林植物群落树种调查的`基础上,统计了常用城市绿化树种资源、数量、各树种应用频率及各类型植物群落的加权平均数等指标,对秦巴山区中小城市绿化树种资源利用现状和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山区中小城市绿化应重视生物多样性水平建设等发展思路和对策.
作 者:柳林 LIU lin 作者单位:安康师范专科学校化学与生命科学系,陕西,安康,725000刊 名: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NEIMONGOL年,卷(期):200536(5)分类号:X173关键词:秦巴山区 城市绿化 树种资源 生物多样性
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 篇5
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摘要:研究探讨了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特性及量化方法,并选取24个指标,利用生态安全模型对枣庄市中区2年现状年(和)的生态安全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9的生态安全值属于第一类“恶劣类”,20属第二类“较差类”,说明该区2003年较1998年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已有明显改善.作 者:韩美 高桂芹 HAN Mei GAO Gui-Qin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济南,250014 期 刊: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TICPKU Journal: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年,卷(期):2007, 15(3) 分类号:X8 关键词:枣庄市中区 土地资源 生态安全 评价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 篇6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城市
摘要: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是人类社会文明一次质的飞跃,它意味着一场社会革命,这场革命是全球性的,包括文化、思想、信仰、科学、技术、产业、行为、教育、伦理等内容,这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格局以及导向新的人类聚居模式--生态城市.作 者:马腾 作者单位:赤峰学院,环境与资源系,内蒙古,赤峰,024000 期 刊: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JOURNAL OF CHIFENG UNIMERSITY 年,卷(期):, 26(3) 分类号:X2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 循环经济 生态文化 生态治理
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 篇7
自然孕育了人类, 自然就是人类的母亲, 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我们所进行的经济、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离不开自然母亲, 我们不能一味地索取, 而不去回报, 只有自然环境良好, 人类才能走得更长远。在许多商家追求经济利益的时候, 不仅仅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更是给社会也带来危害, 人类的生产也岌岌可危。所以, 加强能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2 资源型城市的内涵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完全是因地取材, 依靠该地区的资源的开采利用, 而且对资源的生产利用在行业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之所以叫做“资源”型城市, 是因为资源在该城市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资源的开采、再加工成为了经济的支柱。城市的命脉完全由资源型产业的兴衰决定。资源型城市不同于其他城市, 它的主要功能是给社会提供矿产品。
我们知道能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 还要遵循经济准则“建设-繁荣-转型-振兴 (兴亡) ”, 所以这就决定了资源型城市不能够坐吃山空, 一直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我们不能等到资源快要枯竭的时候才去想下一步的发展策略, 我们要吸取教训, 坚决不走先生产后生存的老路。我们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发展要素, 认真思考城市经济腾飞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问题。
3 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资源的开发能够使经济腾飞, 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人类的生存, 开发资源和环境保护这是两个相互制约而又相互影响的问题。我们知道资源型城市一直是以发展资源型行业为主要经济增长方式, 对资源的不限制开采, 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该地区的环境也会遭到严重破坏。环境的形成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如果一旦被破坏, 治理起来会很困难。资源的开采对资源型城市的破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3.1 水污染
在资源的开采过程中, 有许多的废水会随之产生, 工业废水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 而且它的产生量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污水的排放跟随者矿产的开采一直进行, 势必会在排放地区积累污染物, 这样地表和地下水体就会被污染。一般矿产开采的废水中硫化物和悬浮物相对比较多, 不能用于农业灌溉, 一旦使用, 就会使土壤板结硬化, 土壤的肥力就会下降。如果排放到水中, 就会使得生活用水被污染。
3.2 空气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 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但是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也越来越多, 许多企业直接排放工业气体, 不经过处理, 这就造成酸雨、温室效应等情况的发生。
3.3 水土流失
能源开采必然会对土地资源造成浪费, 还会引起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等等问题, 主要原因包括:在能源的开采过程中, 许多废弃物会占据场地, 使得该地区原有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开采是直接作用在土地, 地表的涂层和植被也同样被破坏;同时在开采过程中, 大量的废水的排放, 对生活用水或者深入到土壤中的水质也会受到影响;开采没有节制, 矿产被挖空后, 使得地表塌陷, 在其上的建筑物也会被破坏。
4 对策与建议
相对于其他一般城市而言, 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更为严重。所以, 资源型城市必需要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问题上做功夫。 我们在现阶段要把污染治理重点抓, 融进资源的开采进程中, 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的保护。 把生态的平衡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开采统筹起来, 使得生产和消费处于一个平衡状态。
4.1 调整产业结构
在资源型城市中企业只注重该能源的产业的发展, 而其他产业相对来说有萎缩现象。这样就直接导致资源型城市产业单一, 开挖业相对而言也较为发达。所以要不断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高产业加工的深度, 把资源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最大化利用。不仅如此,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 还可以提倡发展高科技产业以及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 这样不仅能解决产业单一问题, 同时还能促进经济发展。
4.2 加快科技创新
科技的发展创新是一项相对而言比较具有风险的活动, 但同时还能带来很高的利润, 是资源型城市不断向前发展的持续动力。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 才能把新的工艺、新的技术融入到资源产品的生产加工, 这样不仅能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 还能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实现高附加值行业的转变。科技的发展, 能实现无污染生产, 减少对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科学技术的提高, 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的利用率等等。提高产品的加工科技含量, 对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4.3 加强企业的责任感
一般企业不重视环境方面的保护, 所以我们要加强企业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责任感。只有提高企业的环境责任, 才能使经济的发展和生态保护和谐发展。企业必需加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环境管理, 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传统的经济模式下, 各种原因使得企业可以不用承担环境责任。在我国, 一般都是通过政府的强制手段约束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利润这两个对立面上, 企业往往被经济蒙蔽了双眼, 所以目前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问题仍然处于个严峻的阶段。
4.4 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是我们采取环保行动的重要保障。我们可以发挥政府的力量,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教育, 还可以充分利用媒体, 把环境保护落到实处。这样就能调动群众的环境保护激情, 从而在人们的心里形成环境保护意识, 做到环境保护, 人人有责。
5 结语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人类的经济发展也水涨船高, 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但在同时, 能源的消耗也在快速发展,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恶化。所以, 在发展的同时,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是相互关联的, 不能忽略一方而去成就另一方。我们要把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降低, 为了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必需以建设生态化的资源型城市为目标,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寻求“资源-环境-经济”的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参考文献
[1]仲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J].资源与产业, 2007 (6) :1.
[2]徐连龙.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0 (7) .
[3]赵锋巩.庆阳:迅速崛起的陇东能源化工新基地[N].经济参考报, 2009-09-30.
[4]杨魁孚.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 篇8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开矿采石作业和房地产开发破坏了原有地貌和植被,致使水土流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当今首要问题。水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应从维护国家安全、全球安全,维护人类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建立与健全水环境安全的法律制度和保障系统,进行环境风险识别、评价、预报、预防、控制、消除,保护人類在生产、生活与健康等方面不受水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影响,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
一、城市水土流失现状
(一)当前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
和研究山区水土流失和防治一样,城市水土流不容忽视,其特点水土流失速度快、流失面广、流失点多等。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速度提高,各种新科技、新技术的运用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快;这些特点给水土流失的治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治理水土流失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势必成为一场持久的攻坚战。
(二)治理城市水土流失的措施
首先,要完善政策制度法规,不仅严厉查处各种无视环境的开发行为,而且还要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加入到水保队伍中来;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城市市民参与水保的积极性;三是要做好规划,在规划上充分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景观、美化环境与水土保持的结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四是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各城市应坚持贯彻“水土保持,人人负责”的原则,国家、个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城市水土流失治理。只有做到以上几点,城市中水土流失的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扭转。
城市水土保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且各个城市情况不一,城市水保重点也不一样。有的城市重点开展城市水系整治,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和防洪抗灾的整体能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有的城市则把城市基础设施和开发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治理作为重点,禁止随意倾倒建筑渣土和生活垃圾,防治水土流失危害,避免水土乱流、地面裸露,减少泥沙淤积;有的城市对市区周边的开山、采石、挖砂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对城市周边采石取土、矿山开采清查整顿,要求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治理;有的城市将城郊接合部的水土流失防治纳入了城市水土保持范畴,城郊产业开发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为市民提供一个健身、休闲、游览观光的活动场所。
二、城市水环境的生态安全问题
(一)城市水环境生态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安全一词。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环境安全”,之后,“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相继出现,并且生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步代替了环境安全和资源安全。
水环境生态安全问题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即干旱、洪涝、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和水体自身的安全状况,以及水环境与周围生态环境如土地、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水安全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类对自然水循环的大量干预所形成的二元水循环模式导致了水安全在具有自然属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分配不公、水资源浪费、水管理混乱等。
(二)水环境的安全问题
水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水既是生命的源泉,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城市水土保持治理中水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重要性主要表现为:水是一切生命的要素,水环境是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关系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对人具有生命价值;水是一种环境要素水环境是人类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对人具有生态价值;水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水环境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类提供了从事生产和消费活动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水环境对人具有经济价值;水环境对人还具有景观、文化等价值。没有水,就没有人类,随着水环境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日益严重的影响,人们开始认识到水环境安全这一危及人类本身安全的问题。
水环境生态安全问题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即干旱、洪涝、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和水体自身的安全状况,以及水环境与周围生态环境如土地、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水安全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类对自然水循环的大量干预所形成的二元水循环模式导致了水安全在具有自然属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分配不公、水资源浪费、水管理混乱等。环境安全是作为人类生命支撑系统的生态环境受到威胁与破坏的程度以及这种威胁破坏人类个体、人类社会和国家的生存发展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不利影响。水环境安全包括饮用水安全、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安全等内容。我国的水环境问题严重,水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等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安全己成为21世纪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造成我国水环境安全的出现严峻形势的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现行环境法律制度因功能单调、适用范围窄、研究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环境安全保障机制、原则和制度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需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全球安全,维护人类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建立与健全水环境安全的法律制度和保障系统,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
(三)水环境安全的法律保障的主要内容
水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环境要素。水资源的价值既体现在经济利益上又涉及环境利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的多元价值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水资源在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价值,并且水资源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功能相互依存、影响。只有在不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才能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首先应明确基本安全利益应当满足的原则,建立基本安全利益的保障机制,规范人们与环境有关的行为,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持续性,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不能超越水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人类行为对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一定的损失和不产生不可逆性有害影响的界限内,保持水环境安全。为加强水环境安全的法律保障,应建立环境风险识别、评价、预报、预防、控制、消除的法律制度。
三、结束语
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 篇9
城市森林的建设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要体现在以下5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过污染的区域内人均有10m2的森林或25m2的草坪,空气就能保持新鲜。据日本科学家测算,1hm2常绿阔叶林每年可吸收29tCO2放出22tO2。针叶林为22tCO2和16tO2,落叶阔叶林为14tCO2和10tO2。另据管东生等人对广州城市绿地的研究计算,广州城市绿地植物光合作用的固碳量相当于人口呼吸释放碳量的1.7倍,而绿地的放氧量为2242788t/a,相当于城市人口耗氧量的1.9倍。
(2)净化空气,削减噪音。城市森林对粉尘颗粒有着很好的过滤、吸附和阻挡作用,故能减少城市空气的粉尘污染。据测定,在居住区墙面种有五爪金龙的地方与没有绿化的地方相比,室内空气含尘量减少了22%。在用大叶榕树绿化的地段则含尘量减少18.8%。各种植物对于一些如SO2、HF、Cl2等有毒有害气体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作用。城市中的森林植物带还能消减城市噪声,提供舒适安静的生活环境。绿篱、乔灌草混合结构带可以降低噪音3至5分贝或6至8分贝。
(3)调节城市小气候,消除城市“热岛效应”。由于植物叶子吸收、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的作用,再加上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调节湿度,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有研究表明,在片林和林荫道下,夏季能够降低气温3℃左右,缩短高温持续时间3-8小时。
(4)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城市人为开发建设活动,使城市的风沙和水土流失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深圳、珠海、中山等三个城市,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845.7km2,直接经济损失达9.5亿元。城市森林的阻挡、截留雨水,减弱风速和根系的固土功能,起到贮水保土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松树树冠可拦截雨水40%,阔叶树可拦截20%。
(5)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尤其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再加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城市在人才、技术、设施和资金等方面都具有优势,有义务也有条件保护生物多样性。由于城市森林范围较广,所以它能够较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从而真正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生物的和谐相处。
3结语
“城市森林”这门学科的`出现时间不长,但其发展速度和所受到的重视却是空前的。这说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城市森林的发展和建设。波兰的华沙在市郊营造了6.7万hm2的城市森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引进我国的泡桐树作为城市绿化树种,建成了长150km、宽115km的环城森林绿带;朝鲜的平壤和我国的香港城市森林面积已分别达到城市总面积的86%和40%。据全国绿化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表明,20我国城市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已达到28.15%和23.6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83m2。城市森林的这种发展形势无疑是非常积极的,但是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较多的。今后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城市森林,仍是需要政府部门和科学工作者共同关心和研究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志强,孙成权.全球变化研究十年新进展[J].学通报,,44 (5):464-477.
[2]聂道平,徐德应,王兵.全球碳循环与森林关系的研究――问题与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5:33-40.
[3]阎志平,秦素玲等.城市森林发展的战略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41.
[4]董文福,管东生.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森林研究[J ].生态经济,,8:45.
城市生态建设 篇10
摘要 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城市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一词最初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A·G·坦斯利于1935年首先提出,他根据前人和他本人对森林动态的研究,把物理学中的“系统”引入生态学,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任何生命系统及其环境都可以称之为生态系统,在空间边界上是模糊的,其空间范围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人们所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或地理条件等因素而确定,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生态综合体。
“城市生态”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于1925年提出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成为生态学的研究中心一样,城市生态系统也成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心和重点。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城市生态规划则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信息、经验,规划、调节和改造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城市现有的各种有利和不利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所进行的规划。包括界定问题、辨识组分及其关系、适宜度分
析、行为模拟、方案选择、可行性分析、运行跟踪及效果评审等步骤。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核心,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生态系统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了城市生态系统。在工业革命以后,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尽管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历史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城市生态系统却对整个人类生态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人类生态系统的主体。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合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具有很强的人工性。除了人这一主体之外,还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这种划分是一种广义生态系统观,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按照这种组成方式可以从整体上研究城市的生态机理,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在社会学中,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两部分。城市社会包括了城市居民和城市组织,城市空间则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集合。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重新分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生命系统,指城市人群和自然生物(包括野生动植物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动植物)。二是环境系统,包括次生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广域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就是一些自然要素和自然资源;人工环境又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广域环境是在更大的范围上来说的环境,包括城市周边的郊区环境以及整个区域环境。这种组成形式严格遵循了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关系。在城市中,自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人安排的,在人的干预下,城市生物种群单一,优势物种突出,群落结构简单,空间分布也受到人为的限制。
三、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规划
(一)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多元化、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城市生态规划坚持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有助于生态功能合理分区和创造新的生态工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在生态规划中,体现着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综合时间、空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城市生态规划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强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了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更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生态发展。
(二)城市生态规划需遵循的设计原则
1.社会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3.自然生态原则。城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4.复合生态原则。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以上这些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
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
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从生态规划内容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归根到底,城市生态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居民作为城市中的主体,在生态规划中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围绕主体——人来展开各种规划措施。城市生态规划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这种生态关系又集中体现在以土地为基础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断优化城市建设、利用保护城市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宗旨,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结语
大力提倡建设生态型城市,这既是顺应城市演变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一是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有利于高起点涉入世界绿色科技先进领域,提升城市的整体素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形象。
二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两大战略,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当然要贯彻实施好这一重大战略。
三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需要;城市作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同时也是各种矛盾的焦点。城市的发展往往引发人口拥挤、住房紧张、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矛盾的反映,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关系协调与和谐的生态型城市,可以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四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经济的日益增长,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将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生态休闲正在成为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城市生态规划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的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参考文献]
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 篇11
关键词:土地资源 生态安全 评价研究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21-02
1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概念界定
张虹波,刘黎明等人认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源于近年来兴起的“生态安全”研究。
高桂芹,韩美认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是特定研究区域内土地资源所处的生态环境,是在一种没有或少污染威胁的健康平衡、可持续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土地可长期保持足够的有效生产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而维持土地固有的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利用性能,维持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复合体长期协调发展。
董飞,宋戈认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是指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使土地资源生态状况能持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土地资源的利用同社会经济发展能保持相互协调的关系,土地资源处于一种不受生态环境的制约与威胁的健康平衡的安全状态。
综上所述,可认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主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复合人工生态安全系统,该系统为人类提供能够持续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状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是对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价值及其生态环境质量所进行的评价,其着重点在土地生态系统自身安全性及其为人类所提供生态服务的可持续性。
2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虽然研究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但学者们已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主要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侧重于构建指标体系和确定安全阈值。
一般国内学者研究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过程大致是:针对研究区土地资源的特点及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建立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有:(1)“三成分”指标体系——经济发展水平指标、社会生活水平指标、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王发曾,1991)(2)“五成分”指标体系——人口、能源与交通、自然环境、社会福利、经济发展。(3)牛文元的指标体系——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过程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1997)(4)“经济学”指标体系——“投入-产出”或“生产-消费-污染”指标体系。
构建指标体系后,初步探讨确定指标安全阈值,提出研究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状态处于哪个等级并进一步研究评价结果能否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生态环境状态,更要反映出对生态安全有潜在影响的重要因素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另外也要考虑生态安全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根据区域性、科学性、整体性、可度量性与可操作性等原则,结合层次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模型,同时考虑到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各评价因子的复杂关系和研究区域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水平以及国内相关成果,从土地生态安全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三方面建立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例如:高桂芹,韩美等人选取指标并用生态安全模型对研究区的生态安全值进行计算,探讨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的量化方法。张虹波,刘黎明等人基于PSR概念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安全阈值的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鉴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状态评价模型和趋势分析模型相结合的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动态评价方法。张婷婷,吴胜军等人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建立黄石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指标权重,对该市进行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肖笃宁,陈文波等人提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具有宏观性和针对性的特点,评价标准则具有相对性和发展性,并以干旱内流区为例,探讨了生态安全保障措施。
此外,学者们同样重视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平台研究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如:郭斌,任志远等人采用遥感影像确定模型中的自然组分数据,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得到了生态安全状态与土地利用格局间的内在联系。蒙吉军等人以GIS和SPSS软件为平台,通过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指标标准阈值的确定、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研究了鄂尔多斯市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刘建军,李春来等人基于土地质量评价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应用GIS技术对贵阳市区农业土地资源进行了综合质量评价。卢金发等人借助GIS技术编制完成了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图。
综上可见,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过程和方法不断的拓展,逐步深化。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借助计算机技术平台,使得研究的领域更宽泛、研究的结果更准确。
3 发展趋势展望
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是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和核心,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类似土地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等问题与日俱增。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与挑战。随着土地退化的不断加剧和土地持续利用管理理念的提出,土地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土地资源生态安全问题逐渐使人们担忧。
学者们在此期间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使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目前对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影响机理和实践等研究方面较少。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的影响机理与尺度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研究重点。此外,在评价方法上,会更深入、广泛地结合数学方法,并借助计算机技术平台,使得评价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參考文献:
[1] 张虹波,刘黎明,张军连,等.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及其动态评价[J].资源科学,2007(06).
[2] 高桂芹,韩美.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5).
[3] 李国智,杨子生.中国土地安全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2):5-12.
[4] 刘勇,刘友兆,许萍.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J].资源科学,2004,26(3):69-75.
[5] 张建新,邢旭东,刘小娥.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地质,2002,21(2):119-121.
[6] 罗贞礼.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系统聚类分析[J].湖南地质,2002,21(4):252-254.
[7] 张婷婷,吴胜军,杜耘,等.黄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安全评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0(2).
[8] 肖笃宁,陈文波,郭福良.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3):354-358.
[9] 郭斌,任志远.3S支持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J].测绘科学,2010,35(2).
[10] 蒙吉军,赵春红,刘明达.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1(04).
[11] 刘建军,李春来,邹永廖.GIS支持下的农业土地资源评价 研究——以贵阳市区为例矿物学报[J].矿物学报,2001(01).
[12] 卢金发,尤联元,陈浩,等.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生态安全评价与土地利用调整[J].资源科学,2004(3).
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 篇12
1 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是指像海绵一样, 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的城市,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理念从内涵上与国际上已经广泛应用的低影响开发技术 (LID) 极为相似, 是一种通过植被浅沟、下沉绿地、雨水花园、屋顶绿化、透水路面等技术实现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体系。海绵城市就是在城市中打造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突破过去“以排为主”的落后观念, 将建筑、道路、绿地、公园、广场、水体等城市基础设施纳入低影响开发系统, 通过渗透、阻滞、过滤、蓄积等技术, 把降水最大化地留在城市“海绵体”中, 减轻城市雨水管网排洪压力, 降低甚至消除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危害, 再将净化后的水资源缓慢释放, 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局面。
2 煤炭型资源城市棕地生态问题
煤炭型资源城市是以煤炭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煤炭的开采、加工和利用, 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 同时伴随煤炭工业发展产生大量棕地。棕地 (Brownfield Site) 最早是由1980年美国的《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界定:棕地是一些因为现实的或潜在的有害和危险物的污染而影响到它们的扩展、振兴和重新利用的不动产。棕地以开发过的工业用地居多, 可大可小, 规模不等, 重新开发和利用存在困难和障碍, 但按照城市规划政策或城市复兴目标有再开发的可能。在煤炭型资源城市中, 长期以来“掠夺式”的开采, 产生了大量棕地,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衰竭, 大量工业厂房闲置, 开采区塌陷沉降, 废弃物暴露, 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破坏,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挖掘地表、堆积渣土, 产生了大量的松散固体废弃物, 严重破坏了地表植被覆盖, 改变了地表径流和地表糙度, 大大降低了土壤抗蚀指数, 加剧了水土流失, 为周边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和环境污染。
2.2 地质环境问题严重
在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过程中, 地表植被被严重破坏, 原有地质结构被掏空形成巨大采空区, 经常引发大面积地表沉降、塌方、山体滑坡等地质环境灾害, 造成环境破坏和人员伤亡。
2.3 水资源污染严重
煤矿开采产生大量矿井水、洗煤水、煤矸石淋溶水等成分复杂的废水, 不仅污染地表水体, 损害水生生物, 而且渗入地下后, 污染地下水体和土壤, 造成难以挽回的危害。
2.4 大气污染严重
煤炭资源开采与利用过程产生的大量粉尘颗粒是造成PM2.5爆表的主要元凶, 煤炭燃烧产生含有SO2等的有害废气, 严重损害人体健康。
煤炭资源在开采、运输、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有害物质已经导致了城市资源的衰竭、退化和大气、水源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 上述问题严重破坏煤炭型资源城市的生态环境。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矿竭城衰引发的城市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同样突出, 煤炭型资源城市棕地生态的修复、改造和保护等问题迫在眉睫。
3 海绵城市理念下煤炭型资源城市棕地改造策略
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煤炭型资源城市棕地生态改造, 首先要改变以往“大拆大建”的城市建设理念。充分发掘煤炭型资源城市优势, 通过变废为宝, 运用低影响开发技术改造棕地生态和工业建筑, 把城市打造成“滞、蓄、渗、净、用、排”六位一体的“海绵体”。
3.1 变废为宝, 转变城市建设的观念
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煤炭型资源城市棕地生态改造, 首先要转变观念。煤炭型资源城市传统建设模式中, 硬化路面面积较大, 大量的雨水被当做废水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系统。以往“快速排除”的规划设计理念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的状况, 使本就严重缺水的城市雪上加霜, 而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则要求给城市赋予吸收、存储水资源的弹性, 让城市回归自然, 利用植被浅沟、雨水花园、下沉绿地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对径流雨水进行导流、过滤、阻滞、净化和存储, 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同时, 矿渣、煤矸石也是煤炭型资源城市可以变废为宝的巨大资源。矿渣、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煤矸石是采煤、洗煤过程排放的废弃物, 比煤坚硬, 含碳量低。大量煤矸石长期堆存, 侵占大量宝贵土地, 极易发生自燃, 污染土壤、大气、地下水, 对环境构成威胁。垃圾是错置的资源, 运用新技术, 合理利用矿渣和煤矸石, 可以助力海绵城市节点建设, 将煤矸石粉碎、分类, 富含碳部分可用于发电和供热, 剩下部分可用于生产矸石水泥、混凝土工程骨料、耐火砖等建筑材料。煤矸石燃烧形成的矿渣经过粉碎, 同时加入色素和少量混凝土进行高温压缩, 制成廉价环保的透水砖, 可大量用于城市地表硬化、城市绿地下凹式渗水沟铺设, 为城市打造可渗透路面, 激活城市道路、广场和绿地, 最大限度实现雨水在城区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让城市变成一个巨大的“海绵体”。
3.2 建设湿地公园, 扩大城市“海绵体”的规模
煤炭型资源城市存在大量开采沉降区和废弃矿坑, 因为有地质安全隐患和重金属污染, 其中很多地块不适宜通过地表土壤修复用作建筑用地和耕地, 但经过科学论证和景观规划设计后, 在采沉区和矿坑注入水体形成人工湿地, 同时对周边地块进行系统地修复和景观点缀, 既防止矿坑裸露的岩土污染大气, 又保持了水土, 并形成湿地公园。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大片湿地犹如一个巨大的“海绵体”, 有很好的生态涵养功能。在中国资源型城市的棕地改造实践中, 唐山南部采煤沉降区生态治理项目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河北省唐山市是中国煤炭工业的源头, 经过130年的开采后, 资源在带来福祉的同时带来了巨大困扰。紧邻市中心方圆29 km2的南部采煤沉降区垃圾成山, 污水横流, 严重制约城市发展。从1997年开始, 唐山市通过对垃圾山进行搬迁、清理, 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及无害化处理, 并防止垃圾渗液破坏河流水质。对煤矸石场与粉煤灰场进行植被修复、土壤改良, 使其满足种植景观植物需求, 搬走的大量粉煤灰和煤矸石还可用作建材生产原材料。排尽污水后在充分利用收集雨水的同时, 引入污水处理厂的中水, 以保证湿地水量充足。引入适宜本土生长的湿地植物, 增加了荷花、睡莲、芦苇等植物品种, 净化了水质, 为营造湿地生物多样性创造条件。2009年, 唐山南部采沉区彻底变为南湖城市中央公园, 并正式对外开放, 成为具有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和调节气候的城市海绵体, 实现了凤凰涅槃。
3.3 运用低影响开发技术, 提高现有“海绵体”的质量
首先, 在对煤炭型资源城市原有河流、湖泊等自然水系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 同时对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的“海绵体”通过生物、物理的手段进行生态修复, 恢复“海绵体”生态功能和水文特征。其次, 打造生物滞留设施、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屋顶绿化、透水铺砖等低影响开发设施, 对雨水进行过滤、积存, 补充城市地表水系和地下水, 削减地表雨水径流, 将雨水分散于海绵城市, 缓解涝情, 以削减径流峰值, 防止内涝。运用低影响开发技术, 对煤炭型资源城市棕地进行改造, 将闲置的工业建筑打造成“海绵节点”, 将道路打造成“海绵轴线”, 融入城市“海绵平面”, 最大限度的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和调节雨水, 兼顾生态、经济、景观设计三者统筹协调, 才能将棕地转变为生态良好、景观优美、社会效益高的城市“海绵体”。
4 结语
海绵城市理念是在长期城市建设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得出的, 可以有效防止城市内涝、干旱的发生, 并对改善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有重要意义。变废为宝, 因地制宜, 促进棕地生态恢复,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激活城市空间, 将废弃土地转化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积极要素, 助力城市海绵城市建设, 实现煤炭型资源城市由工业型城市向生态型海绵城市的嬗变。
参考文献
[1]王国荣.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J].山西建筑, 2014, 40 (36) :5-7.
[2]俞孔坚.“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J].规划研究, 2015 (6) :126-136.
[3]郝卫国.采煤沉陷区的嬗变——唐山南湖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刍议[J].新建筑, 2011 (3) :49-54.
[4]霍海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资源枯竭型村镇生态植入研究[J].煤炭工程, 2015 (7) :10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