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共6篇)
灾后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 篇1
都府发[2008]82号
都江堰市人民政府
关于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
为了加快我市农业灾后重建工作,努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建设进程,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等国家、省、市的相关灾后重建系列政策措施和意见精神,结合都江堰市农业产业化及现代农业发展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灾后投资农业重大项目优惠政策
(一)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企业积极参与农业恢复重建,投-1-
资农业产业化项目。支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租赁等多种方式进行资产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支持农民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以资源换资本,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产品、技术等要素入股,同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
(二)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在规划、环评许可的前提下,投资者可在初具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储藏项目。
(三)凡列入政府灾后重建农业规划的农业产业化项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可优先解决用地。因项目建设需要,地价可以参照工业项目用地最低标准,享受工业项目用地优惠扶持政策。
(四)对列入政府灾后重建农业规划的重大农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土地出让金采取先征后返,专款专用,用于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可“一事一议”,给予优惠扶持政策。
(五)采用规模化土地流转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的投资者,规模流转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经依法报批后,可按流转面积的5%配套建设直接用于种养业生产管理、服务的非永久性固定建筑物,其占地不视为建设用地,免收相关费用。在规划、国土、环评许可的情况下,如需占用集体建设用地修建永久性固定建筑物的,可按项目区内集体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原则,按-2-
相关程序申请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同时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要求,对流转规模面积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行产权流转,市国土部门为投资者颁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市房管部门对房屋所有权进行确权颁证。
二、灾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恢复重建优惠政策
(一)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投资和扩大生产规模,对龙头企业实施的列入政府灾后重建农业规划的项目采取项目业主自筹50%,政府协调金融机构帮助解决其余建设资金的方式,对建设贷款资金采取贴息补贴,实行贴息3年。对我市重点龙头企业在金融机构的贷款,地震后产生的利息由政府补贴50%,贴息1年。
(二)对已恢复生产的都江堰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属自备水源的免收水资源费。
(三)全面享受国家、省、市制定的灾后重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1、对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鼓励类农业项目的企业,经批准,可在2010年以前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经批准,可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3、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税的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3-
下的,可一次或分次计入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4、对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企业,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
5、国有农口企事业单位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林产品粗加工取得的收益,暂免征企业所得税。
6、被都江堰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新办农产品加工项目和高科技农产品加工项目的企业,在2011年前缴纳的各种税收,由市财政按地方所得全额返还给纳税企业,用于企业发展。
(四)加大灾后我市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对在国内外主要媒体上连续进行农产品品牌广告宣传报道的企业,年广告费用在50万元以上的,可按广告费用的20%给予补贴,单户企业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对新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予以每个产品一次性奖励25万元;对新获“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予以每个产品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新获“四川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的企业,予以每个产品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获得“成都市著名商标”的企业予以一次性奖励5万元;对成功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的企业,分别予以每个产品一次性奖励3、4、5万元。
(五)鼓励灾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迁入工业集中发展区,迁入企业享受本意见第一条第三、四款的优惠政策。
三、灾后发展规模化产业基地的优惠政策
(一)建立灾后发展规模化产业基地激励机制。鼓励各类社会资本、企业采取土地流转形式,自建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对在我市投资新建符合政府灾后重建农业规划的优势产业基地进行奖励,规模在500亩以上的,经市财政局、农发局和有关乡镇验收后可按每亩100元进行奖励。
(二)鼓励土地流转。流转规模在100亩(含100亩)至1000亩,年租金在600斤大米/亩以上,且流转期满三年的,财政予以一次性奖励,其中100亩至500(不含500亩)的,每亩奖励50元;500亩至1000(不含1000亩), 每亩奖励80元。流转规模在1000亩(含1000亩)以上的由成都市按统一政策奖励,其中1000亩至2000亩(不含2000亩)的,每亩奖励100元;2000亩至3000亩(不含3000亩)的,每亩奖励150元;3000亩以上的,每亩奖励200元。
(三)对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加工项目所在区域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对粮食产业采取由政府补贴种子、化肥、农药等,连续补贴3年。
四、基础设施投入奖励政策
(一)对投资农业、林业产业化标准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业主,流转土地规模在100-500亩的按其基础设施投资成本的10%实施补贴,流转土地规模在500-1000亩的按其基础设施投资成本的15%实施补贴,流转土地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按其基础设施投资成本的-5-
20%实施补贴。
(二)农业规模经营园区外的基础设施,由市、乡镇按照有关规划,根据业主生产经营需求优先进行配套建设。
(三)对业主投资兴建农业生产基地和试验示范基地,免收道路的接口费及水资源费。
五、其它
(一)对特别重大的项目,可采取专题审定的方式予以确定鼓励和支持政策。
(二)本意见实施期间,国家、省、市有关的优惠政策出台按国家、省、市的规定执行。
二○○八年八月十二日
主题词:农业灾后重建扶持政策△意见
都江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8年8月12日印 校对:唐庆(共印240份)-6-
灾后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 篇2
摘要: 非公有制经济在改革开放后通过20多年的实践,促进了国民经济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用较好业绩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党的十六大进一步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写进了宪法。2004年国务院召开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财政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宪法的要求,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主题词: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共产党的党的十六大以后,迎来了更大更快的发展机遇,我区的非公有制经济突破了传统的商业、餐饮和服务等行业,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已延伸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外经外贸、旅游、教育、科技、社区服务、信息等各条战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极具潜力、最有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13年前,全区私营企业仅有5户,如今,已初步形成了像新世纪、太极集团等100多户较大型的商场和企业集团,有千万元以上资产的私企大户有80多户,有科技和外资外型企业30多户,有私立中学5所。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呈现出一派生机繁荣的景象。从工农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状况,更能看到非公有制经济对市场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首先,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2003年,工农区实现增加值1,000,002万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94.1%。其主体作用明显体现。其次,拓宽了就业渠道。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累计安置就业和再就业86347人,有效的缓解了就业压力。第三,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个体私营经济部份分布在零售、餐饮和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点多面广,经营灵活,服务多样化和个性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第四,增加了群众和区级财政收入。个体、私营经营者通过经营活动增加了收入。区级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区级财政收入上已占85%以上。第五,促进了市场竞争和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总而言之,非公有制经济活跃了社会主义市场,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此,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不断的发展。
二、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几个问题
当前,我们的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在加快职能的转变,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不容忽视的是,我们在开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也可以说是,存在着一些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问题。比如,由于我们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将在社会生产,人民生活中起到巨大的作用等方面,认识上还不够到位,因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视、支持和帮扶等方面也就存在着一些不到位的现象。甚至有些部门有些干部对“非公有制经济业户与国有企业要同等对待”的原则持有疑虑。在这里我要用一个简单的道理问一句,既然非公有制经济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们财政收入85%以上的来源,那么,我们的工作方向,我们的工作重点,以及我们的服务,为什么不能把他们与国企同等对待呢?
再从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来看,非公有制经济业主大多都能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合法经营,在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财政税收,满足社会需求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可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或个别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是有的非公有制经济业主,对党的方针政策还存有疑虑,缺少开拓精神。二是缺少竞争意识,胸无大志。本来企业再发展的后劲就不足,但却还存在着小富即安的心理,不想再发展。三是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没有热情,有时找到他们也不是太积极的参与。四是个别业主认为,只要我纳税了,不管是政府还是别的什么部门,就谁也管不着了,参政议政意识淡薄等等。
三、对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几点建议
非公有制经济能够健康发展,需要我们给予鼓励、支持和引导。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研究制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有关法规,有针对性地解决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要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帮助和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三是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业户做强做大。拓宽个体私营企业经营领域,鼓励他们向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
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展。支持他们参与老工业基地改造,参与资源的深加工、旅游、外贸、社区服务和中介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鼓励他们参与国企改革,要给他们以宽松优惠的扶持政策,依法保护参与国企改革者的积极性。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注重发展工业、生产加工型、科技型、外向型企业。比如煤炭、木业、粮食、建材等生产企业,向产品深加工和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选择一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佳、纳税额度大、带动能力强的私营企业重点扶持。四是支持快速发展、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社会环境。要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大发展的政策环境,在注册登记上放宽条件,在金融信贷上要与国企同样待遇,在土地、水电等资源使用上,也要给同国企一样的优惠政策。要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营造法制环境,确保个体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要严厉打击无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经营活动。要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业户营造社会服务环境,简化办事手续,实行一条龙一站式服务,主动为从业人员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帮助他们进行企业论证和培训,引进人才等服务。五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永葆旺盛的发展活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具备条件的企业要帮助他们建立党、团和工会组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开展创建“文明单位”的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提高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自觉性。继续评选树立表彰“光彩之星”,对于那些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要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使他们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轻松愉快踏实拼搏。
总之,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也非增加,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宪法的要求,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当前,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们要把《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落到实处,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36条”),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一是加快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规定。凡是不符合宪法及其相关法律(包括刚通过的物权法和企业所得税法等)中有关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规定的法律法规,凡是不符合“36条”的政策及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政策,都应抓紧进行清理和修改。清理的重点是现行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文件在市场准入、财税金融、社会服务、权益保护和政府监管等方面与“36条”不一致的规定。二是认真检查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凡未制定“36条”配套实施政策的,都应及时制定;正在制定的,应加快步伐,尽早完成;凡已经制定了的,应对实际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推动政策措施执行到位。三是切实解决行业准入问题。加快制定和完善行业准入配套政策,切实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进一步打破行政垄断和基于行政的经济垄断,推进行业准入政策与管理的公开化、公平化、程序化、规范化。包括鼓励非公有制经济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积极促进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支持非公有资本积极参与城镇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与运营,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金融服务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领域等。
第二,进一步完善信贷、税收、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政策,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一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创新。今年中央出台实施的《关于全面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若干意见》,将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条件。要继续通过税收支持、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以及改进信贷奖惩办法等方式,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提高对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鼓励和引导各类银行把中小企业作为重要服务对象,在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工具和技术、金融监管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二是拓宽非公
有制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在完善现有中小企业板块基础上,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体系和辅导机制,适时启动创业板市场;整合和规范现有产权交易市场,为非公有制企业股权转让提供服务;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境外上市工作;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探索债权融资方式等。三是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加快研究建立全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四是完善有关税收扶持政策,合理税负水平。今年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各类企业的税收制度,将在总体上明显降低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负,为非公有制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推动力。同时,还要继续改革和完善税收体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平等竞争。特别是要研究解决非公有制企业投资者的双重纳税问题。五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要加快建立面向非公有制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推广等专业化服务。引导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开展与大企业的协作配套,推进企业生产和工艺专业化,实现企业技术、产品升级。第三,大力促进行政执法公正,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当前,在一些领域和地区,既存在执法不严问题,也存在执法不公问题。今年出台的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各类财产包括私营企业和个人财产的最基本法律《物权法》,将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恒产”进而为企业家经营的“恒心”奠定最重要的法律基础,将十分有利于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应以此为契机,清晰界定各类产权,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抓紧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清理、修改和配套完善。同时,加快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机制的步伐,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与司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为各类企业提供公平的法治环境,切实维护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平等发展的权利,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正当产权权益的犯罪活动。
灾后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 篇3
龙政综〔2009〕35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中央、省、市属各企事业单位: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改制上市的若干意见》已经市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九月二十三日
龙岩市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企业改制上市的若干意见
为切实加快我市企业改制上市步伐,推动更多的企业改制上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为我市经济建设服务,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
(一)建立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
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三项条件
1、企业与保荐机构正式签订上市服务协议。
2、企业生产经营主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好、发展前景好,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登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运作规范。
3、企业净资产2000万元以上,上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净利润超过500万元的;或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福建名牌产品”、“福建著名商标”、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企业(行业)技术中心等称号之一的。
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申报程序:企业自愿申报,经所在县(市、区)、龙岩经济开发区上市办推荐,市上市办(设在市发改委)审核,并报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后,确定为龙岩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列入龙岩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实行滚动管理,一年调整一次。
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应定期向市上市办报告企业上市进展情况,财务年报同时抄送市上市办。
(二)做好上市协调服务
1、各职能部门要主动服务,及时办理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在改制上市过程中的相关审批事项,各审批事项的办理,要满足企业上市进度要求。市上市办、效能办要做好协调和跟踪服务工作。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及时为符合国家要求的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出具劳动守法证明、社会保险证明,环保部门要及时为通过环境保护核查的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出具环保守法证明,工商、税务要及时为符合国家要求的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出具守法经营和依法纳税证明。
3、财政、税务部门要积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及时兑现优惠政策。
(三)健全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机制
市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每半年1次)召开例会,通报资本市场新制度、新变化,通报企业上市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根据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申请,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实行“一企一议”形式,研究解决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会议决定,及时给予办理,市效能办、上市办负责跟踪落实。
(四)加强宣传与培训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企业上市培训,不定期的举办企业改制上市培训班或研讨会和定期(每半年1次)的组织报告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辅导和讲座,加强资本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境内外上市规则、企业上市融资等基本知识培训,使更多的企业股东、公司高管和相关人员了解证券知识,增强企业上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为企业上市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鼓励战略投资者(券商)、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参股我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
(一)在我市注册设立创业投资企业,注册资本(实缴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在其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后,按纳税隶属关系由政府给予10万元资金奖励。
(二)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我市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24个月)以上,凡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创业投资企业所得税优惠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7号)第二条第(一)至第(四)项规定的,可以按照其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结转抵扣。
(三)战略投资者(券商)或创业投资企业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我市重点上市后备企业1家达到3000万元以上,并将其辅导上市,且上市公司募集资金70%以上投资本市内的(以中国证监会或境外证券监管机关核准的招投说明书为依据),按照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总额的1‰奖励给战略投资者(券商)或创业投资企业,最高限额为100万元。奖励资金由市政府和上市公司募投资金主要投资地政府各负担50%,纳税隶属市级的上市公司且募投资金主要投资市本级的,由市政府给予全额奖励。
三、加大对企业改制上市的政策扶持
(一)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与保荐机构正式签订上市服务协议并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后,按纳税隶属关系由政府给予30万元资金奖励。奖励资金由市政府和企业注册所在地的县(市、区)
或开发区各负担50%,纳税隶属市级的企业由市政府给予全额奖励。
(二)企业上市申请材料经中国证监会或境外证券监管机关受理,在取得中国证监会或境外证券监管机关受理函后,按纳税隶属关系由政府给予100万元资金奖励。奖励资金由市政府和企业注册所在地的县(市、区)或开发区各负担50%,纳税隶属市级的企业由市政府给予全额奖励。
(三)企业首次发行上市,且募集资金70%以上投资本市内的(以中国证监会或境外证券监管机关核准的招投说明书为依据),按照募集资金总额的1.5‰进行奖励,最高限额为300万元。奖励资金由市政府和募投资金主要投资地政府各负担50%,纳税隶属市级的企业且募投资金主要投资市本级的,由市政府给予全额奖励。
(四)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因审计调帐、资产评估增值而补缴的税款(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按规定征收,其中市及县(市、区)留成部分,按预算级次,各级财政以项目补助形式全额奖励给企业。
(五)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因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股本而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按规定征收,其中市及县(市、区)留成部分,按预算级次,各级财政全额奖励给个人。
(六)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法人企业需要通过股份制改造或重组上市,并入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资产在调整股权、划转资产时未发生实际控制人变更的,对因增加的税费按规定征收,其中市及县(市、区)留成部分,按预算级次,各级财政以项目补助的形式全额奖励给企业。
(七)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改制涉及土地使用证、房产证、车船使用证等过户时,企业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化的,按非交易过户处理,直接办理变更手续。因历史原因未办理产权证且无争议的,依法补办相关手续和补齐权证并列入企业资产,收费项目一律按最低收费标准收取。
(八)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改制时,历年享受国家和地方优惠政策(减免税、财政贴息贷款等)形成的“国家扶持资金”,经财政、国资部门审核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归企业所有;在企业权益转增资本金过程中涉及的所得税按规定缴纳,其中市及县(市、区)留成部分,按预算级次,各级财政以项目补助的形式全额奖励给企业。
(九)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在上市过程中,原行政划拨土地(仅限工业用地)符合规划需依法补办出让或租赁的,在不改变用地性质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申请给予办理土地出让或租赁手续,土地出让金按规定缴纳,其中地方留成部分,受益财政当年以项目补助形式按50%奖励给企业,实现上市当年再奖励50%;若以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租金按最低标准收取,上市前三年内的租金以项目补助形式全额奖励给企业;对其补缴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全额给予补助,免收土地管理费。上市企业募集资金用于投资本市项目的,优先保证供地,对其缴交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全额给予补助,免收土地管理费。
(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改制后承续原企业拥有的特许经营权、资质、许可证、商标、用水权、用电权及其他无形资产无偿给予过户,涉及国有资产的,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办理。
(十一)重点上市后备企业与保荐机构签订上市服务协议当年至企业上市之年(最长不超过3年),以上实缴企业所得税为基数,新增部分的市及县(市、区)留成部分,按预算级次,各级财政以项目补助形式全额奖励给企业。
(十二)企业上市后将其70%以上的募集资金在本市投资的(以中国证监会或境外证券监管机关核准的招投说明书为依据),自本市投资计划开始实施之日起3年内,以上市前一的实缴企业所得税为基数,新增部分的市及县(市、区)留成部分,按预算级次,各级财政以项目补助形式给予企业50%的奖励。
(十三)重点上市后备企业自建自用的生产性建设项目,从与上市保荐机构签署保荐协议之日起3年内(不足3年上市的,至上市日止),免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十四)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投资高新技术项目或进行技术改造,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优先推荐享受国家及省、市贷款贴息、高新技术产业资金、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等各类政策性扶持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
(十五)对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先安排贷款,信用担保机构及创业投资机构优先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十六)企业在申报上市过程中按税法规定实际发生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十七)鼓励企业“买壳”、“借壳”上市,我市企业在异地“买壳”、“借壳”上市,并将上市公司注册地迁回龙岩的,视同改制上市,享受同等政策。
(十八)本市内注册的公司直接申请境外上市或企业通过到境外注册公司并在境外上市(即以红筹方式间接上市),且募集资金在1亿元以上(含1亿元)人民币,可参照享受本意见有关的扶持政策。
(十九)企业享受上述优惠政策的条件:上市后募集资金的70%以上投资本市内,且上市后五年之内不得迁址本市外。对因自身原因停止改制上市和迁址本市外,立即停止执行优惠政策,已享受优惠政策所获得的利益必须退还。对于以欺诈、蒙骗等手段获取支持的,除全额追回已享受优惠政策所获得的利益外,取消该企业3年内申请财政支持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附则
(一)相关扶持政策的兑现。企业向财政部门领取奖励资金申报表,并经财政部门审核确认(奖励金额)后,由企业连同书面申请,报上市办审核(适用条款),由上市办报请同级政府审批,财政部门办理兑现。
(二)后续监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完成后,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由审计部门进行专项审计;上市公司上市后五年之内不得迁址本市外及创业投资公司三年内不得撤回资本注销公司由工商部门负责监督;财政部门按
审计结论和工商部门的监督情况给予考核,对不符合奖励条件的,由财政部门负责将其获得的利益收回。
(三)本《意见》只适用于新上市企业。在本《意见》生效之前已按龙政综[2007]355号文件规定兑现相关扶持政策的,不再享受本《意见》规定的相关补助。
(四)本《意见》由市发改委负责解释。
灾后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 篇4
见
人社部规〔201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发挥事业单位在科技创新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示范引导作用,激发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简称“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科技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热情,促进人才在事业单位和企业间合理流动,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现就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 事业单位选派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是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源头支持。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期间,与原单位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培训、考核、奖励等方面权利。合作期满,应返回原单位,事业单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业绩突出人员在岗位竞聘时予以倾斜;所从事工作确未结束的,三方协商一致可以续签协议。专业技术人员与企业协商一致,自愿流动到企业工作的,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
事业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与专业技术人员变更聘用合同,约定岗位职责和考核、工资待遇等管理办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企业应当约定工作期限、报酬、奖励等权利义务,以及依据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形成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品种以及成果转让、开发收益等进行权益分配等内容。
二、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 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与本单位业务领域相近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或者利用与本人从事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在职创办企业,是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合理利用时间,挖掘创新潜力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兼职单位的工作业绩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取得的成绩可以作为其职称评审、岗位竞聘、考核等的重要依据。专业技术人员自愿流动到兼职单位工作,或者在职创办企业期间提出解除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应当及时与其解除聘用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或者在职创办企业,应该同时保证履行本单位岗位职责、完成本职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经单位同意;单位应当将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和在职创办企业情况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事业单位应当与专业技术人员约定兼职期限、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事项。创业项目涉及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企业可以订立协议,明确权益分配等内容。
三、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新创业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者到企业开展创新工作(简称离岗创业),是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人才流动性,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举措,有助于科技创新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期间依法继续在原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工资、医疗等待遇,由各地各部门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结合实际确定,达到国家规定退休条件的,应当及时办理退休手续。创业企业或所工作企业应当依法为离岗创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离岗创业人员发生工伤的,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离岗创业期间非因工死亡的,执行人事关系所在事业单位抚恤金和丧葬费规定。离岗创业人员离岗创业期间执行原单位职称评审、培训、考核、奖励等管理制度。离岗创业期间取得的业绩、成果等,可以作为其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创业业绩突出,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档次的,不占原单位考核优秀比例。离岗创业期间违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相关规定的,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处理。
事业单位对离岗创业人员离岗创业期间空出的岗位,确因工作需要,经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同意,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用于聘用急需人才。离岗创业人员返回的,如无相应岗位空缺,可暂时突破岗位总量聘用,并逐步消化。离岗创业人员离岗创业期间,本人提出与原单位解除聘用合同的,原单位应当依法解除聘用合同;本人提出提前返回的,可以提前返回原单位。离岗创业期满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返回的,原单位应当与其解除聘用合同,终止人事关系,办理相关手续。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须提出书面申请,经单位同意,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对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按规定享受国家创业有关扶持政策。事业单位与离岗创业人员应当订立离岗协议,约定离岗事项、离岗期限、基本待遇、保密、成果归属等内容,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同时相应变更聘用合同。离岗创业项目涉及原单位知识产权、科研成果的,事业单位、离岗创业人员、相关企业可以订立协议,明确收益分配等内容。
四、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设置创新型岗位 在事业单位设置创新型岗位,是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加快推动科技创新。
事业单位可根据创新工作需要设置开展科技项目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岗位(简称“创新岗位”),并按规定调整岗位设置方案。通过调整岗位设置难以满足创新工作需求的,可按规定申请设置特设岗位,不受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限制。创新岗位人选可以通过内部竞聘上岗或者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产生,任职条件要求具有与履行岗位职责相符的科技研发、科技创新、科技成果推广能力和水平。事业单位根据创新工作实际,可探索在创新岗位实行灵活、弹性的工作时间,便于工作人员合理安排利用时间开展创新工作。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应当向在创新岗位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创新岗位工作人员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取得的技术项目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科研社会服务成果,应当作为职称评审、项目申报、岗位竞聘、考核、奖励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应当与创新岗位工作人员订立或者变更聘用合同,聘用合同内容应当符合创新工作实际,明确合同期限、岗位职责要求、岗位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合同变更、终止和解除的条件、违反合同的责任等条款,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约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条款。事业单位可以设立流动岗位,吸引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海外高水平创新人才兼职。事业单位设置流动岗位,可按规定申请调整工资总额,用于发放流动岗位人员工作报酬。流动岗位人员通过公开招聘、人才项目引进等方式被事业单位正式聘用的,其在流动岗位工作业绩可以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和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事业单位应当与流动岗位人员订立协议,明确工作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要求、工作条件、工作报酬、保密、成果归属等内容。
五、组织实施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树立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到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细化相关政策,研究具体措施,做到真正切实管用;要加强组织实施,指导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落实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要搞好跟踪服务,切实解决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中的实际困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投身创新发展实践提供人事政策保障。同时,要通过完善聘用合同管理、强化考核等办法,加强规范管理;指导事业单位按规定定期将离岗创业人员情况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并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要及时研究解决政策实施过程中碰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问题及时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报告。
灾后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 篇5
中农大学字〔2010〕2号
关于印发《中国农业大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校属各有关单位:
为鼓励毕业生到艰苦地方和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的精神,结合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学校制定了《中国农业大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办法》(试行),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国农业大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办法(试行)
二○一○年六月十日
主题词:毕业生 就业 政策 通知
中国农业大学党政办公室 2010年6月10日印发
县级单位就业的,奖励3000元。
8.毕业生到北京市密云县、延庆县、房山区、怀柔区、顺义区、平谷区、通州区、大兴区、昌平区和门头沟区,上海市崇明县,天津市静海县、宁河县和蓟县就业的,奖励1000元。
9.毕业生应征入伍的,奖励5000元,符合条件的可以同时申请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二、西部地区范围
西部地区包括西藏、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三、基层单位范围
基层单位指县以下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乡(镇)政府机关、农村中小学、国有农(牧、林)场、农业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乡镇文化站等。以及工作现场地处县以下的气象、地震、地质、水电施工、煤炭、石油、航海、核工业等中央单位艰苦行业生产第一线。
四、奖励申请
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主动向学校提出申请。基层选调生等需当地组织或人事部门进行二次定岗的,可以在工作岗位确定后申请,截止时间为当年10月31日。
五、符合本办法奖励条件的定向生和委培生只给予精神奖励,不进行物质奖励。
六、本办法由就业指导中心负责解释。
灾后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 篇6
中国政府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
中国政府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鼓励海外留学人员以不同方式报效祖国,主要采取了六种措施:
第一,不断完善和创新留学工作管理机制和选派机制,有针对性的选派国家急需的人才以及战略需要的人才,使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进入到国外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学习、研究和工作。
第二,确定了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重点支持的几大领域,包括通信和信息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生命科学和人口健康、能源与环境等,加大派出非通用语种进修人才和高级翻译人才的力度,为中国外交事业以及外贸各方面的事业提供人才支撑。
第三,针对西部地区历年选派出国留学人员少的情况,使派出人员既适应西部的需求,又有利于学成以后回归到西部,成为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第四,设立“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物质计划”、“入学者出国研修项目”以及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对高校人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五,积极创新国家出国留学的机制,通过建立多种资助模式,如提供与国内外机构联合资助,形成多渠道筹措留学资金的格局,设立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
【灾后鼓励和支持现代农业】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