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泗洲村平安村建设工作总结

2024-05-16

王泗洲村平安村建设工作总结(共2篇)

王泗洲村平安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1

2009年王泗洲村平安村建设工作总结

王泗洲村地处新昌县城东部。全村总户数360多户,总人口1000多人,在羽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工作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责任书,落实各级有关“平安建设”活动的一系列实施意见,积极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2009年“平安村居”建设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我村能自觉地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做到统筹规划、统筹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切实把建设“平安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一是建立了以“综治例会”为形式的综治、“平安创建”工作汇报、研究制度。综治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度召开综治例会一次,主要是通报当月的本村社会治安情况;研究解决落实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动员部署下一阶段的综治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综治领导机构。按照上级综治部门的统一要求,我村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了分管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村委委员。

三是落实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坚持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一岗双责”共同抓,形成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的工作机制。

二、宣传教育,强化意识

按照党工委、办事处《关于开展建设“平安羽林”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时召开了平安创建动员大会,研究制定建设平安村的实施方案和宣传计划。并充分利用标语、横幅标语、广播等宣传工具,在辖区范围内,掀起了综治宣传月、“平安建设”活动高潮;我村在综治平安宣传月活动开展中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活动、有总结。认真搞好“五五”普法工作,建立了村民法制学校,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普法领导小组,制定的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开展了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公民守法教育、依法治村等为内容的普法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

三、强化措施,落实防范

1、积极开展“无毒村”、“无邪教村”创建活动,坚持每季度召开本村治安形势分析会议一次,每月坚持开展以治安防范、法制教育、卫生清理等为内容的创建活动,使综治、平安建设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2、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认真落实排查调处责任领导,坚持每个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

3、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今年没有发生民房火灾、爆炸事故等,在节日期间,村两委人员坚持轮流值班,以全面加强本村节日安全保卫工作。

四、加强治安建设,营造平安环境

1、常规巡逻和重点时间段巡逻相结合。针对我村的实际情况,我村的治安巡逻队制定了常规巡逻和重点时间段巡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在日常的巡逻中突出重点,任务明确。治安巡逻队在上下班时间更是加强巡逻,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巡逻,充分发挥了巡逻队员在发现犯罪、打击犯罪、预防犯罪诸多方面的作用,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强社会控制面,打击现行,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开拓一方“群众满意”的净土。

2、协助民警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我村的巡逻队积极配合派出所抓好经常性破案和打击工作,配合开展打击和遏制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净化了全村的社会治安环境,确保了社会的安定。

3、服从领导调度,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除了做好巡逻、外来人员日常管理等常规工作,我村的治安巡逻队还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做好防汛、救火、群众纠纷调节等工作。今年来,全村无发生重大刑事和治安案件,无发生群众性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明显提高。他们积极负责,热心实干的态度也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多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综治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尤其是平安创建这项工作,经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已全面完成平安村创建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村将继续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工委、办事处的工作中心,深入推进“平安羽林”建设,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夺取更大的成效。

王泗洲村党支部 王泗洲村村委会 2009年12月25日

工农兵村平安村创建经验材料 篇2

—— 萝北县团结镇工农兵村创建平安村工作经验材料

萝北县团结镇工农兵村是全省第一批新农村试点村。村距镇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县城16公里,位于萝北县城南部,通乡水泥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总户数424户,1,413人,耕地面积1460公顷,大中型机械780台套,其中水田种植面积1000公顷,占耕地面积总面积的68%,并全部实现旱育稀植,是鹤岗市命名的水稻专业村。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060元,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2%,程控电话入户率73%,60%以上农户用上了手机,有30户村民还购置了电脑,联上了互连网。2002年村党支部被省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支部,2003年被评为省级“农村经济发展百强村”、2004年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村”称号、2006年又被命名为市级“五个好”党支部称号、2007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村标兵。

几年来,我村按照镇党委、政府关于创建“平安村”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方法,全力打造创建“平安村”的软硬环境,抓好维稳创安工作,落实各项措施,形成了领导重视、群策群力、群防群控抓平安创建的新格局,为社会稳定夯实了基础,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的粗浅的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平安村建设机制上下功夫 为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我们坚持从强化组织领导入

创建领导小组充分利用广播录音、党员群众的电化教育活动、村文化教员开展的文艺活动等进行宣讲,村里还每年邀请一次县、镇两级综治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村里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有针对性地进行平安创建教育,同时,将每年五月份“平安萝北”宣传月活动做为工作的一个契机,大张旗鼓的宣讲维稳创安的重要性。宣传中注重内容联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如:宣传信访条例,防止群众聚众越级上访;宣传邪教危害,提高群众识别迷信、伪科学和邪教的能力;宣传交通生产等安全法规和常识,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宣传文明向上、移风易俗的生活方式,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身方式推广到村民生活中去,真正做到了广播常鸣,群众常听;二是常走:利用党员和村两委包街包户为载体。每名党员干部联系10户群众,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采取“进家入户、面对面”的方式,到群众家中不定期的发放维稳创安各类宣传材料,材料的入户率达到了100%。通过经常性入户走访,既宣传了政策法规、生活常识和灾害防范的知识,又让村民理解了维稳创安的重要意义,同时走户又掌握了村民的思想动态和处于萌芽中的矛盾,增强了维稳创安工作的主动性。三是常贴:村里交通要道、公开栏、文化广场等场所是村里经常悬挂标语,张贴宣传画的重要场所,通过张贴图文并茂生动鲜活以案例为主的宣传品,让村民了解治安违法犯罪的种种行为,通过交通生产安全常识和交通事故案件的张贴,让村民避免发生交通和生产安全事故,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仅2009年村里就张贴宣传画45张,悬挂横幅4幅,张贴标语60余条;通过营造良

众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教育群众从一言一行做起,从一点一滴改起,增强文明意识,养成文明习惯。五是成立消防小分队,加强演练,提高村民防范意识。我们在消防事故较多的春冬季强化锻炼队伍,举行多次防火演练,使小分队成员明确分工职责,熟练操作消防泵和灭火器材,同时在春季4级以上风天,明令严禁烧荒,悬挂防火旗禁止生火,提高村民的防火意识,防患于未然,防止火灾事故发生;六是发挥民兵组织作用,成立治安巡逻队,全面消除治安防范上的“漏洞”。以民兵为骨干的治安巡逻队在春季防火,秋季防盗工作中,实行定期夜间巡逻制度,有效的防范了偷盗及火灾事故发生。

四、平安创建工作成效显著

平安创建工作是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没有平安村创建,人们也不可能一心一意从事生产发展经济,新农村建设三年来,工农兵村紧紧围绕“二十字”目标,坚持了产业强村、文明兴村、和谐稳村、民主管村和平安建村的新农村发展思路,大力加强村屯综合实力建设:各项建设取得了新的飞跃。一是经济发展多措并举。立足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了水稻经济,水田基本实现电气化,建成了70栋水稻标准化集中育苗小区,成立了水稻和农机合作社,兴办了大米加工厂,注册了商标,同时,兴建了工农兵兵塑料袋编织厂,改造了生猪养殖小区,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兴建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广场,广场建有照明灯、健身器材、排球场、羽毛球场;另建成了600平米两层楼结构的综合文化活动室,内部拥有1

【王泗洲村平安村建设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黄潭洲村党员服务中心工作职责07-17

上一篇:演 讲 稿.doc(罗镇长竞职)下一篇:水世界700字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