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精选11篇)
高中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1
作为一篇教育方面的书,刘墉的《世说新语》实在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书籍,确实文如标题“新语”。他用最朴实生动,形象有趣的语言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小事件,小故事,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高中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欢迎查阅。
高中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1
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而《世说新语》则是这个宝库中一颗灿烂美丽的明珠。
《世说新语》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前几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到三十页,其中的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当即表示为难,王朗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想抛弃那个人。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社会上从此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的德行优劣。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看上去似乎品德不好,但尽管王朗答应了那个人的请求,但当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却想抛弃协助的那个人,所以,华歆的品德是远在王朗之上的。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像王朗一样的错误呢?以这个故事为例,在开始时如果华歆和王朗在开始时没有携带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可能会有生存的希望。可要是华歆和王朗在中途抛弃了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就没有一点生存下来的希望了。
生活中的事往往也是这样。如果我们答应了别人某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如果你拒绝他,他可能会受到损失。但要是你在中途忽然停止,呢么他的损失会更大。
当然,我们在生活中要尽量帮助别人。但如果的确无法帮忙,我们也要当即拒绝,荣国答应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高中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2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
全书原八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后世之人对次书评价颇高,因其历史意义独特,文笔极佳,不仅是一本笔记小说,还是
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单、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纵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世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几个典型的故事,第一个小故事,讲述的是顾悦和简文帝。顾悦和简文帝同岁,但顾悦头发早已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你的头发比我先白了呢?”顾悦回答说:“蒲柳的资质,临近秋天就凋零了,松柏的资质经过秋霜反而更加茂盛。”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人的资质是有差异的,由此也导致了人生的许多不同;第二个小故事,讲述的是身在庐山的远公,虽然年老,但仍然不停地给弟子们讲论佛经,他时常告诫弟子,说:“我如黄昏时的落日余辉,自然不会照得久远了,只愿你们像早晨的阳光,越来越明亮!”这生动形象的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刻在了弟子们的头脑中。晋文帝的一个玩笑,一个调侃,却引出了顾悦如此富有哲理的回答:资质禀赋的不同应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远公用桑榆之光来比喻自己,用朝阳之辉来比喻年轻的弟子,告诫我们学习是一刻也不该放松的。在书中,作者以其独特的叙述道理的手法,为我们生动形象地展开了一副知识的画卷,又善用比喻,能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深奥的道理说到透彻,又恰到好处;能把人们熟知的平凡事说得不平凡,说得有趣。
读罢《世说新语》,遂感觉到了古人的种种精神品质,处事原则,更令我对魏晋古风瞻仰不已,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
高中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3
阮光禄是当时的名士,辞官后隐居剡县;为人很慷慨——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因为是葬母的事情而不好意思借车,阮光禄听说之后便焚车以自省;今天我们看来此举未免有些做作,那是我们的修养还未达到阮光禄的境界。一个贤人从来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唯有不断完善,才能在人格上继续前进。一辆车就是品德上的一个污点,不但要烧掉车,还要去自省,去改掉身上的不足。
《世说新语》是汉末人物品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它的不少故事是取材于魏晋时期作品《语林》、《郭子》、《名士传》等书的。看了《世说新语》就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逸事笔记的内容和形式了。也可以说它是一部魏晋风流故事集,从而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按冯友兰的一句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当然这种人格美是以当时士族的标准来衡量的。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的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任诞,简傲,种种人格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如《德行》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通过与华歆的对比,赞扬管宁淡泊名利。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有德行的故事还有许多,如情绪这方面,德行较不好的人常会以它个人的情绪为中心,心情好时大家没事,心情不好时大家得遭殃,古时就有一位不管快乐或失意,都不会表现于自己的情绪上,那个人就是稽康,王戎说我和稽康在一起相处二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他高兴或者生气的表情。人通常得到一个不好的东西,或遇到对自己有害的东西都会闪而避之,但是有的人得到这一个东西,或者遇到这个东西也不是闪而避之。而倒霉反而还一点不会被那样东西所波及到。瘐亮的坐骑中,有一匹叫的卢的凶马,有人劝告他派人牵去卖掉,瘐亮回答说:“卖它一定会有人买它,但这样又会害了别人;哪里可把对自己有害的东西转移到别人身上呢?从前孙叔敖杀了两头蛇,就是因为不让后人看见,从此他就成为古人乐于传颂的佳话,我效法他不也是合理的吗?”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世说新语》涉及人物有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的主要人物,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的人物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王戎有好李,卖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仅用了16个字,就写出了王戎贪婪吝啬的本性。
高中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4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主编的志人小说,分为36门,如《德行》、《言语》、《政事》等。其中,我觉得最富有哲理性的是记录晋人谈话的《言语》。那一句句发言遣词,无不毕肖声口,寥寥数语,却能述说出一个个发人深思的道理。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口吃的邓艾,自称时便经常重复说“艾,艾……”这样难免被人拿来取笑。有一次晋文帝也和他开玩笑说:“你总是说……艾,……艾,究竟是几个艾啊?”邓艾没生气,也没尴尬,回答说:“凤兮凤兮,本来只是一只凤。”他用楚国陆通比喻孔子的名言,来说明自己虽然常常连连说“艾,艾”,但和孔子那样只有一个“艾”罢了。
还有一个小故事讲述的是顾悦和简文帝。顾悦和简文帝同岁,但顾悦头发早已白了,简文帝问他:“为什么你的头发比我先白了呢?”顾悦回答说:“蒲柳的资质,临近秋天就凋零了,松柏的资质经过秋霜反而更加茂盛。”用了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了人的资质是有差异的,由此也导致了人生的许多不同。
另外一个故事讲述的是身在庐山的远公,虽然年老,但仍然不停地给弟子们讲论佛经,他时常告诫弟子,说:“我如黄昏时的落日余辉,自然不会照得久远了,只愿你们像早晨的阳光,越来越明亮!”用自己热切的言辞和神态,将“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印刻在弟子们的心中。……
邓艾虽口吃,但却不妨碍他富有智慧和哲理的表达:每个人都只有一个,应该好好的发挥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才能,做一只凤,做一条龙。晋文帝的一个玩笑,一个调侃,却引出了顾悦如此富有哲理的回答:资质禀赋的不同应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远公用桑榆之光来比喻自己,用朝阳之辉来比喻年轻的弟子,告诫我们学习是一刻也不该放松的……
古人善用比喻,能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深奥的道理说到透彻,又恰到好处;能把人们熟知的平凡事说得不平凡,说得有趣。这种语言技巧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明代的学者胡应麟评介《世说新语》:“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惚生动,而简约玄淡,真致不穷,古今之绝唱也。”既是绝唱,定有属于他绝唱的魅力,反复认真诵读这36门学说,定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高中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5
暑假期间,我喜欢上了一本名叫《世说新语》的书,我被里面的中国传统文化-文言文的魅力所吸引,简短的文字,蕴含了无穷知识,它让我眼界大开。
《世说新语》记述了魏晋人物言谈轶事,它是一本笔记小说。里面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像德行、言语、政事、文学、雅量等等,一共有一千多则。多以人物评论、做人道理和机智应对的故事为主。
其中,我最喜欢的要数:“雅量第六”中的一则小故事。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只有七岁名叫王戎的小朋友,他曾经和一群小朋友一起出去游玩。大家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了很多果,把树枝都压弯了,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有人问他,他回答道:“树在路边,又结了这么多的果子却没人摘,这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下李子一尝,果然是苦的。当我读这则故事,读到前半部分时,第一反应是,王戎怎么这么笨,有这么多的果子,为什么就不愿去摘呢?整则故事读完的时候,我要为王戎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点赞。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多思考,不要被眼睛所见的“迷惑”。可以根据事物的现象思考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看完这则小故事,不由的让我想起了发生在三年级暑假期间的一个故事。爸爸出差从海南回来,带回了一个大大的菠萝蜜。我初见菠萝蜜时,只见它浑身长满了小疙瘩,又粗又长,像个长满“青春痘”的大冬瓜。我边看边摇头,爸爸见我对它充满了“敌意”。他告诉我,别看它长的丑,它的味道却特别的鲜美。我头摇的像拨浪鼓,嘴巴里一直说着:我不要吃,不要吃,真的不要吃。可当爸爸打开它后,我的味蕾瞬间被空气中弥漫的甜甜的、香香的味道吸引了。后来,我尝了一口,便从此爱上了它。是呀,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千万不能光凭着外表或是现象,就急着去下结论,一定要去深入了解,相信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时,一句话,也蕴含着大道理。在“轻诋第二十六”中有这样一则:旧目韩康伯“将肘无风骨”。意思是:过去人们评论韩康伯说:“胳膊肘粗壮,但是没有什么刚气、骨头。它从人的体格外貌上去轻视诋毁别人,其实这是很不礼貌的一种行为。”这则小故事警世我们,千万不要从一个的外型体貌上评论他人。这样不但让别人“受伤”,也降低了自己的品行。生活学习中,一定要多看别人的长处、优点,检查自己的不足,学会取长补短,让自己更优秀!
《世说新语》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读它。它不但让我们能快速了解魏晋时期的风流人物、时代精神和各种历史知识,它总能在不经意间给我们指引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等。最重要的是它还培养我们对古文的阅读兴趣。
爱上它——《世说新语》很容易。
只要你愿意走近它,相信你一定对它爱不释手——阅新语、明事理!
高中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
高中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2
一.张扬个性追求真情
从《世说新语》中展现的魏晋名士与汉代皓首穷经的儒生已经有天壤之别。非常明显的是,魏晋名士们的种种奇特嗜好都体现出“任诞”之风,这也成为魏晋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这些奇形嗜好使他们言行形成了一种放诞色彩,如西晋末年的张翰就发出“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这样的名言。放诞之风主要以“竹林七贤”为发端,比较典型的代表有嵇康、向秀、阮籍等人。嵇康因不合作而获罪司马氏,向秀在职终日饮酒,阮籍在其母丧期内喝酒吃肉。他们虽然言行放诞,不拘礼法,但是内心真诚坦荡。他们是整个名士群体的代表,也是后来者效仿追逐的对象。
轻视礼法,来源于对真情的执着追求。庄子有云,“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在名士们放任的行为之后,是对于“赤子之心”的追求。如《任诞》七中写道“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礼记》中有规定叔嫂之间不能通问。阮籍却不举礼法,在嫂子回娘家的时候前去道别。当别人责难他时,他却说,“礼岂为我辈设也?”礼法对阮籍来说是虚无的,凡事只满足于内心的欲望,合理又合情。《任诞》八中这样写“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儒家传统上对礼与情的要求是“发乎情而止乎礼”,这也是传统伦理的道德观念。阮籍醉酒后,却睡于邻家美妇侧。阮籍并非不懂礼教,而是他所作所为实属无奈之举,是一种全身之道。以上两则故事都体现出了阮籍超越世俗礼法而追求真情真性的洒脱。
在这一时代,士族们的嗜好也十分怪异。根据《世说新语》所记载,当时的名士有服药、赌博、裸形等爱好。《言语》第十四条记载:“何平叔云:‘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何平叔是士人服药的发起者,他认为服用五石散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使他精神焕发。魏晋人生于乱世,朝不保夕的动荡时局使他们企图通过服药得以延长生命。这也成为了魏晋正统士人一种特殊的风气。此外,有趣的是竹林七贤占据了《世说新语》任诞一门中的前十五篇,并且内容大多与酒有关,《任诞》第五条记载:“三日不饮酒,觉形神不复相亲。”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玄学对于名士们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名士自身对于时代生存方式的厌恶。刘伶的代表作《酒德颂》和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中也流露了他们对于正统生活方式的厌恶。从此不难看出,他们放诞的行为是反对世俗纲常,竭力张扬人的自然本性和体现个体价值。
二.从容旷达淡定隐忍
从容旷达是魏晋名士们推重的气魄,名士们大多追求自然之道,主张不为外物累及,洒脱从容的举止风范是他们追求的目标。
《雅量》第二十八条记叙了谢安在隐居时的一个故事,谢安与众人出海泛舟游玩,“风起浪涌”时,孙绰等人面色就有些紧张不安,想要回去。只有谢安神情淡定,“吟啸不言”,等到风浪猛烈之时,谢安才从容地说:“如此,将无归”,于是众人才坐船回去。故事结尾褒扬谢安“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这种大义凛然的气度、旷远的心胸令人折服,这表露出东晋名士对于镇定、从容气魄的追求与认可。谢安的这种喜怒不形于色气魄在他出仕后有了更出众的体现。《雅量》第二十九条,桓温“伏甲设馔”,欲杀谢安和王坦之,谢安“望阶趋席,方作洛生咏,讽‘浩浩洪流’”,使得桓温“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相较谢安,王坦之的“倒执手板,流汗沾衣”就逊色多了,两人在神情上已是高下立见。正是谢安的喜怒不形于色、老成持重的魄力使他成为了东晋名士的典范。
此外,名士们面对死亡的危险也毫不动容,值得夸赞。《方正》六记载:“夏侯玄既被枉桔,时钟毓为廷尉,钟会先不与玄相知,因便钾之。玄曰:‘虽复刑馀之人,未敢闻命。考掠初无一言,临刑东市,颜色不异。’”面对死亡,嵇康和夏侯玄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惊慌之情,更没有哀告求饶,而是脸色不改,镇定自若。这不仅表现出二人的勇敢无畏,更体现出他们性格中的通脱、旷达,其洒脱的精神在这故事中表露无疑。
但是,如果刻意追求这种风格,就会难免使人觉得做作而且有悖常理。“谢太傅与王文度共诣郗超,日旰未得前。王便欲去,谢曰‘不能为性命忍俄顷!’”(《雅量》第六)“为性命忍俄顷”仅六字就包涵了丰富的内涵。一个“忍”字道出了镇定的来源,为性命而忍就失去了淡定的内涵。与当年嵇康临刑前抚琴而弹之的气魄比起来,这表现出的镇定便是有失水准。魏晋名士的这种淡定,既具有不怕泰山压顶的大无畏精神,又具有悲悯苍生的大我气度。
三.才学出众机智善辩
《世说新语》中记载的名士们不仅有着良好的德行、风度,更有着出众的才智。才思敏捷、机智善辩的文人在书中比比皆是,《言语》一门中涉及的最多。根据书中的记录来看,魏晋文人对才智十分重视,并以此有了许多闻名的小故事。用口头方式表现出来的才智称为清谈。魏晋时期清谈之风大盛,唐翼明先生曾对此有过论述,“所谓‘魏晋清谈’,指的是魏晋时代的知识分子,以探讨人生、社会、宇宙的哲理为主要内容,以讲究修辞与技巧的谈说论辩为基本方式进行的一种学术交流活动。”由此可见,清谈成为士人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并且是上层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如《文学》第53则记载,文人张凭初出茅庐,去拜访刘真长却并未得到重视,但之后他凭借在清谈方面的出色表现终于引起了刘真长的注意,并被请到上座。魏晋时期有不少像张凭这样能言善辩之人,凭借清谈为自己赢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士人之间的玩笑也充满了乐趣。邓艾口吃,将自己的名字说成了“艾艾”,晋文王就嬉笑他:“卿云‘艾艾’,定是几艾?”邓艾回答:“‘凤兮凤兮’,故是一凤。’”(《言语》17)士人们的日常也充满了机智和幽默,足以体现出文人对于口才的重视。
自然,魏晋名士的品格还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概括。不过,我们觉得以上三个方面是魏晋名士非常突出的本质特征,且确与他们的前代士人和以后文人区别很大的地方。我们能够从其中感受到魏晋士人潇洒超脱的心灵世界,可以看到魏晋名士群体对传统的价值观念的明显摒弃态度。他们更以极度放诞的言行,叛离固有人生道德和信仰,并且以率真旷达的举止构建出了一种新的人生观。
虽然偏激的心态导致了名士们举止的失衡,但这种对于时代的批判和反思促使他们对人生有了新的理解,他们开始强调生命个体的独立,尊重人生价值,并以追求真情真性的举止流露出自己对于人生新的认知。由此,魏晋的名士群体呈现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朝代的全新人生风貌,这便构成了后人所谓的“魏晋风度”。这种风度在古代社会常为正统所诟病,然而今天我们反观这类流光溢彩的精神风貌,久酿的醇香溢满周围。
摘要:《世说新语》中的名士形象众多,他们的品格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张扬个性,追求真情;第二,从容旷达,淡定隐忍;第三,才学出众,机智善辩。这三方面的品格体现出魏晋名士追求自然本性,尊重个体价值的人生观,是魏晋风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世说新语》,人物形象,名士品格,魏晋风度
注释
1[1]唐翼明:《魏晋清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2[2]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世说新语》的另类品读 篇3
《世说新语》分36门记载了1000多则魏晋往事,是了解魏晋风云的最重要的典籍。唐时编纂《晋书》,里面的人物事迹,多取材于这本书。《世说新语》所叙都是真实的,并无虚构与夸张;魏晋时代的魅力与汉唐宋明不同,他最出奇之处在于士人们生活和精神上的奇异。一部《世说新语》几乎已囊括了魏晋时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一言以蔽之,品读《世说新语》,不但可以窥出整个魏晋时代独具个性的人文生活,还能了解到它的政治争斗史。
与汉朝的敦实厚重、唐朝的盛大开放、宋朝的清丽内向的特点完全不同,魏晋时代以洒脱放旷、冷峻玄远著称,这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时尚和审美追求。在这种背景下,魏晋时代终成整个中国古代史中最为另类最为奇异的一个时代,也成为最受争议的一个时代。
可以这样说,对于那个时代,喜欢的人喜欢死了,恨的人恨死了。
千年后的一个夏天,老家在浙江绍兴(会稽)的鲁迅在广州做了那次著名的演讲,题目是后来我们所熟悉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在鲁先生看来,魏晋的明星们其实是受了很大的冤枉的,虽然他们表面上放浪形骸,但内心世界都是很郁闷的,所以寄情山水。
但时光的演进总是令人伤感。东晋末年孙恩的暴乱把百年魏晋精神涤荡殆尽。公元433年,随着诗人谢灵运的被杀,魏晋的精神与气质彻底终结。尽管此后有隋唐的开放盛大,有宋明的商业和文艺的高度发达,但背后都有一根儒家的绳索束缚着那个文明,而魏晋时代心灵彻底解放的局面,再也没有了。
还好,古人把一本志人笔记《世说新语》留给了我们。魏晋明星们的故事,一代人的生活面貌和精神追求,依赖此书被记录和流传下来。该书成于南北朝時期,编者是刘义庆(403—444)。刘是南北朝时宋之宗室,袭封临川王,史书说他爱好文艺,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可以想像,是个典型的文学青年。但正是这个文学青年,编辑而成了这部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记述人物轶闻遗事的笔记。《世说新语》的文字简约、隽永,口语化,后人历来称颂有加。明代的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现代的鲁迅的评价是:“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 宗白华的评价是:“能以简劲的笔墨画出它的精神面貌、若干人物的性格、时代的色彩和空气。文笔的简约玄澹尤能传神。撰述人刘义庆生于晋末,注释者刘孝标也是梁人。当时晋人的流风余韵犹未泯灭,所述的内容,至少在精神的传模方面,离真象不远。”
苦难是人生的常态,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悲剧性的,追求的过程,就是悲剧延伸的过程,尤其对经历过九死而一生的大人物来说,他们的体会可能要更深一些。因而我们在读古代文学作品时,那种悲秋伤春的浩叹摇落之悲的华章会更多一些。桓温临死的时候,他还向朝廷求赐“九锡”以满足他建立万世功业的虚荣心,这样的事,曹操、司马昭也干过,好象和“篡逆之心”有了关系,这时名士派的老大谢安用了“拖字诀”,十几天后桓温就死去了,终于没有了却心愿。对桓温自己来说,人生的悲剧性不是很明显吗?
李泽厚先生在解读魏晋人多悲叹之辞时说:“门阀贵族们经常生活在这种既富贵安乐而又满怀忧祸的境地中,处在身不由己的政治争夺中,正是由于残酷的政治清洗和身家毁灭,使他们的人生慨叹夹杂无边的忧惧和深重的哀伤。”这句话,也有利于我们对《世说新语》的解读。
《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4
《世说新语》读后感 1
《世说新语》是南宋朝时期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文学、方正、雅量、政事等三十六篇,讲述了当时名士的轶闻趣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德行篇的第九篇。这篇文章介绍的是一名叫荀巨伯的人,听说在远方的友人得了病,便什么都不管去看他,正值匈奴人攻打这座城。匈奴人已经闯进,问荀巨伯:“我们大军已到,城中无人,你是何等的汉子,还敢留在这儿!”,他说:“不忍留下朋友,宁以自己的性命来换朋友的命。”匈奴人听了很是感动,便撤军了。荀巨伯冒死也要保护朋友,这才是君子之交啊!这就是“真”和“诚”的一种体现,能让敌人自惭而退,让我们见到了患难见真情的可贵。
这篇文章揭示了一个道理:做人应该讲情义,舍生取义的义举不仅救了他人的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坚守信义,大义凛然,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重义,这些品德值得我们推崇!
《世说新语》读后感 2
十几年前,在《世说新语》读到一则小故事,原文是“赵母嫁女,女临去,敕之曰:‘慎勿为好。’女曰:‘不为好,可为恶邪 ?’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 ?’翻译成白话文大意是:赵母嫁女,女儿临走时,赵母再三叮嘱女儿说:”女儿啊,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慎重考虑,千万别做好的事啊!“女儿不解,问母亲:”娘啊,您不让我做好事,难道要我去做坏事么?“赵母说:”孩子,好的事尚且都不能做,怎么能去做坏的事呢?“
那时年轻,也未嫁人,看了这则故事,怎么也无法理解,只觉得赵妈妈对出嫁女儿的嘱咐真是不着四六,既不让女儿做好事,也不让人家做坏事,到底要女儿怎么做才好嘛?
现在自己成家了,也已为人之母,想想这些年自己所经历的事,才领悟到这位赵母为人处事的谋略真是太强了,只能说自己明白得太晚了…
《世说新语》读后感 3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这是适时的自嘲,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同样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这句话出自《世说新语》简傲三,讲得是钟会请众名士拜访嵇康却被无视,当他准备离去时,嵇康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意思是:我听到我所听到的而来,我看到我所看到的而去。这实际就是句车轱辘话,但在钟会这里却有了不一样的效果。在良久的等待后,钟会面对嵇康率性的问话,以问为答,在自我解嘲的同时,展现了与嵇康相同的旷达的生活态度,留下了这段佳话。
这就是自嘲的妙处。
自嘲要用,要会用。首先得判定是否需要,钟会面对尊敬之人,自然不能也不会为等待生气。嵇康发问何尝不是钟会展示自己的机会?
其次看场合、气氛等。大家都是不羁之人,钟会适时适事的侃上几句,不仅能让自己体面脱身,打破尴尬的局面,又能展示自己豁达大度的胸怀,何乐不为呢?而如果不分场合自嘲,恐怕就是自己不自信的心理作怪了。
《世说新语》读后感 4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代一部主要记述汉末至冬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而成。主要讲述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阅读《世说新语》这本书时我深刻了解到魏晋时期的那些风流人物、时代精神以及各种历史知识。
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原文阅读着很生硬,于是就只阅读了译文,并且因为每篇文很简短,所以兴趣也不是很浓厚。越来越深入的阅读,魏晋时期的人一个个在我内心鲜明起来,并且震撼我心。文中常常用到一个形容词“像神仙般的人物”,这个形容词没有用错,光是通过文字来了解他们,都使我觉得他们像神仙般的人物。
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们“会说话”,简直太厉害了,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居然存在着这么多奥秘,也可以从一个人怎么说话,就可以看出他今后的人生。
当时的人们是以德行和才学来行走社会,来与人处事,而不是以地位、财富等。
《世说新语》读后感 5
《世说新语》的“说人明理”的作用是很大的。比如“形骸之外”这则故事就以“王朗从表面上来学华歆,结果离华歆(的境界)更远了”这个结果,向我们揭示了从表面上来模仿别人,内心会离别人更远。
再比如,“舍生取义”这则故事里,苟巨伯为了救朋友而宁愿用自己的命换友人的命。贼兵见了苟巨伯这样做,于是相互说:“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接着就撤退了。苟巨伯舍生取义的精神是大家应该拥有的。
再比如,“顾荣施灸”里的顾荣,他看见送烤肉的人脸上流露出像吃烤肉的神态,便说了一句“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就把烤肉送给了送肉的人。后来他经遇危急时,常有一人帮助自己,这就是接受烤肉的人。笼统地说,这就是“好心必有好报”。
《世说新语》读后感 6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见,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巨伯所行邪?”贼即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搬军而还,一郡并获。
荀巨伯去探望生病的友人,不料遇上了战乱。友人让荀巨伯离去,荀巨伯不愿意舍弃友人离开,而且还愿意牺牲自己以保全友人,入侵者被感动,搬兵走了使全郡得以保全。
荀巨伯的友人在危难时刻还不忘让荀巨伯先行离开,而荀巨伯在危难时刻不肯舍弃友人,而且还愿意代替友人去死,让友人离开。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正是的那种深厚友谊,感动了贼寇,救了全郡,可见这种精神之大无畏。由此可见做人应该讲情义,重情重义的人值得被人尊重。
《世说新语》读后感 7
孝,是一种境界,指的是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拥有对长辈的孝,就会拥有一些美名,如孝子等,读了《世说新语》,让我更加懂得孝之道,懂得那份亲情。
今天我读的是“德行第一”中的第9章,故事讲的是这样的一件事:王祥对后母也非常恭敬。后母让王祥去守护李树,有时忽然刮风,王祥就抱着李树哭泣。王祥一次在别的床睡觉,后母走去用刀砍他,恰好王祥去小便,后母只砍到被子,王祥回来后,求后母把他砍死,后母被感动了,于是像对自己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
读完这个故事,我同样被王祥感动,当王祥做出去求后母把自己砍死的决定时,是冒着多大风险去做的啊,如果后母没有被王祥感动,那么一位孝子,一位让人尊敬的孝子,就会死在后母的砍刀下,我想:如果我是王祥,遇到这样一条冷血的毒蛇,要么逃得远远地,要么自己好好侍奉她。
百事孝为先,王祥能对一个想杀死自己的后母那么孝顺,我们为什么不能对爱护自己的长辈更加尊敬,更加孝顺呢?我们在长辈们给予的优良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怎能不感激,不回报呢?孝,是我们最好的回报方式。
孝,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世说新语》这本小说集,对孝之道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解释。
《世说新语》读后感 8
读书,是既能安静下来,又能提高素质的一项活动,而读名著,却又是别一番滋味。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世上的书千千万万,在大千世界中,怎样的书没有?真正被称为“名著”的那几本,到底为什么是名著?
《世说新语》是一本描写人物有趣的言行举止的书,由一个个或新颖,或陈旧的小故事组成。《才思敏捷的杨修》就是其中一则。它讲了杨修和曹操猜谜的故事“黄娟幼妇,外孙齑臼”竟可以一看就理解出“绝妙好辞”四个字,我们不得不惊叹杨修的才华和文字联想能力。
还有《为朋友舍命的苟巨伯》苟巨伯远道而来看望朋友,可是准备攻城的贼兵闯了进屋,贼兵怕有诡计,质问他们为什么不逃跑。苟巨伯毫不畏惧的说:“朋友有重病,我不忍心丢下他,宁愿用我的身躯代替朋友的性命。”就这样贼兵羞愧难当,让下城池,撤退了。
《世说新语》的一个个小故事分开看,处处闪耀着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智慧,合起来看,又是一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尽显人间百态,世事沧桑。
《世说新语》读后感 9
支道林喜欢养鹤,住在剡县的峁山上。有人送给他一对小鹤,不久小鹤的翅膀长成,想要飞走。支道林舍不得它们,把它们的羽毛剪短了。鹤高举着双翅却不能飞翔,回头看看翅膀,垂下了头,心中仿佛有说不尽的懊恼。支道林说:“既然你们有直冲云霄的心愿,又怎肯给人做玩物呢?”于是,喂养到羽翼长成,就让它们飞走了。
这是《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文章。读完这文章,我发现它蕴含了两重意思。第一重意思是要我们爱护动物。连古人都能意识到不能以一己私意来限制小动物的自由、追求和志向。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难道把小鸟关在笼子里,给水给食,就能关住它们的心吗?我看做不到,只有给他们自由,才能算真正爱他们。
第二重意思是告诉我们人要有直冲云霄的志向。文中的一双幼鹤正是因为有了直冲云霄的向往,而表现出对蓝天的渴望。被支道林发现后,才圆了它们的蓝天梦。鹤都有志向,何况于人呢?人也要有直冲云霄的志向,只有有了这样的志向,才能激励你不断的进步,不断地向前。所以,人要有自己的志向。
一部《世说新语》告诉我们许多道理。我所读得不过只是浩瀚大海中的一滴。但这一滴已经告诉我:我们要做一个志向远大,并且爱护动物的人...
《世说新语》读后感 10
王子敬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人,伧耳!”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门外,怡然不屑。
读书笔记:子敬之行为确实太过简傲,我想来想去,此种行为只能是出自真正的贵族,从小衣食无忧,任性放达,骨子里有一种血统、身份和学识的优越感。评点他人时,毫无顾忌;面对他人批评时,也毫不在乎。独来独往,天地四方,惟我惟大!想我辈出身贫寒之人,自是望尘莫及。从小都是按照别人要求的样子而活,一直以来都在为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奔波忙碌,为人处世情愿辱没了自己也不能委屈别人。此种境遇即使要放达也只能装装样子而已。
《世说新语》读后感 11
《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故事,共一千二百多则,有则三言两语,有则数行。叙事简明,精炼生动,却无不使人有所收获。其意既含哲理,语亦神韵悠远,令人领略不尽。
就我而言,其中最富有哲理,让我领悟最深的便是《德行》,那一个个故事言简意赅,寥寥数语却发人深省。就如最熟悉的例子: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金钱应该靠自身努力而获得,天上掉馅饼的事可能导致“守株待兔”的事再次发生。而于今日而言,这样的做法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物质生活虽然日益丰富,但是,如果人们不加强自我道德的修养,被金钱等利益所诱惑,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糟糕。
《世说新语》读后感 12
这几天,我看了《世说新语》,这本书里的一篇篇小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其中,两篇讲孝的文章尤其令我映象深刻。
第一篇讲的是王祥的故事。王祥对待后母朱夫人十分恭敬。有一回他后母半夜暗杀他,刚好赶上王祥起夜,只空砍着被子。王祥回来后,知道后母一定为没砍着人而遗憾不止,便去后母那请求处死自己。后母终于醒悟过来。
王祥对后母多么孝顺那!虽然知道后母要杀他,却也毫无怨言,还特地请死,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第二篇是陈遗的故事。他对他的母亲十分孝顺,母亲爱吃锅巴,陈遗便准备了一个小口袋,每逢煮食,便把锅巴存起来,回家时送给母亲。一次,孙恩反贼入侵吴郡,袁山松出兵讨伐,陈遗积攒了积攒了几斗锅巴,没来得及送回家,便带着它出征。袁山松军队被打败,军队溃散,都逃入了山林沼泽地带,大多数人因饥饿而死,只有陈遗靠锅巴活了下来。
陈遗时时刻刻记着自己的母亲只要煮食,都将锅巴带给母亲,让自己因此活了下来。
孝的力量多么强大啊!
《世说新语》读后感 13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编写的志人小说,分为36门,如《德行》《言语》《政事》等。我觉得最富有哲理的是《言语》,寥寥数语的小故事却诉说着发人深思的大道理。
名与利往往是人的动心之处,因此名利面前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品性。举例来说,管宁与华歆是好朋友,有一天他们共同在菜园里种菜,劳作中他们翻出了一块金子。管宁没有捡起金块,而是把金子视作土块,继续干活。华韵却把金子拿在手里,反复地看不忍丢弃,导致管宁对他心存芥蒂。还有一次,两人一起读书,一位做官的人乘车路过,引起大家围观。华韵丢下书本也去凑热闹,管宁心里十分不满。于是,他拿刀割断草席,和华韵分席而坐,说:我们不是朋友!因为管宁发现他们两人的价值观截然不同,华韵太看重金钱和名利。而华韵因此失去了一位人生路上的真正益友。这就是著名的管宁割席的故事。
这个故事虽简单但道理很深刻。我绝不会学华韵,不是自己的东西,我绝不存占有之心,我绝不为名利失去自己的良知!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我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真正的人生价值。
因为《世说新语》里面这些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我的整个暑假才变得意义非凡!
《世说新语》读后感 14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时刘义庆编攥,记载了后汉至南朝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堪称一部记录当时社会、政治、文学的杂史,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全书依资料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透过人物的品评和玄远的清谈,生动的再现了魏晋时期名士大家的玄妙言谈和奇特行事,也可谓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中国礼貌历史悠久而我这个深爱祖国的人却只晓其中极少的一部分,可知我还要继续努力学习和祖国一齐成长,去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和我的祖国是分不开的,因为我爱这个美丽的国度——中国。许多人都会觉得我爱得不够深,但是这三个字是最简单,也是最能表达出自我对某种事物热爱之情。让每个中国人甚至地球人都深深地记着、爱着这个国度——中国让爱传达千万里,一向永恒下去,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
我爱你我的祖国。
《世说新语》读后感 15
《世说新语》这是一本讲述南北朝时期社会上流传的新鲜故事的一本书。那么何为层次?有钱或有权?现代人大多都这么认为。但真正有层次的人,他的层次感是从言行中表露出来的。
陈元方,出生在太丘长的家中,也是当时上流社会的人。7岁时,他在门外玩耍时,来了一个人,是他父亲的朋友,他是来赴约的。但当时他父亲陈太丘因朋友未能按时赴约,而已经走了。朋友得知后很生气,甚至还心有怨言,骂了陈太丘。陈元方告诉他,赴约迟到是不讲信用,对着他的儿子辱骂他的父亲,是不讲礼,友人听后自觉很惭愧,想要道歉,但是元方却自顾进了家门,不再理睬他。
有一个较为广泛的想法:不要以你不喜欢的方法去对待别人,友人已经无礼,是应该说说他。但是这体现了一个人的层次感,体现了元方思想境界高。如果,只中说友人两句,叫他日后要改正,那就成了老子教训儿子了!相反,他用行动告诉了友人:你这是没有人会喜欢你的,包括小孩子。
《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5
管宁与华歆“割席断交”的故事记载在《德行》篇中。他们两人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跑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对于这则故事,作者虽未加一词评判,但对二人的褒贬已在其中了。
在《夙惠》篇中有一则韩康伯复裨的故事。大寒时节,年少的韩康伯运用类比的方法解释火在熨斗中熨柄是会热的,那么穿上了短袄下身就自然会热起来,所以不需要再做夹裤了。韩康伯深深地体会到母亲持家的艰辛,通过自己的智慧说服母亲不要为自己做夹裤,表现他的`聪明和孝顺。
读完这两则故事,我掩卷深思,思绪万千。“割席断交”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时要做到心外无物。华就读书时为外界环境所困扰,以至于管宁认为与他相交为耻,最后割席而坐。管宁读书时却能做到专心致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学习专注,才能成才。
韩康伯复裨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玉汝于成”的道理。“至大寒,止得福”,韩康伯是多么需要一条夹裤啊!可是当母亲要为他做夹裤时,他却拒绝了。穿了短袄就真的不冷了吗?或许是因为“家酷贫”吧!韩康伯是聪慧的,因为他能把不冷的理由说得让人信服;韩康伯也是懂事的,因为他明白家境的贫困不能让他在生活上有过多的要求;韩康伯更是坚强的,因为他能忍受这样的寒冷。韩康伯心智成熟和对生活艰辛的理解,着实令人感动。就连他的母亲都夸赞他长大后必成治国之才。
《世说新语》读后感 篇6
后来,徐老师带领我们一句一句地读,并用通俗的语言绘声绘色讲述里面有趣的小故事,我开始对它产生了迫不及待的想深读的欲望。
妈妈跟我说,读书并不是简单地为读书而读书。在理解这些小古文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妈妈就陪着我一起查找汉魏六朝历史资料,对一些历史人物做一些了解后,我便开始自己研究诵读。首先我会把每则故事中不认识的汉字和多音字查找字典,标注正确的读音,然后对译文进行仔细的阅读,根据意思将原文划出节奏,再诵读多遍。最后,通过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给它标上小标题,写下小感悟。慢慢地我开始喜欢上这本好书,一篇一篇的故事虽然没有太强的联系,但也不会隔断故事的情节,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我读到德行第一章中“王长豫为人谨顺,事亲尽色养之孝……”时,尤为深刻,让我对王氏家族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文中王长豫为人谨慎随和,侍奉父母和颜悦色、恪尽孝道。王导看见他就打心眼的高兴和喜欢,而看见小儿子敬豫却是生气,还时不时的训斥一顿。后来长豫去世后,王导依然长期思念这个孝顺的孩子。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对生养他的父母都不孝顺,又谈何对他人会有爱心,又怎么指望他对国家有奉献精神。而王长豫不仅顾及父母的物质需要,而且还要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这才是真正难得的孝。
《世说新语》呈现名士德行的艺术 篇7
《世说新语》中位于第一篇目的德行篇,共记录了47个有关德行的片段,虽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但大致以传统的忠和孝为主,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古人对于忠义和孝道的一些理解和做法,这些行为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魏晋名士的人格特征。这些描述自然是真实的记录,但不乏精彩,显示出编者刘义庆的文学素养,对我国的笔记小说乃至传记文学影响很大。
一.正面的传神写照
《世说新语·德行》篇列于全书之首,可见其在名士人格的组成中的核心地位。以现存数量来说,在三十六门中也是属于保存较多的栏目。这些片段生动地展示了汉末至东晋期间众多名士的德行。其中第一则就说:“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白:‘群情欲府君先如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描写陈蕃的求贤若渴的形象就是通过正面描写陈蕃的行为语言,通过描写他上任时在去官署前直接去拜访当地的名士,从而细致的刻画。第十四则中,通过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刻画向我们叙述了王祥和其后母的故事,后母在一开始对王祥有杀心,想要杀死王祥,而王祥对后母则十分恭敬孝顺,在后母杀自己而不得时,主动请求后母杀自己以满足后母,这种恭敬之心使后母受到了感动,二人最终和睦相处,王祥身上的这种“孝”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让我们心生感动的同时引起了我们的深刻反思。第十八则,通过正面描写裴楷每年从赵王、梁王的租税中拿钱救济中表亲戚中的贫困者的行为和当面对别人讥讽时的语言回答,展现了裴楷的仁爱善良之心,懂得利用他们富足的钱去救济贫穷者,也看出了他的机智。第三十二则中的阮裕,描写了他在面对他人借车、自己烧车的两件事时的语言和行为,赞扬了阮裕所展现出的“德业”和“礼让”两种德行,凡是有人来借车他必借的乐意助人,可当他得知有人为了葬母而不敢借车这一事情之后,便将自己的车烧了,他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才会让别人有难处时反而不敢开口借车,这种自我检讨的行为为后世所褒扬。第三十五则中,通过正面描写刘惔的语言、神态、细节,刘惔在丹阳郡尹任上时,临终气息奄奄之际,听到祭祀神灵之声,立即严厉的制止这种反礼制的行为,认为自己已经像孔子一样祈祷过了,这种祭祀也就不必要了,展现了他的见识高远,为政简洁的品德,后又引用孔子的话来表达自己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纯任自然,言行一致。第三十八则中通过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叙述了范宣的两件事,其一是在菜园中挑菜时不小心弄伤了手指而觉得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自己不孝而痛哭,表现了他的恪守孝道。其二是他面对韩伯送绢布一直不肯收,直到在马车内,韩伯撕下二丈绢,并说不能让妻子没裤子穿时,范宣才收下了布,从这个故事又展现了他的为人简朴清廉的高尚品德。第四十二则中,通过描写行为,王愉在江川刺史任上时,被殷仲堪等人驱逐,生死未明,在京城的王绥得知父亲消息后,忧伤不已,在饮食方面也有所节制,刻画了一个遵守孝行的人物形象。
《世说新语》虽然惜墨如金,语言极其简洁,但是字里行间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生动质感地给我们展示了汉末至东晋这个历史时期内广大名士的高尚甚至极为难能可贵的崇高品德,很大程度上可以可以修正以往对名士的普遍观感。
二.侧面烘托熏染
《德行》第二则:“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生矣。’”周子居(周采)公开说,一段时间不看见黄宪(叔度),鄙吝之心就会重新产生。周采的话非常有力地从侧面赞扬黄宪的高尚人格,也表现了黄宪潜移默化影响他人的程度。这种方法明显就是侧面烘染之法。第三则:“郭林宗至汝南造袁奉高,车不停轨,鸾不辍轭。诣黄叔度,乃弥日信宿。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郭泰对黄宪和袁宏拜访时间的长短非常的悬殊,这本形成了一个对比;再加上郭泰对二人器度作了比较,展现了黄宪器度之深之广。可以说,袁宏是黄宪的陪衬,用以衬托黄宪的形象。第四则通过描写当时青年文人登李膺家门而有如登龙门之感,表现了李膺的声望在当时的极大影响,从侧面展现了他的德行之高。第七则,陈湛通过将父亲比作生于泰山的桂树,以泰山之高与不测之渊的烘染,运用巧妙的回答表达了对父亲高尚人格的赞美,通过儿子和客人之间的对话从侧面来凸显陈蹇的品格。再如第八则,陈忠和陈群争论谁的父亲更加贤能,不能得出结论,后询问陈群的祖父陈寔,陈寔认为二者皆贤,儿子之间的争论和祖父的评价皆从侧面展现了他们的父亲陈纪和陈湛的贤能。第二十九则中,主要写王悦对父母的孝顺,既概括指出其色养之孝,又讲述其话语以慎密为本两点,通过和他兄弟王恬的映衬,又通过王导对二人的态度侧面表现出王悦的孝顺使父母心情愉悦,最后又通过侧面描写王导和曹夫人在王悦死后的悲伤和怀念,更加深化了王悦的孝心。《德行》篇中这样的片段俯拾皆是。
这类叙述,或者通过同类而程度悬殊,或者通过相反而映衬,生动地展现了名士们的形象。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是艺术表现中常用之法。恰当运用衬托,能更好地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世说新语》中比比皆是的烘托艺术的运用,可见其成熟和高超。这种手法不仅使得名士的形象鲜明生动,而且具有立体感,层次感,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三.深入细致的心理刻画
德行,不仅仅是一些外在的表现,应该具有深刻的思想意识和心灵活动的基石。《世说新语》“德行”篇也有传神的心理刻画,当然这种心理刻画很少直接用如西方的心理分析或大段的心理描述来实现,而是用其他能够反映人物内心的方式来达到表现其隐秘深衷的目的。如言为心声,德行篇中许多地方就是用极其简洁传神的人物语言道出其价值观念或信仰、隐衷。第二则中,周采的一句话外显的是自贬,但自贬中可见其对黄宪的敬仰,这种敬仰也可以透露出他自己“见贤思齐”的儒家思想素养,当然黄宪的形象更加高大。周采之言常挂在嘴边,可以肯定他日常之念持续坚固。当然,还可以看出周采本身就有时常检讨自己的谦逊品质,更反映出了周采的德美。第三则中,郭泰对于袁宏和黄宪的拜访,不露声色,却从时间长短见出端倪,可见郭泰是一个为人谨慎细致,观察仔细入微的人。郭泰没有说话,也没有直接“心想”,但他的行动暴露了他的隐秘。虽然同为经常拜访的对象,应该都有一定的交情,但是时间的长短显示出关系的疏与密,而这疏密就是内心的愉悦程度大异的体现。特别是后来人们询问时的回答,那种直接感受性的回答,非常生动而深刻地披露了的判断标准和价值观念。第三十二则:“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阮裕的行为在我们今天看来也算是过火了,别人不敢借那是别人的事,怎么责怪起自己来呢?我们可以从他的过严的自责中看到名士们的自我要求之高。在他看来,别人不敢借,肯定是自己没有达到让任何人无隔阂无距离的地步,还是自己的问题。第三十八则:“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邪?’范笑而受之。”年仅八岁的范宣在挖菜时因伤了手指而大哭,竟然不是因为痛而哭,可以想见其儒家思想意识的深入程度。而后来不接受他人赠送的物品,足见其廉洁。
“德行”篇中,虽则名士的一举手一投足或一言半语,都映照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度,日常生活中的隐秘内心活动,给我们的感受是深刻而感性的,因此人物的形象质感很强。
浅析《世说新语》的文化特性 篇8
关键词:《世说新语》;女性;人文;思想价值
《世说新语》主要是记录了魏晋时期一些名人名士的玄虚清谈类的言谈轶事。从内容上看,《世说新语》主要是体现玄学清谈文风的各种名士轶事,与《红楼梦》中集儒释道等各种思想于一身的思想文化价值颇有相似之处。下面我们就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并就此对《世说新语》独有的文化特性和思想价值来作一探讨。
一、行文结构
从题材方面来说,《世说新语》秉承着超前的思想理念和文化价值,给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行文结构范本:以时序为经、历史人物为纬,构成了《世说新语》文本的“隐在结构”,而以为36门(叙事单元)为纲、具体事件(人物言行)为目,则构成了《世说新语》的“显在结构”。
看似复杂多线的情节人物故事经由这样的结构线索设置就立刻显得自然流畅,同时也使得小说描叙更加婉转曲折。全景式地描摹世事人情风物,将各种情境都展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是悲欢离合,还是美丑好坏,亦或是品德性情,还是说雅俗高低,都一览无遗、尽收眼底。
尽管作者看起来让人觉得不近世事、不言人情,但正是这种超然物外的离世情怀才更显得其慈悲济世、悯怀众生。对比《世说新语》和《红楼梦》等相关经典,我们发现同样的布局结构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读者在接触这类作品时往往会不经意间遗忘作者的存在,仿佛一切事件的发生就在眼前,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文风没有纷繁杂乱的拖沓,也没有一本正经的说教之风,在古代小说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开创了一片新天地,在审美趣味上也有了质的飞跃。
二、人文情怀的体现
在中国古代,“人文”一词指的是人间的活动,其具有礼仪化、道德化、文明化的特征。[1]《世说新语》中详细的分类以及360度全方位描写人、展现人、评判人的写作风格让其中的人性关怀显得尤为突出。这不仅是对于人性的分析和解构,更是作者一颗饱含人文道德感之心的体现。
众多分类的小题目,从侧面也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事物是非对错的评判重点。如果采取各个击破的阅读模式,你会发现每篇行文都有着独特的品性,但要是将它们合为一体,文章就立刻升华到一个宏观的全景式主题,多姿多彩、丰富深刻。
魏晋时代玄学盛行,受到玄学的影响,整个魏晋文风也是呈现出玄学清淡、超远、空灵的意境特质。《世说新语》中集中了儒释道以及玄学思想,众多学派汇合在一起擦出了新思想新价值的火花,这也与当时盛行之下的玄学与传统的儒家礼仪文化有分歧息息相关。“情”与“礼”也相当于两种文化价值观的取向分歧,魏晋时代,人们开始摒弃之前的恪守礼仪之风,选择了潇洒自在、超然世外的追求,这不仅仅代表着人性意识的萌芽和崛起,同时也意味着人们的审美情趣的提高。
三、对于女性的视觉关照
在《世说新语》当中,有一类文章是把视觉特别关注在女性群体上的。在门类《贤媛》当中,作者集中塑造了一批超越时空界限,不同于传统的女性形象,这在当时男权当道的社会可以说是一次极具颠覆性的视觉关照。相较于之前文学史上的女性角色描写,《世说新语》中则专门集聚一门,提出对女性之“贤德”、“才智”等品性的发现和欣赏推崇。
《贤媛》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例如才女谢道韫,不仅是宰相谢安的侄女,也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的妻子。自幼饱读诗书,写下的诗句自有一股清气傲骨,宛若“竹林七贤”之风韵。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写雪状景之精妙让人赞不绝口。谢道韫不仅诗句精绝伦,且通玄理精妙,造诣颇深、有着很强的思辨能力。谢道韫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
女性地位的提高,使得人们开始关注女性群体的才智奇情,但是这更要归功于作者刘义庆高屋建瓴的眼光和跨越时代超越局限的视觉情怀。相较于之前和后来的众多作品而言,《贤媛》在女性文学的方向填补了空缺,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女性的“平视”,虽然说在《世说新语》中女性的地位不如后来的顶峰之作《红楼梦》,缺依旧是开辟了女性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宗白华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确实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2]对比后我们发现这部经典名著不仅在时间空间的架构上都有着巨大的超越价值,在人性情怀和女子才情方面也是有着逾越性的质变。刘义庆主编的《世说新语》不仅在艺术情怀上有着卓越之绩,在神韵意境上也是取得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成就。无论是《言语》,还是《隐逸》,又或者是《巧艺》,无不闪现着空灵飘逸智慧的艺术神韵,那些气死庙宇、嘉言懿行洋溢着对艺术和人生的痴情,又充满韵外之旨、言外之意,引领读者作超尘出世之想与“诗意栖居”之念。[3]
参考文献:
[1]鲁枢元,刘峰杰,姚鹤鸣.文学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4页.
[2]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A].宗白华.美学散步[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3]刘强.论《世说新语》与《红楼梦》的文化共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4(1).
《世说新语》读后感300 篇9
每一篇短小的故事都蕴含着许多道理,和古人的智慧。故事中不仅蕴意深远还描写的非常生动,运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把每一件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陈太丘与一位朋友约定中午一起出行,友人没有按时预约,陈太丘只好独自出行,去后朋友才赶来。当从元芳口中得知,他父亲已经出行之后,友人勃然大怒,破口大骂。元芳指责友人不守信用,不讲礼节。友人听后惭愧不已,想去拉元芳的手以示友好。但是元芳头也不回的进了家门。元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的爸爸辩护,指责了友人的无礼,但是元方最后连头也不回就进了家门,这又是对长辈的不尊敬,元方在指责友人无礼自己却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所以我觉得元方应该宽容原谅那位友人。
世说新语 文学篇·读后感 篇10
阅读《世说新语·文学篇》,更多的感触是古人的那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学习氛围。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一段记载是说郑玄的故事。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箸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槊,逢彼之怒’”。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郑玄家的佣人都喜欢读书。有一次,郑玄觉得他的奴婢干事不称心,准备用“家法”惩罚。这位婢女认为自己冤枉,想加以解释说明;但恰逢此时郑玄盛怒,于是就叫人把她拽到院中的泥地里。这时,恰好另外一位婢女走来,见此而问:你为什么站在泥地里?她问话时引用了《诗经·邶风·式微》中的“胡为乎泥中”一句。被斥责的这位回答时则引用了《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薄言往槊,逢彼之怒”,用来解释说:我本来是要向他(郑玄)说明清楚的,谁知正好赶在他生气的火头上。
这里且不论郑玄的不论是非的火爆脾气,郑玄家里的学习氛围更是让人叹服,虽是“婢女”,却能那么娴熟地引经据典,且诙谐隽永、恰如其分。说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缘故吧,但是想到更多文人的事迹时,又不尽然,这里让人更多的是感受到郑玄为学成就之高,连家里的佣人也极富文化修养,郑玄的学术修养更是让人钦佩。这又不禁让人想到现在学生的学习状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更应当继承和弘扬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根据《世说新语·文学篇》的记载,古人自身所营造的浓厚的学习氛围却是真的让后人为之惭愧不已。文人为了探讨学术知识,竞相辩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种胸襟和气度也是后人鞭长莫及的,然而,这种涵养却是我们现在做研究和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只有在互相努力地前提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让各自的研究做到飞跃性提升,也为我国强国之路的发展,伏下强有力的一笔。
未及弱冠的王弼前往吏部尚书何晏所设宴请有名望的宾客宴会,何晏把客人谈论最精彩的部分告诉他,并问道:“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我认为这个道理讲的很对,还可以提出质疑吗?)面对前辈,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弼依然提出质疑,然而在座宾客无人能对答,王弼自问自答,反复论辩多次。何晏并没有因为王弼的出色而大怒,王弼也博得了在座的钦佩和敬仰。可以说王弼的行为在现在看来就是出尽风头惹人嫉妒的情景,而何晏等老一辈的文人却并没有因此排斥王弼,而是忘记年龄,虚心学习,可以说这种思想将有利于更好的促进学术的进步,也更有利于培养新的文化传承者,这样的胸襟和气度,这样让人折服的学术气息,让人向往,更应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深思。
太尉王夷甫见阮宣子时问道:“老子、庄子与儒家的教化有什么异同?”回答说:“将无同?”太尉很满意,便任命他为掾官,世人称他为“三语援”。而卫玠嘲笑他说:“一个字就可以调用了,为何用三字!”宣子说:“只要是众望所归,也可以不说话而调用,一个字都是多余的。”于是两个人成为了朋友。宣子没有因为卫玠的嘲笑而恼怒,而是用巧妙地语言说服了卫玠,两人在这一问题上进行学术性探讨,并没有个人恩怨的纠纷,也更加体现了文人的学术氛围和宽容的学术胸怀,这一点是尤为可贵的。
魏晋时期文人雅士的交往更多的是建立在学术、思想上的。博学多才的人更多的得到人们的结识和尊敬,对当时魏晋时期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是一种促进,也值得后人在这一点上效仿。特别是对于文人的学识修养方面,更多方面引人深思。
殷浩、孙盛、王濛、谢尚这些名士,都聚集在王濛家里。殷浩与孙盛共论《易》,孙盛自以为他的发言是最合理的,不可一世。在座各人都不同意他的说法,又不能说服他。王濛叹着气说:“假如刘真长来,一定会制服他。”孙盛也意识到自己不如刘真长。等刘到来时,孙盛简略的说了刚才所说的理由,语气已大不如前。刘真长讲了大约二百多句,言辞及提问,都简明扼要,孙再无法回答。由此可见,学者们的辩论更多的在于互补,激烈的辩论更多的体现了文人对知识的渴求,这一方面是我们更应当看到的,也是我们应当极力推崇的。
孙安国到中军将军殷浩处一起清谈,两人来回辩驳,都无懈可击。侍人把端上的饭菜热了好几遍也顾不得吃。双方奋力甩动拂尘的毛全部落在了饭菜上,宾主竟然到傍晚也没想起吃饭。殷浩便对孙安国说:“你不要做硬嘴马,我就要穿你鼻子了”孙安国接口说:“你没见挣破鼻子的牛吗,当心人家会穿你的腮帮子!”当辩论激烈到这种程度时,更加的感叹学者们幽默诙谐的言辞,同时,双方的学术精神更是让人由衷的佩服。
当然这当中更多是体现了文人多知识的热爱与包容。然而其中也不乏文人利用知识摆脱困扰的例子。
郑玄在马融门下,住了三年都未见到老师,只是由马融的高足弟子传授一些知识而已。有一次马融曾计算天象,不相符合,门下弟子都不能解决。有人说,郑玄懂得计算。马融于是召郑玄令他计算,郑玄把式盘一转就解决了问题,大家无不惊奇。等到学业完成,郑玄告辞还乡,马融叹息说:“礼乐都到东方去了!”同时又唯恐郑玄的名气高过自己,心怀妒忌。郑玄也怀疑有人迫害他,就坐在桥下,用木屐踏在水上。马融用《周易》转式之法进行占卜,探寻他的行踪。见到卦象后,对身边的人说:“郑玄在土下水上,而又靠着木板,这样必然已经死了。”于是不再追寻。郑玄因而免于难。
这个故事是说郑玄学识遭人嫉妒,郑玄机智脱困的事情,但是我们也不难体会,学习就应该向郑玄那样,应该积极探索,勇于向前辈和别人请教,同时自己更应该加强学术修养,利用自己的知识做更多有用且有意义的事情,为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值得一提的是,《世说新语·文学篇》关于文人对妇女态度看法的文章,谢太傅问陆退:“张凭为什么为母亲作悼念的诔文,而不为父亲作?”答曰:“这自然是因为男子的品德已经在他的事迹中表现出来;而妇女的美德,那就非诔文不能显扬了。”谢朗母亲王夫人因为儿子的体弱曾对支林道说:“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这些话语中所显示的文人对妇人尊敬的的态度,就不难想象《花木兰》这部文学作品为何会流传至今了,故事本身的价值当然重要,但是,更应该看到人们对传承这些作品的积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精读《世说新语》(三) 篇11
左太冲①作《三都赋》初成,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后示张公②,张曰:“此《二京》③可三④。然君文未重于世,宜以经高名之士。”思乃询⑤求于皇甫谧⑥,谧见之嗟叹,遂为作叙⑦。于是先相非⑧贰者,莫不敛衽⑨赞述⑩焉。
[注解]
①左太冲:左思,字太冲,晋代诗人,曾用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三都指魏、蜀、吴三国国都。讥訾:讥笑非难。惬:满意;舒服。
②张公:指张华,张华学识广博,勇于赴义,名重一时,曾任太常、司空。
③二京:指东汉班固《两都赋》和张衡《二京赋》。东汉著名文学家、科学家张衡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两都、二京都是指汉代的东都(京)洛阳和两都(京)长安。
④三:用为动词,成为三。这句指《三都赋》可以和《两都赋》《二京赋》鼎足而立,三者齐名。
⑤询:请教;征求意见。
⑥皇甫谧:字士安,博览解书,著有《高士传》,名望很高,晋武帝屡召为官,不就。
⑦叙:通“序”,序言。
⑧非贰:非难、不同意。
⑨敛衽:整理衣襟,指表示敬意。
⑩赞述:称赞传述。
[译文]
左太冲刚写好《三都赋》时,当时的人们对他多有讥刺,他心里不好受,就拿去给张华看。张华说:“看来张衡的《二京赋》可以变成《三京赋》了,但是你的文章没有为世人所重视,应当找个有名望的人士给推荐下。”左思就去询问皇甫谧,皇甫谧见了赞叹不已,就为他做了《序》。这样,原来非议他的人,没有一个不行礼赞叹的。
[解读]
左思,山东临淄人。左思出身寒门,人长得奇丑,这样一个青年,在魏晋那个讲究出身和容貌的时代算是没活路了。而且,少年时代的左思,还特别笨,吃嘛嘛香,学嘛嘛不行,一眼看上去,还以为是个智障。无论是学书法,还是练古琴,没一样过关的。最后,在绝望中,他选择了写作,似乎以为这碗饭好吃,写了篇《齐都赋》,竟用了整整年的时间!虽没什么天赋,但挡不住他这次要跟文学死磕。
泰始八年(公元272年),晋武帝征集天下美女,左思的妹妹被选入宫,于是左思有机会来到首都洛阳,后担任秘书郎,也就是皇家图书馆馆员。初到首都,左思惊呼:太大了!太大了!洛阳真是太大了,比我们临淄大多了!有人说,见过什么啊?确实,左思没见过什么世面。但也怪不得人家小左,要怪就怪当时的洛阳太奢华壮丽了。在洛阳的日子,左思是很孤独的。是啊,谁会搭理一个来自寒门的丑八怪呢?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伤害左思自尊的事。当时,潘岳以貌美著称,上街时,洛阳的姑娘们翘首企盼于两侧,投之以鲜花和水果;而左思上街,连洛阳的老太婆都冲他吐口水,小孩则拿着石子砸他。可以想象,左思是多么痛苦:我不就长得难看点吗?在这种情势下,为了能在洛阳有个发言权,至少别再让老太婆们欺负了,左思以时间为赌注,开始了一个冒险计划。他要穷其精力,写出一部旷世名著,灭一灭洛阳人的威风。著名的《三都赋》有可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构思的。据说该赋连构思带写作,左思整整用了十年光阴。十年浩瀚,一个丑陋的青年变成了更丑陋的中年。在十年创作中,左思倾尽心血,严谨考察,引经据典,精益求精,终于在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春完成此篇描写吴国、蜀国和魏国三国首都的鸿篇大赋。但是没什么反响,而且,还受到了一些讽刺。在此之前,名士陆机从江南入洛阳,听说左思正在写《三都赋》,抚掌大笑,在给弟弟陆云的书信中傲慢地说道:“这儿有个乡巴佬儿在写什么《三都赋》,等他写完了,可以用它盖酒瓮啦。”呵呵,我想当时左思死的心都有。但左思没有自杀。苦心人,天不负。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一位好心人,好心人给他出了个主意:“这篇东西我看完了,虽然很棒,但由于你人微言轻,所以要想走红洛阳,仍然很难。不过,还是有办法的……”
左思:“什么办法?说啊!”左思实在是急了,一个人有几个十年啊!
好心人:“找个大腕儿给你写个序,推荐一下你。”
左思:“大腕儿?”
好心人:“是的。这叫炒作。”
左思似有所悟:“找谁呢?您?”
好心人:“非也,我看找皇甫谧最好。”
左思:“为什么?”
好心人:“皇甫谧是东汉名将皇甫嵩的曾孙,皇甫嵩是镇压黄巾起义的第一号人物,据说当年曹操和刘备都跟他混过,可到了皇甫谧这辈,家道已经中落,他又遭受病魔袭击,导致半身有点不遂,并一度想自杀。但最后还是鼓起勇气活了下来,饱览群书,苦读不辍,到现在不但成为文学大师、史学大师,还成了天下闻名的医学大师,著有《针灸甲乙经》,这可是咱华夏第一部中医针灸著作啊!皇甫谧有过一段特别艰苦的个人奋斗史,所以能理解你现在的痛苦,会对你有一种认同感,所以找他最为恰当。”
左思:“说得太好了!我也听说过这皇甫大师,他好像有个著名的段子,就是曾向我们的皇帝借过书。”
好心人点点头。其实,当时左思还想问一句:您现在也是名士啊,小时候也很穷困,为什么您不给我写序呢?正像你们猜测的那样,好心人就是西晋大臣张华。经张华的点拨,左思找到了名士皇甫谧,后者还真给《三都赋》作了序言。如张华所预言,这《三都赋》真的一下子就火了起来。此赋结构宏大,语言美丽,内容充实,贴近时事,被认为超越了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以致首都的士人们争相传阅。火到什么程度呢?火到为此诞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洛阳纸贵。正是凭借着《三都赋》的东风,左思一举打入了洛阳的名士圈子,在元康年间还参与了贾谧的文学集团“二十四友”的活动。后及贾谧被诛,左思感慨万千,无所适从,最终看透世态炎凉,再也无意在圈子里混了,便卷着铺盖卷到了冀州,远离了是非之地,在那里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
【高中生的世说新语读后感】推荐阅读:
边城高中生的读后感12-03
飘高中生的读后感800字07-05
高中生老人与海的读后感800字12-06
高中生朗读者的观后感作文08-16
祝福的读后感800字高中07-13
迷失的男孩高中读后感作文12-05
高中读后感的文章800字12-09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优秀高中06-05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高中700字07-06
高中《爱的教育》读后感700字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