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赛简讯(精选5篇)
课赛简讯 篇1
《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九石小学
尹丽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P72-73,连加连减。
二、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四、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一)、复习旧知
1、说口号:(手指操,手指操,带来快乐又健脑。)
2、在新课前首先让我们来对做“手指操”————数的组成。今天,我们用手指操一起来复习“10的组成”,同学们,准备好了吗?(音乐伴奏)师:(拍手)请你跟我这样做;
生:(拍手)我就跟你这样做。师:我出1,(伸手1);
生:我出9。师:10可以分成生 :1和9。师:1和9;
生:组成10。
师:(拍手)请你跟我这样做;
生:(拍手)我就跟你这样做。师:我出2(伸手2);
生 :我出8。师:10可以分成 生 :2和8。师:2和8
生:组成10。„„
(二)创设情境,初步体会
同学们,小明不仅爱学习,而且是一个非常爱劳动的好孩子。今天,他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小明在干什么?(出示课件,小明在喂鸡。)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做个好孩子?那么在家里要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谁会列式?口头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 生:明明喂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1只。
师:你表达得很清楚,真好!那么,地上的小鸡由几部分组成?(三部分)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谁会列式?
(生说,教师板演5+2+1=8)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带读)
板演:5+2+1= 师:5+2+1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加法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加,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加。师:像5+2+1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叫它做连加。(板书:连加)连加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
这道算式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组讨论并解答)小组汇报。强调: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
(学生说,老师板演)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学得怎么样了?(课件出示教材72页做一做第一题。)以抢答的方式完成。
3.教学例2: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动画演示)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
生:明明原来喂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
师:你表达得很精彩,真棒!师:草地上还剩几只小鸡?(2只)谁会列式?
(生说,教师板演8-2-2=4)
师:8-2-2=4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减法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减,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减。师:像8-2-2=4这样的减法算式,你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连减。
师:你们给它起的名字与数学家起的名字是一样的,你们真像个小小数学家。师:像8-2-2=4这样的减法算式我们叫他做连减。(板书:连减)连减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二个新知识。
那么,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板演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减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算出结果。
3、现在老师碰到了一个难题,谁能来帮帮老师吗?(课件出示教材72页做一做第二题)。
(三)巩固练习
师:智慧森林里的智慧老人看到同学们把今天的新知识都学会了,非常高兴,决定带我们去森林里参加运动会。同学们,快去看看吧!
1.师:智慧森林里真热闹,同学们,快看!游泳比赛正在激烈的进行着,你能帮它们算一算一共有几只鹅参加了游泳比赛吗?学生列式并抢答。
2.(课件出示森林里的小动物)看到同学们这么厉害,老师真高兴。想不想到大森林里代替小动物来比赛呢?我们一起去参加接力赛好吗?让我们比一比,看看谁最厉害。(教师发放卡片:同桌合作,一人算一人写,写完一道题马上传给下一个同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预备,开始!
3.激烈的比赛结束了,天也快黑了,小动物们也准备回家了,是谁还没有回家呢?(课件出示习题)哪个小朋友知道还有几只小鸽子掉队了呢?
4.天黑了,几只贪玩的小动物迷路找不到家了,他们的妈妈呀可着急了,同学们让我们赶快来帮帮他们。(课件出示,学生抢答。)
(四)、小结
同学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仅学习了新知识,还帮小动物们找到了家。能和小朋友们分享一下今天你都学到了什么吗?
地理课赛总结 篇2
第一届“青蓝杯”课堂大赛地理学科总结
康庆琪
一.特色和靓点
①参赛教师备课认真,准备充分,课件制作精美教学内容充实,有讲有练,讲练结合,并适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课堂互动。
②教学过程中充分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认识并理解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即人地关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③最大的靓点是乡土地理素材的使用,米富民老师在《产业转移》这节课中,从导入到授课,结合平川中区工业园区有我国众多南方企业的入驻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用身边鲜活的案例来学习地理原理地理知识,真正体现了课标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主导思想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地理实践能力。二.不足
①精气神不足,状态不佳,课堂气氛沉闷,不能给学生强大的气场并感染学生。
②幻灯片页数太多,易导致教师成为放映员,被课件牵着走。在课堂发生预设外情景下不能机动灵活地处理,以及在公开课中容易导致时间紧张和前松后紧,如果最后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被课件所限制,不能及时结束课堂教学,造成教学任务未完成的印象。③课件上文字太多。事实上课件上大段甚至整张屏幕的文字基本上无效信息,对学生没有视觉冲击力。当然课堂关键词、核心概念、公式、定理、练习题的文字是必不可少的。
④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教师的讲解太多,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体现出来。三.建议
①灵活的处理教材的内容和顺序,处理好“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关系。教学过程中不一定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地按教材内容和顺序进行,可以对教材内容作出大胆的处理和取舍,对顺序灵活地调整。经过教师个性化的处理可以使教学内容主次分明,重难点突出。比如本次赛课中《产业转移》一节中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中的第一点“劳动力价格”和第三点“市场”,是学生已经熟悉并容易理解的因素,可以把这两点列为实际教学中的第一点和第二点,点到为止。而课本原顺序中的第二点“内部交易成本”学生较难理解,可以调整为新顺序中的第三点,作为重点突破,相对应该用时间较多。
②课件幻灯片不要太多,一节课尽量控制在10—15张,不要超过20张。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的地位是辅助,不要把课件当成主体。课件上能用图片的一定不用文字,能用少量文字的一定不用大段文字。课件就是用来展示教学素材和突破语言及常规手段不能突破的难点的,不要让课件变成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学主线仍然应该在教师心中,掌握在教师手中,否则我们可能会被课件牵着鼻子走。③尽管已经有课件,但是必要的板书还是应该有,而且板书要有设计,尽可能有美感,而且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不是课上完了再去补写板书。待整节课结束时能够完美的展现本节课的关键词,核心知识,思维过程或思维链条,板书可以用来回顾和总结本节课。
《活化石》教学设计(课赛)修改 篇3
课题:
33、活化石
备课人:李亮
课时数:1
执教时间:11月1日第二节
教材解读:很多远古时代的生物已经灭绝了,像三叶虫、恐龙等等。我们要想了解它们的生存情况,只能通过对它的化石进行科学的研究。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地生存到现在,如,本课所介绍的银杏树、大熊猫和中华鲟,成为人们研究古生物的活化石。扇形的小叶子,长得很慢却有着营养丰富的果实,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这就是银杏树。肥胖的身体,粗壮的四肢,犹如戴着墨镜的黑眼圈,这就是大熊猫。尖而长的大嘴,核桃大的眼睛,体长可达四五米,体重可达半吨的水中动物,这就是中华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三种活化石: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的特点;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动物意识。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相关资料。老师:搜集资料,制作课件和头饰。
第一课时
学生学习活动
教师教学活动
一、观看图片,认识化石。
1、观看多媒体图片
2、听老师介绍化石。
3、齐读课题。
一、激趣导入,认识化石
1、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古生物博物馆去参观参观,想去吗?
2、(播放课件)欣赏完这些图片,你们知道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化石(板书:化石)
3、介绍化石:在远古时代,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植物,一部分死后,遗体被埋入地层,经过几万年的演变,逐渐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这就是化石。
4、揭题: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古老的生物摆脱了重重磨难,顽强的生活到现在,它们就成了特殊的化石,科学家称之为“活化石”(补充课题:活),请齐读课题。
二、汇报预习,感知“活化石”。
2、多种方式朗读词语。
3、交流问题生成单的问题:
A、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B、我还读懂了什么?
二、检查预习,感知“活化石” 屏幕出示词语,多种方式巩固读。(自由读——齐读)生汇报交流:
A、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活化石? B、我还读懂了什么?
三、细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一)品读感悟活“化石之”一:银杏树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
银杏树为什么可以称作活化石呢?
3、有感情朗读相应的句子。
(二)自读自悟“活化石”之二三:大熊猫中华鲟
1、听老师读自学要求。
2、按要求自学。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4、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三、品读感悟,感悟“活化石”(一)品读感悟活“化石之”一:银杏树
1、出示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4、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句子一: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句子二: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A、理解“辨认”的意思。B、指导朗读。句子二:“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侯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二)自读自悟“活化石”之二三:大熊猫、中华鲟
1、出示学习要求。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化石来学习:
(1)认真读一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2)想一想:它为什么能称作“活化石?用“”画出来。(3)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同桌听。感悟活化石之大熊猫 句子一:“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 句子二:“和它在同一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的活到今天。” A、理解“灭绝”是什么意思?
句子三:我们都知道大熊猫爱吃竹,你能想到吗,它们的祖先却以肉为生。感悟活化石之中华鲟
句子一:中华鲟生活在江河里,最大的可以长到五百千克重.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中华鲟的样子长得怎么样? 指导朗读。
句子二: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四、拓展延伸,保护“活化石”
1、观看图片,听老师介绍。
2、交流:
看了这些图片,你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你想对这些人说点什么?
3、带着保护活化石的决心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保护“活化石” 过渡:小朋友们,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它们都是活化石,如今,这些古生物已经越来越少,但是,有的人为了赚钱对它们做出了很残忍的事。请同学们看:
1、出示图片,老师介绍。
2、让我们带着保护它们的决心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共同行动。
1、听老师总结。
2、带着保护活化石的决心,一起行动。
五、总结全文,共同行动
小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保护活化石,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保护活化石,保护古生物,保护大自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课赛简讯 篇4
活 动 方 案
根据《煤山中心校优质课赛讲活动安排》的文件精神以及我校教研组工作计划,切实提高我校的教科研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结合我校实际,对我校优质课赛讲活动安排如下: 领导小组:组长:李文化
副组长:杨新玉唐进庭
成员:许俊霞 邓松焕 邓焕霞 樊跃坤 邵战胜
一、参加对象:
全校所有教师,人人参与。
二、参赛学科组:
语文、数学、英语、理化生、政史地
三、具体安排:
(一)启动准备阶段(2月17日—3月7日)
1、教师准备阶段,每个教师备一节高质量的优质课教案,先
说课再做课、并做好记录。
2、精心设计、制作课件,熟练使用电子白板上课。
(二)学校赛讲阶段:(3月8日—3月15日)
1、学校分学科组进行赛讲,其他教师观摩,评委反馈评课结
果,提出改进建议,做好详细记录。
2、每学科组向中心校推荐数名教师参加中心校的优质课赛讲活动。(语数英每科3人、其他学科每科推荐1名)
(三)指导改进阶段(3月16日—3月24日)
所有评委对学校向中心校推荐的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参加3
月底中心校的优质课赛讲。
(四)参加市第十三届优质课赛讲阶段,对校选拔出的教师进行再培训指导,充分准备,参加市优质
课赛讲。
五、评选办法:
有评审小组和听课教师按照汝州市中小学优质课活动评价办
法,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分数的高低评出名次、做为推荐汝州市第十三届优质的人选。
汝州市七中教导处
2014年2月23日
汝 州 市 七 中
优
质
课
赛
讲
课赛简讯 篇5
泸水市某中学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知道昆明的雨的特点。
2.感受作者的语言美及行文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3.培养和鼓励学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感受本文“形散神不散”的行文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音乐导入,引出“雨”,导入课文。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省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背景介绍:作者与昆明
四、落实基础知识:你能读准下列字词吗
五、阅读感知
1.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长、明亮、丰满、使人动情)
2.作者除了写昆明的雨之外,还写了哪些?
⑴昆明雨中的景物: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木香
⑵昆明雨中的人:⑴卖杨梅的苗族女孩⑵卖送缅桂花的母女⑶“我”和友人德熙 ⑶昆明雨中的情:淡淡的乡愁
3.思考:文章写雨的笔墨并不多,这是不是偏离了主题呢?
(此处学生思考,教师讲解,最后小结)小结:情感线索:对昆明的喜爱、想念
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
六、课堂练笔
(展示当地美食的图片,学生练笔)
七、教师寄语:
做个善于观察的人,做个细腻有心的人。
八、作业布置
昆明的雨(汪曾祺)
附:板书
景物美
人情美
氛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