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作文指导:审题指导

2024-08-29

小升初作文指导:审题指导(共10篇)

小升初作文指导:审题指导 篇1

小升初作文如何审题?

小升初语文考试中,作文是很多同学头疼的一大难题。而要写好作文,首先要学会审题。从近几年的考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到作文的题目越来越贴近生活,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要做好积累,留心观察。在此,相关专家为我们支招,进行分类指导:小升初作文如何审题?

一、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要审清题目中的“题眼”和“题限”。“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题限”,即题目限制的记叙范围。

例:我的好朋友

提示: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请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最好的朋友,写出他的特点。写一篇450字以上的记叙文。

审题解读:题目中的核心词是“好朋友”,因此这是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要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用一两件事”写出好朋友的“特点”。

二、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题型。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中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然后细读提示中对空白处的要求和限制。再根据提示展开联想,搜寻最适合写的材料。补写文题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在提示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最想写、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例:____给予____

提示: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我们曾经感受过他人给予的关怀,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也曾将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请围绕“给予”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00字以上的纪实作文。

审题解读: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给予”,“给予”就是“给”的意思,它包括物质上的给予和精神上的给予。“给予”是双向的,既可以是他人给我,也可以是我给他人。“提

示”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一句,它点出了“给予”带给人的感受,同时也为文章定下了情感的基调,那就是“快乐”。

“提示”中的几个小句子同时起到了辅助选材的作用。“他人给予的关怀,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提示了选材的第一个角度,他人、社会、生活给予“我”,“我”是接受者;另一个角度是,写自己把“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我”是实施者。后面的省略号则涵盖了更多的内容。无论选取哪种材料,一定要注意写出“给予”的过程,写出“快乐”的感受。

三、给范围自拟题作文

此类作文命题思路是先明确一个“靶心”,再要求考生自拟题写记叙文。命题者在命题时为考生提供了一个简明的引领性提示。这些提示在材料选择和习作思路上给了考生一个重要的导引,使考生对主题的感悟有了个性发挥的余地。

审读提示:首先抓住其中关键词,其次,提示语中常常包含着命题者对选材范围的规定,审读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提示语”中各分句的意思。学会抓提示中的“选材点”,与自己的素材积累建立联系。

以某年某区六年级升学考试作文试题为例:

在喜庆热闹的春节、欢欣快乐的儿童节、幸福温馨的生日、丰富多彩的周末„„我们总是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们欢聚一堂。那场面多么令人留恋,那故事多么令人难忘。请你围绕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欢聚”,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50字以上的纪实作文,题目自拟。

审题解读:这是个提供了核心词的自命题作文,核心词是“欢聚”,“欢聚”就是快乐的团聚。提示中第一句从两个方面明确了选材的范围。“在喜庆热闹的春节、欢欣快乐的儿童节、幸福温馨的生日、丰富多彩的周末„„”罗列的生活场景都是考生所熟悉的,同时又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省略号还省略了其他的时间和场景,这样让考生人人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我们总是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们欢聚一堂。”明确了文章要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事情发生在“我”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这些人物之间。

第二句话“那场面多么令人留恋,那故事多么令人难忘。”一方面提示考生写“欢聚”不仅要有场面描写,还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作支撑。另一方面提示考生文章情感基调为留恋、难忘。

第三句话“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欢聚’”突出了故事的难忘,明确了选材的典型性,点明了核心词“欢聚”,要写出愉悦的感受。

通过将提示语分层次解读,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们的审题过程才算完整,题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确。接下来进行写作,那就要看我们平时的积累了。从现在起,参加小升初考试的同学就得多下功夫了。我们也预祝同学们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理想的中学!

小升初作文写作十法

许多小学生刚开始接触作文,不知道该如何写?对于很多写作手法都不清楚,在此,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十大写作手法,供各位同学参考。

1、第一人称叙事法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使读者得到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采用第一人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2、第三人称叙事法

用第三人称叙事,叙述人既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也不受生理、心理的限制,可以直接把文章中的人和事展现在读者面前,能自由灵活地反映社会生活。但第三人称叙事又往往不如第一人称叙事那么亲切自然。

3、顺叙法

顺叙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运用顺叙,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否则,容易出现罗列现象,犯平铺直叙的毛病,像一本流水帐,使人读了索然无味。

4、倒叙法

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

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5、插叙法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6、补叙法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7、分叙法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不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一件,再叙另一件,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8、详叙法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9、略叙法

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0、直接抒情法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写作文的手法很多,要慢慢掌握其技巧,不要担心自己的表达能力,用尽可能形象的方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就可以了。语文学习是很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不仅需要平时多留心,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小升初优秀作文的构思方法和写法

大家都知道,写作文之前好做好构思。文章有一个好的开头,那么就能一气呵成。文章有好的构思,文章的深意也浓。

铺垫法

铺垫,是“水涨船高”“烘云托月”之法,即为了突出主要人物或事件,用另外的人或事做“衬垫”。铺垫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积极铺垫,先写某人或某事物好,再写另一人或事物更好;一种是消极铺垫,先写某人或某事物坏,再写另一人或事物更坏。这种手法能达到“山外有山山更高”的表达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济南的冬天》开头就以北平、伦敦、热带三处的冬天作铺垫,通过比较,烘托出济南冬天的可爱。

欲扬先抑法

欲扬先抑,就是为了肯定某人或某物,先用曲解的方法和嘲讽的态度尽力加以贬低和否定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扬”而“抑”,先“抑”后“扬”。“抑”的目的在于“扬”,“抑”下去是为了“扬”得更高。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文章曲折多变,形成波澜起伏之势。如《白杨礼赞》中写道:“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就是欲扬先抑法的典范。

悬念法

悬念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问题,摆出矛盾,或设置疑团,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其特点是先将疑问摆在那里,然后,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或者作出种种猜想,令人对其念念不忘。总之,作者并不急于揭开谜底,解决矛盾,而是在酝酿比较长的时间后再解开“悬念”,写出结局。比如程海的《三颗枸杞豆》开篇点明“我”现在是一个植物学家,既交代了“我”现在的身份,又自然地过渡到“好多人很羡慕我”“要我谈谈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然后用“其实”一转,说明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这就设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一个“淘气鬼”能够成为植物学家呢?这样写,使得文章波澜起伏,不仅使读者印象深刻,而且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巧合法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这里的“巧”,就是指巧合,就是利用生活中的偶然事件来组织文章的故事情节。它要求文章情节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人的意料。如《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一家人与于勒在船上相遇一节的叙述即属此法。

对比法

就是把两种不同的人或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摆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方法。俗话说:“不见高山,不知平地”,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记叙文中的对比可以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使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鲁迅的《一件小事》为例,文章中“我”和“车夫”对待老妇人迥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国家大事”不留痕迹和“一件小事”忘记不得的对比,“我”的思想感情转变前后的对比,都鲜明地突出了小说的主题思想。

拟人法

拟人法是借助想象力,把物(动物、植物、事物)乃至抽象的概念拟人化,赋之以人的动作、语言、思想、感情、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童话、寓言、诗歌常常采用这种方法,如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

象征法

就是借用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特定的事物或情理的艺术手法。如《白杨礼赞》《海燕》以及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运用的就都是象征法。

除此以外,还有联想法、夸张法、欲擒故纵法等。总之,正确使用精巧的构思方法,能使文章变化曲折,首尾呼应,引人入胜。

小升初作文指导:审题指导 篇2

一、预先立题:一词立骨, 先入为主

1. 标题扣题

俗言道“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标题中嵌入话题, 不但一目了然, 造就先入为主的声势, 而且也会使阅读者在阅读文章过程中不自觉的受到吸引, 将文章扣到话题上, 这样在阅读者眼中, 就不会出现偏离话题的现象了。拟作文题时, 可以将话题或材料的主题词置于其中, 以彰显立意, 统领全文。请看小考作文话题:

在生活中我们时时演绎着爱的故事, 有父母之爱, 有同学老师的爱, 有对灾区人民的爱……或许是不经意的一句话, 或许是细腻的一个动作, 或许是让人回味的一个眼神……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爱”。你的记忆中一定也有一些让你觉得特别温暖、特别感动、特别幸福的事, 选择其中的人或事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语言要通顺流畅, 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具体写生动。

A同学将作文标题拟为《流年匆匆, 母爱相随》。母爱, 这一永恒的话题被小作者定格于文题, 彰显了对母亲的思念, 更凸显了母爱的魅力, 统领全文。B同学的标题是《有爱, 就有幸福》, 小作者将话题中的关键词“爱”、“幸福”嵌入题中, 一语中的, 点化了主题。

2. 题记扣题

题记犹如锦上添花, 或是阐释题目内涵, 或是映衬主旨精神, 或是昭示文章走向, 或是标志整体内容……恰当地运用题记扣题, 不仅可增添文采, 激发兴趣, 更可吸引读者、先声夺人。请看A同学的题记:

让我们记住和母亲共同走过的岁月, 记住爱, 记住时光。题记

(正文为作者由校返家, 忆起被母爱过的镜头:幼时被母搂抱——考试失利母亲安慰、为我拭去泪水——上学母亲为我推车、叮咛——思绪回到现实, 向家飞奔) 题记既概括全文, 又引领读者。

二、开篇破题:首句标目, 行文线索

1. 段首标明中心句扣题

或是概括全文大意, 或是揭示文章中心, 或是点明阅读的“路标”, 阅卷老师立马能抓住大意, 顺势而读。

如A同学:《流年匆匆, 母爱相随》的开头段:

天空依旧蔚蓝, 河水依旧清澈。踏着绿色的羊肠小道, 我已经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 加快了脚步……哦, 我日夜想念的慈母, 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

母爱, 又何止会在短暂的分别后凸显。当记忆中的涓涓细流静静的淌过, 我发现, 原来它一直与我相随。

B同学:《有爱, 就有幸福》的开头:

幸福, 或许是瞬间顿悟的一种感觉, 或许是记忆中的许多往事, 或许是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几句问候, 或许是月光下全家人在一起惬意的小憩……幸福总是甜蜜的, 对每一个人来说, 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关键看你能否捕捉它。

A同学的开头扣上了文题和主旨, 牵引着读者顺势而读。B同学的开头是对标题的具体阐释和剖析, 昭示了下文的内容, 紧扣主题。

2. 小标题扣题

寥寥数语, 层次分明, 提纲挈领, 点明逻辑关系。一看之下, 便粗知文意, 让人怦然心动, 爱不释手。

例如:《有爱, 就有幸福》

小标题一:无籽西瓜 (小时候妈妈让我吃剔籽西瓜, 上学后我将西瓜剔掉籽端给家人吃, 全家人都被感动)

小标题二:do re mi (月光下幼年的我被搂在妈妈的怀里拍着小手唱着)

小标题三:妈妈爱吃鱼头

小作者捕捉了生活中的平凡琐事, 聚焦了家人间的酽酽亲情, 读来感人至深。三个小标题简单明了, 新颖别致, 更是将文章的感情层层推进, 直到水到渠成地总结出“有爱, 就有幸福”的中心, 回扣题目。

三、文中含题:反复铺陈, 环环相扣

在行文过程中, 利用反复、排比和过渡, 醒目扣题, 彼此呼应, 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牢牢切题, 强调主旨, 形成一唱三叹的韵律美, 产生形散神聚的严谨美, 从而对视觉和心理都产生较大冲击。

例如在《流年匆匆, 母爱相随》一文中:

“小时候, 母爱是那温馨的小屋”——

“后来啊, 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

“而现在, 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

母爱, 这一永恒的话题, 被小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演绎得淋漓尽致。“小时候”、后来啊”、“而现在”三个片段深受余光中《乡愁》的启发, 把母爱深情的分别寄托在“温馨的小屋”、“拭泪的手”、“幸福的叮咛”中。小作者间断地运用三个具反复、排比于一体的句子, 既作过渡句, 又作下段中心句, 牢牢地把全文融为一个整体, 又步步深入, 处处扣题。

四、豹尾应题:首尾圆合, 妙手回春

结尾可归纳、可概括、可深化、可卒章显志, 但最重要的还是扣题。

A同学的开头:

天空依旧蔚蓝, 河水依旧清澈。踏着绿色的羊肠小道, 我已经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 加快了脚步……, 哦, 我日夜想念的慈母, 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

结尾:思绪从记忆回到现实, 猛然发现, 我离家更近了!离母亲更近了!我不由得加快步伐, 想一下子飞到家中, 偎依着母亲, 继续让那爱包围着我, 永随着我……

结尾呼应开头, 对母亲的思念更凸显母爱的魅力, 深化了主题。

小升初作文指导:审题指导 篇3

一、生活中的礼物

师:各位同学下午好,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第一次见到大家,我不能失礼,所以我在家冥思苦想,到底要给大家带一些怎样的礼物,才比较合适。经过考虑,我筛选出了这三样(出示PPT图片)。第一样:棒棒糖;第二样:练习本;第三样:千纸鹤。大家都认识,那么我想大家给我一些建议,如果你是我,你会选哪个礼物送给大家。

生1:本子,因为本子实用。

师:哦,你看重礼物的实用价值。那我就送你一个本子,谢谢你的回答。

生2:我会送棒棒糖,因为很好吃。

师:棒棒糖,你看重礼物的乐趣,那我来找找看有没有棒棒糖。(师摸口袋,全场笑)哎呀,真有一颗,送给你。

生3:我会送本子,因为现在六年级了,我们应该多学习,多写一些文章。而棒棒糖是一时的,吃完就没有了。千纸鹤太像玩具了,忽悠小孩的。(全场笑)

师:你很热爱学习,真好,而且老师发现你更重视礼物的现实意义,注重它的适用性。也送你一个本子。

生4:我觉得送千纸鹤好,可以送给别人祝福。

师:千纸鹤虽小,礼轻情意重,凝聚着祝福,你很有心,老师送你一只千纸鹤。

师:看来同学们的想法跟老师大同小异,三种礼物都有人想要。那么老师就想问一个问题,刚刚大家再给老师建议时,都是从谁的角度出发的?

生(齐说):自己。

师:嗯,你看,如果你想要实用的东西,就希望老师送本子;你想要好玩的、好吃的,就希望得到一颗棒棒糖;当你想要一个充满情意的礼物时,就想让老师给你一只千纸鹤。如果,老师不顾及大家的想法,随便送一个不喜欢的礼物给你,你会开心吗?

生(齐):不开心。

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送礼物要考虑对方想要什么,那么我们写作文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读文章的人的感受呢?如果我们的作文也是一份礼物,那么又应当注意什么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聊聊作文选材这件事!

二、给老师的礼物

师:现在大家已经六年级了,即将毕业,如果我们都写一篇作文送给语文老师作为礼物,那么在构思时,你认为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生5:作文写完后,老师看了能高兴。

师:对,要让老师看完之后有一种愉悦感,这样他才会喜欢。

生6:要赞扬老师,不能批判老师。(全场笑)

师(笑):啊,你真贴心,知道老师很辛苦,要让老师开心一些。

生7:文章要有真情实感。

师:不错,写作文就是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面诉诸文字,说真话,抒真情。好,如此等等,大家已经进一步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文和送礼物都是不能只顾自己开心,都要考虑到——

生(齐):对方的感受。

师:是的,送礼物的时候我们要知道对方喜欢什么,写作文的时候要明白我的读者会关注哪些内容。所以,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来做一个深入的探讨,看看到底怎样把这份礼物送得“投其所好”。好的,既然是送给语文老师的礼物,那么我想先了解一下,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8: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个豁达开朗的人。

生9:如果你惹了他,他会有点凶;如果你做的好,老师会夸奖你。

师:赏罚分明。

生10:他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因为一旦老师做事就会做到最好。

生11:他还是一个公正、追求完美的人。

生12:老师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生13:我们的语文老师还是一个做事雷厉风行的人。

生14: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一个通过讲故事让我们懂得道理的人。

师:嗯,老师教导有方,循循善诱。好的,讲了这么多还有人想要讲,我发现大家都能发现语文老师不同的一面,那么现在我想做一个求同存异的工作,大家认为,这么多语文老师的特点中,哪一个是最没有争议的,一致公认的?

生(七嘴八舌后齐说):追求完美。

师:好的,我们现在拨动时间的指针,穿越到6月份,毕业在即,我们要写一篇文章送给老师作为礼物,表现他的追求完美,那么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可以表现老师追求完美的事情,下面请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找出最佳事件,并说明理由。

(生讨论)

师:好了,大家都讨论好了,那么我们来分享一下。

生15:我从中队会的一件事可以看出李老师的完美,因为中队会上,李老师让我们尽量模仿他的声音去读。

师:你认为这件事最能表现他的追求完美,那么理由呢?

生15:理由是我就看着李老师用他特别尽力的声音给我们做示范。

(同一小组的一个学生做出惊讶表情。)

师:你表示惊讶,那你说说为什么。

生16:我觉得李老师对我们的要求,不管是声音的大小,还是朗读的情感,都十分细致,可以说追求极致,不能出一点差错,第一遍排练得很好,还是要排练好几次。

师:谢谢,你对她的回答做了补充,我们看到了一个追求完美的老师。其实,在刚刚这位同学站起来的时候,很多人发出了叹息声,为什么我们同学会叹息呢?(生笑)

生17:因为很多人都想要说这个。

师:哦,原来很多人都想说这个,那我们看看还有谁想说中队会的,举手看看。(很多学生举手)好的,你也来说说看。

生18:我也想说中队会的朗诵,好不容易每个动作我们都做对了,但是老师还是要求我们一遍又一遍练习,希望我们做到精准无误。

师:那请你再说说你选择中队会朗诵的原因。

生18:因为这件事最能反映李老师的追求完美。

师:很好,我们可以发现,两组同学选择的事件与李老师追求完美这个特征是相符合,相配对的,换种说法就是,事件与我们的中心是相关联的。(板书:与中心相关联)其他同学有没有不一样的选择。

生19:在体育运动会上,不管是广播操还是其他表演,李老师都要求我们每一个动作尽量完美,给其他六年级班级做榜样。

师:所以李老师的追求完美在体育运动会中也有体现。那你为什么不像其他人那样也选择中队会上的朗诵呢?

生19:这件事与李老师追求完美的特征相联系。

师:那与刚刚那件事相比哪个更好呢?我们应该选择哪件事?

(一生脱口而出:投票!)(全场笑)

师:你真机灵,既然如此,我来做个假设,如果李老师收到我们班同学的礼物之后,他在家读啊读,发现54篇文章都是写中队会,而只有1篇写体育运动会,那他会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生20:我觉得李老师会喜欢体育节的,因为那篇文章另辟蹊径,与我们54篇都不同。

师:很好,另辟蹊径,你用词非常准确。我们可以发现,这位同学为刚刚那位男生总结了理由,体育节这件事与大多数同学的中队会朗诵比较起来,更加……

生(齐答):新颖!

师:很好。(板书:新颖)还有其他选择吗?

生21:我觉得关于李老师追求完美,还体现在李老师帮我们修改作文这件事上,比如我们要发表作文,李老师会反复帮我们修改,直到他满意为止。

师:你的理由呢?

生21:因为这既与李老师追求完美的性格相关联,而且和其他同学的中队会朗诵排练相比,更加新颖。

师:活学活用,你真聪明。其实啊,除此之外,老师还想补充一个理由。

(一生举手)

师:你还要说,好的,你来。

生22:我觉得作文还要贴近生活。

师:很好,因为写作文贴近生活,能够让我们读后感受到这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不至于读起来感觉李老师虽然追求完美,但完美得有些虚假。什么叫完美得有些虚假?

生6:有些同学为了赞扬老师,就去编造一些事情出来,说老师多伟大,但这样的文章写出来肯定没有亲身经历的事情那样有真情实感。

师:很好,有真情实感,才能写出最真实的文字,就像这位同学一开始说的,他说我们要写赞美老师的文章,不能批判老师,那是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会认可每一位老师呢,那也不一定,所以表达最真实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由此来看,选择材料的第三个要求就是……

生(齐答):真实。

师:很好,就是真实。(板书:真实)我们已经总结出了选材的三个要求,首先要与中心相匹配,其次要新颖,老师要对新颖再做一些解释,什么才算新颖呢?你要解释,你来说。

生23:独特,与别人写的与众不同。

师:很好,就用你说的一个词,与众不同,新颖不是说第一个想出来的,而是与大多数人不同。同样的,真实也是如此,强调的是一种生活真实,要能让人感觉事情在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不能天马行空地去写老师拯救地球,(生笑)虽然也能表现老师,但太过虚假。

三、老师给的礼物

师:这就是我们整理出来的三个标准,实际上老师在思考了送大家什么礼物之后,也得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送大家一种学习作文的方法,利用一种评判标准帮助大家自主学习。请大家把讲义往后传。(分发讲义)我们可以看到讲义上的一个星级表,三颗星表示等级最高,两颗星其次,一颗星等级最低。那么大家能不能把黑板上的标准填入表格中呢?首先来看三星级标准应该是什么?

生(齐答):三个都有。

师:很好,三个要求同时具备的文章,我们可以将其评定为三星级。那么两星级呢?

生24:我觉得首先要与中心相关联,因为每篇文章都是表现一个主题的。

师:是的,一篇文章最基本的就是表现中心,如果事件都与要变现的中心无关,那么不能达成写作目的了。那么两星级为什么会少掉一颗星呢?

生24:然后在剩余的两个要求中,只完成了一个。

师:你的归纳非常到位,我也很赞成,请坐。请大家把两星级标准填好。接下来,谁来说说一星级的要求呢?

生25:我觉得只与中心相关,其他都做不到。

师:可以,也请大家把一星级的标准填好。(学生完成表格)。好了,老师想送给大家的礼物已经制作完成了,也送到了各位手里,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礼物。

师:前面大家讨论了我们的语文老师,他追求完美,但这并不是老师独一无二的性格特征,现在我们就再来看看每个人心目中的语文老师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参看讲义上的思维导图,结合送礼物的过程做一个小尝试,对照三星标准,选择最佳事件来表现自己心中的语文老师。

(学生动笔构思)

师:好的,大家都完成了,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先这个小组,他们仍然觉得心中的李老师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那么事件有没有变化呢?看这个例子,他把事件换成了体育运动会报名表的誊写,李老师细心核对,要求每一个信息都准确无误,还强调书写工整美观。大家觉得这个例子可以达到哪个等级。

生26:我觉得可以达到三星级。因为首先这件事能看出李老师追求完美,符合第一条标准,其次体育报名表填写与大多数人想到的中队会相比是与众不同的,比较新颖;然后这件事确实是最近发生的真实事件,所以满足三个要求,应该是三颗星。

师:你的思维非常清晰,分析有理有据,请坐。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摇头)

师:很好,这位同学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我们可以奖励他三颗星。再来看一篇,这位同学说李老师是一个标新立异的人,元旦演出排练,本来不应该是语文老师的工作,但是李老师不但给大家排练了节目,而且非常有创意。请大家再来评价一下这个案例。

生27:我觉得这篇也可以达到三星级,因为这件事也是真实发生的,第二个这件事与千篇一律的中队会也不相同,第三个事件的确能反映出李老师标新立异。

师:好的,请坐,的确如你所说,这件事符合三星级的每一个标准,三星级的称号当之无愧。

师: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通过这节课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作文源于生活,我们可以借用生活中的一些经验来学习作文,例如借助送礼物的思考过程来指导自己选材,所以只要你有一双慧眼。只要你敢于追求完美,你就能够标新立异,你就能够送出一份让老师满意的礼物,让你的语文老师在你毕业后永远记得你这样一个学生。那么今天课后,请大家把自己刚刚的构思写成一篇文章,完成讲义的最后一个部分“我的礼物”,然后送给语文老师。今天,我把星级表这个礼物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在今后学习作文的过程中运用好这个礼物。好了,今天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谢谢各位同学!

【点 评】

江跃老师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这节课对我们所有听课老师来说,也是有启发和借鉴作用的。

首先,本节课目标定位准确,而且契合学情。由“礼物”导入,引导学生对中心和材料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对简单的思考,再到选定语文老师的某一个特点,确定事例,归纳评价量表,接着提出“生活模型”来启发学生练习如何选材,整个过程清晰明确,从教学呈现的结果来看,课堂中的训练也是比较有效的。例如最后呈现的三个三星级选材,我尤其欣赏第一个(追求完美):学生选择了体育运动会报名表的誊写,这和最初的中队会朗诵和体育运动会排演时的笼统泛泛的选材相比,已经有了质的进步。学生从一开始的笼统模糊到逐渐清晰和自我提升,这些都是潜移默化地发生着的。由于引入了真实的生活经历,写作变得真实而又意义。这样的尝试是有长期坚持的价值的。

其次,“礼物”的设计贯穿全课,是全课设计的亮点。这个设计既在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又巧妙引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很自然、不生硬。三个小礼物学生都很感兴趣,一下子就吊足了胃口,自然而然引出“生活模型”,别具匠心。同时,本节的教学内容也是一个礼物,这个礼物实际上就是一个阶梯,引导孩子认识到写作文需要读者意识。而且到最后,教师也不忘回扣“礼物”,鼓励大家在课后完成写作,送给老师。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礼物”的导入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导入,这个导入在整节课中是举足轻重的,有四两拨千斤的意味在其中。

第三,课堂是有生活感的。真实生活情境的设置让学生有更好的生活体验,有真切的感悟,这样学生写作中的套话、套路事件就会最大程度地减少。本节课创设的情境是毕业在即,送给老师一个礼物。这个情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一下子投入到了真实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去想送给老师一个什么样的礼物。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应当注意,在写作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缺乏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作文必然缺少真情实感。

第四,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尊重。虽然第一次与学生相见,但江跃老师的亲切,让学生能够以轻松的状态投入学习,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语文课状态。我们要避免那种严肃而死板的作文教学,简单枯躁地说今天学什么,学生是不欢迎的。对学生的回答,江跃老师也没有强制的统一,而是处理得很艺术,给了学生很大的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教学智慧。例如当有学生说送给老师礼物要赞美老师,不能批评老师时,我们听课的人都看到了学生有多么“可怜”:整天要想着如何讨好老师。但是江跃老师没有反驳或批评,而是自然而然的引导,到了教学后半段中抓住一个契机点醒这位学生要说真话,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理念。

第五,老师的教学机智也为课堂增色不少。对学生课堂表现的及时评价和指导是能够展现教师的教学机智的。缺乏教学机智的课堂是死板的,富有教学机智的课堂是灵动的、活泼的。例如在讲真实这点时,一个男生回答说不能虚假,但是课堂之初,恰恰是他说要赞美老师,不能批评老师,江跃老师很巧妙地引导了学生,将课堂前后勾连了起来。这样既不伤害学生,保护了孩子的本真,又鼓励了学生表达真实的想法。

江跃老师将“生活模型”理论融入教学实践,不同于当前较为普遍的“经验式”“笼统式”的作文教学,提供了一种更为清晰、更加易于操作的教学方法,写作教学不再是干巴巴的讲解,而是与生活勾连,为学生打开了另一扇与众不同的写作之门。

小升初作文训练-审题和开头 篇4

小升初作文审题方法的分析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性步骤。近年来,小升初作文在考题的设计上都能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在文体上多以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为主,在形式上,以命题、半命题和自拟题作文多见。文题后常有一段提示语。提示语能够帮助考生打开思路,启迪考生展开联想,暗示考生写作内容。在立意、选材上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提示中的每一句话都有深刻的内涵,透露出大量的信息,需要考生仔细审读、推敲。准确审读提示语至关重要!

一、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要审清题目中的“题眼”和“题限”。“题眼”就是题目中的关键词。“题限”,即题目限制的记叙范围。例:我的好朋友

提示:风雨人生路,朋友可以为你挡风寒,为你分忧愁,朋友时时会伸出友谊之手,是你登高时的一把扶梯。请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最好的朋友,写出他的特点。写一篇450字以上的记叙文。

审题解读:题目中的核心词是“好朋友”,因此这是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文章要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用一两件事”写出好朋友的“特点”。

二、半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补充的一种作文题型。写好半命题作文首先要分析题目中已有文字部分所表达的意思。然后细读提示中对空白处的要求和限制。再根据提示展开联想,搜寻最适合写的材料。补写文题时我们要充分利

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在提示要求的范围内,选择自己认为最想写、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填在横线上。例:____给予____

提示: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我们曾经感受过他人给予的关怀,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也曾将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请围绕“给予”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00字以上的纪实作文。审题解读: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给予”,“给予”就是“给”的意思,它包括物质上的给予和精神上的给予。“给予”是双向的,既可以是他人给我,也可以是我给他人。“提示”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人们常说,„给予‟是快乐的”一句,它点出了“给予”带给

人的感受,同时也为文章定下了情感的基调,那就是“快乐”。

“提示”中的几个小句子同时起到了辅助选材的作用。“他人给予的关怀,社会给予的磨炼,生活给予的启迪”,提示了选材的第一个角度,他人、社会、生活给予“我”,“我”是接受者;另一个角度是,写自己把“信任给予他人,爱心给予社会,热情给予生活”,“我”是实施者。后面的省略号则涵盖了更多的内容。无论选取哪种材料,一定要注意写出“给予”的过程,写出“快乐”的感受。

三、给范围自拟题作文

此类作文命题思路是先明确一个“靶心”,再要求考生自拟题写记叙文。命题者在命题时为考生提供了一个简明的引领性提示。这些提示在材料选择和习作思路上给了考生一个重要的导引,使考生对主题的感悟有了个性发挥的余地。审读提示语,首先抓住其中关键词,其次,提示语中常常包含着命题者对选材范围的规定,审读时一定要注意分析“提示语”中各分句的意思。学会抓提示中的“选材点”,与自己的素材积累建立联系。

以2009年和平区六年级升级考试作文试题为例:

在喜庆热闹的春节、欢欣快乐的儿童节、幸福温馨的生日、丰富多彩的周末……我们总是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们欢聚一堂。那场面多么令人留恋,那故事多么令人难忘。请你围绕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欢聚”,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450字以上的纪实作文,题目自拟。

审题解读:这是个提供了核心词的自命题作文,核心词是“欢聚”,“欢聚”就是快乐的团聚。提示中第一句从两个方面明确了选材的范围。“在喜庆热闹的春节、欢欣快乐的儿童节、幸福温馨的生日、丰富多彩的周末……”罗列的生活场景都是考生所熟悉的,同时又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间,省略号还省略了其他的时间和场景,这样让考生人人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我们总是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们欢聚一堂。”明确了文章要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事情发生在“我”与家人、朋友、老师、同学这些人物之间。

第二句话“那场面多么令人留恋,那故事多么令人难忘。”一方面提示考生写“欢聚”不仅要有场面描写,还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作支撑。另一方面提示考生文章情感基调为留恋、难忘。

第三句话“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欢聚‟”突出了故事的难忘,明确了选材的典型性,点明了核心词“欢聚”,要写出愉悦的感受。

通过将提示语分层次解读,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我们的审题过程才算完整,题意才有可能理解正确。

教你五招,小升初作文开头下笔如神

扬程教育

往往一个好的作文开头,会影响整篇文章的判分高低。在小升初作文中,也是如此。开头行文如流水,配上中间跌宕起伏的情节,一篇好文章也就诞生了。那么怎么样的构思,可以下笔如神呢?

一、开头抒发真情实感

例:母亲,您是一股清澈的甘泉!我是一棵绿油油的禾苗;您是早晨的太阳!我是一株刚冒出嫩芽的小草;您是湛蓝的大海!我是一条小小的鱼儿……妈妈呀!请接受女儿的这份爱!作文的题目是《……笑了》,小作者写自己为妈妈做了一件事情,看到了妈妈欣慰的笑。在开头中使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直抒胸臆,赞美了妈妈,也表达了对妈妈的感恩之情。抒发了真情实感,打动读者并引起了下文。

二、开头突出文章中心

例:一直以来,我有一个高远的梦想,就是能挺起胸、昂起头,做一个成功者!然而,殊不知,没有洒下汗水的土地怎能收获丰收的喜悦?没有精心培育的大树怎能长得叶繁枝茂?只有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才可以到达成功的彼岸!

作文的题目是《成功其实离我们很近》,小作者在文章开头就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写出了要想取得成功就要“洒下汗水”、就要“精心培育”;只有坚持不懈、永不言弃才能成功。开头直接进入主题,使中心突出,读者读起来也容易抓住要领。

三、紧扣作文题目写开头

例:成功时,我会听到妈妈的声音:“孩子,你是我的骄傲!”失败时,我会听到妈妈的声音:“别灰心,下次一定行!”骄傲时,我会听到妈妈的声音:“你还可以做得更好!”……

作文的题目是《声音》,小作者紧紧围绕“声音”两个字开篇,“声音”一词出现三次,每一次还都直接写出了“声音”的具体内容。让读者感受到成长中的小作者在关键的时候总会得到来自妈妈的赞扬、鼓励、提醒的声音!显示了审题和遣词造句的能力。

例:生命是一段牵挂的行程,即使是一把伞,也是父母对儿女一份暖暖的爱。在人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是可以淡忘的,但是有些东西却无法忘却,譬如这生命中的伞。

这是一篇课外阅读《生命中的伞》的开头,作者紧紧围绕自己的题目中“生命”和“伞”开篇,强调了一把蕴含父母之爱的伞令作者终生难忘,开篇点题,引人深思。

四、开头渲染环境气氛

例:冬季,雪花翩然飘向大地,窗外是一个粉妆玉砌的童话世界,眼前是一片晶莹的白,我的思绪也如同轻灵的雪花,舞动起来。

作文题目是《财富》,小作者写了雪花纷飞的冬季里妈妈关爱自己的一件事,通过这件事感悟到伟大的母爱是一笔最大的财富。开篇描写了特殊的自然环境,渲染了气氛,为后文对人物的描写,事情的记叙做了铺垫。

例:夜好静好静,月光悄悄洒进我的房间,我躺在床上,想着白天的事情,久久不能入睡。

作文题目是《我做的对》,小作者写的是有一定朗诵水平的自己在朗诵比赛的复赛中被淘汰了,心情不好,但当进入决赛的同学需要帮助练习时,自己经过思想斗争,毫无保留地去帮助同学。同学在比赛中胜出,自己在分享别人的快乐的同时也慨叹自己做的对。文章开头只一句话,描写了“静静的夜”,“悄悄洒进房间的月光”,营造了一个恬静的夜晚,一如小作者“做对了”后那颗坦然、满足、平静的心境。

五、结合文章内容写开头

例:小时候,听外婆讲过吃到双黄蛋的人运气好、有福气,偶尔吃到双黄蛋的我总是高兴得不得了。前一段时间尽管我一直很努力,但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很是郁闷。最近,爸爸为我准备的早餐中总会出现双黄蛋,每次爸爸惊喜地把双黄蛋端给我看时,我就会拥有一份好心情,学习状态也越来越好。在我庆幸双黄蛋带给我好运的时候,我发现了爸爸为我“制作”双黄蛋的秘密……

作文题目是《这就是幸福》,小作者的这篇文章是写父亲为了调整孩子的心情,故意买小鸡蛋制作出“双黄蛋”给孩子吃,孩子发现了“秘密”后被父亲感动,也感悟到自己的幸运、福气与双黄蛋无关,自己的幸福是父亲用爱给搭建的。文章的开头将这件事的内容基本概括了一遍,令读者对文章的内容有所了解。

小升初作文指导:审题指导 篇5

悬念是指在文章的开头或文章中提出问题,摆出矛盾,或设置疑团,以引起读者的关注。其特点是先将疑问摆在那里,然后,或者“顾左右而言他”,或者作出种种猜想,令人对其念念不忘。总之,作者并不急于揭开谜底,解决矛盾,而是在酝酿比较长的时间后再解开“悬念”,写出结局。比如程海的《三颗枸杞豆》开篇点明“我”现在是一个植物学家,既交代了“我”现在的身份,又自然地过渡到“好多人很羡慕我”“要我谈谈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然后用“其实”一转,说明自己小时候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这就设下了一个悬念:为什么一个“淘气鬼”能够成为植物学家呢?这样写,使得文章波澜起伏,不仅使读者印象深刻,而且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济南小升初作文写作指导 篇6

一、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纪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来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二、一段话里至少出现6个标点

很多孩子不会用标点,习作中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逗号都没有,把老师读到断气为止。针对这个现象,可以让孩子进行“一段话至少出现6种标点”的技巧训练。比如,。?!……:“”等。

这些标点你的作文中都有吗?没有的话请尝试用起来。经过几次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的惊人变化:意味深长的句子会写了、人物语言会加进去了,心理活动结合进去了,还会用反问句了,这些句子加进去后,文章当然生动起来。一位作家就曾用这种方法对自己作文写不好的`孩子进行训练,收效明显,进步很快。

三、字数三四五

这个技巧说白了就是学习写短句。学了一段时间写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写长句,而长句写不好就变成病句。事实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写短句见长的,像沈从文、汪曾祺。家长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把十几个字几十个字的长句改成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们会发现这样的作文有语感会舒服很多。

如某学生的原文:“高高的绿绿的草散发着诱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样子。”经指导后改成:“草绿了,高了,散发着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样子。”是不是很有节奏感?

初中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篇7

一命题作文的分类

第一, 全命题题型。 (1) 直接式命题。这类文题直接点明叙说的人和事, 或明确提示议论的中心, 或清晰地显现说明的对象。如《老师的眼神》《校园一角》。 (2) 含蓄式命题。此类文题一般有比喻义, 如《路》《冬日阳光》。 (3) 设想式命题。这类文题是让学生想象写作, 如《二十年后的我》《火星之旅》。 (4) 副标题式命题。即一个是正标题, 一个是副标题。正标题往往着眼于文章的表达意义, 副标题往往着眼于文章的内容, 如《微笑——毕业班老师素描》。

第二, 半命题题型。半命题作文是将一个完整的命题省去一部分, 变为一个不完整的命题, 省去的部分由作者补充。这种题目从本质上讲, 只是划定了一个写作范围, 而把选材立意的自由留给了作者, 如《我美丽, 因为我》。

二命题作文的出现形式

第一, 直接出现题目及要求。如请你以“难忘的眼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 不少于600字; (2) 感情真挚, 不得抄袭; (3) 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第二, 通过一段引语引出题目, 然后提出写作要求。如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不一定鲜花满地, 也许会有学业上的困惑, 生活中的失意, 情感上的烦恼……它们就像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坎, 需要我们去跨越。请以“迈过那道坎”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要求: (1) 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 (2) 书写规范、美观; (3) 600字以上。

三命题作文的审题内容

1. 审附加要求

出题者在命题后, 往往有些明确要求, 如体裁选择、表达方式、字数下限、人称选用、选材范围等。这些要求一般是写作的最基本要求, 违背这些要求, 可能不会影响到文章的立意, 但写作成绩肯定会受到影响。

2. 审写作内容

即弄清文题要求的写作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弄清文章是侧重于叙事还是记人, 侧重于写景还是状物, 侧重于说理还是抒情的问题。如有位学生写《一次不寻常的经历》作文, 内容是写在暑假里与父母亲去上海水族馆看海洋动物的事情。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一段描写一个海洋动物, 表现这些海洋动物的可爱有趣。显然, 这位学生在审题上出现了错误, 将本该叙事的文章写成了状物的文章。

3. 审写作重点

有些文题是有“题眼”的, “题眼”即文题中能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词语, 抓住了题眼, 也就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重点。如同是叙事文章《一件有意义的事》和《一件难忘的事》的写作重点是明显不同的:前者“题眼”是“有意义”, 写作重点是要突出事情的“意义”所在, 而后者的“题眼”是“难忘”, 写作重点则是要突出内心的感受。找准了文题的重点, 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选材也就有了范围, 组材也就有了目标。

4. 审文题限制

很多文题对时间、空间、数量、人称、内容等提出限制, 规定范围, 作者必须严格地在规定的范围内作文,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

弄清文题的时间限制。有的作文题目在时间上有一定的限制, 审题时要把握住时间上的限制。如《元旦纪事》, 文题限定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元旦, 而元旦当天是可以发生很多事的, 如读书、做饭等, 问题是读书、做饭这些事情平时也会发生, 并非元旦才有。文章如果仅写读书、做饭这类事, 那就是作者没弄清文题中“元旦”这个时间限制语, 不清楚所写之事应与“元旦”这个特殊节日所具有的特定意义有某种联系。

弄清文题的处所限制。有的作文题目规定了处所范围, 审题时要明确其中处所的限制。如《放学路上》这个题目, 就限制了所写的人、事、物、景只能是在“放学”之后的“路上”呈现出来的, 而不是可以在任何时候得到呈现;事情所体现出来的意义也必须与“放学”所具有的特定氛围、意义有所关联。只有把握准题意, 所写的内容才有依托和基础。

弄清文题的数量限制。如《一件小事》和《生活点滴》, 前者只要求写一件事, 而后者却不止一件, 可以两三件, 甚至更多。应该写一件事却写成了两三件事, 应该写两三件事却写成了一件事, 这些都属于文不对题。

5. 审文题含义

有的题目有比喻义或象征义或引申义, 如《花儿朵朵开》《船》之类的文题。遇到这类题目, 就不能就题论题, 而要透过字面义, 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去揭示题目包含的比喻义或象征义或引申义, 这样立意才会有高度、主题才会有深度。

地理综合题审题指导 篇8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上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答案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在审题干的过程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点:审中心词

审中心词的目的是根据中心词找到答题模版。如自然地理特征要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等要素分析;气候特点可从气温(年均温、冬夏季气温、年较差)、降水(年降水总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与气温的配合情况)、光照等方面去考虑;水系特征可从支流、流程、流域、流向等方面描述;自然资源要从气候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方面考察。

本题中第(1)问的中心词为“沼泽的成因”,其答案模版为①地形条件: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气候条件:降水量大,蒸发量小;③土壤条件:温度低,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④水文条件:河流水位上涨,河水泛滥;⑤人为因素:如水库建设导致水库周围沼泽化等。

第(2)问的中心词为“河流含沙量影响因素”,其答题模版为①地形:流域内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高,反之则低;②气候:流域内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含沙量高,反之则低;③植被:流域内植被覆盖率低,含沙量高,反之则低;④土壤:流域内土质疏松,易受流水侵蚀,含沙量高,反之则低;⑤人为因素:人类主要通过影响植被覆盖率等来影响河流含沙量。

第(3)问的中心词为“鱼类资源的影响因素”,其答题模版为:①光照和温度:光照强,水温高,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同时水温高还有利于鱼类繁殖,反之则不利;②盐度:河流带来泥沙、寒暖流交汇或者温带海域季节变化导致下层营养盐类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提供饵料;③溶解氧:溶解氧多,有利于鱼类生存和繁殖,反之则不利;④水域面积:水域面积大,鱼类资源丰富,反之则不丰富。

第二点:审限定词

中心词的限定词大大缩小了中心词的范围。忽略了限定词,答案往往会偏离重点,答得多但得分少,甚至答非所问得不到分。作用强的限定词,就是解决问题道路上的灯塔。常见的限定词用途有①指定具体事物;②限定位置;③限定地理事象发生的时间(季节、时刻);④限定分析问题的方向(自然/人为因素,有利/不利);⑤其它限定(限定某方面的特点或功能)。

本题中第(1)问限定了地点“西西伯利亚平原”,限定了方向“广布”;第(2)问限定了事物和方向“叶尼塞河”“多”“鄂毕河”“少”;第(3)问限定了地点“鄂毕河河口”,也限定了问题方向“少”。

第三点:审指令词

中心词的指令词规定了答题的方式。指令词不同,答题内容的逻辑关系、详细程度等都不相同。常见的指令词有“指出”“描述”“分析”“阐述”“概述”“对比”“评价”。

指出:简单说出某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

描述、简述、概述:三者要求有差异,“描述”要求较细,文字较多;“概述”则要求概括程度较高,字数较少;“简述”的要求居于“描述”和“概述”之间。

分析、阐述、说明:属于较高的要求,要指出判断的依据、推理过程和结论。

对比:要在某些选定的方面,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

评价: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有利与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要有结论与理由。

本题中第(1)、第(2)问要求“分析”;第(3)要求“说明”。既要给出结论,也要给出推理过程。

综合上述总结的审题干方法,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题。

例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F:\高中生2015\试题研究\2015-5-高三\image22.png>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上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答案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3)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解析  (1)本小题中心词是“影响环境质量的原因”,主要应考虑人类活动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如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交通等活动。限定了位置为“三江平原”,方向为“优良”,应从当地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小的方向作答。答题方式要求为“分析”,需要给出推理过程和结论。

(2)本小题中心词是“影响农作物病虫害的原因”,病虫害与环境关系密切,所以从环境因素分析对病虫害的影响。限定词“建三江”、“气候”、“少”分别限定位置、方向。应当从当地气候对病虫害不利的角度作答。答题方式要求为“分析”,需要给出推理过程和结论。

(3)本小题中心词是“绿色米都”,“绿色”主要指生产的水稻无污染,“米都”主要指生产规模大,产量高。组织答案应该有这两个方面的要点。答题方式要求为“说明”, 还是需要给出推理过程和结论。

小升初作文指导:环境描写 篇9

在阅读理解部分,它一般的作用是这样的:

1. 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

2. 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的心情

4. 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5.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6. 深化作品主题

如果学生把这几个作用理解到位了,会发现,当我们在作文中恰当使用环境描写时,就可以把这些效果为自己所用。

具体可以看一下其他学生的示范:

暴雨中的荧光棒

莽莽沙漠里的绿洲,给人们带来生存的希望;茫茫大海里的灯塔,为人们指引方向;而那一次暴雨中的荧光棒,却给我带来无限温暖和感动。

星期六的傍晚,我们全家从万达广场游玩回来,车一开出广场,顿时间乌雨密布,天空仿佛被刷上了一层浓浓的墨汁。大雨倾盆而下,豆般大的雨滴砸在玻璃上,发出一阵阵响声,就像在耳边鸣起一个个鞭炮。我们被淋得前不见头,后不见尾。雷声在空中响起,闪电在天空划过。我们静静地坐在车里等待着。

汽车缓慢又艰难向前爬着,此时马路上的积水已经漫上的轮胎顶部,汽车仿佛一条船,在水面摇摇摆摆,发动机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咆哮声,感觉立马就要熄火了。突然,黑暗中的一点光芒吸引了我,原来是一名交警中为过往的车辆警示水位。只见他卷起裤腿,坚强地站在积水的最深处,左手拿着一根荧光棒,像钟摆一样左右挥舞着,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右手指着自己的大腿,告诉人们水位的深度。此时天空依旧狂风暴雨,电闪雷鸣,而这位交警仅仅穿着一件单薄的雨衣,脸上挂着从容的微笑,一直重复着上面的动作。望着他瘦削而坚强的身子,我的心中一片温暖。那钟摆式晃动的荧光棒,发出的光芒照亮着每个人的心田。他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

当我们在这位交警的指挥下过了积水,那暴雨中的荧光棒离我们渐行渐远,但它的光芒反而越来越亮……

点评:

一开始大篇幅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整个事件的背景,充分地营造了不安的,略带压迫的气氛,很好地为下文的情节做足了铺垫。所以等到人物出场以后,只要再点一下环境,就能鲜明地突出人物的形象和品质。而结尾的环境描写,跟整篇文章的环境形成一种呼应,令文章结构非常紧密。而且环境描写作为结尾的一个好处是,有种余韵悠长的感觉,孩子们可以好好利用起来。

要想熟练运用环境描写,就要多积累,多观察,不同的心情看到的景物会有什么变化呢?可以像下图一样注意做好归纳。

也要多留意好的文章中,别人观察到的景物是怎么样的,供自己去参考学习。比方说......

描写很热的天气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的,无精打采的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很高,与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处处干燥,处处烫人,处处敝闷,整个老城就像烤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骆驼祥子》

描写下雨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草房子》

描写很冷的天气

那些灰冷的冰,微动的树影,惨白的高塔,都寂寞的似乎要忽然的狂喊一声,或狂走起来!就是脚下这座大白石桥,也显着异常的空寂,特别的白净,连灯光都有点凄凉,他不愿再走,不愿再看,更不愿再陪着她:他真想一下子跳下去,头朝下,砸破了冰,沉下去,像个死鱼似的冻在水里。

小升初作文指导:审题指导 篇10

关键词:故事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2-085-2

一、关于“新材料”之“材料”

故事型(寓意引申型)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是寓言、童话、成语故事等传统材料以及能悟出一定道理的现实材料。

在这类作文题下面往往都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参照高考的评分标准,它对“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规定如下:切合题意(一类文)、符合题意(二类文)、基本符合题意(三类文)、脱离材料立意(说明:没有从材料进行切入写作,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合理得出,判为四类文)

二、文题呈现,“例文”引路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小白猫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就会看到自己的影子。

“影子真讨厌!”小白猫说,“我一定要摆脱它。”

猫妈妈说:“很惊喜你能说出这样的话。如果知道阳光和黑暗的关系,你就能正确对待影子了。”

小黑猫说:“你可以闭上眼睛啊。”

阳光下小花猫正和自己的影子嬉戏,小白猫若有所悟。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1.审题立意

通过审题不难发现,材料涉及四只猫:小白猫、猫妈妈、小黑猫和小花猫,面对阳光下的影子,它们分别有不同的看法或处理方式。材料中的中心词是“影子”,综合起来看,影子象征的内涵有:缺点、弱势、劣势、短处、毛病、弊端等不好的事物或问题。

2.学生习作

闭上眼睛,远离尘嚣

傍晚,夕阳轻车熟路地照进重重遮蔽的巷子,堆放的杂物和舍不得扔掉的垃圾,在一片金色的余晖中,分享着一天最好的时光。几十层的摩天大楼像是一个阴森的神话,隔着一条街的距离居高临下地望着这条巷子。老人的饼摊便在这巷子口。

巷子的生活让人感觉舒缓,就像是家人织的毛线衣,廉价却又让人无比地安心。饼摊没有招牌,用的还是烧火的炉子。老人也只是一个普通的老人,腰前系着一件白大褂,每日穿梭在粉与油间,仍是干净整洁。一面团在案板上翻滚,与谁交融成一个严密富有韌性的整体。包着葱花式糖馅,摊放锅炉上,浇上一层热油,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它等待着一团白色的面团缓慢地摊开松软变成脆皮的黄色,黑色的芝麻愈发陷进里面。

饼出炉后便摊放在桌上,闪烁着健康的光泽,尝一口,酥脆可口,芝麻像糖一样有嚼劲,正是令人怀念的老味道。老人的饼一直是五角钱一个,刚出来没多久便会被卖空。买饼的往往排到中途便会被告知没有饼了。旁人问:“你为什么不多做一些来卖钱?”他说:“做得多了必然会急,做得急了就不会尽善尽美,饼就不会是最好吃的了。”他的饼仿佛有生命般,值得人去尊重与敬畏。难以想象,在机械化操作的时代还会有人用如此古朴的方式做饼。老人曾经收过两个徒弟,但徒弟们学会一招两式后便出去自立门户,与师傅分庭抗礼还洋洋自得。老人仍旧是一个人安静地做着饼。

吃饼的人越来越少了,老人叹息:“人心都粗了,吃什么能有味道呢?”

街上,华灯初上,不夜城里是火与电的海洋,重重的灯火像蛛网,一层层裹着。快餐店里,商品廉价的灵魂正在待价而沽。老人在炉边,炭像呼吸般明灭可见,厚重真实的灵魂在其中诞生。

面对黑暗,闭上眼睛,这个世界无法改变你,能拯救自我的,只有我们自己。

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失误

①失误一:所提炼的论点偏离材料。

②失误二:提炼的论点忽视材料的倾向性。

③失误三:论点概括不当,语言不够简练。

三、方法归纳

(一)抓关键词(句)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林清玄去访问三位画家。

第一位画家,一向以“难产”著名。告诉林清玄:“我作画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因为我觉得我诞生在这个世界是有使命的,我的存在是为了艺术。”

第二位画家,一向以“快手”著称。告诉林清玄:“我觉得艺术是一种生命的游戏,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为了使人喜悦、使人放松、使人感受心灵之美。没有人,艺术就毫无价值。”

第三位画家,则对林清玄说:“我想画就画,不为什么。艺术就像偶然的散步。”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1.分析:作文有要求“角度自选”,那么,这则材料涉及的角度有哪些?内容是什么?角度不是一句话,角度不能偏离材料整体。角度是看问题的出发点。如何理解材料的角度问题?应该说:有几个人物、对象,就有几个角度;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角度;有几种情感、态度,就有几个角度。

2.抓关键词(句)法:有些材料中有一个关键性语句。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二)由果溯因法(人事果因追问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火。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分析:材料大意不难理解——裁缝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艺,使自己摆脱了失误不利的局面,变废为宝,走向成功。分析关系,确定立意——起因: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其成了废品;结果:制成“金边凤尾裙”,卖了好价钱;因果转化的条件:为挽回损失,凭借其高超技艺,精心饰以金边。从关系来看,本题是因果式或叫做条件式的材料,立意时宜综合考虑,取其中心,不宜就某一方面立意,否则容易偏离题意。

2.由果溯因法(人事果因追问法):审题时如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立意。

(三)揣摩倾向法

仍以文题呈现(一)“小花猫”的材料为例,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材料可以从“小白猫”角度:逃避、摆脱(缺点、弱势、劣势、短处、毛病、弊端等);也可从“猫妈妈”角度:正确对待、理智处理、学会分析(缺点、弱势、劣势等);还可从“小黑猫”角度:漠视、放下、不管(缺点、弱势、劣势、短处等);或者从“小花猫”角度:转化、利用、化解(缺点、弱势、劣势、短处等),以及有综合角度:不同处理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学会转换视角。

附学生习作片段:

芦苇地里的歌唱

它们告诉我,有阳光便会有阴影,就比如它们自己,也必须来承受仅活一季的短暂生命。它们的生命是卑贱的,“无时无刻不是芦苇生长,芦苇死去”,但是,它们绝不因为自己的阴影而选择屈服!

一枝芦苇说:“卑贱自有卑贱的伟大,不完美也是一种光荣。面对阳光时我绝不回头看身后的阴影,正如面对风雨时我绝不畏惧自己的不足。”浩瀚的大地,夹杂着雨声,兀地一声惊雷,响彻四方。

芦苇尚是这样,我又有何纠结?

依旧是那部《诗经》,归去的我却无比释然,既然无法回避身后的阴影,那就向着阳光,一直走,同时放声歌唱。

四、审题立意的注意点

上一篇:新学期幼儿园大班教学计划下一篇:初一数学试题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