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

2024-11-22

《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共12篇)

《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 篇1

《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

《小英雄雨来》一课教学中,随处可见斯老师运用语言本身的特点给学生以熏陶和感染。如,对芦花村(故事发生地点)景色描写段落的品味: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通过引导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再逐句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最后连起来读,并进行前后对比,让学生体会到芦花村景色的优美。要知道,小小的芦花村只是祖国大好河山的一小部分,和芦花村同样美,甚至更美的大片河山正遭受着日寇的蹂躏。教学中突出芦花村的美旨在引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感情自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碰撞。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必然会熊熊燃烧起来。烈火必然射向蹂躏我美好河山的侵略者。《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蕴涵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在篇篇课文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科学文化知识,还渗透了生动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张志公先生阐明:由于思想和语言有着不解的因缘在进行语文教育时就离不开语言材料所含的思想内容。斯老师在教学中,板书突出雨来在夜校里学习的内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再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感情。把雨来对美丽的家乡的爱和对自己祖国的爱直接连接了起来,为揭示雨来的英雄行为做铺垫。板书和有感情朗读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无疑也熏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在重点段(鬼子把雨来捆绑起来,对他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坚强不屈),斯老师先是安排学生默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课文中哪些词语把鬼子的丑态勾画出来了?一边讨论,一边在黑板上作了鬼子雨来的对比板书,把敌人的丑恶嘴脸和雨来在敌人面前的坚强不屈清晰地揭示了出来。学生通过课文本身的词语句段看到了敌人的凶残,领悟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坚强不屈。板书又强化了学生的认识。

在本课教学中,斯老师积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知道,随课文分散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斯老师几十年教学生涯中的一大成果。她曾在谈识字教学的文章中写道:总之,学生识字的基础是在不断变化的,他们的知识在一天天充实,他们的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同样教识字,低年级和高年级有区别我们要注意学生识字基础的变化,有的放矢地改变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在这里我们看到斯老师正是这样做的。

《小英雄雨来》是学生小学快毕业时的课文,学生正具有相当的识字能力。这篇课文的生字词教学,斯老师明确提出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在方法上,通过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做,有明显的年段特点,体现了授之以渔的教育观。

斯老师在讲读教学中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特点。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课堂上,提问作为一种教学艺术,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英雄雨来》一课的教学中,斯老师精心设计问题,让提问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学生在讨论、答问中进行了种种语言实践活动。教给了学生方法,发展了学生能力。

斯老师很重视默读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对默读特别指出不同年段的要求,高年级是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并要求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显而易见,默读包括略读、浏览等,主要用来捕捉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是学生个体阅读行为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训练、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斯老师在《小英雄雨来》一课的教学中始终重视培养学生默读能力,以精当的提问帮助学生通过默读领悟课文内容,从第一段到最后一段的教学,贯穿始终。

当代教学理论中有一个很吸引人的口号,就是为迁移而教。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这两种说法有所不相同,但其主旨是一致的。斯老师引导学生扶着教材这张凳迈开了语言训练的步子,本课教学注重以读促写的结合。仅以几个问题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找出文章的重点段分析围绕中心写一、二、三、五、六段的作用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文章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激发学生思考今后自己的习作需要注意些什么:句子优美词语丰富笔法生动文章题材的取舍和安排等等。引导学生自己发现,体验必定深刻。

《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 篇2

《小英雄雨来》我采用的是整体感知—合作交流—重点研读—拓展延伸的模式进行教学的。上课伊始, 播放了歌曲《只怕不抵抗》, 用以激发学生兴趣, 使其产生学习热情, 缩短两个时代之间的距离, 从而让他们更加亲近文本。接着用“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这一问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的探讨。

提出要求之后, 就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探讨, 于是前后桌六人一小组便开始了讨论。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 用事先放好的录音笔记录了他们的讨论过程。下面是其中一小组的讨论过程:

生1:我们认为第一部分应该是雨来被妈妈责罚。

生2:我觉得是淘气的雨来, 要不然课文中妈妈为什么往河沿边跑?

生3:那就是淘气的雨来和他的朋友。 (其他人都同意) 第二段写了雨来看了爱国教育的书。

生4:应该是上夜校, 这样才能看书呀! (生1、生2 都同意) 。第三部分是鬼子来扫荡了。

生3:第四段是保护…… (生4:保护谁啊?你要说清楚的) 李大叔。

生5:第五段是雨来被杀害。

生4:杀害要加上引号, 因为没有真的死。

生2:第六是事情的转机。

生4:那什么事情的转机呢?还是雨来的脱险好了。

……

第二次讨论是在分组分块交流每部分“感受最深的地方”, 这一部分的讨论基本上都是个别学生在发言。

[案例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契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 已走进我们的课堂。在上面的两次小组合作中, 第一次大部分学生参与了讨论, 但是讨论时基本都是在附和, 第二次的讨论附和现象更为严重, 基本上都是在唱独角戏。针对这一问题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1.预习要做好, 但不能过分依赖参考书

有的组讨论很激烈, 而有的组却基本上都是在附和。在课前我也大致了解了一下, 发现基本上学生都预习了课文, 那是为什么呢?进一步了解原因之后才发现很多组里的成员在预习时都运用了参考书, 直接照搬照抄参考书上的内容, 导致所有人的答案出奇一致, 所以他们在讨论时就出现了无话可说的情况。只有在自己对课文充分把握理解的基础上, 才会有思想的碰撞, 才会有激烈的探讨。

2.合作的论题需精心设计

为什么两次讨论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呢?是否和合作的内容有关呢? 或许有时我们选择难度较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课堂上我们看学生讨论得很投入, 一个个热火朝天, 但是真的有效吗?很可能一次又一次地偏离主题, 结果是白白浪费了时间。而有时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 也为了迎合小组合作教学, 往往很简单的问题我们也会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课堂气氛看似活跃了, 看似每个人都在说, 其实活动只是流于形式, 停于表面, 学生的思维也很难得到深入, 很难有创意性的答案, 导致课堂教学无效甚至是低效。案例中的第二次小组合作的题目对于这么一篇长文来说或许指向性太广泛, 而我们所给的时间又太短了。设置的讨论问题应该具有探究性、操作性、开放性、矛盾性等, 让学生有话可说。

3.教师的参与是合作学习的保证

有时学生认为反正老师也看不见, 这样就给一些调皮的学生创造了说废话、做小动作的机会, 真正的学习目的、过程就被歪曲了, 肯定也得不到我们预想的效果。我们经常说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 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所以小组合作学习经常会成为“优生唱主角, 学困生跑龙套”的场面, 到最后汇报时指定一人发言。在案例的第一次讨论中就很明显, 我长时间待的那个组讨论情况相较其他组就投入很多。所以要避免只有热闹的说话声却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弊端,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特别需要关注那些很少发言的“弱小者”。要多创造机会让他们去表现, 说出自己的想法, 善于捕捉并放大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如果我们不断地发现“弱小者”, 真诚地关爱“弱小者”, 不懈地鼓励, 让他们敢于说、乐于说, 那么合作学习必将会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从而也能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4.合作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

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首先考虑的是内容, 然后是这节内容要以怎样的形式来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肯定会有不同的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固然能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但是否对于每一篇课文而言都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呢?比如《小英雄雨来》一文在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时, 学生人云亦云, 大多是机智勇敢, 无法进行深度的交流。当然, 如果需要用这样的学习方式, 就应精心去构思这一个环节。在学生具体实践时, 还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小组合作是否是走过场, 或者说是形式的。我们要积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控制讨论的局面, 注意是否有人垄断发言权而有的人却一言不发, 是否有的人窃窃私语, 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等, 我们要巡视, 要参与, 要去“察言观色”, 要及时调控。

总而言之,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中缺少的不是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也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 更不是流于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 而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提高教学效率。那么,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获得更好的效果呢?只有我们用心去探索, 积极总结, 才能使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就《小英雄雨来》一课探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以及在教学中的几点反思。

关键词:预习,参考书,合作

参考文献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与评析 篇3

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早在50多年前就已被选人了全国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感染和教育了不止一代人。

作者管桦曾说过,雨来的形象绝不是凭空想象的。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管桦本人在内。小说中的芦花戏水,星夜攻读,智护交通员的情节,苇丛雏鸭、五谷飘香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50多年前那场波起云涌的民族解放战争中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

这篇课文,通过雨来上夜校、掩护交通员、与鬼子斗智、脱险等几件事,表现了他爱憎分明、英勇机智等优秀品质。

小说一开头,描绘了芦花村美丽的自然景色。文中多次写景,为的是烘托主题,引发人们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绝不容敌人践踏,坚决赶走帝国主义”的共同感受。接下去,文章刻画了一个机智、灵活、勇敢的小英雄形象——12岁的雨来。文章不是一下进入高潮的,而是有一个过渡,这就是小说的第二部分:上夜校。小说在这里为人物奠定了一个思想基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接着文章笔锋一转,点出“引线”——交通员李大叔。雨来临危不惧,沉着地将李大叔藏好,并把敌人的注意力引开。当他被敌人捉住后与敌人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小说在这里。又一次写“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这行字的上面却染上了小雨来的鲜血。敌人施尽了软硬手段毫无收获,便恼羞成怒,想把雨来推出去枪毙。但是,雨来却凭着他那高超的游泳技术趁敌人不备,从水底潜游走了。

小说在结尾部分以明快的笔调告诉人们:“雨来没有死!”并自然地结束全文。这篇文章还运用了大量比喻句、象声词,使文章内容更加具体、形象。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3.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给课文的各部分加小标题。

五、教学流程:

(一)自然导入、从容破题,激发学习兴趣

1.同学们,今天咱们该学习哪篇课文了?

2.板书:“雨来”。随机提问:同学们,这个课题写得完整吗?还少什么?

3.板书:“英雄”,提问:这次课题写完整了吧?

4.板书:“小”。现在谁来说一说通过科题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如此破题可以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初步感知文题在文章起到的重要作用。)

点评:这才是充满语文味道的语文课。教师从上课伊始就已从课题入手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使学生从课题中感悟到了语言的精妙。看似平淡无奇的5个字被教师精心重构之后,不仅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显现出了汉语言精确、简练的独特魅力。这是赵昭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能够见到的“化平淡为神奇”的神来之笔,设计、构思之巧妙令人惊奇!

(二)浏览课文、抓住特点,选准学习方法

1.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学的

执教者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赵昭

评析者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刘颖课文有什么不同?(课文篇幅很长,约3300字。)

2.你们还记得这个单元的“读与例话”教给我们什么知识吗?(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3.谁还记得,本单元的“读写例话”教给了我们哪些加快阅读速度的方法?

(一要眼睛看得快,尽可能扩大视觉的范围,也就是由原来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二要由眼入脑想得快,脑子要跟着眼睛的看进行思考,弄清楚眼睛看的文字说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由课文的篇幅“长”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可以使选择的学习方法更具有针对性,更让学生信服。学生运用时才会更得心应手。)

点评:此处,是对“授之以渔”这一教育理念的最好例证。学习之初,教师先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突出单元训练点的同时,还让学生在学习时有法可循。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方法毫无疑问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而在学习实践的过程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更是检验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方法的最有效途径,正所谓“听来的忘得快,看见的记得住,用过的才能会”。这不仅是在发现问题、学习方法,更是在激励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学习热情。

三、通读课文、了解大意,实践学习方法

1.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在读课文之前注意听清老师的一个要求和两个问题:

要求:不能只为了读得快而忽略了课文的内容,一定要把课文读明白。

问题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问题2:这篇课文有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2.在学生读文过程中建议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用时约11分钟。)

3.回答问题,汇报学习体会。

(设计意图:“一个要求和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防止学生走进片面地追求阅读速度而忽略文章内容的误区。这一环节的设置,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必要。)

点评:教师在40分钟的公开教学中,用11分钟让学生充分默读课文,是需要些勇气与自信的。这种所谓的“冷场”,正是对当下“繁华”的语文课堂的一种批判。语文学习,既需要愉快的气氛与环境,更需要沉静的阅读和思考。

四、播放录像、理清脉络,检验学习成果

1.课文一共分为6部分,现在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片,大家一定要仔细观看,在录像播放的过程中,每播放完一部分的内容,同学们要记得提醒老师按“暂停”。

2.每暂停一次,即结束一部分时,就指一学生把这部分的段落大意写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录像的运用,直观地将课文内容呈现在了学生面前,“让学生叫暂停”的方法。无形中增强了学生观看录像的目的性,每一次叫暂停,都是学生把文本的内容与眼前影像进行融合、分析、整理的过程,对于篇幅如此长的课文,这个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还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点评:看似随意的“叫停”,却融入了教师刻意的指导。利用电影片段引导学生把文本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便是把多媒体课件用在了“刀刃儿”上,这不是语文课上令人眼花缭乱却无实效的“媒体秀”,而是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上恰当运用的“典范秀”!

五、抓住要点、凝炼语言、多元拟定标题

1.谁还记得拟定小标题有哪两个要求?(抓住内容要点、语言简练贴切。)

2.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你们自己在黑板上概括出的6部分的段意,把它再提炼成6个小标题呢?

3.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拟定小标题。“摘桃子”的梯子,缩短了学生从地面上“起跳”的高度。能如此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正体现了教师对于充满变教的复杂微妙的教学过程把握的艺术水准。

六、联系全文、分清层次,揭示人物特点

1.通过这6个小标题,同学们觉得哪部分是故事的高潮?那么不要第一部分行不行?为什么?不要第二部分呢?

2.课文学到这里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人?把你认为最能说明雨来特点的词句写在黑板上,并说出原因。(相机引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并指导学生理解、朗读、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渗透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的体裁是小说,它有着自己特有的构成要素。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脉络、了解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又能引导学生分清内容的主次。把印象深刻的词句写在黑板上并加以说明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点评:由感知文章脉络到引导学生体悟雨来的内心。“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情感思如泉涌,奔腾流淌的恰恰是对雨来无限的崇敬,这是理解文本的训练吗?不全是,这更是学生个性情感体验的升华!

七、总结方法、课外拓展,学习融入生话

1.这么长的一篇课文我们40分钟就学完了,你们真了不起!想一想我们今天的学习效率为什么这么高?(学生总结学习方法。)提高阅读速度是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非常有效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种阅读方法获得更丰富的语文知识。

2.给文章各部分内容加小标题的方法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上网搜集其他的加小标题的方法,尝试着给自己喜欢的文章加小标题,然后发到班级信箱里与大家交流。

点评:学习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形成阅读能力是我们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

总评:如何在短短的4n分钟之内学完3 300多字的中篇小说,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无疑是个难题。赵昭的教学设计轻松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落实了训练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体现了“语文课,首先要考虑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一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牢牢抓住了单元训练的重点,进行了提高阅读速度的训练。巧妙地运用看录像“叫停”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每一部分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解题、默读、浏览、思维、表达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训练。尤其是教师特别注意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针对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拟定小标题,并将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这种努力,在教学论、教学法以及课程标准各个层次的理论和实践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语文课应该对学生进行精神与文化的引领。当我们站在文化的高度引领学生去审视文章,去品味语言、运用语言时,我们的学生定会从狭隘走向广阔,内心必然一片清澈,视野必定特别敞亮!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4

1、在教师指导下独立阅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内容。

3、练习给每一部分课文加小标题。

教学重点: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板书:小英雄雨来

根据课文题目生提问题:where? when? what? why?

(二)、揭题引读,学生自悟,自读课文。

1、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

(2)、互相交流

(3)、给这一部分加标题:雨来游泳本领高

(三)、指导学生分小组自学下面几个部分:

1、指导读第二部分(过程同前)

主要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小标题:雨来上夜校

2、指导读第三部分(过程同前)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掩护区交通队员李大叔。

小标题:雨来掩护李大叔

3、读第四部分

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是怎样同敌人作斗争的?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和日本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

小标题:雨来与鬼子作斗争。

4、读第五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些的美的句子,想象这一部分主要讲的什么?小标题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讲芦花村的人们都以为小雨来牺牲了。

小标题:河沿上的枪声。

(2)有感情的朗读。

5、指导读第六部分

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水中雨来的句子,想象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小标题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雨来从敌人的枪口下机智的逃脱。

小标题:雨来没有死(机智的逃脱)。

(四)、教师点播,突破难点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一、二次说明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它的心理播下了爱祖国的种子,第三次雨来的血溅在课本上,说明雨来爱祖国的思想体现在对敌斗争中,也说明爱国适于来斗争的力量源泉。)

2、通过学课文,知道雨来有哪些优秀品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五)、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有感情的朗读描写还乡河、芦花村、小英雄雨来的段落。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摘录写的美的句子。

板书设计:

6、小英雄雨来

1、雨来游泳本领高

2、雨来上夜校

3、雨来掩护李大叔

4、雨来与鬼子作斗争

5、河沿上的枪声

6、机智的逃脱

四年级语文教案《小英雄雨来》 篇5

课型: 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3、给课文的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德育目标: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方法: 让学生根据课文前“连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

课前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导入揭课题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情感兴奋。]

二、略读课文知大意

1. 指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2)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4)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通过课文前的.“连接语”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连接语”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挈领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读“连接语”,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2.自读自悟,感知大意

对照阅读提示,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划出有关内容,读后与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有疑问的地方互相解决,不能解决的做个记号,待后集体解决。

3.集体交流,筛选要点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 教师引导梳理、概括信息点,并提炼成为小标题。(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机智逃生)或(“望着妈妈笑”、“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3)畅谈自己的感受,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以下句子,并体会句子的意思。

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②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一动作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这是一处细节的描写。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④有志不在年高。(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4.再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练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自主读悟,从整体粗知课文大意,是“略读课文”的主要学习方式。按“连接语”,充分地自主地读课文,自读自悟,有目的地搜寻信息点,筛选信息点。然后,围绕重点、难点在小组中读读、议议,互相交流阅读情况和感受,互相提出和解决问题。最后,再围绕“连接语”的学习目标,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教师适当地引导对信息点的梳理、整合、概括,并对难点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疑。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难点,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实效,学习略读方法,提高略读能力。]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课内拓展

(1)学完这篇课文,你要向雨来学习什么?

(2)阅读“资料袋”

2.课外拓展(选择性作业)

(1)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3)收集抗日战争中英雄的故事。

(4)写一篇读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照雨来身上那种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联系自己,从思想深处受到感染教育;阅读“资料袋”,让学生体会到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性。课后拓展,既与课文学习相互补丛,相互呼呼应,有助于对学生爱国意识的进一步引发,同时有时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雨来 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

掩护李大叔

智斗强敌

村民夸奖

勇敢机智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篇6

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课题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4课《小英雄雨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导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略读课文知大意,解决提示语的问题。

学习课文之前,我们要先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在那可以看出?

1.指读“连接语”,明确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2)读文之后,谈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3)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是通过课文前的“连接语”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连接语”除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外,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学习的拓展点给予了提纲挈领性的导向,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读“连接语”,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实效。

2.自读自悟,感知大意,加小标题。

(1)大家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是否发现本课和13课在结构布局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每一部分之间都空了一行,而且更明显,还标上了序号。)

除了在结构布局上和十三课有相似之处,在学习方法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设计意图】: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孩子学习了拟小标题的方法和抓住人物神态、动作感悟人物特点的方法,在此做好学习方法迁移的铺垫。

(2)对照阅读提示,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通过交流,小组内讨论出最合适的小标题,准备在全班汇报。

(3)集体交流,筛选合适的小标题。

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教师引导梳理、概括信息点,并提炼成为小标题。(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宁死不屈、机智逃生)或(“望着妈妈笑”、“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设计意图】:归纳小标题,在上一课学习过,但是还有一定的难度,孩子难以一步到位,但放手让学生自学,指导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凭借小组的力量,整理出适合的小标题。还有利于孩子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畅谈自己的感受,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

(1)本文主要写了关于雨来的六件事,那在这六件事中,你对那些事情最感兴趣呢?仔细默读最感兴趣的部分,画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批注,然后再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视课堂,加入小组内讨论,了解学情的同时给予一些指导。)

(2)聚焦三、四部分,重点体会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

刚才同学们学得都十分认真,与学习伙伴也积极的合作交流,可见大家很会学习。下面我们全班交流一下,好吗?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下面的句子,并体会句子的意思。在汇报过程中注音引导学生聚焦三、四部分,重点体会。)

①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争的思想基础,正是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②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一动作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

③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这是一处细节的描写。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④有志不在年高。(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们。)

(相机板书:机智、勇敢、有志气……)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一环节,在学生自由感悟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最后教师针对重点句子进行讨论,可以帮助或引导学生感悟语境的巧妙,理解课文内容,更深刻地理解“小英雄”的品质。

三、体会前后照应的写法和拟声词的运用

1、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在13课的学习中我们重点通过体会人物的动作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大家在刚才的自学过程中也运用了这种方法,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一些写作方法在这篇课文中能不能也找到呢?

(前后照应的方法——写景、课本、雨来游泳本领高……)

2、是啊,课文写得很精彩,让雨来这个人物有血有肉,更加生动。但文中还有精彩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出示拟声词)

这些词语你读读,看看他们都是描写什么的?

这些描写声音的词语叫做拟声词,在写文章的时候用上这些词语将为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关键部分的语句,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体会课文语言的美妙,从而走向读写结合的最佳境界。这样在课堂教学中以点带面。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积累。而积累拟声词也为园地中的习作积累更多的好词。

四、拓展延伸促升华

1.课内拓展

(1)学完这篇课文,你要向雨来学习什么?

(2)阅读“资料袋”

2.课外拓展(选择性作业)

(1)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雄雨来》。

(3)收集抗日战争中英雄的故事。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篇7

刘国友

一、自然导入、从容破题,激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要学习哪篇课文了? 生:《小英雄雨来》。

师:(板书:雨来)同学们,这个课题写得完整吗? 生:不完整。

师:缺少了最关键的—— 生:英雄。

师:(板书:英雄)我们通过读课文了解到雨来是个英雄人物,现在课题完整了吗?

生:没有,还缺少一个“小”字。

师:(板书:小)同学们,你们看,只有5个字的课题却包含了多少信息啊!我们知道了故事的主人公叫

?他是一个

?而且年龄还

?我们来齐读课题

生:小英雄雨来。

师:如果要向别人介绍故事的主人公,课题就应该读成? 生:小英雄雨来。..师:如果要突出雨来的事迹就要读成 ? 生:小英雄雨来。..师:那如果要突出雨来的年纪就要读成 ? 生:小英雄雨来。.师:多好呀,真是聪明的孩子,你们真会朗读!

二、浏览课文、抓住特点,选准学习方法。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与我们以往学习的课文在篇幅上有什么不同? 生:这篇课文很长。

师:是啊,这篇课文有3000多字,比我们以往学习的课文都要长,你们有什么方法能加快阅读的速度吗?(生讨论,交流)

师:从刚才同学讨论、交流的结果看,我们可以和到这样的方法(出示)

一要眼睛看得快,尽可能扩大视觉的范围,也就是由原来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

二要由眼入脑想得快,脑子要跟着眼睛的看进行思考,弄清楚眼睛看的文字说的是什么。

三、通读课文、了解大意,实践学习方法。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在读课文之前,注意听清楚老师的一项要求和两个问题

(出示)

要求:不能只为了读得快而忽略了课文的内容,一定要把课文读明白。问题:

1、这篇课文写了雨来的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有几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生读文10分钟左右。在读文过程中,师建议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以进

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的速度很愉快,只用了

分钟就读完了这篇课文,很了不起!现在,我就业检验一下同学们读书的效果。谁先来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写了小英雄雨来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占用敌人的事。

师:你概括得很简练。现在,我再请一名同学来说说这篇课文有几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生:

四、播放视频、理清脉络,检验学习成果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这里有一部《小英雄雨来》的连环画,连环画会自动播放,我会放两遍,第一遍让大家浏览一下连环画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仔细观看,在播放第二遍的过程中,每播放课文相应一部分的内容,同学们要记得提醒老师按“暂停”。(播放视频两遍)生:暂停!

师:你们认为刚才播放的部分是一个故事对吗? 生:对。

师:那谁能把这个故事的内容用概括的语言写在黑板上?(生上台板书)(依次进行播放、暂停、板书)

五、抓住要点、凝练语言,多元拟定标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看视频、叫暂停的方法,不仅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还准确地概括出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你们的学习不仅讲求

方法,效率也很高,非常了不起!可是你们看,黑板上同学们写的段落大意虽然很简练,但能让我们一目了然。为了使这些主要内容更清晰,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把段意概括扰小标题。现在回想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谁还记得拟定小标题有哪两项要求? 生:抓住内容要点,语言简练、贴切。

(出示:

1、抓住内容要点;

2、语言简练、贴切。)

师:回答得特别准确!记住这两项要求了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这篇课文的6个部分可以概括成怎样的小标题?(生讨论、概括,在黑板上书写,出示)

师:同学们概括得真好!现在,大家再看看,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晃是一目了然? 生:是。

师:刚才同学们用的是总结、概括的方法拟定的小标题,可见大家不仅会快速阅读,而且概括的能力也很强。接下来,老师再教给同学们另一种概括小标题的方法,那就是用课文中最有特色的原句直接作为小标题,这们的小标题更能吸引人注意。现在就请同学们在每个故事中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句子,用引用原句的方法再拟一次小标题。(生讨论、书写,出示)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现在请大家对照两组小标题仔细想想,这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势?

生:总结、概括式的小标题可以让读者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得更清晰,引用原句的小标题更能激起读者的兴趣。

师:你概括得真好!我们来对比一下。(师引导学生对比两种小标题)

六、联系全文、分清层次,提示人物特点。

师:通过这6个小标题,同学们觉得哪部分是故事的高潮? 生:与敌人作斗争。

师:那好,下面请同学们先看到黑板上的这组词,大家先来齐读一下。(出示:扭、拉、左右开弓、揪、咬着牙拧、打了一拳、抓过来)师:哪位同学上来示范一下这些动作?其他同学观看,看他做得像不像。(生上台示范)

师:他做得像不像?为什么?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敌人很凶残。

师: 是啊,敌人太凶残了,把如此残忍的动作施加在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小孩身上,他们为的是什么? 生:得到游击队的消息。

师:是呀,敌人为了达到罪恶的目的,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不过,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雨来回答他们的却只有一句话,那就是

? 生:没看见!

师:学到这里,同学们可以看出雨来是个

孩子? 生:坚强、勇敢、爱国

七、总结方法、课外拓展,学习融入生活。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的学习进度很快,你们真了不起!我们今天的学习效率为什么这么高呢? 生:我们加快了阅读的速度。

生:我们通过拟小标题了解了课文内容。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篇8

1、进一步体会雨来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2、分清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非重点内容。

3、将《小英雄雨来》缩写成400字以内的文章。

【训练重点】

掌握缩写的要点。

【训练难点】

掌握缩写的技巧。

【训练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明确习作要求,了解什么是缩写,区别缩写与梗概的不同。结合课文,具体指导如何缩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

今天,我们进行积累五的习作练习。请同学们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二、什么是缩写,缩写又有什么具体要求

教师(出示幻灯片一),学生读读,说一说,你什么是缩写了吗?

将长篇幅的文字材料,在不改变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要求进行删削和整理,把它缩成较短的文章。既要减少篇幅,又要做适当的改写。

三、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写过的梗概吗?梗概与缩写有什么不同呢

(生答,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二、三)

梗概:

梗,指的是植物的枝和茎。梗概,就是简略、大概的内容。写梗概,就是把读过的喜欢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用简略的语言写下来。如果把一篇文章想象成一棵茂盛的大树或一栋屹立的大厦,梗概,就是树的主干、楼的框架。

梗概,就是用简略、平实的语言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缩写,就是把篇幅较长的文章,在不改变原文写作对象、中心思想、写作重点的情况下,删减原文的次要内容,保留重要内容。

四、怎样缩写呢(出示幻灯片四)

缩写的步骤和方法:

1、读懂原文,把握要点:

要想成功地进行缩写,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出示幻灯片五)

⑴ 紧扣中心来缩写:

比如《小英雄雨来》一文,中心是要称赞雨来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因此,原文中最能突出这些品质的情节,如“掩护李大叔”、“不屈的斗争”两部份内容,缩后应该仍是文章的重点。其他情节,用精炼的语言交代清楚便可以了。例如开头写雨来游泳本领高超,与最后雨来机智地从水里逃生前后呼应。例文中点到了,使人对“雨来没有死”的情节感到真实可信。

⑵ 掌握一些缩写技巧:

被缩写的文章篇幅都较长,描写、抒情性的文字,要舍得丢弃。譬如原文对芦花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有100多字的描绘,例文没有保留。对于一些不能删减的长句子,我们可以采取缩句的办法,仅留其主干部份。对于关键情节,我们可用自己的话概括叙述,如例文中,鬼子军官再三盘问,雨来都宁死不说出交通员李大叔的下落,小作者用了一个歇后语,简要地把事情交代清楚了。

⑶ 保持缩后文字的完整:

缩写容易把原文弄得支离破碎,各小节内容衔接不上,这就要注意发挥某些过渡词句的作用。如例文中的“秋天”、“有一天”,很好地把上下文串联在一起,读起来有自然、流畅的感觉。

(返回幻灯片四)

2、理清层次:

结合课文,具体指导。

⑴ 《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赞扬了雨来的什么精神?

⑵ 全文共有几个部分?哪几部分是重点内容?哪几部分是非重点内容?

⑶ 重点部分如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要详写,有的可以适当保留,有的可以改写,有的可以加以概括。非重点内容要略写,如雨来游泳本领怎么高超,怎么从鬼子眼皮底下逃走的,可以多删些,甚至一笔带过。

3、边划边记,逐段删留。

4、整理成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将划出的缩写文章在小组讨论,并代表在班上交流

二、学生缩写并抄正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9

1、体会雨来的英雄形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将“英雄”一词贯穿全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第二、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教学内容比较集中,教学思路很清晰。

在讨论第一个问题时,我引导学生注意抓住一些关键句子,让学生想,让学生谈。如“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一句,可让学生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想象后讨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于日本鬼子做斗争的部分,引导学生找到雨来被敌人四次逼问时的表现的句子,让学生深入课文了解心目中的小英雄,并结合课文插图,体会他的机智勇敢、爱国精神。学生也是乐此不疲。

讨论第二个问题,则围绕“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体会雨来的爱国情操,这正是他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其次,抓住文章中写景的句子,提示学生从景物的描写,体会到:这如花的家乡,岂能让敌人践踏?这也是雨来坚定信念的原因。

2、让学生广泛收集课文外的其他英雄故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雨来是一个英雄,但不仅仅是一个人。让英雄的故事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

《小英雄雨来》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絮、脊、姥、槛、糠、劫、谎、吆”8个生字。理解“飘飘悠悠,光溜溜、一骨碌”等词语。

2、引导学生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与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英勇机智的品质。

3、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每部分的主要意思,给课文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4、帮助学生简要复述课文。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与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体会雨来热爱祖国、英勇机智、不畏强敌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

给课文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和简要复述课文。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资料交流,导入新课

1、交流课外搜集的有关抗日英雄人物及故事。

2、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抗日英雄。正是有了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这些英雄们的顽强斗争,中华民族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就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抗日小英雄——雨来。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总共有几部分?

2、小组合作:

认真默读课文,根据相关内容,为每一部分拟一个合适的小标题。

3、反馈,交流(1)游泳本领高

(2)上夜校受教育

(3)掩护交通员李大叔(4)与鬼子作斗争

(5)河沿上的枪声

(6)雨来死里逃生(没有死)

三、自主探究,品读课文

1、以“为什么称雨来为小英雄”为探究主题,自主品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雨来精神品质或最使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2、组内交流相应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3、根据小标题,自由合作复述课文。

4、组内复述课文,并选代表在班上交流。

四、感情升华,总结全文

小英雄雨来剧本 篇11

作者:管桦

人物

雨来:芦花村的孩子,12岁。爸爸:雨来的爸爸,民兵。妈妈:雨来的妈妈

铁头、三钻儿:芦花村的孩子,雨来的朋友。军官:日本鬼子中的军官。李大叔:区上的交通员。

第一幕

布景:还乡河边,几个孩子在河里玩耍。(雨来光着身子走向家里。)

妈妈

出去干什么啦?是不是又在耍水?(抓住雨来就要打)雨来

不好!要挨打啦!(拼命地往外跑)

(眼看妈妈就要追上雨来了,雨来吓得不知道往哪里跑。)

铁头(一边赶牛一边向这边张望)雨来!往河沿跑!往河沿跑!快!

(雨来急忙翻身往河沿跑,妈妈赶上来,伸出手抓要雨来,可是雨来身体一滑,扎进河里不见了。妈妈站在岸上,望着渐渐扩大的水圈发愣。)雨来(从远处的水面钻出来,看着妈妈笑)来追我啊!?来抓我啊?!(妈妈气得说不出话来。)第二幕

布景:秋天,芦花村。(爸爸从集市上卖苇席回来。)

爸爸(同妈妈商量说)今天看见区上工作的同志,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叫雨来上夜校吧!要不,将来闹个睁眼瞎。妈妈

行,让他也有点事干,省的整天耍水,再出点什么事。(几天后)

(雨来拿着课本走向三钻儿家的豆腐房。夜校就在这间破旧的房子里。老师是东庄学堂里的,装着青布裤褂,胖胖的,剪着短发。见到老师,教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雨来也拿出课本,这是用土油纸印的,雨来用红布包了个书皮,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雨来”两个字。)

老师(闪在一边,用手指点着黑板上的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大家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第三幕

布景:深夜,雨来家。

(雨来从夜校回来,躺在炕上背诵当天学会的课文,可背不到一半他就睡着了。门突然响了,一个黑影闪进来。妈妈点着灯一看,原来是爸爸。他肩上背着子弹袋,腰里插着手榴弹,背上背着一杆长长的步枪。)

雨来见到爸爸的样子觉得很惊讶)爸爸,你怎么忽然打扮成了这样? 爸爸

鬼子又‘扫荡’了,民兵都到区上集合,一两个月才能回来。雨来

爸爸,远不远?

爸爸(把手伸进被里,摸着雨来的脊背)这哪有准儿呢?说远就远,说近就近。(又转过脸对着妈妈)明天你到东庄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诉他舅舅,就说区上说的,叫他把村里民兵快带到区上去集合。妈妈

区上在哪儿?

爸爸(装了一袋烟,吧嗒吧嗒抽着)三天里头,叫他们在河北一带村里打听。(雨来还想说什么,可是门咣当响了一下,雨来听见爸爸扑通扑通走出去的脚步声。不大一会,就什么也听不见了。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吠。)

第四幕

布景:午后,雨来家

(妈妈吃过早饭就去东庄了,晚上才能回来。因为看家,雨来不能到外边去,只得趴在炕上念识字课本。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雨来一骨碌下了炕,把书藏在怀里就往外跑,正撞在交通员李大叔的怀里。雨来听见日本鬼子叽里呱啦地叫。李大叔以最快速度搬开墙角的缸,露出一个地洞。)雨来(惊讶地)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

李大叔(跳进洞里)把缸搬回原地,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雨来使出吃奶的力气,才把缸搬回去。刚到堂屋,雨来见到十几把刺刀从前门进来,撒腿往后院跑。)军官(拉开枪栓)站住!

(子弹从雨来头顶飞过,后院又没有门,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树就往上爬。)

第五幕

布景:雨来家

(鬼子把前后院都翻遍了,屋里也遭了劫难。)军官(两眼红红的)小孩,问你话,撒谎的不许!

(鬼子突然看着雨来的胸脯,张着嘴,眼睛睁得圆圆的。雨来低头一看,原来刚才一阵挣扎,识字课本从怀里露出来了。)

军官(一把把课本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谁给你的? 雨来

捡来的!

军官(露出满口金牙,做个鬼脸,假装温和地)害怕的不要!小孩,皇军大大的爱护!

(鬼子叫人替雨来松绑,雨来把手放下来,觉得胳膊发麻发痛。)

军官(摸着雨来的脑袋)这书谁给你的,关系的没有,我的不问了。别的话要统统告诉我!刚才有个人跑进来,看见没有?

雨来(用手背抹了抹鼻子,嘟嘟囔囔地)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军官伸手在皮包里掏。)

雨来(悄悄地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气,要挖小孩眼睛的。军官(掏出一把雪白的日本糖块,往雨来手里一塞)这个大大的好吃!你吃,你的告诉,他的什么地方?金票大大的有。(他又伸出那个戴金戒指的手指)这个,金的,也给你!

(雨来没有接糖,也没有回答。旁边一个鬼子嗖地抽出刀来,瞪着眼睛,要向雨来头上劈。军官摇摇他的圆脑袋。两个人唧唧咕咕说了一阵。那鬼子向雨来横着脖子翻白眼,使劲把刀放回鞘里。)

军官(压着肚子里的火气,用手轻轻拍着雨来的肩膀)我大大的喜欢小孩,你看见的没有?说呀!

雨来(摇摇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军官扭着雨来的两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咧着嘴叫。随后,这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脸上左右开弓,打了两巴掌,又用手把他脸上的肉纠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打了一拳。雨来站不稳,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身子一歪要倒下去,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雨来(咬着牙)没看见!就是没看见!军官(气得暴跳起来)枪毙!枪毙!拉出去!

第六幕

布景:河岸边,太阳已经落下去,红色的浮云映在还乡河上,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湖面上飞着。

(芦花村里的人听见河沿上响了几枪。)

老人1(含着泪的)雨来是个好孩子啊!死得可惜!老人2 是啊!有志不在年高。

铁头、三钻儿(都呜呜的哭起来)雨来……你怎么就死了呢……

李大叔(一直不见雨来来搬缸)雨来怎么还不来呢?走另一个出口试试吧!(试探着推开石板,扒开苇叶,见院子里空空的,一个人影也没有,四处也不见动静。)联络员

豆腐啦!卖豆腐啦!

(李大叔听见敌人走远的信号,跑到街上,一打听,才知道雨来被鬼子打死在河沿上了。李大叔脑子轰的一声,眼泪就留下来了,跟着人们向河沿跑。到了河岸,别说尸首,连一滴血都没有看见。)村民1 也许鬼子把雨来扔在河里冲走了!(大家顺着河岸往下找。)铁头

快看啊!雨来!是雨来!

雨来(从水里伸出脑袋问岸上的人们)鬼子走了? 村民们(欢喜地)啊!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

雨来

嘿嘿,我陈鬼子们不防备,冷不防扎到河里去,等他们往水里打枪的时候,我早都游走了!(雨来、村民们下)

《小英雄雨来》简介 篇12

《小英雄雨来》作者简介管桦,原名鲍化普。代表作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长篇小说《将军河》等,由他作词的儿童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快乐的节日》等,传唱至今。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了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感染和教育了不止一代人。

上一篇:暑假治理教育三乱工作总结下一篇:固始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