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课(共9篇)
导课 篇1
辅导课教案——预习课
教师:张金荣
一、布置预习任务
二、明确预习方法:
1、疏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对拿不准的字词,不能跳过去或只是问一下同学,而要查字典,使自己对该字词的音形义有全面的了解。)、2、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精读课文3—4遍,用铅笔划出你认为重要的或写得好的字词句,并在书旁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4、与同学讨论各自预习这篇文章的体会,互为补充。
5、思考书后练习。
6、在完成以上几步的前提下,可查阅相关资料,看看自己的想法和资料上是否吻合。(不能盲从资料,对与资料上不吻合的或资料上没有提到的体会可在课后、课上向老师、同学质疑。)
三、老师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相关问题。
2、检查学生的语文书:有无预习的痕迹,有多少,质量如何。
导课 篇2
一、 规则要明
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几所学校开展联合教研活动,主要是通过课例来研讨“ 问题的有效性”。 其中有一堂课, 教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主动,不失为一堂好课。 但其问题的设置相比其他课例而言, 效度不高。 在交流时,许多教师实话实说,让这堂课的执教者和导课者很不服气,使得交流的气氛不大友好。 其实,出现这一状况,究其原因是导课者忽视了本次研讨活动的“ 规则”,也就是主题。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有其目的、意义、规则和要求等。 研究课有其目的,如研究教学目标如何拟定、 教学环节如何针对目标设置等;示范课有其目的,如示范一种教学范式,示范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等;赛课就更不必说了,它有主题、有要求、有程序、有标准。 作为导课者,必须对每一次展示活动或赛课活动的目的、意义、程序等明了于胸,并在这些“ 规则”下进行导课活动,否则,指导出的课例即使很优秀,但因为与“ 规则”相悖,也很难取得成功。
二、 方向要准
《 南辕北辙》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导课者就是方向的掌舵人,他不是进行各种细节的打磨,而是帮忙把脉,从整体上把握方向。 在此基础上,学校的磨课团队或者导课者再指导执教者对课例进行修正、打磨。 作为导课者,方向的把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观念是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如“ 面向全体学生”“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二是教学实施是否凸显了学科特征,如语文课“ 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等;三是教学特性是否与活动主题一致,如某地在一次小学数学赛课活动中, 明确提出了 “ 现代技术与数学教学 的有效整 合”的主题,这就是方向,作为导课者,必须深度解读这一主体,让自己指导的课例符合这一方向。
三、 准备要足
导课者也要备课。 主要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备人,也就是备执教者。 要清楚地知道执教者的教育理念、教学观念、从事教学的年限、 各种教学基本功、已经取得的教学业绩、课堂教学的风格取向、教育教学的惯性、思维习惯、心理特点、 最大的优势与不足等, 在此基础上, 思考如何发挥执教者的优势、 特长,规避执教者的短板、不好的习惯等。 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指导有机地融合在执教者的课例中,并被执教者所接受,进而形成亮点。二是备己,也就是备自己。要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要梳理自己曾经导课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称准自己有几斤几两,找准自己导课的路径,确立自己导课的特色,避开自己导课的不足等。 导课时并不是把自己的所思在被指导者身上进行粘贴,而是要想办法将自己的设想有机地渗透在执教者的身上, 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这是导课者不能忽视的。 三是备家底,也就是要摸清楚执教者所在学校的家底。 弄清楚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学校自身的研究力量如何、 学校的相关设备设施如何、 学校财力的承受度如何等。 导课者要努力让“ 家底”尽可能雄厚,为导课保驾护航。 以上三个方面的准备是导课最为基础的准备,关乎着导课能否顺利地进行。 特别是备人、 备己尤为重要,关键是找准两者的最佳结合部,不是克隆一个个“ 导课者”,而是培养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 程序要清
导课有一定的程序,如果程序不清楚,会导致导课者与执教者都手忙脚乱、混乱不堪,导课效率不高。 曾经指导一位教师在全县的教学研讨会上执教课例,由于笔者是第一次当导课者, 没有任何经验, 只是凭着感觉指导整个磨课过程: 文本帮着执教者解读,流程帮着执教者设计,不断地指出问题让执教者改正,要求执教者不断地修改教案等,但最后呈现出的课例却不成功。 静静反思,发现了问题所在:没有执教者自己解读文本与流程设计作为基础,每次试上的目的不明确,执教者将大量时间花在了纯粹的“ 写”教案上,没在消化上用工…… 在后来的导课中笔者处理得比较简单了:从指出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走向 解决问题 比指出问 题重要———开始试上阶段,主要是发现问题,最后试上阶段,基本不再指出问题,而是解决执教中出现的问题;试上次数减少,每次试上都在执教者充分消化了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进行;减少执教者简单机械改写教案的时间,变“ 写”为“ 默”: 默教学板块、默主打活动、默师生在线( 教师头脑中出现虚拟课堂进行虚拟教学) 。 如此操作,每次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程序要清,就是要求导课者每走一步都要有清楚的目的,也要让执教者与磨课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要做什么, 要做到什么程度,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五、 思考要深
指导课者对要指导的课例思考要深,要努力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许多导课者,或者是导课团队,将所有的做课任务都交给执教者: 文本独自研究、流程独自设计、教法独自选择、媒体独自寻找、 试教班级独自联系等, 只是在执教者试讲时匆匆而来,提出一些细枝末节,甚至无关痛痒的意见, 简单几句话说完就匆匆而去。 这样的导课者是没有尽到职责的,导课的效果可想而知。 导课者之所以成为导课者,是因为比执教者的专业水平更高, 经验更丰富、 视野更宽广,综合素养至少要高出一个层级。 要想指导的课例取得成功, 导课者比执教者花的精力更多,思考更深、更周密,既要设计出一个完整的、 水平较高的课例,还要巧妙地让执教者接受、 内化,从而深刻地领悟教什么、 怎么教、为何要这样教。 可以这样说,一个成功的课例,导课者的智慧超过执教者的智慧,导课者总是在执教者现有的水准上把其往前推进一步,提升一档, 这就需要导课者绞尽脑汁 、 挖空心思 地研究 、 研究 、 再研究。
在思考的方向上,钱梦龙先生的话可以做参考。 他曾说,在“ 创新” 的口号喊得最响亮的时候,我回归常识性思维;在常识性思维支配一切的时候,我致力于创新。 这对我们导课者很有启发, 对课例, 我们首要的是创新,当我们无法创新时,就可考虑用最常见的、最笨的办法,把常规做到极致就是精品。
六、 胆子要大
导课的艺术 篇3
一、联想想象,引入意境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情认识,引导学生产生联想,使之进入创设的预定情境,在或喜或忧、或怒或愤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地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求新的未知知识,才能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联系起来,逐步引向教学内容,达到唤起联想、进入情境、掌握知识的目的。我在讲授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时,便运用此法导课。
师:同学们都经历过送别的场面吗?送别过自己的亲戚朋友吗?
生:经历过,送别过。
师:当时内心是什么滋味?有什么感受?
生(纷纷回答):难过、留恋、不忍分手、流泪……
师:老师讲过“处境”能“生情”。如果当时是一个阴雨天,心情会怎样?
生(抢答):心里更压抑、低沉、心酸落泪……
师:如果当时还是一个乍暖乍寒的阴雨的早晨呢?
生:愁苦、憋闷、难以忍受……
师(紧追问):如果此次离别是生死离别呢?
(此时学生已见明白老师在引向诗文,便急忙打开课本,等待老师分析。)
此时学生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完全沉浸在想象的那一种离别的氛围里。引到这里等于给学生架好了通向诗文的梯子。然后,展示目标,精讲点拨,效果良好。
二、设置悬念,引入新课
对于中学生来说,好奇心往往是他们追求知识的原动力。创设悬念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之产生一种急欲了解课文内容的心理。教师如能把握这个时机,在“欲知”“急盼”中进行指点,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悬念的设置要在认真分析教材、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在课文最佳处进行。
《变色龙》这篇小说围绕一个“变”字,叙述了警官奥楚蔑罗夫围绕小狗主人身份的变换而反复无常的态度。授课时我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置悬念:当警官知道狗是将军家的,假如他不变会怎样?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会撤他的职;有的说:会惩办他。我趁热打铁追问:最后,当警官把狗送到将军家,假如将军说狗不是他的,警官又会怎样?学生抢着答:把狗弄死,仍出来……我马上指点,在当时的社会,他不能不变,而且要随机应变。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急欲求知的心理,商定教学目标,了解当时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
三、抓住关键,质疑问难
“疑”是探求知识的出发点,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处于积极的状态。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答疑解惑。设疑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提问,它并不一定要求学生立刻回答,而是让思维暂时处于疑问状态,进而激发解疑兴趣。要激发学生解疑兴趣,导课设疑要在“巧”“新”上下功夫。
我在讲《听潮》一课时,便抓住“听”字设疑。一上课,我板书好标题后随机发问:同学们,面对壮阔的大海和滚滚海潮,作者为什么不从视觉角度来写而着重写“听”潮呢?学生有的愁眉不展,有的低头沉思。一分钟后,有同学说:作者非常熟悉大海,不仅用眼看,还用耳听,用心去体会。另一个同学小声说:大概潮声起伏与作者的心情有关系吧!我马上强调:这个同学说得较恰当。本文便是写作者心灵与大海的相通,借潮声抒写自己的激情。然后,我顺理成章,开始精讲点拨。
四、研讨争辩,归纳指引
导课时,可以抓住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研究讨论,互相启发,最后趋同。在组织谈论时,要抓住难点,善于引导,推波助澜,做好结论。由于导课不可能占用太长时间,所以争辩不可拖沓冗长。
《杨修之死》是一篇古典小说。曹操、杨修二人性格的刻画是本文教学重点。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写了杨修几次“犯操之忌”,然后提出研讨问题:曹操前几次为什么不杀杨修,而借“鸡肋事件”杀之?
这一问,学生有思考的,有议论的。结果,回答分成了两派:一说杨修前几次罪不致死,一说曹操一时糊涂。我没有写上归纳,而是让学生在文中找依据。学生很快便找到依据。一说前几次都是一个字,一盒点心这样的小事,而“鸡肋事件”是军机大事;一说曹操最后后悔,说明是一时糊涂。至此,我才搭桥指出两点:(1)从杨修犯操不是一次两次来看,恃之放旷是其性格。此次不杀,日后还必犯之。(2)曹操前几次不杀杨修并不是仁慈,此次杀之亦是糊涂。然后接着分析二人性格,水到渠成。
五、恰当设喻,引发兴趣
我在讲《吕氏春秋·察今》中“刻舟求剑”的故事时,考虑到这是一篇文言文,又是讲道理的寓言,不好理解,让学生说又说不到点子上,便由浅入深,设喻导课:“同学们,上海有个人到死海去旅游,感觉在水上面看报很舒服,回到上海后,便到长江中去试,结果差一点没有淹死,为什么?”尽管故事是虚构的,但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地点变了,情况变了,长江水不是死海水。然后,我顺水推舟,引出本文目标:理解寓言的寓意。
比喻引趣在教学中让学生由具体的、熟知的、浅显的联想到抽象的、生疏的、深奥的,化难为易,引发兴趣。此法应注意两点:一是比喻要贴切有趣,二是比喻要通俗精炼。
六、 导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情字当先,声情并茂。在具体的导课过程中,要注意感情投入,动真情,一定要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中。教师首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才能感染学生。方法只是手段,情感才是内在的动力。假如只是照本宣科地读教案,是不会吸引学生的。应充分发挥各种官能作用,如声音、动作、表情等。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才能顺利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多种方法、手段综合运用。导课时,可以不必拘泥于一法一套,要根据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悬念、质疑可以同时进行,想象与意境互相补充,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得尽量多的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进入角色。教课时,教师的角色其实是一分为三的。一是学生角色,即以一个学生的心来体会自己所讲内容是否有吸引力,引导是否得法。二是文中主人公角色,看看自己是否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书中人物的感情。三是教师角色,注意宏观地控制学生、组织学生,引导归纳。三者是有机的而不是割裂的,教师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完成任务。
(四)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巧妙处置意外情况。比如,原先设计好的导语,但在教学中学生反馈并不好,有问无答,启而不发,联想离题等,可以随时调整,以利正确引导。
导课本身是一个小环节,但却是一门大艺术。其间的技巧与魅力给我们留下了广阔探讨的空间,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研究。
楹联辅导课教案 篇4
山西运城闻喜县晋华实验学校 吉荟芸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积累对联的相关知识,重点学习掌握五言联、七言联的平仄格式。
2、学习欣赏一些优秀对联,引导学生炼字。
3、指导学生撰写简单的对联。
教学设想:
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每个人都有传承弘扬的义务,并且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中,频频出现了根据对联猜名人,根据上联写下联等考题,作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教师有义务且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对联知识。
教学建议:
1、努力提升楹联课的课堂趣味性。对联同文言文、古诗词一样,教师要挖掘出其中内在的趣味性,这样在课堂上学生才有兴趣跟着老师学联、赏联,楹联教学才会在轻松的氛围中渐入佳境,从而取得柳暗花明的学习效果。
2、充分发挥学生撰联的积极主动性。楹联课堂教学应该由浅到深,对于积极撰联的学生鼓励表扬,每堂课都要评选出“撰联小明星”。
教学设计:
一、以有趣的对联故事导入。
明代的解缙,六七岁就能吟诗作对,他家与曹尚书家的竹园相对,他便在自家的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见了心想:竹园是我家的,怎么能让借用我家美景呢?于是命令家人把竹子砍去一截。解缙见了就在对联下面各加了一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一看更加生气,就又命令家人把竹子全部连根刨出,解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了一个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曹尚书此时不得不佩服解缙小小年纪便有超人的才智。
二、学习并掌握对联中的平仄,重点学习五言联和七言联的平仄格式。
(一)对联的平仄
汉字有四个声调,分为平声、仄声两类。古代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后三声是仄声。普通话四声是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前两声是平声,用符号“—”表示,后两声是仄声,用符号“|”表示。
(二)学习五言联、七言联的平仄格式。
1、五言联的两种平仄格式:(1)仄起式 ||——| ——||— 例:| | — — | 海 日生 残 夜; — — | | — 江春 入 旧 年。(2)平起式 —— —| | | | | — — 例:— — — | | 星垂平野 阔; | | | — — 月涌 大 江 流。
注意问题:仄起式五言联下联的第一字不能不论平仄,否则犯“孤平”,平起式五言联的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会出现“三仄尾”或“三平尾”。
2、七言联的两种平仄格式:(1)平起式 ——||——| ||——||—
例:— — | | — — | 江河 不 洗 古 今 恨; | | — — | | — 天地 能 知 忠 义 心。
(2)仄起式 ||———|| ——|||—— 例:| | — — — | | 四面 荷 花 三 面 柳; — — | | | — — 一城 山 色 一 城 湖。
三、优秀联作赏析,引导学生炼字。倾文未觉天将晓; 爱盾恒催骐向东。
赏析:这副联运用凤尾格巧妙地嵌入了“晓东”二字,整副联节奏合拍,用字老到,其中下联的“催”字使人顿生奋蹄向前之感。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赏析:这副联如一轴迤俪的画卷,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月夜图,其中巧妙地掺进了数字的乘法运算。上联中“十四”是“七”的倍数,下联中“一双”是“孤”的倍数。踢倒磊城三块石; 剪开出字两重山。
赏析:这副联运用机巧,拆字成联,对仗工整,平仄相谐,其中“踢”、“剪”巧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四、指导学生撰联
1、学生自己撰联,教师指导;学生联作展示,评出最佳联作。蚌中出宝玉; 茧内育飞蝶。
2、指导学生修改
教师点评:这副联对仗工整,巧妙地将两种自然现象纳入联内,作为初学撰联者,已属难得。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副联表面看来很不错,却不耐咀嚼回味,也就是说小作者把其中的深意挖掘还不够,其中的一些字眼还经不起推敲,大家帮帮他。
3、讨论修改后的对联: 蚌中藏宝玉; 茧内孕飞蝶。
教师再评:经过大家的修改,这副联显然比初成之作高出一筹,但是其中的深意还没能挖掘出来,希望大家能在蚌中之玉,破茧飞蝶上认真思考,看看哪个字可以改动呢?
4、再次讨论修改出的对联 蚌中藏宝玉; 茧内孕新蝶。
教师终评:经过大家的修改,这副对联无论从格式还是内容,都不失为一副好作品,其中尤以“藏”、“孕”、“新”字运用较为成功,并且给人以人生的启迪。
五、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对联知识,学会了撰写对联,撰联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同时又是甜蜜的,相信大家就是那只破茧奋飞的新蝶,一定会借楹联这缕东风,飞得更高更远!
初中语文导课管见 篇5
初中语文导课管见
作者:李永莉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第01期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导语。那么,课文课的导语应如何设计呢?
一、激疑促思法
这种方法实际上是老师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将疑问的“绣球”抛给学生,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片刻的思索后,立即进入语文学习的天地中。有一次,宁老师上有一百多名听课老师参加的观摩课,此前学生都不知道课题。走进教室,宁老师朗颂了诗人艾青的一首诗:“她躲在峡谷/她站在山崖上/你不理她/她不理你/你喊她,她喊你/你骂她,她骂你/千万不要和她吵嘴/最后一声总是她的。”接着宁老师问学生:“这首诗揭示了一种奇妙的自然现象,有谁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瞬间即有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回声”。老师马上肯定说: “对,就是回声。回声的原理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说明文——徊声。”激疑促思还须把握以下几个尺度:疑不可深,深则激不起思维的火花,不啻于一上课便给了学生一记闷棍;疑不可浅,浅则流于平庸,令人索然寡味 ;疑不可与课文无“缘”,无“缘”则似拉郎配,无异于老师在演奏序曲时跑了调。
二、媒体介引法
此法是借助有关媒体导入课文,使课堂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其中,利用艺术手段引入课文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音乐家爱德华·汉斯立克说:“艺术能够……好像天赐的恩宠似的来激发我们的心情。”音乐情境,美术情境,都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看
戏》,可以先听主人公梅兰芳演唱的《穆桂英挂帅》选段;教《桂林山水歌》,可以先睹桂林山水风景画;上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可以先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讲《出师表》,不妨先看看三国地图;教《皇帝的新装》,可以先听根据该文改编的广播剧的录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直道驰马,曲径通幽。
三、哲理阐释法
即由与课文内容相关,富于哲理的格言、警句、俗语、谚语等导入课文。它寓意于谐,寓理于趣。余老师在教《(农村调查)序言》时,是这样设计导语的:“干什么事都要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正如毛主席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俗话也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北宋有个裁缝,替人做衣服,除了量身高肩宽胸围之外,还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他不仅仔细观察来做衣服的人的相貌、神色,揣摩对方的脾气、秉性,问及来者的年龄职业,连对方是否考科中举,近来有何喜事、祸事都要摸个一清二楚。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么仔细,他解释说:„体胖的腰要宽,体瘦的腰要窄。性急的衣宜短,性慢的衣宜长。少年中举,趾高气扬,走路挺胸腆肚,衣服要做得前长后短。‟看来,调查研究必不可少。当然,调查研究也有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学问。它的学问在哪里?我们一起聆听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谆谆教导吧!”要言不繁。寥寥数语便可点破与隽永的哲理相隔的一层窗户纸。
初三上册语文教材导课 篇6
谢大光:男1943年生,汉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河北工学院电力系。1962年应征入伍,历任总后勤部某部战士、文书、文工队创作员,天津人民出版社印刷厂职工,《散文》月刊编辑,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辑、副组长、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小说家》编辑部副主任、主编,《中外散文选萃》主编、副编审。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介绍鼎湖山: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部,与当地另一风景区--星湖齐名,前人为此山写过很多游记,本文为当代散文家谢大光写,却与众不同。案例一:
导入:上学年,我们通过“江山多娇”这一单元课文的阅读,一起游览了清幽的黄州小石潭,空明的月下承天寺,宝岛台湾的秀美,南疆密林的神奇,异域风光的绚丽都曾令我们流连忘返。今天,我们再来阅读著名散文家谢大光的一篇游记散文《鼎湖山听泉》,在作者美妙的文字引领下共同感受这奇幻的自然风光。归纳总结:
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按照自己的行踪和时间的变化来组织材料,描绘自己在鼎湖山所观之景和听泉时的感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要通过自己对山泉的聆听来表达自己体会到的人生哲理以及生命的意识,寻觅到了生活的真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生命的赞颂以及催人奋进的激情。案例二: 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部的鼎湖山吗?鼎湖山,原名顶湖。因山顶有湖,四季常盈,故得其名,民间传说黄帝打败蚩尤采首山之铜在此铸鼎,鼎成升仙,为纪念黄帝得道入仙册,习称鼎湖。鼎湖山的景色可美啦!以“植物多”、“寺庙多”、“瀑布多”驰名于世。归纳总结: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记叙了游览鼎湖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重点介绍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听泉时的美妙感受。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深爱之情。
《林中小溪》普里什文
普里什文(1873-1954)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极具特色的人物。苏联作家,长期以俄罗斯高加索林区为创作基地,以森林地带大自然美丽风光为表现对象。他依靠自己丰富的林学知识,读懂了自然界这本大书,他的作品抒写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曾经当过农艺师。后来发表文学作品《在鸟不受惊的地方》一举成名。作品有《没有披上绿装的春天》、《叶芹草》、《林中水滴》、《太阳宝库》、《大地的眼睛》、《船木松林》和未完成的《国家大道》等。案例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读过不少写景类的文章,美丽奇幻的自然风光不仅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而且还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人生启迪和感悟。我们写作时就需要学会善于将两者联系起来,自然巧妙地表达出来。前苏联著名作家普里什文的散文《林中小溪》也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表现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那么这篇文章又是如何将眼前景与人生感悟有机结合完成全文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归纳总结:
《林中小溪》这篇课文作者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春天森林中的景色,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作者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情趣,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案例二: 导入:
美丽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还可以给人许多人生的启迪。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将自己所见美丽的风光和人生启迪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是一件异常美妙的事情。有一位作家,他能那么细致地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以一双善于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情趣,捕捉到美妙的瞬间的眼睛,并在散文中充满着诗意与哲思。在他的笔下,时而有如芳草簌簌作声,时而有如清泉潺潺流淌,时而有如百鸟唧唧合鸣,时而有如薄冰悄悄脆响……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欣赏的眼光,走进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林中小溪》。归纳总结:
本文是一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随笔散文。文章描写了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春天森林中的景色,以小溪流淌过不同地势呈现出的种种情貌,以及从中显现出的勇往直前、冲决一切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为自我人生道路的写照。
《飞红滴翠记黄山》柯蓝
柯蓝(1920一)原名唐一正,湖南长沙人。他曾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1937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在陕北公学和鲁迅艺术学院学习,毕业后任记者,编辑。全国解放后,从事专业创作和文艺领导工作。著有《早霞短笛》《果园集》《拾到的纪念册》等散文诗集。柯蓝先生的文学作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海外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他的名字与事迹被收入《苏联大百科全书》,中国现代文学馆也为他及夫人文秋开设了《柯蓝文秋文库》,永久保存其著作及原稿。案例一: 导入: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一定想知道黄山是什么样子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黄山的课文《飞红滴翠记黄山》。请同学把收集到的有关黄山的诗句或传说在班上交流。归纳总结:
本文描写了黄山的自然风光,赞颂了祖国山川的神奇、美丽 案例二: 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祖国山河壮丽,风景优美,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陶醉,情不自禁的挥毫写下千古名篇,并广为传诵,想必同学们也读过不少这样的文章或诗句.现在我就问一下同学们一比较简单的问题:有关描写黄山的名句你知道多少?那么黄山到底有多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写黄山美景的文章《飞红滴翠记黄山》。归纳总结: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揭示了黄山独特的美。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板书设计 《画山绣水》杨朔
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晋,山东蓬莱县人。和刘白羽、秦牧一起被称为我国当代散文三大家。PPT12课件出示 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他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他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樱花雨》、《香山红叶》、《泰山极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杨朔是当今文坛一再精辟阐述散文诗化理论,并认真实践,卓有成效的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散文作家。案例一: 导入:
唐朝诗人韩愈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是桂林山水的最真实写照。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被誉(yù)为桂林风景的“四绝”。其山水洞石,浑然一体的景象组合,举世无双,下面就让我们共同学习杨朔先生的《画山绣水》。归纳总结:
作者把“艰难苦恨的生活”投影到自然山水上去,构成了这些传说和故事。景与故事两相比附,船家讲的又带有叙述者的感情,显得相当亲切。作者的意图是要人们在观赏美丽的自然风景时,不要忘记阶级压迫,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故乡》鲁迅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选自《呐喊》(小说集)。案例一: 导入:
以关于“故乡”的诗词名句或者歌曲导入: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故乡,在游子的记忆里沉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乡》的魅力。归纳总结:
这篇小说写了两个故乡:一是记忆中的故乡,一是现实目睹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色彩鲜明,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对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实目睹的故乡的描写,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法。这样写,突出了现实故乡的每况愈下的变化,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案例二: 导入:
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 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归纳总结:
通过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日益破败的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严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和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短短的一生中,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著名的有长篇《她的一生》、《漂亮朋友》,短篇《项链》、《菲菲小姐》、《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案例一: 导入:
我们有很多同学是独生子女吗?能告诉我还有哪些同学不是?(学生举手示意)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兄弟姐妹?(请一二位同学介绍)你和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关系怎样?如果有一天你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在金钱、地位上发生变化,你们的这种亲情还会保持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引申)在现实生活中,手足之情是否禁得起世俗的考验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发生在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普普通通的故事,体会一下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归纳总结:
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却是作为暗线,略写和虚写了他的过去和现在。他的出现只是在海轮上卖牡蛎那短短的一瞬。作者把笔墨凝聚在“我”的一家旅游哲尔赛岛在海轮上巧遇于勒这一件事上,集中表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案例二: 导入:
同学们!前段时间,大街小巷流行着一首《流浪歌》,大家想听吗?(生答“想”,放歌曲)歌听完了,可一个愁苦、孤独的浪子形象却留在了我们的脑海中,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怜悯之情,是啊!家是温馨的港湾,流浪的心多么渴望这个港湾的慰藉啊!可有这样一个浪子,在外流浪多年,当家人遇到他时,不但不接受他,反而还骂他,什么原因呢?大家想不想了解这个故事?(生答“想”)这个故事说它远,它发生在遥远的 19 世纪的欧洲,说它近,它就在我们眼前,请大家打开课本 160 页,这个故事的名子叫《我的叔叔于勒》。归纳总结:
同学们,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精彩的情节发展犹如一把利剑,劈出了病态社会中人性的扭曲,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剧,使菲利普夫妇淡漠了爱心和同情,变得庸俗、狭隘和自私。关照生活,思索人生,我们找到了健全、美好心灵的答案,让我们再说一次——让世界充满爱!《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他的作品多取材于下层受压迫人们的生活,反映旧社会劳动人民的不幸,无情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其作品语言特点是生动、幽默,善于运用北京方言。1951年老舍获得“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老舍出身于一个平民家庭之中,他自己没有拉过车,但与拉车的、打拳的、卖唱的穷苦人是朋友,和他们一起长大成人,所以他才能创作出这部深切同情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优秀作品。案例一: 导入: 由以前曾学过的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引出对老舍的介绍,在过去介绍的基础上,突出老舍的平民家庭出身及与劳动人民的密切联系。简要介绍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大体概括小说节选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课学习要求。归纳总结:
文中抓住日之“烈”,雨之“暴”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形象的描绘,以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在这种环境中挣扎的人物的痛苦生活。这种病根不在天气而在社会制度,是对旧社会吃人制度的血泪控诉。案例二: 导入:
《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是从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中选的。祥子的故事,拍成过电影,改编成戏剧,传播甚广,同学们多半是知道一些的。今天我们来学习老舍的原著,看看原著中的这一段对祥子是如何描写的。归纳总结:
小说通过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祥子的生活,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吃人的制度的强烈抗议。《多收了三五斗》叶圣陶 案例一: 导入:
同学们,今年风调雨顺,你家的粮食大丰收了,你们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可世事并非都是如此的,有的人粮食丰收了,却一点都乐不起来,反而要愁眉苦脸的,你们信不信?不信就一起来看看旧中国的老百姓生活你就知道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课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一起把题目读一遍 归纳总结: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旧毡帽朋友们“丰收成灾”的 遭遇,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家对乡村、对农民真挚的同情,让我们体会到作家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之情。《成功》季羡林
季羡林(1911.8.6~)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入德国格延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于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于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案例一: 导入:
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羡慕一些成功人士。我们羡慕科学家们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羡慕作家们写出优秀的作品;我们羡慕奥运冠军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他们成功背后有哪些故事呢?我们除了羡慕之外还应做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道走进文学泰斗季羡林先生的《成功》一文。归纳总结:
《成功》这篇文章以个人经历说道理,分析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指出无论是治学或是干事业,都不能依赖天资和机遇,指出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案例二: 导入:
现在,社会给我们每个人提供的舞台越来越大,我们走向成功的野心也越来越大。我们最需要问自己的是:你准备好了吗?成功之道在哪里?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季羡林的《成功》来解读一下季老所理解的成功之道在哪里,和我们所理解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归纳总结:
我们时常会羡慕他人取得成功,慨叹命运对自己不公,学完季羡林老先生的这篇文章相信每位同学都知道该如何去做。“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脚踏实地,勤奋不懈就能成功。希望大家能在以后的学习当中确定目标,勤奋努力,抓住机遇获取成功。《创造学思想录》罗吉尔.冯.奥赫 案例一: 导入:
人类摆脱原始的荒芜,进入到了现代科技文明,这一切都是人类创造的结果,《创造学思想录》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思维之窗,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感悟。归纳总结:
创造性思维是在文艺创作、科学发明或技术革新等创造性活动中的所特有的思维过程。它与创造性思维经常联系在一起,因而突出的标志是具有社会价值,且新颖独特。这种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时需要精神上的放松才能进行。如:青霉素的发现、X射线的发现、“苯胺紫”燃料的发明等等,都是精神状态放松的情况下,捕捉机遇而成功的。“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案例二: 导入: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列宁曾经说过“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可见科学发展是离不开想象的,怎样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创造思维的能力,今天我们学习《创造学思想录》,学习创造学的一些基本精神。归纳总结: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放松的精神状态;打破习惯性的思维,转换思维视角;发挥想象力,“多问几个假若”;开阔视野,透过现象看本质;顺其自然,按规律办事。这些记录下来的思想火花,将点燃我们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学问和智慧》罗家伦
罗家伦,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学者。早在五四运动中,还是大学生的罗家伦先生就崭露头角,“五四”那天的印刷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就出自他的手笔。“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也是由罗家伦首创的。他在当年5月26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以“毅”为笔名写了《“五四运动”的精神》一文,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在五四运动前一年,罗家伦与傅斯年等北大学生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创办了影响仅次于《新青年》的《新潮》杂志,倡导新文化。1920年,由北大校长蔡元培推举,罗家伦出国留学,先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后又转往欧洲的伦敦、柏林和巴黎三所大学的研究院,直到1926年返国。回国后,他参加北伐,担任过各种公职,但他志趣仍在教育和学术。他曾担任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武汉大学教授,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等。他学贯中西,广涉群籍,才思横溢。作为新思潮的代表人之一,他一直积极鼓吹国家现代化,指出:“中国的出路——现代化”,“自从机械征服了距离以来,我国已托生在现代的国群里,哪能不急起直追,加紧现代化?”但同时,他又热爱中国文化,重视中国伦理道德。他说:“我们并不是盲目崇拜西洋,我们也不能迷信中国。我们要用新的科学方法,来判断一切,来估定各项中国文化里的成就,中国社会上的现象的本身价值。” 案例一: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创造学思想录》,懂得了创造性思维就是“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造就你自己的规则”,其实创造性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学问”为基础的。今天我们学一篇新课文《学问与智慧》。归纳总结:
同学们,竞争激烈的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接班人,我们要把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老师送给大家12个字:飞扬智慧之魂,畅游学问之海!我把黄征演唱的《奔跑》歌词做了些许调整:把浩瀚的智慧装进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哪怕遇见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浪,有智慧相帮,也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案例二: 导入: 知识可以言传,但智慧则不然。人们可以去发现它,用它生活,以它自强,凭借它去创造奇迹,但却无法把它交流和传授。——【德】海 塞
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只有学问而没有智慧,会怎么样?相反如果没有智慧只有学问又是怎么样?如果同时具备学问与智慧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在《学问与智慧》这篇文章里找找答案吧!归纳总结:
这篇文章分析了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指出 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学问与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进而提出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量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论美》培根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出身于伦敦一个新贵族家庭,曾历任宫廷要职。1621年他被控受贿,免除一切官职,从此潜心从事著述。但他的主要理论著述都是在做官期间完成的。培根以知识论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问题。他既指出人必须服从自然规律,又强调人的作为。他认为掌握了自然规律,人类在认识上会获得真理,在行动上会得到自由。培根在反经院哲学的斗争中,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他认为知识起源于经验,因此提倡观察和实验。但他也强调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因此指出不要做只收集材料的蚂蚁,也不要做只从自身吐丝结网的蜘蛛,而要做既采集又加工的蜜蜂。培根在他的《新工具论》一书中,阐述了建立真正归纳法的设想。他认为归纳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能跳跃地而是逐步地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他反对那种从经验材料一下子飞到最普遍公理的认识方法。案例一: 导入: 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的一篇杂感《论美》。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的人为了让这张脸变得好看一些,花许多钞票去美容,还有甚者,不惜千金去做整容手术,当一回人造美女或人造美男。我们都不是一掷千金的富翁,当然没有那么许多闲钱花在这张脸上,那么我们如何去追求自身的美呢?那么我们学习完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能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归纳总结:
同学们,虽然老师还不知道你眼中的美是怎样的,但在老师的眼中,你们漂亮可爱且正值青春,你们是美的。学习本文后,相信你们一定更懂得了美在内涵,她是一股属于心灵的力量。而只有心灵的美,才能美丽恒久远,真情永流传!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案例二: 导入:
要读好一篇文章,要做到三个方面——你读懂了吗?你同意吗?你欣赏吗?所谓“你读懂了吗”,即你是否理解作者所表达的观点、记叙的事情、说明的对象。“你同意吗”即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说明的内容。而“你欣赏吗”则是你是否对文章的某些好的方面有所感悟、借鉴。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用这种方式来学习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美》。归纳总结:
精心设计导课,提高教学效果 篇7
一、新课导入的基本原则
1. 承上启下与针对性相统一原则。
讲授新课时,新知识往往与有些旧知识或经验的关联较大。导入新课时让学生针对性复习旧知识或唤起旧经验,从而使学生产生“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从感性到理性,从已知到未知,思维火花逐步点燃和复燃,诱发学生步步登高而不感觉到步履艰难。
2. 学生主动参与原则。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开展,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课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导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他们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3. 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原则。
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缺乏形式运算能力,要依靠具体对象进行思考。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导课策略,帮助学生学会内化,适应形式思维。教师要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操作、生活实例的分析等多种导入方式,并通过学生的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 趣味性与启发性相结合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设置发人深省、引人入胜的启发性问题,就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因此,在新课引入时必须使学生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带着对新课的浓厚兴趣去探索、发现问题,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过程,为新课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条件。
二、新课导入的操作策略
新课导入的操作策略,就是怎样通过师生双边活动使学生获得科学概念和规律的具体步骤。
1. 导课方法的选择和情景的创设。
不同课题应选择不同的导课方法。直接导入法即在上课时直接说出所要讲述的课题,这种方法最简单容易,但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采用此法。而传统的导课以复习提问导入新课,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久而久之,学生容易产生乏味、厌倦之感,有的学生因害怕被提问而产生对科学课的消极抵触情绪,对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除了用复习导入法外,还要根据不同的课题选择其他导入方法导入新课。
对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新课,我们可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入新课,即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日常生活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或造成的悬念来引入新课。如在讲述“比热”一节时,先提出这样的问题:炎热的夏天中午,赤脚在石板上走和在水中游泳感觉有什么不同?沙漠地区为什么会有“晨穿皮袄午穿纱,晚围火炉吃西瓜”的现象呢?这些导入问题都是学生熟知的现象,可他们说不清其道理,于是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自然现象及规律的积极性。当然,在讲完新课后,我们应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导课时间所造成的悬念,以增加学生对“收获”的喜悦。
科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在引入新课时,凡是能用实验导入法引入新课的,我们就应尽可能用实验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最大的特点是直观形象、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便于唤起学生注意力,使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探索。当然,在实验中所用器材应尽可能简单易行,以排除科学实验的神秘感,增加实验现象的可信度。如在讲“大气压强”时可做倒置水杯实验,实验前先问学生纸片会落下来吗?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要掉下来的。但演示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学生看到实验现象都惊呆了,都会被这个奇异的现象紧紧吸引。这时,教师将话题引向课题,指明这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并导入新课。
当然新课的导入还可以用资料导入法(利用各种资料如科学发明史、故事、科学家轶事等,通过巧妙编排、选择引入新课)和活动导入法(通过活动的形式如游戏、竞赛、谜语等引入课堂)等。我们只要肯于钻研,就会找到许多丰富多彩的新课导入法,来活跃课堂,唤起学生的学习科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科学精神。
2. 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优化各种导课过程。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优化各种导课方式带来了良好的契机。优化组合多种媒体,不但能够展示导课过程的一些细节和动态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节省活动时间和拓宽活动的空间。如利用多媒体上《大气压》这一节,我们可以这样导课。
英语课堂怎样导课 篇8
关键词:导课;启发性;趣味性;课堂教学;提高效率
一、直接导课
直接导课是指上课开始,教师就直奔主题,说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它是教学中最常用、最简单也是最容易掌握的导课方式。
二、故事导课
故事导课是指在导课时适当运用故事、传说创设一种情境引入新课的导课方式。由于故事、传说富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学生都比较喜爱,能引起学生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如:教学GO FOR IT!GRADE NINE UNIT9 When was it invented?时,我先讲一个有关科学家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无数件发明物,不愧是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家,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物品电灯、电话、电视机等When was it invented?Who was it invented by?这样引出本单元的话题。同学们听后有的作沉思状,有的议论纷纷,有的争着回答这些问题。同时利用故事导课,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三、创设情境导课
所谓创设情境导课,就是教师在导入时根据教材的特点,利用课件、语言、音乐、绘画等手段,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起境之感,进入特定的氛围,深刻体验课文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获取知识。在教学Who is not here?这个话题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课前偷偷告诉两个学生上课时故意迟到一会儿。上课伊始我用眼盯着这两个空位问学生:Who's not here now?学生很自然地回答:PanHai and LiSan.我立刻把句子补充完整:Yes.PanHai and LiSan are not in the classroom now.They are not here.这时两位同学匆匆赶到,我示意他们进来,并不失时机地补上一句话:Is everyone here now?同学们异口同声地答道:Yes.就这样这堂课在这么一种真实的、愉快的情境下,让学生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让他们畅所欲言,从而提高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当然创设情境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深入钻研、精心设计、努力探索。但无论如何,只要我们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灵活设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积极地学习,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积极高昂的情绪,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并做到学以致用,就能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新旧知识联系导课
新旧知识联系是教师在教学中常用的导课方法。它是教师在导课时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结合点,利用旧知识搭桥过渡,引出新知识。著名教育家巴甫洛夫说过:“认识新问题都是从旧知识发展而来。”在教学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这一话题时,我首先用学过的表示建议的句型Shall we...?/Let's..../Would you like...?/How about...?与学生做PAIR WORK。学生与我对答如流。此时我乘胜追击引出同样能表达建议的句型Why don't you...?并引导学生作出相应的回答。同时还用同义句型Why not...?作替换操练。这样我在温故的同时,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正所谓的“温故而知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于新的内容上。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学生也很自然、轻松地接受新的知识。
总之,导课艺术是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良好的导课艺术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运用适当的方法导入新课,都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引起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有利于他们进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导课时要积极利用一些现代教学设备和教学艺术,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环节,努力为学生创造引人入胜的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明确学习目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唤醒和鼓励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如密.教学艺术[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导课要讲究技巧的论文 篇9
一、披情入文,创设氛围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作品是作者感情的载体,教学是师生双边情感的交流。可以说,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课堂应该成为调动学生情感的磁场,教者倾注感情,披情以入文.情动而辞发,学生方能情动于衷,热情澎湃.整个课堂才能情味浓郁。鲁迅先生是伟大的精神战士,他的文章沉郁凝重.含蓄隽永。因时代久远,学生理解他的作品有一定难度。
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笔者为了创造悲愤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设计了以下开头:“今天,我们在这优雅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而七十多年前的学生,他们又在做什么呢?历史倒退70年,让我们回到那个特定的年代。刘和珍作为上世纪20年代的一位女学生,要在动荡、艰难的生活中坚持学习.要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抽出一部分购买进步杂志.还要担任拯救民族危亡的重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她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而就是这样一位追求进步、和蔼可亲的女青年竟然遭到了敌人的屠杀!”开头点燃了学生情感的火花.学生推己及人,深切体会到革命青年可贵的品质.同时,心中也充满了对反动派的满腔怒火。这为后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哲理启示,点燃理性火花
哲理,是人类对自然、社会的理性思考。古老的中华文化.积淀了许多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名言警句,有如可口的橄榄.令人回味无穷。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同是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学生在理解了“浓黑的悲凉”和“出离愤怒”之后.第三课时要讲述鲁迅在惨案后的深沉思索。笔者采用顾城的名言“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而我要用它来寻找光明”开头,从而带动学生的思维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深入理解鲁迅先生面对沉沉黑夜.将悲愤淤埋心底,在漫漫长夜中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时代背景,从而让学生认识鲁迅.认识到这位伟大的精神战士所具有的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
三、学科渗透,引人入胜
各门学科不是一座孤岛.它们之间相互渗透,有相交的部分。在教学中笔者涉人相关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知晓各学科之间是互融相通的。教学《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时,我引入china一词的解释.指出西方人认识中国就是从陶瓷开始的.而我国陶瓷工艺品名扬海外,特别是景泰蓝,更让外国人叹为观止。学生听到这儿,兴趣甚浓.于是笔者转入正题:“这些陶瓷工艺品是我国干百年来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做出来的吗?”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了解制作景泰蓝的工艺流程。由此.精彩的导语为课堂添色不少。
四、绘声绘色,再现情景
绘声绘色即是借助各种修辞手法把不闻不见的或是较为抽象的东西描绘得如闻如见.生动形象。这就要求教者用语力求传神,再现栩栩如生的画面,让学生如身临其境。
笔者在教学《鸿门宴》一文时,先向学生朗读了《垓下歌》,接着描绘了霸王别姬的场面:“静夜,战马呜呜悲啸,瑟瑟寒风中传来了刁斗的声音.幽幽哀愁的楚声从四面飘来。项羽在昏黄的灯下,两条疲倦的皱纹掩饰不住他的无奈。那驰名天下的霸王.此刻也只能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叹嘘不已。‘虞姬、虞姬,奈若何’?”见学生渐人情境,我引入正题:“曾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西楚霸王何以走到穷途末路连自己的宝马和女人也保不住?是天时不利还是人性弱点造成的悲剧?鸿门宴是项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我们可从中窥探项羽失败的根源。”学生听后,兴致浓郁,都想探索项羽悲剧的根源。这样的导课方式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随机应变,引入话题
教师走入课堂随时会遇到突发事件,教者应因时制宜,机智教学,将学生的情绪调整到学习状态中。一次,我穿了一件时髦的新衣走进教室,刚到门口,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我的衣服上,还有学生小声议论“真美啊”,这样怎能进入学习状态?我在大脑中迅速搜索可能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话题,刚好那天上新课《恰到好处》,于是我微笑着说道:“谢谢同学们!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登徒子欣羡东家之子的美,说她的美‘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古代的人是这样看待美的,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当今时兴的梳妆打扮,想要做到浓妆淡抹总相宜真的不容易。但当今审美的标准也不一样,既美,就要美得恰到好处。”然后板书课题,学生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到了课本上。
【导课】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