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草根都通往春天

2024-08-18

每一个草根都通往春天(共6篇)

每一个草根都通往春天 篇1

他的高中整整读了7年,却只拼进云南一所二流大学。他的大学刚刚上了1年,却选择辍学自谋生计。对此,老师、同学们评价“不靠谱”,父亲恨铁不成钢扬言断绝父子关系。可就是这样一位喜欢白日做梦的“屌丝代言人”,一无人脉二无资金,却在6年间打造了一家营业收入过1亿元的在线培训机构,他就是激励无数草根梦想春天的草根明星——邢帅。

大二那年,邢帅23岁,捧着家里寄来的沉甸甸的8000元学费,他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他深知乡下的父母筹钱多么艰辛,他想早一点投身社会为家里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他责备自己太笨,课余时间去打工发传单却晕乎乎地发到城管手里,钱没挣到一分反而被罚款;更重要的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他,那一段时间迷上了平面设计,面对学校按部就班的课程表以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常常唏嘘自己看不懂未来。

思前想后,邢帅决定辍学。他将家人寄来的大学学费挪去配了一台电脑,花大价钱参加了一个培训班,集中学习利用photoshop软件设计,然后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便宜的小房子。因为学费昂贵,邢帅学得十分用心,很快就能熟练操作,并独立完成一些设计任务。尽管网络上的设计任务比较零散,赚取的佣金也不多,但邢帅心里非常高兴,因为那是一份充分发挥才智的自由职业。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的经济危机来势凶猛,几乎吞噬了邢帅全部的业务订单。没有了收入来源,房东又三番五次催着交租,令他不得不走出门外,四处去寻找设计室应聘。遗憾的是,曾经引以为傲的软件操作技能在招聘方眼中根本算不得敲门砖,应聘队伍中比他有才华有资历的设计人比比皆是,无论他怎样降低薪资,就是没有一家单位愿意录用他。

回到出租屋,邢帅心情十分沮丧,他仔细清点了自己的资产。除了电脑运转正常和身体健康外,钱包里的现金及银行卡上余额合计已不足50元。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厚着脸皮回乡寻求父母庇护?

这时候,平面设计爱好者QQ群里一个朋友发来求助信息,向邢帅咨询一些photoshop软件的操作技巧。耐心讲完以后,他半开玩笑地对那位朋友说:“眼下处境艰难,作为这次辅导的报酬,需打50块钱过来买水买方便面。”没想到那位朋友挺仗义,立即给他银行卡里转了50元。看着手机信息中的这一笔额外收入,邢帅瞬间点燃了胸中酝酿多时的一个梦想:筹办一个专门针对草根用户的实惠培训班,以他对photoshop软件的认知,用热情和耐心去传道、解惑,帮助更多的人学会一技之长,彼此都获得继续前进的力量。

说干就干,他立即找来参加培训时记录的笔记本,结合实际操作软件的重难点,整理出一份浅显易懂的讲义,并在QQ群、论坛和贴吧里轰炸式地发布招生广告,很快就招到了第一批学员。最开始邢帅每堂课只收10元,差不多是市场价的五分之一,并且他实行终身学习制。然而他有浓重的山东口音,学员们听不懂就直接开骂,令邢帅备受打击。为此,他每天留出一个小时来锻炼普通话,以及上课时的动作和神态。可是不久,学员们又嫌他不够活泼、不够幽默,于是他专门背诵了一些幽默段子整理进讲义,渐渐地摸索出邢氏脱口秀。还有很多学员进班时迷茫而忧伤,当学到一定阶段之后信心过度膨胀,邢帅又随时担负起心理辅导员的重任。

在他起步的一年里,邢帅除了买书和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偶尔上街外,他完全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完全忘记了自己处于恋爱的年纪。他整天宅在出租房里,早上醒来就打开视频,从8点讲课到晚上12点。下课后他坚持备课,常常看书到凌晨四五点钟,囫囵休息两三个小时又继续上课。这样一年下来,尽管邢帅仅收入3万多元,但他开阔了视野,赢得一个好口碑,摸索出网络培训与传统教育、线下培训的截然不同,还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合伙人,合作组建了一个10多人的创始团队,开始进驻YY语音频道。

2009年10月,邢帅正式建立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也从最早的软件培训扩展到影视后期制作、平面设计、插画、网络营销等方方面面,用户群锁定在工作一到两年需要提升自己的年轻人,以及刚刚从农村到大城市谋生的草根人群。接地气的授课方式、因材施教的技能培训、全天候的即时交流,令网络教育学院满足了许许多多草根青年渴望改变人生的愿望。从某种程度而言,邢帅所创办的网络教育学院卖的是一种励志服务。

2013年末,数载不懈耕耘,邢帅的网络教育学院发展到超过600名教师,付费学生超过15万名,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当初不看好儿子的父亲,终于亲自打电话对他说:“你的课讲得很好,你出息了。”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能坚持下来实现屌丝逆袭?”邢帅说道:“没有一个草根不梦想春天,只要心中有梦,只要坚持不断提升自己,前方的路虽然不是每一条都能抵达罗马,但一定通往春天。”

每一个草根都通往春天 篇2

———题记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是个人人生大厦的基础。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最旺盛的时期。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模仿力强,是儿童发展最易受影响的时期;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知识能力的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增强,都是在小学教育阶段正式起步和发展。因此,在小学阶段,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发展智力,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更要具体地掌握儿童在小学阶段的身心发展过程,针对每一个具体的儿童和其身心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因材施教,寓教于乐。在儿童时代养成的好习惯好品德,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甚至会影响一生。

如何让留守儿童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塑造留守儿童的美好灵魂,则是学校学生教育中一个重大问题。

一、环境育人:发挥环境的美育、导向和熏陶功能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指出了“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的重要意义。作为一所乡村小学,如何从生活的点滴实现教育的理想。让学生每天置身于处处是教育的生活中,这需要理性的思考更需要细致的实践。

作为苏北地区的贫困乡镇,每年县乡级政府部门都会有各项的扶贫措施,也会有来自社会、高校等各种各样的扶贫支教活动。但是一所学校的发展与创新是不能通过“等靠要”来实现的,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也需要美好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让他们首先拥有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环境,就成为学校实现自己新教育之路的开始。

校园环境的布局与构造,校园环境的绿化与美化是校园相对固定的教育媒介,也是一位校长办学思想的外在体现。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导向与熏陶功能,让校园的每一面墙,每一棵树、每一片绿地、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美的事务,美的环境对学生品德的养成,总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日久生成的。走进上塘镇中心小学,整洁的校园、错落有致的楼宇布局、广阔的操场、平整的草坪、假山、长廊、绿树成荫、花木葱茏、一所生态化的绿色校园生机勃勃地呈现在眼前。走入这里,用学府文苑来形容这里也不为过。

在一所处处呈现美的学校里,一花一草都是一种引领和约束的力量:做有修养的学生,做文明的学生。

二、文化育人:依托地方文化,传承文化精神

学校教育中发挥文化引领和教育作用是育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我校充分利用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了属于自己学校校本文化的特色。学校自筹自建的“中国上塘泗州戏纪念馆”与“上塘小学百年风雨校史馆”。用传承传统文化来传扬文化精神,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人。

目前学校初步形成了以泗州戏为教学主线的学校特色教育,正在实施“泗州戏”进课堂这一计划,我们和省内外著名的泗州戏表演艺术家共同开发的《泗州戏》课程正在酝酿之中。在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关怀下,学校接待了市县领导、兄弟学校专家近百次。有效的交流活动,较好地促进了我校“泗州戏”这一特色教学的深入开展。我校的泗州戏少儿艺术团受宿迁市委宣传部的邀请在宿迁参加了江苏省园艺博览会闭幕式的演出活动。

百年风雨,百年育人。上塘小学利用校友的榜样作用开展了一系列的励志讲座,也成为文化育人的一部分而成为学生前进的明灯。

三、活动育人:创新载体,丰富生活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则是拓展孩子能力和视野,丰富孩子心灵世界的重要载体之一。

我们坚持“师生参与,活动育人”的宗旨,成立了教师篮球队,学生足球队。特聘请了德国教练定期到校指导训练。此外,学校还积极申报了市“艺体教育特色学校”、“泗州戏特色学校”专门为学生设立了“艺体活动室”与“舞蹈房”。成立了艺术、体育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课外文体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重大节日,学校有来自上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爱,如我校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我县第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日”。我们组织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县长徐勤忠在百忙之中亲临上塘小学慰问全校留守儿童并与广大少年儿童共庆“六一”。端午、中秋、国庆等假日,社会各界人士都会非常关注留守儿童,唱响关注、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爱心旋律。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积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中发展特长。每月井井有条的少先队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活动为儿童提供了展现个性才能和进行主动选择的机会,逐步使儿童形成健康愉快的心理状态和自主能力。

而每年最难忘的毕业典礼活动作为学校传统活动之一,也成为激励学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活动。在校歌声中,毕业班的学生们感受来自母校的深切祝福,低年级的同学感受成长的鼓舞。正是在活动中,我们昂扬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他们感受来自现代教育的幸福。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不仅重视儿童的近期发展,而且重视儿童的终生发展。”陶行知提出了“六大解放”理论。即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也成为我们在实施活动中的教育目标之一。

四、健康教育:体魄与心灵同等重要

作为苏北贫困地区的贫困乡镇,上塘镇地处泗洪西南岗,土地贫瘠,经济发展还相对缓慢。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乡村教育的普遍对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也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的共识。从政策的施行到社会各界的大力关爱和各项活动的开展,都体现了国家、社会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上塘小学目前共有留守儿童831人,占学生总数的57.75%。面对一批批扶贫人员和各项支教活动,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金钱与生活的关系,如何让孩子更多地从书香师教中明白生活与做人的道理,就像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绅士教育在儿童时期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也成为我们在实践中思考的课题。

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做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面对各种扶贫和支教活动,保护孩子的自尊和开心为前提。让孩子们拥有一个阳光的心灵,让心灵每天都沐浴春天的希望和生机,不放弃不抛弃。扶贫涉及的不能只是经济,更要坚持和张扬的是灵魂的教育,是人的教育。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我校为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落实一对一帮扶机制。对留守儿童实行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活动上优先安排。对留守儿童认真做到五个一:一部亲情电话、辅导孩子每月写一封亲情书信、每月开展一次心理辅导、一月一次课外活动、每周进行一次谈心。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拥有春天般的心灵,不让留守儿童掉队,不让留守儿童感到孤单,成为我校留守儿童教育中时刻追求的目标。

所以,当你走进这所小学,当孩子天真热情地向你问好,你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的体现,你更能感受到孩子阳光般的微笑和阳光般的心灵。

教育是一项灵魂工程,更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就没有教育事业的创新与飞跃。校园的一草一木,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育的时机和载体,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每一个草根都通往春天 篇3

大二那年,邢帅23岁,捧着家里寄来的沉甸甸的8000元学费,他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他深知乡下的父母筹钱多么艰辛,他想早一点投身社会为家里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他责备自己太笨,课余时间去打工发传单却晕乎乎地发到城管手里,钱没挣到一分反而被罚款;更重要的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他,那一段时间迷上了平面设计,面对学校按部就班的课程表以及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常常唏嘘自己看不懂未来。

思前想后,邢帅决定辍学。他将家人寄来的大学学费挪去配了一台电脑,花大价钱参加了一个培训班,集中学习利用photoshop软件设计,然后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便宜的小房子。因为学费昂贵,邢帅学得十分用心,很快就能熟练操作,并独立完成一些设计任务。尽管网络上的设计任务比较零散,赚取的佣金也不多,但邢帅心里非常高兴,因为那是一份充分发挥才智的自由职业。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的经济危机来势凶猛,几乎吞噬了邢帅全部的业务订单。没有了收入来源,房东又三番五次催着交租,令他不得不走出门外,四处去寻找设计室应聘。遗憾的是,曾经引以为傲的软件操作技能在招聘方眼中根本算不得敲门砖,应聘队伍中比他有才华有资历的设计人比比皆是,无论他怎样降低薪资,就是没有一家单位愿意录用他。

回到出租屋,邢帅心情十分沮丧,他仔细清点了自己的资产。除了电脑运转正常和身体健康外,钱包里的现金及银行卡上余额合计已不足50元。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厚着脸皮回乡寻求父母庇护?

这时候,平面设计爱好者QQ群里一个朋友发来求助信息,向邢帅咨询一些photoshop软件的操作技巧。耐心讲完以后,他半开玩笑地对那位朋友说:“眼下处境艰难,作为这次辅导的报酬,需打50块钱过来买水买方便面。”没想到那位朋友挺仗义,立即给他银行卡里转了50元。看着手机信息中的这一笔额外收入,邢帅瞬间点燃了胸中酝酿多时的一个梦想:筹办一个专门针对草根用户的实惠培训班,以他对photoshop软件的认知,用热情和耐心去传道、解惑,帮助更多的人学会一技之长,彼此都获得继续前进的力量。

说干就干,他立即找来参加培训时记录的笔记本,结合实际操作软件的重难点,整理出一份浅显易懂的讲义,并在QQ群、论坛和贴吧里轰炸式地发布招生广告,很快就招到了第一批学员。最开始邢帅每堂课只收10元,差不多是市场价的五分之一,并且他实行终身学习制。然而他有浓重的山东口音,学员们听不懂就直接开骂,令邢帅备受打击。为此,他每天留出一个小时来锻炼普通话,以及上课时的动作和神态。可是不久,学员们又嫌他不够活泼、不够幽默,于是他专门背诵了一些幽默段子整理进讲义,渐渐地摸索出邢氏脱口秀。还有很多学员进班时迷茫而忧伤,当学到一定阶段之后信心过度膨胀,邢帅又随时担负起心理辅导员的重任。

在他起步的一年里,邢帅除了买书和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偶尔上街外,他完全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完全忘记了自己处于恋爱的年纪。他整天宅在出租房里,早上醒来就打开视频,从8点讲课到晚上12点。下课后他坚持备课,常常看书到凌晨四五点钟,囫囵休息两三个小时又继续上课。这样一年下来,尽管邢帅仅收入3万多元,但他开阔了视野,赢得一个好口碑,摸索出网络培训与传统教育、线下培训的截然不同,还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合伙人,合作组建了一个10多人的创始团队,开始进驻YY语音频道。

2009年10月,邢帅正式建立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也从最早的软件培训扩展到影视后期制作、平面设计、插画、网络营销等方方面面,用户群锁定在工作一到两年需要提升自己的年轻人,以及刚刚从农村到大城市谋生的草根人群。接地气的授课方式、因材施教的技能培训、全天候的即时交流,令网络教育学院满足了许许多多草根青年渴望改变人生的愿望。从某种程度而言,邢帅所创办的网络教育学院卖的是一种励志服务。

2013年末,数载不懈耕耘,邢帅的网络教育学院发展到超过600名教师,付费学生超过15万名,营业收入超过1亿元,当初不看好儿子的父亲,终于亲自打电话对他说:“你的课讲得很好,你出息了。”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能坚持下来实现屌丝逆袭?”邢帅说道:“没有一个草根不梦想春天,只要心中有梦,只要坚持不断提升自己,前方的路虽然不是每一条都能抵达罗马,但一定通往春天。”

(编辑/张金余 黄文红图)

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 篇4

男孩在信中写:“老师, 我想和您说些心里话。我一个人坐在教室后面很孤单。这学期您会一直这样安排吗?老师, 您上课提问题也不叫我, 我好难过。我知道, 以前我做得不好, 从不好好完成作业, 还给其他同学捣乱。有时还破坏公物, 扰乱班纪律。我知道错了, 您就原谅我吧!”男孩还提出了自己的渴求:“老师, 我成绩不好, 我会努力, 我坐在后面也没关系, 只希望您别忘了我。我还想请您给我安排一个成绩好的同学和我同桌, 我会时刻以他为榜样。”继续读下去, 心里一阵滚热:“老师, 教室不大, 我也坐在您的面前, 您该看得见我的, 我在改变呀!”最后写道:“老师, 谢谢您!”

这个男孩每说的一句话, 都让我的灵魂受到从未有过的震撼, 我一下子觉得自己和以前所讨厌的班主任一样浮浅。没错, 我犯了一样的错。轻视这个曾经的捣蛋生, 没用足够的精力与心思去关注他, 完全忽视了他的内心感受。其实他也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 他也渴盼阳光的普照, 渴求能与优秀同学平起平坐, 渴望时时享受老师的垂青与关爱。

读完这封信, 我眼睛湿润了。我记起了在教育报上读过的一段话, “把学生看作天使, 他便生活在天堂里;把学生看作魔鬼, 他便生活在地狱中。”莫非是我把这个众人眼里的捣蛋生打进了地狱?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在自信中快乐成长, 我立刻在信里批注:“孩子, 老师首先感谢你如此信任我, 把心声向老师尽情倾诉。你的文字这么好, 老师相信你的作文成绩将来会很不错。老师都感动了, 你一定会是一个了不起的好孩子。你放心, 只要你像自己说的那样努力, 你的愿望老师一定会满足。”此信被我郑重地放到该学生的面前。上课了, 我用鼓励的目光瞄了一眼那男孩儿, 我发现, 他怯怯的神情变得舒缓起来。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书 篇5

面对这样的场面,我心急如焚,深呼吸之后我告诫自己淡定、 淡定。 我尽量试着用平静的语气,语重心长地说道:“ 同学们,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小学生的职责是规范自己的行为,上课铃响之前应该进教室,准备学习用品,然后安静地等待老师的到来, 不可以这样乱成一团。 ”学生似懂非懂地静了下来。 我以为我的这几句话会像圣旨一样管用,没想到圣旨也会失灵,在我故伎重演了两次后,效果只能用“ 零”来衡量。 批评教育了一次又一次之后,大家似乎产生了“ 抗体”。 我唠唠叨叨,学生依旧我行我素。

既然“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没有用,那么我采用“ 激将”法。 一年级是希望被表扬、被肯定的年龄段。 于是我从网上买了600多张表扬信。 等上课铃声响起,我强忍怒火面带笑容地走进“ 疯狂”的教室,我看到某同学坐得最端正,马上树立榜样:“ 某同学坐端正了, 老师最喜欢坐得端正的孩子。 所以我要递给他一份表扬信。 ”此时,我发现,其他学生不但坐得端正,而且都用期望的眼神看着我。 通过一周的观察,纪律有了起色。 表扬信的效果要比苦口婆心好得多。

让每一个小学生都拥有科学精神 篇6

一、让学生利用农村优势开展科技活动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 成立“种植兴趣组”、“饲养兴趣组”、“制作兴趣组”、“气象观测组”、“环境保护组”等课外科技活动小组, 每学期举办一次“科技活动周”, 每学年寒、暑假举办一次“我的假期新发现”报告会, 每年举办一次“科技活动节”, 每年评选表彰一次“明天小小科学家”。

1. 利用好学校面积大、土地多的特点建立生物园。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把校园绿化和生物园建设相结合, 既绿化了校园, 又能让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在生物园里, 组织学生亲手种植、扦插、嫁接和管理各种花卉, 种植粮食、蔬菜和果树, 养殖兔、鱼、鸽等小动物, 组织学生给校园内的各种树木挂牌。通过亲手种植、管理、繁殖、观察和记录等活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促进了科技活动的开展。

2. 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因地制宜、适时开展科技活动。

农村小学虽然活动设施、设备落后于城市, 却也有城市无法比拟的生物资源, 能因地制宜, 发动学生自己动手, 创造条件, 促进科技活动开展。一方面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结合实物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 理论联系实际, 既能激发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到野外采集与科技活动有关的标本, 带回课堂, 这样既解决了实验材料不足的问题, 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3. 教学要理论联系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科技活动中, 根据当地的生产特点, 适当拓宽知识面, 介绍一些有利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的知识, 引导和督促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例如, 农村种植小麦、油菜、水稻的时候, 就适当介绍一些关于小麦、油菜、水稻在种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在闲余时间能参加生产实践。学生会深感学而有用, 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

二、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学生中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必须寓教于乐, 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从不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 在科技活动中只要我们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新颖的活动内容, 而缺少的是鼓励队员善于发现、善于思考的科学意识。科技活动内容既要适应科技发展的趋势, 又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既要从学校基础出发, 又要不断开拓新领域, 同时还要符合队员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 融科学性、思想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科技活动形式要注重新颖性、灵活性、富有创造。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能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根据将学生年龄特征进行分类指导, 经常采用“听、看、写、讲、做、玩”等多种形式, 即:听科普报告、讲座;看浏览科技网络, 观看科普电影、表演、录像、书刊, 参观展览以及周围事物;写小论文, 编科普故事, 编辑墙报、黑板报、科普手抄小报;讲———科普演讲、答辩、交流;做———科学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玩科普游戏、谜语、魔术。

此外, 围绕科学纪念日 (科技节、科普日等) 主题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如每年6月底的“全国科普日”、每年5月下旬的“全国科技活动周”、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每年6月5日地“世界环境日”, 以及“海洋日”、“地球日”、“水节”等。

三、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学会选题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 确立选题是最关键的一步, 是发明创造的基础。有了问题才会思考, 有了思考才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 才有独立找到思路的可能。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对学生进行问题教学,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是科技创新教育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

1. 科学课后延伸选题。

科学课教学为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在科技活动中尽可能将科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加以整理, 使之成为学生科技活动选题, 使科学课教学与学生科技活动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如教学《平面镜成像》后设计《制作万花筒》, 教学《太阳能的利用》后设计《制作简易太阳灶》, 教学《叶的光合作用》后探究《水中的植物也进行光合作用吗》等。

2. 科技竞赛征集选题。

一年一度的科技创新大赛吸引了学生, 我们应抓住这一契机。在指导学生选题、实施, 对实施结果的发析与归纳的过程中, 征求学生意见, 收集学生的选题, 然后集思广益, 形成活动方案, 这样获取的选题能反映学生生活实际, 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活动。如《青蛙减少的新发现》、《芝麻为什么不怕干》、《仙人掌的刺为何变粗了》等都是在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活动中形成的。

3. 拓展队员经验选题。

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对大自然环境的变化和农事活动具有广泛的认识和亲身接触, 并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和经验, 这为科技活动选题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如春季为学生设计《蛙类减少原因的调查》、《家乡鸟类的调查》;暑假为队员设计同期较长、实验过程有对照、有重复的活动选题, 如《农村饮用水资源的调查》、《提高红薯产量的实验研究》;秋季为队员设计《一串红越冬研究》、《放火烧荒行吗》等。

四、让队员在科技活动中学会探究

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科学, 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 把科学转化为日常生活的指导。

建立“科技信箱”, 学生平时有了新的发现、有了奇思妙想, 或者有了不懂的问题, 都可以写成文章、或者写成小纸条投进信箱, 辅导老师将定期对信箱进行整理, 对他们的新发现、奇思妙想进行展示, 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

创办《科技之星》小报, 每月一期, 主要栏目有《小小科学家》、《班队活动》、《科技之窗》、《科学家小时候》、《小小爱迪生》、《科普视野》。

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年一度的县、市、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吸引着队员。让他们在大赛中与其他学校的同学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在大赛中通过布展、答辩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在班队活动中, 经常组织学生实地观测, 让学生在观测中学会思考, 如“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还有哪些不足?我们怎样改进?”在活动中让队员亲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假设与猜想、观察与实验、整理信息、得出结论”科学探究经历。

上一篇: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总结下一篇:母亲替儿子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