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精选10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篇1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忠路民族小学 姚云香
新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工作掀起了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潮。语文教学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的突破。然而,当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观点、新方法,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通过查阅各类工具书,让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语文的人文性
《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粗浅地说,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工具是基础,是载体,是表现方式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深层次的内蕴,是潜能,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念、扩大视野、净化思想境界、完善心理结构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的统一体。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在,也无法存在。反过来,没有语法规则的,没有语言规律的人文性也是不可靠的,是没有依附性的。
(四)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生活情况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否则,就会走入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误区。人的一生的几个学习阶段的教育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重是有所不同的。
小学阶段应以“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文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尤其要偏重于工具性,着重于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训练。而人文性只是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辅助手段,潜藏于语文文本之中。
(五)、落实语文的工具性,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语言的积累
积累,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接触和掌握大量的语言材料,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语言的积累,应从两方面入手:
(1)重视课内积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选择了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小学生除了继续掌握一些常用的生字、生词以外,对于一些精彩的课文或片段,要熟读成诵。另外要逐渐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使学生在充分感悟和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重视课外积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书”的习惯,并随时记下书中的好词、好句,养成随手查字词典的好习惯,为日常的语言交流,写作积累下好的素材。
除了阅读书面的材料,积累知识外,我们还可以从日常的言语交流中,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得语言信息,要让学生做个有心人,随时随地记下自己感兴趣的语言材料。
2、训练学生扎实的语言能力
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二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要让学生多进行生生、师生、学生与家长的口语对话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还可以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另外在学生学习文本时,也可以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教学中,一篇文章往往会留下许多的空白和不确定的因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再造想象和表达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小学语文课本为小学生的书面表达提供了范本,学生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借鉴范文的形式,运用自己积累的素材逐渐模仿形成自己的书面语言。可见,学语文不能搞自我封闭,不能机械死板地学。要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沟通起来,把学习内容与生活感受融汇起来。自己带着感情领悟了的东西,与自己的生活感受交融了的东西,才真正是自己的东西。
在小学语文教学突出工具性的同时,渗入人文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工具性技能知识的掌握、吸收,同时有利于小学生的个体精神得到充分张扬,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真正提高语文素养。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没有或缺乏人文精神,无论他的知识多么渊博,他也不会造福于社会,甚至于会利用知识危害社会。所以,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与学习知识和技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的。
只有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语文课程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倾向都是违背小学语文基本特点的。
参考文献:
[1]曾军 《对中学语文的人文关怀—— 王又平教授访谈录》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0 [2]张兰云 《浅谈语文学科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篇2
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 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主体, 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给学生以人文关照, 让学生在获得言语智慧的同时, 也得到了人文精神的滋养, 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 使两者相得益彰、同生共构, 从而促进着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那么, 在阅读教学中, 如何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点并能和谐地统一呢?
一、弄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概念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工具性是就语文的形式而言, 人文性则就语文的内容而言。工具性告诉我们“是什么”, 人文性则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前者是逻辑判断, 后者是价值判断。两者经过矛盾运动, 达成和谐统一, 积淀在人的意识里, 才可塑造成“立体”的人、高素质的人。过去片面强调工具性, 在教学实践中的最大流弊是与应试教育、标准化考试相结合, 派生出大量枯燥、繁琐、重复、费时费力而效果不佳的机械训练, 学习行为具有“工具”的某些特征, 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天长日久, 确实产生了铸造“平面人”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 新课标的定义用“交际”一词为“工具”定性, 交际的工具只能在交际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参与交际者的主体介入, 强调教学中的互动交流, 语文作为交际工具, 又是带有强烈的主体色彩的、灵动的、有悟性特征的媒体, 对掌握和使用这一工具的人, 具有发展和调适功能。因此, 即使从“工具”的意义上切入教学, 课堂教学也应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变理性语文为人文语文。
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二者的统一
(一) 扎根字词句实现二者的统一
字词句是语文构成的基础, 字词句经典处, 集中体现作者深厚的遣词造句的功力, 蕴含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审美价值, 是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点就在对文本中的字词句的理解。
对一篇课文来说, 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是内在的、是客观的。对阅读教学来说, 重要的是二者内在的统一, 寻找并准确地把握二者内在统一的结合点, 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 这是阅读教学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础。
品词品句是一种语言文字训练, 作者用词造句准确精当, 教师应引导学生品词品句, 品味出内含的滋味, 积淀学生的语感。这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语言文字训练, 不是机械枯燥的程序化的训练, 这样的训练, 不但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反而会挫伤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扼杀学生的灵性。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是生动有趣、充满激情、富有创造性的训练, 是工具性与人文的和谐的统一。
(二) 在朗读中追求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朗读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过程, 同时也是思想感情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人文性与工具性是统一在一起的。学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 自然会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逐渐形成语感, 在读中受到熏陶感染。
朗读, 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 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 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 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含情感的极佳途径。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小学语文课文, 形式多样, 文质兼美, 时代气息浓烈, 人文内涵丰富, 整篇课文充满美的魅力, 孕育着美的情趣。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 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达到语言文字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的统一。
(三) 依托情境想象, 在品味中实现二者的统一
创设情境, 想象体验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放飞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 充分利用形象, 创设典型场景,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把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充分激起和借用学生的“情感储备”, 让学生的情感与内心去触摸、碰撞作者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从而生发出由衷的、真切的体验, 获得心灵的震颤与智慧的启迪。
三、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 让学生不断塑造美的自我
对学生而言, 语文教师应尊重学生, 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让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审美体验中不断塑造的自我。语文教师应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适度宽容, 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从而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展开认识活动, 充分激发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的平等和谐关系, 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尊重学生, 让学生展现其个性, 用自己的思想、生活去感受作品。教师应做学生的引导者, 激发学生开动脑筋, 引导学生, 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正如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想象的空间, 用真诚的人文情怀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 用平等的心做他们真正的朋友,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精神, 从而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这正是语文学科人文性本质特点的具体反映和价值追求。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篇3
[关键词] 工具性 人文性 教学环节 考试评价 联系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反思语文教学现状,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应试教育大行其道:重书面语言的培养,轻口头语言的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学成绩,轻个性发展,急功近利,舍本求末,从根本上背离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针对现实,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呢?
一、在教学环节中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通过诵读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一个时期一些重视诵读的老师提出了批评:现在的语文课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这还怎么能称为语文课?其实诵读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感情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从工具性角度说,诵读有助于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一个语言表达的模式和形成语言反应机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有些学生平时不爱诵读,看书时、“全省各国”、“送门上货”、“恶路挡狗”等,闹出不少笑话。其实这正是他缺少诵读,记忆不深,虽有了语言模式,而没有形成正确的语言反应机制的缘故。从人文性角度说,对于情感浓郁的课文,入情地朗读,是学生与作者之间的一条心灵通道。学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自然会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感染。在诵读过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鉴于此,大凡美文,我都要求学生大声读,喜欢的词汇、段落勾画出来,以求丰富词汇,且从文本中去受到熏陶、感染和影响。
2.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好问题,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表达、进行讨论就是运用语言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立人”,而通过对话,学生发现了文本价值,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充实了精神生活,提升了人生境界,充分挖掘了自身的潜能,体现了自我价值等,便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在对话这个环节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问题,对学生构成吸引力,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良好的情境,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这当中要容忍学生对课文产生看来荒唐、其实是富有想象力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想法,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比如,在执教《雷雨》时,我这样设计问题:“周朴园看到侍萍关窗的动作觉得奇怪,如果你是饰演侍萍的人,你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这个问题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学生有的回答“顺手摸一摸自己的头发”,有的回答“整理衣襟”,有的回答“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尘”。这些回答让学生感觉进入了剧本的情境中,从而充分理解了剧本台词背后的动作性,并挖掘了自身的潜能,展示了自我的创作才能。
二、通过考试评价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高考是个指挥棒,学生要进入大学,就必须通过高考,拿到敲门砖,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让这个指挥棒指挥得更好一点。
首先从考试内容说,考什么?我觉得最能体现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是阅读和写作。什么是语文素养?就是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文化品位、情感素养(态度、价值观、审美情操)等的综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这一点,上海的高考就比我们做得好。当然平时的月考、班里的小测验也是考试,有些地区、有些学校把语文课外阅读放进考试题中,这就对了。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我们不能老盯着几篇课文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自己的言语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操。
其次从评价机制说,我觉得我们的高考作文评价是出了问题的。高考作文阅卷的最大特点是快,五十秒左右看一篇的速度是正常的。在这种高速阅读的情况下,阅卷老师对绝大多数作文通常都是只读一遍的,没有时间再读第二遍。这种评价机制不可能以人为本。为了取悦阅卷老师,高考作文一定要中心明确,结构明快,语言明朗。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让阅卷老师匆匆读过一遍之后,立刻看出文章的优点和亮点,否则就会误判。因此新的八股文应运而生:总分总结构,分说部分设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下面一两个事例,外加议论点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泯灭了自己的个性和思想,很难展现自己的才情和素养。有的只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一些感情虚假的文章、依赖背诵的文段充斥着考场。在这里,语文的“工具性”异变成学生敲开大学门的工具,“人文性”中的“以人为本”异化成以阅卷老师为本。因此改变高考评价机制,从高层改革,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势在必行。关于作文,我们是否可以改变“一评定终身”的局面,借鉴外国的一些高考制度,比如参考学生的自荐信、课外活动的情况、交际能力等。当然,人微言轻,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可以想的,但我们可以把握好自己。作为教师,你跟学生说的话、你给学生写的评语,那都是对他的一种评价,应该充满激励,应该体现出对学生的一种人文关怀。
三、紧密联系生活,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语文即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生活中培养语文素养,这样的大语文观念已经成为共识。要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首先,语文阅读要联系生活,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主体精神,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创造性地构建文本的意义,把文本看作生活的反映,结合生活学习文本,以生活的标准衡量文本优劣,让生活成为学习文本的动力,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粤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阅读教学是《走近经济》,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实际,与同学交流、讨论自己最感兴趣的经济问题,如“中学生的消费现状”、“家庭文化消费状况”、“绿色消费”、“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等等,通过确定活动课题、调查问卷及报告分析,学生了解了社会经济状况,增强了学习文本的动力,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增长了见识。
其次,语文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语文。生活即语文,比如看电视、看报、看电影,或与人交谈时你听到一个好的想法——关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讨论,记录下来。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就要提倡这样的课外练笔。学生生活圈子有限,我们可以把焦点访谈、百家讲坛等引进课堂。在贴近生活的课外练笔中,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情趣爱好,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了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丰富。
[参考文献]
1.巢宗祺 雷 实 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学应当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小学教育》2010.1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篇4
在语文学科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人文性滋养着工具性,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强化和承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融合可以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积极的策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和关系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主要是指学生对文学的句式、词类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的人文性是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人文环境,主要是借助语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学生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并逐步趋于完善。因此,教师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关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和“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对文学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1.人文性滋养着工具性。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时候是离不开人文性的,如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很多词汇、句式与内容的理解都离不开文章的相关背景和相对应的人文环境。所以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借助丰富的文章背景资料,能更加方便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再增强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子的理解,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工具性承载着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一般是抽象的,它的内容都包括在以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如果脱离了语文的文字基础,学生就无法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所以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就必须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这样才更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人文性。例如,在了解文言文《过秦论》的主要思想内容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认识了文章中的词、句式等基础知识,才能进一步深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文章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语文的人文性是需要在不断加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上培养的,只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接受人文精神的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二、高中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策略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工具性和人文性真正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一)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措施,如故事导入、类比导入以及问题引入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学习知识的动力,强化他们知识的积累。例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赤壁的景色或是关于赤壁的纪录片等,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赤壁的风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机地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学生诵读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诵读的过程不仅能够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诵读文章,熟练掌握文章中的语文知识,并通过诵读来感悟文章中的人文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人文情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最终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加强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的鉴赏能力,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最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莉.论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25-27.
[2]张玉凤.浅论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04):47-48.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篇5
摘 要: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二者内涵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从国家的培养目标看,也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必须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为此,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文道统一”,教学过程要注意营造益于德育的人文环境。
关键词:语文学科;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5-0084-01
语文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必须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必须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那么,什么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两者的辩证关系如何?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为什么要使二者统一?怎样做到两者的统一呢? 下面对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什么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学生学习语文学科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就是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的特征,这就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的工具性。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具体到语文学科的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既内涵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体现着人文性;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灵魂,主导着工具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为用、相互促进,这是语文学科的教学的独特个性。
三、语文学科的教学中为什么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原因有下述两点:
(一)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等。即使仅仅是表述客观的事实、规律和真理,也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就整体而言,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言语、语言同思维、认识不但不可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是我们母语的词语和言语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就个体而论,一个人言语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是他实现个人意志和生命价值的过程,体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和人格力量。言语活动在较高层次上集中体现着语文学科的人文价值,因此,人在学习、掌握和运用语文时,总是既掌握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同时又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充实和熏陶。而人为因素在充实人的精神、陶冶人的灵性时,又潜在地提高了人的认识水平,转化为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
2、从国家的培养目标看,也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
无论大学还是中小学,作为重要的教学科目,语文学科的教学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用法或段落句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育人问题。语文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学语文也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学科的教学就是教书育人,即在听说读书的训练中必须伴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教育法》也明确指出:“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由此,语文学科是担负传播、弘扬、发展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任务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四、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的各项活动中,更要落实在语文教育的整体过程中。
(一)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文道统一”
德育在语文训练中的落实并非是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完成的,而是在语文学科教师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活动,是教师在悉心备课、刻苦钻研、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精心安排。语文学科的教师应该在分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及安排教学步骤等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中,处处力求体现“文”与“道”的统一。
(二)教学过程要注意营造益于德育的人文环境
在语文学科的训练过程中,实施德育、美育的人为因素不仅仅包括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中,而且,语文学科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气质形象,语文课堂的气氛,语文学科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表现、教学风格,都对学生的思维形式和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或示范作用。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在于人与人的心零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人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气氛,德育和美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
以上是我对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一点认识。只有在理论上认清了这些问题,并加以足够的重视,才能在实践中有的放矢,更好地搞好语文学科的教学。
阅读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篇6
一.分析教材, 把握两点。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时间积淀和精心挑选的优秀篇章, 既是语言训练的范本, 又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因此在分析教材时, 就必须准确把握“两点”, 即语言训练点和人文教育点, 把握每一篇课文的独特之处, 加强针对性。
比如《二泉映月》这篇课文, 在语言训练方面要突出三点:一是感情朗读训练;二是想象能力培养;三是写作方法感悟。课文在描写音乐时表现了极高的写作技巧, 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 化无形为有形, 通过一幅幅画面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场景, 展现了音乐的无穷魅力, 表现了阿炳坚强不屈的精神。对于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还要通过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美、感悟人性美来加强人文教育。我引导学生欣赏眼前之景, 体会意境之美;欣赏耳中之乐, 感悟旋律之美, 用心用情去体会阿炳对音乐的执着追求, 与命运的顽强抗争, 感受人性之美。
二.精心设计, 体现两性。
在准确把握两点的同时, 还要通过精心设计来体现“两性”, 即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中要找到二者的契合点, 通过精心设计, 实现有机融合。
在教学《特殊的葬礼》这篇课文时, 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一是初读找出文中描写大瀑布景象的句子。二是对比阅读激疑启思。通过对比阅读描写大瀑布过去和现在景象的句子, 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大瀑布曾经那么壮美, 如今奄奄一息, 学生心中不免产生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是再读探究原因。四是思考现在人们是怎么做的。按照常规的教学, 到这儿教学任务基本完成, 学生学会了对比阅读、自主探究, 也初步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但我没有满足, 我觉得人文教育的内涵还没有完全揭示出来。于是, 教学中我又抛出一个问题:这篇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通过讨论, 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才能和谐共生。这正是我们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初衷和根本出发点。
三.深化认识, 提升两观。
语言是形式, 是外壳;思想是灵魂, 是主旨。我们既要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又要通过阅读、分析,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熏陶感染,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 这是人文教育应有之义。
在《放弃射门》教学时, 我紧扣重点段落, 让学生思考福勒是在什么情况下放弃射门的。接着让学生思考, 福勒这样做是不是一时冲动下的轻率之举, 引导学生抓住“再三解释”、“漫不经心”、“故意”等词语来理解福勒放弃射门是经过慎重思考之后作出的决定。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 既是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 又是深化学生思想认识的重要过程, 没有对这一内容的充分把握和阅读, 就难以理解福勒放弃射门的深层次原因。当然, 思想观和价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积累的过程, 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把握人文特点, 渗透两观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严格训练, 突出两重。
在阅读教学中, 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 还要突出“两重”, 即重自主、重体验。作为工具的语文进行适当的语言文字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但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 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 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融合于一体, 从而真正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 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 能力结构相辅相成, 某个人这方面能力不行, 但他可能另一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教学中, 我们要在语言训练的同时, 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比如阅读课文, 有的人喜欢大声朗读, 有的人喜欢小声阅读, 而有的人可能喜欢默读, 对于学生在阅读中选择的方式, 可以由学生自己决定, 这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 把选择权还给学生。但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发现个体的差异, 因材施教。对于喜欢默读的同学, 多给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的机会, 逐渐转变他的阅读习惯, 培养他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而对于喜欢大声朗读的同学, 则有意识的安排其默读, 培养其默读习惯和能力。在尊重学生的同时, 把人文教育寓于其中。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说,语文具有工具性,其工具性是语文的“基础”;语文又具有人文性,其人文性又是语文的“核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凸显这两方面的功能。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常常脱离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这样语言文字就会沦为简单的排列组合文字的游戏。有的语文教学却没有语言文字的运用,即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是“看上去很美”罢了。那么,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转变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得以统一
语文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即真正贯彻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这种对人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相媲美的。用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实处,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凸显出来。
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并落实好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目标。
二、语文教学实践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统一起来
1.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如,在教《散步》这课时,我先抓住“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就是整个世界”这一中心句,紧紧围绕“初春”这部分文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读,使学生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情境,体会到了景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同时又通过仿写训练进一步体味到了语言文字的美。接着我让学生自主阅读了“分歧”这一部分内容,并通过师生之间的激情辩论,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了中年人的责任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样,也就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了和谐统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实在在学会了怎样读书,学会了怎样做人。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使品读语言与理解感悟达到相互交融
阅读教学改革仍然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紧紧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激活思。读乃是阅读教学第一要务。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阅读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抓住重点语句、段落进行品读是学生感受、理解语言的前提和途径,而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的感受和理解之后才能读出景、读出情、读出味来。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
通过一次次的品读,将文本的理解、意蕴的体会有机地统一在文本语言的品读之中,达到了品读语言与理解感悟语言的相互交融。这才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形”“神”兼备,巩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两方面功能
参与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崔峦老师曾经说过:“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充分地认识到,语文学科是从语言入手的,直指人文内容(知识和精神),然后再回归语言,它是一种不断互逆的运动,即“双向”运动。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从而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形”,又做到得“神”,“形”“神”兼备。
三、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大语文的观念已经成为共识。要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首先语文阅读要联系生活,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主体精神,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创造性地构建文本的意义。把文本看作生活的反映,结合生活学习文本,以生活的标准衡量文本优劣,让生活成为学习文本的动力,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语文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语文。生活即语文,比如看电视、看报、看电影,或与人交谈,你听到一个好的想法——关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讨论,记录下来。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就要提倡这样的课外练笔。我们可以把焦点访谈、百家讲坛等引进课堂,在贴近生活的课外练笔中,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情趣爱好,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了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应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努力方向。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在把握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辩证统一的理念下,力求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凭借,在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积累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启迪,从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越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07.
[2]崔峦.新课标 新阅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07.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篇8
关键词:工具性;统一性;剥离;阅读;移情体验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阐述:“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使新世纪的每一位高中生毕业生都具有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也就是具备共同的语言能力基础,使他们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具有终身学习所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英语这种最重要的国际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其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必须面向全体 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人文素养。课程必须遵循语言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应该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这有助于学习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但是,纵观现今英语教学的状况,教师将 备课 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上。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触及到文本的骨架、筋脉乃至神经未梢,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联想本能和创造需要被扼杀,语言的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英语课呼唤感性,英语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相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英语的学习当作一种快乐的享受。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給学生
其实,“把阅读权还给学生”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是没有意识到或不怎么重视“学习本位”在阅读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指向不明确。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将看到的语言转向说出的语言,而是通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码,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的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从而将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保存在显意识甚至潜意识领域之中。奥地利学者查德·巴伯尔杰认为:“阅读首先是一种感觉的活动。人们通过视觉器官认识了语言符号,这些符号反映到大脑中转化为概念,许多概念又组合成较大的单位,然后发展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联想、评价、想象等。”可见阅读具有全息性、体验性、内隐性的特点,阅读的内隐属性,常表现为读者与文本的“会意”,也就是指作者与读者心灵突发性的“碰撞”,是双方情感同频共振过程中境界的融合。
曾听过一节《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公开课,印象很深。教者放一段原版电影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轻声模仿地读读课文,找到自己最受感染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个体由于认知水平,情感体验的不同,所以汇报的内容自然不尽相同,但每一个人发表的都是他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做的,是给那些体悟还不到位的地方稍作点拔,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一节课下来,学生对剧中人物的语言感受相当深刻,有人在朗读时手舞足蹈,忘情其中,这就是学生与文本之间难能可贵的“碰撞”。如果没有亲身阅读、感悟,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碰撞?
二、改“捡骨架”为“见全身”
英语和理科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理科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理 科学 习的过程也就是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各项技能形成的过程,而英语学科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言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把英语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理科课。比如,在教学《Journey down the mekong 》一文时,文章分六个部分,传统的方法教学,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以列表形式整理出旅游途经的地点以及各自的特点。于是学生把这一课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变成了一张表格,可以说列出了这段课文的“骨架”。但仔细想想,学生列出了表格,就等于对课文有了深刻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学生没有细细品味每一句话,还没有好好看一看文章的“全身”呢!
为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悟,有的 老师 是这样教的,在让学生反复阅读了文章后,让学生当导游,带领“游客“去旅游。这一做法,使得每个学生不仅仅去品读这一段文字,还主动地联系前后所学的内容。由于学生个体感悟的不同,介绍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
三、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理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有:
(一)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
(二)表演再现,加工教材
高中课文中有许多文章都有很强的 故事 性和形象性,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话的,补上了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还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变成了内心独自,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
让人文思想的阳光洒满英语课堂,也就是在教学中,在教导学生学习语言技能的前提下,更多的重视人文思想的 教育 。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在学习掌握基本的英语技能的同时,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与启示,领会其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束定芳著 。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日)藤田英典著。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篇9
关键词: 高职语文 工具性 人文性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两句话揭示了高职语文最本质的特点,语文作为高职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着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理解能力,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本内容所蕴涵的文史哲思和价值内涵,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出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这两重属性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本文以高职语文教材第三册《永远的蝴蝶》为例,谈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两者的统一。
一、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体现高职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彼时国人之意,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称为‘语文’)。”张志公先生说:“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则谓之文,合起来称语文。”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语文的阅读和学习,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永远的蝴蝶》是一篇散文化的微型小说,虽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因其巧妙而高超的表现艺术,将这则凄美的爱情故事描述得动人心弦。课堂教学以一首旋律舒缓、优美感人的《化蝶》导入情境,这是我国古代爱情故事《梁祝》中最经典的一段,梁祝二人的爱情在蝴蝶身上得以延续,而蝴蝶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就是爱情的象征。这里通过学生的听觉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然导入新课。
继续落实学生的“听”,让学生通过欣赏课文的动画视频初步感知文本,在低沉缠绵的背景音乐中,深情动人的朗读,再配以直观形象的动画,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置身于文本故事的情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初步感受课文的悲剧美。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复杂的高级心理活动,也是感知文本内容的必要手段,我们在文本阅读中积累知识、汲取智慧、提升自己。在《永远的蝴蝶》课文研习部分,紧抓小说三要素,让学生在自由朗读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课文的环境、人物、情节理清文脉,解读文本,把握文旨。
在课文的环境分析中,学生主要抓住文中写“雨”的句子进行细细品读,仔细体会文中所渲染的凄清、阴冷的氛围,在研习中不断尝试以自己的语言概括“雨”在文中的作用、在作者生命中的意义,落实学生的“读”和“说”。“雨是故事的起因,因为下雨又只有一把伞,樱子才独自过马路寄信。”“因为下雨影响视线,樱子才会发生车祸。”“从天‘下着雨’到‘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再到‘溅到我的生命里’,最后‘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这场雨在‘我’的心里越来越深刻,失去樱子是‘我’生命中最大的一次劫难,所以这场雨就成了‘我’生命中最大的一场雨。”学生在分析解读中锤炼语言文字,规范语言表达,有效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课文中的樱子是一个年轻、纯洁、善良、温柔、体贴的姑娘,小说主要通过对她的外貌、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刻画人物,学生在课文的描写中概括人物形象,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训练语言概括能力,提升读写表达水平。
小说最后补叙了那封夺去樱子生命的书信内容,点明了两人的恋人关系,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性。年轻的樱子,甜美的爱情,在瞬间就因死亡而消逝。死与生,是人生不可回避的永恒话题。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布置当堂作文练习——写下你对死亡或生命的感悟,随后请两三位同学与大家分享交流所写的内容:“每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出生之后,就一直行走在死亡的路上,既如此,我又何必惧怕死亡呢?既然我连死都不怕,那还会害怕活着的困难吗?”“死亡的力量很强大,它会摧毁我们人生中所有美好的东西。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的生命,将我们的生命活出最美的精彩!”“我们的生命并不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它还属于我们的父母、家人,所以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都没有权利去放弃我们的生命。而生命也很脆弱,一旦放弃就不可挽回。”学生积极分享感悟文字,交流思想灵感,丰富情感体验,课堂灵动。这一课堂作业在深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落实学生的“写”,有力锻炼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为巩固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本课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课堂上所写的感悟完善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并推荐阅读袁卫星老师的《生命课》,强化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训练的成果。
二、挖掘文本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死观,体现高职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人文性即人文精神。关于人文精神历来有不同论述,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语文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涉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文本内涵,把人文精神贯注到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永远的蝴蝶》是一部爱情悲剧,毁灭这美好爱情的是死亡。死亡并不是忌讳谈论就能回避的,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归宿。由“生”观“死”,又由“死”观“生”,才能拥有大智慧;正确认识和面对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的价值,善待生命,珍惜生命。《永远的蝴蝶》通过让学生书写和交流自己对死亡或生命的感悟进行生死观教育,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意义,正确面对生命的挫折,在生与死之间做出正确的选择。
高职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覃艳艳.浅谈高职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2]金飞.挖掘语文课本中的人文性[J].考试周刊,2009(3).
初中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篇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A-
0097-01
英语课程标准中曾指出,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那么,教师应如何深刻领会课标精神,在教学中既体现英语语言的工具性特征,又挖掘学科的人文性呢?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
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曾对英语工具性、人文性做出明确的界定:工具性。英语课程同其他语言课程一样都将培养学生语言素养作为基础性目标,即要求借助英语学习,使学生掌握基础性的语言知识,培养基础性的听说读写技能,提升其英语交流的流畅度与自信心。人文性。英语课程是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载体,即要求借助英语学习,使学生拓宽生活视野,优化文化融合,推动创新理念发展,奠定其优良的品格与价值思维。
依照课标对于英语工具性、人文性的定义概述,结合本研究需要,笔者认为英语工具性与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工具性主要表现在培养、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如英语基础性知识、英语交流与学习技能等方面;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优化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英语人文精神等方面。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英语课程的整体任务为:落实英语基础教育,培养英语基础技能,奠定英语人文理念与教育基础。从这点上来看,初中阶段的英语教育实质也是“全人教育”,是“人的教育”。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执行策略
(一)辩证地看待英语课堂教学准则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具备多重智能潜质。不同的人,其智能的潜质分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故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学习潜能方面的差异,并有针对性地施教。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优化教学,必须明晰教育准则。具体可包含以下四点:1.英语课堂教学应该依从教育规律,设立多元化的教育目标,从语言思维、语言技能、个性品质、意志力与意识等方面予以形成“全人教育”。2.英语课堂教学要以全体学生为教育对象,尊重学生的素质与天资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3.英语教学要以学生智力挖掘、英语能力培养、英语学习习惯养成作为目标,不断制定并优化既有的学习与教育策略。4.英语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并理解学生的情感,在情感交流与引导下,培养学生“四项意识”(自我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世界意识)、“一项素质”(综合人文素质)。
(二)促进英语教学双重属性的有效统一
在初中英语课程中,工具性、人文性是其双重属性的重要体现。在具体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双重属性的设置与统一。因此,在设置单元目标时,要着力于从多个层次来体现英语学科的整体化教育功能。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12“Dont eat in class”为例,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单元目标:学会运用否定句,如使用dont等词汇;如何回答can为首的疑问句;如何将祈使句变为否定形式。语言功能层次分别为:1.结构设置:(1)祈使句的结构与用法;(2)情态动词can的意义与用法;(3)情态动词have to的意义及用法。2.词汇列举:Arrive,hallway,fight,sports,uniform,gym,have to.3.策略思维:(1)对学习信息进行浏览与理解;(2)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相关语言交流技巧的思考与推理。4.学科跨越:(1)如何进行人际交流;(2)如何进行逻辑推理。从以上教学向导性设置来看,通过单元目标设置及语言功能层次设置(结构设置、词汇例举、策略思维、学科跨越等多个层次)来对学生进行层次及学习能力的递进式培养,体现了对学生差异性的尊重与兼顾。语言功能层次包含目标设置、结构设置、词汇列举三个部分,而在规则要求一侧又有极为明确具体的表述。这部分主要以学生基础性的知识技能培养为目标,体现了英语教学的工具性。此外,在策略思维、学科跨越等层次,则将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学习、策略优化及逻辑推理等作为教学目标,体现了初中英语教学的人文性。
(三)加强英语文化教学
英语教学要在保证工具性的前提下,重视英语文化在课堂中的渗透。其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资源,而且能加强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历史、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理性认知。仍以“Dont eat in class.”为例,教师可在课堂上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行为进行罗列与介绍:在美国,学生放学后可参加成年人的活动,如开车、娱乐型Party等,而在中国则被视为异化行为。也可由此延伸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观念,其应该遵守的规则会存在不同,从而引导学生理性认识与理解规则文化。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语言教学的工具性,也要注重突出人文性,从思想与情感上引导和影响学生,让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提升英语素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11-13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12-07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09-14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08-3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心得10-05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2-05
浅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12-06
浅谈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09-06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运用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