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贺新年诗(通用7篇)
发改委贺新年诗 篇1
新的一年 新的希望
2011年那是收获进步的一年,那是挥汗如雨的季节,流火的骄阳,挡不住发改委追赶时间的脚步,项目争取、基建落成; 物价调控、市场监管; 价格认证、粮食流通;
再繁琐、再困难、也动摇不了发改委做到最好的决心; 夏阳酷暑、寒风呼啸,也挡不住发改委追求完美的豪情。展不尽日新月异的新城新貌,绽放出发展改革的累累硕果。
曾经追求,曾经风雨,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了今天,我们无怨无悔,我们敬业创新,我们与时俱进,这就是发改人的信念。
我们庆幸,我们有一个开明的领导班子,我们欣喜,我们有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发改人热情奔放 追求不止 奋斗不息。
我们遵守着发改人的热诚宣言,我们塑造发改人的敬业理念,进取创新,务实敬业,共同发展。
发改人挑战、认真,发改人执着、实在,发改人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改革的步伐一日千里。我们用热情去驱逐阴翳 我们用双手去开创未来 我们播种经济指标翻番的理想,我们期待着做强做大、跨越发展目标的实现。
我们正面临一个跨越发展的时代,我们正处在一个需要努力奋斗的年代。
团结进取,无私奉献,追求卓越,愿发改委走向更辉煌的明天。
发改委主要职能 篇2
实行核准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实行备案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备案手续后和项目开工前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手续。
立项是投资建设项目领域的通用词汇。特指建设项目已经获得政府投资计划主管机关的行政许可(原称立项批文),可以进入项目实施阶段。立项前的工作一般称为项目前期(主要包括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立项后的工作一般称为项目实施(主要包括施工图设计、招投标、签约、采购、施工及竣工验收、决算及项目后评价等)。
由于投资主体、投资的行业、投资规模、项目性质(盈利与非盈利等)的差异,政府有着不同的项目报批规定。按照前述要素将投资项目划分为禁止类、限制类、许可类和鼓励类等四类。除禁止类不允许建设外,其余的分别执行审批制、核准制和备案制。其立项审批所处的阶段、要求提交报批的资料、报批前应先行取得的其他行政许可各有不同。
限制类
鼓励类
开矿要求
演讲稿(发改委)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刘丽华,来自原州区发展和改革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名有责任心的人民公仆》。
在座的各位可能都会唱这样一首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是啊,这小草的情怀不正是我们千千万万有志之士的真实写照吗?他们没有参天大树般的挺拔,没有气吞山河般的巍峨,更没有感动苍穹的事迹,有的只是从事一份平常不过的工作,这让我想到两个字:--责任。时下,很多人更看重文凭、机遇、熟络的人际关系和八面玲珑的处事能力。可是如果我们将责任弃之不理,那么我们的社会便会充满危机和灾难。一条条如彩虹般美丽的桥,垮了;一艘艘满载着生命的船,沉了;……老百姓不禁要问,这究竟是谁的责任?!
此时此刻,我觉得责任这两个字非常沉重,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地想一想,自己的肩上担负着什么样的责任?光荣的人民教师,他们的责任是传授知识,让孩子茁壮成长;威武的军人,他们的责任是服从命令,为祖国保驾护航;令人尊敬的白衣天使,他们的责任是拯救生命,救死扶伤。作为一名人民公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无私奉献,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发展改革工作者,更要有这种勇担责任、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其实,我们这些发改人心里最清楚,谁没有父母妻儿、谁不懂得激情与浪漫,只是无法放下肩上担负的那份责任。日复一日的辛苦真的很累,那窗前时常彻夜未灭的灯光就是我们付出的最好见证,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以甘为“孺子牛”的精神牺牲着自我。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就是我们单位农村经济股股长罗永吉同志,由于长期奔波在移民建房第一线,他的脸晒黑了,鞋磨破了,白天跑移民建房,晚上还要在单位加班处理白天没有时间处理的工作,实在累的不行,就在单位那张旧沙发上打个盹,女儿疼、妻子怨,这不仅是因为爱而疼惜这个人,更重要的是他的腿曾因车祸做过手术,细心点的人就会发现,老罗坐下来时手是时常捶打在小腿部的,但他为了建房、为了工作一直忍受着那份疼痛,老婆心疼的称他为“老超子”(固原方言,译为“老傻瓜”)。如果说这是出于责任的话,那么他又是如何诠释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公仆的奉献精神呢?为了如期完成十二五移民规划,罗永吉同志连续近三个月的加班加点,除了几个通宵之外,几乎每晚都是两点以后才回家,由于睡眠不足,加之过度劳累,他晕倒在了办公室,大家知道他醒来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醒来后他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有点丢人啊!”,那一刻我的眼睛是湿润的,因为在罗永吉同志身上我看到了人生的闪光点,更看到了一名人民公仆对生命价值的最真诠释!
在我身边,像这样爱岗敬业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扔下了
病重的双亲、繁杂的家务;扔下了春日的踏青、秋天的郊游;扔下了丈夫、妻子的埋怨,扔下了儿女的哭泣,他们在奉献中熔铸责任,在责任中熔铸忠诚!
风可以不懂雪的漂泊;雨可以不懂霜的寂寞;沙可以不懂漠的辽阔;天可以不懂雨的落魄;但我们不能不懂责任的重要,不能不懂奉献的崇高。做人必须像人,不求惊天动地,但求问心无愧。忠诚于我们的公仆事业,就要有胸怀大局,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责任心;就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发改委工作报告 篇4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安排意见,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执行情况
2012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奋斗目标,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放松,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全力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04亿元,增长10.5%左右。
(一)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预计总产329.5万吨,增长3.9%。农业产业振兴规划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全市新增有机蔬菜3.1万亩、苗木花卉2.5万亩、奶牛存栏1.4万头,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95家,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69家;落实各类农业补贴资金6.26亿元,全年完成造林19.7万亩,新增特色经济林7.8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各类工程8540处。工业经济明显回升,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7%左右,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骨干企业培植力度加大,全市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20家,泰开集团、泰丰矿业等6家企业突破50亿元。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00亿元、利税670亿元、利润415亿元,分别增长22%、17%和17%左右。
(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创新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实行指挥部推进和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制度,集中抓了一批中央、省投资项目和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航天特车重型矿用自卸车项目、大汶河拦蓄工程、山能集团大型矿用掘进机、泰山会展中心等12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396亿元,是近年来进展最快的一年。48个市级领导包保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0亿元,增长20.5%左右。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预计全年新开工境内招商引资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650个,到位资金420亿元,增长21%。
(三)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转方式调结构扎实推进。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我市连续第五年荣获“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称号。服务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泰山瑞奥不夜城、天乐城水世界、泰山温泉城、义乌商贸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营。消费市场保持平稳,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27亿元,增长15%左右。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全市预计接待境内外游客43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6亿元,分别增长16%和21%。节能降耗力度加大,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可以全面完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市工业在建技术改造项目873项,其中过亿元项目288项。质量效益逐步改善,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8.9亿元,增长15.01%。
(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推进力度,市政府制定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肥城市、岱岳区满庄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以及泰山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任务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外经外贸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1.9亿美元,增长20.3%,其中进口总值9.6亿美元,出口总值12.3亿美元,分别增长50.9%和3.7%;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分别增长64%和60%。
(五)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带动作用增强。泰城泮河水系(中央公园)建设工程、高铁新区建设工程等11项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较快,全市新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0262套,基本建成和竣工11858套,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村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2亿元,增长22%。农房建设快速推进,新建农村住房4.8万户,改造危房1.4万户。村庄环境整治进展顺利,小城镇建设效果显着,有5个镇被列为省级示范镇。新泰市享受沂蒙革命老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扶持政策,泰安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东平县纳入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对口支援新疆岳普湖县和扶贫协作重庆巫溪县等工作全面推进。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改善步伐加快。财政保障民生支出力度加大,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完成242.7亿元,增长16.5%,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支出完成140.1亿元,增长18.7%。就业形势稳定,预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8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5个险种10个类别的社会保险费收缴率均达95%以上,其中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7.8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372.2万人。幸福教育工程扎实推进,建设完成公办幼儿园168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元,分别增长13.3%和17%左右,均高于生产总值增幅。认真落实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教育、文化、人口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12年,在外部需求明显减弱、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奋发有为的结果。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严峻。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增长普遍放缓,实体经济元气还没有完全恢复,总体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速增长阶段,稳增长和调结构压力并存,市场需求疲软和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问题并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并存,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制约矛盾并存,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减与财政增收困难并存,经济运行存在不少困难和矛盾。从我市看,一是扩大有效需求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投资方面,在市场环境趋紧、预期收益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投资意愿仍不强。消费方面,在住房等消费拉动作用减弱的同时,新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进一步扩大消费的难度不小。出口方面,受外需持续低迷、贸易摩擦增多等因素影响,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二是保持工业平稳增长的难度依然较大。企业面临成本上涨和产品价格下滑双重压力,部分行业效益下滑明显。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重点工业企业增速放缓,部分企业产能发挥不足、产量下降。三是促进财政持续增收结构优化的难度依然较大。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回落幅度较大,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增多,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四是实现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难度依然较大。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依然较多。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国家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增强,经济增长仍有广阔的空间;价格水平趋于稳定,通胀压力持续缓解,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央和地方政府新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投资、刺激消费的政策,这些政策将陆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将为经济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经济发展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强。从我市自身来看,一是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总抓手,一批招商引资项目陆续落地,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将有力地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投资和消费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二是我市产业基础较好,农业连年增长,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我市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外经贸跨越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加强财源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随着这些政策逐步落实到位,支撑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潜力依然很大。四是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优化发展环境,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全市经济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综合以上因素,做好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省、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以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努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稳中求进,开拓创新,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1)经济增长: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13%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左右。(2)结构调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3)民生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以内。(4)节能减排: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等节能减排任务。提出这样一组预期目标,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考虑了当前经济走势,又考虑了我市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培植后劲等需要,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切实把精力引导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走持续健康发展路子。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是关键,必须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增强产业竞争力。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向,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必须坚持经济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把增加收入、解决好就业、提高保障水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第四,节能减排是转方式的突破口,也是建设“生态泰安”、“美丽泰安”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作为旅游城市的泰安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三、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及措施
(一)坚持不懈地扩需求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投资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年内投资总额达到2100亿元左右。(1)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国电泰安热电联产、奥特莱斯现代服务产业区、大汶河拦蓄工程、泰山龙曦国际旅游度假地、60万吨/年LNG装备国产化、华鲁锻压大型数控船用卷板机二期工程等120个左右重点建设项目,着力落实重点项目建设条件和要素保障,推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实现投资完成率、竣工率、投产率新突破。按照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要求,策划充实一批能延伸产业链条或补充产业发展短板的项目,为投资接续做好准备。加大对新策划项目的前期推进,安排100个左右前期推进项目,争取早日具备开工条件。继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营造齐心协力服务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推进产业招商,充分发挥产业招商指挥部的优势,坚持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优势资源开发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与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着力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突出抓好大项目招商和建设,加强与世界500强和“央”字号大企业、大集团的联系对接,力争在引进大项目、完善产业链条上实现新突破。(3)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坚持投速、投量、投向、投效有机统一,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农”、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入,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投资过快增长,年内不审批、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依靠投资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化工、造纸、纺织、建材等传统行业技改投入力度,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4)着力保障重点项目要素需求。积极推进建设项目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坚持用地指标优先用于省市重点项目。继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全力推进项目融资,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项目、政策支持,大力开展对上争取、银企对接活动,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重点项目建设领域。二是繁荣发展消费市场。加强对城市商业网点的总体规划,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培育城市商业中心,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构建现代化商贸流通网络。组织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搞好“商贸流通十强培植工程”,加大对30个重点商贸流通项目的督促调度力度,着力改造提升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建设一批重大涉农领域物流项目,重点培育一批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不断提升城乡商贸服务水平。研究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养老家政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大对“放心肉”、“放心酒”的执法监督力度,加强价格监测预警,营造和谐消费环境。三是千方百计保持外经外贸稳定增长。坚持高层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机制,以“两市(京沪)、两地(港台)、两国(日韩)、两洲(欧美)”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纺织、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提升和汽车及零配件、输变电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招大商引好资,确保利用外资实现稳定增长。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重点培植以泰山玻纤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泰开集团、特变电工为龙头的输变电设备产业,以航天特车、现代重工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大力培育出口名牌产品,加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战略资源的进口,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步伐。充分发挥展会的平台载体功能,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引导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鼓励企业安全、高效“走出去”,培植壮大“走出去”队伍,引导我市煤炭、输变电设备等优势产业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好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和东平县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基地县建设工程,深入开展优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左右,力争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面落实14个农业产业振兴规划和计划,突出有机蔬菜、奶业富民、苗木花卉三大“亮点”,年内有机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35万亩。加快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优势畜牧业,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力争达到11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抓好林业产业亮点培植、林下经济和特色经济林建设,新增造林面积12万亩。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河道防洪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年内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年内培训农民50万人次。二是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继续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落实好煤炭、化工、食品、纺织服装、汽车、输变电设备等十个产业及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抓好山东尤洛卡煤矿安全检测项目、现代重工挖掘机生产项目、山东新煤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矿用救生舱生产线建设项目等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工业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围绕重点企业和培植的“百亿企业”上项目,突出抓好“四个一百”项目(100个重点企业、100项技改项目、100项技术创新项目、100项节能奖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泰邦科技工业园、瑞福锂业6万吨锂云母综合利用产业化工程、普瑞特太阳能果蔬干燥系统等项目建设,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抓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三是推动服务业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泰安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加大服务业投入,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的酵母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服务业发展,力争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50%左右。支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物流、科技、信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餐饮、汽车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工业设计等新兴服务业。切实做好企业主辅业务分离工作。加强对载体建设“103030工程”的指导帮扶,确保10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30家市级重点服务业企业年营业收入(销售收入)均增长15%以上,抓好泰山千古情城、泰山科技文化产业园、岳华能源储备物流等项目建设。深化泰山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服务业12个重点产业、4项重点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形成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合力。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挖掘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水浒文化等资源优势,依托方特欢乐世界、泰山封禅大典等旅游项目集中的有利条件,探索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高起点编制《泰安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发挥泰山“龙头”带动作用,整合全市旅游项目和“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包装推出一批旅游线路,促进全市旅游发展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和统一营销,抓好泰豪旅游文化商品城、泰山快乐驿站等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和吸引力。五是全面推进自主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优化配置各类科技资源,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成为科技研发的骨干力量。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承担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重点抓好康平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特变电工、宏康机械、宝来利来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育一批核心专利技术、技术标准和知名品牌。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推动产学研结合,推进开发区园区设立园中园,建设高校创业基地。
(三)全面推进生态泰安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落实好国家、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分解落实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实施严格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新能源,合理调整能源布局结构和供给结构,认真组织实施《泰安市新能源示范城市发展规划》,加速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确保温室气体排放逐年下降。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认真实施《泰安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搞好保护自然生态治理工程,积极开展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抓好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工作,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打造生态泰安。
(四)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抓好泰城城市建设。全力推进泰城中央商务区、历史文化轴、泮河公园、时代发展线三期工程等10个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加快104国道泰安绕城西线改建工程、灵山大街东段建设工程等城市道路建设,搞好供水、供热、交通、停车场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巩固北部成果、攻克南部难点、强化常态管理、全面提升水平”的工作思路,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建设宜居泰安。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县域中心城市建设,扩大城区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承载能力。认真落实上级出台的推进城镇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小城市建设标准,突出产业特色,明确城镇功能,强化产业和人口聚集,打造一批特色明显、功能完善的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做好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全市城镇常住人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进一步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按照全省、全市推进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加强对县域科学发展工作及考核的调度督查,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力争在综合实力、跨越发展、“两个同步”增幅等方面实现在全省位次的前移。四是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继续抓好对口支援新疆岳普湖县项目建设,做好扶贫协作重庆巫溪县各项工作。做好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东平县融入中原经济区和新泰市革命老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等工作,主动加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对接融合,积极组织参加“西洽会”、“渝洽会”、“青洽会”和“喀交会”等经贸活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五是抓好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落实已出台的改革措施,及时研究制定新的改革举措。按照国家、省部署要求,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及财税金融、国有企业、国有林场等重点领域改革,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上取得突破。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好“十二五”医改规划暨实施方案,重点做好新泰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重大传染病防控等工作,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抓好附属医院综合病房楼、市精神病院门诊病房综合楼、泰安妇幼保健院新院等项目建设。
(五)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一是认真做好就业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推进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力争新增城镇就业4.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万人。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99.2万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孤儿保障标准,确保救助标准年均增幅不低于当地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幅,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6.5万人。三是优先发展教育、文化、人口等社会事业。以实施幸福教育工程为总抓手,落实好教育行动计划,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好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幼儿园162处,幼儿入园率达到95%,全市义务教育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村文化大院、社会文化中心建设,抓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改造升级,搞好泰安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好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工程,农村健身覆盖率达到50%以上。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5%以上。四是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争取中央投资补助、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服务指导和检查调度,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建设任务。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认真开展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加大“平安泰安”建设力度,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和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社会风险评估工作,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省发改委调研(定) 篇5
中共孟州市委 孟州市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 日)
孟州市是唐宋八大家韩愈的故里,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中原经济区腹地,面积541.6平方公里,人口38万,是一个面积小、人口少、区位优势不明显、地上地下无资源的县级市。针对这一市情,我们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城市带动、产业支撑、农业提升、民生改善”的总体思路,突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区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统筹兼顾,务实创新,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成功走出了一条非资源县市加快发展的新路子。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3.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05亿元。先后荣获“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金融生态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河南省文明城市”、“河南省食品工业强市”等国家、省级荣誉200多项。
在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按照“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总体要求,将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力推进,“环境立市”战略,用硬手腕打造软环境,把软环境打造成硬资源,“孟州环境”成为金字招牌,成功跻身“中国中小城市区域带动能力百强”,并蝉联六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城市”。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产业集聚区的大发展、生产要素的大聚集、主导产业的大提升,为孟州“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积蓄了势能。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始终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坚持争创全省一流,打造集聚发展平台。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集聚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资源,加大扶持指导力度,强力打造全省一流产业集聚区。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结合《孟州市城市新区概念性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产业发展的现状,聘请了江苏省规划设计院,对孟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进行适度调整,规划面积由11.7平方公里调整为35.6平方公里,集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加大投入完善配套。通过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吸引外资、投融资平台融资等多种方式,累计投入21.5亿元,在实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五通的基础上,突出生产性服务业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了总投资6.5亿元的铁路专用线、5.5亿元的“六纵四横”道路、2亿元的中陕物流园、1.5亿元的污水处理等建设工程,集聚区吸纳集聚和孵
总投资5亿元的嘉陵工业园项目快速推进,实现了由气缸套、轴瓦生产向活塞、活塞环、三轮摩托车及配件等生产延伸,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生物化工产业,以扩大规模为重点,重点发展以核黄素为中心,多种维生素、饲料添加剂为配套的产业体系。目前,年产5000吨核黄素项目已顺利投产,L—乳酸和正丁醇项目中试已经结束,阿斯巴甜项目基本竣工,产业规模稳步扩大。皮草加工产业,以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终端为目标,重点发展制鞋、制衣、箱包等羊剪绒产品,以终端皮毛制品集群化带动产业发展。目前,总投资12亿元的高档服装革项目已建成生产,总投资10.6亿元的德克斯高档制鞋正在加快推进,主导产品实现了由初级加工向制鞋、服装等终端加工的“全覆盖”。新材料产业,面向高端需求,加速壮大纳米碳化钨硬质合金材料及其工具制品产业,积极引进发展再制造业、节能环保制造业和节能环保服务业,壮大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目前,总投资14.5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快速推进,大地合金公司一期项目已全部建成试生产,与富士康公司的合作项目已经敲定,产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三)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加速融入国际步伐。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力实施“大招商”战略,加快培育外向型产业,开放型经济带动发展已成为独具特色的“孟州模式”。健全机制重保障。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俄罗斯、欧洲、北美等市场;大地合金主导产品多晶金刚石占据国内市场的60%、国际市场的40%。2006年至2010年,我市连续5年被评为“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单位”,“进出口总额、人均创汇、经济外向度”三项指标均居河南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首位。今年元至8月,全市外贸出口2.69亿美元,提前4个月完成了目标任务。
(四)坚持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上档升级。强力实施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政策激励、创新基地建设、创新产业集聚、创新环境优化等科技“五创”战略,加速了优势创新资源向孟州集聚,迅速提升了孟州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孟州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称号。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主导产业,建成了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装备先进、资源共享的应用基础研究基地,集聚区内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工程技术中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中中等技术及以上职称人员4625人,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22.7%。激励企业自主创新。设立500万元的科技创新奖励基金,鼓励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创新、科技发明等活动,企业逐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走在了全国同行业的前列。中原内配的分体式活塞、欧V发动机气缸套、金刚石自支撑厚膜、高纯度聚葡萄糖等一批新产品达到并超过国际先进技
聚区实施的12项重点工程中,采用BOT、BT模式建设的就达到8项。努力向上争资,积极争取“百亿城乡筹资计划”项目,成功被确定为首批A类县市,申请贷款近5亿元。推动上市募资,将大地合金、中原活塞、广济药业、奥森板材、金玉米、革乐美等6家重点企业列为上市后备企业,积极联系中介组织深入企业,搭建对话平台,推动企业上市。保障环境容量。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要求的“两高一资”项目,投资额度再大,一概谢绝。加强已有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污染进行深度治理,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建成了总投资6000万元的排水渠整治工程,开工建设了总投资1.5亿元的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把企业达标排放的水二次处理,变成生态用水,进行循环使用,为集聚区科学发展提供了环境容量空间。保障运作机制。成立了正县级规格的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并明确一名市委常委协助工作。管委会办公室下设综合科、商务科、规划建设科、企业服务科、财务科、投资开发公司等6个内设机构,建立了“工作责任目标、工作落实台帐、重点工作领导分包、解决问题联席会议、工作推进督查评比、工作成效严格奖惩”环环相扣的六大推进机制,避免了工作棚架,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存在突出问题及深层次矛盾
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孟州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
意见,数易其稿,新区规划方案已初步敲定,但是由于土地指标难以审批,新区规划无法付诸实施,影响了产城互动工作的推进。
四是环保工作和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能源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工程以及污水管网等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同时,根据《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2011-2015)》、《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积极培育发展新材料和再制造产业,并以此为依托,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成为国家第二批再制造试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如果省政府能够在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将会对我市再制造产业的成长壮大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压力较大。目前,孟州产业集聚区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如“六纵四横”路网、综合服务大楼、供水工程、公租房等,此外,随着集聚区从业人口的迅速增加,集聚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需要尽快进行改扩建或者新建,集聚区内及周边共计12个村庄也要在近1——2年内进行搬迁。保证这些工程顺利推进,需要大量资金。我们虽然设法采取多种方式多方进行融资,但资金压力依然很大。
四、几点建议
发改委(局)工作总结 篇6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局以省市发改工作会议和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项目为抓手,以改革为动力,以“项目突破年”活动为契机,以统筹城乡为重点,扎实履行部门职能,努力创新工作方法,狠抓工作任务落实,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全县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项目前期工作。年初县上确定28个项目单位做项目前期任务73个。止年底,项目前期完成136个,占计划的186.3%,使全县项目库贮备项目达到231个,占计划200个的115.5%。
2.项目争取工作。年初县上确定的87个重点争取项目,经各相关部门的积极争取,已有职业中专综合实训楼、退牧还草等62个项目得到批复立项,占计划的71.3%,较年初下达任务70%增长了1.3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37亿元,较去年完成数50亿元增长44.7%。
4.项目实施工作。市、县重点建设项目149个,已有华庆路中段拓宽改造、职工安居工程、延安干部学院南梁教学点等92个
一是及时编制和下达国民经济计划,力求各项指标科学合理。根据2011年经济计划落实情况及市上下达的2012年各项计划草案,围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按照推动经济社会提速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我们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分析,在听取和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了2012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出了全年主要经济预期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
二是加强经济指标预警分析,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年以来,我们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加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全年预计完成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含石油)75.55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92亿元,同比增长6%;第二产业完成62.42亿元,同比增长14.1%;第三产业完成9.2亿元,同比增长15.1%。大、小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2亿元和2.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1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37亿元,同比增长44.7%;消费品市场保持活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32亿元,同比增长2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较快,达到19040元,净增3433元,同比增长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90元,净增811元,同比增长22.7%。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单位GDP能耗、污染物排放指
全年共论证上报各类项目207个,总投资79.2亿元。经过我局积极配合,已有扶贫整村推进、农村沼气、廉租住房、危房改造、职专综合实训楼、学前教育改造、农村安全饮水、广播电视村村通等131个项目得到批复立项,落实项目资金68051.38万元,占年初下达任务46784万元的145.7%,较上年43685万元净增24366.38万元,是前两年资金争取数之和。特别是关乎全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陕甘边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元城河流域以油松为主的百万亩防护林工程等15个重大项目已上报国家、省级有关部门待批;柔远-南梁-太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出口路、南梁卫生院门诊楼等62个项目省市有关部门已批复,其中廉租住房建设、农村沼气等37个项目已下达投资计划,落实项目资金2.03亿元。
三抓项目实施。为了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强化项目建设协调力度,县委、县政府根据“项目突破年”活动安排意见,组织召开项目促进专题会议6次,印发项目通报3份,及时掌握项目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明确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同时,县上领导也多次深入项目建设第一线,搞协调、抓工期、抓进度,各相关部门也能盯死、盯紧建设进度,实行“倒计时”制,明确专人具体负责,有力地促进了重点项目按期开工、按进度建设。全年共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38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37亿元,同比增长44.7%。149个市、县重点建设项目,已有华庆路中段拓宽改造、职工安居工程等92个项目全面建成,合国家产业政策、相关要件完备的情况下,本着高效、快捷的办事原则,能批即批,对需要上级发改部门审批的项目,认真帮助项目单位组织上报材料。截止目前,共受理项目审批事项171件,已批复47件,核准7件,上报上级部门审批103件,办结率96.2%,最大限度地精简办事程序,减少不必要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配合县林业局在大力开展主体改革“回头看”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以“五项制度和一个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修订完善了《**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和《**县公益林管护办法》,结合实际制定了《**县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年内实现流转面积1000亩,办理林权抵押贷款300万元。注册成立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4个,组建苗木协会 1个。通过林改的顺利实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在林地经营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清除了长期以来制约林业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激活了林业产业发展机制,激发了群众“兴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给**林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三是加快文化体制改革。6月份,县上成立了**县文化广播影视局,并对原有剧团进行改制,成立了华文演艺有限公司,按照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的要求,挂牌成立了甘肃省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分公司,为我县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年内完成新增文化创意企业41家,打造文化产业龙头企业6家,设立对外营销窗口3个,发展文化产业重点户167家,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活动5次,八大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投资额达到1.0011亿元,行剖析,制定了改进措施,弥补存在不足,进一步巩固了活动成果。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有1名同志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二抓党风廉政建设。围绕“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优化环境”、“ 效能风暴行动”等主题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成立领导小组,整理完善制度管理体系。并按照廉政文化“六进”和“廉政文化宣传月”活动要求,先后组织开展了专题讲座、廉政影片观看等特色活动,在全局党员干部中树立起廉洁从政、勤政为民的思想观念,在工作中,严格执行重大事宜局务会议研究审定,不搞“一言堂”,从源头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三抓精神文明建设。我们把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职工道德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坚持落实每周两次集体学习制度。止目前,单位集体学习9次,干部职工人均撰写心得体会1篇,人均摘抄学习笔记1.5万字,调研文章2篇,报送信息14期。四抓联村联户。今年年初,根据县委统一部署,我局18名党员干部帮扶元城镇龚河村贫困农户26户。根据农户实际,编制完成了元城镇龚河村“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五年规划、小康规划,制定了科学、操作性强的帮扶方案。截止目前,共深入农户家中调研7次,立足乡情村情,积极为“双联”村规划、衔接报项目,向市发改委上报了《关于上报**县元城镇龚河村蒋岔路堤建设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的报告》,规划在龚河村蒋岔沟底修建路堤75m,引道路线225m,路基宽度6.5m,路面宽度4.0m,项目总投资34.2万元;衔接上报乡村道路一条,总投资45万元,新修贺掌至蒋岔砂砾道
为契机,立足职能,扎实工作,在产业规划、项目建设、体制改革等方面攻坚克难、奋力担当,加快推进我县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发改委工作报告 篇7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xx年计划(草案)安排意见,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xx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奋斗目标,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放松,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全力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社会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04亿元,增长10.5%左右。
(一)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稳步回升。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预计总产329.5万吨,增长3.9%。农业产业振兴规划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全市新增有机蔬菜3.1万亩、苗木花卉2.5万亩、奶牛存栏1.4万头,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95家,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569家;落实各类农业补贴资金6.26亿元,全年完成造林19.7万亩,新增特色经济林7.8万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扎实推进,完成各类工程8540处。工业经济明显回升,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7%左右,比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骨干企业培植力度加大,全市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20家,泰开集团、泰丰矿业等6家企业突破50亿元。预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00亿元、利税670亿元、利润415亿元,分别增长22%、17%和17%左右。
(二)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创新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实行指挥部推进和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制度,集中抓了一批中央、省投资项目和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航天特车重型矿用自卸车项目、大汶河拦蓄工程、山能集团大型矿用掘进机、泰山会展中心等12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396亿元,是近年来进展最快的一年。48个市级领导包保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80亿元,增长20.5%左右。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预计全年新开工境内招商引资总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650个,到位资金420亿元,增长21%。
(三)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转方式调结构扎实推进。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我市连续第五年荣获“全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市”称号。服务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泰山瑞奥不夜城、天乐城水世界、泰山温泉城、义乌商贸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运营。消费市场保持平稳,预计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27亿元,增长15%左右。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全市预计接待境内外游客432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6亿元,分别增长16%和21%。节能降耗力度加大,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可以全面完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市工业在建技术改造项目873项,其中过亿元项目288项。质量效益逐步改善,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58.9亿元,增长15.01%。
(四)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加大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推进力度,市政府制定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肥城市、岱岳区满庄镇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以及泰山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任务全面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外经外贸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21.9亿美元,增长20.3%,其中进口总值9.6亿美元,出口总值12.3亿美元,分别增长50.9%和3.7%;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分别增长64%和60%。
(五)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带动作用增强。泰城泮河水系(中央公园)建设工程、高铁新区建设工程等11项重点工程建设顺利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较快,全市新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0262套,基本建成和竣工11858套,均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村镇建设累计完成投资72亿元,增长22%。农房建设快速推进,新建农村住房4.8万户,改造危房1.4万户。村庄环境整治进展顺利,小城镇建设效果显著,有5个镇被列为省级示范镇。新泰市享受沂蒙革命老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扶持政策,泰安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东平县纳入国家中原经济区规划范围,对口支援新疆岳普湖县和扶贫协作重庆巫溪县等工作全面推进。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改善步伐加快。财政保障民生支出力度加大,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完成242.7亿元,增长16.5%,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等民生支出完成140.1亿元,增长18.7%。就业形势稳定,预计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5%,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8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市5个险种10个类别的社会保险费收缴率均达95%以上,其中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7.8万人,新农合参合人数达372.2万人。幸福教育工程扎实推进,建设完成公办幼儿园168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元,分别增长13.3%和17%左右,均高于生产总值增幅。认真落实为民要办的10件实事,教育、文化、人口计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20xx年,在外部需求明显减弱、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会依法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奋发有为的结果。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严峻。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增长普遍放缓,实体经济元气还没有完全恢复,总体形势错综复杂、充满变数。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已进入中速增长阶段,稳增长和调结构压力并存,市场需求疲软和部分产品产能过剩问题并存,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并存,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制约矛盾并存,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不减与财政增收困难并存,经济运行存在不少困难和矛盾。从我市看,一是扩大有效需求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投资方面,在市场环境趋紧、预期收益下降的情况下,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投资意愿仍不强。消费方面,在住房等消费拉动作用减弱的同时,新的消费热点还没有形成,进一步扩大消费的难度不小。出口方面,受外需持续低迷、贸易摩擦增多等因素影响,出口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二是保持工业平稳增长的难度依然较大。企业面临成本上涨和产品价格下滑双重压力,部分行业效益下滑明显。市场有效需求不足,重点工业企业增速放缓,部分企业产能发挥不足、产量下降。三是促进财政持续增收结构优化的难度依然较大。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回落幅度较大,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增多,收支矛盾比较突出。四是实现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难度依然较大。对以上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依然较多。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国家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增强,经济增长仍有广阔的空间;价格水平趋于稳定,通胀压力持续缓解,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央和地方政府新出台了一系列扩大投资、刺激消费的政策,这些政策将陆续发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党的的召开,将为经济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经济发展的动力将进一步增强。从我市自身来看,一是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总抓手,一批招商引资项目陆续落地,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将有力地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投资和消费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二是我市产业基础较好,农业连年增长,工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我市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推动外经贸跨越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加强财源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随着这些政策逐步落实到位,支撑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潜力依然很大。四是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优化发展环境,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全市经济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综合以上因素,做好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和省、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泰安”,牢牢把握主题主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以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努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稳中求进,开拓创新,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1)经济增长:生产总值增长10.5%左右,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左右,进出口总值增长13%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左右。(2)结构调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进一步提高。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3)民生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8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1‰以内。(4)节能减排: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万元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等节能减排任务。提出这样一组预期目标,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考虑了当前经济走势,又考虑了我市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培植后劲等需要,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切实把精力引导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走持续健康发展路子。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构调整是关键,必须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增强产业竞争力。第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工作方向,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必须坚持经济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把增加收入、解决好就业、提高保障水平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第四,节能减排是转方式的突破口,也是建设“生态泰安”、“美丽泰安”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作为旅游城市的泰安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绿色发展新优势。
三、20xx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及措施
(一)坚持不懈地扩需求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投资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年内投资总额达到2100亿元左右。(1)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国电泰安热电联产、奥特莱斯现代服务产业区、大汶河拦蓄工程、泰山龙曦国际旅游度假地、60万吨/年LNG装备国产化、华鲁锻压大型数控船用卷板机二期工程等120个左右重点建设项目,着力落实重点项目建设条件和要素保障,推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实现投资完成率、竣工率、投产率新突破。按照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要求,策划充实一批能延伸产业链条或补充产业发展短板的项目,为投资接续做好准备。加大对新策划项目的前期推进,安排100个左右前期推进项目,争取早日具备开工条件。继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营造齐心协力服务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推进产业招商,充分发挥产业招商指挥部的优势,坚持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优势资源开发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与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着力引进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旅游、文化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突出抓好大项目招商和建设,加强与世界500强和“央”字号大企业、大集团的联系对接,力争在引进大项目、完善产业链条上实现新突破。(3)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坚持投速、投量、投向、投效有机统一,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三农”、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投入,严格控制“两高”行业投资过快增长,年内不审批、核准、备案“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大产能项目,依靠投资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化工、造纸、纺织、建材等传统行业技改投入力度,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4)着力保障重点项目要素需求。积极推进建设项目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坚持用地指标优先用于省市重点项目。继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全力推进项目融资,积极争取国家资金、项目、政策支持,大力开展对上争取、银企对接活动,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重点项目建设领域。二是繁荣发展消费市场。加强对城市商业网点的总体规划,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培育城市商业中心,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构建现代化商贸流通网络。组织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搞好“商贸流通十强培植工程”,加大对30个重点商贸流通项目的督促调度力度,着力改造提升一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建设一批重大涉农领域物流项目,重点培育一批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不断提升城乡商贸服务水平。研究制定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养老家政等新的消费热点。加大对“放心肉”、“放心酒”的执法监督力度,加强价格监测预警,营造和谐消费环境。三是千方百计保持外经外贸稳定增长。坚持高层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机制,以“两市(京沪)、两地(港台)、两国(日韩)、两洲(欧美)”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纺织、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提升和汽车及零配件、输变电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招大商引好资,确保利用外资实现稳定增长。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重点培植以泰山玻纤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泰开集团、特变电工为龙头的输变电设备产业,以航天特车、现代重工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大力培育出口名牌产品,加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战略资源的进口,加快外贸转型升级步伐。充分发挥展会的平台载体功能,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境内外知名展会,引导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鼓励企业安全、高效“走出去”,培植壮大“走出去”队伍,引导我市煤炭、输变电设备等优势产业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好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和东平县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基地县建设工程,深入开展优质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快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万亩左右,力争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面落实14个农业产业振兴规划和年度计划,突出有机蔬菜、奶业富民、苗木花卉三大“亮点”,年内有机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35万亩。加快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特色优势畜牧业,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力争达到11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抓好林业产业亮点培植、林下经济和特色经济林建设,新增造林面积12万亩。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农村饮水安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河道防洪治理、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年内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年内培训农民50万人次。二是实施“双轮驱动”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继续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程,落实好煤炭、化工、食品、纺织服装、汽车、输变电设备等十个产业及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抓好山东尤洛卡煤矿安全检测项目、现代重工挖掘机生产项目、山东新煤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矿用救生舱生产线建设项目等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项目,着力打造一批工业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围绕重点企业和培植的“百亿企业”上项目,突出抓好“四个一百”项目(100个重点企业、100项技改项目、100项技术创新项目、100项节能奖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泰邦科技工业园、瑞福锂业6万吨锂云母综合利用产业化工程、普瑞特太阳能果蔬干燥系统等项目建设,推动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抓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三是推动服务业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泰安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20xx-)》,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若干政策》,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加大服务业投入,发挥服务业引导资金的酵母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服务业发展,力争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50%左右。支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物流、科技、信息、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餐饮、汽车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农村服务业,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工业设计等新兴服务业。切实做好企业主辅业务分离工作。加强对载体建设“103030工程”的指导帮扶,确保10个市级服务业集聚区、30家市级重点服务业企业年营业收入(销售收入)均增长15%以上,抓好泰山千古情城、泰山科技文化产业园、岳华能源储备物流等项目建设。深化泰山区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服务业12个重点产业、4项重点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形成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合力。四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整合旅游、文化资源,挖掘泰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水浒文化等资源优势,依托方特欢乐世界、泰山封禅大典等旅游项目集中的有利条件,探索打造旅游文化产业集聚区,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高起点编制《泰安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发挥泰山“龙头”带动作用,整合全市旅游项目和“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包装推出一批旅游线路,促进全市旅游发展的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建设和统一营销,抓好泰豪旅游文化商品城、泰山快乐驿站等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产品竞争力和吸引力。五是全面推进自主创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优化配置各类科技资源,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成为科技研发的骨干力量。积极引导和帮助企业承担国家、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重点抓好康平纳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特变电工、宏康机械、宝来利来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建设。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育一批核心专利技术、技术标准和知名品牌。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合,推动产学研结合,推进开发区园区设立园中园,建设高校创业基地。
(三)全面推进生态泰安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落实好国家、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分解落实年度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实施严格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积极发展新能源,合理调整能源布局结构和供给结构,认真组织实施《泰安市新能源示范城市发展规划》,加速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确保温室气体排放逐年下降。大力推进生态建设。认真实施《泰安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搞好保护自然生态治理工程,积极开展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活动,加大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抓好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工作,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努力打造生态泰安。
(四)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抓好泰城城市建设。全力推进泰城中央商务区、历史文化轴、泮河公园、时代发展线三期工程等10个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加快104国道泰安绕城西线改建工程、灵山大街东段建设工程等城市道路建设,搞好供水、供热、交通、停车场等城市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巩固北部成果、攻克南部难点、强化常态管理、全面提升水平”的工作思路,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建设宜居泰安。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县域中心城市建设,扩大城区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综合承载能力。认真落实上级出台的推进城镇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小城市建设标准,突出产业特色,明确城镇功能,强化产业和人口聚集,打造一批特色明显、功能完善的经济强镇、区域重镇和文化旅游名镇。认真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做好农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社区建设,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全市城镇常住人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是进一步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按照全省、全市推进县域科学发展整体提升综合实力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加强对县域科学发展工作及考核的调度督查,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力争在综合实力、跨越发展、“两个同步”增幅等方面实现在全省位次的前移。四是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继续抓好对口支援新疆岳普湖县项目建设,做好扶贫协作重庆巫溪县各项工作。做好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东平县融入中原经济区和新泰市革命老区、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等工作,主动加强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对接融合,积极组织参加“西洽会”、“渝洽会”、“青洽会”和“喀交会”等经贸活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五是抓好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改革。落实已出台的改革措施,及时研究制定新的改革举措。按照国家、省部署要求,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及财税金融、国有企业、国有林场等重点领域改革,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上取得突破。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好“十二五”医改规划暨实施方案,重点做好新泰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重大传染病防控等工作,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抓好附属医院综合病房楼、市精神病院门诊病房综合楼、泰安妇幼保健院新院等项目建设。
(五)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推进社会建设。一是认真做好就业工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辟就业岗位,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推进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力争新增城镇就业4.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万人。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进一步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99.2万人。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孤儿保障标准,确保救助标准年均增幅不低于当地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幅,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6.5万人。三是优先发展教育、文化、人口等社会事业。以实施幸福教育工程为总抓手,落实好教育行动计划,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好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幼儿园162处,幼儿入园率达到95%,全市义务教育入学率继续保持100%。完善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村文化大院、社会文化中心建设,抓好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改造升级,搞好泰安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建设。实施好市县乡村四级全民健身工程,农村健身覆盖率达到50%以上。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面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5%以上。四是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积极争取中央投资补助、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服务指导和检查调度,确保完成省下达的建设任务。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认真开展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加大“平安泰安”建设力度,毫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和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社会风险评估工作,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发改委贺新年诗】推荐阅读:
新年双簧:《贺新年》07-09
经典新年祝语,新年短信05-20
新年祝词:鸡年新年贺词10-03
新年贺词(09年干部新年)10-12
新年贺词集锦:祝大家新年快乐!07-29
小学有关新年目标作文:新年,新目标08-17
新年日记300字:我新年的愿望08-31
新年祝福语:新年贺词祝福语07-04
小学生新年作文500字:快乐新年05-25
新年作文400字新年的钟声敲响了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