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校友的感谢信

2024-07-14

致校友的感谢信(精选13篇)

致校友的感谢信 篇1

尊敬的校友:

您好!

20xx年xx月xx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迎来了建校五十华诞。您拨冗前来,与我院七千多名师生员工和近四千名嘉宾、校友参加了庆祝活动,并慷慨解囊,捐资助校,这是对我院最大的关怀与支持。对此,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十年风雨兼程,自强不息;五十年求实创新,悉育桃李。我们始终高扬发展大旗,顽强拼搏,以实力成就荣耀,用创新收获硕果。学院2002年跨入高等学校行列,200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并荣获优秀等级。学院还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十五期间广西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二十项荣誉称号。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了35000多名中、高级技术人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广西水利、电力及相关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广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学院五十年来的辉煌与成就,凝聚着几代广西水电人的智慧和汗水,记载着无数创业者的艰辛历程,更饱含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

五十年校庆是一场庆典,是一次总结,是学院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一个满怀豪情的新起点。为此,我们将竭尽全力,继续发扬“团结拼搏、奋勇争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恳请您今后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院的工作,给我们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取得更大进步!由于参加校庆活动的嘉宾和校友很多,我们在接待和服务工作过程中的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谅解!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院的关心和支持!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广西xxxx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师生

二○xx年xx月xx日

致校友的感谢信 篇2

您好!在这如火夏日里, 我们谨代表四川大学皮革系全体师生, 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亲爱的皮革校友, 自1921年燕京大学创建的制革学系, 2011年金秋时节, 皮革系办学将迎来90周年华诞。届时, 四川大学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将隆重举行办学90周年庆典。我们由衷的邀请新、老校友能重返母校, 与系同庆, 为皮革学科的发展和腾飞献计献策。

九十年来, 历经辗转办学、多次院系调整和专业整合, 昔日的制革学系已发展成为今日之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 不仅拥有世界级皮革大师、行业顶级的皮革化学家和工艺学家、国家级科研与教学团队, 而且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九十年来,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作为我国皮革行业的重要技术支撑, 在行业中一直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为发展我国皮革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九十年来, 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教书育人, 英才辈出, 为国家输送了6000余名皮业高级专门人才和技术精英, 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盛誉。

今日之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 已经成为国内著名、世界知名的皮业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 成为中国皮业新思想、新理论、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策源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亲爱的皮革校友, 九十年岁月峥嵘, 九十年风雨兼程, 九十年沧桑巨变, 九十年梦想成真!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创建90周年庆典, 是四川大学、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的一件大事, 也是我国皮革行业的一件大事, 更是四川大学皮革工程系历届校友的一次盛大聚会!如此良机, 百年一遇!在此, 我们诚邀各级领导、历届校友和各界朋友届时莅临这一世纪盛典, 共叙友情, 同商发展, 再创新辉煌!

致校友的一封公开信等 篇3

2007年11月27日,上海音乐学院将迎来建校八十周年辉煌庆典,这是所有上音人和一切关心支持上海音乐学院发展的人们的盛大节日。

八十年来,上海音乐学院与民族共命运、与国家同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为民族独立、民主和进步,为中国音乐事业自立于世界音乐之林的时代先驱和大家。为了朝着世界一流的目标,无数上音学子奉献了心智和生命、贡献了才华和血汗。这是所有上音人永远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是一切关心和支持上海音乐学院的人们所热切期盼的。

学校和广大校友之间,有着一种近乎亲缘的情愫,母校的水土和精神滋养、陶冶了上音人,校友又用实际成就荣耀了母校,是校友们自己、也团结了一切关心支持上海音乐学院的人们用实际行动支援了母校,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音乐学院八十年的辉煌历史是包括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和一切关心支持上海音乐学院的人们共同谱写的。

2007年是上海音乐学院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一年,是上海音乐学院建校八十周年的校庆年,学院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作为上海市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上海音乐学院新教学楼、排演中心、风雨操场与学生食堂等建筑相继竣工,校庆的辉煌乐曲将在这里展开:特色鲜明的庆典仪式、缅怀与纪念老一辈音乐家系列活动、“星光灿烂”系列音乐会、“爱满申江”系列活动、“专业音乐教育与时代发展——国际音乐院校长论坛”、“域外金风”大师班音乐周、“雁鸣红树”校友音乐会、“花团锦簇”迎未来……

举办八十周年的系列校庆活动,是为了展示教学科研成就,总结八十年办学经验,继承上海音乐学院的优良传统,其目的就是为了凝聚人心,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展望未来,开拓创新,为上海音乐学院“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再铸新的辉煌。

最后,请校友们和一切关心支持上海音乐学院建设和发展的朋友们接受我们最诚挚的祝福,并请允许我们在这里向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院建设和发展的人们发出邀请,我们热切盼望和大家相聚在美丽的黄浦江畔、繁花似锦的学院校园,为上海音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共襄盛举。

党委书记:董金平

院长:杨主青

教育发展基金成立

上海音乐学院自成立以来,培养了无数的音乐人才,为上海乃至中国的音乐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如何更好地吸引利用社会各界资源促进上海音乐学院的教学、科研、艺术实践事业的发展成为摆在上海音乐学院人面前的一个难题。成立上海音乐学院教育基金能全方位推动上海音乐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多渠道合法规范筹集办学资金,是解决以上难题的重要渠道之一。校庆办按照院领导的指示,与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联系,协商挂靠该会成立上海音乐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事宜。经过多次磋商,现该会已认可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教育发展基金”的相关管理条例和“上海音乐学院八十周年校庆接受捐赠办法”,并同意成立上海音乐学院教育发展基金。

上海音乐学院八十周年校庆公告

2007年金秋时节上海音乐学院将迎来八十华诞。在此,我们谨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我校建设与发展的海内外校友、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贤达,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八十年沧桑砥砺,负重前行;八十年励精图治,培育桃李。为弘扬优良传统,彰显奋进历程,凝炼上音精神,把握发展契机,汇聚八方力量,再续辉煌未来,学校将举办八十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上海音乐学院八十周年庆典定于今年11月27日(周二)举行。我们热忱欢迎海内外校友、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届时拨冗参加学校庆典活动,同叙情谊,共襄盛典。

特此公告!

上海音乐学院

联系地址:上海市汾阳路20号

邮编:200031

联系电话:021-64318526 021-64334513

联系人:上海音乐学院校庆筹备办公室

传真:021-64318526 021-64330866

电子邮箱:xqb@shcmusic.edu.cn

致校友的信 篇4

致校友的信

尊敬的各位校友:

2009年是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建院30周年。学院将在2009年秋季举行隆重的建院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创建于1979年,经历了由最初的工程经济系、管理工程系、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到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

经过近30年的发展,学院现有7个系,9个管理服务部门,24个研究单位;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师121人,在读学生5000余人。2002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首批EMBA试点单位,还是全国MBA“生产运作管理”教师培训负责单位。

学院拥有可以与国外商学院媲美的教学办公设施。2007年一幢总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管理大楼投入使用,拥有专业化的教学设备,独立的教师办公间。学院与美国Anheuser-Busch公司共建的“安海斯-布希图书馆”是目前国内最有特色的管理类图书馆。

近30年来,学院已培养各类学生近2万人。高的人才培养质量使我们的校友在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学院以及相关学科树立了形象,建立了影响,是学院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正在努力开创具有国际水平的管理教育事业。培养具有全球战略眼光、有胆略、思路宽、善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管理人才,努力取得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致力于创建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管理学院。

值此建院30周年之际,谨向长期关心、支持管理学院发展建设的各级领导、社会各届友人和海内外广大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致校友的一封信 篇5

你们好!

星移斗转,光阴荏苒,时代的车轮行进到了一个新的世纪,我们的母校内蒙古师范大学也将于xx年9月6日迎来她的五十华诞。

回首五十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走过了光辉的历程。在原有内蒙古师范学院的基础上,经过几代内师大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以师范教育为主的自治区重点大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师大人遵循“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坚持师范性与综合性的统一,不断拓宽学科领域,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使学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迎着新世纪的朝阳,内蒙古师范大学已经开始了她在教学、科研上的新一轮腾飞。xx年召开的校第六届党代会正式提出了新世纪学校的发展思路:“抓机遇、求发展、上规模、上水平、创特色、建名校”,把内蒙古师范大学建设成拥有若干一流学科、多学科高水平协调发展、师范教育领先的教学科研型大学。目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团结一心,勤奋工作,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奋斗。

为了回顾内蒙古师范大学五十年的光辉历程,激励和鞭策内师大人继承传统,开创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学校正筹备在五十周年校庆期间举行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包括校庆庆典、校庆综艺晚会、学术论坛、校友聚会、校史暨民俗文物展览等,同时,还将建设一些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和景观,并出版校庆五十周年画册和纪念文集等。

“桃李满园芳无垠”。奋斗在全国各地的校友们,我衷心感谢你们在各自岗位上以自己的辛勤工作和卓越成绩为母校增光添彩。我热忱欢迎各位校友在母校成立五十周年庆典之际回来看看,会师友,叙旧情,了解母校的发展变化,为母校的改革发展献计献策。同时,殷切希望各位校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母校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鼎力支持,献上您的一片爱心。您的贡献将永远被载入母校的发展史册。

校友致中学母校校庆的贺信 篇6

你们好!我是1968年底从五汛中学毕业的学生,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执教。五汛中学是我的母校,今年是她的五十华诞。我以十分虔诚的心情热烈祝贺她的五十岁生日!本来我是一定要亲临盛典表示庆贺的,但不巧正好校庆期间我受命出国访问,不能亲临庆典,万分遗憾!特致短信,以表感恩深情之万一!

我是从事古典文学特别是唐诗宋词的教学和科研的,在唐诗中有一名篇,即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的开头从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准备行装的很多很多事情中,选择一件最微小、最具体、也最典型的事情来描写,那就是母亲为儿子缝补衣服。由此可见,这是贫寒人家,所服衣衫破旧,不是裘服锦衣。慈母为儿子缝补衣服,这里以针连线、线连着针,暗喻母子心相连;儿行千里母担忧。

接下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是说母亲缝了一针又一针,本来儿子可能计划三个月就回来,母亲缝六针就可以了,但母亲转而一想出门在外旅途多艰,也许三个月回不来、五个月才能回来,于是又缝了八针;也许五个月回不来、八/个月才能回来,于是又缝了十针……一针一针地把母亲对儿子的博大、深厚、无私的爱缝进去。这就是母亲!只有母亲才能如此想;这就是母亲!只有母亲才能如此做!这里的“密密”和“迟迟”,我以为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好、最伟大的叠字——尽管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精彩的叠字,但也不能与“密密”“迟迟”相比,因为“密密”和“迟迟”中叠进去的是人世间最好、最伟大的情感,这就是母爱!人世间还有兄弟之爱、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等很多种爱,这些爱,有的也许也很博大、深厚,但在“无私”这一点面前,几乎都黯然失色。

以上是从母亲如何对待儿子的角度来写的,最后则是从儿子的角度对母亲倾吐肺腑之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像小草永远也无法报答三春的恩泽似的,做子女的永远也无法报答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恩情。春晖,热烈、温暖、灿烂、美好,用春晖来比喻母爱,可谓是珠联璧合。

慈母的情,大海的情;慈母的心,最纯的金!我始终坚信:只要人类存在,我们中华民族就一定存在;只要中华民族存在,我们民族最伟大的遗产——汉字就一定会存在;只要汉字存在,《游子吟》就永远是最好的、最伟大的诗篇!

亲爱的同学们,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有三个母亲:第一位母亲是给我们血肉和生命的母亲,她传为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恩情,是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的;第二位母亲是给我们知识和才能的母亲,那就是我们的母校,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她春风化雨般培育我们的恩情,也是我们永远报答不完的;第三位母亲是给我们尊严和精神的母亲,那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好温暖关怀哺育我们的恩情,更是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的!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要说这三们母亲给予我们的恩情,决不是“滴水之恩”,而是“涌泉之恩”。涌泉之恩,我们应该如何报答呢?——涌泉之恩,大海相报!

我热烈地祝贺我亲爱的母校桃李芬芳,永远蓬勃兴旺——“潮平两岸,风正一帆悬”(唐王湾诗《次北固山下》);我热烈地祝愿我亲爱的母校师生人生如意、永远健康快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词《水调歌头》)!

即颂

致校友的感谢信 篇7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

对贵单位在“惠普电脑普教百万捐赠计划”中给予我校的捐助行为,我们长沙市雨花外国语学校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校是2003年整合新建的一所外国语特色学校,六年来,学校育人环境大大改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是与此同时,学校的电脑设备已跟不上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电脑设备是学校当前最大的需求,此时,是你们——中国惠普有限公司雪中送炭,捐资出力,为我校提供了一大批电脑设备,帮助我校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在我校在原来电脑机房的基础上又增添一间电脑动漫制作教室,惠普电脑在使用过程中体现了高性能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承蒙贵公司的秉力支援,使我校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办学水平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在此,我们长沙市雨花外国语学校全体师生谨向提供捐助的各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们一定力求让这批电脑发挥最大的作用,创造最优的效益。

此致

敬礼

长沙市雨花外国语学校 2009年12月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

感谢贵公司于今年7月对我校无偿捐助了总价值高达35万元的惠普电脑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产品。

7月,我校荣幸成为全国四所获得“惠普电脑普教百万捐赠计划”的学校之一。我校将贵公司捐赠的30台笔记本电脑、21台台式电脑均已经安装到位,组建了学生网络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为学生参与设计和研究活动、教师开展网络校本教研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科学成绩,帮助管理人员和教师实施创新的试行教学计划,有助于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再一次感谢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对我校的关爱,感谢对中国普教信息化进程的推动,我校将与贵公司展开持续合作,并履行相关义务。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得到贵公司一如既往的关注,谢谢!

此致

敬礼

长春市第一六四中学

2009年12月

尊敬的中国惠普有限公司邵冬副总裁及全体同仁:

你们好!

今年7月,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九届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亲自为我校颁奖,并欣然与我校李光均校长合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贵公司共同揭晓了“惠普电脑普教百万捐赠计划”四所获赠中学名单,贵公司副总裁、大客户部总经理邵冬女士为我校颁发了“惠普教育创新示范中心”奖牌。会后,邵冬女士还会见了李校长,贵公司高层还介绍了公司针对中国教育行业的惠普教育创新方案的实施情况。11月,捐赠我校的21台笔记本电脑,30台台式电脑以及14套移动实验设备已全部进入使用状态。我们对惠普公司为学校教育信息化作出的贡献表示最真诚的谢意,我们对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推动教育发展、坚持持续优化、助力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公司经营理念表示由衷的赞叹!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终身学习型教师团队的重要保证。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数字校园建设,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科处、信息教研组长共同参与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致力于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近年来,学校完善了各种制度,建立“学校—信息化课题组—教研组—教师”四级推进机制,加大硬件投入(投入150万元,实现了行政管理、教师备课、资料查询现代化),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学校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授予的“全国英语信息化教育系统——应用试点地区示范学校”、国家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重庆市 APT英语课题实验学校、北京师范大学《爆破式英语教学实验》课题等实验学校,在“惠普杯”中国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我校教师论文被评为全国一等奖,还有六篇论文收入论坛专辑),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学校开展教师全员通识培训,鼓励教师参加教育部信息技术培训),加大检查考评力度(提倡人人会用多媒体,备课要用多媒体,赛课必用多媒体),推动了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成为2009年“惠普教育创新示范中心”。

我校将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加强研究,管好、用好惠普公司捐赠的教育信息设备,让教师从备课、授课及课余三个环境中体验惠普教育设备的方便快捷,不辜负贵公司对我校所做的贡献。

我校将与贵公司共同打造“惠普教育创新示范中心”,与公司展开持续合作,共同进步。希望贵公司继续加大在教育行业的投入,借助科技的力量真正帮助我校实现新的跨越。同时,我校将在校园建立“惠普科技园”,将邵冬女士为学校的题词书于园内,以达宣传惠普、感恩惠普、报答惠普、提高科普之愿景,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献身科学。

最后,对惠普公司的捐赠行为我校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和最真挚的感激之情!祝工作愉快!事业顺利!

此致

敬礼

重庆市第十五中学校

致校友的一封信优秀 篇8

你们好!在这希望萌动的阳春三月里,黑龙江财经学院(原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的广大师生向各届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和深情的祝福。

乾坤运转,岁月曾华。母校一路走来,历经曲折坎坷,铸就辉煌。建校以来,经过十五年的耕耘,如今桃李满天下,学院累计培养了两万余名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和黑龙江的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在校生11000余人办学规模的高等学府。目前,全院师生团结努力,正朝着创建高水平民办本科大学的目标而努力。

亲爱的校友,如果说学院历史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她的每一位学子就是这条长河中一朵朵最美丽、最纯洁、最感人的浪花。正是这一朵朵浪花,汇集成了母校大海般的宽阔胸怀,升华成了母校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凝聚成了母校和谐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由此,我们深深地感到,母校发展史上的每一个成绩、每一个进步,每一次腾飞,都凝结着广大新老校友的真情和付出。你们用自己事业的成就为母校增光添彩,母校为你们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

亲爱的`校友,母校的发展与广大校友息息相关,需要各届校友一如既往的关爱和支持。为凝聚各界校友的力量,促进学校与校友共同发展,服务广大校友,加强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搭建相互交流与合作平台,为母校和校友事业蓬勃发展作贡献,学院拟成立校友会,诚恳希望校友积极报名参加。

致海内外校友的新春贺信 篇9

校友是一种缘分,是一种牵绊。本文是致海内外校友的新春贺信。

亲爱的海内外校友:

值此新春来临之际,请允许我们借《金陵中学校友通讯》一角向大家拜年,祝海内外的金陵中学校友们新年快乐、万事顺遂!

回首刚刚过去的,我们感到十分激动和自豪,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金中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下,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协力、众志成城,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在创建现代化教育名城的进程中取得了累累硕果:

一、名师培养工作初见成效,教师专业化成长进展喜人

1.为了使青年教师能尽快成长,学校“青年教师工作小组”组织召开了拜师会,为全校工作三年内的青年教师配备了指导教师。为了建立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学校还开展了“金陵中学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20共评选出“金陵中学优秀青年教师”12人。

2.在年“南京市第五届学科教学带头人”候选人和“教授级高级教师”的推荐和评审工作中,学校积极动员,认真考核,最后推出了5名学科带头人候选人,5名教授级高级教师候选人。此外还有5名外省市的学科带头人参加转评。

3.教师勤于研究、乐于思考蔚然成风,2006年我校教师发表及获奖论文共156篇,其中省级以上获奖论文52篇,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论文56篇。2006年,有14人次走上金中教师讲坛,组织班主任沙龙9次,老师们积极参与活动,真心交流 教育教学心得和体会,营造了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

4.2006年荣获市级以上荣誉的老师有:省劳模江敏、市劳模丛一冰、市优秀班主任王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蒋桂林。

二、重心下移初见成效,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1.加强年级组建设。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年级工作小组的职能。年级工作小组使教育教学工作环节明显减少,工作效率、工作的深入和细致程度明显提高。各年级组针对本年级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做了许多工作。

2.加强班集体建设。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骨干力量,有没有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是决定学生发展水平和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选择责任心强、能力强的教师当班主任;同时通过专题讲座、班主任沙龙、班主任讲坛、课题研究、师徒结对、印发学习材料等形式促进班主任提升工作水平。

3.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本学期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五学科高中三个年级的备课组长升格为教研组副组长,减少了中间环节,调动了老师们的积极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2006年,在南京市第五届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中,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四个教研组荣获南京市优秀教研组荣誉称号。

4.管理制度逐步完善。2006年暑假,重新修订了《金陵中学学生守则》等一系列常规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学校笔记本电脑的管理,制定了《金陵中学教师笔记本电脑维修保管若干规定》,定于20元旦实施;为了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制定了《金陵中学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条例》;为了较好地与即将实施的工资改革接轨,修订了《金陵中学教职工津贴发放方案》。

三、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视导工作,促进质量平稳提升。本着“交流、总结、反思、提高”的目的,2006年,学校先后在高中三个年级组织了教育教学视导和调研活动。调研视导过程中,老师们深入课堂,跟踪听课,调查研究,认真反馈,及时发现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共同研究改进的措施与方法,促进了教师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2.提升对研学课程管理的水平。本学年我校仍然不断加强该课程的校本研究和开发,加强了对研学的管理,召开了多次研学专题会议,重视年级之间的经验交流,强化集体备课,注意资料整理,为今后研学课程提供良好的校本资源。目前校本研学教材正在编写过程中。

3.加强对选修课的开发和管理,使各类选修课能真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2006年,虽然新课程中已含有学科选修课课程,但我校仍坚持开设了57门校本选修课。选修课开放式的课程形式,不仅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与平台。

4.开展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讨活动。为了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研究丛书”,并两次召开教研组长会议交流学习心得,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学校还聘请专家进行指导与引领。如聘请南京师范大学的杨启亮教授为我校教师开设“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聘请省、市教科所的成尚荣、彭刚、刘永和、沈曙宏等专家来校指导学校的课题研究。

5.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和组内公开课制度。各备课组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不仅大大提高了备课质量,增强了研讨的氛围,而且同事互助这种极为有效的工作方式在极大地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个人的发展。2006年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高中各备课组和初二数学、初三英语备课组被评为学校优秀备课组。组内公开课制度运行正常,据教学工作处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校任课老师147人,全年总听课数达4802节,人均32.6节,最多的听课达149节。

6.加强对高考的研究和学情的研究。为了促进高考研究的校本化,学校组织编写了校本高考一轮复习资料。学校还成立了校内考试研究会,加强了对高考复习和高考命题的研究。学校还十分注重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多次组织教师去南通、如东等地学习,到南师大参加全省高考研讨会,这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起到很好的.作用。此外为加强对高考方案的研究,学校多次组织相关学科组学习新高考方案,并针对新高考方案重新调整学科考查方案,促进了教师对高考命题的研究。

7.2006年毕业年级在会考、中考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2006届高三年级的高考成绩更加突出,上线人数、推进率等指标都是近年来最好的,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表扬和社会的肯定。

四、校本教研初具规模、高中课改势态良好

1.2006年,学校组织教师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潜心研发新课程校本讲义,编写高一新课程校本练习册,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这不仅促进了老师对新课程的研究,而且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2006年,学校制订了《金陵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组织教研组、年级组编写了《金陵中学学生选科指导手册》、《金陵中学学生学分认定方案》、《金陵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等,为有效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

3.学校积极支持和鼓励老师走出去,为老师们创造各种机会开各类研究课、展示课。一年来,我校老师积极参与,在一些展示活动中涌现了很多高质量的研究课或示范课,在较大范围内发挥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如,2006年4月李惠娟老师作为江苏省的唯一代表在全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交流大会现场上观摩课,受到全国各地同行和专家的交口称赞。夏广平老师设计的《电阻定律》一课先后获得了南京市说课比赛第一名、江苏省青年教师物理教学大赛一等奖。凌惠明老师在江苏省数学青年教师好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等。吴兴国老师在江苏省高中物理新课程汇课活动中的展示课被评为省级优质课。

4.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研究活动。200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2项(“德心两育有机结合的研究”课题、“拓展和完善研究性学习课程,进一步激活学生潜能的研究”课题),其中“拓展和完善研究性学习课程,进一步激活学生潜能的研究”课题荣获江苏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了“十一五”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百年老校,少年精神》。部分教研组向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机构申报了6项课题。还有十一位老师在南京市教科所申报了个人课题。

五、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办学特色更加彰显

1.研究性学习

我校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已经具备成熟的运行机制,具有全员参与度高、课程实施全面深入的特点。2006年我校仍然不断地加强该课程的校本研究和开发,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并已经建立了一支比较成熟的兼职教师队伍。上半年成功组织了高二年级优秀课题答辩会,得到了校外专家的一致好评。2006年研学课程再次取得丰硕的成果,高二年级有2位学生的研学论文获得省级一等奖,多位学生的论文获得省、市各级奖励,我校再一次获得省科技创新大赛团体一等奖。

2.创新教育结出硕果

3月至5月,学校举办了金陵中学科技节,通过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普遍的科普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中学生创新大赛,共有30人次获奖,学校亦获得“优秀组织奖”。其中,周辰同学的创新项目“眼球鼠标”和董智捷的科技小发明控制上网时间的智能小插头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我校的创新教育案例被南京市教育局推荐编入教育部主编的《中国素质教育一百例》。

3.学科竞赛成绩斐然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学科竞赛辅导活动,组织优秀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培训和竞赛活动。2006年,学校共有247人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大赛中获奖,其中96人次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共有11人因此获得了高校保送生的资格。

2006年全国高中数学竞赛14人获得一等奖,人数位居江苏省第一,其中3人获得保送资格,2人入选国家冬令营;此外,高二年级有3位女生代表江苏省参加中国首届女子数学奥林匹克比赛(江苏队只有四名代表),荣获一金两银的好成绩。

2006年全国高中物理竞赛5人获得一等奖,1人获高校保送生资格。

2006年全国高中化学竞赛1人获得一等奖,并获得高校保送生资格。

2006年全国高中英语能力竞赛10人获得一等奖,人数为南京市第一。

在2006年全国信息学比赛中,我校初中组有8人荣获一等奖,高中组有9人获得一等奖,其中8人获得高校保送生资格。

4.体育竞赛成绩骄人

体育传统项目成绩突出。我校女篮在06年4月荣获第一届中国高中篮球耐克联赛女子组第三名;7月荣获江苏省第十六届运动会青少年女子篮球甲组、乙组两项冠军;年1月,荣获第九届全国中学生篮球重点队比赛亚军。五名队员分别被清华、北师大、南航大等重点院校录取。

田径运动队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江苏省第七届中学生田径会上,高中男子团体总分名列第五、高中女子团体总分名列第六。在南京市第二十九届运动会中,荣获直属学校竞赛组和群体组两项团体冠军,11人荣获个人单项冠军。六名队员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录取。

六、德育活动系列化,学生社团健康成长

1.规范全校性学生活动并使之系列化。学校高度重视活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集体凝聚力所具有的独特价值,通过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升旗仪式、冬季环湖长跑、迎新美食节、新年音乐会等全校性活动,戏剧汇演、篮球联赛、排球联赛、乒乓球比赛等年级活动,春秋游、主题班会等班级活动,学生讲坛、社团等学生自主活动,军训、学农、社区服务、职业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增强集体荣誉感。

2.充分发挥团委和学生会的作用,自主开展有意义的学生活动。2006年秋,学校顺利召开了第十三届团代会、学代会,广泛征集学生关于学校管理与建设的提案。学校领导与各部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研究并与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沟通。本次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团委学生会并很快投入了工作。在各级各类学生活动中,团委学生会干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以“艺术浸濡心灵、文化铸就人生”为主题开展了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发扬金中优良传统,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激发广大学生热爱艺术、勤奋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努力营造格调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4.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继续办好“精灵”文学社、英语社、街舞社、动漫社、金中记者组、电脑俱乐部等社团的同时,从暑期开始组建的金中管乐团,经过严格管理和训练,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学生社团,他们承担学校升旗的奏乐等任务,表现出色,深受广大师生好评。

5.办好学生业余团校和业余党校,加强对优秀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2006年先后开办了初三学生的业余团校(60人)和高二年级的业余党校(150人),对学生进行党、团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到梅园新村周恩来纪念馆等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为学生团员和党员发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提高教学保障水平

1.2006初提出了建设数字化金中校园的构想,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升级了校园网络核心设备。与人大附中合作组织了10个G的优质教学资源。10月份重新改版金陵中学网站,调整了栏目、内容,对校园网邮件服务器的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并在对各处室及各教研组信息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正式运行。

2.投资200万元建设“数字化物理实验室”、“数字化化学实验室”“数字化生物实验室”“数字化自动跟踪演播教室”设备的采购任务。

3.图书馆建设出现新气象。图书馆更换了师生共享书库和教师书库的所有书架,改善了馆藏条件。本年度采购分编新书3000册。并制作了金陵中学图书馆网页,方便了管理和查阅。

八、科学规划校园建设,倾心打造满意后勤

1.由于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根据南京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高级中学一级标准和南京市规划局2006年5月批复的校园总面积规划要点,进行校园整体改造规划设计。

2.加强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继续保持“三星级卫生单位”、“南京市优秀绿化景观学校”的光荣称号。 2006年被南京市评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3.严格财务制度,加强经费预算与切块管理,做到收支平衡。本年度完成政府采购250万元资金运作。10月份顺利通过省物价局收费专项审计检查。今年被市教育局列为固定资产管理改革试点单位。完成了在职教职工近500万元住房补贴的核算发放工作。

4.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在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安全检查中,均获得上级部门好评。食堂伙食有所改善。校舍管理、设备管理及维修工作基本做到随报随到,主动做好维修保养服务。

九、加强学校宣传工作,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1.加强与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密切联系,及时报道学校教育教学成果,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2.为迎接建校120周年,学校加强与各界校友的联系,先后召开了校友理事会、新闻界校友座谈会,广泛听取校友的意见和建议。并改版了校园网“校友天地”版块。

3.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中生源质量,学校加强与初中生源基地学校的联系,开拓了2006年秋季招收优质生源的渠道。

回顾过去,喜讯连连的2006年让所有金中人欢欣鼓舞,展望未来,即将来临的2007年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金陵中学的每一个成绩和进步都是历代金中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也离不开广大海内外校友对母校的迸发与支持,金陵中学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是校内校外全体金中人的骄傲,牵动着四面八方所有金中人的心!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们衷心希望海内外广大校友能一如既往地关心、理解和支持母校的工作。我们将在认真总结2006年工作的基础上,把握建“南京教育名城”、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和筹备120周年校庆的契机,保持昂扬的斗志,遵循“传承、创新、提高”的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精诚团结、与时俱进,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金陵中学建校120华诞。

致海内外校友的一封信 篇10

亲爱的海内外校友:

你们好!

金风送爽,盛事如约。2012年秋,南京师范大学将迎来110周年华诞,这是学校发展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全体南师人的一件喜事。在此,我们谨代表南师大师生员工,向广大海内外校友致以亲切的问候!对广大校友多年来给予母校的关注和支持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至诚邀请各位校友届时返回母校参加校庆庆典,与我们畅叙别情,共享盛会、共谋发展!

百年师大,风雨峥嵘,筚路蓝缕,德行风范自立,厚生精神永存。百十年南师大的发展历史就是创造知识、启迪智慧、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历史。目前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在此潜心耕耘,著书立说,培育后学。更有遍及海内外的南师学子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今天我因南师而骄傲,明天南师因我而自豪”的誓言,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作出了贡献,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增添了光彩。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新时期以来,学校正在充分发挥“211工程”建设的主导作用和学科学位点建设的龙头作用,不断推进“厚生育才”战略和“顶天立地”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实施主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南师今日之成就,蕴含着无数校友的关心与支持;南师明朝之辉煌,离不开广大校友的帮助与奉献。目前,学校110周年校庆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希望广大海内外校友继续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为学校校庆献计献策、添砖加瓦,为母校发展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相信,在广大海内外校友的支持下,经过全体南师人的共同努力,南京师范大学110周年校庆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学校积极创建“综合性强,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海河大学致海内外校友的新年贺信 篇11

致海内外校友的新年贺信

亲爱的海内外校友们: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值此2003年元旦佳节以及羊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学校3万余名师生员工向遍布世界各地以及祖国四面八方的校友们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和良好的祝愿,祝你们及你们的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过去的一年里,学校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内外合作等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十五”“211工程”建设可行性论证已通过专家组论证,“十五”期间又将投入1亿余元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水平;江宁校区二期工程竣工,今年又迎来了4千余名新生,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研究生招生首次超千人,总人数已达3200余人,尤其是教育部正式批准“海河”试办研究生院,标志着我校在高水平、有特色发展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已得到社会的承认,为我校的发展与提高提供了战略性的机遇,是我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学校还成功举办了纪念华东水利学院建院五十周年庆典活动,千余名校友返校参加各项活动,在缅怀光辉过去,彰显海河风范中,凝聚人心、坚定信念、奋发进取、再创辉煌。

亲爱的校友,为使学校在新世纪初取得更大的、更快的发展,最近正在进一步讨论学校的.定位与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进一步修订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及校园建设规划等三项规划。学校已初步确定,经过十年左右的努力,在保持与发展水利特色的基础上,把学校初步建成高水平、研究型的多科性大学,再经过十至二十年的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利学科的高水平、研究型、国际化的多科性大学,从而为水利科学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水利、无愧于“海河”的更大的贡献。学校衷心希望广大校友为母校的发展贡献才智与力量。

亲爱的校友,母校取得的成绩,凝聚着全体教职员工和莘莘学子的辛勤努力和汗水,也离不开你们的关心与支持。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海河校风,以“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作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座右铭,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努力在2003年取得更加喜人的成绩,为把海河大学建设成为以水利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校友会致母校周年贺信 篇12

值此**小学建校五十周年之际,我在遥远的上海谨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追昔抚今,我深感,学校在五十年办学历程中,艰苦创业,励志图强,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独特的校园文化;五十年来,桃李芬芳,成果丰硕,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有用人才。作为学校校友,我为母校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和自豪。

虽已离校多年,但不管时光如何飞逝,我始终不会忘记在母校渡过的年少时光,永远铭记老师们的谆谆教导,这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在母校打下的学习基础、学到的做人道理,让我受用至今,必将终身受益。

中秋节致校友会一封信 篇13

您好!

“月是中秋明,中秋情最深”。值此丹桂飘香、秋菊溢彩的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了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母校的大力支持和厚爱,****大学校友会祝您和您的家人中秋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乾坤转运,岁月曾华。母校80年一路走来,曾历经曲折坎坷,也铸就灿烂辉煌。一代代的*大人,励志图强,栉风沐雨,默默耕耘,砥砺前行。不断谱写并创造着*大的历史。我们深深的感到,母校发展史上的每一个成绩、每一个进步、每一次飞跃,都凝结着所有校友的真情和付出。你们用自己事业的成就为母校添彩,母校也为你们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你们把青春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留给了母校,母校因此永远年轻美丽。

母校凝聚了哺育的恩情、青春的怀念、同学的情缘。也是所有校友倾诉的角落、联络的纽带、创业的平台。那些镌刻在岁月长河里的师生情、同窗情、校友情,是永远也难以忘怀的风景与过往。无论您两鬓斑白还是风华正茂,无论您功成名就还是平凡依旧,无论您远在天涯还是近在咫尺,母校对你们的思念都始终如一。母校将始终铭记广大校友对母校的拳拳之心和殷殷深情,以更真切的情怀、更积极的举措,关心校友、服务校友、支持校友,为实现校友和母校的共同发展而不懈努力。

祝愿母校的发展繁荣昌盛!

祝愿全体校友幸福安康!

*****大学校友会

上一篇:《风雨》李商隐唐诗鉴赏下一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