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荷包蛋》教学反思

2024-10-18

小班美术《荷包蛋》教学反思(精选14篇)

小班美术《荷包蛋》教学反思 篇1

本次活动目标我设定为

1、了解鸡蛋的形状,并知道鸡蛋是椭圆型的。

2、初步尝试做撕贴画感受活动的快乐。

活动一开始我就出示了鸡蛋,引起幼儿的兴趣,问幼儿鸡蛋是什么形状的?幼儿都说是椭圆形的,然后让幼儿想一想鸡蛋能用来做什么菜,有些幼儿都能说出鸡蛋炒番茄,水蒸蛋。之后我就说:“今天老师来教你们用鸡蛋做的菜叫做荷包蛋,你们知道是什么是荷包蛋吗?”我们班大部分幼儿都没有吃过荷包蛋或是吃过并不知道叫荷包蛋,所以都没能回答出荷包蛋的样子,我事先应该准备一个荷包蛋的图片让幼儿知道荷包蛋的样子,为之后的撕贴画做经验准备。

第二个部分我就教幼儿制作荷包蛋了,看书上有什么啊?(有一个平底锅)对,有个平底锅,老师就要在这平底锅上做荷包蛋了。老师这里有一张纸,我把它撕一撕,随便撕,你觉得老师是在做什么?幼儿都说不出来。我又换了一种方式问,那这张纸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的)对呀,在鸡蛋里那个东西颜色是白色的?有个反应快的幼儿就已经说出了蛋白,对呀老师用这张白纸在做蛋白,撕好后,放到锅上看看大不大,如果大就再撕小一点,好了正好,现在我们把蛋白粘在锅上面。接下来我们要在蛋白的中间画上蛋黄了,蛋黄是什么颜色的?(黄色的)对,是黄色的,我们就拿一只黄色的蜡笔,在蛋白的中间画上蛋黄,蛋黄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好,那我们就画上圆形的蛋黄。哇,一个很好吃的荷包蛋就做出来了,最后我们用水彩笔在荷包蛋的上面点上葱花,一盆香喷喷的荷包蛋就出炉了,你们闻闻看香不香?幼儿都很兴奋的闻了闻,说道:“香!”那我们现在就去做一盆属于自己香喷喷的荷包蛋吧!

第三部分就是幼儿制作荷包蛋了,我在指导幼儿制作时,发现有些幼儿都把白纸一撕两半,就直接粘上去了,而且涂浆糊涂的很多,在画蛋黄时纸都有些烂了,我应该是制作时跟幼儿提一下浆糊不要涂的很多,等干了再画蛋黄,这样也许纸就不会烂了。

我在巡回指导的时候发现一位小朋友的平底锅上撕了很多的白纸,粘在上面,我马上说:“你撕的好小,可以再撕大一点。”那小女孩看了看我,没有说话。我之后就有去别的小朋友那里辅导,等我在过来站在她的面前时,我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我看见那个小女孩的许多白纸中间都画有蛋黄,原来她是在平底锅中烧了很多的荷包蛋,我便马上跟她说:“原来你是要做很多的荷包蛋,老师错怪你了,你画的很棒,比老师都厉害。”她听见我这么说瞬间笑得很开心,我还没走远她就很得意的很旁边的小朋友说:“刚刚,老师夸我了!”

在美术活动中我觉得要有一双学会发现美的眼睛,这样才能正确的指导,正确的表扬。

小班美术《荷包蛋》教学反思 篇2

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陈鹤琴先生说过,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 游戏是儿童的工作,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 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

游戏并不只是童年期一种特有的、快乐的活动, 它同时也是对幼儿成长、发展和学习有价值的一种活动, 可以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优条件。美术教学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是促进幼儿大脑健康发育、开发初步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关键过程。由于幼儿生理发育水平的限制, 幼儿美术教学的施教方法、手段和过程的设计对教学的效果显得非常重要。因此, 将游戏融入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 正是为了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培训。游戏式教学不再直接注重绘画、手工技巧的学习和作品效果的评价, 它根本不必考虑画得好不好、做得像不像, 它注重的是孩子通过各种绘画、手工活动, 来充分宣泄情感、展现能力, 它考虑的是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如何更具有丰富性、随意性、游戏性。它真正使幼儿美术活动成为让孩子自由翱翔的广阔空域, 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游戏化美术教材的选择

1.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

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 生活经验较少, 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 我们就可以设计“蜗牛赛跑”、“蜻蜓花中飞”、“企鹅跳舞”等手工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食物或其它事物为题材, 如“妈妈的花衣裳”、“我爱吹泡泡”、“五颜六色的棒棒糖”、“马路上的汽车”“画气球”、“捏糖葫芦”等绘画、撕贴内容。

2.选择的教材还必须具有游戏性。

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 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 如:在“我爱吹泡泡”绘画活动中, 教师事先准备好几瓶肥皂水, 让幼儿在室外玩“追泡泡”的游戏, 并引导他们观察泡泡的变化 (由小到大) , 让他们在快乐地游戏中感知泡泡的产生、变化和特点, 再适时地结束游戏, 以“泡泡这么有趣, 可是一会儿就变不见了, 如果我们把它画下来多好啊!”激发幼儿画泡泡的兴趣, 而先前直观的泡泡游戏使幼儿在作画时更好地把握泡泡的特征。在活动中由于游戏的引入, 绝大多数幼儿较好地完成了“吹泡泡”的作品, 同时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也大大提高, 对独立完成美术作品的自信心也大幅上升。

三、游戏化美术材料的投放

要使游戏与美术教学优化结合, 就要优化与美术教学相适应的物质环境, 使环境创设具有可参与性和可操作性。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 往往取决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又常常与教育环境提供的有利机会和条件有关。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 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 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 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 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 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 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 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 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 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 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等。如在喷画活动“放烟火”中,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装有水粉颜料的喷壶, 幼儿只需轻轻一喷, 纸上便会散开一朵朵美丽的烟花。又如在印章画“小兔的新衣”活动中, 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切成各种图形的蔬菜 (胡萝卜、藕) , 等等, 幼儿用这些材料蘸上颜料印在衣服形的纸上, 一件件漂亮的新衣就这样完成了。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为小兔做新衣, 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 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四、游戏化美术教学的指导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 越小的幼儿越是如此, 这与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都有很大关系, 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 所以常常认为玩具狗、布熊等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生命、有感情的, 这属于心理学上的“儿童泛灵论”。要顺应孩子的这一需求, 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 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

1.以游戏的口吻导题, 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 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 笔者在活动中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 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 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 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折纸贴画“屋顶”的开始部分, 我给幼儿讲了一个故事:“前几天下大雨, 大风刮走了小兔家的屋顶, 小兔多伤心啊。”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 并引起了幼儿对小兔的同情, 纷纷表示要为小兔“盖新房”。这时教师就可以教幼儿用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三角形, 贴在小兔的屋子上, 小兔的新房就这样造好了。还有在绘画活动中“帮妈妈绕绒线”中, 我在活动的开始, 就和幼儿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 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 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绒线”, 学习画圆圈线。教师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 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 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2.在边做边玩中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

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 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贴、画、撕、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在剪纸“雪花”活动中, 教师让幼儿把小纸条变成一片片的小雪花, 然后将小雪花放在一起, 和幼儿一起玩下雪的游戏, 并让幼儿在捡雪花的游戏中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此外还可以让幼儿进行一些玩色游戏:如让幼儿在纸上拓印桔子后添加上眼睛、嘴巴、手、脚就变成了一个个小朋友。又如用弹子蘸上颜色, 放在纸盒里进行滚画, 不一会儿便会变出一块块漂亮的花手帕。还有和幼儿一起玩吹泡泡, 让幼儿在开心之余再进行泡泡画。即用吸管蘸了加入洗洁精的颜料后, 对着白纸吹泡泡, 泡泡破了但却在纸上留下了美丽的痕迹。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 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 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有在折纸添画小狗时, 由于教师始终用游戏的口吻, 幼儿在折出不同方向的耳朵时, 会为自己解释:“小狗听见声音了, 所以这个耳朵是竖的。”还有一位幼儿把小狗嘴巴画歪了, 说“这是小狗生气了”, 这都显得轻松自然, 孩子会在这种乐趣中成长, 而教师千万不要为此恼怒或责备孩子。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 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 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教师指导时应注意语言的游戏性

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 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 不可能像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 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 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 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

比如练习画直线教师可以说“开火车”, 让幼儿用画笔在纸上开火车。有一次在“把大狮子关起来”这一绘画活动中, 陆嘉琪小朋友画了几笔便拿着画纸跑上来说:“老师, 我不画了!”对此我没有用强硬的口气让她下去继续作画, 而是对他说:“琪琪, 你看你的笼子有这么大的洞洞, 大狮子一定会从这里逃走的, 多危险啊!快把笼子关关紧, 别让大狮子跑出来。”陆嘉琪听了赶紧下去又认真地画了起来。还有一次在涂色活动“苹果”中, 季朝阳随手拿起一支黑笔涂了起来, 我走过去对他说:”你的苹果是不是坏了呀?坏苹果吃了可会肚子痛的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连忙又发了一张纸给他:”画一只吃了身体健康的红苹果好吗?“他立即边唱苹果歌, 边带劲地涂了起来。

五、游戏化评价, 让幼儿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

游戏化的美术活动更需要游戏化的评价过程, 我在评价幼儿作品时, 采用游戏化的评价语言,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让幼儿学画小鱼时, 我们对幼儿说:“谁画的鱼儿最漂亮, 小猫就会来钓鱼。”这时幼儿的绘画积极性马上被调动了起来。为了招徕“小猫”, 他们画鱼儿的时候特别认真仔细。评价时, 教师一边观察巡视, 一边在幼儿的作品旁印上不同数目的“小猫印章。幼儿一边数, 一边兴奋地交流着:“我有三只小猫来钓鱼, 你呢?”“我比你更多, 我有五只小猫呢。”洋洋小朋友对我说:“老师, 今天我这儿只来了一只小猫, 明天我画许多许多漂亮的鱼儿, 你能多请几只小猫咪吗?”我微笑地朝他点头, 表示非常愿意。

就这样, 我如法炮制:画瓢虫, 我给孩子们印“叶子”;画乌龟, 我就给孩子们印“兔子”;画小鸡, 我就给孩子们印“小虫子”……运用这种有趣的游戏评价形式后, 每一次的作品讲评, 幼儿都充满着期待。游戏化的评价避免了单纯的评价作品的好与不好, 而且还能激发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 提高幼儿美术技能, 从而让幼儿始终对美术活动充满着向往和迷恋。

六、结论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 而美术活动与幼儿的游戏行为存在着本质的一致, 即幼儿作为主体从活动中获得愉悦与满足, 顺应儿童天性的美术活动就是幼儿游戏的一部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地突破了这种模糊游戏与教学的界限, 将教学与游戏这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整合起来, 运用游戏化美术教学的形式, 为幼儿提供游戏化的绘画环境, 采用寓美术技巧于兴趣之中的游戏方法, 使幼儿体验了艺术活动的乐趣和美感, 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促进其审美能力的发展。同时让幼儿珍爱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异想天开, 充分开掘和发挥孩子们的艺术潜能。不但大大提高了美术的教学效果, 而且更好地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005.

对小班美术活动的实践反思 篇3

关键词:小班美术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探索、发现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31-01

小班刚入园的孩子又哭又闹,他们对美术活动感兴趣吗?怎样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游戏时进行美术活动,还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呢?……我接过以前的美术教案后,一直在思考。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美术活动也是一种游戏。我面对的是一批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该怎样入手呢?选择哪些内容比较合适呢?在我教小班美术的这几学年里,我一边实践,一边不断反思,究竟怎样才算“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

一、充分的准备是美术教学的有效保障

1、进行有关知识准备,提高美术方面的能力

为了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小班幼儿在我满满的一桶水里取到一杯水,我利用节假日学习了《儿童绘画成功施教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早期教育》(美术版)等有关书籍,特别仔细阅读了小班美术教学的有关内容,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认识。通过学习,我在小班的这一年美术教学中底气十足。如:在小班开展第一次绘画活动《颜色妙妙妙》时,孩子刚入园不久,哭闹声还此起彼伏。我利用幼儿好奇心、求知欲比较强的特点,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盒油画棒,我问幼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通过提问引出这是“奇妙的小画笔”,并告诉幼儿:老师用它想画什么就能画出什么。我边讲边顺手用不同颜色的笔在黑板上的画纸上画着,我一连画了几样物品,活动室里不知什么时候没有了哭声,一个个宝宝睁大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画……通过这次绘画活动,我发现幼儿很喜欢画画,有的喜欢边画边讲,有的则相反。

2、慎重选择教学内容

阅读完以前的小班美术教案,我发现这些教案确实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但我觉得内容的选择上有点偏,很多活动都是围绕“色”开展的,有的涂色,有的用色,有的玩色……这些活动对于处在涂鸦期、象征期的孩子来说能激发和保持兴趣吗?能很好地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吗?我又该换掉哪些内容呢?从阅读过的书籍中,我很快找到了了答案:爱涂画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孩子们常常会在美术活动中表达内心的心情和对美术的感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孩子所喜欢的”……有了理论支持,在选择教学内容上,我显得理直气壮了许多,我决定选择各种类型的美术形式穿插安排:绘画、涂色、手工、泥工、拓印、手指点画、喷刷画等,其中绘画的次数比其他形式安排得略多。通过这一学年的实践,我发现我没有错,我班的孩子美术兴趣越来越高,动手能力越来越强,做到了“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

3、反复推敲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指引教学活动的方向,也是最后要达到的要求,是检验活动是否有效的依据,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活动目标必须制定得明晰合理,并具有整体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充分的发展。我选择小班美术教学内容前,学习了有关书籍,并考虑到自己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小班孩子,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制定出符合我班现状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的精心开展是美术教学成功的关键

1、让幼儿在游戏中学绘画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通过对游戏和审美自由之间的关系的比较研究,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认为艺术是一种以创造形式外观为目的的审美自由的游戏,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艺术创造的核心。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儿童通过游戏来展现其潜在的精神。

2、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创造性思维和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为了开阔他们的眼界,增长见识,我常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中外名家和儿童优秀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引导幼儿产生感受、理解和发现作品表现手法和含义,使他们在获得艺术“营养”的同时,激发他们大胆地表现与创新。

3、技能的传授有必要

小班孩子虽然有绘画兴趣和热情,可是他们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少,他们如果再缺少绘画技能的话,就会无从下手。事实就是这样的,在我没有传授绘画技能前,给幼儿发绘画纸和笔,多数幼儿只会乱涂乱画,也有幼儿坐着一动不动,还有幼儿就是喊:“老师,宝宝不会画!”……因此,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传授简单的绘画技能必不可少。一旦幼儿掌握了绘画技能,他们就会忙得不亦乐乎。

4、活动评价以鼓励为主

《纲要》指出“教育评价应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除了对美术作品本身进行评价,还要关注幼儿活动时的态度、兴趣、习惯等。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受其认知发展水平限制,往往有想画好的强烈愿望,他们画好了,不管什么都喜欢喊我看,并讲给我听,我总是宽容地对待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心平气和地倾听。最后,不忘鼓励孩子一番,真诚地告诉他,作品里有什么地方不错,委婉地讲给他听,如果这幅作品……,那就更好了。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让孩子发展才是硬道理。

幼儿园小班荷包蛋教案反思 篇4

(1)小班美术优秀教案《荷包蛋》

小班美术活动:荷包蛋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撕去光边和尖角的方法撕出圆形。

2.对撕纸活动感兴趣,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

3.初步尝试做撕贴画感受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

1.白色、黄色的正方形纸、胶水及棉签、放垃圾的篮子、盘子卡纸。

2.鸡蛋、透明碗、荷包蛋图片及音乐。

活动过程:

一、鸡蛋宝宝导入,引出荷包蛋,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生鸡蛋,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鸡蛋宝宝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将鸡蛋打在透明碗里,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鸡蛋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小结:蛋白是透明的、大大圆圆的,蛋黄是黄色的、小小圆圆的)

2.师:“小朋友妈妈给你做过什么样的鸡蛋啊?”(煮鸡蛋、炒鸡蛋、鸡蛋糕、荷包蛋)

3.师:“今天是小熊的的生日,熊妈妈也给小熊做了一份非常美味的食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做了什么呀?”(出示图片荷包蛋)

师:我们看看荷包蛋长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白色的是蛋白,橘黄色的是蛋黄,蛋黄在蛋白的中间。

二、教师讲解撕纸的方法并示范撕纸。

1.师:今天熊妈妈想请小朋友当一回小厨师,一起做荷包蛋给小熊过生日好吗?

2.教师示范撕出蛋白、蛋黄。

师:现在老师是大厨师,先给小朋友们做一个荷包蛋。

先大胆的撕去白纸的四条光边,再把纸上伸出去的角撕去,要一只手紧紧地拿住白纸,然后大哥小哥面对面,小小步子向前走,一定要慢慢撕奥!

拿出白色的纸,撕出蛋白,启发幼儿想象:看看,现在像什么啦?(蛋白)

师:蛋白做好了,在做一个蛋黄吧。

用同样的方法把黄色的纸撕成小小的蛋黄。

再次启发:这回,你能看出来是什么吗?(蛋黄)

请小朋友们看把蛋黄粘在蛋白上,荷包蛋就做好了,现在我要放在盘子上请小朋友品尝了!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师:好了,小厨师们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动手试试看,做一个美味的荷包蛋吧。

2.播放小厨师音乐,幼儿进行撕纸活动。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动作比较慢的,或者能力比较弱的幼儿给与个别指导。

四、作品交流与分享。

1.播放《生日快乐》音乐展示幼儿作品,并提问:“你们猜小熊最喜欢吃哪个荷包蛋?为什么?”

引导幼儿从荷包蛋的大小、形状以及画面布局上来评价作品。

2.师生一起评选出“金牌小厨师”。

师:小厨师的荷包蛋都做好啦,那现在我们一起唱生日歌和小熊一起过生日吧。

3.分别把荷包蛋作品粘贴在盘子上。

活动延伸:

请幼儿观察妈妈煎蛋的过程,感受妈妈的辛苦和对自己的爱,并用绘画或撕纸的方式为妈妈做一个荷包蛋并送给妈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感恩之情。

教学反思:

《荷包蛋》是幼儿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富有生活气息,通过小熊的生日,来引发幼儿制作荷包蛋的兴趣,让幼儿以小厨师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让幼儿体会到为小熊准备礼物的快乐。

孩子们当小厨师做荷包蛋的过程,大部分幼儿小肌肉群发展的较好,对于撕多大的荷包蛋自己能很好地控制,可是撕纸对于毛毛、旭旭来说有些难度,指导的较多,制作荷包蛋完成后,孩子们看到自己制作的荷包蛋,都有想吃的欲望!

(2)小班美术教案《荷包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撕去光边和尖角的方法撕纸。

2.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

3.喜欢参与撕纸活动,体会到撕纸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白色的纸,黄色的蛋黄,绿色和红色的碎纸,胶水,放垃圾的篓子,彩色的纸盘。

2.PPT图片及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荷包蛋

1.师:小朋友吃过蛋吗?都吃过什么样的蛋啊?(提问3~4个小朋友)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了一份非常美味的蛋,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蛋?(出示图片)——荷包蛋。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荷包蛋长什么样子的。

圆圆的,白色的是蛋白,黄色的是蛋黄,蛋黄在蛋白的中间。

二、教师示范

1.师:今天老师要来当一回大厨师,小朋友当小厨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好吃的荷包蛋。

2.教师撕纸示范。

(1)师:现在老师是大厨师,要教小朋友一起来做荷包蛋。

(2)拿出白色的纸(中间事先画好圆形),先按圆形的黑色的线慢慢的撕下来,启发幼儿想象:看看,现在像什么啦?

(3)师:蛋白做好了,用同样的方法撕出蛋黄,并将蛋黄贴在蛋白的中间。

再次启发:这回,你能看出来是什么吗?

(注意:把撕下来的纸放在中间的盘里。)

3.加调料

我们可以撒上葱、姜和盐。哇,喷喷香的。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撒上葱花的荷包蛋。(用碎纸片等其他材料添画。)

4.将荷包蛋装盘。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师:好了,小厨师们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动手试试看,做一个美味的荷包蛋吧。

2.(播放 小厨师 音乐)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一些动作比较慢的,或者能力比较差的幼儿。

(注意:把撕下来的纸放在中间的盘里。)

四、结束。

师:小厨师的荷包蛋都做好啦,我们包做好的荷包蛋送给客人老师品尝一下好吗?(送荷包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较浓,可是撕纸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似乎是很有难度,所以降低了幼儿撕纸的难度,直接在白纸上画一个小圆,让孩子们沿着这个黑线把圆形撕下来,这样蛋白的制作就方便很多啦。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撕纸活动,所以相对给幼儿的难度比较小。这样的方法似乎每个幼儿都能很好的接受,制作的荷包蛋都是非常美味的。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不足,开始部分还应设置一些情景,毕竟是小班的孩子,这样能更好地激起孩子的兴趣。

(3)小班教案《葱花荷包蛋》

目标:

1.能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荷包蛋圆圆的蛋黄,巩固剪圆的技能。

2.在“撒”葱花的过程中体验剪纸的乐趣。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准备:

剪刀,PPT,浆糊,记号笔,黄色小正方形、绿色长条形彩纸 ,16K白纸,展板画上一个大大的盘子

过程:

1.香香的荷包蛋

——师放荷包蛋PPT,问:这是什么?你吃过荷包蛋吗?味道怎么样?在家谁会做荷包蛋?今天我们用剪刀来做荷包蛋,你们想来试试吗?

——引导幼儿观察荷包蛋的颜色、形状。师:荷包蛋里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荷包蛋的外面是什么颜色?形状象什么?

2.葱花荷包蛋

——师引导幼儿看葱花荷包蛋图片,问:你觉得用哪些颜色的纸来做荷包蛋比较合适?(白色、黄色、绿色)

——这三种颜色的纸分别做荷包蛋的什么?(白色做蛋白,黄色做蛋黄,绿色做葱花)

——师:荷包蛋要下油锅喽!先做蛋白:让幼儿用记号笔在白纸上尽量大地画一个圆(随意、不规则的圆),用剪刀沿线剪下。再做蛋黄:黄色正方形的纸对边折,用爬山坡的方法剪出半圆,展开后贴到蛋白中间。

——撒葱花:荷包蛋在油里面快煎好了,如果撒一点葱花在上面那会更香,我们在荷包蛋上再抹点油(浆糊),尽量在荷包蛋上把“油”抹均匀,然后用绿色的纸剪出一点一点的葱花撒在荷包蛋上,香香的荷包蛋煎好喽!

(4)小班教案《荷包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撕去光边和尖角的方法撕纸。

2.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

3.喜欢参与撕纸活动,体会到撕纸活动的乐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1.白色的纸,黄色的蛋黄,绿色和红色的碎纸,胶水,放垃圾的篓子,彩色的纸盘。

2.PPT图片及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荷包蛋

1.师:小朋友吃过蛋吗?都吃过什么样的蛋啊?(提问3~4个小朋友)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了一份非常美味的蛋,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蛋?(出示图片)——荷包蛋。

3.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荷包蛋长什么样子的。

圆圆的,白色的是蛋白,黄色的是蛋黄,蛋黄在蛋白的中间。

二、教师示范

1.师:今天老师要来当一回大厨师,小朋友当小厨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好吃的荷包蛋。

2.教师撕纸示范。

(1)师:现在老师是大厨师,要教小朋友一起来做荷包蛋。

(2)拿出白色的纸(中间事先画好圆形),先按圆形的黑色的线慢慢的撕下来。启发幼儿想象:看看,现在像什么啦?

(3)师:蛋白做好了,用同样的方法撕出蛋黄,并将蛋黄贴在蛋白的中间。

再次启发:这回,你能看出来是什么吗?

(注意:把撕下来的纸放在中间的盘里。)

3.加调料

我们可以撒上葱、姜和盐。哇,喷喷香的。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撒上葱花的荷包蛋。(用碎纸片等其他材料添画。)

4.将荷包蛋装盘。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师:好了,小厨师们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动手试试看,做一个美味的荷包蛋吧。

2.(播放 小厨师 音乐)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指导一些动作比较慢的,或者能力比较差的幼儿。

(注意:把撕下来的纸放在中间的盘里。)

四、结束。

师:小厨师的荷包蛋都做好啦,我们包做好的荷包蛋送给客人老师品尝一下好吗?(送荷包蛋)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较浓,可是撕纸对于小班孩子来说似乎是很有难度,所以降低了幼儿撕纸的难度,直接在白纸上画一个小圆,让孩子们沿着这个黑线把圆形撕下来,这样蛋白的制作就方便很多啦。因为是第一次尝试这样的撕纸活动,所以相对给幼儿的难度比较小。这样的方法似乎每个幼儿都能很好的接受,制作的荷包蛋都是非常美味的。

但在活动中也存在不足,开始部分还应设置一些情景,毕竟是小班的孩子,这样能更好地激起孩子的兴趣。

小班美术《花儿朵朵》教学反思 篇5

小班美术《花儿朵朵》教学反思

今天的小花都是幼儿独立创作的,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个绘画活动。教师也是和以前一

样的讲解,一样的示范,也就是一般的常规教学。当我示范花及花心还有花茎时,有的幼儿

就说了:“这个像气球”“是的,是有点像我们以前画的气球。但是我再添上绿色的叶子,现在像什么了?”“小花”幼儿回答。“花在哪里?我们把它用篱笆围起来,这样大家就不

会把它踩到了。”于是老师又在周围画上了一些篱笆。

接着孩子们就开始作画了。有的动作非常迅速的在自己的画纸上画起来。有的红有的黄有的蓝,颜色各种各样鲜艳极了。这时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并没有按照老师的画法来进行,还给

小花增添了圆圆、尖尖的花瓣,真是太漂亮了。我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在大家面前表扬了小

朋友真会动脑筋。接着,有的小朋友也开始模仿。这时我又发现昕昕小朋友的篱笆又有新的创意,他的篱笆是圆形的,把所有的小花都围起来了,真像一个小花园。太棒了!本次活

动,幼儿个个都参与,个个都有自己的作品。而且效果空前的好,就连年龄小的小朋友也能

较完整的画出自己的作品来。

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抓住教育契机,在增强个体自信的同时,对其他孩子也能

小班美术教案《花瓶》及教学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瓶,感受花瓶独特的造型和装饰。

2、通过欣赏和与教师的对话,体验不同造型和装饰所带来的美感。

3、对操作活动感兴趣,能细心地装饰。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准备:

各种花瓶若干。

活动过程:

1、展示四个在造型和装饰方面比较独特的花瓶,激发幼儿欣赏兴趣。

“这是什么?”

“这些花瓶美吗?”

2、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表述。

“你喜欢哪一个花瓶?为什么?”

“你觉得这个花瓶那里最美?”

让幼儿畅所欲言的表述,在幼儿需要帮助时进行启发:“哦,你喜欢它的造型呀,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姿态吗?”

“你觉得这样的造型像什么?”

“这个花瓶上用了那些颜色?这些颜色用在一起好看吗?给你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

3、出示其他花瓶图片,引导幼儿欣赏,丰富幼儿欣赏经验。

“这个花瓶是什么样子的?”“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4、幼儿尝试使用各种形式创作花瓶。

“今天我们欣赏了各种花瓶,我们也要来自己装饰花瓶。可以用线描装饰画的方法、水粉画的方法还有直接在瓶子上装饰的方法,小朋友们可以自由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完成的作品可以放在展示区展览。”

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评价活动。

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今天我们创作了一个自己的花瓶,感觉怎么样?”

教学反思:

首先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虽然在这中美术手工活动幼儿之间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但是孩子们的兴趣还是满高的。在此次活动中,并没有发现不感兴趣的孩子,因为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类似的美术活动,孩子有了一定动手能力,所以孩子们得心应手。

小班美术《荷包蛋》教学反思 篇7

一、灵活的团坐形式, 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1) 分组团坐。我先对学生进行摸底, 让每个学生完成两幅画, 一幅是临摹我所给的范画, 一幅是随意创作, 可以是写生画, 可以是小制作, 主题不限。根据学生作品质量, 我有针对性地将全班学生分成七组, 每组4~5人, 采用团坐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把一些对美术感兴趣的学生安排在每个组里, 由他们帮带本组成员, 要求每组学生合作式学习, 并形成组间竞争。有个同学平时功课很差, 上课漫不经心。针对他的情况, 我安排他坐在美术课代表边上, 并私下交代美术课代表多给予其热情鼓励和帮助。学生与学生沟通是最直接有效的。当本组同学小组合作活动时, 在课代表的暗示、带领下, 同学们总有意地请他帮忙拿这个, 帮忙做那个, 渐渐地他也参与到合作和创作中来, 加之同学们适时的帮助与鼓励, 他的美术作业无论质量好差他都能按时交上。后来我发现, 其实他并不笨, 有的作业创意还比较独特, 于是有机会就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肯定表扬他, 可以看出他现在对美术课充满了自信和乐趣。

(2) 合作学习。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和教师平衡调配手段相辅助, 我将每个学习小组辅以以下四个基本角色, 由小组成员自荐担任: (1) 召集人:组织本小组讨论, 将小组人员进行工作分工, 协调小组整体工作进程。 (2) 代言人:记录小组中每位成员的发言及组内评论, 代言本组讨论的结果。 (3) 策划人:在绘画上有一定功底, 编辑策划小组集体作业。 (4) 计时员:保证小组内每一位成员都有时间发言, 遵循每个成员的意见, 提醒小组发言和集体作业时间。此外, 因各班人数的不同, 有个别小组可能超过4人一组的现象, 可在策划人员中增添1位。有了明确的责任分工后各组成员们各司其职, 他们动静结合、有张有弛, 充分发挥了本组各成员的优势。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学习过程, 人人尝试了成功的喜悦, 同时为组内成员提供了互助性学习的机会。

(3) 教师引领。团坐的形式下, 教师不能忽略自身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 教师对班级的领导方式多, 即权威式、民主式、放任式。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以及诸多心理学家经过反复实验研究均发现, 在权威式领导下的儿童学习成果最高, 他们很快而且很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 然而他们都表现出过分的紧张、敌意和侵犯性等消极情绪。放任式领导下的学生, 无论在学习成果还是情绪方面的结果均不理想。而民主式的领导方式对教学的成果, 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等均有较好影响, 它是把较大的责任交给班级来负担, 靠集体的力量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大班型教育的条件下, 许多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 权威式领导相对用之过多。现在小班化教育的实施让我们选择了更多的灵活教育方式。因为每个学生有着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倾向上的不同。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小组活动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 如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性格等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许多方面实施差异教学, 扬长避短。教师应该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针对学生特点给予不同的引导、帮助, 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 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 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并获得成功。

二、自由的欣赏形式, 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为视觉艺术教育的美术课, 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不仅需学会在生活里捕捉题材, 而更本质的是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能真实描绘和创造生活。

(1) 浏览网页。在上美术校本课程时我精心设计时间段, 带同学们一起浏览美术网页, 观看网上美术馆、艺术馆, 让同学们进一步接触名师名作, 感受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 欣赏更多的艺术作品, 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学习心得, 共同感悟艺术的美。

(2) 走进身边的艺术家。邀请身边的画家来校为学生现身书画, 接触家乡的艺术大师以后, 很多同学不禁在观后感中有感而发:“大师离我们很近, 只要我们努力, 或许若干年后的我们也能成为大师。”

三、缤纷的实践形式,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1) 走进大自然。农村中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我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 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同时, 引导学生学会用身边的材料学习民间美术, 感悟民间美术的艺术美。结合农村随处可见的资源开设了编扎、纸工、雕塑等特色校本课程, 利用网络教程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眼界。民间美术校本的创设, 有效激发了学生们的思维, 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民间的传统文化更得以发扬广大, 对劳动人民和家乡的热爱之情得以进一步升华。

(2) 课外空间拓展。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拓展自我学习空间。例如, 我家乡是龙灯之乡, 很多同学家长能制作出很多漂亮龙灯上的装饰图案、剪纸等, 于是家庭就成为这些同学学习美术的自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连接让这些同学接触到课堂以外的艺术, 也让教师和其他同学又有了一个新的学习交流机会。

事实证明, 团坐形式、自由欣赏实践等形式不仅改变了以往美术教学中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 它更注重了趣味性, 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 使得学生学习的热情高起来了, 自主实践更好地实施了。

小班美术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8

1、在《美丽的小花园》美术活动中,能够剪出各种不同花边的花朵。

2、愿意创造出不同花边的花朵,能摸索出大小花的剪法。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剪刀、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花朵

1、你见过的花朵——“你见过的花朵,它们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状的呢?都有几片花瓣呢?”(幼儿泛谈)

2、出示作品——“你们都用蜡笔画过美丽的花朵了,今天我们要换一个方式画画,我们要用手工纸和剪刀来剪出美丽的花瓣来。”(教师出示作品)

二、制作

1、看看、说说“这是我的美丽的小花园,好看吗?你们喜欢吗?”

“我花园里的花朵,它们的花瓣都是什么形状的呢?都有几片花瓣呢?”(幼儿观察,泛讲)“这些花瓣,都是一刀剪下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学用小剪刀剪出美丽的花朵来。”

1)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在对折成三角形的形状。

2)在三角形二条直角边相交的这个角处,离角一段距离的地方用剪刀剪出花瓣的造型。

“你们仔细看看,我的有些花朵它很大,有的很小,有的花瓣很多、有的花瓣却很少。我是怎么剪出来的呢?谁来猜猜看?”(幼儿猜想)

重点难点:

1)怎么让花瓣多一点?

在折叠三角形的时候,次数要多。次数越多花瓣就越多。但是在三折后,三角形的折法不能对折,而是要将一条闭合的短短的边折向斜边。

2)怎么让花朵大一点?

在剪花瓣的时候,离尖角越远花瓣则越大,离尖角越近在花瓣越小。

“这样的花朵是怎么剪出来的呢?”(空心的花朵)“我们在剪完纸头后,剩下来的这片纸头也可以剪出花朵来。”(教师演示,将剩下的纸头剪出花朵来。)

2、试试、做做“我们现在就动手来试一试,要记住重要的地方。你折的三角形次数越多花瓣就越多,剪的长短不一样,花瓣大小就不一样。”

教师带幼儿一起剪花瓣。

“我们都剪出了第一朵小花了对吗?那现在就请你们自己尝试着动手试试,你想剪出什么样的花瓣,在用小剪刀剪之前,请你先画一画,等一下就沿着你画的直线剪。”

活动延伸:

“你们都剪了很多花朵出来了,今天啊请你们先把这些花儿放在抽屉里,因为下节课的时候,我们要把这些花朵黏贴的画纸上,然后在用蜡笔来装饰我们的花园。”

教学反思:

小班美术《荷包蛋》教学反思 篇9

活动目标:

1、享受创作的乐趣。

2、培养幼儿学习观察、学习探索、学习想象。

3、锻炼小肌肉的活动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头饰、黄树叶、塑料袋、场景图、绘画材料以及孩子的已有经验。

活动过程:

1、老师扮兔子妈妈,带领小兔子进入主题活动。

师:“孩子们,秋天到了,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森林里去做游戏,好么?到了大森林里,请你们注意看看大森林里都有什么变化?”

2、幼儿自由的观察场景图,互相说说小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孩子们,你们都看到什么了?

-你觉得小叶子象什么?

-你喜欢小树叶么?

-孩子们,你们看,小鹿和大公鸡也来了,她们有这么多袋子,想请我们笑朋友一起动手,把小树叶收到袋子里,请你们一边捡树叶一边数数看,捡了多少片小叶子。

3、师:“孩子们,你们真能干,捡了这么多的小树叶,我知道你们都累了,我们坐到位置上休息一会吧!”-孩子们,你们看,我也捡了很多的树叶,可是你们看我的树叶变成什么样子的了?

-小树叶怎么会变小、变碎了呢?

-你会把小树叶变小吗?怎么变呢?

4、师:“刚才你们想了很多好办法,那我们就来试试看,看看哪种办法最好,能让小树叶很快就变小,我们一起来做吧。”(幼儿尝试用搓、捏、挤、揉、压等多种办法,提醒幼儿要一只手捏紧袋子的口,别让小树叶从袋子里溜出来)

5、-孩子们,你们真聪明,我看到你们把小树叶都变的很小很小了。<来.源快思教.案网>你们手里的小树叶还可以做什么呢?动动脑筋,想想看。

师:“你们猜猜我用小树叶做的是什么?”出示范画,幼儿观察。

-你想用小树叶做漂亮的画么?

-你想做什么呢?

-这里有一些画画的材料,现在就带着你的小树叶用这些材料做一幅美丽的画吧。

6、幼儿用小树叶做画,教师巡回指导。

7、展示、评价幼儿作品。

教学反思:

《纲要》中强调:“在活动中要突出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树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为他们精心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以此同时我能细心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由浅入深地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

小班美术《荷包蛋》教学反思 篇10

一、转变教学观念, 适应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从理论到实践, 从形式到内容, 都发生革命性变革, 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必须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明白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学生应该有更多的时间与老师交往, 得到老师的个别化教育, 能充分享受教育资源。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求知、求新、求真的探索精神。

明确小班化教学的目的以后, 教师的教学观念也要发生转变, 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课程设计时更多的考虑孩子们对什么感兴趣, 然后从他们的角度出发, 来安排自己的教学环节, 也就是“先考虑孩子再设计教学”, 不再是“设计好教学再安排孩子”。二是以往考虑更多的是, 教师如何上好这节课, 出现什么问题多认为是孩子没有“配合”好, 而现在更在意的是孩子如何上好这节课, 是老师如何“配合”孩子们, 让他们学得更好、更快乐。“孩子的学重于老师的教”。观念有所改变后, 教学行为自然也会随之而改变。

二、运用教学模式, 践行小班化教学理念

1.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

小班化教学的小组学习不能只是关注共同探讨、一起学习, 需要通过课前的异质分组、课中的小组成员任务分配、课后小组自由重组多个环节的合作学习方式, 达到照顾每一层面的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发展的目的。如在《捉迷藏》教学中, 课前已针对学生的学情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了A、B、C三个层次的排列 (A类为优秀, B类为中等, C类为学困生) , 再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散到每组按学生数排列数字顺序组成合作小组, 每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组内都承担不同的角色任务, 按教师明确的要求有序地开展合作学习。如教学《捉迷藏》认读生字宝宝预习反馈环节时, 我要求小组长拿出生字卡片由组长选择反馈方式完成学习, 在此可开展组内开火车读, 组长帮助;BC类学生结伴读易错字, 组长帮助;C类学生读, B类学生帮助等多种形式的认读。一节课时间有限, 老师无法了解所有孩子对生字的认读的情况, 由合作组长代替老师来完成这个工作, 事半功倍。再如标识自然段的预习反馈时也是如此, 都是以最便于各小组掌握知识、开展适合本组合作形式为出发点的。课后小组的自由组合可依据学生的家庭地址、个人交往、兴趣等因素选择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学习要求。合作者可以是家长, 也可以是同学或玩伴, 一切以轻松完成学习为出发点。如《捉迷藏》课后玩捉迷藏的游戏, 就没有规定合作的对象和人数, 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

2. 任务单的内容设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获

在相同的课程中,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这是对小班化教学的最大挑战。我通过三张学习单落实我校的教学模式, 为不同层次学生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 使每位学生各有所获。如在教学《捉迷藏》中, 课前预习单、课中学习单、课后反馈单都设计了两种星号的题目, 一颗星的题目浅显易做, 是为c类学生量身定做的, 二颗星的题目有一定难度, A类学生可独立完成, B类学生需合作后完成, C类学生需帮助完成。课中学习单的一颗星题是把学习的生字按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进行分类, 通过做游戏围绕此内容开展学习, 所以对C类学生来说已没有多大难度, 能较好完成, 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二颗星题是一道填写量词的开放题, 对于C类学生有一定难度, 于是采用由A类学生引导B类学生、B类学生帮助C类学生的合作互助方式学习, 此题就让A、B类学生得到知识的拓展。

3. 关注每个学生, 自然形成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就是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 通过课座椅的个性化摆放可空余出较大的活动空间。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自由地通过游戏、情景构建、成果展示等进行互动交流, 在参与不同的活动中形成知识的构建。如《捉迷藏》的教学开始由三条谜语引出三个可爱的小动物, 既让孩子们了解了动物们的特点, 自己还可以学做它们的样子呢!多好玩呀!孩子们还和小动物打招呼呢!既学了“青”“你”“你们”, 还被老师夸是个有礼貌的孩子呢!特别是在八个生字的教学环节, 每个孩子都很喜欢。我首先把这八个字宝宝藏起来, 请八个平时认读好些的同学上台找出来读, 台下的同学判断, 之后老师再评价, 台上学生最后全班带读。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只关注着台上的同学, 对台下的同学比较忽视。怎样让台下的同学也成为主角呢?于是我就让台下的同学来一个抢读游戏。其实, 这个游戏完成了我对孩子们的一个检查过程。在这个环节中, 孩子们是乐得不得了, 他们都不需要我了, 我也落得个“轻松”。到了后面读第一自然段时, 我们也是采用游戏的方式完成的, 每个大组都要读书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而且问题都不一样。这样, 他们就会认真地听, 既培养了孩子们认真听的好习惯, 又让孩子们领会了其中的意思。后面还观看了三个“小动物”的“情景表演”———“见面”, 十分有趣。再如, 找生字宝宝读并把它们送回家这一系列环节, 我请2号同学和两个1号同学上台, 目的是让他们通过活动来教大家如何将字宝宝送回家的, 送错家的孩子们还可以再送一次。在这样宽松愉快的氛围中, 错了的孩子也不会因为错而感到难堪了, 他们会很乐意地再送一次。后面词条教学的环节也体现了这一点, 先读好短词语, 再读长词语。这样的层次教学, 既保障了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 对他们而言又多了一份挑战, 也就多了一份热情, 对于班上平时特爱随便插嘴特好动的一个孩子, 上课时我见他有点改变, 特意表扬了他, 为了他我当时还新增了一个小环节来满足他好说的心理。还有两个孩子因为自身的原因, 很多音发不准。当时, 我把话筒拿到他跟前请他读, 并表扬他读得比以前好多了。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 拉近了师生距离, 教师眼中时刻关注学生, 学生眼中老师只是合作学习伙伴, 学生的参与兴趣更加浓厚, 真正做到通过体验、实践掌握知识。

三、实践中的思考和困惑

1. 班变小了, 教师的任务更重了

参与小班化实验工作后才深深地体会到学生人数虽然减少了, 但是教师的工作量不减反增, 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都不能按照大班的教学方式开展, 相当于是课堂环节的重新构建。在此过程中常常感觉到心中思绪万千不知如何践行, 教师是实验的核心, 要想更好地体现小班化教育, 还需要我在实验的路上边做边学, 不断提升。

2. 怎样小组合作才最有效

运用“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时, 课堂中有效的小组合作才能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怎样的小组合作才是有效的?才能达成目标, 体现发展是常常困惑着我的和需要探索的。

小班美术《荷包蛋》教学反思 篇11

活动准备:小鸭子头饰每人一个,手帕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进场

在音乐《母鸭带小鸭》的伴随下,老师带着小鸭去游玩。

师:“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带小鸭子到外面去玩,好吗?”

生:“好!”

师:“那咱们出发吧!”

二、复习歌曲《表情歌》

师:“唉呀,好累啊!”(边擦汗边跟小鸭子说。)“咱们先坐下来休息一下!”小鸭子跟着擦汗。

“哦,我知道小鸭子最近学了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叫做《表情歌》,能唱给老师听听吗?”小鸭子大声地说:“能!”

音乐响起,小鸭子随音乐唱出《表情歌》。

三、导入新课

1.音乐一停下来,雷声响起。

师:“啊...这是什么声音啊?”

生:“老师,打雷了,快要下鱼啦!”

师:“那咱们快点找个地方避雨吧!”

2.想办法解决问题。

小鸭子跟着老师去避雨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屋檐避起雨来,可全身都湿透了,还发出一阵阵汗臭味。

师:“唉呀,怎么这么臭啊?”

一只小鸭说:“老师,刚才我们玩的时候出了很多汗,现在有被雨淋湿了,所以发出一阵臭味。”

其他小鸭子连忙附和:“是啊!是啊!”

师:“那我们该怎么啊?”

生:“洗澡!”

师:“对了,我们来洗一个香喷喷的澡,把身上的臭味通通都洗掉!”

四、教授新课

1.师:“那么谁能告诉我,在家里谁会自己洗澡?”小朋友自由讨论。

老师提问个别小鸭子:“在家里,你是自己洗澡还是爸爸妈妈帮你洗啊?”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哦,原来还有很多小鸭子都不会自己洗澡的,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怎样洗澡吧!”

2.教授幼儿每一个洗澡的动作。

师:“我们想要洗澡,首先要怎么做?”让小朋友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师:“然后呢?”......

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问(集体或个别提问),教师从中听取正确的答案,在向幼儿说明,然后请幼儿示范。再由老师示范,小鸭子跟着学。

动作顺序如下:

脱衣服——开水龙头——试水温——洗湿身体——擦肥皂——搓身体的各个部位——冲水——擦干身体。

五、跟着音乐洗澡,让幼儿一个或几个一起自由洗澡。

师:“好啦!我们已经学会洗澡了,现在雨停了,我们一起到池塘去洗澡吧!”

小鸭子一片欢呼声。

师:“差点忘记了,我们洗澡还需要手帕呢!老师送一块给小朋友吧!”

那出魔术棒,嘴里念咒语:“变变变,变出一块手帕!”小朋友从腰间取出一块手帕。

音乐响起,小鸭子自由洗澡。

六、跟着音乐,小鸭子再个着老师一起洗澡。

七、退场

小班美术《荷包蛋》教学反思 篇12

1、尝试学习用撕、贴的方法制作一片西瓜,体验制作的乐趣。

2、会将自己撕下来的纸张放进空篓子里,保持桌面的干净整洁。

活动重难点:

学习沿着轮廓线撕成半圆形的西瓜瓤。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用手撕过“面条”。

物质准备:1范例作品;2操作纸若干;3每组两盘糨糊,两块抹布,一个空篓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初步探索半圆形西瓜的制作方法。

1、教师出示半圆形西瓜的范例作品,说:“看,这是什么?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讲述半圆形西瓜的特征。

小结:这片西瓜是半圆形的,有绿色的皮,有红色的瓤,还有黑色的西瓜子呢。

2、师:这片西瓜是怎么做出来的呢?引导幼儿探索半圆形得制作方法。

小结:这片西瓜是用手撕出来的,怎么撕?接下来可要看仔细了。

二、学习撕、贴西瓜的基本方法。

(一)重点学习用手撕出一片西瓜的基本方法。

1、教师出示红色彩纸,说:这是什么,有什么,可以做西瓜的什么?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像夹子一样夹住线条,另一只手撕纸,一直沿着线条撕纸。

2、师:谁也来用这种方法来撕出西瓜瓤?鼓励个别幼儿尝试撕纸,其他幼儿空手练习,减少等待的时间。

教师指导,提醒幼儿可以把不用的纸撕下来放进空篓子里,继续沿着线条撕纸;鼓励幼儿大胆撕纸。

3、教师带领幼儿边说边空手练习撕纸,帮助幼儿掌握撕纸的基本方法。

(二)学习贴西瓜的方法。

1、教师直接出示西瓜皮,提问:怎样把西瓜瓤贴在西瓜皮上?(旁边出示完整的一片西瓜,引导幼儿观察、发现。)

2、教师根据幼儿讲述,边贴边小结:西瓜瓤和西瓜皮都有一条直直的边,两条直直的边在当中重叠在一起。

3、教师示范讲解撕贴西瓜子:最后我们拿黑色的纸条,轻轻撕下一点,蘸点胶水贴在红红的西瓜瓤上,撕一点贴一点。

三、幼儿撕贴:甜甜的西瓜

1、出示材料,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先用手撕西瓜瓤,再把西瓜瓤贴在西瓜皮上,最后撕贴西瓜子。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

四、评价活动

1、展示幼儿作品,让大家相互欣赏,相互交流,让幼儿说说:你最想吃谁的西瓜,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对幼儿制作的西瓜给与表扬和肯定。

小班美术《荷包蛋》教学反思 篇13

【活动目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2、尝试沿着一条线段自上而下地画短线,初步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

3、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活动资源】

牙刷一把、画纸、蜡笔。

【活动流程】

一、引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你们每天刷牙吗?你们是怎么样刷牙的?(告诉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

二、讲解示范。

1、师:小朋友们,牙刷是什么样子的?牙刷的刷毛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牙刷)

教师小结:牙刷毛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齐。

2、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讨论刷毛的画法。

(1)“小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哭啊?”教师出示一张画好牙刷但是没有刷毛的画纸。

(2)讨论“我们来帮助小牙刷画上刷毛吧!谁有好办法?”(请幼儿上前把自己的想法在纸上画出来)

(3)教师示范“牙刷的刷毛要排好队,一根一根靠得紧”

(4)再请小朋友上前来画,教师给予指导:刷毛不要画得太长。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师:刘老师这里有好多没有刷毛的牙刷,我们一起来为他们添画上牙刷毛吧!

2、鼓励大胆作画,提醒幼儿注意握笔的姿势。

3、指导幼儿画牙刷毛时,要从上往下、从坐往右一根一根地画,要画得多、画得紧密。

四、引导评价。

1、互相欣赏作品。

2、师:哎呀小朋友真能干,画了这么多漂亮的牙刷。我们一起来刷刷牙吧。

(幼儿和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天天刷牙好》或者做《我爱刷牙》的音乐律动。

附:《天天刷牙好》

小牙刷,手中拿,张开我的小嘴巴。

上下刷,里外刷,牙齿刷得白花花。

早上刷,晚上刷,没有蛀牙人人夸。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小班美术《荷包蛋》教学反思 篇14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笔,会尝试用笔绘画。

2、初步知道绘画的常规,愿意参加绘画活动。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重点】

认识几种常见的笔,并选择自己喜欢的笔作画。

【活动难点】

对画笔和绘画活动产生兴趣,初步知道绘画的常规。

【活动准备】

1、粉笔、油画棒、水彩笔、白纸、小黑板等。

2、事前了解那些幼儿已有绘画经验。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口吻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看他是谁?(教师出示水彩笔)

师:这是一支神奇的画笔,你们想让他画什么,他就画什么。小朋友喜欢它吗?幼:喜欢。

幼儿活动:本环节主要请幼儿认识新的作画工具“水彩笔”,引起幼儿的兴趣。

设计意图:由于之前我们都是用油画棒作画,孩子们对油画棒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在本次活动开始我先介绍了“水彩笔”,引起幼儿对画笔的兴趣。

(二)教师根据幼儿的提议用作画,供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你们想让小画笔画什么呢?幼:苹果、草莓、小狗……(幼儿自由讲述)。根据幼儿的提议用画笔画出来。

师:这支神奇的画笔要变魔术了,请小朋友闭上小眼睛,我数1,2,3小朋友睁开眼睛,看这支神奇的画笔变出了什么?

幼儿活动:本环节请幼儿说,老师画,感受到水彩笔的神奇,充满对用“水彩笔”作画的愿望。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说老师画,让幼儿了解水彩笔和油画棒一样都非常的神奇、有用,能画出很多好看的画来。

(三)介绍几种幼儿常见的笔。

1、介绍粉笔、油画棒、水彩笔的名称。

师:刚才画画的笔叫水彩笔,他还有许多的好兄弟,你们看,他们是粉笔、油画棒(教师出示几种常见的笔)。师:这些神奇的画笔说,想让小朋友也来变变魔术,小朋友们想不想啊?幼儿回答,教师发下几种常见的笔。

幼儿活动:本环节主要让幼儿认识几种平时常见的笔,并愿意用它们作画。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多认识几种常见的画笔,感受到每种画笔画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对各种各样的笔产生兴趣。

2、让部分幼儿尝试用不同的笔画画。

有绘画经验的幼儿用油画棒、粉笔自由绘画。

幼儿活动:幼儿尝试用不同笔作画的感觉。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明白不同的笔所使用的方法也不相同。

(四)幼儿尝试用笔画画。

1、提供水彩笔、粉笔、油画棒、纸和黑板,幼儿自选进行绘画。

2、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与幼儿谈谈画了什么,帮助记录或表现一定的内容。如:太阳、小鸟、花、树等等,让幼儿体验绘画的乐趣。

幼儿活动:本环节幼儿自由选择“笔”来作画。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笔来作画。

(五)教师总结,结束活动。

幼儿活动:请幼儿说说是用什么笔画画的,是怎么画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总结评价,让幼儿体验用不同作画工具作画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让幼儿认识绘画工具——画笔的种类,向幼儿介绍画笔的名称及其作用,从而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心灵就象一张白纸,你教给他什么,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小画笔真神奇,你想让他画什么,他就画什么,真的吗?老师演示给幼儿看,幼儿看后发出了赞叹。他们也用小画笔画出了心中的话,这是他们绘画活动的起步,也是自己的第一幅画。

上一篇:外国文学基础作业二答案下一篇: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技能完成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