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祝福语

2024-06-05

马新祝福语(精选2篇)

马新祝福语 篇1

我的强国梦,从现在起航

作者:史子玉

辅导老师:马新杰

单位:孟庄镇第二初级中学

我的中国梦,从现在起航

梦想是我们对自己的期许,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题记

“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是不能没有梦想。”这句话,我一直记得。是的,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经历坎坷依然前行,正是因为有梦想,我们才历经沧桑信心不改。当鸦片战争击破“天朝上国”迷梦,当西方文明剧烈冲击“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理,当中华民族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千年未有之强敌”,中华儿女就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

2012年,梦想的火焰又一次被燃起。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触动了我们的梦。何谓“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不是杰出者才做梦,而是善做梦者才杰出。”梦想是对自己的期许,梦想是对未来的承诺。我别无所长,惟有对期许的追求;我别无所倚,惟有对承诺的执著。中国梦需要伟大的文学塑造民族灵魂,于是我们收获莫言;中国梦需要激励一代人的偶像力量,于是我们收获林丹、刘洋;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坚持努力;于是我们收获千千万万为美丽中国付出的人。

“中国梦”是美好的,然而“梦想照进现实”是需要我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和汗水的,汗水滋养了我的中国梦。

作为一名初中生,心中怀揣着中国梦的理想,然而现在我能做得只能是学好课本上的基本理论知识,听从老师教诲,又快又好地完成作业,努力做到各门课程均衡发展。周恩来总理当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如今,我们应该为实现“我的中国梦”而读书。

梦想,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梦想是美丽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梦成真也成了我们长久以来的信仰。梦想是阳光的,它使人们由浮躁走向踏实,由彷徨走向坚定,并走向成功。

梦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动力之源;高远的梦想可以激发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潜能。

上帝没有给我们翅膀,却给了我们一颗会飞的心,一个会梦想的大脑。于是让我们大家都拥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从小给自己一个梦想,一个人生的远大的目标,从而让梦想带着自己在人生辽阔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梦想就是生命的一双无形的翅膀,惟有梦想的力量才能激励和激发我们的生命,摆脱平庸和低俗,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向优秀和杰出。

青春有梦就去追,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虽然一路走来很辛苦,但也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时刻有梦想在心中,也时刻在努力着。人人都有梦想,可是,梦想是什么呢?其实呀,梦想是现实的东西,只有经过辛勤的劳动与付出,并且脚踏实地,就能拥有梦想,实现梦想。

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中,我们要大声宣言:勿忘昨天的苦难与辉煌,无愧今天的责任与使命,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追求。

马新祝福语 篇2

“我们不能选择灾难,但可以选择面对灾难的方式。”

——摘自新浪网友“角落一隅”的博客日志

在这次举国悲痛的汶川地震中,无数人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上面一句话。国内的新闻媒体,在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灾难时,几乎是毫无准备的他们,却用前所未有的方式赢得了一场漂亮的战役,由此带来了国内新闻报道领域的一场全面革新。汶川地震,可以说是中国新闻报道史上的一个关键点,从这个2008年最为重大的媒介事件中,我们看到了传统媒体转型与突破的历程。

17分钟与30年:两场大地震的不同处理

先来关注以下几组数据:

5月12日14:28,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17分钟后的14:45,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领先于所有外电;14:56,第一张地震图片由新华社迅速发出;15:00,中央电视台在新闻频道口播了第一条新闻。

向来对中国的新闻媒体有所微词的外媒几乎无一例外地送来赞誉:美国《国际日报》发表了题为《也该表扬表扬媒体了》的评论文章,《华盛顿邮报》5月27日发表文章称“中国对地震的反应速度令人吃惊”,而《纽约时报》的记者Andrew Jacobs更是用了“异乎寻常”这个词来惊叹我国官方传媒的实时报道。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媒体总是受着“报喜不报忧”的思维定势的影响,谈“灾”色变,对重大伤亡灾难事故讳莫如深。最为贴切的例子莫过于38年前一次同样惨烈的地震,1970年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7.7级大地震,而当时仅有新华社对外发送了一条简讯,不仅只字不提受灾的情况,更是瞒报了震级。这场地震导致了15000多人死亡,而这个数字竟然是在30年后的2000年1月5日才公布于众。(见《中国青年报》2000年1月12日第8版)。这种惊人的延宕无疑是违背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与时效性原则。从30年到17分钟,我们看到了中国媒体的长足进步。

真相跑在了谣言的前面:媒体的迅速反应

在这次的汶川地震报道中,媒体没有丝毫的迟疑,各路媒体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前线,最多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派往前线记者超过150名,新华社超过100名记者奋战在抗灾第一线,一周的时间内播发的稿件达4600多条。这一个个惊人的数字表明了,我们的媒体正试图改变过去避重就轻,公布迟缓的缺点,而以一种更为现代与灵活的方式介入灾难性事件的报导。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如何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握好报道的最佳路径,这次汶川地震中媒体的表现具有典范和标本的意义。

12日汶川地震时,北京也有震感,于是有人传播谣言说“北京地区12日晚发生地震”,新华社立即发布了来自地震局的权威消息称:“近期北京不会5级以上的地震,一切关于北京将发生破坏性地震的说法,纯属谣言。”迅速消除了人们的恐慌心理,稳定了人心。新浪

网在首页刊登了《一定要看,关于这次地震认识的误区》一文,短短一天的时间就已经有87万人次的浏览量,当天评论超过5000多贴。媒体的这些举动有效地击破了种种流言,向全世界传播了真实的声音。深有感慨的新浪网友在评论中写道:“这一次真相跑在了恐慌和谣言前面。”

从垂直式到开放式:灾难报道范式的转变

曾经有人笑谈中国的灾难报道说:“灾难不是新闻,抗震救灾才是新闻。”纵观近三十年来的重大灾害报道,媒体的报道风格特点往往是垂直式的结构,政府行为——救灾成绩——英雄典型——灾情实况——灾民命运,媒体对灾情信息和灾民的命运往往采取“有限度披露”的手段,着力点始终放在救灾功绩及英雄人物之上,一言以蔽之,通过垂直式的报道范式达到是负面事件正面传播的效果。

这样一个制度化、格式化的报道范式,结果就是“多个媒体,一种口径”。尽管契合了既定的政治和社会传播意图,在舆论导向上便于控制,然而灾难当前,准确而及时的信息流通才是媒体最首要的任务。

这次的汶川地震,媒体报道的亮点之一正在于摒弃了这种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以《南方日报》为例,该报在地震发生后的十多天内,先后有过四个主题的专题报道,标题分别是《汶川地震 华夏同心》、《沉痛悼念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拭干悲伤泪 奋起抒国难》和《川粤携手 华夏同心》。从这四个议题来看,我们发现基本上《南方日报》的报道平行涵盖了以下六个层面的内容:1.个体命运 2.实情实况 3.救援实施 4.政府行为 5.社会行为 6.灾后重建。没有对某个领域的特别侧重,从而为新闻选择提供了更大的开挖空间和更多的新闻价值。

不同的音调构成最美的和谐:多元化的视角

在这样一个开放式的叙事模式中,个体不再是被边缘化的报道对象,一个个地震中普通人的故事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从媒体打造的“英雄榜”,便可以发现这个变迁。无论是央视的“最可爱的人”、还是新浪网的“英雄谱”、或是各个地方媒体打造的“抗灾英雄”,在人物的选取上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平民化的视角,“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成为了共同的理念。诚如《南方周末》的08年新年致辞中写的:“„„人民已不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一个个第一人称,我和我们„„”个体,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不同的音调构成最美的和谐。” 值得称道的是此次各路媒体对地震报道的角度选择的多元化:央视的直播侧重介绍政府的救灾举措,《东方早报》以“讣闻”形式向地震中死亡的普通人致哀,《南方周末》以一如既往的深度报道姿态做出了白皮书式的《汶川·九歌》,《财经》周刊立足专业从金融,农业,能源等领域关注地震的影响。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更加重视单一细节的感人力量而不求全求美。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南方周末》首席记者李海鹏的报道《灾后北川残酷一面》,这篇刊载于5月22日的《南方周末》上的文章选取了与传统媒体不一样的视角细致地描绘了灾难现场的残酷一面:大量正在呼救的人正在消失,被压的男孩为了说服战士们先救他而强调“我是班上第一名”„„这些真实而残酷的片段让我当时就潸然泪下。诚如复旦传播学博士张志安老师在《因为悲情——才更需要理性》一文中指出的:“理性报道,并不拒绝真情实感。”

特例还是开端?:总结与反思

经过上述分析,我们看到汶川地震报道在中国灾难报道史上可以具有历史坐标的意义。灾难报道大致有三个功能:传播信息,提供知识和舆论监督。这次的媒体表现从这三个方面来看,都十分及时有效,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灾难报道乃至于中国整个的新闻传媒生产若要实现真正的转型与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是要承负起媒体的社会责任。美国伊利诺大学的韦尔伯•施拉姆(Wilbur Schramm)教授早在他1956年出版的传播学著作《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就曾经提到:“报刊的权力和几近垄断的地位带给它们一个义务,那就是它们有社会责任对各方面的立场都公平地加以报道,并保证大众能掌握充分的消息去加以判断”。(《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第5页)如何准确把握好新闻传播中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做到真实报道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媒体从业者必须从心底里考量的问题。

其次,在追求真实报道的同时不要忘记新闻的伦理尺度。这次的地震报道中,不难发现有许多细节做得不够完善,有一些基本的规范仍需严加遵循。《亚洲周刊》对地震中的大陆记者有如下的描述:“在现场直播中,为增强效果,连线的记者闯进手术室去采访医生和伤者;更有某电视台女记者拦下重灾区开出的救护车采访,甚至要采访里面被困70多小时才获救、奄奄一息的重伤员„„”无需多言,追逐起新闻价值固然是件好事,然而媒体人啊,请记住当事人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再自以为是地追逐 “真实报道”,纠缠于一些惨烈的细节。

上一篇:忆重阳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