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共8篇)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1
中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对课堂教学评价的概念进行界定;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分析我国中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倡导教师全程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建立科学、全面、有效的评价标准,运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课堂评价,及时反馈并合理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完善课堂教学评价的保障制度。
关键词:中学 课堂教学评价 问题 对策
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评价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激励、教育、诊断和改进的功能,只有评价指标制定合理、准确,评价过程实施恰当,才能有效地通过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机制,促进教师有效转变教育观念,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使教师更好地将素质教育目标与学科的教学目标巧妙结合起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束缚,更好地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实施课堂教学评价,也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为教学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提供一个较为客观,相对合理的依据。
一、课堂教学评价概念的界定
本文采用刘志军在《课堂评价论》中给出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定义,即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与学活动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将从以下六个维度对中学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分析,包括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标准、方法、结果的反馈及运用,评价实施的效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程度。
二、中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评价主题错位
有什么样的课堂评价,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在传统的课堂评价中,教师成了评价主体,纵观现在的各地的课堂评价量表,教师因素占到80%以上,这也助长了教师在课堂上竭尽全力展现自己,表现自我,学生成了教师表演的道具。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既然定位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配角。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要素自然应为学生的学习行为,而非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但因舞台课是虚拟的课堂,学生现有水平不能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依据,只能把评价的焦点集中在教师身上,因而使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产生错位。在家常课中,大家又习惯于用舞台课的评价标准评价家常课,因而引发了大家对课堂评价认
识的错乱。家常课评价中,积累学习效果评价是一项重要的评价要素,课堂评价的焦点是学生的学习行为,而非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评价要素的极大差异,决定了舞台课与家常课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不能互换。
教育评价主体多为单一元,而忽视了评价多元,多向的价值等等,现行的学校评价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随意与僵化
一般来说,一项正式的教学评价都是有标准的,不管这标准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然而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标准出现了随意性问题,甚至一些评价者根本就没有标准意识,虽然这种比较随意的评价还是以正面评价为主,如激励性评价较多,不会有什么大的坏处,但太多的随意性却无疑会让评价的激励意义大打折扣。不过,如果是随意性的负面评价,那么问题就严重了,比如有的教师随意地某学生与班上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并据此对该生作出判断,“某某比你聪明多了,乖多了,听话多了„„”这种相对标准的不当使用对评价对象的伤害尤甚。
与随意性相对的是评价标准的僵化问题。很多评价标准是评价前就预设好的,而不是评价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比如评价教师的教学成效,主要参照其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及格率,上线率,平均分成了最重要的指标;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参照其内容设计,语言规范,组织教学,板书与课件情况,甚至有一套系统的评价表格,如弗兰德斯的课堂互动表,评价者的评价完全局限于表格上的内容,这种评价标准的确方便了评价活动的开展,简化了评价程序,但由于评价指标的固化,显然比较机械和僵化。尤其严重的是,这种评价标准看起来科学,有据可依,但实际上并不科学。第一,它容易掩盖许多预设标准中没有考虑到的方面,特别不容易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第二,它无法顾及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等不同课型的教学特点。
(一)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过于单一
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仅限于学校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长期以来,在开展的中学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所采用的评价大多是他人评价,简称他评。他评作为一种常用的评价方式,在中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有其独特的优点:一是他评可以使评价有更强的针对性,二是他评可以使评价更全面。虽然他评在中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有重要的作用,但他评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实施评价的次数有限,不能做出经济性的评价,不能及时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另外,对于评价主体和客体的多样化发展这一趋势来说,这种评价方式过于单一。
(二)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运用不合理
1.教师单独调控课堂中的反馈,使课堂教学中的反馈流于形式;
课堂教学中的反馈实际上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输出信息的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反馈,学生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要主动,积极地利用信息反馈,来调整教和学。而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单独控制课堂反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只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反馈的作用。
2、对学生学习结果评价方法过于简单,学生不能根据教师的反馈来评价自己的学习。大多数教师在处理学生学习结果时,做法往往过于简单,概括起来主要有一下表现:一是一概肯定;二是不置可否;三是一概否定;四是不适当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没有给学生有效的反馈,学生无法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
(五)、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课堂教学评价不够重视。
在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中,难免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难,组织、发动和准备是课堂教学评价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这些环节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评价的质量和效果,例如,评价人员的选拔和培训,每学期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次数,大多数中学在这个环节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各个中学准备阶段没有做好教师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课堂教学评价多是随机应付上级检查才开展的,评价反馈缺乏及时性和全面性,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提高对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认识,组织好广大中学教师学习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功能、理念和本质等,努力消除他们对此的误解和偏见,提高教师们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积极将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反馈给有关人员,从而,真正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三、解决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倡导教师全程参与课堂教学评价
发展性教育评价认为,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使其进行自我评价,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发展,以实现评价的最大收益,打到促进、发展和改进的目的。
教师全程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具体是指在课堂教学评价开始时,应与被评教师进行沟通和协商,根据教育教学和教师本人的实际情况,明确课堂教学评价的时间,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程序,形成符合实际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可以与评价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评价者应该鼓励教师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评价,在评价结束后能够及时知道评价的结果,以及今后的专业发展目标和策略,教师全程参与课堂教
学评价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参与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其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加课堂教学评价民主性和透明度,所以应允许并大力倡导教师全程参与课堂教学评价,并采用自评,同行评价和综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切实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建立科学、全面、有效的评价标准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二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各方面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三是在对教学活动的评价上,以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原则,力求为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展现自身潜质提供条件。根据课堂教学评价价值取向,我认为科学、全面、有效的评价标准应体现出一下特点:
1、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心服务,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过去过分关注知识的传递,而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不足,使激发情感和学习动机,培养情感、意志,树立理想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实施课堂教学时首先应认真分析本学科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而不是先把握教学的知识重难点。
2、追求高效,促进教师教学的发展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书本知识以客观真理的面目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这种呈现方式的主要后果是造成学科育人价值的贫乏化,割断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的生活世界的丰富、复杂的联系,同时也割断了抽象的书本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丰富、复杂的联系,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
教学效率的提高,要求教师既要拓宽自己的认知领域,又要把自己的注意力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学生的潜在状态,以及生活经验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的关键,同时教师需要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根据教学主体的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宏观与微观统一的计划、评价、控制,以追求高效。
3、评价标准应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涵
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双基”,发展智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教学的开放性,在内容上广泛联系社会生产,学生生活实际,在时空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知识的启发性,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所发现的具体实际问题;信息沟通的多向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互动,通过互动构建自己的知识。
4、体现科学性、创新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必须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体现科学性、整体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会真正成为广大师生课堂教学所遵循的基本标准。
(三)、运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课堂评价
目前,大多数中学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仅限于学校领导、教研人员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评价的方法一般也是听课和领导检查教案,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不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过分注重量化和纸笔测试法,缺少体现新的评价观念的方法和手段。
在现代教育下,中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更多的使用以自评为主,结合他评的方式,从而更全面的评价课堂教学,传统的量化评价有其固有的有点,但对教育而言,对课堂教学而言,量化评价把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过程简单化、格式化了,往往把课堂教学中最本质、最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内容丢失了,而质性评价关注复杂而丰富的课堂教学过程,强调过程中完整而真实的表现,不仅考察“认识”或“概念”等认知层面,同时关注对“表现”等行为层面的考察,从发展性评价来看,量化评价只有与质性评价结合才有意义,给质性评价提供一种数量化、趋势性的参考,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以质性评价为主。
(四),及时反馈并合理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结果
在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只有及时的掌握了评价者真实的反馈信息,并合理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结果,才能使反馈起到有效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自身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能做到及时反馈,就要对这一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一般情况下,教师反馈信息要迅速、及时,反馈总是带有滞后性的,但是滞后时间不能过长,否则就会失去效力。特别是对带有错误性反馈
信息,教师要注意随时加以纠正,从心理学上讲,第一印象往往占据重要位置,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所以教师要尽量让学生避免错误认识的形成。
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从多方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使其对自身做出客观的认识,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改进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要合理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使课堂教学评价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五)、完善课堂教学评价的保障制度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课堂教学评价不重视,平时很少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和思想的宣传,教育工作很少对教师进行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即使培训,也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效果。因此,应该加大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视,完善课堂教学评价的保障制度,把课堂教学评价作为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常规工作,应该制定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规定,宣传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思想,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充分营造有利于课堂教学评价的氛围。
2、制定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规定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并获得良好的效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首先应做出具体的规定,其内容应该包括学校多长时间应该开展一次课堂教学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权利和义务,如何选拔和培训课堂评价人员,如何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如何选择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如何反馈和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这些规定的出台与制定,从根本上切实保证了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顺利实施。
3、宣传先进的课堂评价理念和思想
课堂教学评价能否做到科学、有效,并收到良好效果,关键取决于评价人员和被评教师的评价理念和思想是否正确,正确的评价理念能够有效帮助和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充分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和思想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促进学生的发展
首先,该理念和思想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就是教师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有序的教学,同时还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注重学生发展性目标的行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要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经常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该理念体现在教学评价上,就是要以学生的“学”为评价的重点,从而促进教师转变已有的传统观念,并有效改进教学。
(2)促进教师成长
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不是教师现实的教学水平,也不是某课堂具体的教学效果,而是尽力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以此为依据,为教师制定个人发展目标和计划,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必须立足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3)以学论教,以评促学
以学论教,顾名思义就是将学生的“学”作为评价的重点,对教师的“教”进行评价。它强调通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具体表现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以评促学,即是指,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评价来帮助教师分析教学优势与不足,从而便于其日后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3定期向教师进行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目前,大多数中学缺乏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开展课堂教学评价之前,必须对教师进行相关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组织教师定期进行这样的培训活动,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倡导和引领教师全程参与评价过程。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的重要成员之一,必须掌握基本的评价知识和评价技能,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合理、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各所学校必须定期对教师进行评价知识和评价技能的培训,培训内容要力争做到全面、系统和新颖,培训方式要多种多样,并努力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进行锻炼,从而保证培训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评价》沈玉顺 华东师大出版社
2、刘志军 课堂教学评价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现代教育论丛,2002,(5).3、王艳玲.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6.(1).4、张行涛.考试的社会学概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5、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2
企业之所以采取绩效评价是基于企业越来越强调对过程的监控, 通过对行动过程中各项指标的观察与评估, 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采购物流绩效评价的意义在于:
1. 决策支持。
通过绩效评价使采购绩效和成果更具可见性, 以提供企业一定时间内采购绩效的追踪记录并直接支持管理层对采购活动的战略决策制定。
2. 良好沟通。绩效评价活动促使供应链成员之间更好沟通, 包括在采购部门内部、部门之间, 以及与供应商之间。
3. 绩效反馈。
防止或改正可能在采购物流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也反映了买方、部门、团队、供应商为满足采购物流管理绩效目标所进行的努力。
4. 激励和指导。绩效评价活动激励和引导采购部门员工行为向良性结果方向发展。
二、采购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采购绩效评价有着如此重大的意义,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总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的来看, 采购绩效评价的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 采购绩效评价管理层面的问题。
(1) 决策层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企业高层忽视采购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不能在人员和资源上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权利, 导致采购绩效评价活动得不到有力的支持, 从而不能很好的进行, 影响了采购绩效评价的效果。 (2) 绩效评价集中于采购部门。现代的采购是站在企业战略的角度上, 涉及供应商和顾客的整个供应链采购过程, 因此, 对采购的绩效评价也应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衡量评价, 但现在企业管理层还是局限于这项工作由采购部门单方来负责, 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3) 采购绩效评价人员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反馈。整个绩效评价需要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收集, 然而由于企业不能实现很好的信息联系和信息沟通, 往往不能使信息数据在第一时间反馈给评价人员, 同时采购人员由于时间的滞后性也不能做出更加有效的评价。
2. 采购绩效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
(1) 绩效评价指标不健全, 指标缺乏战略性高度。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指标体系, 难以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指导下全方位地评价物资采购工作的绩效;同时, 对采购工作也缺少战略高度的要求, 不能促进物资采购管理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向供应链管理方向提升、优化。 (2) 绩效评价只关注于结果。绩效评价是一个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的, 然而目前企业大多都只看绩效评价的结果, 从结果中发现问题, 却忽视了结果中的问题往往是过程导致, 从而不能在源头上把握真正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根源。 (3) 往往只关注财务指标。很多企业建立的采购绩效指标大多围绕财务指标展开, 却忽视了供应商关系、顾客服务性等指标这些拓展指标的作用。从而没有得到完善的绩效评价结果。 (4) 绩效评价指标缺乏重点。许多企业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采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但并没有分清主次指标, 因此不能对重点采购指标进行详细, 具体的评价, 从而不能把握关键的采购指标, 同时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利用平衡记分卡方法解决采购绩效评价的问题
由于采购绩效评价中存在着以上这些问题, 因此在进行采购绩效评价时, 我们要寻找一种绩效评价方法, 不但解决采购绩效评价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解决指标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方面上的问题。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不难发现平衡记分卡是一种理想的采购绩效评价工具。
1. 平衡记分卡概述。
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 card, 以下简称BSC) , 是将组织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转化为各种具体的相互平衡的绩效评价指标, 并对这些指标的实现状况进行不同时段的考核, 从而为战略目标的完成建立可靠的、有执行基础的绩效管理体系。
平衡计分卡由财务、顾客、内部运作和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的绩效评价指标构成, 综合反映了组织的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和内部的平衡、结果与过程之间的平衡, 是一种有效的绩效评价工具。
2. 利用平衡计分法解决采购绩效评价中的问题优势。
(1) 以平衡理念为导引。平衡计分卡体系基于平衡理念, 强调组织绩效的高低和优劣并不直接取决于组织的“财务状况”, 而应更加注重组织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和潜在价值创造能力。对于装备采购绩效评价而言, 绩效指标的设计也应强调“平衡”、“统筹”的理念。要考虑采购投入与产出的平衡;采购过去业绩、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的平衡;采购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平衡;装备采购发展与稳定的平衡等。 (2) 以战略发展为中心。平衡计分卡体系把发展置于中心地位, 将组织战略目标转换成绩效评价指标, 然后将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与这些目标联系起来, 从而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提高组织绩效。采购工作是采购部门的中心工作, 其任务目标的实现也必须分解落实到采购的各项具体工作。装备采购是一项连续发展的活动, 只注重对现实状态的评价, 不利于采购的持续发展, 因此, 从战略高度出发, 在绩效评价中突出采购发展因素是采购绩效评价的必然要求。 (3)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平衡计分卡体系给出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种不同的途径, 装备采购绩效评价应以定量评价为主, 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 平衡计分卡从具体技术层面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为科学、准确地进行采购绩效评价提供了实用、可靠的技术工具。
利用平衡计分卡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克服采购绩效评价中容易出现的各方面问题和较好地评价采购工作的综合绩效, 并有助于企业有效地识别影响绩效的关键因素, 发现存在的问题, 从而有目的地改进内部业务流程, 提高采购绩效水平。
摘要:本文在对采购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后, 提出了利用平衡计分法来解决采购绩效评价中的这些问题。
关键词:采购,绩效评价,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雷占波周博宁: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研究—以陕西省某县政府采购中心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2) :2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 教学评价 问题 对策
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新课程》明确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断进步,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发展。而教学评价能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性格特点逐渐趋于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激发他们潜在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而科学积极的评价方法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评价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表现在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体制等方面。
1.教学评价形式过于单一
英语教学评价并不等于英语测试。但是,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对于学生英语的评价往往依靠的是考试,有相当数量的高中教师并不知道在英语教育领域中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评价形式,除此之外,在高中英语评价活动中,被评价的人和评价的关系也趋于单一。英语教师通过英语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而这种形式的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老师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教师很少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也忽略了和学生进行合作评价。
2.教学决策的失误
教学决策对高中教学中的各个步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教学决策会给教学带来积极的效果,反之则会影响教学质量。高中英语老师平常的教学决策通常依赖于广泛的教学评价内容,而高中老师在平常的过程性决策中,由于不能及时正确地掌握反馈信息,教学中的决策失误时常可见。
二、使教学评价更加合理的三条对策
1.充分强调学生在实践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评价中应该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正确的教学评价对于学生增强学习能力,建立自信心,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得到发展。而作为高中教师,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其自身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加以运用,从而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在实践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感到自己是积极的参与者。
2.建立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高中是英语教学实施和英语教学评价的重要阶段。因此,为了使评价有机地融入教学过程,应建立开放和宽松的评价氛围,鼓励学生、同伴、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效果,要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他评和自评相结合;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也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方法和自身的发展水平制定出符合自身的评价方式和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注重实际效果,科学合理地运用评价手段
教学评价手段既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实施手段,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高中的教学中,要充分使用各种有利于教学活动展开以及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有利的评价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评价方式应该简单,易于开展,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方式,而对教学的日常程序造成干扰。与此同时,也要注意评价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感受到这个教学评价是有益的活动,是有积极性的。但是,也要防止教学评价限于形式的花哨,或者因为评价活动不当而在学生的心里产生负担和厌倦情绪。
三、结论
尽管在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只要给予相应的对策,也可以改善其不足。我们要强调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注重实效,合理恰当地使用评价手段等。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原则的突出特点是注重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学生在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对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正确认识自己和促进学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在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的同时,有效地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从而增强其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取得优异的成绩。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4
摘要: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土地产权模糊、规划管理滞后、执法力度不够、违规占地严重;明确产权关系、强化规划管理、完善保护制度、加大执法力度是加强我国当前土地管理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土地管理,问题,对策
一、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土地产权模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中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即由社会主义国家或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劳动人民占有土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1]。但在实际操作中,国家土地所有权得不到实现,造成了事实上的土地地方或部门所有制。土地的集体所有权主体“虚置”,淡化了土地的公有制意识,集体所有权弱化,对土地的利用开发缺少统一的规划和必要的管理,使土地的管理利用存在盲目滥用和掠夺式经营等短期行为。
2、规划管理滞后。城乡土地管理缺乏宏观规划,土地使用存在着严重的情绪化和意志化倾向。农村土地规划及其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大多数农村土地没有制定出更加详细的专项的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大多数只按照缺乏科学依据的自创规划去执行,从而导致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下降,土地退化严重。如毁林开荒、过度开发等掠夺性经营,导致土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等问题的发生。城市则大搞“圈地”运动和形象工程,扩建开发区、建造大学城、盲目上大广场、大马路,功能分区不科学、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突出,土地浪费严重。
3、执法力度不够。土地管理有法可依,但执法难以从严,经常出现有法不依的情况。部分单位或者个人执法能力不强,执法处罚不严,甚至在利益驱使下,为了满足局部利益,以各种方式和理由去征用土地,竟然超越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范围,对某些所谓重点工程项目“特殊关照”,这样就使土地管理执法工作难上加难,因而导致大量土地资源的流失。同时,土地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执法过程中无法可依,现有的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过于原则化、可操作性差,偏重于保护基本土地的数量,忽视了质量的保护,难以发挥强制性的约束力[2]。总之,依法行政障碍多、难度大,执法水平不高,监管不力,导致非法占用、转让、出租、买卖土地,超标用地、土地闲置撂荒等违法现象严重。
4、违规占地严重。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但是,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有些地方政府不顾当地客观实际,贪大求洋,盲目跟风,大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对城镇化建设缺乏科学合理规划,违背城镇发展正常规律,城镇建设用地一再扩大,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出于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等发展的需要,每年需征用大量的土地。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也“顺水推舟”,大搞开发区再卖地,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引进外资,政府领导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拉拢客商来本地投资,在选址问题上,完全遵从客商意愿,用地先用后征、边用边征问题突出,土地利用随意性大,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大量招商引资项目成为“圈占土地项目”。
二、加强土地管理的对策建议
1、明确产权关系。农村理顺土地产权关系,强化集体统一管理职能,避免土地利用的无政府状态,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度放开土地使用权流转,试行土地合理流动,适当规模经营,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和机械化、专业化程度,减少土地的撂荒闲置现象,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城市加强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确土地所有权代表机构,实行财产法人代表制度,确保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和法律上得以实现。
2、强化规划管理。规划是土地管理的灵魂,是指导建设与发展的基本依据和行动指南。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建设与发展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规划亦显得愈益重要。因此,管理者应遵循发展规律、集合领导、专家和群众的智慧,认真编制土地利用规划。规划是政府管理的法律和经济手段,涉及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因此,通过规划首先建立和完善建设指标体系和强制性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文化服务配套设施。其次,在规划方向上要把握好形态的走向,尽最大可能保留和维护其特色风貌,并使其与周边环境有最佳的过渡、衔接关系,体现中间区带的整体和谐美。最后,在规划建设中,尊重客观的规律,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3、完善保护制度。建立“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为生产发展提供高效土地。所谓“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首先必须是“最严格的财产保护制度”,而这种保护需要法律和政府来提供;其次才是严格规范政府对土地使用的规划和审批管理[3]。完善耕地保护责任制度,层层落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完善考核办法,奖惩兑现,考核结果向社会公示,作为党委政府领导晋升任用的依据。同时建立动态巡查、卫片检查、有奖举报等制度,聘请乡村邮政员作为违法用地信息员,强化国土资源部门的执法监察职能,力争土地管理预防到位、责任到位[4]。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严格土地执法,依据土地管理法,严肃查处各种土地违法行为。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群众的土地权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各级政府应严格依据土地利用总体现划,按照“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的原则,合理确定各项非农业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严格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对建设用地依法进行审批。
4、加大执法力度。针对目前非法占地或土地隐性市场交易所造成的制度外农民土地大量流失,并且在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和国家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应该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法占地和整治土地隐性交易,使违法犯罪分子都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要建立土地执法监察巡查制度、联络员制度、批后跟踪监督制度,结合体制改革,还将建立土地执法监察大队,进一步强化执法力度。严格农用地非农化约束机制,把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权利集中统一到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实行两级下达控制指标。要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建立基本农田监测体系,实施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分级监控管理,层层建立责任制,切实保护好已经划定基本农田,积极开发耕地,落实土地整理项目,严格控制乡镇企业占地和农村居民点规模,减少耕地占用;严格执行耕地占用与开发复垦挂钩制度,稳定耕地面积落实“占一补一”要求,确保占补平衡,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保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5]。严格控制城镇建设规模和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城镇规模应实行集中统一的整体控制,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规模和增长速度,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进一步严格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加强闲置土地的再开发利用,盘活土地存量资产,提高土地利用率。
总之,我国目前土地问题十分严峻,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土地问题将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必须严肃对待。
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篇5
摘要:“人生聪明识字起”。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基础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基础不牢固,上面的建筑物无非就是沙上的建筑。在学习中,经常可以发现学生由于识字量的缺乏,往往在遇到课外读物时造成语言障碍,进而形成理解障碍,最终导致了阅读兴趣的下降。而小学低年级是学生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培养的最佳时期,错过了这一时期,即错过了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今,识字教学已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关注。但是,在目前的识字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文章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 阅读兴趣 最佳时期 基础能力 语言障碍 课外读物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师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标准》指出:“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识字写字教学在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培养语文综合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是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手段。它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近几年,我国进行了教材改革,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识字写字教学仍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内容,必然在这一块知识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小学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新课标实施以来,在识字教学上出现了不少新问题,如识字任务加重。低年级的识字量就从课改前的950个提高到了2000—2500个。识字量的增加使教师在教学上出现了一定的难度。有的教师觉得识字量大教不完,而上课的时间有限,学生必须占用大量的课外时间来进行生字巩固,这样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感到有一些负担。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对生字的复习巩固问题,也就是学生的错字率和忘字率比较高。许多学生头一天教的生字等第二天来听写时出错率就比较高。特别是农村的孩子,放学回家后父母都还不在家因此没人监督他们做作业,对当天学的生字没有及时的巩固这就造成了学生生字回生率的增高。在教学识字过程中许多老师还会碰到这样的问题,如在新教材中我们提倡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引导者。因此我们提倡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来识记生字,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识字方法特别的多,但相对来说,老师应该从中选择最优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更有效的识字。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到底是强调最优化呢还是强调识字方法的多样化?因为最优化还有一个嫌疑,就是怕变老师牵着孩子走,使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发展,这样一来在表扬一个学生的
同时会挫伤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必定要不断的寻找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及兴趣的教学方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初入学的儿童正值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佳期,为了尽快学习书面语言不得不大量认识汉字,而儿童的口头语言和思维认识能力远远超出识字能力,这就产生识字跟不上语言和智力发展的矛盾。如果我们的识字教学方法不当,必将挫伤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识字与听、说、读、写的联系,使识字与语言能力及各种智力全面和谐发展。儿童识字认知的心理历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将未经解释的视觉信息登记在视觉处理系统(感知字形);二是将登记的视觉信息编码使其代表某些信息(分析字形);三是把编码的信息也对该字的特点的记忆表征相连接,发掘表音,表义线索(声旁、形旁等)。从“心理词典”(对出入学儿童来说主要是口语经验积累)中提取相对应的义项,从而建立形、音、义的联系。根据儿童识字的心理规律我觉得在识字教学中采用了一种趣味教学法。以趣为眼,用生动有趣的各种形式打开学生的视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态下学习汉字。
2、忽视学生自主识字的问题: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识字量有明确规定。为完成识字目标,教师采用的识字教学方法大多局限在教法层面,研究如何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很少从学法层面研究如何给学生创设足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识字。同时,在识字教学活动中,往往教师讲解占用时间长,而学生亲自观察分析、比较识字过程少,学生参与识字的竞争意识、动手践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学到科学有效的识字方法,还未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加上工具书运用不熟练,有的学生甚至对常用的检字法也很陌生。虽然识字教学占了小学语文课的不少的时间,可许多学生到毕业时还未获得读书、读报的基本能力,这实在是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识字教学的悲剧。这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 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尚有一定距离。
3、忽视识字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过于强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要求认的字教师就教得 透;教材中不要求认的字,教师就不教。把学生的识字学习限定在课本上,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远离生活。学生识字难度大,记得快,忘得也快。识字教学的对象是学龄初期的儿童,他们只有六七岁。心理学研究证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不能长时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但易记也易忘„„根据小学生的思维记忆特点,他们对汉字的识记属于机械记忆:通常通过字形的分析或对汉字进行整体记忆。虽记得快,但汉字之间很难行成有效的联系,组成有机的知识结构,因而也容易忘却。学生们记得快,忘得也快,学习汉字时的回生率较高。
4、忽视识字教学中的写字指导在教学中,有相当多的教师认为:现在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很方便,写字用不着老师示范,用电教手段出现,写生仿照写就行了,再说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还有多少文字是需要手写呢?我认为这是人们对汉字认识的一个误区,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写字教学,能更好的掌握汉字的结构,造字规律,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加深对汉字的认识,理解和运用。
二、小学识字教学问题对策 :1.遵循汉字的构字规律进行教学的策略 :汉字的构成是有规律可循的。汉字虽然数量繁多、结构复杂,但主要是通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这四种方法构成的,形成了一个科学的体系。下面介绍 象形、指事两种结构汉字的教学方式。①象形字的教学。象形字的教学,一般可以根据汉字的构造特点,按照“实物彩图→概括抽象图→古体字→楷体字”的顺序进行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简单的特点,采用形象的教学方法,把事物原来的样子临摹到黑板上,学生看懂图意后再写出这个字。如:日、月、网、山。笔画稍多一点 的独体字,如“鸟”,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哪是鸟头上的翎毛,哪是鸟头和鸟身,哪是小鸟的眼睛。这样的教法,学生 很乐意学,学起来又很有趣。②指事字的教学。指事字是用抽象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指事符号造出的字。指事字的教学,一方面要把复合的形体根据构形理论分析开,另一方面要把分析出来的指事性符号的指点作用讲清楚。如“刃”字,在讲解的时候,先要把它分析成“刀”和“丶”两部分,然后要讲清楚“丶”的作用是指明“丶”所处的位置就是刀刃,从而建立起字形和字意之间的联系。2.遵循儿童识字认知规律进行教学的策略:儿童识字认知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是感知字形,二是分析字形,三是记忆字形,从而建立音、形、义的联系。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6 岁左右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我国儿童6 岁入学,已经进入这一时期,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儿童识字的认知规律,抓住时机,把识字教学作为重点,为儿童学习书面语言打好基础。①突出教学重点。初入学的儿童,其空间知觉的特点是大体轮廓的知觉占优势,分化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因此,对字形中的细微差别、字形空间配置的精细辨别都感到困难。如刚学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时,儿童常常会出现把“少”写成“小 ”,把“3”写成“ε”等现象。另外,从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角度看,儿童在入学前的言语交际中,已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字音和字义,已建立了初步的音义联系系统,但音、形和形、义系统尚未确立,这就要求在进行识字教学时,把字形的教学作为重点,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②降低识记难度。心理研究表明,刚入学儿童的形象记忆与机械记忆开始进入高峰期,意义记忆进步迅速。在识字教学中,对识记材料进行加工,有助于学生识记。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汉字音、形、义三要素中,字形识记是难点。要突破字形识记这个难点,可以依循汉字构字规律,降低字形识记的难度,也可以利用结构重组规律,采用在熟字基础上学新字的方法进行教学。
3、在识字教学中加强写字训练。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但是一定的书写能力也是应该具备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加强对汉字的认识,还应该重视对汉字的书写指导,在写字的过程中,注重汉字的结构,不同结构的字在田字格里应该怎样安排,写出来的字才美观,这是师生在合作学习过程应该探究的让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美,从而加深对汉字的认识理解,甚至触类旁通。每个汉字都是音、形、意的统一体。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每个生字的具体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音、形、意中的主要矛盾,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此外,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书写过程示范是尤其重要的。教师的书写示范不仅能向学生提供直观的写字技巧,便于学生观察模仿学习,缩短学习进程,而且也会对儿童的写字兴趣和书写风格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经常在听课中发现,老师的教学环节刚步入到写字指导
时,下课铃声就响了,要么就是学生没有来得及动笔书写,要么就是老师没有范写没有讲解就得被迫下课,只得布置成家庭作业回家练写数遍,其实这就是造成书写质量不高的原因。可以试想,把抄写生字留作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自行完成,老师在作业本上看到的只是这些字写得对不对,而学生在写字的时候习惯怎么样,写这个字时笔顺是否正确,是否用心„„是全然不知的,所以生字的书写必须得在课堂上完成,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指导。不了解这一点,只是口头要求学生写字,一个字写多少遍,学生盲目、机械地抄写,写不好,还要挨老师的训斥,老师气急,学生也十分委屈,丧失了学习写字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首先要练好写字教学的基本功,保证在课堂上有充足的指导、书写时间。在指导生字的书写时,一年级是书写的起步阶段,老师要指导的细致,像这一笔的笔画怎么写,这个字的笔顺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每一笔的占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都要强调指导到位;二年级的写字指导就不同于一年级,就可以有轻重之分,和识字教学一样,简单一些的字可以略放手,字形复杂的字可作为重点指导。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能帮助认识汉字的规律,如在上《日月潭》一课,其中要我们识十二个生字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同结构:六个字是左右结构,三个上下结构,三半包围结构。同偏旁:纱、绕、约
新旧联系:岛—鸟、纱—沙、绕—烧、浇 偏旁比较:建—迈、迷、迹、追
让孩子找找生字规律,不但引起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使孩子在找的过程中能自主的认识生字。赞科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在识字教学我们要不断探索,寻求更能激起儿童学习兴趣的更完善的教学方法。
4、从玩中学。在识字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有好多学生明明刚才还认识这个生字,可是只要把这个生字挪个位置,他又不知该念啥了。看来学生没有真正记住这些生字宝宝,他们只是根据生字固定的位置、大体的形状强迫自己硬记。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时我出了两个字谜:“不上不下——卡;兔子差点不见了——免。”出人意料的是学生一看是猜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仅猜出了字谜记住了生字,还主动的要求给其他生字也来编字谜。我恍然大悟:原来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那我们何不多创设一些猜谜游戏呢?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利用简单的谜语来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如在学习“苦”字时,我出了这样一个谜语:“一家十口住草房”。话音刚落,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还说出了自己猜谜的方法。如学习了“田”字,我说字谜:横看三,竖看三,写出来,不是三;学习了“雷”字,编成“大雨落到田上”;学习了“团”字,编成“国字玉出门,人才进了门”;在写“非”字时有个学生总把三横写成四横。说了几遍还是错,我灵机一动编了这样一则谜语:“一个猪槽两头通,六头小猪两边拱。”那学生一听有趣极了,连说记住了,此后那孩子再也没写错过。这些喜闻乐见的谜语,学生容易接受,学起来
兴趣浓,效果好。可能是猜谜猜上瘾了吧,后来,我班的魏依帆还根据我的“团”字给“闭”改编了谜语:“闪字人出门,才字进了门。”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此外还有更绝的,金晨炜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理解还给“怕”创编了谜语:“心里白茫茫的一片”。孩子们的进步真是令人折服!小小的一则谜语,竟然能激起学生如此之大的学习热情。看来兴趣才是学生识字的不竭动力。我们把猜谜引进识字课堂,学生不仅生字学得津津有味,还加深了对生字的印
5、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我想学生的姓名是学生最熟悉的语言因素,每个人的名字也都是小伙伴们愿学愿认的,把班里31位同学的名字收集起来作为识字的材料,相信学生定会兴趣十足的。把每个学生的名字都贴在宣传栏上,这样学生劲头来了,一下课就蜂拥而上,仰起头大声地读着小伙伴的名字。碰到不认识的字时,同学间还会相互帮忙、相互提醒。当同学名字的三个字中有一个不认识时,小朋友们还会开动脑筋,利用名字的读音来认识生字。当找到自己的小星时,有小朋友会兴奋地用小手指点着自己的名字,开心地告诉大家:“我叫某某某,我的名字是这样写的!”在名字魅力的吸引下,在这种“奔走相告”的氛围中,那些原本十分枯燥的汉字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像一颗颗种子一样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所以,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应该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其实,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一个成功者。他们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的孩子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在满足中体验着成功带来的欢乐,之后他们会用更积极的方式去探索、去创造。只要我们正确把握识字教学规律,拓宽识字教学渠道,优化识字教学方法,激活学生识字兴趣,让识字教学充满情趣,还识字教学以精彩。
6、注重有机整合、培养语文能力:识字与书面语言的学习具有相互促进的规律。识字教学是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整节阅读课都是进行识字与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提出这样的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因此,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不仅承载识字教学的任务,还担负着积累语言、阅读教学的任务。阅读教学中应该将识字、阅读积累语言有机融合,倡导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从而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要做到识字、阅读和语言积累的有机整合,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设想学生的阅读期待是什么,充分估计学生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兴奋点,依据学生实际设计教法,没有固定的法则和程式。识字、阅读和语言积累有机整合,要体现在每篇课文教学的不同课时中。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项课文能力的训练不是平均使力,而是针对不同的教学重点、难点而灵活实施方法。
7、依据课标教材、创新命题形式:新课标要求评价识字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同时要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
趣。有些试卷对识字试题的设计还不能摆脱传统窠臼,让孩子们做一些板着面孔的试题。诸如“给加点的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多音字组词”、“其字共几笔,第几笔是什么”、“用字组词”、“给加点字的字义选项”等等。
小学语文考试命题,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考试命题,首先应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实际,分清两类字教学的不同要求,然后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特点,创新命题形式,改进设题方法。诸如,将一类字编成小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回答提出的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不会写的字(即未学过的二类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问老师。考查二类字可设计成“听写生字”、“听写词语”、“加偏旁组成新字”、“换偏旁组成新字”、“选偏旁部首组成新字”、“选字组词”、等题型。考查字典识字法,可举出例字,让学生写出查字方法、读音、页码,组词。考查自创识字法,可让学生写出几条平时最喜欢的识字方法等。同时还要使这些题目的编排、呈现方式带有儿童情趣。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6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僵化
数学课堂“重智轻情”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部分教师将评价重点放在知识的正确与否上,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置之不顾。部分教师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旦学生成绩不好,教师不去分析其原因,只是一味地冷落批评学生。
2.方法老套
受传统升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教学方法陈旧、评价方法刻板,片面地认为评价就是测验,仅以考试收集信息,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部分教师认为评价就是仅指对学生评价,数学课上一些教师热衷于教师问、学生答的评价形式,而学生自评、互评的现象少之又少。
3.方式狭隘
优等生表现积极、思维灵活、解题策略多样,部分数学教师偏爱优等生,上课总提问那几个好学生,而对后进生爱理不理,忽视了他们的进步,使他们成为“忠实的听众”。部分教师课堂上过多使用正面评价,或名言鼓舞,或激发自信。而当学生出错的时候,生怕刺伤学生,不知道如何提出婉言建议。
4.语言生硬
教师的评价要做到“真情说长处”,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中肯的评价,或表扬,或建议。但部分教师评价语言单调,仅用“好”“不错”等语句,毫无感情可言,导致学生对评价产生麻木心理。部分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够恰当,对学生缺点的提出不够婉转含蓄,不仅不能激励学生,反而会刺伤学生的心灵。
二、数学课堂的有效评价策略
1.树立生本理念
教师要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
(1)实施差异化评价。由于学生的学习背景、基础水平、能力、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教师切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一刀切”的做法。教师要实施分层设计问题、分层练习、分层评价的策略,如在“设计轴对称图案”教学中,教师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
C层次:由小正方形组成的L形图形中,请你在图中添画一个小正方形,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此题为基础题,重点考查学生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学会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
B层次:圆是一个匀称、对称的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若再添加一条线段,图形可否变成只有2条对称轴、1条对称轴或没有对称轴的图形?若能,请画出你所构造的图形。(此题为提高题,重点考查学生利用圆的轴对称性设计图案的能力。)
A层次:请运用你熟知的几何图形若干个,为“我与环保”设计报头,并简要说明图案的含义。(此题为综合题,重点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师也可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评价重点,如对性格内向、不爱发言的学生重点评价其是否能大胆发言;对基础扎实、综合能力不足的学生重点评价其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对成绩优异的学生重点评价其发散思维能力。
(2)实施过程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的结论,还要注意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思维表现。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暴露学生的理解水平、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兴趣、态度的变化情况,并据此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2.完善评价体系
部分教师一味追求知识评价,依赖于考分去划分学生等级,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概念、机械套用公式、僵化记忆结论,不能对定理、公式活学活用。我们数学课程要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3.丰富评价形式
传统的试卷、作业、口头评价已不能满足课堂教学发展的需要,教师还应对学生施以开放的、形式多样的评价形式,如通过课堂观察、讨论交流、建档案袋、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设计开放性的评价方案时,为了使评价方案真实有效,应对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形式以及评价结果设计预案。
4.提高评价技巧
数学教师往往不像文科教师那样善于表达,因而评价也显得简单明了、单调乏味,提出的建议往往不够婉转,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因此,我们数学教师要提高语言表达技能,使评价具有导向性、机智性、艺术性,能充分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性。
参考文献:
[1]陈明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教学技能应用[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广西教育出版社,.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沉默,原因,对策
现阶段各个高校开始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 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发表自己的看法, 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此老师就会发现在英语教学中知识点的欠缺, 学生的学习需求, 可以及时的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调整。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中, 所取得的效果却不甚满意, 在英语课堂上, 学生经常表现出沉默的状态, 这种沉默的现状不利于课堂的互动。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是沉默不语, 使老师和学生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影响到了英语教学的课堂质量。
1 课堂沉默的因素
1.1 课堂的环境因素
拥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让学生轻松自由的学习, 活跃的课堂氛围,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产生主动的求知欲望。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们普遍反映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在这种课堂环境中会使人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 不愿意主动的接收知识, 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不愿意做出回答, 形成了恶性循环。在学生的角度来看,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可以放松心理, 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乐于去思考, 积极的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 形成良性的课堂互动。
1.2 学生的因素
1.2.1 学生的性格因素
外向性格的学生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积极的思考, 得出答案后会主动回答, 和老师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而内向性格的学生在做出回答之前会有很多的顾虑, 害怕因为回答的不对而遭到别人的嘲笑, 害怕自己的答案不能够让老师满意而让老师对自己失望等等, 使课堂教学陷入了沉默的境地, 无法形成课堂互动, 影响到教学方法的改善和提高。
1.2.2 学生的自信心不足
部分学生是因为缺乏自信心而表现出沉默的状态, 这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不高, 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无法找到准确的答案, 组织合适的语言来回答。面对众多的同学, 他们害怕答案是错误的而受到同学的嘲笑或者是老师的贬低, 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打击, 所以选择了沉默。学生在自信心上的缺乏, 缺少勇气面对自己, 是英语课堂沉默的因素之一。
1.3 教师的因素
1.3.1 课堂氛围的因素
沉闷的英语课堂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对英语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在语言学的课堂上, 由于讲授的知识理论性较强, 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又是比较严肃, 讲授的知识又基本上都是教材上的, 毫无创新和亮点, 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局限于课本的内容, 课堂气氛比较僵硬, 学生对此无法产生兴趣。学生没有情趣就无法调动课堂的气氛, 陷入了僵硬的状态, 使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1.3.2 课堂提问的设置
有些英语教师在设置问题时, 毫无新意, 照搬教材内容, 使学生感到枯燥, 所以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 导致课堂沉默。
2 课堂沉默的解决对策
2.1 改善课堂环境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营造民主氛围,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奇特的, 大胆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猜想, 鼓励猜想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意识的重要手段, 可以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才能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
2.2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2.2.1 在内向性格学生和外向性格学生之间平衡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对内向性格的学生和外向性格的学生之间进行协调工作, 正确应对性格差异, 对典型的外向型学生, 要发挥他们乐于交流、活泼好动的人格特点, 鼓励他们在课堂或小组讨论中发言, 活跃气氛,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性格内向的学生融入班级、参与课堂对话或小组活动。问题的设置可以简单一些, 有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 给予回答问题的机会, 消除害羞的心理, 多对其进行鼓励表扬。
2.2.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促使其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发言, 学生对于第二语言的学习, 本身就存在着一种焦虑的心理, 害怕自己的学习水平不高而回答出错误的答案, 缺乏自信心。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对错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意识到错误并不是可笑的, 这是每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事情, 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对于错误克服畏惧的心理, 逐渐的树立起自信心, 对学生多鼓励多表扬, 增强自信心, 积极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3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2.3.1 活跃课堂氛围
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说在语言学课上, 要改变以往那种严肃的课堂氛围, 将生硬的知识点通过对英语的历史背景的讲解, 结合趣味性的英语故事使学生产生兴趣。在高级英语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 亦师亦友, 和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的情绪得以放松。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这种课堂气氛中,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身心都放松下来, 对学习产生兴趣, 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
2.3.2 有效设置课堂提问
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的提问方式对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十分重要, 尽量避免直接将教材上的问题直接提问, 可以通过设置情景, 将学生带入问题中, 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回答问题, 既活跃课堂氛围, 同时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 所以说学好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那么在现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就应该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为以后的实践应用铺垫基础, 摆脱以往应试性的课堂教育, 要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性为主, 所以说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就要形成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 不仅可以使教师将知识轻松的传授给学生, 学生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 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12-01.
[2]蔡基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01-20.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学 问题 教学策略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过多,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英语教师为了增强课堂活跃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会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例如,吟唱、集体说英语、边说边做等方式。但是,过多的使用各种教学形式,不但没有提高教学效率,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吟唱固然好,但是也要适度,过多的吟唱会影响学生正常说英语。在一些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一边说一边做动作,如拍手、起立等,这些动作虽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但是,很多学生会反应,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常常使得学生过多的关注动作表演,忽略了英语学习。并且,一节课的时间里,过多的动作表演,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反而影响课堂效果。
2.表扬过多,使表扬的效果大打折扣。如今的英语教学提倡对学生们进行表扬,帮他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正确的评价与表扬,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努力的学习,改正自身的问题,从而更上一层楼。但是,现如今,课堂上,经常会出现“good”、“very good”的表扬。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过多,表扬形式单一,使得学生对表扬变得麻木,教师表扬学生所产生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学生们听多了表扬的话语,无法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改正更是无从谈起,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3.教学设备使用不当,影响教学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被应用于教学之中。英语教学中正确使用配备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对语音室、多媒体设备的利用率较低,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听录音、看视频等方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有的英语教师对教学设备利用不当,例如,为了省事,直接让学生自己听文章的音频文件,然后直接进行教学,教师再带领学生读文章。小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听过音频文件之后,对于文章并不能准确流利的读出来,如果教师不再带领学生进行拼读,学生无法很好的掌握文章字词的读音。
4.学生对于英语学习存在有心理障碍。随着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不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十分重视学生英语的学习。有的家长给学生报了各种英语兴趣班,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英语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练习,这要求学生不断开口说英语,但是,实际学习与生活中,并没有给学生创设使用英语的场景,这使得英语的学习最终只能通过英语成绩来体现,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加。有的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起来较为吃力,遇到困难,很容易失去英语学习的信心。再加上,“英语学不好,因为我爱国”这样的英语学习“无用论”的传播,导致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甚至出现厌学的心理障碍。
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1.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保证教学质量。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课堂安排等进行恰当的选择。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不是为了让英语课变得“热闹”,而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英语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正确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有助于反思及调整他们日后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如口头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等级评定等。正确评价方法的使用有利于对学生的进步进行肯定、鼓励,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提高。教师在表扬学生时,也要采用多种形式,不要仅仅只说“good”这样表面的评价语,而应有针对性的指出学生值得表扬的地方在哪。
3.提高教师素养,选用合适的教学设施。很多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设施,或者不知道如何恰当的使用多媒体设施,这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一定的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正确使用多媒体设备,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4.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攻克英语学习障碍。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障碍多半是由于学习英语方法不对,学习没有效果造成。学习没有成效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有的学生消极应对,从而产生了过多的心理障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首先,教师应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用亲和力感染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才会在有问题的时候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随着学习的深入,英语学习的难度也会变大,这时,如若学生学习不顺利,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教师应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教师本人对学生了解,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做好辅导。最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学生之间存在有一定的差异,同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不相同,教师应学会因材施教,才能让所有的学生的英语成绩都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有教学形式选择不当,教学评价方式不当,教学设备使用不当等多种问题,同时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也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恰当使用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相信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推荐阅读:
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16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0-16
浅谈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05-16
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06-17
教学案例撰写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06-01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14
浅谈留学课堂存在感问题与对策10-12
高中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19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