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培根随笔的感悟

2024-07-10

读培根随笔的感悟(共14篇)

读培根随笔的感悟 篇1

读《培根随笔》有感:感悟人生

李炫莹

培根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在我们的英文本上,印着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读《培根随笔》有感:感悟人生。他是英国17世纪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有一种肉也叫培根,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培根随笔》是教怎么做培根的。可大大相反,《培根随笔》是一本令我们受益匪浅的书。

《培根随笔》是培根一生心血的结晶,该书所涉及的问题可谓应有尽有——政治、经济、爱情、友谊、艺术、教育……大到国家问题,小到个人内心世界的情感问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读后感《读《培根随笔》有感:感悟人生》。每一个问题,都能让我们体会到培根独到的见解。全书共五十八篇,那些发人深思的语句随处可见。因此,这是一本蕴含丰富哲理的书。

从《论嫉妒》中,我知道了如同巫术一般的嫉妒需要我们严加防范,因为它会不断诋毁那些世界上原本美好的事物。从《论厄运》中,我明白了当幸运来临时要欣然接受,但不要止步向前;当厄运降临时要顽强抵抗,即使慢如蜗牛也不能停。从《论友谊》中,我懂得了友谊能平和我们的心态,增强我们的理智,给予我们帮助。因此,我们要交好的朋友,让他们来帮助自己。

《培根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趣味隽永、说理透彻、警句迭出,需要我们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感悟培根、感悟社会、感悟人生。

《读《培根随笔》有感:感悟人生》

读培根随笔的感悟 篇2

关键词:弗兰西斯.培根,《论说随笔文集》,人与人性,人性追求

1. 导语

弗兰西斯·培根是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 同时也是深受文艺复兴思潮影响的众多作家之一。在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的注意力逐渐从上帝的身上转移到人身上, 人道主义精神也开始在思想层面上将人从在中世纪占主导地位的禁欲主义中解放出来。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围绕着赞美人类的光荣、强调个人的尊严和宣传人性是可以被发掘和利用并逐渐趋于完美等主题展开的。在这些新思想的启迪下, 培根同样也把目光锁定在人及人性上:人的性格、智慧、生活、文化。培根以他那独特见解, 从多方面审视并研究了人, 写出了《学问的演进》、《新工具》、《新大西岛》等诸多作品。在培根的作品中, 其贡献最大的要数他的《论说随笔文集》, 这是一本完全关于人及人性, 人的个体与人类社会, 充分体现文艺复兴精神的著作。

2. 人与人性的分析

《论说随笔文集》最能体现培根的写作风格:文笔优美、语言凝练、寓意深刻, 其中的文章从各种角度论述了他对人与社会、人与自己、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许多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使许许多多人从中获得熏陶指导, 如:“一个自身无德的人见别人有德必怀嫉妒”, “没有友谊, 则世上不过是一片荒野”, “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预防药, 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 “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一种德性”。许多重要的人生命题, 举凡真理、善、美、求知、革新、健康、习惯、幸运、厄运、时机、勇气、赞扬、爱情、家庭、友谊、青年与老年、自私、猜疑、嫉妒等, 培根皆有精辟的论述。它让人思考自己所走过的路, 提醒自己要善于甄别真善美与假恶丑, 开创丰富的人生。

1625年出版的《论说随笔文集》一共包括58篇文章。它探索了人的性格的各个方面, 为读者展示了正确的人的行为, 如:“论嫉妒”研究了“什么样的人易嫉妒他人;什么样的人易受人嫉妒;公开嫉妒与私下嫉妒之间的区别”, 并告诉人们, 为了尽可能少地招来妒忌, 应“平淡公开”地展示他们的伟大, 而不是以浮华和炫耀, 更不是以“狡猾和奸诈”的方式;“论莽撞”解释了那些“头脑简单, 缺乏勇气”的人是多么喜好莽撞;“论愤怒”探索了人愤怒的原因和人抑制愤怒的途径;另外一些文章, 像论逆境、友谊、言语、美丽、旅游和学习的, 要么讨论人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性情和行为, 要么讨论如何通过一些活动改善人的性格。

2.1 人的性格与第一性 (天性)

在这些对人的性格和行为具体的阐述里面, 《论说随笔文集》独具慧眼地分析了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人的行为是如何被其自身第一性 (即天性) 、环境、习惯、教育所决定的;人是通过“教条和言语”, 即通过不断的“以习惯和习俗为表现形式的实践”而达到自身的完善。

关于人性, 《论说随笔文集》承认人性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在“论天性”中, 培根揭示出:“天性常常是隐藏着的, 有时被征服, 很少会被消灭。”人的天性, 无论它是可被感知还是不可被感知, 总是存在并试图控制人。《论说随笔文集》认为, 当人独处, 拥有完全的隐私时, 他的天性就能最完全地得以显现, 因为他没有必要像在其它社交环境下, 矫揉造作地伪装自己;当人正拥有强烈的情感, 如愤怒、激情、兴奋等时, 他的天性就会显现, 因为激烈的感情使他忘记了控制自己。然而, 就像天性总是想控制人, 人反过来同样也总是“追寻着战胜自己的天性”。人在与自身天性的斗争中, 因失败而感到沮丧, 因胜利而倍受鼓舞。对于培根来说, 人战胜自己的天性并不是通过暴力或“教条与劝说”, 而是通过持续的“在帮助下进行的实践”来完成的。另外, 在“实践”的过程中, 人应该不断地自省, 以免“实践”自己的错误。通过有自省的“实践”, 人能不断战胜并改善自己的天性。这正如其所说:“一个人的天性好比种子, 它既能长成香草, 又能长成毒草, 因此人应当时时浇灌前者而铲除后者。”

《论说随笔文集》同样清楚地解释了人的性格和行为受外界环境、习惯和教育的影响。例如, 在“论残疾”、“论旅游”、“论婚姻”、“论学习”等文中, 培根把人的性格和行为与其所在的环境联系起来。对于残疾人而言, 他们所忍受的并努力挣脱的公众歧视能帮助他们获得巨大的精神动力, 从而成为杰出的人。在这种情况, 以及其他的许多情况下, 人的性格和性情被视为环境和习惯的产物。同样的, 婚姻被描述为能约束人, 使人残暴的性情变得更加温和的一种力量。在“论婚姻”里土耳其人的例子中, 正是他们对婚姻的厌恶致使“粗俗的土耳其士兵变得更加卑鄙”。培根认为:“缺乏对妻子和儿女的责任, 单身男子会更加残酷无情, 尽管他们会因钱财的宽裕而更加慷慨。”如果有人问为什么有的人很坚定而有的人却不, 答案在于他们的处境不同, 因为坚强是逆境所赐之福, 而脆弱是顺境所招之后果。“论逆境”得出结论:“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 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这是因为无节制的富裕与幸福只会挖掘出人的恶性, 而逆境最能发掘出人的美德。”

2.2 人的性格与第二性

关于习惯和教育, “论习惯和教育”强调:“行为则多半依从于平日的习惯”。习惯与教育被培根定义为人的“第二性”, 同人的“第一性”一样影响着人性格和行为的形成。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做某事并不是因为他们先天有这种倾向, 而是因为他们已形成了这种习惯。

事实上, 在《论说随笔文集》中存在着一种人的“第一性”与“第二性”之间的斗争, 虽然人的第一性时不时地战胜“第二性”从而控制着人, 但是一般情况下, “第二性”, 即人后天的习惯和教育, 在决定人的行为上还是处于主导地位。在“论天性”一文中, 培根主张:“习惯就是能改变和制约人的天性。”在争夺控制人行为的斗争中, 人的文化、习惯和后天的实践通常成为胜利者, 而并不是人的天性和任何形式的言语与劝说。因为人们生长于不同的环境中, 包括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社会活动实践中采取不同的方式, 以及不同的教育及经历, 就塑造了不同的性格, 进而产生不同的行为。因此, 正效应的一面, 习惯可以赐予人以坚强而具美德的性格, “使人能忍受极大的苦难艰辛, 接受许多牺牲”;负效应的一面, 习惯能导致软弱而充满缺陷的性格, 诱导人做出一些残忍且非人道的事。因此, 问题并不在于人的天性与习惯之间的斗争, 而在于以“习惯对付习惯” (“custom against custom”) 。

培根认为, 尽管习惯要比其他影响行为的因素作用大, 但通过知识、实践和新习惯的力量, 人能够根除那些使性格和行为扭曲的旧习惯, 并用新的习惯将它们替换掉。在“论习惯和教育”中, 培根认为:“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仲裁者, 人们应不惜一切地获得好的习惯。”就像人的天性能通过学习和练习而趋于完善, 人的习惯同样也能这样。很明显, 培根非常重视后天学习和实践在改善人天性和旧习惯中的作用。好习惯的建立依赖于一个长期知识的积累和对新的正确做事方式的不断练习的过程。关于学习与实践, 培根在他的另一部著作《新工具》中进行了诊释。其中强调, 知识可以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 依靠归纳法推论和证实而获取, 这一观点在《论说随笔文集》中也有体现。“论学习”中那些广为引用的格言都体现了学习和实践对人性格的巨大作用。“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 皆成性格”。不同种类的知识对人性格的塑造起着不同的作用, 但培根认为, 只有在实践中获取的知识才会对人的性格有如此大的影响。学习被认为“能完善天性, 而被实践所完善, 因为人的能力就像自然界中的植物一样, 需要通过学习来进行修剪, 而学习本身须在实践中进行方可避免过于笼统”。因此, 人的天性和习惯最终是在实践中才得以完善, 正如《论说随笔文集》所说:“读书使人有容, 讨论助人成熟, 写作促人精确。”

3. 人性追求之道

培根的《论说随笔文集》在凸显人性追求的同时, 所采用的构思手法也值得后世借鉴:第一, 培根立意的思想深邃, 长于议论。作者谈论问题往往单刀直入, 一语中的。如《论善》一文开篇就是:“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第二段紧接着说:“……在性格中具有这种天然倾向的人, 就是‘仁者’。这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因为它是属于神的品格。”由于作者对事物有透彻的理解, 因而谈论爽劲, 切中肯綮。第二, 作者在论述中非常善于旁征博引。无论是欧洲古代的历史典故, 名人事迹, 还是宗教经典《圣经》, 作者都能随心所欲, 信手拈来, 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有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十分耐读。第三, 作者善于推论说理。读培根的文章, 我们总是很习惯于顺着作者的思路走, 它让你处处感到严密的思维, 严谨的结构, 精彩的议论, 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第四, 精妙的语言。在培根的论文中, 语言无不充满哲理, 充满形象的比喻, 说理层层深入, 精辟警策, 句式整齐, 音韵和谐, 琅琅上口, 易诵易记, 有诗一般的艺术效果。第五, 行文自然流畅。由于是随笔小品, 作者下笔时当行则行, 当止而止, 文风清新自然, 如行云流水, 决无拖沓冗赘之感。

培根论说随笔的这些特点, 充分体现了他渊博的学识和哲人的睿智, 也离不开他独特而丰富的经历。培根是一个哲学家和科学家。他最重要的著作是《新工具论》。因为其成就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程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以大手笔写小品文, 观察深刻, 驾轻就熟, 常能发人所未发, 感人所未感。思想的精深, 加上文笔的优美, 使他的论说随笔风靡一时, 名满天下。有评论家认为他的论说随笔堪称一流, 是议论文的典范, 应该说这样的评价并不夸张。

4. 结语

培根通过《论说随笔文集》提出了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看法, 从“论真理”和“论死亡”等篇章中, 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从“论权位”和“论野心”等篇章中, 可以看到一个热衷政治、深于官场运作的培根;从“论爱情”和“论友情”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和“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狡猾”和“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更重要的是, 培根的《论说随笔文集》具体论述了人的性格和行为的方方面面, 指出了人的性格由两大因素导致和形成:“第一性” (人的先天性) 和“第二性” (人的后天性) , 并从整体上对人的性格与行为进行了探索, 指出了它们能依靠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实践而改变, 从而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培根著.张毅译.培根论人生[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2]培根著.水天同译.培根论说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3]培根著.何新译.新大西岛[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写作的源头活水——积累感悟随笔 篇3

一、积累是写作的源头

没有积累的学生写起作文,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是感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倍觉填充之物平淡乏味,难免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语言是妙笔生花的基础。只有让学生积累精彩词句,夯实语言底蕴,丰富语言,才能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

几年来,通过让学生每天看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摘录优美词句、片段,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有的声情并茂地朗读短小精悍、以情感人抑或以智启人的美文,情动辞发,仿如身临其境;有的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有的说说描写春天等事物的精妙词句,与同学共勉。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从词句精妙、遣词造句、构思立意等方面加以点拨指导,使学生不仅能欣赏美文,吸取语言精华,而且作文的技法也能在阅读中积累,运用,潜移默化。学生收集交流精妙词句、美文的过程,既是阅读积累的过程,也是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积淀情感的过程。学生摘录欣赏交流精语妙言的过程是一个隐形的、长效的、综合的过程,日积月累,他们的语感更为丰富,思想更为深邃,对文章就理解得越透,对生活也感悟得越深,写起文章就得心应手。

二、感悟是写作的活水

写作素材源于生活。学生的习作内容大多是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见闻、认识和感想,是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生活是万花筒,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用自己明亮的双眸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纯真的心灵去体验生活,品味酸甜苦辣,感悟喜怒哀乐,发现世界的神奇变化,捕捉生活中朵朵浪花,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以满腔的热情观察、体验生活,把习作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创设生活的情境,扩宽学生学习的范围,如带学生去调查大南河污染情况等,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真实的社会,走向纯朴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气息,用自己的心灵触摸、体验生活。如对一场春雨,学生就有所感悟:“天下着牛毛细雨,落在头上是那样的舒适。可造成交通不便,一些人破口大骂道‘这该死的雨。当我听到这些话,我真想为雨申冤,替他打抱不平。在初春来临之际,是它唤醒了万物,使万物得到滋润,它是那样的轻与细,让人感到一阵阵凉意。雨过后,扑鼻而来的是泥土与小草的清香,那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呀!为此,我们应该赞春雨,正如杜甫写的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生活是有情的,让学生走进由“情”编织的世界,从平凡的人和事中体会做人的道理,感悟人生。即使是同学中间的冲突、矛盾、误会、争吵都可以看成是生活中的一朵朵小浪花,一种生活的乐趣。如在一节体育课上有些学生发现一只小鸟被个别男同学不小心弄死了,他们伤心得哭了。你听听:

“小鸟也有生命的呀!她死了,它的父亲也会伤心,它的母亲也会哭泣。你们可曾想过:小鸟是我们的好伙伴,每天清晨,是它陪伴我们上学去,是它带给我们悠扬的歌声,带给我们欢乐……你们可曾知道,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可耻的,是可恨的。一条弱小的生命轻而易举地消失在你的手上,你忍心吗?你内疚吗?你是冷血的吗?你有看见的鸟儿正在周围盘旋着,为小鸟鸣不平,诉说着它那悲惨的命运吗?小鸟是我们的朋友,请同学献出爱心,保护鸟儿,让我们与动物和谐地生活在美好的世界吧。”

只要长期坚持引导学生用眼睛洞悉,用耳朵倾听,用皮肤感触,用心灵感悟,发现和捕捉生活中的素材,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言可议,大脑中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出写作的“活水”,习作才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三、随笔是写作的体验

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随笔正是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平台。每天要求学生运用自己摘录的好词佳句写一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最想倾诉的话,在生活中体验最深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利用每一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时间让学生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亲身经历、描绘内心世界。这样,学生不但没有写作的压抑,反而有一种一吐而快的感觉。此外,通过评选“每日之星”“每周之星”“每月之星”进行表扬奖励,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乐趣。一个学期的实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随笔——学生习作提升的平台

随笔让学生积累的丰富的语言和生活素材有了用武之地。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允许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大珠”“小珠”都绽放光彩。这些“大珠”“小珠”都凝聚着学生的情:“老师,你对我们的培养、教育,我们忘不了;你对我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我们更是永远难忘。忘不了与我们在活动课上进行跳绳比赛时,您那精神抖擞的身影;忘不了同学受伤时,您那焦急神情;忘不了春游时,您那欢快的笑容;忘不了您批改作业那专注的神态;忘不了……”“当我翻开那本记载着我的喜怒哀乐的随笔,我的思绪飞到了那一个个五彩缤纷的日子。不知不觉间,我写了六十九篇随笔,六十九个故事,六十九个美好的童年回忆。随笔像一个大舞台,任凭同学们倾诉心中的梦,心里的话。这时我多么佩服语文老师,是她,是她给我们创造了这样既能提高我们写作水平,又能记载我们生活实录的平台。”

通过这样的表达和交流,学生在一篇篇随笔中感叹语言的精彩,情感的丰盈,情谊的深厚,师生的和谐,无不一一烙印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2.随笔——学生心灵洗礼的平台

随笔不但是学生练笔的平台,而且是学生人格教育的载体。每一篇随笔都可以成为师生沟通的载体 ,那一行行、一段段文字无处不隐含着学生的思想、灵魂,教师可以透过随笔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思想感情;要经常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去思考、去体验,了解学生对某一个问题、某种事情的看法和态度,和学生取得共同语言,然后根据学生的心理水平,及时采取谈心、沟通等方式,矫正学生的一些人格上的不良适应、人格双重倾向问题,以防患于未然,这也成为进行人格教育的最佳渠道。

如一次有个学生带来买书的七十二元钱不见了。很多同学就这件事抒发了自己的感受。一个同学说:“……我默默地想:会是谁呢?谁当了一回小偷?偷了七十二元钱,为的是钱,是漂亮的衣服;是可爱的头饰,还是……?我百思不得其解,仅仅七十二元钱就轻而易举地蒙蔽了一颗本来是无价之宝,无可替代的良心。把钱交出来吧,赎回自己的良心,还自己一颗洁净的心灵吧。”另一个满脸怒气的同学登台说:“……我愤怒,为何怀疑我?是因为我最后一个离开教室吗?为何用那种眼神来看我,你们真的不能敞开胸怀来对待一个人吗?为何抱有偏见对待一个人呢?我更恨透偷钱的人,因为她令我和同学之间隔了一道防护门,让我替她背黑锅。那个人只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毁了同学之间真诚的情谊。我劝你早日把钱还给同学。同学之间的情谊,你的良心就值这几块钱吗?”听着这些同学的倾诉,同学们有的神情凝重,有的露出歉疚、自责的神情,有的悔恨的神情,有的眼睛湿润了,他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这样教学,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在,写随笔已成为我和学生聊天的园地。在这里,我们心与心碰撞,情与情交流。许多无法说出的秘密在这里揭开;无法倾诉的心里话在这里一一道出;许多解不开的疙瘩,在这里迎刃而解。

我很庆幸有这么个小园地,它让我如痴如醉。在这片园地里,我精耕细作,尽心培育幼苗。有许多迷途的羔羊,在这片园地里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找回了自信,从而扬起了生活的风帆。同时,学生通过写随笔,积累了知识,锻炼了写作;我也从这片小园地里获得了友情,获得了信任。

事实证明,在写作教学中,悟出一条写作之路:只要有读的积累,生活素材的积累,就能写好作文。也就是要多读,读出成效,读有收获;多感悟生活,体验生活,悟出人生真谛;多写,写后要读,读得别人能“懂”。所以,持之以恒地进行读写结合,体验生活,才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最佳途径。

读《培根随笔》有感 篇4

对于我们来说,弗朗西斯培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至少,还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听说过他那句遐与传扬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这位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出生于1561年,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他生于豪门,聪颖早慧,从剑桥大学毕业时年仅15岁。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

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跪拜学者。《培根随笔》讲述的是培根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想法。他倡导通过实验揭示自然的奥秘并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他心目中的理想读者是世家贵族子弟,文章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他的“人生哲学”。这些散文关注现实,其中议论官场生涯的篇章和探过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于他深入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对于各种方面的内容培根逗写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而他的一些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都是值得我去探讨和学习的。

书中的许多篇随笔逗写出了他的看法,而《话逆境》给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则更令人钦佩。”如果奇迹就是超乎寻常,那么他常常是在逆境的征服中显现的。面对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面对逆境所需要的美德是坚韧,从道德修养而论,后者比前着更为难能可贵。所以《圣经》之《旧约》把顺境看成神的赐甚,而《薪约》则把逆境看成神的恩涓。因为上帝正是在逆境中才会给人以更深的恩惠和更直接的启示。

只有在逆境中,才会越战越勇。培根的名言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个机敏谨慎的人,一定会交一个好运。”这句话告诉了我对人事的态度都要保持机敏灵活,同时也要谨慎自持,这样才能有成功的机会。”内容丰富的言辞就像闪闪发光的珠子,真正聪明睿智的却是言辞简短的。”这句话让我懂得了言语不在于长短,不在于文采,而在于实际的内涵,真正言之有物的语言,即使再短再平淡也会使人受益匪浅。

读培根随笔有感 篇5

五十八篇随笔,篇篇语言简短凝练,最长的文章也只有五千多个字,就像他自己在《谈快捷》里说的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而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也说过类似的话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乏味的枝叶,肤浅的花饰。这样的简洁在他的文章中便可以看出。短短的五十八篇随笔,却包括了为人、处事、治国、艺术、情感、德行诸多内容,且要每篇都能与人或国家的利害扯上关系。每一篇都如小说一般布局、结构严谨,却又像诗一般圆滑凝练,精短隽永。也难怪大诗人雪莱会称赞: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与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

他在官场几经浮尘,历经大风大浪,饱受世态炎凉,阅历丰富,思想敏锐,他笔下的文字发人深省,篇篇名言警句层出不穷。德行犹宝石,镶嵌在最素净处最佳。成人惧怕死亡恰如儿童怕进黑暗。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用短小的句子讲清了道理,适当摒弃了空洞,肤浅,聒噪,使句句深刻,深入人心。他并没有像一般的随笔一样,文字悠闲,幽默,闲适,田园清新风扑面而来,而是犹如聆听一位德高望重,阅历丰富的长辈的教诲,这不是普通的随笔,也不是故意卖弄的文字游戏,而是饱阅人世百态后的的喟叹,来自长者的警告。有趣的是,他的那一套治国理念有些相似于中国的法家,且大有法家之气度。

虽然文中不难看出培根明显的贵族立场,利己之心,热衷于权力,做官的野心,但是取之精华,去其糟粕还是很关键的。

读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篇6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自读感悟品味交流 篇7

关键词: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特别是描写彭德怀神情、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的情感,体会其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

3.挖掘课文空白点(第19自然段),联系课文展开想象,练习描写彭德怀心理活动的片段。

4.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课文通过描写人物外表反映人物品质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讨论和评价的过程中,去体会彭德怀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们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中”这句话的意思。

课前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探求欲望

1.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彭为了革命需要杀了心爱的大黑骡子)

3.他那么爱大黑骡子,怎么又把他杀了呢?(板书爱骡子 杀)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彭德怀,去好好体会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二)品读课文,体会爱骡情感

1.学生阅读感悟。请同学们捧起书,轻声地读读课文,看文中哪些地方能让我们体会到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把它找出来,反复读一读,品味品味。注意:读书时要关注细节,要通过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师:听明白了吗?读书吧。

2.组织班内交流。

(1)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学生汇报,抓重点词谈感受。(抚摸、念叨)

(抚摸:通常用于对待自己喜欢的小孩子等,充满爱怜;念叨:轻轻地讲话,像对待知心朋友)

这头大黑骡子很通人性,当彭德怀受伤时,只要轻轻一拍它的脖子,它就会很乖地卧下,等着彭德怀骑上去再慢慢站起来。他们相依相伴走过了很多岁月,所以,彭德怀深深地爱着大黑骡子。指导朗读。

(2)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抓住“深情”谈感受。)

过渡:彭德怀深情的眼神里写满的都是对大黑骡子的不舍啊!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读)

(3)彭德怀背过脸去。

(他非常舍不得大黑骡子,他不忍心看着它在自己的面前倒下去。)

一个简单的动作那是爱的体现,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说话练习:彭德怀背过脸去,他不忍心 他不忍心 他不忍心 ……

一个小小的举动,包含着他的不舍与伤痛,一起读。

(4)枪声最终还是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军人只有在最亲密的战友牺牲时才会摘下军帽,此刻,大黑骡子已不再是一头牲口,在彭德怀的眼里,它就是他最亲密的战友。)

(5)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谈感受。

生:“发火”说明他难过到了极点,已经控制不住了,火发的越大,越能看出对大黑骡子的不舍!

生:彭德怀是绝对喝不下肉汤的,那碗肉汤里散发出的都是大黑骡子的气息啊!

师:他深深的爱着大黑骡子,怎么能喝下这碗肉汤呢?所以他发火道——指生读。

(6)学生再自由读一读这几句话,体会体会。

三、深化理解,体会战友情感

过渡:彭德怀那么喜爱他的大黑骡子,可最后还是把它杀掉了。这是为什么呢?(更爱战士)板书

同学们,我们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真正读懂一个人,就要想他所想,急他所急。就要静下心来走近他。现在,就请大家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些语句能看出彭爱骡子更爱战士,边读边想,还可以把它划下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同桌交流。

汇报:

1.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

(彭德怀那么爱他的骡子,但当他看到战士们一个个因为饥饿而昏倒时,他还是想到了杀它,可见他爱骡子更爱他的战士。)指导读。

2.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

“燃眉之急”什么意思?文中的“燃眉之急”就是——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A.观看《过草地》视频,师描述。

(播放录像)师叙述:红军进入草地后,几乎天天下雨,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淤泥,被沼泽吞噬,彭德怀和战士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艰难地前行。

B.除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连一粒粮食都找不到,野菜、草根、马鞍、皮带都成了红军充饥的食物,很多人身体都很虚弱,有的战士倒在泥浆里再也没有爬起来,有的小战士临死的时候骨瘦如材。茫茫草地,渺无人烟,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晕倒在地。

作为红三军团军团长,他心急如焚,所以他决定杀骡子给战士们充饥。

C.我知道战士们不同意他杀骡子,可彭德怀坚决要杀,从这里我也能感受到他很爱战士。

读: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师:你有一双慧眼,能透过文字体会人物内心,真了不起!同学们也来读一读这句话,看你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他的内心很矛盾,因为他也舍不得杀,但终究还是要杀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挽救战士们。

生:他不想再这样拖下去,这样只会让饥饿威胁更多战士的生命。

生:晚一分钟,就多一个战士倒下,彭德怀此时心里很挂念那些战士。(你说到彭德怀的心里去了。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评:时间就是生命,此刻的彭德怀担心的是命悬一线的战士啊!(读,齐读)

D.怒吼

过渡:他背过脸去,忍着心痛,等待着执行的枪声,可是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因此,彭德怀发怒了,他怒吼道——“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

师:你从“怒吼”一词中又读懂了什么?

生:他很生气,他知道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他在强迫方副官长执行。

生:他很着急,再不开枪,战士会倒得更多的。

生:他在向副官长下达死命令,态度非常坚决。

师:你读进了彭德怀的心里,真了不起,能用怒吼的声音读一读吗?

(生读,让学生评价:他读得怎样?你来读读。评:是从内心吼出来的!)谁再来试试?一起试试。

(评:是啊,痛归痛,不忍归不忍,战士们的生命高于一切啊!)

师:让我们和彭德怀一起生气、一起着急,一起怒吼——(生齐读)

同学们,从这一声声的命令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的,他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板书

小结:革命需要大黑骡子,但更需要勇敢的红军战士。一切以革命为重,只有杀掉大黑骡子,才能让更多的战士活下来,走出草地。这,是一个大将的风采!

E.分角色朗读3~19节(缓缓摘下军帽…)

四、练习写话,情注想象字符

1.布置写话。(音乐)铁骨铮铮的将军彭德怀此刻的内心是痛苦的,你能听到彭德怀将军此时此刻的心声吗?面对倒下去的大黑骡子,面对如同自己战友般的大黑骡子,面对立过大功的大黑骡子,彭德怀最想对它说的是什么?(写一写)

啊,大黑骡子, ?摇。

2.指名伴音乐朗读自己的写话。

3.总结文章写作特色:文中作者紧紧抓住彭德怀爱骡子更爱战士这根感情线索,细致描写了彭德怀命令杀掉大黑骡子前后感情的变化,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彭德怀一身豪气却又万般柔情,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为我们作了形象的刻画,写人物就该这样。

五、总结课文,提升情感基调

大黑骡子永远地走了,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它的身影了,(引读最后一段)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1.自由读一读,看你从两个“融进了”读懂了什么?

(是大黑骡子给了战士们生命,是大黑骡子给了战士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2.引: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历尽艰难万险,战士们身无“御寒衣”,忍受着饥饿和寒冷,晕倒了能勇敢地爬起来,紧紧地跟上去。“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仅仅来自大黑骡子吗?

(更来自:是彭德怀关心战士,爱护战士的同甘共苦的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位红军战士。)

是的,我们的红军队伍正是有了这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首长,有这样坚强不屈的战士,他们汇成了北上的滚滚铁流,才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板书:同甘共苦)

3.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六、课文链接,拓展阅读视野

这节课上,我们和彭将军一起着急,一起悲痛,一起把对大黑骡子的爱深深地埋在心底,这爱是感人至深的,这爱激励着战士们奋勇向前,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读《培根随笔集》有感 篇8

培根曾说“多读书是有好处的,尤其是读那些在公众舞台上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人的写的书。”利用假期时间,我有幸阅读了这位著名的哲学家,作家,被马克思称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同时又在宫廷内身兼重任的弗兰西斯·培根的著名随笔《培根随笔集》 培根一生热衷于做官为宦,但他的志向却远不止这一个方面。他想给不幸的爱尔兰带来和平安定;他想简化英国法律;他想改革教会;他想研究自然;他要建立一种新的哲学。为达到这些目的,除了利用做官的地位和权势外,他一直在著书立说,推行他的各种主张。由于他自己经历了官海的浮沉,阅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因而写出来的东西才能力透纸背,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本书从政治,经济,国家的真正强大,真理,革新,爱情,礼貌,野心等各个方面,向我们传输思想。文章大多短小精炼,正如他自己在《谈快捷》一文中说:“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所以培根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明事实,讲清道理,摒弃那种空洞、肤浅、冗长的毛病。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学习,不仅可以节约我们的时间,更有利于让我们的思想更加深刻,语言更加紧凑。同时本书的笔调客观冷静,他不追求抒情效果,不卖弄幽默风趣,更不谈自己。所以读这本书,不像是读小说一般轻松自如,也不像是在听着一位老朋友在那里娓娓道来,反而更像是在听一位高人说教,一位法官判案。这可能是由于培根身为哲学家和科学家,所以思想深刻,有道理。同时他还从事过法律工作,所以语言更是准确至极。大诗人雪莱曾这样称赞他:“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正如他的哲理中有一种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我们的智力那样;他的文章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齐倾泻,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也正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这本由58篇短文组成的随笔集为培根在世界文学史上奠定了伟大散文家的地位。

读培根随笔有感800字 篇9

文章短小,却是将冗长的文章精炼,提出精粹,在政治角度上,对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一切进行解剖,分析。而他谈论的,不仅仅是正面的,还有一些负面的,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掌握、控制的东西。不过对于它们,我们应该去正视,而不是压抑在内心。培根是位伟大的学者,他用如此短小精悍的文章,就将一切完美诠释,所有文章几乎句句是金,都可以独立出来成为新的格言警句,无不体现出培根的风采。

在这些文章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谈友谊》。文章开头便将没有友谊的人视作孤独的野兽,是与世界格格不入的人。我们将朋友当成是可以交换心声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当你收获了友谊时,你才真正远离了孤独。培根认为友谊的一个主要成效就是宣泄各种激情引起的心中的憋闷。非常直率的说法,没有一点花哨,但对于我们这些热血青年来说,我们都会和真正的朋友们一起同甘共苦。我们不一定有一样的地位,一样的生活;但我们可能会有相同的目标,相同的兴趣使我们走到一起。可我们为何如此呵护这一份友谊呢?周国平曾经写到“人人都是孤儿”“我们偶然的来到这世上,有必然的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同样的,对于友谊,更是两个偶然的碰撞,就更值得我们去珍惜。所以找到一个知音朋友,才需小心谨慎。我们要将朋友当做明镜映照自己,如果能找到你自己有“衣冠不整”的地方,你就应该整理好。

过程重听读 感悟抓核心 篇10

关键词:工具性 人文性 反复听读 点拨释疑 激趣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如何轻负高效地达到教学要求,如何让文言文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我在多年探索中形成了“过程重听读,感悟抓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过程重听读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要求学生顺畅地朗读和背诵,听读是关键。听读什么?听读课文。谁读谁听?教师范读学生听,主要是学生自读教师听,学生之间互相听。如何听读?先播放录音或教师范读让学生听,疑难句子要反复领读,然后指导学生自渎。教师巡回听学生读,主要听学困生读,并予以读法指导。听读内容可句、可段、可篇;指导主要在轻重快慢、节奏划分、抑扬顿挫等方面下工夫。

在听读过程中,对节奏划分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通常诗词节奏划分采用音节划分法。五言诗的节奏划分常用“二三式”: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读起来整齐和谐,又符合诗意;许多学生读成“二一二”式,则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尽管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改变了句意。七言诗音节划分有三中情况:(1)“四三式”,如“秦时明月|汉时关”。(2)“四一二式”,如“尚思为国|戍|轮台”。(3)“四二一式”,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其中最基本的是第一种,后两种是在第一种基础上的具体划分。文言文疑难句的划分采用成分分析法,依据成分确定停顿。如“余闻之也|久”,主语是“余闻之也”,谓语仅一“久”字,“也”即表陈述也表停顿,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副词“也”;但好多学生误划为“余闻之|也久”。又如“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分析的目的只在于让学生搞清语意与节奏的关系,不必在语法术语上下功夫。

以上过程以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敏锐感觉为着眼点,课堂教学过程表现为师生互听,主体是教师听学生读。这样,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指导,初中文言文教学背诵的要求一般是可以当堂解决的。

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掌握一定的实词和虚词,是阅读文言文必备的基础,然而串讲常使课堂气氛沉闷,耗时多,师生两吃力而效果不佳。怎样克服这一弊端呢?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我的做法是:在反复听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课文附注,借助工具书,联系语境,明确重点字词句的意思,有不懂的地方,小组讨论释疑并提问,教师适时适当点拨答疑,引导学生增补、调配,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对规律性的用法可通过比较拓展深化,使学生眼、耳、口、手、脑并用形成能力。这样长期坚持,习惯成自然,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会打下学习文言文的坚实基础。

二、感悟抓核心

听读过程不仅是落实听说能力的训练过程,而且是对诗文的初步感悟过程。语文是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它所强调的是语文学科的一般属性,但它的特殊性恰恰是人文性,所以语文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师在重视语文工具性的同时,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学生的综合素质才会得到提高。《易·系辞》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刘勰《文心雕龙》中有“应物斯感,感物咏志”的说法,都在强调着心灵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和发现。文言诗文文质兼美,是作者感悟的形象表达。因此,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是激趣的好办法。如教读温庭筠的《梦江南》,抓住“独”、“倚”、“脉脉”等词,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描述诗的意境。以学生的感受为前提,学生就会与作品中人物的心灵发生共鸣。如在教读《隆中对》时,引导学生跟诸葛亮对话:你认为对策合理吗?假如诸葛亮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呢?这样,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即增强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大增强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为了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在学生熟读和再现诗文画面后,教师可做精要的写作情境简介,让学生尽可能地把作者站于时代的高度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情绪、思索感悟出来。如李白《望天门山》雄奇的画面,开阔的境界;曹操《观沧海》奇异的想象,博大的胸襟;岑参《白雪歌》逼真的画面,宏大的气魄;范仲淹《岳阳楼记》鲜明的对比,真挚的求索。这些作品情景交融,无不体现了作者高尚的人格、高远的追求和博大的胸襟。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没有高远的追求、没有博大的胸襟,作者文笔再好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的。这样,学生在感受画面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感悟作者的情绪和思索,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明白“为文之道实乃為人之道”的道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在汲取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健全的人格就会得到培养;对尖子生来说,通过情感陶冶,远大理想就会逐渐确立,有可能培养出开拓性的语文人才。

感悟以听说为基础,但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时要灵活处理听读和感悟的程序。可在听读中感悟,也可在感悟中通过听读加深感悟效果。从师生的地位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从时间的分配说,过程重听读,目的为感悟,感悟抓核心。

参考文献

1.钟先奎.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初探[J].才智,2011(33).

2.胡金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学苑教育,2012(24).

读培根随笔的感悟 篇11

那时刻,你呱呱落地,分不清,是你的哭喊声,还是黄河的吼声。就这样,黄河诞生了你,你也诞生了黄河,你与黄河成了孪生兄弟。

那一年,顽皮的你,把尿洒进黄河,顷刻童真与黄河一起甜蜜。那一天,你把酒敬进黄河,黄河融入了你的灵性,你长上了黄河的魂魄。

终于,你被黄河吼成了,一个黄河诗人。

B•一个传说

常常醉在你的诗里,把一个个诗句,都梦成月宫里,一个神秘的童话。

就让童话乘着羊皮筏,漂泊成了一个遥远的传说,传说很美也很疼呀。 美,秀丽成了黄河南崖上的花; 疼奔腾成了黄河诗韵。

舀一瓢黄河水,把你的诗句,炸成酥甜的麻花,慢慢咀嚼黄河的传说,浪花里的亘古神话。

C •袅袅诗情

你,以诗的宗教,拯救诗的灵魂,为的是不想让诗性被骟割变成诗坛上一个太监。

你,不惧光线弯曲,不畏诗妖的黑洞,背着诗血的十字架,虔诚地祈祷着,复活袅袅诗情。

苦菜花拜倒在你的脚下,苦涩的味道,弥漫成了村姑额上的云霞。

D•抚慰诗魂

没有什么,可以救赎诗魂,你打捞出心湖的山水,染上天边的霞光,绽放出,一枚枚黄河岸畔的琼花。

你孤独的诗情,在月光里种植诗句;朝朝夕夕,与月光起舞增加温度,痴情地用月光的热量,抚吻即将冻死的诗魂。

你,笑一笑没有流泪。

F•黄河诗花

你蹒跚过的地方,叫路,深深浅浅的脚印,喊出了路的真实壕沟。

你前面还有山水,可是那不是你的山水;你的山水,都沉醉在了,你的心湖里。

大地需要文字记忆,黄河需要记忆的文字,你把记忆的文字,在黄河浪尖上开出了朵朵诗花。

E•时空之花

时间是个聋子,空间是个瞎子;你,用八十岁生命的标尺,测量着天河的深度;你,用十八岁生命的激情,燃烧着诗原子的核能。

那个天涯人牵着小龙马,西风里,倾听着你的一个个文字,爆发出时空的生命火花。

终于,石头发芽,铁树开花,古道西风,漂泊成了远古的诗画。

文/张开生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的作文 篇12

我最喜欢的是第十九章《论狡猾》,因为里面说的那些我的身边都有,让我明白议论文需要语言真实。“如果一个人想要破坏一件事,而且生怕它被别人巧妙地提出而得到圆满解决的`话,那么最好是装自己也希望它成功,并且有自己亲自提出来,只不过提的方式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反感,以达到相反的效果”议论文的语言不一定要多华丽,但要恰到好处,给别人感同身受的感觉。

第二十三章《论貌似聪明》中说“有的人说起话来很神秘,遮遮掩掩,欲言又止,不肯把他那些货色痛快抖搂出来,除非是在暗处,似乎想永远把它藏起来。他们用这种方法谈论自己并不太明白的事情,人家还以为他们心里有数,就是嘴上说的不太明白”没错,头脑空空者为了扮成聪明人比任何一个破落户为了撑门面玩出的花样还要多。貌似聪明的人也许能骗取别人的好感,但是论起做事来,即使是一个有点荒诞不经的人也不假正经的人要强。

《培根随笔》中有很多篇章涉及到人性的思考。作者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且全书的开篇就是《论真理》,探讨人们如何对待真理,如何追求真理;另外书中的美学思想也非常深刻,尽管作者并不是一位美学专家,但是后世的美学书籍常常引用培根关于美学的有关论述。有了对于人性真善美的讴歌,作者的教育思想也十分先进,作者认为教育的真谛就在于怎样让人们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读郭应禄院士随笔有感 篇13

目前,医生仍被认为是一种“专才”,而且我们的教育体制也是以这种理念来塑造医生的。虽然“学有所专”是好的,但若“专”得过分了,就不好了。不少医生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对其他方面的事情并不关心,甚至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漠。

医生到底是治病,还是医人?我想,在这个问题上,医生的人文素质、医院的人道主义,是特别重要的。医生首先要把病人当成一个“人”来看,而不能仅仅针对他的“病”。医生应当把病人当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思维、有感受的人,要关心其心理感受、情感世界和思想活动,还要注意尊重他们的隐私,决不能把病人当成冷冰冰的、可试验的动物或机器,更不能把病人当作可以摄取财富的工具。

有些医生提出,医生也是人,现在医生的工作压力很大,每天从早忙到晚,哪有时间思索人文关怀的事?这样的提问相当尖锐。不错,医生也是人,如果整个社会的人文素质没有明显提高,病人殴打医生的暴力行为时有发生,单方面要求医生注重人文关怀,或许不太现实。不过我想,无论外部环境多么恶劣,如果我们暂时无法改变它,就应该从改变自身做起,在人格修养上,下点功夫。医生,首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其次要做一个济世救人、饱含同情心的人,要拥有高尚的心灵和高贵的人格。如果我们都能做到这一点,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乃至和谐社会的形成,都不应该是一种奢望。

培根随笔 篇14

初三四班

程卓涵

《培根随笔》是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由《论野心》、《论美》、《论国家的真正强大》、《论真理》、《论虚荣》、《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组成。

在《论厄运》中,培根用平实的语言说道:“幸运产生的美德是节制,厄运造就的美德是坚忍。”可见厄运可以使一个人百炼成钢,拥有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勇气、毅力还有无与伦比的坚定信念。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没有了朋友我们的生活会变的苦闷而又干燥。

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其实,猜疑是可以制止的,因为他蒙蔽心智,疏远朋友,干扰事物,是他不能持之以恒顺利进行。”这句话告诉我们,猜疑是十分可怕的,因为它会让人失去理智,失去判断事物是非的平和态度。因此,我们要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不过,仍要有思想准备

在数十篇拥有丰富思想内涵的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论美》这一篇。这是一篇关于谈论“美”的作品,语言简洁,内 涵十分独特,充满哲理性。“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人生观问题上发表了独特的见解和思想感悟。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容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论及美,容貌美胜过肤色美,文雅得体的举止又胜过容貌美。”肤色、容貌都是人在外在的一种展示,是先天就拥有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一个人外在美只能给旁人带来转瞬即逝的好映像,而行为之美是令人无法忘怀的。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一个个外表华丽却内心丑陋肮脏。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成为真正完美的人。

《论虚荣》中,我也领会不少,虚荣之人必然爱闹派性,言行都十分激烈,喜爱喧哗吵闹想得到别人的注意。然而虚荣如果运用得体便会显得优雅,看似豁达。

上一篇:分担作文700字下一篇:蓝调火锅店广告策划书